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源与环境概论

资源与环境概论

资源与环境概论
资源与环境概论

矿产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吴庸

摘要:我国地大物博,矿产资源总量排在世界前列,但是人均占有量严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矿产资源的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将会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什么是矿产资源?我国的矿产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和问题?矿产如何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诸多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焦点。通过《资源与环境概论》的学习,本文将站在时代的高度,一一加以讨论和分析。关键词:矿产资源现状问题可持续发展

矿产资源是指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并富存于地壳内(地表或地下)的有用的矿物或物质集合体,其质和量适合于工业要求,并在现有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能够被开采和利用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可分为四大类:能源矿产(煤、石油、天然气等)、金属矿产(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稀有金属、稀土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化工原料非金属、建材原料非金属矿产)和水气矿产。[1]矿产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它既是人们生活资料的重要来源,又是极其重要的生产资料。据统计,当今世界9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工业原料都取自矿产资源。因此,随着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合理配置和利用矿产资源显得极为重要,其配置和利用水平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利用技术水平的高低。

我国矿产资源总量丰富,品种齐全,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但是我国矿产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占世界第53位。从这方面来看,中国又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2]中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支柱性矿产(如石油、天然气、富铁矿等)后备储量不足,部分用量不大的矿产储量较多;中小矿床多、大型特大型矿床少,支柱性矿产贫矿和难选矿多、富矿少,开采利用难度很大;资源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匹配。西部地区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其中,西北地区和内蒙古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等能源资源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新疆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总量占全国预测总量的25%以上,是中国石油储量最多的省区。内蒙古、新疆、宁夏和陕西省均蕴藏有丰富的煤。西北地区和内蒙古的有色金属、稀土金属和贵金属矿产资源是该区的一大优势。此外,非金属矿产资源,如石膏、芒硝、石棉等,储量丰富,并且是我国钾盐的主要产区。西南地区总体能源资源较为缺乏,四川和重庆的石油和天然气,贵州、四川、云南和重庆等地的煤在全国有一定地位。有色金属、磷矿石、钾盐是该区的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的优势。有色金属中储量在全国处于前列的有铅、锌、锡、铜、钒等。云南和贵州的磷矿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储量大,高品位磷矿石比重较高。此外,四川还是我国铁矿的重要生产基地。

如前所述,中国矿产资源的主要特征是丰富的绝对量和短缺的相对量并存。这意味着,虽然中国有着丰富的资源储量,但人均拥有量并不多,远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不仅如此,许多重要资源还是紧缺资源。联系到中国目前高速的经济增长。可以预计,随着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中国的资源短缺状况将日益严峻,并有可能成为中国发展现代化的瓶颈问题。[3]据估计,我国矿产资源的平均总回收率只有30%—50%,比发达国家低10%—20%。又据1986年抽查.全国1845个综合性矿山的综合利用率在70%以上的仅占2%,而化工部企业每年投人的原料只有1/3转化为产品。与经发展水平相比,1952—1987年间我国国民收人增长8.6倍,而能耗却增长了14.9倍,有色金属消耗增长23倍,铁矿消耗增长24倍。以如此之低的资源利用率来开发矿产资源,无疑使本来已显短缺的矿产资源在经济高速增长中更是雪上加霜。我国人口众多,矿产资源相对不足。未来我国的矿产资源形势将更为严峻,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一些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支柱性矿产,除煤以外,大部分难以满足需求。尤其是石油、富铁、富锰、铜、铬、等矿产的长期短缺已成定局。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低、矿山环境问题突出、资源储备不足。[4]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大规模、高速度的开采导致矿产资源

耗竭速率过快;矿产品供给总量过剩和结构性短缺并存,国内支柱性矿产资源供给能力下降;矿业经营粗放,矿产资源利用效率普遍较低,资源破坏浪费严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突出;矿产资源勘查投入不足,开发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矿业市场不发育;矿业宏观调控能力较弱;对国际突发事件与市场剧变的矿产供应安全问题缺乏保障和反应机制等。

我国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诸多问题,目前只有一种解决方法即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贯彻“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努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方针,增加地质勘查投入,依靠科技进步,积极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增加矿产资源的储备,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发展。[5]然而要进行可持续发展,必须创造并具备一些基本的条件:其一,开采利用不得超越极限。资源的开采利用在客观上应有一定的限度,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矿产资源来讲这一限度则是在人类有意义的时空尺度找到具有经济价值的可替代的可更新资源,并成功地向可更新资源过渡,使其耗竭不再影响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矿产资源在功能上完成其使命,则意味着矿产资源达到了持续利用。其二,废弃物排放不得超越环境吸纳降解极限。矿产资源在被开采利用中,排放到自然环境中的废弃物(包括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进入自然环境后,进行降解,被吸收和转化。但是这个能力有一定的限度.自然界的自我修复需要一定的周期,因此人类开采利用活动干扰不得超过其净化能力周期。其三,建立资源的公平配置机制。公平性法则主要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二是世代人之间的纵向公平性,三是公平分配有限的资源。其四,资源耗减量与补偿量动态平衡。对资源的损耗要给予等量补偿,使资源减量与可更新资源的补偿量达到动态平衡。确保在某种矿产资源耗竭之前,人类有足够的时间有序地过渡到其他具有经济价值的可替代资源,使矿产资源在功能上达到持续利用,否则,资源耗竭将导致整个经济系统的崩溃。其五,实施资源的储备战略。当经济发展系统以不可持续的速度获取资源或排放废弃物时,经济系统便处于一种超越极限运行状态,处于危险状态。因此,短期密切关注可采储量的变化与长期关注探明储量趋势并重;传统资源开发(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与新资源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能等)并举,推进科技进步实施资源的储备战略,通过科学技术提高非再生资源的替代能力,才能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六,减缓资源开采速度。实施节约型资源消耗战略。其七,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矿产资源规划必须通过制度安排,使矿产资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为此,必须建立若干支持系统。 (一)制度支持系统,建立完善的产权制度,明确产权;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健全资源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健全资源管理机构与职能;建立高效的投资制度;建立有力的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约束机制。(二)技术支持系统,技术支持包括生产技术和评价技术两方面。生产技术的现代化和技术进步水平的提高,有益于推进资源经营和利用的最优。评价技术中对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进行改造而扩展的建设项目资源环境成本收益分析法,通过资源的综合规划、跨区域规划等规划功能和机会成本比较、工艺创新等手段,实现资源的集约化经营和资源的综合利用,使资源利用的社会经济福利在现值上最大化并符合持续发展准则。 (三)信息支持系统,信息业的发展是保证人类能否生存下去的必备手段,只有信息功能的充分发挥,才能对有限的矿产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现资源增值。

参考文献

[1]沈满洪,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中国环境出版社,2007.1

[2]王敬国,资源与环境概论,王敬国,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08

[3]朱国宏,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研究,1998.25,P62

[4]刑立亭,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冶金出版社,2008.4,P12-14

[5]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规律研究,地质出版社,2001,

(完整版)资源与环境概论复习资料(完整版)

资源环境概论复习题 目录: 1、生态系统 2、最适温度 3、生物资源 4、水体自净 5、全球变暖 6、积温(活动和有效) 7、光合作用 8、光照强度 9、日较差10、气候生产力11、土壤环境容量 12、光能利用率 13、自然资源 14、农业自然资源(分类和特点)15、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特点 16、农业投入产出 17、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18、人类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 19、水资源 20、水循环21、三基点温度 22、生长期 23、种植业 24、森林资源 25、我国资源的总体特征 26、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27、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山西气候资源特点)28、生物资源的基本特性 29、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30、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31、农业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32、农业环境 33、水循环中的大小循环 34、最高温度 35、无霜冻期和无霜期 36、我国草地资源利用情况37、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其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平衡状态。包括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2、最适温度:最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温度。 3、生物资源: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群体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它生物组成部分。 4、水体自净: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以内,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使排入的一定数量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逐步恢复原有水质的过程。 5、全球变暖: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逐渐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6、积温: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累加之和。 活动积温:高于或等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活动温度。活动温度的总和称活动积温。 有效积温: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差值称为有效温度。生育时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7、光合作用: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 8、光照强度:指光照的强弱,以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能量来量度。简称照度,单位勒克斯。 9、日较差:一日内,气温、气压、湿度等气候要素观测记录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10、气候生产力:以气候条件来计算的农业生产潜力,指在土壤管理、农业技术等都处在最优状态,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等气候资源,某一作物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农产品的最大能力。 11、土壤环境容量:是指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或负荷量,实际上是土壤污染的起始值和最大负荷值之间的差值。 12、光能利用率:在植物生长期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光合产物贮存的能量与其冠层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的比值。

环境保护概论 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环境保护概论是为高等工科院校开设的全校公共基础课。环境问题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要保护人类的环境,首先要认识环境,了解环境是如何被污染的,生态是如何被破坏的。因此,加强环境教育、学习环境法规,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本课程正是以此为目的,对非环境专业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知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二、课程教学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评估环境质量和在本专业范围内处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道德观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有关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并结合目前我国环境现状及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对当前全球范围内的环境现状、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人类活动影响下主要环境要素(包括水、大气、土壤等方面)的污染及其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进行了较系统阐述。 主要内容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 第二:人类活动引起的各环境要素的污染过程、危害及污染控制原理和方法; 第三:全球环境问题。 课程的重点在第二、第三层面,即各环境要素(包括大气、水、土壤等)的污染过程、危害及污染控制原理和方法,以及全球环境问题。难点为各环境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的控制原理和方法。因为这一部分涉及到环境专业学科基础课的相关内容,对于非环境专业学生来讲具有较大的难度。 四、单元教学目标与任务 第一章绪论 解释环境的基本概念和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介绍中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要求学生掌握环境、环境要素、环境质量等概念,了解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1.1前言[2] 1.2环境及其组成[1]

《环境保护概论(林肇信)》总结复习

环境保护概论 第一章绪论 环境问题的定义: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的影响问题。 人类与环境是对立的统一,人类改造环境,环境也反作用于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是调节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但要真正实现这种易傲杰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在通晓环境变化过程的基础上,预测人类社会活动引起的环境影响,掌握自然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 要以环境制约生产,运用规律改造环境;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有计划地安排社会生产力,使发展生产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协调起来;要提高人类对环境价值的认识,使千百万人协调动作,为实现这种调节进行系统的自觉的努力 当前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 一是全球性、广域性的环境污染;二是大面积的生态破坏;三是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可持续发展 定义: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起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内涵:第一,强调公平性原则,包括本代人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以及公平分配有限资源;第二,强调持续性原则,其核心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第三,强调共同性原则,即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其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是共同的,实现这一目标,也必须是全球人民的共同行动。 应具备的特征:1、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提倡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逐步向可持续发展模式过渡;2、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3、可持续发展应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第五章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人们在生产过程中,排入大气、水、土壤中,并引起环境污染或导致环境破坏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 环境污染物的及其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性污染物2生活性污染物3放射性污染物 污染物的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三类: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及生物性因素。 环境污染的特征: 1、影响范围大 2、作用时间长 3、污染情况复杂(因为环境污染具有相加作用、独立作用、拮抗作用和协同作用) 4、污染治理难 第六章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大气污染的涵义: 自然界中局部的质能转换和人类所从事总类繁多的生活、生产活动,向大气排放出各种污染物,当污染物超过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环境容量)时,大气质量发生变化,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健康、精神状态、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遭到恶劣影响和破坏,此类现象称为大气污染。 大气污染及主要污染物的发生机制

环境保护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B)

期末考试题型 ?一、名词解释(25分,每题5分,共10题,任选5题回答,多做不得分) ?二、填空题(30分,共30空,每空1.5分) ?三、简答题(32分,每题8分,共8题,任选4题回答,多做不得分) ?四、论述题(13分) 《环境保护概论》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25分,每题5分,任选5题回答,多做不得分) 1、环境容量:一定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称为环境容量,即一定环境所能承担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 2、环境质量:一般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映人群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环境质量是对环境状况的描述。 3、二次污染物:从污染源排出的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或几种一次污染物之间,发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变化或光化学反应,形成了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 4、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通过生物链和其它自然因素来维系的一种平衡状态。也就是说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能较长期地保持稳定的平衡状态。 5、生物放大作用:在同一条食物链上,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污染物的浓度大于低位营养级生物的现象 6、超城市化: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劳动力盲目从农村涌入城市,致使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超过了城市设施、区域资源和环境的负荷能力,从而带来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种现象称为“超城市化”。 7、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8、33211工程:重点治理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的水污染、两区(二氧化硫和酸雨污染控制区)的大气污染、着力强化一市(北京)、一海(渤海)的环境保护工程。 9、面源污染:指以面积形式分布和排放污染物造成污染的发生源。 10、水体自净作用:各类天然水体都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污染物质进入天然水体后,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排入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自然降低,这种现象称为水体的自净。 11、光污染:光污染泛指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正常生活、工作、休息和娱乐带来不利影响,损害人们观察物体的能力,引起人体不舒适感和损害人体健康的各种光。从波长10nm-1mm 的光辐射,即紫外辐射、可见光和红外辐射,在不同的条件下都可能成为光污染源。 12、水体污染: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13、城市热岛效应:由于人的活动和工业生产,使得城市温度比周围郊区温度高的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14、排污交易:指环境管理部门制定总排污量上限,按照此上限发放排污许可证,排污许

824资源与环境概论大纲资源与环境

824《资源与环境概论》大纲 一、资源与环境 1.资源、环境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当代资源与环境问题 3.资源科学与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方法与发展趋势 二、生物资源与生态系统 1.物种多样性与生物资源利用 2.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与资源特性 3.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与保护 三、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 1.土壤、土地、土地资源的概念 2.土地资源的分布与特征 3.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及其变化 4.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现状与问题 5.土地评价、规划与管理 6.土地退化的的概念、主要类型与产生的原因 7.耕地质量的保持与恢复 四、水资源与水环境 1.水循环与水量平衡、水量平衡原理 2.水资源的概念、分布、特征、利用中的问题、监测与评价 3.水体、水环境、水的生态服务、水生态服务的功能退化 4.水环境中物质的来源与去向

5.水体污染对农业环境的影响 五、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 1.气候、气候资源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农业气候资源的特点、度量、类型、分布特点 3.农业气候资源评价、区划与气候障碍因素及利用 4.农业自然灾害类型、监测、预报与减灾对策 六、矿产资源与矿区生态恢复 1.矿产资源的概念、分类、基本特点、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2.能源资源的概念、分类、、开发利用问题及其对环境的影响3.矿区环境治理原则、矿区生态恢复的理论和方法、我国矿区生态恢复模式 七、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污染控制 1.农业、农业资源、农业环境、农业生态环境 2.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循环特点 3.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过程的干扰 4.种植业体系的非点源污染与控制(化肥、农药、塑料制品、温室气体) 5.养殖业体系的环境污染与控制 6.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 7.生物质的能源利用 八、大气环境与全球变化

2010研究生复试试题-农业资源与环境概论

《农业资源与环境概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40分) 1农业资源人们从事农业生产或农业经济活动所利用或可资利用的各种资源。分类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通常农业资源主要指农业自然资源。即农用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 6 资源科学:研究资源的形成、演化、数量、质量特征与时空分布和开发、利用、保育及其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发展关系的科学。 2农业环境指影响农业生物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农业用地、用水、大气、生物等,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中国法定环境范畴。 7 农业环境学:研究人类活动对农业环境质量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规律及其保护和改善的科学 3 生物资源对人类具有实际和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群体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它生物组成部分。 8 土壤环境容量一般讲土壤所允许承纳污染物质的最大数量称为土壤环境容量 4 生物富集通过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9 农业环境保护法:指调整人们在保护、管理和改善农业环境、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以及防治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活动中所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5 水体富营养化水库和海湾等封闭性和半封闭性水体中接纳过多的氮磷等营养元素。水体初级 生产力提高,某些特征性藻类(蓝藻、绿藻)异常增殖,使水质恶化的过程。 10 农业环境监测:是运用物理、化学、生物手段获取农业(牧、渔)环境质量信息,并据此提出防治污染、保护农业环境对策的过程。

资源与环境概论复习完整版

资源与环境概论复习完 整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资源环境概论复习题 目录: 1、生态系统 2、最适温度 3、生物资源 4、水体自净 5、全球变暖 6、积温(活动和有效) 7、光合作用 8、光照强度 9、日较差10、气候生产力11、土壤环境容量12、光能利用率13、自然资源14、农业自然资源(分类和特点)15、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特点16、农业投入产出17、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8、人类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19、水资源20、水循环21、三基点温 度22、生长期23、种植业24、森林资源25、我国资源的总体特征26、我国水资源的特点27、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山西气候资源特点)28、生物资源的基本特性29、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30、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31、农业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32、农业环境33、水循环中的大小循环34、最高温度35、无霜冻期和无霜期36、我国草地资源利用情况37、我国水资 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其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平衡状态。包括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2、最适温度:最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温度。 3、生物资源: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群体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它生物组成部分。 4、水体自净: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以内,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使排入的一定数量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逐步恢复原有水质的过程。 5、全球变暖: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逐渐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6、积温: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累加之和。 活动积温:高于或等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活动温度的总和称活动积温。 有效积温: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差值称为。生育时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7、光合作用:即光能合成作用,是、和某些,在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利用,将和转化为,并释放出的生化过程。 8、光照强度:指光照的强弱,以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能量来量度。简称照度,单位勒克斯。 9、日较差:一日内,气温、气压、湿度等气候要素观测记录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10、气候生产力:以气候条件来计算的农业生产潜力,指在土壤管理、农业技术等都处在最优 状态,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等气候资源,某一作物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农产品的最大能力。 11、土壤环境容量:是指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或负荷量,实际上是土壤污染的起始值和最大负荷值之间的差值。 12、光能利用率:在植物生长期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光合产物贮存的能量与其冠层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的比值。 13、自然资源:自然界存在的有用自然物。人类可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与能量,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气候、生物、水、土地和矿产等5大资源。 14、农业自然资源:指自然界可被利用于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分类:A、气候资源:即太阳辐射、热量、降水等气候因子的数量及其特定组合。 B、水资源:即可供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开发利用的含较低可溶性盐类而不含有毒物质的水分来源。

《环境保护概论》教学大纲2020

《环境保护概论》 教学大纲

(78学时)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环境保护概论》是精细化工专业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行业发展趋势开设的专业拓展性课程。课程本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环境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拓宽知识面与提高素质相结合、系统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并将其溶入到今后的工作生活当中,为适应我国各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本要求,使我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熟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了解环境保护的思想、理念、趋势、措施和方法,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生产观。 (一)知识教学目标 了解环境、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了解人口问题与可持续发展;了解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了解环境污染类型与防治;了解农业、城市、工业、旅游、经济与社会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可持续发展途径;重点理解并适当掌握化工行业,特别是精细化工领域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趋势、理念、措施和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

了解环境一般性法律法规,能针对精细化工行业的工艺特点给出适当的环境治理建议,并能实际解决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三)思想教育目标 1、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2、具有与时俱进的正确心态。 3、树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齐达标的理念。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础模块 一)绪论 明确环境的概念、类型和特性;了解环境问题及环境科学的概念、内容;掌握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 1)环境 (1)环境的概念 (2)环境的类型 (3)环境的特性 2)环境问题 (1)环境问题及类型 (2)环境问题的产生的发展 (3)环境问题的实质 3)环境科学

资源环境概论复习题

资源环境概论复习题

资源环境概论复习题 目录: 1、生态系统 2、最适温度 3、生物资源 4、水体自净 5、全球变暖 6、积温(活动和有效) 7、光合作用 8、光照强度 9、日较差 10、气候生产力 11、土壤环境容量 12、光能利用率 13、自然资源 14、农业自然资源(分类和特点)15、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特点 16、农业投入产出 17、人类目前面临的 主要环境问题 18、人类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 19、水资源 20、水循环 21、三基点温度 22、生长期 23、种植业 24、森林资源 25、我国资源的总体特征 26、我国水资源的特点 27、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山西气候资源特点) 28、生物资源的基本特性 29、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 30、农业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31、农业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32、农业环境 33、水循环中的大小循环 34、最高温度 35、无霜冻期和无霜期 36、我国草地资源利用情况 37、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其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不断演变,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平衡状态。包括无机环境、生物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2、最适温度:最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温度。 3、生物资源:指对人类具有实际或潜在用途或价值的遗传资源、生物体或其部分、生物群体或生态系统中任何其它生物组成部分。 4、水体自净: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以内,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使排入的一定数量的污染物质浓度降低,逐步恢复原有水质的过程。 5、全球变暖: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逐渐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6、积温: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累加之和。 活动积温:高于或等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活动温度。活动温度的总和称活动积温。 有效积温: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差值称为有效温度。生育时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7、光合作用: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 8、光照强度:指光照的强弱,以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能量来量度。简称照度,单位勒克斯。 9、日较差:一日内,气温、气压、湿度等气候要素观测记录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10、气候生产力:以气候条件来计算的农业生产潜力,指在土壤管理、农业技术等都处在最优状态,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等气候资源,某一作物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农产品的最大能力。 11、土壤环境容量:是指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或负荷量,实际上是土壤污染的起始值和最大负荷值之间的差值。 12、光能利用率:在植物生长期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光合产物贮存的能量与其冠层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的比值。 13、自然资源:自然界存在的有用自然物。人类可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与能量,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气候、生物、水、土地和矿产等5大资源。 14、农业自然资源:指自然界可被利用于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分类:A、气候资源:即太阳辐射、热量、降水等气候因子的数量及其特定组合。 B、水资源:即可供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开发利用的含较低可溶性盐类而不含有毒物质的水分来源。 C、土地资源:一般指能供养生物的陆地表层,包括内陆水域,但不包括海域。 D、生物资源:即可作为农业生产经营对象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及群落类型。

资源与环境概论_习题集(含答案)

《资源与环境概论》课程习题集 一、简答题 1.简述农地保护的内容和措施。 2.解决农业用水危机的主要途径有那些? 3.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主要有那些? 4.化肥污染的控制方法有那些? 5.阐述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6.简述全球性土地资源退化问题? 7.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是什么? 8.简述植物养分资源综合管理问题。 9.水体污染对作物的危害有哪些? 10.防治乡镇企业污染的对策是什么? 11.土地管理与保护的任务有哪些? 12.阐述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3.农药污染的控制方法有哪些? 14.酸雨的综合防治对策是什么? 15.大田作物的减灾对策有哪些? 16.如何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 17.简述湿地的概念、类型、动植物及其保护。 18.防治乡镇企业污染的重要性是什么? 19.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影响的基本对策是什么? 20.生态农业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21.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和技术是什么? 22.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3.简述化肥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 24.牧区畜牧业自然灾害的减灾对策是什么? 2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工作是什么? 二、填空题 26.我国资源总体特征是() 27.土地的功能有() 28.影响水资源丰缺的主要因素是() 29.我国六大种植作物是() 30.我国肥料养分资源的特点是()

31.食物链的四种类型是() 32.对土壤环境质量影响的农业措施有() 33.按防治对象将农药分为七类是() 34.目前公认的全球三大环境问题是() 35.农业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 36.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主要问题是() 37.土地的自然与经济特性是() 38.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是() 39.资源动物主要类型有() 40.土壤养分资源的特征是() 41.水体人为污染源的类型有() 42.农业环境管理手段有() 43.农业生物灾害的特点是() 44.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有() 45.温室气体的主要种类有() 46.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是() 47.土地的经济用途类别有() 48.节水灌溉的主要形式有() 49.农业气候资源的特点是() 50.资源植物主要类型有() 51.沙漠化土地的改良措施是() 52.化肥中主要有害物质是() 53.“三同时”制度指() 54.森林火灾扑救原则是() 55.生态农业的技术措施有() 56.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则是() 57.土地的分类有() 58.我国水资源21世纪面临的问题是() 59.按生态类型生物资源可分为() 60.植物所需七种微量元素是() 61.污染土壤的改良措施有() 62.水质的六个主要指标是() 63.我国生产使用氮肥的主要种类有() 64.农业环境监测的原则是() 65.自然灾害系统通常包括() 66.农业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67.我国土地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是() 68.影响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障碍因素是() 69.生态系统的四部分组成是()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参考

《环境保护概论》复习思考题答案参考 一、名词解释 环境 :是指大气、水、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野生植物、水生生物、名胜古迹、风景游览区、温泉、疗养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 。 环境容量 :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环境质量 :一般是指一定范围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某些要素对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适宜程度。生物放大作用 :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某些元素或不易分解的化合物, 这些污染物在体内积累, 并通过食物链向下传递,在生物体内的含量随生物的营养级的升高而升高,使生物体内某些元素或化合物的浓度超过了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叫做生物放大作用,又叫生物富集作用,也叫生物浓缩。 超城市化 :一些发展中国家,大批劳动力盲目从农村涌入城市,致使大城市人口急剧增加,超过了城市设施、区域资源和环境的负荷能力,从而带来就业困难、住房拥挤、交通阻塞、环境污染、治安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种现象称为“ 超城市化” 。 水体自净作用 :在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降低,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 光污染 :人类活动造成的过量光辐射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环境形成不良影响的现象称为光污染。 排污交易 :它指在特定区域内,根据该区域环境质量的要求,确定一定时期内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在此基础上,通过颁发许可证的方式分配排污指标,并允许指标在市场上交易。 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环境问题,也称国际环境问题或者地球环境问题,是指超权主义国家的国界和管辖范围的、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完整版)资源与环境概论复习题

2、最适温度:最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温度。 5、全球变暖: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逐渐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6、积温: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累加之和。 活动积温:高于或等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活动温度。活动温度的总和称活动积温。 有效积温: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差值称为有效温度。生育时期内有 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7、光合作用: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 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 8、光照强度:指光照的强弱,以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能量来量度。简称照度,单位勒克斯。 9、日较差:一日内,气温、气压、湿度等气候要素观测记录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10、气候生产力:以气候条件来计算的农业生产潜力,指在土壤管理、农业技 术等都处在最优状态,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等气候资源,某一作物将太阳 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农产品的最大能力。 11、土壤环境容量:是指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或负荷量,实际上是土壤污染的起始值和最大负荷值之间的差值。 12、光能利用率:在植物生长期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光合产物贮存的能量与其冠层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的比值。 14、农业自然资源:指自然界可被利用于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分类:A、气候资源:即太阳辐射、热量、降水等气候因子的数量及其特定组合。 B、水资源:即可供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开发利用的含较低可溶性盐类而不含有毒物质的水分来源。

C、土地资源:一般指能供养生物的陆地表层,包括内陆水域,但不包括海域。 D、生物资源:即可作为农业生产经营对象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种类 及群落类型。 特点:①整体性:它们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统一的整体。如在一 定的水、热条件下,形成一定的土壤和植被,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动物和微生物 群落。 ②地域性:由于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及其运动特点,以及由于地球表面海陆 分布的状况和地质地貌变化,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水、热条件各不相同。如在水 田和旱地、平地和坡地、阳坡和阴坡,以及不同的海拔高度之间,也都有不同的资源 生态特点。 ③可更新性:与矿产资源随开发利用而趋减少的情况不同,农业自然资源是可 更新和可循环的。主要表现在土壤肥力的周期性恢复,生物体的不断死亡与繁衍,水分的循环补给,气候条件的季节性变化等。 ④可培育性:人类虽不能创造自然资源,但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 改变它的形态和性质。如通过改土培肥、改善水利、培育优良的生物品种等, 进一步发挥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 ⑤数量的有限性和潜力的无限性:地球上土地的面积、水的数量、到达地面的 太阳辐射量等,在一定地区、一定时间内都有一定的量的限制。 15、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特点 ①光、热条件优越,但干湿状况的地区差异大。②土地资源的绝对量大,按人 平均占有的相对量少。③河川径流总量大,但水土配合不协调。④生物种属繁多,群落类型丰富多样。 16、农业投入产出:动植物(或者是植物种子)以及热量、光照、水、地形、土壤等 自然条件成为农业必要的投入。在这些投入的基础上,经过劳动者的劳动(即 投入劳动力),农业就可获得产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中,生产资料的投入比重逐渐增加。农业机械替代手工农具,解放了 劳动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化肥、农药等的投入,可促进农业的产出。在现代农业中,加大科技投入(如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改良工作方式等),成为提高农 业产出的重要手段。 18、人类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

824环境保护概论考试大纲

824环境保护概论考试大纲 I.考察目标 要求考生比较系统地掌握环境保护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方法,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理论及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与考查范围 1.生态学基础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类型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平衡 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可持续发展战略 基本概念 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中国21世纪议程 3.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 基本概念 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生物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4.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基本概念 大气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的发生机制 大气中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影响 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 大气污染的防治 5.水污染及其防治

水质、水质指标与水质标准 水体污染与自净 水污染防治 6.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基本概念 土壤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的防治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规划与管理 7.声学环境保护 基本概念 环境噪声评价 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8.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基本概念 主要工矿业固体废物的利用和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城镇垃圾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9.其他物理性污染及防治 放射性污染与防治 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 10.环境质量评价 环境质量评价的意义及类型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环境影响评价 11.环境管理 基本概念 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和内容 环境管理的技术方法和管理制度 中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 12.环境经济 基本概念 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与特点 环境保护经济效益 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

资源与环境概论复习题_

2、最适温度最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温度。 5、全球变暖一段时间中,地球大气和海洋温度逐渐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6、积温某一时段内逐日平均温度累加之和。 活动积温高于或等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日平均温度称为活动温度。活动温度的总和称活动积温。 有效积温活动温度与生物学下限温度的差值称为有效温度。生育时期内有效温度的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7、光合作用即光能合成作用,是植物、藻类和某些细菌,在可见光的照射下,经过光反应和碳反应,利用光合色素,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 8、光照强度指光照的强弱,以单位面积上所接受可见光的能量来量度。简称照度,单位勒克斯。 9、日较差一日内,气温、气压、湿度等气候要素观测记录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10、气候生产力以气候条件来计算的农业生产潜力,指在土壤管理、农业技术等都处在最优状态,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等气候资源,某一作物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农产品的最大能力。 11、土壤环境容量是指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或负荷量,实际上是土壤污染的起始值和最大负荷值之间的差值。 12、光能利用率在植物生长期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光合产物贮存的能量与其冠层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的比值。 14、农业自然资源指自然界可被利用于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分类 A、气候资源即太阳辐射、热量、降水等气候因子的数量及其特定组合。 B、水资源即可供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开发利用的含较低可溶性盐类而不含有毒物质的水分来源。 C、土地资源一般指能供养生物的陆地表层,包括内陆水域,但不包括海域。 D、生物资源即可作为农业生产经营对象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及群落类型。

东北农业大学803资源与环境概论2020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东北农业大学2020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03 科目名称:资源与环境概论 一、考试要求 主要考察学生是否能够以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资源系统和环境系统中的物质与能量循环为重点,将资源科学与环境科学的各个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地学习资源与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掌握自然环境的现状、发生与发展规律,资源利用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二、考试内容 1. 概述:地球五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系统;资源的概念、分类、属性;环境的概念、分类、特性;资源与环境概念的异同;当代资源与环境问题;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资源科学、环境科学、农业环境学;我国自然资源的特征与利用现状;资源科学与环境科学的研究内容、方法。 2. 生物资源与生态系统:生物资源的概念、分类、特征;生态系统的概念、功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食物链、景观、生物多样性、生态平衡、微生物、环境微生物学;微生物的资源价值;微生物资源的利用;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种植业生态系统的特点;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3. 水资源与水环境:水资源的概念、属性、类型;我国水资源特点;我国水资源利用中的问题;水体、水环境、水体污染、水资源监测、水资源评价、水资源承载力、生物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总需氧量;水的生态服务功能;水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表现;水体污染对农业环境的影响;主要水质指标。 4. 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土壤、土壤肥力、土壤生态系统、土壤资源、自然土壤、农业土壤、土壤有机质、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土壤次生盐渍化或碱化、土壤贫瘠化、土壤环境容量;土壤(土地)的养育功能;土壤质量及评价指标;进入土壤的污染物主要来源;耕地质量的保持与恢复措施。 5. 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天气、气候、三基点温度、积温、干旱、洪涝、霜冻;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农业气候资源的特点;大田作物的减灾对策。 6. 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污染控制:农业、农业资源、农业环境、农业生态系统、环境污染生物修复、环境污染微生物修复、生物质、生物炭;化肥中的有害物质;化学肥料污染环境的原因;微生物修复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微生物去除无机污染物的作用机理;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 7. 大气环境与全球变化:大气、温室效应、臭氧层;人类活动产生大气污染的类型;造成大气污染的农业生产活动;全球变化及其包含的内容;全球气候变化的特征;未来气候变化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酸雨的危害;有关全球变化的国际公约。 三、考试形式 1.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2.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150分。 四、试卷结构 1. 概念题(共计20分、5道题,每题4分) 2. 简答题(共计80分、10道题,每题8分) 3. 论述题(共计50分、5道题,每题10分) 五、参考书目 《资源与环境概论》,王敬国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第2版,2015年6月第3次印刷。 - 40 -

环境与自然资源经济学概论_各章重点

第一章 1.环境经济学:这是研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从本质上讲,它是一门经济学的分支。 2.库式曲线: 3.环境经济学是基于资源的稀缺性而建立的。 4.环境的四种功能分别是,自然资源的提供者、废弃物的接受者、舒适的提供者、生命支持系统。 5.画图说明经济发展与环境损害之间有哪三种关系,并说明每种关系的含义。 ACDEF: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适用于 发达国家、实行先污染后治理。 ACG:不可持续发展曲线。经济发展—环境 恶化;退化超过阈值时,仍不采取保 护措施,导致环境急剧恶化,同时经 济发展也恢复到零点。 ABEF:在经济发展初期,人们就采取预防性措施保护环境,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在良好状态,真正实现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6.对环境库式曲线的评价。 ①客观上鼓励先污染,后治理,代价惨重。 ②许多国家要达到$1200-2000这一水平所用时间太长。 ③发展过程中有些环境代价可以避免。 ④有些环境破坏具有“一去不复返”的性质。 ⑤国内环境可能改善,但问题也许转嫁到了国外。 7.为什么说环境经济学本质是经济学? ①所有损害环境的行为都有经济上的驱动力,不消除这种驱动力,环境保护将不可能是有效的。 ②一切较为普遍的,或长期存在的环境损害通常都有经济制度上的原因,这是有关环境问题的制度根源。 ③与环保有关的技术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投入产出分析等,是环境保护的技术和工程不可或缺的。 第二章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2.帕累托最优: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臵,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差的情况下,改善某些人的境况,则称此时的资源配臵已处于帕累托最优。 3.帕累托改进:对于一种既定的资源配臵进行改变,改变的结果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好,而没有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差。这种重新配臵就是帕累托改进。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增加。

资源与环境概论复习完整版

精心整理 资源环境概论复习题 目录: 1、生态系统 2、最适温度 3、生物资源 4、水体自净 5、全球变暖 6、积温(活动和有效) 7、光合作用 8、光照强度 9、日较差10、气候生产力11、土壤环境容量12、光能利用率13、自然资源14、农业自然资源(分类和特点)15、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特点16、农业投入产出17、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18、人类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利用19、水资源20、水循环21、三基点温度22、生长期23、种植业24、森林资源25、我国资源的总体特征26、我国水资源的特点27、农业气候资源特点(山西气候资源特点)28、生物资源的基本特性29、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30、 1 2 3 4 5 上升。 6 温。 7 8 9 10 最大能力。 11、土壤环境容量:是指土壤环境单元所容许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或负荷量,实际上是土壤污染的起始值和最大负荷值之间的差值。 12、光能利用率:在植物生长期内,单位土地面积上光合产物贮存的能量与其冠层所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的比值。 13、自然资源:自然界存在的有用自然物。人类可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与能量,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气候、生物、水、土地和矿产等5大资源。 14、农业自然资源:指自然界可被利用于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量来源。 分类:A、气候资源:即太阳辐射、热量、降水等气候因子的数量及其特定组合。 B、水资源:即可供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开发利用的含较低可溶性盐类而不含有毒物质的水分来源。 C、土地资源:一般指能供养生物的陆地表层,包括内陆水域,但不包括海域。

D、生物资源:即可作为农业生产经营对象的野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及群落类型。特点:①整体性:它们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统一的整体。如在一定的水、热条件下,形成一定的土壤和植被,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动物和微生物群落。 ②地域性:由于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及其运动特点,以及由于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状况和地质地貌变化,地球上各个地区的水、热条件各不相同。如在水田和旱地、平地和坡地、阳坡和阴坡,以及不同的海拔高度之间,也都有不同的资源生态特点。 ③可更新性:与矿产资源随开发利用而趋减少的情况不同,农业自然资源是可更新和可循环的。主要表现在土壤肥力的周期性恢复,生物体的不断死亡与繁衍,水分的循环补给,气候条件的季节性变化等。 ④可培育性:人类虽不能创造自然资源,但可以采取各种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它的形态和性质。如通过改土培肥、改善水利、培育优良的生物品种等,进一步发挥自然资源的生产潜力。 15 16 出。 17 18 (1 (2 (3 (4 (5 (6 19 江河湖泊中的淡水、土壤和浅层地下水等。 20、水循环:地球上的水从地表蒸发,凝结成云,降水到径流,积累到土中或水域,再次蒸发,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21、三基点温度:作物生命活动过程的最适温度、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的总称。 22、生长期:作物可能生长的时期或作物从播种到成熟的时期,前者称气候生长期,后者称作物生长期。 23、种植业:即植物栽培业。在中国通常指粮、棉、油、糖、麻、丝、烟、茶、果、药、杂等作物的生产。 24、森林资源: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以乔木为主体的生态系统的总称。 25、我国资源的总体特征 (1)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 (2)人均资源量低,生存空间狭小;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The bas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课程编号: 总学时数:16学时 学分:1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教材:《环境学概论》(化学工业出版社,王岩,陈宜主编)。 参考书目: 《课程内容简介》: 《环境科学概论》以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环境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主要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等)的污染问题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并以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及污染综合防治等方法和手段实现环境质量的调控。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 《环境学概论》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以人类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为依据,系统论述环境的发生和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主要环境要素(大气、水、土壤等)的污染问题和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并以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及污染综合防治等方法和手段实现环境质量的调控。 1.课堂教学 要求讲授具有严密的系统性,条理性,应紧密结合现实内容。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充分给予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 2.自学安排 要求参阅与环境有关的国内外论文杂志及报刊,及时了解世界环境问题新动态,应注意与本专业的环境问题有关的文章并作笔记。 3.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 计划参观淄博市污水处理公司的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或参加环保公益活动。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表1 《环境科学概论》授课课时分配表 课程内容课内学时课程内容课内学时 1.绪论 2 8.全球环境问题 2 2.大气环境8 9.人口与环境 2 3.水体环境8 10.能源与环境 2 4.土壤环境 6 11.资源与环境 2 5.固体废物与环境 2 12.持续发展与环境 2 6.环境质量评价 4 7.环境规划 4 合计4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