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三年级《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课文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从整体上带出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是编选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这也是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是教学上的一个难点。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等12 个学习课文生字新词。会写“扇、枚”等10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具准备

1. 生字卡片。

2

. 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1. 播放秋天下雨时的情景的课件。

2. 激发情感,大家喜欢这秋天的雨吗?就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一定会有全新的感受。

3. 板书课题:11. 秋天的雨。齐读课题。

二、初步感知课文

1. 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优美的文字。

2. 出示课文卡片,认读词语,纠正字音

(1)翘舌音:扇

(sh a 口)爽(shu a ng) 柿(sh i)

(2)后鼻韵母:粮(li d ng)杨(y d ng)

3. 让学生说说是如何记这些生字的?

4. 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同学听,互相正音。

三、质疑

1.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互相补充说明。

2. 读词。

四、练习写生字

1. 学习写生字、交流写法。

2. 练习写生字。

3. 抄写词语表中的字。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背诵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用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指导学生如何将句子写具体。

教学重点:课文第二自然段,通过学生的读,体会秋天的美

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了解如何将句子写生动、具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1、春天的雨润物无声,夏日的雨给人带来一阵清凉,而秋天的雨则像一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门. 。今天让我们一起继续走进《秋天的雨》(板书课题)

2、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一起来看:(课件出示词语)

(1)指名读

(2)指导写“爽”字,读准多音字扇,和三个轻声。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是从哪四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指名说)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出示小诗))看!这几句话连起来像一首美丽的小诗,谁来把这首小诗读给大家听。. 指一生读&

这首诗就藏在我们的课文中,请同学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秋天的雨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二、整体感知

1、生读。

2、反馈秋天的雨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3、指名学生说。在我们的课文中,小作者也写了自己对秋雨的印象,请同学自读全文,把印象最深的部分多读几遍。

4、指名读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并说说为什么?

三、重点感知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本段中描写颜色的词语,用横线画下来,

2、指名说。

3、第二节中这些漂亮的词语分别给了谁呢?请同学们大声读读第二小节,注意要把什么颜色给了谁读清楚,遇到自己喜欢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4、学习第二句刚才老师听见许多同学喜欢读这两个句子:出示句子1:黄黄的叶子像一把小扇子, 扇哪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A (1)指名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结合图画,反复读这句话。

(2) 刚才我们通过想象银杏树的叶子,把句子读活了,谁能结合想象读下面的句子,自己练一下。

( 3)生练读。( 4)指名读。( 5)为什么把“飘哇飘哇” 读这么慢?学习这种读书方法,想象画面,齐读这句话。( 6) 谁还想读自己喜欢的句子?(7)读关于田野、果树、菊花仙子的句子。

6、这么多漂亮的颜色,课文用一个成语进行了概括。它是?请找出这个词语的句子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我们把能概括整段文字的句子叫作中心句。

7、刚才我们随着蒙蒙秋雨,看到了银杏树、枫树、田野、果

园、菊花都变得分外美丽。现在请一个同学跟配乐朗读,同学欣赏。

8、秋雨给秋天带来的颜色可不止这几种,我们学着课文的样子也来说一说吧,瞧,

()苹果像(),(),()

()像(),()。同学们真能干,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学会了怎样把句子写具体的方法。

同学们,在你们的帮助下,秋天变得更美丽了。秋天的雨不愧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除了好看的颜色,秋天的雨还有好闻的气味和好听的声音呢!选择你喜欢的一节,读一读,并想想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四、学习三、四自然段

1、学生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学生思考:这段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2、生回答。

师:秋天的雨藏着哪些气味?(生答)这么香甜的气味,难怪小朋友的脚会被勾住。

3、齐读。

4、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除了好闻的气味,还有好听的声音呢!它们好象在告诉人们——冬天来了(生答)小喜鹊,你在干什么——

小松鼠?——

大肚皮的小青蛙—

松柏爷爷——连杨树、柳树也赶紧躲进树妈脚下。他们都在准备——

(过冬了)小朋友们,说说看,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秋天过渡:秋天的雨,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她为我们打开了秋天的大门,使我们看到了美丽的秋色,闻到了那香甜诱人的气味,还听到了充满关爱的声音。也难怪课文第一自然段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板书:钥匙)

5、让我们把这丰收的喜悦,满天的欢乐用朗读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个人吧。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随着秋雨的脚步走进了美丽、神奇、又充满活力的秋天,秋天的雨——(课件出示每段开头一句组成的诗)同学们真会读书。在阅读中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快乐,体验到了秋天丰收的喜悦。秋天的景物还有很多很多,比如:秋天的山、秋天的水、秋天的树等很多自然景色都很美,选择你喜欢的景物,仿照课文的方法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颜色气味声音_

钥匙丰收欢乐

秋天的雨 公开课优秀教案

11、秋天的雨公开课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会写“盒、扇、邮”等10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1、“爽”“柿”的字形,“扇”“梨”“粮”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谴词造句方面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户外去感受秋天,还可查阅资料从文字图片上去感受秋天。 一、课题导入: 1、师:同学们小时候我和你们一样,常听大人们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夏天还没走远,..小雨点就蹦着跳着把秋天给我们送来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秋天的雨,板书课题。(书写“雨”字的时候)你瞧,小雨点儿一滴一滴地落下来啦,一起把课题读一下,生读。 2、师:,大家读了课题就明白了课题写的是秋天的—— 生:雨 二、复习生字 1、师:昨天老师让小朋友预习了课文,生字一定都会认了,下面我们就来响亮地读一读这些生字。好不好? 生:好 2、师:请看屏幕。 出示生字:凉爽。 3、师:谁会读?(指名) 4、师:爽字读起来很容易,写起来可不太容易,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一遍,用心记住他的笔顺,先写四个小X,再写一个人字托住他。第二行 生:扇子,扇哪扇哪, 5、师:真好!同一个生字在两个词语中读音是不一样的,这叫多音字。一起来读一读。. 6、师:第三行 生读“衣裳,喇叭,钥匙。认读。 7、师:这一行词语中后一个字都是读轻声的 生读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师:钥匙啊,很常见,也很神奇,拿着它轻轻一转,一扇扇大门就打开了。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3、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课文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发感情,这些被艺术化了的语言,会给学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课前准备 (一)多媒体课件 (二)学生预习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钥匙扇子扇走邮票衔来喇叭衣裳 2、朗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 预习课(2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同学们,你喜欢什么样的雨?还学过哪些关于雨的课文?大地经过春雨的滋润,夏雨的洗礼,秋雨姑娘像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大门,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近秋天,走近秋天的雨。(板书课题:11、秋天的雨。) 二、检查预习 1、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我们开火车读课文(教师或学生随机叫停,正音)。 2、自由练读课文,力求读正确、流利。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读第一自然段,说知道了什么。 2、学生汇报(注意引导学生不仅说句子内容,还要注意引导学生领悟比喻和拟人写法,为精读课教学打基础。板书:将课题用钥匙的简笔画圈上,并在钥匙右侧画一扇打开的大门简笔画)。。 3、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 三、拓展 1、每一把钥匙都可以打开一扇门,有人说:“书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2、出示课件:你认为“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的大门”。 ①出示时令词语──“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等,同时,配上相应的图片背景,给学生以提示。

②例句:(春雨春风小草柳树……)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春天的大门;(信任尊重帮助体谅……)是一把钥匙,它打开了友谊的大门。 精读课(40分钟) 教学过程 一、承上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1课。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生字词语,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知道了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秋天的大门敞开了,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去看看吧! 二、教学第二自然段,品读,入境悟情 (一)教学写银杏树的句子 1、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我们就先去看看秋天的银杏树吧!请同学们把书打开,谁能读读写银杏树的句子,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说说通过读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2、(出示银杏树的叶子图)这就是银杏树的叶子,它像什么? 3、其实这句话也可以这样写(出示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4、我们再和原句比一比(出示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5、你觉得哪句话写得更好?为什么?(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这是一个比喻句,让我们一下子就知道了银杏树的样子,扇哪扇哪让我们感觉银杏树的叶子好像活了……) 6、(出示银杏树图)你瞧这满树的小扇子在秋风的吹拂下,在秋雨的滋润下,全都变黄了,把夏天的炎热也赶跑了。 7、假设你此刻就站在这银杏树下,望着这满树的小扇子随风起舞,你的心情这么样?(高兴)为什么这么高兴?(因为银杏树真美丽,我喜欢银杏树)那作者呢?(也喜欢银杏树)作者打了一个比方,把银杏树的叶子比成了一把把小扇子,这样写不仅让我们感觉更生动、更形象,更能表达作者对秋雨和银杏树的喜爱。你能带着这种喜爱的心情再读读这句话吗?其他同学给他评评他读得这么样(练读、指读、评读)。 (二)教学写枫树的句子 1、秋天的银杏树是可爱的,秋天的枫树怎么样呢?请同学们自由读写枫树的句子,看看你又知道了什么?(出示句子: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2、学生汇报(枫叶是“红红的”,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这是一个比喻句,把枫叶比成了邮票。) 2、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更具体、更形象,能看出作者喜爱枫树,喜爱秋天) 3、作者喜爱秋天的枫树,你喜欢吗?谁还想读读这句话? (三)教学写田野、果园的句子 1、除了银杏树和枫树,作者还描写了其他景物,自己再读读课文,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作者先写了什么?(田野)想象一下:秋天的田野是什么样的?金黄的田野里都会有什么呢?(大豆、高粱、玉米……) 3、(出示美丽的田野)是啊,玉米笑得合不拢嘴,高粱笑得弯下了腰,这一片金色的海洋在告诉人们一个喜讯,它在告诉我们——(丰收了,丰收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第一单元有四篇课文,其中《我们的民族小学》《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读课文。课文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 有的讲述了儿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自在、快乐的成长以及它们是如何用儿童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过记述儿童攀登黄山天都峰,反映了儿童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赞美了乡村儿童纯朴、勤俭、热爱劳动的好品质。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充满了童真、童趣。 二、单元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感受大自然的生活乐趣。 3.掌握36个生字和46个词语。 三、教学重点: 1.了解我国各族儿童间的友爱团结以及它们幸福的学习生活。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3.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4.培养自读能力,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四、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国各族儿童在友爱与团结。 五、课时安排:

《我们的民族小学》(2课时)《金色的草地》(2课时) 《爬天都峰》(2课时)《槐乡的孩子》(1课时) 《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1课时基础训练1课 时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课文内容,积累优美词句。 三、教学难点:我们的民族小学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图片展示法、启发谈话法等。 五、教学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具有云贵地区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磁带或CD碟片。 3.词语卡片。 六、教学时间:2课时 七、教学过程:

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精编版

《秋天的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和感情。 3.训练词语及口语表达,积累好词佳句。 一、复习导入 1.师:孩子们,炎热的夏天慢慢过去,秋雨带着温柔和清凉,轻轻地,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让我们再次伴着绵绵的秋雨去感受秋天吧!(板书课题,雨声轻轻响起)听,秋雨来迎接我们了!来,轻轻呼唤她的名字—— 2.生齐读课题:11《秋天的雨》。【读课题】 3.师:看听到大家的呼唤,秋雨滴答滴答洒下来啦,变出了很多生字雨滴。来复习一下吧。 清凉留意炎热邮票凉爽菠萝气味丰收 扇子仙子柿子香甜粮食加紧杨树 生字:一起来、这排请女生读、男生来。【各种方式读】 师:雨滴还带来了一些很可爱的词语,谁能读一读?【指名读】 轻轻地香香的甜甜的厚厚的油亮亮的 师:观察一下,这些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他们叫做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让词语更富有表现力。来,一起读。

谁能说一说类似的词语? 师:接下来这组词语也很神奇,它可以带动作读哦。做好准备,开始读:C.扇哪扇哪飘哇飘哇你挤我碰频频点头 二、自读:整体把握 1.师:好了,通过了秋雨的生字测验,赶紧坐端正,向着秋天出发吧!打开书P42,认真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想象画面,秋天的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教师配乐朗读】 2.师:听完了,谁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秋天的雨?(生自由说:神奇、好玩、神秘) 3.师:哦,神奇?你能用书中的句子告诉老师秋雨神奇在哪里吗?(生寻找句子)还有吗? 4.师:诶,大家发现了吗?几位同学找到的句子连起来,其实就是一首小诗哦!一起来读读吧!(齐读)【齐读】 三、品读:入境悟情 板块一:感悟秋色美 1.师:多可爱的句子呀。那如果老师说,其实呀,小诗里每一句话都隐藏着一个有趣的秘密,你们信吗?不信啊,一起去找找!自己小声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秋雨姑娘都给谁涂上了颜色?你最喜欢哪种呢?【自读】(学生读、划本段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师板书:颜色) 2.师:好啦,我们来交流一下吧。秋雨的颜料盒里有这么多漂亮的颜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1)

秋天的雨》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识字学词,读准词语的字音。 2、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并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初步感受语言文字之美。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关键词句感受课文中描写的秋天的美景;初步感悟作者表达方式的多样,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谈话导入。 2、检查预习。(出示词语) (1)第一行,指导“爽”字。 (2)第二行,指导多音字“扇”。 (3)第三行,指导轻声字。 二、整体感知,理清结构1、生自读课文,归纳出每段的中心句: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2、感悟第一自然段,齐读。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句。 (2)“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换词语理解。 (3)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哪些词是写颜色的? 交流:黄黄的、红红的、金黄的、橙红色、雪白的、淡黄色、紫红色。(4)这些漂亮的颜色分别给了谁?(抽生答) (5)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6)练习读以下两句。 ①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②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7)抽生读自己喜欢的其它句子。 (8)齐读第二自然段。 4、说话训练 (1)学课文的样子说一说。 秋天的雨把 ____ 色给了____ ,_____ 像_____ 。 5、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自己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分男女生读。 (3)过渡引读第四自然段。

统编版(部编)三年级语文上册6《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

6《秋天的雨》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等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并掌握“五彩缤纷”。 教学重难点: 品读第二自然段,感受语言美、秋天美。 一、古诗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山行》这首古诗吗?(记得)好,那我们就一起来背一背它(生背诵),背的真好,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秋季)是的,秋天,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也是跟秋天有关的,课文的题目是《秋天的雨》,一起读一遍课题(生齐读),再来一遍,小声一点,不要拖音(师范读、生齐读) 二、字词认读,指导书写 1、课文都预习过了吗?都标上自然段了吗?(预习过了)真是懂得学习的好孩子,那现在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的预习情况,心里默读屏幕上的这些词,我请小朋友起来读一读(会认生字标红,带拼音指生读) 2、点评,指导读词(不拖音、快速、准确),生齐读 3、不带拼音直读 4、指导书写:范写、书空、描红、展示、修改,指两位学生上台写,其余拿出练习本书写,师巡视指导、点评。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我们刚刚认识了生字朋友,现在我们把它带进课文里读一读,请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拖音、不加字、不漏字。)边读边思考:秋雨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课件出示问题) 3、生说印象 4、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理每个人对秋雨的印象也是不同的,文章开篇告诉我们: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河温柔,轻轻地,轻轻的,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让我们一起进去看看这把钥匙打开的秋天吧(课件出示大门图片)。

四、品读第二段,感受“五彩缤纷” 1、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思考:走进秋天,你看到了什么?不动笔墨不读书,一边读,一边做记号。仔仔细细的读,看个清楚,把你看到的圈出来或者划出来,表示你看到了。(师巡视指导) 2、读完了吗?看完了吗?把你看到的都圈出来、划出来了吗? 3、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你都看到了什么,把你做记号的词语或句子读出来。 交流:银杏树——黄黄的银杏叶;枫叶——红红的枫叶;还看到了什么?田野——金黄色的田野; 还看到了什么?果树,果树是什么颜色的?——橙红色的果树 你呢?菊花。菊花的颜色怎么样?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后面还有一个什么号?——省略号(生答),表示后面还有——许多颜色(生答)。 4、看到那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谁能用课文里的一个词来概括(五彩缤纷,板书:看五彩缤纷) 五、句子分析,感受语言美 1、秋雨多神奇呀,它给了秋天那么那么多的颜色。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生答),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扇子(生答),扇呀扇呀,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师范读,朗读语气舒缓,课件出示第二段第二句) 2、秋雨又把红色给了——枫树(生答),红红的枫叶就像——一枚枚邮票(生答),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师范读,朗读语气舒缓,课件出示第二段第三句) 3、田野是——金黄色(生答),就像金色的海洋。(课件出示第二段第四句) 4、果园里的果树得到了橙红色,谁在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师范读,朗读语气轻快、活泼)——橘子、柿子。水果会你挤我碰,会争吗?(不会)所以作者把水果拟人化了,把水果写的像人一样你挤我碰,争着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呢!(课件出示第二段第五句) 5、谁得到了最多的颜色呀?是那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菊花仙子),它们在那秋雨里频频点头呢。一起做一做频频点头的动作(师生做动作,感受“频频点头”),作者把菊花写的多生动呀,像人一样在摇头晃脑呢!(师范读,朗读语气欢快、活泼课件出示第二段第六句)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位置与方向的教学设计

位置与方向(一) 教学目标第1课时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数学思考: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4、情感与态度: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难点: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准备 尺子、草稿纸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1、早晨太阳从哪里升起,傍晚又在哪里落下? 2、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 3、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根据儿歌让学生在教室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4、问题预设:东和哪个方向相对?南和哪个方向相对? 5、在学生所提问题的基础上老师整理补充成 出示自探提示: 1、操场上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2、观察教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地图上通常的方向是怎样确定的? (二)解疑合探(18分钟) 1、自探结束后,让学生在全班汇报自探结果。学困生汇报,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判。 2、如果发现学生在自探过程中有困难的问题,可以组织学生合

《秋天的雨》教案及教学反思

《秋天的雨》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学情分析 学生在反复诵读过程中,识字、学词、练句,走进语言文字,体会感悟文本。同时设计了很多激发阅读兴趣的方法。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爽、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凉爽”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积累好词好句。 3. 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难点:品味文中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 一、谈话导入,调动情感。 1.同学们,从图画上你看到了什么?徐徐的秋风,飘飘沙沙的落叶,多么舒服的季节。让我们跟着《秋天的雨》走进这个美丽的金秋时节。(板书,读课题) 2.这不是春天的雨,不是夏天的雨,它是(生补充)?再读课题。

过渡:我已经迫不及待了,请同学们打开书42页,读一读吧!读前别忘了带上几个小锦囊。(PPT展示——学习生字:A 小组长带读词语;B 小组内开火车轮读。)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四人小组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在组长的带领下自学生字。 2.检查生字。重点强调“爽、匙、柿”的翘舌音和“爽”的写法以及多音字“扇”。 过渡:同学们喜欢秋天吗?我们的作者也十分热爱秋天,读一读你就知道到了。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雨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师:谁能学着老师的样子读一读?再轻一点!还要轻一点!带点喜爱之情轻轻读!带点惊喜之情轻轻读!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转动钥匙,打开秋天的大门吧!秋天的美景到哪里去了?风景藏在你们的课文里呢! 3.四小组分读2-5自然段,你们若能读好这一段,老师就用一句话告诉你这段话的意思。(板书、师评价朗读) 师:诗歌一般的句子,想读吗?(生读,师评) 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五彩缤纷含有的颜色太多了。我们看看都给了谁?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全两课时)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全两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会写“盒、扇、邮”等10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爽”“柿”的字形,“扇”“梨”“粮”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谴词造句方面的特点。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 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唤起情感: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导学: 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b、有位朋友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想象画面。 2、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初步体悟本文语言文字的美。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美的多读几遍。

3、把自己认为美的读给同桌听听。 4、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三、品读课文,想象动情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谈谈自己对本段的看法。 (2)在品读时,注意读好“清凉和温柔”“轻轻地”“留意”,其中“留意”一词需引导学生理解。(留心、在意等) (3)想象画面: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 (3)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句所描写的景物简单地画一画。 (4)品说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 (5)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那样用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四、变读为述,积累语言 1、师引: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家听? 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 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评点。 五、识字写字 1、学习生字,交流学法。 注:“枚”的右边不是“文”;“柿”的右边易错。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 3、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部编本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6课《秋天的雨》第一课时优秀教案

6《秋天的雨》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会写“盒、颜、料”等13个字。能读写“颜料、邮票、淡黄、一曲”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解题,初读课文,感受秋雨。 1.(板书“雨”)雨。 交流:我们对它并不陌生,每个季节的雨都有不一样的特点,春雨绵绵,夏雨滂沱,带来暂时的凉意。冬雨深沉,令人感到寒冷。那秋天的雨又是怎么样的?秋天里有那么多景物值得我们写,作者偏偏写秋天的雨,他想告诉我们什么?他要与我们分享什么? 2.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带着这些问题走近课文,自由地读读课文。 (课件出示)友情提醒: (1)读通课文,做到三点:不加字,不漏字,不读错字。 (2)思考:哪些句子概括地写了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3.交流学习成果。 (1)指名分小节读课文,分散识字,及时纠正字音。

(2)过渡:不仅要读通课文,还要读懂课文,知道了秋雨有什么特点? (课件出示)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 4.互相交流,教师小结:有些小朋友眼睛真亮,早发现了二、三、四段的开头句,概括地写了秋雨的特点。(课件出示)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二、研读课文,感受景美,感悟情美。 (一)品读第一自然段。(课件出示)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清凉和温柔,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留意,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1.同学们,大声地读读吧。边读边思考,你感受到了什么? 2.指名读。把秋天的雨当成了一把钥匙,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小朋友们,你家里的钥匙干什么用的?这里的钥匙打开的是什么?开的是秋天的门,是大自然的门。这秋雨可真神奇啊。你再轻轻地读读,你想说点什么呢? 3.秋天的雨很清凉,凉凉的,感觉很舒服。——绵绵细雨,真的很舒服,你来读读。感觉到清凉了吗? 4.你还想说点什么吗?交流对秋雨的感受。 5.这么美的语言,我们怎么舍得放过?一起背背,记在心中了。(二)品读第二小节,感受秋天之美,语言之美。 1.导读:(总结学法)刚才我们通过美美地读,品味到了秋雨带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英语教学设计教学文稿

Unit5 Do you like pears? Let`s learn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所选的内容是小学英语PEP教材三年级下册Unit5 Do you like pears?第二课时。本节课的内容是围绕“水果”这一常见的生活主 题来开展的,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不多,主要是掌握apple pear,orange,banana四种水果单词的正确发音和询问别人是否喜欢某 并作出喜欢的回答:Yes, I do.不喜欢种水果的句型:Do you like …? 。 的回答:No,I don’t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三年级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喜欢尝试新事物,既好强又好奇,表现欲强;他们学习英语的热情高,他们擅长模仿,擅长具体形象思维,乐于表演。经过一个学习的学习,他们已掌 握一些日常交际用语,如用英语简单介绍自己的名字等个人信息,会唱简单的英语儿歌和chants。 本节课要学习的四种水果apple,pear,orange,banana都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水果,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掌握和运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听说认读本课时中的apple、pear、orange、banana 四类水果单词,能够听懂并会说句型Do you like oranges/ pears/ bananas/ apples?并会作肯定和否定的回答:Yes,I do./No,I don’t.

(2)能力目标:能够在图片、实物或情景的帮助下运用句型 。询问他人对某物的喜好并回应他Do you like...?Yes, I do./No, I don’t 这首儿歌。 人的询问。会唱“An Apple a Day” (3)情感目标:通过调查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并通过语 这首儿歌,言运用来感受生活,热爱生活;通过唱“An Apple a Day” 教育学生多吃水果有益身心。 四、教学重点 ①能听说认读apple、pear、orange、banana等水果单词。 ②对名词的复数形式有初步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pear 的发音及四个单词的复数形式的发音。 六、课前准备 教学PPT课件、自制水果图片、单词卡片。 七、教学过程 Step1 Warm -up 1. Greetings T: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Ss:Good morning,Miss Chen. T: Nice to meet you. Ss: Nice to meet you,too. 2.Sing a song T: let’s sing the song 《I can sing a rainbow》 PPT播放这首歌的Flash,教师引导学生边唱歌边做动作。

大班语言《秋天的雨》教案

大班语言《秋天的雨》教案 活动目标: 1、从不同角度感受秋天的美,知道秋天是充满喜悦丰收的季节。 2、理解并掌握词汇“五彩缤纷”、“温柔”,感受散文诗的语言美。 活动准备: 课件,蜡笔,白纸。录音机、钢琴曲《秋日私语》、下雨的音乐、水果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雨声的音乐),带领幼儿进入秋天的意境。 1、师谈话:小朋友,昨天夜里下了一场什么?听上去感觉怎样?(轻轻的,柔柔的)秋天的雨,滴答、滴答……她会落到哪里呢?请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想(继续听音乐) 2、提问:谁第一个来说说,小雨滴落到了哪里?(指名幼儿说) 3、师:小朋友跟着小雨滴看到了这么多美的景色,有一个朋友说秋天的雨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你们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二、完整欣赏散文诗《秋天的雨》。 1、教师一边演示课件,一边朗诵散文诗,幼儿欣赏。 2、提问:你们欣赏了这首散文诗觉得怎样?(很优美,很好听。)那散文诗里说了些什么呢?(幼儿说)

3、这首散文诗除了说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还说了些什么呢?我们再来欣赏一遍,不过,这一次要请小朋友一边欣赏一边把你最喜欢的觉得最好听的句子记在心里,待会儿告诉给其他小朋友。 4、再次欣赏,演示课件。 5、师:你听到了哪些好听的句子?(先个别幼儿说)还有好多好听的句子,请你和旁边的小朋友互相讲一讲。 三、结合五个画面,分段欣赏。 1、播放第一个画面: (1)那为什么说秋天是一把钥匙? (2)那为什么说它是带着清洁和温柔打开了秋天的门呢?(因为秋雨下过后,花儿都开了;我们的幼儿园变得干净了,秋雨下的时候轻轻的柔柔的,像妈妈抚摸我一样温柔……)解释“温柔”。 (3)师:秋天的雨带着清洁和温柔悄悄地打开了秋天的门。秋天的雨还有一盆五彩缤纷的颜料……你听 2、欣赏第二、第三画面:在动态画面中感受色彩、语言的美。 (1)师:秋天的雨,有一盆五彩缤纷的颜料。为什么说它有一盆五彩缤纷的颜料?(因为秋天的雨落到田野上,田野变得金黄;落到枫树上,枫叶穿上了红衣裳,银杏穿上了黄衣裳,……)(2)师:噢,原来“五彩缤纷”就是有很多颜色,五颜六色……好美丽,好漂亮呀!闻一下(做闻的动作)好香好香噢!“XXX,你闻到了吗?”秋天的雨还有好多好闻的气味呢……不信!你们闻闻看!

最新部编版《秋天的雨》优秀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版《秋天的雨》优秀教学设计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小编准备了以下部编版秋天的雨优秀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会写盒、颜、料等13个字.能读写颜料、邮票、淡黄、一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到秋天的雨,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好课文.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课文中描写的秋天美景,体会作者对秋雨的喜爱之情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会写盒、颜、料等13个字.能读写颜料、邮票、淡黄、一曲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欣赏秋色,激趣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 2.(课件出示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引导交流,唤起情感: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导学: (1)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2)有位朋友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二、读通课文,认识字词

公开课秋天的雨的教案和反思

秋天的雨 【教材分析】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名为写秋雨,实为写秋天。作者以秋雨为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缤纷的色彩,丰收的景象,各种动、植物忙碌的情景。描绘出了一个美丽、丰收、欢乐的秋天。作者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极尽描写秋雨的奇特、秋景的美丽、秋天的快乐。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通篇语言艺术化,给人以美感。【设计理念】 《秋天的雨》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如诗如画,把秋雨作为一条线索,将秋天众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来,展示一个美丽、丰收、快乐的秋天。《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教学以读为本,让学生反复地读,充分地读,在读中感受语言的美,在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在读中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设计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材的讲解分析,让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整个过程为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正确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紧紧抓住语言文字,进行能力培养,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注重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指导,力求使相互交融的三维目标在教学中有效达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读懂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 3、积累好词佳句。 【德育目标】 感受秋雨的美,激发对秋天的热爱、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读懂课文,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余韵的美。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秋天美吗?能用你知道的词语形容秋天的美景吗? 生回答完后,出示课件。 (什么样的秋天)描写秋天的词语: 天高云淡的秋天、绚丽多彩的秋天、五彩缤纷的秋天、快乐的秋天 2、师:秋天真美啊!我们一起美美的读一读秋天。 (课件出示的词语)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秋风习习秋雨绵绵果实累累秋风送爽景色宜人大雁南飞绚丽多彩五彩缤纷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P2-5例1、2及相应的"做一做"中的练习一的第1、2题。 三维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让学生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3.初步渗透辨证思维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难点: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 师:一把米尺、直尺和一根带子。 生:一把小尺子、一根带子、一枚一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米、厘米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1米、1厘米大约有多长? 2、复习量法: (1)量物体的长度一定要注意把物体的一端对着尺 子的什么刻度线? (2)认整厘 米 A.判断:这种量铅笔的方法对不对? B.错在哪 里? C.订正: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把铅笔的一端对着尺子的"0"刻度线。 D.认整厘米,再看铅笔的另一端,你能看出铅笔是几厘米?8厘米是整厘米数吗? E.小结:象8厘米这样的结果是整厘米。 二、引入新课: 这张纸条还是整厘米吗?不是整厘米量出来的数精确吗?如果要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该怎么办? 小结: 这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就是毫米。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毫米的认识 1、出示米尺放大图 提问:米尺放大图上有一些什么样的格子?每一大格表示多少?每一大格里又有多少小格? 2、认识1毫米 (1)从观察中你知道一毫米是怎么得到的? (2)这个放大图上的每一毫米都是放大的。 (3)实际的1毫米有多长?请拿出尺子来随便找1小格看看。 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用1分硬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拿出1分硬币,说出厚度在哪里。并和一小格比一比--1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 师:我们看见食指和拇指之间留下了一条缝,这条小缝的宽大约是多少? 举例:你还见过什么东西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用厘米作对比出示1厘米长的纸条,量出长度。 4、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1)出示米尺放大图:看看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师领着学生数毫米 (3)1大格有几毫米?1大格还可以说是几厘米? 小结:所以1厘米等于几毫米? 5、用毫米量。 师: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与用米、厘米量物体的长度量法相同。 (二)分米的认识。 1量纸条。 量教师发的10厘米长的纸条。 师:10厘米就是1分米。 2、用手势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用食指和拇指在纸条上比量出1分米的长度,移出手势说:"1分米大约这么长。 3、厘米、分米的关系。 师:这么长是几厘米?这么长还可以说是几分米? 所以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4、分米和米的关系。 画出1米长的线段。 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100厘米里有几个10厘米? 1个10厘米是几分米?2个呢?10个呢? 这条线段的长是几分米?还可以说是几米? 小结:10分米和1米怎么样?(板书:1米=10分米) 三、巩固练习: 1、P3、4"做一做"

《秋天的雨》教案

《秋天的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两河口镇中心小学宋焱娥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夯实基础,指导“爽”字写法。 2.有感情地品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课件、音频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1课《秋天的雨》,师生齐板书课题 1、复习字词 生字词语、多音字 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导“爽”的写法:爽字读起来很容易,写起来可不太容易,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写一遍,用心记住他的笔顺,先写四个小X,再写一个人字托住它。小X 写得紧凑些,站成队,排成列,,“人”字要舒展开,才漂亮。 2、提纲挈领,化文为诗 昨天,老师和你们一起梳理了课文内容,谁还记得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分写——总写) 有人说,美丽的秋天如诗如画。快看,我给大家也带来了一首赞美秋雨的小诗,课件出示: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金色了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你们觉得熟悉吗?对,正如大家所说的,这首诗歌就是藏在课文中的五句话,这五句话也是我们昨天找过的中心句。让我们来美美地读一读。 第一遍:生自由读 第二遍:师生配乐齐读 二、品读课文,入境悟情 下面我们就带着读诗歌时那份舒适愉悦的心情,走进课文,细细去品味文中的好词佳句。 (1)导学第1自然段 出示自学提示一: 秋雨有哪些特点?(温馨提示:两个关键词)(清凉、温柔) 为什么说秋雨是一把钥匙呢?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秋雨是秋天来临的一个信号。引出比喻、拟人。 重点指导朗读:语调要轻柔,读出秋雨给人带来的那种舒适感。 (2)导学第2自然段 感悟秋色美,出示自学提示二: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详案)

《秋天的雨》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2.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3.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间熟读课文 教学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孩子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秋天的雨》,先来 热热,读一读词语吧! 生读词语。 2、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 3、现在让我们随着秋天的雨去寻访秋天的脚步。 二、细读课文,学习第二自然段,感受秋雨的美。 1、师:秋天的雨都有哪些美丽的颜色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二自然段,回答问题:秋天的雨都把那些颜色给了谁? 生答,课件出示。 理解“五彩缤纷”,进行词语训练。 师:孩子们这么多好看的颜色在一起,你们能从课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来形容它们吗? 生:五彩缤纷。 师:对,你们还能说一说还有哪些词语也是形容好多漂亮的颜色的? 生:五颜六色、五光十色、绚丽多彩。 出示课件。 2、逐句学习,朗读体会秋雨的美 师:这么多美丽的景物,课文又是怎样来描绘的呢?让我们走进去看看吧。 (1)出示银杏树图片及句子 师:看,这是什么? 生:银杏树 出示句子,指明学生读句子 师:他读的怎么样? 生:好! 师:好在哪里?

生:“扇哪扇哪”读得轻轻的慢慢的,感觉小扇子在我旁边扇着呢。 师:说得真好! 师:谁再来读一读? 指名学生读。 教师评价。 教师:满树的黄叶在秋风的吹拂下就像一把把小扇子,多形象的比喻,这满树的小扇子一扇,夏天的炎热就不见了。请大家带着舒服的感觉读一读。 齐读。 (2)出示枫树图片及句子 学生练读描写枫树的句子。 教师:在绵绵的秋雨中,红红的枫叶从树上飘落,它在空中——飘哇飘哇,像什么一样,告诉我们凉爽的秋天已经来了? 生:邮票 师:谁能带着凉爽的感觉读一读? 指名学生读。 师:你的声音真好听,也让我感觉到了秋天的凉爽。 (3)对比理解比喻句的作用 出示两组句子 师:请大家读读这两组句子,看看哪组句子读起来更优美? 生:第二组 师:为什么?谁来说?

三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秋天的雨》 人教部编版

《秋天的雨》 教学目标: 1.正确读写“颜料、丰收”等词语,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 2.弄清楚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体会秋天的美,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的方法。 教学难点: 弄清楚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学习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的方法 一、导入新课 用不同的语气读书,表达的感受也不同。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低11课 《秋天的雨》,要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的感受,能不能? 二、复习生字 师:同学们一定还记得我们昨天读过的课文吧,生字一定都会认了,下面我 们就来响亮地读一读这些生字。好不好?注意读出语气。 师:请看屏幕:清凉留意扇子炎热邮票凉爽柿子仙子 菠萝气味香甜粮食加紧杨树丰收 出示词语:凉爽(正音)。 出示:扇子,扇哪扇哪(两个扇的读音区别,指导读好多音字。 出示:衣裳,喇叭,钥匙认读。

三、读文感受。 1、回顾课文 过度:钥匙啊,很常见,也很神奇,它轻轻一转,一扇扇大门就打开了。秋天的雨也是一把神奇的钥匙,他为我们打开了什么呢?(生:他为我们打开了秋天的大门。) 这优美的秋天一定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让我们带着感情,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再次感受一下,秋天的雨到底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学生齐读全文) (1)、齐读课文 (2)交流:秋天的雨到底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学生:秋天的雨真神奇学生:让秋天更美丽 看屏幕:秋天的雨真(神奇),让秋天更(美丽)。 (3).老师:在文章中,作者在每个自然段的开头写出了他的感受,自读课文,把相应的句子画下来。(学生:读课文。) 老师找到了吗?交流学习成果吧。 (4)读后填空: 看屏幕:秋天的雨,是()。 秋天的雨,有()。 秋天的雨,藏着() 秋天的雨,吹起了()。 (5)这几句话连起来越看越象一首小诗,连起来齐读(学生:读小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