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博真题答案复试分数线导师资料

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博真题答案复试分数线导师资料

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博真题答案复试分数线导师资料
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博真题答案复试分数线导师资料

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专业考博参考书-考博分数线-专业课真题

一、专业的设置

国家行政学院招收博士学位研究生共25人,其中行政管理专业招收博士生4人,该专业下设2个研究方向,分别为国家战略,导师为薄贵利,以及中国公共行政,该方向有三名导师,分别是宋世明、李军鹏以及马宝成,4名导师分别招收1名博士生。

二、考试的科目

国家战略的考试科目为:①英语1001②公共管理学2001③国家战略3001

中国公共行政的考试科目为:①英语1001②公共管理学2001③中国公共行政3002

三、导师介绍

薄贵利,国家行政学院二级岗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现任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国家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宋世明,国家行政学院二级岗教授,公共行政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现任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教研室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行政体制创新方向指导小组组长。

李军鹏,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现任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公共管理教研部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马宝成,博士,现任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中国政治学会理事。

四、参考书目

公共管理学

1、欧文·E·休斯著:《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竹立家、李军鹏著:《公共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3、张国庆主编:《公共行政学》(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国家战略

1、薄贵利著:《国家战略论》,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

2、张世平著:《帝国战略》,解放军出版社2011年。

3、【美】威廉森·默里等编:《缔造战略:统治者、国家与战争》,时殷弘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

中国公共行政

1、李景鹏著:《权力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2、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3.弗兰克·古德诺(FRANK J.GOODNOW)著:《政治与行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

五、国家行政学院考博英语

国家行政学院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由学院自主命题和阅卷。国家行政学院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党校考博英语一本通。

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

六、国家行政学院考博专业课

考博就是考专业课,专业课定生死。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可不仅仅是看看参考书就可以的。我们育明教育考博分校针对专业课的辅导一共有五轮,第一轮是对核心参考书的分析讲解,主要是理清学科的发展史,掌握每一个阶段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提出背景和评价,最终构建起完整的学科框架,第二轮在第一轮的基础上进行常考专题的讲解,是对一一轮和深化和凝练,第三轮是针对真题的难度深度广度灵活度和缜密度以及出题老师的特点,就出题老师的学科背景,研究重点,上课的笔记讲稿,论文,研究课题成果等进行深度讲解,第四轮是就最新的理论前沿和学科热点结合现实的热点进行拔高应用性讲解,最后一轮是模拟练习,教会考生怎么破题,怎么安排结构,怎么突出创新点等答题技巧。相信经过这五轮的立体化无死角的复习,一定能考出理想的成绩。大家可以参照这五轮进行复习。

国家行政学院考博特别注意事项

国家行政学院是培训高中级公务员的新型学府,是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政策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为中央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开展社会科学特别是公共行政等领域理论研究的重要机构,发挥着公务员教育培训主阵地和政府参谋咨询的思想库作用。

一、关于招生类别

非定向就业生:学制3年,全脱产学习,考生与学院签订双方协议,并将人事档案转到学院,毕业后就业实行“双向选择”。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这类博士生占据中央党校所有被录取的博士研究生中的绝大多数,人事档案和户口转到党校之后,可以享受北京市集体户口的待遇,可以小汽车摇号,可以享受保险,建议大家转档转户口。

定向就业生:学制4年,脱产学习至少1年,不转人事档案、户口,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此类研究生不是大家所谓的“在职研究生”,在职研究生指的是利用周六日和寒暑假上课的研究生,现在除了极个别学校还招收极少量的在职研究生之外,绝大多数学校都已经取缔了在职研究生。想保留原职的考生可以选择定向培养博士研究生。定向培养研究生就医报销等费用按原工作单位的规定执行。

二、关于考博提交的材料

现场资格审查提交材料

(1)《国家行政学院2015年招收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2)2名专家的书面推荐信,须加盖专家所在单位公章。

(3)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截至初试日期仍有效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4)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5)考生档案所在单位“同意报考国家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的介绍信,须加盖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公章。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这些材料是必须要带齐的。很多考生,特别是非应届的考生比较纠结专家推荐信这个问题,专家推荐信在复试中起的作用并不大,不在于你请谁写,关键是程序上需要。

三、关于复试

1、复试资格的确定

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英语50分,专业课(一)(公共管理学)50分,专业课(二)60分。

复试资格:根据报考导师提出的复试名额,按初试成绩排序确定复试考生名单。生源不足的导师,可从本专业考试科目完全相同的合格考生中调剂;如果没有考试科目完全相同的合格考生,则优先从本专业相近研究方向的合格考生中,按照《英语》、《公共管理学》两门课程考试成绩之和的排序进行调剂。必要时可对调剂考生进行加试。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国家行政学院的考博英语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的要求非常高,每一年有相当一批考生因为英语单科不过50分而受限。行政学院非常重视英语的成绩,这从调剂优先看英语就看的出来。

2、复试专家组组成及复试安排

复试专家组成员由本学科博士生导师或副教授职称(或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以上专家组成。复试专家组成员当年度无直系亲属报考学院博士学位研究生。复试专家组由不少于5人组成。

每个复试专家组安排工作秘书1人。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通过以上要求大家可以看的出来,行政学院的复试是非常公平的,导师组决定制最大限度避免了人情因素。复试不再拼关系而是拼实力。

3、复试形式、内容及成绩

复试采取面试形式。复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计分。复试专家组成员独立打分,取平均分为复试成绩。

复试内容及分值为:

1.科研基础与科研潜质测试(80分)

科研基础测试采取现场问答方式进行考核,重在根据专业培养要求考察考生对本学科系统理论知识及前沿动态研究掌握情况。此项满分为40分。

科研潜质测试重在根据专业培养要求考察考生是否具有在本学科领域发展的科研水平和研究潜质、是否具有科研创新意识和能力。此项满分为40分。

考生提供硕士学位论文(含评议书,应届硕士毕业生硕士论文开题报告)和发表论文一篇(限第一或第二作者,与报考专业相关且最能体现本人学术水平),作为考生在科研潜质测试中应得分值的参考依据之一。

科研基础与科研潜质测试时间为每位考生应不少于20分钟。成绩应在现场以书面形式完成。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科研成果是硬实力。这就要求大家平时多发文章,实在发不了可以与育明考博分校联系。

2.外语听说能力测试(20分)

外语听说能力测试重在考查考生运用外语进行听说交流的能力,主要从发音的正确性、使用语言的准确性、流利程度、理解和判断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此项满分为20分。

外语听说能力测试每位考生不少于5分钟,在现场以书面形式给出成绩。

复试成绩低于60分者不予录取。

复试专家组认为必要时,可以采取笔试形式。笔试题由复试专家组确定。复试题启用前为国家机密,要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考务工作相关标准和规定,切实做好保密工作。

复试程序要规范。若复试专家组或研招办认为需对考生进一步考查时,可再次安排复试。

考生的最终成绩为初试、复试成绩相加。初试、复试成绩的权重分配为:

初试成绩占60%,复试成绩占40%。

最终成绩=(初试成绩÷3)×60%+复试成绩×40%。

对同等学力考生在复试阶段须对其加试(笔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加试科目的试题要严谨规范,每门课程考试时间180分钟,分值100分,加试成绩不计入最终成绩,低于60分不予录取。

育明教育考博分校解析:英语听说能力是绝大多数考生的弱项,功夫在平时,突击的效果是有限的。

考博常见问题

一、考博需要注意的五大事项

1、目标明确。确定了考博,第一件事是先确定报考学校和导师,不要再对考博的前景三心二意。考博虽然不意味着成功,但至少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特别是对于非名校毕业的硕士来说,考个名校博士肯定是得大于失。不要同时准备两所学校,人的精力毕竟有限。

2、复习时间六个月以上。能拿到硕士学位再考博的,都差不到哪儿去,想要超越对手,时间是一个宝贵的因素。复习时间越长,对考试内容的熟悉程度必然越深。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复习很短时间就能考博成功的案例比比皆是。

3、复习方法正确。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风格。复习时一定要找到该校出题的规律,切不可到书店找一些资料搞题海战术,要知道,一门课程出到卷子上可能只有二道题,如果你有心把该校近五六年考博卷拿出来看一看,再把近几年的研究生的期末考试题拿来研究一下,估计你可以做出题老师了。在这方面,外校学生一般会吃大亏,因为有些课程的题目是该校的特色题,且不谈题目你没看到过,就算是题目提前给你,你翻遍书店可能都找不到答案。如果说考博有什么捷径的话,应该就在于此。

4、导师关系处理恰当,否则你面试、调剂时可能会有麻烦。一般来说,如果你的技能与导师的项目很对口,或者你在什么核心期刊上发表与导师的研究课题相关的论文,那他肯定会同意你报考。如果你不具备上述条件,那么找导师的熟人介绍一下,导师一般也会要你。还不具备的话,那你就脸皮厚一点,让他明白你为报考他的博士,付出了很多,导师也是人,会有同情心的,不要因为一次拒绝丧失信心。实在不行的话,换一位试试,总有导师会要你的。不过有一点要记住,导师招学生最根本的衡量准则是你的考分,你成绩不靠前,导师也很难帮你。

5、经济上要有一定的支撑。包括人际关系费用,找该校的对口复习资料费用,报辅导班的费用,考试费等等,该花的最好不要省,只要是对考博成功有利的。因为这些钱对于博士生出来后的待遇来说太微不足道了。

二、专业课如何复习

对待专业课的认识,有些考生以为自己学了这么多年本专业,甚至发表了不少文章,专业课应该没问题了,从而放松了对自己专业课复习的要求。其实现在博士录取时,各个环节都不能放松。即使及格了,如果成绩较低,总分排名靠居后,也会影响导师对自己的印象。提高专业课的复习效率,育明考博告诉大家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1.了解学术动态

考生在确定了报考的局势和研究方向以后,要立刻在招生简章或报考学校的网站上查到复习的参考资料。一定要翻翻近两年专业杂志,看看大家讨论的热点问题,浏览一下报考学校近三年的学报,了解本专业发表的论文。最好在考前就有关热点问题加以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尤其需要强调一点,考生应查看导师近五年中发表的文章以及导师近年的专著,有些观点、数据、理论要掌握,特别是有关老师的论文一定要熟记于心,遇到类似的题目可以搬上去,这对于提

高你的成绩会大有裨益。特别要注意教师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上的观点和立场,围绕这种问题,时间允许的话最好再收集相关资料。往往导师会在这些问题上考察学生。导师招收博士,也是寻求合作者的过程,如果发现一个对自己近两年研究的领域知之甚多,甚至观点也和自己相容或相似,势必会给导师带来好的印象。可以提前和该导师的博士生取得联系,要求提供去年的专业课考试的考题(一般专业课试题有10%一30%的重复率,而各高校却不提供专业课考题),或者要求他提供第一学期的专业课笔记(老师近期关注的重点大多都在其中),也可以请他大致谈谈考试出题的倾向以及考试的感受和经验。自己做不到这一点的话,可以寻求辅导班的帮助,省时省力。

2.复习阶段

花半个月时间收集全资料后,应拟订一个大致的复习计划,内容包括时间和进度安排、复习方式、自查形式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在时间上,专业课的复习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越往后复习密度应逐渐力加强。

在精力安排要详略得当。一般要求复习教材内容至少三遍。第一遍,对教材有一个大致的把握,这本教材谈了哪些方面的问题,相互之间是什么样的逻辑体系。第二遍,画出重点内容,并适当记忆,掌握该教材的一般知识点,尤其是该书的精华部分和大致脉络、主要观点应非常清楚。个人看书习惯可能不同,既可以做读书笔记,也可以就在书上画,然后再整理出一个个的理论、观点。这里要注意学会比较研究的方法,即比较各个理论之间的异同,从而确立自己的立场。对研究领域当前的热点问题,尽可能找些资料看看,并初步思考这些问题以使自己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观点,有心得的地方应专门记录下来。如果说前两遍是考生自我学习消化的过程,第三遍则是直接为考试做准备的,应放在离考试日期较近的时间内(以一个月内为宜)。其目的就是为了使自己前面学到的东西不至于在考

场上反映不出来。

复习内容上有一点需单独强调,即对所考的课程,均要阅读几本非指定考试用书。很多导师喜欢出书评一类的题型。

对于跨专业报考的考生而言,难度往往比较大。一定要分析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后再决定报考。在复习时也可以适当兼顾以前的专业犷笔试和面试要让导师感觉到你原专业功底比较扎实,报考该专业是个人研究兴趣的转向而不是自己在原专业上失败了才改换门庭。不过复习专业课时,所准备的时间和精力要明显增加,时间分配要向专业课倾斜。同时,在复习专业课时,要从报考专业的基本教材看起,学习该专业硕士生甚至本科生的课程,对一般课程大致浏览,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就行。而对考试指定课程,则应反复阅读,重点突破。

对于应届毕业生而言,专业课复习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一是自己的硕士论文刚做,对本专业的理论,特别是前沿理论以及当前的热点问题掌握得较全面;二是如果是报考本校的导师可以较方便地找到有资料,甚至可以提前一两个学期选修该导师的专业课,从而在专业和感情上与老师靠近,这对下一步的面试很重要。劣势一是不少硕士生精力投放在找工作上以使接触该专业时间较短;二是缺乏具体实践经验和社会资本。

三、考博英语如何复习

硕士阶段的学习使考生在专业课部分很难拉开分数。反倒是英语科目,由于基础和水平的参差不齐,会影响到考试整体的分数档次,考博英语难吗?如何复习达到高效?

1、题型由于考博英语试题由各招生单位自己独立命题,所以不同院校的考博英语试题题型风格不尽相同。就题型而言,一般都含有词汇结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汉英互译、作文题。很多院校初试不再考听力,而在复试通过口语形

式考查。但有些院校仍在初试考查听力,甚至很重视听力分数。有些学校还有改错题,应用文,甚至其他题型。少数院校不考作文,但翻译比较长。很多院校主观题的分数所占比重都较高,占1/3甚至1/2比重。

2、难度考博英语重视考查翻译、写作等与攻读博士学位相关的应用能力,所以其难度不能简单与其他考试比较。但一般来说,考博英语试题的难度约相当于大学英语六级,但少数院校比六级难,有些院校甚至只相当于四级水平,甚至同一院校不同年份的难易程度也迥异。这是由于考博英语试题的命制没有其他英语水平考试、选拔考试规范,往往因出题人不同而有区别。所以,报考相应院校的考生一定要看一看该院校近年的考博英语真题。给大家推荐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北外夏岩教授主编的《考博英语真题解析》。

3、词汇保守估计,考博英语需要掌握7000~8000单词,900常用动词短语。当然,一般掌握了六级及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词汇,通过考博英语也没有多大问题,只是词汇题可能失去少数分数。长期关注和研究考博英语试题,反对有些所谓考博英语词汇书所讲的考博需要掌握1万甚至1万以上词汇的观点。事实上,背诵那么多词汇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考博英语考查的重点不是考生掌握了多少词汇,而如上文所述,是阅读、翻译、写作能力。所以,词汇够用即可,建议复习自己当年很熟悉的考研词汇、六级词汇,然后略加拓展,如可看看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五级词汇、新托福词汇、部分GRE词汇。有些院校公布了词汇表或参考词汇表,但实际出题人并不怎么按大纲出题。英语说到底还是个水平问题。

4、语法大部分院校考博英语试题都不直接考查语法,但语法有必要全面复习一下。这也不怎么花费时间。

5、阅读可以做一做对应院校的考题,也可做一做考研阅读真题、大学英语六级真题,有些院校考博英语试题选自考研真题原题、六级真题原题。

6、翻译英译汉相对来说比较好做,但不好得分。相反,汉译英虽然看起来难,但往往容易得分。所以应该多准备。

关于翻译部分,针对词汇空缺现象,在词汇的借用、引用方面通常采取四种形式:音译、直译、改编、意译。

音译:人名、地名以及一些表示新概念而本族语里又找不到对成词来表示时,均可采用音译法介绍到译文语言中去,如:[汉译英]磕头(kowtow),荔枝(litchi);[英译汉]、engine(引擎),motor(马达),sofa(沙发),logic(逻辑)直译:paper tiger(纸老虎),lose face(丢脸),Seeing is believing.(百闻不如一见。)Out of mind,out of sight.(眼不见,心不烦)

改编:所谓“改编”指的是音译或直译如意义补充的翻译,在翻译的“改编法”中,译者总是一方面尽可能保持原文语言的特性,另一方面更希望译文含义明朗,使读者一目了然。

比如,汉语的“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译成This is like showing off one’s proficiency with the axe before Lu Ban the master carpenter其中,“鲁班”变成了“Lu Ban the mater carpenter"否则鲁班究竟是什么人,不知道典故的外国读者就会感到茫然。这类译法在英译中比较常见,如巧克力糖(chocolate),鸦片烟(opium),高尔夫球(golf),来福枪(rifle),尼龙布(nylon)。

4、意译法:填补语言中的词汇、语义空缺,采用“并行法”即意译法是一种常见的有效方法。如果某一语言观象,在译文语言中只的用意义相同的不同语言形式即“并行”的词汇来翻译时,那么就等于说译文语言的形式中存在着一个“空缺”。比如,有许多词以及由这些词代表的思想概念,最先只存在于某种语言中,当把这些词或概念介绍到另一种语言中去时,我们可采取音译,直译法,同时也可采用意译法,而且意译译文可从语音、语法、语义等方面都合乎译文

语言的规范,因此最易为读者接受。比如:communism,democracy,和proletariat等外来词变成“共产主义”“民主”和”无产者”时,可以说最先是意译的结果。同时,由于“共产主义”,“无产者”等完全是按我们汉语的构词规则,用汉语的构词材料构成的。因此,这种意译只不过是属于一种概念的借鉴而已。

7、作文一般都是命题作文,即给定题目写一篇200-250词的议论文。作文应当认真准备。这是容易得分也容易失分的项目。

资料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c54654930.html,(考博分校)

考博公共管理专业必读书目

考博公共管理专业必读书目 (一)基础理论经典原著 1、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国外政治学》1987年第6期、1988年第1期。 2、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3、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版。 4、法约尔:《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6、怀特:《行政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7、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8、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9、沃尔多:《行政国家:美国公共行政的政治理论研究》,纽约:罗纳德出版社1948年版。 10、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 11、德罗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年版。 12、雷格斯:《行政生态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13、弗雷德里克森:《新公共行政学》,美国亚拉巴马大学出版社1980版。 14、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15、尼斯坎南:《官僚制与公共经济学》,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 16、詹姆斯·Q·威尔逊:《官僚机构:政府机构的作为及其原因》,三联书店2006年版。 17、奥斯特罗姆:《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上海三联书店2000年版。 18、布坎南、塔洛克:《同意的计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19、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20、罗森布鲁姆:《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1、R·J·斯蒂尔曼:《公共行政学:概念与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2、罗伯特?登哈特:《公共组织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3、沙夫里茨、海德:《公共行政学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24、沙夫里茨、奥特:《组织理论经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英文版。 (二)基础理论前沿论著 1、怀特、亚当斯:《公共行政学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麦克斯特:《公共行政的合法性——一种话语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福克斯、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5、法墨儿:《公共行政的语言——官僚制、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018考博英语翻译练习题及答案【十篇】

2018考博英语翻译练习题及答案【十篇】 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视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只有放宽视野,把天空和大地尽收眼底,才能在苍穹泛土之间找到你真正的位置。无须自卑,不要自负,坚持自信。以下我无忧考网为考生整理的《2018考博英语翻译练习题及答案第二部分【十篇】》供您查阅。 2018考博英语翻译练习:泡腊八蒜 考博英语翻译题型多为汉译英,各博士招生院校大多都有此题型,考博英语复习初期阶段新东方在线考博频道为考博生们整理了一些考博英语翻译练习,供大家平日复习。 泡腊八蒜是中国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大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老北京人家,一到腊月初八,过年的气氛一天赛过一天,

华北大部分地区在腊月初八这天有用醋泡蒜的习俗。 译文参考: Laba garlic bulbs in the north,particularly in North China,a custom. As the name suggests,at the eighth daytime of the twelfth lunar day the Chinese people are apt to cook garlic.In fact,the materials is very easy, that is,vinegar and garlic petal.Approach is extremely simple too,the rinded garlic cloves can be sealed into a jar,flasks and the favor inside the container,then pour vinegar,sealed port into a cold location. Slowly, the garlic drenched in vinegar ambition turn green,and finally transform entire body green as emerald jade.Old Beijing human,1 to the eighth daytime of the twelfth lunar month,one day outdo the air of Chinese New Year day in most parts of north China this day be serviceable in the eighth day of the twelfth lunar month vinegar and garlic bulbs custom. 解析: 大蒜:garlic

2012年复旦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2年复旦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及详解 Paper One Part I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15%) Directions: There are 30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part.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D. 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Answer Sheet I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1. It was very difficult to find the parts needed to do the job because of the ______ way the store was organized. A. logical B. haphazard C. orderly D. tidy 【答案】B 【解析】句意:由于店铺东西摆放杂乱无章,干活时找寻所需东西相当困难。haphazard 随意的;无计划的;胡乱的。orderly整齐的;有组织的。 2. Mississippi also upholds the South’s well-deserved reputation for warm, hospitable people; balmy year-round weather; and truly ______ cuisine. A. destructive B. horrible

2012四川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及答案详解

四川大学2012考博英语真题及答案详解 阅读 1)Sign has become a scientific hot button. Only in the past 20 years have specialists in language study realized that signed languages are unique—a speech of the hand. They offer a new way to probe how the brain generates and understands language, and throw new light on an old scientific controversy: whether language, complete with grammar, is something that we are born With, or whether it is a learned behavior. The current interest in sign language has roots in the pioneering work of one rebel teacher at Gallaudet University in Washington, D. C., the world’s only liberal arts university for deaf people. When Bill Stokoe went to Gallaudet to teach English, the school enrolled him in a course in signing. But Stokoe noticed something odd: among themselves, students signed differently from his classroom teacher. Stokoe had been taught a sort of gestural code, each movement of the hands representing a word in English. At the time, American Sign Language (ASL) was thought to be no more than a form of pidgin English (混杂英语). But Stokoe believed the “hand talk” his students used looked richer. He wondered: Might deaf people actually: have a genuine language? And could that language be unlike any other on Earth? I t was 1955, when even deaf people dismissed their signing a s “substandard”. Stokoe’s idea was academic heresy (异端邪说). It is 37 years later. Stokoe—now devoting his time to writing and editing books and journals and to producing video materials on ASL and the deaf culture—is having lunch at a cafe near the Gallaudet campus and explaining how he started a revolution. For decades educators fought his idea that signed languages are natural languages like English, French and Japanese. They assumed language must be based on speech, the modulation (调节) of sound. But sign language is based on the movement of hands, the modulation of space. “What I said,” Stokoe explains, “is that language is not mouth stuff—it’s brain stuff.” 21. The study of sign language is thought to be _____C___. A) a new way to look at the learning of language B) a challenge to tradi t ional, views on the nature of language C) an approach: to simplifying the grammatical structure of a language D) an attempt to clarify misunderstanding about the origin of language(C) 22. The, present growing interest in sign language was stimulated by ___C_____. A) a famous scholar in the study of the human brain B) a leading specialist in the study of liberal arts C) an English teacher in a university for the deaf D) some senior experts in American Sign Language(C) 23. According to Stokoe, sign language is _____B___. A) a Substandard language B) a genuine language C) an artificial language D)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B)

2011北京大学博士英语考试试题及解析

Part Two:Structure and Written Expression(20%) Directions:For each question decide which of the four choices given will most suitably complete the sentence if inserted at the place marked、Mark your choices on the Answer Sheet、 11. Whether the extension of consciousness is a “good thing”for human being is a question that a wide solution、 A.admits of B、requires of C、needs of D、seeks for 12.In a culture like ours, long all things as a means of control, it is sometimes a bit of a shock to be reminded that the medium is the message、 A.accustomed to split and divided B.accustomed to splitting and dividing C.accustomed to split and dividing D.accustomed to splitting and divided 13.Apple pie is neither good nor bad; it is the way it is used that determines its value、 A、at itself B、as itself C、on itself D、in itself 14. us earlier, your request to the full、 A、You have contacted…we could comply with B、Had you contacted…we could have complied with C、You had contacted…could we have complied with D、Have you contacted…we could comply with 15.The American Revolution had no medieval legal institutions to or to root out, apart from monarchy、 A、discard B、discreet C、discord D、disgorge 16、Living constantly in the atmosphere of slave, he became infected the unconscious their psychology、No one can shield himself such an influence、 A、on…by…at B、by…for…in C、from…in…on D、through…with…from 17、The effect of electric technology had at first been anxiety、Now it appears to create 、 A、bore B、bored C、boredom D、bordom 18、Jazz tends to be a casual dialogue form of dance quite in the receptive and mechanical forms of the waltz、 A、lacked B、lacking C、for lack of D、lack of 19、There are too many complains about society move too fast to keep up with the machine、 A、that have to B、have to C、having to D、has to 20、The poor girl spent over half a year in the hospital but she is now for it、 A、none the worse B、none the better C、never worse D、never better 21、As the silent film sound, so did the sound film color、 A、cried out for…cried out for B、cry out for…cry out for C、had cried out for…cried out for D、had cried out for…cry out for 22、While his efforts were tremendous the results appeared to be very 、 A、trigger B、meager C、vigor D、linger 23、Western man is himself being de-Westernized by his own speed-up, by industrial technology、 A、as much the Africans are detribalized B、the Africans are much being detribalized C、as much as the Africans are being detribalized D、as much as the Africans are detribalized 24、We admire his courage and self-confidence、 A、can but B、cannot only C、cannot but D、can only but 25、In the 1930’s, when millions of comic books were the young with fighting and killing, nobody seemed to notice that the violence of cars in the streets was more hysterical、

2021年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考博参考书、分数线、录取人数

2021年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考博参考书、分数线、录取 人数 一、招生目录 二、历年分数线 三、推荐使用参考书目 1.欧文·E·休斯著:《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竹立家、李军鹏著:《公共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3.张国庆主编:《公共行政学》(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李景鹏著:《权力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5.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6.弗兰克·古德诺(FRANK J.GOODNOW)著:《政治与行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 四、解析 党校行管专业招生人数从16年到19年分别为5、7、6、6人,基本保持每年每个导师招收一个学生(招收两人其中一人为定向就业),18和19年进入复试均为9人,最终都录取6人,报录比在8:1左右!竞争相当激烈。

众所周知党校的英语相当之难,由于党校考博英语试题由党校独立命题,所以不同院校的考博英语试 题题型风格不尽相同。就题型而言,一般都含有词汇结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汉英互译、作文题。所 以需要同学们花大把时间去学习和复习党校英语真题。 现在各院校基本都不指定考博使用参考书,参考书也只是一个复习的载体,如何高效率的应用参考书复习取得一个好的成绩,这一点还是有规律有技巧可循的,考试内容也不只局限于书本,而是会和出题老师的著作以及时事热点相结合,所以复习要尽可能全面一些,上述推荐的参考书也只是一个辅助书籍,如有增减会以上课老师推荐为主。 如何在不多的时间里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呢,首先要通读全书,文科类文章注重理解。其次研究真题,搞清楚真题的题型和难度,把握出题方向。最后真题和教材相结合,抓住考试科目核心内容以及重点,做好笔记,融会贯通,该记牢的重点一定要记牢,不能马虎。背诵结合理解能更好把知识点运用到考试当中。另外报考老师的文献,论文也要看,这样能更好抓住老师出题和判卷的方向。

哈工大考博英语真题及答案

General English Admission Test For Non-English Major Ph.D. program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assage One Questions 1-7 are based on the following passage: According to a recent theory, Archean-age gold-quartz vein systems were formed over two billion years ago from magmatic fluids that originated from molten granitelike bodies deep beneath the surface of the Earth. This theory is contrary to the widely held view that the systems were deposited from metamorphic fluids, that is, from fluids that formed during the dehydration of wet sedimentary rocks. The recently developed theory has considerable practical importance. Most of the gold deposits discovered during the original gold rushes were exposed at the Earth’s surface and were found because the y had shed trails of alluvial gold that were easily traced by simple prospecting methods. Although these same methods still leas to an occasional discovery, most deposits not yet discovered have gone undetected because they are buried and have no surface expression. The challenge in exploration is therefore to unravel the subsurface geology of an area and pinpoint the position of buried minerals. Methods widely used today include analysis of aerial images that yield a broad geological overview, geophysical techniques that provide data on the magnetic, electrical, and minera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rocks being investigated, and sensitive chemical tests that are able to detect : the subtle chemical halos that often envelop mineralization. However, none of these high-technology methods are of any value if the sites to which they are applied have never mineralized, and to maximize the chances of discovery the explorer must therefore pay particular attention to selecting the ground formations most likely to be mineralized. Such ground selection relies to varying degrees on conceptual models, which take into account theoretical studies of relevant factors. These models are constructed primarily from empirical observations of known mineral deposits and from theories of ore-forming processes. The explorer uses the models to identify those geological features that are critical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mineralization being modeled, and then tries to select areas for exploration that exhibit as many of the critical features as possible. 1. The author is primarily concerned with . A. advocating a return to an older methodology. B. explaining the importance of a recent theory. C. enumerating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widely used methods D. describing events leading to a discovery 2. According to passage, the widely held view of Archean-age gold-quartz vein

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5年华东师范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及详解 Paper One Part I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15%) Directions:There are30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part.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B,C,and D.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Answer Sheet I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re. 1.Mo Yan is_____as one of China’s most talented writers. A.acclaimed B.claimed C.blamed D.studied 【答案】B 【解析】句意:莫言被称为中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be claimed as意为“被称为”,符合句意,故选B项。 2.There has been no twentieth-century anthropologist more_____or more controversial than Margaret Mead. A.imaginative B.hard-working C.celebrated D.strong-minded 【答案】C 【解析】句意:20世纪的人类学家中没有谁比玛格丽特·米德更著名或者说更有争议。备受争议从侧面说明了她比较出名,celebrated“著名的,有名望的”符合句意。故选C项。 https://www.doczj.com/doc/c54654930.html,munication satellites transmit information more_____than do ordinary shortwave radios. A.conveniently B.reliably C.accessibly D.concisely 【答案】B 【解析】句意:通讯卫星比普通的短波无线电通讯传送信息更加可靠。reliably可靠地。conveniently便利地,合宜的。accessibly可接近地,可得到地。concisely简洁地。这里强

国家行政学院政府经济管理考博考试重点-育明考博

国家行政学院政府经济管理考博报录比报考分析 一、国家行政学院政府经济管理专业考博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育明课程辅导中心) 一、公共管理学 1、欧文·E·休斯著:《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竹立家、李军鹏著:《公共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3、张国庆主编:《公共行政学》(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二、政府经济管理 1、韩康等:《公共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 2、王健等:《政府经济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年。 3、张占斌:《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年。 4、张孝德:《生态文明立国论》,河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 (国家行政学院考博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张老师叩叩:七七二六、七八、五三七)二、国家行政学院政府经济管理专业考博报考分析考试内容(育明课程辅导中心) 专业招生人数初试内容复试内容 1204Z3 政府经济管理6人 ①英语1001 ②公共管理学2001 ③政府经济管理3011 ①科研基础与科研潜质测试 (80分) ②外语听说能力测试(20分) 育明考博课程中心张老师解析: 1、国家行政学院考博的报录比一般在8:1左右(竞争比较激烈,每年的缺考率约在15%)。 2、本专业有6个研究方向:01政府宏观调控研究02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问题研究03新型城镇化建设04国际金融战略(仅招收非定向考试)05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仅招收非定向考生)06公共财政与税收。 3、最终成绩=(初试成绩÷3)×60%+复试成绩×40%。 4、初试的三门科目中英语拉开的分差并不大,专业课的分差比较大的,专业课的复习备考中“信息”和“方向”比单纯的时间投入和努力程度更重要。想要进入复试,必须在英语过线的基础上专业课得到高分。 5、复试中需提交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生提交开题报告)和一篇公开发表的论文,左右科研潜质测试衡量标准之一。 6、以同等学力报考的考生2016年3月13日加试笔试:思想政治理论;试复试阶段须(笔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国家行政学院考博资料获取、课程咨询育明教育张老师叩叩:七七二六、七八、五三七)

北京语言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及其解析

北京语言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及其解析Directions:You are going to read a list of headings and a text about preparing in the academic community.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heading from the list A-G for each numbered paragraph(41-45).The first and last paragraphs of the text are not numbered.There is one extra heading which you do not need to use.Mark your answers on ANSWER SHEET 1.(10points) Long before Man lived on the Earth,there were fishes,reptiles, birds,insects,and some mammals.Although some of these animals were ancestors of kinds living today,others are now extinct,that is,they have no descendants alive now. 41Very occasionally the rocks show impression of skin,so that, apart from color,we can build up a reasonably accurate picture of an animal that died millions of years ago.That kind of rock in which the remains are found tells us much about the nature of the original land,often of the plants that grew on it,and even of its climate. 42Nearly all of the fossils that we know were preserved in rocks formed by water action,and most of these are of animals that lived in or near water.Thus it follows that there must be many kinds of mammals,birds,and insects of which we know noting.Geng duo yuan xiao wan zheng kao bo ying yu zhen ti ji qi jie xi qing lian xi quan guo mian fei zi xun dian hua:si ling ling liu liu ba liu jiu qi ba,huo jia zi xun qq:qi qi er liu qi ba wu san qi. 43There were also crablike creatures,whose bodies were covered

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宋世明中国公共行政考博专业课真题参考书分数线考试重点复习经验

国家行政学院行政管理宋世明中国公共行政考博专业课真题复习经验 一、专业的设置 宋世明老师的中国公共行政方向是一个考博热门方向,一方面是因为宋老师在这一领域浸淫多年,很有造诣,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一个方向本身有研究的学术价值。这一个方向属于行政管理专业的一个下设方向,由于宋老师每一年只带一个博士生,在这里提醒各位考生,要想报考这个方向,很有必要跟宋老师提前沟通。 二、导师介绍 宋世明,国家行政学院二级岗教授,公共行政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现任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教研室主任,国家行政学院博士后行政体制创新方向指导小组组长。 研究领域:公共行政 教学成果:主要讲授《政府执行力建设》《大部门体制改革前沿问题》《创新政府事中事后监管方式》《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基本发展趋势》《推进政府治理方式方式现代化》等专题课程。在省部级领导干部培训班讲授《行政类事业单位改革的国际视野》《开放经济体下的事中事后监管》等专题。在国家行政学院MPA班主讲核心课程《公共管理》,主讲博士专业方向课程《公共行政经典著作研读》。2013年获得国家行政学院第二届优秀教学奖一等奖。 科研成果:主持完成1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主持承担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出版《美国行政改革研究》《中国公务员法立法之路》等3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近100篇。曾获国家行政学院第二届、第三届优秀科学咨询成果奖。 三、参考书目

公共管理学 1、欧文·E·休斯著:《公共管理导论》(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竹立家、李军鹏著:《公共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 3、张国庆主编:《公共行政学》(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中国公共行政 1、李景鹏著:《权力政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 2、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第三版),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年。 3.弗兰克·古德诺(FRANK J.GOODNOW)著:《政治与行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9月。 四、国家行政学院考博英语 国家行政学院的考博英语满分100分,由学院自主命题和阅卷。国家行政学院考博英语的整体难度介于六级和老托福之间,对词汇量有很高的要求,特别注重对形近字、意近词和固定搭配以及语法的考察。做阅读理解一定要遵守“实事求是”的原则,翻译这一个题型很容易丢分,要想得高分,每一天都要遵循“八步法”练习三个句子。作文对于考生的英语综合能力要求很高,要做到“厚重、灵动和美观”,复习资料建议使用育明教育考博分校编写的党校考博英语一本通。每年有大批的同学英语单科受限,对于英语基础比较差的考生,建议大家早做准备。 五、国家行政学院考博专业课 考博就是考专业课,专业课定生死。对于专业课的复习,可不仅仅是看看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博英语真题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考博英语真题答案 Section I Use of English 1、【答案】B concluded 【解析】题干中,一系列的研究已经_____,事实上,正常体重的人的患病风险要高于超重的人。根据句义,后面的部分实际上是研究的结论,因此concluded符合题意,其他选项denied(否认)与意义相反,doubled(翻倍)与题意较远,ensured(确保)不符合题意,因为研究不能确保后面的事实,只能得出后面的事实作为结论。所以正确答案为B。 2、【答案】A protective 【解析】题干中,对于某些健康情况,超重事实上是有_____。根据前文研究的结论,超重能减少罹患疾病的风险,说明超重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Dangerous和文章意思相反,sufficient表示充足,troublesome表示有麻烦,不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为A。 (PS:The way to contact yumingkaobo TEL:si ling ling-liu liu ba-liu jiu qi ba QQ:772678537) 3、【答案】C likewise 【解析】第三句话中,较重的女人患缺钙的比例低于较瘦的女人。_____,在老年人中,一定程度上超重……。需要填入的是和前半句表示顺接的词语。A选项instead表示逆接的句意关系,B选项however也表示逆接,D 选项therefore表示因此,只有C选项likewise意为同样地;也,而且。因此正确答案为C。 4、【答案】A indicator 【解析】本句话中,_____,一定程度上超重,经常是健康的_____。A 选项,表示指示器,指标。B选项objective表示客观;C选项origin表示来源,D选项example表示例子。根据前面的文章内容,已经明确指出超重代表了健康,因此超重是健康的指标。因此正确答案为A。

2011年复旦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复旦大学考博英语真题及详解 Paper One Part Ⅰ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 (15%) Directions:There are 30 incomplete sentences in this part. For each sentence there ar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Choose the one that best completes the sentence.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ANSWER SHEET I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er. 1. He’s color-blind and can’t ______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d and green easily. A. detect B. discover C. distinguish D. determine 【答案】C 【解析】句意:他是色盲,难以辨出红色和绿色的区别。distinguish区分,辨别,分清。 2. As many as 100 species of fish, some ______ to these waters, may have been affected by the pollution. A. unusual B. particular C. typical D. unique

【解析】句意:多达100种鱼可能会受到污染的影响,而且有些鱼类是这些水域所特有的。be unique to为惯用搭配,指“只有……才有的;对……独一无二的”。其他选项也包含“特有的”意思,其区别在于:unusual指事物时表示某事极少发生,或极少被人耳闻目睹;particular指某事物存在专有特点,以此与其他事物相区别;typical侧重指“典型”,指某个群族中共有、而区别于其他群族。因此本题答案为D项。 3. In her bright yellow coat, she was easily ______ in the crowed. A. accessible B. identifiable C. negligible D. incredible 【答案】B 【解析】句意:她穿着亮黄色的外套,因此很容易就可从人群中将她辨认出来。identifiable 可辨认的;可识别的。accessible易接近的;可理解的;易相处的。negligible可以忽略的;微不足道的。incredible不可思议的;惊人的;难以置信的。 4. Some people find that certain foods ______ their headaches. A. introduce B. trigger C. summon D. creat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