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道德观念的起源

中国道德观念的起源

中国道德观念的起源
中国道德观念的起源

二村老徐:中国文化中道德观念的特征来源:中国思想论坛

2011-05-31 22:34:39| 分类:文化与治理|字号订阅

夏商周三代是中国文化的形成期。中华文明中几乎所有的文化特征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这个时期的一个组显著的特征就是宗教的消亡。远古时期的宗教传统到春秋战国就消失的一干二净。人类社会中诸多的文明要素,例如人性,价值观,道德,法律等等原本以宗教的外衣出现的。宗教在中国消失后,这些文明要素随之失去了宗教观念基础的支撑,在中国以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也让这些要素的性质发生了改变。道德就是其中之一。

==========

“道德”一词,源自老子《道德经》。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在老子道与德是两个概念,“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从名称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道德观念来自春秋时期的哲学思想,和远古的传统以及宗教没有关系。这是和西方文化不同之处,在古代“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并没有宇宙规律发生联系。到了古典时期,希腊人开始认为道德来源于神,柏拉图是这个时期这种思想的典型代表,到康德,这样的思想发展已经达到顶峰成为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

这是东西方的第一个差异。中国“道德”自横空出世之初,就在观念世界里占据着和宇宙自然法则同样的至高无上的地位。而西方的道德从一种寻常的习俗开始,经过漫长的思想历程才意识到其背后的支配法则和支配宇宙的法则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第二个差异是道德的内容。就其具体内容来看,西方文化里的道德保持了源自远古时代观念的传统的一贯性,除了传统的诚实,正直,勇敢,乐于助人等行为准则方面,在对于道德本身的思辨过程加深和扩

大道德本身含义。在古典希腊,人们开始把道德与知识、思想情感联系起来。苏格拉底提出智慧即德行。亚里士多德则更注重美德与人类思想情感的结合。此后,对于道德和人类思想情感密切相关的幸福的理解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我们可以看见道德作为一个形上学的问题不是突兀产生的,而是一个人类思维和理性推演的结果。

我们知道氏族社会留下的社会生活习俗特别是政治生活的习俗经过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宗教的变革,到了春秋时期已经消失殆尽。所以源自远古时代生活习俗的自然法和自然道德在中国文化里面也基本消失。因此法律,道德在中国都是和传统割裂开的。关于法律的

割裂我曾撰文论述过。在道德领域,一些人类社会普遍认同的美德,诸如正直,诚实等等在中国文化里面并没有得到张扬。中国人的道德观念领域,出于政治的原因基本上被儒家学说占据。可以说儒家思想是中国社会与个人的意识形态的基础。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周天子治下那段时期,其标志的就是礼仪之邦。因此儒学的基本思想的主旨是礼,认为“礼”是构建世俗世界政治秩序的基础。儒家认为,完美的礼仪是远古时代圣人治下理想社会的标志。儒家学说表现出极强的世俗性和目的性,就是要为礼仪寻找其道德根基,并以此确定了中国人的道德规范。可以说儒家道德观念是以孔子心目中的礼为出发点和终点,也是以礼仪为表现形态而呈现出来的。因此很多中国人声称中国是礼仪之邦就是这种特质的反映。

孔子谈礼的历史背景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一降而为“自诸候出”,再降则“政在大夫”,三降则“陪臣执国命”,“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社会的等级秩序不复存在。孔子认为“复礼”是解决社会秩序的崩溃和混乱的方法。孔子竭力强调以礼治国的重要性,认为礼是“国之基”,“人之干”,“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所以守其国,行其政令,无失其民者也”(《左传》昭公五年);“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其实对于孔子这样一个世俗的思想家来说,除了礼之外,想象不出还有什么可以作为现实世界政治秩序的基础。

但是谈论“礼”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春秋战国之前的夏商周时期,“礼”是宗教的产物。那么在宗教消亡之后再谈“礼”就必须为“礼”找到一个合理性的根据。

孔子用“仁”做为礼的基石,认为礼是发源于人性的中的“仁”。所以仁是儒家思想体系中一个核心观念。仁的观念在孔子之前已经产生。春秋时,仁与忠、义、信、敏、孝、爱等并列,被看成是人的重要德性之一。在孔子这里,仁被从其它德性中超拔出来,并被赋予新的内涵,即仁是礼的内在根据,仁心外化而成礼,依礼而行而成仁。

虽然说“礼”的基础是“仁”,但是抽象的“仁”的观念只能为抽象的“礼”构建一个虚拟的基础。真正为中国的封建宗法制度构建基础,实际上是建立在血缘的等级关系上的“孝”。儒家的整套学说是建立在这种血缘等级关系的基础上。血缘等级关系在氏族社会里面是支配人的道德行为法则的出发点,以血缘关系为出发点的儒家思想,在本质上说是氏族社会的道德形上学。

人们在血缘等级上的差异是家庭伦理的出发点,这种伦理是祖先崇拜的基础,同时形成的社会习俗也进入到文化的层面。当中国的政治制度在西周开始逐渐朝着我们现在熟知的宗法制度方向发展,家庭伦理随即被延伸到社会,从周公开始,到孔孟,儒家把家庭伦理延伸社会道德领域和政治伦理领域,发展成为一套中国特有的道德体系。血缘关系的等级序列,和君臣官僚的等级序列等同,构成了中国社会政治秩序的基础,礼仪是这种基础的的外

在形式,寻找“礼”存在的天然合理性是中国道德体系的目的所在。

每个人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不同的血缘关系下是不同的。在一种没有宇宙创造者的世界观下面,祖先就是自身生命的创造者赋予者,因此儒家认为祖先、长辈对于后代、晚辈具有了某些绝对的权利,晚辈对长辈必须无条件服从。这是中国人观念世界里面为数不多的可以称得上具有绝对性的事情,是中国政治和道德的基础,是中国宗法制度的核心,一切家族权力和社会权力的根源。绝对的天子的权力——皇权最终的根结也在这里。

长幼尊卑是中国家庭伦理的基础。即按照一个人辈分大小决定他在家族里地位高低。家庭内部的长幼尊卑被儒家强化为道德范畴“孝悌”,并且把这个基于血缘的等级演绎成师道尊严,进而延伸续到政治领域,形成“天地君亲师”一体的等级差序。把家庭中的“孝道”推广到社会政治领域,把晚辈对于长辈的无条件服从变成把自己的政治权利的无条件度让给君王。这一切都是在混淆了“天”的各种含义之后才行得通的。源于血缘的长幼尊卑作为儒家道德观之核心的封建“孝道”,构成宗法制度的基石。《礼记·乐记》:“所以官序贵贱各得其宜也,所以示后世有尊卑长幼之序也。”这种观念通过《三字经》成为一般人的意识:“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

我们知道的是“孝”是中华文化传统中最重要的道德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个最重要的观念,没有之一。在儒学的体系中,“孝”是用来构建整个社会秩序的基石,即所谓的“圣人以孝治天下”。

儒家强调“孝”是为了给社会秩序的根基、也就是政治伦理的“忠”奠定基础。“忠”在中国是政治伦理的基础,尽管它看上去像个道德领域的范畴。社会道德,家庭伦理,政治伦理这三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在中国不是很早就被混淆了,就是当初就没有能力区分清楚。按说孝是属于家庭伦理的,忠是政治伦理,儒家所有的概念,诸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是否有各自所适用的领域范围,好像也不予以关心。

几千年来,对于孝这个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的来源,人们普遍认同儒家的观点,即把孝视为发自人的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因此《十三经》中的《孝经》把孝当作天经地义的最高准则。后来北宋的张载作《西铭》,在《孝经》的基础上,融忠孝为一体,从哲学本体论的高度,把伦理学、政治学、心性论、本体论组成一个完整的孝的体系。

如果我们仔细看看这个观念的发展,可以印证我前面几章关于中国思想学术的特征的归纳。对于中国观念世界的构造也能有个大致的了解。

“孝”观念最早起源于殷商时期,起源于祖先崇拜。这种原始宗教形式至今在中国保持着完整的形态,在民间广泛流行。而且附加了很多文化上的涵义,诸如尊宗報本、文化教育、祈福、預兆等功能。孝最开始是宗教意义上的,从“孝,礼之始也”《左传·文公二年》,“众之本教曰孝”《礼记·祭义》,可以看出孝原本是指祖先崇拜所包含的仪式和观念,是对于逝去的祖先的灵魂进行沟通的一种形式。总体而言,“孝”观念起源于宗教,是“事鬼神”的,而不是“事人”的。

对于孝观念的改造是周公。周公出于政治统治的目的,要对殷商的宗教观念进行改革,原因在于殷商的宗教对周人不利。他需要另外一套意识形态来为自己的统治建立到合理性。周公觉察到祖先崇拜里面的“孝”是一个可以利用的观念。周公将父子兄弟之间血脉相通的至诚情感来重新诠释“孝”的意义,把“孝”称为“天赐民彝”,把违反“孝”的行为当成是“元恶大憝”。《孝经·圣治》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周公的意识形态蓝图:“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这里我们可以窥见周公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的雏形,孝在里面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没有孝的基础,就没有宗法制度的的大厦。“孝”开始了从“事鬼神”到“事人”的转化。

这个转化的过程大致总是这样的:

首先从一种宗教观念变成一种善行,“孝,善事父母者。”(《说文》)

成为最高级别的伦理价值和道德价值“百善孝为先”,“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孝经》)

用它建立一道道德善恶的分界线“孝”与“不孝”;建立一种非黑即白的道德逻辑。

再进一步,父母和舆论可以以此作为对子女约束的依据。父母可以利用孝道让子女的天然权利和自由意志无以存留,达到完全的人身依附。这就已经跨入家庭政治的领域了。

至此,“孝”在观念拓展上已经具备了作为“忠”这个社会政治统治观念所需的立足点的要求。

思想观念的推演展开完全是瞄准着既定目标是这个过程的一个特点。

相比于柏拉图苦苦寻找而不得的那个绝对的善,我们真的是幸运极了。中国人从来没有怀疑过建立在孝观念上的道德基础是否是绝对的、坚实的。人类究竟能否在一种感情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普遍的道德体系?这个世界上多数民族的道德是建立在宗教的基础上,唯独我们例外。如果可以的话,怎能在“百善孝为先”的“孝”的观念下推导出来的“郭巨埋儿”这样反人类、反自然的道德榜样?

再看看这个过程里面的思维活动。“孝”有一个清晰的定义吗?它从宗教剥离出来,沿着情感,伦理,道德进入政治领域,没人对此感到奇怪。周朝宗教的思想遗产让我们只能以浑浊的目光看待外界,以至于我们压根就认为这些领域本来就是一回事。“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之类的论证方式两千年来中国人一直认为很有力量,没人觉得不妥。其实只要我们稍微思考一下自然现象就会知道,不论在动物界还是人类,新生的一代比垂垂老者更拥有优先生存的权利。那脍炙人口的“沉船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描述就是这样一回事。

“孝”的观念建立了,怎样推演出“忠”?原始人认为打雷是下雨的原因,因此巫师在祈雨的时候会击鼓模仿打雷。类似的,我们把“君君臣臣”和“父父子子”在字面上对仗工整了,发音上合仄压韵了,就真的认为这两个不同的领域就可以用一样的法则来支配了。

这样从“孝”概念出发,针对预定的目标,经过一串巫术式的类比推演,就建立了中国政治秩序的基础“忠”。祖先崇拜,“孝”,“忠”就构成了中国文化里面政治秩序的基础,是价值序列的基础。同时“孝”,“忠”进入道德层面成为道德范畴,然后再进入文化层面,成为文化生活的元素。

在类似“孝”的概念“忠”的基础上建立的政治秩序同样是存在等级的。在官阶等级上努力向上,占据更高的位置,和“寿”一样也是中国人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获得“禄”和“贵”的前提。个人在官场上的成功,其荣耀不单是个人的也是家族的。除了可以为自己带来禄和贵的好处,还能过光宗耀祖,衣锦还乡来体现个人生命中最大的价值,这是是荫及子孙惠泽万代的功绩,不但有了保佑子孙后代兴旺发达的能力,相应的使得自己的香火鼎盛。正因为祖先的丰功伟绩也是子孙后代生存资源,美化甚至神话祖先就成为崇古思潮的天然动力。

等级的存在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不但和中国人的人生目的和幸福价值观念密不可分,同时也是道德的基础。你也无法想象缺少“忠孝”观念以后,中国文化还剩下什么。当年康熙下旨禁止基督教在中国传教,其理由就是一个“不忠不孝”的人就不再算是人了。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一个没有忠孝对象的社会对于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是不可理解也无法想象的。即便进入现代社会,中国的统治者还刻意的执着地热衷制造等级,在原本没有等级的社会中人为地制造出等级,再来享受这种等级给各个级别的统治者带来的幸福。我们可以举出户籍制度这个实例来说明上述的论点。

前面分析了,中国人的幸福观念是建立在纯粹世俗生活层面上的,没有任何精神上的东西,也没有什么道德上的东西。从观念的结构上看,中国人的道德同样是建立在天伦辈份之上的。它既是道德的基础也是幸福的基础,因此道德无法凌驾于幸福之上。每当中国人需要在面对道德和幸福之间作出抉择的时候总是困难重重。历史上和身边的无数贪官污吏汉奸卖国贼总是在道德和荣华富贵的选择中,挑错了方向。对于幸福的追求无可指责,在幸福和道德观的关系是如此的情况下,即便是选择道德,其最终目的要的还是同样的幸福。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中,文人们持续不断地努力想要把道德至于幸福之上,也就是努力地把“忠”

置于“孝”之上,但是无论理论还是实践这样的努力都是不成功的。

中国的宗教和道德有一个非常奇怪的关系。在中国道德不是发源于宗教,不是来源于神的启示和戒律。而是来源于儒家思想,具有先天的世俗功利性色彩,这是中国道德极为特殊的一个地方。

尽管儒家和宗教无半点瓜葛,但是“天”的观念还是在思想体系里面扮演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这也许是受到西周“以德配天”的思想方法的影响,“天”在中国人的思想体系中几乎成为思想观念的来源和成果的归属。因为在周公以后,天就是中国人关于宇宙万物和人类自身探讨的时候唯一可以依靠的终极归宿,能够找到的唯一的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范畴,是一切经验知识的归宿和一切对于世界的解释的起源。探求、解释天这个范畴就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把我们的经验和观察连同臆想猜想对于天的各种解释就生成了诸如阴阳,五行之类的次级范畴,成为我们理解和解释世界的工具。正因为如此,诸如天道,天理这些的这些打着“天”字旗号的东西被认为来自最高的人类意识范畴,非常容易地就成为支配中国人行为的正统意识形态。

中国的思想史就是一个不断地往天上增添属性的历史。后面将要看见,天性,天道,天理,将逐渐浮出水面,进入到中国人的思想中,关于天的猜想也成为中国思想史的主要内

容。在这些关于天的思想里面有些被按照现代学术观点,归纳成宇宙论,本体论,人生论,认识论等等,成为我们的学术遗产。

儒家的道德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强加给“天”的。如孔子说过“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西汉的董仲舒也认为,“今善善恶恶,好荣憎辱,非人能自生,此天施之在人也。”;他还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宋人周敦颐说:“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大顺大化,不见其迹,莫知其然之谓神。”宋明理学把儒家的忠、孝、节、义等道德范畴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实际上就是让儒家思想体系披上一件类似宗教的外衣,把儒学变成儒教。由于把支配人类社会和支配宇宙万物的规律混为一体,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传统的中国社会是依靠道德而不是法律在维系和约束社会生活的。在思想方法上道德成为一种绝对的东西,道德与非道德如同几何公理一般是非对即错非黑即白绝对真理或为纯粹谬误。在中国人的思维里,在所有的道德范畴,诸如好与不好,忠与不忠,孝与不孝等等之间都是对立的关系,没有中间地带,也没有调和的余地。

实际上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两种道德,儒家倡导的以忠孝仁义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和来自传统习俗的道德。后者是人类社会生活形成的被公认为值得倡导的风俗和习惯。属于这一类的道德,或者区别一下称其为美德的品行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正直,勇敢,诚实,善良等。说这些是美德,是因为一个人身上体现的这些品行,有利于整个人类的共同体中每一个人。在这一点上和儒家道德有所区别,儒家道德并非是有利于社会全体,儒家道德在本质上是要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保障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我们称这些品行为美德是因为它稀少,我们不能苛求每一个社会成员身上都具备这些品行,它只在少数人身上呈现,因此才显得珍贵,才值得倡导。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并不因为不具备这些美德而愧疚,也不显得在道德上有所欠缺。作为平凡的社会大众一员,不会因为平凡而具有罪恶感,或者受到谴责。

但是儒家的道德伦理不是这样,正是因为儒学倡导的道德内容被提升到形上学层次,在思想方法上道德成为一种绝对的东西。道德的含义也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再是一组社会认为好的行为规范,而是变成了一种人人都必须具备的德行,人人都必须应尽到的义务。在中国人的思维里,不作为就是对于道德的否定,对于孝不作为就是不孝,应该忠的时候不作为就是不忠,同样的不作为就意味着不仁不义。在儒家的道德范畴里,忠与不忠,孝与不孝等等之间都是对立的关系,没有中间地带,也没有调和的余地。道德与非道德如同几何公理一般,非黑即白绝对真理或为纯粹谬误。这样的观念让儒家的道德成为一种武器,道德杀人成为可能。

一种思想体系所描述的道德,要成为一个国家的道德基础需要走过漫长的道路。

儒家思想能够成为中国文明中的道德伦理基础,最重要的因素是因为儒家思想首先被作为了政治伦理的基础,进而演变为社会生活道德伦理基础的。一种思想只有披上宗教的

外衣才能成为社会大众遵守的教条。在这个过程中儒家变成了儒教,儒家思想成为伦理道德教条。儒教顺利的填补了中国人在宗教信仰领域的空白。

考察儒学怎样演变成国家宗教的,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文明的核心——思想发展的轨迹和作为知识精英的儒生的特征。(略过)

汉人的精神世界是被儒教这样的宗教塑造的。儒教无论是崇拜的对象还是形式,还是形成的过程都注定它是工具性质的,本身并不具有终极的价值。儒教本身认定的具有终极价值的东西就只有当下的社会秩序,个人幸福在儒教里是找不到的。儒教倡导的人生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实只适用于一小部分人即“士”作为政治抱负。士的政治理想也只有借助某一个君主才能实现。对于处于祖先崇拜阶段的人来说,真正的个人幸福还是在“荣华富贵”所包含的那些内容里面。他们为主人服务的方式是入“仕”。有所谓“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孟子?滕文公下》。)“主卖官爵,臣卖智力”(《韩非子?外储说右下》。)的说法。士以学识才干换取俸禄,而他们的政治学说便是其入仕的敲门砖。这一点民间也有共识,所谓的“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文功武功货与帝王换来的不外乎就是荣华富贵。历史上众多的贪官污吏卖国贼也只是在把自己的一身文武艺换取荣华富贵的时候找错了对象。当儒教成为国家宗教,主导了社会大众的话语权之后,由于社会大众认可的荣华富贵实际幸福和儒教的道德工具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这造就了中国人发自骨子里的双重虚伪性。这种虚伪表现在第一,我们信奉儒家学说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来自皇权的荣华富贵的奖赏,不信奉儒教的话可能会得到同样来自皇权惩罚。就像马戏团的动物,表演的目的是为了得到食物,至于表演的节目是何意义它们未必知道。特别是当人们发现奖罚的仲裁者裁判不是至高无上的造物主,而是周围和你我一样的同类,甚至某个道德败坏臭名昭著依靠弑君弑父得到江山的君王,这样的道德法则的约束力大打折扣。在漫长的历史上,中国人的性格里面从来都没表现出虔诚的一面。对于政治秩序的态度不是基于理性的认同而是出于对于暴政的屈服。那种在宗教里面对造物主时候感受到神的启示而产生的发自内心的道德感召,以及随之而来的使命感更是距离儒家信徒很遥远。康德说的仰望星空和自己的内心是一个很深邃的思考,对于一个儒教徒的思想境界和理性空间来说,根本无法理解。第二,儒教所要求的修身养性本身就是违反人性的。儒家对于人性的认识是不全面的,人性的复杂和多样以及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不同面貌远非儒家的人性善所能简单概括的。因此基于人性善断言基础上的道德体系,即便不谈其根基是否牢固,其具体的道德约束也未免能适应所有人。对于人的欲望的约束,特别是政治野心的约束是儒教的道德体系的特点,很多情况下,个人的欲望、个人的自由意志以及个人权利是很难界定的。修身养性需要人们隐藏伪装和修饰发自人性的欲望,长期受到儒教道德约束的中国人在性格上留下了特殊的印记。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的世界舞台上进行对比,就能看出中国人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内向封闭的性格,个人的喜好,观点,意见,诉求,立场等不太愿意表露,甚至根本就是没有。毫无疑问,这是儒教的道德和礼教的长期教化下对于人性压抑的结果,因为生活在中国这样的国家里面,伸张个人意志不但无用,还会徒劳地给自己增添麻烦。不动声色是中国人人生修炼的最高境界,在达到这个境界的过程中,个人的自我意识,个人的自由意志,个人的政治经济权利会遭到严重的压抑甚至泯灭。中国人内心

深处的欲望则未必真正得到压制,历史上很多个人野心家一旦得势,表现出的张扬和跋扈和原来相比判若两人。

被儒教塑造的中国人的言行有一种双重性,言行和内心深处真正欲望之间存在着差异,尤其是在政治领域。中国的社会存在一种潜规则,语言和代表真正意图的行动是按照两个准则的支配。

这种双重虚伪性在官员身上表现的尤为明显。在两千年的历史上,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那种嘴上仁义道德满肚子男盗女娼式的官员在中国层出不穷。历朝历代的官场现形录都是人性对于儒家礼教的嘲讽。虚伪,喜欢说谎和习惯性的接受谎言成为这个民族一大特征。直到今天我们依然看见这个国家里面几乎每一官员、每一个人都在为着不同的目的说着空话假话。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文化里面道德的特征。儒家道德在中国很大程度上已经演变成自我作秀的道具和攻击别人的棍子。在价值链条上,道德演变成工具性质的,不是终极价值观的一部分。所以当下在听到某人喊出以德治国的口号后,得到的是全国人民的一片嘲笑

中国文化:复兴古典 同济天下 视频课尔雅满分答案

中国文化:复兴古典同济天下尔雅视频课答案1.1 1 以下哪句话不是《毛氏大序》中的表达?(C) A、诗者,志之所之也 B、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C、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D、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2 历代《诗》学争论的分歧或可简单总结为(AB)。 A、小学训诂层面争论 B、大学义理层面争论 C、今古文争论 D、汉宋争论 3 柯小刚认为古今《诗》学的大分歧涉及(CD)。 A、《诗经》成书年代 B、《诗经》的作者 C、《诗经》性质 D、读《诗》的方法

4 柯小刚认为重建《诗》学首先要提的是大学层面的义理问题。(√)5 柯小刚认为,《诗》中只有儿女情长。(×) 1.2 1 《尼各马可伦理学》的作者是(D)。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洛克 D、亚里士多德 2 王船山《诗广传》论《关雎》言(B)。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B、性无不通,情无不顺 C、圣人达情以生文 D、君子之心有与天地同情者 3 李翱是(A)文学家,著有《复性书》。 A、唐代

.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4 柯小刚认为《诗经》所记载的内容同社会道德和国家政治没有关系。(×) 5 柯小刚认为,诗风正则道德行。(√) 1.3 1 柯小刚认为,宋人疑《毛诗》主要立足于(C)。 A、文字 B、政治 C、教化 D、真实性 2 柯小刚认为,清人疑《毛诗》主要立足于(D)。 A、义理 B、政治 C、教化 D、学术

. 3 《诗》之为经奠定于孔子的编订和削删。(√) 4 柯小刚认为,后世的经学讨论日趋繁琐。(√) 1.4 1 宋人疑经是认为《毛诗》的(D)还不够。 A、艺术化 B、义理化 C、文学化 D、道德化 2 现代诗经学者认为,我们不需要《诗经》体现出的(B)。 A、文学价值 B、道德观念 C、艺术风格 D、历史风貌 3 柯小刚认为,出版于1931年的《古史辨》是现代疑经的先驱。(√) 4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41032077 商务英语二班谭飞凤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泛道德主义的社会。道德标准成为评判人们所有言行的首要价值标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是以道德价值为中心的,其他价值观都受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和制约。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曾反复出现过中国传统文化能否跟上现代化的步伐的争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传统道德,我们又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呢? 在对待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两种错误思潮。一种是文化复古思潮,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是因为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传统文化的失落。所以,道德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恢复中国“固有文化”,形成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道德体系,并通过这种传统道德的复兴来衍生出现代的科学和民主,即所谓“返本开新”。另一种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认为中国传统道德从整体上来说在今天已经失去了价值和意义,不能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从整体上予以全盘否定。 毫无疑问的是,这两种思潮都是错误的。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确是有许多值得我们继承和弘扬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也有一些糟粕以及不可取的地方。比如强调“三纲五常”的封建等级观念,这绝对是当代道德体系中不可吸纳的部分。还有,对妇女要求“三从四德”,这极大地扼杀了妇女应该享有的自由、平等的权利,在这个提倡男女平等的社会,是不可取的。再比如,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就是强调孝道的民族,但是在传统孝道里,有一部分是走向了极端,是虚伪而且残酷的。鲁迅先生就曾对《二十四孝图》中“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部分表达了强烈的反感。这种愚孝已经走向了孝的反面,是不符合现代道德观念的,应加以剔除。再者,“父子相隐”的精神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违背,私情大于公法,这是与现代社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是相违背的。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是更加错误的,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存在,是由于它的历史、它的文化在作支撑,如果将一切传统都抹杀了,那么这个民族也就不复存在了。 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经过几千年的演进与发展,形成了多种多样、别具特色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其中有许多裨益于社会的精华,也有不少昏暗庸俗、格调低下的糟粕。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属于糟粕的部分,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不能全盘肯定、全盘照搬,也不能全盘否定、全

中国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

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现代价值 中华民族以五千年文明和优良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而著称于世,以“礼仪之邦”而自豪。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加之改革开放以来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激荡,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愈益多样化。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挥中国传统伦理学说的积极进步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概述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条目繁多,内容丰富而庞杂。仁、义、礼、、信合称“五常”,是儒家从古代众多的学说中概括、提炼出来的五种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这五种道德规范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也是个人修养的最主要的内容。它贯穿于整个道德生活之中,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道德素质的培养和道德精神的形成。对中华文明、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仁 仁是指同情、关心和爱护这样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仁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仁的基本精神是克己复礼,爱人。克己复礼讲的是如何对待自己,爱人讲的是如何对待别人。克己复礼是仁的出发点,爱人是仁的终极关怀。儒家的仁爱观念源于家庭血缘亲情,又超越了血缘亲情,它要求在尊亲敬长的自然道德情感的基础上,由己推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层层向外递进,最终达到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仁政是“爱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思想家不仅把“仁”视为做人的基本准则,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情感要求,还往往希望把“仁”的精神渗透于政治运作之中。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仁”演绎成为许许多多的道德要求和政治信念,包括爱国主义,民族气节等。应当说,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生取义”,历史影响主要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 (二)、义 义是指正当、正直和道义这样的气节,即“正义之气”。义是社会共同利益、根本利益的总和,是社会是非善恶观念的出发点。作为判断善恶是非的标准,义总是体现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之中。时代仍然需要正确的义利观。历代儒家在义利关系问题上的各种探讨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儒家传统义利观念所包含的“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义以为上”等思想需要我们继承和弘扬,“见利忘义”的观念也应该批判和唾弃,但是,对于那些只重义而否认利的观点,我们也应予以扬弃。 (三)、礼 礼是指礼仪、礼貌和礼节这样的规矩,即“礼仪之规”。礼的基本精神是等级、有序、和谐。礼的形式即礼仪、礼节、礼制,待人、接物、处事之道。礼的内容即礼的基本精神。作为一种传统道德规范,礼在提高个人道德素质、保持人际关系和谐、维系社会秩序安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人向来把“礼”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以礼仪之邦来表明我们是文明的,不讲礼仪是不文明的。中华民族礼义之邦的形象的塑造,与礼的观念的深入人心有着密切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礼的道德规范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受到等级制度及尊卑观念的影响,往往存在着人格不平等的消极方面。这是我们今天需要加以扬弃的。 (四)、信 信是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这样的品行,即“诚信之品”。信是真、诚、实的总和。“信”不是简单的诚实,信用才是“信”最基本的内涵。它不仅要求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上要诚实和守信,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某一个事物、某一种理念认识上的坚定可靠,反映出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相互信赖的关系。信是立人之道,是立政之本。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了它,并且积极地加以提倡。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历来被人们所肯定、所推广。 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社会作用 有利于协调人际关系。正因为中华民族确立了“仁、义、礼、信”的道德体系,倡导了这样一种道德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和剪纸的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和剪纸的历史 说到剪纸,大家都知道,它是我国传统手工纸艺制作工艺,从古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在现代,每到逢年过节之时,许多人还是保留着贴剪纸的习俗,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剪纸艺术意义深远,起源于中国,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和剪纸的历史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剪纸艺术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据考古研究发现,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以前。据说剪纸艺术的前身是在战国时期,但那时候纸还并没有出现,所以那时候的剪纸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剪纸。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和剪纸的历史究竟是什么呢?下面通过小编的介绍你就能够了解了。 剪纸的由来 最新创意饰品大全!设计师量身打造!点击查看>> 关于剪纸的由来,其实很早以前就开始了。那时候的人尝试着用一些图形来记事和内容呈现,但那时纸张还并没有出现,人们只能将一些资料记载在青铜器、竹简、兽皮等载体

之上。而随着纸张的出现,这些创造性的图案便开始往纸张上转移。通过这样的前后对比,我们就能够看出,剪纸的由来就是来自于先民的图案记录方式。 剪纸的历史 1、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的历史有着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在一些薄片材料上制作工艺品,这是早在纸张出现以前就开始流行起来的,虽不是纸张制作,但却如出一辙,这就为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出现奠定了基础。据说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就可以为此证明。

2、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艺术,应该是纸张的出现才正式开始的。剪纸的主要制作材料就是纸,而汉代时期纸张的出现,这就促进了剪纸的出现、发展和普及。那时候的纸张易腐烂,所以人们不会珍藏起来,坏了还能重新再剪。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3篇汇总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以下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1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经》一书。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但,德的本意实为遵循道的规律来自身发展变化的事物。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 “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 扩展资料 道德是引导人们追求至善的方向。它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和规范自己行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道德不是天生的,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的宣传教育及社会舆论的长期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这是一种道德相对主义,与之相反的主张则称为道德绝对主义。道德很多时候跟良心一起谈及,良心是指自觉遵从主流道德规范的心理意识。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2 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念,并无道德一词。“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论语·学而》“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钱穆先生的注解“本者,仁也。道者,即人道,其本在心。”可见,“道”是人关于世界的看法,应属于世界观的范畴。 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3 道德起源、形成和发展归纳起来主要有

6.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四、名词解释 1.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领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它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2.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包括天地人、万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进行类比象征,以达到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分析与表述的目的。 3.中国古代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而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与理解。 4.天人合一:主要包含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意义是,自然界的普通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起源于西周时代。 5.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中庸之道”又可称为“中和之道”,它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其适中,“无偏无颇”。 6.中和:意为“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要在“两端”(如高低、长短、大小等)里面“允执其中”,即确实把握好“中”,就需要往返地调整以渐趋于和谐。 7.三纲:由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8.五伦: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即指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五种人际关系. 9.五常:是由董仲舒提出来的,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10.五伦十教.是孟子对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提出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11.前兆迷信:是原始宗教的一部分,指用神意或神秘力量来解释前兆现象与未来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古代占卜发生的基础。 12.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关系。这一命题是《札记。学记》首先提出来的,它指出教学活动并不是单项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双方都能受益、都能提到提高的双向互动过程。 五、简答题 1.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哪几种? 答: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类比思维、辩证思维。 2.中国传统的整体思想维有什么特点?什么叫整体思维? 答: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3.《易经》的结构布局是怎样的?这种结构布局有什么意义? 答:《易经》的结构布局,是以代表天的乾卦和代表地的坤卦领头,以象征天的阳又和象征地的阴爻作为构成六十四卦的基本单元,以解说人事祸福的封爻辞附着于象征天地变化的卦象之后;以表明天地和同、万物化生、人与天地分而相合。这种结构布局初步确定了宇宙系统论的模式,以及人如何与宇宙系统相统一的规范。 4.《吕氏春秋》的思维体系如何? 答:《吕氏春秋》是以儒家为核心,将道、法、墨;兵、农、名诸家加以改造,揉和为以阴阳五行家的宇宙因式为理论框架的天道、地道、人道统一的思想体系。 5.为什么说中国古代整体思维是一种重领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

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

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观 道德: 道:本意是客观真理,即自然界的构造、运动、变化等规律,社会的客观发展和变化规律, 人的生老病死等规律, 是自然存在和发展的。下面是本人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能够帮助到你们。 道德 道 是指大自然的法则,也称天道,它是指宇宙运行的规律,万变不离其一,世界再怎么变化,天道的运行规律永远不会变。 德 是指随顺自然的规则,人们按照这运行的规律去做,就能得道。古人把德和得的意思一样理解。如果硬要违背自然规律去做,那就会逆天而亡,必有灾殃。人会欺负人,但天道决不会欺负任何人。古人常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表明了中华道德发展的历程。中国传统道德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并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这种变化既有基本道德规范数量的增减,也有每个道德规范在不同历史时期自身内涵的丰富与发展。 五伦 1.父子有亲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 2.君臣有义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 3.夫妇有别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 4.长幼有序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 5.朋友有信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

五种人伦关系,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 五常 仁 仁,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不能自私自利,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 义 义,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王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 礼 礼,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 智 智,知道日常的东西。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了解宇宙运行的规律,了解人与人之间关系,就叫智。 信 信,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老师的教诲是要吃亏的。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智慧,当然不会骗人。 四维 礼上下、贵贱、长幼、贫富的等级秩序。 义对国家社会的道德义务。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第二章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一、道德的起源 道德是怎么产生的?根源何在?这就是伦理学关心的道德起源问题。在漫长的岁月中,古今中外的思想家们对道德的起源和演变问题进行了大量探索和猜测,提出了各式各样的答案,为伦理学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一)道德起源的几种观点 关于道德的起源,在马克思主义学说诞生以前有几种不同的见解: 1、神启论:道德来源于神的启示。 例如: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伦理学则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的“启示”。基督教教义《旧约》上讲的“摩西十戒”便是“上帝”耶和华启示摩西,摩西再把得到启示的教规和戒律传给教民。 2、天赋论:道德是人先天所具有的禀赋。 这种观点认为道德根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是先天的,是人生来就有的。我国战国时代的孟子就说过:“仁义礼智,非由外说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3、进化论:道德观念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意识或互助性。 进化论伦理学倡导者俄国的克鲁泡特金认为,生物进化的过程中,个体之间利益是互相调合的,彼此之间具有天然的同情心。人类是由动物进化来的,人类社会道德是对动物所“固有的”道德本能和道德情感的继承,甚至善与恶、最高的幸福等观念,也是在进化过程中从动物身上继承来的。 4、感觉欲望论: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本性的欲求。 感觉欲望论从人的自然本能出发来说明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的某种自然的感情或欲望。例如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说创始人边沁提出:“自然把人放在痛苦和快乐这两个最高主子的统治下。只是他们指出我们应该做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做什么。正误的标准,因果的联系,都和苦乐分不开的。我们一切言行和思维都受苦乐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上屋建筑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必须而且只能从人类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本身去探讨道德的起源。 (二)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的产生有其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其客观条件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活中,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形成了复杂的社会关系,在这种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利益关系和矛盾;其主观条件是指人的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开始意识到这种利益关系和矛盾需要加以调整。 道德赖以产生的这两个前提条件,都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获得的。 由于劳动,人才认识到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从而产生了各种意识。人的一切知识,包括道德意识和知识,都是从社会实践,首先是从社会生产实践中获得的。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和交往联系复杂化了,就出现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于是便产生调整这种矛盾的要求和意识。这种要求和意识起初只是少数人的,以后经过总结和传播,逐步成为多数人的意识和要求,形成具有道德规范意义的风俗习惯,产生了履行这种风尚习俗的责任感和义务观念,这便是最初的道德现象。 在人类历史中,道德的产生与原始社会时期的各种“禁忌”、和生产、生活习俗是紧密相连的,道德就是从这些东西中演化而来的。 1、生产性的“性禁忌”。

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人生智慧

中国传统道德与现代人生智慧 论文题目: 道德与社会 道德与幸福 摘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法律体系日益完善,道德与法律又有了新的诠释,法律和道德反过来有助于提高人们 的幸福感.道德与幸福历来是哲学伦理学关注的两大问题, 由于哲学家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二者的关系也一直是哲学 史上争论的热点。而道德与幸福的统一是人类永恒的价值 追求。 关键词社会道德幸福 正文道德与幸福历来是哲学伦理学关注的两大问题,由于哲学家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二者的关系也一直是哲学史上争论的热点。而道德与幸福的统一是人类永恒的价值追求。梳理中西方伦理思想史,可以发现,基于对人本性的不同理解,存在三种不同的关于道德与幸福关系的观点:快乐主义幸福论、德性主义幸福论和德福统一至善论。康德在其《实践理性批判》中提出了至善理论,他认为只有道德与幸福的结合才可以称为至善,为了保障德福统一,康德提出了意志自由、灵魂不灭和上帝存有三大公设,把道德与幸福的配称归于上帝。现代

新儒学的代表牟宗三先生,接受了康德的德福观念,但否定康德以上帝的悬设来解决德福统一的实现途径,认为在德福统一问题的解决上,与其寻求上帝这一人格化的神,不如直接依托于无限智心。并提出“良知自我坎陷”以开科学民主。马克思创新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德福一致思想,认为道德与幸福的统一只有在公平正义的理想社会里才能够实现。本质上,道德与幸福的统一问题是一个正义问题,也就是按照道德来分配或享有幸福。从应然来看,人们都期望道德与幸福的统一,然而现实中道德与幸福不统一甚至冲突的现象屡有发生。尤其是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们原来所存的道德信仰在市场经济的强力作用下瓦解,被眼前经济利益的追逐所取代,以至片面追求个人享乐,以满足感官快乐为幸福。德福不统一表现在人们的思想和生活领域,受到社会制度、分配制度、经济水平和教育状况的影响。面对现代人的困惑,呼吁道德,强调追求幸福应符合道德原则,使幸福与道德统一起来,来改善现代人类的信仰危机,满足人们迷失的内在精神需求就尤为重要。要促进道德与幸福的现实统一,就要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入手: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培养道德情感、加强道德信仰,使个人能够积极投身道德实践;另一方面,加强社会制度改革、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道德回报机制、重视道德信仰教育、发挥舆论导向功能,以此来健全社会制度,优化道德环境。二者的结合可以促进德福统一的实现,并为其提供了完备的现实基础 什么是幸福?这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这里主要从伦理学范畴来考察。

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

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 1、四维:礼、仪、廉、耻 四维的说法,最早载于《管子》。《管子》牧民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2、五常:仁、义、礼、智、信 汉章帝建初四年以后,“仁义礼智信”被确定为整体德目“五常”。五常不仅是五种基础性的“母德”、“基德”,而且形成并高度概括了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精神。 仁和义是儒家文化中两大根本性的道德元素,可谓总体价值观中的核心价值观。离开了仁、义,忠、孝、礼、乐等等都失去了意义。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荀子:“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人之大行也”。《白虎通》:“君臣以义合,不可则去”,《周易》:“不事王侯,高尚其事。”仁、义相比其他价值观要素具有超然性。例如,孔子在《论语?子路》中说:“言必信,行必果。”孟子则说:“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唯义所在”。仁、义的重要性,以孔孟之言为证,孔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

仁。”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 孔子:仁者,义之本也;义者,仁之节也。“仁者,人也;道者,义也”。孟子:“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子言:“仁有数,义有长短小大。”朱熹:“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韩诗外传》:“爱由情出,谓之仁,节爱理宜,谓之义。”韩愈《原道》:“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 仁——子曰:仁者,爱人。仁之广义,涵盖甚多,例如,“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五者,“恭、宽、信、敏、惠”。“刚、毅、木、讷,近仁。”“仁者,其言也讱。”“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然而,仁并非远不可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也不是无理性、无原则或者软弱,“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者,必有勇。” 义——子曰:“义者,宜也。”朱熹:“义者,天理之所宜。”义者,理义、道义、正义、公义。子曰:“君子之所谓义者,贵贱皆有事于天下。”“君子义以为上。”“见利思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四字:忠、孝、节、义 忠、孝在中国社会是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孝经》中,子曰:“夫孝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本也”,“夫孝,德之本也”,“孝慈,则忠”。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忠、孝兴于夏,“夏道尚忠,复尚孝”。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观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起源

人性靠法律还是道德约束 用马克思的道德观揭示人性的约束力 艺术学院课程与教学论(声乐)谭云波11040102025 第一部分论马克思的道德观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人性越来越冷漠,究竟什么才能约束人性,是法律还是 道德? 马克思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 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没有强制性,它依靠社会舆论、人们的信念、 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道德是在人类社会的一定的生产方式中产生,受人们的经济关系的制约,并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道德具有历史性。和原 始社会所有制相适应的是原始社会的共同道德,它以氏族成员之间平等互助的关系 和对民族的整体责任感为其行为的规范。在阶级社会里,道德具有阶级性, 统一的共同道德分裂为阶级的道德。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相适应,剥削阶级的道德 成为各社会形态中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其共同的道德信条是:“剥削有理”、“压 迫有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与之相对立的是各社会的劳动者阶级的道德,它们提倡勤劳、勇敢、团结互助、反对剥削和压迫。以利己主义和拜金主义为行 为准则的资产阶级道德是剥削阶级道德的典型和最后一个历史类型。以集体主义为 核心的无产阶级道德即共产主义道德是劳动者道德的最高类型,它根源于无产阶级 的阶级地位和经济条件,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从总体看,道德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永恒的道德、超阶级的道德是没有的。但是,为了保证人们之间的正常交往,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需要有一些大家都能接受并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儿童,尊敬长辈,讲究卫生,反对流氓、盗窃行为等。尽管这些道德准则并非道德中最本质的方面,而且在阶级社会中也打上了阶级的烙印,但毕竟起着约束不同阶级人们行为的作用。道德具有历史继承性。一般说,剥削阶级的道德观念为以后的剥削阶级所继承, 而劳动人民的高尚品德则在劳动人民中世代相传。历史上先进阶级(包括一定历 史条件下的剥削阶级)道德中的某些积极内容,也可为后来的劳动人民所批判改 造而加以吸收,并赋予新的阶级内容。

中国传统道德自学考试大纲

中国传统道德(00480)自学考试大纲 吴秀莲等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民族心理,对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也是当代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历史来源。因此,学习中国传统道德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段)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本课程从规范、教育修养和德行三个方面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以便于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二)目的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对中国传统道德的体系和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责任感,促进个体道德的不断完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道德资源。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中国传统道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与伦理学课程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伦理学主要是从理论上的一般研究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揭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其作用机制,而中国传统道德则是从历史的视角归纳出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伦理学注重的是论,而中国传统道德注重的是史。因此,学习中国传统道德需先学习伦理学,伦理学乃中国传统道德的先修课程。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篇规范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体系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基本要求,分析传统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及其缺陷。 –1–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之学说 1、西来说: 2、中源说:正统学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譬如,世人说史,大多从盘古说起,即所谓“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①盘古: 中国传说系统中的领头雁,他的事功只是开天辟地,同人事并无多大关系。按《三五历记》所载,他的事功是:“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②三皇五帝: A.“三皇” “三皇”所指何人,各种文献说法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一是天皇、地皇、人皇,二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以后者为主。也有文献以祝融、女娲或黄帝代替燧人氏,但伏羲氏和神农氏则是大多数文献的共识。 古人认为,历史按皇、帝、王、霸的顺序展开,三皇、五帝、夏商周王道、春秋战国的霸道,且一代不如一代。《管子·兵法》曰:“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谋得兵胜者霸。”《管子·禁藏》:“凡有天下者,以情伐者帝,以事伐者王,以政伐者霸。”《庄子·人世间》:“古者五帝贵德,三王用义,五霸任力。”《淮南子·本经训》:“帝者替太一,王者法阴阳,霸者则四时,君者用六律。” 三皇时代,人民生活并不幸福。《韩非子·五蠹》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多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以为王,号之燧人氏。”《吕氏春秋·恃君》曰:“昔太古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积之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阻之备。” 三皇给人民带来了福祉,但却没有“治国平天下”的伟业。 三皇的功业: 燧人氏的功业是“钻木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具去毒”; 伏羲氏的功业是“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 神农氏的功业是“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土尧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B.“五帝” 五帝所指何人,各家说法不一。 《国语》记展禽语:“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即以黄帝、颛顼、帝喾ku、尧、舜为五帝。《五帝德》、《帝系姓》、《五帝本纪》都依此说。 《吕氏春秋》以少白皋、太白皋、黄帝、炎帝、舜帝为五帝。

中国传统道德

中国传统道德(0480)自学考试大纲 龙静云等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要求 (一)课程性质 中国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民族心理,对于社会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也是当代社会主义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历史来源。因此,学习中国传统道德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传统道德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段)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本课程从规范、教育修养和德行三个方面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以便于学生对中国传统道德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二)目的要求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在对中国传统道德的体系和内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责任感,促进个体道德的不断完善,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重要的道德资源。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中国传统道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与伦理学课程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伦理学主要是从理论上的一般研究道德的起源和发展规律,揭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及其作用机制,而中国传统道德则是从历史的视角归纳出中国传统道德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伦理学注重的是论,而中国传统道德注重的是史。因此,学习中国传统道德需先学习伦理学,伦理学乃中国传统道德的先修课程。 二、课程的主要内容 第一篇规范 学习要求:了解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体系及其对人们行为的基本要求,分析传统道德规范的合理性及其缺陷。 –1–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可以分为两部分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道德规范长期被封建统治者所倡导利用,并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精神武器,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忠君观、贞节观等封建伦理道德,它是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应该否定的一面;另一部分则是在自觉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是古今一以贯之的,在现在仍然发挥着积极影响,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道德人格中的精华,我们今天仍要继续发扬光大。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表现出很多传统美德,在此,我们只能择要概述。 一、仁爱孝悌 “仁”是孔子所提出的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被历代思想家所继承发展,成为一切好品德的总概括和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仁,其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后儒以“仁”、“人”互训,说“仁者,人也”,即“仁”是人的本性,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仁”,发端于人类生活中所形成的“恻隐之心”,即“同情心”,基于家族生活中的亲情。有了 孝悌之德的基本含义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崇高地位,且得到普遍的奉行。以家为中心是中华文化的第一特质。家是我们民族生命的基石,它不但是个人现实生活所凭依的地方,也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的教堂。“仁”,从敬爱父母兄长开始,但并未停留在家族范围之内,而是自亲而疏,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将这种爱扩大到包括了友爱和博爱,这种爱也就可以称为“仁爱”了,仁德之高尚也就体现在此。无论在家庭内或社会中,有了仁爱精神,才能使人间洋溢着一片温馨祥和之气。 友爱、博爱是孝悌之情的扩展,其中介环节就是“忠恕”。“忠恕之道”是“仁”的又一内在精神。孔子强调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爱人就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恕道”。简而言之,忠恕之道就是眼中有他人,心里要为他人着想。忠恕之道具有维护人的尊严,相互尊重,相互同情的朴素的人道主义内蕴。忠恕是一切乐善好施、舍己为人之壮举的基础,是人间一切辉煌事业和美好蓝图的底色。 在忠恕之道的基础上,中国人形成了“救人危难”、“互助友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形成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安老怀少的社会风尚,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宽广胸怀。“仁爱之道”、“忠恕之道”强调了一种人伦义务,旨在解决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所以说它实质上是人类社会得以生存、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之道。 二、宽容和谐 从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基点出发,中华民族在道德上追求一种和谐,强调群体义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宽容和谐有许多精辟论述。孔子所要建立的仁学思想体系,实际上就是要建立一个宽容和谐的道德社会。“重和”思想是宽容和谐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 西周末年的史伯最早提出的“和同”理论,就包括了宽容和谐的意思:“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这就是说,万物是由不同事物和合而生的。史伯还提出“阴阳之序”的观点,通过秩序、均衡与统一,从而达到万物的宽容和谐。孔子主张和而不同,并以他的仁学思想为基础,试图通过中庸之道达到宽容和谐。 中庸之道是讲:人生于天地之间,如不有所偏倚,则能执守宇宙人生的常理。传统伦理把中庸看成是至高无上的德性,不仅因为它是宇宙天地之间永久不变的真理,而且还因为它有勉励人们勇于力行,不可有一点点忽视的意义。传统伦理是讲以一家规模推之天下,从而实现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这实际上是群体本位的道德。这种道德必然高扬群体价值,贬抑个体价值;约束个体身心,压抑个体利益,维护整体利益。有无道德的界限只在于能否以公灭私,对国家、对家族尽忠、尽孝。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天道具有理性内涵(德),而这种德性就是个体对群体的认同。个体只要加强修养,超越自我而归属于群体,就领悟了生存意义,体悟了天道。 这种集体理性产生了一种乐观主义,即所谓的“乐感文化”,它相信人生是合理的、有价值的,从而避免了个体与社会的对抗,摒弃了孤独意识、悲观主义。中国人懂得,人生存在宇宙之间,要尽力顺应宇宙自然运行的法则,以便维护整体的均衡与和谐,因此做人要尽其本份、刻苦、勤劳、节俭,克尽职守。人既然生于天地之间,大地“厚德载物”,人也应效法自然,培养一种宽厚的德性。 “宽容”在传统道德中占有重要地位。千百年来,以“宽”为上的道德要求经各派思想家的反复咀嚼加工,已深入中国人的心髓,对中华民族宽容精神的形成起了极大的作用。中国历史上的贤哲们不仅把“宽”作为“君子”德行的标准,而且还指出了“能容”对于人生修养、成就德行的意义,所谓“大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所谓“有容,德乃大”,都是强调只有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才能增长才干,成就大德。宽容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能“协和万邦”,形成多民族的大家庭;在国与国的关系上,能和睦相处,不擅自发动侵略战争。所以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反对暴力、拥有四海宾朋的民族

中国传统道德

浙江省2009年4月自考中国传统道德试题 课程代码:100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修辞立其诚”出自( ) A.《周易·乾》 B.《孔子》 C.《朱子语类》 D.《孟子》 2.韩愈在《师说》中认为教师的职责有三,并不包括( ) A.易俗 B.传道 C.受业 D.解惑 3.“有志者,事竟成”出自______,说明凡人皆应立志,方能成就事业。( ) A.《后汉书》 B.《论语》 C.《诸葛亮集》 D.《陆九渊集》 4.下列事例中突出体现以身许国精神的是( ) A.卫石碏“大义灭亲” B.苏秦发愤刺股 C.岳飞精忠报国 D.愚公移山感上帝 5.包拯铁面无私的事例体现了( ) A.秉公去私精神 B.抗暴御侮精神 C.以身(武汉自考)许国精神 D.忧国忧民精神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自强不息 2.慎独 三、引文简释(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并指出其作者或著作名。 1.“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正义”的含义及其意义。 2.简述“德教为先”的含义及其积极意义。 3.简析“志道”。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谈谈中国传统道德的内涵以及它在民族思想文化传统中的地位,并论作为传统道德核心的整体主义。 2.试说“公忠”。

浙江省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传统道德试题 课程代码:100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中国传统道德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影响的是(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2.在人际交往中,讲人应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是( ) A.公忠 B.正义 C.孝慈 D.诚信 3.“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的作者是( )

第四章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

第四章道德的起源及历史发展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旧伦理学的道德起源说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道德起源说,掌握不同历史类型的道德的特点以及道德发展的历史规律性,理解道德遗产的批判继承。 教学重点和难点:马克思主义的道德起源说、道德的本质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道德的起源 一、历史上的“道德起源说” 在伦理思想史上,关于道德的起源问题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各派伦理学都有自己的见解,众说纷纭,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起源说” 1、神启说 这种起源说企图从“神”、“上帝”或者“天”、“绝对精神”那里引申出道德。 在西方,古代希腊贵族奴隶主的思想家柏拉图就是这种观点代表,他认为道德是神把“善的理念”放进人的灵魂中去的结果,由于人的灵魂不同,等级不同,道德也就分为指挥、勇敢、节制、正义等不同德性。中世纪基督教的《旧约》,把道德规范说成“上帝”(神)耶和华对摩西的指示,然后通过摩西向教民们宣讲教规和道德戒律,即有名的《摩西十戒》。这十戒就是上帝在西乃山顶通过摩西向世人训示的宗教道德和法律条文。 在中国,汉代地主阶级思想家董仲舒把封建道德的“三纲五常”说成是“圣人”根据“天意”而制定的规矩。即所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也不变”。董仲舒把“天”看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并通过对阴阳五行说的歪曲来论证他的观点,他认为天和阴阳五行说都是有道德的,而人又是天的副本,即“人付天数”。天按自己的模样塑造了人类,因此,天有什么,人就有什么,如天有五行,人有五脏,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昼夜,人有视(醒)暝(睡觉)等,天有道德,所以人有伦理,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交感。这样封建道德被神化了,违背了封建道德也就触犯了天意,很显然,这种道德起源说是假借“神”或“天”的意志,把统治阶级的道德说教神圣化,以便欺骗、愚弄和统治被压迫阶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