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变压器的接线方式及钟点数

变压器的接线方式及钟点数

变压器的接线方式及钟点数
变压器的接线方式及钟点数

变压器的接线方式及钟

点数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变压器的接线方式及钟点数的确定

判断变压器的联接组别方法

在变压器的联接组别中“Yn”表示一次侧为星形带中性线的接线,Y表示星形,n表示带中性线;“d”表示二次侧为三角形接线。“11”表示变压器二次侧的线电压Uab滞后一次侧线电压UAB330度(或超前30度)。

变压器的联接组别的表示方法是:大写字母表示一次侧(或原边)的接线方式,小写字母表示二次侧(或副边)的接线方式。Y(或y)为星形接线,D(或d)为三角形接线。数字采用时钟表示法,用来表示一、二次侧线电压的相位关系,一次侧线电压相量作为分针,固定指在时钟12点的位置,二次侧的线电压相量作为时针。

“Yn,d11”,其中11就是表示:当一次侧线电压相量作为分针指在时钟12点的位置时,二次侧的线电压相量在时钟的11点位置。也就是,二次侧的线电压Uab滞后一次侧线电压UAB330度(或超前30度)。

变压器接线方式有4种基本连接形式:“Y,y”、“D,y”、“Y,d”和“D,d”。我国只采用“Y,y”和“Y,d”。由于Y连接时还有带中性线和不带中性线两种,不带中性线则不增加任何符号表示,带中性线则在字母Y后面加字母n表示。

三相变压器在电力系统和三相可控整流的触发电路中,都会碰到变压器的极性和联接组别的接线问题。变压器绕组的联接组,是由变压器原、次边三相绕组联接方式不同,使得原、次边之间各个对应线电压的相位关系有所不同,来划分联接组别。通常是采用线电压矢量图对三相变压器的各种联接组别进行接线和识别,对初学者和现场操作者不易掌握。而利用相电压矢量图来对三相变压器各种联接组别进行接线和识别,此种方法具有易学懂、易记牢,在实用中即简便又可靠的特点,特别是对Y/△和

△/Y的联接组,更显示出它的优越性。下面以实例来说明用相电压矢量图对三相变压器的联接组别的接线和识别的方法。

1 用相电压矢量图画出Y/△接法的接线图

首先画出原边三相相电压矢量A、B、C,以原边A相相电压为基准,顺时针旋转到所要求的联接组。

如图1所示,Y/△-11的联接组别,顺时针旋转了330°后再画出次边a相的相电压矢量,此a相相电压矢量在原边A相与B相反方向-B的合成矢量上,由于原次边三相绕组A、B、C和a、b、c相对应,我们把次边a相绕组的头连接次边b相绕组尾,作为次边a相的输出线,由此在三角形接法中,只要确定了次边a相的连结,其他两相的头尾连接顺序和引出线就不会弄错。因此根据原次边相电压矢量便可画出Y/△-11组接线图,如图2所示。

2 用相电压矢量图来识别Y/Δ 接法的联接组别

如要识别图3所示的Y/△接法的联接组别,首先画出原边相电压矢量A、B、C,根据图3的接线图可以看出,次边a相绕组的尾连接C相绕组的头作为次边a相的输出线,由于次边a与原边A同相位,我们把次边a相相电压矢量画在原边相电压C和-A的中间,以原边A相为基准,顺时针旋转次边a相,它们之间的夹角为210°,由此这个接线图是Y/△-7组,见图4。

3 用相电压矢量图画出△/Y接法的接线图

首先画出次边a、b、c三相相电压矢量图,以次边a相相电压矢量为基准,逆时针旋转到所要求联接组,再根据此矢量图画出该组别的接线图。

如图5所示,先画出△/Y-5组的矢量图,再逆时针旋转150°,画出原边A相相电压矢量,此A相相电压矢量上,因此根据此矢量图便可画出△/Y-5组的接线图可

知,次边a、b、c三个头作为a、b、c三相的输出端,原边A的尾C的头,B的尾接A 的头,C的尾接B的头分别作为A、B、C三相的输出端,见图6。

4 用相电压矢量图,识别△/Y接法的联接组别

首先画出以次边a、b、c三相电压为基准的矢量图,再根据原边绕组的接法,只要将A相画在次边矢量上,以原边A相顺时针旋转到次边a相之间的夹角是多少,就知道该△/Y的接线图它属于第几组。

如图7所示,识别图中△/Y的接线图它属于几组,根据上面的方法,画出次边a、b、c三相相电压矢量图,从接线图中可以看出原边A相绕组的头连接B相绕组的尾作为原边A相引出线,因此我们把原边相电压矢量A画到次边矢量a和-b中间,而次边C相绕组的头作为次边a相输出,因此我们把次边矢量C当成是矢量a调相来使用,然后以原边A相顺时旋转到次边a相,它们的夹角为270°,因此这个接线图为△/Y-9联接组,见图8。

图7 △/Y接线图图8 △/Y接线图的相电压矢量图

由此可见,用相电压矢量图来对三相变压器各种联接组别进行接线和识别的方法简单易学,却在现场实践过程中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Yy2(Y/Y-2)图 Dy3(△/Y-3)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