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氧化氮神奇生物化学作用正在揭示中

一氧化氮神奇生物化学作用正在揭示中

一氧化氮神奇生物化学作用正在揭示中
一氧化氮神奇生物化学作用正在揭示中

一氧化氮神奇生物化学作用正在揭示中

吴国庆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

95年夏天在北京举行的第27届国际化学奥林匹克有一道以NO的生物化学功能为主题的竞赛试题、反映了试题编制者们力求的先进性、趣味性和新颖性,受到广泛欢迎。下面是有关这个曾被美国某杂志选为明星分子的小小无机分子神奇功能的一些新近报道的综述,读者通过阅读本文也许还可以感受到,化学对生命的研究已经进步到什么地步。本文主要是根据C EN,MAY6、1996:38~42上一长篇报道改写的。

你也许知道有一种叫做硝酸甘油酯的药物,已经用了100多年了,它可以用来治疗突发的心绞痛。其实,这是利用了这种药物在生理条件下释放出的一氧化氮,它或许是一氧化氮作为药物的最老应用,尽管是不自觉的,只是到了近年,人们才认识到一氧化氮对动物有着多种重要作用。例如,已经知道,它是神经脉冲的传递介质,有调节血压的作用,能引发免癌功能等;如果人体不能及时制造出足够的一氧化氮,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疾病:高血压、血凝失常、免疫功能损伤、神经化学失衡、性功能障碍以及精神痛苦等等;使用释放NO的新药甚至可能对抑制癌症有重要作用。

对一氧化氮的认识首先要归功于微量分析技术的发展,因为一氧化氮在生命体内的浓度是极低的,仅达微摩尔级甚至更低。而且、一氧化氮在细胞间存留的寿命也很短,因为NO是单电子分子,很活泼,一旦生成,很快被反应掉。因此,测试太难,这就不难理解,这样简单的分子为什么这样晚才被人有所认识。

NO的生成一氧化氮分子在生命体中是在一氮化氮合成酶(下文用缩写NOS)的催化作用下生成的。这种酶有多种存在形式,但其功能都是氧化精氨酸的两个胍基氮之一生成瓜氨酸和一氧化氮。反应所需的电子来自辅酶II[即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 后者同时被氧化。分子态氧是一氧化氮的氧源。

NO在生物体里的主要反应在生物体内NO的攻击目标首先是蛋白质辅基里的金属离子,特别是血红蛋白里的铁,它与金属原子形成亚硝酰加合物。第二个去处是NO能与超氧离子(O2-)反应生成过氧亚硝酸根(ONOO-),第三个去处是,跟蛋白质或肽里的硫醇基反应生成S-亚硝酰加合物。

NO对NOS的自抑制作用96年3月在美国的一次全国会议上,有人描述了通过神经原的NOS的作用产生的一氧化氮如何快速地与酶本身的血红素中心的亚铁离子生成络合吻的过程。该络合物生成的速度极快,在酶合成第3个一氧化氮分子之前就使反应达到平衡。据报道,与NO分子快速反应的其他生物分子对该络合反应的速率没有影响,这证明,NO脱离酶的活性中心与其他分子反应前一直是键合着的。一旦生成亚铁-亚硝酰络合物,酶便不再具有活性。研究者使用可见光谱和拉曼光谱证实。甚至NO正在继续合成时,70~90%的酶已经失去活性成为自抑态。研究者很惊奇:为什么酶会如此快地因自己的产

物(NO )而失活?他们认为,可能酶的活性是组织中存在的氧量调节的。NO络合物的生成容许神经原的NOS去合成NO,其速度则与氧的浓度成正比。

NO是氧量传感器NO结合血红素里的亚铁,一结合便与分子氧反应,生成硝酸根离子,并把血红素铁氧化成高铁。研究者强调,NO-酶络合物与氧的反应是阻抑酶再次进入生化合成历程的唯一途径。这就建立了一种不寻常的条件,使借助氧来分解亚铁-NO络合物成为稳态下的催化剂的定速步骤,而决定速度的并非电子转移、产物离去或任何其他通常决定生物合成反应的步骤,因而,通过生成亚铁-NO络合物,NOS事实上成为氧的“传感器”,能迅速改变正被合成的NO的量,以反映组织中氧量的变化。

NOS并非唯一一种能够反映NO受氧浓度变化影响的含血红素蛋白质,血红蛋白也具有这种性质[ Nature,380,221(1996)] 。血红蛋白结合或释放氧或者与NO和氧反应生成硝酸根离子会引起整个血红蛋白四聚体的变化。这些变化导致位于蛋白质半胱氨酸残基的硫基结合或释放NO。在血红蛋白的巯基和血红蛋白之间的相互反应是极其巧妙的,此中,血红蛋白会发生一次变构,引起巯基释放NO,该过程则既受配体的结合力的控制,又受血红素的自旋态的控制。

NO调节血压这些研究者从而闹清了一个长期未解的谜:NO一个重要的生物化学功能—调节血压。血管内壁细胞含有它们自己的NOS,它们合成NO,合成的NO与邻近的平滑肌细胞里的含血红素的酶—鸟苷酸环化酶反应,使肌肉松驰,使血管扩张,但是研究者们感到困惑不解的是,以微摩尔量级计的NO是如何能够到达肌肉的,因为血管本身所含的血红蛋白的浓度达毫摩尔量级,足以清除和破坏这些NO。后来,这批美国Duke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NO在血红蛋白的血红素里是通过生成亚硝基硫醇而受到保护免于转化为硝酸根的。最令人惊异的是这种亚硝基硫醇是NO跟血红蛋白本身的半胱氨酸基反应生成的,每一个血红蛋白的四聚体含有4个血红素基团和两个半胱氨酸基,每个半胱氨酸基有一个硫醇基,可以结合一个NO分子。这些半胱氨酸在生物进化成鸟类和哺乳动物时得以保存,细胞生物学家长期以来就猜疑它们具有某种重要功能而一直未能得解。

使用化学荧光技术能够测量纳摩级浓度的生物体系里的亚硝基硫醇。研究者们指出,NO既与血红素铁结合,又与半胱氨酸的巯基结合。在氧的存在下,亚铁血红素的上NO被氧化成硝酸根。血红素铁的氧化态的变化会影响半胱氨酸中结合着的NO,使它释放NO。他们观察到血红细胞上的这一基团被转移到一个小肽的硫氢基上,例如转移到谷胱甘肽上,后者将把NO携出细胞。当氧被结合到血红素铁上时,半胱氨酸会结合更多的NO。血红蛋白结合氧会使整个四聚体的构型发生变化,由此会使半胱氨酸上的硫氢基更容易结合NO。

研究者们测定由老鼠的动脉和静脉取来的血液发现,当血液被输送到肺部时,它既从血红素中心取得氧,又从血红蛋白的半胱氨酸残基上取得NO,而返回到肺部的血液里的血红蛋白则既耗尽了氧又耗尽了NO,研究者们指出。富氧血红蛋白清除掉血管里的NO、但是却使血压发生显著的变化,因为该分子立即使其他分子释放NO,从而引起血管松弛。血红蛋白运输氧时同时也释放NO,可能因此有助于扩充毛细管,使氧能够被输送到需要的细胞中去。

另有人认为,NO的许多信号功能之一可能涉及NO从硫氢基释放或与之结合。许多肽和蛋白质能够形成亚硝基硫氢基,虽然S-亚硝酰血红蛋白是第一个被证实的,还应当有许多蛋白质,例如组织的血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活化剂和N-

甲基-D-天门冬酸酯的受体,也可能具有通过S-亚硝酰化作用来调节的功能,正如通过磷酸化调节的其他蛋白质一样。但是这种说法与某些化学家的说法是相左的。后者提出动力学的论据来反对在生理条件下生成S-亚硝基硫醇。

美国威斯康新大学的研究者们研究了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的调节机理,该酶与NO结合导致血管扩充。鸟苷酸环化酶也被卷入其他NO信号路径,包括某些在中枢神经的神奇莫测的学习和记忆的形成中起作用的路径,应用可见光谱和拉曼光谱,这些研究者研究了当NO结合时发生在鸟苷酸环化酶中的血红素铁的配位环境中的变化,据说。当NO结合时有一个组氨酸配体从血红素中被置换掉了,结果生成了血红素-亚硝酸络合物,该络合物不含任何来自蛋白质的配体。一氧化碳也能够结合血红素铁,但是后者不置换组氨酸配体,也不会使酶活比。为了确定置换组氨酸是否使鸟昔酸环化酶活化的重要条件,研究者们用其他具有不同配位优选性的金属卟啉来替换该酶的血红素基团。例如,Co(II)卟啉比起血红素更不喜欢同时结合NO和组氨酸。研究发现,跟天然的酶一样,含Co(II)卟啉的类似物在结合NO时也被活化。相反Mn(II)卟啉的类似物能够同时结合NO和组氨酸,不能因结合NO而被活化。鸟苷酸环化酶结合NO 后的形体在隔绝空气时十分稳定,但是在空气中渐渐失活。失活是跟被结合的NO氧化成硝酸根和亚铁血红素氧化成高铁血红素有关。这意味着,这个反应可能使酶在体内失效。

NO分子在昆虫吸血时的作用在阿里桑那大学的一批研究者报告说、至少有一类血红蛋白可以可逆地结合和释放NO。吸血昆虫在吸血时用这类酶扩张其猎物的血管。这些蛋白质的血红素里的铁是高铁而不是亚铁。它对NO的结合常数远小于亚铁血红素。因此在生理条件下NO能够从络合物里解离出来。同一大学的昆虫化学家则发现在两类不同的昆虫臭虫和锥鼻虫的唾液里发现一类叫做Nitrophorin的化合物。在pH为5.5(唾液值)时,NO结合牢固。当pH为7.35(其猎物的血液值)时NO结合松驰。pH值改变引起NO结合与释放的现象有助于确保昆虫得到足够的血。鉴于这两类昆虫的蛋白质相去甚远,因此它们可能彼此无关地用同一种方法来增加它们吸血的效率。

NO和超氧离子的反应NO的另一重要生物学反应是它与超氧离子O2-反应,反应的可能产物是过氧亚硝酸根离子ONOO-。在生理pH 值下,该离子的半衰期1-2秒,因此从未在细胞间检出该产物。过氧亚硝酸棍离子被认为是人体有炎症、中风、心脏病和风湿病引起大量细胞和组织毁坏的原因。它们在巨噬细胞里的受控生成是巨噬细胞能够杀死癌细胞和入侵的微生物的重要原因。怀俄明大学的研究者用生物拟态法合成了过氧亚硝酸的四甲基铵盐。合成反应是计量的,在液氨里进行,以保证超氧离子在溶液中存在,并可避免生成亚硝酸根和硝酸根的副产物。研究者们正用谱学方法和简单的反应来探究过氧亚硝酸根离子的基本性质。例如它的基态究竟是顺式的还是反式的,这两种构型之间转化的能阈有多大,以及它和硝酸根的异构化反应等。例如,他们发现,当16O标记的过氧亚硝酸根在18O标记的水中分解时,生成的硝酸根有关11%18O。由此可见,该反应绝不是简单的异构化反应。

正在试验中的释放NO的新药尽管像硝酸甘油这样的给出NO的药物已经用了一百多年,至今仍然没有一种完美的药物。例如,用于治疗心绞痛的硝酸甘油必须经还原产生NO。因连续使用硝酸甘油会造成人体供应的还原剂的一时匮乏而降低药效。又例如手术时用于控制血压的一种金属亚硝酰化合物—硝普盐会释放出有毒的副产物氰离子,新近研究的新药Diazeniumdiolates可能是一类较好的NO给体,可用于多种威胁生命的疾病。该阴离子以固态存在时是稳定的,

当溶解时则释放出2个摩尔的NO,如下式所示:

通过改变该阴离子的有机基团X可以合成的这类药物的种简直是无限的。所有已经合成的药物溶解释放NO分子的反应均为一级反应。在生理条件下,溶解后的分子的半衰期为3秒至20小时不等。

该新药正在研究的应用之一是用于心脏冠状动脉扩张术,在手术中打开的冠状动脉会导致平滑肌细胞增生和血小板聚集。NO可将两者阻抑住。一个试验是手术时在老鼠的冠状动脉血管外壁敷以含该新药的胶。发现在手术两周后组织的增生明显受到抑制。还有一则试验是将该新药注射到猪的心包内。考察是否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明显阻抑组织增生,美国国立肿瘤研究所的化学家们还考察了该新药能否防治因败血症等全身性炎症引起的肝脏损伤。早期的研究曾指出释放NO的药物有助于通过循环系统在败血症引起的休克时保护肝脏。

另外的试验发现这类新药能够诱发小鼠的免疫系统治疗因丝虫引起的象皮病。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则报告说,该类化合物会攻击分离的血管中的癌细胞,因此有可能降低癌转移的风险。新奥尔Tulane大学药学院则对雄鼠使用该药物时发现能诱导阴茎勃起,因而该药还可能用于治疗阳屡。

一氧化氮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研究进展_综述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第22卷第3期,2008年9月 Journal of Hebei Nor 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 ogy Vol.22No.3Sep te mber2008 一氧化氮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齐 秀 东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从一氧化氮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在植物体中的分布,对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以及与植物激素的关 系等方面综述了一氧化氮在植物体内的生理作用研究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一氧化氮;植物;生理作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Q94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7983(2008)0320017206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活性分子。20世纪90年代,NO被确认参与调控动物的生理过程,曾经成为当时国际生物学和医学界的一项令人瞩目的发现。此后,NO在植物体内生理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引起植物学界的重视。但NO在植物上的研究与在动物上的研究相比差距很大,大多数领域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问题诸如NO在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NO与植物的抗逆性以及NO与植物激素的关系等,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1 植物体内NO的生物合成 植物体内的NO是一种具有水溶性和脂溶性的小分子,具有自由基性质,容易得到或失去一个电子,能以一氧化氮自由基(NO.)、亚硝基阳离子(NO+)和硝酰阴离子(NO-)三种形式存在。不仅NO.具有生活活性,NO+和NO-也具有生物学效应[1]。无论是在细胞的水溶性原生质还是在脂溶性的膜系统,NO都能扩散移动。因此,NO一旦合成,就容易在细胞内和细胞间扩散,其作用范围主要是产生NO的细胞和邻近的细胞[2]。有资料表明,在甘蔗、玉米、向日葵、油菜、云杉和烟草等许多植物中都检测到NO的存在[3]。植物体内至少有三条途径产生NO,即硝酸还原酶(nitrate reductase, NR)途径、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途径和非酶促途径。还有研究认为,在植物体内还存在黄嘌呤氧化还原酶(xanthine oxidoreductase,XOR)途径和亚硝酸2NO还原酶途径[4]。 1.1 酶促反应途径 1.1.1 由硝酸还原酶(NR)介导产生 在高等植物中,NR是氮代谢的关键酶。NR介导产生NO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早在1981年,Har per[5]在分析大豆叶片组织NR活性时就检测到NO X 的产生。Dean和Har per[6]进一步将组成型硝酸还 原酶(c NR)纯化并证实NO X 是NR所释放的,c NR的活性可以被其专一抑制剂叠氮化钠完全抑制。后来,Garcia2M ata 等[7]证实NO X 主要成分是NO,少量N 2 O和NO2。研究发现,太阳花、甘蔗、玉米、葡萄、菠菜和烟草等植物在一定条件也 可以产生NO[8]。 1.1.2 由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催化合成 在哺乳动物中,内源性NO由NOS催化生成。它是以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酸(F AD)、黄素单核苷酸(F MN)、血红素、四氢叶酸、Ca2+/Ca M、Z N2+为辅基,以L2精氨酸、O 2 及NAD2 PH为底物合成。其反应过程如下: L2精氨酸+NADPH+O2NOS NO+L2肌氨酸+NADP+ 首先,NOS中的F AD/F MN接受由NADPH提供的电子,使NOS呈还原型,还原型的NOS在Ca2+/Ca M和O 2 的协助下,使L2精氨酸末端胍氨基的氮原子羟化生成中间产物N W2烃基2L2精氨酸而结合在NOS上。羟化的L2精氨酸在NADP 作用下进一步生成NO和胍氨酸[9]。 最早证明植物中可能存在类似于哺乳动物中的NOS的实验,是N inne mann和Marer在豆科植物M ucuna kassj oo中检测到NOS活性。同时,Cuet o等在Lup inus ablus的根和茎节中也发现了NOS的活性。后来,Delledonne和Du mer等分别在烟草和大豆中检测到NOS活性。同样,在小麦、玉米和大豆等植物中也发现了类似的NOS活性[10]。 尽管在多种植物中检测到NOS的活性,也己从植物中鉴定了两组类NOS,一类是从拟南芥和烟草由病原菌诱导的NOS(i N OS),另一组是从拟南芥由激素活化的NOS(A t N OS1)[11,12],但至今在植物体内还没有发现与已知哺乳动物NOS 序列相似的基因或蛋白质[13]。 1.1.3 其它酶促反应途径 St ohr等[14]发现烟草根具有亚硝酸2NO还原酶活性,能产生NO。植物体中发现XOR的活收稿日期:2008205213;修改稿收到日期:2008208229

人类99.9%的疾病与人体一氧化氮的缺失有关

人类99.9%的疾病与人体一氧化氮的缺失有关 经过穆拉德博士几十年潜心研究发现一氧化氮神奇分子产生难以置信的效果,人体中99.9%的疾病与一氧化氮有关,人体凡是有血液的地方就有一氧化氮的存在。穆拉德还将一氧化氮的应用意义一一列出:比如改善酒精对肝脏的损害;通过扩张肺血管对肺循环生理和病理过程进行调节,通过扩张血管缓解性功能障碍、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症状。 一氧化氮让你远离心脑血管疾病 如果能提高机体的一氧化氮水平,就会增加你更加健康和长寿的机会。提高一氧化氮水平,大部分心脑血管疾病都能预防。幸运的是,一氧化氮几乎对所有心脑血管疾病都有确切的疗效。如一氧化氮能降低高血压,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防止心脏病发作,预防卒中。实验和实践证明一氧化氮能够有效逆转心血管损伤。 一氧化氮能减少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发生 阿尔茨海默病是种令人恐惧和具有毁灭性的脑部疾病,影响着全世界数千万人的生活,它损害病人的记忆、语言和推理能力。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

患这种疾病的人越来越多。研究显示,脑内?%[-淀粉样蛋白斑的增加是其对氧化应激的一种反应。减少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关键是增加体内一氧化氮的生成和进食较多的维生素E、C和其他抗氧化剂。 一氧化氮能抑制癌细胞生长 癌细胞按照被称之为“癌发生”的复杂过程增值。开始,一个或多个基因被破坏,产生异常细胞,即突变,这种细胞开始快速生长且不受限制。机体对抗这些危及生命的突变细胞时,一氧化氮是最有力的武器之一。一氧化氮能够抑制癌细胞生长,不仅在早期阶段,而且在疾病的晚期阶段,高水平的一氧化氮能够减慢癌细胞的增值,使癌症处于停滞状态的时间足够长,以利于机体自身免疫系统杀死这些致命的细胞。 一氧化氮能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除非糖尿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否则其并发症将会非常危险并具有致命性。即使严格遵从医嘱测量血糖、服药和控制饮食,仍无法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研究表明一氧化氮生成量及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的改变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机制之一,因此保证体内合理的一氧化氮浓度是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关键。

一氧化氮的药用价值

一氧化氮:从普通分子到医药明星 2008-12-17 19:00:12 来源: 网易探索(广州) 网友评论 6 条点击查看 以前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主要是硝酸甘油,但医学界对这药物的作用机制并不清楚,而伊格纳罗和他的同仁发现其实真正起作用的是一氧化氮。 诺贝尔在一百多年前制造安全炸药时,曾把硝酸甘油作为主要原料之一。当时他患有严重的心绞痛,医生让他服用含“硝酸甘油”的药,却遭到他的激烈反对,在弥留之际,他曾这样说:“医生给我开的药竟是硝酸甘油,这难道不是对我一生巨大的讽刺吗?” 其实这并非讽刺。科学家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硝酸甘油能舒张血管平滑肌,从而扩张血管。他们认为,肯定有一种叫做“内皮细胞舒张因子”的东西,如果找到它,就能打开人体机理奥秘的一片新天地,从而找到更有效的方式治疗心肌梗死等病。 这个因子究竟是什么?

1986年,这一百年谜团终于被伊格纳罗博士和其他两位药理学家破译,它不是猜测已久的蛋白质类大分子,而是简简单单的一氧化氮!顿时,一氧化氮摇身变成了明星分子。伊格纳罗(LouisJ.Ignarro)博士和其他两位研究者共同发现的,他们因发现有关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统中具有独特信号分子作用而于1998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伊格纳罗出生于美国,并且他所有的研究工作也是在美国完成的。他在纽约长大并完成了学前教育,在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化学和药物学专业的学位,然后在明尼苏达大学医学专业深造。获得了药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又考取了心血管病方面的专业资格。 虽然具有医学方面的教育背景,但是伊格纳罗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尽管许多在学校学医的人立志要成为一名医生,治病救人,伊格纳罗却与众不同,选择了做研究工作。这一决定最终使他取得了巨大的事业成就。伊格纳罗的专业是新血管领域,因此他经常在课堂上谈到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要对学生讲解硝酸甘油,扩张血管、促进血液流动的药物。他说,当病人出现胸痛、心绞痛的时候,就意味着心脏的供氧不足。病人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不超过五分钟,疼痛便会消失。由于这种立竿见影的功效,一个多世纪以来,硝酸甘油被普遍用于治疗胸痛。 “硝酸甘油是一种药,但是它同时也是一种烈性的爆炸物,用于制造炸药。因此在我讲课的时候,也很想在自己的脑海里弄清楚,硝酸甘油这样的爆炸品怎么就能够用来治疗心绞痛的。我去了图书馆,想查看它到底是什么样的作用机理,但是我发现根本就没有人了解。”这位科学家回忆道。 伊格纳罗决定在实验室对硝酸甘油进行研究。经过三年的研究,他发现硝酸甘油本身并不是一种药物,可是当人体摄入之后,它就转变、代谢为一氧化氮。发现这一点之后,伊格纳罗开始研究一氧化氮的其他效用。他发现一氧化氮具有的健康益处远远超出他最初的猜想:它能降低血压,预防中风和心脏病。 然而令人吃惊的是,当时人们并不知道,人体本身居然可以产生一氧化氮,伊格纳罗介绍说,一氧化氮是一种随处可见的化合物,就是在空气中也存在。 在人体中,一氧化氮是一种非常小的分子,类似于氧气,出现在动脉内膜中。换而言之,是动脉内膜的细胞在制造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一旦生成之后,就与动脉中的肌肉细胞接触并使之放松,它扩张了动脉。这样就使得血压降低,从而改善血流”。 更重要的是,他接着说,这种化学品还能预防血液在一些危险的部位发生凝结。如果血液在心脏或脑部发生凝结,则病人就会罹患心脏病或中风。只要人体产生足够数量的一氧化氮,那么前面谈到的问题发生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伊格纳罗的发现还打破了人们认为一氧化氮是有毒物品这种错误观念。

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安顺市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下列生活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 石蜡融化 B . 粉笔折断 C . 纸张燃烧 D . 车胎爆炸 2. (2分)(2018·大连模拟) 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 . 馒头 B . 苹果 C . 鱼肉 D . 白菜 3. (2分)(2018·大连模拟) 下列物品中,由合成纤维制成的是() A . 锦纶风衣 B . 纯棉床单 C . 羊毛袜子 D . 真丝裤裙 4. (2分)(2018·大连模拟) 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 K2SO4 B . NH4 H2PO4 C . CO(NH2) 2 D . Ca3(PO4) 2 5. (2分)(2018·大连模拟) 下列关于氧气的认识,错误的是() A . 能供给呼吸 B . 约占空气质量的21% C . 能支持燃烧 D .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6. (2分)(2018·大连模拟)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井水 B . 硬铝 C . 沼气

D . 纯碱 7. (2分)(2018·大连模拟)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 KClO3 B . SO2 C . H2 CO3 D . O2 8. (2分)(2018·大连模拟) 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 质子数不同 B . 中子数不同 C . 电子数不同 D .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9. (2分)(2018·大连模拟)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错误的是() A . 氢氧化钾K(OH)2 B . 氯化锌ZnCl2 C . 硝酸HNO3 D . 氧化铜CuO 10. (2分)(2018·大连模拟) 下列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A . 医用酒精 B . 生理盐水 C . 碘酒 D . 白醋 11. (2分)(2018·大连模拟)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呈碱性的是() A . 雪碧pH=3.5 B . 牛奶pH=6.5 C . 矿泉水pH=7 D . 肥皂水pH=9.5 12. (2分)(2018·大连模拟)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 B .

非甾体抗炎药综述

一.简介 非甾体抗炎药( no n- steroidal ant i- inf lammatory dr ug s, NSAIDs) 是指具有解热、镇痛和消炎作用而非类固醇结构的药物。临床应用极为广泛, 是仅次于抗感染药的第二大类药物1。非甾体抗炎药是急、慢性风湿性疾病的非类固醇一线治疗药物, 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等作用, 主要用于炎症免疫性疾病的对症治疗, 能有效缓解肌肉、关节及炎症免疫性疾病的局部疼痛、肿胀等, 广泛用于腰背痛、牙痛、痛经、急性痛风、外伤或手术后疼痛、癌痛等的治疗, 且无成瘾性和依赖性的特点。据不完全统计, 全世界大约有1亿多人在服用NSA ID s, 其中有一半以上是老年患者。每天约有3 0 0 0 万关节炎患者服用NSAIDs,在我国最保守估计每年至少有500 万OA患者和4 2 0 万R A 患者在服用N S A I D s 。在中国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疼痛的患者约占门诊总人数的1/ 5~ 1/ 4, 因此, 可以说N SA ID s 是临床医师特别是骨科大夫应用较多的药物之一2。随着此类药物的研究进展, 其临床使用范围在不断扩展。 二.发展简史 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的N S A I D s ,具有神奇的、源远流长的历史。追溯到公元前约460 年至377 年希波克拉底曾经使用柳树皮来治疗骨骼肌肉疼痛;1 7 6 3 年的英国传教士爱德蒙特·斯通(E d m a n dS t o n e )第一次比较科学的描述将柳树叶煎液作为一种抗炎药;1828 年德国慕尼黑药学教授约翰·布赫勒(Johann Buchner)提取出柳树皮中的有效成分水杨苷,次年汉立·里劳西(Henri Leroux)获得其结晶;水杨酸则是意大利化学家雷非·皮立亚(Raffaele Piria)首次从水杨苷中获得,1859年德国化学家赫尔曼·柯比(Hermann Kolbe)完成了鉴定及合成其化学结构的工作,1 8 7 4 年水杨酸开始生产;鉴于水杨酸的胃肠道刺激性和不适的口感,1 8 9 7 年德国拜耳公司的化学家霍夫曼(H o f f m a n n )成功合成了乙酰水杨酸;随后拜耳公司的首席药理学家海里希·狄里舍(H e i n r i c hDresser)通过自身实验和随后的动物实验证明乙酰水杨酸具有良好的抗炎和镇痛作用,并于1899 年注册了商品名为阿司匹林(Aspirin)。此后的100 多年来,阿司匹林深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作为NSAIDs的原形药并成为药物史上的一颗“常青树”3。 1898 年, 由德国拜尔药厂首先合成的阿司匹林是最早用于风湿热及关节炎的治疗药物。由于其在大剂量时才能发挥消炎止痛作用并伴随明显的胃肠道副作用, 逐渐被新上市的NSAID 所取代。1952 年, 保泰松( 苯丁唑酮) 问世, 为第一个被命名的非甾体抗炎药。因其强大的抗炎镇痛效应而广泛用于风湿病的治疗长达30 多年。至20 世纪80 年代, 因相关的不良反应, 如粒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甚至再生障碍性贫血等不断出现而逐渐被限制使用或禁用。1963 年, 吲哚乙酸类NSAID 的代表药物消炎痛( 吲哚美辛) 上市, 虽然其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较强, 但因胃肠道、肝脏和肾脏等毒副作用仍然很严重而逐渐少用。1969 年, 1姜爱霞.非甾体抗炎药的研究[ J].潍坊学院学报.2010,10(6):96-98 2刘红,李国珍,葛泉丽.非甾体抗炎药的作用机制及进展[J ].实用医技杂志.2003,10(4):401-402 3李梦涛,曾小峰.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过去、现在与将来[J ].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8):24-29

一氧化氮供体对肿瘤的作用

一氧化氮供体对肺癌的作用 一、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是由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 synthase, NOS)催化L-精氨酸脱胍基而生成,是近年来才发现的生物活性物质,参与机体的许多重要生理过程,且NO与消化系统的疾病(如肿瘤)日益受到关注。已知,活化的巨噬细胞有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NO是活化的巨噬细胞杀伤肿瘤细胞时产生的毒性效应因子之一。Hibbs首先发现,活化巨噬细胞产生的NO具有抑制生长和细胞毒性作用,能抑制与巨噬细胞共同培养的肿瘤细胞的许多代谢活动,如线粒体呼吸、DNA 复制等,导致瘤细胞内铁元素大量丧失,细胞死亡。 本实验的研究可有效控制肺癌的生长和转移。 二、实验方案 (一)实验设计的目标:专家已证明一氧化氮对癌细胞有抑制作用,通过本实验可以进一步验证这一现象,并扩大了肺癌的治疗途径。 (二)实验设计: 实验对象:小鼠 实验原理:硝酸酯类,此类药称为NO供体。该机制产生的NO称外源性NO, 常用药物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犁酯,此类药物需经细胞代谢才能生成NO, 连续使用数小时,或数天可出现耐受现象。活化巨噬细胞产生的NO具有抑制 生长和细胞毒性作用,能抑制与巨噬细胞共同培养的肿瘤细胞的许多代谢活动, 如线粒体呼吸、DNA复制等,导致瘤细胞内铁元素大量丧失,细胞死亡。 实验步骤:1、挑选四只体型相似、健康状态良好的雄鼠标号ABCD。2、并分 别在他们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使他们患上肺癌。3、A鼠用生理盐水(对 照组)灌胃、BCD鼠分别用硝酸甘油处理高浓度组、硝酸甘油处理中浓度组、 硝酸甘油处理低浓度组,处理组以不同浓度硝酸甘油溶液(1.6,0.5,016g /L)灌胃0.4mL/(只·d)。4、连续10d,于21d处死,对血中硝酸盐含量和生 化指标以及各主要脏器重量进行测定,并观察原位瘤质量和肺转移情况结果。 三、可行性分析 1、小白鼠容易得到。 2、实验过程中所需药品如硝酸甘油价格便宜,易得。 3、Lewis 肺癌细胞可由中大医院提供。4、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四、创新性分析 以往的实验只研究一氧化氮大对癌细胞杀伤效果,本实验通过对硝酸甘油浓度的控制来研究其对癌细胞迁移的影响,故有一定的创新性。 五、预期进展 硝酸甘油作为一氧化氮供体胃肠道给药在一定剂量可以抑制肿瘤转移,同时对动物生理机能无明显影响,即一定含量的一氢化氧能够抑制肿瘤转移。 六、完成实验的条件 仪器设备:注射器、导管、量筒、滴管等。 实验动物:4只健康雄鼠 药品:Lewis肺癌细胞、硝酸甘油

一氧化氮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一氧化氮对人体的重要作用 1.调节血管紧张度,降低血压 早期高血压没有明显症状,可能表现不出来。由于受损的内皮细胞不能产生足量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缺乏导致了一系列心脑血管病,使血压更高、动脉硬化更严重,进入了恶性循环。与体内其他任何因素相比,一氧化氮能更好地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管的阻力),随着平滑肌的舒张,血管扩张血流更容易通过,从而降低血压的目的。 2.改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一氧化氮能够降低胰岛素抵抗力,提升胰岛素对血糖的敏感度,从而加快体内血糖的代谢;另一方面,一氧化氮能够修复血管内皮细胞,降低因糖质代谢而引发的血管、神经病变,从根本上抑制及改善糖尿病并发症。最后一氧化氮还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提升胰岛素受体敏感度,更好的起到代谢血糖的作用。 3.清除血管炎症,防止动脉硬化内皮的损伤能减少一氧化氮的生成。为了保持心血管的健康,机体需要产生有益于健康的足量的一氧化氮。事实上,当机体正在生成足量甚至过量的一氧化氮时,不可能形成斑块和动脉粥样硬化,甚至可逆转这些情况。 4.改善睡眠质量;科学家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如果一氧化氮配方科学有效的话,还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帕米诺一氧化氮采用科学的原料配比,在增加血管、神经供血量及营养供应的同时,又能够舒暖血管平滑肌,促进体内松果体素的自然分泌,从根本上改善睡眠质量。 5.防止凝血,清除血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在一氧化氮的诸多作用中,以舒张血管作用最为重要,这有助于调整血流至全身的每一个部位。一氧化氮可舒张和扩张血管以确保心脏的足够供血。一氧化氮也可以阻止血栓形成,血栓可诱发卒中和心脏病发作,同时一氧化氮可调节血压。一氧化氮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减慢动脉硬化斑块在血管壁的沉积。在冠状动脉内,胆固醇和脂肪逐渐增多并形成动脉硬化斑块,结果是动脉变窄、甚至阻塞动脉,从而使心脏血液供应减少,一氧化氮可以消除这种斑块,从根本上改善甚至逆转心脑血管病。一氧化氮是维持冠状动脉舒张反应的重要物质。冠状动脉内一定量的一氧化氮的释放,能够维持较低的冠状动脉阻力,保证心脏充足的供血,特别是慢性心脑血管的人,能大大减少冠状动脉缺血的危害,防止冠心病的发作。 6.清除自由基,抗发炎,消肿胀,防止病毒入侵,抑制癌细胞一氧化氮能使引发心血管病发生的氧化应激降到最低。当大量存在的自由基未被清除之前,它们会抑制机体生成一氧化氮。当机体处于氧化应激时机体比正常产生较少的一氧化氮。抗氧化剂对改善这种状况有很好的帮助,机体的抗氧化剂类似清道夫,在自由基产生损伤前寻早并中和它们。白细胞利用一氧化氮不仅可以杀死一系列细菌、真菌和支原体到呢个病原体,而且对肿瘤也有对抗作用,由于一氧化氮能够诱导细胞的死亡和凋亡过程,故一氧化氮能很好的抑制肿瘤的生长,达到了防癌抗癌的目的。 结果0.05≥p>0.01被认为是具有统计学意义,而0.01≥p≥0.001被认为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精神源学说认为,在外因刺激下,病人出现较长期或反复较明显的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变化时,大脑皮层兴奋抑制平衡失调,导致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儿茶酚胺增加(主要是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从而使小动脉收缩,周围血管阻力上升,血压增高。

一氧化氮对人体作用

一氧化氮对人体的七个作用 一氧化氮与血压调节 1、为什么血压会升高 为了理解高血压的机制,可以把它想象为一个末端带有喷嘴的水管。有两种方法可以提高水的压力:可以打开水龙头并通过水管泵出更多的税,也可以拧紧喷嘴以提高水流的阻力。血压的作用原理与这种方式相似,血压取决于心脏泵血的力量、全身的血管容量以及血管的阻力。收缩动脉使血流受阻从而导致血压升高,相反,如果动脉舒张管径变宽,血液就更容易流动,血压则下降。 2、高血压的危险性 高血压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为靶器官的损伤,如果心脑肾致命损害。长期的高血压弱得不到有效改善,心脏就会因过度劳累而代偿性肥厚扩大,进而出现功能衰退,这就是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同理,管道内压力过高,脆弱硬化部分的管道就很容易爆裂,发生在脑血管,就是出血行脑卒中;同样,肾脏是极丰富的毛细血管网,这种微细血管网排除身体内读物的功能受损,体内有毒物质贮留与血内,即策划过难为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高血压若得不到及时的有效的控制,心、脑、肾三个重要的生命器官就会受到致命打击,从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诸如:心: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力衰竭;脑:高血压性脑出血、脑梗塞;肾: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而医学界众所周知,这些问题是可以在发现高血压之初进行预防的,而且是行之有效的,但当这些问题发生后,对以上或病人及家属来讲,不论是从所花费的精力、财力、体力上都将是徒劳而无益的。 如果您和2.7亿人一样已经患有高血压,发生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将是正常人的7倍以上。 3、一氧化氮如何降低血压 早期高血压没有明显症状,可能表现不出来。由于受损的内皮细胞不能产生足量的一氧化氮,一氧化氮缺乏导致了一系列心脑血管病,使血压更高、动脉硬化更严重,进入了恶性循环。与体内其他任何因素相比,一氧化氮能更好地舒张血管平滑肌(降低血管的阻力),随着平滑肌的舒张,血管扩张血流更童话已通过,从而降低血压的目的。 二、一氧化氮与糖尿病 1、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絮乱综合症,临床上以高血糖为主要特点,典型病例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表现,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分Ⅰ型和Ⅱ型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Ⅱ型糖尿病所占的比例月为95%。现代医学研究证明Ⅱ型糖尿病人的主要病因是因为胰岛素抵抗(氧化应激),即胰岛素对血糖代谢的敏感度不够,不能正常的代谢血糖 2、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有血糖偏高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如:心血管病变、脑血管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糖尿病病人中75%的人患上了心脑血管病变,患病10年以上的人群中,80%最终死于肾脏衰竭,几乎所有人的糖尿病人都与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糖尿病将是21世纪比癌症还要恐怖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病! 3、一氧化氮对糖尿病的重要作用 一氧化氮能够降低胰岛素抵抗力,提升胰岛素对血糖的敏感度,从而加快体内血糖的代谢;另一方面,一氧化氮能够修复血管内皮细胞,降低因糖质代谢而引发的血管、神经病变,从根本上抑制及改善糖尿病并发症。最后一氧化氮还能够清楚体内的自由基,提示胰岛素受受体敏感度,更好的祈祷代谢血糖的作用 三、一氧化氮与性功能 1、性功能障碍的原因 正常的男子的性功能包括性欲、阴茎勃起、性高潮、射精和性满足等环节,如果其中任何渔歌环节发生问题二医学性生活的完善,医学上称之为性功能障碍。而女性的性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性欲冷淡,性高潮缺乏及阴道痉挛,性生活异常疼痛与性生活障碍。 从医学来说肾动脉硬化会引起肾血流量的减少,引起肾功能障碍,影响性功能。从医学的观念来讲,肾藏精,主生殖,肾所藏之元阴和元阳是人身的根本,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特别是性及生殖活动都由肾

【CN109806403A】一种含一氧化氮供体的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26863.6 (22)申请日 2019.02.20 (71)申请人 苏州大学 地址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济学路8 号 (72)发明人 刘庄 田龙龙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11227 代理人 常亮 (51)Int.Cl. A61K 51/02(2006.01) A61P 35/00(2006.01) A61K 101/00(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含一氧化氮供体的纳米片及其制备方 法与应用 (57)摘要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公开了一种含一氧化 氮供体的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 述纳米片由一氧化氮供体药物和金属离子组成。 本发明合成纳米片的方法简单,可大量制备纳米 片。本发明所合成的纳米片可以直接标记核素, 而不需要螯合剂。本发明所合成的纳米片可利用 核素的切连科夫荧光释放一氧化氮,不需要外界 刺激。本发明所述的纳米片标记放射性核素后可 以利用核素诱导的切连科夫荧光释放一氧化氮, 调节肿瘤微环境,增强肿瘤放疗、免疫治疗效果 可用于制备治疗癌症的治疗剂。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14页CN 109806403 A 2019.05.28 C N 109806403 A

权 利 要 求 书1/1页CN 109806403 A 1.一种纳米片由一氧化氮供体阴离子和金属阳离子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片,所述一氧化氮供体为硝普钠或亚硝基铁络合物;所述金属离子为锌离子、铁离子、铜离子、锰离子、钴离子或镉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片,其结构为Zn[Fe(CN)5NO]。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片,其为二维纳米片结构,厚度为0.7-10纳米。 5.权利要求1所述纳米片的制备方法,由金属离子和一氧化氮供体药物通过反相微乳法合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利用反相微乳法将锌离子和硝普钠混合,乙醇沉淀得到纳米片ZnNO。 7.一种标记核素的纳米片,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片上标记有医用发射高能α和β射线的放射性核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纳米片,所述核素为32P、90Y、177Lu、188Re、186Re或64Cu。 9.权利要求7或8所述标记核素的纳米片的制备方法,将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纳米片分散在水溶液中,加入放射性核素充分混匀。 10.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纳米片、权利要求7或8所述标记核素的纳米片在制备用于治疗癌症的治疗剂中的应用。 2

一氧化氮说明

一氧化氮产品说明 一氧化氮性质 化学品中文名称:一氧化氮 化学品英文名称:nitrogen monoxide 中文名称2:氧化氮 英文名称2:nitric oxide 纯度:99.9% 规格:40L CAS No.:10102-43-9 EINECS号:233-271-0 分子式:NO 分子量:30.01 分子键长:115.08pm 键解离能:941.69kJ/mol 磁性:顺磁性 一氧化氮用途 一、化学工业 一氧化氮也可用于硝化生产工艺,它可与烯烃加成,生成二亚硝基化合物,后者可 被氧化为硝基化合物。 聚氯乙烯行业的聚合反应中止剂。 二、电子工业 一氧化氮主要用于电子工业中的硅氧化膜形成、氧化、化学气相沉积。 三、航天工业 一氧化氮可用于航天火箭和卫星的推进剂。 四、计量标准气、校正气 标准气、校正气、大气检测混合气。 环保检测。 五、生命科学和医疗 一氧化氮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直接输入气体一氧化氮(如吸入一氧化氮缓解肺动脉高压与呼吸窘迫),或利 用一氧化氮供体产生一氧化氮作用于靶器官或组织(如冠心病、心肌缺血、内毒素 性休克、肺动脉高压及阳痿等),从而起到缓解或治疗作用。 二是加入相关药物调节机体一氧化氮的生成速度,如L-精氨是合成一氧化氮的前体,对许多疾病(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等,肾脏疾病如急性肾衰、阻塞性肾病、慢性肾病及胃黏膜溃疡等)具有有益的治疗作用。 一氧化氮使用注意事项

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透气型防毒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卤素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易(可)燃物、卤素、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以上资料由谱源气体收集整理,欢迎广大客户学习借鉴

一氧化氮的生物功能

一氧化氮与人体生物功能 近来发现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广泛分布于生物体内各组织中,特别是神经组织中。它是一种新型生物信使分子,1992年被美国Science杂志评选为明星分子。NO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生物自由基,分子小,结构简单,常温下为气体,微溶于水,具有脂溶性,可快速透过生物膜扩散,生物半衰期只有3-5s,其生成依赖于一氧化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 NOS )并在心、脑血管调节、神经、免疫调节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1. NO生物活性的发现 医学知识告诉我们,有两种重要的物质作用于血管平滑肌,它们分别是去甲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通过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受体而使其收缩。对于乙酰胆碱是如何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使之舒张,其途径尚不清楚,医学界一起在致力于研究。 1980年,美国科学家Furchaout 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了一种小分子物质,具有使血管平滑肌松驰的作用,后来被命名为血管内皮细胞舒张因子(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 EDRF)是一种不稳定的生物自由基。EDRF被确认为是NO。众所周知,硝酸甘油是治疗心胶痛的药物,多年来人们一直希望从分子水平上弄清楚其治疗机理。近年的研究发现,硝酸甘油和其它有机硝酸盐本身并无活性,它们在体内首先被转化为NO,是NO刺激血管平滑肌内cGMP 形成而使血管扩张,这种作用恰好同EDRF具有相似性。1987年,Moncada等在观察EDRF对血管平滑肌舒张作用的同时,用化学方法测定了内皮细胞释放的物质为NO,并据其含量,解释了其对血管平滑肌舒张的程度。1988年,Polmer等人证明,L-精氨酸(L-argi-nine , L-Arg)是血管内皮细胞合成NO的前体,从而确立了哺乳动物体内可以合成NO的概念。 2. NO的生物学作用 (1)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 NO在维持血管张力的恒定和调节血压的稳定性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生理状态下,当血管受到血流冲击、灌注压突然升高时,NO作为平衡使者维持其器官血流量相对稳定,使血管具有自身调节作用。能够降低全身平均动脉血压,控制全身各种血管床的静息张力,增加局部血流,是血压的主要调节因子。 NO在心血管系统中发挥作用的可能机制是通过提高细胞中鸟苷酸环化酶(guanylate cyclase , GC)的活性,促进磷酸鸟苷环化产生环一磷酸鸟苷(guanosine 3′, 5′–cyclic monophosphate cGMP),使细胞内cGMP水平增高,继而激活依赖cGMP的蛋白激酶对心肌肌钙蛋白Ⅰ的磷酸化作用加强,肌钙

一氧化氮供体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REVIEW * E-mail: xiaojing6@https://www.doczj.com/doc/c412719362.html, ; 635775299@https://www.doczj.com/doc/c412719362.html, Received October 21, 2016; revised December 29, 2016; published online January 20, 2017. . Chin. J. Org. Chem. 2017, 37, xxxx ~xxxx ? 2017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 SIOC, CAS https://www.doczj.com/doc/c412719362.html,/ 1 一氧化氮供体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王兵a,b,c,d 李娜a,b,c,d 刘腾a,b,c,d 王英爱a,b,c,d 王晓静*,a,b,c,d 孙捷 *a,b,c,d (a 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山东济南 250200) (b 山东省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山东济南 250062) (c 国家卫生部生物技术药物重点实验室 山东济南 250062) (d 山东省罕少见病重点实验室 山东济南 250062) 摘要 一氧化氮(NO)作为生物信使或效应分子在体内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因其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活性在临 床应用方面得到广泛关注。体内NO 生成不足常与多种疾病的形成密切相关,NO 供体化合物可以通过在体内释放NO 治疗和预防多种疾病。随着NO 供体化合物的广泛应用,其合成方法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高度重视。本文结合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对近十年NO 供体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一氧化氮供体;合成方法;药理活性 Research Progress on Synthesis of Nitric Oxide Donor Compounds Wang,Bing a,b,c,d Li,Na a,b,c,d Liu,Teng a,b,c,d Wang,Yingai a,b,c,d Wang,Xiaojing *,a ,b,c,d Sun,Jie *,a,b,c,d (a School of Medicine and Life Sciences University of Jinan-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Jinan 250062) (b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Jinan 250062) (c Key Laboratory for Biotech-Drugs Ministry of Health Jinan 250062) (d Key Lab. of Rare and Uncommon Diseases of Shandong Province, Jinan 250062) Abstract Nitric oxide as a biological messenger or effector molecule plays an important physiological role in the body. Owing to its various biological activities, it has received wide atten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Insuffi-cient NO production in vivo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a variety of diseases. NO donor compounds can release NO in vivo to treat and prevent many diseases. With its wide application in medicine, the methods for the synthesis of NO donor compounds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of researchers. In this paper,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past 10 years in synthetic methods for NO donor compounds were reviewed. Keywords nitric oxide donor ; synthetic methods; pharmacological activity 近几十年,NO 常被人们用以阐明许多过去未能解释的生理现象,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NO 是一种寿命较短的自由基,半衰期仅数秒钟,由于其分子小且具有亲脂性所以很容易透过细胞膜[1]。在体内由L-精氨酸和氧分子在一氧化氮合酶(NOS)催化下生成[2]。NO 在哺乳动物生理和病理生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如参与维持微血管和大血管的动态平衡[4]、神经信号传导[5]、免疫炎症的调节[6]、肿瘤发生与转移[7]等多种生理病理过程。体内NO 生成不足常与多种疾病的形成密切相关[8-11],因此外源性NO 对于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12]。所以,NO 供体药物成为了热门的新型药物研究对象。NO 供体是指一类在体内经简单酶解或非酶作用后释放出NO 的化合物,是NO 的储运形式,可以克服NO 本身难携带,难定量,半衰期短[13]等缺点。NO 供体药物主要是指NO 供体与已知功效的药物通过某些基团链接起来形成的具有协同生物活性的新化合物 [14,15]。目前的研究趋势是利用前药原理,将已知药物或已知活性化合物的结构与各类NO 供体通过各种链接基

呼吸清新空气感受神奇化学专题复习

呼吸清新空气感受神奇化学专题复习 山西刘福明 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高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 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 B.CH4 C.H2O D.KClO3 3、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4、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 (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 (D)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5、生活中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6、“神州六号”太空舱利用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而NiFe2O4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化,在该过程中NiFe2O4是() A.反应物 B.生成物 C.催化剂 D.消毒剂 7、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①④⑤C.④②①③⑤ D.④①②⑤③8、结合下列图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⑴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 a ; b 。 用A装置制取某种气体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为。 ⑵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标号);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应如何验 满?。 ⑶氢气是最清洁的燃料,它的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 应来制得。其化学方程式 为。收集氢气的装置可选 用或。(填标号) 9、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研究气体的制取和性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利用该反应制取氧气,发生装置 应选(填序号,下同)。 (2) 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发生下列反应2NO+O2==2NO2,则收集一氧化氮 气体时不能用的装置是(填序号)。 (3) 按图F作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我观察到的现象有(只 答一条),其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是。 (4) 实验室里将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未出现浑浊现象,可能的原 因是。 10、(1)通过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A.电解水B.分离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 E. (2)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下:

一氧化氮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_性质与功能

生物物理学报2012年3月第28卷第3期: ACTA BIOPHYSICA SINICA Vol.28No.3Mar.2012:173-184 173-184 —— —性质与功能 黄波,陈畅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100101 收稿日期:2012-01-16;接受日期:2012-02-08 基金项目:“973”计划项目(2012CB911000) 通讯作者:陈畅,电话:(010)64888406,E-mail:changchen@https://www.doczj.com/doc/c412719362.html, 摘要: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参与细胞信号转导的气体信号分子。NO参 与的生命活动非常广泛,在神经、免疫、呼吸等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很久以来,一氧化氮 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被认为是人体内合成NO的主要途径,其活性受到严格的调 控。直到最近,人们才发现亚硝酸盐(nitrite,NO2-)也可以参与体内NO的合成。本综述总结 NO的相关性质与功能,并简介亚硝酸盐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亚硝酸盐;巯基修饰 中图分类号:Q58 DOI:10.3724/SP.J.1260.2012.20007 引言 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itrogen oxide,NO)是由氮和氧两个原子构成的非常简单的 小分子。在自然界中,NO产生于闪电、核爆炸等高能反应,也可通过汽车尾气排放。1985 年,人们第一次发现南极高空臭氧层存在空洞时,除了氯溴化物之外,NO也是破坏臭氧层 的元凶之一。过去,人们一直认为NO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其实,血管内皮细胞也产生 NO,并具有与内皮细胞松弛因子EDRF(endothelium-derived relaxing factor)相同的生物活 性[1]。NO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参与体内信号转导的气体信号分子,在神经系统、免疫系统、 心血管系统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199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就授予了三位研究 NO生物学作用的先驱科学家。 NO的基本性质 了解NO的物理化学性质对理解NO的生物学功能非常重要。纯净的NO在常温常压 下是一种无色的气体,熔点-163.7℃,沸点-151.8℃,在空气中可很快与氧反应生成棕色的 NO2。NO不带电,微溶于水(1.9mmol/L·atm,298K),具有脂溶性(在疏水性溶剂中的溶 解度是在水溶液中的70多倍),是一种两性分子。 17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