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精馏作业及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精馏作业及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精馏作业及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精馏作业及复习思考题

作业(计算题)

1、用常规精馏分离下列烃类混合物:

组分

甲烷 乙烯 乙烷 丙烯 丙烷 丁烷 ∑ 摩尔分数/%

工艺规定塔顶馏出液中丁烷浓度不大于,塔釜残液中丙烷浓度不大于,试应用清晰分割法估算塔顶塔釜产品的量和组成。

2、脱丁烷塔分离下列混合液:

组分

丙烷 异丁烷 丁烷 异戊烷 戊烷 己烷 iF

x (摩尔分数) iD

X (摩尔分数) 50.3410-? 4i a 平均值

工艺规定丁烷为轻关键组分,异丁烷为重关键组分。分离所得的塔顶产物组成已列于上表,各组分相对于重关键的相对挥发度也列于表中。料液为饱和液体。试

求最小回流比m R 。并应用清晰分割法进行塔顶和塔釜产品的量和组成的估算。

已知轻关键组分丁烷在塔顶产品中的回收率%,重关键组分异戊烷在塔釜产品中的收率为%。进料量F=983kmol/h 。

3、进料中含正辛烷(1),正庚烷(2),正己烷(3)(摩尔分数)。今要馏出液中正

庚烷浓度2,0.01D x ≤,釜液中正己烷3,0.01W x ≤,试求所需最少理论级数及在全回

流条件下馏出液和釜液之组成。已知各组分之相对挥发度为1,1 1.00a =,2,1 2.27a =,3,1 5.25a =。

4、某分离乙烷和丙烯连续精馏,其进料组成(摩尔分率)如下:

组分

甲烷 乙烷 丙烯 丙烷 异丁烷 正丁烷 ∑ 组成

a 平均

要求馏出液丙烯浓度 2.5%≤,釜液中乙烯浓度5%≤,并假定釜液中不出现

甲烷,在馏出液中不出现丙烷及其更重的组分。试求:(1)进料量为100kmol/h ,馏出液,馏出液和釜液的组成级流量;(2)若按饱和液体进料,进料温度为26℃,平均操作压力为,试用简捷法计算理论级数(塔顶采用全凝器);(3)确定进料位置。

5、拟以水为溶剂对醋酸甲酯(1)-甲醇(2)溶液进行萃取精馏分离,已知料液的x1F=,此三元系中各组分的端值常数为:

A 12=;A

21

=;A

2S

=

A S2=;A

1S

=;A

S1

=

试问当全塔萃取剂浓度为x

S

=时,水能作为该体系的萃取剂吗若当全塔萃取剂浓

度为x

S

=时,其萃取效果可提高多少

6、以水为溶剂对乙酸甲酯(1)-甲醇(2)溶液进行萃取精馏分离,料液的x

1,

F =(摩尔分数),呈露点状态进塔。要求塔顶流出液中乙酸甲酯的浓度x

1,D

=,其

回收率为98%,要求塔级上的浓度x

S

=,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倍。试计算溶液与料液之比和所需的理论级数。

(设已查得:A

12=;A

21

=;A

2S

=;A

S2

=;A

1S

=;A

S1

=)

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多组分精馏根据指定设计变量不同可分为()型计算和()型计算。

2、在塔顶和塔釜同时出现的组分为()。

3、非清晰分割法假设各组分在塔内的分布与在()时分布一致。

4、精馏塔计算中每个级由于()改变而引起的温度变化,可用()确定。

5、萃取精馏塔在萃取剂加入口以上需设()。

6、采用液相进料的萃取精馏时,要使萃取剂的浓度在全塔内为一恒定值,所以在()。

7、当原溶液为非理想型较强的物系,则加入萃取剂主要起()作用。

8、要提高萃取剂的选择性,可()萃取剂的浓度。

9、最低恒沸物,压力降低使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的组分增加。

10、在一定温度和组成下,A、B混合液形成最低沸点恒沸物的条件为()。

11、不加恒沸剂可完成恒沸物分离的方法有()和()两种。

12、分布组分是指在馏出液和釜液();非分配组分是指仅在()出现的组分。

13、多组分精馏中,关键组分是指()的组分。

14、回收率φ

HK,W 釜液W中()与进料中HK的流率之比,回收率φ

LK,D

是馏出液D

中()与进料中LK的流率之比。

15、清晰分割是指馏出液中除了()外,没有其他重组分,釜液中除了()外,没有其他轻组分。

16、若加入的新组分和被分离系统的一个或几个组分形成最低恒沸物从()蒸出。这种特殊精馏叫恒沸精馏。加入的新组分叫()。

17、若加入的新组分不与原系统中任一组分形成恒沸物,而其沸点又较原系统任一组分高,从釜液离开精馏塔。这类特殊精馏叫(),所加入的新组分叫作()。

18、在萃取精馏中所选的萃取剂使A

1S

值越大,溶剂的选择性()。

19、萃取精馏塔中,萃取剂是从塔()出来。

20、恒沸剂与组分形成最高沸点的恒沸物时,恒沸剂从塔()出来。

21、均相恒沸物在低压下其活度系数之比γ

1/γ

2

应等于()与()

之比。

22、特殊精馏是既加入(),又加入()的精馏过程。

(二)、选择题

1、A(轻组分)、B两组分的相对挥发度α

AB

越小,则()。

a .A、B两组分越容易分离; b.原料中含轻组分越多,所需的理论级数越少;

c. A、B两组分越难分离;

d.与A、B两组分的分离难易程度无关。

2、当普通精馏塔的产品不合格时,可以考虑()。

a.提高进料量;

b.降低回流比;

c.提高塔压;

d.提高回流比。

3、多组分精馏过程,当进料中的非分配组分只有重组分而无轻组分时,恒浓区出现于()。

a.上恒浓区出现于精馏段中部,下恒浓区出现于进料级下;

b.恒浓区出现于进料级上下;

c.上恒浓区在进料级上,下恒浓区出现于提馏段中部;

d.上、下恒浓区分别出现于精馏段和提馏段的中部。

4、吉利兰关联图,关联了四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哪个不是其中之一()。

a.最小理论级数;

b.最小回流比;

c.压力;

d.理论级数。

5.下列关系简捷法的描述哪一个不正确()。

a.计算简便;

b.可为精确计算提供初值;

c.所需物性数据少;

d.计算结果准确。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多组分精馏中,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满足分离要求将需要无穷多的理论级

b.多组分精馏中,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无论多少理论级都不能满足分离要求

c.回流比R的值趋于零时的回流比叫最小回流比;

d.多组分精馏中,回流比小于最小回流比时整个精馏塔将无分离作用。

7、全回流操作不能用于()。

a.正常生产稳定过程;

b.开车时;

c.当产品不合格时进行调节;

d.实验室研究传质过程。

8、用芬斯克公式求全塔理论级数时,式中相对挥发度应为()。

a.塔顶处的相对挥发度;

b.进料处的相对挥发度;

c. 塔釜处的相对挥发度;

d.全塔相对挥发度的平均值。

9、全回流操作时,精馏塔进料F、馏出液D和釜液W的流率应为()

=0,D=0,F=0; b W=0,D=0,F≠0;

c. W≠0,D≠0,F≠0;

d. W=0,D≠0,F≠0。

10、如果二元物系,γ

1=1,γ

2

=1,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a.正偏差溶液;

b.理论溶液;

c.负偏差溶液;

d.不确定。

11、关于萃取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哪一个不正确()。

a.汽液负荷不均,液相负荷大;

b.回流比提高,产品纯度提高;

c.恒摩尔流不太合适;

d.是蒸馏过程。

12、如果二元物系有最低压力恒沸物存在,则此二元物系所形成的溶液一定是()。

a.正偏差溶液;

b.理论溶液;

c.负偏差溶液;

d.不确定。

13、萃取精馏过程选择的萃取剂最好应与沸点低的组分形成()。

a.正偏差溶液;

b.理论溶液;

c.负偏差溶液;

d.不确定。

14、萃取精馏时若饱和液体进料,萃取剂应该从()进料。

a.精馏段上部;

b.进料级

c.精馏段上部和进料级;

d.精馏段下部。

15.“A

1S ’-A

2S

’-∣A

12

’∣>0”是加入溶剂在任何脱溶剂浓度(x’

1

为任何值)

时均能增加原溶液的相对挥发度(提高选择性)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以上三项都不是。

16、在萃取塔塔顶产品不合格时,可采用()方法来调节。

a.加大回流比;

b.加大萃取剂用量;

c.增加进料量;

d.减少进料量。

17、对于最高沸点恒沸物,压力增加使恒沸组成中汽化潜热小的组分()。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18、最有可能形成三元最低共沸物的三元物系是()。

a.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三个二元最低共沸物;

b.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三个二元最高共沸物;

c.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两个二元最低共沸物,一个最高共沸物;

d.物系中三个组分可两两形成以个二元最低共沸物,两个最高共沸物;

19、在下列单元操作中属于双向传质过程的是()。

a.吸收过程;

b.蒸出过程;

c.精馏过程;

d.以上三种操作过程。

20、关于恒沸精馏塔的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恒沸剂用量不能随意调整;

b.恒沸剂为塔顶产品;

c.恒沸剂可能是塔顶产品,也可能是塔釜产品;

d.恒沸精馏可用于间歇操作过程。

21、对一个恒沸精馏过程,从塔内分出的最低温度的恒沸物,则有较纯组分的产品应从()。

a.塔釜得到;

b.塔顶得到;

c.可能是塔顶得到,也可能是塔釜得到;d视具体情况而变。

22、对形成恒沸物的体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恒沸点其气相组成必等于液相组成;

b.经过恒沸点轻重组分互换;

c.在恒沸点,其露点温度和泡点温度相等;

d.其恒沸组成将随着汽化率的大小而变化。

23.容易形成恒沸物的为()。

a.各组份的化学结构相似,其沸点差较大;

b.各组份的化学结构相似,其沸点差较小;

c.各组份的化学结构不相似,其沸点差较大;

d. 各组份的化学结构不相似,其沸点差较小。

24.在下列单元操作中,汽夜两相近似看成恒摩尔流而误差较小的是()。

a.吸收过程;

b.蒸出过程;

c.精馏过程;

d.以上三种操作过程。

25.分离同一混合物采用萃取精馏与采用普通精馏相比()。

a.汽夜比更大些;

b.级效率更低些;

c. 级效率更高些;

d.精馏温度更低些。

(三)简答题

1、叙述用简捷法求普通精馏过程理论级数的步骤。

2、什么是恒沸精馏如何用三角相图求解恒沸剂用量。

3、叙述恒沸剂选择的原则。

4、说明沸点相近和相对挥发度相近是否为同一概念。

5、画出一个二元非均相恒沸精馏流程。

6、叙述用简捷法作萃取精馏过程理论级数的步骤。

7、萃取精馏的实质是什么如何提高其选择性。

8、对萃取精馏塔当塔顶产品不合格时,能否采用加大回流比的方法使塔顶产品合格如果不设回收段,把萃取剂与塔顶回流同时都从塔顶打入塔内,将会产生什么后果,为什么

9、甲醇(1),沸点,丙酮(2)沸点,溶液具有最低恒沸点,T=,x=的非理想溶液,如何萃取精馏分离时,萃取剂应从酮类选还是从醇类选请说明原因。

10、简述加盐萃取精馏是如何开发出来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