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梁工程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桥梁工程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桥梁工程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桥梁工程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目录

1概述 (2)

1、1工程概况

2

2沉降变形观测内容 (2)

2、1观测点得布置 (2)

2、2观测频次 (7)

3水准基点、工作基点得布设 (8)

3、1水准基点得布设 (8)

3、2工作基点布设 (8)

4沉降变形观测主要技术指标 (10)

5观测精度 (11)

6沉降观测实施要求 (11)

7沉降观测资料得整理及管理 (14)

8质量保证措施 (15)

8、1仪器得质量控制 (15)

8、2观测阶段质量控制 (15)

8、3质量保证体系 (15)

1概述

1.1工程概况

立交桥,全长95米,最大跨度25米,箱梁截面采用直腹式单箱双室截面。顶板宽11、5-9.0m,底板宽8、5-6.0m,梁高采用1.5m。箱梁翼缘宽度为1.5m,翼缘根部厚0.45m,端部厚0.2m;桥梁横坡为2、0%,底板平行于顶板,基础采用旋挖灌注桩。墩身结构为方形桥墩结构、桥台为一字形桥台,本工程桥墩1#、2#、4#与0#、5#桥台设置承台、墩身观测标,根据本桥得工程实际情况。墩台高度在5~6m之间。选在在每个墩台设置一个观测点,7个墩台共设置沉降观测点7个,5个承台,每个承台设置2个观测标,共设置10个,2个桥台,每个桥台,每个桥台设置2个观测标,桥台沉降观测标4个。

1、2 沉降观测细则依据得规范、技术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2沉降变形观测内容

鼎山大道与塔坪路交叉口立交工程跨鼎山大道立交桥得观测范围内容主要就是墩台得沉降观测,梁体徐变变形、梁体变形。

2、1观测点得布置

2.1.1墩台沉降变形观测点按照《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沉降观测点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就是承台观测标,一种就是墩身观测标。承台观测标主要作用就是作为首次观测得观测点,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承台观测点布置2个,分别在左侧小里程角上与右侧大里程角上。台身观测标设置4个在台四角,桥台沉降观测标布设见附图,墩身观测标设置1个在墩身一侧,高出地面1米、桥墩沉降观测标布设见附图。

图2.1.1 五号桥台沉降观测标布置图

图2.1.2 四号桥墩沉降观测标布置图

图2.1.3 三号桥墩沉降观测标布置图

图2.1.4 二号桥墩沉降观测标布置图

图2.1.5 一号桥墩沉降观测标布置图

图2.1.6 0号桥台沉降观测标布置图2、2观测频次

表2.2.1 墩、台沉降观测频次

注:墩台沉降观测时,应同时记录结构荷载状态、环境温度及天气日照情况。

3水准基点、工作基点得布设

3、1水准基点得布设

沉降监测网得建立、精度要求等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得要求。本段基准点就是使用二等精密高程控制测量布设得水准点共4个,水准基点为勘察设计院提供布设。

3、2工作基点布设

为满足沉降变形观测过程要求,在设计院提供得水准基点间进行工作基点加密,工作基点利用CPⅠ、CPⅡ点与加密四等导线点作为工作基点共4个,工作基点得间距沿线路纵向60m左右布设。工作基点埋设按CPⅠ级控制点埋设,采用二等水准进行测量。水准基点与工作基点布设示意图见图3、1;工作基点埋设示意图见图3、2。

图3、1 水准基点与工作基点布设示意图

注:1-盖;2-砖;3-素土;4-贫混凝土;

图3、2 工作基点埋设示意图(单位:mm)

4沉降变形观测主要技术指标

根据《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有关技术要求确定沉降观测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表、4、1 沉降变形观测网主要技术要求

表4、2 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mm)

注:表中L为往返测段、附合或环线得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表4、3 二等水准测量仪器主要技术要求

表4、4 垂直位移观测点得技术要求与观测方法

5观测精度

根据《施工沉降变形观测及评估实施细则》得有关规定,鼎山大道与塔坪路交叉口立交工程立交桥沉降变形观测精度按照二等水准观测要求进行,桥涵基础沉降与梁体徐变变形得观测精度±1mm,读数取位至0.1mm。

6沉降观测实施要求

6、1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得点作为沉降变形得参考点,并应有一定数量稳固可靠得点以资校核。

沉降变形观测采用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施测。采用单路线往返观测,每次观测均形成闭合检验条件。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得仪器与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6、2沉降变形观测网高程采用施工高程控制网系统。水准工作基点每6个月复测一次。

6、3水准仪使用拓普康DL101C型仪器,配备2m及1m铟瓦水准标尺,且仪

器及水准标尺均在有效合格检定期内。使用得仪器与设备定期向有关法定得检定机构进行检查,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经常规检校合格,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得夹角均不超过15″。仪器各种设置正确,其中有限差要求得项目按规范要求在仪器中进行设置,并在数据采集时自动控制,不满足要求得在现场进行提示并进行重测。为了将观测中得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得目得,每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与设备,前后视观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必须按照固定得观测路线与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得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

6、4每一测段均为偶数测站。晴天观测时给仪器打伞,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得环境与观测条件下工作。扶尺时借助尺撑,使标尺上得气泡居中,标尺垂直。

6、5观测前30min,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对于数字式水准仪,进行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达到仪器预热得目得。测量中

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避免视线被遮挡。

6、6观测成果得重测与取舍按《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有关要求执行。观测时,视线长度≤50m,前后视距差≤1.5 m(电子);前后视距累积差≤6.0 m(电子);视线高度≥0.5m(电子);测站限差:两次读数差≤0.4mm,两次所测高差之差≤0.6 mm,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1.0 mm;观测读数与记录得数字取位:DL101C水准仪,读记至0.01mm(读数)及1mm(距离)。

6、7观测时,奇数站按后-前-前-后得顺序进行,偶数站按前-后-后-前得顺序进行,返测时相反。

6、8在连续各测站上安置水准仪时,使其中两脚螺旋与水准路线方向平行,

第三脚螺旋轮换置于路线方向得左侧与右侧。除路线拐弯处外,每一测站上仪器与前后视标尺得三个位置,一般为接近一条直线。

6、9观测过程中为保证水准尺得稳定性,选用5kg重得尺垫,水准观测路线必须路面硬实,观测过程中尺垫踩实以避免尺垫下沉。同时观测过程中避免仪器安置在容易震动得地方,如果临时有震动,确认震动源造成得震动消失后,再激发测量键。

6、10每次测量时,同时记录荷载状态、环境温度及天气日照情况。

6、11每次测量采用同一仪器,固定观测人员,采用相同得观测路线与观测方法,在成像清晰稳定得条件下进行观测。

6、12确保各种原始测量记录真实、可靠,并有可追溯性,计算成果与图表清晰、签字齐全,并妥善保存。

6、13数据处理时,闭合差、中误差等均满足要求后进行平差计算,主水准路线要进行严密平差,选用经鉴定合格得软件进行。

6、14为保证监测数据得精确性,初始值每个往返测均进行两次读数。对沉降观测组人员进行了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持证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观测组人员要熟练掌握仪器得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得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得问题能够分析原因并进行处理。

7沉降观测资料得整理及管理

7、1 一般要求

7.1.1 沉降观测资料齐全、详细、规范,符合设计及细则要求。

7.1.2 人工观测数据,必须在观测当天及时输入计算机,核对无误后在计算

机内备份;自动采集观测数据应及时在计算机内备份, 配备专门得资料管理员,建立资料柜及数据盘,对监测资料进行严格妥善管理。如果设计单位或业主建立了沉降观测管理信息系统,沉降观测资料及时输入沉降观测管理信息系统,以保证相关单位在观测过程中监控。观测中有沉降异常情况及时通知有关单位以便采取措施。

7.1.3数据计算方法与计算用工作基点一致。

7.1.4按照提交资料要求及时整理、汇总、分析,按有关规定整编成册。

7、2 资料整理

7.2.1 仪器检测及校正资料;

7.2.2 观测记录簿;

7.2.3 平差计算、测量成果质量评定资料。

7、3 提交资料

7.3.1对于xx特大桥墩台得沉降观测,按照要求及时将观测数据以数据库电子文件形式报送指定单位;以便进行工程中得沉降发展情况分析。

7.3.2xx特大桥沉降变形观测完成后,7天内提交评估申请(附沉降变形观测报告),经监理签认后,报指挥部及设计单位,由指挥部通知评估单位进行评估。

8质量保证措施

8、1仪器得质量控制

精密水准测量仪器,使用拓普康DL101C型水准仪及铟瓦水准标尺,仪器精度高,稳定性与可靠性好,每年定期送往有资质得国家计量单位进行检定。

8、2观测阶段质量控制

8.2.1变形观测所用得仪器、标尺,除做好日常得检查、校正工作外,每年定期送计量部门进行一次检测,合格后才投入现场使用。

8.2.2水准测量严格执行国家规范中得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8.2.3观测成果与计算资料必须进行仔细校核无误。

8、3质量保证体系

成立沉降观测组,负责变形监测项目得实施,现场从事监测得人员有6人,质量管理制度健全。作业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每个作业人员都必须明确本工序内容、质量标准、应提交得资料,做到质量责任落实到个人。质量管理实行事先指导、中间检查、产品验收三环节管理,监测成果实行三级检查制,沉降观测人员及仪器配备见表8.3.1及表8、3、2。

表8.3.1沉降观测人员一览表

8.3.2沉降观测仪器设备表

9保护措施与制度

9、1水准基点及工作基点

应尽量埋设在施工干扰范围之外,不易被破坏得基岩或稳定地层上。严禁在水准基点及工作基点上架设电线,搭建帐篷,堆放材料或者进行其它有

可能损毁或影响测量控制点正常使用得活动。

9、2监测点及元器件得标识、保护

桥涵监测点要注意在施工过程中得保护,在监测点得正上方要喷涂明显标识, 桥涵监测点标识见图9、1;过渡段剖面管井口周边要用护栏隔离,在井口加盖铁板并加锁保护;

9、3保护奖罚措施按项目部《测量工作管理细则》中具体要求执行。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总结

路基沉降变形观测专项方案 1.工程概况 *********工程起点位于**市外环路北端附近的国道321上,里程为K0+000~K6+624.054。K0+000~K1+400为市政道路,一般路基宽度为60m,跨***高速路的分离式立交桥宽为50米。在K0+700~K0+786.5处设置变宽段,此处压缩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绿化带,渐变为50米宽,与桥梁宽度一致,车行道保持不变。K1+000 ~K1+200处设置渐变段,该路段内路幅宽度逐渐变化,路基宽度从50m渐变为24.5m。由于该路段正好处于圆曲线上,因此在K1+200~K1+400段设置过渡段,该路段范围内路幅宽度为24.5m,设计时速为60Km/h,过渡段后路段按一级公路设计,设计时速为80Km/h。线路通过区域有鱼塘、水田、菜地,地基沉载力较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加固处理;路堑高边坡地段设计要求进行锚杆框架及方格浆砌片石防护处理。 为及时掌控路基填挖方的沉降、位移情况,指导路基施工过程,保证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和路基稳定性,有效控制路基工程质量,制定本方案。 2.编制依据 2.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2.2《路基工程施工图设计》

2.3《工程测量规范》 2.4《公路路基横断面图》 3.路基沉降变形监测的目的 3.1控制和保证路基过程质量,确保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一般地段不大于15cm,年沉降速率小于4cm/年,涵背过渡段不大于8cm)。 3.2.通过连续、正确、完整、系统的观测和分析,预测沉降趋势,验证和指导施工,正确控制路堤填筑速率,以确保路基和路面的完成时间。 3.3确保路基稳定和施工安全 4路基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4.1 观测内容 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确定观测的主要内容有:填方段的基底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路基本体沉降观测;挖方段的水平位移观测;路隧、桥涵、路堤的过渡段沉降观测。 4.2观测断面设置 4.2.1基底沉降观测 根据设计要求,沿线路方向每隔5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路堤填筑施工前,在基底地面的线路中心线位置埋设一个沉降板,并进行首

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XXXXXXXXXXXXXXX合同 DX桩沉降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工程名称:XXXXXXXXXXXX大桥 委托单位:XXXXXXXXXXXXXXX 编制: 审核: 审定: XXXXXXXXXXXXXXX 2011年XX月XX日

目录 一、概述 (2) 1、工程概况 (2) 2、沉降观测细则依据的规范、技术标准 (2) 二、沉降变形观测内容 (3) 1、观测点的布置 (3) 2、观测频次 (3) 三、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 (7) 1、水准基点的布设 (3) 2、工作基点布设 (3) 四、沉降变形观测主要技术指标 (4) 五、观测精度 (6) 六、沉降观测实施要求 (7) 七、沉降观测资料的整理及管理 (8) 八、质量保证措施 (9) 1、仪器的质量控制 (9) 2、观测阶段质量控制 (9) 3、质量保证体系 (9) 九、保护措施和制度 (10) 1、水准基点及工作基点 (10) 2、监测点及元器件的保护标识 (10) 3、保护奖罚措施 (10)

一、概述 1、工程概况 多节挤扩灌注桩是国内新兴的一种技术,又称“DX”桩,是贺德新先生在总结了国内外桩基的基础上以新的理念于1998年研制开发出的专利技术国内新兴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突破了传统挤扩桩所存在的诸多缺陷,它以其成盘腔的可靠性,对称性和稳定性,合理地实现了由桩身、承力岔、承力盘和桩基共同承载的,使摩擦桩成为摩擦兼多端支点承的新桩型。这种桩型改变了桩周土的受力状态,较大限度地挖掘了地基土的潜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桩的承载力,通过几年来大量实践证明“DX”桩在同类桩型中,具有显著优势。XXXXXXXX 合同位于XXXXXXXX,本标段中XXXXXXXX大桥桩基础均采用此种技术,其中XXXXXX大桥桩基XXX根。 2、沉降观测细则依据的规范、技术标准 沉降观测是工程建设不可忽视的工作之一,通过沉降观测,可以监测结构物的沉降变形情况,为今后的工程设提供参考数据。 目前,“DX”桩在山东省、陕西省、天津等地获得建设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并已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本次沉降观测的目的就是为“DX”提供沉降变形提供可靠的数据,使这种新型的技术在XX市场得到更好的推广,在XX高速公路中的到更多的应用,发挥其优越性,减少工程建设资金投入。 沉降观测的依据标准: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T12897-2006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 二、沉降变形观测内容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及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及观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纸 2、建设单位提供的沉降观测基准点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5、建筑单位提供的二个沉降观测控制点:BM1、BM2。其高程分别为:2093.185米、2093.929米。 二、工程概况 D-1#楼、D-S1#楼、D-3#楼、车库四。D-1#楼建筑面积23410.99m2,D-S1#楼建筑面积2319.21 m2,、D-3#楼建筑面积21884.73m2,车库总建筑面积51307m2。各工程项目概况如下表: 项目概况、名称D-1#楼D-S1#楼D-3#楼车库四标段 建筑层数地下3层,地上 27层地上3层地下3层,地上27 层 地下2层 建筑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 建筑工程等级一级二级一级一级 设计使用年限50年50年50年50年 建筑分类一类二类一类特大型汽车库 耐火等级地上一级,地下一 级二级地上一级,地下一 级 地上二级,地下 一级 建筑性质高层商住楼多层商业高层住宅楼地下车库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7度7度7度7度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丙级甲级乙级 基础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 桩筏基础现浇钢筋混凝 土条形基础 现浇钢筋混凝土桩 筏基础 现浇钢筋混凝土 条形基础 地基持力层端承摩擦桩,桩端 持力层4层砂砾3层砂砾端承摩擦桩,桩端 持力层4层砂砾 3层粘土层

三、人员及仪器的配备 1、测量人员配备 为了满足本工程测量全面、有序的开展,将投入以下测量人员,组成本工程施工 测量组。 序号姓名学历施工年限职务近期施工工程 1 大专11年组长 2 大专3年测量员 3 大专4年测量员 由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现场测量工作的监督实施。 2、测量仪器配备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沉降观测精度要求,平面控制盒建筑物的定位采用全站仪,轴线投设用经纬仪,高程测量用水准仪,本工程拟投入测量仪器如下表: 仪器名称型号数量是否检定用途 经纬仪TDJ6E 1 已检定,证书编号:14121103 角度测量水准仪AT0-32 1 已检定,证书编号:14122502 沉降观测 注明:仪器必须在检定证书规定的有效日期内使用。 四、观测点的设置 1、制作方法 沉降观测点大样见下图:

桥梁工程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 ... .. . 目录 1概述 (2) 1.1工程概况 (2) 2沉降变形观测容 (2) 2.1观测点的布置 (2) 2.2观测频次 (9) 3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 (10) 3.1水准基点的布设 (10) 3.2工作基点布设 (10) 4沉降变形观测主要技术指标 (12) 5观测精度 (14) 6沉降观测实施要求 (14) 7沉降观测资料的整理及管理 (17) 8质量保证措施 (18) 8.1仪器的质量控制 (18) 8.2观测阶段质量控制 (18) 8.3质量保证体系 (18) . .

. ... .. . 1概述 1.1工程概况 立交桥,全长95米,最大跨度25米,箱梁截面采用直腹式单箱双室截面。顶板宽11.5-9.0m,底板宽8.5-6.0m,梁高采用1.5m。箱梁翼缘宽度为1.5m,翼缘根部厚0.45m,端部厚0.2m;桥梁横坡为2.0%,底板平行于顶板,基础采用旋挖灌注桩。墩身结构为方形桥墩结构、桥台为一字形桥台,本工程桥墩1#、2#、4#和0#、5#桥台设置承台、墩身观测标,根据本桥的工程实际情况。墩台高度在5~6m之间。选在在每个墩台设置一个观测点,7个墩台共设置沉降观测点7个,5个承台,每个承台设置2个观测标,共设置10个,2个桥台,每个桥台,每个桥台设置2个观测标,桥台沉降观测标4个。 1.2 沉降观测细则依据的规、技术标准 《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 《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2沉降变形观测容 鼎山大道与塔坪路交叉口立交工程跨鼎山大道立交桥的观测围容主要是墩台的沉降观测,梁体徐变变形、梁体变形。 2.1观测点的布置 2.1.1墩台沉降变形观测点按照《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沉降观测点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承台观测标,一种是墩身观测标。承台观测标主要作用是作为首次观测的观测点,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 .

公路工程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公路工程项目名称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项目部 XXXX年XX月XX日

一、工程概况 XXXXXXXXXXXXXXX为新增国道主干线XXX胶南至海晏公路的重要关联路段,本项目起点位于XXX,终点位于XXX,路线全长XXXXkm,施工范围为:KXX+000~KXX+000,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桥涵设计汽车荷载采用公路-Ⅰ级。 本标段工程量主要有:路基主线XXXXkm、匝道XXXXkm,主线大桥XX座、通道桥XX座、匝道中桥XX座,涵洞XX道,分离式立交XX处,互通式立交XX处,服务区XX处。 二、编制及测量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8-2009);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1); 5、设计图纸; 6、设计院交桩成果; 7、控制点加密成果。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标段所有高填深挖路段。 四、观测目的及范围 1、观测目的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按预期目标顺利进行,必须对路基及高边坡进行沉降观测,以便充分了解边坡和路基的沉降值,沉降变化趋势和稳定情况,从而控制高填土和深挖方速率。在实际填筑中应严密监视各种埋设仪器的观测指标,及时进行综合分析而定。根据沉降量资料分析确定规定日期后沉降是否满足要求,根据沉降变化情况指导施工,确保全线施工质量。 2、观测范围 本标段的范围KXX+000-KXX+000,包括KXX+677-KXX+000,323M的高填土路基; KXX+000-KXX+659左侧深路堑;KXX+103-KXX+655右侧深路堑;KXX+755-KXX+019左侧深路堑;KXX+267-KXX+444左侧深路堑;KXX+469-KXX+589左侧深路堑; KXX+210-KXX+390左侧深路堑;KXX+703-KXX+906左侧深路堑;KXX+219-KXX+424右

隧道沉降观测方案

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CHINA FIRST HIGHW A Y ENGINEERING CO.,L TD. 新建沪昆铁路客运专线长沙至昆明段(贵州)CKGZTJ-4 标二工区 隧道沉降变形观测方案中交第一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指挥部二工区 二○一一年一月

目录 一、总则 (2) 二、主要依据的标准及规范 (2) 三、沉降变形监测网建立及测量技术要求 (2) 四、一般规定 (3) 五、沉降观测的内容 (4) 六、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4) 七、观测精度 (4) 八、沉降观测频度 (4) 九、分析评估方法及判定标准 (5) 十、组织与管理 (6) 一、总则 1、为指导沪昆客运专线贵州段土建工程四标段二工区做好施工期间的沉降观测,通过对隧道工程的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预测工后沉降,确定无碴轨道的铺设时间,评估路基工后沉降控制效果,确保无碴轨道结构的安全,制定本方案。 2、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的重点是线下工程的变形,评估综合考虑沿线路方向各种结构物间的变形关系进行实施。 3、基础工程的沉降观测数据必须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测手段取得,且必须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实际状况。 4、本规定适用于施工期及正式验收通过前的沉降观测评估工作。 二、主要依据的标准及规范 1、《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2006]158号); 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及条文说明(TB10601-2009);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6)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5、《客运专线铁路变形观测评估技术手册》工管技2009-77号 6、沪昆客专隧道设计图纸 三、沉降变形监测网建立及测量技术要求 1、沉降监测网的建立、精度要求等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 2、沉降监测网应在施工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建立,按二等水准测

桥梁沉降观测方案

连镇铁路LZZQ-5标沉降观测方案 1、编制依据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2)《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3)《铁路客运专线竣工验收暂行办法》(铁建设[2007]183号);(4)《客运专线铁路有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号) (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6)《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 10601-2009); (7)《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2-2010);(8)《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 10621-2014); (9)客运专线铁路变形观测评估技术手册(修订版); (10)高邮特大桥、路基等相关图纸文件; (11)铁路总公司有关规定。 (12)连镇铁路沉降变形观测评估实施细则。 2、工程概况 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带,位于江苏省南北纵向中轴线上。线路北起苏北连云港市,沿宁连高速公路引入淮安市,与京杭运河、京沪高速公路并行,向南经苏中扬州市,跨长江后止于苏南镇江市,正线全长304.883km。 连镇5标地处扬州境内,起讫里程为DK177+218.46-DK205+504.97,全长28.287km。其中,DK177+218.46-DK179+282.375为界首站和区间路基段,高邮特大桥(DK179+282.375~DK203+866.39)全长24.584km。本标段桥梁占比87.85%。

本标段共有9联连续梁,1孔现浇简支箱梁,3座刚构-连续梁桥,桥梁其余部分采用721片32m和24m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通过。一分部管段内包含路基和2座刚构-连续梁桥,二分部管段内包含5联连续梁,三分部管段内包含4联连续梁和1联刚构-连续梁桥。 桥梁基础采用打入法PHC-800-130管桩基础和钻孔灌注桩,桩基直径采用1.0m、1.25m、1.5m、2.0m。桥梁墩身采用圆端形实心桥墩,桥台采用矩形桥台。 涵洞孔径采用1.5-6.0m,采用圆涵、框架涵结构,兼顾排水、交通等功能。 3、沉降观测的意义 有碴轨道对桥梁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非常严格,工程在设计中虽然对每个桥墩进行了沉降量的计算,但是沉降变形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单靠理论计算很难满足轨道对工后沉降的要求。施工期间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和评估,验证或调整沉降设计参数,必要时进行地质复查并采取沉降控制措施使结构物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通过对设计沉降的验证和修改,分析、预测出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量,合理确定轨道的铺设时间,确保设计目标顺利实现。 4、沉降观测的范围和内容 (1)沉降观测范围:DK171+218.46-DK179+100段站场路基(其中,D K177+527.15-DK177+604.85为子婴干渠中桥、DK178+713.15-DK178+846. 85为龙翔大桥)、DK179+100-DK179+282.375段区间路基、路基段落内的涵洞、高邮特大桥的所有墩台及梁体。 (2)沉降观测的内容:路基、涵洞、桥梁的垂直位移监测和水平位移监测。

沉降观测施工实施方案

中铁五局沪昆客专江西段站前工程HKJX-2 标项目二分部 沉降观测培训方案 新建沪昆铁路在采用无砟轨道结构形式时,要求线下工程工后沉降必须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需要,而沉降观测及其分析评估作为判定线下工程工后沉降是否达到设计预期值的唯一依据,是决定无砟轨道铺设时间的关键。要做好线下工程工后沉降的预测,就必须对线下工程进行精确、系统的沉降变形观测,并对观测所取得的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为了保证新建沪昆铁路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的顺利完成,制定本培训及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及人员设置 成立沪昆铁路沉降变形观测室、各架子队沉降变形观测组两级组织机构。 项目部沉降变形观测室,作为一级观测机构,由经理部总工师牵头,设一名观测室主任,全面负责观测资料管理工作。 各架子队沉降变形观测组设在所在架子队技术室,由各队技术主管牵头,设组长 1 名,每组至少配 4 人(至少 4 名专职测量技术人员)。每个架子队设一个组,主要人员应固定,直到本项目所有观测内容结束。各级机构中主要人员应具备基本的电脑(Excel等软件)操作能力和数据统计分析能 二、职责划分 (一)项目部沉降变形观测室职责

1、项目部沉降变形观测室主要负责制订全标段的观测管理制度,完成观测方案设计,制订观测作业指导书,组织各架子队观测组编制观测计划,并对各队之间的接口进行协调;组织对管段内沉降观测人员进行培训。 2、观测室主任负责组织其他成员对观测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系统评价,并对最终结果负责。 (二)各架子队观测组职责 1、各观测组具体负责编制其管段内的观测计划,完成所有测点的布置、埋设,并做好日常保护工作。 2、按照观测频率要求,完成所有观测项目的观测、数据采集、整理、初步分析,并将该数据上报该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和局经理部沉降变形观测负责人。 3、各观测组必须下辖一定数量的工人组建成专业工班,专门负责测点埋设和观测设备的巡守保护,确保变形观测点按时、准确埋设,观测设备保护完好、不丢失。 4、每个路基工点,在埋设智能数码传感观测元器件前,要修建牢固的房屋,对智能数码传感器的有线传输设备(如数据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等)进行集中安置、保护。 三、测量仪器配置表及管理 一)主要仪器配置表

房屋建筑沉降观测方案(1)

本页为作品封面,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删除,欢迎下载!!! 精 品 文 档 1 【精品 word 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观测等级确定 四、仪器设备及人员配置

五、基准网的建立及高程系统 六、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与埋设 七、观测 八、请甲方、施工方协助解决的问题 九、补充说明 十、内业计算及成果整理 十一、提交资料 北京金融街F10 大厦 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一 .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北京金融街F10 号地东部,南临广宁伯街,东临太平桥大街,西临金城坊街,北临金城 坊南街;总建筑面积48432.3 平方米,其中地下面积17562.3 平米,地上 30870 平米;建筑物主要屋面高 度 63.6 米。本工程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地上16 层(另有出屋面的电梯间和水箱间共 2 层),地下5层;基础形式为天然地基上的平板式筏基,基底标高为-20.15 米,从基底进行沉降观测难度极大。另场 区附近无固定的可用作沉降测量的水准基点。 二 .编制依据

1.甲方提供的地下结构施工图; 2.《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 — 93 ); 3.《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 DBJ 01-21-95 ); 三 . 沉降监测的等级确定 该项工程属变形比较敏感的高层建筑物,按规范要求需要进行沉降观测,结合《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和《工程测量规范》有关规定,并参考同类工程经验,确定该项工程属二等变形监测等级,即:变形点 的高程中误差≤±0.5mm,相邻点高差中误差≤±0.3mm。 四 .仪器设备及人员配置 1.Leica NAK2 自动安平水准仪、GPM3 平行玻璃板及配套精密铟钢尺;50m 经鉴定钢尺及测量专用重锤等。 2.人员配置: 工程主持人 1名; 现场负责1名(兼安全员); 技术人员 1名; 司仪 1-2 名; 测工 2-4 名。 3.所有使用仪器设备均具有鉴定计量证书,测量施工主要人员均做到持证上岗。 五 . 基准网的建立及高程系统 1.建网 鉴于该工程工期较长,沉降观测持续约 4 年左右,为便于沉降观测的顺利实施,必须设立稳固可靠 的沉降观测基准点,结合现场地质条件及周边地形环境,我们拟在远离该工程变形影响区域(至少应距 离施工场区 200m 开外。)的地方埋设3个水准基点于原状土层,构成闭合环形式的沉降观测基准网。 2.水准基点埋设 拟采用普通标石,埋设形式见附图—水准基点示意图,埋设深度应达到冻土线以下,北京地区最大

公路沉降观测方案

318国道南浔至吴兴段改建及配套工程南浔段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项目负责:汪道静 编写: 邱良鹤 审核:王志刚 审定:郭云飞 提交单位:中交一航局二公司项目部 提交时间:二〇一五年九月

318国道南浔至吴兴段改建及配套工程南浔段路基 沉降观测方案 ?1工程概况 318国道南浔至吴兴段改建工程起点在、两省交界处,项目起点与老318国道(桩号约为K119+000)相交,向北通过南浔跨线桥与规划道路相接,向过南浔五桥互通跨长湖申Ⅲ级航道,终点接申苏浙皖至申嘉湖高速公路连接线,与湖盐公路相交,终点桩号为K33+164,主线全长33.164公里,旧馆连接线长约2.3公里,升山连接线约1.0公里。设计速度主线为80公里/小时,连接线为60公里/小时。 ? 2 技术标准及依据 ?1、《工程测量规》(GB50026-2007); ?2、《建筑变形测量规》(JGJ8-2007);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JTGF10-2006)。 ? 3 水准基点的布设、施测 水准基点是整个观测工作的基准,其高程系统采用独立高程基准,各路段由其水准基点构成水准闭合环。本工程按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使用Trimble Dini0.3mm型电子水准仪,配合条码式铟瓦水准钢尺进行施测,业使用NASEW V3.0软件进行平差。 ? 3.1水准基点的布设 为保证观测值的可靠性,在施工区域外的位置进行埋设。水准基点标识设置如下所示:

? 3.2水准基点的施测 本工程采用单程双测的方法对各路段的水准基点进行闭合水准测量,将外业采集的数据下载至计算机,使用NASEW V3.0软件进行平差。 数据分析表明,本次水准观测精度完全满足三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所有水准基点在观测期间均稳定可靠,未发生任何失稳现象,为观测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了可靠依据。 ?4沉降观测 ? 4.1沉降板的布设 沉降观测采用布设沉降板进行观测,沉降板布置在左路肩、路中、右路肩三处。桥头路段布设1-2个观测断面;箱涵路段布设1个观测断面;一般路段布设间距为100-200m。沉降板布设示意图如下: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说明

新泾路东延工程(苏虞张~塘桥北环段)(K0+235~K4+443.59) 沉降观测 施 工 方 案

新泾路东延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2年8月 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一、总则: 为掌握路堤在施工期中的变形动态,道路的变形监测工作是评价道路路基处理方式适宜性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该工程项目所处的区域和地质情况,需要客观、科学地了解和掌握路基沉降的原因、搞清填筑材料、填筑高度与路基沉降的关系、路基的沉降规律,为减少或消除路基沉降引起的质量病害和指导路基、路面施工提供依据,保证道路的正常施工与运营。 二、编制依据: 1、新泾路东延工程施工图设计要求;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4-2006;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三、路基沉降位移观测技术要求: 1、观测断面设置桩号: K1+200、K1+250、K1+300、K1+745、K1+795、K1+900(河塘)、K3+460、K3+560、K3+640、EK0+060(河塘)、

FK0+280(河塘)、K2+054(箱涵) 、K2+407(箱涵) 、K2+924(箱涵) 、K4+020(箱涵) 、K0+594(箱涵),设置沉降板。 以上沉降断面的设定均根据本工程堆载预压段落设置。 本工程堆载预压段落为: ①、K1+180-K1+310、K1+735-K1+960、 K3+460-K3+570、K3+630-K3+700锡十一圩大桥及规划桥两侧高填方段落; ②、EK0+042-EK0+160、FK0+200-FK0+355互通区 匝道段; ③、K2+054、K2+407、K2+924、K4+020等4道箱涵, 堆载至河道两侧河岸线外侧各5m; ④、K0+594(8*4.5m)箱涵,堆载范围为箱涵加两侧开 挖回填宽度。 以上堆载部位堆载高度2.5m。 2、沉降位移观测点布设 本工程路基沉降观测布设根据不同地质情况、不同部位变化情况设置3种断面类型: (a)断面一:一般堆载预压段,沉降观测板在每个断面设置3处,分别位于路中和两侧路肩位置处; (b)断面二:堆载预压段且为河塘部位,仅在路基中心布置一个观测沉降板;

沉降观测方案

江西进贤经济开发区高新产业园污水处理厂(BOT)项目 沉 降 观 测 监 测 专 项 方 案 批准人:____________职务/职称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职务/职称______________ 编制人:____________职务/职称______________ 博天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2) 第二章工程概况 (3) 一、参见单位 (3) 二、工程简介 (3) 三、工程地质条件 (5) 四、水文地质条件 (6) 五、施工条件及影响因素 (7) 第三章施工部署 (8) 一、组织机构 (8) 二、人员安排 (8) 三、器具准备 (9) 第四章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10) 一、监测项目 (10) 二、沉降观测的原理 (10) 三、沉降观测基准点 (10) 四、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11) 五、沉降观测 (12) 六、沉降观测点的观测及计算 (14) 第五章沉降观测的质量控制 (16) 第六章成果资料的提交 (18) 第七章测量管理制度 (19) 一、测量管理制度 (19) 二、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19)

第一章编制依据一、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 二、土建施工主要规程规范 《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 8-2016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12897-2006 三、其它依据 1、依据本工程设计图纸 2、依据本工程地勘报告 3、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4、本工程现场勘查记录

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模板

沉降观测专项施工 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施工测量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测量部署......................................................................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测量仪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测量施工组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沉降观测水准网的建立及测量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校核水准控制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水准点控制网的测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沉降观测方法和一般规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沉降观测周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沉降观测工作的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沉降观测的作业方法和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错误!未定义书 签。 5.4沉降观测点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5沉降观测埋设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6、控制点保护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沉降观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确定沉降观测路线并绘制观测路线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挡墙沉降观测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观测方法和精度 ------------------------------------------------------------------------------------- 3 3、水准点的设立 ----------------------------------------------------------------------------------------- 3 4、沉降观测点---------------------------------------------------------------------------------------------- 4 5、量测数据的分析和整理 ----------------------------------------------------------------------- 5 6、观测成果的提供 ------------------------------------------------------------------------------------ 11 7、其他要求------------------------------------------------------------------------------------------------- 11

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工程综合楼沉降观测施测方案 ****建筑勘察设计院 2016年3月3日

*************工程综合楼 沉降观测施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1.概况:********工程综合楼位于县城城关镇沿河东路南段东侧,由******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勘察,*********设计研究有限公司设计、代建、监理,重庆市鑫鑫建筑公司承建。 2.地质情况:场地地形平整规则,无滑坡、崩塌、泥石流、溶洞、液化、震陷等不良地质现象,基础型式采用天然地基独立基础,地基主要持力层为强风化泥岩,岩性稳定,无洞穴、临空面、破碎岩体。 3.建筑物特征:本工程设计为框架结构,9F/-1F,建筑总高度为36米,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物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三级,地基等级为三级,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二、施测的目的和任务 建筑物沉降观测是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周期性地观测建筑物上的沉降观测点和水准基点之间的高差变化值,分析其沉降变形规律,从而对建筑物进行监控监测。

工程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到竣工,以及建成运营后很长一段时间,沉降变形是不可避免的。如果变形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属正常现象,但一旦超过某一限度,就会危及建筑物的安全。因此,在建筑物的施工期间,应用沉降观测加强施工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变形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技术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 ***********工程综合楼施工图纸 5.《**********工程综合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四、沉降观测点位的布设 1.水准点的布设 水准基点的布设应选择位于场区内远离拟建建筑而且地基稳定、通视良好、无外界干扰、使用方便的位置,根据工程场地实际情况,布设沉降观测水准点3个,组成水准网。为保证沉降观测成果的准确性,对水准点定期进行高程检测,并选择适当位置布置工作基点,与基准点一起布设成水准环线,按要求进行联测。 2.沉降观测点布设

桥梁工程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目录 1概述 1.1工程概况 立交桥,全长95米,最大跨度25米,箱梁截面采用直腹式单箱双室截面。顶板宽-9.0m,底板宽-6.0m,梁高采用1.5m。箱梁翼缘宽度为1.5m,翼缘根部厚0.45m,端部厚0.2m;桥梁横坡为%,底板平行于顶板,基础采用旋挖灌注桩。墩身结构为方形桥墩结构、桥台为一字形桥台,本工程桥墩1#、2#、4#和0#、5#桥台设置承台、墩身观测标,根据本桥的工程实际情况。墩台高度在5~6m之间。选在在每个墩台设置一个观测点,7个墩台共设置沉降观测点7个,5个承台,每个承台设置2个观测标,共设置10个,2个桥台,每个桥台,每个桥台设置2个观测标,桥台沉降观测标4个。 沉降观测细则依据的规范、技术标准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2沉降变形观测内容 鼎山大道与塔坪路交叉口立交工程跨鼎山大道立交桥的观测范围内容主要是墩台的沉降观测,梁体徐变变形、梁体变形。 观测点的布置 2.1.1墩台沉降变形观测点按照《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 (JGJ/T8-2007) 沉降观测点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承台观测标,一种是墩身观测标。承台观测标主要作用是作为首次观测的观测点,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承台观测点布置2个,分别在左侧小里程角上与右侧大里程角上。台身观测标设置4个在台四角,桥台沉降观测标布设见附图,墩身观测标设置1个在墩身一侧,高出地面1米.桥墩沉降观测标布设见附图。 图2.1.1 五号桥台沉降观测标布置图 图2.1.2 四号桥墩沉降观测标布置图 图2.1.3 三号桥墩沉降观测标布置图 图2.1.4 二号桥墩沉降观测标布置图 图2.1.5 一号桥墩沉降观测标布置图 图2.1.6 0号桥台沉降观测标布置图 观测频次 表2.2.1 墩、台沉降观测频次

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沉降变形观测系统实施细则 1.编制依据 1.1客运专线铁路无碴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 1.2客运专线无碴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 1.3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观测系统实施细则; 1.4哈大客运专线路基工点设计图、路基通用图,桥梁工点设计图、通用图; 1.5现场踏勘调查的资料; 1.6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及量测设备。 2.工程概况 管段内有路基、桥梁、车站。 3.沉降变形监测的目的及原则 3.1 沉降变形监测的目的 哈大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要求构筑物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满足耐久性要求,并强调与相邻构筑的变形与刚度协调、统一,满足高速列车平稳、安全运营,以及旅客乘坐的舒适度要求。针对以上客运专线的特点,无碴轨道对路基、桥涵等线下工程的工后沉降要求十分严格、标准高,虽然设计中对土质路基、桥梁墩台基础等均进行了沉降变形计算,采取了相应的设计措施。但设计的沉降分析、计算受勘测、设计、施工、质量监测等众多环节的影响,其精度仅能达到估算的程度,不足以控制无碴轨道工后沉降和差异沉降。为确保线下土建工程满足无碴轨道铺设条件的要求,施工期必须按设计要求进行系统的沉降变形动态观测。通过对沉降

观测数据系统综合分析评估,验证或调整设计措施,使路基、桥涵工程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分析、推算出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合理确定无碴轨道开始铺设时间,确保客运专线无碴轨道结构铺设质量。同时,观测数据还可作为竣工验交时控制工后沉降量的依据。 3.2 沉降变形监测的原则 为确保最终沉降量和工后沉降受控,合理确定无碴轨道的铺设时间,我单位按照以下原则组织实施沉降变形观测:重点路基、兼顾桥涵、立体监控、信息施工、数据真实,成果可控。通过对路基、桥涵的沉降观测点的精密测量,沉降观测数据全面收集,系统、综合分析沉降变形规律,验证或调整设计措施,使路基、桥涵工程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3.2.1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变形控制原则 客运专线无碴轨道路基变形控制十分严格,工后沉降一般不应超过无碴轨道铺设后扣件允许的沉降调整高量 15mm,路桥交界处的差异沉降不应大于 5mm,过渡段沉降造成的路基与桥梁的折角不应大于1/1000。无碴轨道路基施工中应进行沉降变形动态监测,在路基完成或施加预压荷载后应有 6~18 个月的观测和调整期,分析评估沉降稳定满足无碴轨道铺设要求后方可铺设无碴轨道。 3.2.2路基 3.2.2.1 监测点的设置原则 对于基底压缩层较薄且填筑不高的路堤及路堑地段,以路基面沉降监测为主,主要在路基面布设沉降监测桩进行路基沉降监测;路堤填筑较高时加强路堤填筑层沉降监测,在填筑层增设单点沉降计监测填土层沉降;对于地基压缩层厚的较高路堤地段进行路基基底、路堤填筑层及路基面沉降监测,在基底设单点沉降计、沉降板、剖面沉降管,在填土层布设单点

楼层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XXX项目1#楼、10#楼、11#楼、12#楼 主体沉降观测方案 四川XXXX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2015年8月 拉菲2-1项目1#楼、10#楼、11#楼、12#楼 沉降观测方案 项目承担单位(盖章): 审核意见: 设计负责人(签名): 审 核 人(签名): 年 月 日 批准单位(盖章):

审批意见: 审 批 人(签名): 年 月 日 目 录 1 工程概述 1 1.1 项目概况 1 1.2 作业内容 1 1.3 测区概况 1 2 设计依据 1 3 方案设计 2 3.1 资源投入 2 3.2 测量作业 2 4 沉降变形允许值和报警值 6 5 质量目标与控制措施 8 6 成果与资料提交 8 7 安全生产及文明施工 8 7.1 安全生产措施 8

7.2 文明施工措施 9 8 服务承诺 10 附录 沉降观测布点示意图 11

项目1#楼、10#楼、11#楼、12#楼 沉降观测方案 1 工程概述 1.1 项目概况 项目建设单位为四川XXXXXX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为深圳市物业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本工程位于宜宾市翠屏片区天柏组团城北新区范围内。该项目由1#楼(包括1栋、10栋、11栋住宅楼),2#楼(包括2栋、3栋、4栋住宅楼),3#楼(包括5栋、6栋、7栋住宅楼),4#楼(包括8栋、9栋住宅楼),12栋、13栋、14栋住宅楼和地下室组成。12栋住宅楼:33层,高度99.25m,建筑面积为13169.09㎡,本项目总用地面积51969.00㎡,总建筑面积252728.25㎡。独基、筏板基础。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类别为一类高层建筑,为有效指导本次沉降观测,特制订此技术设计。 1.2 作业内容 针对拉菲2-1项目中的1#楼、10#楼、11#楼、12#楼栋建筑主体在建设过程中垂直方向的位移进行周期性的观测。 1.3 测区概况 宜宾位于中国四川盆地南部年平均气温18℃左右。测区内部施工车辆往返穿梭、施工人员往来、设备震动等因素将对观测产生影响。 2 设计依据 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巫山凯创·中央公社(1期) 主 体 沉 降 观 测 方 案 编制人:肖远胜 审批人: 审核人: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2 三、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3)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3) 2、观测时间 (3) 3、观测点的设置 (4) 4、观测规则 (4) 5、观测准备工作 (4) 6、沉降观测精度要求 (4) 7、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5) 四、具体观测程序及步骤 (5) 1、沉降观测 (5) 3、统计表汇总 (5) 6、观测中注意事项 (6) 4、曲线形状注意问题 (6) 五、各项工程投入 (7) 六、质量保证措施 (7) 七、观测频率 (7) 八、安全保护措施 (7) 九、附图: (8)

一、工程概况: 1.建筑设计简介: 表2

2.结构设计简介: 2.3.1、结构设计: 表3-1

二、编制依据: 为了保证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筑物的安全性,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使结构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需对建筑物进行沉降变形观测。 三、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了能够精确的反映出建筑物在不断增加荷载作用下的沉降,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经过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本工程结构特点、具体情况采用具体的观测方法和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汇总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正确的运用误差原理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的观测任务。 2、观测时间和次数 施工期观测,基槽开挖和施工地下室时,可用临时观测点作为起始度数,施工至正负零标高后换成永久观测点,每施工一层观测一次,使用期间第一年至少观测5-6次,第二年起每季度观测一次,第四年以后每半年观测一次,直至沉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