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气课程设计

电气课程设计

电气课程设计
电气课程设计

如果说拖泵是一个为人类社会建筑的重要工具,那么拖泵电控柜就是掌握其为我们工作的重要器具…拖泵电动60A电控柜是由三相开关、、空气开关、继电器、风扇、GPS、SYMC、电源、三箱采集板、交流接触器、断路器、电流互感器、四线电源接线板组成、这些小器件看似简单、同时它们组装到一起也并不起眼、可就是这些并不起眼的小不件组成了拖泵的灵魂—60A电动电控柜

电流互感器: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经济运行,必须对电力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视和测量。但一般的测量情况和保护装置不能直接接入一次高压设备,而需要讲一次系统的大电流按比例变换成小电流,供测量仪表和保护装置使用。在测量交变电流的大电流时,为便于二次仪表测量需要装换为比较统一的电流(我国规定电流互感器的二次额定为5A或1A),另外线路上的电压都比较高如直接测量是非常危险的。电流互感器就起到变流和电气隔离的作用。它是电力系统中测量仪表,继电保护等二次设备获取电气一次回路电流信息的传感器,电流互感器将高电流按比例装换成低电流,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接在一次系统,二次侧接在测量仪表、继电保护等。

电流互感器的原理:零序电流保护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流入电路中任一节点的复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在线路与电气设备正常的情况下,各相电流的矢量和等于零,因此,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绕组无信号输出,执行元件不动作。当发生接地故障时的各相电流的矢量和不为零,故障电流使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环形铁芯中产生磁通,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感应电压使执行元件动作,带动脱扣装置,切换供电网络,达到接地故障保护的目的。

作用:当电路中发生触电或漏电故障时,保护动作,切断电源。

使用:可在三相线路上各装一个电流互感器,或让三相导线一起穿过一零序电流互感器,也可在中性线N上安装一个零序电流互感器,利用其来检测三相的电流矢量和。

交流接触器是利用主接点来开闭电路,用辅助接点来导通控制回路。主接点一般是常开接点,而辅助接点常有两对常开接点和常闭接点,小型的接触器也经常作为中间继电器配合主电路使用。拖泵

电力电控柜60A主要使用S-N150三菱牌。

交流接触器的接点,由银钨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烧蚀性。交流接触器动作的动力源于交流通过带铁芯线圈产生的磁场,电磁铁芯由两个「山」字形的幼硅钢片叠成,其中一个固定铁芯,套有线圈,工作电压可多种选择。为了使磁力稳定,铁芯的吸合面加上短路环。交流接触器在失电后,依靠弹簧复位。另一半是活动铁芯,构造和固定铁芯一样,用以带动主接点和辅助接点的闭合断开。20安培以上的接触器加有灭弧罩,利用电路断开时产生的电磁力,快速拉断电弧,保护接点。接触器具可高频率操作,做为电源开启与切断控制时﹐最高操作频率可达每小时1200次。接触器的使用寿命很高﹐机械寿命通常为数百万次至一千万次,电寿命一般则为数十万次至数百万次。

交流接触器的作用:接触器是一种自动化的控制电器。接触器主要用于频繁接通或分断交、直流电路,具有控制容量大,可远距离操作,配合继电器可以实现定时操作,联锁控制,各种定量控制和失压及欠压保护,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其主要控制对象是电动机,也可用于控制其它电力负载,如电热器、照明、电焊机、电容器组等。交流接触器的主要作用是对大电流或负载进行自动控制,可实现远程控制。接触器是一种遥控电器.在机床电器自动控制中,用它来接通或断开正常工作状态下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它的作用和刀开关类似,它具有低电压释放保护功能,控制容量大,而且能远距离控制等优点,在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非常广泛。

断路器:断路器的工作原理就是灭弧原理.断路器一般由触头系统、灭弧系统、操作机构、脱扣器、外壳等构成。断路器的作用是切断和接通负荷电路,以及切断故障电路,防止事故扩大,保证安全运行。

当短路时,大电流(一般10至12倍)产生的磁场克服反力弹簧,脱扣器拉动操作机构动作,开关瞬时跳闸。当过载时,发热量加剧,电流变大,双金属片变形到一定程度推动机构动作(电流越大,动作时间越短)。三一拖泵电力电控柜60A主要采用175A三菱牌。

继电器当输入量(如电压、电流、温度等)达到规定值时,使被控制的输出电路导通或断开的电器。可分为电气量(如电流、电压、频率、功率等)继电器及非电气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继电器两大类。具有动作快、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体积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力保护、自动化、运动、遥控、测量和通信等装置中。作用:继电器是一种电子控制器件,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较小的电流去控制较大电流

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空气开关:空气开关也就是断路器,在电路中作接通、分断和承载额定工作电流,并能在线路和电动机发生过载、短路、欠压的情况下进行可靠的保护。断路器的动、静触头及触杆设计成平行状,利用短路产生的电动斥力使动、静触头断开,分断能力高,限流特性强。

短路时,静触头周围的芳香族绝缘物气化,起冷却灭弧作用,飞弧距离为零。断路器的灭弧室采用金属栅片结构,触头系统具有斥力限流机构,因此,断路器具有很高的分断能力和限流能力。

具有复式脱扣器。反时限动作是双金属片受热弯曲使脱扣器动作,瞬时动作是铁芯街铁机构带动脱扣器动作。脱扣方式有热动、电磁和复式脱扣3种。

EDA9033D三相电参数采集模块主要性能简介:EDA9033D模块是一智能型三相电参数数据综合采集模块;三表法准确测量三相三线制或三相四线制交流电路中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真有效值);总的及各单相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基波有功、谐波有功、基波无功;频率、正反向有功电度、正反向无功电度等电参数;并带2路开关量输入、2路继电器输出(可设置为报警输出)、2路有功电能脉冲输出及1路4~20mA模拟量输出;模块实时数据的更新周期40mS~1000mS可设置;数据与报警信息等可自动上传。其带扩展功能的9033DW型有3路温度测量功能,可测3路电缆的温度。其输入为三相电压(0~500V可选)、三相电流(0~20A,或20~1000A可选-EDA9033Dc型);通讯接口为RS-485或RS-232,MODBUS-RTU标准规约。EDA9033D模块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控制与测量系统及各种集散式/分布式电力监控系统。EDA9033D模块是一款性价比极高的智能电量变送器,他能替代过去的电流、电压、功率、功率因数、电量等一系列变送器及测量这些变送器标准输出信号的模入模块,可大大降低系统成本,方便现场布线,提高系统可靠性。其主要的功能与技术指标如下:1、输入信号:1.1三相交流50/60Hz 电压、电流;输入频率:45~75Hz;1.2电压量程(相电压):10V、60V、100V、250V、500V 等可选;1.3电流量程:1A、5A、10A、20A等可选;新增带外置电流互感器的EDA9033Dc型量程有:50A、100A、200A、300A、500A、1000A等1.4信号处理:16位A/D转换,6通道,每通道均以4KHz速率同步交流采样,模块实时数据(频率F除外)的更新周期可设置(40mS~1000mS,每步为10mS);1.5过载能力:1.4倍量程输入可正确测量。

第七节电源

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控制开关晶体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开关电源一般由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IC和开关器件(MOSFET、BJT等)构成。开关电源和线性电源相比,二者的成本都随着输出功率的增加而增长,但二者增长速率各异。线性电源成本在某一输出功率点上,反而高于开关电源。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使得开关电源技术在不断地创新,这一成本反转点日益向低输出电力端移动,这为开关电源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

开关电源高频化是其发展的方向,高频化使开关电源小型化,并使开关电源进入更广泛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应用,推动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小型化、轻便化。另外开关电源的发展与应用在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及保护环境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开关电源有两种:一种是直流开关电源;另一种是交流开关电源。这里主要介绍的只是直流开关电源,其功能是将电能质量较差的原生态电源(粗电),如市电电源或蓄电池电源,转换成满足设备要求的质量较高的直流电压(精电)。直流开关电源的核心是DC/DC转换器。因此直流开关电源的分类是依赖DC/DC转换器分类的。直流开关电源的分类与DC/DC转换器的分类是基本相同的,DC/DC转换器的分类基本上就是直流开关电源的分类。

直流DC/DC转换器按输入与输出之间是否有电气隔离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隔离的称为隔离式DC/DC转换器;另一类是没有隔离的称为非隔离式DC/DC转换器。

1.安装板的安装

2.交流接触器安装板的安装

3.电控柜的总安装

一:准备。

按物料清单准备物料,检查物料是否合格。

关键质量点及要求:清单准确,安装板无瑕疵。

电器元件无瑕疵。-

二:线槽加工:把线槽锯成58CM一根,32CM一根,50CM的一根,24CM一根。

关键质量点及要求:线槽误差两毫米。

三,线槽安装固定。1将加工完成的线槽根据安装板上的固定孔对齐,按照先横后竖的原则摆放在固定板上.2按照安装板固定板开孔位置利用M4螺丝进行固定。(3NM的扭矩进行固定)

关键质量点及要求:螺丝紧固到位。

四卡轨安装固定;1将200MM卡轨放置在安装板上方位置2对齐卡轨与安装板开孔位置,利用M4螺丝固定。(3NM的扭矩进行固定)

五SYMC及GPS的安装。1将SYMC放置于安装板线槽包围中间部位,GPS放置于安装板右上方卡轨上,分别于安装孔对齐。2利用M6螺丝对SYMC及GPS的安装孔进行固定。(3NM的扭矩进行固定)

六控制电路原件固定。1将三相采集版安装在右下方卡轨上,开关电源安装在右侧中部卡轨上。2在上方卡轨至左到右分别固定三相开关一个、接触器一个、单极断路器6个(分别为6A、6A、10A、10A、3A、3A),中间继电器座3个。

七安装板固定。将电器安装板放在柜体内上侧,与柜体背板安装孔对齐,利用M8螺丝进行固定(12NM的扭矩进行固定)。

八.接触器与断路器的安装。

1将两个接触器一个断路器按照至左向右的顺序分别固定在接触器安装板上

2将安装好的地板放置在电控柜下侧,与柜体背板安装孔对齐,用M8螺丝进行固定(19NM的扭矩进行固定)

九.端子排互感器安装

1将端子排与互感器分别放置在柜体底板上,与固定孔位置对齐。

2端子排利用M8L螺丝进行固定,互感器利用M4螺丝进行固定。(12NM的扭矩进行固定)

第一步:将交流接触器板平放在工作台面上。

将两个接触器一个断路器按照至左向右的顺序分别固定在接触器安装板上,用M8的螺丝紧固,紧固时要注意扭矩枪的扭矩大小,扭矩过大会使螺丝表面画花,扭矩过小又不能紧固,应用扭矩19N/M 的扭矩枪。

将柜体平放在工作台面上,将安装板和交流接触器放进柜体内,用螺丝紧固。将安装好的地板放置在电控柜下侧,与柜体背板安装孔对齐,用M8螺丝进行固定(19NM的扭矩进行固定)。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题目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题目 题目: 300MW 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原始资料: 1. 发电厂情况 装机四台,容量2 x 100MW ,2x50MW, 发电机额定电压10.5KV ,功率因数分别为cos φ=0.85,cos φ=0.8,机组年利用小时数4800h ,厂用电率7%,发电机主保护时间0.05s ,后备保护时间3.9s ,环境条件可不考虑。 2. 接入电力系统情况 (1)、 10.5KV 电压等级最大负荷10MW ,最小负荷8MW ,cos φ=0.8,架空线路6回,二级负荷。通过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最大短路电流:''40.2I KA = 238.6S I KA = 438.1S I KA = (2)、 剩余功率送入220KV 电力系统,,架空线路4回,系统容量1800MW ,通过并网断路器的最大短路电流:''17.6I KA = 216.5S I KA = 416.1S I KA = , 题目:400MW 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原始资料: 1. 发电厂情况 装机两台,容量2x200MW ,发电机额定电压15.75KV ,cos φ=0.85,机组年利用小时数5500h ,厂用电率5.5% ,发电机主保护时间0.05s ,后备保护时间3.9s ,环境条件可不考虑。 2. 接入电力系统情况 发电厂除厂用电外, 剩余功率送入220V 电力系统,架空线路4回,系统容量2500MW ,通过并网断路器的最大短路电流:''26.5I KA = 229.1S I KA = 429.3S I KA = 3、厂用电采用6kv 及380/220三级电压

题目: 500MW 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原始资料: 1. 发电厂情况 装机四台,容量2 x 50MW ,2x200MW ,发电机额定电压分别为10.5KV 、15.75KV ,功率因数分别为cos φ=0.8,cos φ=0.85,机组年利用小时数5800h ,厂用电率6% 发电机主保护时间0.05s ,后备保护时间3,8s ,环境条件可不考虑。 2. 接入电力系统情况 (1) 10.5kv 电压等级最大负荷12MW, 最小负荷10MW ,cos φ=0.8,电缆馈线4回,二级 负荷。 通过发电机出口断路器的最大短路电流:''39.1I KA = 236.5S I KA = 435.8S I KA = ( 2) 剩余功率送入220KV 电力系统,架空线路4回,系统容量3500MW ,通过并网断路器的最大短路电流:''21.3I KA = 219.8S I KA = 418.5S I KA = 3、厂用电采用6kv 及380/220三级电压 题目:600MW 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原始资料: 1. 发电厂情况 装机两台,容量2 x 300MW ,发电机额定电压20KV ,cos φ=0.85,机组年利用小时数6000h ,厂用电率5%,发电机主保护时间0.05s ,后备保护时间3.9s ,环境条件可不考虑。 2. 接入电力系统情况 发电厂除厂用电外,全部送入220KV 电力系统,,架空线路4回,系统容量4000MW , 通过并网断路器的最大短路电流:''31.2I KA = 229.1S I KA = 428.2KA S I = 3、厂用电采用6kv 及380/220三级电压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答案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题目发电厂主接线及线路电流保护设计 学生姓名秦鹏 学号20081340219 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 专业08电气6班 指导教师刘玉娟 二O一O年十二月十六日

目录 绪论———————————————————————————--3 设计题目及原始材料——————————————————————-4设计计算书——————————————————————————--5 原始材料分析————————————————————————-5 计算过程——————————————————————————-7 设计说明书——————————————————————————--9 主接线图——————————————-———————————-9 继电保护的原理接线图——————————————-—————--10 展开接线图————————————————————————--11 方案可行性评估————————————————————————-13 结论—————————————————————————————-14 参考文献———————————————————————————-14

绪论 一、设计的目的 通过这个具体的课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工程实际问题,学习工程设计的基本技能,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培养自己的科学研究和设计计算方面的能力,培养自己关于工业建设中的政策观念和经济技术观念,扩大知识领域,提高学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内容: 1.发电厂主接线方案的选择和主变型式的确定。 2.继电保护方式选择和整定的计算。 3.绘图 4.整理说明书及计算书

电气设备课程设计

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泵站电气设备 实 习 报 告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习日期:2014.6.3--2014.6.21

前言 (2) 泵站篇 (3) .瓜洲站 (3) 1、基本情况 (3) 2、电气设备的改造 (3) 3、实习感言 (3) .淮安第三抽水站 (3) 1、基本情况 (3) 2、电气设备的改造 (4) 3、实习感悟 (4) .泗阳站 (5) 1、基本情况 (5) 2、实习感悟 (5) .刘老涧站 (5) 1、基本情况 (5) 2、实习感悟 (6) .皂河站 (6) 1、基本情况 (6) 2、实习感悟 (6) .睢宁二站 (7) 1、基本情况 (7) 2、实习感悟 (7) 开关厂篇 (7) .扬州森源电气有限公司 (7) 1、基本情况 (7) 2、实习感悟 (8) 总结篇 (9)

《泵站电气设备》课程理论学习已经结束,为了让我们有个直观的认识与了解,学院安排我们进行了一次泵站电气设备实习,由葛强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到一些大型泵站、电气设备开关厂进行参观学习。实习时间不长,只有一周,但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我们不但参观了扬州的一些电气设备公司,还到了宿迁、徐州等,在省内从扬州由南往北行驶在南水北调的路途上,走过快速的高速,也遇过颠簸的泥路,在平坦与坎坷中我们愉快得度过了一周的实习。期间我们聆听了站内、厂内诸位负责人或技术员的关于电气设备的精彩讲解,并走进生产车间亲身经历电气设备的生产过程,不仅使眼界大为开阔,知识极大增长,对本专业的信心和兴趣也极大提高,可谓受益匪浅。 由于泵站电气设备是一项实际操作性很强的课,所以我们所学的一点理论知识还远远不足于实际,但是老师很认真很详细的问我们问题并解答。站内、厂里带领我们参观的负责人或技术员也都很热情,讲课或许不是他们的本行,但他们却试图用一种通俗的方式使我们尽可能听懂。我们在学到实际操作知识的同时,更对几位负责人或技术员们充满了尊敬、感激之情。 实习对大部分人来说是了解更多更好知识和开拓自己的视野,并让我们知道做事不要完全依靠书本,应该和一些实际方面结合起来。这次是要求我们把我们的学习高度跳跃到了到实际应用,这使我们既有点不适应又有点好奇,也正是这样,我们才有更浓厚的兴趣来认认真真地学习这些与实际靠得很近的专业基础知识,也许这就是这次实习的初衷。 小小的一本实习报告固然无法承载我的所有收获和感受,但作为我大学生涯中一次不平凡的经历,必将有着重要的作用。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目录摘要……………………………………………...................... 第1章设计任务……………………………..................... 第2章电气主接线图………………………........................ 2.1 电气主接线的叙述…………………………….. 2.2 电气主接线方案的拟定..................................... 2.3 电气主接线的评定.................................................. 第3章短路电流计算………………………..................... 3.1 概述.................................................................. 3.2 系统电气设备电抗标要值的计算................. 3.3 短路电流计算.................................................. 第4章电气设备选择………………………..................... 4.1电气设备选择的一般规则………………………. 4.2 电气选择的技术条件……………………………. 4.2.1 按正常情况选择电器………………………....... 4.2.2 按短路情况校验……………………………........ 4.3 电气设备的选择…………………………………. 4.3.1 断路器的选择………………………………. 4.3.2 隔离开关的选择……………………………. 第5章设计体会及以后改进意见…………........................ 参考文献………………………………………....................... 摘要

电气安全工程课程设计.

浙江工业大学 电气安全工程 课 程 设 计 设计课题电气安全技术 所属专业安全工程 设计者周海龙 指导教师周一飞、阮继锋 完成时间2013年6月10日

目录 1、概述 (2) 1.1 电气安全课程设计的目的 (2) 1.2 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2) 2、电气安全课程设计的内容 (2) 2.1建筑物及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设计 (2) 2.1.1三相五线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2) 2.1.2工地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措施 (3) 2.1.3建筑物的防雷系统 (4) 2.1.4建筑物的等电位 (5) 2.1.5施工工地的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5) 2.2机械厂的电气安全设计 (6) 2.2.1TN和TT系统 (6) 2.2.2典型电路——三相异步电动机控制电路设计 (9) 2.2.3电动机的绝缘性能的判别 (11) 2.2.4安全管理制度的设计 (12) 3、总结 (14) 3.1所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14) 3.2收获体会及建议 (14) 3.3参考资料 (14)

1、概述 1.1 电气安全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次课程设计按照项目教学法的思路,通过对二个教学项目的实施,使得学生对《电气安全技术》的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巩固,具体如下: ●了解施工现场的临时供电系统 ●施工现场用电注意事项 ●了解建筑物采用等电位联接的原理和方法 ●建筑物的防雷 ●《电气安全技术》介绍的高、低电压电器实物认知 ●绝缘垫、绝缘毯、遮拦、指示牌、安全牌的认知 ●工厂安全用电的注意事项 ●了解电动机的安全性能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直接起动控制线路原理及其电路保护 1.2 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已学知识的复习巩固 ●电路和系统的设计 ●安全管理制度的设计 ●实训 2、电气安全课程设计的内容 2.1建筑物及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设计 2.1.1三相五线制系统的组成及特点 在三相四线制制供电系统中,把零线的两个作用分开,即一根线做工作零线(N),另外用一根线专做保护零线(PE),这样的供电结线方式称为三相五线制供电方式。三相五线制包括三根相线、一根工作零线、一根保护零线。三相五线制的接线方式如图2—1所示。

电气设备课程设计题目1

一、设计任务 根据电力系统规划需要新建一座220kV区域变电所。该所建成后与110kV和10kV电网相连,并供给附近用户供电。 二、原始资料 1、按规划要求,该所有220kV、110kV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 220kV出线6回(其中备用2回),110kV出线8回(其中备用2回), 10kV出线12回(其中备用2回)。 2、110kV侧有两回出线供给远方大型冶炼厂,其容量为40MV A,其他作为一些地区变电所进线。10kV侧总负荷为30MV A,Ⅰ、Ⅱ类用户占6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3000KVA,变电站总的所用最大负荷为150KVA。 3、各级电压侧功率因数和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 220kV侧cos?=0.9 T max=3800小时/年 110kV侧cos?=0.85 T max=4200小时/年 10kV侧cos?=0.85 T max=4500小时/年 4、该地区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8°C,年平均气温16°C,绝对最高气温为40°C,土壤温度为18°C,海拔153m。 5、短路电流表 额定电压(kV)短路电流(kA)短路冲击电流(kA) 220 2.242 5.707 110 3.926 9.994 10 33.414 85.058 三、设计要求 1、目录 2、设计任务书 3、该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 4、电气设备的选择 包括主变压器、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熔断器、母线。 (各选一个即可。) 5、体会 6、参考文献

一、设计任务 根据电力系统规划需要新建一座110kV区域变电所。该所建成后与35kV和220kV电网相连,并供给附近用户供电。 三、原始资料 2、按规划要求,该所有220kV、110kV和35kV三个电压等级。 220kV出线6回(其中备用2回),110kV出线8回(其中备用2回), 35kV出线12回(其中备用2回)。 2、110kV侧有两回出线供给远方大型冶炼厂,其容量为40MV A,其他作为一些地区变电所进线。35kV侧总负荷为30MV A,Ⅰ、Ⅱ类用户占6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3000KVA,变电站总的所用最大负荷为150KVA。 6、各级电压侧功率因数和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 220kV侧cos?=0.9 T max=3800小时/年 110kV侧cos?=0.85 T max=4200小时/年 35kV侧cos?=0.85 T max=4500小时/年 7、该地区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8°C,年平均气温16°C,绝对最高气温为40°C,土壤温度为18°C,海拔153m。 8、短路电流表 额定电压(kV)短路电流(kA)短路冲击电流(kA) 220 2.242 5.707 110 3.926 9.994 35 33.414 85.058 三、设计要求 3、目录 4、设计任务书 3、该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 4、电气设备的选择 包括主变压器、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熔断器、母线。 (各选一个即可。) 7、体会 8、参考文献

130449649460562396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题名称及原始资料 课题名称:某火力发电厂主接线的初步设计 原始资料如下: 1.火电厂的规模 1)装机容量 装机2台,容量分别为 2×300MW, U N =15.75kV cos ?=0.85 0.185d x =(以额定容量为基准的标幺值) 2)机组年利用小时 取h T 6000max =; 3)厂用电率按6%考虑。 2.电力负荷及电力系统连接情况 1)220kV 电压等级 架空线5回,最大负荷为250MW ,最小负荷为200MW ,cos ?=0.85, T max =4500h ; 2)500kV 电压等级 架空线4回,备用线1回,500kV 与电力系统连接,接受该发电厂的剩余功率。电力系统容量为3500MW ,系统等值电抗0.03(基准容量100MVA )。 3.其他的环境条件均处在额定环境下。 二、课程设计内容要求: 1. 对原始资料进行分析,初选两套主接线方案; 2. 定性的对两套主接线的可靠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确定最终的主接线方案; 3. 选择主变压器及联络变压器的容量和型号; 4. 进行短路电流计算; 5. 选择主变压器后的断路器、隔离开关(后备保护动作时间为2.4s ,主保护的动作时间为 0.05s ),并进行校验。 三、课程设计任务要求: 1. 编写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对原始资料的分析、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依据以及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等。 2. 编写设计计算书,包括需要的各点的短路电流的计算过程。

3.绘图:拟定的主接线图。 四、变压器型号如下表: 其它变压器型号可在百度中输入GBT6451查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设计

本科课程设计说明书 某塑料制品厂全厂总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 学院(部):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电气08-5 学生姓名:XXX,XXX,XXX 指导教师:XX老师 2011年6月29日 某塑料制品厂全厂总配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 摘要 本厂是35kV变电站的设计,本设计首先根据厂方给定的全厂各车间电气设备及车间变电所负荷计算表进行电力负荷计算,然后根据对计算负荷的分析选定主变压器和各车间变电所的变压器型号,变电所电气主接线设计是依据变电所的最高电压等级和变电所的性质,选择出一种与变电所在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相适应的接线方式。在经济角度上要考虑周全,尽量以最少的投资获得最佳的方案。选好变压器和主接线后进行短路电流计算,对变电站系统中的各个电压等级下的母线发生三相短路时,所流过的短路电流进行了分别计算。在设计过程中根据电力部门对工厂功率因数的要求计算出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并以此选择相应的补偿电容器。然后对线路设定短路点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作为各设备的选型依据。对电气设备进行选择,电气设备的选择条件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电气设备所需要满足的基本条件,即按正常工作条件选择,并按短路状态校验动、热稳定;二是根据不同电气设备的特点而提出的选择和校验项目。考虑到对变压器的保护在设计中对主变压器设置了以下继电保护:瓦斯保护、过电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熟悉变电所中供电系统的负荷计算,掌握变电所中二次回路的基本原理,在次基础上对供电系统中的变电所二次接线进行了设计和保护,最后根据具体环境条件对电气设备进行校验,使本次设计的内容更加完善。 关键词:电力负荷计算,变压器选择,短路电流计算,继电保护

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概 述 1 待设计变电所地位及作用 按照先行的原则,依据远期负荷发展,决定在本区兴建1中型110kV 变电所。该变电所建成后,主要对本区用户供电为主,尤其对本地区大用户进行供电。改善提高供电水平。同时和其他地区变电所联成环网,提高了本地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北 ~ 110kV 出线4回,2回备用 35kV 出线8回,2回备用 10kV 线路12回,另有2回备用 2 变电站负荷情况及所址概况 本变电站的电压等级为110/35/10。变电站由两个系统供电,系统S1为600MVA ,容抗为0.38, 系统S2为800MVA ,容抗为0.45.线路1为30KM, 线路2为20KM, 线路3为25KM 。该地区自然条件:年最高气温 40摄氏度,年最底气温- 5摄氏度,年平均气温 18摄氏度。出线方向110kV 向北,35kV 向西,10kV 向东。 所址概括,黄土高原,面积为100×100平方米,本地区无污秽,土壤电阻率7000Ω.cm 。 本论文主要通过分析上述负荷资料,以及通过负荷计算,最大持续工作电流及短路计算,对变电站进行了设备选型和主接线选择,进而完成了变电站一次部分设计。 待设计变电站 ~

1变压器选择 1.1主变台数、容量和型式的确定 1.1.1变电所主变压器台数的确定 主变台数确定的要求: 1.对大城市郊区的一次变电站,在中、低压侧已构成环网的情况下,变电站以装设两台主变压器为宜。 2.对地区性孤立的一次变电站或大型专用变电站,在设计时应考虑装设三台主变压器的可能性。 考虑到该变电站为一重要中间变电站,与系统联系紧密,且在一次主接线中已考虑采用旁路呆主变的方式。故选用两台主变压器,并列运行且容量相等。 1.1.2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的确定 主变压器容量确定的要求: 1.主变压器容量一般按变电站建成后5~10年的规划负荷选择。 2.根据变电站所带负荷的性质和电网结构来确定主变压器的容量。对于有重要负荷的变电站,应考虑当一台主变压器停运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在设计及过负荷能力后的允许时间内,应保证用户的一级和二级负荷:对一般性变电站停运时,其余变压器容量就能保证全部负荷的70~80%。 由于上述条件所限制S =68.494MVA。所以,两台主变压器应各自承担34.247MVA。当一台停运时,另一台则承担70%为47.946MVA。故选两台50MVA 的主变压器就可满足负荷需求。 1.1.3 变电站主变压器型式的选择 具有三种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中,如通过主变压器各侧绕组的功率均达到该变压器容量的15%以上或低压侧虽无负荷,但在变电站内需装设无功补偿设备时,主变压器采用三饶组。而有载调压较容易稳定电压,减少电压波动所以选择有载调压方式,且规程上规定对电力系统一般要求10kV及以下变电站采用一级有载调压变压器。故本站主变压器选用有载三圈变压器。我国110kV及以上电压变压 器绕组都采用Y 连接;35kV采用Y连接,其中性点多通过消弧线圈接地。35kV 以下电压变压器绕组都采用连接。 故主变参数如下: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第1组) 1.题目:220kV变电所主接线及线路电流保护设计 2.系统接线图: 2×20MV A 3.原始资料: 为满足某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的需要,经系统规划设计论证,新建一座220kV变电所,变电所与系统连接情况如上图所示。 3.1 建设规模 3.1.1 本所安装2台120MV A主变压器 3.1.2 电压等级220/110/10kV 3.1.3 各电压侧出线回路数:220kV 侧4回,110kV侧6回,10kV侧16回。 3.2 各侧负荷情况 110kV侧有2回出线供给远方大型冶炼厂,其容量为60MV A;其他作为地区变电所进线,其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为0.6。 10kV总负荷为50MV A,I、II类负荷用户占7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5MV A,最小负荷与最大负荷之比为0.65。 3.4 系统阻抗 220kV电源近似为无限大电源系统,以100MV A为基准容量,归算至本所220kV母线阻抗为0.021;110kV侧电源容量为800MV A,以100MVA为基准容量,归算至本所110kV 母线阻抗为0.12。

3.5 变电所外接线路采用三段式电流保护,相关参数如下: 3.5.1 线路AB 、BC 的最大负荷电流分别为230A 、150A ;负荷自启动系数 1.5st K =; 3.5.2 各变电所引出线上后备保护的动作时间如图所示;后备保护的0.5t s ?=; 3.5.3 线路的电抗为0.4/km Ω。 4.设计内容及要求 4.1 拟定主接线方案:分析原始资料,确定主变型式;确定最佳方案;选择各侧接线方式;画出主接线图; 4.2 继电保护方式的选择与整定:1DL 处的保护方式,及相应的op I 、lm K 和dz t 。 5.设计成果: 编制设计说明书、设计计算书,绘制变电所的电气主接线图、继电保护的原理接线图、展开接线图。 6.主要参考资料: 《电气工程基础》(上、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电气一次、电气二次) 滨江课程设计分组安排 第1组:1班:20082340001-20082340020 2班:20082340034-20082340051 3班:20082300006-20082340098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剖析

1 火力发电厂电气部分设计 1.1设计的原始资料 凝汽式发电厂: (1)凝汽式发电组3台:3*125MW,出口电压:15.75KV,发电厂次暂态电抗:0.12;额定功率因数:0.8 (2)机组年利用小时: T=6000小时;厂用电率:8%。发电机主保护动 max 作时间0.1秒,环境温度40度,年平均气温为20度。 电力负荷: 送入220KV系统容量260MW,剩余容量送入110KV系统。 发电厂出线: 220KV出线4回; 110KV出线4回(10KM),无近区负荷。 电力系统情况: 220KV系统的容量为无穷大,选基准容量100MVA归算到发电厂220KV 母线短路容量为3400MVA,110KV系统容量为500MVA。 1.2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发电机和变压器的选择 表1.1 汽轮发电机的规格参数 型号额定电压额定容量功率因数接线方式次暂态电抗QFS-125-2 15.75KV 125MW 0.8 YY 0.12 注:发电及参数如上表,要求选择发电厂的主变,联络110KV和220KV的联络变压器的型号。 (2) 电气主接线选择 注: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机-变压器接线方式通常采用单元接线的方式,注意主变容量应与发电机容量相配套。110KV和220KV电压级用自耦变压器联接,相互交换功率,我们的两电压等级母线选用的接线方式为:220KV采用双母三分段接线,110KV采用双母线接线。 (3) 短路电流的计算 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为了简化计算,对短路电流进行近似计算法。 结合电气设备选择选择短路电流计算点求出各电源提供的起始次暂态电流

''I,冲击电流 I,及计算短路电流热效应所需不同时刻的电流。 sh (4) 主要电气设备的选择 要求选择:110KV侧出线断路器、隔离开关、电流互感器。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题目:110kV降压变电站电气系统初步设计 学生姓名:林俊杰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0906班 学号:4 指导教师:罗毅

目录 变电站电气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概述 1、设计目的———————————————————————————— 2、设计内容 3、设计要求 二、设计基础资料 1、待建变电站的建设规模 2、电力系统与待建变电站的连接情况 3、待建变电站负荷 三、主变压器与主接线设计 1、各电压等级的合计负载及类型 2、主变压器的选择 四、短路电流计算 1、基准值的选择 2、

一、概述 1、设计目的 (1)复习和巩固《电气工程基础》课程所学知识。 (2)培养和分析解决电力系统问题的能力。 (3)学习和掌握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 2、设计内容 本课程设计只作电气系统的初步设计,不作施工设计和土建设计。 (1)主变压器选择:根据负荷主变压器的容量、型式、电压等级等。 (2)电气主接线设计:可靠性、经济性和灵活性。 (3)短路电流计算:电力系统侧按无限大容量系统供电处理; 用于设备选择时,按变电所最终规模考虑;用于保护整定计算时,按本期工程考虑;举例列出某点短路电流的详细计算过程,列表给出各点的短路电流计算 结果S k 、I”、I ∞ 、I sh 、T eq (其余点的详细计算过程在附录中列出)。 (4)选择主要电气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及支撑绝缘子、限流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高压熔断器、消弧线圈。每类设备举例列出一种设备的详细选择过程,列表对比给出选出的所有设备的参数及使用条件。 (5)编写“××变电所电气部分设计”说明书,绘制电气主接线图(#2图纸)3、设计要求 (1)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电气主接线; (2)短路电流计算; (3)主变压器选择; (4)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选择; (5)导线(母线及出线)选择; (6)限流电抗器的选择(必要时)。 (7)完成上述设计的最低要求; (8)选择电压互感器; (9)选择电流互感器; (10)选择高压熔断器(必要时); (11)选择支持绝缘子和穿墙套管; (12)选择消弧线圈(必要时); (13)选择避雷器。 二、设计基础资料 1、待建变电站的建设规模 ⑴变电站类型: 110 kV降压变电站 ⑵三个电压等级: 110 kV、 35 kV、 10 kV ⑶ 110 kV:近期线路2回;远期线路 3回 35 kV:近期线路2回;远期线路4 回

电气设备课程设计 (2)

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泵站电气设备 实 习 报 告 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习日期:

目录 一、序言 (2) 二、实习站点概况 (3) 三、实习目的、内容及纪律要求 (7) 四、实习行程安排 (10) 五、实习感言 (10)

序言 为了让我们对泵站电气设备课程理论知识有更深的印象与了解,学院安排我们进行了一次泵站电气设备实习,由葛老师和薛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到一些大型泵站、电气设备开关厂进行参观学习。实习时间不长,只有一周,但在短短一周时间内我们不但参观了扬州的一些电气设备公司,还到了宿迁、徐州等,在省内从扬州由南往北行驶在南水北调的路途上,车程历经九百多公里,走过快速的高速,也遇过颠簸的泥路,在平坦与坎坷中我们愉快得度过了一周的实习。期间我们聆听了站内、厂内诸位负责人或技术员的关于电气设备的精彩讲解,并走进生产车间亲身经历电气设备的生产过程,不仅使眼界大为开阔,知识极大增长,对本专业的信心和兴趣也极大提高,可谓受益匪浅。 紧张而又布满乐趣的专业实习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专业实习是在我们完成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之后,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专业实习使我们获得一些课本中无法学到的专业知识和生产技能.是进行理论联系实际和培养劳动观念的重要环节化。 实习就是在实践中学习,向水平高的师傅学习,学习同事的优点,取长补短,才能学得更深更扎实,而不是局限于“纸上谈兵”。通过这次实习,使我加深了对专业的熟悉,了解了本专业的研究内容,知道本专业是有前途的,增加了学好这门专业的信心,明确了自己将来的发展奋斗目标,完成本科学业后,考研继续深造。 小小的一本实习报告固然无法承载我的所有收获和感受,但作为我大学生涯中一次不平凡的经历,必将有着重要的作用。实践是真理的检验标准,通过这次实习,我了解到很多工作常识,也得到意志上锻炼,有辛酸也有快乐,这是我大学生活中的又一笔宝贵的财富,对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将有很大的影响。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报告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报告凝气式火力发电厂一次部分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电网的迅速发展,国内外火电机组的容量也越来越多。人民用电量的日益增加促使发电量的不断增加。在世界的能源不断消耗,促进了新能源的发展,但是目前新能源还不能完全代替传统一次能源的发电,在我国火力发电任然占据主导地位。 火力发电厂简称火电厂,是利用煤炭、石油或天然气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工厂,其能量的转换过程是由燃料的化学能到热能再到机械能最后转换为电能。本设计是凝气式火电厂一次部分的设计。通过对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和短路电流的计算。更加经济可靠的选用相关的一次设备,做到更好利用一次能源,与故障时对电力系统的保护。

2 主接线方案设计 2.1 原始资料分析 2.1.1 原始资料 发电机组4100?,85.0cos =?,U=10.5KV ,次暂态电抗为0.12,年利用率为5000小时以上,厂用电率6%,高压侧为220kv 、110KV ,其中110V 出线短有5回出线与系统相连接输送的功率为120MW ,220KV 的出线有5回与系统相连接输送的功率为200MW 。中压侧35KV,3回出线将功率送至5KM 内的用户综合负荷40MW ,。发电厂处于北方平原地带,防雷按当地平均雷暴日考虑,土壤为普通沙土。系统容量取3500MVA 。 2.1.2资料分析 根据设计任务书所提供的资料可知,该火电厂为中型火电站,由于其年利用率在5000小时以上,所以该发电厂一般给I ,II 类负荷供电,必须采用供电较为可靠的接线形式。其地形条件限制不严格,但从节省用地考虑,尽可能使其布置紧凑,便于运行管理。发电厂的总容量与系统容量之比相对较小,所以对于35KV 及110KV 可以采取相对简单的接线方式。 2.2 电气主接线设计的依据 电气主接线设计是火电厂电气设计的主体。它与电力系统、枢纽条件、电站动能参数以及电站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等密切相关,并对电气布置、设备选择、继电保护和控制方式等都有较大的影响,必须紧密结合所在电力系统和电站的具体情况,全面地分析有关影响因素,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地选定接线方案。 电气主接线的主要要求为: 1、可靠性:衡量可靠性的指标,一般是根据主接线型式及主要设备操作的可能方式,按一定的规律计算出“不允许”事件的规律,停运的持续时间期望值等指标,对几种接线形式的择优。 2、灵活性:投切发电机、变压器、线路断路器的操作要可靠方便、调度灵活。 3、经济性:通过优化比选,工程设计应尽力做到投资省、占地面积小、电能损耗小。 2.3主接线的方案拟定 方案一:根据对原始资料的分析可知系统有4个电压等级分别是发电厂到母线的10KV 电压和经过升压给周边用户使用的35KV 的电压以及提供给系统的110KV 和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课程设计 要求: 针对某一较复杂的电网进行电力系统三相短路起始次暂态电流的计算,短路后指定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计算;不对称短路时短路点故障相电流和非故障相电压的计算,对称和不对称短路后任意支路故障电流和节点电压的计算 一、电力系统三相短路起始次暂态电流的计算,短路后指定时刻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计算 电力系统发生三相短路故障造成的危害性是最大的。作为电力系统三大计算之一,分析与计算三相短路故障的参数更为重要。设计示例是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与计算三相短路故障的各参数,进一步提高短路故障分析与计算的精度和速度,为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安全运行、设备选择、继电保护等提供重要依据。 一、基础资料 1.电力系统简单结构图 电力系统简单结构图如图1所示。 M T1 T2T2 G2G2 G1 6kV 2000kW cos 0.86 N ?=起动系数为6.5用电负载(电动机) (3) K LGJ-185 100km 100km LGJ-15025MW cos 0.8N ?=cos 0.85 N ?=''0.13 d X =火电厂 110MW 100km LGJ-120110kV 负载 图1 电力系统简单结构图 '' 0.264 d X =86j MV A +?T3 2.电力系统参数

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K (3)点发生三相短路故障,分析与计算产生最大可能的故障电流和功率。 (1)发电机参数如下: 发电机G1:额定的有功功率110MW ,额定电压N U =10.5kV ;次暂态电抗标幺值''d X =0.264,功率因数N ?cos =0.85 。 发电机G2:火电厂共两台机组,每台机组参数为额定的有功功率25MW ;额定电压U N =10.5kV ;次暂态电抗标幺值''d X =0.130;额定功率因数N ?cos =0.80。 (2)变压器铭牌参数由参考文献《新编工厂电气设备手册》中查得。 变压器T1:型号SF7-10/110-59-16.5-10.5-1.0,变压器额定容量10MV ·A ,一次电压110kV ,短路损耗59kW ,空载损耗16.5kW ,阻抗电压百分值U K %=10.5,空载电流百分值I 0%=1.0。 变压器T2:型号SFL7-31.5/110-148-38.5-10.5-0.8,变压器额定容量31.5MV ·A ,一次电压110kV ,短路损耗148kW ,空载损耗38.5kW ,阻抗电压百分值U K %=10.5,空载电流百分值I 0%=0.8。 变压器T3:型号SFL7-16/110-86-23.5-10.5-0.9,变压器额定容量16MV ·A ,一次电压110kV ,短路损耗86kW ,空载损耗23.5kW ,阻抗电压百分值U K %=10.5,空载电流百分值I 0%=0.9。 (3)线路参数由参考文献《新编工厂电气设备手册》中查得。 线路1:钢芯铝绞线LGJ-120,截面积120㎜2,长度为100㎞,每条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电抗X 0(1)=0.408Ω/㎞;每条线路单位长度的对地电容b 0(1)=2.79×10﹣6S /㎞。 对下标的说明 X 0(1)=X 单位长度(正序);X 0(2)=X 单位长度(负序)。 线路2:钢芯铝绞线LGJ-150,截面积150㎜2,长度为100㎞,每条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电抗X 0(1)=0.401Ω/㎞;每条线路单位长度的对地电容b 0(1)=2.85×10﹣6S /㎞。 线路3:钢芯铝绞线LGJ-185,截面积185㎜2,长度为100㎞,每条线路单位长度的正序电抗X 0(1)=0.394Ω/㎞;每条线路单位长度的对地电容b 0(1)=2.90×10﹣6S /㎞。 (4)负载L :容量为8+j6(MV ·A ),负载的电抗标幺值为=* L X ** 22 *L L Q S U ;电动机为2MW ,起动系数为6.5,额定功率因数为0.86。 3.参数数据 设基准容量S B =100MV ·A ;基准电压U B =U av kV 。 (1)S B 的选取是为了计算元件参数标幺值计算方便,取S B -100MV ·A ,可任意设值但必须唯一值进行分析与计算。 (2)U B 的选取是根据所设计的题目可知系统电压有110kV 、6kV 、10kV ,而平均额定电压分别为115、6.3、10.5kV 。平均电压U av 与线路额定电压相差5%的原则,故取U B =U av 。

电气设备课程设计题目1

1、220kV区域变电所的设计 一、设计任务 根据电力系统规划需要新建一座220kV区域变电所。该所建成后与110kV和10kV电网相连,并供给附近用户供电。 二、原始资料 1、按规划要求,该所有220kV、110kV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 220kV出线6回(其中备用2回),110kV出线8回(其中备用2回), 10kV出线12回(其中备用2回)。 2、110kV侧有两回出线供给远方大型冶炼厂,其容量为40MVA,其他作为一些地区变电所进线。10kV侧总负荷为30MVA,Ⅰ、Ⅱ类用户占60%,最大一回出线负荷为3000KVA,变电站总的所用最大负荷为150KVA。 3、各级电压侧功率因数和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 220kV侧cos?=0.9 T max=3800小时/年 110kV侧cos?=0.85 T max=4200小时/年 10kV侧cos?=0.85 T max=4500小时/年 4、该地区最热月平均温度为28°C,年平均气温16°C,绝对最高气温为40°C,土壤温度为18°C,海拔153m。 5、短路电流表

三、设计要求 1、目录 2、设计任务书 3、该变电所电气主接线图; 4、电气设备的选择 包括主变压器、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熔断器、母线。 (各选一个即可。) 5、体会 6、参考文献 2、110kV区域变电所的设计 一、设计任务 根据电力系统规划需要新建一座110kV区域变电所。该所建成后与35kV和220kV电网相连,并供给附近用户供电。 三、原始资料 2、按规划要求,该所有220kV、110kV和35kV三个电压等级。 220kV出线6回(其中备用2回),110kV出线8回(其中备用2回),

长沙理工大学《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 - 0 -引言............................................................................ - 2 -第一篇设计说明书..................................................... - 4 -第一节变电站主接线选定方案................................................... - 4 -第二节变压器选定方案.............................................................. - 5 -第三节断路器与隔离开关选定方案....................................... - 6 -第四节母线选定方案.................................................................. - 7 -第二篇设计计算书 ................................................. - 8 -第一节电气主接线........................................................................ - 8 -第二节主变压器选择.................................................................. - 18 -第三节设备型号选择.................................................................. - 21 -断路器与隔离开关的选择 ..................................................... - 24 - 母线的选择 .............................................................................. - 29 -设计心得体会............................................................ - 33 -

建筑电气控制课设报告.

电气控制技术 综合实验报告书 题目高低位水箱供水电气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学院(部) 电控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_ ____ 学生姓名 学号 12 月12 日至12 月25 日共 2 周 指导教师(签字) 2015年11 月15 日

目录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2) 二、设计原始资料 (2) 三、系统原理说明 (3) 四、系统总体设计 (4) 五、元件的选择 (8) 六、程序的设计与调试 (9) 七、操作使用说明 (12) 八、总结………………………………………第 13页 九、主要参考资料 (14) 附表:元件明细表 附图一:电气原理图1(主电路与控制电路) 附图二:电气原理图2(梯形图与指令系统) 附图三:电气箱布置图 附图四:接线图(相对编号法)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通过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掌握电气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能够设计出满足控制要求的电气原理图,安装布置图、接线图和控制箱的设计,并进行模拟调试。具有电气控制系统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 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采用PLC为中心控制单元,设计出满足控制要求的控制系统并进行联机调试。 二、设计原始资料 1、高低位水箱均设水位信号器。高位水箱水位达到低位,低 位水箱水位达到高位时,水泵起动;高位水箱水位达到高位或低位水箱水位达到低位时,水泵停止。 2、两台水泵分工作泵和备用泵,可以互换,只有一台水泵工 作。当工作泵出现故障时,备用泵自投。水泵功率5.5KW。 3、具有手动、自动工作方式。 4、各种指示及报警。 三、系统原理说明 在高层建筑中,一般都会采用高低位水箱供水方式,它主要有两个作用:1.是为生活及消防用水储备一定的水量。2.为生活及消防用水提供一定的压力,给用水提供一定压力还可采用加压水泵及气压罐等办法,这种办法可不增加建筑物的结构荷载,但需耗电能,停电或机械故障时会影响给水,故我国多用高位水箱调压。一般水泵电机及控制室位于建筑物的地下,水箱通常设于建筑的顶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