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邻里交往策略及禁忌共9页

邻里交往策略及禁忌共9页

邻里交往策略及禁忌共9页
邻里交往策略及禁忌共9页

邻里交往策略及禁忌

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应酬,不仅是一种出自本能的需要,而且也是适应社会发展、促进个人进步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途径。但由于现代人的生活、工作普遍繁忙和压力大,所以很少有空或者有心情与邻里交流,邻居姓什么,哪里人,都不了解。更不知如何面对邻里交往问题。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搞好邻里交往,既能增加相互友谊,又有利于家庭生活,应该给予足够重视。对如何处理邻里关系问题做一探讨。一、邻里关系的特点:1.相距的临近性。顾名思义,邻居,就是指生活居住空间接近的人家。比如,一墙之隔的人家,一楼之隔的人家等等。有的邻居还是同门进出、同厨做饭,同厕解手的人家。2.交往的频繁性。是指邻里之间朝夕相处,天天接触,常常见面。3.事务的琐碎性。是指邻里间的事务很杂。比如,倒垃圾、泼脏水、搁杂物、晾衣服等等。邻里之间常常因此而引起矛盾。4.情况的差异性。邻里间各个家庭的情况互不相同:有的是三代同堂,有的是三口之家,有的是新婚小俩口。他们之间的文化、经济、职业、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有的爱早睡早起,有的要看电视到深夜;有的喜欢静心读书,有的则爱闲聊杂耍;有的白天弹钢琴、有的则是夜里上班白天睡觉等等……。相距近、接触多、事情碎、差异大,这些都难免使邻里间发生矛盾。这就需要用有技巧与艺术的言谈来解决矛盾,调节关系。二、邻里交往中的十项策略邻里间发生矛盾的一

条重要原因,便是无视差异,不考虑邻家和自家有何不同,只从自家利益出发,考虑问题一厢情愿。因此,若要搞好邻里关系,就应当正视差异、区别对待不同的情况,运用恰当的邻里交往技巧。具体地说,应注意掌握如下十项策略:(一)热情交往策略热情交往策略是指与新邻居初次想见时要热情交往。新老邻居的首次交谈很重要,双方都会在首次交谈中形成印象,心理学上称为“第一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会给日后的交往创造成功的条件;恶劣的第一印象,也会给日后的交往带来不好的影响。那么如何给新邻居建立这一印象呢?1.寒暄式。老住户虽然还不知道新邻居的姓名,仍应主动打招呼,问寒问暖:“你是刚搬来的吧?”“搬个家不容易呀,累坏了吧?”等等,主动打招呼,会使人感到热情开朗,感情的纽带便开始建立了。2.介绍式。新老住户间一般没有第三者作介绍,双方可自我介绍,说说姓名、介绍单位、住几楼几室等,要简单、明白、爽朗。一经介绍,就便于称呼和继续交谈了。3.讨教式。新住户可主动讨教、问问小孩入托、买菜打油、道路交通等问题,请老住户参谋指导。“讨教”、“请您帮助”、“请您指导”等言词,激发对方自尊心,敬重谦恭,能使之产生好感。4.探询式。“您家几口人?”“您老高寿?”“您的工作单位离这远吗?”“还有什么事要我帮

助吗?”……这类探询能使双方较快地融洽起来,但应记住:不能连珠炮式地不断询问,像查户口一样;不能问得过深,如:“你工资多少?”“奖金多少?”“您女儿有男朋友吗?”等等,初

来乍到,双方心理上有距离,问这类问题,会使交谈陷入尴尬局面。(二)冷静应对策略冷静应对策略是指面对邻家缺乏同理心的侵扰行为要冷静应对。有的邻家行为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比如,楼上的住房不拘小节,晒衣服也不看着楼下邻家晒着棉被,常给淋湿一大片;拖完地板,拖布朝窗口一搁了事,脏水滴滴答答全流到楼下;糖纸壳经常乱丢,到处都是……。对此,有的邻居暴跳如雷,常会找上门去兴师问罪。会处理事情的邻居则不这样,当时悄悄地把弄脏的衣服洗净了事。过后在与楼上的邻家闲谈时谈起:“住楼上的要小心点,一不留意,把脏东西往下扔,弄脏了人家,自己也不知道呢。上次,我们家把烟头往窗下一丢,烫坏楼下一件衣服,直到昨天才知道。前天,我家晾着白色的裙子,被您家的拖布弄脏了,您大概也不知道吧……”坦诚、和缓的话语,推已及人。没有责备埋怨之情,唯有互相提醒,共同约束之意,容易被对方接受。一般说,对粗心随便的邻居,应该适当谅解,适当提醒,不伤感情,提醒次数多了,对方也会慢慢注意了。(三)宽容感化策略宽容感化策略是指面对邻家自私自利的表现要采取宽容感化的态度。有些邻居就是爱贪小便宜,能沾就沾,能贪就贪,在公用的地方能多放个纸篓也是好的。为这类小事闹翻自然不应该,但听之任之,又很感到别扭。和这种人交往有几个方法:一是逐步了解,观察分析其贪小利的原因,可使自己在交谈时有的放矢,不意气用事。二是适度批评。使之看到贪小利之弊,又诚意指出问题。三是正面感化。自己要宽宏处事,

豁达大度,主动真诚地帮助对方。天长日久,当对方真正理解了你的一番诚意后,便会由衷地感谢你,友好交往了。对此类邻居,一不能讽刺挖苦,二不能“寸土必争”。(四)群体解决策略群体解决策略是指对一些蛮不讲理的人邻居要善于借助群体的力

量来解决问题。有些邻家强横无理,是“常有理”的“铁邻居”,处处不让人,事事硬三分,逞能霸蛮,以邻为壑。这是够让人心烦的了,但还是有办法的。决不能以不文明对付不文明,要以理服人。以理服人的办法有三条:首先是用舆论制约。邻里间团结一致,用公正的集体舆论,促使其讲理;其次是当众论理。当着大伙,心平气和,有理有据地说服对方;再次是依靠组织,通过单位领导,居委组织等的协调,也能有较好效果。当“铁邻居”态度有所转变时,就应热情欢迎。在“铁邻居”家有什么困难或不幸时,要主动帮助,热情关心,决不能幸灾乐祸。困难时的帮助和慰问比什么都重要,常会使“铁邻居”一改旧貌。(五)自责补偿策略自责补偿策略是指当小孩之间发生矛盾时要用自责

补偿的心态来解决纠纷。小孩之间有了争吵,大人处理不好就会惹出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正确的处理办法是:分三步进行,自责——决不能袒护自己的孩子,要当着邻家的面,批评自己的孩子:“您比小明大,怎么不让着点,快向A说‘对不起’”。慰问,安慰邻家孩子,向家长致谢。必要补偿——要是碰坏了邻居孩子的玩具,要主动赔偿,这是物质补偿;要是碰痛了邻家孩子,要说点温暖的话语:“这药水可灵啦,擦上就不痛了,乖乖,不

哭!”“看,阿姨有果糖……”这是感情补偿。孩子间很快言归于好了。假如一味责怪邻家的孩子,常会使大人之间反目。(六)谨慎自律策略谨慎自律策略是指在与邻里交往中要谨慎自律,不可说长道短。邻里纠纷,不少是“长舌妇”们搬弄是非引起的。因此,听到搬弄是非的话要谨慎处理。正确的处理的办法是:审思明辩,决不轻信;到山为止,决不传话;事实不明,决不附和;提醒对方,注意影响。(七)降温相劝策略降温相劝策略是指当邻家发生争吵时要注意委婉相劝。邻家发生争吵时,有五条必须注意的事项:不介入、不敷衍,不武断,不偏袒,不刺激。介入纠纷自然不对,冷漠地应付,敷衍式劝架,也使人大失所望。应该弄清情况,找出症结,热情相对,把话说到当事人心上。用委婉语“降温”,有时还可用幽默的话作润滑剂,缓和气氛,平息矛盾。也可先劝双方脱离接触,把某一方请到自己家中,好言相劝。(八)友好温和策略友好温和策略是指对邻家的唠叨、干扰要有友好温和的态度去解决。有的时候,邻家的老人爱唠叨,小孩爱吵闹怎么办呢?对此应该设身处地,体谅随和,言谈婉转,区别对待。老人爱诉说,你可耐心听听,既能建立感情,又能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对有病的老人,可提供一些治疗信息或土方。闲暇时,可与老人拉拉家常。这样,你在老人心中就会祝为可亲近的人。你要看书,邻家小孩来吵闹,不可厌恶训斥,应以机智的话语引导:“平平,你不是爱当警察吗?我有小军帽,小机枪,哒!哒!哒!冲啊……怎么样,拿着去玩吧!”孩子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