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锈钢材料焊接指导书--范文

不锈钢材料焊接指导书--范文

不锈钢材料焊接指导书--范文
不锈钢材料焊接指导书--范文

不锈钢材料焊接指导书—范文

1. 总则

为了加强企业的基础性技术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规范奥氏体不锈钢焊接的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特编制此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本作业指导书编制所依据的标准:《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石油化工铬镍奥氏体钢、铁镍合金和镍合金管道焊接规程》SH/T3523-1999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T4709-2000

2. 材料要求

2.1 钢材

焊接工程所用的钢材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贮存及运输应与一般结构钢分开,以免被铁锈等污染。材料表面避免碰撞或摩擦而损伤,划线下

料时不得打冲眼和用划针。

2.2 焊材

所用的焊接材料,如焊条、焊丝等,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和有关技术要求,必须有材质合格证件。电焊条必须按照焊接和热处理管理规定-Q/JH121 ? 20402. 14-2004附件三:焊材烘干发放管理规定要求进行烘干、发放,否则严禁使用。

2.3 氩气焊接使用的氩气应符合国标《氩气》和有关技术要求。

2.4 钨极

手工钨极氩弧焊宜采用铈钨极,钨极要符合电子发射能力强,电子发射逸出功小,许用电流大,容易引弧,电弧稳定性好,不易烧损,使用寿命长和无放射性等要求。

2.5 其它材料无齿锯片和角磨机片使用不锈钢专用锯片或磨片,否则禁止使用。其它消耗材料应有合格证。

3. 主要机具

3.1 交、直流电焊机;

3.2 手工钨极氩弧焊机;

3.3 焊条保温筒;

3.4 焊条烘干箱和保温箱;

3.5 角向磨光机;

3.5 等离子切割机;

3.6 无齿锯。

4. 作业条件

4.1 技术准备

技术人员要认真查阅图纸和有关资料、熟悉奥氏体不锈钢的焊接特点,应执

行的有关标准和规范,编制出切实可行的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如焊接技术方案、技术交底、焊接工艺规程等,并在施工前向焊工、检查人员和有关人员作认真的交底。

4.2 现场准备

4.2.1 现场要有足够容量的电源。

4.2.2 焊接设备必须放置在焊机棚内,如无焊机棚时要设防雨雪设施,并要求通风良好、干燥,便于维护焊机。

4.2.3 室内或夜间以及在容器内施工时光线要明亮,而且要通风良好。

4.3 焊工焊工应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等有关标准进行考试,焊工应在合格的焊接项目内从事焊接,如:从事手工钨极氩弧焊应有的项目GTAW4V -……,从事手工电弧焊应持有的项目SMAW-W -……。

4.4 坡口

4.4.1 切口质量的要求切口表面应平整,无裂纹、重皮、毛刺、凹凸、缩口、熔渣、氧化物等。切口端面倾斜偏差不应大于管子外径的1%,且不得超过3mm。

4.4.2 坡口加工工件的切割与坡口加工宜采用机械方法或等离子切割。然后用砂轮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并将凹凸不平处修理平整。所用无齿锯片或砂轮片应为专用,不能与其它材质相混。

5.1 施工程序

5.2 施工操作及质量控制要点

5.2.1 焊接方法的选择现场施工常用的焊接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和手工钨极氩弧焊。板材对焊:底层:可采用手工钨极氩弧双把对称焊;其他层:采用手工电弧焊。

管材对焊:管径小于等于4〃,且壁厚不大于5mm时,应采用手工钨极氩焊;管径大于4〃,且壁厚大于等于5mm时,应采用手工钨极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盖面。

角焊缝:可采用手工电弧焊。

洁净管道:可采用无填充全自动氩弧焊。

手工电弧焊的热影响区小,对保证质量有利,适用于各种焊接位置和不同板厚的要求,但生产率低。

手工钨极氩弧焊保护效果好,合金过热系数高,表面成型好,无熔渣而且电弧能量大,热量集中,还有氩气的冷却作用。因此有利于提高接头性能,减少焊接变形,尤其适用于薄件的焊接,也可用于封底焊。

5.2.2 电源极性选择手工电弧焊时,低氢型焊条采用直流反接电源;钛钙型焊条可采用交、直流两用,但直流反接为好。

手工钨极氩弧焊时,以采用直流正接为宜。

5.2.3 焊接材料的选择

选择焊接材料时,应选用与母材成分相当,并保证焊缝金属性能不低于母材的焊接材料。具体依据焊接工艺评定。

5.2.4 管道焊缝位置要求直管段上两对接焊口中心面间的距离,当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150mm 时,不应小于150mm ;当公称直径小于150mm 时,不

应小于管子外径。环焊缝距支、吊架净距不应小于50mm ;不宜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

5.2.5 焊接前准备须将其坡口上的毛刺等用锉刀、砂纸清除掉,再在施焊前两小时内,用不锈钢丝刷及丙酮(或工业酒精、香蕉水等)将管端、坡口面及内外壁30mm 以内的赃物、油渍清除干净。

焊接前,还应在距焊口4—5mm 以外,两侧管的40—50mm 长度区间内,用板遮挡住,或涂白垩粉,以防止焊接中的飞溅物落在上面。

5.2.6 组对

a. 设备、容器及焊接管相邻筒节组对时,纵缝之间的距离应大于3倍

壁厚,且不应小于100mm,同一筒节上两相邻纵缝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300mm。

b. 焊件应放置稳固,以避免焊缝在焊接过程中产生附加应力。

c. 等厚管子管件对口时,应做到内壁平齐,内壁错边量:I、H级焊缝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皿、W级焊缝不应超过壁厚的20%,且不大于2mm。

d. 壁厚相同的设备,容器组对时的错边量应符合以下规定:纵缝,不应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3mm; 环缝,当壁厚小于或等于6mm 时,不应超过壁厚的25%,当壁厚在6—10mm 之间时,不应超过壁厚的20%,壁厚大于10mm 时,不应超过壁厚的10%+1,且不大于4mm。只能从单面焊接的纵缝或环缝,根部最大错边量不应超过2mm。对接焊缝处所形成的棱角应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文件规定。

e. 壁厚不等时应将厚壁处按1:4的比例进行打磨。

f. 组对时定位点焊及组对卡具的焊接工艺与正式规范相同,且卡具的材质应与母材相同。卡具拆除后应把残留痕迹打磨修整,不得有裂纹等缺陷。

g. 点固焊长度一般为10—15mm,高度为2—4mm,切不应超过壁厚的三分之二。

h. 定位点焊时发现缺陷应及时消除。

5.2.7 操作技术要求

a. 各层的焊接引弧必须在坡口内进行,各层间接头应错开20mm以上。

b. 容器和设备在焊接前必须会同有关人员办理工序交接手续。

c. 焊接电流不宜过大,以窄焊道、快速焊为宜。

d. 第一层焊接,当焊到点固焊缝时必须将点固焊缝的两端加工成缓慢的斜坡,以保证根部的质量,如果点固焊缝的质量不好时,则将该处全部打磨消除后重新进行焊接。

e. 每层焊接结束后必须认真清理熔渣,并将焊缝边缘的较深的沟槽进行打磨使其圆滑, 各个接头必须打磨, 将该处的气孔等缺陷消除干净。

f. 每一个焊缝应一次连续焊完,焊接时应注意控制线能量。

g. 平焊法兰的内外侧必须全部焊接,其焊层外侧不应少于二层。

h. 角焊缝至少焊俩遍。

5.2.8 焊接工艺要求

a. 由于不锈钢导热系数小,选择焊接电流时在保证焊透和熔合良好的条件下尽量采用小电流、快速焊。

b. 手工电弧焊时,焊接电流可参考焊接工艺评定及焊条说明书进行选定,平

焊时的焊接电流I=(25—35)d(A),d 为焊条直径。在立焊或仰焊时,焊接电流还要减少10—30%。

c. 手工钨极氩弧焊时,倾向于采用细直径焊丝;钨极直径一般为2.0mm,薄板时为1.6mm,厚板采用3.0mm;氩气流量一般为6—10L/min ;喷嘴直径为11mm。

d. 为保证焊缝性能,要注意保持焊接规范的稳定性。

e. 氩弧焊时接头背面必须充氩保护,并尽量缩短电弧,不做横向摆动。

f. 为减小焊接变形,必要时应采取分段退焊法。

g. 有耐蚀性要求时,不得在焊件表面引弧和试验电流。地线与焊件应紧密接触, 焊件表面不得有电弧擦伤等缺陷。发生擦伤时必须完全磨掉,然后视情况进行补焊。

h. 有耐蚀性要求时,焊缝表面应平整无凹凸不平现象。焊接完毕将焊缝表面熔渣及其两侧飞溅清理干净。

i. 有耐蚀性要求时,接触腐蚀介质一侧的焊缝要最后焊。双面焊缝中接触腐蚀介质的一侧焊缝无法安排在最后焊接时, 应调整焊缝尺寸及焊接规范,使第二面焊缝所产生的敏化温度区不落在第一面焊缝表面

的过热区上。当多面焊时要注意层间温度不可过高,一般控制在50C 以下,必要时可用水冷却。

j.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后尽量避免热处理。当对耐腐蚀性有不良影响时,可进行固溶处理、稳定化处理或消除应力处理。

k. 纵焊缝两端应装有引弧板和熄弧板。

I?焊接中应注意引弧和收弧处的质量。收弧时应在原熔池上连续点弧

2、3 次,以填满熔池,然后将电弧向坡口面一侧后拉,不要急速断弧,防止

实业有限公司不锈钢柜体加工作业指导书

实业有限公司不锈钢柜体加工作业指导书 一、板料下料工艺规程 1、适用范围 本工艺守则适用于我公司生产的低压成套电器设备板料零件落料,同时也适用于其它产品的板料零件落料。 2、使用设备和工具 2.1剪板机 4×2500 2.2钢板尺 1000-2000mm 2.3钢卷尺 3500mm 2.4直角尺 150mm 2.5活扳手 1250 450 2.6划规 2.7木榔头 2.8折弯机 2.9气焊工具一套 2.10冲床 3、工艺准备 3.1熟悉图纸和下料尺寸、规格,查对派工单是否与图纸要求相符合。 3.2查对材料规格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3.3检验剪板机工作状态是否完好。

3.4准备好所用的工具,量具等。 4、工艺规程 4.1根据图纸及派工单在板料上划线。 4.2经过检查符合开工条件时,开动剪板机。。 4.3操作剪板控制部分,进行剪板下料。 4.4首件自检合格后交检<首件必须有明显符号>。 4.5成批板料下料加工时,应5-10件抽检一次,防止剪板机定位偏移造成成批报废。 4.6每一种零件加工完毕后,末件交检<末件也必须有明显符号>。 4.7材料的套裁使用,合理排料,应根据批量先下大料,后下小料,必要时进行套裁计算。<根据实际情况达到节约材料的目的>。 5、工艺要求 5.1对已加工的零件,按图号写上标记,分别放置,不得任意堆放。 5.2板材下料公差<见表1> 表一

5.3板材形位公差<见表2><见表3> 表二

用对角线测量法表三 5.4剪好的坯料应按不同零部件规格进行码放,并根据图号进行编号,转下道工序。 5.5剪板机台面严禁堆放工具及其它材料,剪切余料的宽度不得大于50毫米,剪切最小宽度不得超过机床要求范围,特殊情况,须有工艺文件,注明后方可使用。 5.6允许最大毛刺见表四 6、检验 根据工艺要求及图纸进行检验 注: a (系指零件成形尺寸公差)下料尺寸公差均按表二、表三检验 b展开尺寸计算K值见附表

不锈钢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

不锈钢焊接工艺作业指导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不锈钢焊接工艺管道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规范焊工操作,保证焊接质量,不断提高焊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特编制本指导书。 2. 编制依据 2.1. 设计图纸 2.2.《手工钨极氩弧焊技术及其应用》 2.3.《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3. 焊接准备 3.1. 焊接材料 焊丝:0Cr18Ni9Ti φ1、φ1.5、φ2.5、φ3 焊丝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领取和发放有焊材管理员统一管理。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油锈及其他污物,露出金属光泽。 3. 2. 氩气 氩气瓶上应贴有出厂合格标签,其纯度≥99.95%,所用流量6-9升/分钟,气瓶中的氩气不能用尽,瓶内余压不得低于0.5MPa ,以保证充氩纯度。 3.3. 焊接工具 3.3.1. 采用直流电焊机,本厂用WSE-315和TIG400两种型号焊机。 3.3.2. 选用的氩气减压流量计应开闭自如,没有漏气现象。切记不可先开流量计、后开气瓶,造成高压气流直冲低压,损坏流量计;关时先关流量计而后关氩气瓶。 3.3.3. 输送氩气的胶皮管,不得与输送其它气体的胶皮管互相串用,可用新的氧气胶皮管代用,长度不超过30米。 3.4. 其它工器具 焊工应备有:手锤、砂纸、扁铲、钢丝刷、电磨工具等,以备清渣和消缺。4.工艺参数 不锈钢焊接工艺参数选取表 5. 工序过程 5.1. 焊工必须按照规定经相应试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位焊接。 5.2. 严禁在被焊件表面随意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焊接临时支撑物等。

5.3. 焊工所用的氩弧焊把、氩气减压流量计,应经常检查,确保在氩弧焊封底时氩气为层流状态。 5.4. 接口前应将坡口表面及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清理范围为每侧各为10-15mm,对口间隙为2.5~3.5mm。 5.5. 接口间隙要匀直,禁止强力对口,错口值应小于壁厚的10%,且不大于 1mm。 5.6. 接口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进行修整,严禁在间隙内添加塞物。 5.7. 接口合格后,应根据接口长度不同点4-5点,点焊的材料应与正式施焊相同,点焊长度10-15mm,厚度3-4mm。 5.8. 打底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打底焊缝质量,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氩弧焊盖面焊接。 5.9. 引弧、收弧必须在接口内进行,收弧要填满熔池,将电弧引向坡口熄弧。 5.10. 点焊、氩弧焊、盖面焊,如产生缺陷,必须用电磨工具磨除后,再继续施焊,不得用重复熔化方法消除缺陷。 5.11. 应注意接头和收弧质量,注意接头熔合应良好,收弧时填满熔池。为保证焊缝严密性。 5.12. 盖面完毕应及时清理焊缝表面熔渣、飞溅。 6. 质量标准: 6.1. 质量按Q/ZB74-73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和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管(GB/T12770—2002)标准检验。 6.2. 缺陷种类、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 氩弧焊焊接产生缺陷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不锈钢焊接工艺

不锈钢焊接工艺(第一部分:氩弧焊接) 焊接工艺指导书 一氩弧焊接 1.目的 为规范焊工操作,保证焊接质量,不断提高焊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特编制本指导书。 2.编制依据 . 设计图纸 .《手工钨极氩弧焊技术及其应用》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3.焊接准备 . 焊接材料 焊丝:H1Cr18Ni9Tiφ、φ1、φ、φ、φ 焊丝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领取和发放有焊材管理员统一管理。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油锈及其他污物,露出金属光泽。 3. 2.氩气 氩气瓶上应贴有出厂合格标签,其纯度≥%,所用流量6-9升/分钟,气瓶中的氩气不能用尽,瓶内余压不得低于,以保证充氩纯度。 .焊接工具 3.3.1. 采用直流电焊机,本厂用WSE-315和TIG400两种型号焊机。 选用的氩气减压流量计应开闭自如,没有漏气现象。切记不可先开流量计、后开气瓶,造成高压气流直冲低压,损坏流量计;关时先关流量计而后关氩气瓶。输送氩气的胶皮管,不得与输送其它气体的胶皮管互相串用,可用新的氧气胶皮管代用,长度不超过30米。 .其它工器具 焊工应备有:手锤、砂纸、扁铲、钢丝刷、电磨工具等,以备清渣和消缺。4.工艺参数

不锈钢焊接工艺参数选取表 表一 5.工序过程 . 焊工必须按照“考规”规定经相应试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位焊接。 . 严禁在被焊件表面随意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焊接临时支撑物等。 . 焊工所用的氩弧焊把、氩气减压流量计,应经常检查,确保在氩弧焊封底时氩气为层流状态。 . 接口前应将坡口表面及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清理范围为每侧各为10-15mm,对口间隙为~。 .接口间隙要匀直,禁止强力对口,错口值应小于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接口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进行修整,严禁在间隙内添加塞物。 . 接口合格后,应根据接口长度不同点4-5点,点焊的材料应与正式施焊相同,点焊长度10-15mm,厚度3-4mm。 . 打底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打底焊缝质量,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氩弧焊盖面焊接。. 引弧、收弧必须在接口内进行,收弧要填满熔池,将电弧引向坡口熄弧。 . 点焊、氩弧焊、盖面焊,如产生缺陷,必须用电磨工具磨除后,再继续施焊,不得用重复熔化方法消除缺陷。 . 应注意接头和收弧质量,注意接头熔合应良好,收弧时填满熔池。为保证焊缝严密性。 . 盖面完毕应及时清理焊缝表面熔渣、飞溅。 6.质量标准: . 质量按Q/ZB74-73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和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管 (GB/T12770—2002)标准检验。

2205双相不锈钢的焊接工艺规程完整

1 绪论 随着工业技术的日益发展,一般奥氏体不锈钢难以满足应力腐蚀、点腐蚀和缝隙隧洞式腐蚀的要求。为此,冶金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研究,研制出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即双相不锈钢。 传统的奥氏体不锈钢在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点腐蚀和缝隙腐蚀等局部腐蚀方面的抗力不足,尤其是应力腐蚀引起的断裂,其危害性极大。双相不锈钢是近二十年来开发的新钢种。通过正确控制各合金元素比例和热处理工艺使其固溶组织中铁素体相和奥氏体相各约占50%,从而将奥氏体不锈钢所具有的优良韧性和焊接性与铁素体不锈钢所具有的较高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结合在一起,使双相不锈钢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 所谓双相不锈钢是在其固溶组织中铁素体相与奥氏体相约各占一半,一般量少相的含量也需要达到30%。在含C较低的情况下,Cr含量在18%-28%,Ni含量在3%-10%。有些钢还含有Mo、Cu、Nb、Ti,N等合金元素。该类钢兼有奥氏体和铁素体不锈钢的特点,与铁素体相比,塑性、韧性更高,无室温脆性,耐晶间腐蚀性能和焊接性能均显著提高,同时还保持有铁素体不锈钢的475℃脆性以及导热系数高,具有超塑性等特点。与奥氏体不锈钢相比,强度高且耐晶间副食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有明显提高。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孔蚀性能,也是一种节镍不锈钢。 由于两相组织的特点,通过正确控制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使双相不锈钢兼有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的优点,它将奥氏体不锈钢所具有的优良韧性和焊接性与铁素体不锈钢所具有的较高强度和耐氯化物应力腐蚀性能结合在一起,正是这些优越的性能使双相不锈钢作为可焊接的结构材料发展迅速,80年代以来已成为和马氏体型、奥氏体型和铁素体型不锈钢并列的一个钢类。 上世纪30年代就已在瑞典的试验室中研制出双相不锈钢(3RE60、Uranus50等),但是双相不锈钢真正产业化还是在上世纪60年代以后,其发展经历了3代历程。 1.1 我国双相不锈钢的应用 双相不锈钢是根据石油化工中强酸强碱造成的局部点蚀、应力腐蚀以及孔穴式腐蚀现象,一般不锈钢难以胜任的容器、管道以及零部件等而研制的,但由于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 浙江华业电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E n t er p ri s e S ta nd a rd f or zh e ji an g H u ay e Po w er En gi n ee r in g Co.,l t d HYDBP401-2004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 2004—04—01 发布 2004—04—01实施 浙江华业电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仲春生 本标准审核人:朱文杰、周丰平、刘浩、王新宇 本标准批准人:沈银根 本标准自2004年04月01日发布,04月01日起在全公司范围内试行。本标准由公司工程部负责解释。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和发电厂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施工。本标准也适用于手工氩弧焊和手工电弧焊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235—97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983—95 《不锈钢焊条》 DL/T869-200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劳人部[1988]1号《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 HYDBP006-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焊接、热处理过程控制程序》 HYDBP018-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焊接材料管理程序》 HYDBP013-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储存管理程序》 HYDBP012-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材料设备搬运管理程序》 HYDBP008-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计量管理手册》 HYDBP007-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HYDBP010-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劳动部发[1996]140号《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3 先决条件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

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规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 2.1.适用于钢结构的焊接作业。 2.2.不适用有特殊焊接要求的产品及压力容器等。 3.职责:指导焊接操作者实施焊接作业等工作。 4. 工作流程 4.1作业流程图

4.2.基本作业: 4.2.1.查看当班作业计划:按作业计划顺序及进度要求进行作业,以满足生产进度 的需要。 4.2.2.阅读图纸及工艺:施焊前焊工应仔细阅读图纸、技术要求及焊接工艺文件, 明白焊接符号的涵义。确定焊接基准和焊接步骤;自下料的要计算下料尺寸及用料规格,参照工艺要求下料。有半成品分件的要核对材料及尺寸,全部满足合焊图纸要求后再组焊。 4.2.3.校准:组焊前校准焊接所需工、量具及平台等。 4.2.4.自检、互检:所有焊接件先行点焊,点焊后都要进行自检、互检,大型、关 键件可由检验员配合检验,发现问题须及时调整。 4.2. 5.首件检验:在批量生产中,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加工。 4.2.6.报检:工件焊接完成后及时报检,操作者需在图纸加工工艺卡片栏及施工作 业计划上签字。(外加工件附送货单及自检报告送检)。 5.工艺守则: 5.1.焊前准备 5.1.1.施焊前焊缝区(坡口面、I型接头立面及焊缝两侧)母材表面20~30mm宽范 围内的氧化物、油、垢锈等彻底清理干净,呈现均匀的金属光泽。

5.1.2.检查被焊件焊缝(坡口形式)的组对质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对保证焊接质 量进行评估,如有疑义应向有关部门联系,以便采取相应工艺措施。 5.1.3. 按被焊件相应的焊接工艺要求领取焊接材料,并确认焊接牌号无误。 5.1.4. 检查焊接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各仪表指数是否准确可靠,然后遵照本工艺提 供的工艺规范参数预调焊接电流、电压及保护气体流量。 5.1.5.合焊前应先行组对点焊,点焊的焊材应与正式施焊焊材相同,点焊长度一般 应为10-15mm(可视情况而定),点焊厚度应是焊脚高度的1/2(至少低于焊脚高度)。 5.1. 6.对于有焊前预热要求的焊件,根据工艺文件要求规范参数预热,温度必须经 热电偶测温仪测定,预热范围宽度应符合工艺文件的规定。 5.2.焊接过程 5.2.1.施焊过程应密切注视电弧的燃烧状况及母材金属与熔敷金属的熔合情况,发 现异常应及时调整或停止焊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5.2.2.多层焊时层间清渣要彻底,并自检焊缝表面发现缺陷及时修复,如焊接工艺 文件对层间温度有要求,必须保证层间温度符合工艺要求再焊下一层。 5.3.减少焊接应力变形的措施 5.3.1.刚性固定法:通常用于角变形较大的构件,施焊前加装若干块固定筋板其厚 度一般不小于8mm,对于较厚的焊件固定筋板的厚度应随之增大。

不锈钢焊接工艺

不锈钢焊接工艺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焊接工艺指导书 一氩弧焊接 1.目的 为规范焊工操作,保证焊接质量,不断提高焊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特编制本指导书。 2. 编制依据 . 设计图纸 .《手工钨极氩弧焊技术及其应用》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3. 焊接准备 . 焊接材料 焊丝:H1Cr18Ni9Ti φ1、φ、φ、φ3 焊丝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领取和发放有焊材管理员统一管理。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油锈及其他污物,露出金属光泽。 3. 2. 氩气 氩气瓶上应贴有出厂合格标签,其纯度≥%,所用流量6-9升/分钟,气瓶中的氩气不能用尽,瓶内余压不得低于,以保证充氩纯度。 . 焊接工具 3.3.1. 采用直流电焊机,本厂用WSE-315和TIG400两种型号焊机。 选用的氩气减压流量计应开闭自如,没有漏气现象。切记不可先开流量计、后开气瓶,造成高压气流直冲低压,损坏流量计;关时先关流量计而后关氩气瓶。 输送氩气的胶皮管,不得与输送其它气体的胶皮管互相串用,可用新的氧气胶皮管代用,长度不超过30米。 . 其它工器具 焊工应备有:手锤、砂纸、扁铲、钢丝刷、电磨工具等,以备清渣和消缺。4.工艺参数 不锈钢焊接工艺参数选取表

5. 工序过程 . 焊工必须按照“考规”规定经相应试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位焊接。 . 严禁在被焊件表面随意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焊接临时支撑物等。 . 焊工所用的氩弧焊把、氩气减压流量计,应经常检查,确保在氩弧焊封底时氩气为层流状态。 . 接口前应将坡口表面及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清理范围为每侧各为10-15mm,对口间隙为~3.5mm。 . 接口间隙要匀直,禁止强力对口,错口值应小于壁厚的10%,且不大于 1mm。 . 接口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进行修整,严禁在间隙内添加塞物。 . 接口合格后,应根据接口长度不同点4-5点,点焊的材料应与正式施焊相同,点焊长度10-15mm,厚度3-4mm。 . 打底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打底焊缝质量,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氩弧焊盖面焊接。 . 引弧、收弧必须在接口内进行,收弧要填满熔池,将电弧引向坡口熄弧。. 点焊、氩弧焊、盖面焊,如产生缺陷,必须用电磨工具磨除后,再继续施焊,不得用重复熔化方法消除缺陷。 . 应注意接头和收弧质量,注意接头熔合应良好,收弧时填满熔池。为保证焊缝严密性。 . 盖面完毕应及时清理焊缝表面熔渣、飞溅。 6. 质量标准: . 质量按Q/ZB74-73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和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管 (GB/T12770—2002)标准检验。 . 缺陷种类、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 氩弧焊焊接产生缺陷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氩弧焊作业指导书样本

特 殊 工 种 作 业 指 导 书 单位名称: 陕西建工第八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 英发寨城中村改造项目( 鸿锦城) 供热工程施工项目( 一标段) 11月5日

一、氩弧焊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根据焊接工艺和质量体系的要求, 并结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实际情况, 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以规范焊接施工程序。 2 焊接材料及设备选择 2.1氩弧焊电源 2.1.1手工钨极氩弧焊电源有下列要求: (1)电源必须具有徒降外特性; (2)交流氩弧焊时, 为使电弧稳定燃烧, 如果不采用高频振荡器稳弧, 则交流电源应带有脉冲稳弧器或具有较高空载电压; (3)交流电源必须具有消除直流分量的装置; (4)使用方便价廉耐用; 2.1.2手工氩弧焊要按照所焊金属材料种类进行选择。经过实践证明, 常见 的手工电弧焊的交直流焊机均可作氩弧焊电源。交流电源可选用普通的焊接变压器, 直流电源可选择普通旋转式或硅整流直流焊机。 2.1.3在采用交流电源时, 可根据情况采取以下三种方法消除直流分量: (1)串入直流电源法: 在电路中串接蓄电池, 连接的方法是: 使蓄电池产生的直流与直流分量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即蓄电池负极接工 件。焊接电流300安以下时, 可采用6伏; 12伏汽车电瓶, 容量为 300—400安/小时。其缺点是不可调整, 过高是产生反向直流成分, 而且电压在使用过程中逐渐变小, 需定期充电。 (2)串入电容法: 因为电容对交流电能够顺利经过, 而直流电却无法经过。此法消除直流分量效果较好。其选择原则是: 每经过1安电流

约需用100—300微法的电容器; 工作电压25伏, 这样, 在经过焊 接电流以及在线路中经常出现电压脉冲时, 不致被击穿。 (3)串入二极管法: 此法对于减少直流分量亦有良好效果。电阻为0.02欧的电阻丝。 2.1.4在实际生产中, 如直流分量被控制在5安以下, 对焊接过程无多大影响。 2.2焊炬 氩弧焊焊炬的作用是夹持钨极, 传导焊接电流, 输送氩气。 2.2.1焊炬应满足下列要求: (1)保持气流具有一定得挺度, 气流在焊炬中喷出时, 以最小的气体损耗量获得最充分的保护。 (2)导电良好, 能满足一定电流容量的要求, 冷却良好, 以保证持久工作( 电流较大时采用循环水冷却枪体) (3)喷嘴和焊炬体要绝缘, 以免发生短路和防止因喷嘴烧坏而使焊接过程中断。 (4)电极装夹要方便, 以利于钨极装夹及钨极烧损后的送进, 并保证钨极的对心。 (5)结构力求简单, 轻巧, 易于接近焊缝, 使熔池明显可见, 易于加工制造, 重量要轻, 以减轻劳动强度。 2.2.2操作人员应熟悉焊炬的组成并能熟练使用, 氩弧焊焊炬主要有枪体、 喷嘴、电极夹持装置、电缆、氩气输送管、冷却水管( 电流较小时能够不用) 、按钮开关等组成。 2.2.3焊炬枪体的结构形状对氩气的保护作用有很大影响。为造成气流良好

不锈钢焊接工艺规程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和发电厂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施工。本标准也适用于手工氩弧焊和手工电弧焊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23—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983—95《不锈钢焊条》 DL/T869-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劳人部[1988]1号《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 HYDBP006-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焊接、热处理过程控制程序》 HYDBP018-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焊接材料管理程序》 HYDBP013-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储存管理程序》 HYDBP012-200《〈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材料设备搬运管理程序》 HYDBP008-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计量管理手册》 HYDBP007-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HYDBP010-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劳动部发[1996]140号《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3先决条件 3.1 环境 3.1.1 施工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3.1.1.1 风速:手工电弧焊小于8M/S,氩弧焊小于2M/S

3.1.1.2 焊接电弧在1m范围内的相对湿度小于90%环境温度大于0C。 3.1.1.3 非下雨、下雪天气。 3.1.2 当环境条件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必须采取挡风、防雨、防寒等有效措施。 3.2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控制流程图 见图1。 图1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控制流程图 3.3 焊接材料 3.3.1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材料的采购和入库(一级库)由公司物资部负责,按《物资采购控制程序》和《焊接材料保管程序》执行。 3.3.2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材料入二级库的保管、焊剂、烘干、发放、回收由各项目负责,按《焊接材料保管程序》执行

不锈钢焊接工艺标准

不锈钢焊接工艺标准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焊接工艺指导书 一氩弧焊接 1.目的 为规范焊工操作,保证焊接质量,不断提高焊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特编制本指导书。 2. 编制依据 . 设计图纸 .《手工钨极氩弧焊技术及其应用》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3. 焊接准备 . 焊接材料 焊丝:H1Cr18Ni9Tiφ1、φ、φ、φ3 焊丝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领取和发放有焊材管理员统一管理。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油锈及其他污物,露出金属光泽。 3. 2. 氩气 氩气瓶上应贴有出厂合格标签,其纯度≥%,所用流量6-9升/分钟,气瓶中的氩气不能用尽,瓶内余压不得低于,以保证充氩纯度。 . 焊接工具输送氩气的胶皮管,不得与输送其它气体的胶皮管互相串用,可用新的氧气胶皮管代用,长度不超过30米。 . 其它工器具 焊工应备有:手锤、砂纸、扁铲、钢丝刷、电磨工具等,以备清渣和消缺。4.工艺参数 不锈钢焊接工艺参数选取表

. 焊工必须按照“考规”规定经相应试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位焊接。 . 严禁在被焊件表面随意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焊接临时支撑物等。 . 焊工所用的氩弧焊把、氩气减压流量计,应经常检查,确保在氩弧焊封底时氩气为层流状态。 . 接口前应将坡口表面及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清理范围为每侧各为10-15mm,对口间隙为~。 .接口间隙要匀直,禁止强力对口,错口值应小于壁厚的10%,且不大于 1mm。 . 接口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进行修整,严禁在间隙内添加塞物。 . 接口合格后,应根据接口长度不同点4-5点,点焊的材料应与正式施焊相同,点焊长度10-15mm,厚度3-4mm。 . 打底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打底焊缝质量,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氩弧焊盖面焊接。 . 引弧、收弧必须在接口内进行,收弧要填满熔池,将电弧引向坡口熄弧。. 点焊、氩弧焊、盖面焊,如产生缺陷,必须用电磨工具磨除后,再继续施焊,不得用重复熔化方法消除缺陷。 . 应注意接头和收弧质量,注意接头熔合应良好,收弧时填满熔池。为保证焊缝严密性。 . 盖面完毕应及时清理焊缝表面熔渣、飞溅。 6. 质量标准: . 质量按Q/ZB74-73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和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管 (GB/T12770—2002)标准检验。 . 缺陷种类、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 氩弧焊焊接产生缺陷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不锈钢焊接工艺标准

焊接工艺指导书 一氩弧焊接 1.目的 为规范焊工操作,保证焊接质量,不断提高焊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特编制本指导书。 2. 编制依据 2.1. 设计图纸 2.2.《手工钨极氩弧焊技术及其应用》 2.3.《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3. 焊接准备 3.1. 焊接材料 焊丝:H1Cr18Ni9Ti 1、φ1 5、φ2 5、φ3 焊丝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领取和发放有焊材管理员统一管理。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油锈及其他污物,露出金属光泽。 3. 2. 氩气 氩气瓶上应贴有出厂合格标签,其纯度≥99.95%,所用流量6-9升/分钟,气瓶中的氩气不能用尽,瓶内余压不得低于0.5MPa ,以保证充氩纯度。 3.3. 焊接工具 3.3.1. 采用直流电焊机,本厂用WSE-315和TIG400两种型号焊机。

3.3.2. 选用的氩气减压流量计应开闭自如,没有漏气现象。切记不可先开流量计、后开气瓶,造成高压气流直冲低压,损坏流量计;关时先关流量计而后关氩气瓶。 3.3.3. 输送氩气的胶皮管,不得与输送其它气体的胶皮管互相串用,可用新的氧气胶皮管代用,xx不超过30米。 3.4. 其它工器具 焊工应备有:手锤、砂纸、扁铲、钢丝刷、电磨工具等,以备清渣和消缺。 4.工艺参数 不锈钢焊接工艺参数选取表 表一 5. 工序过程 5.1. 焊工必须按照“考规”规定经相应试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位焊接。 5.2. 严禁在被焊件表面随意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焊接临时支撑物等。 5.3. 焊工所用的氩弧焊把、氩气减压流量计,应经常检查,确保在氩弧焊封底时氩气为层流状态。 5.4. 接口前应将坡口表面及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清理范围为每侧各为10-15mm,对口间隙为2.5~3.5mm。 5.5. 接口间隙要匀直,禁止强力对口,错口值应小于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5.6. 接口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进行修整,严禁在间隙内添加xx。 5.7. 接口合格后,应根据接口xx不同点4-5点,点焊的材料应与正式施焊相同,点焊xx10-15mm,厚度3-4mm。

不锈钢管道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

目录 1. 编制依据 (2) 2. 工程概述 (2) 3. 开工条件和施工准备 (3) 4. 人员及工器具配备 (3) 5. 主要施工工序和方法 (4) 6. 质量保证措施 (6) 7.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7) 8. 环境控制措施 (9) 9. 附图 (10)

1.编制依据 1.1 1.2 施工组织总设计和汽机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1.3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五部分管道及系统DL/T5210-2009; 1.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T5009.1-2002); 1.5 《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细则》[2002]109号; 1.3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技术规程》DL/T 821-2002; 1.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1.9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DL/T868-2004; 1.10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七部分焊接DL/T5210.7-2010; 1.11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819-2002; 1.12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438-2009; 1.13 《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DL/T752-2001; 1.14 1.1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版; 1.16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T 5031-94。 2 工程概述 可实现集中供热,不仅能够满足石河子市区近、远期采暖热负荷增长的需要,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而且有利于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和地区环境空气质量,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能源产业政策及环保政策。 2.2 施工内容 依据设计院设计图纸,不锈钢管道主要包括:仪用压缩空气系统、化学水系统、本体润滑油及抗燃油油等系统组成,为了在施工过程中提高焊接质量,特制订此作业指导书。 本机组不锈钢管道材质分别为:仪用压缩空气系统材质为0Cr18Ni9;本体套装油管道材质为0Cr18Ni9Ti;化学水系统材质均为1Cr18Ni9Ti。 仪用压缩空气系统:设计压力1.0MPa,常温,管道从汽机精处理接出至锅炉仪用压缩空气管道,管道主要规格为φ159×4.5。 本体润滑油管道为套装油管道,设计压力:0.3MPa,45℃,接口形式均为钢管对接,由主机油箱引出至前轴承箱,#1--#9各轴承箱进、排油管道,包括顶轴油管道规格有:φ219×6,φ610×10,φ57×4,φ108×4.5,φ325×8,φ89×4.5,φ20×2.5等。

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1)

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工艺规程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管道、公用管道和发电厂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施工。本标准也适用于手工氩弧焊和手工电弧焊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23—97《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 983—95《不锈钢焊条》 DL/T869-2004《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 劳人部[1988]1号《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 HYDBP006-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焊接、热处理过程控制程序》 HYDBP018-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焊接材料管理程序》 HYDBP013-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材料设备储存管理程序》 HYDBP012-200《〈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材料设备搬运管理程序》 HYDBP008-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计量管理手册》 HYDBP007-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HYDBP010-2004〈压力管道安装工程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劳动部发[1996]140号《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 3先决条件 3.1 环境 3.1.1 施工环境应符合下列要求:

3.1.1.1 风速:手工电弧焊小于8M/S,氩弧焊小于2M/S 3.1.1.2 焊接电弧在1m范围内的相对湿度小于90%环境温度大于0C。 3.1.1.3 非下雨、下雪天气。 3.1.2 当环境条件不符合上述要求时,必须采取挡风、防雨、防寒等有效措施。 3.2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控制流程图 图1奥氏体不锈钢管道焊接控制流程图

不锈钢焊接工艺标准(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焊接工艺指导书 一氩弧焊接 1.目的 为规范焊工操作,保证焊接质量,不断提高焊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特编制本指导书。 2. 编制依据 2.1. 设计图纸 2.2.《手工钨极氩弧焊技术及其应用》 2.3.《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3. 焊接准备 3.1. 焊接材料 焊丝:H1Cr18Ni9Ti φ1、φ1.5、φ2.5、φ3 焊丝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领取和发放有焊材管理员统一管理。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油锈及其他污物,露出金属光泽。 3. 2. 氩气 氩气瓶上应贴有出厂合格标签,其纯度≥99.95%,所用流量6-9升/分钟,气瓶中的氩气不能用尽,瓶内余压不得低于0.5MPa ,以保证充氩纯度。 3.3. 焊接工具 3.3.1. 采用直流电焊机,本厂用WSE-315和TIG400两种型号焊机。 3.3.2. 选用的氩气减压流量计应开闭自如,没有漏气现象。切记不可先开流量计、后开气瓶,造成高压气流直冲低压,损坏流量计;关时先关流量计而后关氩气瓶。 3.3.3. 输送氩气的胶皮管,不得与输送其它气体的胶皮管互相串用,可用新的氧气胶皮管代用,长度不超过30米。 3.4. 其它工器具 焊工应备有:手锤、砂纸、扁铲、钢丝刷、电磨工具等,以备清渣和消缺。 4.工艺参数 不锈钢焊接工艺参数选取表

5. 工序过程 5.1. 焊工必须按照“考规”规定经相应试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位焊接。 5.2. 严禁在被焊件表面随意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焊接临时支撑物等。 5.3. 焊工所用的氩弧焊把、氩气减压流量计,应经常检查,确保在氩弧焊封底时氩气为层流状态。 5.4. 接口前应将坡口表面及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清理范围为每侧各为10-15mm,对口间隙为2.5~3.5mm。 5.5. 接口间隙要匀直,禁止强力对口,错口值应小于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5.6. 接口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进行修整,严禁在间隙内添加塞物。 5.7. 接口合格后,应根据接口长度不同点4-5点,点焊的材料应与正式施焊相同,点焊长度10-15mm,厚度3-4mm。 5.8. 打底完成后,应认真检查打底焊缝质量,确认合格后再进行氩弧焊盖面焊接。 5.9. 引弧、收弧必须在接口内进行,收弧要填满熔池,将电弧引向坡口熄弧。 5.10. 点焊、氩弧焊、盖面焊,如产生缺陷,必须用电磨工具磨除后,再继续施焊,不得用重复熔化方法消除缺陷。 5.11. 应注意接头和收弧质量,注意接头熔合应良好,收弧时填满熔池。为保证焊缝严密性。

不锈钢管焊接作业指导书

1.施工范围

本机组汽机发电机密封油管道,材质为1Cr18Ni9Ti. 采用Ws工艺焊接。 2.编制依据: 2.1.厂家图纸 2.1.1.规程、规范 2.2.《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 869-2004 2.2.1.《火力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篇)》1996年版 2.2.2.《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2.2. 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3.施工准备: 3.1.材料设备 3.1.1.焊接材料 焊丝:H1Cr18Ni9Ti φ2、5 焊丝应有制造厂得质量合格证,领取与发放有焊材管理员统一管理。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油锈及其她污物,露出金属光泽. 3.1.2.氩气 氩气瓶上应贴有出厂合格标签,其纯度≥99、95%,所用流量6-9升/分钟,气瓶中得氩气不能用尽,瓶内余压不得低于0、5MPa,以保证充氩纯度。 3.2.施工机具 3.2.1.采用直流电焊机. 3.2.2.选用JL—15型氩气减压流量计。流量计应开闭自如,没有漏气现象.切记不可先 开流量计、后开气瓶,造成高压气流直冲低压,损坏流量计;关时先关流量计而后关氩气瓶. 3.2.3.输送氩气得胶皮管,不得与输送其它气体得胶皮管互相串用,可用新得氧气胶皮管 代用,长度不超过30米。 3.2. 4.其它工器具 焊工应备有:手锤、砂纸、扁铲、钢丝刷、电磨工具等,以备清渣与消缺. 4.施工工序: 4.2.2.严禁在被焊件表面随意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焊接临时支撑物等。 4.2.3.焊工所用得氩弧焊把、氩气减压流量计,应经常检查,确保在氩弧焊封底时氩气为 层流状态。 4.2.4.对口前应将坡口表面及母材内、外壁得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 泽,清理范围为每侧各为10—15mm,对口间隙为2、5~3、5mm. 4.2. 5.管子对口中心线偏差值不超过1/100,对口间隙要匀直,禁止强力对口,内壁错口

不锈钢焊接实用工艺..

市瑞昌电力技术 不锈钢焊接工艺规 生产部/质检部

不锈钢焊接工艺标准 一氩弧焊接 1.目的 为规焊工操作,保证焊接质量,不断提高焊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特编制本指导书。 2. 编制依据 2.1. 设计图纸 2.2.《手工钨极氩弧焊技术及其应用》 2.3.《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3. 焊接准备 3.1. 焊接材料 焊丝:H1Cr18Ni9Ti φ1、φ1.5、φ2.5、φ3 焊丝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领取和发放有焊材管理员统一管理。焊丝在使用前应清除油锈及其他污物,露出金属光泽。 3. 2. 氩气 氩气瓶上应贴有出厂合格标签,其纯度≥99.95%,所用流量6-9升/分钟,气瓶中的氩气不能用尽,瓶余压不得低于0.5MPa ,以保证充氩纯度。 3.3. 焊接工具 3.3.1. 采用直流电焊机。 3.3.2. 选用的氩气减压流量计应开闭自如,没有漏气现象。切记不可先开流量计、后开气瓶,造成高压气流直冲低压,损坏流量计;关时先关流量计而后关氩气瓶。 3.3.3. 输送氩气的胶皮管,不得与输送其它气体的胶皮管互相串用,可用新的氧气胶皮管代用,长度不超过30米。 3.4. 其它工器具 焊工应备有:手锤、砂纸、扁铲、钢丝刷、电磨工具等,以备清渣和消缺。 4.工艺参数 不锈钢焊接工艺参数选取表 表一 壁厚mm 焊丝直 径mm 钨极 直径 mm 焊接电流 A 氩气流 量 L/min 焊接 层次 喷嘴 直径 mm 电源 极性 焊缝 余高 mm 焊缝 宽度 mm 1 1.0230-50616正接13 2 1.2240-60616正接14 3 1.6-2.4360-9081-28正接1-2.55 4 1.6-2.4380-10081-28正接1-2.06 5. 工序过程

不锈钢焊接指导书

不锈钢焊接指导书

1.工程概况 平顶山第二发电厂一期2×1000MW工程#1机凝汽器是由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型号为N-49500-1型凝汽器。 N-49500-1型凝汽器采用双壳体、双背压、双进双出、单流程、横向布置结构,采用从东芝公司引进的AT型管束排列。凝汽器布置在A排~B排、#4柱~#6柱之间。 其主要部件有凝汽器上部、凝汽器下部、前水室、后水室、凝结水聚集器、死点座、背包式疏水扩容器等。凝汽器与水泥基础间为刚性支撑,壳体板下部中心处设有固定死点,运行时以死点为中心向四周自由膨胀,凝汽器与排汽缸之间设有不锈钢补偿节,补偿相互间的胀差。循环水连通管设有支架支撑,并且内侧连通管允许自由滑动,以适应凝汽器自身的膨胀。后水室处的管板与壳体间布置有波形补偿节,用以补偿壳体与冷却管纵向热膨胀的差值,同时也改善了冷却管的振动情况,并减少了凝汽器冷却管与管板间的焊口处所承受的拉力或压力。 每个凝汽器下部有四只小支撑座和四只大支撑座,呈对称布置,在每个支撑座下面布置有调整垫铁。每个凝汽器下部正中央布置凝汽器的死点座。每个凝汽器壳体上部各布置有#7、#8共壳体的低压加热器一台,一台减温减压器。凝汽器本身带有两个背包式疏水扩容器,汇集汽机热力系统中不同压力、不同温度、不同数量的疏水。主凝结区冷却水管采用φ31.75×0.508的不锈钢管,计7478×4=29912根,在易冲刷部位、管束顶部、大量疏水部位及空冷区采用φ31.75×0.711不锈钢管,计4080根,总计33992根。不锈钢管材质为TP316L,水室管板采用厚度为45mm的复合板,两者胀接后采用不填丝全自动旋转氩弧焊焊接,管板密封焊接共有焊口67984道。本作业指导书用于指导#1机组凝汽器不锈钢管板密封焊接。 1.1 工程名称、施工地点、施工范围 1.1.1工程名称:#1机凝汽器不锈钢管焊接

不锈钢焊接工艺

1?目的 为规范焊工操作,保证焊接质量,不断提高焊工的实际操作技术水平,特编制本指导书。 2.编制依据 2丄设讣图纸 2.2.《手工钩极氮弧焊技术及实应用》 2.3.《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3?焊接准备 3.1.焊接材料 焊丝J HlCrl8Ni9Ti l. (1>1?5、2.5. 4>3 焊丝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领取和发放有焊材管理员统一管理。焊线在使用前应清除油锈及实他污物,露出金属光泽。 3.2.氮气 氮气瓶上应贴有岀厂介格标签,英纯度>99.95%,所用流量6?9升/分钟,气瓶中的氮气不能用尽,瓶内余压不得低于O.SMPa ,以保证充氮纯度0 33焊接工具 3.3.1.采用宜流电焊机,本厂用WSE-315和TIG400两种型号焊机。 3?32 选用的氮气减压流量计应开闭自如,没有漏气现象。切记不可先开流量讣、后开气瓶,造成高压气流宜冲低压,损坏流量讣:关时先关流量讣而后关氮气瓶。 333.输送氮气的胶皮管,不得与输送集它气体的胶皮管互相串用,可用新的氧气胶皮管代用,长度不超过30米。 3A其它工器具 焊工应备有:手锤、砂纸、扁铲、钢幺幺?刷、电糖工具等,以备淸渣和消缺。 4.工艺参数 不锈钢焊接工艺参数选取表

5.工序过程 5.1.焊工必须按照“考规‘‘规泄经相应试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位焊接。 52 严禁在被焊件表而随意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焊接临时支撑物等。 5.3.焊工所用的氮弧焊把、氮气减压流应经常检査,确保在氮弧焊封底时氮气为层流状态。 54 接口前应将坡口表而及母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淸理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淸理范用为每侧齐为10-15mm,对口间隙为2.5?3?5mm. 5.5?接口间隙要匀直?禁止强力对口,错口值应小于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 56 接口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进行修整,严禁在间隙内添加塞物。 5.7.接口合格后,应根据接口长度不同点4-5点,点焊的材料应与正式施焊相同,点焊长度10-15mm> 厚度 3-4mm.z 5.8.打底完成后,应认貞?检査打底焊缝质量,确认合搭后再进行氮弧焊盖而焊接。 5.9.引弧、收弧必须在接口内进行,收弧要填满熔池,将电弧引向坡口熄弧。 5.10.点焊、氯弧焊、盖而焊,如产生缺陷,必须用电磨工具氏等除后,再继续施焊,不得用重复熔化方法消除缺陷. 5.ir 应注意接头和收弧质量,注意接头熔合应良好,收弧时填满熔池。为保证焊缝严密性。 5A2.孟面完毕应及时淸理焊缝表而熔渣、飞溅。 6?质量标准: 6.1.质量按Q/ZB74-73焊接通用技术条件和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管(GBZn2770—2002) 标准检验。 6.2.缺陷种类、原因分析及改进方法 氮弧焊焊接产生缺陷的原因及防止方法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58597

焊接作业指导书及焊接工艺 文件编号:005 版本/版次:A/0 日期:2010.2 1.目的: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加工的合理性、正确性及可操作性。规 范安全操作,防患于未然,杜绝安全隐患以达到安全生产并保证加工质量。 2.范围: 2.1.适用于钢结构的焊接作业。 2.2.不适用有特殊焊接要求的产品及压力容器等。 3.职责:指导焊接操作者实施焊接作业等工作。 4. 工作流程 4.1作业流程图 4.2.基本作业: 4.2.1.查看当班作业计划:按作业计划顺序及进度要求进行作业,以 满足生产进度的需要。 4.2.2.阅读图纸及工艺:施焊前焊工应仔细阅读图纸、技术要求及焊 接工艺文件,明白焊接符号的涵义。确定焊接基准和焊接步骤; 查看当班作业计划 按图纸领取材料或半成品件 校对工、量具;材料及半成品自检 焊接并自检 阅读图纸及工艺 报检

自下料的要计算下料尺寸及用料规格,参照工艺要求下料。有半成品分件的要核对材料及尺寸,全部满足合焊图纸要求后再组焊。 4.2.3.校准:组焊前校准焊接所需工、量具及平台等。 4.2.4.自检、互检:所有焊接件先行点焊,点焊后都要进行自检、互 检,大型、关键件可由检验员配合检验,发现问题须及时调整。 4.2. 5.首件检验:在批量生产中,必须进行首件检查,合格后方能继 续加工。 4.2.6.报检:工件焊接完成后及时报检,操作者需在图纸加工工艺卡 片栏及施工作业计划上签字。(外加工件附送货单及自检报告送检)。 5.工艺守则: 5.1.焊前准备 5.1.1.施焊前焊缝区(坡口面、I型接头立面及焊缝两侧)母材表面 20~30mm宽范围内的氧化物、油、垢锈等彻底清理干净,呈现均匀的金属光泽。 5.1.2.检查被焊件焊缝(坡口形式)的组对质量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对保证焊接质量进行评估,如有疑义应向有关部门联系,以便采取相应工艺措施。 5.1.3. 按被焊件相应的焊接工艺要求领取焊接材料,并确认焊接牌号 无误。 5.1.4. 检查焊接设备是否运转正常,各仪表指数是否准确可靠,然后 遵照本工艺提供的工艺规范参数预调焊接电流、电压及保护气体流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