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

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

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
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

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

一、填空题

25、生产监控系统与生产管理系统之间应配置物理隔离装置。

101、油罐内动火前应经过充分的清洗、清除油污。

109、加油车辆进站后应熄火。

110、进入加油站的人员禁止接打手机。

113、企业将加油站列入本单位重点防火部位和重点保卫部位。

126、油泵房的室内应有通风、排气设施,并投入运行。

133、油泵房门应向外开放。

210、氯罐及加氯间重大危险源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包括眼睛及上呼吸道损伤、中毒、窒息。

211、循环水加氯间、氯罐储存间应安装气体泄漏报警装置,或报警装置应联动机械通风和水

喷淋装置。

212、加氯间应有机械通风设施。

237、升压站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全厂停电、大面积停电。

238、升压站电气设备的控制箱、端子箱等二次端子没有防雨设施或防雨设施不完善,其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则定为10分值。

239、升压站电气设备的重要控制电缆中间接头应采取加强绝缘的措施。

240、升压站应做到每年至少一次对一次设备和电气接头进行红外成像测温。241、升压站事故抢修所装上的套管,投运后的3个月内,应取油样进行一次色谱试验。

242、升压站按规定配置齐全继电保护,并认真做好继电保护的整定和定期校验工作,退出保护按规定认真履行审批手续。

243、升压站重大危险复杂的操作、检修、试验、升压站内的施工改造等要有严密完善的防范措施,且执行严格到位。

244、升压站应建立事故应急预案、保厂用电应急预案和黑启动应急预案等,预案内容具体、完善、切合实际,并认真演练。

245、主变重大危险源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主变严重损坏。

246、变压器的预防性试验结果和技术监督指标严重超出合格范围,依据主变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其对应的L值应为10分。

247、变压器防爆筒的出口应向下。

248、变压器防爆筒隔膜应使用脆性材料。

249、开关的遮断容量应满足短路电流的要求。

250、开关的液(气)压机构压力不应低于掉闸压力。

251、变压器应配置冷却器全停温度高保护。

252、主变压器应有贮油池、事故蓄油池和排油设施。

253、110KV及以上的变压器应利用停电机会做绕组变形和局部放电试验。254、变压器保护动作掉闸后,必须经检查试验良好后才能重新投入运行。256、每年至少一次对变压器一次设备和电气接头进行红外成像测温。

257、应定期开展变压器油色谱分析。

258、应制定主变压器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262、电缆夹层及沟道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等。

263、在电缆隧道或重要回路的电缆沟中下列部位,应设置阻火墙、或一段为2米的难燃或耐火槽盒。

264、电缆夹层、电缆隧道的交叉密集处、电缆竖井处应设置火灾探测报警装置。265、穿越墙体、楼板进入其它场所的电缆孔洞都必须进行防火封堵。

266、电缆明敷时,在电缆接头两侧各2~3m长的区段,以及沿该电缆并行敷设的其他电缆同一长度范围内,应采用防火涂料或防火包带措施。

267、电缆隧道内电缆交叉口及电缆密集段、电缆夹层以及有中间接头的部位,应悬挂灭火弹。

268、电缆隧道的防火墙上必须采用甲级防火门。

269、高压电缆的中间接头与终端接头处应用专用难燃或耐火接头盒将其封闭。270、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应分层敷设,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并应进行耐火分隔。

271、电缆沟(夹层)内的照明电压应是24V或36V的安全电压。

272、电缆沟(夹层)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279、严格车辆管理,进入危险品仓库的车辆采取可靠的防止产生火花的措施。315、通勤车辆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坠落、翻车、撞车等。

316、检验不合格的通勤车辆、按规定应报废通勤车辆仍然使用其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则为10分值。

为10分值。

317、通勤车辆存在驾驶员无证驾驶现象其管理抵消因子B

2

318、违章记录中有通勤车辆驾驶员酒后开车其管理抵消因子B

为10分值。

2

319、半年内通勤车辆驾驶员个人违章记分最高值超过8分其管理抵消因子B

2

10分值。

320、通勤船舶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沉船、淹溺、火灾等。

321、按照国家规定应当报废的船舶,仍然航行其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则定为10分值。

322、通勤船舶上配备的的救生设备总数与总定员数相比严重不足,其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则定为10分值。

323、通勤船舶无系泊设施、无线电设备,其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则定为10分值。324、通勤船舶遵守渡口管理规定,正确停泊通勤船舶,按规定显示号灯。325、生活水厂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中毒、水源污染、水质超标等。326、生活水厂的安全保卫措施上存在坏人进行投毒、破坏的严重疏漏,例如没有坚固的门窗等,其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则定为10分值。

327、生活水厂使用的处理药剂未使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工材料,其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则定为10分值。

328、生活水厂应建立健全水源污染、投毒事故应急预案,并认真组织演练,配置了必要良好的应急救援器材。

二、单项选择题

59、油泵房的门、窗是易产生火花的金属门窗等,在#0柴油罐及油区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中规定其L值为(A)。

A、10分

B、7分

C、4分

60、油泵房及油罐区内安装临时性或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和敷设临时管道,采用皮带传动装置。在#0柴油罐及油区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中规定其L值为(A)。

A、10分

B、7分

C、4分

121、变压器的预防性试验结果和技术监督指标严重超出合格范围,依据主变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其对应的L值应为(C)。

A、4分

B、6分

C、10分

122、开关的遮断容量应满足(B)的要求。

A、地震强度

B、短路电流

C、冲击电流

123、开关的液(气)压机构压力不应低于(C)压力。

A、合闸

B、重合闸

C、掉闸

124、变压器油泵转速不应高于1000r/min。(C)。

A、500r/min

B、800r/min

C、1000r/min 125、变压器中性点应至少有(B)与主地网不同地点连接的接地引下线。

A、一根

B、两根

C、三根

126、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在(C)后,未进行现场局部放电试验。

A、临修

B、小修

C、大修

129、电缆夹层及沟道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 A )等。

A、火灾

B、淹溺

C、触电

130、在电缆隧道或重要回路的电缆沟中下列部位,应设置阻火墙、或一段为( B )米的难燃或耐火槽盒。

A、1

B、2

C、3

131、电缆明敷时,在电缆接头两侧各( A )米长的区段,以及沿该电缆并行敷设的其他电缆同一长度范围内,应采用防火涂料或防火包带措施。

A、2~3

B、4

C、10

132、电缆隧道的防火墙上必须采用( A )级防火门。

A、甲

B、乙

C、丙

133、电缆竖井的长度大于7m时,应做到每隔( A )m设置阻火分隔。

A、7

B、8

C、10

134、电缆沟(夹层)内的照明设备与电缆的距离应大于( C )m。

A、0.2

B、0.3

C、0.5

135、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应( B)敷设,并应进行耐火分隔。

A、同层

B、分层

C、分隔

136、电缆敷设时,同侧多层支架上的排列,应按高低压动力电缆、强电控制电缆、弱电控制电缆顺序,宜分层( B)。

A、由下而上

B、由上而下

C、不分上下

137、电缆沟(夹层)的门应向疏散方向( A)。

A、开启

B、关闭

C、其它

138、升压站应做到每( A)至少一次对一次设备和电气接头进行红外成像测温。

A、一年

B、两年

C、三年

139、升压站事故抢修所装上的套管,投运后的( A)内,应取油样进行一次色谱试验。

A、3个月

B、4个月

C、半年

140、升压站按规定配置齐全继电保护,并认真做好继电保护的整定和定期校验

工作,退出保护按规定认真履行( C)手续。

A、交班

B、接班

C、审批

155、检验不合格的通勤车辆、按规定应报废通勤车辆仍然使用其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则为( C )分值。

A、5

B、7

C、10

156、通勤车辆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不得大于( A)小时。

A、2

B、4

C、5

为( C )分值。157、通勤车辆存在驾驶员无证驾驶现象其管理抵消因子B

2

A、5

B、8

C、10

为( C )分值。158、违章记录中有通勤车辆驾驶员酒后开车其管理抵消因子B

2

A、5

B、8

C、10

159、半年内通勤车辆驾驶员个人违章记分最高值超过( B)分其管理抵消因子为10分值。

B

2

A、2

B、4

C、8

160、按照国家规定应当报废的船舶,仍然航行其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则定为( C )分值。

A、5

B、8

C、10

161、通勤船舶上配备的的救生设备总数与总定员数相比严重不足,其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则定为( C )分值。

A、5

B、8

C、10

162、通勤船舶无系泊设施、无线电设备,其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则定为( C )分值。

A、5

B、8

C、10

163、通勤船舶遵守渡口管理规定,正确停泊通勤船舶,按规定显示( B )。A、照明 B、号灯 C、射灯

164、生活水厂的安全保卫措施上存在坏人进行投毒、破坏的严重疏漏,例如没有坚固的门窗等,其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则定为( B )分值。

A、5

B、10

C、12

165、生活水厂使用的处理药剂未使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工材料,其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则定为( B )分值。

A、5

B、10

C、12

A、3

B、5

C、10

三、多项选择题

48、有爆炸危险房间内,应配备(ABC)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1211等灭火器

D、泡沫灭火器

89、升压站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CD)。

A、局部停电

B、控制室停电

C、全厂停电

D、大面积停电

90、升压站重大危险源,如果存在(ABCD)等问题,其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则均定为10分值。

A、继电保护配置和整定错误

B、直流熔断器未做到分级配置

C、母线差动保护性能不可靠

D、母差保护退出运行超过8小时

91、主变重大危险源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BCD)。

A、触电

B、火灾

C、爆炸

D、主变严重损坏

92、主变压器保护存在下列哪些问题,依据主变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其对应的L值应为10分。(ABCD)

A、继电保护配置不符合要求

B、继电保护功能不完善

C、继电保护没有按规定投入运行

D、继电保护整定错误

93、主变压器保护存在下列哪些问题,依据主变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其对应的L值应为8分。(CD)

A、防误闭锁装置没有

B、防误闭锁装置退出运行

C、防误闭锁装置“五防”功能不齐全

D、防误闭锁装置所用的电源与保护、控制电源没有分开

94、充油电气设备存在下列哪些问题,依据主变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其对应的L值应为10分。(AB)

A、主变压器油枕、套管、电流互感器等充油电气设备,已经看不到油位

B、开关的油(气)标已看不到油(气)。

C、变压器油位指示低于正常标准或油位指示不正确

D、变压器套管油位不清晰或油位指示低于正常标准

95、变压器潜油泵的轴承,应采用(BD)。

A、A级

B、E级

C、D级

D、F级

96、存在下列哪些违章行为,主变重大危险源评估时B2值定为10分。(ABC)

A、无票工作或无票操作

B、未经总工程师或代行总工程师指责的生产技术领导批准,擅自退出继电保护

C、防误闭锁装置解锁钥匙的使用随意性大,未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D、继电保护未定期校验

98、进入下列地点(ABCD)的电缆孔洞都要进行严密的防火封堵。

A、控制室

B、控制柜

C、配电室

D、开关柜

99、电缆沟(夹层)内,布置有(ABD),或存在易燃易爆物品均是不允许的。

A、热力管道

B、油气管

C、压缩空气管

D、其他可能引起着火的管道和设备100、下列哪些部位(ABCD)应悬挂灭火弹。

A、电缆隧道内电缆交叉口

B、电缆隧道内电缆密集段

C、电缆夹层

D、电缆中间接头的部位

101、电缆沟(夹层)内的照明电压应采下面哪种(AB)电压。

A、24V

B、36V

C、42V

D、220V

102、危险品仓库及乙醇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AB)等。

A、火灾

B、爆炸

C、污染

D、药品流失

122、通勤车辆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ABD)等。

A、坠落

B、翻车

C、刹车

D、撞车

123、通勤车辆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存在缺陷,如(ABC)等,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则定为10分值。

A、制动系统左右不平衡

B、ABS功能失灵

C、转向系统失灵

D、传动轴连接紧固螺栓松动

124、通勤船舶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ACD)等。

A、沉船

B、过载

C、火灾

D、淹溺

值定为10分。125、凡下列情况(ABCD),通勤船舶重大危险源管理抵消因子B

2

A、人员无证上岗

B、严重超载,客货混装

C、不按限航、禁航规定航行

D、携带危险品

126、生活水厂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ABC)等。

A、中毒

B、水源污染

C、水质超标

D、硬度超标

四、是非题

16、生产监控系统与生产管理系统之间应配置物理隔离装置。(√)211、升压站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全厂停电、大面积停电。(√)212、升压站电气设备的控制箱、端子箱等二次端子没有防雨设施或防雨设施不完善,其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则定为8分值。(×)213、升压站电气设备的重要控制电缆中间接头应采取加强绝缘的措施。(√)214、升压站应建立事故应急预案、保厂用电应急预案和黑启动应急预案等,预案内容具体、完善、切合实际,并认真演练。(√)215、主变重大危险源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主变严重损坏、触电。

(×)216、变压器的预防性试验结果和技术监督指标严重超出合格范围,依据主变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其对应的L值应为10分。(√)217、变压器套管引出线与铜鼻子的焊接应使用锡焊。(×)218、控制电缆长的开关,其电缆压降应能满足开关掉闸最低电压的要求。(√)219、有两组掉闸线圈的断路器,其每一掉闸回路应由专用的直流熔断器供电。

(√)220、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闭锁回路应使用重动继电器。(×)221、强油循环变压器的冷却器两路电源应能自动切换。(√)222、变压器保护动作掉闸后,为了紧急恢复供电,可以不经检查试验即重新投入运行。(×)223、每年进行一次主变压器运行规程、检修规程和有关的安全管理规定的培训和考试。(√)224、变压器、开关等应按照规定的检修周期进行大小修。(√)233、电缆夹层及沟道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等。(√)234、在电缆隧道或重要回路的电缆沟中下列部位,例如公用主沟道的分支处,应设置阻火墙、或一段为2米的难燃或耐火槽盒。(√)235、进入控制室、配电室、控制柜、开关柜的电缆孔洞都要进行严密的防火封

堵。(√)236、电缆夹层、电缆隧道的交叉密集处、电缆竖井处应设置火灾探测报警装置。(√)

237、电缆沟(夹层)内,布置有热力管道、油气管,或存在易燃易爆物品均是不允许的。(√)238、电缆沟(夹层)内,布置有压缩空气管是不允许的。(×)239、一般情况下,穿越墙体、楼板进入其它场所的电缆孔洞可以不进行防火封堵。(×)240、电缆明敷时,在电缆接头两侧各2~3米长的区段,以及沿该电缆并行敷设的其他电缆同一长度范围内,应采用防火涂料或防火包带措施。(√)241、电缆隧道内电缆交叉口及电缆密集段、电缆夹层以及有中间接头的部位,应悬挂灭火弹。(√)242、电缆隧道的防火墙上必须采用丙级防火门。(×)243、高压电缆的中间接头与终端接头处应用专用难燃或耐火接头盒将其封闭。(√)

244、电缆竖井的长度大于7m时,应做到每隔8m设置阻火分隔。(×)245、电缆沟(夹层)内的照明设备与电缆的距离应大于0.5m。(√)246、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应分层敷设,但可以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并应进行耐火分隔。(×)247、电缆敷设时,同一回路工作电源与备用电源电缆,宜布置在不同层次,并应进行耐火分隔。(√)248、电缆敷设时,同侧多层支架上的排列,应按高低压动力电缆、强电控制电缆、弱电控制电缆顺序,宜分层由下而上。(×)249、电缆沟(夹层)内的照明电压应采用24V或36V的安全电压。(√)250、电缆沟(夹层)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关闭。(×)251、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要定期检查试验,始终处于良好状态。(√)252、升压站应做到每年至少一次对一次设备和电气接头进行红外成像测温。

(√)253、升压站事故抢修所装上的套管,投运后的3个月内,应取油样进行一次色谱试验。(√)254、升压站按规定配置齐全继电保护,并认真做好继电保护的整定和定期校验工作,退出保护按规定认真履行审批手续。(√)

255、危险品仓库及乙醇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爆炸等。

(√)301、通勤车辆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坠落、翻车、撞车等。

(√)302、检验不合格的通勤车辆、按规定应报废通勤车辆仍然使用,其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则为8分值。(×)303、与车载定员进行比较,通勤车辆严重超载其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则定为10分值。(√)304、通勤车辆驾驶员连续驾驶时间不得大于2小时。(√)305、通勤车辆存在驾驶员无证驾驶现象其管理抵消因子B

为8分值。(×)

2

306、违章记录中有通勤车辆驾驶员酒后开车其管理抵消因子B

为10分值。

2

(√)

为307、半年内通勤车辆驾驶员个人违章记分最高值超过8分其管理抵消因子B

2

8分值。(×)308、通勤船舶重大危险源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沉船、淹溺、火灾等。

(√)309、按照国家规定应当报废的船舶,仍然航行其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则定为10分值。(√)310、通勤船舶上配备的救生设备总数与总定员数相比严重不足,其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则定为10分值。(√)311、通勤船舶无系泊设施、无线电设备,其事故危险可能因素L则定为8分值。(×)

312、人员无证上岗或严重超载,或客货混装,通勤船舶重大危险源管理抵消因子B2值定为10分。(√)313、不按限航、禁航规定航行或携带危险品,通勤船舶重大危险源管理抵消因值定为10分。(√)

子B

2

314、通勤船舶遵守渡口管理规定,正确停泊通勤船舶,按规定显示号灯。(√)

(√)

重大危险源定期安全评估报告

无锡XXXXXXXXXX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报告 编制: 审批: 年月日

一、评估时间 年月日 二、评估小组成员 组长: 成员: 三、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标准 序号安全评估项目评估分值评分标准自评得分评估得分1)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制度(是、否) 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3 是 2.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3.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4.安全生产工作领导机构 1 是 5.事故应急救援组织 1 是 6.安全生产议事制度 1 是 7.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2 是 8.安全技术与操作规程 2 是 9.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2 是 10.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2 是 11.安全生产值班制度 1 是 12.危险物品仓储安全管理制度 2 是 13.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2 是 14.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 是 2)从业人员 1.劳动合同中安全款项是否符合国家安全规定 1 是 2.从业人员是否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及持证上岗情况 3 是 3.特种作业人员是否经过培训和持证上岗人员情况 2 是 4.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人员是否经过培训 1 是 5.作业人员是否熟悉并遵守作业过程 2 是 6.从业人员是否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 1 是 7.是否全部缴纳职工工伤保险 1 是 8.安全合理化建议情况 1 是 9.生产储存工艺技术及装备,生产、储存装备布置、 建构筑物、电气设备的选用及安装是否符合国家有关 规定和国家标准 3 是 10.采用的生产、储存工艺是否为国家淘汰的生产 工艺 2 否 11.使用的生产、储存装备是否为国家淘汰的生产、 储存设备 2 否 12.特种设备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检验、检测 合格 2 是 13.特种设备档案是否齐全 1 是 3)公用工程与安全设施 1.公用工程是否满足生产工艺技术要求 1 是 2.职工安全防护装置的配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2 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 发布时间:2012-01-31 字体大小:大中小保护视力色: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 军事设施; c) 采掘业; d) 危险物质的运输。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

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268-90 危险货物品名表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危险物质 hazardous substance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 单元 unit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 临界量 threshold quantity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 重大事故 major accident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5 重大危险源 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6 生产场所 work site 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3.7 贮存区 store area 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4、重大危险源辨识 4.1 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4.2 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重大危险源评估的基本要求

https://www.doczj.com/doc/c413886330.html, 时间:2004年06月29日来源:中国煤炭资源网江西省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和重大危险源评估的基本要求 江西省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和重大危险源评估的基本要求 一、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的基本要求 1、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 为加强安全评价工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根据《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规定,近年先后编制和印发了《安全评价通则》(2003-3-31)、《煤矿安全评价导则》(2003-11-19)、《安全现状评价导则》(2004-3-26)等规范性文件。安全评价是以实现工程、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工程、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工程、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安全专项评价。 按照国家局的要求,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就是通过对煤矿设施、设备、装置实际情况和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定性、定量分析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度,对其安全管理状况给予客观的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煤矿安全现状综合评价(以下简称煤矿安全评价)的主要内容是: ①评价煤矿安全管理模式对确保安全生产的适应性,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制度等安全管理相关内容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及其落实执行情况,说明现行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是否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 ②评价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的系统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明确其是否满足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要求; ③评价各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及其工艺、场所、设施、设备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 ④识别煤矿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度; ⑤评价生产系统和辅助系统,明确是否形成了煤矿安全生产系统,对可能的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管理规定

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 管理规定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管理制度一、重大危险源评估 安全评估工作由具有注册安全评价资质的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主持进行,或者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格的评价机构进行。从事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检验、安全评估业务的中介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检测检验和安全评估的结果负责。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2、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危害程度; 4、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 5、重大危险源等级; 6、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

7、应急救援预案效果评价; 8、评估结论与建议等。 二、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对所评估出的重大危险源必须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措施,每年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应急救援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2、危险辨识与评价; 3、应急救援设备与设施; 4、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与资源; 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6、事故应急程序与行动方案;

7、保护措施与程序; 8、事故后的恢复与程序; 9、培训与演练。 三、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工作 1、安全评估的内容 ⑴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⑵重大危险的基本情况 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⑷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及严重程度 ⑸重大危险源等级 ⑹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

⑺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 ⑻评估结论与建议等 2、危险源安全验收评估程序 危险源安全评估的程序为:前期准备;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划分评估单元、评估方法选择;现场检查;定性评估;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作出安全评估结论;编制安全评估报告;安全评估报告评审等。 3、工作要求 ⑴危险源评估工作必须由具有注册安全评价资质的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支持进行。 ⑵危险源评估小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指导性文件、规程以及规范等评价依据。 ⑶评估过程中参加评估人员必须明确评估危险源的对象、范围和评估的目的,熟知现场实际情况。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 (2)

《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 重大危险源——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 我国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l8218—2000)中,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安全生产法》解释为: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安全生产法》第33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0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军事设施; c)采掘业; d)危险物质的运输。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危险物质hazardoussubstance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单元unit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临界量thresholdquantity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重大事故majoraccident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5重大危险源majorhazardinstallations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6生产场所worksite 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贮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3.7贮存区storearea 专门用于贮存危险物质的贮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4、重大危险源辨识 4.1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 4.2重大危险源的分类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4.2.1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 根据物质不同的特性,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按以下4类物质的品名(品名引用GB12268-1990《危险货物品名表》)及其临界量加以确定。 1.爆炸性物质 2.易燃物质 3.活性化学物质 4.有毒物质 4.2.2贮存区重大危险源 贮存区重大危险源的确定方法与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基本相同,只是因为工艺条件较为稳定,临界量数值较大,具体数值见表1~表4。 4.3重大危险源的辨识指标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表1、表2、表3及表4规定的临界

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868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管理制度标准版本

重大危险源评估和安全管理制度标 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管理制度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一、重大危险源评估 安全评估工作由具有注册安全评价资质的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主持进行,或者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格的评价机构进行。从事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检验、安全评估业务的中介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检测检验和安全评估的结果负责。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2、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危害程度;

4、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 5、重大危险源等级; 6、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 7、应急救援预案效果评价; 8、评估结论与建议等。 二、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对所评估出的重大危险源必须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措施,每年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应急救援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2、危险辨识与评价; 3、应急救援设备与设施; 4、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与资源; 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6、事故应急程序与行动方案; 7、保护措施与程序; 8、事故后的恢复与程序; 9、培训与演练。 三、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工作 1、安全评估的内容 ⑴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⑵重大危险的基本情况 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⑷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及严重程度 ⑸重大危险源等级 ⑹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 ⑺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 ⑻评估结论与建议等 2、危险源安全验收评估程序

安全风险评估和重大危险源评估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2017年4月 第一季度危害辨识与安全风险评估会审表

危害辨识与安全风险评估报告为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等文件要求,进一步推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为高质量地搞好安全风险分级与辨识评估工作,我露天矿成立了以矿长为组长的评估专家组,对地面生产系统与采区作业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辨识与分级评估,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对事故多发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以及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与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分级与评估,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升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对风险的管控能力,从而确保安全生产,有效防控生产安全事故。 一、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组织机构 组长:**** 技术负责人:*** 工作负责人:*** 成员:余****** 安全风险分级辨识评估工作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处,负责安全风险分级评估与管控工作的日常开展。 二、职责分工

(一)组长 对安全风险分级辨识评估工作进行总体牵头与安排,并按照露天矿安全风险评估辨识结果应用于确定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指导与完善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对安全风险评估辨识的危险因素,按管控措施要求,进行安全管控措施的安排。 (二)技术负责人 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并对评估结果与相关内容进行技术审核。 (三)工作负责人 负责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日常开展与具体承办,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后续落实,进行现场跟进,安排各部门按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内容进行管控措施的落实。 (四)成员 负责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的具体开展,各业务部室,定期对露天矿所有范围内的危险因素进行排查,及时更新完善安全风险相关内容,对现场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管。 三、危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一)危害因素辨识方法、过程、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重大危险源评估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50600 重大危险源评估制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重大危险源评估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评估管理工作。 3、依据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3.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40号 4、职责

4.1安环部负责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定期评估管理综合工作,组织开展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 4.2各部门、车间负责人协助总经理对公司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价。 5、定义 5.1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存储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6、管理程序: 6.1由安环部联系专业机构对公司重大危险源危险源进行评估。 6.2公司至少每三年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安全评估报告,并将安全评估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 6.3重大危险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委托具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修订版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修订本)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 a) 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b) 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化学与热力学性质的加工工艺活动和与这些工艺活动相关的,属于标准表1中危险物质的储存活动; c) 厂内危险物质的运输。 本标准不适用于: 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军事设施; 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开采、勘探、提取、加工; 厂外危险物质的运输; e) 地下储罐。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268-90 危险货物品名表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危险物质hazardous substance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单元unit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 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临界量threshold quantity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事故major accident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4 重大危险源辨识 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征求意见稿)

重大危险源分级标准 (征求意见稿) 1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的方法和程序。 本规范为重大危险源评估分级技术规范,适用于包括储罐区、库区、生产场所等重大危险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安全评价通则》 《关于规范重大危险源监督与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协调字[2005]125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4重大危险源分级判据 重大危险源分级判据如表1所示。 表1 重大危险源分级判据 ①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0人(含30人)以上的重大危险源; ②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0-29人的重大危险源; ③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3-9人的重大危险源; ④四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死亡1-2人的重大危险源。 5重大危险源死亡人数及财产损失计算方法 可能造成的死亡人数评价程序为: ①将重大危险源的周边区域划分成等间隔的网格区,用一笛卡尔坐标体系的网格覆盖城市的区域地图(如图1所示),网格间距大小取决于当地人口密度,以不影响计算结果为准。 ②确定每一网格内的人员数量,通过火灾(室内火灾除外)、爆炸、毒物泄漏扩散事故后果模型计算重大危险源事故在每一网格中心处产生的热辐射、超压或

重大危险源评估制度

重大危险源评估制度 1、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评估管理工作。 3、依据 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 3.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40号 4、职责 4.1安环部负责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定期评估管理综合工作,组织开展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 4.2各部门、车间负责人协助总经理对公司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价。 5、定义 5.1重大危险源: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存储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6、管理程序: 6.1由安环部联系专业机构对公司重大危险源危险源进行评估。 6.2公司至少每三年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安全评估报告,并将安全评估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 6.3重大危险源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按照有关标准的规定采用定量风险评价方法进行安全评估,确定个人和社会风险值: 1)构成一级或者二级重大危险源,且毒性气体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之和大于或等于1的; 2)构成一级重大危险源,且爆炸品或液化易燃气体实际存在(在线)量与其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之和大于或等于1的。 6.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应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安全评估及分级: 1)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已满三年的; 2)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

3)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使用工艺或者储存方式及重要设备、设施等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或者风险程度; 4)外界生产安全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和风险程度的; 5)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者10人以上受伤,或者影响到公共安全的; 6)有关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生变化的。 6.5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的内容: 1)各类安全生产相关资质(资质)、证件、数据资料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要求。 2)现场安全设施与有关规定、标准、规程的符合性及其确保安全生产的可行性、可靠性。 3)安全管理模式、制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制度等安全管理相关内容是否满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的要求及其落实执行情况。 4)对生产场所及其设施、设备装置的实际运行情况、管理状况的分析,查找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并确定其危险度。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182182009)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 本标准与GB18218-2000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名称改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将采矿业中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和储存活动纳入了适用范围; ——不适用范围增加了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对部分术语和定义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范围进行了修订; ——对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进行了修订; ——取消了生产场所与储存区之间临界量的区别。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TC288/SC3)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 本单位参加起草单位: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宗之、魏利军、刘骥、多英全、师立晨、高进东、孙猛、于立见、张海峰、杨春笋、彭湘潍。 本标准于2000年首次发布,本次修订为第一次修订。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储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本标准不适用于: 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 b)军事设施; c)采矿业,但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加工工艺及储存活动除外; d)危险化学品的运输; e)海上石油天然气开采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2268危险货物品名表 GB20592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安全规范急性毒性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危险化学品 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3.2 单元 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 临界量 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

重大危险源定期评估制度

编号:SM-ZD-15088 重大危险源定期评估制度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重大危险源定期评估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目的 通过对本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生产场所和储存区的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 3.定义 3.1危险物质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单元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公司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临界量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

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为重大危险源。 3.4重大事故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5重大危险源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3.6生产场所 指危险物质的生产、加工及使用等的场所,包括生产、加工及使用等过程中的中间储罐存放区及半成品、成品的周转库房。 3.7储存区 专门用于储存危险物质的储罐或仓库组成的相对独立的区域。 4.职责 4.1安全部组织有关部门对生产场所及储存区危险物质最大储存量进行计算。

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估报告

山东xxxx有限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 山东xxxx有限公司 二〇二〇年七月

1.辨识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70号发布,2014年第13号修订) 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40号令,2015年修订) 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 4.《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 5.《危险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2部分:爆炸物》(GB30000.2-2013) 6.《危险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4部分:氧化性液体》(GB30000.4-2013)2.危险化学品储存及使用说明 公司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硫酸和天然气,检维修用到氧气丙炔。 公司电池化成包装车间北侧设有1个30t的硫酸(98%)储罐,极板化成车间罐酸工艺使用经过稀释的硫酸(36%、40%)。公司有个锅炉房,锅炉使用天然气作为原料,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公司维修车间使用氧气丙炔,氧气、丙炔的最大存量为各15瓶。 3.重大危险源辨识 3.1重大危险源物质辨识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公司危险物品中硫酸、天然气、丙烷属于需要辨识的重大危险源物质。 (1)硫酸: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8,表2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化学品类比及其临界量,氧化性固体和液体;《危险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14部分:氧化性液体》(GB30000.4-2013)表B.1氧化性液体标签要素的分配,核实硫酸为类别1,对应GB18218-2018表2中的W9.1,故其重大危险源临界量为50t。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规定

《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 a) 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 b) 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化学与热力学性质的加工工艺活动和与这些工艺活动相关的,属于标准表1中危险物质的储存活动; c) 厂内危险物质的运输。 本标准不适用于: 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 质的部门除外; b)军事设施; c)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开采、勘探、提取、加工; d)厂外危险物质的运输; e) 地下储罐。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2268-90 危险货物品名表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危险物质hazardous substance 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 3.2 单元unit 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3 临界量threshold quantity 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3.4 重大事故major accident 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3.5 重大危险源major hazard installations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4 重大危险源辨识 4.1 辨识依据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见重大危险源辨识表1和重大危险源辨识表2。 表1 危险物质名称及其临界量

重大危险源评估与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075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重大危险源评估与措施 标准版本

重大危险源评估与措施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建筑装饰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建筑装饰行业是高危险、事故多发行业: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建筑装饰产品的单件性和类型多样性、施工生产过程的复杂性都决定了施工生产过程中不确定性难以避免,施工过程、工作环境必然呈多变状态,因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另外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手工劳动的非标准化,使得繁重体力劳动多,而劳动者素质又相对较低,这些都增加了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

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之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的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中的“重大危险源”(不安全因素),是指建筑装饰施工企业长期或者临时地施工、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包括场所、设施及施工场地中的特指的部分专项施工)。 一、重大危险源辨识和风险控制是施工安全保证 建筑装饰企业管理体系中的重大危险源的辨识、风险控制是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要素。“重大危险源”简言之就是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各类容易构成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

重大危险源评估方案报告

目录 第1章编制说明 (1) 第1节安全评估目的 (1) 第2节评估围 (1) 第3节评估依据 (3) 第2章重大危险源的基本情况 (7) 第1节企业及建设项目简介 (7) 第2节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 (7) 第4节主要建、构筑物 (11) 第5节工艺简介 (12) 第6节主要设备设施 (15) 第7节公用工程 (18) 第8节安全管理 (23) 第9节主要危险目标 (28) 第3章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 (29) 第1节物质的危险性 (29) 第2节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危害程度 (35) 第3节各重点部位的危险性分析 (52) 第4章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 (52) 第1节个人风险 (52) 第5章可能受事故影响的周边场所、人员情况 (76)

第6章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的符合性分析 (78) 第7章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技术和监控措施 (84) 第1节安全管理措施 (84) 第2节安全技术和监控措施 (87) 第8章事故应急措施 (89) 第9章评估结论及建议 (92) 第1节对策措施及建议 (92) 第2节评估结论 (95)

第1章编制说明 第1节安全评估目的 (1)为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坚持“本质安全”,努力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从被动防向源头管理转变,遏制和减少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开展评估工作。 (2)对东营市河口区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对存在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进行等级划分,确定其监控级别。结合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和监控体系的现状,对重大危险源提出安全管理建议,以减少企业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第2节评估围 本次重大危险源评估主要是针对东营市河口区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厂区存在的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其中装置区的主要设备设施:主要设备设施

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及评估标准

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及评估 标准

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一、填空题 1、进一步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局面的稳定,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和集团公司实际,集团公司特制定了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 2、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包括本规定附表一、附表二所有重大危险源。其中,附表一中重大危险源临界量等于或超过<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 )规定的临界值,则构成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 3、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包括规定附表一、附表二所有重大危险源。 4、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值的场所和设施。 5、危险物品是指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放射性物品等能够危及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的物品。 6、集团公司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是指除国家规定重大危险源以外,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火灾、爆炸、重大机械和设备损坏以及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设备、设施、场所、危险物品等。 7、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职责之一是制定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规定,颁布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评估标准。 8、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之一是对一级重大危险源实行监控管理。 9、各上市公司、分公司及省发电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之一是利用 2

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网络,检查督促所属企业做好重大危险源的预警和问题整改工作。 10、上市公司、分公司及省发电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之一是审核所属企业的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表和评估综合报告。 11、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之一落实重大危险源的普查、登记、建档、备案、评估和问题整改工作。 12、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之一是做好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定期评估和监控管理工作。 13、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之一是及时、准确、完整地录入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网络数据。 14、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之一是建立健全企业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三级网络,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做到可控在控。 15、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每年第一季度完善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和备案工作,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台帐,及时录入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网络。 16、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要求数据准确,内容完整,危险有害因素分辨准确。 17、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格式按集团公司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信息网络中普查登记表进行。 18、各发电企业及多种产业企业对普查出的重大危险源与国家规定的 3

重大危险源分析评估报告

云南xxxxxxx物资供应有限公司 重大危险源分析评估报告 评估人员:xxx、xxx 评估时间:年月日

1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慨述 1.1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目的 为了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各级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规范,我公司组织公司安全管理人员对内部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根据公司安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了现场检查,对公司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和监控体系的现状进行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等级,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的分级管理、分级监控,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减少公司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基本情况 企业概况: 云南xxxxxxxx物资供应有限公司是玉溪珊瑚民用爆破器材专营有限公司在 xxxx县的民用爆炸物品销售网点。云南xxxxxxxx物资供应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7月,是县内民用爆炸物品专营单位,公司办公地点位于xxx县xxxx镇xxx路xx号,法人代表:xxxx。现有职工xx人,注册资本xxx万元。 公司民用爆炸物品储存仓库位于xxxx县城西南方xxxx 山和xxx山之间,距xx县城约xx㎞,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库区占地面积xxx㎡,库区有炸药库x座、雷管库x座,炸药库核定储量为xxt;雷管库核定储量为xx万发,抗震设防裂度为7度,无不良地质现象。

公司地处云南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xx℃,最高气温:xx℃,最低气温:6℃,年平均降水量:410mm,年平均雷暴日数xx日。 近年来,云南xxxxxxxx物资供应有限公司认真执行民爆行业的有关方针、政策,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设置了专门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了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加大了安全条件改造资金的投入,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强化安全管理,安全经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1.3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依据 1)《民用爆炸物品品名表》(国防科工委、公安部公告,2006年第1号) 2)《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 3)《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4)《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 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40号 1.4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 1.4.1危险和有害因素 危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结合。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强调突发性的瞬间作用。 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

重大危险源评估与措施

编号:SM-ZD-77105 重大危险源评估与措施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重大危险源评估与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建筑装饰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建筑装饰行业是高危险、事故多发行业: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建筑装饰产品的单件性和类型多样性、施工生产过程的复杂性都决定了施工生产过程中不确定性难以避免,施工过程、工作环境必然呈多变状态,因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另外建筑装饰工程施工手工劳动的非标准化,使得繁重体力劳动多,而劳动者素质又相对较低,这些都增加了施工现场的不安全因素。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告之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的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