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核心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核心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核心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核心

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核心,是国家行政管理措施之一,是强化土地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地籍信息管理系统是土地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地籍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在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持下,以宗地为核心实体,实现地籍的输入、存储、检索、处理综合分析及输出的信息系统。本文作者在地籍信息系统建立过程中,主要负责宗地图形拓扑关系的建立和历史数据库的设计研究,所以本论文的重点也在这两方面。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地籍办公的主要内容,然后重点讨论地籍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特点和数据结构,设计了空间数据建立拓扑关系的方法。系统阐述了点、线、面三种几何物体的各自特点,确定点与线、线与线、点与多边形之间的算法,提出了以结点为中心进行处理的方法,简化了多边形处理的过程,形成了独到的建立多边形面拓扑的方法。城镇地籍管理涉及土地划拨、产权变更等情况,必然导致土地的空间位置、权属、用途等发生变化,这使得地籍数据的时效性、法律性比较强。所以本文提出了建立历史数据库的思路和方法,以反应一个历史阶段宗地的动态变化过程,重点对历史数据的管理和存储进行了探索。

目录:

摘要2-3 ABSTRACT3

引言6-8

第一章问题的提出8-12

1.1建立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8-9

1.1.1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定义及功能8

1.1.2建立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8-9

1.2地籍信息管理系统发展状况9-10

1.2.1国外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状况9-10

1.2.2我国的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10

1.3论文研究内容10-12

第二章地籍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内容12-19

2.1系统分析12-17

2.1.1地籍调查12-13

2.1.2土地登记13-15

2.1.3分等定级估价15-16

2.1.4土地统计16-17

2.2系统建立的原则17

2.3系统的总体结构17-18

2.4系统的功能设计18-19

第三章地籍空间数据库的设计19-28

3.1空间数据的范畴19

3.2空间数据的特征19-21

3.3地籍空间数据的存储管理方式21-24

3.3.1全部采用文件管理22

3.3.2文件结合数据库管理22-23

3.3.3采用面向对象数据库管理23-24 3.4地籍空间数据的表达存储24-28

3.4.1地籍空间数据的表达24

3.4.2空间数据存储管理24-28第四章空间拓扑关系的建立28-48 4.1有关概念28-29 4.2确定空间关系的一些基本算法29-34 4.3拓扑关系的建立34-45

4.3.1弧段处理34-37

4.3.2弧段排序37

4.3.3结点处理37-40

4.3.4构建多边形40-45 4.4宗地变更的具体实现45-48

4.4.1合并宗地45-46

4.4.2分割宗地46-47

4.4.3混合分并47-48第五章时态数据库的设计和应用48-69

5.1时间历史库与时空历史库48 5.2时间数据库的有关概念及模型分类48-52 5.3非空间对象的时间数据库结构52-54 5.4时空数据库模型54-56

5.4.1时空变化的分类54-55

5.4.2矢量时空数据库模型55-56 5.5时态地籍GIS模型与实现56-66

5.5.1历史库结构的设计56-58

5.5.2地籍要素的变更与时变拓扑58-66 5.6运行结果66-69结论69-70参考文献70-72发表文章目录72-73致谢73

城镇地籍管理信息技术研究与实现

“金土工程”的全面实施,使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国土资源信息纳入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利于国土资源信息网络化监控与数据集成,为加强资源规划管理、合理调控资源总量和结构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提高国土资源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自动化和规范化水平,实现土地资源和资产的现势性和动态化管理,在全面完成城镇地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城镇地籍管理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建立土地管理信息决策系统是势在必行的。该系统能够涵盖土地管理的各项业务,具有数据采集、图形管理、属性管理、双向处理、系统维护等多种功能,并通过Internet向公众提供服务,实地籍是城镇土地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为确保科学规范的管理城镇土地,必须掌握全面详实的最新地籍资料。以前,限于技术水平等原因,地籍日常登记工作与变更调查没有很好结合,同时没有采用先进的方法来管理这些数据、资料,导致大部分资料已无法利用,地籍调查试点成了一次性成果,资金投入也没有得到应有回报。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不断加快,全面掌握城镇地籍的情况,对城镇地籍进行深入调查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为了确保地籍调查成果的现势性,必须采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现代化的地籍管理与决策。为此,开展地籍调查工作并同步建立地籍管理决策信息系统刻不容缓。西安市下辖各区县的资料采用相同的数据标准,所有数字化的成果尤其是图件按照GIS的要求进行了分层分类。本文结合研究实践,编制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实现了计算机技术在土地管理业务中的应用。

1系统结构

服务器端操作系统采用微软的windows2000Advanced Server,客户端采用Windows2000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数据库采用Oracle8i,用来存储所有地籍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以及其他各类办公自动化的运行数据。

系统采用B/S三层结构,服务器端采用Microsoft11S5.0,客户端采用IE5.0。

GIS系统采用Intergraph公司的GeoMedia系列软件,GeoMedia Professional作为桌面GIS 系统.用来进行数据的编辑处理、更新和管理,GeoMedia WebMap作为GIS数据服务器,用来进行地籍数据的发布,以便在IE上进行浏览和查询、输出;Geo vec office作为扫描矢量化系统用来进行建库的图形数据录入工作,Access用来录入权属数据,以及一些小的地籍空间数据。其中GeoMedia系列软件均采用全组件结构,采用VB、ASP等工具进行二次开发。

Netoffice作为办公自动化系统,用来进行日常流程化业务办公的定义、维护和应用。整个软件系统的基本结构如图l。

2数据库技术研究

2.1地籍数据库的存储、管理及访问模式

在建立地籍数据库时,由于市土地管理局和各个区县土地局之间的业务管理关系的不同,应选用不同的存储方式和管理、访问模式。

西安市土地管理局根据本市土地登记分级管理的实际情况,在地籍管理部分选用了第一种模式,由市局来集中管理维护全市的地籍数据,其他各个区县采用联网方式来获取数据,如图2所示。办公流程审批管理则应用第二种模式,将数据分布与集中管理相结合使用,如图3所示。

2.2地籍数据库结构

按照数据库中保存的信息内容,我们将地籍数据库分为以下两类:

地籍图形及权属数据库:该数据库中包含的内容包括地籍空间数据、与该空间关联的权属包括地调数据、土地登记审批信息、他项权利信息等等内容。

土地管理办公自动化数据库:本数据库主要为运行各类业务和行政办公自动化的数据库,这些数据主要包括各类业务流程,以及流程中所包含的各类业务数据。一旦某项业务运行完成,就可以作为档案以供将来查询。

上面的两个数据库不是相互独立的,二者需要经常进行下面的数据交换:

在进行土地权属登记的流程化办公时,需要按照宗地号等关键字从地籍数据库中获取相关地籍信息,并导入到办公自动化数据库中供浏览查询。

一旦某个地籍业务办公自动化流程流转完成,要将流程中的关于某个宗地的数据自动导入到地籍数据库中形成变更或新设定的权属数据。

2.3数据基本存储结构

(1)空间数据分类存储结构

整个空间数据分两个大类,一类是背景地形信息,一类是地籍信息。前者的分类采用国标1:500~1:2000分类编码规范,并进行了一定的扩充。后者的编码规范采用国土资源部的试用标准。由于GeoMedia将所有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每类要素采用一个表来存储,因此,对地形要素进行了综合,除常用且数据量较大的要素如房屋、高程点、等高线等采用独立要素表来存储之外,其他所有数据基本上归纳为点状XX要素、线状XX要素、面状XX要素和复合XX要素,注记基本上归纳为说明注记、行政区注记和性质注记。以下是基本的要素数据的分类说明以及存储要素表的对应结构。同时为了能够和每类要素区分,所有数据采用表都包含一个“编码”字段用来存储要素编码,以便区分。

(2)权属数据存储结构

权属数据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宗地编码、面积、四至、用途、权属性质、分类,存储在“宗地表”中;

界址点属性,包括点号、坐标、类别存储在“界址点表”中。

宗地界址点关系,存储在“宗地界址点关系表”中。

“权利人表”,用来存储所有权利人的信息。

“权利限制表”,用来存储因法院查封、银行申请等引起的权利限制情况。

“他项权利表”,用来有他项权利的审核、审批以及他项权利类型、抵押(出租)人lD、权利人ID、他项权利的其他数据。

2.4地籍调查数据录入建库过程

地籍图形及权属数据库的建库过程:

地籍调查完成后,主要成果表现为图5中左边所示的四类成果,按照下面的流程,可以将图形和属性数据结合到一起后,全部保存在数据库中。其他数据可在变更过程中逐项进行变更;

地籍图中的背景地形采用扫描矢量化方法,进行矢量化后再转换成文本格式文件。在矢量化过程中要将所有的图形赋上正确的要素标志,以便入库;

地籍调查信息通过专门的地籍调查录入软件来完成录入,首先由录入人员按街道录入到各个Access表中,经检查后待宗地图形入库后,按宗地号与宗地图形关联起来;

宗地连线文件要通过GeoMedia Professional提供的控件编写入库程序,首先检查连线是否正确,然后通过入库程序入到临时数据库中进行测试,检查无误后再录入到最终的oracle数据库中。

控制点成果,包括控制点编号、坐标以及展点数据,可通过GeoMedia Professional编写的程序录入到Oracle数据库中存储。

一旦土地登记、抵押程序办理完成,流程中相关宗地的数据要从流程中抽出来根据宗地号插入到地籍数据库中相应的权属表格中。

3技术总结与展望

在西安市地籍管理信息技术的研究基础上,利用所掌握的GIS最新知识和技术,设计实施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在难题上寻求突破,研究开发出了一套具有先进水平的先进实用的信息系统,采用数据库技术来实现基于Internet/Intranet流程化、无纸化的办公管理系统,并实现与空间数据查询检索的无缝结合。其主要技术特点是:

研究利用美国甲骨文公司的大型数据库Oracle提供的空间数据存储和索引技术来存储图属一体化的地籍数据,并开发了扫描矢量化系统和属性录入系统将数据录入到Oracle数据库中,实现了高效的数据检索管理;

研究美国Intergraph公司GIS系统GeoMedia的系统结构和组件模块,并利用这些组件,采用通用的开发工具Visual Basic、Visual C++、Visual InterDev,结合地籍管理业务要求开发地了籍管理系统;

研究Oracle数据库和基于美国Microsoft公司的Information Server框架的

Internet/Intranet的结构体系以及Microsoft的组件接口标准,在此基础上利用Visual C++及visual InterDev开发了办公自动化系统,并使该系统能够提供组件以便进行二次开发;

在实施研发过程中,遵循了国内各项关于空间数据库分类编码和国家关于城镇地籍数据管理的相关行业标准;

在数据库建成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数据库更新机制,以确保地籍数据的现势性。

参考文献:

[1]Henssen,Johan L G.,1990.Cadastre,Indispensable for Development.Enschede,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Aerospace Survey and Earth Sciences(ITC)[C].The FIG Statement on the Cadastre,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urveyors,No.11,2005

[2]Martinez M.Yovanny and Ubaque U.Nyrian(2006).Cadastre a land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In International Cadastre System Seminar. Santafe de Bogotd,May3-5,2006

[3]Martinez M.Yovanny and Ubaque U.Nyrian The New Millenniu m Cadastre[M].In Revista Cartogrofica(Cartographic Managazine.Colombian Cartographic Society. Bogota2006

摘要:从日常地籍管理的内容出发,根据地籍管理的复杂性及空间数据、非空间属性数据的多样性,提出了基于组件式GIS与关系型数据库开发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的模式和方法,能够较好地解决地籍管理中多类型数据管理和信息查询、统计,并且可以实现办公化。

关键词:地籍;地籍管理;地籍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P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9-0337-02

地籍指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数量、权属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薄册。地籍管理是国家为获得地籍信息、科学地管理土地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措施。地籍管理作为土地管理的基础,自然会受到土地管理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土地管理是依据国家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不同时期的发展政策而实施的。因此作为以土地管理为基础的地籍管理就会出现在不同时期不断变换管理事项和管理对象的情况,这使得地籍管理总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致使地籍管理的内容经常是为某一项政策的要求而进行测量登记,相对于地籍管理的要求是滞后的。

按照“建立归属清晰,责权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化产权制度”的要求,制定和完善土地登记、土地权利、土地调查统计等法律法规,建成科学、完善的地籍管理法律体系。建立国家统一的地籍数据标准,对各土地基层部门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坚决实行国家统一标准;同时要考虑与世界地籍数据标准接轨。因此实现地籍管理系统化、信息化以及管理信息的数字化是从传统地籍管理到现代地籍管理的转变,是地籍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是土地管理工作的必然趋势,更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首先,实现地籍信息化是以扩大地籍覆盖为重点,全力提高地籍数据资料的全面性、确凿性和科学性;其次,实现地籍管理信息化,要以资源共享、技术创新、面向市场为主导思想,大力采用和推广“3S”技术,及时精确地完成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变更和土地动态监测;最后,实现地籍管理信息数字化意味着要在已有地籍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从图斑入手,把每块图斑涉及的各种信息要素,按照统一标准和格式,编成数字代码。地籍管理数字化相对信息化更具优势,在条件成熟之际,可将数字库全国联网,及时、快速

获取各种地籍信息。

一般来说,地籍信息系统由三部分组成:数据采集部分、数据库管理部分、前台应用部分。

1数据的采集部分

AutoCad有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能方便快捷的绘制和编辑点、线、面等实体,绘图速度远远快于其他制图软件,是现在主流的平面图形处理软件之一。SCS2004是在AutoCad2004下进行的二次开发,实现了从“数字化”测图到“信息化测图”的转变,使一次数据采集面向五个目标机助制图、地图缩编、工程设计、数据分发、GIS数据交换:创建了二维编码体系:集分类、识别、操作功能一体的GIS操作码。既满足制图的要求,又满足GIS数据点、线、面的要求:图文联动,智能化操作:图就是菜单、图就是功能;多种用途,在一个平台下可以完成地形、地籍、管线、房产、工程放样、工业设计、图库管理等,由SCS2004绘制的地形地籍图可以直接保留属性的进入GIS,使地形地籍测绘成图与GIS建库一体化。SCS2004在录入空间数据的同时还可以属性数据,并能进行数据检查,把合格数据直接转化成“GIS数据*.shp格式文件”。

2数据库的管理部分

采用美国ESRI开发Arcgis9.1作为地理信息平台,Micrlsoft公司开发的Access作为数据库数据管理软件。Arcgis9.1由Arcmap、ArcCatalogt和ArcToolblx三个部分组成:Arcmap是一个用于编辑、显示、查询和分析地图数据的以地图为核心的模块,ArcCatalogt是以数据为核心,用于定们、济览和管理空间数据的模块,ArcToolblx是用于完成ARCGIS扭提供的数据转换、叠加处理、缓冲区生成和投影变换等空间数据分析和处理环境。

3前台应用部分

3.1用户权限管理

定义用不同级别用户相应的权限,详见表1。

3.2文档打印模块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使用时需要打印不同的文档,且要支持各种表格、证书、卡片的新、旧格式。本模块根据实际需要读取后台数据库中的数据,自动传递并填充到相应文档模板的相应字段中,经用户修改和最终确认后,可以打印出来,每种文档在系统中都有模板,并可以在系统维护功能模块中修改,本模块根据用户权限情况提供各种相应文档的打印功能。对于图形,对打印权限进行严格控制。只有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有权打印图形。

每个用户有不同的用户权限值,从而拥有相应权限,用户权限定义见表1。

3.3信息查询模块

3.3.1按图形查询

能够根据点、矩形、园、多边形、折线、缓冲、缓冲区等查询方式,查询办址点属性、界址线属性和其他相关的图形属性,同时可以查询得到相联系的属性数据库中的所有信息(包括历史信息)。本模块功能只提供给国土资源管理局和相关政府领导。

3.3.2按属性查询

可以根据土地证号、宗地号、权利人、发证时间、权属性质、街坊、所在图幅等进行查询,支持任意条件的SQL自定义查询,从而获得相关的所有信息(包括空间数据库中的信息和历史信息)。

3.4统计分析模块

本模块对已确认的档案数据按照统计条件和统计内容进行二维或三维组合,形成各种统计方式,然后根据相应统计方式调用符合规定的统计台帐进行分析,生成相应的饼图和直方图,并可以打印输出。系统使用的统计条件和统计内容如下:

统计条件:年度、单位性质、街道代码、街坊代码,土地用途,登记类型、权属性质、使用权类型;

统计内容:登记宗地数、登记宗地面积、建筑占地面积、抵押宗地数、抵押宗地面积、抵押金、注销宗地数、注销宗地面积、法院查封宗地面积、辖区土地分类面积统计。

3.5数据输入模块

包括:空间数据输入,提供外部数据接口,方便地将其转换生成宗地图和地籍图,并可以对已有的宗地图进行编辑,如移动界址点、宗地合并与分割等。属性数据输入提供标签页面形式,可以成批输入宗地属性,如输入土地登记申请表、地籍调查表、审批表、登记卡、归户卡等中记录的与宗地相关且应存储的属性数据。对于始输入的数据,可能出现收件表、地籍调查审批表、土地登记表等资料不齐全的情况,对于残缺表,根据一定的规则命名,保证编号是唯一的,然后输入档案管理表中。在土地使用证书表的输入中,要提供有临时用地证书表号的临时用地面积的输入(如果有临时用地)。

3.6系统维护模块

系统维护主要由用户权限管理、地籍档案管理、地籍数据库维护、文档模板管理等几个部分组成。

(1)用户权限管理。

系统根据用户名和密码来核定用户的角色,从而决定用户的权限,同时也就决定了用户在系统中的行为。同一角色的用户可以有多个,每个用户只能改变自己的密码,系统维护员在用户权限管理模块中可以添加用户、删除用户、改变用户权限等。

(2)地籍档案管理。

地籍档案管理模块主要是根据用户提供的地籍号得到相关所有文档的编号(收件号、地籍调查表号、审批表号、各种土地证号,登记卡编号等),以便于地籍档案管理。这个模块是辅助地籍档案的管理,不能代替实际的地籍档案管理。

(3)地籍数据库维护。

地籍数据库维护主要是对地籍数据库进行备份、还原、完整性的检查。备份还原主要是对以往年份的数据进行普通备份还原和对已经作废地籍号的相应数据进行减盘备份、增量还原。数据库的完整性检查,从而提示用户进行适当更正。

(4)系统模板管理。

本模块由收件资料清单管理和文档模板构成。文档模板管理可以在地籍管理的各种表、卡、证格式发生变化时对它们的模板进行修改。资料清单模板管理可以对现有业务功能的收件资料清单进行修改,也可以增加业务功能和其对应的收件资料清单。

3.7上报接收模块

由于土地划拨、出让或租赁等都需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图纸和相关表格,此模块提供将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生成的数据存储成电子文件形式,可以通过软盘或者其他介质存储传输。

3.8系统帮助模块

本模块主要为使用者提供系统的使用指南,通过帮助,使操作者可以学会如何操作本系统。

参考文献

[1]陆红生.土地管理学总论[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宋拥军,刘保东.“3S”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应用的现状及趋势[J].山东国土资源,2005,(9).

[3]刘耀林等.土地信息系统[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免费论文网https://www.doczj.com/doc/c69614835.html,)

[地籍管理学复习题]

[地籍管理学复习题] 地籍管理学复习题(课程代码 272326)一、单项选 择题 1.被称为现代地籍的是( A ) A.多用途地籍 B.产权地 籍 C.税收地籍 D.日常地籍 2. 在地类调绘中,地形图上耕 地、园地的最小图斑面积是( B ) A.4mm2 B.6mm2 C.8mm2 D.10mm2 3. 权属调查的基本单位是( C ) A.地块 B.图斑 C.宗地 D.村 4. SPOT全色影像为( B )米的 分辨率? A.5米 B.10米 C.15米 D.20米 5. 土地 承包经营期限为( A )年? A.30年 B.40年 C.50年 D.70年 6.( A )是地籍档案管理的起点,是地籍档案管理的首 要环节。 A.档案收集 B.地籍档案的整理 C.地籍档案的分类 D. 地籍档案的立卷 7.下列不可以作为我国土地登记土地权利主体的是 ( C ) A.国有土地使用者 B.集体土地所有者 C村委会 D.他项权利者 8.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始于( C )。 A.2003 B.2005 C.2007 D.2009 9.根据《土地 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下列用地中不属于耕地的是: ( D )。 A.水田 B.水浇地 C.旱地 D.田坎 10.下列方

法中不属于地籍测量常用方法的是:( D )。 A.解析法 B.部分解析法 C.图解勘丈法 D.求积仪法 11.( D )是地籍调查的核心。 A.土地面积调查 B.土地利用现状调查 C.地籍测量 D. 权属调查 12.下列不属于地籍按功能分类的是( B ) A.多用途地籍 B.常规地籍 C.税收地籍 D. 产权地籍 13.根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城镇村及工矿用地最小上图图斑面积为( A )。 A.4.0mm2 B.6.0mm2 C.8.0mm2 D.12.0mm2; 14.土地自然分类系统又称为( B ) A.土地生产潜力体系 B.土地类型分类体系 C.土地评价分类体系 D.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15. 地籍档案保管中凡在( C )内具有考查、利用、凭证作用的为长期保存。 A.15年内 B.16年—30年 C.16年—50年 D.16年—60年 16. SPOT全色影像为( B )米的分辨率? A.5米 B.10米 C.15米 D.20米 17. 下列( C )方式需要进行变更登记 A.土地征用 B.企业兼并 C.土地使用权转让 D.依法继承土地使用权 18. 下列不属于地籍图内容的是:( A )。 A.单位盖章 B.图廓线 C.坐标注记 D.图廓外比例尺的注记 19.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土地登记方面的首部法律文件( B )。

最新地籍测量试题及答案

地籍测量试题及答案

2008-20009地籍测量学考试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现代地籍------是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用数据、表册和图文等形式表示。 2、使用面积------指住宅各层平面中直接供住户生活使用的净面积之和。 3、宗地------是指由权属界线封闭的独立权属地段,它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辩认出确定的利用类别、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4、界址点------是指界址线或边界线的空间或属性的转折点,是确定宗地地理位置的依据,是量算宗地面积的基础数据。 5、共有面积------共有面积由两部分组成:即应分摊的共有面积和不应分摊的共有积。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历史上的第一本地籍簿册就是初始地籍。(×) 2.一栋楼房每层分别为不同的单位使用,可划为独立宗地。(×)3.华南农业大学第三教学大楼土地利用分类号属于242。(√)4.我国目前土地及其房产权属均有3种形式,即全民、集体、私有。 (×) 5.经国家国土部门批准征用的土地叫划拨用地,一般无偿使用。 (×) 6.某公司商用写字楼获取的土地使用权最高年限为70年。 (×) 7.地籍图根控制点的精度与地籍图的比例尺无 关。(√) 8.目前,1980年西安坐标系和WGS-84坐标系均为参心坐标系。 (×) 9.在天河城地段测量地籍图时应该选择小比例尺测 图。(×) 10.商品房的阳台都按水平投影的一半计算建筑面 积。(×)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现代)地籍测量有哪些工作内容? 答:(1)进行地籍控制测量 (2)测定行政区划界线、土地权属界线及其界址点坐标 (3)测绘各种地籍图,测算地块和宗地的面积 (4)成果检查验收 (5)地籍成果汇编 2、什么是土地权属?请说明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的区别。 答:土地权属指按土地法所规定的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归属。 土地使用权与土地所有权的区别: 土地使用权是土地使用者依法对土地享有利用和取得收益的权利。

地籍管理

地籍管理复习资料 1、地籍:是指国家为一定目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权属、数量、质量、地价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图、簿、册。 2、地籍的分类: (1)按地籍的主要功能的变化分类:①税收地籍②产权地籍③多用途地籍 (2)按地籍开展的先后时序分类:①初始地籍②日常地籍 (3)按地籍开展范围和对象特征分类:①城镇地籍②农村地籍 (4)按地籍手段和成果形式分类:①常规地籍②数字地籍 3、初始地籍:初始地籍是指一种地籍制度确立后,由于缺少该制度下的地籍资料,而就某个行政辖区全部土地开展的一次基础性的全面的调查、记载、整理等,从而建立起的地籍。 4、地籍管理:指国家为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经济状况并建立地籍图、簿、册等而实行的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工作措施。 5、地籍管理的性质:(1)、鲜明的阶级性。(2)、基础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措施的法律规范性。(4)、行政的权威性和保障性。 6、地籍管理的任务:总任务是全面、具体掌握地籍信息、不断更新地籍信息,及时、准确、系统地提供服务,并不懈地改革创新,建设功能齐全、制度健全、业务规范、手段先进的、完整的地籍管理工作体系。具体任务是:(1)广泛深入掌握土地资源和土地资产的家底,由数量和分布向质量甚至更全面的方向发展,形成一体化土地资源家底资料。(2)土地资源和资产的分配现状、流转管理及态势分析。包括城镇土地和农村土地。(3)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更新充实调查资料,持续开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推动地籍管理工作向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发展。努力实现土地登记城乡一体化。(4)推动土地调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将土地自然性状、土地社会经济状况及土地利用其他环境条件与土地自身基本的调查相互融为一体;对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组织深入细致的专项调查,为土地利用决策和规划提供基础;将土地调查向多用途地籍需要的方向发展。(5)加快地籍工作现代化手段应用步伐,并努力向商业化、普及化方向发展。(6)建立健全必要的管理制度以及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制度,健全机构,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地籍管理的社会公信度和公示性,提高地籍资料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 7、地籍管理的内容:①土地调查:以县为单位,查清土地的存在、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状况而进行的调查。可分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条件调查和地籍调查。②土地分等定级:以土地分类和土地条件调查为基础,对土地质量指标的综合分析和土地质量水准的相对评价。③土地登记:指将法律认可的土地权属状况登载于专用的簿册上的过程。④土地统计:国家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进行调查、汇总、统计分析和提供土地统计资料的工作制度。⑤地籍档案管理。 8、地籍管理的基本原则:(1)统一管理的原则。(2)保证地籍管理的连贯、系统、完整。(3)地籍资料的可靠、衔接、精确。(4)地籍成果简便实用。 9、地籍管理的手段:(1)行政法律手段,如法规、规程。(2)测绘手段,如地籍测量(3)图簿册手段,如土地利用现状图、评价图、土地级别总图、土地统计表、土地证书、土地统计台帐等。(4)计算机手段,如地籍管理信息系统、3S技术应用。 10、社会主义地籍管理的产生和发展:(选择题):(1)革命根据地的地籍管理。1928年12月在井冈山颁布了《井冈山土地法》,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土地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2)土地改革和合作化时期的地籍管理。这个时期是从1949年到1957年,主要是配合解决土地权属问题。期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1950年)、《城市郊区土地改革条例》(1950)、《农业税查田定产工作实施纲要》(1951

土地管理学总论

第一节人本管理原理 1.人本管理的概念 土地管理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为实现预定目标,对土地利用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地的关系施加影响的过程。整个管理过程包括管理者、被管理者和管理环境三个要素。 人本原理,就是一切管理,包括土地管理,应该将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以做好人的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 2.行为原理 管理学所指的行为,是指人们由意识所支配的、具有内在动机的、有意义的行动。行为是人们思想、感情、动机、思维能力等因素的综合反映。 一般情况下,人的行为是受人的动机支配的,人的动机又是由人的需要决定的,这就是人的行为规律。 根据人的行为规律来进行管理,这就是管理的行为原理。 需要是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和欲望,它包括人的基本生理需要和各种高层次的人生需要。马斯洛5种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通常,需要分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三种。 世界观是调节人们需要的重要因素,通过世界观的调节,就构成人们的思想,思想则支配人们的行为。 动机是指人自觉追求一定目的的自觉愿望或意图,是人的行为的内在原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推动和维持人的定向活动的主观心理倾向和心理要求。 行为的动机常常是多个,从而形成动机结构,其中,决定人的行为最强有力的动机称为优势动机。优势动机不是固定不变的。 3.动力原理

管理需要动力,有了动力才能推动管理,这就是所谓的管理动力原理。 动力通常分为物质动力、精神动力和竞争动力三种。 物质动力:物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的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因此物质动力是根本的动力。 精神动力:精神动力是产生于追求精神上、心理上、事业上得到满足的内在动力。精神动力是比物质动力更高层次的动力。 竞争动力:竞争动力产生于竞争各方表现出来的差距,当竞争一方发现差距后,就会产生一种驱动力,促使人们奋发图强,急起直追,改变落后状态。竞争动力产生于公平的竞争环境。 期望理论:一种行为的倾向的强度取决于个体对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的期望强度以及这种期望对行为者的吸引力。公式:激励力=预期价值×期望概率。要注重差别化奖励的激励效果。 第二节系统管理原理 1.系统管理的概念 任何管理都是对一个系统的管理,同时,管理本身也是一个可控系统。 系统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部分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如何使整个系统达到最优化,称系统分析。系统分析应用的科学技术是系统工程,系统分析的指导思想是系统理论。 在现代管理中,管理的对象总是处在各个不同层次的系统中,它们既在自己的系统之内,又与其他系统发生联系,同时还处在一个更大的系统范围之内。为了实现最优化管理,必须进行系统分析,这就是管理的系统原理。 要贯彻系统原理,必须把握住系统的目的性、整体性和层次性三个环节。

(整理)地籍管理学试题1.

(一)判断题 1.在地籍管理中形成的野外调查、测量或勘丈的记录,计算数据和成果检查验收、技术鉴定材料,以及土地权属调查、台账、证明文据、协议书、原由书、仲裁书和存根等,都要整理归档。() 2.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土地自然要素的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 3.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等各种数据进行的科学调查,是地籍管理的基础。() 4.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5.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项内容。() 6.我国土地登记的分区主要是按自然区划分管辖区的。() 7.土地登记按其不同特点可以分为初始土地登记和日常土地登记两种形式。() 8.土地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于土地的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9.变更土地登记的连续性是由于一宗地的变更,会涉及周围众多宗地的变化,当一宗地进行变更登记时,相邻宗地土地登记资料中的四至说明等相关内容必须随之变更。() 10.土地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宗地位置、界线、权属和使用状况等调查。() 11.村庄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集体单位用地和个人的宅基地均拥有相应的集体土地所有权。() 12.土地登记只对国有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登记。() 13.土地登记的审核批准,是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根据登记人员的调查结果和审核意见,决定对申请登记的土地产权是否准予登记的法律程序。() 14.地籍资料是地籍档案的前身和来源,地籍档案是地籍资料的归宿。() 15.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地籍档案同其他土地管理档案一起应分别由国务院和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在业务上受国家和地方县级以上同级档案主管部门的指导。() 16.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第16条的规定,地籍档案与其他各类土地管理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存、长期保存和短期保存三种。() 17.地籍档案的鉴定工作就是对地籍档案的保存价值的鉴定。() 18.地籍档案标准化的内容包括地籍资料的标准化和案卷组织的标准化两方面的内容。() 19、我国个人不能取得土地所有权。(√ ) 20、土地使用权抵押时,在抵押期间的地上新增建构筑物也随之抵押。( ×) 21、地籍管理是指国家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经济状况和建立地籍图簿册而实行的一系列工作措施体系。( √) 22、土地登记可分为变更登记和总登记。(× ) 23、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土地权属争议案件的调查和调解工作,对需要依法作出决定的,报上级人民政府作出处理决定。(× ) 24、地籍最早是为征税而建立的一种田赋清册或簿册。(√ ) 25、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小组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仍为集体所有。(× ) 26、土地初始登记的通告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发布。( ×) 27、国有土地可以依法确定给全民所有制单位或集体所有制单位使用。(√ )

地籍与地籍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1班叶丽丽11250811135 地籍与地籍管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他们在土地管理中有什么作用? 答:地籍概念:是国家为一定目的,记载土地的权属、界址、数量、质量(等级)和用途(地类)等基本状况的图簿册。 地籍的特点:空间性、公信性、精确性、和连续性等特点。谈谈空间性和连续性,地籍的空间性是由土地的空间特点所决定的;土地的坐落必须与空间位置、界线相联系,地界的变动,必然带来土地使用面积的改变;同时土地的数量、质量都具有空间分布的特点。地籍资料的连续性说明地籍信息不是静态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土地利用与权属的频繁变更,都会使地籍数据失实,必须经常更新,以保持资料记载和数据统计的连续性,否则难以反映地籍信息的现势性。 地籍的分类:⑴按发展阶段地籍所起的作用不同划分,地籍可区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 ⑵按地籍的特点和任务不同,分为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 ⑶按地域和城乡土地的不同特点,可划分为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⑷按地籍行政管理的层次不同,分为国家地籍和基层地籍。 地籍管理的概念:国家为获得地籍信息,科学管理土地而采取的以土地调查(含测量)、土地分等定级、估价、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措施。 地籍管理的分类:按地籍工作任务和进行时间的不同可区分为初始地籍工作和经常地籍工作。 地籍的任务:为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土地的合法开发、;利用,编制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有关土地自然、经济、法规方面的信息。 地籍管理的原则:⑴地籍管理必须按国家规定的统一制度进行 ⑵保证地籍资料的可靠性和精确性 ⑶保证地籍工作的连续性 ⑷保证地籍资料的完整性 地籍管理的内容:土地调查、土地分等定级、土地登记、地籍档案管理。 两者之间的联系:①为了建立地籍,设置地籍簿和地籍图,需要收集、记载、定期更新地籍信息。为此,就要开展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登记、统计等一系列工作。②土地面积、用途、利用状况等都在发生变化,土地的权属也会发生转移,因此地籍管理工作必须跟踪土地的变化,采集变更的现势资料,以保持地籍的连续、系统、和完整。③根据地籍连续性的特点,地籍管理的基本文件应该是有关土地数量、质量和权属等状况的连续记载资料。④为了保证地籍资料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地籍管理的工作项目及其文件的格式、要求等应保持相对的稳定,不要过于频繁的改动。⑤地籍管理制度的稳定性是保持地籍资料连贯性和系统性的重要保证条件。 两者之间的区别:①研究对象不同,地籍是课税对象的登记清册,而且还包括了土地产权登记、土地分类面积统计和土地等级、地价 等内容的登记簿册。②侧重点不同,地籍不仅仍在发挥着税收职能和职能,而且随着社会不如多用途地籍时代,地籍将侧重于为合理利用土地服务;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地籍管理必须为一定的土地制度服务,并不断根据阶级统治的

土地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土地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土管一班董浩20105836 【摘要】土地资源管理是指国家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技术方法,为提高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维护在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土地所有制,调整土地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而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等综合性活动。本文从我国土地利用的现在出发,阐述现阶段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概况,土地的特点以及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论述土地资源管理的客观必要性,探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科学发展观。实现正确处理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与保护土地资源的关系,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努力盘活土地存量,强化节约利用土地,深化改革,健全法制,统筹兼顾,标本兼治,进一步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目标。 【关键词】土地利用,现状,问题,土地管理必要性,可持续发展。 【正文】 引言:土地是我们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为适应工矿业、交通运输业、农林牧副渔业、城镇村庄等的迅速发展,就必须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土地以及相应的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作保证。然而,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土地具有不可再生性,地理位置固定性,数量有限性,不可替代性,利用长久性等自然属性。国民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善,都是与土地的合理利用、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人口的剧增,各项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耕地的锐减,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人口、土地、建设、粮食、环境成为举世瞩目的问题。如何协调好五者的关系,使之朝着预定的目标,顺利地发展,是社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这就要求将土地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展开系统的、卓有成效的研究,促进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我国土地利用的现状 根据我国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截至2006年底全国耕地面积为12186万hm^2(18.27亿亩),人均耕地只有927m^2(1.39亩)。全国31个省(区、市)的土地调查面积中,农用地面积98.58亿亩,占69.1%。建设用地4.85亿亩,占3.4%。未利用地39.17亿亩,占27.5%。2006年全国建设占用耕地387.8万亩,其中当年建设占用耕地251.0万亩,比“十五”年均建设占用耕地减少24%,往年未变更上报的建设占用耕地136.8万亩;灾毁耕地53.8万亩;生态退耕509.1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60.3万亩。上述四项加起来,2006年全国共减少耕地1011.0万亩。 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550.8万亩。补充耕地与减少耕地相抵,全国耕地面积比上年度末净减少460.2万亩,现为18.27亿亩,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39亩。 我国土地资源的有如下特点: 山地多,平原少。山地约占33%,高原占26%,丘陵占10%,盆地和平原分别占19%和12%。土地总量大,但人均小。我国土地总面积占世界1/15,人均面积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9%。为此,我国专家建议将我国地大物博的说法从中小学课本中去掉,以突出我国(土地)资源不均衡的特点。 人均耕地少。我国人均低于1亩耕地的省份有9个,人均低于0.8亩的县有700个,形势严峻,不容乐观。 水土资源不协调。如长江流域以南水资源有80%,耕地却只有38%。 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耕地面积减少过快。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透露,目前,中国耕地面积约为18.26亿亩,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1.23亿亩,保护耕地的压力不断增大。鉴于耕地保护的严峻形

地籍测量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现代地籍:指由国家监管的,以土地权属为核心、以地块为基础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现状等土地基本信息的集合, 用数据、表册和图文等形式表示。 2、土地所有权:指土地所有者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他所拥有的土地享有的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包括与土地相连的生产物、建筑 物的占有、支配、使用的权利。 3、土地使用权:依法对一定的土地加以利用和取得收益的权利。 4、宗地:宗地是指权利上具有同一性的地块,即同一土地权利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 指由权属界线封闭的独立权属地段,它具有固定的位置和明确的权利边界,并可同时辩认出确定的利用类别、质量和时态等土地基本要素。 5、地块: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位。 6、图斑:地权属界、线状地物、地类界等分割而成的封闭地块为一个图斑。 7、丘:指地表上一块有界空间的地块,相当于地基调查时的宗地。 8、土地权属:土地的所有权和和使用权简称为土地权属。 9、界址点:指界址线或边界线的空间或属性的转折点,是确定宗地地理位置的依据,是量算宗地面积的基础数据。 10、房屋使用面积:指房屋内全部可供使用的空间面积,按房屋的内墙面水平投影计算。 二、填空题: 1、不管是初始的还是日常的地籍调查工作的内容都是包括:土地权属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等级调查和房产调查调查等。 2、目前我国土地使用权形式有国家土地、集体土地使用权和个人土地使用权。 3、土地权属的确认方式为:文件确认、惯用确认、协商确认和仲裁确认 4、按地籍的用途划分,地籍可分为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 5、土地分等定级的主要依据是土地的两种属性即土地的自然及社会经济属性。 6、选择地籍图比例尺的原则是繁华程度、建设密度和细部粗度。 7、地籍管理的核心是加强对土地的权属调查的管理。 8、国家建设所征用的集体所有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 9、国家法律规定在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规定为:住宅用地为70年;工业用地为50年;商业用地40年 10、房产图可分为:分幅平面图、分宗房产、和分户房产平面图。 11、成套房屋的套内建筑面积是由使用面积、墙体面积、阳台面积三部分组成。 12、我国现阶段运用较多的地籍分类体系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即土地自然分类体系、土地评价分类体系和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13、界址点坐标的精度可根据测区土地经济价值和界址点的重要程度加以选择。 14、根据《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规程》规定,土地利用现状图最小图斑面积,居民点为4mm2;耕地、原田地为6mm2、林地、牧草地、未利用地为 15mm2。 15、实地测定界址点坐标的方法有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交会法和内外分点法。 16、地籍调查按调查的时间和任务的不同可分为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 17、地籍的管理中心是加强对土地的权属管理。 18、变更地籍测量精度应不低于变更前的地籍测量精度。 19、土地权属调查成果具有法律效力,因此应由政府领导,土地管理部门组织实施。 20、房产所有制的类型分为国有房产、集体所有制、私有房产以及涉外房产。 21、城镇土地分等定级方法目前为多因素综合评定法、级差收益测定法低价分区定级 22、土地分类的基本单元为地块。 23、评介地籍调查资料质量的主要标准有完整性、真实性、现势行性、精度 24、地籍图按符号与比例尺的关系划分可分为:依比例尺号、半依比例尺、不依比例尺和说明注记。 25、地籍测量与普通地形测量相比较,不需要测量的是等高线。 三、单项选择题 1、土地权属的法律凭证是( A ) A、土地证书 B、宗地图 C、土地合同 D、宗地草图 2、不属于土地权属变更的是( D ) A、土地使用权出让 B、依法继承土地使用权 C、土地使用权转让 D、土地使用权出租 3、按土地的地貌特征分类可将土地分为平原、丘陵、山地、高地,这属于下列哪一种土地分类系统( A ) A、土地自然分类系统 B、土地评价分类系统 C、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D、土地使用分类系统 4、土地权属调查的基本单位( A )A、街道B、地块C、宗地D、图斑 5、一般在地籍图上不用注记的地籍号是( A ) A、区县编号 B、街道号 C、街坊号 D、宗地号 6、基本地籍图分幅编号按图幅( C )坐标数编号。 A、东北角 B、东南角 C、西南角 D、西北角 7、变更地籍测量的精度应( C )变更前的地籍测量精度。 A、低于 B、等于 C、不低于 D、不高于 8、地籍测量是指在( D )的基础上,测定宗地的界址点位置,计算面积并绘制地籍图与宗地图。 A、土地登记申请 B、土地登记发证 C、土地权属审批 D、土地权属调查 9、变更地籍调查时,界址发生变化的宗地应按要求( A )宗地草图。 A、在实地丈量 B、依据地籍图修改 C、在室内修改 D、依据宗地图修改

地籍

1.地籍:依据法律规范,对宗地的土地权属,位置,界址,数量,质量以及利用状况进行 调查,并将所获状况记载在案的信息集及其载体,其核心意义在于反应土地权利之归属。 2.地籍的分类:1.按地籍的主要功能的变化分类: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多用途地籍。2. 按地籍开展的先后时序分类: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3.按地籍开展范围和对象特征分类: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4,.按地籍手段和成果形式分类:常规地籍和数字地籍 3.地籍管理:针对地籍的建立建设和提供应用所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措施。 4.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1.土地调查。2.土地分等定级。3.土地登记。4.土地统计。 5.地籍 档案管理。 5.什么是土地分类标志:在判别过程中,用以辨别事物的具体指标,就是事物间施以归并 和划类的指标。 6.土地分类体系:(1)土地自然分类体系。(2)土地评价分类体系。(3)土地利用分类体 系。 7.外业调查的内容:(1)地类图斑的调绘。(2)各种界线的调绘。(3)线状地物的调绘。(4) 零星地物的调绘。(5)工作底图上无法标定的地物的补测。 8.外业调绘的内容:1.基本方法。2.地类图斑的调绘。3.行政区域界线和权属界线的调绘。 4.线状地物的调绘。 5.零星地物的调绘。6基本农田的调绘。 9.土地面积量算的原则:图幅为基本控制,分幅进行量算,按面积比例进行平差,自下而 上逐级汇总。 10.地籍调查:遵照国家法律规定,通过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的方法,查清每一宗土地及其 附着物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质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并以图,簿表示,为土地登记,核发证书提供依据的调查工作。 11.地籍调查的类型:1.根据地籍调查时期和任务不同,分为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 调查。2. 根据地籍调查区域范围和功能不同,分为城镇地籍调查和农村地籍调查。 12.地籍调查的内容:1.由于建立地籍的目的,地籍制度的不同,地籍调查的内容也不尽相 同:不仅要调查土地权属状况,还要调查土地等级和土地用途等状况。2. 根据地籍调查的目的和地籍管理的实际需要,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是调查的主要内容。 13.初始地籍调查的基本程序:1.准备工作----(1)组织准备。(2)收集资料。(3)踏勘设 计。(4)制定调查计划。(5)宣传教育。 2.权属调查------(1)宗地权属状况调查。(2)确界,设置界标。(3)绘制宗地草图。(4)填写地籍调查表。3.地籍测量-----(1)地籍控制测量。(2)界址点测定。(3)地籍图测绘。(4)制作宗地图。(5)面积量算。5.资料整理-----(1)技术总结(2)工作报告。6.检查验收 14.宗地:有权属界线所封闭的独立权属地段。 15.宗地划分的基本原理:(1)由一个权属单位所有或使用的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划分为一 宗地,称为独立宗;(2)如果同一个权属主所有或使用不相连的两块以上的土地,册划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宗地;(3)如果一个地块由若干个权属主共同所有或使用,实地又难以划分清楚各权属主的用地范围,划为一宗地,称共有宗或组合宗;(4)对一个权属主拥有的相连成片的用地范围,如果用地范围过大,或土地权属来源不同,或土地利用状况相差太大,或楼层数相差太大,或存在建成区域为建成区,或用地价款不同,或使用年限不同等情况,可划分成若干宗地。 16.界址:两邻宗地之间的分界线。 17.绘制宗地草图的内容:(1)本宗地号和门牌号,权属主名称和相邻宗地的宗地号,门 牌号,权属主名称;(2)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序号及界址线,宗地内地物及宗地外紧靠界址点线的地物等;(3)戒指边长,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的相关几何距离和条件距离; (4)确定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边长方位所必须的建筑物或构筑物;(5)指北针和概

土地管理学课后题解

第二章土地管理原理 1、如何正确运用土地管理原理管理好土地? 答:土地管理工作的质量,首先取决于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对实现管理目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相互间的紧密合作。在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根据人的行为规律进行管理。同时还需要由动力来推动管理。要达到管理目标,必须掌握控制人的行为,这就需要了解人们的需要和动机,以便及时调节人们的行为。任何一个管理都是对一个系统的管理,同时管理本身也是一个可控系统。为了实现优化管理,一方面,必须充分了解和掌握被管理系统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还要掌握系统本身的共性与特性。要贯彻系统原理,必须把握住系统的目的性、整体性和层次性三个环节。在土地管理系统中,被管理的对象——土地关系与土地利用始终处在动态变化之中,管理系统本身也随着管理目标、管理对象、外部环境的发展、变化而变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备考资料历年真题考试心得模拟试题化。所以,早管理系统中,要加强信息工作,随时掌握事物的动态变化,使管理决策不断适应变化了的情况,运用动态动态原理,提高管理工作的效应。管理是为了获得效益。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将三者统一起来就需要通过管理,是整体内部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产生促进作用,以使整体取得最佳效益。任何一个系统都是有规律的,要使管理具有效益,必须充分了解构成整体的各组成部分相互间的作用及其对整体的作用。 第三章复习思考题 1、如何正确地设置土地管理的宏观、中观、微观目标? 答:宏观土地管理目标指全国的土地管理总目标,它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特点。宏观土地管理目标的制定,要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宏观目标为依据,并与之相协调。中观土地管理目标指地区的土地管理目标。中观土地管理目标的制定,既要与全国土地管理总目标相衔接,为其实现提供保证,又要结合本地区特点,提出具有本地区特色、切实可行的目标。微观土地管理目标是指县级土地管理目标。各个分目标要与县土地管理目标相结合,各个目标尽可能数量化,便于考核。土地管理目标应具有先进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我国土地管理的宏观目标应是确保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切实保护耕地,不断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和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使有限的土地持续的满足人们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达到土地供求的持续平衡。 3、结合土地管理实际工作,描述土地管理的一般过程,并提出建议。

地籍管理作业整理

第一章:地籍管理总论一、什么是地籍?什么是地籍管理? 答:地籍是指国家为了一定目的,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权属、数量、质量、地价和用途等基本状况的图、簿、册。 (依照法律规范,对每宗地的土地权属、位置、界址、数量、质量以及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包括测绘),并将所获状况记载在案(成图、成卡、簿册、文件及库及法律证书)的信息集及其载体,其核心意义在于反映土地权利之归属。) 地籍管理是指国家为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经济状况并建立地籍图、簿、册而实行的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地籍档案和地籍管理信息系统等工作措施。 二、地籍分类有几种?他们之间有什么实质性的区别?(写其中两点就行)答:1、按地籍的主要功能的变化分类:税收地籍、产权地籍和多用途地籍。 2、按地籍开展的先后时序分类:初始地籍和日常地籍。 3、按地籍开展范围和对象特征分类:城镇地籍和农村地籍。 4、按地籍手段和成果形式分类:常规地籍和数字地籍。 5、按行政管理层次分类:国家地籍和基层地籍。 三、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有几项?是什么? 答:1、土地调查:土地调查是以查清土地的存在、土地权属、土地利用状况而进行的调查。 2、土地分等定级:土地分等定级是对土地质量进行评估的一种方式,是地籍管理的工作内容之一。它是以土地利用分类和土地条件调查为基础,对土地质量指标的综合分析,对土地质量水准的相对评价。 3、土地登记:土地登记是将法律认可的土地权属状况登载于专用的薄册上。实质上是国家用以确认土地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及他项土地权利的一项法律措施。 4、土地统计:土地统计是国家对土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利用和权属状况进行统计调查、汇总、分析和提供土地统计资料的工作制度。 5、地籍档案管理:地籍档案的管理是以地籍管理的历史记录、文件、图册为对象所进行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提供使用和编研等工作的总称。地籍档案管理是地籍管理工作的终端,也是地籍为社会提供服务的桥梁。 四、地籍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统一管理的原则2、保证地籍管理的连贯、系统、完整 3、地籍资料的可靠、衔接、精确 4、地籍成果简便实用 第二章土地分类 一.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土地分类体系有哪些?P33 答:(1)土地自然分类体系,亦称土地类型分类体系。主要依据土地自然属性的相同性和差异性进行土地的归并划类。常用地貌、土壤、植被作为具体标志,应.用其中的若干个标志或全部标志的综合作为归并划类的具体标志。 (2)土地评价分类体系,亦称土地生产潜力分类体系。主要依据某些评判尺度标志,如土地生产力水平、土地质量、土地生产潜力等的相同性和差异性进行土地的归并划类。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主要依据土地经济特性开展的土地分类。对此分类研究较多的是区域性土地资源特征及其合理利用、土地开发和适宜性评价等内容。 (3)土地利用分类体系。这种分类依据的通常是土地的综合特性指标(包括土

《土地管理基础》地籍管理模拟题

《土地管理基础》地籍管理模拟题 (一)判断题 1.在地籍管理中形成的野外调查、测量或勘丈的记录,计算数据和成果检查验收、技术鉴定材料,以及土地权属调查、台账、证明文据、协议书、原由书、仲裁书和存根等,都要整理归档。() 2.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土地自然要素的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 3.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等各种数据进行的科学调查,是地籍管理的基础。() 4.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5.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项内容。() 6.我国土地登记的分区主要是按自然区划分管辖区的。() 7.土地登记按其不同特点可以分为初始土地登记和日常土地登记两种形式。() 8.土地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于土地的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9.变更土地登记的连续性是由于一宗地的变更,会涉及周围众多宗地的变化,当一宗地进行变更登记时,相邻宗地土地登记资料中的四至说明等相关内容必须随之变更。() 10.土地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宗地位置、界线、权属和使

用状况等调查。() 11.村庄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集体单位用地和个人的宅基地均拥有相应的集体土地所有权。() 12.土地登记只对国有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登记。() 13.土地登记的审核批准,是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根据登记人员的调查结果和审核意见,决定对申请登记的土地产权是否准予登记的法律程序。() 14.地籍资料是地籍档案的前身和来源,地籍档案是地籍资料的归宿。() 15.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地籍档案同其他土地管理档案一起应分别由国务院和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在业务上受国家和地方县级以上同级档案主管部门的指导。() 16.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第16条的规定,地籍档案与其他各类土地管理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保存、长期保存和短期保存三种。() 17.地籍档案的鉴定工作就是对地籍档案的保存价值的鉴定。() 18.地籍档案标准化的内容包括地籍资料的标准化和案卷组织的标准化两方面的内容。() 。>

学习土地管理法心得体会

学习土地管理法心得体会 土地是民生所系,万物之源。国土资源不仅是经济建设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更是维护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调控手段,是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重要的保障条件。国土资源问题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宏观战略,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我国是一个土地大国,幅员广大、地域辽阔,但我国并非一个土地强国,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中国耕地面积只有18.51亿亩,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近7年来,全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占全国耕地总量的5%以上。其中,生态退耕62%,农业结构调整18%,建设占用14%,灾害损毁6%。由于人口分布不平衡,我国至少有1/3的省市人均耕地不足1.05亩,有666个县低于联合国制定的0.75亩的警戒线,463个县低于人均0.45亩的危险线。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核心是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重要内涵即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这是基本国情。特别是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生态环境的形势十分严峻。高度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生存与长远发展的大计。

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土地。而要保护土地,我们就必须要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下简称《土地法》),因为它是我国土地政策的集中表现,是土地利用和保护的根本法律保障。作为基层维稳部门,我们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和为基层党委、政府提供法律服务的功能,这些功能决定了我们有必要学习好《土地法》,了解我国的土地政策,掌握土地利用和保护的具体制度。今年也正值我国土地法制定20周年,因此,加强对《土地法》的学习和宣传意义重大。 《土地法》的第一章总则部分明确规定了我国的基本土地制度和政策。《土地法》第一条就开宗明义地指出我国的基本土地政策,即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土地法》第三条进一步强调,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全面规划,严格管理,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制止非法占用土地的行为。为了贯彻这一政策,《土地法》详细规定了土地管理和保护的具体制度、各级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责、违反土地管理和保护制度以及政府部门未能履行监督检查职责的法律责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土地管理和保护的法律体系。 一、坚持保护和保障相结合的原则,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 在《土地法》中最为强调的是对土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特别是对耕地的保护。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大力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坚持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也是实

地籍测量学试卷答案

变更地籍测量:是指在完成初始地籍调查与测量之后,为适应日常地籍工作的需要,为保持地籍资料的现势性而进行的土地及其附着物的权属、位置、数量、质量和利用状况的调查工作程序:(1)申请变更登记 (2)发送变更地籍调查通知书 (3)实地调查并测量权属宗地(4)修测地籍图 (5)用解析法计算或从图上量算权属变更面积 (6)申报批注 (7)填写土地证 初始地籍:是在某一时期内,对其行政管辖区内全部土地进行全面的调查后,最初建立的地籍图册。 城市土地使用权的确认方法(1)单位用地红线图 (2)地产使用证 (3)土地使用合同书和协议书(4)征(拨)地批准书和合同书(5)有偿使用合同书(协议书 (6)城市住宅地产的确权 初始土地登记的程序土地登记申请,审查,地籍调查,审核批准,注册登记、颁发证书 参考椭球:通常我们选择一个非常接近于大地体,又能用数学公式表达的旋转椭球来代替大地体 参心坐标系:以参考椭球为基准的坐标系。 产权地籍:地籍不但为征税服务,还承担了产权保护的功能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地表面上各种物体的几何形状及其空间位置的科学。 地心坐标系:以总地球椭球为基准的坐标系。 大地水准面和大地体:由于潮汐作用,海水面时高时低,取平均海水面代表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我们把平均海水面称作大地水准面 大地坐标系(地理坐标系):在球面上,地面点的位置通常用经、纬度表示,某点的经、纬度称为该点的地理坐标。 地物------ 地面上固定性的物体称为地物,分为自然地物和人工地物两类。 地块地块是可辨认出同类属性的最小土地单位 地籍:记载有关土地状况的薄册(含图件),也可形象地将地籍喻之为土地的户籍,是土地诸要素的隶属关系综合成统一体的总称。 地籍区:行政辖区内,以乡、街道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地籍区。 地籍子区:在地籍区内,以行政村、居委会或街坊界线为基础结合明显线性地物划分地籍子区。 地籍调查:是政府为取得土地权属和利用状况等基本地籍资料而组织的一项系统性社会调查工作。 地籍总调查:在一定时间内,对辖区内或者特定区域内土地进行的全面地籍调查。日常地籍调查因宗地设立、灭失、界址调整及其他地籍信息的变更而开展的地籍调查。 地籍测量:在土地权属调查的基础上,借助仪器,测量宗地的权属界线、界址位置、形状等,计算面积,绘制地籍图和宗地图,为土地登记提供依据。 地籍控制测量是根据界址点和地籍图的精度要求,视测区范围大小、测区内已有控制点的数量和等级等情况,按照测量的基本原则和精度要求,进行技术设计、选点、埋石、观测和数据处理等测量工作。 地籍管理:国家或地方政府为了掌管土地权属,行使国家土地所有权管理,掌握土地信息,保护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仲裁土地纠纷,研究有关土地政策而采取的行政、法律、经济和技术的综合措施体系。 地籍图—按特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采用专用符号,突出表现地籍要素的地图。

地籍管理试题及答案

《地籍管理》试题 一、判断题(在括号内打“√”或“×”每题1分,共18分) 1.在地籍管理中形成的野外调查、测量或勘丈的记录,计算数据和成果检查验收、技术鉴定材料,以及土地权属调查、台账、证明文据、协议书、原由书、仲裁书和存根等,都要整理归档。( ) 2.土地条件调查包括土地自然要素的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 ) 3.土地调查是对土地数量、质量、利用方式,权属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等各种数据进行的科学调查,是地籍管理的基础。( ) 4.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 5.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两项内容。( ) 6.我国土地登记的分区主要是按自然区划分管辖区的。( ) 7.土地登记按其不同特点可以分为初始土地登记和日常土地登记两种形式。( ) 8.土地登记是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将土地的权属关系、用途、面积、使用条件、等级、价格等情况记录于专门的簿册,以确定土地权属,加强政府对土地的有效管理,保护权利人对于土地的合法权益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 9.变更土地登记的连续性是由于一宗地的变更,会涉及周围众多宗地的变化,当一宗地进行变更登记时,相邻宗地土地登记资料中的四至说明等相关内容必须随之变更。( ) 10.土地权属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宗地位置、界线、权属和使用状况等调查。( ) 11.村庄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集体单位用地和个人的宅基地均拥有相应的集体土地所有权。( ) 12.土地登记只对国有土地所有权、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登记。( ) 13.土地登记的审核批准,是县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根据登记人员的调查结果和审核意见,决定对申请登记的土地产权是否准予登记的法律程序。( ) 14.地籍资料是地籍档案的前身和来源,地籍档案是地籍资料的归宿。( ) 15.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地籍档案同其他土地管理档案一起应分别由国务院和地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并在业务上受国家和地方县级以上同级档案主管部门的指导。( ) 16.根据《土地管理档案工作暂行规定》第16条的规定,地籍档案与其他各类土地管理档案的保管期限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