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初中生物学该如何学好、学精

浅谈初中生物学该如何学好、学精

浅谈初中生物学该如何学好、学精
浅谈初中生物学该如何学好、学精

浅谈初中生物学该如何学好、学精

摘要:教书五年了,总是有很多学生问我,生物学该怎么去学才能学好?面对这些问题,我只是从普通的学习方法中大概地给学生讲述了一下,但事实是应该指导学生怎样学习生物学?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本文就初中生物学该如何去学提出了我的思考。

关健词:生物学如何学理解

曾经,在一次期未考完之后,我问学生:你们认为生物是文科还是理科?学生普遍认为是文科,我说这就是成绩较低的症结了。正是因为很多学生把生物当作文科来学习,就像学政治、学历史一样的,采用死记硬背的办法,结果有的同学明明背过了,考试却不能考出较好的成绩来。事实上,生物学科是一门科学,属于理科的范畴,但又不能像学数学一样的学习,数学需要严密的逻辑思维、推理、演算,不断的练习提高能力,但生物学科不能这样学,它通常不需要计算,关键是形象思维、理解知识,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才能真正变成你自己的知识,答题也就不会出错了。

作为只有十二岁左右的孩子,他们的理解能力往往滞后于记忆能力,即使记住了,由于理解不透,也会在考试紧张的情况下张冠李戴答错题。有一位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这次考了90多分)考前的一天找我说:“老师,您再给我讲讲根尖,我怎么也不明白分生区和伸长区细胞的变化。”成绩优秀的学生尚且如此,那学习一般的学生或者是更差的学生就可想而知了。可见,对于理解能力尚不够完善的学生来说,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学习的生物课就明显成为他们的一大困难了。

当然,很多学生在当时上课的时候往往是理解了,可过后不再巩固也就淡忘了,再重新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又感到似曾相识却不知道怎么下笔了或者混淆了,所以,要让学生既理解又记住。

首先要理解,然后要有时间来记住并不断运用,就能够在脑海里留下深刻印象了。但由于生物学科在初中属于“小科”,甚至相当多的人说是“副科”,也就不可能给这个学科很多的时间来加以巩固应用了,匆匆地赶完了进度再回头,当时理解过的知识因为忘却又变得不理解了。

至此,我也就找到了一个提高生物成绩的绝妙办法:要么增加课时,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之后,还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巩固练习,就像数学一样,讲过一个定理,然后紧跟着若干的训练来巩固,这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不能增加课时怎么办?那就是第二种方法——每天给学生布置一定的题目来完成,并且要检查,对于不能按时完成的要督促完成,经过每天的训练也能强化记忆。但这样问题又来了,生物学科的教师往往都担任着许多班级的课程,有

的老师可能会担任着七、八个班级的课程,那怎么能有那么多时间每天检查学生的作业情况?可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看起来很简单的一句话,要落实起来却没那么容易。

由此审视我们的教材和考试,就低年级的初中生来说,目前生物课本的要求和考试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我们开设生物课、进行生物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多年的生物教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初中生物对于学生来说是太难了。刚刚大学毕业时看看初中的课本是那么简单,简直就是小儿科,在教学中总会不自觉地给学生补充很多、扩展很多,结果学生却难如老师意,但老师还常常抱怨学生:怎么这么简单的知识都不会?我不是再三强调过了吗?随着教学时间的推移,越是研究初中的学生和教学,越是感到初中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远没有达到教材所期望的程度,考试的难度又超过了课本的难度,结果就导致学生只能学到一半甚至不到一半的知识了,这也许就是数年来学生的生物成绩一直很低的原因所在。

好多年了,只要到了期中、期末考试,从平均分上看,生物成绩总比历史、地理等同等地位的学科要低许多,甚至会不及格。不是一所学校,而是每所学校都基本是这样。为什么生物成绩比历史、地理普遍低?那肯定是教材的问题和试卷的问题了。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学生应该能理解,但事实是他并不理解,就像我当年上高中时用了一节课都背不过来“生产力”、“生产关系”的概念一样,一直到上大学我依然不懂。这就是说,学生们的理解力远没达到我们教材中知识要求的高度,而考试有时不断变着法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际上又进一步提高了对理解能力的要求,那学生在不能理解的基础上即使熟背了某个问题,但只能举一不能反三,那是谁的问题?假如个别班级、个别老师的成绩偏低那是老师的问题,假如普遍偏低的话,那就不应该是学生的问题、也不能是老师的问题,而是教材和考试的问题了。只能说,我们教材的难度太高了,我们考试的难度更高。

新课改生物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要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但什么是“生物科学素养”?生物课程标准中是这样描述的:“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我理解为,假如说要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的话,仅仅靠理解了、记住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所理解的生物学素养,简单的说应该包括生物学知识、生物学能力,还有生物学情感。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就是刚才所分析的要理解加记忆,同时还有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方法,比如科学、严谨的实验,观察,调查等;而生物学能力呢,不仅要有理解生物学知识的能力,还有对所学知识迁移的能力,也就是生物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更重要的还有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或决策实际问题的能力;生物学情感,我认为一方面是对生物学知识的热爱和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就是通过生物知识的学习所产生的热爱自然、尊重自然、敬畏生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情感。假如一个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生物学知识并能对各种生物进行不同的实验,但是却无视其它生命的尊严,像刘海洋一样用实验法来证明狗熊对硫酸的反应,这不能说他是具有生物科学素养的。

由此可见,学习生物学,不是简单的一句话能说得清楚的。怎样学习更有效?人不是物,人的大脑不是个简单的容器,知识和技能要是不能和自己的内心情感融合,就永远不可能内化成为人的能力和素质。所以,要真正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任重而道远…… (广东省中山市坦洲实验中学黄瑞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