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蓄电池放电方案

蓄电池放电方案

蓄电池放电方案
蓄电池放电方案

平顶山平东热电有限公司

#6机组蓄电池组充放电试验方案

批准:

复审:

审核:

编制:

生产技术部

二00九年十月十六日

#6机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方案为了保证蓄电池能够在事故情况下起到关键的备用作用,根据DL/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规定,对蓄电池组进行核对性充放电试验,以保证蓄电池经常处于充分充满的状态,而又不产生过充电。本次试验由深圳奥特迅厂家代表主持,检修维护部和发电部的配合,共同对蓄电池进行充放电试验。具体方案如下:

一、组织机构

1、试验小组组长:戚光宇

2、成员:孟洪升周军史全安张国祥发电部当班人员闫站稳齐建军等。

3、技术指导:深圳奥特迅厂家代表

4、职责:

组长:负责充放电试验的协调工作,解决充放电试验工作中产生的相关问题。

成员:负责充放电试验的组织工作,协调本专业的操作和维护工作,解决充放电试验工作中产生疑难问题。

负责充放电试验的具体操作,开具工作票并对充放电过程中发生的缺陷进行处理。

二、蓄电池放电前的准备工作

1、检修维护部开具合格的工作票,工作负责人在会同工作许可人检查现场所做的安全措施正确完备后方可带领工作班成员进入现场。

放电前必须勘察现场,核对图纸,落实设计图纸的各个部分。工作负责人要在作业前将工作任务分工,危险点及控制措施予以明确地交待。

2、试验前准备好数字万用表、钳形电流表(可测直流电流)、温度计、常规电工工具、刷子、抹布等。

3、蓄电池清洁:用刷子或抹布对蓄电池进行灰尘清扫,注意为了防止产生静电,不要用干抹布,可将抹布蘸水;为了防止产生化学反应,不要用有机溶剂。

4、蓄电池外观检查:电池瓶及支持物没有破损。各连接部分应牢固、无松动发热及短路的可能。极板无短路,局部发热、硫化、弯曲、断裂等情况。蓄电池外壳无潮湿及灰尘。

检修维护人员检查无误后将工作票办理终结手续。

三、蓄电池组放电

1、基本要求:

1.1 放电设备检查:放电前应对放电设备进行通电检查,应无异常。

1.2 放电环境的温度应在5℃~35℃,且保持稳定,放电过程中电流波动不得超过±1%,用120A进行恒流放电,蓄电池组端电压降到206V时停止放电。

计算蓄电池容量:测得的容量C n(安时Ah)等于放电电流I n(安培A)与放电时间T n(小时h)的乘积。即C n=I n〃T n。

若放电开始时电解液的温度不是基准温度25℃, 应用下式对容量进行修正:C10=Cn/[1+Z(t-25)]

式中: C10为基准温度25℃时的容量, Ah C n 为实测容量, Ah

Z 为温度系数, ℃-1 t 为初始平均温度, ℃ Z= K=0.005/℃2、在设备厂家代表的指导下,按照下列步骤进行操作:

2.1 蓄电池放电应采用离线式,运行人员测量1DK4、2DK4下口电缆绝缘合格,合上1DK4开关,由检修维护部人员在2DK4开关上下口进行核相,应正确,运行人员将2DK4合上,#1、2直流母线并列运行,由运行人员将1DK1、1DK2、1DK3、3DK1断开,合上1DK5。放电时运行人员应做好直流系统事故预想。

2.2 运行人员将蓄电池放电仪上“市电、电池”开关打向“电池”。

2.3 按50%容量进行放电。运行人员送上蓄电池放电仪电源,对放电参数进行设置,放电电流:120A;终止电压:206V;设定时间:5:00小时;电池组号:01;运行人员单击蓄电池放电仪放电控制菜单中“开始放电”按钮,确认开始放电。

2.4 合上蓄电池放电仪直流断路器开始放电。

2.5 在放电过程中,每小时检修维护部应对电池组的单瓶电压进行测量,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停止操作。放电时当电池组电压低于终止电压(206V)或达到放电时间(5小时)时自动停止放电;放电仪在放电过程中监测电池的最低电压,单瓶蓄电池不能低于电压(1.9V),若有则停止放电,开始下一轮充放电试验。

四、蓄电池组充电

电池放电后立即进行充电,以保证电池的电气性能不受损害并延长使用寿命。用#1整流柜进行充电,运行人员断开1DK5,合上1DK2

对电池组充电。用120A电流进行恒流限压充电,当蓄电池组电压升到242V时,自动转为恒压充电,当充电电流减小到12A时,延时转为浮充电运行;直到浮充蓄电池组电流小于1A或蓄电池浮充电流连续3小时保持不变,即已经充饱和。(充电时间约20小时,由运行人员每2小时测试蓄电池温度,每小时记录蓄电池电压及蓄电池充电电流)

注意:蓄电池温度不得超过45℃。一旦超过应减小充电电流或停止充电。充放电试验完成后,由发电部运行人员将#6机组直流系统倒为标准运行方式。

五、试验记录

电池放电过程中,检修维护部应每1小时测量并记录电池的端电压、放电电流、放电时间、环境温度及蓄电池温度,放电末期应随时测量记录,以便确定电池放电到终止电压的准确时间。充电时由运行人员每2小时测试蓄电池温度,每小时记录蓄电池电压及蓄电池充电电流。

六、安全注意事项

1、充放电前应将通风机打开,保持房间内空气流通。

2、检查消防设施完善。

3、厂家代表在工作时要有人员进行监护,不得单独进行工作。

4、不得随意变更现场安全措施。特殊情况下需要变更安全措施时,必须征得工作许可人的同意,完成后及时恢复原安全措施。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方案

蓄电池检查试验方案 一、目的 为延长蓄电池使用寿命,确保电源类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需对蓄电池组进行充放电试验,为保证检查试验过程中的人员分工明确、安全风险可控、试验方法规范,特制定本方案。 二、组织与职责 (一)组织管理组 组长: 1.协调蓄电池检查试验的整体统筹与实施。 2.监管各小组的履职情况。 副组长: 1.配合组长监管蓄电池检查试验工作的开展与实施。 2.配合组长监管各小组的履职情况。 安全负责人: 1.全面监管蓄电池检查试验工作当中的票证、倒闸操作以及安全交底工作,一经发现违规行为,立即叫停改造工作。 技术负责人: 1.负责监管蓄电池检查试验期间运行方式调整。 2.负责蓄电池检查试验期间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持。 (二)现场实施组 组长: 成员: 三、编写依据 1.GB 50172-1992电气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2.DL/T 5044-1995火力发电厂.变电所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3.DL/T 724-2000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 四、工作范围 UPS、EPS、直流屏装置蓄电池组。 五、工作前的准备

1.方案学习 1.1组长负责对所有改造人员进行方案的学习培训,并进行签字确认。 1.2各小组组长负责对自己的成员进行方案的分解落实。 1.3安全负责人对所有人进行安全交底及措施的落实情况。 2.材料及工器具准备 六、工作项目及内容 1.按下表检查蓄电池型号及参数。 蓄电池型号及参数记录表

2.外观及接线检查 逐个目测检查蓄电池外观,不应有变形、污迹,蓄电池间连接可靠、无锈蚀。检查项目和结果满足下表要求。 蓄电池外观及接线检查项目确认表 3.蓄电池运行环境检查 蓄电池运行环境检查记录表

直流系统全核对性放电试验方案

XXX公司 直流系统蓄电池全核对性放电 试验方案 批准: 审定: 审核: 编写: XXX公司

一、直流系统概况........................................................................................ - 1 - 二、工作任务................................................................................................. - 1 - 三、充、放电目的........................................................................................ - 1 - 四、工作准备................................................................................................. - 2 - 1、工具准备 (2) 2、人员准备 (2) 3、工作票办理 (2) 4、设备运行工况检查 (2) 五、试验步骤................................................................................................. - 3 - 1、放电 (3) 2、充电 (4) 3、恢复运行 (4) 六、安全措施................................................................................................. - 4 - 七、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 .......................................................................... - 5 -

蓄电池充放电技术方案

批准: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 初审:___________ 编制:___________ 跌水电站 2017年制

概况:跌水电站中控室蓄电池组为德国阳光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生产阀控铅酸蓄电池组,于2007年安装投运,已连续运行9年,虽至今未出现任何异常,但迄今为止未对电池组进行过任何相关安全检测试验。为掌握设备真实状况,排查损坏、失效的单瓶电池的可能,计划于跌水电站对机组例行检修时进行一次蓄电池设备的排查、摸底、修复充放电检修,拟以核对性充放电实验进行电池组维护,制定以下技术措施,在充放电维护工作中执行。 1充放电前的准备工作: 1.1清扫集控蓄电池本体、蓄电池配电室墙面、地面内积灰,清理室内杂物,保持蓄电池室内通风。 1.2 外观及接线检查 逐个目测检查蓄电池外观,不应有变形、污迹,蓄电池间连接可靠、无锈蚀。检查项目和结果满足表1要求。 1.3 测量蓄电池单瓶电压,电池组端电压。

1.4 检查主充放装置及其它工具材料,如下:智能充放电试验仪一台,万用表一台,绝缘手套一双。相色胶带各一卷,智能测温枪一把。 1.5 人员配置:操作员一名,监护人一人,值班员4人。 2 蓄电池组放电 断开蓄电池组后静置2小时即可进入初放电过程,其目的一是检查整组电池是否存在“落后”电池,二是检查蓄电池的容量。放电试验采用10小时放电率,大部分电池低于 1.80V或者整体电压降至185.4V (1.80V*103节)时停止放电,若通过容量测定合格,蓄电池转入均充状态。 2.1 用插拔器将电池出口处熔断器(现场位置附图一)按先小后大的顺序拔出; 2.2将放电设备接入熔断器下端头,以及其他辅助接线。注意正负极性; 2.3开启蓄电池放电装置,设置10小时放电率对蓄电池进行放电,单组标准容量为200Ah的蓄电池,以20A恒定电流进行放电;若温度低于20°应根据具体温度补偿公式计算实际容量: C t=C20*[1+k(t-20)] (其中:Ct:t温度下实际容量 C20:20℃是标准容量 t:当前温度值 k:温度补偿系数,通常取0.006) 2.4 放电过程严密监视电池电压、温度的变化,放电期每小时记录测量数据一次,若温度超过45度应立即停止放电,当蓄电池组某单节电池电压接近1.80V时,要对该电池每隔30分钟测量数据一次。当某单节电池电压低于1.80V时,暂停放电,把该电池退出,直至大部分电池电压接近1.80V截止,并按照如下公式计算放电容量: Cn=In×Tn

蓄电池充放电方案

光大环保能源(镇江)有限公司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制: 苏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05月

一、工程概况: 光大环保能源(镇江)有限公司直流系统运行时间久远,严重老化,为 了解蓄电池组的实际容量状况,故进行蓄电池充放电试验。 施工任务: 本期工作内容: 220V主蓄电池组一套,共104只,每只2V,容量为 300Ah。UPS及通讯蓄电池组各一套,容量为100Ah。 计划施工时间: 2018年05月23日——2018年05月26日 施工阶段(大致分为以下2个阶段) A、第一阶段(施工准备阶段,2018年05月23日以前) 进行:材料及工器具的准备、施工三措的编制、审批、学习 B、第二阶段(2018年05月23日至2018年05月26日) 进行:主蓄电池组、UPS、通讯蓄电池充放电调试 第一阶:(施工准备阶段,2018年05月23日以前) 1、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熟悉图纸、查勘现场,确定施工方案,排查危险点(源), 拟定预控措施 2、编制施工“三措”并报审批 3、组织所有施工人员进行“三措”学习并交底 需交底安全注意事项: (1)在现场发生或发现的危及施工安全、设备安全时,任何人有权及时制止并上报,对施工过程中造成的设备细小损伤,任何人不得隐瞒不报 或延时汇报,以便及时采取对策或补救措施,防止事态扩大或影响整 个施工的进程。 (2)相关工种、前后工序间要做好适当的交接与确认,工种负责人要对本工种的所有工作负责,对同一间隔同一工种现场负责人前后不是同一 人的,后一负责人必须向前一负责人进行询问和确认,以防造成工作 (如试验)漏项。 (3)工作票经值班人员确认开工后,工作票负责人对班组成员进行工作票交底;每天开工前明确工作分工及工作内容,并交待危险源及预控措 施。并在每天收工前确认完成情况及工作中存在问题,并做书面记录。

蓄电池容量测试及充放电维护方案

蓄电池容量测试及充放电维护方案 1. 概 述 该方案采用世界专利技术,“逆变放电法”,对蓄电池的容量进行放电测试。利用公司开发的先进软件,可以在7分钟内快速地预测被测电池组的容量,找出落后的电池;也可以进行长时间的额定电流恒流放电,一方面可以精确地测出蓄电池组的容量,同时也可以完成对蓄电池的一次放电维护,然后用充电模块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维护。 2.系统组成及原理 智能化蓄电池容量放电测试系统由蓄电池监测仪(简称PBM),蓄电池容量测试放电仪(简称容测仪)以及配套的测量软件组成,该系统的问世,为通信电源系统的用户提供了一套维护和测试蓄电池容量的新颖有效的手段。利用这套仪器可以有效解决通信设备领域中,目前唯一无法解决而长期困扰维护人员的难题——蓄电池的容量测试。 蓄电池监测仪可以用于监测单体电池端电压、电池温度、电池电流和24V或48V总电压;可以监测的单体电压范围从2V到12V,适用于48V电池组;监测仪体积小,携带方便,具有远程和近程通信功能。 蓄电池容量测试放电仪采用了使蓄电池的放电直流输出逆变为交流,并能长期同步地将交流电回送入交流电网的最新技术,从而达到使蓄电池恒流放电和高智能化的先进性。它完全避免了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变量的不确定性,克服了电压、温度、内阻、电流、电解液纯度等多种变量的影响,以其恒定的直流放电电流,能十分精确地测得蓄电池组的容量。 它更完全避免了传统的电能转化成热能方式对周围设备和人体的不安全性

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可以在7分钟内快速预测蓄电池的容量,实现对蓄电池容量的初测,也可以通过长时间深度放电,实现对蓄电池容量精确测量。在测试过程中,能看到每节电池的情况,直接找出落后电池。可以配置打印机,打印出各种图表文件,可以查询先前测试的历史记录,也可以将其用软盘进行备份和携带移动。软件采WINDOWS操作平台,友好的中文界面,操作简单直观明了,容易掌握等功能和特点。 蓄电池 容量测 试及充 放电维 护方案 3.性能及应用范围 3.1具体性能如下: (1).恒流放电: 该系统通过在放电仪上设置放电电流,可以实现恒流放电,精度高达90%以上,而且 利用监测软件可以观察到放电电流的曲线。 这种恒流放电功能的实现是利用该测量系统中的电压逆变,即从48V到220V的变换来 实现,这种逆变式放电以交流电网负载作为放电负载,通过内部的控制模块可以很方便 地进行负载调节,从而保证了恒流放电。 由于实现了恒流放电,使整个系统的测量准确度得到了保证,可以保证按照蓄电池标称 电流进行放电,从而可以准确地评价和测量蓄电池的性能容量。 (2).发现落后电池

蓄电池充放电方案

蓄电池充放电方案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蓄电池充放电方案 为了保障发供电安全,编写了蓄电池充放电方案; 一、测试前准备 1 测试必要的工具准备 测试所需工具包括:绝缘手套、绝缘靴、万用表、扳手、测试记录表、警示标示、手电筒。 2 环境检查 环境检查:房内应该凉爽、干燥,通风需运行正常。 3 电池检查 电池外观检查:检查外观是否清洁,有无液体或污渍,并做好设备间的清洁工作帮助对故障点的判断。 电池连接检查:对电池间的连接铜排是否紧固做检查,检查组间接线应无扭力及腐蚀。 二、蓄电池充、放电注意事项 1)蓄电池放电后应立即充电,如搁置时间长,即使再充电也不能恢复其原有容量。 2)在施工期间,值班人员应加强对设备的巡视,密切监视各断路器的运行状况 三、技术措施

1开工前有关人员应到现场进行勘察,制定施工方案,报经主管部门批准。根据施工方案和现场具体情况制定三措计划、施工计划(步骤)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2开工前应准备好工具、仪表、仪器和辅助材料。 3开工前全体施工人员应认真阅读相关说明书,做到施工人员人人心中有数 4对蓄电池进行外观检查。 5壳体应无变形、裂纹、损伤,密封良好、外观清洁。 6蓄电池的正、负极柱必须极性正确,并应无变形。 7连接条、螺栓及螺母应齐全,无锈蚀。 8检查蓄电池是否有漏液现象。 四、测试方案 1 放电前,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包括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2 在电池浮充状态下测量并记录电池的电压。(单只电池电压及总的端电压) 3 放电前,应测量并记录电池的单只电池电压。 4 放电开始前应测量蓄电池的端电压,放电时应测量电流,其电流波动不得超过规定值的1%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309-13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 技术措施(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项目名称: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 工作时间:20xx年04月07日--20xx年04月09日 工作地点:主厂房#2蓄电池室 现场负责人:刘建军 安全监护人:刘海斌 工作负责人:董东 工作人员:检修维护部继电保护班 一、工作前的准备 1、将所需工器具及备品备件准备好,并检查工器具是否完好。 2、在开工前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安全技术措施,并做好事故预想。

3、在开工之前应与运行人员配合,将蓄电池组从直流系统分离出来,改变运行方式对蓄电池进行均充,电压设置为244V。 4、使用#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带#2机组直流系统,在蓄电池充放电期间,尽量减少开关操作。 二、直流系统蓄电池概述: 我厂直流系统蓄电池容量为800Ah,该设备可保证我厂正常运行情况下的各种直流负荷的供电,同时也能满足事故状态下的事故照明及直流油泵的正常运行。直流系统蓄电池运行维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直流系统运行是否稳定、供电是否可靠,决定着我厂主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三、本次蓄电池充放电总体安排: 此次充放电将蓄电池组退出运行,由#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提供电源,将#2机组Ⅰ段104个蓄电池全部投入充放电,同时通过在放电过程中对蓄电池组的现场记录值进行分析,为确保充放电过程中直流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充放电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蓄电池单体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

蓄电池放电试验方案 批准: 审核: 编写: 重庆大唐国际彭水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设备部 二〇一二年七月二日

蓄电池放电试验方案 本次试验按DL/T724-2000-6.3.3阀控蓄电池核对性放电要求进行全核对性放电试验。 一、计划时间: 开关站直流Ⅰ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2012年07月11日08:00至2012年07月14日23:00 开关站直流Ⅱ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2012年07月15日08:00至2012年07月19日23:00 地下厂房直流Ⅰ组蓄电池充放电试验:2012年07月29日08:00至2012年08月01日23:00 地下厂房直流Ⅱ段充电装置试验:2012年08月02日08:00至2012年08月05日23:00 大坝直流充电装置试验:2012年08月11日08:00至2012年08月14日23:00 二、组织措施 现场指挥:李正家 成员:谭小华(工作负责人)、刘宏生、肖琳、肖力、陈灏、刘应西、韦黎敏、运行当班值 三、试验前准备工作 1、设备部

1)外观检查:蓄电池槽、盖、安全阀、极柱封口剂等的材 料应具有阻燃性,用目测检查蓄电池外观,蓄电池的外观不应有裂纹、变形及污迹; 2)极性检测:用万用表检查蓄电池极性; 3)开路电压检查:蓄电池在环境温度5℃~35℃的条件 下完全充电后静置至少24h,测量蓄电池的开路电压应符开路电压最大最小电压差值不大于; 4)蓄电池连接压降:蓄电池间的连接条电压降应不大于 8mV; 5)内阻测试:制造厂提供的蓄电池内阻值应与实际测试的 蓄电池内阻值一致,允许偏差范围为±10%。 2、发电部 退出需放电试验的运行蓄电池组。 三、试验步骤 1、蓄电池核容试验: 1)以×10小时放电率电流对电池组充电,连续充电至少 72小时,直至3小时内充电电流基本稳定不变(电池组充满状态),静置1到2小时,电池组温度与周围温度基本一致后对电池组进行放电,放电电流为10小时放电率电流(120A),连续放电10小时(放电过程中调整负载,始终保持放电电流不变)或端电压达到终止电压或单个电池电压低于时,停止放电,记录连续放电时间,由此算出容量。

蓄电池充放电措施

#1蓄电池组充放电试验措施 (放电电阻法) 一、试验目的和依据 上河电厂阀控蓄电池已运行近六年,蓄电池单体电压差异越限、容量严重降低。为恢复其性能,同时核对电池组放电容量,拟按照有关规定对其进行充放电。为保证试验安全,特按照《直流电源装臵运行维护规程》及蓄电池使用说明书制定本措施。 二、直流设备概况 直流系统由三台充电机、两组蓄电池、两条直流母线组成。两段母线分列运行,各接一组蓄电池和一台充电机,蓄电池处于浮充电运行方式,#3充电机处于备用状态。 直流系统型号:PZ61/GFM-232C-1500/220 1、直流系统运行正常,无影响机组安全运行的因素 2、相关表计符合要求,能够如实反应电池电压、电流、容量 3、测控装臵、电池巡检装臵等设备时钟一致

4、人员分工明确,熟悉本措施,仪表仪器准备妥当 5、监控装臵各参数已按照充放电要求设定无误 6、放电电阻已连接到#1充电母线,检查接线无误、开关确断; 四、组织分工 1、试验中系统倒换操作由运行值班员负责 2、监控装臵面板操作由检修部安排专人负责 3、电气专工、蓄电池厂家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热电班、电气班派人参加 五、试验步骤 1、联络刀闸切到一母,两段直流母线并列运行,母线电压正常 2、查#1、2稳压电源与#2蓄电池并列运行,#1蓄电池停运 3、#1蓄电瓶静臵一小时 4、放电电阻及控制回路送电正常,臵放电电阻到最大位 5、投入电阻,检查电池组进入放电状态 6、核对就地、远方表计一致,各部参数正常 7、任一单瓶电压降低到1.8v应立即拉开电阻,停止放电 8、静臵蓄电池一至两小时 9、投入#3充电器到一段充电母线 10、#3充电器“开机”并投“自动”方式,查蓄电池转入恒流充电 11、监视蓄电池按设定程式转入浮充电方式 12、重复以上充放电过程两次(3~11项) 13、#1蓄电池投入一母,断开联络刀闸 14、停运#3整流器,调节#1、2母电压到正常 15、查直流系统已恢复正常方式 六、试验注意事项 1、直流系统倒换应严格执行“两票三制”,严防直流母线失压 2、试验中#1、2整流器与#2蓄电池组并联带两段直流母线运行,#3整流器根据充放电需要操作 3、因电瓶亏电,容量降低严重,放电过程中不必调整电阻; 4、严密监视电池组电压、电流,做好记录,防止过充或过放。电瓶电压以就地实测为准,放电测电压最低电瓶,充电测最高电瓶;

蓄电池充放电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解决方案编号:YTO-FS-PD362 蓄电池充放电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The Problems, Defects, Requirements, Etc. That Have Been Reflected Or Can Be Expected, And A Solution Proposed T o Solve The Overall Problem Can Ensure The Rapid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蓄电池充放电安全技术措施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可用于已经体现出的,或者可以预期的问题、不足、缺陷、需求等等,所提出的一个解决整体问题的方案(建议书、计划表),同时能够确保加以快速有效的执行。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厂家资料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3、《蓄电池安装及充放电作业指导书》 4、《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二、概述: 本工程直流屏采用许继电源有限公司生产的微机控制高频开关电源直流系统。该电源系统主要由交流配电单元、充电模块、地流馈电、集中监控单元、绝缘监测单元、降压单元和蓄电池等部分组成。 系统组成: l 交流配电 为双路交流自投电路,使用于一组充电机由两路交流电源供电的系统;两路交流输入经配电单元选择其中一路交流输入提供给充电模块。 l 充电装置 充电装置采用(N+1)冗余并联组合方式供电,即在N个模块满足电池组的充电电流(0.1C10)加上经常性负

蓄电池充放电方案

蓄电池充放电方案 为了保障发供电安全,编写了蓄电池充放电方案; 一、测试前准备 1 测试必要的工具准备 测试所需工具包括:绝缘手套、绝缘靴、万用表、扳手、测试记录表、警示标示、手电筒。 2 环境检查 环境检查:房内应该凉爽、干燥,通风需运行正常。 3 电池检查 电池外观检查:检查外观是否清洁,有无液体或污渍,并做好设备间的清洁工作帮助对故障点的判断。 电池连接检查:对电池间的连接铜排是否紧固做检查,检查组间接线应无扭力及腐蚀。 二、蓄电池充、放电注意事项 1)蓄电池放电后应立即充电,如搁置时间长,即使再充电也不能恢复其原有容量。 2)在施工期间,值班人员应加强对设备的巡视,密切监视各断路器的运行状况 三、技术措施 1开工前有关人员应到现场进行勘察,制定施工方案,报经主管部门批准。根据施工方案和现场具体情况制定三措计划、施工计划(步骤)报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2开工前应准备好工具、仪表、仪器和辅助材料。

3开工前全体施工人员应认真阅读相关说明书,做到施工人员人人心中有数 4对蓄电池进行外观检查。 5壳体应无变形、裂纹、损伤,密封良好、外观清洁。 6蓄电池的正、负极柱必须极性正确,并应无变形。 7连接条、螺栓及螺母应齐全,无锈蚀。 8检查蓄电池是否有漏液现象。 四、测试方案 1 放电前,对所有操作人员进行交底,包括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2 在电池浮充状态下测量并记录电池的电压。(单只电池电压及总的端电压) 3 放电前,应测量并记录电池的单只电池电压。 4 放电开始前应测量蓄电池的端电压,放电时应测量电流,其电流波动不得超过规定值的1% 5对放电过程中的单个电瓶电压及时测量并记录,并在操作区域挂警示标示,每小时记录一次。 五、总结 虽然电池容量测试耗时耗力,却是检测电池性能最好最直接的方式,很多故障隐患都能在此过程中显现出来.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措施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措施正式版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措 施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项目名称: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 工作时间:20xx年 10月11日--20xx 年 10月 14日 工作地点:主厂房#2蓄电池室 现场负责人:刘建军 安全监护人:刘海斌 技术负责人:暴素先 工作负责人:董东 工作人员:检修维护部继电保护班 一、工作前的准备 1、将所需工器具及备品备件准备好,并检查工器具是否完好。

2、在开工前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安全技术措施,并做好事故预想。 3、在开工之前应与运行人员配合,将蓄电池组从直流系统分离出来,改变运行方式对蓄电池进行均充,电压设置为 244V。 4、使用#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带#2机组直流系统,在蓄电池充放电期间,尽量减少开关操作。 二、直流系统蓄电池概述: 我厂直流系统蓄电池容量为800Ah,该设备可保证我厂正常运行情况下的各种直流负荷的供电,同时也能满足事故状态下的事故照明及直流油泵的正常运行。直流系统蓄电池运行维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直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方法

蓄电池充放电 阀控式蓄电池俗称“免维护蓄电池”被广泛应用于备用电源系统中,“免维护”仅指无需加水、加酸、换液,而日常的检测和维护工作仍是不可缺少的。因蓄电池在运行中欠充、过充、过放、环境温度过高等都会使蓄电池的性能劣化,所以只有对其进行核对性放电才能客观、准确地测出蓄电池的真实容量, 才能保证直流电源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步骤/方法 1.放电前,应提前对电池组做均充,以使电池组达到满充电状态,一般以 2.35V/单体充电12小时,静置12-24h。 2.记录电池组浮充总电压、单体浮充电压、负载电流、环境温度以及整流器 (或开关电源)的其它设置参数,同时检查所有的螺钉是否处于拧紧状态。 3.结合基站/交换局的实际情况,断开电池组和开关电源之间的连接,确认 假负载处于空载状态后,把假负载正确连接到电池组正负极上,15分钟后记录电池的开路电压。 4.根据情况需要,确定电池组的放电倍率,一般以3小时率或10小时率放 电(3小时率放电电流为0.25C10,10小时率放电电流为0.10C10),在假负载上选择相匹配的负载档,对电池组进行放电。 5.在放电过程中,考虑到假负载上的电流表显示准确度不够,需用钳形电流 表对放电电流进行检测,根据钳形表的实际显示,对假负载进行调整,使电池组放电电流到要求的放电电流,等放电5分钟左右,开始记录电池组的总电压、单体电压、放电电流、环境温度以及连接条的温度等。

6.若是选择10小时率放电,应每1小时(3小时率放电,则每30分钟)测量 一次电池的放电总压、单体电压、放电电流等:在放电的后期应提高测量的频率,10小时率是在9小时后每30分钟测量一次;3小时率是在2小时后每15分钟测量一次。放电过程中,同时应重点监控环境温度、电池单体和连接条的温度,有没有出现异常情况,同时电池组中放电电压最低的单体电池。 7.对于新安装的电池组,放电结束条件是电池组放出容量达到额定容量要求 或电池组中有一个单体达到1.80V,而对于已经在线使用的电池组是以总压达到43.2V(48V电池系统)为放电结束。 8.对于放电过程中的情况,如在到放电终止时,电池组放出的容量经核算没 有达到所规定的额定容量,电池组的出厂容量可能存在问题,应及时联系相关厂家前来处理。 9.放电结束,先让假负载空载,接着再断开电池组与假负载的连接,把电池 与开关电源连接上,此时应注意已经放过电的电池组与整流器之间的压差较大,连接时可能会出打火现象,最好是先调低开关电源的浮充电压值,使开关电源的浮充电压值尽量接近电池组的开路电压,以减小火花。 10.若放电情况正常可观察和记录充电开始的情况,若放电情况不正常,应监 测电池组的充电情况,确保电池的正常充电。 注意事项: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AQ-JS-02283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 安全技术措施 Charging and discharging scheme and safety technical measures of storage battery in DC system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 技术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项目名称: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 工作时间:2013年04月07日--2013年04月09日 工作地点:主厂房#2蓄电池室 现场负责人:刘建军 安全监护人:刘海斌 工作负责人:董东 工作人员:检修维护部继电保护班 一、工作前的准备 1、将所需工器具及备品备件准备好,并检查工器具是否完好。 2、在开工前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安全技术措施,并做好事故预想。 3、在开工之前应与运行人员配合,将蓄电池组从直流系统分离

出来,改变运行方式对蓄电池进行均充,电压设置为244V。 4、使用#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带#2机组直流系统,在蓄电池充放电期间,尽量减少开关操作。 二、直流系统蓄电池概述: 我厂直流系统蓄电池容量为800Ah,该设备可保证我厂正常运行情况下的各种直流负荷的供电,同时也能满足事故状态下的事故照明及直流油泵的正常运行。直流系统蓄电池运行维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直流系统运行是否稳定、供电是否可靠,决定着我厂主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三、本次蓄电池充放电总体安排: 此次充放电将蓄电池组退出运行,由#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提供电源,将#2机组Ⅰ段104个蓄电池全部投入充放电,同时通过在放电过程中对蓄电池组的现场记录值进行分析,为确保充放电过程中直流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充放电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蓄电池单体电池电压不低于1.8V,为保证充放电过程中出现意外时,及时提供电源做准备,当在充放电过程#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充电装置发生故障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措施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措施 姓名:XXX 部门:XXX 日期:XXX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措施 项目名称: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 工作时间:2009年10月11日--2009年10月14日 工作地点:主厂房#2蓄电池室 现场负责人:刘建军 安全监护人:刘海斌 技术负责人:暴素先 工作负责人:董东 工作人员:检修维护部继电保护班 一、工作前的准备 1、将所需工器具及备品备件准备好,并检查工器具是否完好。 2、在开工前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安全技术措施,并做好事故预想。 3、在开工之前应与运行人员配合,将蓄电池组从直流系统分离出来,改变运行方式对蓄电池进行均充,电压设置为244V。 4、使用#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带#2机组直流系统,在蓄电池充放电期间,尽量减少开关操作。 二、直流系统蓄电池概述: 我厂直流系统蓄电池容量为800Ah,该设备可保证我厂正常运行情况下的各种直流负荷的供电,同时也能满足事故状态下的事故照明及直流油泵的正常运行。直流系统蓄电池运行维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直流系统运行是否稳定、供电是否可靠,决定着我厂主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三、本次蓄电池充放电总体安排: 此次充放电将蓄电池组退出运行,由#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提供电 第 2 页共 7 页

源,将#2机组Ⅰ段104个蓄电池全部投入充放电,同时通过在放电过程中对蓄电池组的现场记录值进行分析,为确保充放电过程中直流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充放电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蓄电池单体电池电压不低于1.8V,为保证充放电过程中出现意外时,及时提供电源做准备,当在充放电过程#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充电装置发生故障时或系统故障时,立即将蓄电池投入运行,确保正常的直流供电。 四、技术措施: (一)放电(10小时放电率) 1、从蓄电池组出线侧铜排接线柱端处接放电电缆至放电装置直流输入接线柱,红色接正极,黑色接负极。 2、取检修电源箱交流220V电源接至蓄电池放电装置。 3、检查放电接线,控制接线,确认正确无误。 4、检查并调整当前运行方式,将1ZK切换至Ⅱ段母线位置,3ZK 位置指向Ⅰ段母线位置,检查直流系统供电正常。 5、检查放电回路接线正确后,将放电装置控制器上电。设置参数后,开始放电。 6、放电电流不超过10小时率的电流。即放电电流控制在80A。放电量应为额定容量的80%以上。放电期间,始终将放电电流保持在80A 左右。 7、前3个小时之内,每小时测量一次单个蓄电池的电压及室内温度,并做好记录。 8、后2小时之内,每0.5小时测量一次单个蓄电池的电压及室内温度,,并做好记录。 9、在蓄电池放电后期,测量单个蓄电池的电压,若单体蓄电池电 第 3 页共 7 页

蓄电池充放电安全技术措施

蓄电池充放电安全 技术措施 吕梁星光电建有限公司 车道坡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项目部 二OO五年十二月 表B3-1

表B3-1 蓄电池充放电安全技术措施报审表 山西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监制

一、编制依据: 1、车道坡变电设计图 2、厂家资料 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4、《蓄电池安装及充放电作业指导书》 5、《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二、概述: 本工程直流屏采用许继电源有限公司生产的微机控制高频开关电源直流系统。该电源系统主要由交流配电单元、充电模块、地流馈电、集中监控单元、绝缘监测单元、降压单元和蓄电池等部分组成。系统组成: ●交流配电 为双路交流自投电路,使用于一组充电机由两路交流电源供电的系统;两路交流输入经配电单元选择其中一路交流输入提供给充电模块。 ●充电装置 充电装置采用(N+1)冗余并联组合方式供电,即在N个模块满足电池组的充电电流(0.1C10)加上经常性负荷电流的基础上,增加1个备用模块。 直流馈电 将直流电源通过负荷开关送至各用电设备的配电单元。 ●绝缘监控

用于监测直流系统电压机器绝缘情况,在直流电压过、欠压或直流系统绝缘强度降低等异常情况下发出声光告警,并将对应告警信息发至集中监控器。 ●集中监控单元 进行系统管理,主要为电池管理和实现后台远程监控实现对交流配置单元、充电模块、直流馈电、绝缘监测单元、直流母线和蓄电池组等运行参数的采集与各单元的控制和管理,并可通地远程接口接受后台操作员的监控。 ●绝缘监测仪 根据选用的接地仪不同,实现系统母线和支路的绝缘状况监测,并发出告警信号。 ●电池监测仪 单体电池电压监测和告警。 2、蓄电池采用德国银杉生产的“0PzV”型胶体阀控蓄电池。浮充电压234V,共两组,每组104个单瓶电池,容量为300AH。直流系统电压为220V。 三、组织分工 工作负责人:师软利 技术负责人:马峰 安全负责人:马晶 作业前,施工队应明确各班的充电负责人和记录负责人 四、施工步骤及技术要求: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措施(标准版)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措施(标准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20

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方案及安全措施 (标准版) 项目名称:直流系统蓄电池充放电 工作时间:2009年10月11日--2009年10月14日 工作地点:主厂房#2蓄电池室 现场负责人:刘建军 安全监护人:刘海斌 技术负责人:暴素先 工作负责人:董东 工作人员:检修维护部继电保护班 一、工作前的准备 1、将所需工器具及备品备件准备好,并检查工器具是否完好。 2、在开工前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安全技术措施,并做好事故预想。

3、在开工之前应与运行人员配合,将蓄电池组从直流系统分离出来,改变运行方式对蓄电池进行均充,电压设置为244V。 4、使用#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带#2机组直流系统,在蓄电池充放电期间,尽量减少开关操作。 二、直流系统蓄电池概述: 我厂直流系统蓄电池容量为800Ah,该设备可保证我厂正常运行情况下的各种直流负荷的供电,同时也能满足事故状态下的事故照明及直流油泵的正常运行。直流系统蓄电池运行维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直流系统运行是否稳定、供电是否可靠,决定着我厂主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三、本次蓄电池充放电总体安排: 此次充放电将蓄电池组退出运行,由#2机组Ⅱ段直流母线提供电源,将#2机组Ⅰ段104个蓄电池全部投入充放电,同时通过在放电过程中对蓄电池组的现场记录值进行分析,为确保充放电过程中直流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充放电过程中随时注意观察蓄电池单体电池电压不低于1.8V,为保证充放电过程中出现意外时,及时提供电

蓄电池充放电试验多个方案要点归纳

蓄电池充放电多个方案注意事项、关键点 220kV 及以下变电站内单组阀控蓄电池核对性充放电检验 蓄电池电压检查: 蓄电池总电压、单只蓄电池浮充电压值在(2.23-2.28)V×N。 调整运行方式: (1)不允许进行全容量核对性放电,只允许带负荷放出额定容量的50%。 (2)将充电机退出运行。 (3)检查运行直流系统是否正常。(防止直流母线失压。) 放电仪参数设置: (1)设置放电电流0.1C10A 减去负荷电流。 (2)设置放电终止电压2.00×NV。 (3)设置放电时间5小时。 蓄电池放电: (1)合上放电开关,开始放电。 (2)放电过程中保持放电电流恒定,注意观察蓄电池外观和温度有无异常。 (3)每小时记录一次蓄电池组端电压和单只蓄电池电压及室温。 (4)使用巡检仪的应核对测量电压。 (5)任一单只电池电压降到以下标准时停止放电: 1)标称电压2伏电池:单只电压达到2V; 2)标称电压6伏电池:单只电压达到6V; 3)标称电压12伏电池:单只电压达到12V。 或参照蓄电池说明书。 (6)计算蓄电池容量:C= I*h(考虑温度补偿)。 蓄电池充电: (1)蓄电池放电终止后,立即断开放电开关,合上充电开关,充电装置应进入均充状态。(2)充电过程中,注意蓄电池温度情况,超过40℃时,应降低充电电流。 (3)每2小时记录一次蓄电池组端电压和单只蓄电池电压、温度是否正常。 (4)蓄电池充电完成后检查充电装置进入浮充状态。 循环充放电: (1)放电5小时,单只蓄电池电压不低于2V,放电即结束。 (2)上述条件不满足时,重复充放电步骤,再次进行核对性充放电,若第三次仍不满足,应更换。 GFM—400蓄电池充放电方案 4000AH 蓄电池充、放电技术要求: (1)放电截止电压10小时放电率的终止电压为1.85V 。 (2)电池系浮充运行时,蓄电池单只电压不应低于2.10V,如长期低于2.10V时则需进行平衡充电。方法是:补充充电电压和充电时间可为单只2.34V充24小时或2.4V充12小时。温度控制在21℃—32℃。 (3)蓄电池如系浮充使用每只电池电压控制在2.23±0.005V左右。

蓄电池充放电安全技术措施

编号:SM-ZD-54935 蓄电池充放电安全技术措 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蓄电池充放电安全技术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厂家资料 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3、《蓄电池安装及充放电作业指导书》 4、《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 二、概述: 本工程直流屏采用许继电源有限公司生产的微机控制高频开关电源直流系统。该电源系统主要由交流配电单元、充电模块、地流馈电、集中监控单元、绝缘监测单元、降压单元和蓄电池等部分组成。 系统组成: l 交流配电 为双路交流自投电路,使用于一组充电机由两路交流电源供电的系统;两路交流输入经配电单元选择其中一路交流输入提供给充电模块。

l 充电装置 充电装置采用(N+1)冗余并联组合方式供电,即在N 个模块满足电池组的充电电流(0.1C10)加上经常性负荷电流的基础上,增加1个备用模块。 直流馈电 将直流电源通过负荷开关送至各用电设备的配电单元。 l 绝缘监控 用于监测直流系统电压机器绝缘情况,在直流电压过、欠压或直流系统绝缘强度降低等异常情况下发出声光告警,并将对应告警信息发至集中监控器。 l 集中监控单元 进行系统管理,主要为电池管理和实现后台远程监控实现对交流配置单元、充电模块、直流馈电、绝缘监测单元、直流母线和蓄电池组等运行参数的采集与各单元的控制和管理,并可通地远程接口接受后台操作员的监控。 l 绝缘监测仪 根据选用的接地仪不同,实现系统母线和支路的绝缘状况监测,并发出告警信号。

蓄电池组充放电方案

蓄电池组充放电方案 我公司使用GFM-1200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组两组,各103只,容量为1200Ah。运行至今已经超过一年,须进行充放电试验,目的是检验蓄电池组的容量及单只电池的健康状态。 一、试验方式 试验采用离线式试验,放电采用10h率进行放电,即120A放电电流;为保证蓄电池不受损伤,可以115A电流进行放电。充电时采用10h率进行充电,即120A充电电流,当充电电流接近0A时,即可带负荷运行。容量折算为25℃时标准容量。充电时将均充电压设定为232.96V或将自动均充设定为“否”。两组电池各充放电一次。 二、放电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1、将1QS1切换至I段母线; 2、将1QS2切换至II段母线,然后断开1QS1; 3、确认3QS1在断开状态; 4、确认1QF4、2QF4均处于断开位置; 5、确认蓄电池放电屏内交流及直流开关处于断开位置; 6、确认公用段放电屏放电开关处于断开位置。 三、放电试验步骤 1、检查蓄电池连接铜排连接牢固; 2、合上公用段放电屏放电开关; 3、测量放电屏内交流电相序为正相序; 4、合上1QF4空开;

5、测量放电屏内直流电正负接线无误; 6、合上放电屏内直流开关并核对参数正确; 7、确认上述操作后合上交流开关开始进行放电; 8、放电初期,1h测量一次单只电池端电压,末期随时测量单只电池端电压; 9、放电过程中,若任何一只电池端电压低于1.8V,即中止放电; 10、当直流输入电压达到190V时,或时间到10h时,装置会发出报警,若直流电压低于保护值185V时,保护装置自动停机; 11、放电终止后,静止2h,开始进行充电。 12、放电时做好记录。 四、充电步骤 1、断开放电屏内交流开关和直流开关; 2、断开1QF4开关; 3、确认I组整流模块交流输入电源处于断开位置; 4、将1QS1切至I组蓄电池位置; 5、投入I组整流模块交流输入电源; 6、充电采取恒流限压方式充电。 7、充电电流接近0A时即可切为正常运行方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