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课后8个词语。

2.集体讲评,改错。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二)精读感悟,感受李广的神勇无比,学习生动具体的描写。

五、李广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生自由谈,师引领学生聚焦文中词“神勇无比”,并理解“神勇无比”的意思。“勇”指什么?“神勇”呢?再加上“无比”,你觉得这个人就怎么样了?(了不起)带着理解和佩服读读下面的句子。

(2)这段话中有几个词语加上了双引号,你知道为什么吗?

——引导明白“夜引弓”、“将军”都是引自诗句中的词句,所以引用的部分要加双引号;

——“飞将军”你理解吗?读读这个故事,说一说。引导明确这个词是对于李广的特定称谓所以要加双引号

——文中还有一些词语也加了双引号,看看为什么?出示带有“沙沙”“嗖”这些词语表示什么意思?明确拟声词在使用时一般要加双引号。

再读读这些句子,学习语文就要细心、留心积累。

(3)李广是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有“飞将军”之称。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说说你从故事中的什么地方感受到他很厉害的?(学生交流)

2.课文写得非常具体,生动地表现了李将军的神勇。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3、

4自然段,看看课文哪些词、句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划出来。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师适时引导、点拨。

预设(1)

( 引导学生抓住“月色朦胧”“疾风”“警惕的目光”“搜寻”理解并体会疾风劲吹、静谧的月夜李广的高度戒备、十分警惕、机敏。)

师重点引导:

A“疾风”是怎样的风?假如这时你在这片月色朦胧的松林里,耳边疾风吹过,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

B在这样可怕的夜晚,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松林里,李广害怕了吗?你从哪里看得出来?

(“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相机理解“警惕”:换个词“警觉”,从这个词你感受到什么?)

C生练习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李广的警惕和机敏。

预设(2)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并理解“影影绰绰”“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体会李广在那样的环境和紧急的情况下,能将箭射得如此熟练,如此神速,真是箭法超人,几个动词为我们展现了一位神勇无比的将军形象,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巧妙。)

重点引导:

A找一找,哪些词语写了李广将军射虎的动作?用“——”标出来。

根据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做一做“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的动作来理解这些动词在文中的意思。

拈:拿。拈弓:拿起弓。搭:架。搭箭:架起箭。

运:贯注。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B李广将军在什么情况下做的这一系列动作?(相机理解“影影绰绰”,与哪个词意思相近?)大家都知道,老虎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在如此凶猛的老虎面前,如果李广将军的动作慢了一些,会有什么后果呢?(引导学生感受李广将军在紧张的气氛下,射虎的动作连贯而又迅速。)

C你们看,“拈、搭、运、拉”四个字就写出了李广将军射虎动作的神速,的确是“神勇无比”!作者多会用词呀!让我们想象着当时的情景,想象着李广将军的动作,再来读读这句话。

D(出示李广射虎图)李广将军夜间外出巡逻,树林深处风吹草动,发出了“沙沙”的声音,李广将军以为有虎,连忙“拈弓搭箭”“运足气力”“拉开硬弓”,射出了一枝白羽箭。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再次感受一下李广将军射虎时的情景。(读第三自然段,练读,评析)

E师小结学习方法:刚才同学们边读、边想、边议,抓住关键词,特别是动词,体会到了李广的神勇、作者用词的准确,我们用同样的方法继续读读,议议,抓关键词,相信你的体会会更深。

预设(3)

(放手让学生谈:引导学生抓住“呀!”“惊呆”“深深地扎进”“拔也拔不出来”和叹号,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中的见闻或体验来加深体会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神勇无比和人们惊讶之余对李广将军由衷的赞叹与敬佩。) A这段话中,有一个字和一个标点,蕴藏着丰富的情感,不可小瞧,在哪?

B自由读课文,细细咀嚼,你能从这个“呀”中体会到什么?如果你是李广身边的一名士兵,目睹了这一切,你会说什么呢?(意外、惊讶、赞叹、佩服等等)指导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5.总结:一代名将果然名不虚传,从他一气呵成的射虎动作,不难看出他的神勇。一个“呀”,一个叹号更让我们体会到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神勇无比和人们对李广将军的赞叹与敬佩。他的胆识、箭术确实不同凡响,难怪他多少次令

敌人闻风丧胆,又能一次次救自己和战士们于生死边缘。作者在描写李广射虎这个故事时运用了许多动词,使我们读得有滋有味,真正感受到了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让我们在音乐中再来朗读第三、四自然段,领略“飞将军”的风采。(配乐朗读)。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回归整体,感受李广的神勇和古诗的意境。

1.过渡:刚才我们跟随课文朗读古诗,品味故事,深深地感受到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塞下曲》这首诗,寥寥二十个字,就写出了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这样的将领镇守边关,边关一定固若金汤,十分安全。难怪王昌龄感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现在同学们再读《塞下曲》有什么感受呢?(配乐诵读古诗,表现意境。)

2.背诵《塞下曲》。

(四)积累拓展,诵读古诗。

1.这首诗是一组以《塞下曲》为题的古诗中的一首,《塞下曲》是古时边塞地区的一种军歌,唐朝很多诗人用过此题写诗。其他的你想不想读一读?

——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借助注释、译文读懂诗的意思。

2.这首诗也写了一个故事,你能想象出当时故事的情形吗?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都有哪些人物?

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又有了什么变化?结果怎么样的?

你觉得这个故事中哪里精彩?

3.展现你的想象,把这首诗写成一个小故事,把你认为精彩的地方写具体,注意学习课文中三、四段是怎样写具体的。(学生练笔)

交流、修改,重点看:想象的新奇个性;描写具体、生动之处。

4.像这首诗一样,每首古诗背后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选择你喜欢的古诗,搜集这首古诗背后的故事,举行一个“背古诗、讲故事”的活动。

六、板书设计

8 李广射虎

神勇无比巡逻搜寻动词

拈弓搭箭射

惊呆扎进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李广射虎》同步练习A卷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8课《李广射虎》同步练习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3题;共131分) 1. (10分)看拼音,写汉字。 quē shǎo yě liàn tú dì qú dào guǎn lǐ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pū teng yíng jiēguàn gài zhēng zhárán shāo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11分)把声母相同的字写在一起。 田石上土下小水山 声母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声母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声母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 (6分)小小书法家(看拼音,写汉字) hún lǚyōu 梅花________一________________芳 zàng chóu sāi 埋________忧________________边 4. (8分)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再组词。

宗—________—________ 衣—________—________ 舍—________—________ 益—________—________ 5. (5分)抄写词语 热忱朦胧由衷 6. (12分)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页________ ________ 可________ ________ 是________ ________ 皮________ ________ 火________ ________ 交________ ________ 7. (2分)把本组词中不属于同一类的划掉,在横线上再选写上一个同一类的词 杜鹃小鸟猫头鹰夜莺乌鸦________ ________ 8. (4分)写出近义词 神勇—________ 警惕—________ 影影绰绰—________ 猛然—________ 9. (3分)写出反义词 警惕—________ 神勇—________ 影影绰绰—________ 10. (6分)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石棱(léng líng)________镇守(zhèn zhèn g) ________ 搜寻(sōu shōu) ________ 影影绰绰(cuò chuò)________扎进(zāzhā) ________出没(méi mò) ________ 11. (5分)读《塞下曲》,完成填空 ①《塞下曲》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 。 ②诗中“夜引弓”的“将军”就是被人们称为“飞将军”的________。他是________时期一位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教案徐蕊.doc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教案--徐蕊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一、复习1、默词:神勇无比将军巡逻拈弓搭箭扎进2、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把《李广射虎》的故事有条理地说一说?(1)学生自由说(2)请一生说 二、精讲课文。师:这篇课文的形式很独特叫“文包诗”。课文含有一首诗,诗的意思就蕴涵在课文中,往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告诉我们的。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咏华山》和《静夜思》就是属于这一类的课文。[一]、这首古诗谁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听?1、塞下曲是什么意思?2、这首古诗的意思就蕴涵在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中。你们能把诗和文对照起来一句一句找到诗句的意思吗?请同学们默读。用()标出每一句诗的意思。3、讨论34 2019--22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一、复习1、默词:神勇无比将军巡逻拈弓搭箭扎进2、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把《李广射虎》的故事有条理地说一说?(1)学生自由说(2)请一生说

二、精讲课文。师:这篇课文的形式很独特叫“文包诗”。课文含有一首诗,诗的意思就蕴涵在课文中,往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告诉我们的。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咏华山》和《静夜思》就是属于这一类的课文。[一]、这首古诗谁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听?1、塞下曲是什么意思?2、这首古诗的意思就蕴涵在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中。你们能把诗和文对照起来一句一句找到诗句的意思吗?请同学们默读。用()标出每一句诗的意思。3、讨论34 2019--22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学习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一、复习1、默词:神勇无比将军巡逻拈弓搭箭扎进2、谁能用上这些词语把《李广射虎》的故事有条理地说一说?(1)学生自由说(2)请一生说 二、精讲课文。师:这篇课文的形式很独特叫“文包诗”。课文含有一首诗,诗的意思就蕴涵在课文中,往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告诉我们的。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咏华山》和《静夜思》就是属于这一类的课文。[一]、这首古诗谁能正确、流利地读给大家听听?1、塞下曲是什么意思?2、这首古诗的意思就蕴涵在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中。你们能把诗和文对照起来一句一句找到诗句的意思吗?请同学们默读。用()标出每一句诗的意思。3、讨论34 2019--22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

2019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8 李广射虎拔高训练十五

2019年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8 李广射虎拔高 训练十五 ?第1题【填空题】 选关联词填空 不是……而是…… 不但……而且…… ①今天______没有雨,______晴空万里。 ②他射中的______老虎,______一块巨石。 【答案】: 【解析】: ?第2题【填空题】 【答案】: 【解析】:

?第3题【填空题】 把划线字的音节补充完整。 唐朝t______ 石棱l______ 拈弓搭箭d______ 巡逻l______ 警惕j______ 影影绰绰______uò 【答案】: 【解析】: ?第4题【填空题】 补全成语 神______色______ 神______颠______ 神______广______ 神______守______ 神______其______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石棱(léng líng)______ 镇守(zhèn zhèng) ______ 搜寻(sōu shōu) ______影影绰绰(cuò chuò)______ 扎进(zā zhā) ______ 出没(méi mò) ______ 【答案】: 【解析】:

?第6题【填空题】 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由于突然来的刺激而精神紧张,导致思想的停止。______ ②把力气贯注到身体某一部分。______ ③非常勇猛,没有人能比得上。______ 【答案】: 【解析】: ?第7题【填空题】 【答案】: 【解析】: ?第8题【填空题】

给划线的字注音 神勇______ 边境______ 影影绰绰______ 拈弓搭箭______ 【答案】: 【解析】: ?第9题【填空题】 读《李广射虎》写出词语意思: 林暗:______ 平明:______ 没:______ 【答案】: 【解析】: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及课后作业

8李广射虎 【教材分析】 《李广射虎》采用“文包诗”的形式介绍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大意是:将军夜晚外出巡逻,见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武艺高超。 本课以文助读诗歌,故事简明生动,为理解诗的意境与形象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文包诗”是苏教版教材的特色之一。作为一种新的课文结构形式,要求教师在此类课文的教学中运用新观点、新手段进行教学,教学中做到诗和文不割裂,从文理解诗,提高古诗教学效率。教学时打算通过让他们读好故事,把握好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感情。相信通过感情朗读,能在学生心中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怀着对李广的敬爱之情朗读《塞下曲》。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教学重难点】: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PPT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从“武松打虎”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引出:今天吴老师和同学 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题目是:李广射虎(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李广,人称“飞将军”。简介“飞将军”的由来。 2、同学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它会告诉我们文章的写作范围和内容。现 在,你读了这个题目,你希望这篇课文能告诉你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3、其实,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 曲》的情节改编的。我们先来读读这首诗。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李广射虎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小黑板、录音机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教学效果。

(1)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 3.指导书写生字。 (1)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 4.范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 6.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对诗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指名读塞下曲。 (5)齐读塞下曲。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读读议议。 (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 (3)齐读第2自然段。 3.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 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讨论,相机板书: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有虎拉弓猛射) 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练习朗读,对照挂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 (3)继续讨论。 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 (4)指导朗读。 (5)诗文对照解释塞下曲的前两句。

李广射虎

李广射虎 卞春蓉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能结合故事了解《塞下曲》描写的是西汉“飞将军”李广,理解诗意,感受他的高超武艺及神勇无比,激发学生对民族英雄的敬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结合课文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感受李广的高超武艺及神勇无比,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听说我们班的同学很聪明,也积累了不少古诗,谁愿意来给大家露一手,指名背诵古诗。 师:真棒!时间关系咱们今天就只能先背到这儿,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的课文也跟古诗有关,这首诗的题目是——板书《塞下曲》。 2.简介卢纶《塞下曲》:卢纶,唐代诗人,字允言,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大历,唐代宗李豫年号)他写的塞下曲共六首,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箭破敌、凯旋庆功等军营生活,因为是和hè张仆射(púyè)之作,因此也叫《和张仆射塞下曲》 其中两首比较有名,其一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文中出现的,示诗: 指名读,自读,齐读。读准字音。 3.由诗句,简单介绍"飞将军"李广。

4.师简介李广的故事。 有一次,李广不小心被匈奴俘虏了。匈奴拿来一张网将他困住,然后用几匹马拖着他走。机智过人的李广看准时机,猛然从随行的匈奴身上夺过一把弯刀,将网割破。当其它匈奴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李广已经再用那把弯刀连杀了数人,跃上一匹快马,逃离了匈奴的阵地。要知道这一连串的事情,只是发生在短短的十几秒钟之间。匈奴人愚昧无知,以为李广是神,懂得飞天遁地,自此便称李广为“飞将军”。更神奇的是,因为李广的名字威震边疆,据说匈奴人的婴儿夜晚哭啼,一但在耳边说出李广这个名字,婴儿就马上不敢哭了。 5.板书课题,揭题,生读题。 相信我们学了《李广射虎》这一课后,你们对“飞将军”李广会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二、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检查自学效果 3.指导书写生字 4.范读课文 6.分自然段指名朗读 7.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了解自然段的大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作业

《李广射虎》教案

《李广射虎》教案 李广射虎 教材分析: 本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生动具体地叙述了李广将军一次夜间出巡,朦胧的月光下,见树林深处风吹草动,误以为虎,箭射入石的故事,表现了将军的机警和勇武。 全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结构新颖,思路清晰,层次清楚。课文第一自然段引出《塞下曲》原诗。第二自然段介绍了“飞将军”李广,第三、四段具体地介绍《塞下曲》这首诗所写的内容。第三、四自然段是课文的重点部分,其中第三自然段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而第四自然段则是通过第二天找箭这件事点出了射中的不是虎,而是一块巨石这一事实,并通过“深深”、“拔不出来”等词语突出了李广将军武艺高超,力大无比。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实际是《塞下曲》全诗的注释。 学情分析: 学生第一次接触“文包诗”,教学时打算通过让他们读好故事,把握好诗的意境,读出诗的感情。相信通过感情朗读,能在学生心中树立李广神勇无比的高大形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怀着对李广的敬爱之情朗读《塞下曲》。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重难点: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过电视连续剧《水浒传》吗?那么,有谁知道剧中人物花荣?他什么本领最高?人们送他个外号叫“小李广花荣”,由此可见李广的射箭本领很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有关李广的故事。(板书:李广射虎) 补充介绍李广其人: 李广是西汉名将。今甘肃秦安人。善于骑射。汗文帝时,镇守北方边境,参加了反击匈奴贵族攻掠的战争,他前后与匈奴作战大小七十余次,以勇敢善战著称,致使匈奴数年不敢攻掠,被人称为“飞将军”。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

8李广射虎

8李广射虎 教材分析: 本文采用“以文包诗”的形式,介绍唐代诗人卢纶所写的著名诗篇《塞下曲》,大意是:将军夜晚外出巡逻,见树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中去了,表现了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和武艺高超。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1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的高超武艺。 教学重难点: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由介绍卢伦的《塞下曲》六首。 2、引出文中诗句,简单介绍"飞将军"李广。 3、板书课题,生读题。 4、有谁了解李广的故事,在哪儿见过的?

5、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6、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李广是个怎样的人?他是怎样射虎的?……) 7、出示文中诗句,学生尝试理解。自渎课文,尝试用文中语句理解。带着未解疑问进入自学和合作学习。 二、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检查自学效果 3、指导书写生字 4、范读课文 6、分自然段指名朗读 7、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了解自然段的大意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李广射虎》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

《李广射虎》公开课教案(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力大无穷、神勇无比的。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回顾词语 出示: 卢纶塞下曲飞将军神勇无比 朦胧疾风警惕拈弓搭箭 “嗖”的一声白羽箭拔不出来 3、回顾古诗:李光射虎的故事是根据卢纶的一首诗改编的,我们一起来读读这首诗。这首著名的《塞下曲》中的将军指的是谁?(李广)你能用一句话来介绍一下李广将军吗?((相机板书:神勇无比) 4、这位将军神在哪里?勇在何处?这节课让我们以随从的身份一起走进那个月色朦胧的夜晚,走进常有猛虎出没的松林。一睹飞将军的风采。 二、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体会李广的神勇无比 出示阅读提示: 课文哪些句子让你想到了神勇无比这个词?用波浪线画出相关的语句 仔细体会画出的语句,想一想李广神勇具体表现在什么方面? 三、交流

A第三自然段 ●射虎一段 1、这几句话是从哪方面对李广将军进行描写的? 2、读一读,画出文中的动词?并仔细地体会体会 3、交流:说说这几个动词在文中的意思 拈:拿。拈弓:拿起弓。搭:架。搭箭:架起箭。运:贯注。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4、观图说说李广的形象威武吗?大家想不想学一学李广?谁来表演一下。 点评:说说他表演得怎么样? 5、“嗖”的一声,一枝白羽箭射了出去。“‘嗖’的一声”,说明了什么? 箭怎样射出去才会速度快?由此你体会出了什么? 6、大家都知道,老虎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在如此凶猛的老虎面前,如果李广将军的动作慢了一些,会怎么样?所以我们回过头来再想想李广的动作那是一气呵成的! 7、指导朗读 ●环境描写一段 过渡:同学们,阅读了课文,我们知道神勇无比的李广射中的并不是老虎,而是巨石?(板书将石放到巨大。)这是怎么回事呢? 1、李广为什么把石头当作老虎?相机板书:“朦胧、疾风、常有”三个词 2、这几句话是对李广射虎当时的环境进行了描写,并非在写李广将军是否可以去掉?() 3、你有过深夜行走的经历吗?当你行走在朦胧、幽暗的树林里,四周一片寂静,

《李广射虎》的教学设计

《李广射虎》的教学设计 《李广射虎》的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故事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塞下曲这首古诗是赞美“飞将军”李广武艺高超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录音机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要求:(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教学效果。

(1)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 3.指导书写生字。 (1)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2)指导书写。 (3)学生练字,教师巡视指导。 4.范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 6.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讨论,对诗意只要初步弄清即可。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三、作业 1.练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指名读塞下曲。 (5)齐读塞下曲。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读读议议。 (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2)他是怎样的将军? (3)齐读第2自然段。 3.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 这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讨论,相机板书:夜晚风吹草动以为有虎拉弓猛射) 这一自然段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练习朗读,对照挂图,说说李广射虎的经过。 (3)继续讨论。 课文写将军听见风吹草动的声响,想到虎,搜寻虎、发现虎、射虎这一过程说明了李广怎样?(机警、敏捷、善射、勇敢沉着)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李广射虎教学设计 o)],哪些词句不理解或者感到难懂,请提问,教师随机做上标记。 师评价:同学们,会学习的同学不仅要善于提问,而且还要善于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能够自己解决问题。你们行吗?谁来说说你想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么多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停下来多读几遍。 2、媒体出示词语: lu lun leng luo chuo nian sou zha 卢纶棱逻绰拈嗖扎 tang sai jing ju ti sou da ying lie dai 唐塞惊据惕搜搭硬猎呆 自读——指名读――领读 去掉拼音自读――指名读――集体读 3、指名朗读课文,用开火车的办法每人读一句,以顾及面上的情况。 4、再读读课文,不仅要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边读边思,看看刚才提出的那么多问题,哪些可以通过自己读书思考后解决的。读完后展开讨论。

三、精读课文,探究感悟 1、读解第一句诗。 出示:“林暗草惊风”一句,指名读好这句诗。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再指名朗读,师生评价。 集体朗读,渲染气氛。 2、读解第二句诗。 出示:“将军夜引弓”一句,指名读好这句诗。 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看怎样读才能把句子读好。然后指名朗读。 教师将第三句改成“李广想到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遍四处搜寻着。”让学生找出差异之处,并体会句子意思的不同。教师出示“警惕”一词,让学生体会原句中李广在搜寻猛虎时的小心谨慎的样子,然后教师再指导把这句话读好。 多媒体出示:“猛然间,李广发现……一支白羽箭射了出去。”“第二天……” ①指名朗读,引导质疑:这两句话中有没有什么地方比较难懂? ②指名朗读,师生评价,再读,反复多次。 ③师:李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④继续引导质疑:同学们,在这两个自然段之间,你是否发现了什么问题? 提问:李广射出了箭,为什么不马上派人去寻找猎物?

最新语文教案:精彩一课 李广射虎

最新语文教案:精彩一课李广射虎 精彩一课李广射虎 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 击数:1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 习第8课——(李广射虎)。上节课,我们初步读通了课文,学习 了生字词。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几个。 2出示词语,学生读教师出 示的词语。 3、自主站出当众朗读古诗,要读出题目、作者、朝代和诗句。 二、学习夜引弓部分 1、读解第一句诗。 (1)出示:“林暗草惊风”一句,指名读好这句诗。 (2)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 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再指名朗读,师生评价。(可反复几次,重点 要把诗句中的“暗”和“惊”的意思读出来,林是暗的,风惊动了草,即要读出令人恐惧的感觉。) (3)集体朗读,渲染气氛。

2、读解第二句诗。 (1)出示:“将军夜引弓”一句,指名读好这句诗。 (2)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 出相关句子读一读,看怎样读才能把句子读好。然后指名朗读。 (3)李广将军为什么会以 为这是一只老虎? (4)他是怎么做的? 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 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5)交流(拈、搭、运、拉)(6)说说这几个动词在文中的意思 拈:拿。拈弓:拿起弓。 搭:架。搭箭:架起箭。运:贯注。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一部分。 (7)看图片:师 生一起欣赏李广射虎的形象。 (8)指名朗读,,师生评价,再读,反复多次。(要读得紧凑些,紧张些,体会李广 的胆大和射箭技术高明) 3、师:李广给你留下了什 么印象? 三、学习“清晨寻箭”一

部分 1、师引:我们学习了前两 句诗的内容,那么,后两句诗又讲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自由读 读最后一段,然后同桌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指名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第二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师生评价,然后再指名说。 3、师:刚才大家把第二天 发生的事说清楚了,现在谁能把这段话读好,读出感情来? 朗读?D?D评价 ?D?D朗读 4、问:假如你就是其中的 一位将士,你会说什么? (板书:力大无穷) 5、指导感情朗读后两句诗。(要读出惊讶、钦佩的语气) 6、引导学生归纳李广的性格:同学们,通过李广射虎这个古诗,我们知道李广是一个胆大艺高、力大无穷的将领,课文中是用哪一个词语来形容他 的?(板书:神 勇无比)指名读好这个词――集体读好这个词 7、指导深入朗读古诗, 进一步体会李广这种神勇无比的英雄气概。 8、、指导背诵《塞下曲》。 五、课后作业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李广射虎》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李广射虎》 【导语】好的课件可以创造出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及学习的兴趣,进而为语文教学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迅速的走进预设的教学氛围境界。一堂成功的课往往得力于一个生动的课件,这是因为学生对每一篇新课文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都怀着新的兴趣和期待。下面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李广射虎》,欢迎阅读与借鉴。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篇一:《李广射虎》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影影绰绰”、“拈弓搭箭”、“神勇无比”等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包诗的课型,能背诵诗歌,并说出诗歌大意。 3.能过朗读表达李广将军的力大无穷、神勇无比。 教学重、难点: 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题导入,引出课型 1.“叫醒耳朵”常规训练:“猛然间……拉开硬弓”;“那白羽箭……拔不出来”。 2.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李广射虎》这篇文章。李广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同学们来说说你们的了解。咱们打开书,快速读一读第二小节,搜寻一下有关李广的信息。 3.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的课文吗?(文包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有了以前的这些积累,相信你们学起这篇文章来会更加得心应手! 4.来,先请合作小组互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给你们读一遍的时间,你们可以采取自己组里独创的方式,来读一读。 5.由一小组汇报预习——朗读课文一遍,学生评价。 二、由诗及文,理清脉络 既然是文包诗,那么文章与古诗是如何一一对应的呢?请同学们默读文章,并用心思考,然后我们来交流。 三小节——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四小节——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三、诗文对应,感悟神勇 1.让我们再走近些,来感受古诗的精妙与文章描述的精彩。刚才同学们提到,第一句古诗对应的是第三小节。现在我就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划一划。哪几句是写“林暗草惊风”的?用横线表示。哪几句是写“将军夜引弓”的呢?用波浪线表示。(学生自学) 2.训练朗读第一行,读出当时夜黑风疾的情景来。 3.谁来读读对应第二行诗的句子?从这几句话里,你又进一步了解李广了吗?从哪些词语里了解的呢? 4.一代名将果然名不虚传。从他一气呵成的射虎动作,不难看出他的神勇。谁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训练朗读第二行,读出李广的机敏、神勇、果断来。 5.回归古诗。读得真好,回到古诗中,你还能读出这样的气势来吗?谁来试着读一读第一句。 四、诗文对应,感悟力大 1.用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请自学第四小节。先划一划,再读一读。 2.让老师来了解一下你们自学的成果。平明,是什么意思?是啊,一大早,李广的随从便出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塞下曲》。 2、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体会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射箭本领之高强。 教学重、难点: 1、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背诵古诗《塞下曲》。 2、难点:理解古诗《塞下曲》,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体会李广将军的神勇无比。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诗文,质疑问难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李广射虎》。(板书课题,并指导朗读好课题) 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将领,人们称他为( )。我们还知道“李广射虎”的故事是作者根据唐代诗人卢纶写的一首著名的古诗《塞下曲》的情节改编的。课件出示:《塞下曲》。 3、你能正确、流利地把这首古诗读给大家听吗?(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知道朗读。

1、过渡:也许短短的二十字的小诗还不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李广的神勇无比。但这首诗还包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读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回到西汉时期,跟随李广将军去夜巡吧! 2、请大家自由、轻声读读课文 3、4自然段,想一想李广在镇守边境时发生了什么事?课文哪些句子写出了李广的神勇无比呢?用~~划出来 3、读中感悟第三段。 (1)创设情境:一天夜里,李广带兵外出巡逻来到了一片松林。此刻,夜是那么黑,月色是那么朦胧,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师:假如这时你在这片漆黑的松林里,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为什么? (引导生回答:害怕,因为这一带常有猛虎出没。) 师:你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 (屏幕显示句子: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 在这样可怕的夜晚,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松林里,李广害怕了吗?你从哪里看得出来? 生:没有“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 师:李广搜寻到了什么?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生:李广将军在搜寻中还发现,前方草丛中影影绰绰蹲着一只老虎。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李广警惕性高!胆量过人! 师:那么它又是怎样做的呢?谁愿意给我们大家读一读这精彩的部分?

语文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李广射虎(第二课时)

8.李广射虎(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8李广射虎 2.李广被人们称为“飞将军”,唐代诗人卢纶还写了一首诗来赞美他。 出示《塞下曲》(指名读、齐读,指导读准节奏) 3.师:同学们,李广师汉武帝时代的人,卢纶师唐朝时候的人,相隔八百多年,为什么还要写诗来赞美他呢? 李广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课文中有一句话非常直接、非常清楚地告诉了我们。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把这句话找出来,并用横线划下来。 (交流、出示):“李广师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指名读、齐读) 4.师:神勇无比的将领就是怎样的将领?举起右手跟着老师一起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 【板书:神勇无比】一起来读出这种非同寻常。 李广到时神勇在哪里?请同学们细细地朗读课文,把写李将军神勇无比的句子划出来。 二、讲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读完找一找:你从文中哪些词句感受到了飞将军李广的神勇无比?用“___”划出来。 2.交流找到的句子,简单说说原因。 3.师点评:同学们,你们找到了很多句子,有的找了李广射虎动作描写的句子,有的找了一个场面描写,有的找了将士们拔箭的句子。大家也各自有各自的道理,真不错 (一)学习一个场面,体会任务的特点 1.师:让我们首先一起走进李广射虎的那个夜晚,看看李广在当时情况下是如何表现的? 出示:一天夜晚,月色朦胧,李广带兵外出巡逻,路过一片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李广想到这一代常有猛虎出没,便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 2.师:请你再轻声地读一读这个场面描写,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交流:(1)“沙沙”声 师:月色朦胧的夜晚,人迹罕至的松林,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的声音显得特别清晰——“沙沙”“沙沙”。仔细听,在这寂静的松林中,你仿佛听到了什么?月黑风高,如果你正在这样的地方巡逻,你感觉怎么样?(害怕!需要多大的勇气啊!) 师:你们的害怕不无道理,因为,当时李广巡逻的地方是多虎地区,天色一暗,常常有大老虎出没,一想到这些,我们就忍不住——心惊肉跳、惊慌失措、惊恐不安。 师:刚才大家体会到的这么多的担惊受怕都凝聚在诗句上的一个“惊”字上了。读——“林暗草惊风”。 (2)警惕的目光 师:在这样一个阴森恐怖、充满危险的夜晚,李广有没有像我们一样心惊肉跳、惊慌失措、惊恐不安?而是——用警惕的目光四处搜寻着。 理解“警惕”: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保持敏锐的感觉。 (出示)一阵疾风吹来,李广会警惕地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从“警惕”一词,你们看出李广师一个怎样的人?(机警镇定)

三年级语文:精彩一课 李广射虎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精彩一课李广射虎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精彩一课李广射虎 李广射虎(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8课——(李广射虎)。上节课,我们初步读通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现在我们一起来复习几个。 2出示词语,学生读教师出示的词语。 3、自主站出当众朗读古诗,要读出题目、作者、朝代和诗句。 二、学习夜引弓部分 1、读解第一句诗。

(1)出示:“林暗草惊风”一句,指名读好这句诗。 (2)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再指名朗读,师生评价。(可反复几次,重点要把诗句中的“暗”和“惊”的意思读出来,林是暗的,风惊动了草,即要读出令人恐惧的感觉。) (3)集体朗读,渲染气氛。 2、读解第二句诗。 (1)出示:“将军夜引弓”一句,指名读好这句诗。 (2)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看怎样读才能把句子读好。然后指名朗读。 (3)李广将军为什么会以为这是一只老虎? (4)他是怎么做的? 同学们找找看,在这一部分当中作者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李广射虎的?在文中用圆圈圈出来。 (5)交流(拈、搭、运、拉) (6)说说这几个动词在文中的意思 拈:拿。拈弓:拿起弓。 搭:架。搭箭:架起箭。运:贯注。运足了气就是把全身所有的气贯注到身体的某

李广射虎教案

8李广射虎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塞下曲》。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一件事的写作方法。 4.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搜集诗人卢纶及《塞下曲》的有关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 (2)了解“飞将军”李广的有关故事。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古诗导入,初识人物 1.唐代著名诗人卢纶写过一组以《塞下曲》为题的诗,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出示《塞下曲》)谁来读一读? 2.学生朗读古诗,指导读正确,读出诗的节奏。相机点拨:塞,读sài;没,读mò。

3.课件出示《塞下曲》的题意,教师介绍:塞,是边界上险要的地方;塞下曲,是古代一种以描写边防战士为主的诗歌。 4.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这首诗写的是谁?什么事? 5.根据学生交流,板书课题:李广射虎。 6.课件出示李广人物图片,请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交流对李广的认识。(预设:李广是西汉时期一位神勇无比的将领,被人们称为“飞将军”。) 设计意图:通过古诗导入,引出课题,然后在师生交流中对李广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样教学,既使学生对古诗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又让学生对了解故事内容产生期待。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词 1.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那么,李广为什么要射虎?他射到老虎了吗?认真仔细地读课文,你一定能有所收获的。 2.自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通顺,难读的地方要停下来多读几遍。3.出示课文中含有生字的词语,生字含有注音,指导学生读正确。第一遍,自读,指名读,领读。 第二遍,去掉拼音,自读,指名读,齐读。 (教师相机点拨,应注意:“唐、棱、朦、胧”为后鼻音;“绰、扎”是翘舌音;“搜、组”为平舌音。) 课件中点出三个重点词:巡逻、警惕、猎物,联系课文内容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然后指导学生联系字义来理解字形和部首——逻,与走路有关;惕,与人的心理有关;猎,与动物有关。

精编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李广射虎》教案(3篇)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李广射虎》 教案(3篇) 篇一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影影绰绰”、“拈弓搭箭”、“神勇无比”等词语白勺含义。 2.理解文包诗白勺课型,能背诵诗歌,并说出诗歌大意。 3.能过朗读表达李广将军白勺力大无穷、神勇无比。 教学重、难点: 学习理解古诗《塞下曲》,丰富学生积累。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题导入,引出课型 1.“叫醒耳朵”常规训练:“猛然间??拉开硬弓”;“那白羽箭??拔不出来”。 2.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李广射虎》这篇文章。李 广是怎么样白勺一个人呢?同学们来说说你们白勺了解。咱们打开书,快速读一读第二小节,搜寻一下有关李广白勺信息。 3.通过预习,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白勺课文吗?(文 包诗)我们以前学过哪些?有了以前白勺这些积累,相信你们 学起这篇文章来会更加得心应手! 4.来,先请合作小组互查一下你们白勺预习情况。给你们

读一遍白勺时间,你们可以采取自己组里独创白勺方式,来读一读。 5.由一小组汇报预习——朗读课文一遍,学生评价。 二、由诗及文,理清脉络 既然是文包诗,那么文章与古诗是如何一一对应白勺呢? 请同学们默读文章,并用心思考,然后我们来交流。 三小节——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四小节——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三、诗文对应,感悟神勇 1.让我们再走近些,来感受古诗白勺精妙与文章描述白勺 精 彩。刚才同学们提到,第一句古诗对应白勺是第三小节。现在 我就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划一划。哪几句是写“林暗草惊风” 白勺?用横线表示。哪几句是写“将军夜引弓”白勺呢?用波浪线表示。(学生自学) 2.训练朗读第一行,读出当时夜黑风疾白勺情景来。 3.谁来读读对应第二行诗白勺句子?从这几句话里,你又进一步了解李广了吗?从哪些词语里了解白勺呢? 4.一代名将果然名不虚传。从他一气呵成白勺射虎动作,不难看出他白勺神勇。谁能用一个字来概括。训练朗读第二行, 读出李广白勺机敏、神勇、果断来。 5.回归古诗。读得真好,回到古诗中,你还能读出这样 白勺气势来吗?谁来试着读一读第一句。

最新三年级下册《李广射虎》教案设计(精品)

三年级下册《李广射虎》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古诗《塞下曲》。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7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广将军的力大无比,射箭本领之高强。 4.理解古诗《塞下曲》,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诗文结合理解诗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出示古诗,指名读。理解诗意吗? 2、其实呀,课文中已经告诉我们了。《李广射虎》是一种特殊的题材,就做文包诗。(板书)什么叫文包诗呢?你们看看这三个字,也许能猜出来。 3、其实,所有的文包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诗的意思蕴涵在文章里面。你们能找找这首诗的意思在文章的哪里吗? 二、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读通每句话。 (2)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石棱、神勇无比、边境、朦胧、巡逻、疾风、警惕、搜寻、影影绰绰、猎物、惊呆

2.教学效果。 (1)指读课文,卡片正音,强调“塞、搜”都是平舌音,“境、硬、蒙”都是后鼻音,指明“扎”是多音字,并引导比较“扎”的其他读音和意义。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重点领会下列词语意思。 石棱、朦胧、疾风、巡逻、警惕、影影绰绰 3.指导书写生字。 4.范读课文。 5.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点) 6.各自轻声读课文,思考讨论。 (1)文章的题目是李广射虎,“射虎”的含义是什么? (2)根据课文的故事内容,说说塞下曲每句诗的意思。 (3)范读塞下曲。 (4)指名读、齐读塞下曲。 第二课时 一、听写生字词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后讨论:这一段主要交代了什么? (3)介绍卢纶和他的塞下曲。 (4)读古诗。指名读、齐读 2.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诗中的那位“夜引弓”的将军是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