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壳寡糖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前景

壳寡糖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前景

壳寡糖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前景
壳寡糖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前景

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材料要求

附件2: 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申报材料要求 (征求意见稿) 一、审定范围 新饲料,即我国境内新研制开发的尚未批准使用的单一饲料。 新饲料添加剂,即我国境内新研制开发的尚未批准使用的饲料添加剂。 以下按照《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规定,需要向农业部提出申请,参照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审定程序进行评审的情形,应按本要求提供申报材料: (一)饲料添加剂扩大适用范围的; (二)饲料添加剂含量规格低于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要求的,但由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者稀释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除外; (三)饲料添加剂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自获证之日起超过3年未生产,其他企业申请生产的; (五)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申报材料的格式要求

1. 一般要求:申报材料应使用A4纸。申报材料一式三份,原件一份,复印件两份。复印件采用双面复印。除签字外,所有材料不得手写。 2. 申请表和信息摘要:应从农业部网站下载或向农业部饲料管理部门索取,不得随意改变字体大小和表格结构。表格中应填项目不得漏项,不适用栏目应填写“无”。 3. 申报材料正文的字体大小依次为:一级标题,二号黑体;其他各级标题,小三号黑体;正文,小四号宋体;图表标题、参考文献列表,五号宋体;上述各部分英文、数字采用对应大小Times New Roman字体。图表、相关机构出具的报告、复印的文献和证书、从网页直接打印的材料不作要求。 4. 试验、检测报告:检测、试验报告应真实、规范,并符合农业部的相关要求,报告需加盖检测、试验单位公章并有检测、试验人员和负责人签字。(放检测报告一栏) 5. 装订:应按照信息摘要的顺序采用活页装订并标注页码,页码格式为“章节号-页码”,例如“1-1、1-2……,2-1……”。各章应用曲口纸或其他明显标记予以划分。材料装订完成后,应在整本材料侧面加盖申报单位骑缝章。 6. 电子文档:在提交书面申报材料的同时,提交含有对应电子文档的CD光盘,一式三份。每一部分应制成独立的PDF格式文件,文档名称以信息摘要中的段落号为名,文

壳寡糖简介

壳寡糖简介(一位教授的信,实际效果不知) 1寡聚糖对植物的生长调节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认为糖在生物有机体的作用远在核酸及蛋白质之下,故其功能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发现生物体内绝大多数蛋白质表面都连有数目不等的寡糖链(一般将少于12个糖基的糖链称为寡糖,多于12个糖基者称为多糖),这些寡糖在许多生命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功能,如参与蛋白质的折叠、维系空间结构、介导特异的识别过程(细胞识别和分子识别);作为某些重要生物大分子的保护性储存库(某些生长因子与寡糖结合能免受非特异的水解从而延长其寿命);引导胞内某些特异蛋白(酶)的靶向定位等等。现已发现,不仅与蛋白质结合的寡糖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游离的寡聚糖本身在许多生命过程中也都有重要的生物学效应,某些寡聚糖与激素相似,它们依赖于糖链结构的不同调控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对逆境的防御等重要生理过程。 寡聚糖作为植物免疫激活因子的基础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Ayers等于1976年发现细胞壁的寡糖片段能诱导植物植保素(Phytoalexin)合成。Bishop于19 81年发现番茄病原菌分泌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消化果胶多糖得到的片段,可诱导蛋白酶抑制剂的合成与积累。以后又发现寡糖可以诱导乙烯、甲壳素酶、葡聚糖酶、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等的产生。1985年Albersheim首次提出了寡糖素(Oligosaccharins)这个新概念和新领域,并认为寡聚糖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繁殖、防病和抗病等方面的功能,能够刺激植物的免疫系统反应,每种活性寡聚糖可发出调节特定功能的信息,激活防御反应和调控植物生长,产生具有抗病害的活性物质,抑制病害的形成。特别是不同来源的寡聚糖可针对不同的病原菌,从而可开发针对各类病害的系列寡聚糖农药,解决基因工程遗传育种也很难解决的病原菌生态变异小种的问题。这些寡聚糖分子在很低浓度(nmol/L)下,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植物抵抗逆境(虫害、病原菌入侵、生理逆境)的防卫反应。把这些有生物活性的一类寡糖分子统称为寡糖素。第一个寡糖素即发现于真菌细胞中,具有活化被子植物的防卫反应的功能。不久,在高等植物细胞内也发现了能引起类似防卫反应的寡糖素,这些来源于植物的寡糖素除具有激发子(Elicitor)效应能引起防卫相关反应,某些激发子可以是寡糖素、诱导植物产生的抗病抗虫化合物(植物抗毒素、酚类等)和相关蛋白(蛋白酶抑制剂、苯丙氨酸解氨酶等),除参与植物的防卫反应外,还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功能,如促进或抑制豌豆茎切断的伸长生长,抑制生长素促进的烟草外植体生根,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激发番茄中乙烯的产生,从而促进果实成熟。 目前已知的寡糖素大多是一些细胞和真菌细胞壁结构多糖的降解产物中有活性的寡糖组分,如真菌b-寡葡聚糖(Fungal oligo-glucan)、木葡聚糖类寡糖(Xylogl ucaonderived oligosaccharide)、果胶类寡糖(Oligosaccharide of pectin)、b-寡木聚糖(Oligo-b-xylan)、壳寡糖(Chito-oligosaccharide)、某些糖蛋白(N-Linked glycoprotein)上寡糖链以及寡糖肽类等都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寡糖素。 2壳寡糖的来源及基本物理化学性质 壳寡糖是水溶性的壳聚糖降解产物,又称为水溶性壳聚糖,壳聚糖(chitosan)是由甲壳素衍生而来的。甲壳素(chitin)又叫甲壳质或者几丁质,它广泛存在于微生物、酵母、蘑菇的细胞壁中,昆虫的表皮中,乌贼、贝壳等软体动物的骨骼内。尤其是虾、螃蟹等甲壳类的水生动物的甲壳中含有丰富的甲壳素(约1/4~ 1/3)。有虾蟹壳经过酸碱处理可得到甲壳素。甲壳素在自然界的合成量仅次于纤维素,是地球上第二大再生资源,每年其生物合成量约为100亿吨。 甲壳素是法国人Braconnot于1811年首次描述的,从那以后有关甲壳素的一些基础研究便逐渐开展起来,而壳聚糖是在1859年被Rouget发现的,自1950年以来有关甲壳素/壳聚糖的研究和开发便逐渐成为化学和生物领域的一个热点,并一直持续升温到现在。甲壳素的化学名称为聚β-(1,4)-2-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甲壳素脱乙酰化产物为壳聚糖。它们的化学结构式如图1.2。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1999年5月18日国务院第17次常务会议通过,1999年5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6号发布) 第一章总则 ???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提高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质量,促进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发展,维护人民身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饲料,是指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供动物食用的饲料,包括单一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 ??? 本条例所称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饮料添加剂的品种目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 ??? 第三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饲料、饲料添加剂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饲料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工作。 ??? ??? 第二章审定与进口管理 ??? 第四条国家鼓励研究、创制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 ??? 新研制的饲料、饲料添加剂,在投入生产前,研制者、生产者(以下简称申请人)必须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机构检测和饲喂试验结果,对该新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审;评审合格的,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发给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并予以公布。 ??? 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由养殖、饲料加工、动物营养、毒理、药理、代谢、卫生、化工合成、生物技术、质量标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 第五条申请人提出饲料、饲料添加剂新产品审定申请时,除应当提供新产品的样品外,还应当提供下列资料: ??? (一)该新产品的名称、主要成分和理化性质; ??? (二)该新产品的研制方法、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

饲料添加剂的合理选择与应用

饲料添加剂是指为满足特殊需要而加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物质。按功能不同,分为营养性和非营养性添加剂两大类。 营养性添加剂包括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三类 猪所必需的氨基酸有10种,常用饲料容易缺乏的有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3种,称之为限制性氨基酸。农户养猪常以谷物、糠麸、饼粕作配合饲料的原料。谷物含蛋白质低,可消化能量物质高,属能量饲料。饼粕类粗蛋白含量在34%以上,属蛋白质饲料。以棉子饼、菜子饼作蛋白质饲料时,赖基酸是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添加合成赖氨酸效果好,添加量为0.1%~0.2%。以豆饼、鱼粉作蛋白质饲料时,氨基酸较平衡,在用量充足时可不必添加氨基酸;若用量较少,要适当添加赖氨酸、蛋氨酸。 畜禽所必需的维生素有14种 农村养猪,糠麸和青饲料占的比重大,一般患维生素缺乏症的较少,对生长育肥猪可少加或不加。但对采食糠麸和青饲料少的乳猪、仔猪和消耗量大的种猪,必须添加多种维生素。在选择复合添加剂品种时,应注意包装袋上的说明,最好是选购多维添加剂,并按说明使用。 常用饲料的矿物质含量较低,必须人为添加,按动物体含量分常量和微量元素。 常量元素有氯、钠、钙、磷、镁、钾等。食盐含氯、钠两种元素,添加食盐可改善猪的味觉,增加采食量,还能调节体内生理功能,维持体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添加量在0.5%以内,超过1%会引起猪的不适,过高会引起中毒。常用饲料中的糠麸含磷高,当配比大时,可单独加含钙的矿物质,如碳酸钙、石粉、蛋壳粉、贝壳粉等,添加量在1.2%左右。其中哺乳母猪可加到1.5%,生长育肥猪以1%较适宜。对糠麸比例小的饲料,应同时添加钙、磷,如骨粉、磷酸氢钙,添加量在1.5%以下,其中小猪宜高,大猪宜低。 钙、磷不足,猪的骨架发育受阻,易得软骨症,但过高又会影响其他一些微量元素的利用 如钙过高会引起缺锌症,表现皮肤粗糙、开裂,起皮屑。一般常用饲料硫、镁、钾元素足够,不必添加。微量元素常用的有铁、锌、铜、锰、碘、硒、钴等7种,添加量在万分之几到千分之几,添加过多也会抑制生长,甚至中毒。其中铜、钴的毒性较大,硒是剧毒,国家的饲养标准与饲料工业标准都有限量,按每吨饲料添加量计,铜元素最高剂量仔猪不超过200克,生长育肥猪不超过150克;硒元素在0.1克~0.3克范围内。钴是维生素B12的重要成分,在动物体内通过肠道微生物合成。而单胃动物合成它是在大肠,大部分都通过粪便排到体外而未能吸收,因而猪、禽添加钴的意义不大。 非营养性添加剂种类繁多,包括促生长剂、驱虫保健剂、调味剂等 其中促生长剂是最大的一类,有抗生素类、合成抗菌素类、激素类、酶制剂等。常用的抗生素添加剂有土霉素、金霉素、盐霉素、利高霉素、杆菌肽锌多种。合成抗菌药种类也多,如喹啉类、碘胺类、有机砷制剂类、硝基呋喃类等。抗生素和合成抗菌药同时也具有促生长的作用。目前国内小猪添加喹乙醇较普遍,抗痢促生长的效果较好,吨用量50克~1

久康奇善壳寡糖

久康奇善(CHITOSAN OLIGOSACCHARIDE壳寡糖) 世界医药级壳寡糖的典范 世界糖生物工程领域论断:疾病防治功能达到药物水平的壳寡糖必须控制其聚合度,其中聚合度为2-10段、4、5、6、7糖占70%以上的壳寡糖属世界医药级壳寡糖。研究证实壳寡糖分子量越低,人体吸收利用率越高,医药级壳寡糖其综合有效性是其他序列的5-10倍以上。 经美国ESA公司电雾式检测器、糖分离分析检测器等专业仪器检测,1805组研发的久康奇善壳寡糖聚合度为2-10段,其中4、5、6、7糖占70%以上,符合世界医药级壳寡糖标准,且临床试验证实其吸收率高达98.9%,对高血脂、肝病、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病、胃肠道疾病、肿瘤及免疫性疾病等效果显著。 久康奇善壳寡糖

中国科学院1805课题组成立于1996年,承担着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十五”项目一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三项、科学院等重点科研项目三项。完成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九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学院“九五”,农业部“948”、国家烟草专卖局等科研项;三个项目通过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鉴定。完成科技论文167篇。申请专利58项。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等13项。形成可转让及合作的项目4大项。 截止目前为止,久康奇善壳寡糖是中国科学院1805课题组唯一研发、监制、出品,是中国寡糖样品标准的提供单位。 久康奇善壳寡糖的主方是壳寡糖、葛根、五味子。壳寡糖是指氨基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寡聚糖,它通常是由甲壳素(虾、蟹壳等)脱乙酰化的产物壳聚糖的降解而获得。壳寡糖具有多种优异的生理功能:通过减少脂肪吸收阻止胆固醇重复使用、加速排泄、提高有益脂蛋白数量实现降低血脂;保护正常肝细胞的分泌、代谢和排泄功能,增强肝细胞生物转换机能、使进入体内的有害物质迅速排出体外;能够直接抑制人体肝癌细胞及腹水瘤等细胞的生长,抑制毛细血管内皮生成因子形成,阻断血液供应;它能激活免疫,增进吞噬细胞能力3-5倍;保持体液稳定在弱碱性环境,使胰腺分泌胰岛素增多,改善胰岛素受体敏感性明显降低空腹血糖作用;能促进双歧杆菌增殖,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生长。 葛根,我国中医药学中重要的中药材之一,自6000多年前就有史记载,人类就开始利用葛根,明朝著名的医学家李时珍对葛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葛根的茎、叶、花、果、根均可入药。在历代医典《神农本草经》、《济生方》、《本草纲目》和《中国药典》等几十部文献资料中,均有明确记载。最新医学发现,其有效成分葛根黄酮类物质、葛根异黄酮类物质,可提高肝细胞的再生能力;促进新陈代谢;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效,1993年,被国家卫生部定为药食两用植物。 “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古医书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国药典记载中分南北两种,久康奇善取材传统正品,品质优良的北五味子为原料,中药功效在于补虚劳, 壮筋骨,专补肺肾, 兼补五脏,益气生津,其药用价值极高。 久康奇善壳寡糖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激活免疫;提高有益脂蛋白数量,降低血脂;改善胰岛素受体敏感性,明显降低血糖;增强肝细胞的生物转换能力,直接抑制肝癌细胞增长,促进有益菌增殖等。 久康奇善壳寡糖是中国科学院几代科技工作者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奉献,是中国科学院1805课题组最权威完美科技的精典演绎,是世界上最科学组方最优秀效果的寡糖产品之一,它必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及人类健康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个生命科学的重大发现 1811自年法国学者布拉克诺(Braconno)发现甲壳素至今100多年的历史中,其开发及保健应用,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1881年,中国古代最著名药学家——药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敲碎蟹壳,做成团子吃下去,对青春痘、肿物有效果。

壳寡糖的功效与作用

现在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壳寡糖保健产品,如果选择合适自己的壳寡糖保健品大家可能一头雾水,不知道它的功效到底如何,是否有广告宣传的那么神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什么是壳寡糖。 壳寡糖也叫壳聚寡糖,也称几丁寡糖,学名β-1,4- 寡糖-葡萄糖胺,它是将壳聚糖经特殊的生物酶技术处理而得到的一种全新的产品,水溶性较好、功能作用大、生物活性高的低分子量产品。它具有壳聚糖所没有的较高溶解度和容易被生物体吸收等诸多独特的功能,其作用为壳聚糖的14倍。它是自然界中唯一带正电荷阳离子碱性氨基低聚糖,是动物性纤维素。研究证明:壳寡糖具有提高免疫,抑制癌肿细胞生长,促进肝脾抗体形成,促进钙及矿物质的吸收,增殖双歧杆菌、乳酸菌等人体有益菌群,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调节胆固醇,减肥,预防成人疾病等功能,可应用于医药、功能性食品等领域。 壳寡糖可明显消除人体氧负离子自由基,活化机体细胞,延缓衰老,抑制皮肤表面有害菌滋生,保湿性能优异,是日化领域的基础原料。它不但具备水溶性,使用方便,而且抑制腐败菌性能效果显著,兼备多种功能作用,是性能优良的天然食品防腐保鲜剂。

壳寡糖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1.医药领域 使伤口免受细菌的感染,而且还可以渗透空气和水分,促进伤口愈合。被生物体内的溶菌酶 降解生成天然的代谢物,具有无毒、能被生物体完全吸收的特点,因此用它作药物缓释剂具 有较大的优越性。杜绝癌细胞的养分供应,使其分裂减少,制约癌细胞的分裂条件;减少癌 细胞代谢产生的酸性废弃物,从另一方面改善癌细胞周围的酸性环境,创造一个癌细胞很难 生存和分裂转移的环境条件;减少癌细胞向周围释放的各种酶(溶脂酶、水解酶、蛋白酶等);中和肿瘤周围的酸性物质,激活人体中有抗癌作用的免疫细胞,起到配合化疗、改善病症、 减轻痛苦、延长生命等作用。 2.食品领域 乳品:作为肠道益生菌(如双岐杆菌)的活化因子,增进钙及矿物质的吸收。 调味品:作为天然防腐产品替代苯甲酸钠等化学防腐剂。 饮料:应用在减肥瘦身、排毒养颜、免疫调节等功能性饮料中。 果蔬:进行涂膜保鲜,其膜层具有通透性、阻水性,同时具有抗菌防腐的功效。 3.农业领域 壳寡糖改变土壤菌群,促进有益微生物的生长,壳寡糖还可诱导植物的抗病性,对多种真菌、细菌和病毒产生免疫和杀灭作用,对小麦花叶病、棉花黄萎病、水稻稻瘟病、番茄晚疫 病等病害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可以开发为生物农药、生长调节剂和肥料等。壳寡糖可有效 提高水果和蔬菜产量,防治病虫害,增殖土壤和生物菌肥的有益菌,被誉为不是农药的农药、不是化肥的化肥,壳寡糖的这种药肥双效的特殊作用决定了它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现在 已经颁布农用壳寡糖的标准,在农业上它叫甲壳寡聚糖。 4.日用化工领域 壳寡糖具有明显的保湿,活化机体细胞,阻止皮肤粗糙和老化,抑制皮肤表面有害菌滋生、 抑菌抗皮肤病和吸收紫外线功能等功效,可以应用在保湿、抗皱、防晒等类型的护肤品中;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规范使用的研究

微生物饲料添加剂规范使用的研究 微生态制剂又称益生素,是一种重要的肠道菌群调节剂。微生物饲料添加剂是指被添加在饲料中的益生素。 各国微生态学家在总结多年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其定义为:益生素是含活菌和(或)死菌,包括其组分和产物的细菌制品,经口或经由其它粘膜途径投入,旨在改善粘膜表面微生物或酶的平衡,或者刺激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作为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重大成果之一,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将导致畜禽、水产、种植业、环境保护和医学等领域的根本变革。国际上把它誉为“拯救地球的技术”。 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作为一种“绿色”添加剂,对促进动物生长发育,提高免疫力、防病治病,改善饲料适口性和转化率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该技术的最大功绩在于,它可以逐渐替代农用化学物质,取代激素和抗生素,生产出绿色食品。用于畜禽水产养殖,可以预防畜禽、鱼虾疾病,净化水质,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胆固醇含量,消除粪恶臭,减少环境污染;用于种植业,可以改良土壤,改善植物品质,达到无污染、无公害、无残留;用于医药,可解除大量抗生素使用和滥用所造成的对人体严重的毒副作用。目前,世界各国对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开发,(包括菌种资源的调查、优良菌种的筛选和改造、作用机理研究、理论基础研究及在各种饲养动物生产上的应用研究)已成为热点。可以预见,微生物饲料添加剂作为无公害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将逐渐替代饲用的抗生素,其系列产品的研制开发和应用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国内外对微生物菌种(菌株)的有关规定 菌种是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功能和质量的基础,也是产品安全的首要保证,世界各国对此都有明确规定和严格管理。 1989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美国饲料公定协会(AAFCO)公布了44种“可直接饲喂且通常认为是安全的微生物(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GRAS)”作为微生态制剂的出发菌株,主要有细菌(bacteria)、酵母(yeast)和真菌(fungi)。其中乳酸菌28种(包括乳酸杆菌11种、双歧杆菌6种、肠球菌属2种、链球菌5种、片球菌3种、明串珠菌1种)、芽孢杆菌5种、乳球菌1种、丙酸杆菌2种、拟杆菌4种、曲霉2种、酵母菌2种等。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eae)11种:短乳杆菌(L. Brevis)、嗜酸乳杆菌(L. Acidophilus)、保加利亚乳杆菌(L. Bulgaricus)、干酪乳杆菌(L.Casei)、纤维二糖乳杆菌(L. Cellosus)、弯曲乳杆菌(L. Curvatus)、德氏乳杆菌(L. Delbruekii)、发酵乳杆菌(L. Fermentum)、罗特氏乳杆菌(L. Reuterii)、乳酸乳杆菌(L. lactis)、植物乳杆菌(L. Plantarum)等。②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irium)6种:青春双歧杆菌(B. adolescentis)、婴儿双歧杆菌(B. infantis)、动物双歧杆菌(B. animalis)、长双歧杆菌(B. longum)、嗜热双歧杆菌(B. thermophilum)、两歧双歧杆菌(B. bifidum)。③肠球菌属(Enterococcus)2种:粪肠球菌(E.faecalis)又称粪链球菌(S. faecium)、屎肠球菌(E.faecium)又称屎链球菌(S. faecium)。

壳寡糖

内部资料严禁外传 三木堂溶排通五大成分之 —壳寡糖 壳寡糖是一种什么物质?是糖生物工程的产物,是继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后生物工程领域最后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地。 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发现细胞糖链中所蕴藏的生命信息是生物体内核酸和蛋白质的上千倍,壳寡糖是生物细胞中真正主宰生命的使者,自然界中蛋白质、脂肪、水、矿物质、微量元素统称为五大要素,而糖类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称第六要素。 壳寡糖作用机理: 人体细胞寡糖糖链是细胞重要成分,具有“通讯”、“识别”、“调控”功能,而壳寡糖之所以有多种神奇功能, 正是源于寡糖是自然界中唯一带正电荷的碱性氨基多糖,同时具有游离的氨基和羟基,又是人体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壳寡糖的历史: 蒸汽机的发明,基因的发现、互联网的应用,人类的每一次重大发现,都标志着人类的文明翻过新的一页。近年来,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学研究上的一项项突破,如基因、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组学等,也为人类健康长寿的梦想增添着一个又一个自信的砝码,而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化,一个真正具有突破性历史价值的领域展现在全球生命科学科研工作者的面前。由于糖生物工程被公认为是人类生物工程领域中最后一个巨大前沿,所以全球范围内掀起的从未有过的研究热潮,必将实现人类健康文明史上的一次重要跨越。 每一个重大的科学发现都经历了各种曲折的历程,壳寡糖的研究应用也一样。 1811年法国学者布拉克诺首先在蘑菇中发现了甲壳几丁质,紧接着1823法国学者欧吉尔在昆虫的外壳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物质,并命名为Chitin(甲克质),1894年德国科学家在此基础上发现几丁聚糖。可是由于没有加工提取的合适方法,也没有发现其特殊的功能,在其后的100年中,甲壳质慢慢的被科学界所遗忘。 广岛原子弹事件后,有学者发现,小螃蟹“死里逃生”。关于甲壳质的研究才重新成为科学界的热点。通过多年的实验研究,日本科学家终于找出了让小螃蟹死里逃生的神奇物质,它就是藏在螃蟹壳中的壳寡糖。又经过科学家们10年的研究证实,这种甲壳质中的有效成分----壳寡糖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调节血脂、防癌抗癌和抑制肿瘤转移等多项生理功效,甚至具有抗炎止痛等多种应用价值。 随着科学家对糖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壳寡糖越来越多的功能和特性得到了证实并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美国,欧洲,日本,在上个世纪90年代,相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着手展开壳寡糖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1993年,美国第一届糖生物工程学会上,著名生物学家,哈特主席说,生物化学中最后一个重大的前沿,糖生物学的时代正在加速来临。 接下来的10多年时间里,中国的糖生物学,奇迹般的突飞猛进式发展。 1995年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筹备成立天然产物与糖生物工程课题组。 1996年中科院1805课题组壳寡糖的制备与保健食品的开发课题列入“九五”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归属国家“8 63”计划。 2009年国家发改委将壳寡糖产业列入“十二五”产业计划。 众多的科技成果,离不开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中国糖生物工程的发展与壮大更离不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心和重视。面对糖生物学这一世界生物科技的前沿领域。国家三代领导人都非常关注。 1986年邓小平同志视察中国科学院,提出国家863科学计划,为糖生物工程制品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1999年江泽民总书记亲临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对糖生物工程组的研发项目给予重点指示。 2002年,胡锦涛主席视察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对大化所包括糖生物工程组的研究成果给予肯定,并亲切慰问工程技术人员。 壳寡糖机能疗法

2019年度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2019年度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检查工作计划 为进一步规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和使用工作,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和管理水平,确保饲料行业依法、正规、安全、健康发展,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关于在市场监管领域全面推行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的意见》(国发〔2019〕5号,以下简称《意见》)和其他有关文件法规,特制定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检查工作计划。 一、“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检查主要内容、责任单位及其处理方式 坚持“双随机一公开”原则,即在检查对象名录库中随机抽取县区和辖区内饲料生产企业,在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中随机抽取行政监管和行政执法人员,抽查事项、抽查计划、抽查结果都要及时、准确、规范向社会公开。监管检查的主要内容和职责要求根据《条例》等规章制度确定。 (一)主要内容和负责单位 1、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 检查的详细内容见《条例》等规章制度。重点检查:一是执行生产许可、产品批准文号、产品质量标准、相关法律法规规定情况;二是企业人员与管理情况;三是厂区、车间、

仓储、配料区、辅助设备与设施和生产经营管理情况;四是检化验室、留样室工作开展情况;五是执行《规范》情况;六是落实安全生产等法规制度情况。 负责单位: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 2、饲料经营者(含门、店) 检查的详细内容见《条例》等规章制度。重点检查:一是经营条件是否符合;二是经营工作是否规范。 负责单位:各县区和管委会饲料管理部门。 4、畜禽养殖者(含场、户) 检查的详细内容见《条例》等规章制度。重点检查:遵守和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规定等情况。 负责单位:各县区和管委会饲料管理部门。 (二)处理方式 监管抽查检查后,现场填写《行政监督检查登记表》,指出存在的问题。属于一般性存在的问题,责成受检主体限期整改到位,并按时限、按要求向市、县区两级饲料管理部门书面反馈整改落实情况;属于违法违规问题并且事实清楚的,及时移送有关执法部门依法查处。 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检查方式及时间安排 饲料生产企业自查自纠与市、县区农业农村(畜牧兽医)局、管委会职能部门抽查检查相结合,采用询问考核、查验证书、查阅记录和档案材料、现场察看等方法进行抽查检查。

中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摘要: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能增进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蛋白质和酶的合成,从而促进生长,提高繁殖力和生产性能,防治疾病,提高饲料报酬,及畜禽鱼虾的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增加饲养效益。本文对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特点、作用机理、应用现状、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生产;应用 前言 随着现代化饲料工业的发展,大量人工合成的饲料添加剂如抗生素、促长素、驱虫剂、激素、调味剂、改良剂、防腐剂在饲料中普遍添加。这些添加剂的应用,对畜牧业无疑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些添加剂带来的负面效应。特别是抗生素的大量使用,甚至滥用,导致产生的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直接或间接给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现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如欧盟一些国家)已经禁止或限制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 中草药是纯天然物质,无毒害、无残留、无耐药性,安全可靠,而且兼有营养和药效双重功能,因而受到我国畜牧工作者的重视。我国地域辽阔,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因而在发展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方面有巨大的潜力。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也将成为21世纪前景广阔的重要的“绿色”饲料添加剂。

1、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1.1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概述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顾名思义是以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饲料添加剂,虽然有些学者将其归入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然而,由于中药既是药物又是天然产物,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基本具有饲料添加剂的所有作用,可作为独立的一类饲料添加剂,毛皮动物在野生状态下是自由采食含中药的植物地。我国应用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用来促进动物生长,增重和防治疾病。 1.2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 中草药添加剂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防病保健、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改善动物产品质量和改善饲料品质等方面。防病保健作用主要表现在增强免疫、抑菌驱虫和调整功能等方面;提高动物生产性能主要表现在促进生长、催肥增重、促进生殖等方面;改善动物产品质量主要表现在改善肉质、改善皮毛等方面;改善饲料品质主要表现在许多中草药添加剂具有补充营养、增香除臭、防霉防腐等作用,从而改善饲料营养、刺激动物食欲、延长饲料的保质期限等。 1.3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 1.3.1来源天然性 中药来源于动物、植物、矿物及其产品,本身就是地球和生物机体的组成部分,保持了各种成分结构的自然状态和生物活性,同时又经过长期实践检验对人和动物有益无害,并且在应用之前经过科学炮制去除有害部分,保持纯净的天然性。这一特点也为中药饲料添加剂的来源广泛性、经济简便性和安全可靠性奠定了基础。 1.3.2功能多样性 中药均具有营养和药物的双重作用。现代研究表明,中药含有多种成分,包括多糖、生物碱、苷类等,少则数种、数十种,多则上百种,按现代“构效关系”理论,其多能性显而易见了。中药除含有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之外,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时,是按照中国传统医药理论进行合理组合,使物质作用相协同,并使之产生全方位的协调作用和对机体有利因子的整体调动作用,最终达到提高动物生产的效果。这是化学合成物所不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农业部关于公开征求《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2-02-09 为保障饲料、饲料添加剂质量安全,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农业部对原《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办法》、《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和《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现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一、《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共五章 25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一是明确规定生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应当依法取得生产许可证。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由农业部核发;单一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生产许可证由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核发。 二是统一规定了饲料生产企业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办理生产许可证的条件和程序。申请设立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企业,由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受理、审查和现场审核,并将审查、审核意见上报农业部。农业部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专家审核委员会的评审结果作出是 否核发生产许可证的决定。申请设立其它饲料生产企业,由省级饲料管理部

门受理并做出核发生产许可证的决定。 三是对委托生产饲料、饲料添加剂作了规范,规定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委托其他饲料、饲料添加剂企业生产的,应当符合规定的条件,并向各自所在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备案。受托方应当按照产品标准组织生产,委托方应当对生产全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督。委托生产的产品标签应当同时标明委托企业和受托企业的名称、注册地址、许可证编号和批准文号。 四是加强了对企业取得生产许可证后的监督管理。规定饲料、饲料添加剂企业应当按照许可条件组织生产,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的,应当报告发证机关。饲料、饲料添加剂企业应当在每年1月底前填写备案表,将上一年度的生产经营情况报企业所在地省级饲料管理部门备案。 二、《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共23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一是明确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是指我国境内研制的单一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包括三类:境内外均未批准在饲料生产中使用的、境外已批准但境内未批准在饲料生产中使用的、境内已批准的饲料添加剂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 二是规定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投入生产前,研制者或者生产企业应当向农业部提出新产品审定申请,并按照本办法的要求提交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申请资料和样品。

饲料添加剂糖萜素的研究与应用

饲料添加剂糖萜素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糖萜素作为一种新型的天然绿色添加剂,具有安全、无毒、稳定以及促进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优点。简述糖萜素的理化性质、功用及在养殖业中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关键词糖萜素;理化性质;功能;应用;前景 随着现代养殖业集约化和专业化的发展,畜禽感染各种疾病的危险性大大增加。为了预防畜禽疾病,抗生素药物用作饲料添加剂比较普遍。由于抗生素的频繁应用,造成耐药性病原微生物增加,畜禽产品中药物残留增多,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而糖萜素是纯天然植物提取物,不含任何化学合成成分,因而不会带来环境污染。2000年7月6日,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为糖萜素颁发了AA级纯天然绿色饲料添加剂证书。 1糖萜素的理化特性 糖萜素是由糖类(≥30%)、配糖体(≥30%)和有机酸组成的天然生物活性物质,是一种棕黄色、无灰微细状结晶。它不溶于乙醚、氯仿、丙酮、苯等溶剂;可溶于温水、二硫化碳、醋酸乙酯;易溶于含水甲醇、含水乙醇、正丁醇以及冰醋酸。糖萜素可分别与醋酸酐、钼酸铵、三氯化铁、香荚兰素起化学反应,呈色反应。市售商品质量标准见表1。 2糖萜素的主要功能 2.1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抗应激能力,减少死淘率 研究表明,糖萜素可显著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44.69%~54.07%)、白细胞介素-2活性(32.70%~66.09%)、IgG含量(83.70%~115.40%)、ACTH(36.44%~122.79%)和红细胞C3b 受体花环率(21.70%)(P<0.05);调节cAMP 和cGMP 含量和补体生成。应用于动物表现为改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起到防御病原微生物感染(见表2)和抗应激作用,从而提高动物的健康状况。同时,可协同增强特异性免疫效果,加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提高疫苗接种的效果,延长免疫接

壳寡糖对动物机体免疫和炎症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壳寡糖对动物机体免疫和炎症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11-07 导读 壳聚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由虾、蟹、昆虫的几丁质外壳经过不 同程度地脱乙酰基而得到的一种无毒聚氨基葡萄糖。壳寡糖(COS)是壳聚糖的降解产物,聚合度(DP)在2~20,分子质量≤3000μ,其生物活性比壳聚糖更强;COS是天然糖中唯一大量存在的碱性氨基寡糖,因具有多元化的生物学作用,使其在医学研究、生物医药和食品科学等领域中受到广泛 关注。目前,随着国家对抗生素的使用要求越来越严格以及养殖环境的变化,如何使动物自身免疫力不断提高,从而减少对抗生素的依赖、改善药 物残留所带来的危害越来越被大家所重视。因此,在畜牧兽医领域中,COS 作为一种天然的免疫增强和炎症调节活性物质,在增强动物免疫机能和抗 炎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1 COS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作用 COS可完全溶于水,部分溶于甲醇和二甲基亚砜,不溶于丙酮和乙醇。DP为2~4的COS可溶于甲醇,但DP>5的COS溶解性较差;由于范德华力等低分子间相互作用,低分子质量COS(<1500u)在较宽pH的范围内可溶于水。COS自身氨基带正电荷,是目前发现的自然界中唯一碱性寡糖,无毒,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以及对大分子药物缓释等特性。因此,与壳聚糖相比,COS在治疗中有更大的应用空间。 COS在胃肠道中不被分解,很容易通过肠上皮细胞吸收,优先分配到肝脏、脾脏和肾脏,可被动物直接吸收入血作用于靶细胞。COS在血浆、肝脏、肾脏和尿液中被溶菌酶降解,其主要排泄途径是尿液。目前研究发现,COS具有调节免疫力、抗氧化、抗应激、抗微生物、抑制肿瘤生长、活化肠道有益菌和降低胆固醇等多种生物学作用。还能促进组织再生、增强药物和DNA传递和钙吸收等功能。 2 COS的免疫增强作用 COS发挥免疫调节的生物学效应,与其对免疫器官、多种免疫细胞的调节效应及诱导多种细胞因子的分泌密切相关。DP在3~8的COS在体外可显著增强原代264.7巨噬细胞的增殖活性和对中性红的吞噬能力,小鼠口服COS后脾脏指数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含量增加。口服COS还能显著升高环磷酰胺(Cy)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迟发型变态(DTH)反应、巨噬细胞吞噬作用和一些酶活性,并增强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12和干扰素-γ(IFN-γ)的产生。与此同时,COS对T淋巴细胞也产生了明显的调节作用,给小鼠腹腔注射COS 己二酸(20mg/kg)4次,未成熟CD4+、CD8+胸腺T细胞的百分比降低,成熟CD4+、CD8+胸腺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增加,COS增加了脾脏CD19+细胞百分比,而对肠系膜淋巴结CD19+细胞的百分比无显著影响。这说明COS促进了胸腺淋巴细胞的成熟和分化,并调节了脾脏B淋巴细胞和淋巴结T淋巴细胞的数量。在肉仔鸡(1日龄)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0、50、100、150mg/kg)的COS,第21天和第42天COS (100mg/kg)添加组仔鸡血清IgG、IgA、IgM含量升高,COS同时促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全文(2018最新版)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全文(2018最新版)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管理,提高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质量,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饲料,是指经工业化加工、制作的供动物食用的产品,包括单一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 本条例所称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加工、制作、使用过程中添加的少量或者微量物质,包括营养性饲料添加剂和一般饲料添加剂。 饲料原料目录和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由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公布。第三条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饲料、饲料添加剂管理的部门(以下简称饲料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饲料、饲料添加剂的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保障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 第五条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经营者应当建立健全质量安全制度,对其生产、经营的饲料、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安全负责。 第六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在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经营、使用过程中违反本条例的行为,有权对饲料、饲料添加剂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第二章审定和登记 第七条国家鼓励研制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 研制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应当遵循科学、安全、有效、环保的原则,保证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安全。 第八条研制的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投入生产前,研制者或者生产企业应当向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定申请,并提供该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样品和下列资料: (一)名称、主要成分、理化性质、研制方法、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检测方法、检验报告、稳定性试验报告、环境影响报告和污染防治措施; (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指定的试验机构出具的该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饲喂效果、残留消解动态以及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报告。 申请新饲料添加剂审定的,还应当说明该新饲料添加剂的添加目的、使用方法,

饲料添加剂维生素的正确使用

维生素是人和动物必不可缺少的一种微量营养物质。除少量几种维生素在体内可以少量合成外,绝大多数维生素必须从饲料中摄取,同时也根据不同种动物和同种动物的生长、生产阶段的不同的维生素需要量也不同,因此应根据以上条件设计维生素的添加量,以满足不同动物的生产、生长、繁殖、维持的维生素需要量。 那么饲料添加剂维生素该怎么正确使用呢?下面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一、确定维生素的正确添加量 1、查饲养标准 应该根据畜禽健康状况、生产水平、饲料组成、环境温度、饲养方式及加工工艺等具体情况,参考科技工作者及畜禽育种公司等的推荐量,灵活调整,从而制定出适宜的维生素添加水平。 2、保证维生素有一个安全的富裕量 根据我国当前畜牧业生产水平和配方饲料中的能量浓度及蛋白水平,应该在我国畜禽饲养标准及美国NRC饲养标准水平基础上超量添加(超量约25~50%),可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要注意维生素的理化特性,防止配伍禁忌。如各种维生素对光、热、空气、水分、pH等因素的反应不一,配料时必须予以综合考虑。氯化胆碱因有极强的碱性和吸湿性,对维生素生理效价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液态氯化胆碱对维生素A、维生素K3、维生素B6等有较强的破坏作用,必须单独添加。VC有强还原性,水溶液呈酸性,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12及叶酸等极易与之相互作用而分解失效。另外,泛酸钙与烟

酸,泛酸钙与维生素C,有机酸防霉剂及抗球虫药物与维生素B2等之间也都存在一定的相互拮抗作用。因此,为增加多种维生素稳定性,即使某些原料中已经添加抗氧化剂,在维生素预混料中可再加入抗氧化剂(如乙氧喹、丁羟基甲苯等)。须注意:最终日粮中各种来源的氧化剂总量不得超过限量,如乙氧喹含量每千克饲料中应小于150毫克。 二、使用维生素应注意的事项 1、掌握需要量和实际供给量之间关系 遵循饲养标准规定使用维生素添加剂,应注意区分开需要量和供给量之间的差别。实际表明,维生素的供给量一般是需求量的一倍。实际饲养中要想弄清楚确切的维生素需要量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特别是许多种维生素的缺乏症多混淆在一起不易判明,有时次要症状掩盖了特征性的症状。有时类似的症状也会同时出现。因此畜、禽维生素需要量的建议标准应该视为一种参考数值,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在推荐量的基础上增加25~50%的维生素。 2、控制维生素添加剂的保存环境和生产日期 维生素有自己的稳定性,实践证明,任何一种维生素添加剂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效价会逐渐降低。保管不当时,如阳光直射、温度过高、湿度过大,与其它物质制成合剂等因素,均会导致维生素效价受到一定影响。一般维生素添加剂的贮存,要求容器密封,避光,防湿,温度20℃以下,短期内用完。因此维生素添加剂应尽量购买出厂日期短,包装符合要求的产品。一次购买不要太多,现购现用,以防积压浪费,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12年第4号)解读

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农业部令2012年第4号 发布日期:2012-05-10 来源:农业部浏览次数:2469 核心提示:为加强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管理,保障养殖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发布单位】农业部 【发布文号】农业部令2012年第4号 【发布日期】 2012-05-02 【生效日期】 2012-07-01 【效力】 【备注】《新饲料和新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已经2012年农业部第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7月1日起施行。部长:韩长赋 二〇一二年五月二日 第一条为加强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管理,保障养殖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新饲料,是指我国境内新研制开发的尚未批准使用的单一饲料。 本办法所称新饲料添加剂,是指我国境内新研制开发的尚未批准使用的饲料添加剂。 第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农业部提出申请,参照本办法规定的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审定程序进行评审,评审通过的,由农业部公告作为饲料、饲料添加剂生产和使用,但不发给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证书: (一)饲料添加剂扩大适用范围的; (二)饲料添加剂含量规格低于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要求的,但由饲料添加剂与载体或者稀释剂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除外; (三)饲料添加剂生产工艺发生重大变化的;

(四)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自获证之日起超过3年未投入生产,其他企业申请生产的; (五)农业部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条研制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应当遵循科学、安全、有效、环保的原则,保证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质量安全。 第五条农业部负责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审定。 全国饲料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组织对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审。 第六条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投入生产前,研制者或者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农业部提出审定申请,并提交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的申请资料和样品。 第七条申请资料包括: (一)新饲料、新饲料添加剂审定申请表; (二)产品名称及命名依据、产品研制目的; (三)有效组分、化学结构的鉴定报告及理化性质,或者动物、植物、微生物的分类鉴定报告;微生物产品或发酵制品,还应当提供农业部指定的国家级菌种保藏机构出具的菌株保藏编号; (四)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在配合饲料或全混合日粮中的推荐用量,必要时提供最高限量值; (五)生产工艺、制造方法及产品稳定性试验报告; (六)质量标准草案及其编制说明和产品检测报告;有最高限量要求的,还应提供有效组分在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中的检测方法; (七)农业部指定的试验机构出具的产品有效性评价试验报告、安全性评价试验报告(包括靶动物耐受性评价报告、毒理学安全评价报告、代谢和残留评价报告等);申请新饲料添加剂审定的,还应当提供该新饲料添加剂在养殖产品中的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分析评价报告; (八)标签式样、包装要求、贮存条件、保质期和注意事项; (九)中试生产总结和“三废”处理报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