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尼康摄影大赛获奖作品赏析

尼康摄影大赛获奖作品赏析

尼康摄影大赛获奖作品赏析
尼康摄影大赛获奖作品赏析

[标签:标题]

篇一:尼康摄影大赛作品赏析

特等奖《冰舞》作者:(北京)陈晓伟

《冰舞》喜获尼康“影像·从心”摄影创作大赛特等奖,确实出乎自己的预料。我想其中的一个原因,那就是从“相由心生”的传统理念来诠释理解主题“影像·从心”。主办者自然希望通过摄影——这一特定的艺术语言,达到传播摄影之力与摄影之美的目的。

我以为,摄影作为一种创作活动,它需要勤奋加上感觉。摄影与文字的不同之处还在于图片创作的机会大都不能积累,再轻的赛事,再小的热点,你不到场,就可能错过出“精品”的机会,因此勤奋是第一位的,正可谓“不以善小而不为”。

感觉有两种,一种是天生的,一种是后天的。后天的感觉来源于自觉的意识,除了大量的拍摄、图片鉴赏、相互交流外,还要从文学、电影、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中去寻找。只有基于丰厚文化底蕴而“突发”出的灵感,才能使你厚积薄发。

对一名专业摄影记者来讲,“影像·从心”固然重要,但是我更推崇“勤奋·从心”,“影像·从心”加上“勤奋·从心”乃我追求的目标,也是我履行职责和拍好照片的原动力。一等奖《家园》作者:(湖南)岳胜斌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天连水、水拥天,水天一色,美丽动人。我就生长在洞庭湖旁,洞庭湖就是我的“家园”。

春末夏初双休日的一个偶然机遇,几位相知的影友凑到一块儿侃“摄”,不知谁说了一声“走”,

于是我们抄起“家伙”坐上车,从城区跨过洞庭湖大桥,直奔君山大堤。只见那湖畔一排排水柳整齐伫立在水中,湖水影映,翠绿色的倒影真是美极了。再看,泛泛小舟在蓝天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宁静、清爽,就像一幅美丽的田园山水画。

下午5时许,湖区养鸭专业户老李头正赶一群水鸭(约1500多只)经过此地。天赐良机,影友们忙得不可开交,只听一片“咔嚓、咔嚓”快门声,而我呢?当时仅使用海鸥双镜头1204B相机,自擂是国产“哈苏”,于是,只好发挥它的特点,端着它,往前小跑,找到一处鸭子回家的必经之路,即水柳群像一个绿色小岛的地方。贴近水面,居高临下,架起相机“恭候”“贵宾”的到来。水中嬉戏的鸭群,有时也不服主人,水面上也不时出现零乱拥挤的场景,也就在主人将它们往前驱赶,这群鸭子基本上都朝同一方向——绿岛游弋时,我拍下了这幅取名为《家园》的照片。

一等奖《风雪归途》作者:(黑龙江)肖殿昌

尼康“影像·从心”提倡的是“相由心生”,摄影作品都是作者有感而发的,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文化艺术知识,厚积薄发,用心观察后采用艺术手法而创作出来的。

今年3月份,我到雪乡创作时,恰遇一场大雪,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大家被特有的雪景奇观所震撼,猛拍雪中风光,我也为景所动拍了很多雪景。因为我用的是数码相机,能即拍即现,我发现眼见的壮观景色变成瞬间景象时,竟显得那么平淡无奇。忽然来了灵感,何不把盖满白雪的苍松翠柏和雪白的山峦作为背景,将马爬犁和风雪中奔波的人们放在一起,这样既表现了白山黑水壮丽的风光景色,又反映出风雪严寒中人们不怕艰苦的乐观精神面貌。我从马爬犁上翻上翻下,爬冰卧雪,找了好几处比较理想的景点,创作出这幅比较理想的作品。

摄影界有风光派和纪实派之争,我倒觉得风光和纪实不过是同属于摄影艺术的一种题材门类,不应该有什么主次、轻重之分。风光摄影能展示大自然的秀美壮丽,陶冶人们的情操;

社会纪实摄影表现人世间的真善美,启迪人生,催人奋发。创作没有什么死定律,因为“相由心生”,摄影家就是要根据天时、地利、人和及个人喜好,打破常规大胆地创新,这样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感的摄影作品。

一等奖《跨越障碍》作者:(海南)蒋聚荣

2003年5月,我随某部三营进行野外战术训练,这是一支转战祖国大江南北,屡立战功的英雄部队。经过几天观察,我发现战士们训练特别能吃苦,摸爬滚打个个顶呱呱,可谓一支“陆上猛虎队”;而他们跨越各种障碍时如雄鹰展翅,是那样勇猛果敢又不失轻松飘逸……于回

是我就有这种创作灵感:将战士们轻快越障的背景定为傍晚火红的夕阳下,意味着我们的战士青春似火,为了祖国安宁,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为了更好突出主体,展示当代军人风采,达到动与静,虚与实的效果,我在傍晚支上三脚架,固定好尼康F100相机,选用17~35毫米广角镜头,采取速度优先1/30秒,富士200胶卷,一连拍摄了十多张,这是比较中意的一幅。

我认为摄影创作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愉快的过程,它不仅能展现摄影人无穷的创作智慧,还能拓宽摄影人广阔的胸怀,为社会留下一幅幅美好的精神财富。

二等奖《壮丽江河》作者:(四川)刘应华

青藏高原是祖国江河的发源地。有了江河的滋养,斑斓的大地,秀美的山川才有了生命灵性,有了万物生息繁衍……生于斯,长于斯,我从小就十分钟爱江河、崇拜江河。每每见到江河,回

总感到心灵深处有一种让人难以言表的撼动。

俯瞰江河,她舞动飘逸的身姿,像大地母体中流动的血液,给大地以生机和活力;她敞开胸襟,露出自然无穷无尽的坦荡之美,展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她蜿蜒拥抱,钟爱着每一处所触及的生命。在高空虽然听不到江河、溪流悦耳的流淌声,但能感受到宽广伸展的河流就在你的心灵中畅游,仿佛倾听着远古的传说,心底泛起无尽的遐想……。

艺术在于对生命的热爱。只有感悟了,你才更能理解大自然的生命、人与自然是怎样的“天人合一”。其实,人们真的需要在大自然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灵魂中去感悟生命的真谛,感悟人生的哲理。

篇二:2008-2009尼康国际摄影大赛作品欣赏

2008-2009尼康国际摄影大赛作品欣赏2008-2009尼康国际摄影大赛作品欣赏2009年08月11日10:39:33 来源:尼康官方网站大奖此奖项授予所有参赛作品中最优秀的作品,不受参赛组别所限。“希望的洞穴”Maung Maung Gyi (缅甸) 大会将大奖授予来自缅甸Maung Maung Gyi 先生的作品“希望的洞穴”。这幅极具感染力及充满戏剧性的作品令人联想起富有宗教色彩的油画。评委的评语为“这幅作品带有一种历久不衰的深度,即使数十年后再看这幅作品,仍然会被平静而充满力量的自然景致所感动”及“凝视着这幅作品,内心就会立刻变得虔诚、释怀”。

作者说:作者说:拍摄环境相片中的洞穴位于曼德勒市以南40公里,我花了45分钟攀上高山才到达洞穴的入口。众所周知缅甸是一个佛教国家,而这个洞穴就是专门给圣徒禅修冥想的地方,相片中的小僧侣就是圣徒中的一人。我一共去了三趟才拍到这幅相片,要捕捉阳光从洞穴入口洒进来的一刻,拍摄的时间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作品有什么感觉?作品如何表达“影像从心”?我能够感应到小僧侣的祈求,他正在找寻一条最短的路径通往佛教极乐世界。这个想法顷刻间从我的脑海涌进我的心扉,那一刻我用相机凝住这份感觉,那道阳光,我相信是佛陀派来照耀这位小僧侣的。其他感想我从年轻时代就喜爱摄影,虽然现在我是一个62岁的年老医生,但仍不减对摄影的热爱,我花了差不多五十年时间去捕捉大自然的美丽景致。我是一个佛教徒,我希望透过这幅“希望的洞穴”表达出我对佛教的虔诚及敬意。尼克尔镜头75周年纪念大奖尼克尔镜头75周年纪念大奖此奖项特别为纪念尼克尔镜头75周年而设,仅次于大奖,授予75能最佳运用镜头的摄影者。

“卡舒比森林的心脏地带”Kacper Kowalski (波兰) 大会将尼克尔镜头75周年纪念大奖授予来自波兰的Kacper Kowalski 先生的作品“卡舒比森林的心脏地带”。这幅作品有两个令人赞叹之处:独一无二的拍摄角度以及难得一见的绝色景致,这两个元素确切表达出“亲亲地球”的大赛主题。作者说:作者说:拍摄环境这幅作品是我玩滑翔伞时所拍下的,地点是波兰北部的卡舒比森林。对作品有什么感觉?作品如何表达“影像从心”?那时,我正在寻找一些能表现出秋天美态的形像,当我看见这个位于森林中央的小湖,我心想我找到了﹗其他感想最近我忙于筹备一个名为“季节”的大型计划,这幅作品是计划的其中一部分。“自由创作”组冠军自由创作”此奖项授予“自由创作”组中最优秀的作品。评委以摄影师独特观点及创意为

评判标准,题材不限。

“斗争”Zsolt Kudich (匈牙利) 大会将冠军授予来自匈牙利Zsolt Kudich 先生的作品“斗争”。这幅作品于紧凑的构图中呈现出两只飞鸟互相搏斗的瞬间,精准的镜头运用完美表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从富于震撼力的影像中可看出摄影师的技巧及功力。“亲亲地球”组冠军亲亲地球”此奖项授予“亲亲地球”组中最优秀的作品。评委的评判标准:摄影师如何通过作品展现其对广阔世界的理解,通过周围的环境、生活画面,以及其他人和事来点燃无穷热情。

“朋友”Peter Allinson (美国) 大会将冠军授予来自美国的Peter Allinson 先生的作品“朋友”。这幅作品以极佳的拍摄角度令鲸鱼看起来像对着镜头微笑,摄影师没有刻意营造精巧的构图,只凭着随心捕捉的自然景象去唤起大家对自然的关注,充份表现出那份惊人的信息传达力。天才横溢大奖此奖项授予4位30岁以下的摄影师,以表彰其新颖的摄影触角、优异的表现能力和他们传达出的年轻活力,得奖者由两个组中选出,独立于大奖及两个组的冠、亚、季军之外。大会将奖项分别授予来自俄罗斯的Elena Chemyshova 女士的作品“生命的流动”、来自土耳其的Aydin Berk Bilgin 先生的作品「阿门2」、来自美国的Danny Ghitis 先生的作品“恒河的沐浴者”以及来自日本的Yuuta Kawai 先生的作品“好好想想”。这4幅作品均流露出年轻人的活力、崭新思维及独特视野,表明4位获奖者都极有潜质成为未来独挡一面的摄影师。

“生命的流动”Elena Chernyshova (俄罗斯)

“阿门2”Aydin Berk Bilgin (土耳其)

“恒河的沐浴者”Danny Ghitis (美国)

“好好想想”Yuuta Kawai (日本) 所有获奖作品及获奖者简介将于尼康国际摄影大赛网站内公布。另外,尼康还计划为获奖作品举行摄影展,公开展出荣获大奖、天才横溢大奖及冠、亚、季军的20多幅作品。

篇三:尼康国际摄影大赛简介

尼康国际摄影大赛简介及其精彩作品赏析

一:大赛简介:

摄影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与音乐一样,它那永恒的力量超越了国籍、种族和文化的沟通障碍,直接的从内心的交流,即使没有语言,照片也能直接和我们对话。摄影就是这样一种特殊的富有意义的活动,摄影比赛则很好的创造了一个机会,让摄影世界各地朋友有机会的沟通与交流。无论是职业或业余身份,对摄影的热情都是相同的,摄影比赛这类活动能进一步加速和扩大全球的摄影文化发展。

几乎每个国际影像大厂都有自己的类似乎摄影比赛的活动,这其中比较知名的就要算是尼康的“Nikon Photo Contest International”了,这项比赛每年举办一届,历史已经接近40年。这40年,尼康从一个地区性的厂商发展成了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影像设备品牌,这项比赛也逐渐发展为最受摄影爱好者欢迎的全球性比赛之一。

共设4大项53个小奖项

参加这个比赛基本没有任何条件限制,因此报名的摄影爱好者非常多。06年~07年的尼康国际摄影大赛共收到来自全球135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作品共计47000余幅,共设特别奖一名,自由命题类别一、二、三等奖共16名,以“笑、笑、笑”为主题的固定命题奖16名,创意奖4名以及优秀作品奖16名。来自全球各地的10位著名摄影工作者、以及尼康御用摄影师作为主要评委,对参赛照片进行评选,最终选出了53幅极其优秀的摄影作品。

该比赛从1969年创立,历史接近40年

前一段时间,尼康公布了这次比赛的最终结果,53幅作品都是世界级的高水平,欣赏这些画面,您的内心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份感动。下面,咱们就来一起欣赏一下这些作品。

(完整版)人物摄影构图技巧全解

人物摄影构图技巧全解
篇一:十种摄影构图方法详解 十种摄影构图方法详解 摄影的基本要素有很多,包括曝光、用光、 构图等等,当一个新手拿到自己的第一台单反,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学习的时候,从构图入 手是个不错的方法。 构图是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但在摄影的过程 当中,人的思想始终是最为关键的要素,无论曝光、用光、构图或是其他什么拍摄方式,无非 是以照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在拍摄前构造画面就显得很重要了。当然很多风景照拍摄时 人为不可控,需要更多的是实地发挥。 相对于曝光、用光等更复杂的摄影技巧,构图显然是最基础也是最难把握的,一方面是 由于构图不需要依托什么特殊的设备,相机、手机甚至是手指搭框都可以构图,平时练习构图 也很方便,甚至不需要什么器材都可以学习。另一方面,摄影构图的严谨性却是很难掌握的。 数码化后的相机让人们在拍摄前缺乏思考,构图也变得随意起来。所以想要拍出有点水平的照 片,构图技巧还是要学会的,下面我们介绍 12 中创意摄影构图,看一遍只需 5 分钟,把它记 住灵活运用则是一辈子的本领,是摆脱新手的最佳训练要素。 1、三分法构图 将画面分割为三等份,在拍摄风景的时候选择 1/3 放置天空或者 1/3 放置地面都是风景摄 影师常用的构图方法。1:2 的画面比例可以有重点地突出需要强化的部分。天空比较漂亮的 话可以保留大部分的天空元素。整体画面也显得更为融洽。 2、井字构图 在学习拍照的时候,很多人会告诉你用井字构图法,把主体安置在三等分线的交叉点上。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说是最保险的一种,井字构图法的四个交叉点可以看作是画面的黄金分割点, 如此构图可以保证拍摄画面整体的和谐性。一直以来被广泛使用,但因为其泛用性,这种构图 很难有令人惊叹的照片出现。 3、对角线构图 2 对角线构图可以获得有趣的风景画面,以往水平线为主的风景照,在对角线构图下显得更 为生动活泼,画面被对角线构图切割后呈现两部分的照片内容。而对角线拍摄人像也是常用的 手段,让死板的人像照片更具有想象空间,画面也更活泼一些。 4、两分法构图 两分法构图就是将画面分为等份的两部分,这在风景照的拍摄中经常使用。将画面分成相 等的两部分,容易营造出宽广的气势。风景照中,一半天空一半地面,两部分的内容显得沉稳 和谐。这样的照片四平八稳,容易出好片,但画面冲击力方面略欠。
1/6

PS人像摄影后期润饰技巧——磨皮、修型、调色

人像摄影后期润饰技巧——磨皮、修型、调色 一、各种磨皮方法简介 高斯模糊最常见最方便,利用PS自带的基本工具就可以做到,缺点是处理人像特写时候,人物皮肤容易处理的太光滑变成塑料人。用一些插件例如TOPZA、KODAK、降噪磨皮速度很快,缺点还是不真实。最真实自然的方法是几种PS基本工具结合曲线、色彩平衡或者通道等技术,做出自然真实保留毛孔的人物皮肤。我总结人像有两种风格,一是糖水片那种白里透红的皮肤质感,看不到毛孔,但是也遵循光影原则,适合青春少女甜美风格;另一种是保留毛孔,光影感强,皮肤有各种颜色,商业人像和民俗人像中常用,但是相当费功夫。下图为两种方式对比: 二、清纯甜美磨皮 磨皮插件有兴趣朋友自己研究一下,在这里说一下高斯模糊磨皮方法。磨皮前后对比图,对不住这个姑娘了,希望她不要看到打我。。。

步骤1:首先要去除斑点,打开要处理的图片,复制一层,选择修复画笔工具。点击鼠标右键调节画笔硬度为0,间距默认,调节画笔到合适的大小,按住ALT键,在斑点附近空白处点击鼠标左键取样,松开ALT键,点击斑点,就消失了。这个过程有几个快捷键,按住ALT键双击带锁图层可以解锁,按住ALT+CTRL上下拖动图层可以复制一层,按住ALT键滑动鼠标滚轮可以放大缩小图片,按住空格键用鼠标可以拖动放大后的图像移动。

去斑完成如下: 步骤2:开始皮肤细化的模糊处理。把处理好的图层复制一份,执行滤镜里的高斯模糊命令,模糊半径根据图片大小而定,然后把模糊下面的那层复制一份,移动到模糊层的上方,现在形成了清晰-模糊-清晰-原始图层的格局。选择橡皮擦工具,调到适当大小,硬度为0,擦去第一层清晰的,露出下层模糊层,注意保留原始皮肤的明暗轮廓。见下图效果:

摄影大赛方案

见证五星级家居艺术殿堂来一次欧美包机之旅 “新时代杯”主题摄影大赛 前言: “达芬奇”事件一度让国内的高端家居市场很受伤,尤其对一些进口品牌,影响更大,为了挽回广大消费者对于国际家居品牌的信心,重振整个家居行业。新时代家居生活广场将在西博会宜居生活节期间,举办“新时代杯”主题摄影大赛,既让居民见证新时代五星级市场的魅力,也让杭城市民可以近距离的感受到国际大牌家具、建材的优良品质和超凡脱俗的魅力,让杭州乃至浙江感受到新时代所带来的世界潮流家居生活方式。 在本次摄影大赛中的获奖者,将有机会获得包机到欧美,发现世界知名家具、建材品牌之美。同时也为新时代的进口品牌正名,打消消费者的心中顾虑。 竞赛时间:9月17日——10月31日 获奖作品巡展时间:11月1日——30日 颁奖及欧美旅游启动式:12月(待定) 全程媒体合作:都市快报快拍网、浙江新浪微博 特别支持:浙江摄影协会 1. 摄影大赛启动仪式: 在第四届国际宜居生活节开幕式上,对本次摄影大赛进行现场发布,借此扩大赛事的影响力和参与度。

1).参与对象:浙江省摄影协会、杭州市摄影协会、媒体记者、合作品牌商、及部分消费者等(30——50人) 2).活动内容: 活动介绍和宣传:介绍此次摄影大赛的活动概况和意义。 启动仪式:在会场中央整齐的摆放三台巨大的中型摄像机,充分营造出摄影大赛启动仪式的活动氛围,随后由主办单位领导和摄影家协会代表同时按下中型机的快门,随即现场无数的闪光灯一起闪烁,宣告摄影大赛正式启动。 现场合影:邀请大赛主办单位领导、摄影家协会领导和出席活动的众多著名摄影师、都市快报媒体记者一起合影,为启动仪式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5. 大赛奖品:包机游欧美 在10月31日之前,将最终的确定名单,给合作的旅行社,包机游欧洲,由旅行社全程安排。 主线路:德、法、意、瑞四国,15700元∕人 线路含:** 品牌欧洲工厂一日游 人数:40人,由每个参与商户各提供1——5个名额作为促销大奖,其中摄影大赛可获得5个名额,同时为媒体代表留出1个名额) 进口品牌合作方式: 参与此活动的商户,将作为本届摄影大赛的特约合作品牌,在体现摄影大赛的各种宣传中都将有体现。同时。在活动的全程宣传中,软文上对合作品牌将做重点介绍。

人像摄影技巧大全

人像摄影技巧大全 随身携带灰卡以调整白平衡 当你打开AdobeCameraRaw或其他RAW图像编辑软件时,应用程 序总会出现要你选择自定义白平衡的选项。通常是一个滴管样式的 图标,你能通过点击图像上你认为正确的中性灰色来调整图像的白 平衡。 想象一下,你在一次拍摄中换了4个场景拍摄了近800张的照片,但那些照片全是用相机为你设置的自动白平衡拍摄的。800张照片 就有800个不同的白平衡数值,这对后期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噩梦。 假如你能在每一个场景,按照你的拍摄主题在第一次拍摄时用灰卡 设置白平衡,你将会节省许多后期时间。只要你在后期软件中打开 你最满意的一张照片,然后用滴管选取白平衡,然后你就能将其余 的照片进行同步白平衡调整,从而节省许多宝贵的时间。(如果你打 算更好的利用时间,最聪明的做法是,在拍摄时每隔30分钟或者随 着光线的变化设置一次白平衡。) 避免阳光直射 在阴天拍摄时要更加小心 云层就是大自然的柔光箱,适当厚度的云层能够丰富你照片的色彩,并且折射出意想不到的光线。 用RAW格式拍摄 始终对焦在眼睛上 用大光圈来获得浅景深 购买大光圈镜头的原因有很多,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它能帮我们在拍摄时获取浅景深。你可以用F2.8或者F4的大光圈镜头来获得 人像拍摄时需要的柔和自然光,而且它能够自然地虚化背景。

尽量不要用小于50mm的焦段拍摄人像,使用70mm或更长的焦段 你也许总会从拍摄对象那里听到“为什么我的脸看起来这么大?”的抱怨,要知道,任何低于70mm的焦段或多或少都会造成拍摄对象 的扭曲变形,虽然在低于50mm前都不会被明显的察觉。所以,最好 不要用小于50mm的焦段来拍摄人像。使用长焦镜头的压缩效果能增 加背景虚化的模糊程度,因此,我大部分人像的拍摄都是使用 120mm到200mm的焦段。 利用反射光 要学会掌控光线的方向,利用反射光,并尝试模拟出摄影工作室的灯光效果。把拍摄对象直接置于太阳的正对面并不是一个好主意,除非你想要得到一个利落的剪影。有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等云朵 移动到遮盖住太阳,这种时候往往能够产生非常明显的明暗对比效果。 了解F16准则 在你的脑子里必须要有一个正确的曝光基准,特别是当你在拍摄现场缺少测光工具时。F16准则讲的是在阳光普照的拍摄情况下, 把你的相机光圈值调到F16时,快门速度会是目前的ISO感光度的 倒数。举个例子来说,假如你相机ISO设置为100,而你的光圈设 为F16的话,快门速度应是百分之一秒。在多云的情况下(或者在阴 影下拍摄时),你只需要用F8的光圈代替就行了。当然假如你有测 光表或者灰卡,用以准确的测量曝光那是最好的。(注意:用灰卡测 量曝光的程序并不等同于设置自定义白平衡。) 从家里带一张床单和一些夹子 你们家储藏室有不用的旧丝质床单么?去把它找出来。当然,你 也可以选择去购买一张最便宜的白色床单。一张特大号床单就能做 成一个既神奇又便宜的柔光罩。床单成为太阳光的柔光罩的方式: 把床单的边缘缠绕夹紧在树枝或者绳子上,用以过滤太阳直射光, 特别是来自拍摄对象正上方的光 使用现有的反射光

摄影构图技巧好好学一下不会错的

摄影构图技巧 提到摄影,可能大多数朋友都会认为:就是选一处景色美的地方,人往镜头前一站,按下快门不就OK了吗!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看完这篇日志,很有可能会颠覆你的这一观点。 前言: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摄影师”随处可见,我也算是其中的一个吧。内行戏称我们这些业余“摄影师”是:一个傻瓜(一点摄影知识都不懂),拿着傻瓜相机(全自动相机),照镜头前面的傻瓜(傻傻地站在镜头前面)。 我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准备当摄影师,我和我的相机也拍不出什么“艺术”来,只是不想让人笑话我是“老外”。我写这个系列的日志更不是想当什么“老师”,这对我没吸引力,就当成我的学习笔记,把学习所得与朋友们分享、交流吧。如果你是“高人”,期待您的指点!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菜鸟的最爱:拍摄的主体(人物)站在画面正中,景物不知放到哪儿好,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体”。结果是,过于中心的构图,只会让画面变得缺乏层次感和变化,很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得到的是构图呆板、毫无生气和美感。 “黄金分割”与“三分法则” “黄金分割”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现象,简单的说就是将摄影主体放在位于画面大约三分之一处,让人觉得画面和谐充满美感。“黄金分割法”又称“三分法则”,“三分法则”就是将整个画面在横、竖方向各用两条直线分割成等份的三部分,我们将拍摄的主体放置在任意一条直线或直线的交点上这样比较符合人类的视觉习惯。拍摄时可直接调出相机的“井”字辅助线,将拍摄主体放在4个交叉点上,这样画面立刻就活了起来。

游船在画面中心画面整体显得十分呆板游船放到画面偏左1/3的位置后效果变协调了 对于对焦点位于中心的相机,可以先对准拍摄主体半按快门对焦,然后重新构图,过程要注意不要松开,要保持半按快门状态,并且不能前后移动相机和变焦。

人像摄影技巧之人像摄影拍摄角度

人像摄影技巧之人像摄影拍摄角度 一、人像摄影镜头的选择与搭配 需要用明确的焦距来拍摄的专项摄影并不多,而人像摄影就是其中之一。人像摄影中,不同镜头的选择与搭配所拍摄出的人像效果也是不同的。 对于大多数摄影者来说,都比较喜欢用焦距为85~100mm的中长焦镜头来进行人像拍摄,这类镜头通常被人们称作是人像镜头。使用85~100mm的焦距拍摄,不仅可以让摄影者在一个很恰当的距离范围内进行拍摄(离被摄体3~4m,留给自己和被摄主体一定的空

间,但仍能使被摄体充满景框),而且使用这个焦段的镜头拍出来的人像效果比较自然、真实,既不会像广角镜头那样引起面部失真,也不会像较长的长焦镜头那样引起压缩。 尼康24~120mm F/3.5~5.6变焦镜头 在人像摄影镜头的选择过程当中,很多摄影者经常在最理想的镜头焦距是选择85mm还是100mm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其实,摄影者完全可以选择一款能够包含这两段焦距的变焦镜头,比如尼康的24~120mm变焦镜头,它可以完全满足摄影的不同需要。这样,摄影者就可以在85~100mm的范围内选择任意焦距来拍摄自己想要的照片。

光圈F5曝光时间1/250s 焦距85mm感光度100 利用85mm定焦镜头拍摄的人像照片 虽然焦距在85~100mm的中长焦镜头比较适合拍摄人像,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利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当摄影者选用较长的长焦镜头拍摄人像时,可以更好地虚化背景,使画面更加简洁、明了。但要注意的是,长焦镜头对背景的这种虚化,可能会有些过度,略显不自然。

光圈F2.5曝光时间1/200s 焦距135mm感光度100 长焦镜头具有虚化背景和突出人物主体的效果 除了长焦镜头,广角镜头也得到了众多摄影者的青睐。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比较好地收取更多的画面元素,从而来反映环境、烘托气氛。并且,对于人像拍摄,广角镜头打破了长焦镜头单一的表现形式,为摄影者提供了更多的创意发挥空间。需注意的是,要尽可能避免广角镜头给被摄体带来的过度透视变形。

(完整版)摄影入门知识大全(初学者必看),推荐文档

常言道:种田要知节气,开车要懂离合,任何一样手艺都有行话。虽然我觉得尽量从实际问题说起,尽量不要说的很专业,但有几个词却是谈到摄影无法避开的词,它们是:光圈,快门,曝光,焦距, ISO,景深。 一、ISO与图片质量 ISO是一个曝光率极高的词,我们在超市买饼干的时候就可能会看见包装袋上写:本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这个ISO是国际标准组织的缩写,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组织制定饼干管理标准,也制订胶卷的生产标准,所以货架上的胶卷有ISO100,200和400的几种,这就是感光速度不同的胶卷。ISO感光度是CCD(或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如果用ISO100的胶卷,相机2秒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同样光线条件下用ISO200的胶卷只需要1秒即可,用ISO400则只要0.5秒。 在数码时代,数码相机的主菜单里都有ISO选择,100,200,400或者800,这和胶卷上的一样。看机型不同,低的到ISO50,最高有到25600的,数字越大越敏感(感光度越高)。 午餐和爱情都流行快餐,什么事都要快点搞,按道理我们应该喜欢高感光度。但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高ISO虽然速度快但图像颗粒粗,经不起精细放大出图。所以风光摄影要用相机的最低感光度才可得到精细的画面。高ISO一般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万不得已的时候很多,所以高ISO图片质量是数码相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弱光场合比如昏暗的室内,午夜的街头,ISO100时即使光圈开到最大,快门速度也需1/4秒甚至更慢才能正确曝光,这时不用三脚架是无法把相机端稳的,手一晃照片就糊;就算用三脚架,被摄者一转头照片同样会糊。闪光灯可以救急,但闪灯会破坏现场气氛,人会脸色不自然,而且相机内的小闪光灯有效距离不会超过四米,稍远的人物和景物就无法照亮了。更何况有些地方是不准使用闪光灯的,如博物馆剧院。我们没有办法只有提高数码相机感光度到ISO800甚至1600。同样是1000万像素的小数码DC和数码单反DSLR,如果都设置在最低感光度来拍摄(例如ISO100或80),假设镜头的素质相同,它们所拍的图片分辨率和图片质量差距不是太大。但如果ISO提高到400来拍摄,图片质量的差别就明显了,DSLR拍出来的图像依然干净,和ISO100时所拍差别不大,而DC的图片质量则下降明显,噪点很大,颜色失真,细节丢失。如果继续提高到ISO800,小数码 DC的图片质量就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了,而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虽有下降但依然可以接受。如果进一步提高到ISO1600,大部分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也下降得厉害,但依然能满足10寸照片的放大需求,而此时小数码DC的图片质量之差,您需要一颗勇敢的心才敢看的哦。

人像摄影构图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日本AV姐姐教你摄影构图 谈到照片的构图,各位同学会想到什么呢?摄影专业知识?后期专业处理技能?事实上,构图并不是一个十分专业的知识,甚至说和一个人的“第N感”有很深的联系,这就是比较多有天赋的人在很少学习的情况下也能拍出十分好的照片出来的原因,他有感觉!不过,没有天赋(像avoyoo这样的笨人)也不可怕,前人对于人的眼睛喜好的研究还是可以直接借鉴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我们邻国日本的特产电影——AV。 AV无论内容好坏,其封面都一定是让人眼前一亮、腿间一胀的。其极具封面党特性的拍摄手法,几乎就是摄影构图的一本教科书,非常值得新手学习借鉴。那么,我们就来从这些诱人的封面图中,学习一些基本的摄影构图技巧吧! 在摄影中,最常用的构图法则就是“三分法”(又名“黄金分割法”或“九宫格法”)。用横竖各两条三等分线把画面等分成9个区域,这四条线就叫黄金分割线,四条线的四个交点就叫黄金分割点。在拍摄时,把画面的主体放在黄金分割点或是黄金分割线上,这样更符合人的审美习惯,以达到突出主体并让画面更协调的目的。 在AV封面中,三分法也用得尤其多。例如题图,主体人物在右侧三分线上,而胸部和膝盖都大致在三分点上。这样就能表现女优良好的身体比例,并凸显其“重要部位”。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除了三分法,对角线法也是非常常用且好用的构图法。把主体摆放在画面的对角线上,这样的构图能让画面更加生动,避免“四平八稳”的呆板视角。同时还能加强画面的透视效果,尤其能凸显女优的美腿。

曲线构图也十分的常见,这很好理解,曲线构图可以很好的表现主体的优美线条,这可以用来表现女优的身材(尤其是S级女优更是多用这种构图手法)。 中心对称构图也时常见到,虽然在人像摄影中中心对称是一个小小的避讳,但是,只要加上恰当的姿势和动作进行扰乱和平衡也是可取的,而且对于初学者来说,对称构图时最最基础的构图方式,只要将对称构图融会贯通其他的构图方法甚至是特殊的构图方法都很好掌握。 下图也是如此,它打破平衡的方法是背景,没错,就是后面的那个长桌,按照透视原理而拍成斜着的长桌的上斜线条打破了平衡,同时背景黑暗色调的凌乱也破坏了原本的呆板(呵呵,并不是说凌乱就好!!看你怎么用)。

人像摄影专业技巧

人像摄影专业技巧(曝光篇) 什么是曝光补偿? 照片的明暗程度反映了拍摄者的意图。 只要不处于特殊的拍摄环境或者手动曝光拍摄模式下,拍摄者在使用数码单反相机时只需要释放快门就可以得到亮度合适的照片。这是因为在各种拍摄模式下相机会自动运算得出曝光值,拍摄者无需自行测定周围的亮度,决定适当曝光值(光圈值、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的组合)。 曝光补偿就是有意识地变更相机自动演算出的“合适”曝光参数,让照片更明亮或者更昏暗的拍摄手法。拍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调节照片的明暗程度,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等。一般来说相机会变更光圈值或者快门速度来进行曝光值的调节。在拍摄模式为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Av)时,改变的是快门速度,在快门优先自动曝光模式(Tv)下,改变的是光圈值。另外,在程序自动曝光模式(P)下,相机能够根据周围亮度,巧妙地变更光圈值和快门速度的组合进行曝光调节。 曝光补偿的效果

在拍摄时可以对图像进行正向或者负向曝光补偿。需要注意的是设置好曝光补偿后即使关闭电源后再开机,其设置也不会解除。所以如果进行曝光补偿拍摄,原则上在进行拍摄后要将曝光补偿参数还原到±0EV。 把握曝光补偿的强弱导致的变化 上面排列的图例,是将相机设置为光圈优先自动曝光模式,并使用曝光补偿功能分级改变照片亮度进行拍摄的。和相机判断为“合适”曝光值的照片(无曝光补偿:±0EV)相比,不管是正向曝光补偿还是负向曝光补偿,补偿值越高,亮度变化就越明显。不难发现仅仅1 /3EV的补偿也会产生亮度差。相机计算出的曝光值并不是绝对正确的。另外,相机计算出的“合适”曝光值和实际见到的美丽效果也不一定一致。拍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主观意志判断究竟什么程度的亮度最合适。相机计算出的“合适”曝光参数归根结底只是一个参考标准,最终还是根据拍摄者的意图来进行补偿。

2020第三届金丝路杯国际摄影大赛入选作品

2020第三届“金丝路”杯国际摄影大赛入选作品 彩色开放组 冯小文(广东江门)《沐浴梵音-Bathing in the sanskrit》《鱼之花-Bloom》 闫俊林(四川成都)《狩猎-Hunting》 陈玉娥(湖南湘西)《乡村厨房-Country kitchen》 王立群(山东济南)《铁花绽放-In bloom》 谢邦国(湖北黄冈)《养育-Breeding》 隋邦伦(山东青岛)《黄山云海-Sea of clouds in Mount Huang》 田必勇(江苏南京)《浪涌.岩石.海狮-4-Sea lion》 李传忠(山东济宁)《立秋-Autumn beings》 刘栋(贵州贵阳)《喜笑颜开-Light up with pleasure》 黄光俊(湖北襄阳)《新疆转场-Xinjiang livestock transferring》 陈浩(山东威海)《钢花四溅-Sparkles of molten iron》《雪漫天鹅湖-Snowy swan lake》李惠静(甘肃兰州)《女娲补天-The goddess mending the sky》 陈惠珍(江苏南京)《面谱-Facial》《盛汤的小女孩-Little girl ladling the soup》《烟杆子-Smoking elder》 欧阳健洪(广东佛山)《选豆-Sifting》 李建平(江西会昌)《奋勇争先-Strive to be the first》 伍建新(湖南长沙)《织网-Weaving net》《祖传手艺人-Ancestral craftsmanship》 周进业(山东即墨)《城市美容师-Urban sanitation worker》 梁九如(四川成都)《苗族三姐妹-Three sisters of Miao》 闫俊林(四川成都)《马赛青年-Maasai men》《号角声声-Sound of horn》 陈乐如(湖南益阳)《红红火火老作坊-Fiery traditional workshop》 孙立平(河南南阳)《娶亲-Escorting》 陈利祥(浙江诸暨)《我也好大雪-Snowing》《瑞雪-Auspicious snow》 胡丽珍(广东佛山)《眺望-Overlook》《山里人家-Mountain people》 黄龙奇(浙江温州)《小憩-Take a break》 翟铭(北京)《独行火山之巅-Alone on the top of volcano》 卢瑞生(广东佛山)《细雨相遇-Encounter in the drizzle》《赶海-Beach comb》 牛世云(天津河东)《黄布晨韵-Morning rhyme of Huangbu》 孙叔元(上海)《陪伴-Accompany》《江南水乡-Jiangnan water town》 王文伟(广西柳州)《柳江晨韵-Morning rhyme of Liujiang》 李杏叶(广东佛山)《多彩梯田-Colorful terraces》 乔羽(辽宁沈阳)《大雪纷飞-Big snowfall》 杨学彪(天津南开)《成人礼2-Coming-of-age ceremony 2》 毛亚风(四川成都)《黑与白-Black and white》《空雨虹霁-Rainbow after rain》 柯岩斌(青海)《油田夜景-Night of oil field》 胡延松(浙江宁波)《中国红-Chinese red》《抢修队员-Emergency crew》 张引(江苏高邮)《月夜-Moonlit night》 周月兰(湖南长沙)《伞艺传人-The craftsman》 陈裕旭(湖南长沙)《喂鸽子的女孩-Little girl feeding pigeons 1》 蔡玉耘(广西壮族自治区)《两虎相争-Struggle between two tigers》《爱的献礼

公园人像拍摄技巧

公园人像拍摄技巧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 当很多人对在公园拍摄嗤之以鼻的时候,POCOer笨鱼(王伟)在天坛公园拍摄的一系列人像片令人重新审视公园这个拍摄地。通过不同的构图和角度,让穿上简单服装的模特和鲜花配搭,拍摄出一张张唯美,令人感觉宁静的照片。这次从他10组作品中挑选出部分精华,如果你认真翻看,你可以发现各种技巧:大光圈、低角度、运用前景虚化、对角线构图、框架构图…… 1、人像摄影在你脑海的含义? 笨鱼(王伟):我对人像摄影的印象是,拍摄主体是“人”,画面的选择以人为主,无论采取何种拍摄手法和技巧,最终还是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人”上。 2、拍摄人像时你的注意点是? 笨鱼(王伟):主要注意模特的情绪、人与环境的结合,以及现场光线的运用。 3、拍摄人像你最注重的是什么? 笨鱼(王伟):如何捕捉被摄者瞬间神态、与周围环境的结合,以及光影效果。

4、你怎么和模特沟通?让他们放松、指导他们姿势、得到你自己想要的…… 笨鱼(王伟):每次拍摄,特别是第一次合作的模特,不要急于拍摄,先与模特进行必要的交流,对拍摄主题、内容、方法以及要求进行说明, 5、对同一场景,如何拍摄才能每次都保持激情? 笨鱼(王伟):在同一地点、场景,进行多次拍摄,要想照出不同感觉的片子,实际上是很困难的。正是对这片场地的了解熟悉,加上自己想通过这样的拍摄来锻炼提高对摄影技巧的掌握,才能保持拍摄激情。 6、可以介绍几位平时和你一起外拍的网友吗?并说说他们的拍摄特点 笨鱼(王伟):云端漫步,对街片的拍摄很有研究,注重人物与街区环境的关系,追求捕捉瞬间动感的美。宁静的海,拍摄画面非常细腻,突出画面的唯美。 1、采取逆光拍摄的方法,追求光影效果。 点击查看全部内容 2、让模特蹲在花丛中,采取俯拍的方法,突出模特与大片花丛的关系。

摄影技巧之初学入门篇-轻松掌握单反入门技巧

除了平时的拍照以外,更多的人想拍出与众不同,更有意境的照片效果。当我们具备了一定的摄影知识之后,我们想拍出出色的照片将不会被相机自动设置的参数所局限,相机将真正的成为我们要表达的情感记录工具。随着越来越多的中高端消费级数码相机数码相机加入了全手动功能,单反也日益的普及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更多的网友不愿意只满足于按下快门那么简单。 全自动操作【AUTO】 全自动模式下,相机会根据所处的光亮环境,自动来设置相机各种参数来获得最佳的曝光度和效果,这点对于刚接触数码相机的用户来说非常有用。相机用户只需要把对焦点(或多对焦点的其中一点)对准被摄物体,半按下快门按钮,当听到合焦声(一般为清脆的嘀嘀声)或者在取景器上看见合焦提示成功后,完全按下快门键即可完成拍摄。 图为:采用全自动模式拍摄 采用全自动拍摄模式时在昏暗情况下有可能相机会自动弹起闪光灯来进行补光。因为成像的好坏是由相机通过计算来得到的。我们就不过多的进行说明了。此功能完全可以满足光亮充足下的拍摄需求。 程序自动曝光【P】 相机采用自动设置快门和光圈的参数,称为程序自动曝光。自动曝光在全自动曝光的基础上来进行操作,相机使用者可以自己限定ISO值、白平衡、测光模式等等参数,当我们想在昏暗环境下拍摄低ISO值来保证画面质量,但对摄影不是很了解的情况下,P档给予了我们更多的拍摄自由。但这仅仅是往中端摄影爱好者过度的一个阶段,想要拍出独具匠心、自己所想要的影像。我们还得继续往深处钻研

采用程序自动曝光模式拍摄 相信看完以上两档入门级拍摄讲解以后,各位完全可以总结为两条:全自动操作模式只需要我们把对焦点对在被摄物体上即可(有些机型甚至连这步都省了)。程序自动曝光模式则需要我们把规定的参数(如:ISO感光度、白平衡、测光模式、驱动模式等等)设置成想要的数值,光圈、快门方面则完全由相机自身来控制。 它们的区别在于,当使用全自动模式是,相机会自动设置对焦模式、驱动模式、内置闪光灯、感光度等等,当使用程序时,相机只自动设置光圈和快门数值,其它参数消费者可以自行更改。 光圈优先【A】 当我们对以上两种模式,或者说是对程序自动曝光【P】了解差不多了,我们就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往更加专业的拍摄方向发展了。 光圈优先是大多数影友们用的最多的一种拍摄模式。首先,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的就是景深的深浅,光圈越大(数值越小,例如F2.8),景深越浅,背景虚化越严重;光圈越小(数值越大,例如F22),景深越深,背景越清晰。请看我们下面的对比图效果。

摄影大赛颁奖典礼策划书

衡水学院摄影文佳节颁奖典礼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经过长达一个月的比赛,暑期社会实践主题系列、开学那点事之迎新主题系列、军训风采瞬间主题系列、2015年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事志愿服务精彩瞬间及志愿者风采主题系列、以及运动会风采系列,五个系列活动圆满结束。评选结果也已陆续在奔跑吧衡院微信平台公布,激动人心的颁奖典礼即将举行。 二、活动目的:为表彰拍摄优秀作品的同学,丰富同学的校园生活, 提升我校学生对平面、构图、色彩的敏感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艺术修养。与学生加强合作与交流,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后动做准备。 三、活动时间:2015年11月1日上午,9:00-11:30 四、活动地点:图书馆报告厅 五.活动流程 1:15-2:00 工作人员、主持人、演员到场,调试设备、提前做准备。2:00-2:30 嘉宾、获奖人员、以及观众入场签到 2:20抽签决定获奖人员一二三等奖上场领奖及一等奖演讲代表 (各系列一等奖抽出一人上台演讲&领奖 各系列二等奖抽出两人上台领奖 各系列三等奖抽出两人上台领奖) 2:30正式开始 开场---主持人开场词宣布颁奖典礼开始 串场---宣布各系列优秀奖代表人等。播放5

串场---宣布各系列三等奖代表人等。放三等奖作品5 嘉宾颁奖---各系列三等奖代表人上台领奖5 合影 3 串场---宣布各系列二等奖代表人等。放二等奖作品5 嘉宾颁奖---各系列二等奖代表人上台领奖5 合影 3 串场---宣布各系列一等奖获奖人5 报幕---暑期社会实践系列一等奖代表人上台演讲3 报幕---迎新主题系列一等奖代表人上台演讲3 报幕---军训主题系列一等奖代表人上台演讲3 报幕---马拉松主题系列一等奖代表人上台演讲3 报幕---运动会风采系列一等奖代表人上台演讲3 报幕---评委老师点评照片30 嘉宾颁奖---各系列一等奖代表人上台领奖5 合影 结束----主持人结束词宣布颁奖典礼结束5 六、前期准备 1.借报告厅场地 2.与嘉宾老师商议时间 3.主持人、演员定主持词与节目 4.通知获奖人员颁奖典礼到场时

人像摄影实拍技巧——人像摄影的拍摄角度

人像摄影实拍技巧——人像摄影的拍摄角度 一、人像摄影镜头的选择与搭配 需要用明确的焦距来拍摄的专项摄影并不多,而人像摄影就是其中之一。人像摄影中,不同镜头的选择与搭配所拍摄出的人像效果也是不同的。 对于大多数摄影者来说,都比较喜欢用焦距为85~100mm的中长焦镜头来进行人像拍摄,这类镜头通常被人们称作是人像镜头。使用85~100mm的焦距拍摄,不仅可以让摄影者在一个很恰当的距离范围内进行拍摄(离被摄体3~4m,留给自己和被摄主体一定的空

间,但仍能使被摄体充满景框),而且使用这个焦段的镜头拍出来的人像效果比较自然、真实,既不会像广角镜头那样引起面部失真,也不会像较长的长焦镜头那样引起压缩。 尼康24~120mm F/3.5~5.6变焦镜头 在人像摄影镜头的选择过程当中,很多摄影者经常在最理想的镜头焦距是选择85mm还是100mm的问题上犹豫不决。其实,摄影者完全可以选择一款能够包含这两段焦距的变焦镜头,比如尼康的24~120mm变焦镜头,它可以完全满足摄影的不同需要。这样,摄影者就可以在85~100mm的范围内选择任意焦距来拍摄自己想要的照片。

光圈F5曝光时间1/250s 焦距85mm感光度100 利用85mm定焦镜头拍摄的人像照片 虽然焦距在85~100mm的中长焦镜头比较适合拍摄人像,但在特定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利用长焦镜头进行拍摄。当摄影者选用较长的长焦镜头拍摄人像时,可以更好地虚化背景,使画面更加简洁、明了。但要注意的是,长焦镜头对背景的这种虚化,可能会有些过度,略显不自然。

光圈F2.5曝光时间1/200s 焦距135mm感光度100 长焦镜头具有虚化背景和突出人物主体的效果 除了长焦镜头,广角镜头也得到了众多摄影者的青睐。使用广角镜头,可以比较好地收取更多的画面元素,从而来反映环境、烘托气氛。并且,对于人像拍摄,广角镜头打破了长焦镜头单一的表现形式,为摄影者提供了更多的创意发挥空间。需注意的是,要尽可能避免广角镜头给被摄体带来的过度透视变形。

实用技巧人像摄影的美姿和构图技巧

实用技巧人像摄影的美姿和构图技巧 人像摄影是摄影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有纪实风格和艺术写真风格两种。两者各有所长,互相补充,因此也谈不上谁优谁劣。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机会去拍人像,我们不可能象大师一样有着敏锐的目光去捕捉精彩的一瞬间,也不可能有机会使用专业的灯光和化装师去给你所拍摄的model达到专业的效果,因此我们只能走一条中庸之路好在两者在技巧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拍摄人像的技巧,希望更多的摄影爱好者能用上。 人像摄影的目的就是把人拍美,所以,摄影者一定要在被摄人物的脸型气质等都达到最美时再拍摄,不然的话勉强拍了则么也别扭。如何修饰被拍摄对象,是对摄影者的一个考验,什么时候要拍出反差,表现皮肤的质感,什么时候要较少反差掩盖皮肤的缺陷,都需要

有观察和思考的积累经验才能准确作出判断。例如一般概念中使用平光,是想将较瘦的人拍的显得胖一些,具体方法是利用平光再加上降低相机高度,尽管这种方法能使人显得胖一些,但,人物的鼻孔会露出来,破坏了美感。这就是使用传统的灯光与相机机位组合的弊端,所谓的救一救不了二。所以,现在我们通常是使用以姿态造型来改善塑造人物的形象。 1:“美姿”应该注意技巧 (一)对于相貌较难看者,应当尽量避免拍摄特写和近照。 (二)对于脸型较胖者,可以适当采用头纱手或者其他小饰物来遮挡,同时也可以提高相机机位。 (三)大小眼睛的拍摄,应该调整被拍摄者的角度,小眼睛者尽量靠近镜头。

(四)"翻白眼"的拍摄;应尽量使被拍摄者的眼神朝向一边,扑捉眼神转向的一瞬间,而不是眼睛瞪大的一瞬。 (五)“斗鸡眼”的拍摄;摄影者应尽可能的寻找一个合适的角度,使被拍摄者的双眼不同时正对画面出现。 (六)对于脖子较长的被摄者,也应当提高机位,让被摄者位手下颌。

摄影入门教程:从零开始学摄影

摄影入门教程:从零开始学摄影 摄影入门教程:从零开始学摄影 好,言归正传。 1.利其器才能善其事。 那么首先要熟悉自己的器材。哪怕你用手机拍也好,也请熟悉一下里面有哪些设置,比如怎么变焦,关闭闪光灯等。这时候可以各 显神通,看说明书是技术男擅长的,自己瞎琢磨也是可以的。需要 花一定的时间来熟悉设备,防止自己有什么想法或者要捕捉什么机 会的时候还手忙脚乱一番还什么都没抓到。有人说我就是不懂设备 怎么办?这个……你就直接找个只用按快门的机器吧,单反那种遍 体按钮转盘的不是为你设计的。要知道哪怕是个只剩1档快门,2 档光圈,镜头对焦卡住的机器仍旧能拍出好作品,但前提是你熟悉 它了解它的长短深浅。 2.要拍的多,拍的慢。 我从某本教材上看来的,(教材名字不能告诉你们,自己去找吧,否则我怎么混啊。)一个初学者作业。在家里拍100张自己觉得可 以的照片。有朋友要学摄影我就常拿这个忽悠他们。有人过半小时 过来说,搞定。有人看了题目想了半天用鄙视那些把鸡毛菜买到20 元一斤的小贩的眼神看我,你这题目太损了吧,没个1年半载我怎 么拍的完。你丫不想教我就直说。汗! 好了,你们知道我要说什么了吧?数量不是关键。每张照片都有思考,都运用了自己的脑子和眼睛那就好了。而且要有一定的数量 积累才能把一种技术融汇贯通,才能在需要的时候从脑子的不知道 哪里涌出来。 好,接下来展开讨论各种目的的摄影学习方式。 首先确认你想从摄影中得到什么?

b、把摄影作为一种陶冶情操的手段,是一种艺术创作的形式来 对待。 c、赚钱,商业摄影。 其实一般情况下,大家都是从a开始,有着向b发展的冲动,最好能兼顾点c得到点投资回报。 当然还有TX说,我就要直接跳往b的终点,你要怎么样?那我 也没异议。有些人是有天赋的,不过这样的人并不多。大部分TX还 是慢慢培养兴趣,慢慢进步。 所以我也还是从a入手,介绍点儿b,c么,我自己也不懂,潜 意识里面还有点鄙视,觉得它妨碍了b的发展。 初学者,应该使用数码,这是反复考虑很久后得到的想法。成本不是关键,关键是可以缩短检视成果的时间间隔,并且在电脑上方 便比较各种效果,记录参数,同时也容易交流,得到指点。 但是使用数码学习时必须要时刻提醒自己,控制自己按快门的速度。千万不要养成一种习惯,反正数码照片每次快门成本接近于零,就快速的连续拍摄,事后再挑。也许在某个场合有特定目的拍摄任 务可以这样,但是学习时千万要对每张照片的拍摄动机,每个参数 选择都考虑清楚。 在这之前,当然也已经听说过,快门,光圈,ISO,白平衡,对焦,景深以及机身基本结构知识有一定了解咯。通过学习拍摄过程 中的这种思考,反复加深理解。 在初期的拍摄中,可以选择同样的环境和主体,更改不同的参数,然后比较获得的片子,直观感受这些参数变化的对画面的影响。 这一部分是对技术的把握,对于那些想达到b和c的TX,在初 期学习阶段,这是艰苦的。只不过如果你真的喜欢摄影,却又不会 觉得这有多苦,反而乐在其中。 其实初学最容易见成效的就是构图学习,如果配合大光圈的景深控制,估计2、3小时内就有惊人效果,可以很好的调动学习的积极

【资料】世界获奖摄影作品赏析

世界获奖摄影作品赏析 【篇一:世界获奖摄影作品赏析】 照片是摄影师们在用镜头表达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 都是带有自己的感悟的,他们用作品向我们讲述体悟,与我们分享 心得。因此,我们在欣赏时,也应该使自己沉静下来,用心灵与自 然与社会与人生对话。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一组国际摄影大赛中 的获奖作品,也许它们会让你有新的感悟。 「彩色color 」 《after》摄影:陈志迪获第三届克罗地亚dfa国际摄影展dpa铜牌《一帘幽梦》摄影:朱汉举获2015年第三届希腊奥林匹克四地巡 回展hpsc银牌 《惊梦》摄影:易都获2016年第18届纽约国际摄影展铜牌 《神秘园》摄影:赵晋黎获上海第十二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览金牌 《异度空间之篮球赛》摄影:颜劲松获2015年第三届希腊奥林匹 克四地巡回展hpsc金牌 《窗外》摄影:陈光驰获第三届克罗地亚dfa国际摄影展沙龙金牌《守望》摄影:宋持月获2015年第三届希腊奥林匹克四地巡回展 fiap金牌 《女娃》摄影:胡卫国获第三届克罗地亚dfa国际摄影展沙龙勋带奖 《南通六县老街之百年私塾》摄影:朱静仪获2015全球年度旅游大赛街道组冠军+奖金1000英镑 《老茶馆》摄影:卢敏强获2016俄罗斯“我们与周围的生活”国际摄影展fiap金牌 《外面的世界》摄影:雷鸣获第三届克罗地亚dfa国际摄影展dpa 银牌 《织网的渔夫》摄影:李光健 2015年第三届希腊奥林匹克四地巡 回展荣誉证书 《奋力冲刺》摄影:吴登采获第44届纽约摄影学会国际摄影展 fiap勋带奖 《盛夏》摄影:周建勇获2015年度全球旅游摄影大赛多彩世界组 推荐奖 《土楼光阴》摄影:杨胜华获2016年第18届纽约国际摄影展勋带奖

怎样学习人像摄影高级技巧

怎样学习人像摄影高级技巧 人像摄影不但是最能体现摄影者艺术境界的领域,也是摄影中最重要的领域之一。不管是爱好摄影或是从事摄影,人们都对人像摄影都是爱不释手,一直以来人像摄影都是摄影的主流,人物能给予照片特殊的感染力,相比较更能引起观赏者的共鸣。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收集了人像摄影技巧学习,一起来看看吧。 人像摄影技巧学习寻找逆光 在日出日落的时分,逆光为一个很好用的人像摄影技巧,只需让相机向著阳光的方向用自然光拍摄,有需要时提高整体亮度,便会拍出暖暖、很有感觉的相片了!若果是在日落黄昏时拍摄,模特头发边更会散发出闪闪金光,非常漂亮! 灵活使用镜头焦距 无论是广角、长焦,还是标准焦距的也有其特点,拍摄人像时可以多想一想什么焦距的镜头可以拍出不同的效果,即使模特是同一个人,构图有变化,拍出来的效果也大不同啊! 寻找非视线水平的角度 拍摄风景照时我们常说要找特别的角度,让相片更具变化。其实拍摄人像也一样,不要只拍视线水平的,试试从高、从低,或是侧面来拍摄,这样同一个模特也会带来不同的感觉。 试试「离机闪灯」效果 「离机闪光灯」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在距离、角度、闪灯出力等

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初学者要多一点练习和尝试。 运用「压光」技巧 压光即是当我们在日光下拍摄时,阳光充足,这时我们可以把相机调到M-Mode,透过加快快门来压低背景的高度,然后用强力的闪光灯或外拍灯照亮人物(前景),这样背景颜色不但很浓郁,而且人物也会像「发光」一样,非常突出。 人像摄影高级技巧拍摄特写 试试找出模特最漂亮的部位,然后拍摄特写,这样可以拍出更有感觉的相片啊! 利用剪影和倒影 剪影在逆光拍摄时也可以一併尝试!主要留意的时模特动作要明确,才能有效屏示黑色的轮廓;而且记得对焦在模特身上,令主体更清晰,轮廓更分明。 倒影技巧十分有趣,你可以善用玻璃、镜子、水面、金属等会反射光的物件,让模特的脸或是景物反映在相片上,影成一个对称的构图,也记得请模特不要望向镜头,这样相片会更有感觉呢! 利用前景作「相框」 这个技巧笔者很常用!就是让相机面对并靠著一些物件,可以是花草、树叶、杯子、柱等等然后拍摄,因为该物件很近镜头,通常也会因为浅景深而变得模糊,这样便可以让它成为「前景」,并当成「相框」来更突出人像了!你会发觉很多精彩的人像相片也用到了类似的技巧啊!

摄影构图技巧分析

摄影构图技巧分析 摄影构图技巧分析 摄影构图技巧分析 1、画幅的形式 构图的三要素包括:画幅的形式、画面中的主体实像部分和画面中的空白部分。对于初学者来说,准确把握和安排构图的三要素, 是快速入门人像摄影构图的最简单的方法。 画幅的形式是指照片是采用横幅面、竖幅面,或者是其他形式来进行构图的。在进行人像构图时,摄影者首先需要考虑,采用何种 画幅形式来框取被摄体。如果仅仅考虑使画面适合被摄体的需要, 则可以按被摄体的具体形态来确定画幅形式。比如,采用横画幅拍 摄躺着、坐着的人物;采用竖画幅拍摄站立着的人物等。如果要使画 面更有创意,则可根据表现意图的需要,使用其他形式的画幅。总之,确定画幅同被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构图的首要步骤。 2、画面中的主体 人像摄影画面中的主体实像部分,即摄影者想要表现的人物主体。其表达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人像构图公式法,即采用特写公式构图、半身公式构图、七分身公式构图和全身公式构图;二是带景艺术 构图法,即通过人物和景物的完美搭配来进一步美化和表现主体。 不论是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在构图中确定主体实像的兴趣中心。 画面主体的兴趣中心,是指画面主体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它不一定占据很大的面积。比如,在人像特写画面中,眼睛往往就是兴趣 中心;在半身人像照片中,脸部就成了兴趣中心。一幅画面一般只有 一个兴趣中心,或者只能有一个主要的兴趣中心。否则,就有可能 破坏画面的完整性,造成构图上的无序和混乱。

3、画面中的空白部分 在摄影构图中,画面的空白部分并不都是指照片中白色的,没有任何形象的部分,而是指除了主体实像以外的部分。因此,构图上 的空白并不一定是白色的。在一个摄影画面中,主体实像与空白部 分是互为依存的。空白部分既可以衬托、说明主体,同时还可以对 主体形象进行补充、强化。 4、用简洁的背景突出主体 对于人像摄影来说,人物是人像照片所要表达的主要对象,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画面内容的中心,而且是画面结构的 中心,其他景物都要围绕它形成一个整体。所以说,在画面中摄影 者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突出人物。 对于初学者,突出人物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寻找一个比较简单干净的背景。比如一面白墙、一片绿草地等诸如此类既干净又不复杂的 背景,这样摄影者只需把精力放在人物身上,不用担心因处理不好 人物和背景的关系而导致照片失败的问题。 另外,摄影者要注意,眼神对于人像摄影尤其是半身人像特写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尝试着把人物眼睛部分放在画面显著的横 向1/3线位置,这样不仅可以突出画面主体,而且构图也比较得当、和谐。 5、用虚化的背景突出主体 如果想进一步突出人物主体,初学者还可以考虑利用虚化背景的方法来突出人物。这种虚化背景的方法,同样可以排除杂乱的背景 对人物主体的干扰。利用中长焦镜头不仅能够更真实地表现人物, 还可以实现完美的虚化效果。但是,摄影者在使用长焦镜头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创作目的。如果环境对于人物没有多大的利用价值。可以对其进行较深度的虚化;如果需要交代一定的环境因素,但 同时又不希望其影响到人物主体,那么可以进行适度的虚化,达到 两者的统一即可。 6、仰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