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简介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简介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简介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简介李四光(1889.10.26-1971.4.29),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李四光1910年7月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1911年,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1928年1月,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1年4月,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9月,任中国科协主席;1969年4月,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0年8月,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

中国著名教育学家简介

中国著名教育学家简介 中国著名教育学家简介 孔子,春秋时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华夏教师第一人,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乃教师的“师祖”,他的教育思想结集在《论语》一书中。 韩愈,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在教育史最突出的贡献是他关于教师的论述——《师说》,阐明了“从师”、“为师”的重要性,提出教师的任务应是“传道”、“授业”、“解惑”,表明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学相长”观点。 章太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学者、教育家,他重视教育的作用,主张教育必须为革命服务,认为教育的内容应德育、智育、体育三者并重;他手定的切音方法被确定为全国通用的注音符号,沿用了三十多年,对统一汉字读音做了不少贡献,著有《太炎教育谈》等书。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青年时代开始从事教育工作,他始终把教育作为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杂文形式多次发表对教育的评论和意见,提倡新道德新文化教育,反对奴化教育。 蔡元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他对教育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改革了中国高等教育的思想体系和教育制度,他最突出的功绩一是把中国两千年的专制教育改变为国民教育(即资产阶级教育),二是把北京大学改革为现化大学的模式,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有《蔡元培教育文选》等专著。 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无产阶级教育家,他是我转入驶上最早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论述教育本质的第一人,指出阶级社会的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他是我国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也是在旧中国的大学讲坛上公开讲授马克思主义并依据辩证唯物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组织教材进行教学的第一人,其教育思想和革命教育实践,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份宝贵遗产。

地质之光李四光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 【课标要求】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李四光的求学经历; 2、了解对地质科学研究的主要成就 3、了解对新中国建设所做的杰出贡献。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本课学习,使学生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的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李四光求学经历的了解,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2、通过学习李四光对地质学的研究成就,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3、通过了解李四光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将来为国家建设多做贡献的理想,使学生理解学习科学知识对建设国家的重要性,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理解。 【教学重点】:李四光的研究成就及其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 【教学难点】:第四纪冰川及地质力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的建设也是依靠科学技术,依靠一批具有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的科学家打下了基础,李四光就是这些科学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一、人生经历 (一)晚清时期:1889-1911年 1、出身贫寒家庭,幼年就读私塾 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李四光的祖父是蒙古族人,叫库里。父亲李卓侯,改为汉族。 2、少年独闯武汉,考入武昌学堂

3、学习成绩优异,派往日本留学 4、接受革命思想,成同盟会会员 5、学习造船归国,赐与工科进士 (二)民国时期:1911年之后 1、在湖北军政府,任实业部部长 2、后袁世凯上台,辞官留学英国 3、学习采矿地质,获得硕士学位 4、回国受聘北大,担任地质教授(1920) 5、南京地质所长,中国地质会长(1928)——科学贡献 (1)研究冰川打破洋神话,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意义:教材P101) 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充斥着中国内地第四纪无冰川的谬论。为了证明中国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李四光足迹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先后考察了太行的东麓、大同盆地、扬子江流域,几上庐山,发现牯岭西谷的一块巨石矗立在另一块巨石之上,并得出庐山有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坚定地认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涉足黄山、九华山、天目山,发现了比较典型的冰蚀地形和冰川堆积泥砾剖面……1936年,李四光在黄山找到了冰磨条痕,发表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至此,中国无第四纪冰川之谬论不攻自破。 (2)创立新理论“地质力学”,研究我国地质结构 李四光在科学史上的贡献,莫过于创立了地质力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他著有《地质力学概念》一书,认为地壳运动中发生岩石变形是由于地应力作用的结果。1947

李四光的故事3篇_短故事

《李四光的故事》 李四光的故事(一): 李四光小时候的故事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是我国地球学和地质学的奠(din)基人,为我国的地质、石油勘(kān)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李四光是湖北黄冈人,原名李仲揆(ku).14岁那年,因他学业优秀,被保送去日本学习.在填写出国护照时,他 把年龄"十四"误填入姓名栏里.怎样办?李仲揆灵机一动,把"十"加几笔成了"李"字.一看,名叫"李四",又太俗气了;又在后面加了一个"光"字.从此,他开始叫"李四光". 李四光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7人,爷爷又卧床不起.父亲是教书先生,收入微薄(bǎo),妈妈一人种田,日子很艰难.李四光排行老二,年岁很小,但十分懂事.他平时看到妈妈一人干活,心里难过,就千方百计帮忙妈妈干活.打柴,舂(chōng)米、推磨、扫地、提水、放羊、割草等,几乎样样事情都能干。天刚亮,他就起床,把水缸装得的;上山砍柴, 总要挑得满满的才回家. 李四光从小爱动脑.他帮妈妈舂米,用脚踩踏板,人小踩不动,他动脑筋用绳子绑在石杵(chǔ)那一头的踏板上,当脚往下踩时,同时用手使劲拉绳子,这样石杵就动起了.他和小朋友去荷塘采藕,小伙伴大多嘻嘻哈哈,打闹取乐,半天只能采几节断藕带回家.而李四光精明能干,他先顺叶踩到藕,再用脚留意地探出藕的方向,然后依着它生长的方向一点点把泥踩去,收获一根根完整的鲜藕. 之后,李四光独自一人到武昌,报考官办小学堂.考试发榜,李四光名列第一,在小学堂,他勤奋攻读,刻苦钻研,成为小学堂一位优等生.14岁那年,他被学校保送到日本深造.在日本上大学期间,他对地质学发生了兴趣,立志探索地质构造的奥秘. 几十年后,他在地质构造上悉心研究,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并用这个理论去寻找石油天然气资源、矿产,预测地震,开发地热,在中国地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李四光的故事(二): 李四光(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在20年代,他首先发现 了我国存在的第四纪冰川遗迹,提出了地质力学的构造理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 李四光是湖北黄冈人,原名李仲揆。14岁那年,因他学业优秀,被保送去日本学习。在 填写出国护照时,他把年龄十四误填入姓名栏里。怎样办?李仲揆灵机一动,把十加几笔成了李字。一看,名叫李四,又太俗气了;又在后面加了一个光字。从此,他开始叫李四光。 李四光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兄弟姐妹7人,爷爷又卧床不起。父亲是教书先生,收入 微薄,妈妈一人种田,日子很艰难。李四光排行老二,年岁很小,但十分懂事。他平时看到妈妈一人干活,心里难过,就千方百计帮忙妈妈干活。天刚亮,他就起床,把水缸装得满满的;上山砍柴,总要挑得满满的才回家。 李四光从小爱动脑。他帮妈妈舂米,用脚踩踏板,人小踩不动,他动脑筋用绳子绑在石杵那一头的踏板上,当脚往下踩时,同时用手使劲拉绳子,这样石杵就动起来了。他和小朋友去

伟人事迹李四光

伟人事迹李四光 李四光先生是原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他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 李四光身上有着我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所必备的以身许国、刻苦钻研的精神。1949年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即,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然而做好回国准备时却被伦敦的朋友告知,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其公开发表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将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直到1950年5月6日,李四光终于到了北京,投身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之中,根据李四光提出的理论,我国的石油大会战获得成功,成功发现了大油田,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使国家拜托了石油需要大量进口的被动局面,有力地支援了新中国的国家建设。 李四光先生在旧社会走过的道路,尽管有些曲折和坎坷,但他毕生努力的方向和最终达到的高度,以及对祖国和人民做出的贡献,在当代中国科技界、知识界,的确是一面旗帜,无愧于党和人民给予的高度评价。他作为革命先驱者敢于向旧事物挑战的精神,作为教育家诲人不倦、孜孜追求的品德,作为事业家从人民需要出发强烈的责任感,和作为一位地质学家在科学实践中贯穿了前面所说的革命、育人、为人三者辩证统一的科学思想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像任何一位思想家一样,不仅留给我们许多还要去认识、去判断、去解决的地质问题,而且也留给我们认识、判断、解决的思想。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铭记。

岳麓版历史选修第五单元 杰出的科学家地质之光李四光参考教案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 【课标要求】解李四光的主要事迹,认识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李四光的求学经历; 2、了解对地质科学研究的主要成就 3、了解对新中国建设所做的杰出贡献。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本课学习,使学生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的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李四光求学经历的了解,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2、通过学习李四光对地质学的研究成就,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3、通过了解李四光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将来为国家建设多做贡献的理想,使学生理解学习科学知识对建设国家的重要性,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理解。 【教学重点】:李四光的研究成就及其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 【教学难点】:第四纪冰川及地质力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 导入: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的建设也是依靠科学技术,依靠一批具有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的科学家打下了基础,李四光就是这些科学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一、人生经历

(一)晚清时期:1889—1911年 1、出身贫寒家庭,幼年就读私塾 1889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一个贫寒人家。李四光的祖父是蒙古族人,叫库里。父亲李卓侯,改为汉族。 2、少年独闯武汉,考入武昌学堂 3、学习成绩优异,派往日本留学 4、接受革命思想,成同盟会会员 5、学习造船归国,赐与工科进士 (二)民国时期:1911年之后 1、在湖北军政府,任实业部部长 2、后袁世凯上台,辞官留学英国 3、学习采矿地质,获得硕士学位 4、回国受聘北大,担任地质教授(1920) 5、南京地质所长,中国地质会长(1928)——科学贡献 (1)研究冰川打破洋神话,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意义:教材P101) 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充斥着中国内地第四纪无冰川的谬论。为了证明中国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李四光足迹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先后考察了太行的东麓、大同盆地、扬子江流域,几上庐山,发现牯岭西谷的一块巨石矗立在另一块巨石之上,并得出庐山有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坚定地认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涉足黄山、九华山、天目山,发现了比较典型的冰蚀地形和冰川堆积泥砾剖面……1936年,李四光在黄山找到了冰磨条痕,发表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至此,中国无第四纪冰川之谬论不攻自破。

邓稼先杨振宁简介

邓稼先简介 邓稼先(1924年6月25日—1986年7月29日),汉族,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人;杰出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1935年,他考入志成中学,与比他高两届、且是清华大学院内邻居的杨振宁结为好友;邓稼先在校园中深受爱国救亡运动的影响,1937年北平沦陷后秘密参加抗日聚会。在父亲邓以蛰安排下,他随大姐去了大后方昆明,并于194 1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1948年至1950年在美国普渡大学留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同年毅然回到祖国,1950年10月被分派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原子能研究所副研究员,核工业部第九研究院院长(后来改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核工业部科技委员会副主任,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科院数学物理学部委员,中国核学会第一、二届常务理事;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 邓稼先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从原子弹、氢弹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均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主要参加者,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被称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1986年5月,任核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副主任;7月29日病逝于北京,邓稼先同志临终前留下的话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并叮咛:“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8月3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追悼会,张爱萍将军亲致悼词,时任国务院总理赵紫阳参加追悼会,胡耀邦、邓小平等领导人送了花圈以示悼念。 1999年9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追授邓稼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8年11月18日,邓稼先当选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组织评选的中国十大传播科技优秀人物;2009年9月14日,他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邓稼先同志的一生,是中国一代优秀知识分子的光辉榜样。他在抗日救亡的呼喊中长大,在“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的西南联大校歌声中走上科学之路;他从青少年时代起就抱定了以科技强国的宿愿,将个人的事业与民族兴亡紧密相连。同时,他在党的教育下知道了应该如何发动群众进行科研攻关,为此而终生奋斗不惜个人的生命。成就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被称为“两弹元勋”。 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原子弹试验成功后,邓稼先又组织力量,探索氢弹设计原理,选定技术途径。领导并亲自参与了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的研制和实验工作。 邓稼先和周光召合写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研究总结》,是一部核武器理论设计开创性的基础巨著,它总结了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不仅对以后的理论设计起到指导作用,而且还是培养科研人员入门的教科书。邓稼先对高温高压状态方程的研究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培养年轻的科研人员,他还写了电动力学、等离子体物理、球面聚心爆轰波理论等许多讲义,即使在担任院长重任以后,他还在工作之余着手编写“量子场论”和“群论”。 邓稼先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国防科研事业的发展,他甘当无名英雄,默默无闻地奋斗了数十年。他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充分体现了他崇高无私的奉献精神。他在中国核武器的研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却鲜为人知,直到他死后,人们才知道了他的事迹。 邓稼先虽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却本着对工作极端负责任的精神,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例如,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危险时刻,他都站在操作人员身边,既加强了管理,又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 年表 1924年6月25日(农历五月十九日),邓稼先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城外的邓家大屋,也叫铁砚山房的祖居内。父亲邓以蛰当时是北京大学教授,母亲王淑蠲女士,操持家务。邓稼先出生8个月以后,随母亲和两个姐姐来到北平

高中历史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教案 岳麓版选修4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李四光的求学经历;了解对地质科学研究的主要成就;了解对新中国建设所做的杰出贡献。 通过分析本课学习,使学生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的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李四光求学经历的了解,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通过学习李四光对地质学的研究成就,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通过了解李四光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将来为国家建设多做贡献的理想,使学生理解学习科学知识对建设国家的重要性,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理解。 教学过程 本课教材是介绍人物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杰出人物的生平事迹,总结人物的主要成就,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人物的伟大精神,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同时,训练学生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人物的方法。生平成就以学生自己总结、归纳为主,人物体现的精神应以学生讨论为主,老师也应向正确方向引导,评价人物,老师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加以引导和启发。对于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科技知识,应发动学生查资料,加深理解。 1.导人部分 导入示例一:多媒体放出建国出公共汽车上背着煤气包的图片。老师提问,汽车上放的黑色大包是什么吗?老师指出是煤气包。又问,为什么要背煤气包吗?回答:是因为那时中国没有足够的石油,要靠煤气提供燃料。现在大家知道天上飞的飞机,地上跑的汽车,水上游的轮船,它们的燃料来源都是石油。中国的石油早已达到自给。那么,中国的油田是怎样发现的?这和一个人是密不可分的,他就是被称为“地质之光”的李四光。 李四光并不是现在学生很熟悉的历史人物,所以,本课导入应首先利用学生熟悉的和有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 导入示例二: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的建设也是依靠科学技术,依靠一批具有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的科学家打下了基础,李四光就是这些科学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把对李四光的理解和现实联系起来,并且上升到“科教兴国”的高度去理解。 2.求学生涯 以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提问:归纳、总结李四光的主要求学经历有哪些? 提示:学生可依据教材回答。 要求学生简练、准确、条理清楚地总结、归纳出李四光的求学主要经历,训练和提高学生提炼课本知识点的能力,这也是历史科必备的能力,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记忆知识点。 提问:李四光的学业由什么转变?说明了什么? 提示:李四光在日本留学,学习造船,而后,又到英国学习采矿,后又转学地质,与甲戊战争联系,学生可以想到甲戊战争,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他要立志发展中国的造船业,有朝一日雪国耻。造船需要钢铁,钢铁开采需要地质知识。说明他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国家的富强。 提问:李四光的人生道路有什么转变?说明了什么? 提示:李四光由一个同盟会最小的会员到北洋政府的高官,再到英国留学,后回到国内

李四光简介

李四光简介 (一):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的首任院长。毕业于英国伯明翰大学并获博士学位。首创地质力学。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质部部长等职。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19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着作有《中国地质学》、《地质力学概论》、《地震地质》、《天文、地质、古生物》等。为中国甩掉“贫油”帽子,创立地质力学理论和中国“两弹”的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三): 李四光-简介 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1889年10月26日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市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发表声明拒绝理解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两星期之后,李夫人许淑彬接到李四光来信,说他已到了瑞士与德国交界的巴塞尔。夫妇二人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国。 回到新中国怀抱的李四光被委以重任,先后担任了地质部部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科联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他虽然年事已高,仍奋战在科学研究和国家建设的第一线,为中国的地质、石油勘探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1951年8月中国长春地质专科学校、山东大学地质矿产学系、东北工学院地质学系和物理学系合并为东北地质学院(后名长春地质学院,现为吉林大学地学部),李四光担任首任院长。1952年李四光再次应邀回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 1958年李四光经何长工、张劲夫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由一个民族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战士。60年代以后,李四光因过度劳累身体越来越差,

王香增同志事迹简要介绍

王香增同志事迹简要介绍王香增同志20多年来心系石油地质事业,扎根勘探开发一线,坚持以创新石油地质理论为目标,以攻克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为己任,面对鄂尔多斯盆地特低渗致密油气藏成藏机理复杂、增产改造难度大、单井产量低、后备资源缺乏等理论和技术难题,勇于创新,敢于实践。他冒着严寒酷暑奔赴钻井现场调研攻关,不畏艰难险阻亲临野外踏勘调查,在百年不遇的陕北洪涝灾害中坚守现场组织生产,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依然伏案求索钻研……最终,他收获的是创新油气成藏地质理论、形成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实现的是几代延长石油人在“延长下面找延长”的梦想、百年延长海外油气勘探开发新局面,为延长石油集团找到了新的接替资源、为陕北革命老区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复杂油气勘探开发开辟了新的局面。 他先后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课题20余项,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实现了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储量、产量快速增长并连续7年稳产千万吨以上。 他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6项、授权专利29项,发表论文近50篇,出版专著、译著8部。他是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野外地质工作者奖获得者、国家“86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陕西省“三秦学者”、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陕西省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一、置身科研、服务生产,实现“延长下面找延长”的资源梦想

延长石油百年来的勘探开发主要集中在成藏条件较好的浅层侏罗系延安组及三叠系延长组油藏中,随着资源动用程度提高,如何从延长组深层获得原油产量成为延长人多年的梦想。王香增针对深层特殊地质条件,带领科研团队按照“盆地下面找盆地”的勘探思路,多年以来无数次往返于科研与生产现场,针对延长深层特低渗储层这一世界难题,经过长期的理论与现场生产工艺技术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带队完成的《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长组下组合找油突破的勘探关键技术》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专家鉴定,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该成果的指导下,鄂尔多斯盆地深层成为战略接替的新层系、开辟了盆地石油勘探新领域。初步评价仅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长组下组合石油资源量就可达25.5亿吨,已发现探明储量2.75亿吨,近三年已生产原油347.5万吨,实现利润910849.97万元,取得盆地深层石油勘探的重大历史性突破,实现了“延长下面找延长”的梦想,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陕北革命老区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二、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发现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千亿方级大气田 在致力陕北石油勘探的同时,王香增针对陕西省天然气供需缺口大的现状,勇于挑战前人所提出的鄂尔多斯盆地“南油北气”的传统认识,指出鄂尔多斯盆地内延长探区上古生界也应该具备天然气成藏条件。多年来,王香增与他的科研团队挑灯夜战、反复论证,从盆地沉积演化特征、储层特征、气藏特征及成藏规律等基础研究入手,大胆部署,在前人认为不可能发现气藏的区域陆续获得了高产气流。在获

入党个人履历介绍

入党个人履历介绍 篇一 尊敬的党组织: 我叫xx,性别女,汉族人,XX年9月4日出生,籍贯河南,我现在是共青团员,就读于XX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XX级会计2班。 我于一九八八年九月四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沐浴着党的阳光、伴随着祖国的改革开放而成长起来。我的母亲是一名会计工作者,父亲是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从小时候起,母亲谦虚严谨、细致谨慎的生活态度,父亲刻苦好学、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就深深地感染着我,教育着我。 一九九四年九月我进入了河南省太康实验小学,从此开始了我的学习生涯。临学前,母亲教导我,鲜艳的红领巾是革命先辈们的鲜血染红的,是少年先锋队的标志,只有像毛主席、周那样为革命奋斗终生的老前辈们才配戴上它;只有像钱学森、李四光那样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奉献出毕生精力的科学家们才配戴上它;只有像雷锋、王进喜那样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不怕苦、不怕累的解放军战士们和劳动模范们才配戴上它。我牢记母亲的话,进入

小学后,在各科学习上努力刻苦、争当先进;在各项劳动中处处争先、不怕苦、不怕累;在各种活动中踊跃参加、积极表现。在班上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学期都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习标兵”,多次在校级、市级数学以及珠算竞赛中获奖。并且,在五年里一直担任班委,积极为班级服务。 一九九九年九月,我考入河南省太康第三高级中学。这个时候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按照一个共青团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初中一年级的第二学期,我终于盼来了期待已久的入团宣誓!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在那里我加强了对党的认识。我告诫自己要做一个党的好孩子,要加倍努力并且时刻督促着我自己一定要戒骄戒躁,向组织靠拢。 二零零二年九月,我作为优秀毕业生以总分全县排名前二十的成绩顺利考入我梦寐以求的班级——河南太康第一高级中学重点班。十四岁的我是一个充满青春朝气、奋发向上的我;是一个对事物有着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我;是一个永远不知疲倦、事事争先的我;是一个对未来有着各种各样的憧憬和希望的我,也正是在这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开始大量的阅读书籍,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著作,这让我渐渐的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了初步的认识,并逐渐确立起了正确地世界观和人生观。 二零零五年七月,我参加了“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

北方民族大学毕业证样本学校编号历任校长

石家庄经济学院毕业证样本学校编号历任 校长 石家庄经济学院简历 石家庄经济学院的前身是地质部宣化地质学校,是在老一辈地质学家李四光、革命家何长工亲自关怀下于1953年创办的,是新中国最早设置经济类专业的地质院校。学校设有20个教学单位,8个科研机构,拥有5个一级学科和1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工程硕士(地质工程领域)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同等学历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开设47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6557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18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13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5%,省管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等专家24人次,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18人,53人次获全国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师德标兵、模范教师、优秀教师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12位院士被聘为学校兼职教授。学校占地总面积986.89亩,建筑面积40.3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92亿元,图书馆藏书139.1万册,数字资源量40万GB。学校拥有地学实验中心、水资源环境试验中心、经管实验中心等3个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河北省高等学校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建有地球科学博物馆和钱圆金融博物馆,是河北省唯一的一所拥有2个博物馆的高校,其中地球科学博物馆是国家、省、市科普教育基地和素质教育基地。 石家庄经济学院历任校长: 李军校长2011.03- 至今 石家庄经济学院毕业证编号:10077 :1998年-2006年的学位证书采取全国统一编号,证书编号为12位数,前五位为学位授予单位代码;第六位为授予单位的级别,后四位为各校按授予人员排序的顺序号码。 2: 2006年后学位证书编号为16位。1 : 普通博士、硕士、学士学位证书编号调整为16位数:前五位为学位授予单位代码;第六位为授予学位的级别,博士为2,硕士为3,学士为4;第七至第十位为授予学位的年份。2 : 普通学士学位中的“双学位”和“第二学位”证书,分别在第十一位用一个汉语拼音字母“S”和“E”加以区别,其余与普通学士学位证书编号方式相同。总位数为16位。3 : 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所获学位证书,在起始位置加“C”,与普通学士学位证书加以区分,其后续编号为16位数, 成人学士学位证书第十一位为9,普通学士学位证书第十一位可使用0至8中的任何数字,但不得使用数字9,证书其他位的编制规则相同。 4 : 自考生所获学位证书,第十一位用汉语拼音字母“Z”标明,

李四光简介简介简介修订稿

李四光简介简介简介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李四光简介简介简介!!! 可以简单介绍突出事迹 |浏览 37109 次2006-03-12 22:02 2006-03-12 22:16 最佳答案 (1889~1971)中国地质学家,地质力学的创始人。字仲揆,湖北黄岗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于本世纪20年代创立了地质力学,为地质理论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运用力学观点来研究地壳运动现象,将各种构造形迹看作地应力活动的结果,建立了“构造体系”这一地质力学的基本概念,为探索地质自然现象提供了新方法,为研究地壳运动规律开辟了新途径,开创了地质科学的新局面,在国际上享有崇高声誉。他的理论为我国石油勘探作出巨大贡献。例如他运用地质力学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地质构造特点,认为新华夏构造体系的三个沉降带具有广阔的找油远景,从理论上否定了“中国贫油”论。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的相继发现证实了他的科学预见。在地震地质工作方面,他强调在研究地质构造活动性的基础上,观察地应力的变化,为实现地震预报指出了方向。此外,早在20年代初,实地考察了我国太行山麓、大同盆地、庐山和黄山等地,先后发现第四纪冰川遗迹,推翻了国际上许多冰川学权威断言中国无第四纪冰川的错误结论。曾留学日本、英国,曾前往法国、德国和瑞士等地考察。1949年以前曾任教授,地质研究所所长等职。1949年后,曾任副院长,中国古生物研究所所长,地学部委员,主席,地质部部长等职,并当选为第一、二、三届,第二、三、四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李四光长期从事古生物学、冰川学和地质力学的研究,在鉴定古生物蜒科化石、第四纪冰川和创立地质力学诸多方面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充斥着中国内地第四纪无冰川的谬论。为了证明中国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李四光足迹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先后考察了太行的东麓、大同盆地、扬子江流域,几上庐山,发现牯岭西谷的一块巨石矗立在另

高三历史地质之光李四光

第五单元杰出的科学家 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了解李四光的求学经历;了解对地质科学研究的主要成就;了解对新中国建设所做的杰出贡献。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本课学习,使学生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的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分析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李四光求学经历的了解,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 通过学习李四光对地质学的研究成就,培养学生勇于挑战权威,坚持真理的科学精神。 通过了解李四光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培养学生刻苦学习,将来为国家建设多做贡献的理想,使学生理解学习科学知识对建设国家的重要性,加深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论断的理解。 【教学重点】李四光的研究成就及其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 【教学难点】第四纪冰川及地质力学研究成果的重要意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导入示例一:多媒体放出建国出公共汽车上背着煤气包的图片。老师提问,汽车上放的黑色大包是什么吗?老师指出是煤气包。又问,为什么要背煤气包吗?回答:是因为那时中国没有足够的石油,要靠煤气提供燃料。现在大家知道天上飞的飞机,地上跑的汽车,水上游的轮船,它们的燃料来源都是石油。中国的石油早已达到自给。那么,中国的油田是怎样发现的?这和一个人是密不可分的,他就是被称为“地质之光”的李四光。 李四光并不是现在学生很熟悉的历史人物,所以,本课导入应首先利用学生熟悉的和有兴趣的话题引发学生对历史人物的兴趣。 导入示例二: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中国的建设也是依靠科学技术,依靠一批具有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的科学家打下了基础,李四光就是这些科学家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把对李四光的理解和现实联系起来,并且上升到“科教兴国”的高度去理解。 一.求学生涯(板书) (提出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归纳、总结李四光的主要求学经历有哪些? (学生活动)学生可依据教材回答。 要求学生简练、准确、条理清楚地总结、归纳出李四光的求学主要经历,训练和提高学生提炼课本知识点的能力,这也是历史科必备的能力,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记忆知识点。 (提出问题):李四光的学业由什么转变?说明了什么? (学生活动)提示:李四光在日本留学,学习造船,而后,又到英国学习采矿,后又转学地质,与甲戊战争联系,学生可以想到甲戊战争,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他要立志发展中国的造船业,有朝一日雪国耻。造船需要钢铁,钢铁开采需要地质知识。说明他

地质学家李四光

地质学家李四光 李四光,中国著名的音乐家、科学家、地质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 他出生于湖北省黄冈县的一个乡村教师家庭。童年随父亲入村塾读“四书”、“五经”,学写诗文。他勤奋好学,爱好劳动。由于常听父亲讲甲午中日海战,中国惨败,清政府腐朽无能、丧权辱国的故事,他从小就萌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他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为中国争气,学会造船,打败帝国主义的侵略。1902年,李四光离开家园,到了省城武昌,考入西路高等小学堂。由于他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因此学习未满两年,没有毕业就被湖北省选派官费留日深造。1905年8月,由孙中山先生亲自主盟加入中国同盟会,成为第一批会员中年龄最小的会员。孙中山见其年轻,勉励他要“努力向学,蔚为国用”。从此李四光更加坚定了刻苦学习,报效中华的决心。他在日本学习造船机械,初步实现了他为祖国学习造船的心愿。辛亥革命失败,李四光心情郁闷,意识到要准备一份更强的力量,必须再读书10年。1913年7月,他被官费保送到英国学习。他考虑到为祖国造船,不能没有钢铁,要钢铁就得先搞冶炼,因此先学了采矿一年,又感到采矿离不开地质,再又决定转到理科地质系,开始专攻地质学,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李四光在英学习期间,在导师教授的指导下,他一面博览群书,一面实地调查,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日深,而且在文字语言上提高也很快。英、日、德、法各国文字,均可运用。他视野辽阔,信息敏捷,基础知识深广。1918年6月,在伯明翰大学通过了毕业论文《中国之地质》的答辩,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婉谢了国外的高薪聘请,回到了北京,出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他一面为祖国精心培育人才,一面积极参与北京大学一些重要的校务活动。在不少重要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创造性的成就。 新中国的诞生,揭开了李四光科学事业崭新的一章。他注重理论学习,也注意自己的思想改造,全身心地投入到祖国的地质事业中去,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在他的具体领导下,中国的地质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端的日子里,毛主席、周总理就询问过李四光:“中国天然石油这方面远景怎么样?”

李四光的主要成就

李四光的主要成就 李四光的最大贡献是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以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运动现象,探索地质运动与矿产分布规律,他确立了新华夏构造体系的概念,分析了其特点,并运用这些理论概念探讨了中国的地质 条件和石油形成条件。早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地质学家潘钟祥就明确提出了陆相生油学说,说明中国广布的陆相地层一定有石油,从理论上反驳了西方所持的中国贫油的观点。 20世纪50年代,在李四光部长的领导下,通过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谢家荣等地质学家的不断理论探索和实践下,肯定中国东部特别是东北松辽盆地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毛泽东、周恩来在认真听取了汇报后,支持了地质部的观点,并根据地质部和李四光的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开始了大规模的石油普查。1956年,在李四光的主持下,石油普查勘探工作在很短时间里,先后发现了大庆、胜利、大港、华北、江汉等油田,为中国石油工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从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勘探部门相继找到了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大油田,在国家建设急需能源的时候,使滚滚石油冒了出来。这样,不仅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也使中国人提出的陆相生油理论和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理论得到了最有力的证明。 个人贡献 1.为中国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成功作出了突出贡献。 2.运用力学对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的研究,创建“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的概念。预测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存有石油,后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油田的发现证实其预测。 3.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对中国北部?类化石及其地层意义的研究是中国最早进行的?类及石炭二叠系研究。其创立的“?”字,用来翻译Fusulinid (一种早已灭绝的有孔虫,属于原生动物),为中国古生物学界所沿用。 4.提出了华东第四纪冰川存在的理论。 5.地震预报:李四光认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李四光为地震地质和地震预报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李四光在晚年,为中国地热的开发和利用也做了很多工作,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晚年发表的“天文、地

李四光计划-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

【个人简介】XX,男,汉族,199X年X月出生,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201X级学生,学校第X期“李四光计划”学员。现任工程团委XXX。曾获2015年军训优秀学员,“新生杯”辩论赛最佳辩手,2015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运动会5000米第一名,2015年“韦博杯”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 2016年“地大杯”男子篮球赛团体第五名,2015年纸结构模型大赛校级二等奖,2015年院级和校级信调大赛均获得一等奖,2015年北戴河实习优秀学员。 【个人事迹】 做最好的自己 时光荏苒,转眼大一学年已经结束,自己经历了从刚入大学的青涩与迷茫,到不断地尝试与挑战,最终基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方式的历程。当新学期伊始,看着一张张带着无限期许的新鲜面孔出现在面前时,我不由地想起了曾经的自己。 周围的许多人向往大学,多半是来源于在高中过着单调的学习生活之时,曾听说大学是多么的轻松和自由,而我们从老师和学长学姐那里获知的却是一番不同的描述:充实圆满的大学生活并不比高中轻松。于是在刚刚升入大学时,我一边满怀着对大学丰富多彩的生活的期许,一边保持着对放纵自由的生活的高度警惕。虽然起初对于未来想要什么,想选择怎样的道路去发展还十分迷茫,但我很明确的是,我希望过一个充实的大学生活,从开始就不可以懈怠,以免自己在日后真正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时候却遗憾的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选择的资本。我想要去做最好的自己。 大学可以提供的是一个全面而丰富的平台,我们虽然可以不用像高中那样天天花大把时间在学习上,但无可非议的是,学习仍然是大学生活的重中之重。大学在给与你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同时,更考验着你学习的能力,我认为学习能力着重在于高效学习、自主学习和时间安排三个方面,通过一年的努力与尝试,我对于这三个方面得到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首先是高效学习。在较之高中学习时间减少的情况下,提高学习的效率显得尤为重要,认真听课是高效学习最重要的环节。大学课程配套教科书往往很厚,虽然内容详尽却很难快速抓到重点,形成完整的思维框架,而四十五分钟的课堂往往是经过老师精心挑选的整个课程的精华所在,老师挑选出的习题也总是经过多次的揣摩与实践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典例。在课前做简单的预习,了解大题内容,标出自己不清楚的地方,然后在课堂上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就是最高效且最实用的学习方法。其次是自主学习。大学的自由度一定程度上表现在学习的自主性,在完成规定学业的同时可以利用图

【岳麓版】选修四:第21课《“地质之光”李四光》同步测试(含答案)

李四光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 1.李四光在很多的科学领域都曾取得 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 下列哪些领域贡献特别突出 ① 量子力学②地质力学③古生物学④冰川学 A.②③④ A 创造地质力学理论 B .担任地质部长 C 创建“构造体系”理论 D.地震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李四光的科学理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勘探石 根据李四光的地质力学理论,我国从一开始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勘探,相继找到大庆 油田、胜利油田等大油田,震惊世界。这是在 三纪冰川④中国贫铀论 7.我国勘探部门能找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大油田,主要的依据是李四光的 2. 3.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李四光在英国获得自然科学硕士学位后,毅然回国的 .主要原因是( ) A. B. C. D. 其老师建议他到印度工作 英国政府不同意中国留学生在英国工作 中国在地质科学方面急需人才 他认为中国人应该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祖国 认为李四光是地质事业的奠基人,其主要依据是 .①②④ 4. ②重大工程建设 ③勘探煤炭 ④预测和预防地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 A. 20世纪 50年代后期至 60年代 B. 20世纪 60年代中期 C. 20世纪 50年代后期至 70年代 D. 20世纪 60年代前期至 60年代末 6.如右图所示,李四光推翻了洋人的哪些断言 ①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 ②中国贫油论 ③中国不存在第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 .①④

A. 活化石研究成果 B. 地质力学理论 C. 第四纪冰川研究 D. 二项式定理 & 1988年,我国发行了一套《中国现代科学家》纪 念邮票,这套邮票共4枚,《地质学家一一李四光》 就是其中一枚。李四光能够享有这样的荣誉,主要 是因为( ) A他本人有留学海外的经历,在国内外学术界 有较高地位 B.他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有较高 的社会地位 C.其成就对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D.他创立了新兴的学科,并在该学科的研究中有较高造诣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早在192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布莱克威尔德在《中国和西伯利亚的石油 资源》一文中,就提出了“中国贫油论”。多少年来,在国际上“权威”们的论断认为: “世界已知油田,大都在海相地层中,而中国大部分是陆相地层, 因此,不可能储藏有工业开采 价值的石油。” 材料二1954年,李四光应邀到石油管理总局作了题为“从大陆构造看我国石油勘探 的远景”的报告,明确指出:“可以这样考虑:从东北平原起,通过渤海湾,到华北平原, 再往南到两湖地区,可以做工作,先从新华夏系的旁边?摸起,同时在覆盖地区着手摸底, 物探、钻探都可以用上,看来是有意义的。”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对中国有没有石油的观点有何不同?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四光对我国石油探测的贡献。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