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

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

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
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读书笔记

报告摘要:本笔记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读书笔记,主要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并配有施工图片,第二部分主要是读书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从现代人类的工程历史上来看,相对于砌体结构、木结构和钢结构而言,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新型的结构。混泥土是一种人工石才,它由石子、沙砾、外加剂和水按一定的比例拌和而成,人们利用混凝土和混凝土的各自特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一起工作。

混凝土结构是在19世纪中期开始得到应用的,由于当时水泥和混凝土的粘连质量都很茶,同时设计计算理论尚未建立,所以发展比较缓慢。随着生产的发展,以及实验工作的开展、目前已成为现代工程的发展。目前已成为现代工程建设应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

在二次世界大站后,国外建筑工业的发展很快,已从采用一般的标准走向工业化的建筑体系,趋向于作到一件多用或仅少用几种类型的构件就能建造成各类房屋,实践充分显示出建筑工业化的巨大优越性。随着生产的发展这技术,它以成为现代工程建设中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之一。

我们这本混凝土主要就是介绍的是钢筋混凝土。混凝土其实大概可以分为三类,主要包括素混凝土,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其中素混凝土主要是指无钢筋或者不配置受力混凝土[图1-1],钢筋混凝土是指配置受力钢筋的混凝土结构【图1-2,1-3】,预应力混凝土指配置受力的预应力筋,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应力混凝土。其中素混凝土承载力较低,我国目前的混凝土结构主要以钢筋混凝土为主。

图1-1 素混凝土长凳

图1-2 施工中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之所以要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是因为加钢筋之后可以有以下效果,1,承载

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受力性能显著地改善而且同时钢筋混凝土的的整体性较好刚度大变形小。所以我们在混凝土设计时钢筋的设计取材显得十分重要

在建筑施工中,用钢筋混凝土制成的常用构件有梁、板、墙、柱等,这些构件由于在建筑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所以在其内部配置的钢筋也不尽相同。

(一)梁内钢筋的配置【图1-4,1-5。1-6】

梁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属于受弯构件。在其内部配置的钢筋主要有:纵向受力钢筋、弯起钢筋、箍筋和架立筋等。

1、纵向受力钢筋:布置在梁的受拉区,主要作用是承受由弯矩在梁内产生的拉力。

2、弯起钢筋:弯起段用来承受弯矩和剪力产生的主拉应力,弯起后的水平段可承受支座处的负弯矩,跨中水平段用来承受弯矩产生的拉力。弯起钢筋的弯起角度有45o和60o两种。

3、箍筋:主要用来承受由剪力和弯矩在梁内产生的主拉应力,固定纵向受力钢筋,与其它钢筋一起形成钢筋骨架。钢箍的形式分开口式和封闭式两种。一般常用的是封闭式。

4、架立筋:设置在梁的受压区外缘两侧,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

1-4 梁的配筋

图1-5 弯起钢筋

图1-6 开口箍筋

(二)板内钢筋的配置

板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属于受弯构件。板内配置有受力钢筋

和分布钢筋两种。

1、受力钢筋:沿板的跨度方向在受拉区配置。单向板沿短向布置,四边支承板,沿长短边方向均应布置受力筋。

2、分布筋:布置在受力筋的内侧,与受力筋垂直。分布筋的作用是将板面上的荷载均匀地传给受力钢筋,同时在浇注混凝土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且能抵抗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

图1-7 板内受力筋和分布筋

(三)柱内钢筋的配置

柱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起受压、受弯作用。柱根据外形不同有普通箍筋柱和螺旋箍筋柱两种。柱内配置的钢筋有纵向钢筋和箍筋。纵向钢筋主要起承受压力的作用,箍筋起限制横向变形,有助抗压强度提高,对纵向钢筋定位并与纵筋形成钢筋骨架的作用。柱内箍筋应采用封闭式。

图1-8 箍筋布置不合理,导致横向变形破坏

(四)墙内钢筋的配置

钢筋混凝土墙内根据需要可配置单层或双层钢筋网片,墙体钢筋网片主要由竖筋和横筋组成。竖筋的作用主要是承受水平荷载对墙体产生的拉应力,横筋主要用来固定竖筋的位置并承受一定的剪力作用。在设置双层钢筋网片的墙体中,为了保证两钢筋网片的正确位置,通常应在两片钢筋网片之间设置撑铁。

二.心得体会

“混凝土结构”是土木工程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和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一部分主要研究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构件。弯、剪、拉、压、扭构件。具体说来,包括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这些都是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来分析的。正常使用阶段的裂缝宽度和挠度验算等则是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来分析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还讲到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计算。第二部分介绍了混凝土单层房屋和多层房屋的结构布置,各种结构部件的形式、构件及计算。以及各部件是如何联结和整体工作的。“混凝土结构”这门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区别在于它不像其他课程那么容易理解,它比较抽象。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就是一种复杂的材料,其性能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混凝土结构中有些理论是参照实验资料分析得出的结果,有些数值则是经验数值,而且混凝土结构也涉及到物理、化学、力学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对于初学者来说都是比较难的。学习混凝土结构的目的在于运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课程设计便体现了这一点。做课程设计时,必须首先熟悉书本的理论,同时还得对照《规范》正确的加以应用,才能作出一份优秀的设计。在进行结构和构件的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很多,既要满足安全要求,还要满足经济要求。这就使得我们在构件的选型、计算、配筋和构造等各方面都要综合考虑,选择最优方案。

学好“混凝土结构”这门课程的诀窍是多看看书,当然,听老师讲课也是至关重要的。“混凝土结构”中的每个公式都有其适用范围。学习的时候必须明确每个公式的适用条件。由于这门学科是在不断地演进发展,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学习,熟悉《规范》,在实际应用时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混凝土结构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构,问世才100多年,但其发展却是十分迅速的。各种新型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出现,使得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它的发展将不断推动工程建设的发展。

混凝土设计原理试题和答案解析(3套)教学提纲

《结构设计原理》试题1(不错) 一、单项选择题 1.配螺旋箍筋的钢筋混凝土柱,其其核心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单轴混凝土抗压强度是因为 【 C 】 A. 螺旋箍筋参与混凝土受压 B. 螺旋箍筋使混凝土密实 C. 螺旋箍筋横向约束了混凝土 D. 螺旋箍筋使纵向钢筋参与受压更强 2.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极限承载力N u有哪项提供【 B 】 A. 混凝土 B. 纵筋 C. 混凝土和纵筋 D. 混凝土、纵筋和箍筋 3.混凝土在空气中结硬时其体积【 B 】 A. 膨胀 B. 收缩 C. 不变 D. 先膨胀后收缩 4.两根适筋梁,其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同,其余条件相同,正截面抗弯承载力M u【 A 】 A. 配筋率大的,M u大 B. 配筋率小的,M u大 C. 两者M u相等 D. 两者M u接近 5.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要求钢筋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是因为【 D 】 A. 粘结力方面得考虑 B. 耐久性方面得考虑 C. 抗火方面得考虑 D. 以上3者 6.其他条件相同时,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与平均裂缝间距、裂缝宽度(指构件表面处)的关系是 【 A 】 A.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大,裂缝宽度也愈大 B.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裂缝宽度也愈小 C. 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间距愈小,但裂缝宽度愈大 D. 保护层厚度对平均裂缝间距没有影响,但保护层愈厚,裂缝宽度愈大 7.钢筋混凝土梁截面抗弯刚度随荷载的增加以及持续时间增加而【 B 】 A. 逐渐增加 B. 逐渐减少 C. 保持不变 D. 先增加后减少 8.减小预应力钢筋与孔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损失σs2的措施是【 B 】 A. 加强端部锚固 B. 超张拉 C. 采用高强钢丝 D. 升温养护混凝土 9.预应力混凝土在结构使用中【 C 】 A. 不允许开裂 B. 根据粘结情况而定 C. 有时允许开裂,有时不允许开裂 D. 允许开裂 10.混凝土结构设计中钢筋强度按下列哪项取值【 D 】 A. 比例极限 B. 强度极限 C. 弹性极限 D. 屈服强度或条件屈服强度 二、填空题 11. 所谓混凝土的线性徐变是指徐变变形与初应变成正比。 12. 钢筋经冷拉时效后,其屈服强度提高,塑性减小,弹性模量减小。 13. 在双筋矩形截面梁的基本公式应用中,应满足下列适用条件:①ξ≤ξb;②x≥2a’,其中,第①条是为了防止梁破坏时受拉筋不屈服;第②条是为了防止压筋达不到抗压设计强度。 14. 梁内纵向受力钢筋的弯起点应设在按正截面抗弯计算该钢筋强度全部发挥作用的截面以外h0/2处,以保证斜截面抗弯;同时弯起钢筋与梁中心线的交点应位于按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以保证正截面抗弯。 15. 其他条件相同时,配筋率愈大,平均裂缝间距愈小,平均裂缝宽度愈小。其他条件相同时,混凝土保护层愈厚,平均裂缝宽度愈大。 16. 当截面内力大且截面受限时,梁中可配受压钢筋。 17. 在一定范围内加大配箍率可提高梁的斜截面承载力。 18. 截面尺寸和材料品种确定后,在min≤≤max条件下,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随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的增加而增大。 19. 为避免少筋梁破坏,要求≥min。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46261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 卷首语 1、分析公共建筑设计中的共性问题,运用一般性原则,阐明公共建筑中带有普遍性和规律 性的问题。 2、学习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原则、构思方法和必要的组合技巧。 3、公共建筑类型:医疗建筑、文教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体育建筑、交通建筑、邮 电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纪念建筑等。 4、公共建筑的设计工作涉及到总体规划布局、功能关系分析、建筑空间组合、结构形式选 择等技术问题。 5、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分析题目、调查场地、总平设计、建筑设计、建筑成果表达。 6、建筑分类:按建筑风格、建筑组合方式、结构类型、使用功能(居住建筑、公共建筑、 工业建筑)或高度划分。 7、建筑设计原则:经济、安全、适用、美观。 8、公共建筑:面向社会、具备公共参与性或开放性特征的建筑类型。 第一章:公共建筑的总体环境布局 1总体环境布局的基本组成 1)、建筑是什么? ——建筑是为了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利用物质技术,按照科学法则和审美要求,通过对空间的塑造,组织与完善所形成的物质环境。 2)、创造室外空间环境时,应考虑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的问题。 内在: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经济及美观的问题; 外在:城市规划、周围环境、地段状况等。 3)、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 a、开敞的空间场所(集散广场) 在共公建筑中,因为人流比较集中而要求空阔的场所,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需要各种流线的通行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式。 因为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同时在艺术处理上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广场的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构图的问题,为人们观赏建筑景观,提供良好的位置与角度。 有些公共建筑,因为城市规划的要求,安排在道路的交叉路口。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主体建筑出路口与转角处人流的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比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道路交叉口处的空间处理。 b、活动场地 与室内空间的联系密切,应靠近主题建筑主要部位 c、停车场所 停车场位置,一般要设置在方便易找的地方,如主体建筑物的一侧或后侧,但不应影响整体空间环境的完整性和艺术性为原则。 高层建筑或大型公共建筑在车辆较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利用地下停车场或立体停车场,以节约场所用地。 d、大多数公共建筑还需要设置服务性的院落,如锅炉房、厨房等。一般为了出入方便,

混凝土设计原理期末试题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钢筋与混凝土能够共同工作得主要原因就是 ( D ) A、防火,防锈 B、混凝土对钢筋得包裹及保护 C、钢筋抗拉而混凝土抗压 D、混凝土与钢筋有足够得粘结力,二者膨胀系数接 近 2、钢筋混凝土梁在正常使用情况下 ( A ) A、通常就是带裂缝工作得 B、一旦出现裂缝,裂缝贯通全 截面 C、一旦出现裂缝,沿全长钢筋与混凝土得粘结力丧尽 D、通常就是无裂缝 得 3.《规范》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所用试块得边长就是 ( A ) A、150mm B、200mm C、100mm D、250mm 4.钢材得含碳量越低则 ( B ) A.强度越高,塑性越好B、屈服台阶越长,伸长率越大,塑性越好 C、强度越低,塑性越差 D、屈服台阶越短,伸长率越小,塑性越差 5.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引入稳定系数就是来考虑 ( D ) A.材料不同性能得影响 B、荷载长期作用得影响 C、两端约束情况得影响 D、长柱纵向挠曲得影响 二.填空 1.混凝土立方体十块得尺寸越大,其强度越小。 2.混凝土抗拉强度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得提高而增大。 3.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时,材料强度取设计值。 4.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材料强度一般取标准值。 5.轴心受压构件得长细比越大,稳定系数值越小。 6.钢筋混凝土梁正截面设计中少筋破坏而,就是为了避免增大。 7.大偏心受压情况下,随着轴向压力得增大,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随之增大。 8.大偏心受压情况下,随着轴向压力得减小,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随之减小。 9.小偏心受压情况下,随着轴向压力得增大,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随之减小。 10.小偏心受压情况下,随着轴向压力得减小,正截面受弯承载力随之增大。 11.某工地一批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实测抗压强度平均值为,标准差为,则这一 批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2、5-1、645 0、65=31、43 。 12.混凝土水灰比越大或水泥用量越多,则徐变与收缩值越大 。

混凝土设计原理考试试题

线订装封密 号学 线 订装封密 级 西南交通大学 第(一)学期考试试卷 (教学班用) 课程代码0171033课程名称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阅卷教师签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合 理的并标记“ ”。共27分,每小题1分) 1、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按其( 证率为()。 A.立方体、95% C.棱柱体、95% )试块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的,其保 B.立方体、85% D.棱柱体、85% 2、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计算中取用的荷载(当其效应 对结构不利时)设计值Q 与其相应的标准值Q k 、材料强度的设计值 f 与其相应的标准值f k 之间的关系为( )。 f f k B. Q Q k , f f f f k D. Q Q k , f f A. Q Q k , C. Q Q k , k k 3、设计和施工正常的轴心受压构件在长期压力作用下, ( ) A. 构件的极限承载力会急剧变小 B. 混凝土压应力随时间增长而变大,钢筋压应力变小 C. 混凝土压应力随时间增长而变小,钢筋压应力变大

D. 无论如何卸载钢筋一定出现拉应力、混凝土则一定出现压应 力 4、双筋矩形截面抗弯强度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 x 2a s ,其作用是( ) A. 保留过大的受压区高度不致使混凝土过早压坏 B. 保证受拉钢筋的应力在截面破坏时能达到屈服 C. 保证受压钢筋的应力在截面破坏时能达到抗压强度设计值 D. 使总的钢筋用量为最小 5、配筋率很高的钢筋混凝土梁,提高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的最有效方 法是( 7、()的一定属于钢筋混凝土 T 形截面受弯构件 A. 截面形状是T 形或倒L 形 B. 截面形状是T 形或L 形 C. 截面形状是T 形或L 形且翼缘位于受压区 D. 截面形状是T 形或L 形且翼缘位于受拉区 & ()不是混凝土保护层的主要作用。 A. 防火 B.防锈 C.增加粘结力 D.便于装修 9、 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是针对( )的。 A.少筋梁 B.适筋梁 C.超筋梁 D.上述A.、B 和C 全是 10、 梁柱中受力纵筋的保护层厚度是 指( )。 A. 箍筋外表面至梁柱最近表面的垂直距离 B. 纵筋外表面至梁柱最近表面的垂直距离 A.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C.增大截面高度 B. 提高钢筋强度等级 D.增大截面宽度 6、在进行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时,验算 V 0.25 c f c bh o 的目的是( )。 A. 防止发生斜压破坏 C. 防止截面尺寸过大 B. 防止发生斜拉破坏 D. 防止发生锚固破坏

(完整版)建筑设计原理试题与答案

建筑设计原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共20分) 1.方案阶段的建筑剖面,可包括以下内容() A.建筑的剖切与投影部分、设计绝对标高、环境和配景、电梯井剖面; B.建筑轴线、设计标高、高度尺寸、室外地坪; C.设计标高、环境和配景、楼梯剖面、文字标注; D.绘图比例、高度尺寸、建筑轴线、建筑阴影。 2.在面积定额指标中.所谓户均使用面积是指() A.有效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 B.建筑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 C.居住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 D.使用总面积与总户数之比 3.建筑艺术区别于其它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刻等)的重要标志在于 ( ) A、建筑艺术作品一般比较大 B、建筑有使用功能的要求 C、造价较高 D、有内部空间 4.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属于居住建筑。 A. 托儿所 B. 宾馆 C. 公 寓 D. 疗养院 5. 平面利用系数=使用面积/建筑面积×100%,其中使用面积是指除结构面积之外的() A. 所有使用房间净面积之和 B. 所有使用房间与辅助房间净面积之和 C. 所有房间面积与交通面积之和 6.考虑建筑的防火及安全疏散,可采用的楼电梯类型有() A.双跑梯剪刀梯、螺旋楼梯、自动扶梯; B.悬臂梯、双跑梯、弧形楼梯、剪刀梯; C.防烟楼梯、封闭楼梯、消防电梯、螺旋梯; D.剪刀梯、弧形楼梯、双跑梯、封闭楼梯。 7.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手法。 A.对比 B.均衡 C. 统一 D.韵律

8. 民用建筑的主要楼梯一般布置在() A、建筑物次要入口附近 B、主要入口附近位置明显的部位 C、一定要在房屋的中间部位 D、一定要在房屋的端部 9. 通常房间内最小净高不宜低于( ) A.2.0m B.2.2m C.2.4m D.2.6m 10.建筑施工平面图上,建筑物外部尺寸的标注一般是() A.一道 B.二道 C.三道 D.四道 11. 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建筑类型。 A.剧院、电影院、体育馆B.火车站、浴室 C.医院、中小学、办公楼 D.百货商店 12.以下门的类型组可用于建筑的安全疏散口。() A.旋转门、平开门、自动感应门、卷帘门; B.平开门、弹簧门、滑拉门、防火门; C.铝合金地弹门、平开门、防火门、隔音门; D. 铁拉门、防火门、平开门、弹簧门。 13. 建筑的构成三要素中()是建筑的目的,起着主导作用。 A. 建筑功能 B. 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 C. 建筑形象 D. 建筑的经济性 14.施工图的建筑立面包含以下内容() A.建筑轴线、设计标高、周边环境及绿化、风玫瑰; B.高度尺寸、建筑轴线、设计标高、门窗立面; C. 建筑阴影、门窗立面、室外踏步、高度尺寸; D.文字标注、设计标高、绘图比例、门前雕塑。 15.方案设计文件的内容应包括:() A.封面、设计说明、效果图、总平面图、建筑平面、立面和剖面、大样图。 B.封面、目录、设计说明、效果图、总平面图、建筑平面、立面和剖面、设计 概算。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试题(附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及答案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 打“×”)(每题1分,共10分) [× ]1、对钢筋冷拉可提高其抗拉强度和延性。 [√ ]2、对于任何承载的结构或构件,都需要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设计。 [√ ]3、荷载分项系数与荷载标准值的乘积,称为荷载设计值。 [√ ]4、同样尺寸和材料的钢筋混凝土梁,适筋梁的极限承载力不是最高的。 [× ]5、对所有偏心受压构件必须考虑全截面受压时离轴力较远一侧钢筋受压屈服的可能性。 [√ ]6、受弯构件斜截面的抗剪承载力通过计算加以控制,斜截面的抗弯承载力一般不用计算而是通过构造措施加以控制。 [√ ]7、动力荷载作用下的裂缝宽度有所增大。 [× ]8、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越大,表明裂缝间受拉混凝土参与工作的程度越高。 [× ]9、I 形截面各部分所受到的扭矩按其截面面积进行分配。 [× ]10、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延性要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延性要好。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2分,共22分) 1、钢筋混凝土短柱在不变的轴压力长期作用下,由于混凝土的徐变使得( B ) A.混凝土应力增大钢筋应力减小 B. 混凝土应力减小钢筋应力增大 C. 混凝土应力增大钢筋应力增大 D. 混凝土应力减小钢筋应力减小 2、复合受力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次序为( B ) A. Fc1 < Fc2 < Fc3; B. Fc2 < Fc1 < Fc3 ; C. Fc2 < Fc1 = Fc3; D.Fc1 = Fc2 < Fc3; 3、在二a 环境类别下,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钢筋混凝土梁的保护层最小厚度是( D ) A. 15mm B. 20 mm C. 25 mm D. 30 mm 4、仅配筋不同的梁(1、少筋;2、适筋;3、超筋)的相对受压区高度系数ξ( A ) A. ξ3>ξ2>ξ1 B. ξ3=ξ2>ξ1 C. ξ2>ξ3>ξ1 D. ξ3>ξ2=ξ1 5、双筋矩形截面应满足s a 2x '≥的条件,其目的是( B ) A. 防止超筋破坏 B. 保证受压钢筋屈服 C. 防止少筋破坏 D. 保证受拉钢筋 屈服 6、适筋梁的受弯破坏是( B ) A 受拉钢筋屈服以前混凝土压碎引起的破坏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A及答案

试卷A 一.名词解释 (本大题分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准永久组合: 准永久组合: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时,对可变荷载采用准永久值为荷载代表值的组合。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配置受力的预应力钢筋通过张拉或其他方法建立预加应力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 3.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结构: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4.极限状态: 极限状态: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指定的某一功能要求,这个特定状态称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5.荷载效应: 荷载效应:由荷载引起的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反应,例如内力、变形和裂缝等。二.简答题(本大题分6小题,共50分) 1、钢筋与混凝土粘结作用有哪些,并简述之?(9分)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作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1)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的化学吸附作用力(胶结力)。这种吸附作用力来自浇注时水泥浆体对钢筋表面氧化层的渗透以及水化过程中水泥晶体的生长和硬化。这种吸附作用力一般很小,仅在受力阶段的局部无滑移区域起作用。当接触面发生相对滑移时,该力即消失。 (3分)(2)混凝土收缩握裹钢筋而产生摩阻力。摩阻力是由于混凝土凝固时收缩,对钢筋产生垂直于摩擦面的压应力。这种压应力越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摩阻力就越大。(3分)(3)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力(咬合力)。对于光圆钢筋,这种咬合力来自表面的粗糙不平。变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机械咬合作用,改变了钢筋与混凝土间相互作用的方式,显著提高了粘结强度。对于变形钢筋,咬合力是由于变形钢筋肋间嵌入混凝土而产生的。虽然也存在胶结力和摩擦力,但变形钢筋的粘结主要来自钢筋表面凸出的肋与混凝土的机械咬合作用。(3分)

《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复习题

1.大厅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剧院、电影院、体育馆)建筑类型,不适用于(展览馆)。单元式组合不适用于(展览馆)。套间式组合一般适用于(展览馆、陈列馆)建筑类型 2.建筑立面的重点处理常采用(均衡)手法。 建筑立面的虚实对比,通常是由(门窗的排列组合与墙面的对比)来体现的。建筑立面中的(台阶)可作为尺度标准,建筑整体和局部通过与它相比较,可获得一定的尺度感。 3.对于大多数建筑物来说,(建筑功能)经常起着主导设计的作用。 4.民用建筑中,窗子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室内采光)的要求。 走道宜有直接采光,解决采光最有效的方式是(利用楼梯间、门厅、过厅采光及走廊端部开窗采光) 5.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主要依据(防火安全、地区日照条件)的要求确定。 6.一般走道均为双向人流,一股人流宽( 550 )mm 左右。 一般房间门的洞口宽度最小为(900)mm,厨房、厕所等辅助房间门洞的宽最小为( 700 )mm。 一般民用建筑中的生活、学习或工作用房、窗台的高度为(900mm )。为便于开启,门扇的宽度通常在(1000mm)以内。门的宽度(1200-1800mm )时,一般采用双扇门。 中学普通教室设计中,为满足视听要求,第一排课桌前沿到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最后一排课桌的后沿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宜大于(),前排边座的学生与黑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应小于(30°) 影剧院中观众厅的疏散门的净宽不应小于(1400mm)mm。 公共建筑的走道净宽一般不应小于两股人流通行时所需的宽度,因此,走道的净宽一般不应小于(1100mm)mm。 7.房间的剖面形状主要是根据(使用功能)要求确定的。 8.建筑外部形象包括(体型)及(立面)两个部分。 9.民用建筑包括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其中(公寓)属于居住建筑。 10.在建筑设计中,对于大型的比较复杂的工程,一般采用( 3个)设计

建筑设计原理复习考试资料

1.广义建筑学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1)基本概念 所谓广义建筑学,即与传统意义或狭义相对照,其研究领域和内涵有所扩大,其研究方法从注重个体或微观发展到更注重宏观和整体,把相关的学科融入其中(城市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强调“整体观”和“辩证统一观”。 (2)基本内涵 其内涵为:通过城市设计的核心作用,把城市与建筑、建筑与地景、建筑与生态融为一体。 2. 建筑的双重功能性 一是使用功能,二是精神满足,二者缺一则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建筑。 3. 建筑有两种主要的需求:一是具有使用者的要求,二是社会、城市的要求。 4. 建筑的基本特征:空间性、实用性、物质性、审美性 5.建筑的空间性问题 空间是建筑的本质,是建筑的生命。建筑物内部或周围的所有区域都是具有空间定义的容量。建筑空间有两种类型:一是内部空间——由建筑物本身所形成。 二是外部空间——即城市空间,是由建筑物和他周围的环境所构成。建筑空间有六种构成方式:(会理解和判断某种建筑用了那些空间构成方式) (1)围合 ①形成:用墙体(实墙、花墙)、栏杆、列柜、篱笆及其它的物质形式围合成的一定的空间,被围部分与其外部就有了区分。 ②特点: 这种空间的区分随隔围物体的形式可以产生各种不同围的方式或强化或弱化或随意或是有一种隔而不断的感觉。 ③应用: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各种半室外空间等. (2)覆盖 ①形成:在空间的上部设置一个面积性的物体,那么其下部便形成一个空间。这种空间垂直方向的限定性很强,水平方向的限定性很弱。如亭子、雨伞、凉棚等。 ②特点:是行为的自由,并有某种关怀、保护、庇护等作用(因为人们往往对来自上方的袭击是很担心的)。覆盖物的大小和高度是覆盖强度的两个要素。 ③应用:如雨棚、亭子、阳台、室外走廊等 (3)凹凸 ①形成 凸起一个平台也是一种空间的限定方式。这种限定会随着凸起物的增高而增强,同理,“凹入”地面也是一种空间的限定方式。 ②特点: 凸起的性质是“显露”的,显示地位或权势的高大,可增强或烘托建筑的气势。 凹入则与凸起刚好相反,它是“隐藏性”的有安全感,两者刚好是一露一藏。 ③应用: 凸起多用于纪念性建筑当中,如纪念碑前的台子……和大型公共建筑前的平台; 凹入多用于地下通道、城市人防工程、下沉式广场等。 (4)设立 ①形成:这种空间形式是意象性的,而且空间的边界是不确定的,设立和围着好是相反的情形,如果一种叫做正空间(positive),则另一种叫负空间(negative)。 ②特点:与围对应,围是物体包围或限定空间,而设立则是空间包围着限定物,而且空间的边界模糊,

中南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2009 -- 2010 学年二学期时间120分钟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二)课程24 学时学分考试形式:卷专业年级:土木工程2007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6分) 1. 先张法和后张法对混凝土构件施加预应力的途径不同,先张法通过(预应力筋与混凝土间的黏结力)施加预应力,后张法则通过(锚具)施加预应力。 2. 按照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的粘结程度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分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3. 预应力混凝土中所用的锚具种类很多,但按照传力方式分,主要可分为:(摩擦型)、(粘结型)和(承压型)三类。 4.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预应力构件中建立的有效预压应力 pcⅡ高低不同,使用阶段先张法构件的消压荷载N0和开裂荷载N cr均(小于)后张法构件,但先张法构件的极限承载力(等于)后张法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 预应力混凝土轴拉构件及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均是以(构件破坏)时的受力状态为计算依据,计算方法和步骤均类似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 6. 铁路桥涵中普通钢筋混凝土铁路桥梁按(容许应力)法计算,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按(破坏阶段)法计算。 7.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计算是以应力阶段(Ⅱ)的应力状态为依据,但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则以(破坏)阶段的截面应力状态为依据,但形式上按容许应力法表达。 8. 根据《铁路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2.3-2005),普通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梁的受压区高度完全取决于截面尺寸、材料及(配筋率),而与荷载弯矩无关。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题库(有答案)

绪论 1.如何理解“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并说明建筑空间与实体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 填空 1.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是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2.室外空间环境的形成,一般考 虑.... 和。 3.《园冶》的作者是计成。 选择 1.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下列哪项属于外在因素。(BCD ) A.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B.周围环境C.地段状况D.城市规划2.公共建筑前面往往后退一段距离,形成开敞的室外场地,其主要用途是(B ) A.供人们观赏主体建筑之用B.用来疏散人流 C.供人们活动用D.作停车场地 3.创造室外环境时,主要考虑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在的因素和外在因素。下列哪项属于在因素。(ABC )

A.公共建筑本身的功能B.经济C.美观D.城市规划 4.作为优秀的建筑总体布局的例证和典,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是(D ) 。 A.卢浮宫B.圣彼得大教堂 C.罗马图拉真广场D.意大利威尼斯圣马可广场问答题 1.简述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关系。 (一)开敞场地(集散广场) 人流.车流流量大,交通组织复杂,如影剧院.体育场馆.铁路客运站等,艺术处理要求较高。 (二)活动场地如体育馆.学校.幼儿园等需要设置运动场.球场.游戏场等,位置应靠近主体建筑的主要空间及出入口。 (三)停车场地包括汽车停车场与自行车停车场。位置一般要求靠近出入口并防止影响建筑物的交通与景观,节约用地可以设置地下停车场。 (四)其他场地如杂务院.锅炉房.厨房等。单独设置出入口,位置尽量隐蔽。 2.在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的组合问题上,值得借鉴的经验有那些?或如何组织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环境。 1)从建筑群的使用性质出发,着重分析功能关系,并加以合理的分区,运用道路.广场等交通联系手段加以组织,使总体空间环境的布局联系方便,紧凑合理。

混凝土设计原理考试试题

2013混凝土设计原理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自重大,有利于大跨度结构、高层建筑结构及抗震)。 2.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混凝土强度等级依据( D.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 3.混凝土的弹性系数反映了混凝土的弹塑性性质,定义( A.弹性应变与总应变的比值)为弹性系数。 4.混凝土的变形模量等于(弹性系数与弹性模量之乘积)。 5.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对无明显流幅的钢筋,在构件承载力设计时,取极限抗拉强度的( C.85% )作为条件屈服点。 6.结构的功能要求不包括(经济性) 7.结构上的作用可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下列不属于间接作用的是(B.风荷载) 8.( A.荷载标准值)是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的荷载基本代表值,是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中对各类荷载规定的设计取值。 9.受弯构件抗裂度计算的依据是适筋梁正截面( A.第I阶段末)的截面受力状态。 10.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边缘达到( D.混凝土弯曲时的极限拉应变)时,受拉区开始出现裂缝。 11.有明显流幅的热轧钢筋,其屈服强度是以(D.屈服下限)为依据的。 12.受弯构件正截面极限状态承载力计算的依据是适筋梁正截面(C.第III阶段末)的截面受力状态。 13.梁的破坏形式为受拉钢筋的屈服与受压区混凝土破坏同时发生,则这种梁称为(平衡配筋梁)。 14.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第二个适用条件 15.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以( D.剪压破坏)为依据的。的物理意义是(C.保证受压钢筋屈服)。

建筑设计基本原理思考题

《建筑设计原理》练习题 1:建筑 答:建筑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活动的需要,利用物质技术条件,按科学法则和审美要求,并通过对空间的塑造,组织与完善所形成的人为物质环境。建筑可包括建筑物和构筑物两类。2:早在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就在其论著《建筑十书》中表明,(实用)(坚固)(美观)为构成建筑的三大要素,而这三要素又通过(建筑功能)(建筑技术)(建筑艺术)。 3:建筑功能 答:建筑功能主要是指建筑的用途和使用需求,而随着社会的生产和发展,将产生出有不同功能要求的建筑类型,不同的建筑类型又有着不同的建筑特点,与不同的使用要求。 4:建筑技术包括(材料)(结构)(设备)(施工技术)等 5:建筑艺术包括(建筑群体)(单体)(建筑内部)(外部的空间组合)(造型设计)以及(西部的材质)(色彩)等方面给予体现 6:(建筑功能)是目的,建筑技术是手段,而(建筑艺术)则是前两者对审美要求的综合表现 7:建筑设计原则可分为两部分1(建筑方针政策)2(基本原则)早在1953年我国就制定了(适用)(经济)(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1986年由建设部制定并颁布《中国建筑技术政策》明确指出:(建筑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方针) 8:建筑设计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1坚持贯彻国家的方针政策,遵守有关法律、规范、条例、 2结合地形与环境,满足城市规划要求,满足城市规划要求 3结合建筑功能,创造良好环境,满足使用要求 4充分考虑防水,防震、防空、防洪要求,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5保障使用要求的同时,创造良好的建筑形象,满足人们审美要求 6考虑经济条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节能减排 7结合施工技术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建筑工业化 9建筑物的分类(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等 10按照主体建筑结构的耐久年限分级:一级(100)年以上,适用于(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二级(50-100)年适用于(一般建筑)三级(25-50)年适用于(次要建筑) 四级(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建筑) 11建筑设计的依据主要有人体尺度和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自然条件和环境条件,技术要求 12建筑设计工作通常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 13建筑设计包括? 建筑设计包括外空间的组合,环境与造型设计以及细部的构造做法的技术设计,建筑设计的房屋设计的龙头,并与建筑结构和建筑设备相协调 14结构设计包括? 包括结构选型,结构计算、结构布置与构件设计,保证建筑物的绝对安全 15设备设计包括? 包括给水,排水、供热、通风电气、燃气等,他是保证房屋正常使用及改善物理环境的重要设计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重点整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第一章住宅套型设计 住宅的定义:住宅是人类为了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所构筑的物质空间,它是人类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的产物,并且伴随人类的进步逐步发展起来。 户型:户型是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 套型:套型是指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的居住空间。 核心户:一对夫妻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主干户:一对夫妻及其已婚子女和孙辈(一个家庭)所组成的家庭。 联合户:一对夫妻及其已婚子女和孙辈(多个家庭)所组成的家庭。 家庭生活行为模式:家务型、休养型、交际型、家庭职业型、文化型 住宅室内采光标准 每户至少应有一个居室在大寒日保证一个小时以上的日照(以外墙窗台中心点计算)。房间直接天然采光标准通常以侧窗洞口面积与该房间地面面积之比(窗地比)进行控制。 套型各功能空间设计 一套住宅的功能空间可归纳为划分为居住、厨卫、交流及其他三大部分。 居住空间 居住空间可划分为卧室、起居室、工作学习室、餐室 卧室:主卧室适宜的面积大小在9~15㎡之间,次卧室适宜面积在5~12㎡之间。 卧室空间尺寸应恰当,开间应大于,开间和进深的比值应小于1/2。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良好景观,尽量选择南向。卧室与卧室间不应穿越。 主卧室应提供住户多种床位布置选择,其房间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3000mm。次卧室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 起居室:起居室适宜的面积在10~25㎡之间,其房间短边最小净尺寸宜在3000mm以上。 起居室应当相对封闭,有直接采光和自然通风,起居室门洞布置应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要求,减少直接开向起居室的门的数量。 工作学习室:工作学习室的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 餐室:餐室最小面积不宜小于5㎡,其短边最小净尺寸不宜小于2100mm。另外,应注意房间平面的长、宽尺寸比例,一般控制在1:以内为宜,避免空间给人带来狭长感。 门的设置与家具布置 房间门:房间门的尺寸既要考虑人的通行,又要考虑家具搬运。其户门、起居室门和卧室门洞口最小宽度不应小于900mm,厨房门不应小于800mm,卫生间门不应小于700mm。 当进卧室的门位于长边墙时,宜靠中段布置,或靠一侧布置,留出500mm以上的墙段,使房间四角都有布置家居的可能。 阳台门:阳台门的大小一般仅考虑人员通行尺寸,因无大型家具搬运,其门洞口最小宽度不应小于700mm 窗的设置与家具布置 通常窗下口(窗台)高度距地面900mm左右,窗洞高1500mm左右。窗在房间中的位置宜靠房间中部,且最好有一外墙段宽度在900~1400mm,以满足布置家具和床位的可能。 居住部分空间设计与处理 据资料分析,在一般住宅内,层高每降低100mm,造价可降低1%~3%。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考试试卷B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考试试卷 (20 07 至20 08 学年第 二 学期 期末)(B 卷) 一、选择:(每小题2分,共24分) 1. 在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中,( )作为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f c 。 A. 比例极限 B. 峰值应力点 C. 收敛点 D. 临界点 2. c c c E εσ='的是混凝土的(B )。 A. 弹性模量; B. 割线模量; C. 切线模量; D. 原点切线模量; 3. 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公式中( ) A. 混凝土承载力部分考虑了剪扭相关性,钢筋则没考虑; B. 混凝土和钢筋都考虑了剪扭相关性; C. 混凝土和钢筋均没有考虑剪扭相关性; D. 混凝土承载力部分没有考虑剪扭相关性,钢筋考虑了; 4.条件相同的矩形截面梁加配了受压钢筋后,其实际受弯承载力与不配受压钢筋相比( ) A. 仅在x>2a'的情况下提高; B. 仅在x<2a'的情况下提高; C. 不一定提高; D. 肯定提高; 5. T、I形截面剪扭构件可分成矩形块计算,此时( ) A. 由各矩形块分担剪力; B. 剪力全由腹板承担; C. 剪力、扭矩全由腹板承担; D. 扭矩全由腹板承担; 6. 在双筋梁计算中满足2a'≤x ≤ξb h o 时,表明( ) A. 拉筋不屈服,压筋屈服; B. 拉筋屈服,压筋不屈服; C. 拉压筋均不屈服; D. 拉压钢筋均屈服; 7.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的主要特征是( )。 A. 受拉钢筋及受压钢筋同时屈服,然后压区混凝土压坏 B. 受拉钢筋先屈服,压区混凝土后压坏 C. 压区混凝土压坏,然后受压钢筋受压屈服 D. 压区混凝土压坏,距轴力较远一侧的钢筋不论受拉或受压均未屈服 8.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中,钢筋的级别及配筋率一定时,为减少裂缝的平均宽度m W ,应尽量采用( )。 A. 直径较小的钢筋 B. 直径较大的钢筋 C.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D. 多种直径的钢筋 9. 钢筋混凝土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中关于荷载、材料强度取值说法正确的是( C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3版试卷试题(附答案)

第四章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 一、填空题 1、受弯构件的破坏形式有正截面受弯破坏、 斜截面受剪破坏 。 2、受弯构件的正截面破坏发生在梁的最大弯矩值处的截面,受弯构件的斜截面破坏发生在梁的支座附近(该处剪力较大),受弯构件内配置足够的受力纵筋是为了防止梁发生正截面破坏,配置足够的腹筋是为了防止梁发生斜截面破坏。 3、梁内配置了足够的抗弯受力纵筋和足够的抗剪箍筋、弯起筋后,该梁并不意味着安全,因为还有可能发生斜截面受弯破坏;支座锚固不足;支座负纵筋的截断位置不合理;这些都需要通过绘制材料图,满足一定的构造要求来加以解决。 4、斜裂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支座附近的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 复合主拉应力 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而开裂的。 5、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有 斜压 、 剪压 、 斜拉 ,其中属于材料未充分利用的是 斜拉 、 斜压 。 6、梁的斜截面承载力随着剪跨比的增大而 降低 。 7、梁的斜截面破坏主要形态有3种,其中,以 剪压 破坏的受力特征为依据建立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 8、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其斜截面承载力 提高 。 9、随着纵向配筋率的提高,其斜截面承载力 提高 。 10、当梁上作用的剪力满足:V ≤ 001.750.7; 1.0t t f bh f bh λ????+?? 时,可不必计算抗剪腹筋用量,直接按构造配置箍筋满足max min ,S S d d ≤≥;当梁上作用的剪力满足:V ≤ 001.75[;(0.24)]1.0 t t f bh f bh λ++ 时,仍可不必计算抗剪腹筋用量,除满足max min ,S S d d ≤≥以外,还应满足最小配箍率的要求;当梁上作用的剪力满足: V ≥0[t f bh 01.75( 0.24)]1.0t f bh λ++ 时,则必须计算抗剪腹筋用量。 11、当梁的配箍率过小或箍筋间距过大并且剪跨比较大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 斜拉 ;当梁的配箍率过大或剪跨比较小时,发生的破坏形式为 斜压 。 12、对于T 形、工字形、倒T 形截面梁,当梁上作用着集中荷载时,需要考虑剪跨比影响的截面梁是 倒T 形截面梁 。 13、纵筋配筋率对梁的斜截面承载力有有利影响,在斜截面承载力公式中没有考虑。 14、设置弯起筋的目的是承担剪力、承担支座负弯矩 。

中南大学混凝土的结构设计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考试试卷 2009 -- 2010 学年二学期时间120分钟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二)课程24 学时学分考试形式:卷专业年级:土木工程2007级总分100分,占总评成绩70 % 注:此页不作答题纸,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6分) 1. 先张法和后张法对混凝土构件施加预应力的途径不同,先张法通过(预应力筋与混凝土间的黏结力)施加预应力,后张法则通过(锚具)施加预应力。 2. 按照预应力筋与混凝土的粘结程度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分为(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和(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 3. 预应力混凝土中所用的锚具种类很多,但按照传力方式分,主要可分为:(摩擦型)、(粘结型)和(承压型)三类。 4.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由于预应力构件中建立的有效预压应力 pcⅡ高低不同,使用阶段先张法构件的消压荷载N0和开裂荷载N cr均(小于)后张法构件,但先张法构件的极限承载力(等于)后张法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 预应力混凝土轴拉构件及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均是以(构件破坏)时的受力状态为计算依据,计算方法和步骤均类似于普通钢筋混凝土构件。

6. 铁路桥涵中普通钢筋混凝土铁路桥梁按(容许应力)法计算,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梁按(破坏阶段)法计算。 7.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计算是以应力阶段(Ⅱ)的应力状态为依据,但轴心受压构件的计算则以(破坏)阶段的截面应力状态为依据,但形式上按容许应力法表达。 8. 根据《铁路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2.3-2005),普通钢筋混凝土单筋矩形截面梁的受压区高度完全取决于截面尺寸、材料及(配筋率),而与荷载弯矩无关。 9. 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与受弯构件相同,同样以(平截面假定)、(弹性体假定)及(受拉区混凝土不参加工作)三个基本假定基础,截面应力采用(应力叠加)原理或(静力平衡)条件进行计算。 10.预应力受弯构件的变形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荷载)产生的挠度,另一部分是由(预应力)产生的反拱,这两部分的代数和即为构件的总变形。11.用作图法布置斜筋时,还应检查纵筋弯起后所余部分能否满足(截面抗弯)要求,即要求材料图覆盖(包络图)。 1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就是在结构承受外荷载之前,预先采用人为的方法,在结构内部形成一种预应力状态,使结构在使用阶段产生拉应力的区域预先受到(压)应力,从而达到推迟或限制(裂缝)的出现或开展,提高结构抗裂度的目的。 二、简答题(共5题,计34分) 1.什么是张拉控制应力?为什么要对钢筋的张拉应力进行控制?(7分)

住宅建筑设计原理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1.户型:根据住户家庭人口构成(如人口规模、代际数和家庭结构)的不同而划分的住户类型。 2.住宅:指专供居住的房屋,包括别墅、公寓、职工家属宿舍和集体宿舍、职工单身宿舍和学生宿舍等。但不包括住宅楼中作为人防用、不住人的地下室等,也不包括托儿所、病房、疗养院、旅馆等具有专门用途的房屋。 3.日照间距:日照间距指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4.住宅组团:在城市居住区规划和居住小区设计中,将若干栋住宅集中紧凑地布置在一起,在建筑上形成整体的、在生活上有密切联系的住宅组织形式。 5.套型:为满足不同户型住户的生活居住需要而设计的不同类型的成套居住空间。 6.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7.复式住宅:所谓复式住宅,即在住宅层高3.3-3.5m的情况下,在内部空间中巧妙地布置夹层,形成空间重复利用。 8.点式住宅:此种住宅在进深、面阔、方向、尺寸大体相当,在住区规划图上好似一个点,故称点式住宅 9.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具体指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四、简答 1.低层住宅特点: 答:优:1居住行为方面:使住户较接近自然,为老人儿童残疾人生活提供方便,一次性上楼高度小或不用上楼,使住户在住宅附近活动频率加大,加强住户之间相互交往。 2居住心理方面:小体量易形成亲切的尺度,符合人类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造型灵活,有“前院后庭”的;理想家园模式,使对住宅及居住环境有较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3整体环境的协调性强:因体量小,使其与地形、地貌、绿化、水体等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基本原理试题(B)卷(闭) 一、填空题(20分) 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作用效应的标准值小于作用效应的设计值; 材料强度的标准值大于材料强度的设计值。 2、结构设计中可靠度指标越大,失效概率越小,结构越可靠。 3、钢筋砼受弯构件正截面设计中,为防止超筋梁破坏应满足ξ≤ξb ;为防止少筋梁 破坏应满足ρ≥ρmin 。 4、有腹筋梁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斜压破坏、剪压破坏、斜拉破坏?影响有腹 筋梁斜截面受剪破坏的主要因素有剪跨比、配箍率? 5、钢筋砼梁中规定箍筋的最大间距是为了避免箍筋间受剪承载力不足而发生斜截面破坏。 6、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中箍筋的作用主要是抗剪、约束纵筋,轴心受压柱承载力中普通矩形箍筋柱的承载力小于螺旋箍筋柱承载力。 7、由于混凝土徐变,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会产生应力重分布,其结果使钢筋的压 应力增大,混凝土的压应力减小,如果受压构件中混凝土徐变过大且纵向钢筋配置过多,卸载时构件截面可能发生出现拉裂缝。 8、受弯、剪、扭作用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承载力计算中箍筋的作用是承担剪力和扭矩,纵筋的作用是承担扭矩和弯矩。 9、最好的方法是采用在总钢筋面积不改变的情况下减小钢筋直径,使其满 足《规范》要求。 二、简答题(40分) 1、什么叫结构可靠性?它包含哪些结构功能要求?(6分) 可靠性——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总称。就是指结构在规定的使用期限内,在规定的条件下(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维护),完成预定结构功能的能力。 答案是否不够详细? 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中的刚度与材料力学中的抗弯刚度是否相同?简述影响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刚度的主要因素?(6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