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全面安全排查资料清单

煤矿全面安全排查资料清单

煤矿全面安全排查资料清单
煤矿全面安全排查资料清单

煤矿全面安全排查资料清单

————————————————————————————————作者: ————————————————————————————————日期:

煤矿全面安全排查资料清单

一、安全管理组

(一)“一般规定”项目检查需要提供的资料清单

1.安全生产资质证照类证件:

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和营业执照。

2.安全生产专职管理机构建立的文件;专职人员配置的名单。

3.管理干部每月下井记录(入井记录)。

4.跟班和带班记录。

5.矿(公司、处)副总以上分工包保区队文件规定;实施安包保区队安全检查的记录。

6.安全费用提取的相关文件规定;安全投入年度计划;安全费用使用情况证据性资料等。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项目检查需要提供的资料清单

1. 安全生产生产责任制汇编本。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本:

其制度内容应至少包括: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安全会议制度;

(3)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4)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5)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6)入井人员管理制度;

(7)管理人员包保工作面及下井、跟班、带班制度;

(8)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岗位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9)矿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系列化);

(10)事故报告制度;

(11)安全举报制度;

(12)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13)安全考核和奖罚制度;

(14)安全培训管理制度;

(15)各种设备、设施检查维修制度;

(16)国家法规明确要求建立的其它制度。

3.隐患排查管理资料:

(1)隐患排查治理闭合管理制度;

(2)隐患排查整改分级分类管理资料;

(3)制定的重大隐患治理措施;

(4)自纠自查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及处置消耗台账记录。

4.基本建设管理资料:

(1)矿井基本建设、技术改造主体工程与安全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或使用的证据性资料;

(2)矿井杜绝“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的证据性资料。

5.上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文件、会议传达贯彻资料。

(三)“安全生产技术管理”项目检查需要提供的资料清单

1.矿井技术管理网络体系机构资料(健全各组织机构)。

2.矿井安全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1)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贯彻制度;

(2)工程技术方案设计管理制度;

(3)矿井生产能力核定和上报制度;

(4)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科技进步制度;

(5)资源管理制度;

(6)“三量”管理制度;

(7)矿井水平、采区、工作面接替规划制度;

(8)矿井水文地质测量管理制度;

(9)“三下”采煤技术管理制度;

(10)技术图纸、资料管理制度;

(11)其它技术规范要求制订的技术管理制度。

3.防治突出管理资料:有突出危险的新建矿井及突出矿井新水平、新采区必须编制防突专项设计。

4.矿井区域瓦斯治理资料。

5.矿井水害治理治理工程设计审查批准制度。

(四)“安全培训管理”项目检查需要提供的资料清单

1.矿、区队两级培训管理机构建立的资料。

2.贯彻学习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相关安全培训的规定的证据性资料;学习贯彻国家安监总局第30号令、第44号令和第52号令的证据性资料。

3.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副职的安全培训责任制。

4.年度安全培训计划下发的行政红头文件。

5.安全培训的《月度安全培训计划》。

6.每月安全培训专题会议召开的证据性资料。

7.全员安全培训档案。

8.《安全培训工作检查制度》及每月进行一次自查自纠工作记录,检查结果与安全奖惩挂钩的证据性资料。

9.职教部门每月一次的安全培训需求调查证据性资料。

10.基层区队认真开展“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学习活动的证据性资料。

11.基层区队安全活动日全员培训的证据性资料。

12.人力资源部门每月向职教中心(宣教科)提供职工岗位变动情况的证据性资料。

13.基层区队每月前向职教部门上报需培训的人员的资料。

14.特种作业人员调整之前培训证据性资料。

15.“三项岗位”人员和一般工种安全资格证书管理资料。

16.职工外培资料。

17.职教部门安全培训经费管理资料。

18.教学管理制度、学员管理制度、教师岗位责任制及其执行情况的证据性资料。

19.兼职教师的选聘、培训、考核、上岗的管理资料;专职教师数量的符合性证据资料;男专职教师数量符合性证据资料。

20.专职教师每季度深入现场的证据性资料。

21.安全培训班办班计划;教师教案;学员考试试卷;上课考勤记录;培训总结;学员评教记录。

22.培训办班档案资料。

23.年度教研、教改计划及其执行的证据性资料。

24.组织公开课或观摩课活动的资料;举行“三优”评选资料。

25.培训效果调查的证据性资料。

26.基层区队每月对本单位参培人员情况总结和提出建议的资料。

27.安全培训每月对区队有考核并与工资奖金挂钩的证据性资料等。

(五)“应急管理”项目检查需要提供的资料清单

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日常工作机构建立的证据性资料:

(1)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工作机构建立的文件;配备专职人员或兼职人员的证据性资料;

(2)应急救援小组建立的证据性资料。

2. 应急管理职责建立和完善资料:

(1)应急机构职能设定;

(2)应急救援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和成员的职责;

(3)应急救援各专业组的职责。

3.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资料:

(1)工作例会制度;

(2)应急职责履行情况检查制度;

(3)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重大灾害等)排查制度;

(4)应急宣传教育制度;

(5)应急培训制度;

(6)应急预案管理制度;

(7)应急演练制度;

(8)应急值守制度;

(9)应急救援队伍管理制度;

(10)应急投入保障制度;

(11)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管理制度;

(12)应急医疗救护保障制度;

(13)应急救援交通运输工具保障制度;

(14)应急救援通讯保障制度;

(15)应急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16)应急救援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等。

4.应急救援救护队伍管理资料:

(1)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矿山救护规程》的相关规定建立矿山救护队的证据性资料;

(2)矿山救护队资质认证证件和合格证;

(3)矿山救护队实行军事化管理和训练的证据性资料;

(4)不具备建立矿山救护队条件的煤矿应组建的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和志愿者应急救援队伍证据性资料;兼职和志愿者队伍训练计划

和实施训练的证据性资料;

(5)与专业矿山救护队签订的救护协议。

5.救护队伍装备器材配置与管理资料:

(1)矿山救护队配备装备、器材清单

(2)装备、器材的管理职责和管理制度。

6.应急预案资料:

(1)《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 /T9002—2006)》等法律法规有效文本;

(2)本煤矿危险源分析、风险评价和重大风险确认的证据性资料;

(3)2012年度重新修订和评审换版的应急预案有效版本;《评审专题会议纪要》;《对专家组评审意见的修改情况说明》等;

(4)应急预案向集团安监局、总调度室备案的有效性证据;

(5)应急预案颁发、下发的证据性资料。

7.应急宣传教育资料:

年度应急宣传教育工作计划;计划实施的证据性资料。

8.应急培训资料:

(1)年度的应急培训计划(可以和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合并);

(2)应急培训计划审批程序;

(3)培训计划实施的证据性资料。

9.应急演练资料:

(1)《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指南》(国务院应急办涵〔2009〕62号)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国家安监总局2011年第130号公告);

(2)《应急演练规划》及审批证据;

(3)《年度演练计划》及审批证据;

(4)《应急演练方案》评审和批准证据;

(5)应急演练计划和方案实施的证据性资料。

10.应急通讯与信息保障的资料:本矿应急值守制度及24小时应急值守记录。

11.物资与装备保障资料:

(1)应急救援需要的设备、设施、装备、工具、材料等物资清单;

(2)应急救援物资的管理制度或管理措施。

12.交通与运输保障资料:

(1)应急救援交通运输工具清单和设备操作联系人联系方式清单;

(2)交通和运输应急保障的管理制度或管理措施。

13.医疗与救护保障资料:

(1)应急医疗急救器材清单;

(2)与附近三级以上医疗机构签订应急救护服务协议。

14.技术保障资料:建立的应急救援所需要的技术专家人才库资料。

15.经费保障资料:应急救援资金渠道保障管理措施或管理制度。

16.应急管理法规、文件资料和档案:《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等;国家涉及应急管理的法规,包括国务院第376号令、第493号令、第570号令;国家行政规章,包括安监总局第17号令、第37号令、公安部第61号令;国务院应急办、国家安监总局应急管理相关文件;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评审和应急演练标准;河南省及平顶山市安全管理相关文件;集团应急管理文件等;应急救援修改图纸及其他资料。

(六)“职业健康管理”检查项目需要提供的资料清单

1.机构、职责建立的资料

(1)职业安全健康工作领导机构、工作机构建立的文件;

(2)配备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的证据性资料;

(3)管理职能和职责完善的资料;

(4)《集团职业安全健康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规章制度建立的资料:

(1)职业安全健康责任制;

(2)职业安全健康年度规划及实施方案;

(3)工伤保险制度;

(4)推广和应用职业危害防治四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制度;

(5)作业现场职业危害防治检查制度;

(6)职业危害防治设备、设施运行管理、维护和检修制度;

(7)放射、高毒等特殊作业管理制度;

(8)职业危害防治的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和岗位操作规程;

(9)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及评价制度;

(10)职业安全健康宣传教育制度;

(11)职业安全健康培训制度;

(12)职业安全健康工作会议制度;

(13)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

(14)职业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制度;

(15)职业危害相关内容向职工告示、告知制度;

(16)职工职业健康“三期”(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检查制度;

(17)职业禁忌劳动管理制度;

(18)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制度;

(19)职业危害防护用品配备、发放、使用和管理制度;

(20)职工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21)职业危害事故应急管理制度;

(22)重大职业危害事故(事件)报告制度;

(23)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24)职业安全健康档案资料管理制度;

(25)职业危害事故(事件)调查、处理、责任追究制度;

(26)职业安全健康绩效考核奖惩制度;

(27)职业安全健康经费保障和使用管理制度;

(28)职业病病人权益保障制度;

(29)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其他职业安全健康制度等。

3.职业健康领导小组正常运行的资料:

(1)领导小组定期(每季度至少一次)分析研究部署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证据性资料;

(2)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等相关要求的资料:

——《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52号/2012年度版本);

——《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国务院令第619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国办发〔2009〕4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发〔1987〕105号);

——《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7号);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8号);

——《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9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0号);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1号);

——《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试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文件/安监总煤调〔2010〕121号);

——《关于加强职业健康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家安全监管总局文件/安监总安健〔2011〕132号)等。

4.职业危害前期预防管理的资料:

(1)建设项目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的资料;

(2)职业危害控制设施竣工验收的资料;预评价报告;

(3)建设项目主体工程与职业危害防治设施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生产或使用的证据性资料;

(4)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完成的证据性资料。

5.劳动过程防护职业危害管理的证据性资料:

(1)制定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

(2)职业危害因素防治安全技术措施;

(3)作业规程、操作规程;

(4)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检测与评价的证据性资料;

(5)职业性中毒、噪声控制、粉尘防治措施;防护设备设施完好和有效使用的证据性资料;

(6)急性重大职业病事故医疗急救用品、通讯装置、报警装置配置的证据性资料;有效使用的证据性资料;

(7)剧毒物质使用清单及管理制度、技术措施等资料;

(8)放射性物质使用清单及管理制度、技术措施;

(9)劳动防护用品的合格采购、按标准配置和发放的证据性资料;

(10)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备、装置管理台帐;

(11)按规定周期对本单位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检查、考核和责任的记录。

6.职业健康监护管理资料:

(1)依法与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书》;

(2)职业危害相关信息书面告知的证据性资料;

(3)《年度职业健康“三期”(岗前、岗中和离岗时)职业健康体检计划》;

(4)上岗前的职工进行职业安全健康体检的证据资料;

(5)在岗服役的接触职业危害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体检证据;

(6)将离岗的职工组织职业健康查体的证据;

(7)职业健康档案资料。

7.职业病诊治与职业安全健康权利保障资料:

(1)本单位职业病人管理台帐和职业病病人档案;

(2)职工在职业安全健康10项权利维护和保障的证据性资料:——接受职业安全健康教育培训权;

——了解现场职业危害及职业危害防治措施权;

——要求提供职业危害防护用品权;

——要求改善生产作业条件权;

——职业安全健康批评、检举和举报权;

——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无职业危害防护措施作业权;

——获得职业安全健康体检;

——获得职业病诊疗和服务权;

——获取本人职业安全健康监护资料权;

——参与本单位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权。

二、采掘(爆破)管理组

1、最近的采掘工程平面图、矿井定员情况表。

2、三下采煤技术情况、收集的相关资料。

3、矿井生产计划、采面接替编制计划。

4、采面初采初放专项会议纪要。

5、采面作业规程和安全措施(包括审批,贯彻学习的记录、签名及考试试卷)。

6、综采面安装和回撤的专项措施。

7、采面支柱入井前压力实验记录采煤工作面结束后支柱检修记录。

8、冲击地压的预测预报、防止冲击地压的安全措施。

9、矿井井巷的单项工程的施工设计。

10、掘进施工作业规程(包括审批,贯彻学习的记录、签名及考试试卷)。

11、巷道贯通和揭露老空区、老巷前制定的安全措施。

12、井巷大修施工组织设计,维修井巷安全措施。

13、矿井下发的爆炸物品管理文件、专业会议的记录。

14、矿井爆炸物品管理的自检记录。

15、爆破材料管理各项制度和各级部门的岗位责任制。

16、放炮员的持证台账、培训情况记录。

17、公安部门核发的《爆破物品储存许可证》。

18、爆破作业编制的爆破说明书。

19、采煤、掘进、爆破管理质量标准化考评办法、记录、台账。

三、防治水专业组

1、《防治水规定》中的五种图纸。

2、《防治水规定》中的十五种技术台账。

3、制度方面:

《水害防治岗位责任制》、《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制度》、《水害预测预报制度》、《水害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探放水制度》。

4、设计及措施方面:

(1)《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

(2)矿井、采区、采掘工作面探放水设计;

(3)《雨季“三防”应急预案》及演练报告;

(4)《防隔水煤(岩)柱设计》《水淹区积水面以下的煤岩层中的采掘工作设计》及批复、《开采水淹区域下的废弃防水煤柱安全措施》及批复、《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及批文;

(5)《采掘工作面钻探、物探报告》、《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专门设计》及批复、《雨季“三防”工程专门设计》、《井口和工业场地内

建筑物的高程低于历年最高水位时防、疏、排水措施》、《防井口附近或塌陷区内外的地表水体灌入井下安全防范措施》;

(6)水泵技术性能、检测资料。

四、“一通三防”(通风、防瓦斯、防灭火)管理组

(一)通风系统

1、矿井通风系统图、通风网络图、通风系统立体示意图;各采区通风系统图;多煤层开采的分煤层通风系统图。

2、通风瓦斯日报、月报,配风计划、测风记录。巷修月报。

3、矿井开拓、准备采区的通风设计;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巷道贯通措施等。

4、矿井、矿井一翼、整个采区通风系统调整公司审批意见。

5、串联通风措施。

6、使用尾巷、高位抽排巷制订的安全技术措施。

7、通风阻力测定、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报告。

8、通风设施施工、验收台帐。

9、反风演习报告,对反风设施及防爆门的检查维修记录。

10、通风安全仪器、仪表校验报告及台帐。

(二)防治自然发火

1、开采煤层自然倾向性鉴定报告。

2、矿井防治自然发火综合技术措施,放顶煤工作面的防灭火专项设计。

3、密闭、上隅角、回风巷及其它可能发热地点的防火检查记录。

4、火区管理卡片。启封火区的计划及措施。

5、防火检查人员、灌浆人员配备情况。

6、注浆管路系统图。

7、灌浆工作计划、考核记录及管理制度。

(三)瓦斯管理

1、瓦斯和二氧化碳涌出量等级鉴定报告,鉴定结果批复文件。

2、瓦斯异常信息分析制度及措施落实记录。

3、有害气体检查制度、检查点设置及检查记录、台帐。

4、瓦斯监测日报表、瓦斯检查手册、瓦斯检查班报。

5、回采工作面专项瓦斯综合治理措施,启封密闭、排放瓦斯安全技术措施。

6、一通三防”办公会议记录及签名表。

7、甲烷检测仪每班发放台帐。

8、瓦斯检查员出勤工本、光学甲烷检测仪台帐及检验情况。

五、防突(防突、抽采)专业组

(一)防突管理

1.突出矿井各煤层突出危险性鉴定、区域预测及划分结果、公司技术负责人批复文件。

2.新采区防突专项设计及批复文件;工作面区域瓦斯治理措施及批复文件。

3.突出采掘工作面消突评价及需公司批复的文件,使用综掘机措施的报批文件。

4.区域防突措施抽放半径、局部措施排放半径测定(各煤层);突出敏感性指标和临界值考察报告。

5.采掘工作面防突措施及修改补充措施。

6.采区、工作面瓦斯地质图,采掘工作面工程平面图,本煤层钻孔施工图,钻孔终孔报告单、预测(效检)单、地质预报通知单、放炮记录本。

7.瓦斯压力、瓦斯含量台帐,突出参数测试台帐,煤样化验台帐。

8.突出采煤工作面回采前公司验收记录,矿移交报告和区域措施异常情况记录。

(二)抽放管理

1.瓦斯抽采管理和考核奖惩制度、打钻监管及验收制度、抽采工程检查验收制度、抽采钻孔考核管理办法、防突抽采例会制度。

2.(1)四图纸:

①矿井瓦斯抽采系统图;

②抽采钻场及钻孔布置图;

③抽采泵站供电系统图;

④泵站平面与管网。

(2)四记录:

①抽采工程验收记录;

②抽采参数测定记录;

③抽采系统巡回检查记录;

④泵站抽采参数测定记录和值班记录。

煤矿通风质量标准化检查资料清单

煤矿质量标准化排查情况 1、通风系统资料完善情况: 1111.巷道贯通安全技术措施,编制、贯彻、打印存档。1112.通风系统图,打印最新并签字盖章。 1121.测风报表(月、旬),打印。 1122.矿井风量计算方法。 1123.通风计划(规划)。 1141.通风系统审查。 1142.反风设施检查及维护记录,每季一次。 1143.防爆门检查记录,每半年一次。 1144.反风演习计划,每年一次。 1145.反风演习报告,每年一次。 1211.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报告,每5年一次。1212.矿井通风阻力测定,每3年一次。 1221.通风能力核定。 1241.通风巷道检查记录,每月一次。 1242.回风巷道失修率统计台账,每月一次。 1243.通风巷道断面现状检查记录(或台账),每月一次。1244.失修巷道维修记录,每月一次。 1245.通风系统阻力分布情况台账,每月一次。 1251.主要通风机装置主要漏风率测定记录,每年一次。

1261.安全监控系统图,制作,打印。 1262.主要通风机运行记录。填写、存档。 1263.主要通风机应安装正压计、负压计和全压计,安装。 2、局部通风资料完善情况: 2111.局部通风测定报表(旬、月),打印。见通风月报表 2112.局部通风机管理台账。 2141.局部通风机自动切换试验记录。规程128条 2142.局部通风机风电闭锁试验记录。规程128条 2143.局部通风机运行记录。 3.通风设施资料完善情况: 3111.密闭管理台账(含编号、位置、构筑日期、规格、构筑材料、墙厚、栅栏、警标、掏槽、裙边等) 3121.密闭检查记录。列表检查。(含编号、位置、瓦斯、一氧化碳、栅栏、警标、牌板、支护、卫生、墙面质量、掏槽、裙边等)3211.风门管理台账。(含编号、位置、构筑日期、墙体规格、每组道数、构筑材料、墙厚、墙体角度、可通行类别、间距、防撞、联锁、开关传感器、掏槽、牌板、门扇厚度、门扇材质、门扇规格、底坎、支护、卫生、包边沿口等) 3212.风门检查记录。(含编号、位置、防撞、联锁、开关传感器、牌板、墙面质量、门扇质量、底坎、支护、卫生、包边沿口、瓦斯等) 4.瓦斯防治资料完善情况: 4111.总工任命文件。

煤矿安全风险评估报告审批稿

煤矿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案例示范: ××煤矿 ××××年度安全风险辨识 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年月日

目录

××煤矿××××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参与人员签字表

第一部分矿井危险因素 ××煤矿生产能力600万吨/年,采用平硐开拓,布置主平硐、副平硐、进风斜井、回风斜井四条井筒;主采2号煤层,平均厚度米;井下布置2个综采工作面,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矿井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1.顶板:2号煤层顶板为泥岩,粉砂岩,基本顶为细粒砂岩,中等稳定。 2.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t,绝对瓦斯涌出量min,采煤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t,绝对瓦斯涌出量min,掘进绝对瓦斯涌出量为min,属高瓦斯矿井。 3.煤尘:2号煤挥发分%,煤尘具有爆炸性。 4.自然发火:2号煤层不易自燃,自然发火期大于12个月。 5.矿井水:矿井正常涌水量37m3/h,最大涌水量56m3/h。各含水层富水性较弱,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6.冲击地压:2号煤层顶底板均为有弱冲击倾向性岩层,煤层无冲击倾向性。 7.运输提升:主运输采用阻燃型带式输送机,辅助运输采用无轨胶轮车。 … … 第二部分风险辨识范围

风险辨识范围包括矿井各大生产系统及下一年度采掘范围。根据矿井五年生产接续规划,下一年度矿井采掘作业集中在三采区、四采区两个采区,各采区分别布置1个综采工作面和2个综掘工作面,总产量600万吨,进尺7300米,采掘范围具体为: 综采一队回采三采区2303工作面,采完接2304工作面。 综采二队回采四采区2401工作面,采完接2402工作面。 综采活动范围为:2303、2304、2401、2402工作面回采。 综掘活动范围为:2304、2305、2402工作面回采巷道掘进。 … …。 第三部分风险辨识评估 ××××年××月××日,矿长×××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名单详见签字表)召开了年度安全风险辨识会议,布置年度风险辨识评估工作、职责分工,并由安全副矿长组织风险辨识评估知识培训。 ×至×日各小组分头收集资料,开展风险辨识评估;×日安检科对辨识评估报告、清单和管控措施进行汇总整理;×日,矿长组织会审。 一、风险辨识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通用资料整理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全面辨识、评估、管控矿井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以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提升安全保障能力,结合矿井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机构 (一)成立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 组长:矿长 常务副组长:安全副矿长 副组长:党支部书记、总工程师、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通风副矿长、安全副总工程师、机电副总工程师、运输副 总工程师、通风副总工程师、地测防治水副总工程师、采 掘副总工程师 成员:各职能科室科长、各生产队组长 (二)安全科为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管理部门。 (三)领导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科,安全科科长任办公室主任。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体系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工作小组负责领导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运行,负责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配置和保障,督促各单位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程、规定、行业标准等,检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 (一)矿长职责 1.矿长是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全面负责; 2.每年底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负责人开展下一年度安全风险辨识,重点对井工煤矿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冲击地压及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险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及时编制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建立可能引发重特大事故的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并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将辨识评估结果应用于确定下一年度安全生产工作重点,并指导和完善下一年度生产计划、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应急救援预案;列出年度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并在划定为重大安全风险区域设定作业人数上限; 3.矿井发生死亡事故或涉险事故、出现重大事故隐患或山西省发生重特大事故后,组织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区队负责人开展1次针对性的专项辨识; 4.负责组织实施年度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制定具体工作方案,保证管控措施的人员、技术及资金有保障; 5.每月组织对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

煤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面的双重预防安全风险风级管控

××煤矿 2017年度安全风险辨识 评估报告 2017年6月1日

目录

2017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参与人员签字表

第一部分矿井危险因素 ××煤矿生产能力45万吨/年,采用斜井、立井方式综合开拓,布置主斜井、副立井、回风斜井三条井筒;主采K1煤层,煤层厚度~米;井下布置3个高档普采工作面,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矿井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1.顶底板:K1煤层顶板上部为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中、上部为细砂岩,厚~11.72m,平均6.14m。煤层顶板上21.94m为浅灰色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夹1~2层泥岩、砂质泥岩,含油、气卤。属中等稳定。底板为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夹薄层泥质粉砂岩,有时含油,下部为浅灰色细~中粒长石石英砂岩,厚~6.48m,平均 2.2m。 2.瓦斯: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t,绝对瓦斯涌出量min,采煤工作面相对瓦斯涌出量t,绝对瓦斯涌出量min,掘进绝对瓦斯涌出量为min,属高瓦斯矿井,无突出危险性。我矿开采-19m、-90m水平时,委托四川煤矿安全技术中心于2016年8月对-19m、-90m水平下元炭煤层瓦斯参数进行了测定,测定的煤层瓦斯最大绝对压力为,瓦斯含量min;钻孔流量衰减系数,属于较难抽采煤层。透气性系数(),属于较难抽采煤层。煤的坚固系数;瓦斯放散初速度。 3.煤尘:K1煤层挥发分%,煤尘具有爆炸性。××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全市煤矿瓦斯等级和煤层自燃倾向性爆炸性鉴定结果的通知》(安监发〔2016〕123号)。 4.自然发火:K1煤层为不易自燃,自燃发火等级为Ⅲ类,自然发火期大于12个月。 5.矿井水:矿井正常涌水量30m3/h,最大涌水量45m3/h。各含水层富水性较弱,水文地质条件中等,水患危险性为Ⅲ级。 6.冲击地压:无冲击倾向性。 7.运输提升:××煤矿煤炭运输均采用阻燃型带式输送机,经主斜井运输至地面煤仓;矸石运输采用1吨U型矿车装车,经运输大巷防爆蓄电池机车运输至副立井井

最新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资料清单:附件汇编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检查资料清单 一、防灭火资料清单: 1、报告: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所有矿井);煤层自燃最短发火期鉴定报告;采空区自燃“三带”研究报告;自燃标志性气体临界值研究报告;火区注销报告。 2、设计:矿井防灭火专项设计;均压工作面防灭火设计;工作面灌浆/注氮设计(根据工作面防灭火措施编制针对性设计)。 3、措施:煤矿井上、下防火措施(或矿井综合防灭火措施。所有矿井);矿井防治采空区自然发火的封闭及管理专项措施(所有矿井);采掘工作面防治自然发火技术措施(放顶煤工作面单独详细编制,其它的作业规程中包含即可);启封火区方案及安全措施;回采工作面推进度慢/预计回收超过45天的防灭火措施;工作面灌浆/注氮及喷洒阻化剂、凝胶防灭火措施(相关的防灭火措施包含即可) 4、报表:束管监测日报表;均压工作面参数测定日报表;防灭火重点区域统计月报表 5、台帐、记录:灌浆/注氮及喷洒阻化剂、凝胶台账;火区管理管理台账(火区管理制度、管理措施、火区管理卡、火区监测记录);三带观测记录;自燃发火预测预报记录(自然发火观测站记录);井上下消防材料库材料管理台账及监测记录;采煤工作面封闭台账;工作面灌浆计划;地面消防水池检查记录。 6、图纸:防灭火系统图、火区位置关系图

8、是否存在以下重大隐患 防灭火重大事故隐患: (1)开采容易自燃和自燃的煤层时,未编制防止自然发火设计或者未按设计组织生产的; (2)高瓦斯矿井采用放顶煤采煤法不能有效防治煤层自然发火的; (3)有自然发火征兆没有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继续生产的。 二、抽采 (一)图纸类 1、矿井瓦斯抽采系统图 图纸图例是否齐全、 查工作面支管路与回风巷干管连接是否与设计一致 查管路上安全及监控设施图例是否齐全/是否与井下一致 2、地面固定(井下移动)瓦斯抽采泵站平面及管网布置图 图纸是否与现场一致 高低压分源管路是否与井下实际一致 3、瓦斯抽采钻孔实际施工图(轨迹图) 查实际施工情况是否与设计一致/不一致情况时是否有变更设计 4、抽采钻场及钻孔布置图 查瓦斯抽放系统图及抽采钻孔实际施工图

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XXX煤矿 安全风险管控措施2020年6月24日

目录 1、风险点的分类分级 (2) 1.1按风险点种类 (2) 1.2按风险点整改难易程度 (2) 1.3按风险点的严重程度 (2) 2、建立安全风险点排查整改治理体系 (3) 2.1 安全风险点排查方法建立健全风险点排查制度.. 3 2.2 风险点整改及上报 (4) 2.3 风险点整改验收及销号 (5) 2.4 重大风险点整改 (5) 3、建立责任追究体系 (6) 3.1加大责任追究力度,落实风险点排查整改责任 (6) 3.2建立“前追后究”制度 (7)

1、风险点的分类分级 1.1按风险点种类 按风险点种类可分为“一通三防”、水害、顶板、电气、提升、运输、设备、消防、安全管理和其他风险点。 1.2按风险点整改难易程度 按风险点整改难易程度可分为A级、B级、C级、D级、E级风险点。 A级风险点:整改难度大,矿井解决不了,需上报帮助组织整改; B级风险点:整改难度较大,井解决不了,需由矿统一组织整改; C级风险点:整改难度一般,区队解决不了,需由生产井统一组织整改; D级风险点:整改难度较小,班组解决不了,需由区队组织整改; E级风险点:班组能够现场立即整改。 1.3按风险点的严重程度 按风险点的严重程度可分为重大风险点、较大风险点、一般风险点。重大风险点是指严重危及安全生产,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危害和整改难度大,应当全部或局部

停产停业,需要投入资金、实施工程、更换装备并经过较长时间整改方能治理的风险点,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风险点; 较大风险点是指危及安全生产、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危害或整改难度较大、需要暂时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方能治理的风险点;一般风险点是指已经危及安全生产,任其发展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危害或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的风险点。 2、建立安全风险点排查整改治理体系 风险点排查整改工作实行3级管理,即班组、队和矿。 班组实行班排查,主要排查整改生产作业现场风险点;队实行日排查,主要排查整改本队作业区域内的风险点;矿实行旬排查,重点排查各单位或部门的重大、较大风险点。 2.1 安全风险点排查方法建立健全风险点排查制度 矿井按不同生产性质、工作范围、作业特点、危害因素分别编制各作业岗位风险点排查卡、班组风险点排查卡、队风险点排查卡、战线风险点排查表和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点排查表。矿保安战线、安全“八条线”编制战线风险点排查表。矿安检组编制全矿风险点排查表。 2.1.1岗位人员每班对照岗位风险点排查卡内容要求,

2020新版煤矿岗位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2020年煤矿各岗位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编制日期:二0二0年一月一日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第一节辨识评估的目的、原则、对象和范围 (1) 第二节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依据 (2) 第三节安全风险辩识评估的基本程序 (4) 第二章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和分类 (6) 第一节岗位人员概况 (6) 第二节岗位风险辨识过程 (6) 第三节岗位风险辨识结果 (6) 第四节岗位安全风险划分 (7) 岗位风险等级划分 (7) 第三章岗位安全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8) 第一节知识与技能缺陷 (8) 第二节思想和情绪因素 (8) 第三节利益与管理原因 (9) 第四节生产环境影响 (9) 第四章岗位风险分级管理 (9) 第五章各工种岗位风险管控措施 (11) 装、运、卸料工安全风险管控制 (11)

锚网支护巷道掘进安全风险管控制—临时支护 (12) 掘进安全风险管控制—永久支护 (13) 掘进工安全风险控制 (14) 一般电气维修工安全风险控制 (15) 一般机械维修工安全风险控制 (17) 地面电工安全风险控制 (19) 电焊与氧气切割工安全风险控制 (21) 管道工安全风险控制 (23) 车工安全风险控制 (25) 钳工安全风险控制 (27) 司炉工安全风险控制 (29) 锅炉维修工安全风险控制 (31) 矿井小绞车司机安全风险控制 (33) 矿井绞车信号工安全风险控制 (34) 井下电气设备检修安全风险控制 (36) 矿灯工安全风险控制 (38) 主通风机司机安全风险控制 (40) 主通风机电气维修工安全风险控制 (41) 主通风机机械维修工安全风险控制 (43)

主排水泵司机安全风险管控制 (45) 主排水泵电气维修工安全风险管控制 (47) 主排水泵机械维修工安全风险管控制 (49) 空压机司机安全风险管控制 (51) 空压机电气维修工安全风险管控制 (53) 空压机机械维修工安全风险管控制 (55) 变电所值班员安全风险管控制 (57) 井筒装备维修工安全风险控制 (58) 井下电钳工安全风险管控制 (60) 斜井上信号工安全风险管控制 (61) 斜井下信号工安全风险管控制 (62) 矿车维修工安全风险管控制 (63) 清理斜坡安全风险管控制 (64) 爆破材料保管员安全风险管控制 (65) 爆破材料运送工安全风险管控制 (66) 矿井爆破工安全风险管控制 (67) 掘进工作面瓦检员安全风险管控制 (69) 安全检查工安全风险管控制 (70)

煤矿全面安全排查资料清单

煤矿全面安全排查资料清单 一、安全管理组 (一)“一般规定”项目检查需要提供的资料清单 1.安全生产资质证照类证件: 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和营业执照。 2.安全生产专职管理机构建立的文件;专职人员配置的名单。 3.管理干部每月下井记录(入井记录)。 4.跟班和带班记录。 5.矿(公司、处)副总以上分工包保区队文件规定;实施安包保区队安全检查的记录。 6.安全费用提取的相关文件规定;安全投入年度计划;安全费用使用情况证据性资料等。 (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项目检查需要提供的资料清单 1. 安全生产生产责任制汇编本。 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汇编本: 其制度内容应至少包括: (1)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2)安全会议制度; (3)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4)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5)安全隐患排查制度; (6)入井人员管理制度; (7)管理人员包保工作面及下井、跟班、带班制度; (8)安全监督检查制度;岗位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9)矿用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系列化); (10)事故报告制度; (11)安全举报制度; (12)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13)安全考核和奖罚制度; (14)安全培训管理制度; (15)各种设备、设施检查维修制度; (16)国家法规明确要求建立的其它制度。 3.隐患排查管理资料: (1)隐患排查治理闭合管理制度; (2)隐患排查整改分级分类管理资料; (3)制定的重大隐患治理措施; (4)自纠自查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及处置消耗台账记录。 4.基本建设管理资料: (1)矿井基本建设、技术改造主体工程与安全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或使用的证据性资料; (2)矿井杜绝“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生产的证据性资料。 5.上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文件、会议传达贯彻资料。

煤矿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织金县贵平煤矿 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2017年1月

织金县贵平煤矿 重大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按照《贵州省关于构建安全风险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意见》(黔安办〔2016〕23号文件)要求,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方针,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控工作,提升安全风险管控水平,保障安全生产,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 为保证该项工作有效开展,并落到实处,特成立安全风险管控领导小组。 组长:袁传坤 副组长:张虎 成员:贾兆斌、丁泉、尹承举、宫德常、宋玉江、朱士华、冯克国、强同琛、栗军、徐新单、刘洋、朱忠文、秦成忠、于瑞胜、党峰、王军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安全科,于瑞胜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下设专业组: 1、技术组: 组长:张虎 成员为技术科所有人员 职责: (1)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并抓好矿井隐患排查工作; (2)抓好规程措施的编制、贯彻、落实工作。

(3)抓好现场技术管理工作,认真排查瓦斯抽放系统、通风系统监测监控系统、防治水和顶板技术管理工作,保证系统合理,实现技术保安。 2、安全生产组: 组长:丁泉 成员:贾兆斌、解西尚、于瑞生、杨会迎、胡敬友 职责: (1)重点检查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2)检查井上下物的不安全隐患和职工正规操作按章作业情况; (3)检查通防防突措施的落实情况; (4)抓好隐患治理落实情况。 3 、机电运输组: 组长:尹成举 成员:杨保国、王新国、丁为民、李广峰、李海治 职责: (1)重点抓好机电运输安全措施的编制及落实情况; (2)检查设备的不安全隐患。 (3)认真排查矿井供电安全,杜绝无计划停电及失爆现象。 4、通防及监测监控组: 组长:贾兆斌 成员:秦成忠、蔡其平、陈士超 职责: (1)检查通风系统运行稳定状况以及通风设施安全可靠程度;

煤矿安全风险辨识的及风险评估的方法

一、安全风险辨识的方法 安全风险的辨识即对矿井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结合矿井实际情况采取“经验对照分析法”从“人、机、环”三个方面进行辨识,并最终形成安全风险清单。为了保证辨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辨识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访谈、观察、交流、询问、查阅有关资料。 经验对照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的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 二、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 安全风险评估采用“风险矩阵分析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风险的大小由风险值来衡量,风险值等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乘积。具体的衡量方式和赋值方法见风险矩阵表。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可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和一般风险,对应是一级、二级和三级,分别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标识。(附件2风险矩阵图表) 三、风险管控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矿井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①可行性;②安全性;③可靠性。 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①工程技术措施;②管理措施;③培训教育措施;④个体防护措施;⑤应急处置措施。

风险的管控:根据风险的分级,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其中,一级风险由矿领导直接监管,二级风险由系统科室直接监管,风险点由所在责任单位总体管控,班组、岗位负责其责任范围内的风险管控;三级风险由责任单位直接监管,班组管控,岗位负责其责任范围内的风险管控,科室管理人员做好监督。 通风队风险辨识的及风险评估的方法 单位:通风队 2017年6月15日

煤矿2017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煤矿
2017 年度安全风险辨识 评估报告
2017 年 7 月 1 日
1 / 28

前言
为进一步提升+++煤矿管理水平,使矿井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切实做好《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考核定级办法》和《煤矿安全生产标 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中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专业标准化建设工 作,进一步加强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提高矿 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能力,实现一级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 煤矿由矿长何东升组织,全矿各层面管理人员参加,开展了 2017 年 安全生产标准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年度辨识和评估。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以安全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为基 础,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不安全行为管控为重点,通过制定针对性 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达到“人”、“机”、“环”、“管”的最佳匹配, 从而实现煤矿安全生产。
本次辨识评估严格以《煤矿安全规程》(2016 版)、煤矿隐蔽致 灾因素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根据矿井生产布局和矿井中长 远发展规划及年度发展规划,确定年度辨识范围,针对水、火、煤尘、 瓦斯、顶板等主要灾害和提升运输系统、构造、大型机械设备等可能 导致事故发生的致灾因素,进行了全面的辨识和分级评估,通过全方 位、全过程对事故多发的重点区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等方面存在 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分析和评估,建立矿井重大安全风险清单、绘 制风险管控流程图,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大大提升了全体员工的风 险意识,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对风险的管控能力,从而确保安全生产, 为有效防控重特大事故提供有力保障。
编写组:+++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办 2017 年 5 月
2 / 28

煤矿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煤矿 二〇一九年度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煤矿(加盖公章) 二〇一九年三月

××××煤矿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序号项目风险描述事故 类型 管控措施 分管 负责人 监管 部门 管控 区队 落实要求 一、采煤 1 初次 放顶 初次放顶时,支架初 撑力不符合要求,发 生顶板大面积垮落, 导致群死群伤。 顶板 事故 1.工作面所有支柱(架)要接 顶严实,初撑力必须达到《煤 矿安全规程》规定; 2.所有支架立柱齐全完好,各 压力表齐全完好。 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生产科 安全科 采煤队 1.专人巡检支架接顶、初撑力、支架完好 情况等是否满足要求; 2.安全科组织人员现场监督检查,发现问 题及时整改。 2 初次 放顶 初次放顶时,工作面 电气设备未进行停 电、闭锁,易发生瓦 斯超限,造成瓦斯爆 炸,导致群死群伤。 瓦斯 事故 1.装药前,工作面电器设备必 须停电,闭锁; 2.加强设备维修检查,杜绝失 爆。 机电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机电科 安全科 机电队 1.保证工作面瓦斯电闭锁装置灵敏可靠; 2.专人现场指挥,专人现场监督检查,工 作面未停电,瓦斯电闭锁不正常,禁止装 药放炮。 3 初次 放顶 强制放顶爆破,采空 区有害气体涌出,造 成人员中毒或瓦斯 爆炸,导致群死群 伤。 瓦斯 事故 放炮前,必须由专人将人员撤 离警戒区域。严禁将人员撤至 回风巷。 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生产科 安全科 采煤队 1.采煤队加强对员工培训,提高工人对强 制爆破放顶致灾的认识; 2.安全科组织人员现场监督检查,发现警 戒区域不符合规定、未执行一炮三检、三 人连锁放炮等,禁止放顶爆破。 4 回采回采过程中,出现顶 板离层,造成冒顶、 片帮,导致群死群 伤。 顶板 事故 1.按作业规程要求及时移架; 2.支架初撑力达到规定要求; 3.采煤机通过后,及时打开护 帮板。 生产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生产科 安全科 采煤队 1.严格按照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操控液压 支架; 2.安全科组织人员现场动态检查,发现隐 患,立即要求停止割煤,进行整改。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最 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最新版) 第一章总则 为进一步规范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全面体现预防为主的思想,实现对风险的超前预控,以预防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风险预控管理 各煤矿应建立并保持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程序,以全面辨识煤矿生产系统和作业活动中的各种危险源,明确危险源可能产生的风险及其后果,并对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监测、预警、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 一、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 煤矿应组织员工对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和风险评估,并确保: 1、危险源辨识前要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2、辨识范围覆盖本单位的所有活动及区域;

3、对所有工作任务建立清册并逐一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并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归档; (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和程序,且与现场实际相符; (2)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分级分类; (3)危险源辨识时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及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 (4)采用事故树分析法对系统(采掘系统、机电运输系统、“一通三防”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 4、工作程序或标准改变、生产工艺发生变化以及工作区域的设备和设施有重大改变时,能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5、发生事故(包括未遂)、出现重大不符合项时能及时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 二、风险管理对象提炼、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制定 在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分析的基础上,应提炼出相应的风险管理对象,并符合下列要求: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煤矿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矿各部门: 为全面辨识、管控矿井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规程等要求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 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各业务部门是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组织机构 (一)成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安全科,***同志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二)领导组职责 1、矿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2、安全副矿长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监督、

管理、考核。

3、各副矿长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各业务科室负责具体实施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 5、区队负责人负责本作业区域和工艺工序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6、班组长负责本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岗位人员负责本岗位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三)办公室职责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负责检查、督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实施,具体职责如下: 1、制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辨识程序、评估方法、管控措施以及层级责任、考核奖惩等内容; 2、制定安全风险辨识的程序和方法(通过对系统的分析、危险源的调查、危险区域的界定、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的分析、潜在危险性分析); 3、指导、督促各科室、区(队)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组织相关人员对全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5、承办上级部门和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程序、评估方法 (一)综合辨识程序 1、年度辨识评估

煤矿安全风险点的分类、分级管理及管控措施

煤矿安全风险点的分类、分级管理及管控措施 1、风险点的分类分级 (1)按风险点种类可分为“一通三防”、水害、顶板、电气、提升、运输、设备、消防、安全管理和其他风险点。 (2)按风险点整改难易程度可分为A级、B级、C级、D级、E级风险点。 A级风险点:整改难度大,矿井解决不了,需上报帮助组织整改; B级风险点:整改难度较大,井解决不了,需由矿统一组织整改; C级风险点: 整改难度一般,区队解决不了,需由生产井统一组织整改; D级风险点:整改难度较小,班组解决不了,需由区队组织整改; E级风险点:班组能够现场立即整改。 (3)按风险点的严重程度可分为重大风险点、较大风险点、一般风险点。重大风险点是指严重危及安全生产,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危害和整改难度大,应当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需要投入资金、实施工程、更换装备并经过较长时间整改方能治理的风险点,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风险点;较大风险点是指危及安全生产、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危害或整改难度较大、需要暂时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方能治理的风险点;一般风险点是指已经危及安全生产,任其发展可能导致人员

伤亡或财产损失,危害或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的风险点。 2、建立安全风险点排查整改治理体系 风险点排查整改工作实行5级管理,即班组、队、井和矿。班组实行班排查,主要排查整改生产作业现场风险点;队实行日排查,主要排查整改本队作业区域内的风险点;井战线、安全“八条线”实行周排查,主要排查整改分管生产系统、区域的风险点;生产井实行周排查,主要排查整改本单位重大、较大风险点;矿保安战线、安全“八条线”实行旬排查,全矿实行月排查,重点排查生产经营单位的重大、较大风险点。 2.1 安全风险点排查方法 建立健全风险点排查制度。生产井按不同生产性质、工作范围、作业特点、危害因素分别编制各作业岗位风险点排查卡、班组风险点排查卡、队风险点排查卡、战线风险点排查表和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点排查表。矿保安战线、安全“八条线”编制战线风险点排查表。矿安检组编制全矿风险点排查表。 (1)岗位人员每班对照岗位风险点排查卡内容要求,进行岗位风险点排查,班组长对本班组风险点排查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并持班组风险点排查卡对班组作业范围内风险点进行全面排查,发现风险点立即整改,确认无危险时方准人员作业。当班作业结束,收集整理风险点排查整改情况,形成班组风险点排查台账。

煤矿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煤矿安全风险辨识 评估报告

安全风险辨识 评估报告 编制单位:×××煤矿 ×月

目录第一章煤矿危险因素 第二章风险辨识范围 第三章风险辨识评估 第四章风险管控措施 附件1 重大安全风险清单

×××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参与人员签字表

第一章煤矿危险因素 一、矿区生产概况 ×××设计生产能力为:30万吨/年,×年经产能核定后,其生产能力为90万吨/年。采剥工程概况: 开采工艺:单斗-卡车间断开采工艺。 剥采计划:对煤矿东部进行剥离,剥离后采场将形成1个采煤台阶,4个剥离台阶,剥离台阶:高度10米,坡面角60°。,×××计划实施内排作业,剥离土方实现内排,降低排土费用。 二、存在的危险因素 在总结历年煤矿安全生产经验基础上,借鉴安全评价有益资料,再考虑剥离区地质环境,经综合分析,庆升露天煤矿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1.边坡滑坡:随开采地质条件变化及各种人为因素而出现的边坡滑坡; 2.交通运输事故:主要采用自卸车进行土方运输,运输过程中因车辆、人、环境等出现的各种车辆伤害事故; 3.火灾:來至煤层自燃以及外来火种引发的各种火灾; 4.触电伤害:变配电场所、维修车间及矿区内各种电气设备,其使用及维护不当造成的触电伤害; 5.煤层自燃发火:×号褐煤自燃周期为×个月,属于易自燃煤

层;剥离及储存过程中应将煤层暴露时间和储存周期控制在自燃周期以内; 6.煤尘:×号褐煤挥发分高,煤尘具有爆炸性;采掘过程中产生容易煤尘,运输、粉碎过程中也易产生煤尘,煤尘不但不利于职业健康,同时也对正常运转的设备造成影响。 第二章风险辨识范围 以煤矿生产系统、运输系统、破碎系统为辨识范围,结合×××采剥计划,此次辨识的具体内容为: 1.生产系统:二个剥离作业单元内土方剥离及排卸作业,即将形成的4个剥离台阶及边坡,包含作为剥离台阶组成部分的安全挡墙、坡顶、坡底线,工作平盘的各种技术标准;最终出煤期,煤炭采剥环节各项安全技术措施。 2.运输系统:运输道路系统及服务运输系统的各种辅助工作; 3.排土系统:排土作业及服务于排土作业的各种辅助工作; 4.破碎系统:生产工艺对人员、环境、管理的提出的各项安全技术要求。 第三章风险辨识评估 1月20日,矿长×××组织各分管负责人和相关业务科室(名单详见签字表)召开年度安全风险辨识会议,布置年度风险辨识评估工作、职责分工,并由安全副矿长组织风险辨识评估知识培训。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平煤股份十一〔2017〕79号 关于印发《十一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制度(试行)》的通知 矿属各单位: 《十一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试行)》已经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平煤股份十一矿 2017年6月17日 平煤股份十一矿综合部2017年6月20日印发 (校对:王天永)平煤股份十一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制度(试行) 为全面辨识、管控矿井在生产过程中,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要求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机制 (一)成立十一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孔建伟、车云立 副组长:邰俊卿、杨峰、彭泽智、郑立、樊永东、董守文、史二听、樊胜强、李为民、陈星明、石涛 成员:各专业副总、业务科室科长(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检科,办公室主任由安检科科长张生亮兼任,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职责分工 1.党委书记、矿长负责十一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全面领导,组织制定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考核办法,负责全面落实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物资、技术、时间支持和资金投入保障;组织每月对划定重点安全风险区域和重大风险管控措施情况和管控效果进行一次检查,对重大风险及隐患组织公布和公示。 2.安全矿长负责牵头组织十一矿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负责落实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对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进行全面监督、检查、考核、协调;组织安检部门对重点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跟踪、督促、验收。 3.各战线领导负责组织实施本战线作业场所、生产系统、专项及年度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每旬针对本战线分管范围内月度安全风险管控重点实施情况进行一次检查分析,查看管控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并召开战线工作例会,不断完善改进管控措施。 (1)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及业务科室长(主任)负责具体实施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风险评估、分级管控技术和业务

煤矿安全风险辨识的及风险评估的方法

煤矿安全风险辨识的及风险评估的方法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一、安全风险辨识的方法 安全风险的辨识即对矿井风险点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结合矿井实际情况采取“经验对照分析法”从“人、机、环”三个方面进行辨识,并最终形成安全风险清单。为了保证辨识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辨识过程中需要进行现场访谈、观察、交流、询问、查阅有关资料。 经验对照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对照有关标准、法规、检查表或依靠分析人员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的评价对象危险性和危害性的方法。 二、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 安全风险评估采用“风险矩阵分析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风险的大小由风险值来衡量,风险值等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的乘积。具体的衡量方式和赋值方法见风险矩阵表。根据风险值的大小,可将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和一般风险,对应是一级、二级和三级,分别用红、黄、蓝三种颜色标识。 (附件2风险矩阵图表) 三、风险管控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矿井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①可行性;②安全性;③可靠性。 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包括:①工程技术措施;②管理措施;③培训教育措施;④个体防护措施;⑤应急处置措施。

风险的管控:根据风险的分级,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其中,一级风险由矿领导直接监管,二级风险由系统科室直接监管,风险点由所在责任单位总体管控,班组、岗位负责其责任范围内的风险管控;三级风险由责任单位直接监管,班组管控,岗位负责其责任范围内的风险管控,科室管理人员做好监督。 通风队风险辨识的及风险评估的方法 单位:通风队 2017年6月15日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资料清单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础资料清单 一、通风部分 (一)记录类 1、防爆门检查与维修记录 2、反风设施检查与维修记录 3、外部漏风测定记录 4、巷道失修记录 5、密闭检查与维修记录 7、“一通三防”各部门值班记录 8、通风设施检查、维修记录,包括风门、密闭、风桥、测风站等 9、仪器仪表调校、检验、维修记录 10、通风系统巡查记录 11、主要回风巷维修记录 12、主要通风机有计划停风记录 13、局部通风机有计划停风记录 14、局部通风机切换记录 15、局部通风机风电闭锁试验记录 16、局部通风机瓦斯电闭锁试验记录 17、主要通风机运转情况记录 18、“一通三防”隐患排查记录,包括各级单位的检查“三定表” 19、测风记录,测风记录包括原始记录、旬报、月报 20、通风例会记录、会议纪要 21、通风系统调整总结记录 22、瓦斯检查员交接班记录 23、瓦斯超限追查记录 24、上级文件、纪要、传真贯彻落实记录 (二)台账类 1、局部通风机管理台账 2、“一通三防”各部门调度台帐 3、通风设施管理台帐 4、仪器仪表管理台帐 5、各工种持证台帐 (三)报表类 1、“一通三防”月度报表 2、瓦斯检查日报表 3、瓦斯检查“三对口” 4、月度瓦斯巡回检查计划图表 (四)措施类 1、主要通风机无计划停电停风应急预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2、局部通风机无计划停电停风应急预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3、年度全矿性反风演习技术方案及措施 4、局部通风机有计划停风安全技术措施 5、特殊环节瓦斯管理的安全技术措施

6、年度瓦斯治理安全技术措施 7、瓦斯排放措施,包括瓦斯排放总结、贯彻记录 8、通风系统调整安全技术措施包括通风系统调整设计、通风系统调整总结、贯彻记录 9、巷道贯通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巷道贯通总结、贯彻记录 10、串联通风措施包括贯彻记录 (五)设计、报告类 1、反风演习总结报告 2、主要通风机性能测定报告 3、通风阻力测定报告 4、通风能力核定报告 5、月度配风量计划 6、年、季、月“一通三防”工作总结 7、采掘工作面“一通三防”设计,采掘工作面自评报告 8、瓦斯等级鉴定报告及批复 9、瓦斯涌出量测定报告及批复 10、瓦斯涌出量预测报告及批复 11、煤层瓦斯含量、瓦斯压力等参数测定报告 12、年度瓦斯治理技术方案 13、瓦斯防治中长期规划 (六)图纸类 1、通风系统图 2、分层通风系统图 3、通风网络图 4、通风系统立体示意图 5、瓦斯地质图 (七)制度类 1、爆破材料装卸、运输制度 2、爆破材料储存、保管制度 3、爆破材料发放、清退制度 4、雷管全电阻检查、编号制度 5、“一炮三检”制度 6、“三人联锁”放炮制度 7、爆破停送电制度 8、爆破撤人、设置警戒制度 9、爆炸物品现场存放、引药制作制度 10、残爆、拒爆处理制度 11、“一通三防”管理机构 12、各工种岗位责任制 13、一通三防管理制度 14、瓦斯管理制度 15、测风制度 16、瓦斯、二氧化碳和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检查制度 二、防灭火

煤矿岗位安全风险辨识清单

*****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措施手册 2017年7月 序言 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办《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依据国家安监总局《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规范》 (AQ/T/1093-2011)和国家煤监局《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煤安监行管[2017]5号),按照《永乐煤矿安全生产风险管控 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工作要求,**煤矿组织广大员工对各岗位作业中存在或潜在的风险进行评估辨识,相应制定 管控标准和措施,2017年7月底 完成本手册。 ****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7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9)

第一节辨识评估的目的、原则、对象和范围 (9) 第二节岗位安全风险辨识依据 (11) 第三节安全风险辩识评估的基本程序 (13) 第二章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和分类 (14) 第二节岗位风险辨识过程 (15) 第三节岗位风险辨识结果 (15) 第四节岗位安全风险划分 (15) 第三章岗位安全风险产生原因分析 (18) 第一节知识与技能缺陷 (18) 第二节思想和情绪因素 (19)

第三节利益与管理原因 (20) 第四节生产环境影响 (20) 第四章岗位风险分级管理 (20) 第五章各工种岗位风险管控措施 (22) 采掘部分 (22) 输送机司机安全风险管控制 (22) 装、运、卸料工安全风险管控制 (25) 锚网支护巷道掘进安全风险管控制—临时支护 (27) 锚杆巷道掘进安全风险管控制—永久支护 (29) 掘进机司机安全风险管控制 (33)

掘进工安全风险控制 (38) 机电运输部分 (40) 一般电气维修工安全风险控制 (40) 一般机械维修工安全风险控制 (46) 地面电工安全风险控制 (50) 电焊与氧气切割工安全风险控制 (53) 管道工安全风险控制 (57) 车工安全风险控制 (62) 钳工安全风险控制 (65) 司炉工安全风险控制 (6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