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资源整合集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信息资源整合集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信息资源整合集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信息资源整合集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信息资源整合集成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0 概述

朝阳供电公司信息化建设起步于1997年,建设了涵盖公司主要业务的信息网络系统,以网络为载体的各信息系统已经成为公司对内管理、对外服务的不可或缺的平台,职工对系统的需求不断深入,要求系统不断完善和提高。但是由于系统建设的厂商不同、数据库类型、系统设计思想都不同,相互系统数据不共享,数据孤岛现象严重,操作层数据齐备,管理层看不到相关数据;分散和多头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存储,使信息的唯一性得不到保证,信息的可信度差,信息查找困难,效率低,系统使用的复杂性高;无统一的安全认证机制,安全性差。基于上述原因,公司把企业资源整合和系统集成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明确提出对信息资源整合的要求,对各专业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企业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1 建设原则和目标

(1)构建统一的信息资源整合及建设集成应用平台。系统按照“平台化、工具化、集成化、典型示范性”的建设原则,建设了基于J2EE架构的平台化系统,初步建设了企业的数据中心,构建了二招套数据交换和数据展现的平台工具,探索厂一体化平台建设标准,不仅满足原有系统的集成,也为后续整台和新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建设规范。按照试点工程小范性要求,依靠一体化平台系统实现了公司主要生产经营数据的铭合和展现,实现了数据共享。

(2)实现数据集成功能。通过在信息、资源整合及建设集成应用平台上开发数据集成的应用功能,实现对数据的自动存储、加工、分析和统计。实现了安全生产、经营计划、劳资后勤关键绩效指标的展现和主要报表的定制和生成,实现公司业务数据准确、及时、安全、方便、快捷汇总。系统通过对调度SCADA实时数据与生产MIS一次设备管理数据的图形整合,实现了供电企业安全分区Ⅰ区和Ⅳ区的数据整合

(3)整合企业应用。整合企业信息的应用及服务,建立企业信息系统的应用平台,实现对土要应用,如OA、电子邮件、信息发布、短信系统、流程系统的功能整合,实现了应用服务系统的铭合,为线损系统、科技管理系统、OA等B/S结构系统提供统一用户界面的信自、访问入口

和个性化的应用服务,使公司管理人员能够从单一的渠道访问其所需的信息,提高信息的共享程度。

(4)实现门户集成。平台的指标展现、报表展现、单点登录、应用系统整合与公司其他信息门户有机地统一和集成起来,实现横向与各专业信息互连互通和快速传递,提高企业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5)建立企业级的辅助分析决策系统。通过本公司范围内构建统一的信息、资源招合及建设集成应用平台,整合各主营业务系统,实现全面集成功能,以后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企业级辅助分析决策系统,充分利用数据仓库、在线分析和数据挖掘等技术,提高决策分析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竟争能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2 系统结构和关键技术

(1)系统结构。

(2)数据模型的建立。系统数据模型的建立以IEC61970和IEC61968的CIM模型为基础构建,包括供电公司的基本电力模型和扩展的关键指标数据模型。数据模型可以通过关键指标集进行维护。

(3)以ETL为主的数据交换。系统数据集成的方式主要是通过ETL和基丁Web Service的X ML数据交换2种方式进行数据的集成。ETL通过专业的数据抽取工具来完成,ETL软件是专业处理数据集中、转换、存储的软件,可以避免数据集中、整合过程中的很多风险。

(4)以BI为主要数据分析工具。利用BI可以在不编程的情况下,实现数据分析、展现等功能,能及时地响应用户提出的对数据分析的需求。展现方式包括固定报表、OLAP分析、即席查询、数据挖掘、信息发布5个方面,通过一次开发,BI能够无缝嵌入到第二方产品或应用中。

(5)以“实时库镜像”为手段的实时数据集成。信息资源整合集成平台需要整合调度SCADA电网实时信d和生产管理信息,为了满足信息资源的整合,同时满足“电力系统一次安全防护”中要求Ⅰ区、Ⅲ区必须物理隔离的要求,采用转换SCADS一次接线图为SVG国际标准格式和进行实时数据镜像的方式进行,即:将调度SCADA专用图形转换成SVG国际标准图形格式,将系统需

要的实时数据镜像转移到专用实时数据库中,系统的数据展示和分析功能可以直接访问镜像实时数据库,通过点调图元访问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Ⅰ区、Ⅲ区的数据整合。

(6)单点登录的技术处理。在各个应用系统里增加一个sso过滤器,通过过滤器截断请求,如果过滤器发现该用户没有认证,则重新定向到单点服务上取得用户信息,通过该信息、导入用户权限信息。用户信息在门户系统中由用户自己管理。

(7)Lotus Notes集成。通过JAVA/CORBA方式访问Domino是一种彻底的解决方案,基干I IOP协议,优点在于采用此技术开发的应用程序在不用安装Lotus Notes的情况下获取远程Do mino服务器上的数据,真正做到了瘦客户端,节省了不必要的开支,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应用程序部署的难度。

(8)个性化实现。采用Portal提供个性化设置,用户可以自定义页面的内容、布局和显示风格,提供了多种不同的主题来适合用户的喜好与用户屏幕显示分辨率的差异。用户定制后的信息将通过服务器的接口存放在数据库的用户相关信息中,并且刷新当前用户的配置信息,下一次用户访问时,Portal服务器也会得到更新过的用户配置信息,实现用户的个性化定制。

3 实现功能

(1)系统平台功能架构。

建立基于BEA Portal的数据展现平台,通过对Portlet的个性化设置,实现各项整合数据的综合展现,包括:关键绩效指标、实时数据、报表、协同办公、应用集成、知识中心、内容管理等。

(2)关键绩效指标展现。通过ETL数据交换工具抽取安全生产、市场营销、经营计划、物资管理,人力资源、调度共计57项关键指标数据,按照指标数据产生的周期灵活设置数据抽取进度,通过BI数据展现对各类关键绩效指标项以曲线、饼图、棒图、绩效盘、表格进行展现,通过门户系统对各指标项的Portlet展现,实现跨部门、跨专业的数据共享。同时系统提供了指标组件分类、组建编号、组建参数设置等功能,能对新增的指标进行灵活的设定。

(3)实时数据展现。通过对调度SCADA系统建设镜像库,实现了调度SCADA运行数据、变电一次接线图、变电管理数据的整合,实现调度负荷曲线、有功电力、无功电力,功率因数等实

时数据的展现;通过整合电量采集系统,实现公司购电(供电)数据、大用户用电数据、日购电量、日配电量实时数据的展现;通过整合营销系统,实现月售电量、平均单价、电费完成率实时数据的查询,便于公司领导实时掌握电网运营、市场营销的实时信息,及时决策。

(4)报表管理。系统设计通甩报表工具,报表模板与Excel兼容,模板内容包括报表格式,报表标题、报表数据源、报表参数、报表周期等。模板维护提供报表单元格与后台数据项的一一映射功能。

报表数据源有3种:1)从关键指标集获取;2)直接从应用系统中获取报表数据;3)手工录入报表,生成的报表以HTML格式进行显示、打印,也可以导出到通用电子文档格式,如Excel、PD F等格式,共整合了安全生产类、经营管理类和综合管理类36项枚务报表。

(5)协同办公功能。系统整合了基于Lotus Domino开发办公自动化系统的邮件、公文、签报、会议,自动读取原系统的信息。通过开发通用的工作流管理,实现了工作计划、工作联系单、工作流待办、日程安排功能设计。所有协同办公类信自、通过待办事宜组件,将各个业务系统的待办事宜统一显示。如果待办事宜来源于支持单点登录的系统,当点击某项待办事宜时,可以自动跳转到相应的办理页面。系统与公司的短信系统进行集成,如果订阅了待办事宜,则可以将待办事宜通过短信平台通知当事人。

(6)应用系统集成。系统建立了目录服务器系统,实现公司权限的统一管理,一体化平台系统调用目录服务的用户信息进行系统授权。通过sso与其他应用系统实现双向互相验证,实现了其他应用系统的单点登录功能,不仅实现了应用集成,而且还减少了施丁时间,避免了重复投资。整合的系统包括:线损自动生成系统、调度SCADA系统、企业信息网站发布系统、科技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标准信息管理系统、短信平台。

(7)知识中心。知识中心用于存放企业级的、非结构化的各种资料,诸如Word文档、电子表格、音频文件、录像资料等,以树形结构的目录树按层次来组织,目录树支持多根节点。目录树可由用户根据权限自己维护,包括新增、删除、更改、移动功能。删除目录树时必须先删除目录包含的内容,如果目录包含内容非空,则拒绝删除目录操作。

(8)内容管理的集成。2004年朝阳供电公司开发了基于J2EE的内容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网站栏目设计、模板设计、权限管理、信息发布功能,并建立了公司的信息网站和各个部门的子

网站。新建平台集成了原有系统的信息,可以在新平台调用原有的内容管理系统,也可以通过新平台将信息发布到原有的系统,节约了原有资源,实现了新、老系统的互通和调用,节约了投资。

(9)系统管理。系统提供厂身份管理,提供域、角色、用户3层身份管理,角色与功能对应,角色从属于域,用户也从属于域,系统管理员可方便地进行身份管理和权限控制;提供了个性化设置,设置系统提供几套不同的界面风格,用户可以通过个性化设置选择自己喜爱的风格,可以选择自己关心的门户组件,从而达到定制内容的目的;提供了门户监控功能,利用日志记录、流量统计、故障报警等功能,监控门户系统运行,协助对门户系统的管理和调优。

4 技术特点

(1)系统整体采用B/S+J2EE的结构和面向对象的设计思想,建设了基于ETL的数据交换平台、基于BI的数据展现平台和基于BEA Portal的应用数据集成平台,实现了统一目录服务,符合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关于建设企业级一体化平台的要求。

(2)系统基于IEC61970/IEC61968标准,构建了供电企业信息系统的数据仓库,通过一体化平台的展现,实现了朝阳供电公司生产、营销、电量管理、人事劳资等主要专业的关键指标展现和重要数据共享,实现了原有的OA系统、短信系统、内容管理等系统的综合调用和信息互通。

(3)系统实现了基于CORBA技术与Lotus Domino的数据集成;实现了调度实时数据、设备管理数据,SVG图形数据工、W区的数据整合,系统采用AJAX、页面流、SVG、Portal、个性化定制等先进技术,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开发了通用的报表工具和下作流工具,并与公司的短信系统无缝集成。

5 结语

朝阳供电公司资源整合集成平台把最新的门户技术、LDAY和统一认证及单点登录技术、S OA技术、ETL和商务智能(BI)技术、电力业务标准等应用到电力信息建设的实践中。整个项目符合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的总体规划,实现了在一个地市供电公司的数据中心和门户整合的一体化平台建设,集成了电力企业的专业业务和通用办公业务,打造了企业对信息统一访问人口的基础,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员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全称:员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岗位与薪金信息管理 学生学号:2606005011姓名:李伟德 指导老师:刘勇国职称:副教授 指导老师评语: 签字: 课程设计成绩: 设计过程表现设计报告质量总分

一、实验室名称:计算机学院软件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员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岗位与薪 金信息管理 三、实验学时:32 四、实验原理: 员工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员工管理,部门管理,岗位管理以及薪金管理四部分组成。系统前台采用Visual Stdio 2005 工具开发而成,开发语言是C#程序设计语言,主要是因为C#是微软为.NET平台量身定做的编程语言,它是一种现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使程序员能够快速地在.NET平台上开发种类丰富的应用程序,它继承了C++和Java的语法,去掉了C++中的许多复杂和容易引起问题的东西,是由C和C++发展而来的一种“简单、高效、面向对象、类型安全”的程序设计语言,其综合了Visual Basic的高效率和C++的强大功能。 系统后台的数据库采用Miscrosoft Access 2003数据库,主要依据是考虑到系统的数据规模并不大,如果用SQL Server 2005等数据库会造成浪费,而且维护起来比较难。而Access数据库是一个轻量级的数据库,其具有简单,方便的特性,已经满足我们的需求。 五、实验目的: 1.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实现原理,了解SQL的查询命令,并能在实践中使用。 2.使学生学会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了解Vistual Stdio 2005 的开发工具的原理, 并设计出实际可行的项目。 3.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把课堂上学到得东西,融入到实际的项目,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4.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领略计算机编程的实现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六、实验内容: 在员工信息管理系统中完成“岗位”和“薪金”信息管理功能。 岗位信息管理功能包括: 1. 添加岗位:可以添加岗位名称,岗位描述等信息。 2. 删除岗位:可以删除岗位名称,岗位描述等信息。 3. 修改岗位:可以修改指定岗位的岗位名称,岗位描述等信息。 4. 查询岗位:可以查询指定岗位的岗位名称,岗位描述等信息。 薪金信息管理功能包括: 1. 添加员工薪金信息:可以添加员工姓名,月份,备注,薪金等信息。 2. 删除员工薪金信息:可以删除指定员工的姓名,月份,备注,薪金等信息。 3. 修改员工薪金信息:可以修改指定员工的姓名,月份,备注,薪金等信息。 4. 查询员工薪金信息:可以查询指定员工的薪金等信息。 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1.一台Windows XP平台或以上的PC机;

企业信息化如何进行资源整合

企业信息化如何进行资源整合 2010-07-06 13:45:52来源: e-works作者: 无跟贴0条 分享到: QQ空间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 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今天,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了企业的规模不同,人于人之间的地位不同,如何能让更多的信息为你所用是一个企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那么如何来汇聚更多的信息呢?如何利用更多的信息来帮助你决策呢? 1、平台的搭建是集中资源的基础保障 “得平台者得天下,平台为王”,其中的道理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国政府就是一个管理着960万平方公里的资源的平台,国美、苏宁这样的大卖场、大平台管理着几乎全球所有家电的销售,我们的企业有什么理由不建立一个自己的平台来管理和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呢?对制造企业而言,从订单的接受到产品交付以及售后服务,都需要一个平台来支撑,来管理,来统一调度资源,来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甚至于商业模式的改变。这样的平台就是ERP 系统。 企业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第一:企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老板对企业的资源是否清楚是合理配置的前提。第二:实时的企业信息是决策者正确利用和配置资源的根本保障。试想,如果决策者都不知道企业现在的科研进度、生产进度以及核心人员的能力状况,试问决策者如何给你调配充分合理的资源?第三:企业信息化平台是领导决策利用的最可信的工具。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靠人来组织的,人是整个过程的核心元素,但是,人是感性的,人性是自私的,在某种情况下人是不可靠的。所以,ERP平台的透明性和流程化在企业管理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决策者必不可少的工具。 2、企业信息化平台应该是高可用性、高集成性的管理平台 企业处于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战略规划、盈利模式、管控模式。搞清楚企业的真实需求、发展瓶颈以及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决定企业是否实施信息化,那些方面先信息化,企业信息化集成度。 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孙子说过:“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意思就是说开战之前就预见能够取胜的,是因为筹划周密,胜利条件充分;开战之前就预见不能取胜的,是因为筹划不周,胜利条件不足。筹划周密、条件充分就能取胜;筹划疏漏、条件不

构建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平台方案

构建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平台方案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信息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信息在企业内部的传递质量和速度,直接影响了团队工作效率。如何加快企业内部信息的交流,改进企业管理模式,提高运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构建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平台将是实现这些目标的最佳途径。 现提出构建企业内部信息共享平台初步方案,如下: 1、利用现有集团办公网平台,进行改造升级,增加信息共享功能模块。本系统中主要有两种角色的用户,即普通用户和管理员用户,其中,普通用户又细分为高级用户(领导班子成员)和一般用户(员工)。 2、信息的内容。分为两种,其一是内部信息,如会议研究内容(党政联席会、董事会、总裁办公会、调度分析会等)、集团印发文件、财务数据、生产统计数据、项目进展情况等;其二是外部信息,如政府政策文件、宏观经济数据、行业动态信息、相关技术进展等。 3、信息发布者及方式。 (1)内部信息发布 党政联席会、董事会、季度调度分析会——董事会 总裁办公会、月度调度分析会——办公室 其他会议的会议纪要、通报——会议组织部门 集团印发文件——文件印发部门

财务数据——财务部 生产统计数据——发展部 项目进展情况——基建部、发展部、项目单位 (2)外部信息发布 政府政策文件——办公室 宏观经济数据——发展部 行业动态信息、相关技术进展——汽贸、客运、天润、物流、河北快运相关部门 (3)上述信息发布前,要由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审核把关。 4、用户权限设置。考虑到企业机密的安全性,要把两类普通用户对信息的浏览权限分别设置,高级用户的权限高,一般用户的权限低。 高级用户(领导班子成员)对所有信息可见; 一般用户(员工)对部分信息可见。

基于Android平台的自发短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基于Android平台的自发短信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基于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开发了一款自发短信系统。利用SQLite数据库存储技术、Service启动服务技术及Runnable接口,设计并实现了好友管理、短信管理、后台检测发送短信等功能,并给出了运行效果图。该系统的实现为指定时间发送定制短信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性。关键词: SQLite;后台检测; Service;自发短信 随着3G业务的全面推广,使用手机进行实时交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短信服务由于其快捷方便和良好的交互性[1]广受青睐。通常使用手机发送短信的形式比较单一,在需要发送信息时必须由人工干预将短信发送给一个或多个联系人,而且同时发给多人时,短信内容相同。而人们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中往往会忘记一些必要的短信祝福、合作提醒等。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Android平台下,采用SharedPreferences、SQLite进行数据存储,利用Service 组件实现系统后台运行,使用BaseAdapter适配器进行用户界面显示,设计了一个自发短信系统。该系统可以随意设置短信内容、发送时间,在指定的时间当天,由系统自动给好友、生意伙伴等发送祝福短信、合作提醒,也可以设置给多人发送不同的短信。1 Android系统Android是Google开发的基于Linux开放性内核的手机操作系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中。Android系统的软件结构包含操作系统、中间件及一些关键的平台应用程序。该系统采用软件堆层(Software Stack)的架构[2-3],主要分为4个部分:(1)应用层,采用Java 语言编写,运行在Dalvik虚拟机,供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2)应用框架层,使用API框架编写Google发布的核心应用,开发人员可以使用这些框架开发自己的应用; (3)系统运行库层;(4)Linux内核层,即硬件和软件栈之间的抽象层,提供了Android系统的核心服务。2 系统设计自发短信系统是用户预先设定的信息内容和发送时间的好友列表,系统每24 h 检测一次好友信息。当好友的发送时间与手机设定时间一致时,就将该好友添加到发送集合中,由系统自动完成定制短信的发送。2.1 系统功能设计按照用户使用短信服务的习惯和需求,自发短信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1)好友管理模块:显示已添加的好友信息(包括头像、姓名、倒计时天数及发送状态等);添加、修改、删除好友信息。 (2)短信管理模块:显示用户设置的待发送短信内容;修改短信内容。 (3)后台检测服务模块:该模块不间断地在后台运行,检测好友列表中的发送日期与手机日期是否相同。如果相同,则根据选定的短信内容自动地向该好友发送信息,并在发送完成后修改发送状态信息。如果不相同,则修改倒计时天数。2.2 数据存储设计随着软件应用程序逐渐模块化,嵌入式数据库可直接在应用程序进程中运行,提供了零配置运行模式,并且资源占用非常少。Android系统支持多种数据存储技术,其中有简单信息存储方式SharedPreferences[4],也有内存占用少、效率高。支持 SQL 语言的轻量级嵌入式数据库引擎——SQLite。在进行开发设计时,结合功能需求和软件性能,本系统采用了SharedPreferences进行简单短信信息存储,及SQLite数据库存储数据量较大的好友信息。短信信息以sms_db.xml为文件名,存储在默认位置/data/data/<包名>/shared_prefs目录下,其内容格式如下:<?xml version=′1.0′encoding=′utf-8′standalone=′yes&prime ;?> <map> <string name="sms1">祝宝贝生日快乐,天天开心!</string> <string name="sms2">开业大吉,生意兴隆!</string>…… </map>数据库myinformation.db存储好友信息,结构如表1所示。 3 系统功能实现系统整体使用MVC模式设计,将数据(Model)、界面(View)、控制

信息数据整合方案

信息数据整合方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信息资源整合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全面梳理市局各气象业务系统的硬件架构、数据流程、存储方式等,根据梳理结果制定现有服务器、存储资源整合方案,将满足虚拟化整合技术要求的服务器及存储设备,整合到资源池。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和关键数据的多业务复用,最终形成统一的全局数据视图,促进气象信息数据的优化管理。二、信息资源整合方案 利用今年新购置的Isilon高性能存储设备对市局数据存储业务进行初步整合。充分发挥Isilon设备可扩展容量大、扩容速度快、数据处理性能高的优势,利用可靠性高、可维护性高、空间利用率高的集中式NAS存储逐步替代市局原有松散的存储设备,并接管其上的数据存储业务,达到信息资源整合的目的。 目前新购置的Isilon高性能存储设备为裸空间99TB的 3节点集群,每个节点配置24GB内存,33TB数据盘,800GB SSD缓存盘。按照其实际可用空间80T估算,预计可对市局以下存储业务进行整合。 1、支撑预报一体化平台高性能存储需求。 购置Isilon高性能存储设备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解决预报一体化平台数据访问I/O瓶颈,满足数据产品共享存储高效访问的需求。因此, Isilon首要目的是支撑预报一体化平台高效运行。按照项目开发组提供的需求,Isilon将分别为数据库提供12TB数据存储,为虚拟化服务器提供10TB本地存储,为数据加工产品提供一年38T的共享存储空间,合计 60TB。未来根据存储实际使用情况,可考虑对Isilon空间进行扩容。

2、接管气象台WRF模式存储管理业务。 由于气象台7TB的模式数据二级存储已经应用多年,设备老化,性能较低,存在一定的不稳定因素,拟在Isilon设备中分配10TB空间,用以替代气象台现有7TB二级存储,逐步接管气象台WRF模式存储管理业务。 3、其他数据存储业务整合 预报一体化平台的主要存储迁移到Isilon设备上之后,将为服务器虚拟化平台释放掉大约20T存储空间。山洪项目采购设备到位之后,预报一体化平台的数据库和产品加工等密集计算节点将迁移至物理资源池,服务器虚拟化平台的计算资源将得到有效释放,为更多低开销型应用、业务迁移至虚拟化平台提供足够资源。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考虑在NAS设备上分配2TB空间用于存放CMACast短期广播数据,对局域网用户提供全开放访问,同时将MICAPS3数据处理服务由物理服务器迁移至虚拟化平台,MICAPS3实时历史数据逐步迁移至虚拟化平台,其它探测资料的历史归档数据也逐步迁移到存储资源池进行统一管理。原存储设备释放出空间后,将根据设备可用性实际情况,加入到虚拟化平台进行异构管理。 三、整合步骤与安排 1、需求调研(2016年12月) 分别对预报一体化平台项目开发组、气象台、科研所等单位进行调研,了解存储资源实际需求,理清各业务系统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存储资源分配、迁移、整合、回收方案。 2、数据迁移(2016年12月-2017年3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系统平台技术方案

数据交换共享整合协同平台设计

整合协同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从其它子系统中提取共享数据,并对多来源渠道的、相互不一致的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处理;基于数据字典对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组织,以保证数据间关系的正确性、可理解性并避免数据冗余;以各种形式提供数据服务,采用分层次的方法对各类用户设置权限,使不同用户既能获得各自所需要的数据,又能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及共享数据的互操作性和互用性;维护基础信息、动态业务数据以及系统管理配置参数;支撑系统的网络构架、信息安全、网络管理、流程管理、数据库维护和备份等运维能力。整合协同平台根据功能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数据和共享数据的交换服务和路由流程管理,该部分是交换平台的基础,包括:静态交换数据、动态交换数据、图形数据及表格、统计资料等属性数据。 第二部分,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实现,根据事先制订好的规范、标准,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传输操作。在接入中心平台时,应按系统集成要求设计系统结构,各类数据接口遵循系统集成规范。

第一章中心平台设计 1.1 平台功能结构 整合协同平台服务器是公共基础平台的核心部分,XMA整合协同平台提供一整套规范的、高效的、安全的数据交换机制。XMA整合协同平台由部署在数据中心和各业务部门的数据交换服务器、数据接口系统共同组成,解决数据采集、更新、汇总、分发、一致性等数据交换问题,解决按需查询、公共数据存取控制等问题。 各业务子系统都要统一使用XMA整合协同平台进行数据交换。数据中心统一管理和制定数据交换标准。各业务部门通过数据级整合或者应用级整合通过XMA 整合协同平台向数据中心提供数据,也通过XMA整合协同平台访问共享数据。 XMA整合协同平台的基本功能如下: 共享数据库的数据采集、更新、维护。 业务资料库、公共服务数据库的数据采集。 提供安全可靠的共享数据服务。 业务部门之间的业务数据交换。 结合工作流的协调数据服务。

为什么要进行信息资源整合

为什么要进行信息资源整合 信息资源整合是指将某一范围内的,原本离散的、多元的、异构的、分布的信息资源通过逻辑的或物理的方式组织为一个整体,使之有利于管理、利用和服务。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信息资源整合,就是把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把无序的资源变为有序,使之方便用户查找信息、方便信息服务于用户。这也是广义的信息资源整合概念,它包含了信息采集、组织、加工以及服务等过程。 为什么要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 整合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 这主要源于网络信息资源的激增,资源的种类越来越丰富,数据库和信息资源检索系统越来越多,检索方式、检索手段各式各样。造成了数据冗余、相互关联程度低,大量的信息孤岛出现,同时用户的检索负担也日益加重。因此,需要有一种手段把这些信息集中、整序、关联起来,把检索系统集成起来,使用户知道到哪里可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怎样去查找这些信息,如何筛选检索结果,这就是信息资源整合的最终目的。 信息资源的整合方法、途径和手段多种多样,但一般来说包括三个层面:其一是数据层(又称资源层) ,即把有关信息资源集中为一体;第二是操作层(又称服务层或中间层) ,即通过软件或平台对有关信息资源进行统一利用;第三是系统层(又称应用层) ,即包含数据内容、软件系统以及基础设置的全面整合。信息服务部门需要根据自己的信息资源、应用系统状况以及硬件基础设施来确定整合层次和实施方案。 信息资源整合原则 信息资源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如何在理论的指导和经验的驱使下,使信息资源的整合工程做到最优。还需要我们在数据整合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遵循如下原则。 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又称完整性,就是在信息资源整合工程中要保持信息资源对象完整与全面。完整性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1)根据服务的主要对象或服务目标,保证整合资源内容的和学科的完整性; (2)确保信息资源是一个整体,并不一定要求在物理上是一个整体,但需要将分布资源有机关联,揭示数据对象间的内在关系,在逻辑上形成一个整体; (3)用户界面的统一,即实现一站式检索; (4)系统功能的全面性,即要求整合后的资源系统能够涵盖原子系统的所有功能。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主要是指对整合工程进行全面规划,科学论证,切忌匆忙上马,不宜随意凑合,要保证整合的合理性、科学性和规范化。具体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 (1)资源选择的科学性,根据自己的服务对象和财力合理的规划、购买和自建资源,不能盲目求多,浪费人力财力; (2)整合资源组织的科学性,建立各类资源间的多重关联,科学地组织它们,将有限的资源产生出最大的知识和信息量; (3)整合后的系统在交互接口上的科学性,这个交互包括数据处理过程的后台交互,也包括用户和检索系统的交互,交互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处理接口的无缝连接,处理过程简洁快速,检索界面的方便有效。 层次性原则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方案设计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 交换平台建设方案 2012年XX月

目录 一、建设背景 (3) 二、建设原则 (3) 三、建设目标 (4) 四、建设内容 (5) 4.1总体架构 (5) 4.2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6) 4.2.1目录体系建设目标 (6) 4.2.2目录体系标准建设 (6) 4.2.3信息资源目录平台架构 (7) 4.2.5信息资源目录平台功能 (9) 4.2.4目录体系内容建设步骤 (10) 4.3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11) 4.3.1交换体系建设目标 (12) 4.3.2信息资源交换平台架构 (12) 4.3.2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功能 (13) 4.3.3交换体系内容建设步骤 (14) 4.4政务信息资源库 (15) 4.4.1政务信息资源库架构 (15) 4.4.2政务信息资源库功能 (15) 4.4.3资源库建设范例 (18) 五.扩展主题应用 (24) 六.建设步骤 (24) 6.1准备阶段 (24) 6.2信息资源调研阶段 (24) 6.3系统软件建设阶段 (25) 6.4内容建设阶段 (25) 6.5培训阶段 (25) 6.6验收阶段 (25) 6.7服务阶段 (25)

一、建设背景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随着电子政务建设政策支撑环境快速发展和政府部门纵向系统日趋成熟,我县各部门间对于共享交换和信息资源的发开利用需求越来越迫切。XXX县根据中办发[2002]17号、[2004]34 号等有关文件的精神和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并结合我县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整合,从而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带动全县行业、领域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加快我县振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建设原则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阶段分解建设任务,各参建单位按照规划的要求,明确建设目标、重点和步骤,分工负责,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层推进。 2、需求主导,讲求实效 从应用需求出发,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突出重点,强化应用。以应用带动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整合的工作的推进 3、统一平台,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现有的全县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使有限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 4、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标准先行,用标准规范电子政务建设,促进信息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和应用系统整合;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把强化技术手段与健全管理体制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全县电子政务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1

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6.5)用户使用手册 1 系统简介 1.1 前言 期刊是学术传播的重要工具,登载的大多数内容都反映的是最新的学术成果和学科研究的前沿动态,汇集了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思想,70%~80%的情报、信息均来源于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是国内读者使用时间最长、使用群体最广泛的期刊信息服务产品;维普公司20年来一直向用户提供中文期刊资源的信息挖掘及服务,具备数据分析、挖掘经验,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经济且实用的期刊资源整合服务,以用户为中心最大程度的做期刊 信息的开发利用。 1.2 系统概述 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6.5),是中文科技期刊资源一站式检索及提供深度服务的平台,是一个由单纯提供原始文献信息服务过渡延伸到提供深层次知识服务的整合服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功能:中刊检索、文献查新、期刊导航、检索历史、引文检索、引用追踪、H指数、影响因子、排除自引、索引分析、排名分析、学科评估、顶尖论文、搜索引擎服务 等。 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6.5)是维普公司集合所有期刊资源从一次文献保障到二次文献分析再到三次文献情报加工的专业化信息服务整合平台,兼具为机构服务功能在搜索引擎 的有效拓展提供支持工具。 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6.5)包含4个功能模块——

1.3 “期刊文献检索”模块 有效继承原《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查新及全文保障功能,并进行检索流程梳理和功能优化,新增文献传递、检索历史、参考文献、基金资助、期刊被知名国内外数据库收录的最新情况查询、查询主题学科选择、在线阅读、全文快照、相似文献展示等功能。 1.4 “文献引证追踪”模块 是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6.5)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文摘和引文索引型数据库。该产品采用科学计量学中的引文分析方法,对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进行深度数据挖掘,除提供基本的引文检索功能外,还提供基于作者、机构、期刊的引用统计分析功

简单实用的短信通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F 福建电脑 UJIAN COMPUTER 福建电脑2018年第3期 一、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信息时代的发展使得短信业务量的不断上升。各通讯公司的各种业务不段扩大,出现了很多消息业务以及QQ 、微信、阿里旺旺和YY 语音等即时软件的普及,但仍取代不了短信业务的地位,它在人们的工作、生活中仍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通知家长到校开家长会,期末发学生成绩给家长,企业通知员工开会,电商网站的付款、发货、处理进度等,快递领取、密码找回和各种身份验证等等离不开短信的身影。短信既有信息告知,也是身份验证的作业。互联网公司看到短信的巨大市场也纷纷开展短信业务,推出短信使用接口,用户付费后,只需简单的对接就能使用。基于这种背景,对短信通知平台进行设计以及实现来进行研究,利用短信的高效、经济、安全、随时、随身、方便等优势为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短信通知平台能够根据其业务需要来实现精确的信息沟通并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期望通过此来为企事业单位及个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沟通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短信通知平台的需求分析1、主要流程需求 短信通知平台使用B/S 结构开发,用户通过在浏览器输入短信通知平台后台的地址打开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短信通知平台,然后选择进入短信发送页面,输入在第三方申请通过的模版ID ,短信内容参数,选择常用收件人或者自定义收件人,点击发送按钮实现发送,记录当次发送信息和过程,并返回显示发送状态。 2、其它需求 实现常用收件人管理,收件人姓名可是个人或是一个群体(比如一个班的学生,一个部门的员工),群体的号码采用英文状态下的逗号分隔,当复制电子表格多行号码时,自动转换符号把手机号用逗号串联。 可按年月日分类统计发送短信的数量,成功数、失败数、短信使用总条数和剩余条数等。可实现管理员和部门的增加、删除和修改管理。可查看发送短信信息和日志信息。 三、短信通知平台的设计1、开发和运行环境 本平台使用https://www.doczj.com/doc/c43443389.html, 开发,NET Framework 4.5框架,Mi ?crosoft SQL Server 2008R2数据库,服务器端采用Windows Server 2008R2操作系统,IIS 7.5Web 服务器。 2、功能设计 (1)短信发送功能:管理员输入短信模版id 、接收手机号码 实现发送。 (2)常用收件人管理功能:可增加、删除和修改个体或群体的姓名和联系号码。 (3)其它功能:管理员和部门的增加、删除和修改;短信发送情况的统计和日志查看。 3、主要数据库结构设计(1)管理员信息表 管理员信息表包含管理员ID 、用户名、密码、真实姓名、性别、电话、电子邮件、部门ID 、用户类型、权限类型、状态、备注。 (2)部门信息表 部门信息表包含ID 、部门代码、部门名称、部门负责人、电话、地址、上级部门代码、上级部门负责人、排序号、备注、是否启用、类别。 (3)短信记录表 短信记录表包含ID 、收信号码、短信内容、模版ID 、短信条数、发送状态、发送时间、操作员id 、备注。 (4)常用收件人信息表 常用收件人信息表包含ID 、收件人姓名、收件人电话、所属管理员ID 、分类、排序、状态。 (5)日志表 日志表包含ID 、操作员ID 、日志类型、日志内容、IP 地址、操作时间。 四、短信通知平台的实现 以下是平台实现的关键代码:1、发送界面代码string tel ="";string str =""; if (dropTel.SelectedValue =="-1")if (txtTel.Text.Trim().Length ==0){ str +="手机号为空!";}else tel =txtTel.Text.Trim();if (dropTel.SelectedValue =="0"){ str +="手机号为空!";} 简单实用的短信通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唐佳作,吴耀康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广西南宁530001)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电信运营商的短信业务已经不是主流, 但短信业务还是有一定的市场。在批量发送通知信息、身份验证登录等方面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软件工程思想为指引, 在对短信通知平台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完成短信通知平台的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 最后利用https://www.doczj.com/doc/c43443389.html, 开发了简单实用的短信通知平台,为单位和个人之间的信息沟通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字】软件工程;短信通知平台;https://www.doczj.com/doc/c43443389.html, DOI:10.16707/https://www.doczj.com/doc/c43443389.html,ki.fjpc.2018.03.072 142··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实施方案设计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方案 2012年XX月

目录 一、建设背景 (3) 二、建设原则 (3) 三、建设目标 (4) 四、建设内容 (5) 4.1总体架构 (5) 4.2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6) 4.2.1目录体系建设目标 (6) 4.2.2目录体系标准建设 (6) 4.2.3信息资源目录平台架构 (7) 4.2.5信息资源目录平台功能 (9) 4.2.4目录体系内容建设步骤 (10) 4.3信息资源交换体系 (11) 4.3.1交换体系建设目标 (12) 4.3.2信息资源交换平台架构 (12) 4.3.2信息资源交换平台功能 (13) 4.3.3交换体系内容建设步骤 (14) 4.4政务信息资源库 (15) 4.4.1政务信息资源库架构 (15) 4.4.2政务信息资源库功能 (15) 4.4.3资源库建设范例 (18) 五.扩展主题应用 (24) 六.建设步骤 (24) 6.1准备阶段 (24) 6.2信息资源调研阶段 (25) 6.3系统软件建设阶段 (25) 6.4内容建设阶段 (25) 6.5培训阶段 (25) 6.6验收阶段 (25) 6.7服务阶段 (25)

一、建设背景 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随着电子政务建设政策支撑环境快速发展和政府部门纵向系统日趋成熟,我县各部门间对于共享交换和信息资源的发开利用需求越来越迫切。XXX县根据中办发[2002]17号、[2004]34号等有关文件的精神和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并结合我县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整合,从而增强政府监管和服务能力,提高行政质量和效率,带动全县行业、领域和社会信息化建设,加快我县振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建设原则 1、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分阶段分解建设任务,各参建单位按照规划的要求,明确建设目标、重点和步骤,分工负责,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层推进。 2、需求主导,讲求实效 从应用需求出发,紧密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创新,突出重点,强化应用。以应用带动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整合的工作的推进 3、统一平台,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现有的全县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加强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使有限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用。 4、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标准先行,用标准规范电子政务建设,促进信息资源整合、流程再造和应用系统整合;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综合平衡安全成本和风险,把强化技术手段与健全管理体制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健全全县电子政务标准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

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设计方案

安全生产信息化平台设计方案

修订记录

目录 1 系统设计概述 (4) 1.1 任务目标 (4) 1.2 需求分析 (4) 2 系统组件设计 (4) 2.1 组件架构 (4) 2.2 组件简介 (4) 3 系统组件说明 (5) 3.1 应用物联网感知设备 (5) 3.2 数据中继服务器 (6) 3.3 通信服务器组 (6) 3.4 主(备)服务器组 (6) 3.5 系统访问终端 (7) 4 系统工作流设计 (8) 4.1 工作流架构 (8) 4.2 工作流简介 (8) 5 系统工作流说明 (8) 5.1 第三方接入 (8) 5.1.1 前期项目数据接入 (8) 5.1.2 监管部门数据接入 (8) 5.2 危险源数据导入 (9) 5.2.1 危险品数据导入 (9) 5.2.2 企业数据接入 (9) 5.3 大数据平台构建 (9) 5.4 实时监测功能实现 (9) 5.4.1 固定设备检测 (9) 5.4.2 移动设备检测 (9) 5.5 预案处置功能实现 (9) 5.5.1 危险评估预案 (9) 5.5.2 应急预案 (9) 5.5.3 应急指挥 (9)

1系统设计概述 1.1任务目标 进一步加强新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合作机制,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安全生产监管需要,实现危险化学品源头控制,全程管控,对危险化学品仓储、流量、流向实时监控及应急救援。 1.2需求分析 ●完善基础数据建设包括一企一档、危险化学品流量流向、SDS库等模块; ●开发GIS系统保证安全生产信息的共享; ●开发危险化学品经营仓储(包括仓储和自有储存)、生产、使用、重大危险源等企业安 全生产监管信息模块; ●开发危险化学品经营仓储(包括仓储和自有储存)、生产、使用、重大危险源等企业安 全生产监控及预警模块; ●开发危险化学品仓库应急救援信息模块; ●实现新区公安局、建交委、文广局、气象局及相关区域应急队伍、物资等职能部门的数 据共享; 2系统组件设计 2.1组件架构 2.2组件简介 组件类别:

企业服务资源整合研究.docx

企业服务资源整合研究 研究发现,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资源建设仍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忽略了各类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整合。信息化建设的不完备导致了信息资源不能被有效的利用、资源不能被有需求的企业检索、各类信息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不强。这样的一系列问题反映出中小企业服务资源整合、利用滞后严重,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1]。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云计算[2]被提出,它可以将一切的服务信息和资源整合成“云服务”,政F的一些部门和中小企业之间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利用。云服务平台的数据中心服务器可以安全的存储企业的大量信息数据,当用户需要调用某个数据的时候只需接入对应的云端网络,就可以下载自己需要的信息。存储在云上的信息资源,企业人员可独自占用,更可以和他人共同开发利用,充分发挥资源的可用性。云技术构建的服务平台可通过个性化的定制和优化云服务,来实现信息化系统与现实中企业运营活动紧密的结合,这样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竞争优势,使中小企业可以灵活的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3]。 1云计算理论研究 1.1云计算的定义云计算是在对计算机系统的并行式计算、分布式计算和聚合分布资源的网格计算研究的基础上被提出的。计算机科学发展到今天对云计算仍没有一个普遍一致的科学定义。应用最广的云计算定义是网格计算专家刘鹏给出的定义:“云计算是把运算任务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企业数据中心与互联网相连,这样企

业可以把需要的资源切换到相应的应用程序上,根据自己的需求访问远程计算机和存储空间。在对云计算研究的基本上延伸出一个新概念就是云存储[4],是指应用聚合分布资源的网格计算等技术和集群分布式文件处理系统把大量的存储设备集合起来共同协作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读取功能的系统。也就是说当企业用户需求的服务是大量信息的存储和管理时云计算系统就转变成了云存储系统。 1.2云计算的关键技术研究以数据资源为中心的云计算,是一种数据密集型的超级计算。它在存储管理、计算任务的并发控制、程序的制定模式和系统管理等方面都具有非常大的优势[5]。1)分布式存储技术:中小企业使用数据时对数据的可靠性和高用性要求比较高,首先云计算接收数据和保存数据采用的是分布式存储的方法,然后再以软件的可靠性即冗余存储的可靠性来处理一些不稳定因素,最后保证整个应用系统数据的可靠与稳定。2)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云计算系统的资源调度和计算任务的并行操作对用户来讲是完全透明的,即企业在购买服务的时候不需要了解云后台是怎样运行的,只需要输入要求就能得到服务。云计算系统中可以把任务自动分成多个子任务的编程模式叫MapReduce模式,这种编程模式可以实现任务在计算节点中的快速调度和分配。执行任务时系统中划分的子任务都分配到计算机集群当中进行并行处理,这样可以提高效率,而且还充分利用了闲置资源,同时MapReduce编程模式还具有很强的容错性。3)数据管理技术:在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时候云计算系统就需要对自己所存储的全部大数据集进行分析和筛选处理,数据读取操作的频率会远远大

短信平台设计与实现

毕业设计(论文)短信平台设计与实现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20 年月

短信平台设计与实现 学生姓名: 指导老师: 摘要 短信平台是基于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直接提供的短信端口与互联网连接实现与客户指定号码进行短信批量发送和自定义发送的。它分为软件单机版(带客户端)CS 结构和网络共享版BS 结构。论文就是探讨基于CS结构设计,使用C#开发语言和SQL2005为数据库进行开发的一个项目。论文首先阐述了短信平台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其内容。接着对短信平台数据库设计做了概要介绍,得出整个系统的数据库设计结构。在详细设计阶段,用独立章节详细介绍了短信平台系统中主页面面的设计思路及其功能的实现,并给出了效果图以及部分重要代码。阐述了短信群发模块的设计过程及实现效果。在系统测试阶段,具体介绍了测试的目的、任务、方法以及具体测试过程。最后对整个设计过程作概要总结,以及一些感受。 关键词:CS结构,C#,SQL ,Server, 2005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MS platform Author : Tutor : Abstract SMS platform is based on China mobile, China unicom, China telecom provide direct messages with Internet connection realization and port customer designated number for SMS sending and custom send batch . It is divided into software single version (with client) CS structure and network sharing edition BS structure. Paper is discussed based on the structure design, use CS c # development language and SQL2005 for database development projects . It firstly expounds the SMS platform research background, significance and contents . Then the SMS platform briefly introduces database desig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whole system database design structure . In the detailed design phase, with the independent chapter introduces SMS platform system homepage aspects of design thinking, and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unction of, and gives the rendering and some important code . Expounds the design process of message group module and realize the effect . In system testing phase, introduces the purpose of testing, task, method and the specific test process . The final design of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summary, and some experience summary . Key words: CS structure,C#,SQL Server 2005

数据信息资源整合研究与实践 周虹霞

数据信息资源整合研究与实践周虹霞 发表时间:2019-07-19T12:33:23.2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2期作者:周虹霞 [导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数据、信息资源急速膨胀,由于数据标准规范不统一、兼容性等各方面的问题,导致大量数据信息形成“信息孤岛”,不能及时有效的融合共享,使信息的开放利用、服务社会大打折扣。 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 100006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数据、信息资源急速膨胀,由于数据标准规范不统一、兼容性等各方面的问题,导致大量数据信息形成“信息孤岛”,不能及时有效的融合共享,使信息的开放利用、服务社会大打折扣。鉴于此,本文根据当前国家博物馆数据信息资源管理的现状,就解决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进行一些可行的研究。 关键词:数据信息;资源整合;元数据 前言 数据信息资源整合过程中最为常见、最为突出的就是数据兼容性问题。由于数据信息的来源和形成环境不一致,数据格式没有统一的标准,数据信息不能集中起来,容易形成“孤岛”,最终导致数据信息资源共享困难,进而影响其利用效果。 1数据信息资源整合途径 1.1统一资源管理软件平台 借助一款适合自身工作环境及情况的信息管理软件是一个较好的途径。长期以来,各单位依据自身的行业习惯、操作规程等条件自主建设软件是造成数据信息不兼容的主要原因之一。信息管理软件的数据库结构、设计模式、实现方法等都不一样,那么要避免数据库不兼容,采用统一的软件管理平台,无疑是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但是实施的难度较大,需要统一部署。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利用专网统一部署或统一软件平台,采用分布式系统来解决数据信息资源的兼容问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1.2统一数据格式标准 如果软件平台无法统一,可以尝试建立统一的数据库系统和接口及相关数据标准。数据库是数据资源与应用软件的基础支撑。虽然不同软件使用的数据库结构不一样,但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共享和导入、导出还是比较容易实现的。模式化存储数据信息的数据库结构,规范、统一数据字段、命名规范等细节,使得在数据库层面基本保持一致,预留标准统一的数据接口,那么即使软件在数据处理层面、操作层面和视觉层面有再大的差异,对数据信息的共享、利用、整合也不会带来很大影响。统一数据库格式标准对数据信息的利用和兼容性问题处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能给整合数据信息资源带来非常大的便捷。 1.3统一转换方式 统一转换方式对于解决数据信息兼容性问题有自身的优势,但也有一定的弊端,具有较大的风险性。因为这种方式具有依赖性,它依附于第三方软件,如果第三方软件出现问题,那么就会出现全盘崩溃的局面,会使我们陷入被动的局面,因而在使用中需要更加妥善的管理,并作出相应的灾害预案处置安排。 2数据信息资源现状 国家博物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基础数据资源,数据涵盖国博业务相关的藏品、展览、科研、教育、考古、财务、人员等各方面,资源类型包括多媒体信息、文档信息、数值信息及其他类型。这些数据信息资源存储在各个应用系统中,分散管理。因此,有必要建立统一数据信息资源中心,实现国博信息资源共享和统一数据交换,提供统一的数据展现分析服务,以此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为领导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2.1信息类型需求 根据对国博业务管理需求分析及应用领域界定,国博信息化建设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可以分为基础业务信息、基本统计信息、动态信息、公众信息、服务信息、其他信息5类。 2.2数据资源整体规划 将国博数据资源按不同功能可划分为三大区域,分别是应用业务数据区域、管理数据区域和系统数据区域。 (1)业务数据:主要包括OA数据、邮箱数据、图片影像等多媒体数据、文档及各业务应用系统产生的数据等。 (2)管理数据:包括国博信息化管理所需的标准规范数据、决策分析数据等。 (3)系统数据:包括元数据、基础信息数据、信息资源目录数据。 3信息资源库建设 国博建设综合业务服务平台对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其中包含建设信息资源库系统平台。该平台的建设是在系统整合过程中对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的收集、访问、管理、交换和集成,为各相对独立的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提供了统一的WEB入口和数据协同,它包括以下方面: (1)结构化数据集成:就是处理多个数据源多数据库之间的数据移动。采用的主要数据处理技术有数据复制、数据聚合和接口集成。 (2)非结构化数据包括图像、文档、网页和媒体等,它们的集成包括非结构化数据的管理、检索、分类、转换、共享、存档等多个方面。 3.1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及其应用的性能和调优建立在良好的数据库架构设计基础上。本项目建设应结合国博信息化资源的建设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信息资源数据库的统一设计,包括数据库安全设计与用户权限设计、数据库管理和维护设计。 本系统后台数据库为关系型数据库ORACLE。在数据库开发过程中,要遵循数据库工程的方法和标准,尽可能减少反复。要有阶段性的规范化文档。要加强数据库日志管理,及时检查用户操作日志严防非法登陆。采用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等手段防止数据库信息泄露和损坏。加强数据库审计功能,设定审计规则并加强设计检查。 3.2元数据管理 元数据是描述数据库内数据的结构和建立方法的数据,重要的元数据包括数据源结构、目标数据库结构、数据转换规则等,应根据系统总体元数据标准进行元数据提取和著录,形成各共享数据集的元数据应用方案。数据库建设中,可将其按用途的不同分为三类,技术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