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服行业深度分析报告系列二:技术领先、综合服务、垄断性油服公司引领未来市场发展

油服行业深度分析报告系列二:技术领先、综合服务、垄断性油服公司引领未来市场发展

目录索引

报告亮点 (4)

一、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5)

(一)行业总体市场结构 (5)

(二)行业进入退出壁垒较高 (7)

(三)行业竞争市场结构——买方石油公司、竞争者和供应商作用力较大 (10)

二、行业周期分析 (13)

(一)油服行业具有经济顺周期性 (13)

(二)油服行业正处成长期 (14)

三、油服公司发展趋势 (15)

(一)国际油服公司的发展趋势 (15)

(二)国内油服公司在发展现状 (20)

四、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22)

(一)技术领先、综合服务及垄断性油服公司引领未来市场发展 (22)

(二)油服行业迎来页岩气、煤层气和海洋石油三大发展热点 (23)

(三)页岩气热点——重点关注山东墨龙、江钻股份和杰瑞股份 (24)

(四)煤层气热点——重点关注杰瑞股份和恒泰艾普 (25)

(五)海洋石油热点——重点关注中海油服和海油工程 (26)

四、风险提示 (26)

图表索引

图1:全球油服行业2009年各细分市场份额占比情况 (5)

图2:民营油服、国有油服及国际油服前四大公司平均资产规模对比 (6)

图3:油服产业链及主要上市公司业务分布 (6)

图4:油服公司新技术应用对降低上游成本的贡献 (8)

图5:国际三大油服公司研发投入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9)

图6:油服行业属重资产行业(单位:百万美元) (9)

图7: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10)

图8:国内外油服企业研发投入情况对比(单位:百万美元) (11)

图9:国内外油服企业净利润对比(单位:百万美元) (11)

图10:国内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企业数众多 (12)

图11:2010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13)

图12:油服行业顺周期性比较明显 (13)

图13:全球油服市场增长平均快于经济增长 (14)

图14:中国油服市场增长平均快于经济增长 (14)

图15:油服企业的毛利率普遍比较高 (14)

图16:钻机开工数(全年平均数) (15)

图17:分国家钻机开工数统计(全年平均数) (15)

图18:油服行业发展历程 (15)

图19:2010年世界石油储备地区分布(单位:亿吨) (16)

图20:国际三大油服公司的2009年业务地区分布情况 (16)

图21:三大油服公司的在各个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优势 (17)

图22:油服公司综合一体化示意图 (18)

图23:斯伦贝谢(Schlumberger)一体化过程中的代表性事件 (18)

图24:1996-2004年油服公司与石油公司拥有上游技术专利数量对比 (19)

图25:2001-2011年国际三大油服公司研发投入年增长率 (19)

图26:2010年国内主要A股油服上市公司国外业务占比情况 (20)

图27:中海油服局部一体化示意图 (21)

图28:国内几家A股油服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占净收入情况 (21)

图29:2010年国内外主要油服上市公司研发投入占净收入情况对比 (22)

图30:全球页岩气可采储量情况(单位:万亿立方英尺) (23)

图31:Marcellus 页岩气井各环节成本占比情况 (24)

表1:国际、国外几大油服公司的专利情况 (7)

表2:中石化地震采集工程技术服务市场准入基本条件 (8)

表3:世界主要国家煤层气资源储量(单位:万亿立方米) (24)

报告亮点

本报告综述了油服行业的总体结构,论述了行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并在分析了行业波特竞争力分析模型的基础上,认为油服行业的买方石油公司、竞争者和供应商对行业竞争的影响力较大。同时,依据相关指标,得出目前油服行业正处于行业成长期的结论。综合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技术领先、综合服务、垄断性油服公司引领未来市场发展,而且,页岩气、煤层气、海洋石油的投资热点将为国内油服行业上市公司带来众多的投资机会。

本报告是我们油服行业深度分析系列报告之二,在随后的深度报告系列之三中,我们将对细分子行业所带来的特定投资机会进行详细的论述,在了解油服行业快速发展的驱动因素基础上,针对国内油服行业上市公司,提出相应的投资逻辑和投资标的。

油服行业进入退出壁垒较高。我国的油田服务资产规模达到2500亿左右(不包括油气勘探活动),市场规模大概占全球规模的10%左右。主要A股上市公司有14家,业务各具特色。油服行业专业化技术程度高,需要有强大的技术积累的支撑,行业进入的技术壁垒明显。油服行业具有客户成分单一,高依存于石油公司的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进入油服行业具有渠道壁垒。石油公司对油服公司有较高的技术和业绩要求,各大石油公司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构筑强大的市场准入壁垒。油服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对于技术以及设备的投入资金比较大,行业进入的资金壁垒大。油服市场退出壁垒很高,投资风险巨大。对整个行业进行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对油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买方油公司、行业现有竞争者和供应商,而替代者和潜在进入者影响甚微。

油服市场目前处于行业的成长期,技术领先、综合服务及垄断性油服公司引领未来市场发展。从相关指标判断,油服行业正处于成长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国内外油服公司的发展历程和趋势综合分析,技术领先的公司将凭借技术优势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综合性公司将凭借综合服务打造产业链优势,垄断性油服公司将凭借国家石油赋予的垄断地位畅行无阻。我们认为,技术领先、综合服务及垄断性油服公司引领未来市场发展。展望未来,油气资源的开采结构将沿着从常规油气到非常规油气、从陆地油气到海洋油气、从浅海到深海的趋势发展。以此为基础,我们分析,页岩气、煤层气、海洋石油的投资热点将为国内油服行业上市公司带来众多的投资机会。其中,页岩气开发中钻井、压裂的服务企业受益明显,山东墨龙、江钻股份、杰瑞股份值得关注;煤层气开发中相关勘探开发服务技术等上游公司有望受益,杰瑞股份、恒泰艾普是较好的标的;“十二五”期间海洋石油投资巨大,深入油气将进一步发展,拥有强大海工装备实力的中海油服和海油工程是最好的投资标的。

一、行业市场结构分析

(一)行业总体市场结构

海上合同钻井和工程建设占据行业30%的市场份额。油服行业由五大板块,

33项服务项目构成。从全球各个细分市场的情况来看,目前海上合同钻井和海

上工程建设是市场份额占比超过10%的细分服务项目,而且前五个细分服务市

场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前两项子行业属于油田建设板块,后三项则属于钻井

完井板块。

图1:全球油服行业2009年各细分市场份额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国有企业占据国内油服市场85%的市场。根据北京大学的一项调查发现:

中国非国有油服服务提供商有1200多家,约占油田服务市场份额10%,国际油

服公司占据油田市场5%左右,剩下85%的市场份额全部落入国有企业。中国前

四家最大民营油服企业的平均资产为4.8亿美元,国有油服平均为33亿美元,

而国际油服企业平均为162亿美元。目前,绝大多数的民营油服企业业务比较单

一。

图2:民营油服、国有油服及国际油服前四大公司平均资产规模

(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关于油田服务行业的调研》,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说明:图中不同颜色代表了不同的业务,具体如下:

提供服务工程建设设备/产品生产没有主营此业务

资料来源: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油服市场规模占全球规模10%左右,主要A股上市公司有14家,业务各具特色。我国的油田服务资产规模达到2500亿左右(不包括油气勘探活动),市场规模大概占全球规模的10%左右。从目前各家上市公司的业务来看,多数上市公司从事设备和产品生产或者服务业务,只有两家从事项目建设。公司与公司之间业务区别比较大,除了地震等物探业务有比较多公司从事外,其他业务重叠性较小。

(二)行业进入退出壁垒较高

1、技术壁垒

油服行业专业化技术程度高,需要有强大的技术积累的支撑,行业进入的技术壁垒明显。油服行业细分为33项服务细项,同时不同的作业环境和作用习惯要求不同的技术和设备,特种技术和设备种类都较多,因此整个油服行业技术密集度很高,要求企业具备比较强的研发设计能力。目前,许多领先的油服公司皆拥有数量可观的专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技术水平之高。未来随着整个油服行业从常规能源向非常规能源过渡,油服行业的技术要求将更高,更复杂。同时,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为大幅度降低油气勘探开发和生产成本有重大贡献,为油服公司带来了成本优势,进一步加强壁垒效应。

资料来源:各公司年报、官方网站,广发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2、渠道壁垒

油服行业具有客户成分单一,高依存于石油公司的特点,这种特点决定了进入油服行业具有渠道壁垒。目前,中国大部分油服公司是作为三大石油的“存续企业”存在,只要他们满足必要的业务能力要求,自然能够更容易获得三大石油公司手中的油服业务。其他油服公司则通过与三大石油的建立更加良好关系,或者更加优秀的业务能力、更加经济的服务、垄断的技术等来获得业务。故,对新进入者而言,油服行业存在比较强的渠道壁垒。

图 4:

油服公司新技术应用对降低上游成本的贡献

数据来源:《高效的研发战略管理推动世界油田技术服务公司发展壮大》,广发 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3、市场准入壁垒

石油公司对油服公司有较高的技术和业绩要求,各大石油公司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构筑强大的市场准入壁垒。目前,各大石油公司基本上都制定自己的市场准入管理办法,同时在各个细分市场设定准入基本条件。一般石油公司还会要求服务商在油田现场进行作业实验,成功通过考核之后再进入产品使用

表 2:中石化地震采集工程技术服务市场准入基本条件

资料来源:中石化资料,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完井技术

5%

海底技术

8%

其他钻井技术

11%

水平钻井 26%

缝隙

4%

物探 46%

阶段。为了降低风险和成本,提高作业质量保障度,石油公司往往会选择行业内知名度和信誉度比较高的油服公司。对于新进入者而言,取得石油公司的准入证并不容易,市场准入壁垒较高。

4、必要资本量壁垒

油服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对于技术以及设备的投入资金比较大,行业进入的资金壁垒高。技术研发有比较大的风险,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油服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设备作为油服公司的主要资产,也需要大量的资金的投入;

图5:国际三大油服公司研发投入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Bloomberg,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同时,一般油服的项目都比较大型,承担这样的项目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资金的密集型为新进入者筑起了较高的必要资本量壁垒。

5、退出壁垒

油服市场退出壁垒很高,投资风险巨大。油服企业的资产具有专用性的特点,一般只能在这个行业使用,甚至只能在某家公司使用。企业退出时,持有的生产设备等专用性资产,可能由于无法在二手资产市场上正常出售而蒙受巨大的损失,同时研发支出等形成的无形资产可能由于专用性而难以收回。另外石油技术服务企业还具有投资大,回收期长的特点,这便加大了退出时的损失的规模。

(三)行业竞争市场结构——买方石油公司、竞争者和供应商作用力较大

对整个行业进行波特的“五力”竞争模型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对油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买方油公司、行业现有竞争者和供应商,而替代者和潜在进入者影响甚微。

图 7: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资料来源: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1、行业竞争者

垄断与竞争并存的行业格局。由于油服行业的板块繁多复杂,技术密集程度高,使得每个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不完全相同,所以目前整个油服行业呈现出某些垄断竞争的特点,即垄断与竞争并存。现有竞争者的竞争处于波特五力模型的核心。在国内竞争者方面,目前,中国油服行业基本被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几大国有大型石油企业下属的油服企业所垄断,他们占据了整个油服行业的

行业竞争者

国内竞争者较多,但大部分来自于三大石油公司下属油服企业,国外市场

竞争者很多,且实力强劲

替代者 不明显

潜在进入者 进入壁垒比较高

买方

主要为三大石油公司,买方单

一,议价能力很强

供应商

厂家众多,有较高议价能力

85%的市场份额。对于普通的企业,在有限的狭小市场空间里,竞争十分激烈。在国外竞争方面,国外油服企业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在一体化模式等方面发展成熟,无论是企业规模、营业利润还是技术研发都占据上风。目前国外油服公司占据着国内油服市场的5%的市场份额,从市场份额上来说,并没太大优势,但随着石油企业走出去战略的推进,以及国内油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内油服企业必然会在更多场合遭遇国外油服企业,来自国外油服公司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

图8:国内外油服企业研发投入情况对比(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Bloomberg,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图9:国内外油服企业净利润对比(单位:百万美元)

数据来源:Bloomberg,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2、潜在进入者

从前文综述分析,目前油服行业进入壁垒较高,潜在进入者对整个行业的威胁不大。

3、买方石油公司

油服公司的买方比较单一,对买方的依赖性比较强,这导致买方具有很强的议价力量。目前,中国油服市场主要的买方油公司是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虽然他们与附属的油服公司形式上是处于分离状态,但业务上却紧密相连。同时,许多油公司对油服公司实施较为严格的市场准入和考核制度。这便使得非三大油服公司附属企业的油服企业竞争环境进一步恶化。

4、供应商

国内技术和设备供应商众多,行业影响大。同时,油服行业存在一个比较特殊的现象:许多设备和技术供应商本身又是行业的竞争者,具有双重身份。这些竞争者为了提高自身在行业内的竞争能力,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和设备的研发,他们虽然也对外作为供应商,但是提供的设备和技术有严格限制,故而减少了供给。因此,技术设备的供应商对行业竞争者有较大的影响,议价能力也较强。

图10:国内石油钻采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企业数众多

数据来源:中经网产业数据库,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5、替代者

油服行业目前没有直接的替代者。随着替代石油、天然气的新能源的出现,油服行业也有可能被新能源的服务行业所间接替代。目前来看,石油、天然气还是主要能源,油服行业的间接替代者基本上不能造成威胁。

图 11:2010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数据来源:2011年BP 世界能源统计,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二、行业周期分析

(一)油服行业具有经济顺周期性

随着勘探及生产投资的变化,油服行业呈现出一定的经济顺周期性。回顾以往油服行业的发展历史,在1997年亚洲危机,2000美国新经济危机,2008年金融危机中油服行业都呈现出一定程度的下滑,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整理,油服行业继续走向繁荣,进入高速发展期。

图 12:油服行业顺周期性比较明显

数据来源:Bloomberg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34%

30%

24%

6% 5%

1%

石油 煤炭 天然气 水电 核能 可再生能源

(二)油服行业正处成长期

油服市场目前处于行业生命周期的成长期。首先,从市场增长速度来看,

一般处于成长期的行业,其增长速度将高于GDP增长速度。从以下两个图可以

看出,除去经济危机的特殊时期外,目前,全球和中国油服市场的增长速度皆高

于相应的GDP增长速度。其次,从利润率水平来看,目前全球的油服企业利润

率普遍高企,与成长期情况想适应。再次,从开工率来看,除去经济危机的特殊

时期外,从2000年以来,钻机开工数不断上升,开工充足,这也反映了行业处

于成长期的景气状况。

图13:全球油服市场增长平均快于经济增长图14:中国油服市场增长平均快于经济增长

数据来源:Wind,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说明:由于数据缺失,此处采用与全球油服市场规模高度相关的E&P数据代替;2010、2011年中国油服市场规模为预测值,GDP为实际值

图15:油服企业的毛利率普遍比较高

数据来源:Wind,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图 16:钻机开工数(全年平均数) 图 17:分国家钻机开工数统计(全年平均数)

数据来源:Baker Hughes,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三、油服公司发展趋势

(一)国际油服公司的发展趋势

目前国际油服公司正呈现国际化、一体化、加强技术开发、与石油公司成立战略联盟等发展趋势。回顾国际油服行业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比较清晰的发展脉络:业务从专业化转变为一体化、与石油公司的关系从外包转变为联盟、技术从非主要技术贡献者转变为主要技术贡献者。

图 18:油服行业发展历程

数据来源: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业务发展历程 与石油公司关系发展历程 技术发展历程

石油公司自己提供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务 专业化技术服务和设备制造

大型油服公司逐步横向发展,一专多能

油服企业重组调整,出现一体化综合服务趋势

主要技术革新来源于石油公司;同时,新技术领域的革命层出不穷,新油服公司随之诞生

主要技术革新来源于油服公司;随着油气开发难度加大,技术难度随之加大,多学科、多专业技术协同成为必然

石油公司与油服公司一体化

油服公司充当石油公司劳务和制造业基地

石油公司将技术服务外包给油服公司

与石油公司结成“战略联盟”

油服行业发展历程 1859年—1910年 初步形成 20世纪20—50年代 形成完整体系

20 世纪60—80年代 新的大发展时期

20世纪90年代以来 油服市场空前扩大

国内市场有限,进军国际市场成为必然。目前,国际石油天然气资源分布非常广泛,国际上的石油公司也进行着跨国合作,油服公司若不能参与国际化竞争,进行国际化经营,则很难跟得上市场的步伐,甚至可能国内的饭碗都不保。国际大型油服公司都在进行着国际化的发展战略,例如斯伦贝谢(Schlumberger)已经在全球140多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哈里伯顿(Halliburton)的业务已经遍及全球70多个国家,贝克休斯(Baker Hughes)也正在90多个国家开展着油服业务。

图 19:2010年世界石油储备地区分布(单位:亿吨)

数据来源:美国油气杂志,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图 20:国际三大油服公司的2009年业务地区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三大油服公司2009年报,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51%

16%

14%

8%

7%

3% 1%

中东 中南美 北美 非洲 前苏联和东欧 亚太 西欧

北美 19%

拉丁美洲 21%

欧洲和非洲 35%

亚洲和

中东 25%

斯伦贝谢(Schlumberger)

美国 36%

其他国家 64%

哈里伯顿(Halliburton)

北美 39%

其他地区 61%

贝克休斯(Baker Hughes)

从“为石油公司工作”到与“石油公司一起工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

石油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对行业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以往,对每个勘探与开发项目,油气公司都需为每一道作业程序物色不同的合作对象,协调不同工序合作开展关系,工作量很大;再加上石油公司纷纷集中力量,专注于炼油、零售等主业,因此石油公司对油服公司提供更深入服务的需求逐渐释放。在这种背景下,油服公司的服务方式开始由单一的项目合作发展到综合服务、总包服务直至与石油公司结成“战略联盟”。现在,每一个项目找一家综合性油服公司作为伙伴,双方组成多学科的工作小组,从规划到实施,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纵向一体化趋势与兼并收购造就大型油服企业。为了增强自身的市场地位,同时满足石油公司日益增长的综合服务需求,油服市场逐渐出现了纵向一体化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并购作为一种突变性、革命性的企业快速外延发展模式,成为油服企业发展新业务和扩大规模的主要方式。三大综合性油服公司在这方面是典型代表,其通过兼并收购使业务涵盖油服的各个链条,不断扩展业务经营的深度和广度。目前,斯伦贝谢(Schlumberger)、哈里伯顿(Halliburton)、贝克休斯(Baker Hughes)等综合性油服公司占据了世界勘探开发市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

图 21:三大油服公司的在各个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优势

数据来源:Bloomberg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0%

10%20%30%40%50%60%70%80%90%100%完

压裂

地球物理

钻井

钻井液

油田化学品

电缆

人工升举

钻头

斯伦贝谢 哈里伯顿 贝克休斯

其他

图 22:油服公司综合一体化示意图

资料来源:《国际大型油田服务公司发展现状与趋势》,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图 23:斯伦贝谢(Schlumberger)一体化过程中的代表性事件

资料来源:《三大国际油服公司发展模式及启示》,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技术进步日益成为油服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从前文的历史回顾看出,顺应石油行业专业化分工的发展趋势,油服公司更加深入地介入石油公司的勘探及生产业务,油服公司逐渐替代石油公司成为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主要技术贡献者。许多国际油服公司不断通过核心技术形成技术壁垒,以求获得在垄断性地位和利润。目前来看,国际油服公司的研发投入总体上逐年上升,各公司通过建立高效

客户及公共关系管理

项目管理(进度、质量、预算等)

工程设计

商务谈判

钻井

作业

测井 作业

录井 作业

井下 作业

项目 验收

装备制造

勘查设计和建筑施工

技术中心或研究院

售后服务

的研发管理体系、兼并收购、与高校和政府的科研协作、在全球建立研究中心、技术专利保护等方法加快技术研发和积累,强化技术优势。

24:1996-2004年油服公司与石油公司拥有上游技术专利数量对比

图25:2001-2011年国际三大油服公司研发投入年增长率

数据来源:Bloomberg,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二)国内油服公司在发展现状

国际化水平不高,仍需坚持走出去战略。从上市公司来看,目前中国小而专的上市公司国际化业务占比较高,但距离真正国际大型油服公司国际化水平还有一定距离,而比较大型的油服公司——中海油服和海油工程的国际化业务占比都比较低。从民营企业来看,中国50多家上规模的民营企业中,已经有21家开始进入国际市场,但进入的时间普遍偏晚(华油油气:2005,百勤石油:2007,安东石油:2007;中曼石油:2008),且走向国际市场的民营油服企业主要以三大油服公司的海外项目服务为主要业务,真正走上国际化企业的并不多。

图 26:2010年国内主要A 股油服上市公司国外业务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Bloomberg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局部一体化与专业化并存。目前国内主要存在两种业务模式:一种是专业化模式,另一汇是局部一体化。专业化模式是指在某个细分的市场如钻井、地球科学、船舶、钻头等深耕,追求在在小领域的专业化领先。目前,国内绝大部分油服公司采取的皆为这样的业务战略,中石油下属的油服公司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中石油把物探、测井、海洋工程等各个子行业单列出来,成立了独立的公司,希望通过专业化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局部一体化是指通过对多个细分市场进行整合,形成自己的品牌,提高竞争力。最具代表性的是中海油服实行的近海油服局部一体化战略,目前,中海油服的服务基本涵盖了油服行业五大板块,包括物探勘察服务、钻井服务、油田技术服务、船舶服务;同时,它还提供一体化服务,涵盖井场调查、钻井、固井、泥浆录井、钻井液、电测井、定向井、完井、试油以及海陆后勤支持等油田勘探、开发和生产领域。总体而言,目前中国大型油服公司与国际大型油服公司的一体化差距仍较大。

0%

10%20%30%40%50%60%70%0

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

惠博普

海默科技

恒泰艾普

通源石油

潜能恒信

海油工程

中海油服

杰瑞股份

江钻股份

山东墨龙

宝莫股份

营业收入(亿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