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油气地球化学考题(第二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油气地球化学考题(第二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油气地球化学考题(第二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1油气地球化学考题(第二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密 封

线

姓名

考试日期

学号

课程号

教学班

年级 课程名称

《油气地球化学》 考试试卷(第二套)

课程号

3404007030

考试时间 100 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6分)

1、构造异构

构造异构是指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由于分子中原子结合的顺序不同而产生的异构

2、放射性同位素

根据目前的测试水平和技术条件,凡发现有放射性衰变或裂变的同位素称为放射性同位素。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古代沉积物的地质年龄。

3、沉积有机质

活体生物遗体及其分泌物和排泄物直接或间接进入沉积物、或经过

生物降解作用和沉积埋藏作用被掩埋在沉积物中、或经过缩聚作用演化生成新的有机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那部分有机质称为沉积有机质。

4、生油门限

在烃源岩热演化过程中,油气开始大量生成时所对应的地层温度或地层埋藏深度称为生油门限。

5、无机成因天然气

适用专业年级(方向): 资源勘查工程2008级 考试方式及要求:

笔 试 闭 卷

题 号

总分 得 分 阅卷人

线

姓名

考试日期

学号

课程号

教学班

年级 课程名称

泛指在任何环境下由无机物质形成的天然气。

6、分子离子峰

分子受到电子轰击后失去一个外层电子形成的正离子为分子离子或母体离子,质谱图中对应于分子离子的峰为母峰或分子离子峰。

7、脱沥青作用

在油气藏过程中或多期次成藏时,当大量气态烃(特别是湿气或凝

析气)注入时,使原油中沥青质、胶质分离出来的作用,称为脱沥青作用。

8、有效烃源岩

指已经生成并排出具有工业价值油气流的岩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在Rock-eval 分析图谱中,S 1峰代表岩石中300℃以下已存在的游离烃 ,S 2代表 300~500℃岩石中干酪根热解烃的含量(潜在烃),也含少量的重质组分的裂解产物 , S 3峰代表干酪根中含氧基团热解为CO2的含量 ,Tmax 代表 岩石的最高热解温度 。

2、在低演化阶段有机质的烃类产物常具有奇偶优势,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用 OEP 和 CPI 值可以反映有机质的成熟度。

3、干酪根红外光谱图中720cm -1和1710cm -1吸收峰分别代表 脂肪链

(CH2)n ,n >4 和酯、酮、酸、醛中C= O 基团或官能团的振动。

4、沉积岩中的有机质,依据其可溶性可分为两部分:通常将岩石中

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有机组分定义为 干酪根 ;而可溶于有机溶剂的有机组分称为 可溶有机质(或氯仿沥青) 。

5、油气地球化学是运用 化学 原理研究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

密 封

线

姓名 考试日期

学号

课程号

教学班

年级

课程名称

和演化 ,阐述油气分布规律,并用这些知识指导勘探和开发石油、天然气及有关的沥青矿的一门应用科学。

6、随着 成熟度 的增加,利用m/z217质量色谱图计算的C 29

甾烷20S/(20S+20R)逐渐 增加 ,直到达到平衡值。

7、稳定同位素的分馏机理包括 同位素动力分馏效应 、 同位素交

换分馏效应 。

8、年轻沉积物中甾类化合物的主要构型是 5α(H )14α(H )17α(H )20R ,随着成熟度的增加,在C-14、C-17和C-20产生异构化,因此可以根据甾烷中几种异构体的相对含量来反映原油和烃源岩的 成熟度 。

9、请指出下列图中姥鲛烷的立体构型:

( 6(R )10(S )姥鲛烷 ) ( 6(S )10(R )姥鲛烷 )

( 6(R )10(R )姥鲛烷 ) ( 6(S )10(S )姥鲛烷 )

10、δ值是描述样品中两种稳定同位素的比值相对于某一标准样品对应比值的千分差 ,其表达式为 δ(‰)=(R 样品-R 标准)/R 标准×

1000‰ 。

11、生物标志化合物是指沉积物或岩石中来源于活的生物体,在有

密 封

线

姓名 考试日期

学号

课程号

教学班

年级 课程名称

机质演化过程中具有 较稳定的化学结构 ,没有或较少发生变化,基本保存了原始生化组分的碳骨架,记载了原始生物母质的 特殊分子结构信息 的有机化合物。

12、页岩气主要是以 吸附或游离态 的形式存在于页岩地层中的气。

13、在干酪根制备过程中,用 稀盐酸 的目的是为了去除岩石中碳

酸盐岩矿物,用 氢氟酸 除去硅酸盐矿物。

三、是非判断题,正确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括号内打×,并加以改正(每题2分,共10分)

1、重排甾烷的形成与成岩作用阶段早期和深成作用阶段的碳酸盐岩存在有关。( × )

重排甾烷的形成主要与成岩作用阶段和深成作用阶段的粘土矿物存在有关(或重排甾烷的形成主要与酸性介质环境有关)

2、庚烷值和异庚烷值的大小只与成熟度有关,不受母质类型的影响。( × )

庚烷值和异庚烷值的大小不仅与成熟度有关,也受母质类型的影响。 3、氯仿沥青“A ”和总烃都是评价烃源岩丰度的常用指标。氯仿沥青“A ”是岩石中的不溶有机质;总烃是氯仿沥青“A ”族组分中胶质和

沥青质之和。( × )

氯仿沥青“A ”和总烃都是评价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常用指标。氯仿

沥青“A ”是岩石中的可溶有机质;总烃是氯仿沥青“A ”族组分中饱和烃和芳香烃之和。

4、Pr/nC 17和Ph/nC 18这一对参数通常随成熟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原

油受生物降解不太严重的情况下,随降解程度增加,Pr/nC 17和Ph/nC 18

线

姓名

考试日期

学号

课程号

教学班

年级 课程名称

增加。( √ )

5、氧化作用会使原油中轻组分增加,重组分减少。( × )

氧化作用会使原油中重组分增加,轻组分减少。

五、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

1、简述影响石油化学组成的主要地质因素

①石油的组成虽然都是以烃类化合物为主的,但是不同盆地或地区的石油的化学组成可以有很大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多,概括为两大方面:一是成因内在方面的原始有机质的类型和性质,二是外部

因素起主要作用的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油气运移和成藏后所经历的次生变化。(1分)

②以腐泥型有机质来源的原油具有中等分子量(C 12~C 20)的正构烷烃,以高等植物来源为主的石油多为高蜡型,同时随成熟度增加,石油密度和含硫量降低,轻馏分和烷烃尤其是正构烷烃增加。(1分)

③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加,石油中轻组分含量增加,极性的烃类化合物含量降低,胶质、沥青质、卟啉化合物及其它非烃类含量降低。(1分)

④油气成藏后,石油在储层中的次生变化也会使石油组分发生改变,热成熟作用、气侵或脱沥青作用使石油重组分减少,轻组分增加,油质变好,密度变小;相反,氧化作用、生物降解作用和水洗作用使石油的重组分即胶质、沥青质组分增加,密度增加。(1分)

2、简述湖泊环境的有机质沉积特征 ①有机质来源具有二元和多方向性(1分)

②营养型湖的浪基面以下的还原环境是有机质的富集区(1分) ③湖泊环境差异大,沉积有机质也有较大差异(0.5分)

④营养型淡水湖泊的较深—深湖及前三角洲亚环境沉积富有机质泥岩,可形成碎屑—粘土岩旋回(0.5分)

⑤盐湖中富含有机质的油页岩、泥岩可与蒸发岩形成旋回(0.5分) ⑥单断式“箕状”断陷不对称盆地,有机质的分布亦呈不对称展布(0.5

线

姓名

考试日期

学号

课程号

教学班

年级 课程名称

分)

3、简述油气源对比及其对比参数选择的基本原则?

①为避免非成因因素的影响,尽可能选择一些受运移、演化和次生变化影响较小、能直接反映原始有机质特征的化合物或沸点和溶解度相

近的化合物的相对浓度比值作为对比参数(1分)

②选择在演化、运移和次生变化中较稳定的特征化合物,尤其是那

些能够直接反映原始有机质特征的化合物作为对比参数。目前生物标志化合物,尤其是其中的甾烷、萜烷已广泛地用于油气源对比。(0.5分)

③不同类型的油气采用不同的对比参效,如油-油对比可用C 15+烃类的分布形式,而油-凝析油则主要对比其轻烃组分(C 1-C 10),气—气对比中同位素起着重要作用。(0.5分)

④为了减少次生因素的影响,尽量采用有机化合物的分布形式及相对比值。(0.5分)

⑤单一参数总有其局限性,因此任何对比都应选用多种参数组合进行综合对比,且应考虑地质构造、岩相等多方面资料。(0.5分) ⑥广泛地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和计算机应用的成果,科学地定量地研究对比参数之间的相关性。(0.5分)

⑦样品间的正相关性不一定是样品相关的必要证据,但负相关性却是样品之间缺乏相关性的有力证据。(0.5分)

4、简述油气生成的一般模式

油气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可划分为生物甲烷气、石油形成和

热裂解甲烷气三个阶段(1分):

生物甲烷气阶段以低温(一般小于70℃)、低压和微生物生物化学作

用为主要特点,有机质未成熟,没有大量转化为烃类,干酪根表现为强烈的去杂原子化,主要产物是水与CO 2,此外,干酪根还可裂解形成一些富沥青质与胶质的重烃。对于Ⅱ、Ⅲ型干酪根,能形成一定数量的气

态烃,主要形成的烃是甲烷。这是有机质尤其是富含纤维素的有机质为

线

姓名

考试日期

学号

课程号

教学班

年级 课程名称

厌氧细菌发酵的产物,在有利的保存条件下也可形成生物气藏。有少量

的烃类来自于活生物体,大部分为C 15+重烃,具特征结构,为生物标志化合物。(1分)

在生油主带,随着温度持续上升,有机质开始成熟,当达到门限值

时,干酪根便在热催化下大量降解形成液态烃及一定量的气体,这是生油的主要阶段,新生的烃具有中到低分子量,没有特征的结构及特殊的

分布,它们数量不断增加,逐渐稀释了继承性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在凝析油和湿气带,在高温下C-C 键断裂更快,剩余的干酪根和己经形成的

重烃继续热裂解,轻烃(C 1-C 8)比例迅速增加,在地层温度和压力超过烃类相态转变的临界值时,这些轻质烃就会发生逆蒸发,反溶解于气态烃中,形成凝析气和更富含气态烃的湿气。根据烃体系相态研究,当气油比超过600~1000m3/t 时,主要为凝析油气体系。凝析油和湿气带的镜质组反射率值一般确定为1.3%~2.0%(1分)

经过上述的深成阶段,干酪根上绝大部分可以断裂的侧链和基团基本消失,己不再具有形成长链液态烃的能力。残余的少量烷基链,尤其是己经形成的轻质液态烃在高温下继续裂解形成大量的最稳定的甲烷。干酪根的结构进一步缩聚形成官碳的残余物质。因此,该阶段也称为干气阶段(1分)

5、比较原子比、显微组分、岩石热解分析干酪根类型的优缺点

根据原子比分析干酪根类型的优点:采用的是原子比参数,反映干酪根总体的元素组成及其性质,对确定干酪根的类型和生油潜力是有意

义的。不足:该分类方法受有机质演化程度的影响,从Van Krevelen 图上可看出:各类型干酪根随埋深增加、温度升高而发生演化,其H/C 、

O/C 原子比逐渐趋于接近,因而在干酪根成熟度较高的情况下用此法分类较困难。另一方面,相同类型干酪根,因受近地表风化的影响,其O/C 原子比有较大增加,H/C 原子比稍下降。 (1.5分)

根据显微组分分类的优点:能通过干酪根的形态、颜色、透明度、

线

姓名

考试日期

学号

课程号

教学班

年级 课程名称

荧光等特征,直接观察干酪根,确定干酪根的显微组分,具有直观、快速、经济、简单等优点,应用也较广泛,适用于有机质的各个演化阶段。

不足:观察到的只是一个样品中干酪根的很少一部分,而具有形态的干酪根,包括一些动、植物微化石和碎屑,如藻、孢子等,又只代表干酪

根显微组分的一小部分。完整的微化石很少,大部分为无定形干酪根,没有确定的形态和结构,无法根据光学性质加以鉴定。(1.5分)

根据岩石热解参数分类法具有快速的优点,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S 3测不准;随成熟度增高,S 2不断降低,导致H/C 变低,

而且在成熟度高时与应用H/C 原子比和O/C 原子比划分干酪根类型一样,就区分不开了;Ⅱ和Ⅲ之间的界限太宽。(1分) 6、为什么常用镜质体反射率来反映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

①在煤的显微组分中,镜质体反射率变化幅度大,规律明显。大多数煤的显微组分以镜质体为主,在测定过程中容易识别,且便于横向对比。(0.5分)

②丝质组的反射率在演化过程中变化幅度小,脂质组的反射率变化虽大,但在成油阶段以后不太稳定,因此两者都不宜作鉴定标准。(0.5分)

③沉积岩中分散的镜质体具有和煤相似的有机分子结构,即以芳香环为核、带有烷基侧链。(1分)

④热成熟过程中侧链裂解作为挥发份析出,芳香稠环缩合度不断加大,形成更加密集的结构单元,从而使透射率降低,反射率增高。(1分)

⑤作为分子芳构化和缩聚程度标志的镜质体反射率所反映的生油岩经历的时间—古地温史、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具有不可逆性,因此常用镜

质体反射率来反映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1分)

六、综合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以下两图为产自不同地区的两个原油全烃气相色谱图。

(1)请分别在图上标明正构烷烃的主峰碳、nC 17、nC 18及Pr 和Ph ;

密 封

线

姓名

考试日期

学号

课程号

教学班

年级

课程名称

(2)分别计算Pr/Ph ,并确定原油烃源岩可能的沉积环境; (3)描述两个图谱之间的差异,并说明引起差异的可能原因。

A

B

①正确标出两个图中正构烷烃的主峰碳、nC 17、nC 18及Pr 和Ph 。(4分)

②计算出Pr/Ph 并确定出烃源岩的可能沉积环境(2分)

③A 样品中正构烷烃主峰碳后移,重烃和支链烷烃含量较高,Pr/Ph 小于1,Pr/nC 17 、Ph/nC 18大于1,B 样品中正构烷烃主峰碳前移,轻组分含量高,Pr/Ph 大于1,Pr/nC 17 、Ph/nC 18小于1。(2分)

④两个样品之间的差异可能是烃源岩的沉积环境不同,且A 样品遭受了轻微的生物降解作用(2分)。

2、某两个天然气样品的天然气组成和碳同位素分析数据如下表所示:

号 天然气组成,%

天然气碳同位素组成,‰ C 1 C 2 C 3 C 4+ N 2

CO 2

He

H 2 δ13

C 1

δ13

C 2

δ13

C 3

δ13

C 4

1

95.96

3.10

0.64 0.80 0.47 0.25 0.03 微 -32.78 -24.31 -21.22 -20.93 2 75.06 13.48

9.15

3.31

0.0

0.22

0.0

0.0

-41.44 -30.81 -29.69 -27.91

试分析天然气的母质类型及其烃源岩所处的热演化阶段和在该热演化阶段的主要产物特征(注:煤型气δ

13

C 1=14.12logRo-34.39;油型气δ

13

C 1=15.8logRo-42.20)

①样品1、2的δ13C 1<δ13C 2<δ13C 3<δ13C 4,为有机成因气。(2分)

线

姓名

考试日期

学号

课程号

教学班

年级

课程名称 专业

②样品1的δ13C 2>-27.5‰,故为煤型气,母质类型为腐殖型干酪根

(Ⅱ2、Ⅲ型)。C 1=95.96%>80%,δ13C 1=-32.78‰,处于-46 ‰~-30 ‰的范围内。样品为热解气,折算Ro=1.30%,证实干酪根处于热演化成熟晚期阶段。在该演化阶段多以成气为主,可能伴生轻质油气,特别是凝析

油气。(4分)

③样品2的δ13C 2<-30‰,为油型气,C 1=75.06%, δ13C 1=-41.44‰,

母质类型为腐泥型干酪根(Ⅰ、Ⅱ1型)。折算Ro 为1.12%,有机质处于演化生油高峰期。在该演化阶段,干酪根以成油为主,成气为辅,天然

气油田伴生气,重烃含量高。(4分)

2011年案例试题及答案

2011年度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 人事考试中心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二O 一一年七月

一、A焦化厂为民营企业,从业人员1000人,2009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起、造成2人轻伤。该厂因精苯工业废水兑水稀释后外排,被环保部门责令整改。该厂采取的措施是将废水向煤堆喷洒,这样既仰制了扬尘,又避免了废水外排。为防止相关事故发生,该厂于2009年5月20日制定实施了《A焦化厂精苯污水喷洒防尘管理办法》。 2011年5月11日15时20分许,A厂备煤工甲、乙在进行胶带输送机巡检作业时闻到强烈异味,随后两人分别前往不同部位查找原因。15时38分,乙听到从甲的方向传来一声闷响,气浪迎面扑来,发现通廊部分坍塌。乙立即呼救。厂领导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对胶带输送机通廊坍塌现场进行搜救,在胶带输送机通廊北端发现甲倒在废墟中。甲头部有明显外伤,身上大面积烧伤,经医务人员确认已经死亡。 事故调查确认,此次事故为1号煤仓内苯蒸汽爆炸事故。在含苯废水向煤场内煤堆喷洒1年后,废水管道断裂,废水从管道断裂处流入煤堆底部,经胶带输送机运输,大量含苯煤粉进入1号煤仓,从含苯煤粉中挥发出的低浓度苯蒸汽积累、聚集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点火源后引起爆炸。 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共14分,每题2分,1~3题为单选题,4~7题为多选题):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规定,A厂() A.可以只配备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可以委托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C.可以委托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评价机构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D.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E.可以委托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的个人代管企业安全生产。 2、A厂招收新从业人员,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A.12 B.24 C.36 D.48 E.72 3、A厂2009年百万工时伤害率() A.1 B.2 C.3 D.4 E.5 4、根据注册安全工程师管理规定,作为A厂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可从事的安全生产工作包括() A、参与本厂组织的事故调查 B、参与本厂厂内隐患排查治理 C、进行本厂员工职业病鉴定 D、参与本厂员工安全培训 E、为本厂选用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答案:ABDE。解析: 第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下列安全生产工作,应有注册安全工程师参与并签署意见: (一)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作业规程; (二)排查事故隐患,制定整改方案和安全措施; (三)制定从业人员安全培训计划; (四)选用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五)生产安全事故调查; (六)制定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 (七)其他安全生产工作事项。 5、根据生产事故调查和处理条例,该起事故的调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国资委组织调查 B、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调查 C、由A厂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环境部门组织调查 D、可邀请相关专家作为调查组成员参与事故调查 E、A厂上级主管部门、工会参与事故调查 答案:BDE。事故调查组成员有关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工会、公安机关、监察机关。可以邀请人民检察院参与事故调查。还可以聘请专家参与事故调查。从题目来看,国资委(如果属于国有企业)和环保部门可以参加事故调查,绝对不可能组织事故调查。 6、A厂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

2011年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辽宁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是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 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全卷满分300分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 号、姓名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第Ⅱ卷卷时, 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 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 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 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将试题卷和答题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 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B 11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人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够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 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都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都降低 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都降低 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都不变 4.取紫色洋葱外表皮,分为两份,假定两份外表皮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生理状态一致,一份在完全营养液中浸泡一段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甲组;另一份在蒸 馏水中浸泡相同的时间,浸泡后的外表皮称为乙组。然后,两组外表皮都用浓度

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测试题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题 一、填空题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的 基础。 2、课程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课程目标_九年一贯 整体设计。课程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4、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5、课程目标中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6、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1~2年级为“__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7、新课程标准要求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8、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 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9、学会汉语拼音。能说 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 汉字。 10、语文教学应在师生的 _平等对话_过程中进行。 11、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 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 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 和想象作文”。 12、口语交际是__听__ 与_ 说_ 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 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_交际情境 _中进行。 13、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 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 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 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 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 完整。 14、新课程倡导 (自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式。 15、汉语拼音能帮助(学生 识字),帮助(学生说好普通 话),帮助(学生阅读)。 16、识字是(阅读)和(写 作)的基础,是(整个语文学习 活动)的教学重点。 17、口语交际课的教学教学 设计>设计,首先要(选择好话 题)。话题要贴近(生活), 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 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 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18、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 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 的(交流和沟通)。口语交际 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 语言实践)中进行。 19、阅读教学过程是(学 生)、(教师)、(文本)之 间对话的过程。 20、(使学生掌握一定的 口语交际的技能)、(养成与口 语交往相关的良好习惯及待人 处事的交往能力)是落实口语交 际的主要任务。 2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 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 活,表达真情实感。” 2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 小学个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 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 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 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 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 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 23、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 式:分解式目标和交融式目 标。 24、在1—2年级学段中, 学生要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 声母、韵母、声调和 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 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 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 拼音字母表》。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语文课程标准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

2011年公共英语二级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 略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第一节单项填空 从A、B、C和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1.-Your sister looks beautiful. Is she a model or a film star -______. She's a doctor. A.Whatever you say B.Forget about it C.You bet D.Far from it 2.I'11 send you my address______ I find somewhere to live. A.although B.as C.while D.once 3.-Who is late this time -______you ask Susan, of course. A.Could B.Can C.Need D.Would 4.Mack is very busy; he is a full-time student, while______ a part-time job. A.to hold B.being held C.held D.holding 5.-Harry treats his secretary badly. -Yes, he seems to think that she's the______ important person in the office. A.less B.least C.more D.most 6.Alice was about to______, when she suddenly found an answer to the question. A.make up B.look up C.turn up D.give up 7.It was a big celebration-______people gathered at the city square. A.five thousands B.five thousand C.thousands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word完整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辬准(2011年版) 目录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三、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辬与内容 一、总体目辬与内容 二、学段目辬与内容 第一学段(1~2年级) 第二学段(3~4年级) 第三学段(5~6年级) 第四学段(7~9年级)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教材编写建议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附录 附录1 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 附录2 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附录3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附录4 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附录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第一部分前言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 - 1 - 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 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萫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 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 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

2011年学位英语考试真题(附答案)

2011年学位英语考试试题 PartⅠ V ocabulary and Structure (25 points, 30 minutes) Directions: There are 50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part.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answer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the Answer Sheet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1.By 1929, Mickey Mouse was as popular ____ children as Coca Cola. A) for B) with C) to D) in 2.When you buy anything expensive, never forget to ask for the ____ from the shop. A) receipt B) trust C) render D) tale 3.The financial support is decided not only according to your GRE score, but also according to your ____ in college. A) intelligence B) policy C) performance D) statement 4.Professor Smith is also the ____ of the international program office. If you have any problem when you study here, you may go to him for help. A) detective B) president C) manager D) director 5.We do not have a ____ school in our institute. The highest degree we provide for the students is a B. A. and a B. S. . A) graduate B) high C) grade D) continue 6.Paper clips, drawing pins and safety-pins were ____ all over the floor. A) separated B) sprayed C) spilled D) scattered 7.I am writing ____ my mother to express her thanks for your gift. A) in memory of B) on behalf of C) with respect to D) on account of 8.In considering men for jobs in our firm, we give ____ to those with some experience. A) privilege B) advice C) prize D) preference 9.She is ____ a musician than her brother. A) much of B) much as C) more of D) more as 10.The assignments are too hard. I can't ____ the work. A) keep up with B) catch up with C) come up with D) put up with 11.Robert Spring, a 19th century forger, was so good at his profession that he was able to make his living for 15 years by selling ____ signatures of famous Americans. A) artificial B) genuine C) false D) natural 12.In 1890 there were many American cities and towns where part of a day's school instruction was conducted in language ____ English. A) more than B) other than C) except that D) except for 13.The problem will be discussed at length in the ____ Chapter. A) consequent B) latter C) late D) subsequent 14.They are members of the club by ____ of their great wealth. A) virtue B) way C) means D) word 15.The value of the industrial ____ dropped from about 70 billion dollars to slightly more than 31 billion. A) outcome B) outlook C) output D) outset 16.Scientists believe that color blindness is a(n) ____ defect, and there is no cure for it. A) retained B) inherited C) received D) infected 17.She was glad that her success would ____ for the women who would follow.

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学习心得体会 越州镇示范小学吕春霞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正如旭日东升,阳光下一片蓬勃之景,新成果、新经验、新思路、新方法那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课标”的实施确实给当今教学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课余时间虽然很短,但在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新的课程标准是根据时代的需要,下面我浅谈我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彰显新课程课标特色 《新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学提出一些新的要求,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同时更给我们教师的教学找准了导航,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新课标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突出体现语文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二、写字教学体现情操的培养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除了在四个学段都对“写字姿势”和“书写习惯”提出要求外,还明确指出:“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第一、第二、第三

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此外,还在习作教学中对写字也提出要求:“要关注作文的书写质量,要使学生把作文的书写也当做练字的过程。”其实,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求,“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因为写字是一座熔炉,可以锻炼意志;写字是一泓清泉,可以涤去杂念;写字是一件乐器,可以演奏心声;写字是一种享受,可以陶冶情操。 三、阅读教学体现朗读的魅力 我国有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的俗语,由此可见“读”在学习语文中是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我看过于永正老师上的《草》,没有华丽的造作,没有表象的热闹。是用他那深厚“读”的功力感染着大家。可见朗读的魅力是多大啊﹗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四、习作教学强调写实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注重乐于写作和自信,注重发展个性,注重打好基础,从而降低了写作教学要求,不再要求小学生“会写简单的记叙文”。中年级只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

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和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 B. 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 C. 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 D. 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签署发贴子雍容华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B. 端详螺丝钉额手称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 惊诧震慑力眼花瞭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D. 延袭扫描仪不屈不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 A. 提出产生适合 B. 提出引发合适 C. 提醒产生合适 D. 提醒引发适合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 B. 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 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考试依据 微信分享: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前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全文下载 考试(标准) 1.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字】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讲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第一、第二学段-兴趣;第三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第三学段要求学生会写2500个字。减少错别字。 2.词语、句子:关于语法修辞知识 本标准“学段目标与容”中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容。 “语法修辞知识要点”(大致规定教学中点拨的围和难度)。 1.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 2.短语的结构:并列式、偏正式、主谓式、动宾式、补充式。(词语积累) 3.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句式:把、被、反问句、设问句、||| 修改病句:) 4.复句的类型: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关联词)

2011年考试真题

报名序号___________ 泉州师范学院2011年汉语国际推广中国志愿者 汉语作为外语教学能力考试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15%) 1.对外汉语语言要素的教学包括语音、 、 、 。2.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从1950年在清华大学成立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 算起,至今已五十多年。 3.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有语言学、 、心理学、文化学、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等。 4.第二语言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_ 。 5.作为一项处理教与学关系的教学原则,对外汉语教学应以学生为_ __,以教师为__ __。 6. 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 )是为测试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汉语水平而设立的 考试。 7. 现代汉语词汇的规范化标准是以 为基础方言。 8.汉语可分为七大方言区,包括北方方言、吴方言、 、闽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和粤方言。 9. 文化的冲突和适应分为四个阶段:蜜月阶段、挫折阶段、 和适应阶段。 10.中国最完整的文人七言诗建安时期 所作的 。 11. 中国的第一个象征主义诗人是_ __。 二、选择题(20%) 1.编写、选用、评估对外汉语教材的标准有“五性”,即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趣味性和( )。 A. 客观性 B. 系统性 C.工具性 D.灵活性 2.衡量对外汉语教学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就是学习者是否掌握了汉语这一( )。 A.语言规律 B.文化符号 C.交际工具 D.思维方法 3.( )相结合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 A .结构——功能 B .结构——功能——文化 C .语音-语法-词汇-汉字 D .目的语——母语对比 4.对外汉语教学中,最重要的选词标准是( ).

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2011版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2-02-12 19:38)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 注:凡是加粗的部分,均是课程标准(修订稿)新改动的,或增或删,或调或整合。 第一部分前言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为适应和满足社会进步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教育科学理论(调换词序)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败得失,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

目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1) 第一部分前言 (2) 一、课程性质 (2) 二、课程基本理念 (2)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2)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3)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内容 (4) 二、学段目标与内容 (5) 第一学段(1~2年级) (5) 第二学段(3~4年级) (6) 第三学段(5~6年级) (8) 第四学段(7~9年级) (10)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12) 一、教学建议 (12) 二、评价建议 (16)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16) (二)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17)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17)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17) (五)具体建议 (17) 三、教材编写建议 (20)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21) 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21) 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25) 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25) 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26) 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28)

第一部分前言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

2011年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卷三

2011年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试卷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甲公司在城市公园旁开发预售期房,乙、丙等近百人一次性支付了购房款,总额近8,000万元。但甲公司迟迟未开工,按期交房无望。乙、丙等购房人多次集体去甲公司交涉无果,险些引发群体性事件。面对疯涨房价,乙、丙等购房人为另行购房,无奈与甲公司签订《退款协议书》,承诺放弃数额巨大利息、违约金的支付要求,领回原购房款。经咨询,乙、丙等购房人起诉甲公司。下列哪一说法准确体现了公平正义的有关要求?()(2011年卷三单选第1题) A.《退款协议书》虽是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但为兼顾情理,法院应当依据购房人的要求变更该协议,由甲公司支付利息和违约金 B.《退款协议书》是甲公司胁迫乙、丙等人订立的,为确保合法合理,法院应当依据购房人的要求宣告该协议无效,由甲公司支付利息和违约金 C.《退款协议书》的订立显失公平,为保护购房人的利益,法院应当依据购房人的要求撤销该协议,由甲公司支付利息和违约金 D.《退款协议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确保利益均衡,法院应当依据购房人的要求撤销该协议,由甲公司支付利息和违约金 【答案】C 【考点】民法的基本原则、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 【解析】公平原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在民事主体之间发生利益关系摩擦时,以权利和义务是否均衡来平衡双方的利益。本题中,乙、丙等购房人虽然与甲公司签订了《退款协议书》,但是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在无奈的情况下签订的。在该《协议书》中,乙、丙等购房人被迫放弃了数额巨大的利息、违约金支付的要求,该约定显然是显失公平的。《合同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规定,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因此,为保护购房人的利益,法院应当依据购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完整版可直接打印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中华人民国教育部制定 目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1) 第一部分前言 (2) 一、课程性质 (2) 二、课程基本理念 (2)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2)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 三、课程设计思路 (3)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与容 (4) 二、学段目标与容 (5) 第一学段(1~2年级) (5) 第二学段(3~4年级) (6) 第三学段(5~6年级) (8) 第四学段(7~9年级) (10)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12) 一、教学建议 (12) 二、评价建议 (16) (一)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 (16) (二)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 (17) (三)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 (17) (四)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17) (五)具体建议 (17) 三、教材编写建议 (20)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21) 附录1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 (21) 附录2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 (25) 附录3语法修辞知识要点 (25) 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 附录5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

第一部分前言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介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带来新的挑战。时代的进步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一、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课程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 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