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寒潮的防范措施

寒潮的防范措施

寒潮的防范措施
寒潮的防范措施

一、寒潮来临前的防范措施

1.了解重点防寒的养殖品种

防寒的重点品种是不耐寒的温水性鱼虾类,如罗非鱼、鲮鱼、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淡水白鲳等。这些品种耐低温的能力差,鲮鱼6℃ ~7℃,罗非鱼 10℃ ~12℃就会大量死亡。这些温水性鱼虾一般在水温降到上述范围前都必需采取保温措施,否则会冻死,有些即使没有冻死,冻伤后极易诱发感染水霉、寄生虫而大量死亡。

2.及时了解天气、水温变化

平时要经常听天气预报并测量养殖池塘水温

3.修整塘基、增加水深

在寒潮来临之前要改善池塘的基础条件,修整、加固塘基防止渗水,并增加池塘水深。

4.准备好越冬设施

在寒潮来临前完成越冬保温大棚的搭建、检修、加固工作,防止池塘渗雨。准备好充氧、供暖设备,可采取安装电热棒、锅炉、在大棚内燃烧薪炭等加温措施。

5.搭建挡风墙防寒

可在池塘北面用秸秆或泥土筑成 1.5米~2米高的挡风屏障,用毛竹,木棍支撑,可起到一定防寒作用。6.及时转塘或上市

保温条件差的池塘,在寒潮来临前或寒潮初期可将塘鱼一次性转移到保温条件好的池塘。如果已经达到上市规格,有市场销路的应及时一次性起捕收获上市。

二、寒潮期间的病害防治

1.加强水质管理

每天早、中、晚巡塘,监测水温、水质,防止缺氧。

2.减少人为刺激和干扰

尽量减少药物的使用,避免鱼类应激反应,可使用一些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使鱼机体慢慢复原。3.及时捞走死鱼

已出现冻伤或死鱼的鱼塘,应及时将死鱼捞走,并作无害化处理,以免死鱼腐烂污染水体。

4.科学投喂、科学管理

适当投喂精料,增强鱼虾体质。加强巡塘,记录水质、溶氧等变化。要根据水温变化,做到循序渐进,少量多投。

三、寒潮过后流行性暴发病的防治

1.死鱼对环境的危害

死鱼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导致池塘水质败坏,二是引起病原传播流行,三是起引起养殖区域甚至河系水域的大范围水质污染。

2.及时、彻底清理死鱼

当寒潮过后,天气转晴,水温回升时,死鱼大部分都浮上来,应全部捞走,少量藏于泥中的死鱼,可采取撒网检查的办法彻底清除,要彻底做无害化处理。

3.做好水体消毒防疫

施放石灰15公斤/亩(1.5米水深)或用每立方米水体20克的漂白粉(含有效氯25%)全池泼洒清塘消毒

4.加强池塘水质调控

冬春换季时低温阴雨和忽冷忽热的天气容易导致池塘内的藻类大量死亡,浮游植物的生长跟不上浮游动物的繁殖速度,水体溶氧减少,极易造成池水缺氧泛塘。

5.主要病害的防治

要加强疫病监测,重大疫情立即向渔业主管部门报告,防止流行。在低温阴雨季节,特别是在气温逐渐回升期是水霉病和小瓜虫病的高发期,这两种病害对淡水鱼类成鱼和鱼苗都危害严重,要做好预防。

低温寒潮天气应急预案

低温寒潮天气应急预案 引导语:如何制定低温寒潮天气应急预案?下面是为大家精心的低温寒潮天气应急预案,欢迎阅读! 为积极应对此次寒潮,我市有关部门已启动应急措施。 农业部门:做好农作物及畜禽防冻工作 xx月20日,市农业局发出紧急通知,制定出台农作物及畜禽抗寒防冻技术措施,帮助指导农户尽力减轻灾害损失。 我市农业部门已组织机关干部和农技人员深入基层,指导农民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对柑橘、油茶等林木采取覆盖、包扎、熏烟等措施防冻,对低洼地段园林进行清沟排水;做好大棚的加固、加膜、加温工作,及时清除大棚上的积雪;对油菜、露地蔬菜、茶叶等实施撒盖防冻和清沟排水,有条件的可撒施钾肥、草木灰或谷壳,提高农作物抗冻性。养殖区备好物资饲料,做好防寒保暖和疫病防控;对简易畜禽栏舍进行维修加固、检查用电线路,特别是要做好生产母畜及产仔猪舍保暖防寒工作;雨雪期间要适当提高畜禽日粮中的能量饲料比例;注意栏舍通风换气,及时排出有毒有害气体;加强疫病防控,做好消毒灭源;水产区加强水温监测,要加高水位,及时破除结冰,防止水中缺氧而导致鱼类死亡。 此外,我市各级农业部门已部署好抗灾救灾服务工作,以便一旦出现灾情及时向重灾区派出工作组和专家组,督促落实防御措施,检查指导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工作。 市服务业发展办:力保市场供应充足

应对此次强寒天气,市服务业发展办公室迅速行动,多措并举,打响了一场保市场供应的攻坚战。 该办成立了应对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工作领导小组并召开紧急会议,调度中心城区赣西批发市场蔬菜、水果库存情况;要求各县(市、区)商务(内贸)主管部门严格落实市场应急保供工作责任制,密切关注天气、市场供求及价格变化,加强对重要商品、重要市场的监测工作,安排值班人员到岗到位,并适时启动应急预案,确保生活必需品不脱销、不断档。 另外,各地商务(内贸)主管部门已做好各项防范措施,加强农贸市场、仓库等设施的现场安全管理及现场巡视,做好顶棚等设备的防护与加固工作。同时,加强与商务部应急商品数据库样本企业和省级生活必需品重点联系骨干企业的沟通联系,重点保障粮、油、肉、禽、蛋、菜、奶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并加强防寒物资的储备与管理,应对可能发生的险情灾情。 供水公司:全员在岗保正常供水 持续的低温雨雪天气可能会导致地表立管、水箱及水表等结冰、破裂。为此,市供水公司安排全员在岗,全力以赴做好低温防冻保供水工作。 该公司以微信、电话和上门服务的方式,向用户告知水表、水管防冻知识;成立了6支应急抢修小分队,分片分区配备抢修人员24小时值班。同时,该公司做好了各项应急物资的储备,确保在接到报

2011年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2011年一次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摘要:应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及T639资料,对2011.11.27~12.2阜阳一次寒潮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影响天气系统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阜阳地区多年雨雪相态转换的个例,探讨了降水相态变化的原因。研究表明:这次强寒潮是在高空倒Ω形势下,冷空气在西伯利亚地区堆积,当乌拉尔山阻高崩溃,横槽转竖,引导强冷空气大举南侵。阻塞高压和横槽的建立,是造成此次寒潮天气过程的主要环流背景;地面气温在2℃以下、1000hPa温度在l℃以下、925hPa 温度在-2℃以下、850hPa温度在-4℃以下,是判断降雪出现依据。 关键词:寒潮;大气环流;降水相态 Abstract: Using the conventional meteorological data, 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 data and T639 data,2011.11.27~12.2 Fuyang on a weather process of cold wave in the circulation background, influence the weather system and the causes were analyzed.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Fuyang area for many years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precipitation anomaly, the change of phase state and reason. Key words: cold;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precipitation phase 引言 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主要特点是剧烈的降温和大风,有时还伴有雨、雪、雨淞或霜冻等。寒潮是影响阜阳地区冬半年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之一,常给工农业、渔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带来巨大影响。因此弄清寒潮天气成因和形成机制的特征,做好天气预报服务,降低寒潮天气对自然和社会的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秋冬或冬春转换季节,当寒潮爆发时,往往降温幅度较大,降水的性质也不容易判断,雨雪转换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由于这类天气出现相对较少,降水相态的预报也成为预报的难点。下面将应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站资料及T639资料,分析2011年11月27日~12月2日影响安徽的寒潮天气环流背景、影响天气系统以及降水多相态成因,同时结合阜阳市近7年内的15次雨雪转换天气过程,给出了阜阳地区雨雪转换的天气学指标。 1天气实况及天气情况分析 2011年11月27到12月2号,一次寒潮袭击了我国中东部地区,给安徽省带来了降水(雨夹雪)、降温和大风天气。27日~30日,北方较强冷空气南下,给阜阳市带来了一次降雨、降雪过程,30日阜阳出现了雨夹雪天气,此次过程

浙江省2019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自主加餐练小题组合保分练29(含解析)

小题组合保分练29 (时间:30分钟满分:32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早在西汉时期,我们的先辈们筚路褴褛,一路向西,穿越草原和沙漠,开辟.(pì)出连通亚欧的陆上丝绸之路;后来,先辈们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hài)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 B.督查组多次表明来意,称此行并非来找茬.(chá),只是想和大家一起把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分析梳理问题的症.(zhēnɡ)结,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化解矛盾。 C.青春是苦涩的又是甘甜的,是清晰的又是朦胧的:冯小刚的青春有蹉跎.(tuó)岁月,也有鲤鱼跳龙门;郎平的青春是汗水铸造的排球梦;老狼的青春是镌.(juàn)刻在人们心中的歌谣。 D.健康教育的改革必须尊.(zūn)重科学,如“恐惧伤肾”等明显带有争议的论断竟堂而皇之地通过小学课本向不谙世事的儿童灌输,不管从哪个角度来恒量.(liánɡ)都是不妥当的。 解析:选B A项,筚路褴褛—筚路蓝缕。C项,“镌”应读“juān”。D项,恒量—衡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农历也称夏历、阴历。[甲]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月中叫“气”,所以二十四节气是由十二个“节”和十二个“气”共同组成的。但古人知道阴历的年份与太阳周期年并 不合拍,所以在对黄道进行精确研究后制定出二十四节气,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 ....的。[乙] 那些讥讽阴历不好的人真是井底之蛙: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从根本上摒弃 ..了阳历闰年闰日的设 置必要,连西方人都望洋兴叹 ....。 [丙]至于中国农历的月份有三十天的,与月亮的望朔周期合拍(也有二十九天的),但与 太阳年不合拍,因此 ..就有闰整个月的现象发生。一般来说,二十四节气中的某个节气是固定要在某个月份出现的,如果超月份出现,就闰上个月。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独一无二B.摒弃 C.望洋兴叹D.因此 解析:选C A项,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使用正确。B项,摒弃:舍弃。使用正确。C项,望洋兴叹:本义指在伟大的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今多指要做一件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语境中强调的是西方人对中国二十四节气的赞叹,因此成语使用不恰当。D项,因此:连词,因为这个,表示结果。使用正确。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甲 B.乙 C.丙 解析:选C 括号及其内容应移至“有三十天的”后面。

暖冬优美句

暖冬优美句 本文是关于经典句子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暖冬优美句 1、冬天泡一杯淡茶,坐在院子里细细品味。温暖的阳光轻轻地射在大地上,坐一会儿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2、阳光给人们的一种感觉是温暖的,冬日的阳光也不例外,它给人们的第一种感觉是温暖,在寒冷的冬天里,早晨太阳升了起来,把金色的光辉洒在大地上,大地妈妈苏醒了,不再那么寒冷。 3、冬日的阳光是温暖的;冬日的阳光是舒服的;冬日的阳光是妩媚的;冬日的阳光是让人感到温暖的。 4、儿时的冬天没有暖的享受,只有乐的天地。或在雪后的田野里堆雪人、打雪仗;或在凛冽的寒风下点火堆、烤白薯,争相吐着白汽试比高,露着红扑扑的脸蛋乐开怀。可以说,那时候的快乐时光与寒冬相伴,也许唯一感到暖和的就是晚上在火炕上美滋滋地睡上一觉,等待来日的快乐。 5、冬天来了,树上的叶子都慢慢的掉了下来,看见身边的人,穿上了多彩多色的羽绒服,戴上了象征性的帽子。深秋已去,冬季将至,把秋的悲伤移别到冬的“冷”,让它们更好的随心飞扬。 6、大自然的每一个角落都是亦真亦幻的诗,冬日里的阳光就是那最美的诗篇。

7、你们知道吗?阳光是金灿灿的,而冬日的又是什么样的呢?早晨,太阳升起了第一丝阳光,让人们倍感温暖,冬天虽然是寒冷的,但这阳光给大地披上了一件金色的衣裳,同学们上学的时候,这冬日的阳光在同学们眼里是一个可爱的精灵,它能随时随地带给人们是冬天而不像冬天的气息…… 8、漫步在园中小道上,一缕明亮的阳光从树丛中映照在我的脸庞。接着迎面拂来几丝微风,我展开双臂,享受着阳光的温暖。我情不自禁朝着阳光的方向走去,闭上双眼,感到冬日里的阳光的美丽慈祥。 9、冬日阳光不再那么灼人,刺眼,而是变得温和起来。阳光映在脸上,像母亲的手轻柔地抚摸你的面颊;阳光洒在身上,如慰藉万物的温床;阳光映在湖面上,波光粼粼,如冬姑娘眼中的秋波;阳光照在树叶上,如同输送养料的辛勤园丁…… 10、”在寒冷的冬天,腊梅花的叶子都冷掉了,它那如玉米粒般大小的花蕾就顽强地贴着深褐色的枝干欣然怒放,为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丝丝生机和暖意。在寒冬里卓尔不群的腊梅花整个就给人一种高贵的感觉!腊梅花这种在寒冷、艰苦的环境中生存的毅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1、虽已入冬,但感觉不到一丝冷气。单位和家里都有暖气,上下班的路上棉服棉帽“全副武装”,即使阴雨绵绵或大雪纷飞,也会在出租车或公交车里隔窗赏景。年复一年,暖冬的感觉愈加强烈,所有一切室外的活动能少则少,每日的供热情况不可或缺地成为大家

寒潮及其影响

寒潮定义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所谓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寒潮是一种大范围的天气过程,在全国各地都可能发生,可以引发霜冻、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 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由中央气象台2006 年制定的我国冷空气等级国家准中规定寒潮的标准是: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72小时内气温连续下降12℃以上,并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 若冷空气达不到这个标准,根据降温幅度的大小,又可划分为强冷空气、较强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和弱冷空气活动过程。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很大,一般而言,北方采用的寒潮标准是:24小时降温10℃以上,或48小时降温12℃以上,同时最低气温低于4℃。南方采用的寒潮标准是:24小时降温8℃以上,或48小时降温10℃以上,同时最低温度低于5℃。 冷空气定义 冷空气和暖空气是从气温水平方向上的差别来定义的。即位于低

温区空气称为冷空气。多数在极地与西伯利亚大陆上形成,其范围纵横长达数千公里,厚度达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冷空气过境会带来雨、雪等,使温度陡然下降。每次冷空气入侵的强度不一样,有强有弱,降温幅度有多有少。冷空气像潮水一样涌动,受其影响范围广,可达到2千公里以上。由于移动的路径不同,受影响的区域也不同。 冷空气强度 根据强弱程度,我国将冷空气分为五个等级:弱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 弱冷空气 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小于6℃的冷空气。 中等强度冷空气 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6℃但小于8℃的冷空气。 较强冷空气 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但未能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8℃或以下的冷空气。 强冷空气 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8℃或以下的冷空气。 寒潮 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或48小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贵州省贵阳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含解析)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涂写在答题卡上。第一部分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作答在试卷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一、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一个未来故事:太阳急速老化,人类选择比邻星系作为新家园。人类带地球逃离太阳系期间,暂居在距地面5千米的地下城,并计划借助木星的引力弹弓获得动力逃离太阳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电影反映了太阳与人类生存密不可分,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A. 太阳风暴 B. 岩浆活动 C. 煤炭形成 D. 极光现象 2. 木星 A. 一定具有生命的存在 B. 比地球距中心天体近 C. 与地球体积质量相当 D. 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太阳风暴、极光现象是太阳活动造成的,AD错误;煤炭是植物的遗体化石,与太阳辐射有关,C正确。岩浆活动属于内力作用的释放,与太阳辐射无关,B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A、木星没有生命存,A错误; B、木星比地球距太阳远,B错误; C、木星比地球体积质量大,C错误; D、八大行星都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D正确。

故选D。 【点睛】 太阳活动与太阳辐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注意区分。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并通过中继卫星“鹊桥”,传回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首次月背与地球的中继通信。下图为“‘嫦娥四号’登月位置及中继卫星位置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月球探测器减速着陆时采用反推器,而不用降落伞主要是因为月球上 A. 无大气 B. 地势起伏大 C. 引力小 D. 表面温差大 4. 在“嫦娥4号”之前先发射“鹊桥”的原因是 A. 月球背面光线太暗 B. 月球背面距离地球太远 C. 月球背面通讯不便 D. 为“嫦娥4号”提供能源 5. 对中继卫星传递信息产生明显干扰的是 A. 火山喷发 B. 太阳活动 C. 月球自转 D. 地球公转 【答案】3. A 4. C 5. B 【解析】 【3题详解】 降落伞主要目的是利用空气的阻力减缓下落的速度。因为月球表面没有大气,近似于真空,所以不用降落伞而用反推器进行减速着陆,从而达到稳定安全着陆,A正确;地势、引力、表面温差对着陆影响不大,BCD明显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寒潮及其影响

寒潮及其影响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寒潮定义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所谓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寒潮是一种大范围的天气过程,在全国各地都可能发生,可以引发霜冻、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 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由中央气象台2006年制定的我国冷空气等级国家准中规定寒潮的标准是:某一地区冷空气过境后,气温24小时内下降8℃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48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且最低气温下降到4℃以下;或72小时内气温连续下降12℃以上,并且最低气温在4℃以下。 若冷空气达不到这个标准,根据降温幅度的大小,又可划分为强冷空气、较强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和弱冷空气活动过程。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很大,一般而言,北方采用的寒潮标准是:24小时降温10℃以上,或48小时降温12℃以上,同时最低气温低于4℃;南方采用的寒潮标准是:24小时降温8℃以上,或48小时降温10℃以上,同时最低温度低于5℃。 冷空气定义 冷空气和暖空气是从气温水平方向上的差别来定义的。即位于低温区空气称为冷空气。多数在极地与西伯利亚大陆上形成,其范围纵横长达数千公里,厚度达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冷空气过境会带来雨、雪等,使温度陡然下降。每次冷空气入侵的强度不一

样,有强有弱,降温幅度有多有少。冷空气像潮水一样涌动,受其影响范围广,可达到2千公里以上。由于移动的路径不同,受影响的区域也不同。 冷空气强度 根据强弱程度,我国将冷空气分为五个等级:弱冷空气、中等强度冷空气、较强冷空气、强冷空气和寒潮。 弱冷空气 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小于6℃的冷空气。 中等强度冷空气 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6℃但小于8℃的冷空气。 较强冷空气 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但未能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8℃或以下的冷空气。 强冷空气 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8℃或以下的冷空气。 寒潮 使某地的日最低气温24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大于或等于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或以下的冷空气。 冷空气寒潮成因 冷空气成因:

气象知识竞赛

—、判断题。 1、气象上把风的来向确定为风向。(对) 2、下雨天,不要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陡峭山坡下躲雨。(对) 3、云是由悬浮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对) 4、冷空气会造成气压下降。(错) 5、霜降意味着霜是从空中降下来的(错)。 6、“大树枝摇动,电线呼呼有声。撑伞困难,高的草不时倾伏于地”目测风力等级为6级。(对) 7、云层越厚越暗,预示大雨即将来临(对)。 8、出现台风暴雨天气时,最好呆在家中,关好门窗。(对) 9、雪深是从积雪表面到地面的垂直深度。(对) 10、在山区,要注意防范山洪、泥石流。如果上游来水突然混浊、水位上涨较快时,应立即过河。(错) 11、城市里不会发生干旱灾害。(错) 12、降水量是指某一时间段内未经蒸发、渗漏的降水在水平面上积累的深度,以毫米为单位。(错) 13、天气预报中的“气温10 —22 C”,其中,10 C表示一天中的最低温度。(对) 15、天越蓝说明空气湿度越大。(错) 14、在电闪雷鸣的天气里,不要打电话、看电视,并把电视天线插头及电源线插头拔下。(对) 15、温度越低,湿度越大,人越感觉冷。(对) 16、气温越高,湿度小,风速大,森林火险等级越高。(对) 17、冬天不会打雷。(错) 18、雷雨天气时,躲到大型金属广告牌下避雨。(错) 19、气象上所说的气温,是指气象观测所用的百叶箱中离地面 1.5米高处的温度。(对)

20、你面北而站,风从你背后吹来,使你感觉被往前推,由此判断当时是吹北风。(错) 21、打雷的时候往往伴有闪电,我们会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对) 22、地球上出现的潮汐现象是由于地日吸引力的作用。(错) 23、发现有泥石流迹象,应立即观察地形,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对) 24、台风与强热带风暴相比,台风破坏力更大。(对) 25、天气现象符号“△”的含义是冰雹。(对) 二、单项选择题 1、每年的(A)为“世界气象日”。 A、3月23日 B、1月21日 C、12月1日 2、夏季经常出现的打雷天气,它是积雨云中两种不同性质电荷云团之间所引发的现象。(A) A.放电;B?空气流动;C.混合运动。 3、露,是水汽冷却(C)而成。 A、凝华 B、冻结 C、凝结 4、森林火险等级预告为五级时,林区需要注意什么:(C) A、林区要注意野外用火安全 B、林区要控制野外用火 C、林区要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5、雾,是悬浮于近地面层中的大量微小(C)。 A、细沙 B、尘土 C、水滴 6、冰雹,是坚硬的球状,锥装或形状不规则的(C)降水。 A、自然 B、液态 C、固态 7、霜,是(B)在地面和近地面物体上凝华而成的白色松脆的冰晶。 A、水 B、水汽 C、冰8、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 A、躲进小房间 B、去楼道 C、原地不动

寒潮天气过程数据分析

寒潮天气过程数据分析 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2017年10月28日大同地区爆发的寒潮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贝湖以西的高压脊不断加强东移,引导高纬度冷空气南下,推动横槽向东移动加强,高纬地区冷涡与中低纬地区冷中心相配合,形成深厚的冷涡系统是此次寒潮暴发的主要原因;高空风力较大,存在风速切变,高低空有下沉气流,有利于冷空气向地面输送。 关键词寒潮;冷锋;涡度 1 天气概况 2017年10月28-29日,我市出现大范围强降温天气过程,28日我市出现了4~5级、短时6~7级西北风,气温持续下降,过程降温幅度8~10℃,部分地区达12℃以上,29日最低气温将降至-9℃左右,气温创下半年以来新低[1]。 2 环流背景及地面形势 图1是28日至29日500hpa的高空环流图,可以看出此次寒潮过程是500hpa 低槽东移过程中,冷空气迅速南下引起的。500hpa主要由纬向气流控制,乌拉尔山东部的阻塞高压稳定维持,冷涡中心位于蒙古东部地区,在冷涡后部有一条冷槽,在横槽东移过程中,贝湖以西的暖脊不断引导冷空气南下进入我国,使冷涡加深,强度不断加强,最大强度达到-52℃,并在冷涡底后部形成强锋区。同时,温度槽明显落后于高度槽,在冷高压前部有强冷平流,有利于冷高压的发展加强。 图2(a)是28日08时850hpa的环流形势图。从图中可以看到,中低纬度都有冷低压,同高纬度的冷高压系统相配合。从温压场可以看到,在我市中低纬度地区等高线和等压线交角较大,趋于直角;说明在中低纬度地区也有较强的冷平流。同时805hpa的冷中心强度也-14℃,冷空气势力较强,冷涡系统较为深厚;同时风力加大,气温开始下降。图2(b)和(c)是10月28日08时-29日08时的海平面气压场,从地面图上可以看到,在蒙古的西北部地区,有一个深厚的冷高压,其中心强度达1057.9hpa;在冷高压前部地区有冷锋存在,冷锋后气压梯度较大,等压线较为密集;随着冷锋东移,冷空气沿冷高压前部扩散南下,造成此次的大风降温天气过程[2]。 3 成因分析 3.1 动量下传 大同站在此次寒潮过程中,通过相关数据可以看到,在此过程中,高空500hpa 的风速均在20m/s以上,在28日20时风速达到最大,为38m/s;在700hpa上风速均在4m/s以上,在28日08时达到最大,最大值为18m/s;850hpa风速较弱,

寒潮来袭的祝福语

寒潮来袭的祝福语 1、金秋十月遍金黄,秋风潇潇天更凉,落叶纷飞立冬至,添衣加护为健康。日夜温差变化大,出门谨记带衣裳,四季平安福运来,幸福快乐每一天。 2、世上最快乐的事不是能赚多少钱,不是能有多大的权利,而是在这天气骤然变冷的时候,在远方还有人挂记之你。天冷了,多穿衣。 3、据说“冷”是引发诸多病症的原因,譬如心冷会引发抑郁,身体冷会引发感冒。天气凉了,朋友,希望你收到我的祝福后心不会冷,多穿点衣后身体也不再冷,做一个健健康康的快乐人! 4、雪花,是冬天的海洋,你愿不愿和我牵手欣赏,寒冷,是冬天的一半,你愿不愿和我一起相伴,亲爱的,冬天,幸福像花儿一样都已开好,等着你采摘。 5、天气变化快,寒风悄悄来;出门多穿衣,开水别忘带;晚上泡泡脚,暖意脚上来;睡觉要盖被,别把脚冻坏;多来晒太阳,可以多补钙;水果要多吃,还要吃青菜;健康永远相伴,全家乐开怀! 6、天气在变化,温度在改变,祝福也随之而来。祝你的心情温

暖如春,面色红润,身体健健康康。天气转冷,记得增添衣物,以防感冒! 7、“风流倜傥”这个成语告诉我们:冷风吹寒流袭,鼻涕流淌不息,所以天冷要添衣,才不流鼻涕,祝你身体健康,天寒心暖! 8、冷风吹,人抖抖,一股寒流涌上身体,寒气逼人,注意保暖。体贴的短信通知你,要多添加衣服保护自己! 9、天冷了,起风了,寒来了,关怀短信送来了,暖暖灯火照亮了,美好的未来等待了,健康的身体要保重了,短信问候提醒你:天冷要记得添衣! 10、满地的霜,满地的思念,寒冷的天气,祝福暖暖,友情不曾冷却,问候怎能停止,牵挂依旧在心间,深深的关怀短信传,天冷多穿衣,锻炼身体健! 11、一声问候,一个短信,一个拥抱,一个眼神,一条围巾,用我们的小手温暖下彼此;请记得,天冷了,多加衣。别感冒了!如果你不幸不小心打了个喷嚏,请记得,那一定是我在想你哦! 12、又是一阵冷空气,一层春雨一层凉;平时工作再劳累,也把微笑挂脸上;珍惜友谊常想想,发条短信可别忘;寒流已至提醒你,天冷别忘添衣裳!

最新整理寒潮的危害

寒潮的危害 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寒潮造成的大面积降雪会造成沿途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大风和风雪天气,由寒潮引发的大风、霜冻、雪灾、雨凇等灾害对农业、交通、电力、航海、以及人们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具体寒潮有哪些危害呢?下面学习啦小编为你解答。 寒潮大风的危害 寒潮大风是由寒潮天气引起的大风天气。寒潮大风涉及面较广,中国北方地区的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北部、山西北部、河北、河南北部以及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地均是寒潮大风频发的地区,淮河以南到中国南海中部海域也可以出现寒潮大风。寒潮大风主要是偏北大风,风力通常为5~6级,当冷空气强盛或地面低 压强烈发展时,风力可达7~8级,瞬时风力会更大。 中国寒潮大风地理分布广泛,可遍及全国,年大风频次(日数)分布具有区域性特征,多数地区大风年平均日数在20**大风日数达75~100天及以上,是中国范围最大的大风天气高发区,经常引起雪域高原出现大风灾害,影响牧业生产。第二个是内蒙古北部和新疆西北部,该地区是寒潮入侵的必经之路,尤其内蒙古北部地势平

坦,寒潮大风畅行无阻,大风日数多达50~80天,导 致该地区风沙及风蚀沙化非常严重,对农牧业生产影响很大。第三个大风高频区是东北地区的松辽平原,大风日数在25~50天左右,该地区是东北气旋发展加强的 区域,并且其西部有大兴安岭和内蒙古高原,东部有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大地形的狭管效应增强了风力。该地区春季寒潮大风频繁,常造成春旱,影响春播生产。中国寒潮大风的季节日数分布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大多数地区春季大风日数多于冬季和秋季,夏季大风日数最少。 寒潮大风造成的灾害主要取决于风力和大风持续的时间。就全国来看,瞬时出现的最大风速,除了高山和有力的地形外,只有内蒙古北部出现过40m/s以上的寒潮大风。据多年大风过程统计,中国沿海较内陆大风时间长,北方较南方大风时间长,偏北大风比偏南大风持续时间长。寒潮大风对农业生产、渔业生产、航运和军事活动等会造成很大影响,严重的可酿成灾害,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 寒潮冻害的危害 寒潮天气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剧烈降温,低温能导致作物霜冻害、河港封冻、交通中断灾害,常会给工农业

天气学原理(第6章)-寒潮天气过程

第六章练习 一、不定项选择(每题2分) 1.在影响我国的冷空气中,95%都要经过西伯利亚中部地区并在那里积累加强,这个地区称为寒潮关键区。它的经纬度范围是()。 A75°~90°E、45°~65°N;B70°~90°E、43°~65°N; C70°~90°E、42°~65°N;D75°~90°E、44°~65°N 2.对于南北向的锋面,当高空槽加深时,锋面的移动速度通常将();对东西向的锋面,开始时高空槽往往是横槽,当槽加深,并转南北向时,锋面的移动速度将()。 A.加快;加快; B.加快;减慢; C.减慢;减慢; D.减慢;加快 3.寒潮冷锋的移动方向与()有密切关系。 A.寒潮高压的路径; B.锋前的气压系统和地形; C.引导冷空气南下寒潮冷锋后的垂直于锋的高空气流分量; D.冷锋后高压的强度 4.寒潮大风预报应从以下哪几方面入手?() A.气压场; B.下垫面的摩擦作用; C.温度层结; D.变压场; E.热力环流; F.地形,包括狭管作用和翻山下坡。 5.各类寒潮天气过程的不同点为()。 A.冷空气源地不同; B.路径不同; C.冷高压南下形式不同; D.促使寒潮爆发的流场不同 6.寒潮天气系统主要有()。 A极涡;B极地高压;C寒潮地面高压;D寒潮冷锋 7.地面气压场对锋面移动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冷锋前气压场变化不大,锋后冷高压越强,移动越快 B.冷锋前为均压带或低压带,移动较快;冷锋移近强暖高,暖高无减弱,则锋面移速减慢或准静止 C.锋面气旋中心风速越大,近中心锋段移动越快 D.地面椭圆形高压长轴伸展方向上的那段冷锋段移动快 8.在北半球若低槽向东北传播,地球涡度平流使低槽() A、加深; B、减弱; C、西移; D、东移; E、强度变化不确定; F、移动不确定 二、简答 1.简要说明寒潮天气特点,寒潮中期过程类型和寒潮中期预报的关键系统。(6分) 2.概括说明寒潮爆发时的两种不同环流系统。?(4分) 3.什么是极地高压?(4分)

描写天气寒冷的作文:寒潮来袭

描写天气寒冷的作文:寒潮来袭 描写天气寒冷的作文:寒潮来袭 看着手机飞信天气预报“-9℃”的醒目字体,我不禁大跌眼镜。冬似乎采用了“厚积薄发”的策略,先前一直在深藏不露地闭门修炼,此 刻“一鸣惊人”,以寒潮彰显它的功力。 窗户上也留下了它的足迹——窗玻璃上开满了美丽的冰花。远看,似百鸟朝凤,大大小小的鸟儿在窗上展翅,翅如绸缎,光滑柔美;近看,似一尾尾金鱼儿,飘逸着薄如蚕丝的硕大鱼尾,深情款款地畅游着。用指尖轻触窗子,一股凉意泛起——究竟是冬的杰作。我下意识迅速缩回手指,真正是“冰冰凉,透心凉”。 出门,尽管我已将自己包裹得跟粽子似的,还是被一缕刺骨的寒风毫不留情地攻击了脸蛋。我将帽子扯了扯,围巾遮住了半边脸。似乎连空气的色调都变成了冷色,周围没有半毫生命的暖色——树木的叶子本就让这肃杀的季节给摧残,落了。原本就单调的枝干此时还缀上了一串小冰凌,蔫蔫的,失去了原有的遒劲。本就冰冷的金属高楼——垂直、有棱有角,那冷冰冰的气息在寒潮中愈发猖狂了。 小区的柏油路上结了一层透明的冰,成了天然的溜冰场。车辆和行人走在上面都得小心翼翼的。爸爸的车在雪与冰的夹击下已然成了车雕,车屁股上还结了几串有趣的小冰凌,剔透而精致。我费劲地拔了半天车门,“刺啦”,顽固的冰终于松了手,我才如释重负般迅速钻进车中,但迎接我的却是与车外毫无二致的寒意。 街上行人皆是行色匆匆,神情落寞,像这季节一样木木的,似乎一心只想着尽早逃离这寒潮横行的室外。 午时,微暖的阳光终于开始挥洒自己的温度。冬日的暖阳是送给万物最好的慰藉,阳光所到之处,驱散了寒的阴霾,融化了寒的恶作剧——冰。一切又变得金光熠熠,欣欣向荣。触摸阳光,立即有一抹温暖在指尖绽放,在心头弥散。仿佛是冰封中的幼苗,叶尖触到了一缕阳光。于

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复习题:《寒潮》(含答案)

天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复习题 ——《寒潮》 一、单项选择题: 1、能给我国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是: A.寒潮 B.台风 C.旱灾 D.涝灾 2、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气象灾害,危害最大的季节是 A:夏秋季节B:春冬季节C:夏冬季节D:春秋季节 3、关于寒潮活动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我国夏半年的主要气象灾害 B.它会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 C.寒潮造成的大风会带来干旱现象 D.它的影响范围(在我国)很小,且属单一灾害 4、关于寒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种冷锋天气 B.全年皆可出现 C.冬季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影响最大D.影响范围较小,但多种灾害并发 5、关于寒潮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使交通受阻,通信和输电线路中断 B.使农作物遭受冻害,冬季危害最大 C.青藏高原首当其冲,受寒潮危害最大 D.南方远离寒潮源地,不会受到影响 6、下列关于寒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寒潮是一种无法准确预报的气象灾害 B.只要有冷空气影响,就会爆发寒期 C.我国夏半年最易发生寒潮天气 D.在地面制造烟雾,可减轻寒潮产生的冻害 7、有关寒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的寒潮来源于西伯利亚B.寒潮对西藏、云贵地区影响也很大 C.寒潮只发生在我国冬季 D.寒潮只影响我国农业生产 二、综合题 8、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联系下图回答问题: (1)读图分析这次寒潮过境时天气变化情况: (2)下列选项中,与寒潮过境有关的是 A.感冒患者数量激增 B.交通事故频发 C.来年病虫害减少,有利于作物生长 D.羽绒服装热销 答案: 1、A 2、D 3、B 4、A 5、A 6、D 7、A 8、(1)寒潮属于冷锋天气过程,寒潮过境时气温剧烈下降,气压升高,出现大风、冻害、雨雪等恶劣天气。(2)ABCD

寒潮天气的分析及预防方法

论文题目:寒潮天气的分析及预防方法

摘要 自然灾害的成因主要是自然原因,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起到诱发、加剧的作用。 寒潮是我国重要的灾害性夭气之一,它关系到季节推迟或提前,甚至是反常气候的重要标志。寒潮带来的强降温,大风雪、冻雨等天气,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农业收成、交通运输、电信以及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寒潮就好象一把无形的刀,但却具有很大的杀伤力。 寒潮来袭,我们不应该窝在被窝里"冻"起来,应该出去"动"起来! 寒潮是影响我国冬半年的主要灾害性天气,最突出的表现是剧烈降温并且伴有偏北大风和气压猛升。 由此可见,分析研究我国的寒潮气候情况,认识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正确的预报,采取正确的对策,尽量减轻寒潮天气造成的灾害,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关键词:寒潮定义寒潮影响寒潮预防

Abstract The main causes of natural disasters are natural causes,human act ivities play an induced natural disasters,exacerbated by the role. Cold is one of the major air disaster tender,it is related to del ayed or early season,even an important symbol of abnormal climate.Col d brings strong cooling,blizzards,freezing rain and other weather dir ectly affect China's agricultural harvest, transportation,telecommuni cations, and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people's lives.Cold a s if an invisible knife,but with a lot of destruction. Cold wave struck,we should not nest in bed"frozen" it should go o ut and"move"! Cold winter half of the impact of major weather disasters,the mo st prominent manifestation is severe and accompanied by northerly win ds and cool air pressure soaring. Thus, the analysis of the cold climatic conditions,understanding its objective law of development,make the right prediction,take the r ight measures to minimize hazards caused by cold weather,is a very me aningful work. Keyword:Cold definitions,Cold impact,Cold prevention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四章 第4节 世界的气候 同步测试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第4节世界的气候同步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小明周末和同学去爬山,他们在海拔720米处测得的气温是24.8℃,据此推测山顶1520米处的气温是() A.24.8℃B.20℃C.4.8℃D.29.6℃ 2 . 12月16日,唐山气象台发布雾霾红色预警.造成雾霾天气的人为原因有() ①工业生产中使用矿物作为燃料,大量排放污染物 ②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 ③风力小,空气流动不畅 ④冬季取暖排放粉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小宁同学到欧洲部分国家游历后发现,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从英国南部往东至俄罗斯西部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据此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3 . 导致墙壁厚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降水量B.河流C.地形D.气温 4 . 图中所示区域中①②两地相关的地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①大洋地跨南北两个半球B.②大洲是面积最小的大洲

C.①大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D.②大洲与非洲陆地相连读某岛屿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5 . 该岛的半球位置为 A.东半球、北半球B.东半球、南半球 C.西半球、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 6 . 对该岛地势特征的描述比较准确的是 A.北高南低B.南高北低 C.西高东低D.东高西低 7 . 从地形影响降水考虑,甲、乙、丙、丁四地降水最多的是 A.甲B.乙C.丙D.丁 8 . 以下各大洲中,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典型、分布最广的是 A.欧洲B.亚洲C.非洲D.北美洲下图是我国某城市1月5日至1月8日的气象资料,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 . 据图中信息,该城市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中国天气复习题解读

《中国天气》复习 第一章西风带大型扰动 1、何谓西风指数? Rossby 把35°~55°之间的平均地转西风定义为西风指数。实际工作中把两个纬度带之间的平均位势高度差作为西风指数I。 2、何谓指数循环? 西风环流的中期变化主要表现为高低指数交替循环的变化过程,称为指数循环。 3、什么叫长波、超长波、短波?西风带长波辨认的方法有哪些? 超长波:波长在一万公里以上,绕地球一圈可有1~3个波,生命史10天以上,属于中长期天气过程。 长波:也称罗斯贝波,行星波。波长3000~10000公里,全纬圈约为3~7个波,振幅10~20纬距,平均移速10个经距/日以下,有时很慢,呈准静止,甚至向西倒退。 短波:波长和振幅均较小,移动快,平均移速为10~20经度/日,生命史也短,多数仅出现在对流层的中下部,往往迭加在长波之上。 西风带长波辨认的方法:①制作时间平均图②制作空间平均图③绘制平均高度廓线图④分析长波的结构和特性 4、写出长波波速公式,并指出其推导的假定条件,说明其物理意义。 长波波速公式:又叫槽线方程、罗斯贝波速公式 假定条件:假定大气运动是正压和水平无辐散的,流型具有正弦波形式且宽度很大,南北无变异。 物理意义:相对涡度平流的作用:使槽东移;地转涡度平流 的作用:使槽西退;波东进还是西退取决于和相对重要性 5、何谓长波调整? 广义的长波调整包括长波位置的变化和长波波数的变化,一般仅把长波波数的变化及长波的更替称为长波调整。长波调整是与长波稳定相对立的概念,长波稳定时,大型环流很少变动。 6、何谓上下游效应与波群速? 上下游效应:大范围上、下游系统环流变化的联系,称为上下游效应。 上游效应:上游某地区长波系统发生某种显著变化之后,接着就以相当快的速度影响下游系统也发生变化,叫上游效应。 下游效应:当下游某地区长波发生显著变化后也会影响上游环流系统发生变化,称为下游效应。 波群速:综合波振幅最大值的移动速度 7、何谓频散波与能量频散? 频散波:若频率与波数有关,则Cg ≠C ,称为频散波,如重力波、惯性重力波、长波。 能量频散:范围线以群速度向下游传播,这个速度大于纬向风速。这种波动最大 V v V v 2222)2()2(4L u L L u C

2018年北京市中考选考科目调研测试地理试卷

2018年北京市中考选考科目调研测试 地理试卷 学校姓名教育ID 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2页,44道小题。满分9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教育ID。 3.试题答案一律书写在答题卡(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答题卡(纸)和草稿纸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本部分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小畅对初一新开设的地理课十分感兴趣,为了帮助学习,他购买了一个地球仪。据此,完成第1~3题。 1.课上他发现老师所用的地球仪比自己的大,但不论大小,地球仪都能反映出A.赤道是0°经线B.地球表面陆地多,海洋少 C.地球表面海陆在变迁D.地球是一个球体 2.小畅利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他正确的做法是 A.手持地球仪,地轴竖直,自左向右匀速拨动 B.平稳摆放地球仪,地轴向北倾斜,自左向右匀速拨动 C.手持地球仪,地轴倾斜,自右向左匀速拨动 D.平稳摆放地球仪,地轴向南倾斜,自右向左匀速拨动 3.小畅想自制一个地球仪,制作之前绘制了一幅草图 (图1),图中画错的是 A.纬线相互平行 B.铁丝是倾斜的 C.经线相交于极点 D.经线是折线 图1 地理试卷第1页(共12页)

4~7题。 图2 4.甲村以北的地形类型是 A.平原B.山地C.高原D.盆地 5.该地区最高峰是 A.A B.B C.C D.D 6.小组成员发现图中有一条河流绘制错误,这条河流是 A.①B.②C.③D.④ 7.甲、乙两个居民点的直线距离约是 A.1000米B.500米C.5000米D.200米 图3为北京市大气污染物2010~2015年实际排放量及2015~2020年排放测算统计数据。据此,完成第8、9题。 图3 8.图中三种污染物 A.排放量都在逐年下降B.排放量呈波动性下降 C.减少数量最多的是细颗粒物(PM2.5)D.2015年后二氧化硫的下降速度增大9.要达到2020年大气污染物排放测算目标,需要 ①五环以内车辆限号行驶②放宽机动车摇号政策 ③疏解和迁出污染企业④限制燃放烟花爆竹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地理试卷第2页(共12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