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岁幼儿喂养指南

1-2岁幼儿喂养指南

1-2岁幼儿喂养指南
1-2岁幼儿喂养指南

1-2岁幼儿喂养指南

顺德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门诊、高位儿门诊

要想宝宝乖乖吃,就应该:自幼培养吃奶的习惯、及时添加各种由细到粗的辅食、按月龄转换、训练进食技巧(从吮吸过渡到咀嚼)、均衡营养、膳食巧搭配,只有这样做才能让宝宝爱上吃。

1岁-2岁的幼儿,生长发育仍然是该时期生命发展的主旋律。幼儿的生长发育速率虽然较婴儿时期有所下降,但在整个生命过程中仍然是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相对较高。在此时期,幼儿的神经系统高速发育,适宜的膳食指导,合理的膳食安排,对于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亦十分重要。

一、继续给予母乳喂养或其他乳制品

1、应继续给与母乳喂养(直到2岁)。对于没有用母乳喂养或已经断奶的婴儿,每日应给予幼儿配方奶粉每日800 – 600毫升。

2、不宜直接喂给普通液态奶、豆奶、成人奶粉或大豆蛋白粉等,建议首选适当的幼儿配方奶粉,或者给与强化了铁、维生素A等多种微量营养素的幼儿配方食品。

3、没有条件饮用奶制品者,可用100g左右鸡蛋(约2个)经适当加工来代替,如蒸鸡蛋羹等。

4、如果幼儿不能摄入适量的奶制品时,需要通过其他途径补充优质的蛋白质和钙质。

二、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粗细搭配,逐步过渡到食物多样性

当幼儿满2岁时,应逐渐停止母乳喂养,但每日应继续提供幼儿配方奶粉400毫升。同时,应根据幼儿的牙齿发育情况,适时增加细、软、碎、烂的食物,种类不断丰富,数量不断增加,逐渐过渡到食物多样。

1、每餐膳食应搭配谷类、蔬菜、动物性食物等,每天应安排有水果

为宝宝安排饮食,即食物要多样化,主食粗粮与细粮及副食荤与素搭配要合理;让宝宝每天喝奶,经常吃鱼、蛋、瘦肉、禽类、豆类及豆制品;多吃各种蔬菜、水果及薯类,保证膳食纤维的摄取。在保证奶量前提下,幼儿每天应该吃:1)蛋一个50克;

2)鱼、禽、肉等50-100克;

3)每周1-2次禽畜的肝脏如肝、血、脑等加工成泥状,每次10-20克左右。

4)蔬菜100-125克:

5)水果50-100克。

蔬菜、水果二者不能完全相互替代。婴幼儿不可只吃水果不吃蔬菜或只吃蔬菜不吃水果。一般说来,红、绿、黄色较深的蔬菜和深黄水果含营养素比较丰富,

所以应多选用深色蔬菜和水果。

6)豆类及豆制品:20-25克。可以选择大豆制品如豆腐、豆浆、豆芽等,各种豆制品交替食用。

7)谷类(粗细粮):80-100克。谷类是面粉、大米、玉米粉、小麦、高粱、燕麦等等的总和。多种谷类掺着吃比单吃一种好。

8)油脂类:15-20克。可为小糕点、适量坚果类如花生、核桃、杏仁、松子、榛子、白果、莲子、瓜子等,每天15-25克(大概是小朋友的手抓一把带皮的坚果)。宝宝3岁前不适宜直接食用坚果类食品,可以把坚果炒熟碾成粉,放进粥里或糊里、洒在蔬菜或水果上食用。

9)糖和含糖食品:10-25克。婴幼儿不应吃太多,多吃糖会影响孩子的食欲,有增加龋齿的危险。

***各种食物量应按平均值和比例摄入

2、食物品种多样化:

1)要注重食物花样品种的交替更换,以利于幼儿保持对进食的兴趣,多种口味的食物可刺激宝宝味蕾的发育。

2)每天应尽量保证食物品种在20-30种以上(其中包括油、盐、酱、醋等调味品)。(食物品种尽量不少于15种)

3)提供的食物应具“五颜六色”:保证各色蔬菜量。如水果多做成水果拼盘,新奇、好看又好吃。

三、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1、不能只给宝宝提供较多的大体积、营养素单一的淀粉类食物,如米汤、各类粥等。幼儿食物的选择应依营养全面、丰富、易消化的原则,应充分考虑满足能量需要,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以保证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2、增加铁质的供应,避免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发生。对于1~3岁幼儿,应每月选用猪肝75g(1.5两),或鸡肝50g(1两),或羊肝25g(0.5两),做成肝泥或动物的血适量、及含铁较高的食物(如芝麻、红枣、芥菜、芹菜、紫菜、木耳、海带等),分次食用(可每周食用1-2次),以增加铁及维生素A的摄入量。

3、鱼类脂肪有利于儿童的神经系统发育,可适当多选用鱼虾类食物,其是海鱼类。

4、腌腊食品和油炸类食品不宜给幼儿食用。

5、限制果汁摄入量和避免提供低营养价值的饮料,以免影响食欲及进食量。

四、采用适宜的烹调和加工方式,单独加工制作膳食

1、应将食物切碎煮烂,易于幼儿咀嚼、吞咽和消化。

2、烹调方式上,宜采用蒸、水煮、清炖、煨、凉拌等烹调方式,不宜采用油炸、烤、烙等方式。

3、口味以清淡为好,不应过咸,更不宜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4、膳食少糖、少盐、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味精或鸡精、色素、糖精等调味品。

5、特别注意要完全去除皮、骨、刺、核等;大豆、坚果类等硬质食物,应先磨碎或制成泥糊状进食。

6、幼儿膳食应尽量专门单独加工、烹制。

7、食物不要加工的太碎、太烂、太软:蔬菜尽量成块、软、烂、易嚼。

多数家长在给孩子添加辅食时遵循“食物越碎、越烂越好”的规则,这是不对的。在家长看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孩子吸收更好,不被卡到。可事实上这样做影响幼儿咀嚼能力、吞咽能力、舌的运动能力和颌面的发育。造成幼儿咀嚼、吞咽动作不协调,在幼儿身上表现为进食时易发生恶心、呕吐、吃饭速度慢、食物含在嘴里不吞咽;部分宝宝日后语音发育落后。

五、三餐合理分配

每日进餐时间大致可如下安排

早餐:7∶00-8∶00—奶类。(早上起床后、不宜迟),占总热量30%。

早点:8∶00-9∶00—蒸蛋羹、小糕点等。

午餐:11∶30-12∶30—稠粥、软饭或烂面,有荤有素,多种食品。占总热量35%。午点:14∶30-15∶30—奶或奶制品,水果、坚果、饼干等。占总热量10%。

晚餐:17∶30-18∶30—根据情况可以喝奶或吃稠粥、软饭、或烂面等。占总热量25%。

晚点:临睡前(8∶30左右,不宜晚)—奶类。注意半夜里不喝奶。

说明:

1、1岁以后孩子的饮食正逐渐向两岁孩子过渡。他们每天的饮食既不同于吃奶为主的婴儿,也不同于与成人相似食物结构的两、三岁孩子, 幼儿饮食一日要吃5~6餐,即“三餐三点”、或“三餐二点”

“三餐三点”:即一天进主餐三次,上、下午两主餐之间各安排以奶类、水果和其他稀软面食为内容的加餐,晚饭后也可加餐或零食(应尽量选奶)。

“三餐二点”即将早餐与早点合为一餐。

2、睡前1-2小时内给孩子吃得过饱,容易造成宝宝消化不良,影响睡眠质

量,长大后易出现睡眠障碍进。

3、较小孩子的午餐和晚餐,可以采用一顿奶及一顿粥(或烂面),孩子逐渐长大时,可吃两顿粥(或软饭)或两顿面,或一粥一面。

4、每天保证一只蛋。粥和面条中的荤菜可选择鱼类、肉糜、白切猪肉末、鸡、鸭胸脯肉、虾、膳丝、肝末(泥)等。蔬菜可选择青菜、卷心菜、胡萝卜、土豆、花菜、番茄、黄瓜、山药、南瓜等,其中红、绿色蔬菜量要占一半以上。

5、对体重不足的孩子要增加孩子的食量。

★★在孩子吃正餐前2小时以上尽量不要给孩子吃东西或过多的喝水,以免影响孩子的食欲。

六、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行为习惯,预防偏食挑食

良好的饮食习惯应从婴儿时期开始培养。培养婴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目的是促进营养素的吸收,增强身心健康。

1、定时,最理想的吃饭时间为早餐7~8点,午餐12~13点,晚餐6-7点。每次进食应在一定时间内(30分钟)完成。

2、定点:固定吃饭时间和固定喂食者,最好在同一地点,用相同的餐具,使婴儿形成必要的条件反射。

3、定量,保证吃好正餐,不随意给零食、糖果,三餐都不宜被忽略或合并,且份量要足够。不随意改变幼儿的进餐时间和进餐量。

4、鼓励、引导幼儿自己自主进食,使用匙、筷等进餐。适时训练幼儿自己使用杯、勺、碗、筷。学会从奶瓶→勺子→杯子→碗→使用筷子等餐具。2岁左右可以独立进食,但成人应予以协助;3岁左右可学会用筷子吃饭。让孩子自己动手吃,这样可以锻炼婴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促使精细动作的发育有利于脑发育,又可让孩子获得心理满足,建立起自信心。

5、最好在饭桌旁喂食,鼓励和安排幼儿与全家人一同进餐,以利于幼儿日后能更好地接受家庭膳食。

6、饭前应做好准备,如收玩具、入厕、洗手、休息片刻,振奋食欲,可避免幼儿感到突然而拒食。

7、进餐时保持精神愉快,不责骂孩子。尽量不被外界的干扰而影响或打断用餐。

8、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进餐场所要安静愉悦,餐桌椅、餐具可适当儿童化。

9、给幼儿准备漂亮的饭碗,碗里的食物不要盛放太多。吃完饭以后,要给予适当的表扬,使幼儿感觉到鼓励和快乐,对吃饭产生兴趣并有新奇的感觉。

10、家长用简单的语言介绍餐桌上食物的有关知识,既可增长知识又促进幼儿食欲。

11、不要让孩子边吃边玩玩具、也不要边看电视或者边讲故事边喂饭;更不要追着婴儿喂饭,应该让婴儿全身心的投入到进食过程中。

12、鼓励孩子吃多样食物,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不贪食,少吃零食,保持正餐有旺盛的食欲。

13、适当增加幼儿的活动量,孩子玩累了就容易饿,进食就比较容易。

14、幼儿模仿性强,家长要以身作则,并以旺盛的食欲影响幼儿吃好正餐,吃饭时要避免大声说笑,以免幼儿呛食。咀嚼行为需要大人在喂食时一边喂食一边嘴里嚼东西,来让宝宝模仿咀嚼行为

15、不随意给零食、糖果。但在正餐间可给1~2次点心。年龄小的给2次点心,2岁以上给1次。

16、当孩子出现拒食时,应耐心地鼓励他(她)进食,不要强迫,尝试调整食物的种类、搭配、性状、花色、口味,以提高孩子的进食兴趣。

17、不用食物作奖惩。

18、不宜在宝宝进食的时候说话,以免分散宝宝的注意力

七、注意品种要多,花样要新,食物营养丰富,烹调时要考虑到食物的色、香、味俱全

让孩子一看到父母做的食物就有食欲,就想吃。

对孩子平素不爱吃的食物,父母不要采取粗暴的态度强迫孩子进食,而要以您的爱心,耐心地给似懂事又非懂事的孩子用他可以理解的语言、浅显的道理讲明吃每种食物的好处。

开始劝孩子尝一尝,以后慢慢地再逐渐加量。或将孩子不爱吃的食物与喜欢吃的食物混在一起做,还可将孩子不喜欢吃的蔬菜包在饺子、包子、馄饨以及馅饼里给孩子吃。还可以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讲故事,或让孩子与他年龄相仿、食欲又好的孩子一同进餐的方法,启发诱导孩子。

不要长时间的为孩子提供同一种食物。

孩子满1岁到3岁入托前的营养是十分重要的。这一阶段是脑发育的关键期,营养好坏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智力发育。更为重要的是如果这一阶段营养不良导致了脑发育的落后,日后不管你提供多么好的营养,这一阶段的落后也是无法弥补的。

孩子的膳食也必须经过计算,比如1~3岁每天应提供热卡为1100~1350千卡,其中500千卡来源于奶,其余部分则来源于其他食物。

以1岁为例,三餐两点应提供600千卡热量,之中15%来源于蛋白质,35%来源于脂肪,50%来源于碳水化合物,按照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1克产热为4千卡、9千卡、4千卡计算,每日应提供22克蛋白质、23克脂肪、75克碳水化合物。查表可知每100克食物中蛋白质含量:大米为7-8克、鸡蛋为14.7克、猪肉为15.7克、猪肝为21.3克,以此类推1岁孩子每日所需的蛋白质大概可由1个鸡蛋加1两肉来提供。

为避免挑食和偏食,各类食物还应注意不断的替换和搭配。

八、及时纠正不良饮食行为

随着脑功能和智力的发展,幼儿开始有语言功能、知觉感觉、注意力、记忆力等意识和行为,因此幼儿期是儿童饮食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也是影响儿童食物嗜好的重要时期。调查表明,许多儿童的营养不良与成年时发生的慢性病都和长期未改动幼年期养成的不良习惯有关。例如,少吃盐有利于预防高血压,但有人好咸,这种口味大多是从幼儿期饮食过咸引起的。还有一些人不吃某些食物也是此时不良习惯养成的。

孩子偏食、挑食的不良饮食习惯形成后便会造成一种或多种营养素的缺乏,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性疾病,最终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水平。

偏食、挑食的处理:

偏食、挑食虽算不上幼儿期的一种疾病,但它毕竟是一种不良的习惯,而且能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所以应及早防止和纠正。最好从婴儿期开始,1.5~2岁时必须纠正。否则到了2~3岁以后再纠正起来就很困难了。

在婴儿期即应注意饮食勿单一化,在婴儿处于换乳期的关键时期即出生后6个月左右,要及时科学地添加不同种类、不同口味的食物。

在孩子面前不要表现时出对某种食物地喜、厌,采购时也不要根据自己的好恶选择食品,应经常变换食物的种类,让孩子对食物总有一种新鲜感。要合理地安排小儿的膳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

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于孩子来说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孩子偏食、挑食这个问题上同样也是,很多问题的形成是在父母们不知不觉的暗示下形成的。在餐桌上、在闲谈中,父母以为孩子小,什么事情也不懂,便随意地说话,包括自己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之类的话,甚至依自己对食物的好恶来采购食品或当着外人的面将孩子对食物的喜厌作为谈话的话题。

父母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些“潜台词”对孩子的饮食行为已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他幼儿的心灵上已经得到了一种暗示,纵容了孩子日后偏食、挑食的行为。

因此,我们认为孩子偏食、挑食的最主要责任应归结于孩子的父母。因为孩子在刚一出生的时候对食物并没有多大的选择,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而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强有力的。强迫改变父母不良的喂养方式及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对预防和改变孩子偏食的现状是十分有益的。

九、鼓励幼儿多做户外游戏与活动,合理安排零食,避免营养不良与肥胖

由于奶类和普通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十分有限,幼儿单纯依靠普通膳食难以满足维生素D需要量。适宜的日光照射可促进儿童皮肤中维生素D的形成,对膳食钙的吸收和儿童骨骼发育具有重要意义。每日安排幼儿1~2小时的户外游戏与活动,既可接受日光照射,促进皮肤中维生素D的形成和钙质吸收,又可以通过身体活动实现对幼儿体能、智能的锻炼培养和维持能量平衡,增加食欲。选择健康适合的零食(见P5如何为孩子正确选择零食)

十、每天足量饮水,少喝含糖高的饮料

建议1~3岁幼儿每日每公斤体重约需水100-125毫升。

幼儿需要的水主要来自奶类、汤汁类,另外有一部分水需要通过直接饮水来满足。

幼儿的最好饮料是凉白开水。应该严格控制市场上许多含糖饮料和碳酸饮料的摄入量,过多地饮用这些饮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造成偏食挑食,还会使儿童发生龋齿,而且还会造成摄入过多能量,从而导致肥胖或营养不良等问题,不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十一、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1~3岁幼儿应每2~3个月体检一次。

十二、确保饮食卫生,严格餐具消毒

1-3岁幼儿平衡膳食宝塔的应用

一、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确定每天的食物需要

宝塔建议的宝宝不同生长阶段各类食物适宜摄入量范围适用于一般健康宝宝,应用时要根据宝宝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季节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一般男孩、身体比较健康、比较爱动的宝宝需要的能量高,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女孩、身体较弱、不爱动的宝宝需要的能量少,可少吃些。

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各种食物摄入量是一个平均值和比例。每日膳食中应当包含宝塔中的各类食物,各类食物的比例也应基本与膳食宝塔一致。日常生活则无需每天都样样照着“宝塔”推荐量吃,重要的是一定要经常遵循宝塔各层各类食物的大体比例。

二、同类互换,调配丰富多彩的膳食

宝宝吃多种多样的食物不仅是为了获得均衡的营养,也是为了使饮食更加丰富多彩以满足人们的口味享受。宝塔包含的每一类食物中都有许多的品种,虽然每种食物都与另一种不完全相同,但同一类中各种食物所含营养成分往往大体上近似,可以互相替换。

应用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可以把营养与美味结合起来,按照同类互换、多种多样的原则为宝宝调配营养餐。同类互换就是以粮换粮、以豆换豆、以肉换肉。例如大米可与面粉或杂粮互换;大豆可与相当量的豆制品或杂豆类互换;瘦猪肉可与等量的鸡、鸭、牛、羊、兔肉互换;鱼可与虾、蟹等水产品互换;牛奶可与羊奶、酸奶、奶粉和奶酪等互换等。

多种多样就是选用品种、形态、颜色、口感多样的食物,变换烹调方法。三、要合理分配每餐食量

一般宝宝在6个月时开始添加辅食,宝宝每日每餐食物量的分配及间隔时间应与宝宝的作息时间和活动状况相匹配,特殊情况可适当调整。

四、要养成习惯,长期坚持:

宝宝的膳食对健康的影响是长期的结果。应用平衡膳食宝塔需要养成习惯,并坚持不懈,才能充分体现其对健康的重大促进作用。

在了解孩子生长发育一般规律的同时,还要知道,每个孩子的生长发育都具有其个性化的原则。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规律,不可以拿他与别的孩子横向比较。家长应该做的只是比较孩子现在比过去进步了多少,并为之高兴。

●同一个孩子在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社会性领域的发展速度是不同步的:

比如大运动超前一些,语言就可能落后一些;说话早的孩子走路就可能晚一些,这是正常的。

●适宜的环境、良好的刺激、足够的关爱、均衡的营养、健康的身体是孩子生

长发育的必要条件。

●孩子学习每种新的技能都有“关键期”,家长要善于发现。适时提供适宜条

件,孩子的本事就会飞速发展。

●家长不能以自己的意愿或书本上的指标来制定“教育“孩子的计划,更不可

以强迫孩子学习,这样只会拔苗助长,伤害孩子的身体和大脑。

●家长应避免带着焦虑情绪盼着孩子长本事。这种焦虑不安会传给孩子。反而

破坏了孩子的兴趣,阻碍了发展。

●不要给孩子和自己压力,和孩子一起玩游戏是帮助孩子发展的最好办法。

★★如何给孩子正确选择零食

零食不能代替正餐。零食是儿童饮食结构中的双刃剑,它会导致体重增加、营养不良和损伤胃口,同时也是营养的有益补充,并给生活增添乐趣。

家长要正视儿童青少年吃零食的实际情况,加以正确引导,将有利于合理膳食,减少和改变不良的零食消费行为。

正确选择零食品种,合理安排零食时机,使之既可增加儿童对饮食的兴趣,并有利于能量补充,还可以避免影响主餐食欲和进食量。零食要选择天然、新鲜的,比如多选奶类、果蔬类、坚果类的食物,其中果蔬类应尽量吃新鲜的水果少吃果脯,更不能用果脯替代水果。

零食应以水果、乳制品等营养丰富的食物为主,给予零食的数量和时机以不影响幼儿主餐食欲为宜。

应控制纯能量类零食的食用量,如糖果、甜饮料等含糖高的食物以及果冻。

鼓励儿童参加适度的活动和游戏,有利于维持儿童能量平衡,使儿童保持合理体重增长,避免儿童瘦弱、超重和肥胖。

专家们将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各类零食明确而具体地区分成三个级别:“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限制食用”。家长可据此来选择零食。

●可经常食用的零食:

这类零食营养素含量丰富,同时是低脂肪、低盐和低糖的食品或饮料。

这些食物既可提供一定的能量、膳食纤维、钙、铁、锌、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等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又避免摄取过量的脂肪、糖和盐分,属于有益健康的零食。

如:水煮蛋、无糖或低糖燕麦片、煮玉米、全麦面包、全麦饼干、豆浆、烤黄豆、香蕉、西红柿、黄瓜、梨、桃、苹果、柑橘、西瓜、葡萄、纯鲜牛奶、纯酸奶、瓜子、大杏仁、松子、榛子,蒸、煮、烤制的红薯和土豆,不加糖的鲜榨橙汁、西瓜汁、芹菜汁等。

●适当食用的零食:

这类零食营养素含量相对丰富,但却含有一定的脂肪、添加糖或盐等的食品和饮料。

如:黑巧克力、牛肉片、松花蛋、火腿肠、酱鸭翅、肉脯、卤蛋、鱼片、蛋糕、月饼、怪味蚕豆、卤豆干、海苔片、苹果干、葡萄干、奶酪、奶片、琥珀核桃仁、花生蘸、盐焗腰果、甘薯球、干地瓜干、果汁含量超过30%的果(蔬)饮料(如咖啡、山楂饮料、杏仁露、乳酸饮料等)、鲜奶冰淇淋、水果冰淇淋。

●限制食用的零食:

这类零食营养价值低而且主要成分为高脂肪、高糖、高盐的食品和饮料,缺乏人体需要的其他营养素。

经常食用这样的零食会增加超重与肥胖、高血压、营养不良以及其他慢性病的风险。

如:棉花糖、奶糖、糖豆、水果糖、话梅糖、炸鸡块、炸鸡翅、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夹心饼干、方便面、奶油蛋糕、罐头、蜜枣脯、胡萝卜脯、苹果脯、炼乳、炸薯片、可乐、雪糕、冰淇淋等及哇哈哈、营养快线、益力多等等含乳饮料。

肥胖儿童最好不吃限制食用的零食。

这些问题你有吗?

1、别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

有一句特别具有煽动性的话叫“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有输赢就会有比较,这种口号式的提法误导了一大批家长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的孩子比较。结果是只要自己的孩子某一方面不如别人的孩子,家长失望和焦虑之情便从此产生。

这种负性情绪并不是无关紧要的,而是可能对孩子的发展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和别的孩子比个儿、比体重、比食量是家长最要不得的通病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家长们经常有意无意地与周围孩子比较孩子的生长和发育情况:多高了?多重了?吃什么?吃多少?长了几颗牙?学了什么新本事?作为参考这很正常。但是作为比较往往会引起自己的焦虑。孩子作为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生长规律,只要在正常的范围内你就不必着急。

家长的焦虑最容易表现在孩子吃的问题上,看看下面几种表现,你是否似曾相识?可博您会心一笑?

2、忙活半天喂不进去,家长平平火气最重要

孩子半岁以后,你会把给他做吃的视为一天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来做。可是孩子并不知道你的心情,甚至对你忙乎半天准备好的食物表示拒绝。

对于他紧闭的双唇,胡乱挥舞的双手,有时你真的会火冒三丈,难免会大声呵斥他,甚至打他。面对孩子不吃的情况,此时,平平火气最重要。

从孩子的生理需要出发,在吃的问题上,家长的责任是为孩子准备适宜的食物;而吃什么,吃多少是由孩子来决定的。

一般来说孩子是知饱饿的,强迫进食的结果会让他失去这一能力。在吃的问题上除了营养物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营养气氛。吃饭的环境和气氛会影响孩子的进食。

3、忙活半天喂不进去,家长要注重食物的选择和改变制作是关键

给孩子做食物也要讲究色、香、味、形。因此,对于不好好吃饭的孩子来说,变变花样也很重要。

在辅食添加初期,果汁和瓶装泥糊状食品要注意品牌和品种的选择。

原则上讲,尽可能多选一些品种,这可以满足食物多样的需要。

当然你还要注意到谷类、蔬菜类、水果类、肉类之间的搭配,以保持各类食物间的平衡。

4、喂多喂少由孩子决定,长得好坏由体重评判

孩子不是机器,哪一天,哪一顿,吃多些,吃少些,都很正常。

怎么做才能让你不着急呢?我认为了解孩子生长状况才能让你做到心中有数。

对于孩子来说,体重是反映体格生长状况最敏感的指标。你每月带孩子去医院体检时医生都会给孩子测体重,也会告诉你是否正常。那么,只要孩子每月体重增加的值(生长速率)正常,你就不必为他每一顿吃多吃少担心了。

面对不吃饭的孩子我们是不是就束手无策了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食物拿走,过半小时或一小时再原封不动地拿出来给他吃,那时他饿了,就会乖乖地吃了。

5、给孩子吃什么好?

经常会有很多家长问我:“医生,给宝宝吃点什么好呀?”。

“唐僧肉!”,“传说中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我经常会开玩笑地回答家长。

中国营养学会指出:合理喂养是指在膳食中保持各种营养素的合理比例,适应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让孩子保持充沛活力并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既不会发生营养缺乏,又不能营养过剩。

做父母的往往想让孩子吃得好、吃得多、吃得饱,但却缺乏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因此,学习和掌握一些营养知识和烹调技术,有助于合理地喂养孩子和安排其每日的膳食。早期喂养不当青春发育落后

据介绍,我国4至6个月之前的婴幼儿体质与欧美同龄孩童不相上下,但4至6个月之后的婴幼儿一直到青春发育期体质,都远远落后于欧美同龄孩童,原因就是我国婴幼儿早期喂养不当。

其实什么都吃比吃什么更重要。

对于孩子比“吃什么”更重要的还有如何促进“吃”的能力。

让“吃”变成一种功能训练和心理引导,让孩子觉得“吃”是愉快的体验,有助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饮食习惯。

吃不仅要满足营养需求,也要起到功能训练的作用。

添加辅食后更要有意识地训练孩子使用杯、碗、勺等餐具,以便锻炼吞咽和咀嚼功能。“有的父母总拿奶瓶来喂米糊,孩子只会吸吮,不会咀嚼,等到吃面条、青菜时,也是一整条吸进嘴里,结果导致孩子呛到甚至窒息,这是相当危险的。

“给孩子喂食不如教会他们自己吃”。7个月可以抱着奶瓶吃奶,10个月练习用杯喝水,12个月用小勺盛食物,并且从中体会饥饿和饱腹的感觉,有利于培养孩子“主动吃”的能力。

6、“不吃”不勉强,也别放弃,及时预防偏食、挑食

有的宝宝初次接触一种新食物可能只是舔一舔就不愿意再吃,或者吃一点就作呕,这只是先天本能的防护机制在起作用,是一种“拒新”反射,并不是真的反感。随着慢慢长大,味觉逐渐发育,以前不喜欢吃的食物很可能一下子又喜欢吃了,家长对此要正确认识。

现在不吃也不要紧,过一两个星期再给他尝尝,或者变换一下花样”,譬如把水果换成果汁或者做成沙拉。这样最多尝试10-15次,孩子一般都能接受新食物。但一味跟随孩子的喜好来选食物会造成孩子挑食、偏食;但硬是勉强、强迫孩子则会使其对这些食物产生恐惧和逆反心理,从心理上更加不接受这些本可以接受的食物了,这同样也可以造成孩子挑食、偏食。

7、给孩子天天喝奶的好处: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一旦能吃固体食物,就不必在意他是不是还每天喝奶了。

每当保健医生问家长你的孩子每天喝多少奶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回答:“我的孩子已经能吃饭(粥)了”。尤其是孩子6个月到1岁以后,牛奶似乎已经成为可有可无的食品了。

而与之相反的是许多欧美国家不只是孩子就连大人也早已经形成天天喝奶的习惯。亚洲也有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喝奶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提出“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印度的“白色革命”等,都是由于重视喝奶而提高了一个国家的全民素质。

奶能提供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产能营养素,同时强化维生素、矿物质,如VitA、VitD、钙、铁、锌等对孩子生长起着重要作用的元素。

喝牛奶也是补钙的好方法。如果每日总量不少于500ml,大致上可以保证孩子1/3以上的营养是来源于高品质,营养均衡的奶类。这就可以避免只给谷类食品容易造成蛋白质营养不良的弊病。

对1~3岁的孩子来说,配方奶更适合于他的生理状况。了解了以上内容相信你一定会让孩子把喝奶坚持下去。

8、喝骨头汤(鱼汤)有营养,又可以补钙?

多喝骨头(或鱼)熬的汤会补钙,许多家人都会给容易缺钙老人和孩子买上骨头(或鱼)炖汤喝。

其实不然,喝这些汤不等于补钙。

骨头、鱼汤没那么营养,蛋白只占2%,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很少能融入汤里,骨头里的钙也不容易溶解到汤里,汤里含钙量非常低,喝汤对补钙的作用是微乎其微的,且人体吸收效果差。

上述汤里含有大量脂肪,婴幼儿喝汤、或用吃骨头汤煲的粥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给,还干扰了对其他营养的吸收。

同时,汤的饱腹感会挤占宝宝本来该摄入的其他食物的胃容量,长期食用会影响膳食结构,造成营养失衡。如果我们大量喝骨头汤不仅不会补钙,反而会导致钙流失。长期服用,还容易导致高血脂、高尿酸、肥胖。

用骨头汤煲粥,同样也达不到增加营养的目的

9、孩子厌食怎么办?

厌食是儿童常见症状之一,是指长时间的食欲不振,对食物无欲望或欲望很低,甚至尚未进食就有一种饱胀感,这会造成病儿体重减少或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

厌食的表现除了对吃没兴趣之外临床上还有一些指征:①吃饭少,耗时长。

②餐后腹胀、打嗝、恶心、呕吐。③孩子营养不良,表现不爱动、贫血、免疫低下。

厌食的原因很多,从生理上分析可以认为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胃动力差和消化液分泌减少、活性差引起胃肠道对食物消化、吸收能力下降。食物长时间滞留、胃排空慢的结果反射性引起大脑摄食中枢抑制,饱食中枢兴奋,其结果是越发的不想吃东西。

细分厌食的原因大致有6类:

(1)家长不良的喂养行为:此类最多见

①饮食单调,不遵循添加规律。②强迫进食,千方百计连哄带骗地劝孩子多吃;辱骂、恐吓、威胁、强迫孩子多吃。③无节制地吃零食、冷饮、甜食、油炸食品、饮料。④进餐无规律,不定时、不定量、不固定进餐位置等。⑤成人对孩子过度关注,其焦虑情绪影响了孩子进餐情绪。

(2)孩子气质属于难养型:一个人的先天气质类型决定了他有可能不太容易形成良好的生活节律,对此类孩子家长只能格外地耐心。

(3)孩子对某些食物过敏:孩子本能地拒绝吃某些食物时,大人千万不能强迫他吃,因为很大可能是孩子吃过该食物,由于过敏而吃了就不舒服,所以拒绝吃。(4)某些疾病引发厌食:可能引起孩子厌食的疾病包括贫血、佝偻病、锌缺乏症、胃肠炎、肝炎、便秘、吸收不良综合症、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反复腹泻等等。(5)某些药物使用不当:维生素A过量、维生素D过量、抗生素过量或选择不当、铁剂过量等都可影响食欲。

(6)心理因素,不良情绪会抑制大脑摄食中枢造成食欲下降、消化吸收能力下降。

针对病因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食习惯,治疗相关疾病,配合中西医治疗,改变父母的喂养行为,相信厌食是一定可以纠正的。

10、多喝水可以防便秘吗?

有说法称,“喝水可促进肠道蠕动,有助于预防便秘”。美国科学家瓦尔汀称,肠道吸水能力很强,大量喝水是否能预防便秘还有待研究。

造成宝宝上火或便秘的情况很多。有些宝宝发生便秘,妈妈以为把奶粉冲得稀一些就可以缓解便秘,却不知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导致宝宝发生营养不良,绝不可取。

大部分宝宝便秘是因为不均衡的膳食,添加辅食中不注意及早添加果泥、菜泥、碎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品。

宝宝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完全发育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如成人。而基础代谢能量需要多,对食物的要求高。

除调整饮食结构外,还要培养孩子定时大便的习惯,如果妈妈定时给宝宝“把大便“,那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形成条件反射,到时间后婴儿就有排便的要求,有利于避免便秘。

也可以为宝宝做一下腹部按摩,方法是:双手放在宝宝肚子上依顺时针方向打圈,每天两次,每次揉30圈。

11、“吃奶粉爱上火,不敢给宝宝吃”——请家长千万别这样做

喝牛奶易“上火”的主要原因是:牛奶中的蛋白质以酪蛋白为多,在小儿胃酸的作用下酪蛋白凝固成硬块,不易消化,可引起大便干燥、发硬,出现便秘。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基本上是以母乳为标准的母乳化配方奶粉。

母乳化配方奶粉对牛奶进行全面改造,克服了普通奶粉的缺陷:去除了部分酪蛋白,增加了乳清蛋白;去除大部分饱和脂肪酸,加入植物油,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加入乳糖,使糖含量接近人乳;降低矿物质含量以减轻婴幼儿肾脏负担;添加微量元素、维生素、某些氨基酸或其他成份,使之更接近人乳成份。

婴幼儿配方奶粉最大限度地接近母乳,符合婴儿消化吸收和营养需要,基本上不会造成便秘等“上火”发生。

有些便秘的原因不是因为婴幼儿配方奶粉,可能跟家长在给宝宝冲奶粉的时候,没有按照包装说明上的奶液浓度冲调比例来冲调,过于浓稠;或是因为家长给宝宝提供的食物品种单一、缺乏膳食纤维造成的。

配方奶一定要按照冲调方法来调。水的温度也有规定,水温不能太低,太凉,小孩子不能适应。如果温度太高,会引起配方奶粉中维生素C等不耐热成分的损失。一般水温40度左右;冲调之前,可以滴一些温水在手背上,感觉一下温度是否合适。

12、宝宝是不是多喝水好?

婴幼儿需要的水主要来自奶类、汤汁类,只有一小部分水需要通过直接饮水来满足。幼儿的最好饮料是凉白开水。值得注意的是,水分是我们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水不是喝得越多越好,水过多也会造成水中毒。

“喝水有减肥的作用”——饭前喝过多的水或汤会影响食欲,造成消化不良。水容易让人觉得饱,就会减少食量。

研究发现要减肥,在吃之前喝水比边吃边喝的效果更好,但要喝多少水,能减少多少食量,效果能维持多久仍不清楚。

之所以给出喝水的量,是要大家注意水的重要性,同时要注意因人因情况各异。具体喝多少应随着条件变化而调整。12、小宝宝也可以吃生蔬菜和水果?

宝宝的牙长出来后,他就喜欢啃一些硬的东西。吃生蔬菜和水果对身体比较好,因为它们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都高于煮熟后的食物。

6个月后的宝宝就可以吃水果泥和蔬菜泥,或者用勺子刮水果给他吃。等宝宝再大一点,可以将水果和蔬菜切成条,让他拿着咬。嚼这些东西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宝宝刚开始可能会对这种声音感到吃惊,但他很快就会喜欢上这种咀嚼的感觉。

越早让宝宝熟悉水果、蔬菜的质地,以后他吃这些东西的困难就越小。但一定要好好清洗、削皮,一方面能清除寄生虫卵,另一方面也能清除一部分残存的农药。

14、孩子挑食偏食根源在家庭喂养

在儿童保健门诊,不少妈妈咨询医生:“孩子不吃青菜、不喝牛奶、不吃鸡蛋……该怎么办?”

从生理的角度看,儿童的味蕾和肠道消化功能有个发育完善的过程,孩子一出生接触的就是母乳或牛奶,所以,孩子天生就喜欢甜食,对苦、辣、酸、咸等其他味道的食品并不是太接受。某个阶段不爱吃某种食物,并不代表他以后都不爱吃,在某一个阶段吃某种食物会过敏,不等于以后都不能吃这种食物,所以,家长不必过于担心。

儿童挑食、偏食的问题目前越来越严重,是什么导致孩子对某一种食物从暂时抗拒变成持久呢?原因诸多,但根源还是在家庭,尤其是喂养者的行为影响了孩子的饮食习惯,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受父母饮食偏好的影响

如果父母自己挑剔食物或在孩子面前说苦瓜苦,辣椒辣等,并作出拒绝的表情时,孩子很有可能会被潜移默化,也拒绝这类食物。父母不喜欢吃某些食物,比如猪肝,餐桌上就很少见猪肝,孩子便很少机会尝试这些食物,间接地造成孩子的偏食和挑食。

●日常饮食比较单调

如果菜肴单调又难入口,连成人都提不起食欲,何况孩子?因此,如果父母不注意烹饪方法,不注意色、香、味、形等,也很容易使孩子形成挑食和偏食的习惯。

两岁以下孩子的餐食应单独烹饪,应以:细、软、碎:为标准;一岁内的婴儿肾功能不完善,尽量不给孩子吃咸食。一岁以上的可每天食用1-2克盐,不要

添加任何调味品,但可加少量食油,以增菜肴的香味。

●家长过度宠爱

现代家庭,父母对孩子的饮食要求有求必应,从而使孩子的口味要求越来越高,专挑自己喜欢的东西吃。

喂饭也是过度溺爱的一种表现。

现在来看门诊的儿童,四五岁的孩子自己不会吃饭要家长喂的还不少。

实际上,孩子自己动手吃饭是一种享受,看到餐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不仅引起食欲,也使孩子产生自己动手的欲望。同时,家人津津有味用餐的氛围对孩子也是一种诱导,学习吃饭还可以锻炼孩子手部的精细动作,如果长期喂饭让孩子失去了吃饭的兴趣。因此,在孩子一岁左右时,父母就应该培养他自己吃饭的习惯。

●不愉快的进食经历

如果曾经有吃过某种食物后肚子痛或者在父母的训斥下被迫进食某种食物,孩子可能会拒绝这类食物。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或生气了,人体的大脑皮层管理吃饭的部位发生抑制,人就会一下子失去食欲。因此,进食时,要保持愉快的气氛。

父母要用赞赏食物的口吻引导孩子去尝试食物,如果孩子刚开始吃芹菜、韭菜、苦瓜、菠菜等味道有些特别的食物时,可能会拒绝。家长不要喋喋不休地哄孩子吃,或者一定要孩子吃他不喜欢的食物,因为这样反而会使孩子对食物产生逆反心理。

孩子吃饭时,对其挑食或偏食不予理会,只要将食物放在他碗里,加上家长自己津津有味地进食,示范给孩子看,那么他也许就比较容易吃下去了。在孩子有改进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正确对待宝宝最初出现的“偏食”表现,切不可态度生硬,也不可娇纵宝宝的不良饮食习惯,如碰到爱吃的食物,就不加以节制地过食,最终导致伤食,而不喜欢吃的东西一点也不吃。

妈咪要以身作则,不要在宝宝面前表现出对食物的喜或厌,也不要对于食物妄加评论。

15、怎样才能让宝宝好好吃饭!

这个问题是妈妈每天最头疼的问题。不会走路时,宝宝是一边吃饭一边低头玩玩具,妈妈总是等着她间或抬头时喂一口。等到会走路了,宝宝嘴里嚼着饭,却瞬间跑到一边去玩,妈妈只好端着饭碗紧随其后给她喂饭。

对宝宝来说,吃饭同时也是玩耍。她享受着一心二意的快乐,妈妈却得为此耗上一个甚至两个小时。与其说这是一种无奈,不如说这是一种纵容。

吃饭原本是一种享受,可对有些孩子来说,吃饭就像灾难降临。许多父母为孩子不爱吃饭而伤透脑筋。千方百计满足孩子的欲望,以达到让孩子吃饭的目的,却忽视小孩子的正确教育。

要使孩子安静地吃顿好饭,得有个正常的吃饭时间,形成规律,并可通过以下方法使孩子安静下来。

专心吃饭的习惯是从婴儿期就要开始培养-----原则是吃和玩绝对不能混在一起。

●首先要营造进食的氛围,

例如时间、地点、环境都要固定,或者让孩子做一些餐前的准备活动,如洗手、拿碗、叫大家吃饭等。吃的过程中,家长要和孩子多交流、说话,而不是用玩具或电视替代自己的语言。

孩子小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吃,家长应该亲身示范和引导。在孩子学习和模仿时,要多鼓励和表扬,切忌批评。

只有让孩子觉得“吃”是愉快的体验,才能引起他的兴趣,从而愿意在饭桌上坐下来专心地进食。

不过,也要控制吃饭的时间,一般以半小时为宜。如果半小时还没有吃完,宁愿撤掉碗筷,下一顿提早一点吃。

●婴幼儿的吃是需要学习的,

从被动进食到主动进食需要父母不断对他进行吃的教育。

这包括:

其一,培养孩子爱吃各种各样的食物,长大后不挑食、不偏食,能从多样的食物中获得丰富而且全面的营养。

其二,要从小培养孩子进餐的礼节,学会专心吃饭,同时要有礼貌、懂分享。

第三,要让孩子自己动手吃,这样既锻炼手眼协调、精细动作有利于脑发育,又可让孩子获得心理满足,建立起自信心。

●良好的膳食习惯需要从小培养。

食物的平衡、适量;进食时细嚼慢咽;吃饭时不看电视、不到处乱跑;不胡乱吃零食;父母不强迫孩子进食;不用食物作奖惩等等都需要我们去身体力行,去为孩子作榜样。帮助孩子从小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是父母为他一生健康所做的最重要的选择。

婴幼儿营养行为与营养物同样重要,吃和玩绝不能混在一起

所以面对孩子“不吃”,最好的做法是:“不勉强,但也不放弃,善于诱导,保持耐心,持之以恒”。给予“愉快的饥饿疗法”。

16、“宝宝现在不愿意吃奶了,只愿意吃饭或(粥)!”

儿保医生在问到家长:“宝宝每天吃多少奶时”,经常会听到家长这样的回答:“宝宝现在不愿意吃奶了,只愿意吃粥(饭)!”、“是她(他)自己不愿意吃奶,我也没办法!”

——家长把宝宝不爱吃奶的责任全怪罪到宝宝头上。

其实责任全在家长的身上。

当添加辅食后,家长只要看到宝宝爱吃辅食,就拼命地给,能吃多少就给多少;而且还在辅食里加了盐、酱油等调味品,结果造成宝宝消化不良、大便干燥、腹泻、挑食偏食、体重不增加、爱生病等后果。

此时,家长们应该引起重视了,按照辅食添加原则,及时调整宝宝的饮食结构,及时得到保健医生的指导。

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家长可以狠心地停掉宝宝吃的所有辅食,减少喂水量,言下之意就是逼着宝宝吃奶,大约一周左右,等到宝宝奶量达到800-600毫升,再按原则给宝宝合理地添加辅食。

17、食物不是越碎、越烂越好:

经常有家长反映:“宝宝总是把饭含在嘴里,不吞咽”。

你知道吗?这是因为在宝宝6-9个月这个时期,你长期给宝宝吃过烂、过碎的食物,宝宝的咀嚼、吞咽动作不能得到很好地锻炼,导致他的咀嚼、吞咽功能不完善。

所以,1-2岁宝宝的食物不宜制作的过分精细,且要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如12月后,软饭、饺子、馄饨、细加工的蔬菜和肉类都可以帮助宝宝巩固咀嚼功能的发育。让宝宝用牙齿将粗、硬的食物咬磨细碎,慢慢地学会“初级”的吃饭工序。

这些动作能锻炼舌头及整个颌面部的肌肉,以促进他们咀嚼能力和颌面的发育,同时也为宝宝日后语音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食谱方案举例

【原料】菜花40克,虾20克,香油1小匙,酱油少许。【制作】菜花洗净放入开水中煮软后捞出切碎;虾飞水后剥去壳切碎,加适量酱油煮片刻,后放入菜花搅匀,滴少量香油即可。【小贴士】虾末也可换成猪肉末或鸡肉末。

虾皮紫菜蛋汤:

【原料】鸡蛋1个,紫菜10克,虾皮5克。【制作】将锅烧热,放油,油开后放入姜葱略炸一下,然后炒虾皮,加入适量水,沸腾后,打入蛋液搅开,再放入紫菜,加入调味品即可食用。

牛肉炖四季豆:

【原料】牛肉30克,四季豆15克,鸡蛋半个。【制作】将四季豆蒸熟后切丝,牛肉剁烂用水煮熟,加入少许酱油和白糖调味,打入蛋花,加入四季豆丝再稍煮一会即可。

什锦煎鸡蛋:

【原料】鸡蛋1个,绞鸡肉1小匙,胡萝卜1/4根,菠菜半颗,葱1小根,油1小匙,盐少许。【制作】绞肉用油炒熟;胡萝卜及菠菜蒸熟后切细,葱切末;鸡蛋打匀,加入肉、菜和葱,混匀成蛋肉菜糊。平底锅内放油烧热,放入蛋肉菜糊,摊成饼,两面烤黄至熟。

鸡肝蒸肉饼:

【原料】瘦肉80克,鸡肝1只,嫩豆腐1/3件,鸡蛋白1只。【制作】将豆腐放入滚水中煮2分钟,捞起片去外衣搓成蓉。鸡肝、瘦肉洗净剁烂,将豆腐、瘦肉、鸡肝同盛大碗中,加入鸡蛋白拌匀,调味后做成圆饼状放在碟上蒸熟即成。

香菇胡萝卜鸡肉软饭:

【原料】米3汤匙,鸡肉30克,香菇2朵,胡萝卜20克。【制作】将鸡去骨后切成小块炖烂,放入洗好的米,香菇,煮至近烂时放入胡萝卜块(碎末)或其他绿叶碎菜,煮开后调味即可食用。

软煎蛋饼:

【原料】面粉50克,鸡蛋半个,牛奶和植物油少许。【制作】鸡蛋打散,加牛奶搅匀,放入面粉,再加少量水调成稀糊状;平底锅放适量油,把调好的面粉在锅上摊平,用文火煎5分钟即可。【小贴士】也可将饼摊大些,铺上炒好的肉末、碎菜卷起做成薄饼肉菜卷食用。

西红柿饭卷:

【原料】软米饭50克,鸡蛋1个,胡萝卜、西红柿少量,色拉油和盐适量。【制作】鸡蛋搅拌均匀,平底锅摊成一张蛋皮;将胡萝卜切成碎末,用油炒软,加入米饭、西红柿和盐,搅拌均匀;将混合好的米饭平摊在蛋皮上,卷成卷后切小段即可。

水果酸奶色拉:

【原料】苹果1/4个,橘子数瓣,葡萄干少量、酸奶酪2汤匙。【制作】苹果去皮切碎,橘子切小块,葡萄干用温开水泡软切碎。将各材料放入小碗,加入酸奶,搅拌均匀即可食用。【小贴士】水果的种类可根据孩子喜好更改。

虾类的使用要注意有无过敏表现。

内部资料

电大在线 - 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教学考一体化)

电大在线-婴幼儿营养与保育(教学考一体化) 查找即可亲测满分 一、单选题(总分40.00) 1.婴幼儿睡眠充足的标准不包括()。(4.00分) A. 精力充沛,活泼好动,食欲正常; B. 面色红润,头发乌黑。 C. 整日昏睡,醒来哭闹; D. 体重、身高能够按正常的生长速率增长。 2.抚触一般在婴儿吃完奶后( )左右进行。(4.00分)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半小时 3.育婴员主要从事的工作是( ).( 4.00分) A. O~3岁婴幼儿照料 B. O~3岁婴幼儿照料、护理和教育,指导家长科学育儿 C. O~3岁婴幼儿照料、护理和教育 4.在清洗婴幼儿衣物时,用热水比较好,温度以()℃为宜。(4.00分) A. (40-50)℃ B. (50-60)℃ C. (20-30)℃ D. (30-40)℃ 5.不同材质的玩具应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消毒,怕湿怕烫的毛绒类玩具应采用()方式进行消毒。(4.00分) A. 日光消毒 B. 化学 C. 高温 D. 蒸汽 6.1岁以前的婴儿是凭借( )产生思维的萌芽状态。(4.00分) A. 直接摆弄具体事物 B. 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C. 手摸、体触、口尝、鼻闻、耳听、眼看 7.关于包裹婴儿,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4.00分) A. 用布、毯子或棉布进行包裹并在外面用带子捆绑起来

B. “蜡烛包"限制婴儿胸廓的运动,影响其胸廓和肺脏的发育 C. 包裹时不要把婴儿双臂紧贴躯干 D. “蜡烛包"不利于宝宝肌肉和关节的活动 8.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有()。(4.00分) A. 平卧式抚头抱臀式摇篮式橄榄球式 B. 婴儿侧卧式抚头抱臀式摇篮式橄榄球式 C. 交叉环抱式侧卧式摇篮式橄榄球式 D. 摇篮式扶肩托臀式橄榄球式侧卧式 9.洗澡一般在()之间。在洗澡前应该关闭门窗、电风扇, 使室内温度达到()℃。冬天要开启暖气调节温度。(4.00分) A. 上午9点到12点、24~26 B. 上午12点到下午4点、26~28 C. 上午1O点到下午4点、26~28 D. 上午1O点到下午4点、24~26 10.婴幼儿喂药原则正确的是()。(4.00分) A. 可采用恐吓、威胁等多种手段让孩子吃药 B. 由于婴儿喂药总会吐掉一些,量取药物剂量可多量一些 C. 喂药后最好给孩子喂几口白开水 D. 由于小勺喂药总是会漏得弄脏衣服,因此不要用小勺喂 二、多选题(总分40.00) 1.婴幼儿必需的营养素是()。(4.00分) A. 脂肪 B. 碳水化合物 C. 水 D. 蛋白质 2.婴儿使用奶瓶注意事项有()。(4.00分) A. 要留意奶嘴孔的大小是否合适。 B. 不要让婴儿独自一人躺着吸奶,那样容易造成窒息。 C. 喂的时候妈妈一定要将婴儿抱紧,让他能闻到你身上的气味,以增加他的安全感。 D. 不要强迫婴儿每餐一定喝完奶瓶里的奶,勉强只会让婴儿吐奶。 3.新生儿护理的关键是()。( 4.00分) A. 喂养 B. 清洁卫生 C. 加强保暖 D. 消毒隔离 4.婴幼儿臀部清洗前的准备工作有()。(4.00分) A. 准备好新的尿不湿和换洗用的衣物。

婴幼儿喂养原则及方法

婴幼儿科学喂养原则与方法 前言 ?婴儿喂养是每一个年轻家庭的一项重要工作。婴儿的健康牵动着家庭的每一个人员,是家庭的希望,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科学喂养婴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0~1岁的喂养尤为重要,是人生的起点。婴儿从出生到1岁,在生理和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1年中体重增加3倍,身高增加1.5倍。从懵懂无知,到学话走路、认人,以及情感显露。喂养不足或过度都是不合理的;强制喂养或宠爱过度的喂养方法都是不科学的。 ?婴儿喂养的核心思想就是在喂养过程中始终贯彻一个爱字,让孩子从小在爱的环境里健康成长,这对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有重要意义。本材料总结了当今世界该领域先进的思想与技术,也介绍了本人研究成果。 基本要点 1)要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懂得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喂养对母婴都有利。要懂得如何增加母乳之法。混合喂养时如何多喂母乳。 2)要熟悉婴儿喂养的4条基本原则及其实施方法。这些原则与方法是衡量婴儿喂养是否合理的几把尺子。 3)在婴儿喂养实践中要掌握好“5个喂”,并贯彻落实在婴儿喂养的各个阶段中。它 们是:1)喂什么;2)如何喂;3)谁来喂;4)何时喂;及5)何处喂。 4)要掌握婴儿的4个不同时期喂养的目的及其任务。要牢记辅食添加是一个过程, 要按照不同月龄婴儿喂养特点与方法作动态的调整。 5)儿童营养是儿童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喂养人要学会制作不同月龄婴儿辅食的技 能,让婴儿获得足够的热量和营养素。 6)要学会家庭膳食行为管理策略与方法,从小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 7)要正确处理孩子喂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如吐奶,不爱吃蔬菜、厌食,语言 交流等。 8)家庭一定要牢记喂养过程是充满爱的传递与爱的交流的过程。要尊重孩子的个 性,讲究语言沟通的艺术。不要把孩子放在被动的客体位置,要有亲子互动。 科学喂养的四条基本原则 ?第一:及时原则 ?当纯母乳或配方奶所提供的能量及营养素不能满足婴儿生长发育所需时要及时添加辅食。 ?纯母乳婴儿一般在第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 ?人工喂养则在4个月开始。

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新鲜出炉 2015-12-17 来源:中国营养学会 本指南所称7~24月龄婴幼儿是指满6月龄(出生180天)后至2周岁(满24月龄)的婴幼儿。 对于7~24月龄婴幼儿,母乳仍然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但单一的母乳喂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对能量以及营养素的需求,必须引入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与此同时,7~24月龄婴幼儿胃肠道等消化器官的发育、感知觉以及认知行为能力的发展,也需要其有机会通过接触、感受和尝试,逐步体验和适应多样化的食物,从被动接受喂养转变到自主进食。 这一过程从婴儿7月龄开始,到24月龄时完成。这一年龄段婴幼儿的特殊性还在于,父母及喂养者的喂养行为对其营养和饮食行为有显著的影响。顺应婴幼儿需求喂养,有助于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并具有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7~24月龄婴幼儿处于1000日机遇窗口期的第三阶段,适宜的营养和喂养不仅关系到近期的生长发育,也关系到长期的健康。针对我国7~24月龄婴幼儿营养和喂养的需求,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目前已有的证据,同时参考WHO等的相关建议,提出7~24月龄婴幼儿的喂养指南。 【推荐条目】 1. 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 2. 从富含铁的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添加达到食物多样。 3. 提倡顺应喂养,鼓励但不强迫进食。 4. 辅食不加调味品,尽量减少糖和盐的摄入。 5. 注重饮食卫生和进食安全。

6. 定期监测体格指标,追求健康生长。 7. 继续母乳喂养,满6月龄起添加辅食 【提要】 母乳仍然可以为满6月龄(出生180天)后婴幼儿提供部分能量,优质蛋白质、钙等重要营养素,以及各种免疫保护因子等。继续母乳喂养也仍然有助于促进母子间的亲密连接,促进婴幼儿发育。因此7~24月龄婴幼儿应继续母乳喂养。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时,需要以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 婴儿满6月龄时,胃肠道等消化器官已相对发育完善,可消化母乳以外的多样化食物。同时,婴儿的口腔运动功能,味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觉,以及心理、认知和行为能力也已准备好接受新的食物。此时开始添加辅食,不仅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也能满足其心理需求,并促进其感知觉、心理及认知和行为能力的发展。 【关键推荐】 1.婴儿满6月龄后仍需继续母乳喂养,并逐渐引入各种食物。 2.辅食是指除母乳和/或配方奶以外的其他各种性状的食物。 3.有特殊需要时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辅食添加时间。 4.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婴幼儿,应选择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 5. 从富铁泥糊状食物开始,逐步添加达到食物多样 【提要】

婴幼儿喂养指南

婴幼儿喂养指南 婴儿喂养方法分为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三种。 一、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最适合婴儿身长发育需要,会所工作人员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宣传母乳喂养优点。 1.母乳喂养好处 (1)营养丰富,最适合婴儿生理需要 (2)喂哺方法最简便经济、营养物质易消化吸收。 (3)含优质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及乳糖,有利于婴儿脑的发育(4)母乳中的免疫活性物质具有增加婴儿免疫力的作用。 (5)母乳喂哺可以增进母婴情感交流、促进婴儿智能发育。 (6)产后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增加恶露排出,利于子宫早日恢复。 (7)哺乳可以推迟月经来潮不易怀孕。 (8)哺乳妇女乳腺癌、卵巢癌发生机率低。 2. 纯母乳喂养指征和处方流程

(1)婴儿入所后,健康顾问首先了解母亲疾病、用药情况,产奶量,决定婴儿是否符合纯母乳喂养对象。 (2)入所当天由专护士负责排空母亲乳房内乳汁,健康顾问了解母亲3小时的产奶量,并记录在客人的资料中。 (3)入所当天(限于一周内的婴儿)若母亲3小时产奶量大于40ml,则采取纯母乳喂养,健康顾问开出喂养处方按需哺乳。 (4)入所期间母亲3小时产奶量已经大于每顿婴儿需要量、混合喂养体重已经超标、则建议纯母乳喂养,由健康顾问负责关注入所期间婴儿每周体重长磅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干预(更改处方为纯母乳喂养),入所平均日增长体重记录在客人资料中。 (5)产妇有特殊情况不能母乳自喂者,可以用奶瓶喂养鲜奶或者库存母乳,例如:母亲患病外出就医、补液、乳头扁平或凹陷、喂养姿势不当造成乳头严重皲裂、产妇拒自喂要求放在奶瓶喂养等。由健康顾问开出喂养处方,根据婴儿体重(克)乘以(0.17)常数得出全天婴儿需要的总奶量,平均分配喂养,足月儿7~8次/日,早产儿根据体重9~10次/日。特殊情况可以酌情加量(例如:婴儿饥饿性哭吵而无吐泻有体重不增或未达标、早产儿需要量比足月儿多),原则上足月儿不大于180ml/日、早产儿不大于200ml/Kg.日。 3.纯母乳喂养原则和方法

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权威的0~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最新版《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以帮助更多妈妈坚定母乳信心,实现科学喂养。 《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新鲜出炉,以更好地帮助7~24月龄婴幼儿顺利完成从母乳喂养到成人饮食模式的转换,因为婴儿在满6月龄后,需要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引入多样化的食物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 两份指南涵盖了0~2岁婴幼儿所有的喂养要点,供大家学习参考。 《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0~6月龄婴儿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高于其他任何时期。但婴儿消化器官和排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功能不健全,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及代谢废物的排泄能力仍较低。 母乳既可提供优质、全面、充足和结构适宜的营养素,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能完美地适应婴儿尚未成熟的消化能力,并促进其器官发育和功能成熟。 此外,0~6月龄婴儿需要完成从宫内依赖母体营养到宫外依赖食物营养的过渡,来自母体的乳汁是完成这一过渡最好的食物,基于任何其他食物的喂养方式都不能与母乳喂养相媲美。

纯母乳喂养能满足6月龄内婴儿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母乳中的营养素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构成一个特殊的生物系统,为婴儿提供全方位呵护,助其在离开母体子宫的保护后,仍能顺利地适应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健康成长。 0~6月龄婴儿处于1000日机遇窗口期的第二个阶段,营养作为最主要的环境因素,对其生长发育和后续健康持续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母乳中适宜数量的营养既能提供婴儿充足而适量的能量,又能避免过度喂养,使婴儿获得最佳的、健康的生长速率,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因此,对0~6月龄的婴儿应给予纯母乳喂养。 针对我国0~6月龄婴儿的喂养需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目前已有的充分证据,同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其他国际组织的相关建议,提出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母乳喂养 1.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提要】 初乳富含营养和免疫活性物质,有助于肠道功能发展,并提供免疫保护。母亲分娩后,应尽早开奶,让婴儿开始吸吮乳头,获得初乳并进一步刺激泌乳、增加乳汁分泌。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最新版)

附件3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一、目的 通过对辖区内儿童家长进行母乳喂养、食物转换、合理膳食、饮食行为等科学喂养知识的指导,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儿童及其家长。 三、内容与方法 (一)婴儿期喂养指导(https://www.doczj.com/doc/c33215799.html,) 1.纯母乳喂养 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响母亲乳汁分泌。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 1)产前准备:母亲孕期体重适当增加(12~14公斤),贮存脂肪以供哺乳能量的消耗。母亲孕期增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可减少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出生缺陷及围产期死亡的危险。

2)尽早开奶: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产后1小时内应帮助新生儿尽早实现第一次吸吮,对成功建立母乳喂养十分重要。 3)促进乳汁分泌 ①按需哺乳:3月龄内婴儿应频繁吸吮,每日不少于8次,可使母亲乳头得到足够的刺激,促进乳汁分泌。 ②乳房排空:吸吮产生的“射乳反射”可使婴儿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乳汁;每次哺乳时应强调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未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 ③乳房按摩:哺乳前热敷乳房,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乳房,有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作用。 ④乳母生活安排:乳母身心愉快、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需额外增加能量500 千卡/日),可促进泌乳。 4)正确的喂哺技巧 ①哺乳前准备:等待哺乳的婴儿应是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并已更换干净的尿布。哺乳前让婴儿用鼻推压或舔母亲的乳房,哺乳时婴儿的气味、身体的接触都可刺激乳母的射乳反射。 ②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母亲应洗净双手。正确的喂哺姿势有斜抱式、卧式、抱球式。无论用何种姿势,都应该让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婴儿头和颈得到支撑,

婴幼儿喂养指导

婴幼儿喂养指导 一、目的 ㈠普及母乳喂养、辅食添加等科学喂养知识,指导家长对儿童进行合理喂养。㈡传授儿童营养的相关知识,指导家长早期预防儿童营养性疾病。 二、内容与方法 ㈠母乳喂养 1、母乳喂养的重要性 母乳含有全面充足的营养,是生后六个月内婴儿的最佳食品。母乳中脂肪、蛋白质和乳糖比例适宜,有助于婴儿消化吸收,并不增加婴儿肾脏的负担。母乳乳清蛋白中富含抗感染因子,可保护婴儿免于感染。母乳中钙磷比例适宜,有利于钙的吸收。 初乳是母亲分娩后最初几天内产生的母乳,粘稠,颜色发黄或清亮,比成熟乳含有更多的蛋白质。初乳中含有大量分泌型IgA及白细胞,可为婴儿提供被动免疫,提高婴儿的抗感染能力。初乳有助于婴儿胎便的排出,可预防病理性黄疸。初乳含有生长因子,有助于婴儿肠腔发育,预防婴儿发生过敏或不耐受。初乳富含维生素A,可以减少婴儿发生严重感染的危险。 母乳喂养有利于母子间亲子关系的建立,使婴儿具有安全感。母乳喂养还可促进母亲产后机体的康复。 生后第二年,母乳仍然是儿童能量和高质量营养素的重要来源,可提供儿童每日所需能量的40%以及相当比例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应鼓励母乳喂养至儿童2岁或1岁以上。 正确的喂奶姿势是成功进行母乳喂养的重要因素,母亲哺乳时抱婴儿的要点是,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婴儿头和颈得到支撑,婴儿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母乳喂养时要特别注意婴儿嘴和母亲乳房的含接,确保婴儿口腔上方露出的乳晕比下方多、口张大、下唇朝外突出、下颌接触乳房。婴儿有效吸吮时可见慢而深的吸吮,并可闻及吞咽声。 3、母乳喂养的常见问题

母乳不足是母乳喂养中最常见的问题。婴儿吸吮不够或没有进行有效的吸吮是最常见的原因,母乳不足时应首先检查母亲喂养姿势是否正确、婴儿含接是否良好。婴儿没有吃到足够母乳的可靠指征是每月体重增长少于500克;尿量少且浓,每日少于6次。其它提示母乳喂养量可能不足的指征是婴儿在喂奶后不满足、经常哭闹、需要频繁地喂奶、每次喂奶持续时间过长、婴儿拒吃母乳、婴儿大便干硬、不经常排便且排便量少、母亲挤奶时挤不出奶、怀孕期间乳房不增大、产后不下奶。应分析母乳不足的原因并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解决,若确因母乳不足影响婴儿生长,应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同时适当添加配方奶。 乳头皲裂导致母亲喂奶时疼痛,是母亲放弃母乳喂养的原因之一。每次喂奶后挤出几滴乳汁涂抹于乳头上,可有效地促进皲裂的愈合。乳头内陷的母亲可通过配戴特制的乳罩予以矫正。 ㈡人工喂养和混合喂养 1、人工喂养和部分母乳喂养的指征 母亲患乳腺炎或乳腺脓肿应暂停喂母乳;母亲患慢性病需长期服药时不宜喂母乳;母亲患艾滋病、乙型肝炎等传染病时应不喂母乳。出生2周后母乳仍不足,婴儿满月时体重增长不足500克时,可选择部分母乳喂养。 2、注意事项 应首选婴儿配方奶作为人工喂养和部分母乳喂养的乳类。若选择非配方奶,应注意补充铁、维生素AD等制剂,以预防营养缺乏性疾病。应特别注意使用清洁饮用水和奶具的消毒;应依据产品标签说明进行冲调,奶粉与水的比例,体积比约为4比1、重量比约为8比1。 ㈢辅食添加 1、辅食添加的月龄 应在婴儿满6个月(180天)时添加辅食。辅食添加的时间有个体差异,若单纯乳类喂养的婴儿出现体重增长不良、频繁喂乳婴儿仍表现饥饿、对泥糊状食物表现出明显兴趣等现象时,可视具体情况酌情在4-6个月时添加辅食。 2、辅食添加的原则 辅食是婴儿乳类喂养必需补充的食品,所有婴儿在满6个月时均应添加辅食,辅食提供的能量在6个月以后将逐渐成为儿童能量摄入的主要部分,但婴儿6个月以前应避免添加固体食物。辅食添加应遵循的原则为:①及时频繁纯母

婴幼儿膳食指南

婴幼儿膳食指南 2008年4月8日,《中国孕期、哺乳期妇女和0-6岁儿童膳食指南》由中国营养学会委托中国营养学会妇女分会制定完毕并正式发布,婴幼儿各生长阶段的平衡膳食宝塔作为理论也同步推出。注: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与膳食指南并非独立的理论体系,而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 目录 1指导意义 2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 3内容说明 4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的应用 1 指导意义 中国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以对中国婴幼儿不同生长时期身体发育特征和饮食习惯的研究分析为基础,以合理膳食为原则,注重食材的全面性和均衡性,通过宝塔的形式将婴幼儿不同生长阶段每日身体所需的油、脂肪、动物蛋白、蔬菜水果、谷类、母乳和乳制品进行专业标示,目的在于为爸爸妈妈们喂养宝宝提供科学和权威的标准参照,也为进一步增强中国宝宝的体质提供科学依据。 2 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 一、0—6月龄婴儿平衡膳食宝塔 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1. 纯母乳喂养 2. 产后尽早开奶,初乳营养最好 3. 尽早抱婴儿到户外活动或适当补充维生素D 4. 给新生儿和1~6月龄婴儿及时补充适量维生素K 5. 不能用纯母乳喂养时,宜首选婴儿配方食品喂养 6.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母乳是6个月以内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品,按需喂奶,每天喂6_8次以上,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少量营养素补充品,如维生素D或鱼肝油。

二、6—12月龄婴儿平衡膳食宝塔 6-12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1.奶类优先,继续母乳喂养 2. 及时合理添加辅食 3. 尝试多种多样的食物,膳食少糖、无盐、不加调味品 4. 逐渐让婴儿自己进食,培养良好的进食行为 5.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6. 注意饮食卫生 三、1—3岁幼儿平衡膳食宝塔 1-3岁幼儿喂养指南 1、继续给予母乳喂养或其他乳制品,逐步过渡到食物多样 2. 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 3. 采用适宜的烹调方式,单独加工制作膳食 4. 在良好环境下规律进餐,重视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 5. 鼓励幼儿多做户外游戏与活动,合理安排零食,避免过瘦与肥胖 6. 每天足量饮水,少喝含糖高的饮料 7. 定期监测生长发育状况 8. 确保饮食卫生,严格餐具消毒 3 内容说明 一、婴幼儿平衡膳食宝塔共分五层,宝塔各层位置和面积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类食物在婴幼儿各生长阶段合理膳食中的地位和应占的比重。 宝塔没有建议食糖的摄入量,婴幼儿不应吃太多的糖和含糖食品,多吃糖有增加龋齿的危险。

婴幼儿喂养指导

婴幼儿喂养指导 1.怎样做才能实现婴儿最理想的喂养方式——纯母乳喂养 纯母乳喂养是出生到6个月内婴儿最佳的喂养方式。频繁吸吮是促进母亲乳汁分泌的最好办法,出生后让婴儿频繁吸吮,还有助于胎便的排出,促使黄疸尽早消退。 2.给婴儿喂奶需要注意哪些方法? 给婴儿喂母乳时要让孩子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要先吃完一侧乳房的奶,再换吃另一侧乳房的奶,保证孩子既吃到含蛋白质丰富的前奶,也吃到含脂肪丰富的后奶。 3.孩子有黄疸,还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吗? 黄疸比较轻的生理性黄疸的孩子应该继续母乳喂养;黄疸较重的母乳性黄疸的孩子可以将母乳吸出来放在奶瓶中,再将奶瓶放在盛有56℃水的较大容器中加热15分钟后,再喂给孩子吃。这样处理3天后,恢复正常的母乳喂养就可以了。 4.已经给孩子加奶粉了,还可以变成纯母乳喂养吗? 每位母亲都有用母乳喂养自己宝宝的能力,如果分娩后由于种种原因先喂了奶粉,还是可以实现纯母乳喂养的。具体的做法是在每次喂奶时先喂母乳,逐渐减少配方奶的量,直至实现纯母乳喂养。 5.每次喂奶需要喂多长时间? 每次喂奶时间在20分钟左右即可。吃到10分钟时孩子大致可以吃到八成饱,继续吃的10分钟孩子一般是连吃带玩的,出于母子亲情考虑,这也是必须的。一般情况下,每次喂奶不要超过30分钟。 6.乳头凹陷怎么喂母乳? 在有人帮助下,母亲掌握哺乳时正确的抱孩子的姿势和孩子吸吮时口与乳房正确的含接非常重要。如果新生儿前1~2周吸吮困难,可将母乳吸出后用杯子喂给婴儿。之后可加强母子肌肤接触,让婴儿试着自己去含接乳房。 7.怎样给孩子补充鱼肝油和钙制剂 出生后2周开始给孩子喂鱼肝油,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的孩子可以不需要额外补充钙制剂。 8.怎样才能知道婴儿可能需要混合喂养? 出现下面任何一种情况时,孩子可能没有吃到足够的母乳,需要添加配方奶:母亲产后不下奶; 出生2周后,母乳仍然不够; 婴儿满月时体重增长不到500克; 尿少,尿液颜色深,每天排尿少于6次; 婴儿在喂奶后不满足,经常哭闹,需要频繁喂奶; 每次喂奶持续时间在30分钟以上; 母亲挤奶时挤不出奶; 婴儿拒绝吃母乳; 婴儿大便干、硬,或发绿 出现下面任何一种情况时,孩子可能没有吃到足够的母乳,需要添加配方奶:母亲产后不下奶; 9.母亲出现哪些情况婴儿最好选择配方奶喂养? 感染艾滋病毒、患有严重疾病、工作环境中存在有放射性物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患有活动性肺结核、乙肝大三阳。 10.母乳喂养有哪些重要原则和方法?

0-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0-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权威的0~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最新版《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以帮助更多妈妈坚定母乳信心,实现科学喂养。 《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新鲜出炉,以更好地帮助7~24月龄婴幼儿顺利完成从母乳喂养到成人饮食模式的转换,因为婴儿在满6月龄后,需要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引入多样化的食物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 两份指南涵盖了0~2岁婴幼儿所有的喂养要点,供大家学习参考。 《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0~6月龄婴儿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高于其他任何时期。但婴儿消化器官和排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功能不健全,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及代谢废物的排泄能力仍较低。 母乳既可提供优质、全面、充足和结构适宜的营养素, 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能完美地适应

婴儿尚未成熟的消化能力,并促进其器官发育和功能成熟。 此外,0~6月龄婴儿需要完成从宫内依赖母体营养到宫外依赖食物营养的过渡,来自母体的乳汁是完成这一过渡最好的食物,基于任何其他食物的喂养方式都不能与母乳喂养相媲美。 纯母乳喂养能满足6月龄内婴儿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母乳中的营养素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构成一个特殊的生物系统,为婴儿提供全方位呵护,助其在离开母体子宫的保护后,仍能顺利地适应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健康成长。 0~6月龄婴儿处于1000日机遇窗口期的第二个阶段,营养作为最主要的环境因素,对其生长发育和后续健康持续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母乳中适宜数量的营养既能提供婴儿充足而适量的能量,又能避免过度喂养,使婴儿获得最佳的、健康的生长速率,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因此,对0~6月龄的婴儿应给予纯母乳喂养。 针对我国0~6月龄婴儿的喂养需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目前已有的充分证据,同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其他国际组织的相关建议,提出0-6

《婴幼儿营养与保育》课程作业答案(1-4)

《婴幼儿营养与保育》课程作业答案(1-4) 说明:1、每题后面附有该答案的页码,如有异议请参考教材内容。 2、阐述题的答案中,黑色的是问题与解答要点,兰色字体部分为阐述时的参考答案,可在理解的基础上自行选择部分文字加以阐述说明。 3、作业评讲3和5是实作题,请根据你园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调整、设计。 一、名词解释 1、营养P5 营养是人体为了满足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和良好健康状态等正常生理、生长和免疫功能的需要,从外界摄入、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养分的生物学过程。 2、保育P8 保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保育就是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的促使婴幼儿的个体社会化的实践活动。狭义的保育是指对婴幼儿身心的保护和养育,即为其提供适宜的环境,以促进其健康发展,提高生存能力。 3、教育P6 教育是两方面含义的合成,从教的角度讲,它是对人的成长施加影响,人为干预成长过程;从育的角度讲,它是将人自身的潜质引发出来,通过个人内部的原动力来不断发展。 4、生长发育P36 生长是指整个身体和器官可以用度量衡测量出来的变化;发育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功能的成熟。 5、内分泌系统P34 内分泌系统由许多内分泌腺和分散在机体各处的内分泌细胞构成,它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主要有垂体、松果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胸腺、肾上腺、胰腺、性腺等。 6、生长发育形态指标P39 形态指标是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以测出的各种量度。 二、不定项选择题 1、婴幼儿期是指哪个年龄段(B ) P5 A.0至3岁 B.0至6岁 C.3至6岁 D.0至7岁 2.营养和保育的关系中正确的是(C )P9 A.营养和保育是同一个概念 B.营养是保育的第一阶段

0~6个月婴儿喂养指南

0~6个月婴儿喂养指南 0~6月龄婴儿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高于其他任何时期。但婴儿消化器官和排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功能不健全,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及代谢废物的排泄能力仍较低。母乳既可提供优质、全面、充足和结构适宜的营养素, 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能完美地适应婴儿尚未成熟的消化能力,并促进其器官发育和功能成熟。此外,0~6月龄婴儿需要完成从宫内依赖母体营养到宫外依赖食物营养的过渡,来自母体的乳汁是完成这一过渡最好的食物,基于任何其他食物的喂养方式都不能与母乳喂养相媲美。纯母乳喂养能满足6月龄内婴儿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母乳中的营养素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构成一个特殊的生物系统,为婴儿提供全方位呵护,助其在离开母体子宫的保护后,仍能顺利地适应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健康成长。 0~6月龄婴儿处于1000日机遇窗口期的第二个阶段,营养作为最主要的环境因素对其生长发育和后续健康持续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母乳中适宜数量的营养既能提供婴儿充足而适量的能量,又能避免过度喂养,使婴儿获得最佳的、健康的生长速率,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因此,对0~6月龄的婴儿应给予纯母乳喂养。 针对我国0~6月龄婴儿的喂养需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目前已有的充分证据,同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其他国际组织的相关建议,提出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1. 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提要】初乳富含营养和免疫活性物质,有助于肠道功能发展,并提供免疫保护。母亲分娩后,应尽早开奶,让婴儿开始吸吮乳头,获得初乳并进一步刺激泌乳、增加乳汁分泌。婴儿出生后第一口食物应是母乳,有利于预防婴儿过敏,并减轻新生儿黄疸、体重下降和低血糖的发生。此外,让婴儿尽早反复吸吮乳头,是确保成功纯母乳喂养的关键。婴儿出生时,体内具有一定的能量储备,可满足至少三天的代谢需求,开奶过程中不用担心新生儿饥饿,可密切关注婴儿体重,生后体重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温馨环境、愉悦心情、精神鼓励、乳腺按摩等辅助因素,有助于顺利成功开奶。准备母乳喂养应从孕期开始。

《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

《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 医学界儿科频道昨天 近期,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编写的《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正式在《中国妇幼健康研究》杂志发布。该指南是按照《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总体目标和2002年5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55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的《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的总体规划特别编制的,以达到保障婴幼儿健康、促进生长发育的目的。 该指南指出,出生后数年的营养和健康是实现儿童生存、发展和千年发展目标的基础,婴幼儿期的营养不良可导致近期和远期的不良后果。近期表现为体格和智力发育迟缓、患病率和死亡率增加,远期后果为影响儿童智力潜能的发挥、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降、生殖能力及患慢性病的危险性增加。 指南指出在婴幼儿喂养过程中,由于婴幼儿群体生长发育迅速和对食物供给需求的特殊性,有几种营养素较难满足供给需求,易导致缺乏,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铁、锌等,当母乳和辅食添加不能满足婴幼儿生长需要的时候,采用辅助营养补充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途径。 1 维生素A

维生素A缺乏症是全球范围最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营养问题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儿童严重感染和死亡发生的最主要营养影响因素之一,《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指出:维生素A缺乏被列入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重点消灭疾病之一。 2000年我国14省0-6岁儿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维生素A缺乏及边缘缺乏的发生率超过50%,6个月以下婴儿发生率接近80%,以边缘型维生素A缺乏(亚临床缺乏)为主,第九版《儿科学》已将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归为维生素A缺乏。 通过对2006-2016年我国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进行检索和整理,共得到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其中0-6岁儿童的数据共涉及18个地区。由于不同地区的样本量、分布等略有差别,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只能作为粗略的参考,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亚临床维生素A缺乏的分级方法(血清视黄醇浓度< 0.70μmol/L计算患病率): o <2%,不构成公共卫生问题; o o o 2-10%(不含10%),轻度公共卫生问题; o o o 10-20%(不含20%),中度公共卫生问题; o o o

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0 ~ 2 4 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2016-05-16 6月龄内婴儿处于1 000 d机遇窗口期的第二个阶段,7――24月龄婴幼儿处于1000日机遇窗口期的第三阶段,适宜的营养和喂养不仅关系到婴幼儿近期的生长发育,也关系到其长期的健康。针对我国6月龄内婴儿的喂养需求以及为更好地帮助宝宝们顺利完成从母乳喂养到成人饮食模式的转换,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6月龄内婴儿喂养指南》与《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以下为两份指南的主要推荐意见。 来源:医脉通临床指南 《6月龄内婴儿喂养指南》 1、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1.1关键推荐 ①分娩后尽早开始让婴儿反复吸吮乳头。 ②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乳。 ③生后体质量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质量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④婴儿吸吮前不需过分擦拭或消毒乳头。 ⑤温馨环境、愉悦心情、精神鼓励、乳腺按摩等辅助因素,有助于顺利成功开奶。 1.2如何开奶 如果顺利分娩,母子健康状况良好,婴儿娩出后应尽快吸吮母亲乳头,刺激乳汁分泌并获得初乳。开奶时间愈早愈好,正常新生儿第一次哺乳应在产房开始。当新生儿娩出断脐和擦干羊水后,即可将其放在母亲身边,与母亲皮肤接触,并开始让婴儿分别吸吮双侧乳头各3 ―― 5 min,可吸吮出初乳数毫升。刚出生的婴儿已具备很强烈的觅食和吸吮反射能力,母亲也十分渴望看见和抚摸自己的婴儿,这种亲子接触有利于乳汁分泌。故新生儿的第一口食物应该是母奶。正常分娩的情况下,不宜添加糖水和奶粉,以避免降低新生儿吸吮的积极性,也可降低过敏风险。 1.3母乳哺喂方法 哺喂婴儿时,推荐坐着喂奶。两侧乳房轮流喂,吸尽一侧再吸吮另一侧。若一侧乳房奶量已能满足婴儿需要,应将另一侧乳汁用吸奶器吸出。完成喂奶后,不要马上把婴儿平放,应将婴儿竖直抱起,头靠在妈妈肩上,轻拍背部,排出吞入胃里的空气,以防止溢奶。 1.4如何促进乳汁分泌 婴儿出生后应尽早让其吸吮母乳,勤吸吮(每侧乳头每隔 2 ―― 3h要得到吸

0~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权威的0~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了最新版《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以帮助更多妈妈坚定母乳信心,实现科学喂养。 《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新鲜出炉,以更好地帮助7~24月龄婴幼儿顺利完成从母乳喂养到成人饮食模式的转换,因为婴儿在满6月龄后,需要在继续母乳喂养的基础上,引入多样化的食物才能提供足够的营养。 两份指南涵盖了0~2岁婴幼儿所有的喂养要点,供大家学习参考。 《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0~6月龄婴儿期是一生中生长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高于其他任何时期。但婴儿消化器官和排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功能不健全,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及代谢废物的排泄能力仍较低。 母乳既可提供优质、全面、充足和结构适宜的营养素, 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能完美地适应婴儿尚未成熟的消化能力,并促进其器官发育和功能成熟。 此外,0~6月龄婴儿需要完成从宫内依赖母体营养到宫外依赖食物营养的过渡,来自母体的乳汁是完成这一过渡最好的食物,基于任何其他食物的喂养方式都不能与母乳喂养相媲美。纯母乳喂养能满足6月龄内婴儿全部液体、能量和营养素的需要,母乳中的营养素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构成一个特殊的生物系统,为婴儿提供全方位呵护,助其在离开母体子宫的保护后,仍能顺利地适应大自然的生态环境,健康成长。 0~6月龄婴儿处于1000日机遇窗口期的第二个阶段,营养作为最主要的环境因素,对其生长发育和后续健康持续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母乳中适宜数量的营养既能提供婴儿充足而适量的能量,又能避免过度喂养,使婴儿获得最佳的、健康的生长速率,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因此,对0~6月龄的婴儿应给予纯母乳喂养。 针对我国0~6月龄婴儿的喂养需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目前已有的充分证据,同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和其他国际组织的相关建议,提出0-6月龄婴儿喂养指南。 母乳喂养 1. 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乳 【提要】 初乳富含营养和免疫活性物质,有助于肠道功能发展,并提供免疫保护。母亲分娩后,应尽早开奶,让婴儿开始吸吮乳头,获得初乳并进一步刺激泌乳、增加乳汁分泌。 婴儿出生后第一口食物应是母乳,有利于预防婴儿过敏,并减轻新生儿黄疸、体重下降和低血糖的发生。此外,让婴儿尽早反复吸吮乳头,是确保成功纯母乳喂养的关键。 婴儿出生时,体内具有一定的能量储备,可满足至少三天的代谢需求,开奶过程中不用担心新生儿饥饿,可密切关注婴儿体重,生后体重下降只要不超过出生体重的7%就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温馨环境、愉悦心情、精神鼓励、乳腺按摩等辅助因素,有助于顺利成功开奶。准备母

儿童喂养与营养规范

儿童喂养与营养指导技术规范 一、目的 通过对辖区内儿童家长进行母乳喂养、食物转换、合理膳食、饮食行为等科学喂养知识的指导,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预防营养性疾病,促进儿童健康。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0~6岁(7岁以下)儿童及其家长。 三、内容与方法 (一)婴儿期喂养指导 1.纯母乳喂养 婴儿6月龄内应纯母乳喂养,无需给婴儿添加水、果汁等液体和固体食物,以免减少婴儿的母乳摄入,进而影响母亲乳汁分泌。从6月龄起,在合理添加其它食物的基础上,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1)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 1)产前准备:母亲孕期体重适当增加(12~14公斤),贮存

脂肪以供哺乳能量的消耗。母亲孕期增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可减少妊娠糖尿病、高血压、剖宫产、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和出生缺陷及围产期死亡的危险。 2)尽早开奶:生后2周是建立母乳喂养的关键时期。产后1小时内应帮助新生儿尽早实现第一次吸吮,对成功建立母乳喂养十分重要。 3)促进乳汁分泌 ①按需哺乳:3月龄内婴儿应频繁吸吮,每日不少于8次,可使母亲乳头得到足够的刺激,促进乳汁分泌。 ②乳房排空:吸吮产生的“射乳反射”可使婴儿短时间内获得大量乳汁;每次哺乳时应强调喂空一侧乳房,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则从未喂空的一侧乳房开始。 ③乳房按摩:哺乳前热敷乳房,从外侧边缘向乳晕方向轻拍或按摩乳房,有促进乳房血液循环、乳房感觉神经的传导和泌乳作用。 ④乳母生活安排:乳母身心愉快、充足睡眠、合理营养(需

额外增加能量500 千卡/日),可促进泌乳。 4)正确的喂哺技巧 ①哺乳前准备:等待哺乳的婴儿应是清醒状态、有饥饿感,并已更换干净的尿布。哺乳前让婴儿用鼻推压或舔母亲的乳房,哺乳时婴儿的气味、身体的接触都可刺激乳母的射乳反射。 ②哺乳方法:每次哺乳前,母亲应洗净双手。正确的喂哺姿势有斜抱式、卧式、抱球式。无论用何种姿势,都应该让婴儿的头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婴儿身体贴近母亲,婴儿头和颈得到支撑,婴儿贴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正确的含接姿势是婴儿的下颏贴在乳房上,嘴张得很大,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在嘴中,婴儿下唇向外翻,婴儿嘴上方的乳晕比下方多。婴儿慢而深地吸吮,能听到吞咽声,表明含接乳房姿势正确,吸吮有效。哺乳过程注意母婴互动交流。 ③哺乳次数:3月龄内婴儿应按需哺乳。4~6月龄逐渐定时喂养,每3~4小时一次,每日约6次,可逐渐减少夜间哺乳,帮助婴儿形成夜间连续睡眠能力。但有个体差异,需区别对待。

7~24 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7-24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 本指南所称7~24 月龄婴幼儿是指满 6 月龄(出生180 天)后至 2 周岁(满24 月龄)的婴幼儿。 对于7~24 月龄婴幼儿,母乳仍然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但单一的母乳喂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其对能量以 及营养素的需求,必须引入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与此同时,7~24 月龄婴幼儿胃肠道等消化器官的发育、感知觉以及认知行为能力的发展,也需要其有机会通过接触、感受和尝试,逐步体验和适应多样化的 食物,从被动接受喂养转变到自主进食。 这一过程从婴儿7 月龄开始,到24 月龄时完成。这一年龄段婴幼儿的特殊性还在于,父母及喂养者的 喂养行为对其营养和饮食行为有显著的影响。顺应婴幼儿需求喂养,有助于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并具有长期而深远的影响。 7~24 月龄婴幼儿处于1000 日机遇窗口期的第三阶段,适宜的营养和喂养不仅关系到近期的生长发育,也关系到长期的健康。针对我国7~24 月龄婴幼儿营养和喂养的需求,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基于目前 已有的证据,同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HO)等的相关建议,提出7~24 月龄婴幼儿的喂养指南。 继续母乳喂养,满6 月龄起添加辅食。 提要 母乳仍然可以为满 6 月龄(出生180 天)后婴幼儿提供部分能量,优质蛋白质、钙等重要营养素,以 及各种免疫保护因子等。继续母乳喂养也仍然有助于促进母子间的亲密连接,促进婴幼儿发育。因此7~24 月龄婴幼儿应继续母乳喂养。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时,需要以配方奶作为母乳的补充。 婴儿满6 月龄时,胃肠道等消化器官已相对发育完善,可消化母乳以外的多样化食物。同时,婴儿的口 腔运动功能,味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觉,以及心理、认知和行为能力也已准备好接受新的食物。此时开 始添加辅食,不仅能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也能满足其心理需求,并促进其感知觉、心理及认知和行为能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基本知识

科学营养愉悦喂养中国宝宝营养喂养指南

第一章婴幼儿营养促进基本知识 一.婴幼儿营养促进基本概念 (一)营养:营养是所有生命物体的一种生命活动,是有关生命生长、维持、修复整个生命体或其中一部分过程的总和。 (二)营养成分:指食品中营养素和有益成分。包括能量、营养素、水分、膳食纤维等。 (三)营养素:食品中具有特定生理作用,提供机体生长、发育、维持机体活动和体质健康、繁殖以及正常代谢所需的物质。缺少这些物质,将导致机体发生相应生理学不良变化的各种物质称为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五大类。 (四)营养行为:是指母亲喂养婴幼儿的行为方式和宝宝自己摄取营养的行为方式。 例如:宝宝哺乳后,应让宝宝竖起俯卧在母亲肩头,轻拍宝宝背部帮助宝宝排除吃奶时吞咽下去的空气,待打完嗝后再少喂些许才算饱了。刚刚结束运动、愤怒、抑郁的母亲进行母乳喂养,宝宝会哭闹、烦躁不安;进食速度快、喜欢吃大块、偏爱某种食物的宝宝会导致肥胖;长期饥饿半饥饿,会导致生长激素分泌减少,导致生长迟缓。 (五)营养气氛:儿童的营养环境主要是由家长提供的,家长的营养观念、喂养行为和儿童本身的进食行为、进食环境、与家庭成员一起进食、摄食时的情绪、习惯等。 (六)营养投入:是指营养素、营养行为和营养气氛三者共同作用的总和。营养结局是生长发育状况和健康水平的总和。 (七)生长发育:从受精卵着床到胎儿出生、再到青春期结束进入成人期的全过程。其中体格的发育叫生长,即“长个增重”;功能的成熟、能力的获得叫发育,即“长本事”。 (八)儿童营养与成人营养的不同:成人靠新陈代谢维持机体的完整,“老化”是成人的主要生命表现;而“生长发育”是儿童的主要生命表现,这个过程不仅仅是获取营养素,营养行为和营养气氛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极大。因此妈妈必须掌握营养素、营养行为、营养气氛

幼儿饮食: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基本知识

幼儿饮食: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基本知识 第二章重要的喂养理念 ——宝宝的食物形态与生长阶段 四.人类的三种食物形态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营养来源:人类从出生以后要经历三种食物的形态,液体食物阶段、泥糊状食物阶段和固体食物阶段。 (一) 液体食物: 母乳是婴儿理想的均衡食物,而且独具免疫物质,有利于婴儿的正常生长发育。提倡、保护和支持母乳喂养是全社会的责任。希望80%以上的婴儿获得母乳喂养至少在4个月以上。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全球母亲应坚持至少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坚持1年。无法实施母乳喂养的宝宝实施趋近母乳化配方粉喂养。建议两岁以内的宝宝不使用鲜奶喂养。 (二) 泥糊状食物: 单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在出生后的一个月内,较少发生喂养方面的问题,一般来说,您无需为不足四个月的宝宝添加任何辅助食品,请在4-6个月后合理

添加泥糊状食品,同时坚持母乳喂养1年。 所谓泥糊状食物,是指含液体量介于液体食物和固体食物之间的食物,如谷类糊、水果糊、粥、水果泥、菜泥、肉泥等。工业化生产的糊糊、米粉和家庭自制的泥糊状食品都叫作泥糊状食物。它是4-6个月以后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重要来源。 泥糊状食物与液体食物同样重要,也是“主食”,缺一不可。从第四个月开始就不能叫做“辅食添加”,应该叫“泥糊状食品喂养”。泥糊状可以是谷物类的糊、各种粥,也可以是烂面条,也可以是肉泥、菜泥等,只要把这些食物弄成泥糊状,就应该适合4-6个月宝宝的喂养。 (三) 固体食物:强调“自然食物、均衡膳食”,不提倡儿童服用各种补品和所谓的营养品。 婴儿进食的变化:出生至4-6个月内为乳类;4-6个月以后为泥糊状食物﹢乳类;8-9个月以后为泥糊状食物﹢固体食物﹢乳类。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对营养需求不一样,后一阶段不能完全弥补前一阶段。人类由于进化的结果,体内器官和组织分工很精细、精密,与动物在进食方式上有根本区别,哺乳动物,可以从流质食物直接到固体食物,人类的婴儿从进食流质到固体食物中间必须吃泥糊状食物过度。 五.婴儿出生后****年的三个生长阶段 月 增 长 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