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物理课程教案

大学物理课程教案

大学物理课程教案
大学物理课程教案

力学基础教案

一力学基础(分成8讲,共计16学时)

经典力学的基础,包括质点力学和刚体力学定轴转动部分.着重阐述动量,角动量,和能量等概念及相应的守恒定律.

狭义相对论的时空观是当今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它和牛顿力学联系紧密.为此,把狭义相对论归入经典力学的范畴.

第01章质点运动学(4学时)

第02章质点运动定律(1学时)

第03章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3学时)

第04章刚体的定轴转动(4学时)

第05章万有引力场(部分内容穿插到第03章)

第18章相对论(4学时)

第01章质点运动学(4学时)

[教学内容]

1 / 1

§1-1 质点运动的描述

§1-2 加速度为恒矢量时的质点运动

§1-3 圆周运动

§1-4 相对运动

[基本要求]

1.掌握位置矢量、位移、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及运动变化的物理量.理解这些物理量的矢量性、瞬时性和相对性.

2.理解运动方程的物理意义及作用.掌握运用运动方程确定质点的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方法,以及已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和初始条件求速度、运动方程的方法

3.能计算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的速度和加速度,以及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 .

4.理解伽利略速度变换式, 并会用它求简单的质点相对运动问题

[重点]:

1.掌握位置矢量、位移、速度、加速度、角速度、角加速度等描述质点运动和运动变化的物理量,明确它们的相对性、瞬时性和矢量性。

2.确切理解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圆周运动的角量和线量的关系,并能灵活运用计算问题。

3.理解伽利略坐标、速度变换,能分析及平动有关的相对运动问题。

[难点]:

1.法向和切向加速度

1 / 1

2.相对运动问题

第01-1讲

§1-1质点运动的描述

§1-2 加速度为恒矢量时的质点运动(内容打乱当例子讲)

[教学过程]

一、参考系

为了确定物体的位置而选作参考的物体称为参考系。要作定量描述,还应在参考系上建立座标系。

二、位矢及位移(为简化,讨论二维情况)

位置矢量(位矢),r xi y j

=+

大小22

||

r r x y

==+方向cos

x

r α=

①运动方程

运动方程()()()()

r r t x t i y t j z t k

==++

分量式

()

()

()

x x t

y y t

z z t

=

?

?

=

?

?=

?

消去参数t,可得轨道方程

②轨道方程(质点运动轨迹的曲线方程):

1 / 1

1 / 1

(,)0f x y =

位移矢量(位移):

()()B A B A B A r r r x x i y y j =-=-+-

[注]: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极限0t →时,dr AB =

三、速度

平均速度:r

v t

=,方向:r 瞬时速度:d r dx dy dz v i j k dt dt dt dt

=

=++ 22

2x y z v v v v =++, 方向余弦:cos x

r

α=, 。

。。, 。。。 速率,是质点路程对时间的变化率:ds v dt

=

[例1]:(课本P7,例1)设质点运动方程为()()28

24

t r t t i j +=++, ()SI , 求(1)3t s =时的v ,(2)运动轨迹。 解:(略)

[例2] (课本P7,例2)A 、B 由刚性杆l 连接,在光滑轨道上滑行。若A 以恒定的速率v

1 / 1

向左滑,

问:当60α=时B 的速度?

[例3](课本习题1-3)如图所示,湖中有一小船,有人用绳绕过岸上h 高度处的定滑轮拉湖中的船向岸边运动。设该人以匀速率v 0收绳,绳不伸长、湖水静止,求小船的运动速度u 。

四、加速度,是质点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22

dv d r a dt dt ==

计算式:y x

x y dv dv a i j a i a j dt dt

=

+=+ 22

x y a a a a ==+

[例3]:已以知一质点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 。求:它的运动方程。 解:dv

a dt

=

直线运动 000

t

v

v adt dv at v v v v at =?=-?=+?? ①

1 / 1

0dx

v v at dt

?=+ ()2

0000

12

t

x

x v at dt dt x x v t at +=?-=+

?? ② 故2012

x x vt at =++

[小结] 运动学问题有两类:①已知运动学方程求速度、加速度(微分法)

②已知加速度(或速度)和初始条件,求速度、位移。

[例4] 斜抛运动(课本p12-13内容)

第01-2讲 §1-3 圆周运动 §1-4 相对运动

[教学过程] 一、自然坐标系:

沿轨道上某点,取切向t e 和法向n e 为两轴

1 / 1

二、圆周运动的法向加速度及切向加速度

000lim

lim lim lim n t n t t t t t v v v v v

a t t t t

→→→→+===+ n t n n t t a a a e a e =+=+

先求t a :显然t v 是速率的变化量,故t dv

a dt

=,方向:切向。 (0t →时,t v 及v 同向,故切向!) 再求n a :由相似形得

n v v R

BC = 即:n v

v BC R =

当0t →即0θ→时,弦长=弧长。BC BC =

故2

00lim

lim n n t t v v s v a t R t R

→→=== 方向:0t →时,n v v ⊥,故“法向”

2

t t n n t n dv v a a e a e e e dt R

=+=+

2

2

2

2t

t n dv v a a dt R ????=+=+ ? ?????

a=a

推广至一般曲线:

1 / 1

()2

,n t v dv a a dt

ρρ

=

=

曲率半径 说明:t a 由速率变化引起,n a 由速度方向变化引起。

三、圆周运动的角量描述(这是课本第4-1节的内容,为了减少第04章的压力,调整到第1-3节来) 课本.18p ,自己阅读掌握:

线量

角量

关系

r

θ

v rw =

dr v dt = d w dt θ= 2

2n v a rw R

==

dv a dt =

dw dt β= t dv a r dt

β==

匀变速率圆周运动

202200122t t w t t w w w w t θββθβ?=+??=-??

=+??

[例4](课本P19例):飞机在高空点A 时的水平速率为1940/km h ,沿近似圆弧的曲线俯冲到B 点,速率2192/km h ,

1 / 1

经历时间为3s ,设圆弧半径为3.5km ,俯冲过程可视为匀变速率圆周运动,不计重力加速度的影响,

求:(1)B 点加速度 (2)A B →经历的路程。

三、相对运动 1相对运动

a a a =+=+AB AC BC AB AC BC

v v v

2. 时空观: 经典力学中,时间及空间的测量及参考系无关,即绝对。而质点r 、v 和轨迹及参考系的选择有关,

即相对。

经典运用伽利略变换:

[例5]甲在车上发射弹丸,乙在地上看是竖直的。10(/)u m s =,60α=,求:v 。 解:v u v '=+ 103(/)v utg m s α==

'x x vt y y z z t t '=+??

'=??

'=??=?

[例6]火车以36/

km h的速度向东行驶,相对于地面竖直下落的雨滴,在车玻璃上形成的雨滴

及竖直成30。求:雨滴对地、对车的速率分别如何?

解:动体→雨滴

动系→火车

静系→地

第02章质点运动定律(1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

一掌握牛顿定律的基本内容及其适用条件.

二熟练掌握用隔离体法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能用微积分方法求解变力作用下的简单质点动力学问题 . [课本内容]

§2-1 牛顿定律

§2-2 物理量的单位和量纲

§2-3 几种常见的力

§2-4 惯性参考系力学相对性原理

§2-5 牛顿定律的应用举例

[知识点]

1 / 1

1 牛顿三定律

2 单位和量纲

3 常见的力

[重点]:

1. 牛顿三定律的基本内容。

2. 应用牛顿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特别是用微积分方法求解一维变力作用下的质点动力学问题。

3. 在非惯性系中求解力学问题;惯性力的物理意义

[难点]

1.变力作用下的质点运动问题。

[教学过程]

一、牛顿三定律

牛一定律:惯性定律。0

F=时v守恒

牛二定律:

()

d mv

d p dv

F m ma

dt dt dt

=?==

牛三定律:F F'

=-

1 / 1

1 / 1

二、惯性参照系

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照系为惯性参照系。

生活实践和实验表明:地球可视为惯性系。车、地都是惯性系;此时车厢不再是惯性系 1.力学相对性原理

v v u '=+

因:u 是常量,故:a a '= (不同惯性系下,相同的力学形式) 推广:“不同惯性系下,牛顿力学的规律都等价” --力学相对性原理

2.非惯性系及惯性力 质量为m 的物体,在平动加速度为a 0的参照系中受的惯性力为0i F ma =-

第03章 动量守恒、能量守恒(3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动量、冲量概念,掌握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

2.掌握功的概念,能计算变力的功,理解保守、力作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会计算万有引力、重力和弹性力的势能 .

3.掌握动能定理、功能原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掌握运用守恒定律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4.了解完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的特点 .

[教学内容]

§3-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3-2 动量守恒定律

§3-4 动能定理

§3-5 保守力及非保守力势能

§3-6 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3-7 完全弹性碰撞完全非弹性碰撞

02-1讲及第03-1讲合一)

§3-1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

§3-2 动量守恒定律

[知识点]:

1.动量定理:合外力的冲量等于质点(或质点系)动量的增量。其数学表达式为

∑?=

-

=

i

i t

t

P

P

P

P

dt

F

,

1

2

2

1

1 / 1

1 / 1

2.动量守恒定律

当一个质点系所受合外力为零时,这一质点系的总动量矢量就保持不变。即

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分量式(略)

3. 质点的角动量定理

质点的角动量:对某一固定点有

v r m p r L ?=?= 角动量定理:质点所受的合外力矩等于它的角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

?

?? ???==∑i i i F r M dt L d M 4.角动量守恒定律

若对某一固定点而言,质点受的合外力矩为零,则质点的角动量保持不变。即

[重点]:

1.掌握动量定理。学会计算变力的冲量,并能灵活应用该定理分析、解决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的力学问题。

2.掌握动量守恒定律。掌握系统动量守恒的条件以及运用该定律分析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能分析系统在平面内运动的力学问题。

3.掌握质点的角动量的物理意义,能用角动量定理计算问题。

4.掌握角动量守恒定律的条件以及运用该定律求解问题的基本方法。

[难点]:

常矢量时当外===∑∑∑i i i i i v m P F

,0常矢量

时当===∑0,0L L M

1 / 1

1. 计算变力的冲量。

2. 用动量定理系统动量守恒分析、解决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的力学问题。

3. 正确运用角动量定理及角动量守恒定律求解问题。

[教学过程] §3-1 动量定理

引言:牛二定律揭示了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此外,力作用于质点或质点组往往还有一段持续时间和持续空间。

一、冲量 质点的动量定理

()

d p F F dt d p d mv dt =

???→==变形21212

1

t

t

F dt p p mv mv ???→=-=-?积分

动量定理: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外力作用在顶点上的冲量,等于质点在此时间内动量的增量。 矢量性:某方向上的外力只改变该方向的p 。 优点:可忽略中间复杂过程,只看初末状态。

二、质点组的动量定理

()1

1

1

102

1

t t

F f dt p p +=-? ①

()

2

1

2

2120t t F

f dt p p +=-? ②

1 / 1

①+②, ()()()()2

1

1212211020t t

F F f f dt p p p p ??+++=+-+???

由牛三定律得,12f f =

故 ()()()121210202

1t t F F dt p p p p +=+-+?

推广: 02

1

t t F dt p p =-∑∑∑?外

动量定理的微分形式:d p

F dt

=

外(质点组) [例1] 已知::0.05m kg =的弹性刚球,设碰撞时间0.05t s =,1210/v v m s == 求:平均冲力(钢板所受) 解法一:()21cos cos 2cos x x x F t mv mv mv mv mv ααα=-=--= 210y y y F t mv mv =-=

2cos x y x mv F F F F t

α

=+==

(小球所受) 解法二:据矢量三角形,由几何边角关系求解。 ()F t m v m ==

[例2](练习册 例3-6)如图,用传送带A 输送煤粉,料斗口在A 上方高h=0.5m 处,煤粉

v

1 / 1

自料斗口自由落在A 上,设料斗口连续卸煤的流量为q m =40kg/s ,A 以v=2.0m/s 的水平速度匀速向右移动。求装煤的过程中,煤粉对A 的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不计相对传送带静止的煤粉质重)

§3-2 动量守恒定律

0F

=∑外

时,0p =

注:①内外时,近似认为动量守恒。

②0F ≠∑外,但在某一方向上分量为零,则该方向上有动量守恒 ③广泛适用,牛顿运动定律则不适于微观领域。

[例3] 炮车M 以仰角θ发射m ,m 相对于炮筒出口速度为v 。不计车及地面摩擦。求:炮车反冲速度大小。 解:(相对运动+动量守恒)综合题

设所求为V 。①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②统一参照系(地) ()cos m v V MV θ-= cos m V v M m

θ

∴=

+

[例4](练习册 例3-5)三个物体A 、B 、C 每个质量都是M 。B 、C 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两者间连有一段长为0. 4m 的细绳,原先放松着B 的另一侧用一跨过桌边

1 / 1

的定滑轮的细绳及A 相连(如图)。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及轮轴上的摩擦不计,绳子不可伸长。问: (1) A 、B 起动后,经多长时间C 也开始运动?

(2) C 开始运动时速度的大小是多少? (取g=10m ·s -2)

§3-4 动能定理

§3-5 保守力及非保守力 势能 §3-6 功能原理 机械能守恒定律 §3-7 完全弹性碰撞 完全非弹性碰撞

[知识点]:

1.功的定义

质点在力F 的作用下有微小的位移d r (或写为ds ),则力作的功定义为和位移的标积,即

θ

θcos cos Fds r d F r d F dA ==?=

对质点在力作用下的有限运动,力作的功为 ??=

b

a r

d F A

在直角坐标系中,此功可写为

1 / 1

???++=b

a z

b a y b a x dz

F dy F dx F A

应当注意,功的计算不仅及参考系的选择有关,一般还及物体的运动路径有关。只有保守力(重力、弹性力、万有引力)的功才只及始末位置有关,而及路径形状无关。

2. 动能定理

质点动能定理:合外力对质点作的功等于质点动能的增量。

2022121mv mv A -=

质点系动能定理:系统外力的功及内力的功之和等于系统总动能的增量。 0

K K E E A A -=+内外

应当注意,动能定理中的功只能在惯性系中计算。

3.

势能

重力势能:零势面的选择视方便而定。

弹性势能:规定弹簧无形变时的势能为零,它总取正值。

万有引力势能:取无穷远处为零势点,它总取负值。

4.

功能原理

)

()(00P K P K E E E E A A +-+=+非保内外

即:外力的功及非保守内力的功之和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

5.

机械能守恒定律

1 / 1

外力的功及非保守内力的功之和等于零时,系统的机械能保持不变。即

常量时,当非保内外=+=+P K E E A A 0

[重点]:

1.熟练掌握功的定义及变力作功的计算方法。

2.理解保守力作功的特点及势能的概念,会计算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万有引力势能。

3.掌握动能定理及功能原理,并能用它们分析、解决质点在平面内运动时的力学问题。

4.掌握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运用守恒定律分析、求解综和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难点]:

1.计算变力的功。

2.理解一对内力的功。

3.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及运用守恒定律分析、求解综和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过程] §3-4 动能定理

前面讲了力对时的积累效果:212

1t t F dt p p =-? 那么,力对空间的积累效果?

由牛顿运动定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