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职会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中职会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中职会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中职会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职高三年级语文毕业会考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30分)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 断章取义.(yì)强聒.不舍(guā)掠.夺(lüè)

B 不能容赦.(shè)痀偻

..(gōu lóu)闲游浪荡.(dàng)

C 不旁骛.(wù)蜩.翼之知(tiáo)教诲.(huǐ)

D 亵渎

..(xièdú)不二法.门(fǎ)羡.慕(qiàn)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蘸水缺撼罅隙孵化.

B 掐丝贮藏辐员寻觅

C 贮藏涂墁车辙驱谴

D 暄嚣蒂部搀和倒霉

3、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个是( )

A 疏疏朗朗:形容线条稀疏的样子。

B 细琢细磨:仔地研究和思考。

C 推陈出新:推出陈旧的,创造新的。

D 专心致志:心思专一,一心一意,精力集中地做事。

4、下列短语结构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炎暑逼人奇珍异品赏心悦目冰消雪化

B 明净如意灵花异草若断若续结构巧妙

C 呕心沥血斩钉截铁披荆斩棘惊心动魄

D 炯炯有神精神饱满绿草如茵翩翩起舞

5、选出与下面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

荔枝花期是二月初到四月初。花形小,绿白色或淡黄色,不耀眼。仅极少数品种有完全花。一个荔枝花序,生花可有一二千朵,但结实总在一百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

A、荔枝花多,花期又长,宜选择适当的品种混栽在一起,以增加授粉的机会。

B、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

C、荔枝花多,花期又长,整株树以至成片的树林,那就成为“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的绚丽景象了。

D、所以有“荔枝十花一子”的谚语。

6、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2分)

(1)威海,你可知道,冰心曾为你流过多少泪。

(2)“‘芦柴棒’,去烧火!”

(3)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4)在这里,人依旧是“风景”的构成者,没有了人,还有什么可以称道的?

A 拟人借代反语反问

B 拟人比喻反语反问

C 拟人借代反语设问

D 比喻比喻双关设问

7、对下列七句话进行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古诗说“南山塞天池,日月石上生。”

②而“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也是月出

③光景却何等妩媚、遥远、璀璨

B 眼睛也像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 她胸怀宛如大海,可以波涛大作,可以平静如镜……

D 他们的爽朗的笑声,落到水上,使得河水也似在笑。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高峰时期,其间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诗人如“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B 我国古代小说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C 《安娜·卡列尼娜》、《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是俄国的托尔斯泰。

D 郭沫若是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创作的诗歌有《女神》、《炉中煤》、《天上的街市》等。

12、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错误的一项()

A、朱自清--《荷塘月色》--散文

B、碧野--《天山景物记》—议论文

C、叶圣陶--《景泰蓝的制作》--说明文

D、邓小平--《讲讲实事求是》--议论文

13、填空(6分)

(1)、请示的正文一般应包括、、、处理意见四部分内容。(3分)

(2)、恰同学少年,;,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3分)

二、阅读题(30分)

(一)阅读记叙文选段,完成14-18题:(10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的舞女的裙。()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

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4.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亭亭田田层层

B 田田亭亭层层

C 层层亭亭田田

D 田田层层亭亭

15.本段讲的主要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荷塘上的迷人景色

B、荷塘上的月色

C、月光下的荷塘美景

D、荷塘月色

16.选出填入文中横线上正确的一句()(2分)

A 碧天里的星星,又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B 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C 刚出浴的美人,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一粒粒的明珠。

D 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又如一粒粒的明珠。17.“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使用的修辞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比喻

B 通感

C 拟人

D 夸张

18.下列景物中属于本段描写的有()(多选)(2分)

A 荷花

B 荷叶

C 高楼

D 闪电

(二) 阅读下面语段,完19-23题。(10分)

第二步工作叫掐丝,就是拿扁铜丝(横断面是长方形的) 在铜胎表面上。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掐丝工人心里有谱,不用在铜胎上打稿,就能自由自在地粘成图画。譬如粘一棵柳树吧,干和枝的每条线条该多长,该怎样弯曲,他们能把铜丝恰如其分

地好好,然后用钳子夹着,在极的白芨浆里蘸了一下,粘到铜胎上去。柳树的每个枝子上长着好些叶子,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那太细小了,可是他们也要细磨细琢地粘上去。他们简直是在刺绣,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空白处的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粘曲剪稠

B 粘剪曲稠

C 镶曲剪浓

D 镶剪曲浓

20、文中后面横线上应填入的句子,恰当的一句是( )。(2分)

A 只是用铜丝,而不用丝线、绒线,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

B 不是绣在缎子上而是绣在铜胎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

C 不过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是铜丝而不是丝线、绒线。

D 只是绣在铜胎上而不是绣在缎子上,用的不是丝线、绒线而是铜丝。

21、本段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下定义比喻说明举例子分类别

B 下定义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

C 作比较比喻说明举例子分类别

D 作比较引用说明下定义分类别

22、对本段大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说明掐丝工人的技术十分精湛。

B 介绍粘一棵柳树的工艺过程。

C 说明掐丝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

D 介绍掐丝是制作景泰蓝的第二道工序。

23.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先生写的《________________》。(2分)

(三)阅读议论文选段,完成第24-28题。(10分)我们党有()同志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是很好的,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但是,我们也有()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甚至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不但如此,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