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期末复习题及复习资料化工设计概论

期末复习题及复习资料化工设计概论

期末复习题及复习资料化工设计概论
期末复习题及复习资料化工设计概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化工设计概论期末复习题

一、给出下面概念和术语的定义

1、热;

2、活塞流型反应器;

3、管件;

4、分离过程;

5、温-焓图(T-H);

6、固定床反应器;

7、聚式流态化;

8、传质分离过程(平衡分离过程);

9、工艺流程示意图;10、连续过程;11、中间反应;12、速率控制分离过程;

13、逆流反应器;14、分离因子;15、化工过程;16、间歇过程;17、工艺过程阶段;

18、夹点;19、化学反应路线;20、流化床反应器;

二、单项与多项选择题

1、()衡算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物料衡算不能应用的。

A.总质量衡算式;B.组分质量衡算式;

C.元素原子物质的量衡算式;D.元素原子质量衡算式

2、在进行过程的物料平衡计算时,对系统需要分析的内容有()。

A.确定物料平衡方程式;B.确定物流约束式;C.确定设备约束式;D.确定变量3、在温-焓图中得到热复合曲线的步骤有()步骤。

A.划分温区;B.各热流温度按高到低顺序排列;

C.求每个温区的总热交换量;D.画出每个温区的总物流线

4、()不是化工设计的内容。

A.反应过程选择与优化;B.分离过程选择与优化;

C.厂区道路规划与设计;D.化工过程系统优化

5、管道布置图包括下面()图样。

A.管件图;B.管架图管道施工说明;

C.蒸汽伴管系统布置图;D.管道平面布置图

6、()分离过程不是速率控制分离过程。

A.膜分离过程;B.反渗透分离过程;C.冷冻干燥分离过程;D.超滤分离过程7、间歇过程有()特点。

A.生产灵活性高;B.易实现自动化;

C.适合有固相的物流;D.适合生产季节性产品

8、分离过程的选择应分析分离过程的()方面。

A.可行性;B.经济性;C.可靠性;D.生产规模

9、对能量过程的分析方法有()。

A.能量衡算法;B.热流分析法;C.熵分析法;D.功衡算法

10、夹点之上区域不可设置()。

A.热阱;B.保温器;C.热源;D.物流混合器

11、对新过程的化工设计需要进行()

A.概念设计;B.装置设计;C.中试设计;D.反应设计

12、换热网络设计的目的是得到()。

A.最小的公用工程量;B.最少的换热器台数;

C.换热效益最大化;D.合理的公用工程量

13、()分离过程是扩散分离过程。

A.渗析分离过程;B.结晶分离过程;C.超滤分离过程;D.精馏分离过程14、能量过程的特点体现在()方面。

A.能量的形式;B.能量转换;C.能量流率;D.能量传递的设施

15、()不是非工艺设计的内容。

A.总图运输设计;B.公用工程设计;C.管路设计;D.土建设计

16、设备布置图的标注包括下面()内容。

A.平面定位尺寸;B.设备尺寸;C.高度方位尺寸;D.安装方位标

17、化工过程的特征是过程中有()。

A.中间反应;B.反应物预处理;C.最终反应;D.化学反应过程

18、在物理过程中,存在()物料衡算式。

A.总质量衡算式;B.组分质量衡算式;

C.总物质的量衡算式;D.元素原子质量衡算式

19、温-焓图中物流线在横座标上的投影表示()。

A.温度差;B.热交换量;C.质量;D.流率

20、夹点有()特性。

A.物流汇合为总物流;B.传热温差为零;

C.传热面积为无限大;D.混合效果最大

21、()作功方式是机械功。

A.电功;B.化学功;C.膨胀功;D.表面功

22、降低精馏过程能耗的措施有()。

A.预热进料;B.减少塔板数;C.减小回流比;D.增设中间再沸器

23、采用表格法计算夹点温度和最小公用工程量的步骤有()。

A.计算每个温区内的热量值;B.确定夹点温差;C.划分温区;D.计算热级联24、化工过程整合的要求有()。

A.过程的安全性;B.过程的可靠性;C.过程的环保性;D.过程的经济性25、工艺过程阶段中不包括()过程。

A.反应过程;B.分离过程;C.产物回收过程;D.能量过程

26、在进行过程的物料衡算时,必须设置基准,这些基准有()。

A.能量基准;B.时间基准;C.质量基准;D.体积基准

27、气体标准状态的温度和压力是()。

A.T=273.15 K;B.T=275.15 K;C.P=0.1013 MPa;D.P=1.013 MPa

28、()不是连续过程具有的性质。

A.整年不间断进料;B.具有稳定的反应区间;

C.产物不间断的分离;D.具有稳定的物流流率

29、简单过程物料衡算是指()过程。

A.混合单元;B.循环过程;C.精馏单元;D.弛放过程

30、管道仪表流程图的图面由()组成。

A.附注;B.标注;C.设备图形;D.仪表控制

31、配管工程设计的内容有()方面。

A.管径的设计;B.管架的设计;C.阀件的选择;D.管路的设计

32、()不是分离过程的要素。

A.分离装置;B.分离剂;C.一股多组分进料物流;D.一股单组分进料物流33、按流态分类,流化床反应器可分为()。

A.气—液—固三相流化床反应器;B.散式流化床反应器;

C.鼓泡流化床反应器;D.快速循环流化床反应器

34、温-焓图中物流线左右平移时,不影响物流的()性质。

A.流率;B.温度差;C质量.;D.热交换量

35、计算产物选择性需要()数据。

A.流率;B.产物生成量;C.原料消耗量;D.产物与原料的关系比

36、()不是车间装置布置的发展趋势。

A.露天化;B.大型化;C.集中化;D.定型化

37、化学反应过程的主要内容有()方面。

A.传热;B.反应;C.流速;D.传质

38、组分混合有()特点。

A.自发过程;B.△G减小的过程;C.△G增加的过程;D.△S减少的过程39、()不是管件的连接方式。

A.法兰连接;B.对焊连接;C胶粘连接.;D.螺纹连接

40、基本建设阶段有()时期。

A.投资决策前时期;B.验收时期;C.投资时期;D.开工时期

三、判断题

1、综合产品评估法反映了副产品的经济性和重要性。(A.对;B.错)

2、管道的设计要考虑热膨胀和热补偿所带来的影响。(A.对;B.错)

3、化工过程都是稳态过程。(A.对;B.错)

4、新建设的化工装置在试生产前需要进行试车。(A.对;B.错)

5、泵吸入管道的设计没有要求的,可以根据情况设计。(A.对;B.错)

6、阀门的选用必须考虑流体的性质、压力、温度和阀门的材质。(A.对;B.错)

7、在设计管道管径时,对流体流速是有限制的,存在最大允许流速。(A.对;B.错)

8、描述能量“质”属性的定律是热力学第二定律。(A.对;B.错)

9、稳定流动体系是指与环境之间存在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体系。(A.对;B.错)

10、能量就是能量,没有高低、优劣之分。(A.对;B.错)

11、工厂布置图包括厂区布置图和设备布置图(车间布置图)。(A.对;B.错)

12、塔的设计时一定要设计人孔或手孔。(A.对;B.错)

13、非金属管材用于腐蚀性介质,温度和压力较高的场合。。(A.对;B.错)

14、化工过程整合与优化的目的是使工艺更加完整。(A.对;B.错)

15、工艺过程费用估算的目的是确定投资额度。(A.对;B.错)

16、分离因子表征混合物在分离过程中可得到的分离程度的一种量度。(A.对;B.错)

17、对于小直径、高度大的塔应采用单排布置。(A.对;B.错)

18、封闭体系是指与环境没有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体系。(A.对;B.错)

19、仪表的控制符号有图形符号、字母代号和仪表位号。(A.对;B.错)

20、夹点处内部换热最大,经济效益最大。(A.对;B.错)

21、自由度分析就是要确定过程或单元的未知量个数。(A.对;B.错)

22、化工设计是针对化工过程某个单元操作的设计。(A.对;B.错)

23、在容器的设计时,一定要设计上放空、溢流和排放设施。(A.对;B.错)

24、夹点之下不应设置任何公用工程加热器。(A.对;B.错)

25、一个化工产品只有一种反应路线来生产。(A.对;B.错)

26、化工过程就是化学反应的过程。(A.对;B.错)

27、按照管道仪表流程图(PID)的设计程序,管道仪表流程图有6个以上版本。(A.对;B.错)

28、化工设计的目标是使化工工艺过程中各个单元的设计达到最佳。(A.对;B.错)

29、化学平衡常数可用来评估反应热效应的大小。(A.对;B.错)

30、选择性是指目的产物占已转化反应原料的分量。(A.对;B.错)

31、流化床反应器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气流是下进上出,固体质量与浮力相近。(A.对;B.错)

32、分离过程是自发的过程。(A.对;B.错)

33、温-焓图是以温度T为纵轴,以热焓H为横轴的曲线图。(A.对;B.错)

四、简答题

1、如何得到理想条件下气—液系统中的分离因子?

2、泵管道布置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3、什么是分离过程?有何特征?

4、什么是化学反应过程?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5、车间设备布置的内容有哪些?

6、在进行化工设计时,化工设计将受到哪几方面的限制?

7、厂区布置的基本任务和要求是什么?

8、化工设计分为几个阶段?分别是什么?

9、化工工艺过程的整合与优化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10、配管工程设计的内容有几个方面?分别是什么?

11、有几类管道布置?其一般要求是什么?

12、化工设计分为哪几类设计?

13、为什么要对所设计的工艺过程进行费用估算?

14、工艺过程费用估算方法有哪几种?

15、夹点的定义和夹点的特征?

16、如何进行换热网络的设计?

17、原料路线选择应遵循什么原则?

18、在进行工艺过程设计时,其设计的程序是什么?

19、在工艺过程的筛选和评价中,过程整合的内容有哪些?

20、在化工设计中,基本上需要进行几类计算?分别是什么?

21、对存在化学反应的系统进行物料衡算时,有几种方法?分别是什么?

22、为什么要设立基准。基准可否在自由度分析时作为已知条件?

23、进行能量衡算的基本程序是什么?

24、仪表控制点的标注由几部分组成?

25、设备布置图的标注有哪些?

26、如何得到配管工程中管道的管径?

27、有哪几种方法将工业管道进行分类?

28、在什么情况下要对管道进行热补偿?热补偿的方法有哪些?

29、管道布置图的标注有哪些?

30、在燃料油容器上设计哪些部件?

五、计算题

1、以苯为溶剂,用共沸精馏法分离乙醇-水混合物,制取纯乙醇。假定料液混合物中含水65%,乙醇35%,在精馏塔馏出液中含苯80%,水19%,其余为醇(组成均为质量分数)。若要求乙醇生产量为2000 kg/h,试计算精馏中所需的苯量。

2、有两个热流股与两个冷流股进行换热,其进出口温度和热容如下表所示。如果最小的温差?T min = 10℃,试确定该交换网络的夹点温度T和最小公用工程用量。

H2 4.0 485 375

C1 4.0 300

475

C2 5.0 275 515

3、苯直接加H2转化为环己烷的流程示意图见下图:

已知输入系统中的苯有99 %反应生成环己烷,进入反应器物流的组成为80%H2和20 %C6H6 (摩尔分数,下同),产物物流中含有3 %的H2。

请对总单元、反应器单元、冷凝分离单元进行自由度分析。

4、计算下表中3股冷流的冷复合曲线,并用热焓图表示。

5、对下图的单元操作进行自由度分析:

物流类型及编号热容流率(kW/K)供应温度(℃)目标温度(℃)冷流1 5.0 80 280

冷流2 3.0 50 200

冷流3 2.0 60 160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化工设计概论期末复习题答案

一、给出下面概念和术语的定义

1、热:有温度差存在时体系与体系(或体系与环境)之间所传递的能量。

2、活塞流型反应器:物料返混为零的反应器。如管式反应器。

3、管件:管件就是用于在管道系统中改变走向、高度,或改变管径,或引出支管等所使用的管道部件。

4、分离过程:就是将一混合物转变为组成互不相同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操作。

5、温-焓图(T-H):是以温度T为纵轴,以热焓H为横轴的曲线图,它表示了物流的热特性。

6、固定床反应器:是指所用固体催化剂,或固体反应物,固定于反应器中的一类反应器。

7、聚式流态化: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固体颗粒在不同程度上成团聚状态。

8、传质分离过程(平衡分离过程):通过物质的迁移而使均相的混合物达到分离的目的。这一过程遵循物质传递原理。由于这种分离过程常常是达到传质平衡,因而,也称平衡分离过程。

9、工艺流程示意图:用方块流程图按不同的部分来表示工艺过程的总体概念、或部分概念、或一个单元的详细操作,并且每个方块根据不同的详略要求,有一定的框图说明。工艺流程示意图也称方块流程图。

10、连续过程:连续过程是指这样的过程,它被设计成每个装置可以每天运行24小时,每周运行7天,几乎全年都在基本不变的稳定条件下运行,直到为了检修而停车。

11、中间反应:就是指原料预处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如一氧化碳转化为氢的变换反应、乙醇氧化制乙醛的反应。

12、速率控制分离过程:是指通过某种介质如半透膜,在压力差、温度差、浓度差、电位差或其它梯度所造成的强制力的推动下,依靠各组分扩散传递速度的差异实现组分的

分离。

13、逆流反应器:所有反应物料在反应器中逆流运行。

14、分离因子:是表征混合物在特定分离过程中可以得到的分离程度的一种量度。

15、化工过程:是指通过化学反应,使原料变成合格的目的产品时所经历的、进行的一切事件。

16、间歇过程:是指一个装置,或几套装置,或所有装置,都设计成经常地开车和停车,来生产一个产品。

17、工艺过程阶段:是化学工艺过程中的一部分,是由一个化学反应、反应物的预处理和反应产物分离构成的一个工艺过程。

18、夹点:在温-焓图上通过冷、热复合曲线的平移,首次出现的相交点,就叫夹点。

19、化学反应路线:是指由反应原料到产品的各步反应顺序所组成的整体。一个化工产品,常常有多个反应途径。

20、流化床反应器:是指在反应器中流体(气体和液体)高速由下而上通过床层,带动床内的固体颗粒迅速运动,并使之悬浮在流动的气流中,从而表现出类似流体流动的一些特征的反应器。

二、单项与多项选择题

1、B;

2、ABCD;

3、ABCD;

4、C;

5、ACD;

6、C;

7、ACD;

8、ABCD;

9、AC;

10、A;11、AC;12、CD;13、BD;14、AD;15、C;16、ABCD;17、ABCD;18、ABCD;19 B、;20、BC;21、C;22、ACD;23、ABCD;24、ABCD;25 C、;26、;BCD 27、AC;28、B;29、BD;30、ABCD;31、ABCD;32、D;33、BCD;34、BD;35、BCD;36、B;37、ABD;38 AB、;39、C;40、AC;

三、判断题

1、A;

2、A;

3、B;

4、A;

5、B;

6、A;

7、A;

8、A;

9、A;10、B;11、A;

12、A;13、B;14、B;15、B;16、A;17、B;18、B;19 A、;20、B;21、A;

22、B ;23、A ;24、A ;25、B ;26 B 、;27、A ;28 B 、;29、B ;30、B ;31、A ;

32、B ;33、A ;

四、简答题

1、答:在理想条件下,气液系统中组分在气相和液相之间达到平衡,并服从拉乌尔定律

和道尔顿定律,即i i i i x p py p 0==

式中 y i ,x i —— 分别为i 在气相和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p —— 总压;

p i —— i 在气相中的分压;

p i 0 —— 纯液体i 的蒸气压。 在此情况下,平衡比为p

p x y K i i i i 0== 因此双组分i 、j 的分离因子为:0000j

i j i

j i ij p p p p p p K K a ===,即分离因子a ij 为i 、j 组分在操作温度下的饱和蒸汽压之比,也常称为相对挥发度。

2、答:泵管道布置的一般要求是①、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满足泵正常运行及维修检查的要求。②、应避免热膨胀对泵出入口管道的影响,减少管道作用在泵管嘴处的应力和力矩。③、在充分满足管道柔性的前提下,使泵出入口管道最短。④、设计出合理的泵维修检查所需的空间,使泵的管道、阀门手轮不影响维修和检查操作。

3、答:分离过程是指将一混合物转变为组成互不相同的两种或几种产品的操作。其特征是要有混合物原料、以及分离剂,和分离设施。

4、答:化学反应过程是指一种化合物或多种化合物通过化学反应,化学变化转变为另一种或几种化合物的过程。其主要内容是反应器内的反应、传质和传热。

5、答:车间设备布置的内容有(1)确定各个工艺设备在车间平面和立面位置;(2)确定某些在工艺流程图中的一般不予表达的辅助设备或公用设备的位置;(3)确定供安装、操作与维修所用的通道系统的位置与尺寸;(4)在上述各项的基础上确定建筑物、构筑物与场地的尺寸;(5)确定管道、电气仪表管线、采暖通风管道的走向和位置。

6、答:在进行化工设计时,化工设计将受到四方面的限制,分别是化工资源限制、环保限制、水资源限制、化工技术限制。

7、答:厂区布置的基本任务和要求是结合厂区的各种自然条件和外部条件来确定生产过程中各台机器设备的空间位置,以获得最合理的物料和人员的流动路线。其内容是厂房布置、车间厂房布置、车间设备布置、各工段、各设施在车间内的布置,生产控制区和生活区的布置。其要求是:满足生产、安全和发展的要求,以及与环境、人文的和谐。

8、答:化工设计分为3个阶段设计;分别是三阶段设计、两阶段设计和一段设计。

9、答:化工工艺过程的整合与优化的基本思路按以下步骤进行:(1)、原料到产物的反应路线选择。(2)、根据完整的工艺过程是由工艺过程阶段组成的特点,确定段数。(3)、每段中进行反应过程的优化、分离过程的优化。(4)、每段之间如何联系。(5)、确定整个工艺过程的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6)、确定整个工艺过程的操作条件,包括修正各阶段的操作条件。(7)、热交换网络的设计。(8)、通过上述几步,合成出数个工艺过程,再由经济核算,环保条件下利润至上原则,确定最优工艺过程。

10、答:配管工程设计的内容有7个方面,分别是管径的设计、管道的选材及其规格选用、接管方式的选择、管件的选用、阀件的选择、管架的设计、管道的布置。

11、答:有2大类管道布置,架空布置和地下布置。其一般要求是⑴、管道布置要符合有关的规范、标准和惯例。⑵、符合工艺专业对配管的要求。⑶、管道布置应尽量架空敷设。⑷、尽量“步步高”或“步步低”,不出现或少出现气袋和液袋。⑸、管道过人行道h≮2m,过公路≮4.5m,过铁路≮6m。⑹、管道布置不应妨碍设备、机泵和仪表的操作和维修。⑺、采用管沟敷设时,沟底应有≮2‰的坡度,在最低处设排水点。⑻、管道本身应有足够的柔性,应尽量利用管道的自然形状对热胀自行进行补偿。⑼、管道穿过墙壁、楼板及平台时,孔洞的大小≮管外径或隔热层外径加50 mm。管道不应穿过防火墙和防爆墙。⑽、除了必要的法兰或螺纹连接外,应尽可能采用焊接连接。法兰的位置应避免处于人行通道和机泵上方。输送腐蚀性介质管道上的法兰应设安全防护罩。⑾、并排布置的管道应设置合理的间距。⑿、直管段两相邻环焊缝的允许最小距离≮2.5倍焊缝厚度,且≮ 50 mm;要求消除应力时不得≮ 5倍焊缝高度,且≮ 80mm。

12、答:化工设计分为3类设计,分别是新过程的化工设计、化工过程改造的化工设计、扩建生产设计。

化工基础期末试卷3(含答案)

化工基础 考试试卷A 共 6 页 第 页 考试试卷A 共 6 页 第 页 化工基础 太原师范学院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工基础 试卷(A )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将正确答案写在横线上) 1.气体的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液体的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 2.用常压蒸馏塔的塔底重油加热原油。重油的初始温度为300 ℃,最终温度为220 ℃;原油的初始温度为25 ℃,最终温度为180 ℃。若采用并流操作,其平均温差: △t m = ℃;若采用逆流操作,其平均温差:△t m ′ =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当热交换双方流体无相变,且进、出口温度不变时,采用 操作的传热平均温差比 操作的传热平均温差大,对热交换有利。 3. 在计算摩擦阻力时, 若流体作层流, 摩擦系数λ与相对粗糙度__________,与雷诺数之间的关系为,λ=_______。 4.流体在管道中流动。层流时,其平均流速等于管道中心最大流速的 倍;湍流时,则约为 倍。 5.流体流动的连续性方程u 1A 1=u 2A 2适用于 的流体,它是 原理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 6.在右图中,不同位置的q 线表示不同的进料状态,ef 2线表示进料为 , ef 4线表示进料为 。 7.对于连续精馏过程,若回流比增大,则在y-x 图上所标绘的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 ,所需理论塔板数 。在全回流时,所需理论塔板数 。 8.雷诺数Re 是流体流动 的判据。流体在 管道中流动,当Re 时为稳定层流;当Re 时,可以形成湍流。 9.同一容器中有A,B,C 三点,B 点的压强为1atm ,且P A >P B >P C ,若B 点的压强增加0.6atm ,则P A 增加_______Pa ,P A -P C 增加__________mmHg 。 10.某连续精馏塔中,若精馏段操作线的截距为零,则馏出液流量为_________。 11.实验证明,流体在管路中流动时,同一截面上各点的流速是不同的,管心处流速__________,管壁处等于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将正确选项的字母 填在括号中) 12.离心泵吸入管路底阀的作用是 ( ) (A) 阻拦液体中的固体颗粒 (B) 防止启动前充入的液体从泵内漏出 (C) 避免出现气蚀现象 (D) 维持最低的允许吸上高度 13.冷、热流体在套管式换热器中换热(都无相变),若热流体的进口温度T 1上升,而热流体 质量流量m q 、冷流体质量流量' m q 、冷流体的进口温度t 1及物性数据都不变,则对数平均 温差△t m 将 ( ) (A)不变 (B)无法确定 (C)减少 (D)增加 14.流体的静力学基本方程:p 2=p 1+ g (Z 1-Z 2)适用于 ( ) (A )任何场合下的同一种流体 (B )同一种连续的静止流体 (C )连续流动的流体 (D )不同种类连续的静止流体 15.流量为0.01 m 3·s -1的流体从套管环隙(套管外管内径为50 mm ,内管外径为25 mm ,管壁为2.5 mm )中流过,环形截面的当量直径为 ( ) (A)30 mm (B)27.5 mm (C)25 mm (D)22.5 mm 16.某精馏塔采用全凝器,且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y =0.75x +0.24,则这时塔顶馏出液组成x d 为 ( ) (A) 0.84 (B) 0.96 (C) 0.98 (D) 0.996 17.在t-x-y 相图中,液相与气相之间量的关系可按什么求出 ( ) (A) 拉乌尔定律 (B) 道尔顿定律 (C) 亨利定律 (D) 杠杆规则 18.在精馏塔中每一块塔板的作用是提供 ( ) (A) 气液两相进行传质的场所 (B) 气液两相进行传热的场所 (C) 气液两相同时进行传质和传热的场所 (D) 气体上升和液体下降的通道 19.由A,B 组成的理想溶液,在某一温度下,纯组分A 的饱和蒸气压p A 0 =116.9 kPa,纯组分B 的饱和蒸气压p B 0=46.0 kPa,则A 对B 的相对挥发度为 ( ) (A) 0.39 (B) 1.54 (C) 2.54 (D) 0.61 系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 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 ………...…………………………. 密………………………..封………………………….. 线……………………………………………………………..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题(2013年版) 2

1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精馏操作的目的是 使混合物得到近乎完全的分离 ,某液体混合物可用精馏方法分离的必要条件是 混合液中各组分间挥发度的差异 。 2.进料热状态参数q 的物理意义是 代表精馏操作线和提馏段操作线交点的轨迹方程 ,对于饱和液体其值等于 0 ,饱和蒸汽q 等于 1 。 3.简单蒸馏与平衡蒸馏的主要区别是 简单蒸馏是非定态过程 。 4.吸收操作的目的是 分离气体混合物 ,依据是 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之差异 。 5.连续精馏正常操作时,增大再沸器热负荷,回流液流量和进料量和进料状态不变,则塔顶馏出液中易挥发组成的摩尔组成X D 将 增大 ,塔底采出液中易挥发组成的摩尔组成X W 将 减小 。(减小,增大,不变,变化不确定) 6.平衡蒸馏(闪蒸)的操作温度是在操作压力下混合物的泡点和露点温度之间。 (泡点温度,露点温度,泡点和露点温度之间) 7.液-液萃取操作中,操作温度 ,有利于分离。(降低,升高,保持恒定)。 8.多级逆流萃取操作,减少溶剂用量,完成规定的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级数 。(增 大、减小、不变) 9.实际生产中进行间歇精馏操作,一般将 和 两种操作方式结合起来。(恒定回流比,恒定产品组成) 10.请写出两种常用的解吸操作方法: 和 。升温,气提,降压(三写二) 11.在吸收塔的设计中,气体流量,气体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若减少吸收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 减小 ,设备费用 增多 。(减小,增多) 12.当温度升高时,溶质在气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升高 ,在液相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升高 。(升高,升高) 13.吸收操作的基本依据是 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之差异 ,精馏操作的基本依据是 各组分间挥发度的差异 。 14.蒸馏是分离 均相液体混合物 的一种方法,蒸馏分离的依据是 挥发度差异 。 15.恒沸精馏与萃取精馏都需加入第三组分,目的分别是 使组分间相对挥发度增大 、 改变原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 。 16.如果板式塔设计不合理或操作不当,可能产生 严重漏液 、 严重泡沫夹带及 液泛 等不正常现象,使塔无法工作。 17.板式塔的类型有 泡罩塔 、 浮阀塔 、 筛板塔 (说出三种);板式塔从总体上看汽液两相呈 逆流 接触,在板上汽液两相呈 错流 接触。 18.易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 小 ,难溶气体溶液上方的分压 大 ,只要组份在气相

化工设计概论试题

- 一.填空题 1.新建项目设计包括新产品设计和采用新工艺 或新技术的产品设计。 2.设计代表的任务是参加基本建设的现场施工和安 装。 3.化工计算包括工艺设计中的物料衡算、能量 衡算以及设备选型和计算三个内容。 4.设备是完成生产过程的重要条件,是确定技术路线 和工艺流程时必然涉及到的因素。 5.工艺流程草图流程线的起始和终了处注明物料 的名称来源及去向。 6.设备在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上应标注位置和 名称。 7.对于连续操作过程,选用单位时间作为基准是很 自然的。 8.工艺设计的任务是根据工艺需要,计算并选择 某种型号设备,以便订货。 9.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确定反应釜是连续操作 还是间歇操作。 10.设备布置首先要满足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的要 求。 11.化工厂使用最多的换热器是列管式换热器与再 沸器。 12.真空管线应尽量短,尽量减少弯头和阀门以降低 阻力,达到更高的真空度。 13.管架是用来支撑、固定和约束管道的。 14.循环冷却水在周而复始的循环使用过程中,会对管 道产生腐蚀并在管壁上结垢。 15.物质的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6.化工设计可根据项目性质分类,也可按设计性质 分类。 17.施工图设计的任务是根据扩大初步设计意见,解 决扩大初步设计阶段待定的各项问题。 18.扩大初步设计的设计文件应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 设计说明书说明书的附图、附表。 19.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上,管道的标注内容应包括 三个组成部分:即管道号、管径和管道等级。 20.执行器的图形符号由执行机构和调节机构两部 分组合而成。 21.加压操作的塔可分为气相出料和液相出料两 种。 22.物料衡算的理论根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3.流量大而扬程不高时可选用单级离心泵。 24.对于釜式反应器,依靠搅拌器来实现物料流动和 混合接触。 25.车间设备布置是确定各个设备在车间平面和立

化工原理期末试卷6

《食工原理》期末考试卷(B)2005.9 一、概念题 [共计30分]: 1. 某二元物系的相对挥发度=3,在具有理论塔板的精馏塔内于全回流条件下作精馏操作,已知y n=0.4, 则y n+1= (由塔顶往下数)。全回流操作应用场合通常是 2. 塔板中溢流堰的主要作用是为了保证塔板上有。当喷淋量一定时,填料塔单位高度填料 层的压力降与空塔气速关系线上存在着两个转折点,其中下转折点称为,上转折点称 为。 3. 判断题:在精馏塔任意一块理论板上,其液相的泡点温度小于气相的露点温度。( ) 4. 某连续精馏塔,已知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80x+0.172,则其馏出液组成x D= 5. 总传质系数与分传质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1/K L=1/k L+H/k G, 其中1/k L表示,当 项可忽略时,表示该吸收过程为液膜控制 6. 判断题:亨利定律的表达式之一为p*=Ex,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易溶气 体。( ) 7. 根据双膜理论,当被吸收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小时,以液相浓度表示的总传质系数 (A)大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B)近似等于液相传质分系数; (C)小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D)近似等于气相传质分系数。 8. 填料塔内提供气液两相接触的场所是 9. 吸收操作中,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其吸收推动力,吸收速率 10. 当湿空气的总压一定时,相对湿度仅与其和有关 11. 在下列情况下可认为接近恒定的干燥条件: (1)大里的空气干燥少量的湿物料;(2)少量的空气干燥大里的湿物料;则正确的判断是( ) (A).(1)对(2)不对 (B).(2)对(1)不对;(C)(1)(2)都不对 (D). (1)(2)都可以 12. 在一定的物料和干燥介质条件下:(1)临界湿含量是区分结合水与非结合水的分界点。 (2)平衡湿含 量是区分可除水份与不可除水份的分界点。 正确的判断是:( ) (A)两种提法都对 (B)两种提法都不对 (C)(1)对(2)不对 (D)(2)对(1)不对 13. 氮气与甲醇充分且密切接触,氮气离开时与甲醇已达传热和传质的平衡,如系统与外界无热交换,甲 醇进出口温度相等,则氮气离开时的温度等于( ) (A) 氮气进口温度 (B)绝热饱和温度 (C) 湿球温度 (D) 露点温度 14. 指出“相对湿度,绝热饱和温度、露点温度、湿球温度”中,哪一个参量与空气的温度无关( ) (A)相对湿度 (B)湿球温度 (C)露点温度 (D)绝热饱和温度 15. 我校蒸发实验所用蒸发器的类型是,这种蒸发器中不存在的一种温差损失是 16 进行萃取操作时应使: ( ) (A)分配系数大于 1 (B)分配系数小于 1 (C)选择性系数大于 1 (D) 选择性系数小于 1 17 一般情况下,稀释剂B组分的分配系数k值: ( ) (A)大于 1 (B)小于 1 (C)等于 1 (D) 难以判断,都有可能 18. 萃取操作依据是____溶解度差异,___________萃取操作中选择溶剂主要原则:较强溶解能力,较高 选择性,易于回收 19. 单级萃取操作中,在维持相同萃余相浓度下,用含有少量溶质的萃取剂S' 代替溶剂S, 则萃取相量与萃余相量之比将_____(A)增加;(B)不变;(C)降低,萃取液的浓度(指溶质)将_ ___(A)增加;(B)不变;(C)降低 二、计算题 [20分]

化工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1.(20分)有立式列管式换热器,其规格如下:管数30根、管长 3 m、管径由25×2.5 mm,为单管程。今拟采用此换热器冷凝冷却CS2 饱和蒸汽,从饱和温度46℃冷却到10℃,CS2 走管外,其流量为250 kg/h,其冷凝潜热为356 kJ/kg,液体CS2的比热为 1.05 kJ /(kg·℃ );水走管内与CS2成总体逆流流动,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分别为5℃和30℃。已知CS2 冷凝和冷却时传热系数(以外表面积为基准)分别为K1= 232.6和K2= l16.8 W/(m2·℃),问此换热器是否适用? 1.解:CS2冷凝的热负荷:Q冷凝=250×356=89000kJ/h=24.72 KW CS2冷却的热负荷:Q 冷凝=250×1.05×(46-10)=9450kJ/h =2.6 KW 总热负荷Q 为:Q=24.7+2.63=27.3 KW 冷却水用量q m2 为:q m2=27.3 =0.261kg/s=940kg/h 4.187×(30-5) 设冷却水进入冷却段的温度为t k,则有:0.261×4.187×(t k- 5)=2.6KW 解之得:t k=7.38℃,则:(5 分) 冷凝段对数平均温差:Δ t m=(46-30)-(46-7.38) =25.67℃ ln46 -30 46-7.38 所需传热面积: A 冷凝=24.7/232.6×10-3×25.67= 4.14m2,(5 分) 冷却段对数平均温差:Δ tm=(46-7.38)-(10-5)= 16.45℃ ln 46-7.38 (5 分)10-5 所需传热面积: A 冷却= 2.6/116.8×10-3×16.45= 1.35m2, 冷凝、冷却共需传热面积:Σ A i=4.14+ 1.35=5.49m2, 换热器实际传热面积为:A0=30×3.14×0.025×3=7.065>ΣA i ,所以适宜使用。(5分) 2.(20 分)某列管换热器由多根Φ 25×2.5mm的钢管组成,将流量为15×103kg/h 由20℃加热到55℃, 苯在管中的流速为0.5m/s ,加热剂为130℃的饱和水蒸汽在管外冷凝,其汽化潜热为2178kJ/kg ,苯的比热容cp为1.76 kJ/kg ·K,密度ρ 为858kg/m3,粘度μ为0.52 ×10-3Pa·s,导热系数λ为0.148 W/m·K,热损失、管壁热阻及污垢热阻均忽略不计,蒸汽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α 为10×104 W/m2·K。试求: (1)水蒸汽用量(kg/h );(4分) (2)总传热系数K(以管外表面积为准);(7 分) (3)换热器所需管子根数n及单根管子长度L。(9 分)

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化工设计概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 化工设计概论期末复习题 一、给出下面概念和术语的定义 1、热; 2、活塞流型反应器; 3、管件; 4、分离过程; 5、温-焓图(T-H); 6、固定床反应器; 7、聚式流态化; 8、传质分离过程(平衡分离过程); 9、工艺流程示意图;10、连续过程;11、中间反应;12、速率控制分离过程; 13、逆流反应器;14、分离因子;15、化工过程;16、间歇过程;17、工艺过程阶段; 18、夹点;19、化学反应路线;20、流化床反应器; 二、单项与多项选择题 1、()衡算式是化学反应过程物料衡算不能应用的。 A.总质量衡算式;B.组分质量衡算式; C.元素原子物质的量衡算式;D.元素原子质量衡算式 2、在进行过程的物料平衡计算时,对系统需要分析的内容有()。 A.确定物料平衡方程式;B.确定物流约束式;C.确定设备约束式;D.确定变量3、在温-焓图中得到热复合曲线的步骤有()步骤。 A.划分温区;B.各热流温度按高到低顺序排列; C.求每个温区的总热交换量;D.画出每个温区的总物流线 4、()不是化工设计的内容。 A.反应过程选择与优化;B.分离过程选择与优化; C.厂区道路规划与设计;D.化工过程系统优化 5、管道布置图包括下面()图样。 A.管件图;B.管架图管道施工说明; C.蒸汽伴管系统布置图;D.管道平面布置图

6、()分离过程不是速率控制分离过程。 A.膜分离过程;B.反渗透分离过程;C.冷冻干燥分离过程;D.超滤分离过程7、间歇过程有()特点。 A.生产灵活性高;B.易实现自动化; C.适合有固相的物流;D.适合生产季节性产品 8、分离过程的选择应分析分离过程的()方面。 A.可行性;B.经济性;C.可靠性;D.生产规模 9、对能量过程的分析方法有()。 A.能量衡算法;B.热流分析法;C.熵分析法;D.功衡算法 10、夹点之上区域不可设置()。 A.热阱;B.保温器;C.热源;D.物流混合器 11、对新过程的化工设计需要进行() A.概念设计;B.装置设计;C.中试设计;D.反应设计 12、换热网络设计的目的是得到()。 A.最小的公用工程量;B.最少的换热器台数; C.换热效益最大化;D.合理的公用工程量 13、()分离过程是扩散分离过程。 A.渗析分离过程;B.结晶分离过程;C.超滤分离过程;D.精馏分离过程14、能量过程的特点体现在()方面。 A.能量的形式;B.能量转换;C.能量流率;D.能量传递的设施 15、()不是非工艺设计的内容。 A.总图运输设计;B.公用工程设计;C.管路设计;D.土建设计 16、设备布置图的标注包括下面()内容。 A.平面定位尺寸;B.设备尺寸;C.高度方位尺寸;D.安装方位标 17、化工过程的特征是过程中有()。 A.中间反应;B.反应物预处理;C.最终反应;D.化学反应过程

《尹定邦-设计学概论》试题

第一章导论: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一、选择题( 黑体为答案) 1. 二战期间发展起来的( ) , 科学的考虑了人的舒适性和工作的效率。 1 设计文化学 2 人机工程学 3 设计美学 4 设计史学 2. ( ) 是近现代旨在保存自然资源、防止工业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的一场设计运动。 1 波普运动 2 新艺术运动 3 绿色设计运动 4 装饰艺术运动 3. 按照( ) 的说法: “普通符号科学——它有各种名称: 符号学(semiotics,semiology) 或语义学(semasiology) , 这些术语来自希腊语的sema( 符号) 。” 1 毕加索 2 贡布里希 3 索特萨斯 4 莫里斯 4. ( ) 理论自60 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立。 1 解构主义 2 抽象主义 3 立体主义 4 符号学 5. ( ) 试图通过所领导的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 用手工制作来反对机器和工业化。 1 格罗佩斯 2 贡布里希 3 米斯 4 莫里斯 二、简答题 1. 简述设计的目标 设计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 它是人类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设计的终极目标永远是功能性与审美性。 2. 简述设计学的划分我们一般将设计学划分为设计史、设计理论与设计批评三个分支。通过学科方向的确定, 以及对相关学科的认识, 我们便能理解研究设计史必然要研究科技史与美术史,研究设计理论必然要研究相关的工程学、材料学和心理学, 研究设计批评必然要研究美学、民俗学和伦理学的理论要求。 3. 简述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设计学研究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除了从自己的种学科——美术学那里继承了一套较完善的体系之外,它还要广泛地从那些相关的学科, 如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建筑学、机械学那里获得启发,借用词汇,吸收观点, 消化方法。这便是当今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4. 简述设计学各领域的代表人物与代表著作 曾任英国美术史协会主席的佩夫斯纳爵士, 在其《社会美术史》研究中, 就已经孕育了对现代设计的倡导; 他在1936 年出版的《现代运动的先锋》更是现代设计的宣言而为西方的所有设计专业学生所必读。德国建筑家、理论家森珀是将达尔文进化论运用于美术史研究的第一人。他在1860 年至1863 年期间出版了极富思辨性的三卷本巨著《工艺美术与建筑的风格》, 着重探讨装饰与功能之间的适当联系。奥地利美术史学家阿洛伊斯?里格尔, 于1893 年出版了被认为是有关装饰艺术历史的最重要的著作——《风格问题》

化工原理下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A

新乡学院2011 —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化工原理》期末试卷A 卷 课程归属部门:化学与化工学院 试卷适用范围:09化学工程与工艺(本科) 、填空(每题1分,共30 分) 1.吸收操作是依据 ,以达到分离均相 气体混合物的目的。 2.干燥速率曲线包括:恒速干燥阶段和 的表面温度等于空气的 阶段。在恒速干燥阶段,物料 温度,所干燥的水分为 3.二元理想物系精馏塔设计,若q n,F 、 饱和蒸汽进料,贝U 最小回流比 水分。 X F 、 X D 、 X w 、 定,将饱和液体进料改为 ,若在相同回流比下,所需的理论板 ,塔釜热负荷 _______ ,塔顶冷凝器热负荷 _____ 4.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y=0.75x+0.2,则操作回流比 R= X D =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y 1.3x 0.021,则X w = 5.若x*-x 近似等于X i - X ,则该过程为 控 制。 ,馏出液组成 6.用纯溶剂逆流吸收,已知q n,l /q n,v =m,回收率为0.9,则传质单元数 N O = 7.蒸馏在化工生产中常用于分离均相 混合物,其分离的依据是根 1 1 8.吸收过程中的总阻力可表示为—— K G k G Hk L 近似为 控制。 ,当H __ 时(很大、很小), 1 -可忽略,则该过程 Hk L 9.在常压下,X A 0.2 (摩尔分数,下同)的溶液与y A m 2,此时将发生 10.在分离乙醇和水恒沸物时,通常采用 无水乙醇从塔 0.15的气体接触,已知 精馏,加入的第三组分 (顶、底)引出。 11.塔的负荷性能图中包括5条线,这5条线包围的区域表示 12.全回流操作时回流比R 等于 13.板式塔漏液的原因是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溢流堰的作用 14当空气相对湿度巾=98%寸.则空气的湿球温度t w 、干球温度t 、露点温度t d 之间的关系为 15.某两组份混合物的平均相对挥发度 2.0,在全回流下,从塔顶往下数对第 n,n 1层塔板取样测得X n 0.3,则y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 分) ,y n 1 1.在恒定干燥条件下将含水 20%(干基,下同)的湿物料进行干燥,开始时 干燥速度恒定, 当干燥至含水量为 5%寸,干燥速度开始下降,再继续干 燥至物料衡重, 水量为( (A ) 5% 并设法测得此时物料含水量为 0.05%,则物料的临界含 ),平衡含水量 ( (B ) 20% (C ) 0.05% (D)4.95%

化工设计概论试题副本

化工设计概论试题副本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一.填空题 1.新建项目设计包括新产品设计和采用新或新技术的产品设计。 2.设计代表的任务是参加基本建设的和安装。 3.化工计算包括工艺设计中的、能量衡算以及设备选型和计算三个内容。 4.设备是完成生产过程的重要条件,是确定技术路线和时必然涉及到的因 素。 5.工艺流程草图流程线的起始和终了处注明的名称来源及去向。 6.设备在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上应标注和名称。 7.对于连续操作过程,选用作为基准是很自然的。 8.工艺设计的任务是根据工艺需要,计算并某种型号设备,以便订货。 9.根据工艺流程的特点,确定反应釜是操作还是间歇操作。 10.设备布置首先要满足工艺和工艺条件的要求。 11.化工厂使用最多的换热器是换热器与再沸器。 12.真空管线应尽量短,尽量减少弯头和以降低阻力,达到更高的真空度。 13.管架是用来、固定和约束管道的。

14.循环冷却水在周而复始的循环使用过程中,会对管道产生并在管壁上结 垢。 15.物质的燃烧必须具备个条件。 16.化工设计可根据性质分类,也可按设计性质分类。 17.施工图设计的任务是根据审批意见,解决扩大初步设计阶段待定的各项问 题。 18.扩大初步设计的设计文件应包括以下两部分内容:和说明书的附图、附 表。 19.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上,管道的标注内容应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管 径和管道等级。 20.执行器的图形符号由机构和调节机构两部分组合而成。 21.加压操作的塔可分为出料和液相出料两种。 22.物料衡算的理论根据是定律。 23.流量大而扬程不高时可选用单级。 24.对于釜式反应器,依靠来实现物料流动和混合接触。 25.车间设备布置是确定各个设备在车间和立面上的位置。 26.容器分贮存容器与原料及成品贮罐两类。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一 1当地大气压为745mmHg测得一容器内的绝对压强为350mmHg,则真空度为395 mmHg。测得另一容器内的 表压强为1360 mmHg,则其绝对压强为2105mmHg ____ 。 2、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在管壁处速度为0 ,临近管壁处存在层流底层,若Re值越大,则该层厚 度越薄 3、离心泵开始工作之前要先灌满输送液体,目的是为了防止气缚现象发生:而且离心泵的安装高度也不能 够太高,目的是避免汽蚀现象发生。4、离心泵的气蚀余量越小,则其抗气蚀性能越强。 5、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K接近于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 饱和水蒸汽侧流体的温度值。 6、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傅立叶定律。间壁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K的数值接近于热阻_大(大、小)一侧的:?值。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t w接近于:?值大(大、小)一侧的流体温度。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导热系数愈小,则该壁面的热阻愈大(大、小),其两侧的温差愈大(大、小)。 7、Z=(V/K Y a. Q.(y i —Y2)/ △ Y m,式中:△ Y m称气相传质平均推动力,单位是kmol吸收质/kmol惰气;(Y i—丫2) /△ Y m称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8、吸收总推动力用气相浓度差表示时,应等于气相主体摩尔浓度和同液相主体浓度相平衡的气相浓度之 差。 9、按照溶液在加热室中运动的情况,可将蒸发器分为循环型和非循环型两大类。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发过程中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溶液蒸汽压下降、加热管内液柱静压强、管路阻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工业上精馏装置,由精馏塔塔、冷凝器、再沸器等构成。 12、分配系数k A是指』A/X A—,其值愈大,萃取效果越好。 13、萃取过程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而达到混合液中组分分离的操作。 14、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常用干湿球温度计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15、对流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湿物料表面的水汽分压大于干燥介质中的水分分压;干燥过程是热量传递和质 量传递相结合的过程。 1、气体在直径不变的圆形管道内作等温定态流动,则各截面上的( D ) A.速度不等 B.体积流量相等 C.速度逐渐减小 D.质量流速相等 2、装在某设备进口处的真空表读数为-50kPa,出口压力表的读数为100kPa,此设备进出口之间的绝对压强差为 (A A. 50 B. 150 C. 75 D .无法确定 3、离心泵的阀门开大时,则( B )。A ?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减小 C .泵入口处真空度减小 D .泵工作点的扬程升高 4、下列(A )不能实现对往复泵流量的调节。 A .调节泵出口阀的开度 C .改变活塞冲程D.改变活塞往复频率 5、已知当温度为T时,耐火砖的辐射能力大于铝板的辐射能力,则铝的黑度( B .泵出口的压力减小 B ?旁路调节装置 D )耐火砖的黑度。 ,使空气温度由20 C升至80 C,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一 1当地大气压为 745mmHg 测得一容器内的绝对压强为 350mmHg 则真空度为395 mmH?测得另一容器内的表压 强为1360 mmHg 则其绝对压强为 2105mmHg _____ 。 2、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在管壁处速度为 _0 _______,临近管壁处存在层流底层,若 Re 值越大,则该层厚度 越薄 3、 离心泵开始工作之前要先灌满输送液体,目的是为了防止 气缚 现象发生;而且离心泵的安装高度也不能 够太高,目的是避免 汽蚀 现象发生。 4 、离心泵的气蚀余量越小,则其抗气蚀性能 越强 。 5、 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 K 接近于 空气 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 饱和水蒸汽 侧流体的温度值。 6、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 傅立叶定律。间壁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K 的数值接近于热阻 大 (大、小)一侧的:?值。 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t w 接近于:.值 大 (大、小)一侧的流体温度。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 导热系数愈小,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大 (大、小),其两侧的温差愈 大 (大、小)。 7、 Z= (V/K v a. Q ) .(y 1 -丫2 )/ △ Y m 式中:△ Y m 称 气相传质平均推动力 ,单位是kmol 吸 收质/kmol 惰气;(Y i — Y 2) / △ Y m 称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8、 吸收总推动力用气相浓度差表示时,应等于 气相主体摩尔浓度 和同液相主体浓度相平衡的气相浓度之 差。 9、 按照溶液在加热室中运动的情况,可将蒸发器分为循环型和非循环型两大类。 10、 蒸发过程中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溶液蒸汽压下降、加热管内液柱静压强、管路阻力。 11、工业上精馏装置,由精馏^_塔、冷凝器、再沸器等构成。 12、分配系数k A 是指y A /X A ,其值愈大,萃取效果 量传递相结合的过程。 1、气体在直径不变的圆形管道内作等温定态流动,则各截面上的( 6、某一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空气(空气在管内作湍流流动) 13、萃取过程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 溶解度的差异 而达到混合液中组分分离的操作。 14、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常用 干湿球温度计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15、对流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 湿物料表面的水汽分压大于干燥介质中的水分分压 ;干燥过程是热量传递和质 越好。 A. 速度不等 B.体积流量相等 C. 速度逐渐减小 D.质量流速相等 2、装在某设备进口处的真空表读数为 -50kPa ,出口压力表的读数为 100kPa , 此设备进出口之间的绝对压强差为 A. 50 B . 150 C . 75 D .无法确定 3、离心泵的阀门开大时,则( B )。A ?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减小 .泵出口的压力减小 C .泵入口处真空度减小 .泵工作点的扬程升高 4、下列(A )不能实现对往复泵流量的调节。 A .调节泵出口阀的开度 ?旁路调节装置 C .改变活塞冲程 ?改变活塞往复频率 5、已知当温度为 T 时,耐火砖的辐射能力大于铝板的辐射能力,则铝的黑度( )耐火砖的黑度。 A.大于 .等于 C .不能确定 D .小于 ,使空气温度由20 C 升至80 C,

化工设计概论试题

一 .填空题 六.计算题 1. 利用乙烯部分氧化制取环氧乙烷,将乙烯在过量空气条件下通过银催化剂进行如下反应,进料物质流量为1000mol/h ,进料中含乙烯10%(mol ),乙烯转化率为25%,计算反应器出口物料量。 反应方程式如下: 2C 2H 4+O 2→2C 2H 4O 2.氨氧化反应器的能量衡算 氨氧化反应式为: 4NH 3(气)+5O 2(气)→ 4NO(气)+6H 2O (气) 此反应在 25℃、 101.3kPa 的反应热为ΔH 0r =-。现有25℃的 100molNH 3/h 和300mol O 2/h 连续进入反应器,氨在反应器内全部反应,产物在300℃呈气态离开反应器。如操作压力为101.3kPa ,计算反应器应输入或输出的热量。 300℃时NO 、O 2 和 H 2O 的 NO )= J/(mol·℃) O 2)= J/(mol·℃)H 2O )= J/(mol·℃) 3.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通入纯乙苯为250kg/h ,乙苯与水蒸气质量比为1:,乙苯转化率为50%,其中在转化掉的乙苯中有90%转化成苯乙烯;10%转化成苯;试计算反应器出口物料质量流量。 转化成苯乙烯的反应: C 8H 10→C 8H 8+H 2 转化成苯的反应: C 8H 10→C 6H 6+C 2H 4 4.甲烷在连续式反应器中用空气氧化生产甲醛,甲烷的转化率为40%,氧气完全反应。 CH 4(气)+O 2 →HCHO(气)+H 2O (气) 以100mol 进反应器的甲烷为基准。假定反应在足够低的压力下进行,气体便可看作理想气体。甲烷于25℃进反应器.空气于25℃进反应器,如要保持出口产物为150℃,需从反应器取走多少热量?

设计概论试题3

一、填空题(每空分,共分) .设计的本质特征有功能性、精神性、象征性。 .设计中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借用、解构、装饰、参照、创造五种。 .广告的艺术设计史整个广告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可以分成五方面,即:文学创作、美术设计、声学创作、表演设计、电脑制作。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和理论家倾向于按设计的目的之不同,将设计大致分为:为了传达的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为了使用的设计—产品设计;以及为了居住的设计——环境设计三大类型。 .在纷繁复杂的视觉符号系统中,文字、标志和插图是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构成要素。 .标志有多种类型,按照性质分类,标志可以分为指示性标志和象征性标志。按照主题分,可以分为公共标志和非公共标志。 .插图有绘画插图、影像插图、复合插图三种。 .广告有五个要素:广告信息的发送者、广告信息、信息接收者、广告媒体和广告目标。 . 产品的功能、造型、物质技术条件是产品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 .平面设计由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组成。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分,共分) .视觉传达设计 答:所谓视觉符号,是指人类的视知觉器官眼睛所看到的,表现事物一定性质的符号.所谓传达,是指信息发送者利用符号向接受者传递信息的过程.视觉传达所具有的含义是:以某种目的为先导,通过可视的艺术形式传达一些特定的信息到被传达对象. .广告 答:广告包括狭义与广义两种定义.()狭义广告指商业广告,是营销主体支付一定的费用,借助具有一定传达能力的媒介,向大众广泛传播营销信息,以达成其营销目的的一种营销传播活动. ()广义广告是指任何个人和社会组织支付一定的费用,借助具有一定传达能力的媒介,向大众广泛传播商业或非商业性信息,以达成影响并促进商品或服务的销售,或单纯告知,或改变强化人们观念和行为的一种传播活动. 三、简答题(共分) .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着设计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答: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的共同力量,是艺术和设计自身的力量,归根到底是人的需求。人在生存温饱之后,追求发展和进一步的满足,包括物质享受和精神世界的满足,这些造就了设计活动和艺术活动之间融为一体的密切关系。

高二化工基础期末试卷

高二化工班第一学期化工基础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 1.用倒U形压差计测量水流经管路中两截面间的压力差,指示剂为空气,现将指示剂改为油,若流向不变,则R。 2.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应用条件是。 3.流体在圆管内湍流流动时,在径向上从管壁到管中心可分、、三个区域。 4.离心泵开车前必须先灌液,其作用是为了防止,而后需关闭出口阀再启动,其目的是。 5.在厚度一定的圆筒壁连续定常热传导过程中,由内向外通过各等温面的传热速率Q将。 6.在无相变强制对流传热过程中,热阻主要集中在;在蒸汽冷凝传热过程中,热阻主要集中在。 7.工业上为提高冷凝器冷凝传热效果,在操作时需要及时排放冷凝器内积存的 和。 8.比较不同情况下列管式换热器平均传热推动力的大小 (1)逆流与并流:两流体均发生温度变化,两种流型下两流体进口温度相同,出口温度也相同,则△tm并流△tm逆流; (2)逆流与并流:一侧流体恒温(如蒸汽冷凝),另一侧流体温度发生变化,两种流型下两流体进口温度相同,出口温度也相同,则 9..通过一换热器,用饱和水蒸汽加热水,可使水的温度20℃由升高到80℃。现发现水的出口温度降低了,经检查水的入口温度和流量均无变化,则引起出口水温下降的原因可能有:①② ③④。 10. 蒸汽冷凝现象有冷凝和冷凝之分。 二、选择题() 1.忽略管壁和污垢热阻后,当两流体给热系数相差很大时,提高K值的关键是() A.提高值大的给热系数 B.提高值小的给热系数 C.同时提高两给热系数 D.提与不提没有关系 2.下列物质热导率最小的是() A.铁 B.石棉 C.水 D.空气 3.某种物质的热导率,据此可判断,此物质可能性最大的是() A.气体 B.非金属液体 C.非金属固体 D.金属 4.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强化传热过程的是() A.增大平均温度差 B.增大传热面积 C.增大流体热阻 D.增大传热系数 5.物质的导热系数的大小顺序为()①金属②非金属③液体④气体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①③④② D. ①②④③ 6.热传导是( )中热传递的主要。 A.气体 B.固体 C.液体 D.水 7.下列物质中,热导率随着温度升高而显著提高的是() A.钢 B.石棉 C.水蒸气 D.煤油 8.间壁两侧流体在换热时都无相变化,一般应采用()

化工原理期末考卷及答案

湖州师范学院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化工原理及实验》期末考试试卷(A卷) 适用班级100925.26 考试时间_j20分钟 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班级 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题号-一- -二二三四五总分 分数 一、填空题(20分) 1、在研究流体流动时,常将流体视为无数_____ 组成的连 续介质。 2、牛顿粘性定律表达式为___________ ,满足牛顿粘性定律的流体称为牛顿 型流体,所有________ 和大多数_____ 都属于这一类。 3、完全湍流区,与_________ 无关,值随__________ 的增大而增大,此区 亦称为___________ 区。 4、孔板流量计具有_________________ 的优点,但其有____________ 的缺点。 5、离心泵的实际安装高度一定要小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尽可能减 小___________ 。 6、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传热管的壁面温度接近________ 气(或汽)的温度,总传热系数K接近________ (或汽)的对流传热系数。7、在无相变的对流传热过程中,热阻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少热阻的最有效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如果将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相结合,最终可得到较纯的轻 重组分,此操作称为________ 。 9、全回流时无生产实际意义,但在精懈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时,多采用全回流,以便过程迅速稳定。 二、单项选择题(10分,每小题1分) 1、图示所表示的R值大小反映() (A)A、E两截面间压差值(B)A — E截面间流动压降损失;(C)A、E两截面间 动压头变化(D)突然扩大或突然缩小流动损失。

化工设计概论试卷

《化工设计概论》 一、填空 1.化工设计是一个将系统(如一个工厂、一个车间或一套装置)全部用工程制图的方式,描绘成图纸、表格及必要的文字说明,也就是把工艺流程、技术装备转化成工程语言的过程。 2.化工设计的特点是政策性强、技术性强、经济性强、综合性强。 3.化工设计的发展与石油化学工业等技术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 4.完成初步设计的同时还应当做出总概算。 5.施工图设计的任务是根据初步设计审批意见,解决初步设计阶段待定的各种问题,并以其作为施工单位编制施工组织、施工设计、施工预算和进行施工的依据。 6.施工图设计详细容包括图纸总目录、工艺图纸目录、带控制点工艺流程图、首页图、设备布置图、设备图、设备表、管路安装图、综合材料表、设备管口方位图、设备及管路的保温与防腐设计等。 7.现场施工中设计代表的任务是参加基建的现场施工和安装、调试工作,作技术指导,使装置达到设计所规定的各项指标要求。 8.车间工艺设计包括的容有生产方法的选择、工艺流程的设计、工艺计算、车间布置设计、化工管路设计、提供设计条件及编制概算书和设计文件等。

9.设计人员接受任务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选择合适的生产方法。 10.工艺设计的中心环节是工艺计算。 11.工艺计算的主要容包括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计算与选型等,并在此基础上绘制物料流程图、主要设备总图和必要部件图,以及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 12.车间布置设计的任务是确定整个工艺流程中的全部设备在平面和空间中的具体位置,相应地确定厂房或框架的结构形式。 13.化工管路设计的任务是确定装置的全部管线、阀件、管件及各种管架的位置,以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14.提供设计条件的容包括总图、土建、运输、外管、非定型设备、自控、电气、电讯、电加热、采暖通风、给排水等非工艺专业的设计条件。 15.设计中经常进行分析比较的技术经济指标有产品成本、基建投资、劳动生产率、投资回收率、消耗定额、劳动力需要量和工资总额等。 16.设计文件容包括设计说明书、附图(流程图、设备布置图、设备图等)和附表(设备一览表、材料汇总表等)。 17.选择生产方法就是选择工艺路线。 18.生产工艺流程图一般由物料流程、图例和设备一览表3个部分组成。 19.设备一览表只需列出序号、位号、设备名称和备注即可。

设计学概论复习试题和答案解析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2012级设计专业) 《设计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设计的英文是( A )。 A、Design B、Deisgn C、Diesgn D、Dsiegn 2、产品造型设计主要从事工业产品如( B )、机械设备等外观造型设计等创意活动。 A、家居用品 B、电子产品 C、服饰衣帽 D、交通工具 3、( B )的出现,使人类有了真正意义上的设计。 A、石器 B、陶器 C、青铜 D、铁 4、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是芝加哥学派的典型作品( D )年沙利文设计。 A、1901B、1902C、1903D、1904 5、宋代五大名窑中的( C )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 片”。 A、钧窑 B、汝窑 C、哥窑 D、官窑 6、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 D ),为汉武帝祖母使用,是汉代灯具的杰出代表作品。 A、牛灯 B、羊灯 C、树形灯 D、长信宫灯

7、在中国设计历史长河里体现着“满饰之美”的种类是( A ) A、青铜器 B、瓷器 C、漆器 D、清代家具 8、由著名设计家勒·柯布西耶营造的( D )教堂,成为现代教堂建筑的著名实例。 A.圣保罗 B.佛罗伦萨 C.圣彼德 D.朗香 9、佛光寺、南禅寺位于( A )省境内。 A、山西 B、河北 C、山东 D、河南 10、《金刚经》的( B )证验中国印刷技术的最早成就。 A、封面 B、扉页 C、目录 D、封底 11、瓷器上加印“”三角形,是代表( C )的等级符号。 A、一等品 B、二等品 C、三等品 D 、都不对 12、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商标出现于( B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13、《清明上河图》描绘的( D )汴京繁华的街景。 A、元朝 B、明朝 C、南宋 D、北宋 1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 B )。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15、《园冶》是明清园林建筑理论的重要书籍,作者是( B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