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课时练习题初一数学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课时练习题初一数学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课时练习题初一数学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课时练习题初一数学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10.1统计调查(1)

一、填空题:

1.在用表格整理数据时,我们通常用_______法来记录数据.

2.调查某市所有学生的课外作业量应选用_______.(调查方式)

3.数3.141592653中数字1出现的次数是_____;一年365天中,出现31号的次数是_____.

4.如果让你调查班级同学喜欢哪类运动,那么:

(1)你的调查问题是_______;(2)你的调查对象是_______;

(3)你要记录的数据是_______;(4)你的调查方法是_______.

5.为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我们需要制作统计表或统计图.统计图有、、.

6.护士若要统计一病人一昼夜体温情况,应选用_______统计图.

7.某校对1000名学生进行“个人爱好”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图,则爱好音乐的学生共有人.

二、选择题:

8.为反映某种股票的涨跌情况,应选择()

A.扇形统计图B.条形统计图C.折线形统计图D.以上三种都一样

三、解答题:

9.如图,是某报刊“百姓热线”一周内接到的热线电话统计图,

其中有关环境保护问题最多,共有70个.请回答下列问

题:

(1)本周“百姓热线”共接到热线电话个.

(2)有关交通问题的电话有个.

10.如图,图中折线表示一人骑自行车离家的距离与时间的关

系,骑车者九点离开家,十五点到家,根据折线图提供

的信息:

(1)该人离家最远距离是_____km;

(2)此人总共休息了_______分.

10.1统计调查(2)

第9题第10题

1、问题“①某厂家生产一批手表的抗震最大限度;②某冷饮批发门市部所经营冷饮的合格率;

③某天班级内数学作业完成情况;④某月学生对学校电视台播放的各类节目满意程度”中,

适宜作抽样调查的有( )

A.1 个B.2个C.3 个D.4 个

2、为了解某班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抽取了5名学生进行调查.这一抽样调查中的总体是

,样本是,样本容量是.

3、为了解某商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率的真实性,某人买了100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那么他采用的调查方式是.

4.某商场地十·一长假期间平均每天的营业额是15万元,由此推算10月份的总营业额约为1531465

?=(万元),你认为这样的推断是否合理?答: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测量调查对象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甲同学建议测量10分钟的心跳次数再除以10,乙

同学则建议测量6秒钟的心跳次数再乘以10.将按甲刚学的方法测得的每分钟心跳次数称为

甲样本,按乙同学的方法测得的每分钟心跳次数称为乙样本.你认为哪个样本具有代表性?

6、课堂上老师布置给每个小组一个任务,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估计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坐

在教室最后面的小强为了争速度,立即就近向他周围的三个同学做调查,计算出他们四个人

的平均身高后就举手向老师示意已经完成任务了.小强所选用的这种抽样调查的方式你认为

合适吗?为什么?

7、李娟同学为考察学校的用水情况,她在4 月份一周内每天同一时刻连续记录了水表的示数,记录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水表示数(吨)217 220 224 229 235 238 245 李娟估计学校4月份(按30天计算)的用水量约是______吨.

8、某甲鱼养殖专业户共养甲鱼200条,为了与客户签订购销合同,对自己所养甲鱼的总重量进行估

计,随意捕捞了5条,称得重量分别为1.5,1.4,1.6,2,1.8(单位:千克).

(1)根据样本估计甲鱼的总重量约是多少千克?

(2)若甲鱼的市场价为每千克150元,则该专业户卖出全部甲鱼的收入约为多少元?

9、如下图(1)是我市某中学为地震灾区小伙伴“献爱心”自愿捐款情况制成的条形图,图(2)是

该中学学生人数比例分布图,该校共有学生1450人,

(1)八年级学生共捐款多少元?

(2)该校学生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10.1统计调查(3)

图2

1、以下适合普查的是()

A.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 B.调查全国八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

图1

C .评价一个班级升学考试的成绩

D .了解贵州省的家庭人均收入

2、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 ).

A .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B .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C .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

D .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3、下列调查中,①全国人口普查时,逐户填写各种相关资料;②为了了解某电视剧的收视率,向100位观众打电话询问;③为了了解某小区各户居民一年内丢弃的塑料袋数目,向50户家庭各发出一份调查统计表;④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对每位任课教师的意见,向每位同学发了一份调查表。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4、观察市统计局公布的“十五”时期重庆市农村居民人均 收入每年比上一年增长率的统计图,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2003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低于2002年

B.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比上年增长率低于9%的有2年

C.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最多时2004年

D.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每年比上一年的增 长率有大有小,但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在持续增加 5、某文具店销售的水笔只有A 、B 、C 三种型号,下面表格和统计图分别给出了上月这三种型号水笔每支的利润和销售量。

(1)分别计算该店上月这三种型号水笔的利润;

(2)若该店计划下月共进这三种型号水笔600支,结合上月销售情况,你认为A 、B 、C 三种型号的水笔各进多少支总利润最高?此时所获得的总利润是多少?

10.2直方图(1)

1、根据某班40名同学的体重频数分布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

(1)体重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2)体重超过59.5kg 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百分之几?

A 、

B 、

C 三种水笔每支利润统计表 水笔型号

A

B

C 每支利润(元) 0.6 0.5 1.2

时间:(年)人均收入每年比上年增长率(%)

11.913.3

5.6

6.4

4.2→

2005200420032002200115

12

963A 、B 、C 三种水笔销售量统计图

2、为了研究400m赛跑后学生心率的变化情况,体育老师统计了全班45名同学在赛跑后1min内的脉搏次数,结果如下:

132,136,138,141,143,144,144,146,146,147,148,149,149,151,151,

152,153,153,154,154,154,156,156,157,157,157,158,158,158,158,

159,161,161,162,162,163,163,164,164,164,164,166,168,159,159

(1)按组距为5将上述数据整理成频数分布表;

(2)依据(1)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以及频数折线图。

3、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频数分布直方图,从不同的角度清楚、有效地描述数据。请你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并与同学交流。

4、我班这次40个同学的数学期中成绩如下(单位:分):

112,124,146,129,150,139,130,100,139,139,120,140,123,101,117,144,140,112,102,134,149,134,110,111,108,114,146,126,133,85,141,132,128,120,101,101,115,100,141,86

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

解:(1) 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

(2) 列出频数分布表;(3)绘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10.2直方图(2)

1、为了考察某种大麦穗长的分布情况,在一块试验田里抽取了100个麦穗,量得它们的长度如下表(单位:cm):

5.8 5.3 7.0

6.0 6.0 5.9 5.4 6.0 5.2 6.0

6.3 5.7 6.8 6.1 4.5 5.6 6.3 6.0 5.8 6.3

⑴列出样本的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⑵从图表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

2、某中学九年级部分同学参加全国初中数学竞赛,指导老师统计了所有参赛同学的成绩(成绩都是整数,试题满分120分),并且绘制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请根据直方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中学参加本次数学竞赛的有多少名同学?

(2)如果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同学获奖,那么该中学参赛同学的获奖率是多少?

(3)图中还提供了其他数据,例如该中学没有获得满分的同学等等。请再写出两条信息。

3、在对七年级某班的一次数学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中,各分数段的人数如图所示(分数取正整数,满分100分),请观察图形,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班有名学生;

(2)70.5~80.5这一组的频数是,频率是

(3)请你估算该班这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

1.要了解某市九年级学生的视力状况,从中抽查了500名学生的视力状况,那么样本是指()

A.某市所有的九年级学生

B.被抽查的500名九年级学生

C.某市所有的九年级学生的视力状况

D.被抽查的500名学生的视力状况

2.要了解某地农户用电情况,抽查了部分农户在某地一个月中用电情况:用电15度的有3户,

用电20度的有5户,用电30度的有7户,那么平均每户用电()

A.23.7度

B.21.6度

C.20度

D.5.416度

3.已知某班有40名学生,将他们的身高分成4组,在160~165cm区间的有8名学生,那么这个

小组的人数占全体的()

A.10%

B.15%

C.20%

D.25%

4.为了了解某校学生每日运动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

A.调查该校七年级学生每日运动量

B.调查该校女生每日的运动量

C.调查该校男生每日的运动量

第5题图

150

50

第6题图

第7题图16%24%32%18%其他篮球

乒乓球足球排球

D.从七、八,九年级各抽调100人调查他们每日的运动量

5.如图是某公司四个部门的营业情况,则销售情况最好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6.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如图,从图上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 A.1995~1999年国内生产值增长率逐年减少

B.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开始回升

C.这7年中,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

D.这7年中,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有增有减 7.如图是体育委员会对体育活动支持情况的统计, 在其他类中对应的百分数为( )

A.5%

B.1%

C.30%

D.10%

8.下列调查中:①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每天做作业的时间,对某区七年级⑴班的学生进行调查;②爱心中学美术爱好小组拟组织一次郊外写生活动,为了确定写生地点,对美术爱好小组全体成员进行调查;③为了了解观众对电视剧的喜爱程度,数学兴趣小组调查了某小区的100位居民,其中属于抽样调查的有( )

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 9.请指出下列抽样调查中,样本缺乏代表性的是( )

①在某大城市调查我国的扫盲情况;②在十个城市的十所中学里调查我国学生的视力情况;③在一个鱼塘里随机捕了十条鱼,了解鱼塘里鱼的生长情况 ;④在某一农村小学里抽查100名学生,调查我国小学生的建康状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则第六组的频数是( )

A. 12

B. 13

C. 14

D. 15

11.某校为了了解九年级500名学生的体能情况,随机抽查了其中的30名学生,测试了1分钟仰卧起座的次数,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请你根据图示计算,估计仰卧起座次数在15~20之间的学生有( )

第12题图

第11题图

第20题图

A .50 B. 85 C. 165 D .200

12.某校在“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了评比.如图是某年级60篇学生调查报告进行整理,分成5组画出的频数直方图.已知从左到右5个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1∶3∶7∶6∶3,那么在这次评比中被评为优秀的调查报告有(分数大于或等于80分为优秀,且分数为整数)( )

A. 18篇

B. 24篇

C. 25篇

D. 27篇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3.在条形统计图上,如果表示数据180的条形高是4.5厘米,那么表示数据40的条形高为 厘米,表示数据140的条形高为 厘米.

14.调查某城市的空气质量,应选择 (填“抽样”或“全面”).

15.某校八年级共有400人,为了了解这些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查20名学生的视力,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在得到的条形统计图中,各小组的百分比之和等于 ,若某一小组的人数为4人,则该小组的百分比为 .

16.某校七年级(1)班60名学生在一次英语测试中,优秀的占45%,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这部分同学的扇形圆心角是 度;表示良好的扇形圆心角是120°,则良好的学生有 . 17.某校九年级部分学生做引体向上的成绩进行整理,分成四组,

其中15次以下占比例为5%,16~19次占15%,20~27次占30%,28次以上有25人,若20次以上为及格(包括20次),如果该校有600名学生,你估计能通过引体向上检测的约有 人.

18.为了估计鱼池里有多少条鱼,先捕上100条作上记号,然后放回到鱼池里,过一段时间,待有记号的鱼完全混合鱼群后,再捕上200条鱼,发现其中带有记号的鱼有20条,则可判断鱼池里大约有 条鱼.

19.已知一个样本容量为50,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高比为2∶3∶4∶1,那么第二组的频数是( ) 20.在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中,根据所给的已知数据, 若要画成条形统计图,甲、乙、丙三个条形对应的 三个小长方形的高度比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2分)

21.(本小题6分)某中学举行了一次演讲比赛,

分):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第22题图

年)

B 校

50%20%

25%5% 其他水粉画书法

剪纸A 校

28%22%40%

10%

其他水粉画书法

剪纸

⑴ 参加这次演讲比赛的同学共 人;

⑵ 成绩在91~100分的为优胜者,优胜率为 . 22(本题6分).如图是世界人口数从1957~2050年的变化情况,根据统计图回答下列问

题:

⑴ 用一句话概括世界人口数的变化趋势 ; ⑵ 年世界人口总数达到60亿;

⑶ 1957年世界人口总数大约为 亿.

23.(本题10分)如图是A 、B 两所学校艺术节期间收到的各类艺术作品的统计图:

⑴ 从图中能否看出哪所学校收到的水粉画作品的数量多?为什么?

⑵ 已知A 学校收到的剪纸作品比B 学校的多20件,收到的书法作品比B 学校的少100件,请

问这两所学校收到艺术作品的总数分别是多少件?

24.(本题10分)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材第155页的问题3:某地区有500万电视观众,要想了解他们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抽取一个容量为1000的样本进行调查.小波同学根据各年龄段实际人口比例分配抽取的人数制成如下条形图 ;

)

请你帮助小波再制作一个反映该地区实际人口比例情况的扇形图,并写出每一部分扇形圆心角的度数.

25.(本题10分 ) 某果农承包了一片果林,为了了解整个果林的挂果情况,果农随机抽查了部分果树的挂果数进行分析.如图是根据数据绘制的统计图,图中从左到右各长方形之比为5∶6∶8∶4∶2,又知挂果数大于60的果树共有48棵. (1)果农共抽查了多少棵果树?

(2)在抽查的果树中挂果数在40~60之间的树有多少棵,占百分之几?

26.(本题10分)某中学要为同学们订制校服,为此小丽收集了她们班50名同学的身高,结果如下(单位:cm ):

141 165 144 171 145 145 158 150 157 150 154 168 168 155 155 169 157 157 157 158 149 150 150 160 152 152 159 152 159 144 154 155 157 145 160 160 160 155 158 162 162 163 155 163 148 163 168 155 145 172 ⑴ 填写下表:

⑵ 将表中整理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2020/3/27 1.下面调查统计中,适合做普查的是(). A.雪花牌电冰箱的市场占有率 B.蓓蕾专栏电视节目的收视率 C.飞马牌汽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 D.今天班主任张老师与几名同学谈话 2.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A.这批电视机 B.这批电视机的寿命 C.所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 D.100 3.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 A.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B.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C.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 D.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4.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动运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 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B.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C.调查该校田径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D.调查该校某个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5.如图1,所提供的信息正确的是(). A.七年级学生最多 B.九年级的男生是女生的两倍 C.九年级学生女生比男生多 D.八年级比九年级的学生多 6.某人设计了一个游戏,在一网吧征求了三位游戏迷的意见,就宣传“本游戏深受游戏迷欢迎”,这种说法错误的原因是(). A.没有经过专家鉴定 B.应调查四位游戏迷 C.这三位玩家不具有代表性 D.以上都不是 7.如图2的两个统计图,女生人数多的学校是(). A.甲校B.乙校 C.甲、乙两校女生人数一样多D.无法确定 8.为了测量调查对象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甲同学建议测量2分钟的心跳次数再除以2,乙同学建议测量10秒的心跳次数再乘以6,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方法更具有代表性(). A.甲同学B.乙同学 C.两种方法都具有代表性D.两种方法都不合理 9.某市股票在七个月之内增长率的变化状况如图3所示.从图上看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2~6月份股票月增长率逐渐减少 B.7月份股票的月增长率开始回升 C.这七个月中,每月的股票不断上涨 D.这七个月中,股票有涨有跌 10.关于如图4所示的统计图中(单位:万元),正确的说法是().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测试题(附答案)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为了了解某商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率的真实性,某人买了100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 那么他采用的调查方式是______. 2、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400名学生的期中数学成绩的情况,从中抽取了50名学生的数学成 绩进行分析。在这个问题中, 总体是 ,个体是 ,样本是 ,样本容量是 . 3、在进行数据描述时,要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应采用 图;要显示部分在总体 中所占的百分比,应采用 图;要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应采用 图;要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应采用 图. 4、进行数据的调查收集,一般可分为以下六个步骤,但它们的顺序弄乱了,正确的顺序是 (用字母按顺序写出即可) A 、明确调查问题; B 、记录结果; C 、得出结论; D 、确定调查对象; E 、展开调查; F 、选择调查方法。 5、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中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216°,则这年扇形所表示的部分占总体的百 分数是 . 6、某校八年级(1)班为了了解同学们一天零花钱的消费情况,对本班同学开展了调查,将 同学一周的零花钱以2元为组距,绘制如图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 知从左到右各组的频数之比为2∶3∶4∶2∶1. (1)若该班有48人,则零花钱用最多的是第 组,有 人; (2)零花钱在8元以上的共有 人; (3)若每组的平均消费按最大值计算,则该班同学的日平均消费额 是 元(精确到0.1元) 7、根据预测,21世纪中叶我国劳动者构成比例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如图 5所示,则第一、二、三产业劳动者的构成比例 是______∶______∶______. 8、已知全班有40位学生,他们有的步行,有的骑车,还有 的乘车来上学,根据以下已知信息完成统计表: 9、刘强同学为了调查全市初中生人数,他对自己所在城区人 口和城区初中生人数作了调查:城区人口约3万,初中 生人数约1200.全市人口实际约300万,为此他推断全市初中生人数为12万.但市教育局提供的全市初中生人数约8万,与估计数据有很大偏差.请你用所学的统计知识,找出其中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 10、如果你是班长,想组织一次春游活动,用问卷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进行调查,你设计的调 查内容是(请列举一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钱数(元) 人数 12108642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讲义上课讲义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 描述讲义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讲义 (一)、统计调查 1.统计调查的步骤:1)收集数据;2)整理数据;3)描述数据;4)分析数据;5)得出结论2.所要考察的叫做总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称为个体,从总体中抽取的 ___________组成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_______ ____叫做样本容量. 3. (2015·福建漳州中考)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A.了解一批圆珠笔的使用寿命 B.了解全国九年级学生身高的现状 C.考查人们保护海洋的意识 D.检查一枚用于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的各零部件 4.电视剧《铁血将军》在我市拍摄,该剧展示了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的光辉形象.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对“民族英雄范筑先”的知晓情况,从全校2 4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调查.在这次调查中,样本是() A.2 400名学生 B.100名学生 C.所抽取的100名学生对“民族英雄范筑先”的知晓情况 D.每一名学生对“民族英雄范筑先”的知晓情况 5.为了了解某校九年级学生的视力,从中抽取60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 (A)每名学生的视力 (B)60名学生的视力 (C)60名学生 (D)该校九年级学生的双眼视力6.为了反映某地区的天气变化趋势,最好选择( ). (A)扇形统计图 (B)条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以上三种都不行 7.要调查某校七年级学生周日的睡眠时间,选取调查对象最合适的是( ). (A)选取一个班级的学生(B)选取50名男生 (C)选取50名女生(D)随机选取50名七年级学生

8.某中学学生会为了解该校学生喜欢球类活动的情况,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让若干名学生从足球、乒乓球、篮球、排球四种球类运动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并将调查的结果绘制成如下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1,图2,要求每位同学只能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球类运动;图中用乒乓球、足球、排球、篮球代表喜欢该项目的学生人数). 图1 图2 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研究中,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 (2)喜欢排球的人数在扇形统计图中所占的扇形圆心角是多少度? (3)补全折线统计图. 9.下图是根据某乡2009年第一季度“家电下乡”产品的购买情况绘制成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第一季度购买的“家电下乡”产品的总台数为______; (2)把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

数学双向细目表数学2017年中考

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卷(数学)双向细目表

各题考点分析: 1、根据:“性质符号相反,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求解即可. 2、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3、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几何体三种视图的空间想象能力. 4、本题考查整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整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5、本题考查分式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知识点,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6、完全平方公式,代数式的值,整体思想。 7、本题利用二次函数平移规律。 8、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2)2﹣4k(﹣1)<0,且k≠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9、根据扇形面积的计算;等腰三角形知识求解。 10、本题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 11、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判断出两个变量的变化情况。

12、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相似,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13.此题考查因式分解的方法,有公因式的先提公因式,利用公式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14.此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方法。 15.此题考查科学计算器的使用,注意按键顺序与特殊键的意义。 16.此题考查直角三角函数表示边以及三角函数的值。 17.此题考查规律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解三角形的面积和边与边的关系。 18.此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先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与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样,但最后系数化为1时,注意利用不等式的性质。 19.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利用SAS 证明。 20.此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运用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表示出量,然后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并求解,注意,分式方程要检验。21.(1)此题考查众数、中位数。(2)此题考查条形统计图。(3)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4)此题考查数据统计样本估计总体。 22.(1)此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此题考查中心对称的性质并根据反比例函数求解线段的长。(3)此题考查正方形的判定,先证明平行四边形,在证明邻边相等时是菱形,有一个角是90度,是正方形。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单元测试卷

《数据收集整理》同步测试(第1课时) 一、下面是明明调查本班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每人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如下: 1.数一数,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2.喜欢吃()的人数最少,有()人。 3.喜欢吃()的人数与()的人数同样多。 4.明明的班级一共有()人。 5.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考查目的: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将收集的数据记录整理到统计表中,呈现出统计结果。注意:记录整理时不重复、不遗漏。 答案: 1.3,,5,4,13,5,8 2.葡萄3 3.苹果香蕉

4.38 5.喜欢吃草莓的人数比香蕉的人数多多少人?13-5=8(人)答略。(答案不唯一) 二、下面的统计表记录的是二年级(1)班同学的课余生活情况: 1.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的人最多。 2.二(1)班同学在课余时间喜欢打游戏机的人数比喜欢读课外书的多()人。 3.你在课余时间喜欢()。 4.看了上面的统计表,你有什么发现?想给同学们提那些建议? 考查目的:这道题是对于统计表的针对性练习,重在让学生读懂用统计表呈现的数据,通过简单的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统计的价值。 答案: 1.打游戏机 2.16 3.答案不唯一 4.打游戏机的人数较多,读课外书的与去户外玩的人数较少。建议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少打游戏机,多用于读书和室外运动。 三、下面是调查二(2)班学生喜欢的课外书的情况:

1.根据上面的信息填写下面统计表 2.喜欢()的学生人数最多,有()人。 3.喜欢《宠物小精灵》的学生人数比喜欢《少儿百科全书》的多()人。 4.喜欢《奥特曼》和《宠物小精灵》的学生人数一共有多少人? 考查目的:这道题考察的是学生能够找到正确的信息以及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较好地完成统计表。 答案: 1.14,9,17 2.奥特曼17 3.5 4.14+17=31(人) 四、调查全班学生最喜欢的一种玩具。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课前热身】 1.一组数据4,5,6,7,7,8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A.7,7 B.7,6.5 C.5.5,7 D.6.5,7 2.我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显示,2004年到,我市GDP增长率分别为9.6%、10.2%、10.4%、10.6%、10.3%. 经济学家评论说,这5年的年度GDP增长率相当平稳,从统计学的角度看,“增长率相当平稳”说明这组数据的比较小. A.中位数 B.平均数 C.众数 D.方差 3.在一次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某位歌手打出的分数如下:9.5, 9.4, 9.6, 9.9, 9.3, 9.7,9.0,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是() A.9.2 B.9.3 C.9.4 D.9.5 4.若样本数据1,2,3,2的平均数是a,中位数是b,众数是c,则数据a,b,c的标准差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 D 2. D 3. D 4.0 ◆【考点聚焦】 〖知识点〗 平均数、方差、标准差、方差的简化公式 〖大纲要求〗 了解样本方差、总体方差、样本标准差的意义,理解加权平均数的概念,掌握它的计算公式,会计算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掌握整理数据的步骤和方法. ◆【备考兵法】 1.方差的定义 在一组数据x1,x2,…,x n中,各数据与它们的平均数x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叫做 这组数据的方差.通常用“S2”表示,即S2=1 n [(x1-x)2+(x2-x)2+…+(x n-x)2]. 2.方差的计算

(1)基本公式 S 2 = 1n [(x 1-x )2+(x 2-x )2+…+(x n -x )2 ] (2)简化计算公式(Ⅰ) S 2 = 1n [(x 12+x 22+…+x n 2)-n x 2],也可写成S 2=1n (x 12+x 22+…+x n 2)-x 2 ,此公式的记忆方法是:方差等于原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平均数的平方. (3)简化计算公式(Ⅱ) S 2 = 1n [(x`12+x`22+…+x`n 2)-nx x `2 ]. 当一组数据中的数据较大时,可以依照简化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将每个数据同时减去一个与它们的平均数接近的常数a ,得到一组数据x`1=x 1-a ,x`2=x 2-a ,…x`n =x n -a ,?那么S 2 = 1n [(x`12+x`22+…+x`n 2)-n x `2],也可写成S 2=1n (x`12+x`22+…+x`n 2)-x `2 .记忆方法是:?方差等于新数据平方的平均数减去新数据平均数的平方. 3.标准差的定义和计算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叫做这组数据的标准差,用“S”表示,即 S=2S = 222121 [()()()n x x x x x x n -+-++-g g g 4.方差和标准差的意义 方差和标准差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特征数,常用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我们所研究的权是这两组数据的个数相等、平均数相等或比较接近时的情况. 方差较大的数据波动较大,方差较小的数据波动较小. 〖考查重点与常见题型〗 1.考查平均数的求法,有关习题常出现在填空题或选择题中,如: (1)已知一组数据为3,12,4,x ,9,5,6,7,8的平均数为7,则x = (2)某校篮球代表队中,5名队员的身高如下(单位:厘米):185,178,184,183,180,则这些队员的平均身高为( ) (A )183 (B )182 (C )181 (D )180 2.考查样本方差、标准差的计算,有关试题常出现在选择题或填空题中,如: (1)数据90,91,92,93的标准差是( )(A )2 (B )54 (C )54 (D )52 (2)甲、乙两人各射靶5次,已知甲所中环数是8、7、9、7、9,乙所中的环数的平均数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教学讲义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一、知识梳理 知识点1:普查与抽样调查 (1)收集数据的方法通常有 和 两种。 (2)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行的 调查,称为普查,其中所要考察对象的 称为总体,而组成总体的 称为个体。 (3)抽样调查时要注意样本的 和 。 知识点2:数据的表示 (1)扇形统计图是利用圆和扇形来表示 和 的关系。(圆代表总体,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 其特点是:①能清楚地表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 ; ②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 的大小; ③扇形统计图中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之和应等于 。 知识点3:统计图的选择 (1)我们常用的统计图有 、 、 。 (2)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 ;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 ;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 。 二、典例剖析 考点一:普查与抽样调查 例1:(1)为了解我国七年级学生的视力情况采用的调查方式最合理的是( ) A 、普查 B 、抽样调查 C 、局部调查 D 、小范围调查 (2)为了了解“时风三轮车”在某地区农村的使用情况,黄老对某个村使用三轮车的100户农民进行了统计。对于黄老的这种做法,你的看法是 (填“同意”或“不同意”),理由是 。 例2: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某校计划在午间校园广播台播放“百家讲坛”的部分内容.为了了解学生的喜好,抽取若干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人只选一项内容),整理调查结果,绘制统计图如下: 请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抽取的学生数为_______名; (2)该校有3000名学生,估计喜欢收听易中天《品三国》的学生有_______名; (3)估计该校女学生喜欢收听刘心武评《红楼梦》的约占全校学生的_ ___%; (4)你认为上述估计合理吗?理由是什么? 《红楼梦》《品三国》《论语》博物院《庄子》内容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线测试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在线测试 A 卷 一、选择题 1、下列问题中必须用抽样调查方式来收集数据的个数有() ①检查一批灯泡使用寿命的长短; ②抽查某一城市居民受教育的程度; ③为了了解中学生课业负担; ④了解未投放市场某种药品的有效性 A.1 B.2 C.3 D.4 2、下列调查中,哪些是用全面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的() ①为了了解你所在班级每个学生的家庭有几口人,向全班同学做调查. ②为了了解你所在班级数学期中考试的成绩,选取了一个小组同学的数学期中成绩做调查. ③为了了解某商场一周来的营业额,对这个商场一周来每天的营业额做调查. ④为了了解某公园一年中每天进园的人数,在其中30天里对进园人数进行统计. ⑤为了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10只进行试验调查.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⑤ 3、要调查下面几个问题,你认为应该作抽样调查的是() A.了解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

B.调查一个学校全体学生的视力情况 C.调查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 D.检查一批精度要求非常高的零件的尺寸 4、对于上题中的4个问题,你认为应该作全面调查的是()(填问题的序号,有几个填几个) A.AC B.ABC C.BCD D.BD 5、下列调查方式合适的是() A.为了了解炮弹的杀伤力,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 B.为了了解全国中学生的睡眠状况,采用全面调查的方式 C.为了了解人们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D.对载人航天器“神舟六号”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6、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体之间的百分比关系的是() 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D.以上均可 7、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出数据的分布规律的是() A.统计表B.统计图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单元测试(一)

七年级数学一教学教案-课时训练 第六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单元测试题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 姓名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 .某班有50人,其中三好学生10人,优秀学生干部 5人, 1.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百分比关系的是( ) A .条形统计图 B .扇形统计图 C .折线统计图 2 .解决下列问题,比较容易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得分 在扇形统计图上表示三好 D ?以上均可以 ) A . 了解一天大批产品的次品率情况 B . 了解某市初中生体育中考的成绩 C . 了解某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情况 D . 了解某一天离开某市的人口数量 3. 对某班40同学的一次数学成绩进行统计,适当分组后 80?90分这个分数段的划记 人数为“正下”,那么此班在这个分数段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 ) A . 20% B . 40% C . 8% D . 25% 4. 为了了解某县八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了 个问题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 C.每个学生的体重是一个样本 200名学生进行体重测试 ) B.200名学生的体重是一个样本 D.全县八年级学生的体重是总体。 5. 完成下列任务,宜用抽样调查的是 A .调查你班同学的年龄情况 C .考察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 6. 在整理数据5,5,3,■, 2,, 不清,但从扇形统计图的答案上发现数据 B. 了解你所在学校男、女生人数 D .奥运会上对参赛运动员进行的尿样检查 4时,■处的数据看 5的圆心角是180°,则■处的数据是 .在这 A . 2 B . 3 C . 4 7.下图是某厂2007年各季度产值统计图 (单位: A .四季度中,每季度生产总值有增有减 B .四季度中,前三个季度的生产总值增长较快 C .四季度中,各季度的生产总值变化一样 D . 5 万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第四季度生产总值增长最快 3 3 2 2 11 &数学老师布置10道选择题作为课堂练习, 形 ( A . 二、填空题 图,根据统计图可知, ) 0.38 B . 0.4 (每题3分,共24分) le 学习委员将全班同学的答题情况绘制成条 答对 8道题的同学的频率是 C . 0.16 D . 0.08

数学双向细目表数学年中考

数学双向细目表数学年 中考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卷(数学)双向细目表

各题考点分析:

1、根据:“性质符号相反,绝对值相等的两个数是互为相反数”求解即可. 2、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3、本题考查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对几何体三种视图的空间想象能力. 4、本题考查整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整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5、本题考查分式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知识点,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6、完全平方公式,代数式的值,整体思想。 7、本题利用二次函数平移规律。 8、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2)2﹣4k(﹣1)<0,且k≠0然后解不等式即可。 9、根据扇形面积的计算;等腰三角形知识求解。 10、本题画树状图展示所有16种等可能的结果数,然后根据概率公式求解。 11、此题主要考查了函数图象,关键是正确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判断出两个变量的变化情况。 12、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相似,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13.此题考查因式分解的方法,有公因式的先提公因式,利用公式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14.此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方法。 15.此题考查科学计算器的使用,注意按键顺序与特殊键的意义。 16.此题考查直角三角函数表示边以及三角函数的值。 17.此题考查规律性质。利用相似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求解三角形的面积和边与边的关系。 18.此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求解,先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与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样,但最后系数化为1时,注意利用不等式的性质。 19.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利用SAS证明。 20.此题考查分式方程的应用。运用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表示出量,然后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并求解,注意,分式方程要检验。 21.(1)此题考查众数、中位数。(2)此题考查条形统计图。(3)此题考查扇形统计图。(4)此题考查数据统计样本估计总体。 22.(1)此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此题考查中心对称的性质并根据反比例函数求解线段的长。(3)此题考查正方形的判定,先证明平行四边形,在证明邻边相等时是菱形,有一个角是90度,是正方形。 23.(1)此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AA。(2)此题考查外接圆的作法。(3)此题考查圆切线的性质与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24.(1)此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求出B点坐标后,把 A、B两点坐标代入求值。(2)此题考查由点的坐标,表示线段的长,从而表示面积,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求解。根据点C在抛物线上设点的坐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知识讲解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知识讲解 【学习目标】 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相关概念,并能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的现实问题; 2.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领会普查和抽样调查各自的优缺点; 3.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并收集数据; 4.能把收集到的样本数据进行合理的分组整理,并能绘制相关的统计图表,根据统计图表,估计总体的相关特性; 5.知道三种常见的统计图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要点梳理】 要点一、普查与抽样调查 1.普查与抽样调查 (1)普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普查. 要点诠释: 普查又叫“全面调查”.它要求对考查范围内的所有个体一个不漏地进行准确统计. (2)抽样调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所做的调查叫做抽样调查. 要点诠释: ①抽样调查是对总体中的部分个体进行调查,以样本来估计总体的情况. ②抽样调查的注意点:1.随机取样;2.取样具有代表性;3.若样本由具有明显不同特征的部分组成,应按比例从各部分抽样. (3)普查与抽样调查的优缺点 普查通过调查总体中的每个个体来收集数据,调查的结果准确,但往往花费多,工作量大;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普查;有时调查具有破坏性(例如:测试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或炮弹的杀伤半径等),不能进行普查. 抽样调查通过调查样本中的每个个体来收集数据,调查范围小,花费较少,工作量较小,便于进行,但样本的抽取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对总体的估计.为了获得较为准确的调查结果,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 要点诠释: 在调查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时,要灵活处理,既要考虑问题本身的需要,又要考虑实现的可能性和所付出代价的大小. 2.调查的相关概念 总体:我们把所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 个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 样本: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不带单位). 要点诠释: ①“调查对象的全体”一般是指调查对象的某种数量指标的全体,如对于一个班级,如果考察的是这个班学生的身高,那么总体是指这个班学生身高的全体,不能错误地理解为学生的全体是总体. ②样本是总体的一部分,一个总体中可以有许多样本,样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总体. ③样本容量是一个数字,没有单位.一般地,样本容量越大,通过样本对总体的估计越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题及答案上课讲义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题及答案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选择题(共10小题;共30分) 1.假如你想知道自己的步长,那么你的调查问题是 A.我自己 C.步长 复习题及答案 () B.我每跨一步平均长度为多少 D.我走几步的长度 C. 从中抽取的 D. 名师生对我市 三创”工作的知晓情况 6.某校为了解九年级 M 个班级学生(每班名)的视力情况,下列做法中,比较合理的是 () A. 了解每一名学生的视力情况 B. 了解每一名男生的视力情况 2.调查某班30名同学的跳高成绩时,在收集到的数据中,不足 超 过】.50米的数岀现的频率是 () -昭米的数岀现的频率是|爲糾,则达到或 C. 了解每一名女生的视力情况 D.每班各抽取 名男生和良右名女生,了解他们的视力情况 A. D. 3.为了解某市参加中考的 名学生的体重情况,抽查了其中 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下面 叙述正确的是() A . 32 °°q 名学生是总体 B. 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C. 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 D. 以上调查是普查 7.今年我市有近1万名考生参加中考,为了解这些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 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这 名考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C.每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 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 B.近万名考生是总体 名学生是样本容量 8.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装有 3 个黑球和若干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在不允许将球倒岀来数的前 提下,小明为估计其中的白球数,采用如下办法:随机从中摸岀一球,记下颜色后放回袋中,充分摇匀 后,再随机摸岀一球,记下颜色, …,不断重复上述过程?小明共摸 次,其中次摸到黑球?根 据上述数据,小明估计口袋中白球大约有 () A.甲校的女生与乙校的女生一样多 C.甲校的女生比乙校的女生多 人,乙学校有1250人,则 ___________ B.甲校的女生比乙校的女生少 D.甲校与乙校共有女生 12S °人 5.为了解某校 名师生对我市 三创”工作(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的知晓 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 卩工:名师生进行问卷调查,这项调查中的总体是 () A. “I 川名师生对我市 三创”工作的知晓情况 B. 从中抽取的 名师生 A. B. C. 个 D. 个 9.已知2001年至2012年杭州市小学学校数量(单位:所)和在校学生人数(单位:人)的两幅统计图, 由图得岀如下四个结论: ①学校数量2007年至2012年比2001年至2006年更稳定; ②在校学生人数有两次连续下降,两次连续增长的变化过程; ③2009年的 大于 ; ④2009年至2012年,各相邻两年的学校数量增长和在校学生人数增长最快的都是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__________ T . J I T - J - f t 4 t - T 2011年至2012年. :咬人埶tA * 曲阵至:沁卑恸怖J 学住检学生人 勒 I I I 一 ■ I, I I ■ i, I I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经典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某城市为了解游客人数的变化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收集并整理了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单位:万人)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折线图: 根据该折线图,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月接待游客量逐月增加 B.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 C.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份 D.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月接待游客量的数据,逐一分析给定四个结论的正误,可得答案. 【详解】 月接待游客量逐月有增有减,故A错误; 年接待游客量逐年增加,故B正确; 各年的月接待游客量高峰期大致在7,8月,故C正确; 各年1月至6月的月接待游客量相对于7月至12月,波动性更小,变化比较平稳,故D 正确;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折线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为了估计湖中有多少条鱼.先从湖中捕捞n条鱼作记号,然后放回湖里,经过一段时间,等带记号的鱼完全混于鱼群中之后再捕捞,第二次捕鱼共m条,有k条带记号,则估计湖里有鱼() A.mk n 条B. mn k 条C. k mn 条D. nk m 条 【答案】B

【解析】【分析】 第二次捕鱼m共条,有k条带记号,说明有记号的占到k m ,已知共有n条鱼作记号,由 此即可解答.【详解】 由题意可知:n÷k m = mn k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通过样本去估计总体,只需将样本“成比例地放大”为总体即可. 3.中华汉字,源远流长.某校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了一次全校3000名学生参加的“汉字听写”大赛.为了解本次大赛的成绩,学校随机抽取了其中20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3000名学生的“汉字听写”大赛成绩的全体是总体B.每个学生是个体 C.2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D.样本容量是3000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即可判断. 【详解】 A.这3000名学生的“汉字听写”大赛成绩的全体是总体,故A选项正确; B.每个学生的大赛的成绩是个体,故B选项错误; C.200名学生的大赛的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C选项错误; D.样本容量是200,故D选项错误. 故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4.在《科学》课上,老师讲到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液体的沸点时,好奇的王红同学准备测量食用油的沸点,已知食用油的沸点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温度(0 100C),王红家只有刻度不超过0 100C的温度计,她的方法是在锅中倒入一些食用油,用煤气灶均匀加热,并每隔10s测量一次锅中油温,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初中数学专题讲义-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初中数学专题讲义-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一、课标下复习指南 (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1.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统计调查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两种,实际中常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 (1)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属于全面调查. (2)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调查,属于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根据样本来估计总体的一种调查,简称抽查.抽查体现了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3)总体、个体及样本 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个体:总体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说明 抽样调查是实际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调查方式,它是从总体中抽取样本进行调查,根据样本来估计总体的一种调查;常采用问卷调查等调查方式. 用划记法记录数据,通过表格整理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数据的分布规律. 说明 对于不同的抽样,可能得到不同的结果. 2.频数与频率 (1)频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称为该组的频数. (2)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称为频率.频率反映了各组频数在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3.几种常见的统计图表 (1)条形图 将数据按要求分成若干小组,并用“划记”的方法统计出各小组的频数;再根据统计的频数画出条形图. (2)扇形图 将数据按要求分成若干小组,统计出各小组的频数,并算出各组的频数占数据总数的百分比;画一个圆,并规定圆的面积表示100%;算出各百分数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用量角器画出各扇形,并标出各百分数. (3)折线图 以横轴表示统计的时间,纵轴表示数据,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坐标平面内描点;用线段从左到右将这些点依次连接起来. (4)频数分布直方图 用频数分布直方图描述数据的一般步骤为: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确定组距与组数;决定分点;列数频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①把数据按一定的规律分成组的个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称为组距. 1+-=的整数部分组距最小值 最大值组数; ②数据分组时,对数据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则,既不能有一个数据同时落在两个组内重复出现的现象,也不能有一个数据不在任何组内的遗漏现象; ③频数分布直方图能够显示各组频数的分布情况,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 (5)频数折线图 频数折线图可以在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基础上画出来.取频数分布直方图中每一个矩形上边的中点,然后在横轴上取两个频数为0的点,即在直方图的左边和右边各取一个频数为0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单元测试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单元测试1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30分) 1.下面调查统计中,适合做普查的是(). A.雪花牌电冰箱的市场占有率B.蓓蕾专栏电视节目的收视率C.飞马牌汽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D.今天班主任张老师与几名同学谈话 2.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 A.这批电视机B.这批电视机的寿命 C.所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D.100 3.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 A.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B.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C.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 D.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4.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动运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B.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C.调查该校田径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D.调查该校某个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5.如图1,所提供的信息正确的是(). A.七年级学生最多

B.九年级的男生是女生的两倍 C.九年级学生女生比男生多 D.八年级比九年级的学生多 6.某人设计了一个游戏,在一网吧征求了三位游戏迷的意见,就宣传“本游戏深受游戏迷欢迎”,这种说法错误的原因是(). A.没有经过专家鉴定 B.应调查四位游戏迷 C.这三位玩家不具有代表性 D.以上都不是 7.如图2的两个统计图,女生人数多的学校是(). A.甲校B.乙校 C.甲、乙两校女生人数一样多D.无法确定 8.为了测量调查对象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甲同学建议测量2分钟的心跳次数再除以2,乙同学建议测量10秒的心跳次数再乘以6,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方法更具有代表性(). A.甲同学B.乙同学 C.两种方法都具有代表性D.两种方法都不合理 9.某市股票在七个月之内增长率的变化状况如图3所示.从图上看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统计的意义与作用,认识并收集原始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数量单 位),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 2、数学思考:经历随机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与推测的全过程渗透“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 思考方法。 3、解决问题:能设计统计活动,根据结果检验某些预测;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活动中初步学会与他人合 作。 4、情感与态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数学方法的实用价值;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 性,激发好奇心与求知欲。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将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的方法,让每个学生经历学习与探究活动的全过程。 【教学难点】 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随机原始数据,在条形统计图中用1格表示多个数量单位。 【教学过程】 一、设疑生趣、导入活动。 1、介绍朋友,以疑激趣。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 (课件)“嗨!大家好,我是小精灵贝贝。你们想玩一个心理活动的游戏吗?它可以判断你是不是一个稳重的人,不过在玩游戏的时候需要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先来试一试,好吗?” 2、收集整理,汇报方法。 “瞧!停车场,每种机动车的数量是多少呢?” (1)我们获得了什么信息? 某停车场各种机动车停车情况:(课件出示) 摩托车:3辆大客车:5辆小汽车:9辆载重车:2辆 (2)我是用什么方法进行收集的?(将机动车分类收集) 3、抓住起点,铺垫导入。 (1)发挥想象:你想制成一个什么样的统计表? (2)根据机动车的种类和数量,统计表分成了几栏?每栏画了几格? (“栏目”、“合计”各一格)推测:5、7种车要画几格?(合情推理) (3)你还能打算制成一个什么样的统计图?一格代表几辆车? 导入板题:刚才大家统计得很好,为了玩好今天的心理测试游戏,我们进一步探究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创设情境、探究问题。 (一)数据的收集 1、创设情境,确定问题。(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小精灵:“同学们真棒!静止的机动车数量大家会统计了,可是象这样运动中的机动车数量又该怎样统计呢?”(演示机动车通过路口片断) 2、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初步体验事件发生的随机性) 我们发现了什么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车子太多、不是一种一种的开过、速度太快……) 3、阅读分析,讨论问题。(良好习惯的养成) (1)阅读教材:例1及收集数据部分。 (2)分析讨论: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3)汇报交流。 ①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A、发挥分工合作的小组优势:制定好分工合作的方案。 B、采用正确的收集数据方法:根据机动车种类,用画“正”字等方法收集。 ②描述画“正”字方法: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画“正”字的收集方法?

最新小学数学单元双向细目表教学提纲

小学数学第二单元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第四单元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第五单元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第七单元双向细目表

小学数学第九单元双向细目表

《眼和视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课是七年级下第一章《对环境的察觉》中的第六节第二课时。在上一节学生了解了透镜的光学性质,探索了透镜的成相规律,以及照相机和放大镜的成像原理。本节课是前一节课的延续,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运用上节课透镜的知识,了解眼睛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总结出近视远视的成 因和矫正,另外还有人类视觉上的限制。这四个板块之间相互衔接,教师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学习者分析: 教学对象是七下的学生。课堂气氛活跃,对与实际生活有联系的知识点兴趣大。学生通过学习,已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认识。在设计眼球结构的教学时,关于眼球结构和功能让学生边看图边学习。学生对成像原理的物理知识知之甚少,而视觉的形成却需要光学成像的知识作基础,而且该知识点比较抽象,在教学设计中,学生只需了解光线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发生折射、汇集一处形成物象。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学生被近视困扰,他们对近视的成因、预防和纠正的兴趣较大。之前学生掌握了透镜的成像原理,这为下来学习近视远视成因打下了基础。通过学习让学生意识到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从饮食到习惯的形成有所进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三、教学重点: 眼睛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近视远视的矫正方法。 四、教学难点: 视觉的形成过程;近视和远视的矫正方法。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能描述视觉的形成过程; 了解近视远视的成因;知道近视远视的矫正。 过程与方法: (1)学会根据文字描述制作模型,培养自学能力; (2)通过观察眼球模型、观察同桌的眼睛等小实验,观察能力增强,学会将观察到的现象用语言描述(3)可以将生活中的照相机成像原理和眼睛成像原理进行联系记忆,类比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一步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意识和保护眼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 学生通过自学眼球的结构,增强了自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加强学习的兴趣。 六、课前准备 眼球模型PPT 七、教学策略: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直观化,便于学生对眼球结构的掌握。通过提问、启发和诱导,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的培养。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提出想要知道的问题,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有的放矢,教师认知新知识;鼓励学生创新与实践应

第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测试题

第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单元测试题 姓名班级书写等级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正确的是() A.为了了解生产的50枚炮弹的杀伤半径,选择普查 B.为了了解某公园全年的游客流量,选择普查 C.要了解某电视台“我是歌手”栏目的收视率,采用抽样调查 D.要保证“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对重要零部件的检查采用抽样调查 2下列调查中,须用普查的是() A.了解某市学生的视力情况 B.了解某市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 C.了解某市百岁以上老人的健康情况 D.了解某市老人参加晨练的情况 3.东岳中学初四年级进行了一次模拟考试,参加人数为1016人,为了了解这次考试的成绩情况,下列抽取样本合理的是() A.抽取前100名学生的成绩 B.抽取后100名学生的成绩 C.抽取(1)(2)两个班的学生成绩 D.抽取学号为4的倍数的学生的成绩 4.护士记录病人一天体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以上都不对有 5.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为了简明扼要地介绍空气的组成情况,较好地描述数据,最适合使用的统计图是() A.扇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条形统计图 D.频数直方图 6.九年级(1)班共50名同学,右图是该班体育模拟测试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满分为30分,成绩均为整数).若将不低于29分的成绩评为优秀,则该班此次成绩优秀的同学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是( ) A.20% B.44% C.58% D.72% (第6题图)(第7题图)(第8题图)7.小林家2013年1-5月份的用电量情况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相邻两个月中,用电量变化最大的是() A.1月至2月 B.2月至3月 C.3月至4月 D.4月至5月 8.如图所示,该市目前水资源结构扇形统计图,根据图中圆心角的大小可计算出黄河水在总供水中所占的百分比为() A.64% B.60% C.54% D.7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