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病理切片及蜡块保存制度

18病理切片及蜡块保存制度

18病理切片及蜡块保存制度
18病理切片及蜡块保存制度

病理切片、蜡块、纸质档案的管理制度

(一)管理制度

1、常规活检、手术中快速活检、细胞病理学检查和尸检等的文字资料(含电子信息资料)、非文字资料(组织的石蜡包埋块、切片等〉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均为有价'值的医学资料,皆由受理病理学检查的病理科按照本规范规定的期限妥为保存。病理科必须设立病理档案资料室和制定病理档案资料管理制度(包括病理检查资料的归档、借用和归还手续等〉,并由专人管理。应积极实行病理学检查资料的计算机管理。

2、各种病理学检查的文字资料应装订成册保存。

3、据以做出常规活检、快速活检、尸检病理学诊断的原始组织学切片和查见肿瘤细胞或可疑肿瘤细胞的玻片必须妥善保存。未查见恶性肿瘤细胞的玻片,于诊断报告书发出后保存2周。

4、已发报告的申请单、组织蜡头、切片阳性细胞片都应按号码及时存档,并设专人保管,其他任何人不得私自提取和外借。

5、病检申请单、组织蜡头、切片阳性细胞于应设有专柜,分别放,达到摆放整齐,查找有序,借取方便。

6、病理切片应编号长期保存。有价值的病理标本要妥善保管。组织切片和蜡片以及有科研、教学价值的标本均应分类整理,长期保存。

7、各种资料存放前应认真核对,保证其完整性,文字资料按编号每100份装订一册;蜡头应封固入档;切片应胶干入库。全部资料保存期不得少于15年。

8、为保障档案的安全和寿命,存放柜力求坚固,室内要保持通风、干燥清洁,定期用药物消毒杀虫。窗户装有窗帘,防止阳光直射, 室内应有防盗措施。

9、定期检查档案室的安全设施以及存放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二)患者查询病理学检查资料的期限

1、门诊患者为送检后15年。

2、住院患者为送检后30年。

(三)活检标本的保存期限

1、活检

自签发病理学诊断报告书之日起保存2周。

病理切片借阅审批、审核、归还管理制度

1、为满足病人转院治疗或确诊的需要,一般同意病人持医务科出具的借片通知书,出借病理资料(包括原始病理切片或复制切片,必须说明的巨检情况、原病理诊断、免疫组化及特殊染色等检查或切片)。

2、拟外借的切片须经原签发诊断报告的医师或科主任复核后方可出借。

3、病人或家属须按科室规定办理借片手续,支付押金。押金在切片归还时全额退还。如切片有破损或遗失借阅资料者,除须支付赔偿费用外,科室将不再承担相应的医疗责任。

4、借出切片的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一个月,逾期不还将扣除押金

5、病人在归还切片时,应同时提交会诊医院的诊断意见,否则押金不予退还。

6、组织蜡块原则上不外借,会诊医院因需要补充特殊检查(组化、免疫组化等)时,科室可提供相应未染色的石蜡切片。必要时可协商出借蜡块。

7、凡涉及医疗纠纷的病理资料,科室有权暂不办理借阅手续,以便按法律程序提供有关部门。

8、科室应有专人负责病理资料的出借工作,并认真填写借阅单据,如发现会诊意见与科室原诊断不符时,应及时将情况向原诊断医师或科室主任汇报。

9、病理切片归还后,应及时归档,并有归还记录。

远程数字病理会诊平台使用说明书

远程数字病理会诊平台 使用说明 帝麦克斯(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工业园区星湖街218号生物纳米产业园A5幢305

目录 一.流程图 (1) 二.系统管理员 (2) 1.登录 (2) 2.用户管理 (2) 2.1.申请端用户管理 (2) 2.2.审核员用户管理 (5) 2.3.专家用户管理 (6) 3.信息维护 (7) 3.1医院数据 (7) 3.2专长数据 (9) 三.申请端用户 (10) 1.登录 (10) 2.修改密码 (10) 3.我的病例 (11) 3.1点击【新建病例】 (11) 3.2填写病理信息。包括:基本信息;临床信息;病理信息 (11) 3.3填写【病理号】和【附属号】,导入数字切片 (12) 3.4病例创建成功,点击【申请会诊】 (12) 3.5申请会诊,可以选择【医院】也可以选择【专家】 (13) 3.6会诊记录 (14) 4.本院会诊 (14)

四.专家 (15) 4.1.登录 (15) 4.2.修改密码 (15) 4.3.本院会诊 (16) 4.4.待处理申请 (16) 4.5.我的会诊 (17) 4.6.会诊记录 (17) 五.审核员 (18) 5.1医院待审核 (18) 5.2专家待审核 (18)

一.流程图

二.系统管理员 1.登录 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c717186991.html,:8080/login.html#/ 账号:admin 密码:123456 2.用户管理 2.1.申请端用户管理 2.1.1新建申请端 对申请端医院及联系人进行添加管理。

点击【确定】钮,系统会自动发送短信至申请端联系人手机,告知其登录账号、密码、以及平台地址。 2.1.2恢复初始密码 点击【恢复初始密码】系统会再次自动发送短信至申请端联系人手机,告知其新的密码。

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和 HE 染色

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和HE 染色 步骤如下: (一)固定与修块 取组织块放入Bouin氏液中,组织块的直径应小于7mm。6小时左右后用双面 刀片将组织块修剪成3-5mm3大小。 (二)脱水与透明 1.75%乙醇50分钟 2.85%乙醇50分钟 3.95%乙醇(I)30分钟 4.95%乙醇(II)30分钟 5.100%乙醇(I)30分钟 6.100%乙醇(II)30分钟 7 1/2 二甲苯(乙醇与二甲苯等体积)20分钟 8.二甲苯(I)20分钟 9.二甲苯(II)10分钟(可依据透明效果而定) 若脱水不好,二甲苯溶液颜色会变混浊。在每一步骤之后,要充分滤干组织 块,一般用筒纸吸干组织块上的液体,以免影响其他液体的浓度,但也要防止组织块干燥。全过程约需要5h。 (三)浸蜡、包埋与修蜡块 1.浸蜡:将60℃恒温箱打开,使石蜡充分溶解,待脱水与透明结束后,将 组织块转入石蜡里,放置于60℃恒温箱120分钟。 2.包埋:将60℃的石蜡倒入纸盒内,然后用小镊子将各组织块按一定的顺 序排列好,使切面朝下。不同组别的同一组织包埋于一个蜡块中,以保证切片和染色条件相同。为防止倒入纸盒内的石蜡底部立刻凝固,可将纸盒置于一玻璃板上(或大培养皿内),然后将玻璃板置于80-90℃左右热水上,包埋时蜡盒底部 要放平,做蜡块的蜡要反复冻融较好。 3.修蜡块:待纸盒内蜡凝固后,用刀片将其修成梯形,组织块与蜡块边缘 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m。 (四)切片 在载玻片上擦少量甘油蛋白。可滴半滴甘油蛋白于载玻片上,用手指充分抹 匀,呈半干状为佳。切片厚约4-8μm,将切片在55℃左右水浴中展开,展开程度以带黄颜色的组织完全摊平为准。用涂有甘油蛋白的载玻片从水浴中捞取切片,放入37℃烘箱中过夜。每个组织块捞片2张。过夜后,将载玻片置于玻片架上,进行下面的实验。 (五)脱蜡、染色与脱水 倾斜玻片架,将玻片架和载玻片下缘的试剂用筒纸吸干,减轻对其他试剂浓 度的影响。全过程约需要60分钟。 1.脱蜡 (1)二甲苯(I)15分钟 (2)二甲苯(II)15分钟 (3)100%乙醇2分钟 (4)95%乙醇(I)1分钟 (5)95%乙醇(II)1分钟 (6)蒸馏水浸洗1分钟

病理切片借片制度

病理科借阅病理切片须知 1.临床医师、病人及病人亲属匀可在工作日内到病理科借出病理切片。病理科认为不能借出的除外。 2.借片时,申请借片一方需出示本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病理科应核对病人姓名、病理切片号及切片数量和染色种类,出示借片凭据,收取一定数额的押金,在切片归还时如数退还。 3.借用的切片应妥善保存,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归还(一个月以内)。借用的切片若有破损、丢失等应按规定支付赔偿金,并承担相应责任。4.除病理切片以外,病理科其他资料(活检和尸检的组织蜡块)是无法复制的病理学检查资料,属于诊断病理学的重要基础档案一律不外借。必要时,病理科可提供未经染色的切片。 5.请将所有会诊单位及详细会诊意见在此记录下来,告知我单位。6.以上根据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之规定制定。敬请本院工作人员配合执行。 7.本规定至2000年5月1日起执行。

病理档案的借阅与查阅制度 1.病理档案资料为病理科长期或“永久性”保存资料,是病理科医疗行为的重要医疗证据。 2.病理科档案系指:病理检查申请单、报告单存根;病理尸检申请单、报告单存根;报告单存根;病理细胞学申请单、报告单存根;TCT 检查申请单、报告单存根;病理尸检登记本;病理外检登记本;冷冻切片登记本;细胞学检查登记本;免疫组化医嘱登记本;特染/重切医嘱登记本等文字资料性档案。病理尸检蜡块、切片;病例外检蜡块、切片;以及作为教学、科研用的蜡块、切片、大体病理标本和尚在保存期限内的尸检、外检病理大体标本资料。病理科专用的图书;各种学术会议的资料;各种设备仪器的说明书:病理科各种工作制度及病理科各类技术性文件和操作规范等。 3.上述档案资料,病理科工作人员因工作和科研需要均可进行查阅和借阅。 4.查阅:因工作需要,本科工作人员使用上述档案资料(不含蜡块资料)短时或在1个工作日以内,可直接到档案室自行办理查阅手续,用后及时归还。 5.借阅:因工作需要,本科工作人员使用上述档案资料2个工作日以上者,须经科主任同意后,到档案室由档案管理人员办理借阅手续,方可借出。但涉及科研课题,尤其是需动用蜡块档案时,使用者须提

组织病理切片以及HE染色

组织病理切片以及HE染色 (一)实验原理: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染色)能较好地显示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可 用于观察、描述正常和病变组织的形态学,而且HE切片可较长时间保存,被称为常规染色方法。 (二)实验步骤: 一、制作切片 1、取材、固定:取小鼠肾脏组织适当大小,并且放入盛有固定液的小瓶中保存。 2、组织的脱水、透明、浸蜡与包埋 组织固定后还需经过脱水、透明、浸蜡等过程才能制成蜡块,进行石蜡切片。脱水是指用某些溶媒置换组织内水分的过程。组织脱水后,必须经过一种既能与酒精相混合又能溶解石蜡的溶剂,通过这种溶剂的媒介作用,使石蜡浸入组织块。在此过程中,因组织块中的水分被溶剂所取代,组织块变得透亮,因此称之为透明。组织染色后也要进行透明。最常用的透明剂为二甲苯,处理时间为30min左右。 组织经透明后在溶化的石蜡内浸渍的过程称浸蜡。用其他浸

透剂(如火棉胶、碳蜡和明胶等)渗入组织内部的过程 称为浸透或透入。为使石蜡充分渗入组织块中,常需经过3小时的浸渍,期间需更换3次石蜡。一般用于浸蜡的石蜡熔点为52- 56Co 组织块经过浸蜡或浸透,用包埋剂(石蜡、火棉胶、碳蜡和树脂等)包起的过程称包埋,包埋后便制成含组织的块。这种包埋块可使组织达到一定的硬度和韧度,有利于切成薄片。石蜡包埋是病理日常工作中最常用的包埋方法。用于包埋的石蜡熔点一般为60C左右。但在有些情况下,如某些酶染色时,则需采用低温石蜡包埋,以保存组织内酶的活性。 3、切片、制片 石蜡切片常用的切片机有轮转式切片机和平推式切片 机,以前者为多用。切片厚度一般为3-5卩m切片时先将组 织片平摊于一块玻璃上,迅速滴加30%的酒精水溶液使组织片完全展开,再移入40C恒温热水器中。也可直接将组织切片移入40C的恒温热水器中,待组织片完全展开后将其贴附于载玻片上,经56-60C烤片30-60min后即可进行染色。 二、HE染色 1. 二甲苯脱蜡2X 10 min ;

数字病理远程会诊解决方案

UNIC Technologies Inc.
优纳科技“数字病理远程会诊系统” 一、公司介绍
北京优纳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美国优纳科技集团在中国的总部,于2005年在中关村国际 孵化园注册成立,是一家由归国留学人员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北京中关村百家试点 企业”、“火炬计划实施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科技强国、实业报国”的理 念,现已发展成为集软件、硬件和服务于一体,提供机器视觉领域全方位信息技术服务和 一体化解决方案的集团公司。 优纳科技的业务主要涉及两大领域:基于“数字病理远程会诊”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医 学影像领域的和基于机器视觉产品及解决方案的半导体及工业检测领域。公司还在以下方 面拥有丰富的现场经验:临床病理数字化诊断系统的软硬件开发定制服务;机器视觉产品 硬件、软件、解决方案的提供和咨询服务。同时,优纳科技还为全球大多数半导体设备商 和 LCD 生产商提供包括晶圆缺陷检测,晶圆字符识别,LCD 平面缺陷检测以及其工业化生 产过程的自动检测控制,各种机器视觉应用的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 依托位于美国硅谷的全球化优势,优纳科技先后在中国苏州、深圳和日本东京等地成 立了生产基地和研发、营销中心,建立起了覆盖全球的营销网络。优纳科技拥有国内自主 研发专利十余项,软件著作权及电路认证二十余项。 作为国内首家提供自主研发的全自动数字病理扫描及远程会诊解决方案的企业,优纳 科技立志要在中国实现病理数字化和远程化,为中国的病理界提供国际一流的诊断、信息 共享和交流平台做不懈的努力,为中国的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奋斗!
二、PRECICE(赛睿)系列全自动数字病理扫描系统介绍
PRECICE(赛睿)是由优纳科技自主研发生产的病理图像远程会诊系统,该系统由全 自动数字切片扫描设备和数字病理远程平台两部分组成。 以 PRECICE500 为代表的 PRECICE 产品系列切片扫描仪在中国率先实现“盒式”一体 机设计,打破了传统显微镜概念的局限性,可以实现将玻璃切片扫描成全息的数字病理切 片,在远程计算机实现切片图像的放大、缩小,分析,诊断等功能,每张图片像素可达到 十几亿,每个像素点可以精确到 250 纳米。PRECICE 系列产品可以覆盖从 1 张切片到 250 张切片的全自动批量处理,无需人工操作。
1

动物病理组织免疫组化制片操作规程

动物病理组织免疫组化制片操作规程 1、取材选材部位以病灶与正常组织交界处的组织标本为好,取材要完整,要尽可能注意到整个器官的结构特点。大小一般是1cm×1 cm×0.5 cm为宜。 在夹取组织时不要用力压、挤、揉等以免损坏组织。 2、固定以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液的量应为组织块的10-20倍)固定时间24-36小时。组织长时间固定,固定液中的福尔马林含有的杂质会产生一种酸,影响核的染色,整个组织显得非常陈旧。 3、全自动脱水机:包括脱水、透明、浸蜡等步骤 3.1、脱水组织经固定后,内含大量水分,须除尽水分才利于透明、浸蜡。常用酒精为脱水剂,逐级提高酒精浓度,以防组织过度收缩、变脆或脱水不完全而影响制片效果。脱水一般在室温下进行,由60%酒精、70%酒精、80%酒精、90%酒精、95%酒精、100%酒精I、100%酒精II组成。组织块在酒精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组织块容易变硬。 如切片后的蜡块中央呈灰白粗糙而不透亮,放置一段时间后蜡块中央出现一陷窝,此即表明组织脱水不够彻底,组织面暴露后水分蒸发,蜡块中央收缩形成陷窝,严重时难以切出完整切片。注意定时更换新的脱水剂,一般在使用到1500个脱水盒(含组织块)后即可考虑更换脱水液。 3.2、透明在室温下,组织块采用二甲苯或TO透明剂中进行透明。一般透明剂分为I、II两个试剂缸。组织在二甲苯或TO透明剂中贮留时间必须严格掌握,时间稍长,则组织脆硬易碎;时间过短,石蜡不易渗透进去,使浸蜡不完全。3.3、浸蜡恒温杯内温度应调至58-60℃为宜,使石蜡熔化完全。石蜡分为I、II两个缸。尽量控制组织块在石蜡中的浸泡时间,时间过长组织易碎;时间过短,石蜡未渗透进去,组织不能切片。

远程病理诊断及质控系统功能规范(征求意见稿)

远程病理诊断及质控系统功能规范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卫生信息化工作的规范管理,进一步加快卫生信息化基础设 施建设,保证医院病理诊断信息系统的质量,加强公立医院数字病理信息化的 改革,提高基层公立医院病理常规及疑难肿瘤诊疗的质量和效率,保障医疗机构病理诊断的安全,降低医疗诊断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提高病理诊断准确率,保障病理质控体系的规范化,特制定《数字病理远程诊断及质控系统软件基本功能规范》。 第二条 制定本规范的目的是作为数字病理科远程诊断系统评审及病理质 控管理的一个重要依据。 第三条 本规范同时为各级医院进行数字病理远程诊断的指导性文件,用于 评价各级医院数字病理远程诊断水平的基本标准,及数字病理质控的评价标 准。 第四条 数字病理远程诊断及质控系统定义:通过全自动显微镜扫描平台以 及扫描与控制软件系统,将传统的玻璃切片进行扫描和无缝拼接,生成包括传 统玻璃切片内所有信息,即整张全视野的数字化切片(Whole Slide Imaging, 简称WSI),之后,申请会诊单位将制成的数字切片和相关病例资料打包,通过互联网上传到会诊平台,由申请会诊单位指定的国内外著名病理专家或者上级医院的专家登录平台,通过浏览器或通过专家客户端进行数字切片浏览、分析和诊断,并发送病理咨询诊断报告。 第五条 效率及准确率是评判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系统的主要标准,系 1

统要求远程专家及时诊断并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从而提高病理诊断准确率及手术成功率,并能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工作效率,管理水平,为医院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生积极的作用。 第六条 数字病理远程诊断及质控系统是病理信息化在医院信息化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因此,在系统建设中,必须有相应的组织落实与保证,其中院长重视并亲自领导是系统建设的关键,重视培养自己的技术骨干队伍,调动信息科、病理科及远程会诊与质控中心的积极性是系统实施的先决条件。建立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中心必须根据各级、各类医院的具体要求,充分作好需求分析,制定出总体解决方案。 第七条 医院在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中心建设时,应根据自身需求及系 统性能/价格比,保证合理的资金投入,这是保证系统建设成功的必要条件。 第八条 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系统属于病理科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必须为病理科信息系统提供接口,并进一步为医院信息系统(HI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系统提供接口。 第九条 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系统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整套系统需要各 个环节的把握,包括数字切片的扫描、切片的上传、专家的诊断水平、会诊平台的完善性及网络状况。据此要求建设该系统的厂家需要具备强大的软硬件自主研发设计一体化的开发能力,完善的会诊平台运营资质及拥有国内外病理领域的知名病理专家团队。开发单位应提供该方面的保证,并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支持与技术服务。 第十条 数字病理远程诊断与质控系统基本要求:全自动显微镜硬件及软件

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过程

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过程 1.取材组织取材的方法是制作切片的一个重要程序,根据教学、科研及外检的具体要求取自人体(外科手术切除标本、活检标本、尸检标本)或动物,并确定取材的部位和方法。取材者需要掌握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实际操作技术,每个组织器官的取材都有一定的部位和方法,不能任意切取组织作为制片材料,不然,无法达到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断的目的,具体要求如下: (1)材料新鲜:取材组织愈新鲜愈好,人体组织一般在离体后,动物组织在处死后迅速固定,以保证原有的形态学结构。 (2)组织块的大小:所取组织块较理想的体积为2.0cm×2.0cm×0.3cm,以使固定液能迅速而均匀地渗入组织内部,但根据制片材料和目的不同,组织块的较理想体积也不同,如制作病理外检、科研切片,其组织块可以薄取0.1~0.2cm 即可,这样可以缩短固定脱水透明的时间,若制作教学切片厚取0.3 ~0.5cm,这样可以同一蜡块制作出较多的教学切片。 (3)勿挤压组织块: 切取组织块用的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锉动。夹取组织时切勿过紧,以免因挤压而使组织、细胞变形。 (4)规范取材部位: 要准确地按解剖部位取材,病理标本取材按照各病变部位、性质的不同,根据要求规范化取材。 (5)选好组织块的切面:根据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决定其切面的走向。纵切或横切往往是显示组织形态结构的关键,如长管状器官以横切为好。 (6)保持材料的清洁: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粘液、食物、粪便等,可用水冲洗干净后再放入固定液中。 (7)保持组织的原有形态:新鲜组织固定后,或多或少会产生收缩现象,有时甚至完全变形。为此可将组织展平,以尽可能维持原形。 2.固定 (1)小块组织固定法:这是最常用的方法,从人体或动物体取下的小块组织,须立即置入液态固定剂中进行固定,通常,标本与固定液的比例为1:4~20,但组织块不宜过大过厚,否则固定液不能迅速渗透。故取组织块的大小一般为2.0cm×2.0cm×0.3cm。 (2)注射、灌注固定法:某些组织块由于体积过大或固定液极难渗入内部,或需要对整个脏器或整个动物体进行固定。这时宜采用注射固定或灌注固定法。将固定液注入血管,经血管分支到达整个组织和全身,从而得到充分的固定。 (3)蒸汽固定法:比较小而厚的标本,可采用锇酸或甲醛蒸汽固定法。如血液涂片,则应在血片未干燥前采用锇酸或甲醛蒸汽接触固定。 最常用的固定液有10%甲醛固定液和95%乙醇固定液。

病理组织切片制作

实验四病理组织切片制作 一、实验目的 组织切片技术是病理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能够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病理组织切片的基本方法之一,即石蜡包埋的组织切片法。 二、实验原理 根据病变及检查的要求,合理采集病料,经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后进行切片,在进行染色得到结果。固定是用化学药品把组织原来的结构保存下来,以便观察。脱水是除去组织中的水分,以利于透明和浸蜡。组织的透明是便于透蜡包埋。包埋的是使石蜡透入组织内部,把软组织变为适当硬度的包埋块,以便切成薄片。最后使用切片机,将包埋块中组织切成薄片。 三、主要仪器及试材 已固定好病料,石蜡,手术刀,手术剪,镊子,脱水框,染色缸,梯度脱水酒精和透明剂一套,烘箱,切片机,毛笔,玻片,蛋白甘油,染色架,酒精灯,三角架,大烧杯,温度计,火柴,切片刀,记号笔或铅笔。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固定 采取的病理材料必须立即放入10%福尔马林固定液中。 (二)脱水 组织经固定后,尚含有多量水分,而水与透明剂苯、石蜡根本不相融合。必须先把组织中的水分除去。但脱水剂必须是与水在任何比率下均能混合的液体,脱水剂常兼有硬化组织的作用。最常用的脱水剂为酒精、丙酮等。 1.酒精沸点78.4℃,为最常用的脱水剂。脱水能力强,并能使组织硬化,能较好地与二甲苯透明剂相混合。最终结果表明,只要脱水环节处理好,都会得到好的切片。脱水的程序为70%一80%一95%一100%。各级酒精2—4小时,视材料的大小、厚薄而定。100%酒精有硬化组织的作用,时间不宜太长,一般不超过3小时。脑组织、脂肪组织或疏松结缔组织,脱水时间要适当延长。 2.丙酮沸点为56℃。脱水作用比乙醇强,但对组织块的收缩较大,主要用于快速脱水或固定兼脱水。脱水时间l一3小时左右。 (三)透明 透明对组织有脱酒精及透明两种作用。当组织中全部为透明剂占有时, 光线可以透过,组织可呈现不同程度的透明状态,此种现象称为透明,具有这种作用的试剂称为透明剂。常用的透明剂有: 1.二甲苯是最常用的良好透明剂,不影响各种染色。二甲苯易溶于酒精,能溶解石蜡,也是封固剂,不吸收水,透明能力强,易使组织收缩、变脆,故组织块在二甲苯中不宜久留,特别对小动物组织材料必须严格控制好(各种器官的透明差异很大),通常为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 当二甲苯透明时必须持组织放在专用二甲苯皿器中,这样可减少透明时间,有利于组织透明彻底,在换组织块透明时候,所用的镊子等器具必须干燥,不得将水滴混入二甲苯中,因水滴易被组织吸收而影响透明程度,潮湿天气更应引起注意。2.冬青油(水杨酸甲酯)为无色油样液体,易溶于醇、醚及冰醋酸,难溶于水。透明速度较慢,数小时或数天。一般经无水乙醇脱水后再入冬青油。 (四)浸蜡(透蜡) 组织经脱水透明后要用石蜡等支持剂透入内部,并除去组织中的透明剂,把软组织变为适当硬度的蜡块,以便切成切片。

Z人民医院病理科管理制度

Z人民医院病理科管理制度 Z人民医院病理科管理制度 一、病理科工作制度 1、病理科按《规范》配置科内职责人员,分为技术组、诊断组等。 2、病理科工作的目的是要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必须按《规范》及质控要求进行工作,并有规范的登记及书面记录。 3、病理科工作责任非常重大,每位工作人员均应认真负责,严防差错。 4、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5、病理报告时间,在一般情况下,活检小标本为4个工作日内,手术标本为6个工作日内,需重新取材、深切片或做特染、免疫组化、脱钙、固定或会诊等原因而延长报告时间的,电话或口头通知临床医师或病人(家属)。 6、取材结束后,标本一般保存3周时间,丢弃标本一律焚烧处理。 7、尸检按《尸体解剖规则》执行。 8、奖罚制度按医院规定执行。 9、每季度一次检查各室工作制度以改进、提高工作。 二、科室安全保卫制度 1、物品专人申领、专人保管,建立出入库领用制度。 2、乙醇、丙酮、二甲苯等易燃、易爆化学试剂严禁在烤箱内加热操作。试剂应避光存放,避免阳光直晒。 3、实验室禁止吸烟,不存放与实验室无关的物品。 4、实验室必须安装通风排气设备,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及安全员。 5、注意用电安全,对于时间长或性能差的电器应及时检修。 6、接收标本或应及时编号及保管,防止丢失、被盗。 7、妥善保管个人财务及科室公共财务,下班前应检查门窗是否关闭,发现可疑不轨人物应及时举报。 三、病理科仪器的使用和保养制度 1、Leica---LB显微镜:一人一台专用,平时应加罩,放置于干燥少灰的房间,勿暴露在日光中;电光源显微镜使用前应先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调整好眼距、光圈、滤光片后,放上组织片,调好亮度,移动推进器来观察整张组织片,观完毕后必须先将亮度打到最小,然后关闭电源(目镜上的灰尘,应该先用吸耳球吹净,再用擦镜纸由内向外擦拭;物镜应用擦镜纸擦拭);每次用完后须盖好,由专业维修人员每季维修保养一次。 2、Leica---2025切片机:切片前应调整好刀的角度及切片的厚度,固定好蜡块,切片时应用力均匀、柔和,摇速不宜过快或过慢,挑选组织完整、均匀而且平铺完全的片子,贴在载玻片上,每次用完后将机器清扫干净,然后用松节油擦拭,需要加油的地方加上润滑油;每月请设备科维修人员来维修、保养一次。 3、Leica300自动脱水机(全封闭式):用前设定好程序,检查液体瓶有无插紧,浸蜡用的石蜡是否足够,各种液体的量是否充分,如有不足及时地补充,并且查找原因,及时反应给设备科或供应商,每次用完后必须擦拭干净;根据工作实际标本的量,脱水液和石蜡由技术员灵活掌握不定期地更换,每月请设备科维修人员来维修、保养一次。 4、Leica---2135切片机:切片前应调整好刀的角度及切片的厚度,固定好 蜡块,切片时应用力均匀、柔和,摇速不宜过快或过慢,挑选组织完整、均匀而且平铺完全的片子,贴在载玻片上,每次用完后将机器清扫干净,然后用松节油擦拭,需要加油的地方加上润滑油;每月请设备科维修人员来维修、保养一次。

动物大脑病理切片

摘自:《萱草根素对家兔中枢神经损害的病理学研究》

6.2.1 大脑染色观察结果 6.2.1.1 大脑 HE 染色结果 正常对照组家兔大脑皮质结构清晰,神经细胞结构完整,无炎性细胞浸润。白质部神 经纤维染色均匀,为淡粉红色,排列整齐纹理清晰(图 6-1)。试验开始后第 4 天,即可发现试验组家兔白质部神经纤维脱髄鞘,神经纤维排列紊乱,结构疏松,此时神经细 胞未见明显病变(图 6-2),第 7 天,脱髄鞘进一步加强,髄鞘间的空隙进一步加大,胶质细胞核有所减少,第 10 天,神经细胞胞体固缩,染色较深,有的细胞固缩呈三角形,胞核染色深,结构模糊,核仁不明显(图 6-3),13 d 后,坏死细胞进一步增多,有时 胞核和深染的胞质不易区分开来,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被胶质细胞吞噬,有明显的

“噬神经”现象,胶质细胞增生,有的形成结节(图 6-4),16 d、19 d,细胞坏死普遍,毛细血管扩张,周围有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白质部神经纤维脱髄鞘,神经 纤维排列紊乱,结构疏松,呈丝瓜络样变,胶质细胞核减少(图 6-5)。 6.2.1.2 大脑甲苯胺蓝染色结果 正常对照组家兔神经细胞结构清晰,胞核大而圆,核仁粗大清晰可见,胞桨内含有丰 富蓝色呈块状的尼氏体,白质中胶质细胞核分布密集(图 6-6),试验组家兔 4 d、7 d 未见神经细胞的明显变化,10d,神经细胞固缩,呈三角形或长椭圆形,染色深,胞核结构消失,与胞桨一起染成深蓝色,尼氏体溶解、消失(图 6-7),13 d、16 d、19 d,坏死细胞进一步增多,视野中可见多个坏死的细胞,呈深染的团块状(图 6-8)。6.2.1.3 大脑透射电镜结果试验组家兔有髄神经纤维髄鞘板层结构疏松,出现较大的空隙,严 重的髄鞘断裂(图6-9)。大脑神经细胞胞膜溶解消失,失去细胞界限,胞桨内细胞器出现严重病变,数目减少,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发生扩张,结构不清,线粒体肿胀, 嵴断裂、溶解、消失,呈空泡状,有的神经细胞出现明显的细胞内染色体边集现象, 核膜消失,粗面内质网扩张,有的神经细胞染色质浓缩,核周间隙扩张,细胞坏死, 坏死细胞被胶质细胞黏附和围绕,呈现“噬神经现象”(图 6-10, 6-11, 6-12)。 摘自:《Effect of melatonin on PCB (Aroclor 1254) induced neuronal damage and changesin Cu/Zn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4mRNA expression incerebral cortex, cerebellum and hippocampus of adult rats》 Fig. 3. Photomicrograph of the cerebral cortical layers in control, PCB and PCBwithme latonin treated animals. (A) The normal neuronal morphology without cellular dama

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

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 卢文丽吴中华方肇勤 (2007/01/04) 一、器材(按一小组,约4-6人) 眼科镊:直无勾10cm 、弯无勾10cm各5把; 组织镊;12.5cm 2把; 眼科剪:直尖10cm 4把; 解剖剪:cr/14,4把; 普通双面刀片:10片/盒×1盒; 染色架:5个; 染色缸:1000ml,14-15个; 切片盒:50片/盒×3盒或100片/盒×2盒; 37度、60度恒温箱:各1个; 磨砂载玻片:50片/盒×3盒; 盖玻片:100片/盒×2盒; 广口瓶:30ml或60ml×20个; 滴管及配套吸头:4个; 玻璃漏斗:φ90 3个;玻璃搅棒:2支 普通粗孔大张滤纸:20张; φ90mm玻璃培养皿:4个; 中号普通毛笔:2支; 烧杯:500ml 、1000ml 各1个; 量筒:100ml、500 ml、1000 ml各1个; 组织切片机及配套刀片:4台; 摊片用水浴锅:2台; 生物切片石蜡:5盒,熔点:56-58℃; 电子天平:1台; 酒精灯:150ml,4台; 脱水篮:1-2个; 打火机、标签纸、铅笔各一,卷筒纸、乳胶手套、口罩、医用纱布足量。 二.试剂 苦味酸(2.4.6-三硝基苯酚):30g/瓶×1瓶; 37%~40%福尔马林液:500ml/瓶×1瓶; 冰醋酸:AR,500ml/瓶×1瓶; 无水乙醇:AR,500ml/瓶×10瓶; 二甲苯:AR,500ml/瓶×10瓶; hematoxylin苏木色素(苏木精):10g/瓶×1瓶; 酸性品红(曙红丫水溶):25g/瓶×1瓶; 碘酸钠:AR,500g/瓶×1瓶;柠檬酸:AR,500g/瓶×1瓶; 水合氯醛:AR,250g/瓶×1瓶;铵矾(ALNH4(SO4)2·12H2O)或钾矾(ALK(SO4)2·12H2O):500g/瓶×1瓶 蛋白甘油(甘油/鸡蛋清=1/1):50ml 中性树胶:100g/瓶×2瓶。若中性树胶过于粘稠,可与二甲苯按7/3的比例稀释。 蒸馏水:5000ml

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

1.7.1 修整组织 将手术切取的乳腺肿瘤切成一个平整面,各组织块不宜太大,以便固定剂穿透和组织脱水等操作,通常以10 mm×10 mm×3mm或5mm×5mm×3mm为宜。找到不同的部位切取2块,以备后用。 1.7.2 组织洗涤 组织经修整后,组织中的福尔马林等必须冲洗干净,尤其是含有重金属的物质存在。因为残留在组织中的福尔马林,有的不利于染色,有的产生沉淀或结晶影响观察,所以组织修整后应冲洗12h左右。 1.7.3 组织脱水 组织经洗涤后,组织中含有大量水分,由于水与石蜡不能互溶,所以必须将组织中的水分除去。 80%乙醇溶液:2h 95%乙醇溶液:1h 95%乙醇溶液:1h 100%乙醇溶液:30min 100%乙醇溶液:30min 1.7.4 组织透明 由于乙醇与石蜡不相溶,而二甲苯既能溶于乙醇又能溶于石蜡,所以脱水后还要经过二甲苯以过渡。当组织中全部被二甲苯占有时,光线可以透过,组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透明状态。 二甲苯Ⅰ:30min 二甲苯Ⅱ:10min 1.7.5 组织浸蜡 浸蜡的目的是除去组织中的透明剂(如二甲苯等),使石蜡渗透到组织内部达到饱和程度以便组织包埋。浸蜡时间根据组织的透蜡时间较长,需3h左右。浸蜡应在恒温箱内进行,并保持箱内温度在55℃左右,注意温度不要过高,以免组织发脆。 石蜡Ⅰ:1h

石蜡Ⅱ:1h。 石蜡Ⅲ:1h 1.7.6 组织包埋 将经过透蜡的组织连同熔化的石蜡,一起倒入容器内,然后立即投入冷水中,使其立刻凝固成蜡块的过程。包埋时,将纸盒放在温箱旁边,用镊子夹取组织平放于纸盒底部,,再用温镊子轻轻拨动组织,从温箱中取出盛放纯石蜡的蜡杯,沿壁倒入包埋用的纸盒中,速度要慢。待石蜡凝固(约30min)后放入冰箱保鲜层内以备后用。包埋时应根据组织材料、切片厚度、气候条件等因素,选择不同熔点的石蜡,新的石蜡一般要熬顿几次,以免石蜡固定后有气泡,影响切片。用于包埋的石蜡的熔点在50~60℃之间。 1.7.7 组织切片 (1)从冰箱里拿出蜡块,进行修快 (2)将已固定和修好的石蜡块台木装在切片机的夹物台上。 (3)将切片刀固定在刀夹上,刀口向上。 (4)摇动推动螺旋,使石蜡块与刀口贴近,但不可超过刀口。 (5)调整石蜡块与刀口之间的角度与位置,刀片与石蜡切片约成15度左右。 (6)调整厚度调节器到所需的切片厚度,先调约为25um,待切平后改为5um。 (7)一切调整好后方可以开始切片。此时右手摇动转轮,让蜡块切成蜡带,左手持毛笔将蜡带提起,摇转速度不可太急,通常以40-60r/min。 (8)切成的蜡带到10-20cm长时,右手用另一支毛笔轻轻地将蜡带挑起,以免卷曲,并牵引成带,平放在蜡带盒上,靠刀面的一面较光滑,朝下,较皱的一面朝上。 (9)感觉效果较好的蜡片一小段,用单面刀片切取,再放入约43℃的水浴锅中展片,观察切片是否良好。 (10)切片工作结束后,应将切片刀取下用氯仿擦去刀上沾着的石蜡,把切片机擦拭干净妥为保存。 1.7.8 贴片

病理科常规切片质量PDCA管理循环案例示范

病理科常规切片(HE切片)质量PDCA管理循环案例示范病理切片质量的好坏关系到病理诊断质量和水平的高低,正确的病理诊断往往取决于准确的显微镜下观察,因此病理切片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甚至会带来错误的结果。一张好的病理切片与标本的固定、取材、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环节有密切的关系。过去,我科一直严抓病理切片质量,每月都随机抽查30例常规切片进行质量评价,总体来说切片质量较高,基本达到诊断的要求。但是每月的切片质量检查或多或少总发现存在一些缺陷,如切片刀痕、裂隙、气泡、胶液外溢等。 目的:通过检查常规切片质量,发现存在影响切片质量的问题,查找原因,提高切片质量。 数据收集:参照《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病理学分册》中的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见表1),对今年1-7月常规病理切片进行质量分级评定(每月随机抽查30例常规切片,见表2),总的优级率87.1%,优良率97.6%,总体达标。 表1 常规石蜡包埋-HE染色切片质量的基本标准 优质标准满分(分)质量缺陷减分 组织切面完整,内镜咬检、穿刺标本切面数10组织稍不完整:减1~3分;不完整:减4~10分;未达到规定面数:减5 分 切片薄(3~5μm),厚薄均匀10切片厚(细胞重叠),影响诊断:减6~10分;厚薄不均匀:减3~5分 切片无刀痕、裂隙、颤痕10有刀痕、裂隙、颤痕,尚不影响诊断: 减2分;有刀痕、裂隙、颤痕,影响诊

断:减5分 切片平坦,无皱褶、折叠10有皱褶或折叠,尚不影响诊断:各减2 分;有皱褶折或折叠,影响诊断:各减 5分 切片无污染10有污染:减10分 无气泡(切片与载玻片间 /盖片与切片、载玻片 间),盖片周围无胶液外 溢 10有气泡:减3分;胶液外溢:减3分 透明度好10透明度差:减1~3分;组织结构模糊: 减5~7分 细胞核与细胞浆染色对比清晰10细胞核着色灰淡或过蓝:减5分红(细胞浆)与蓝(细胞核)对比不清晰:减5 分 切片无松散,裱贴位置适当10切片松散:减5分;切片裱贴位置不当:减5分 切片整洁,标签端正粘牢,编号清晰10切片不整洁:减3分;标签粘贴不牢:减3分;编号不清晰:减4分 合计100 注:切片质量分级标准:①甲级片:≥90分(优);②乙级片:75~89分(良);③丙级片:60~74分(基本合格);④丁级片:≤59分(不合格) 表2 2012年1-7月常规切片质量抽查情况

医疗远程会诊系统解决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版)

医疗远程会诊系统解决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版) 目录 一、医疗远程会诊系统方案介绍 二、医疗远程会诊系统方案开发的优点 三、医疗远程会诊系统开发的价值 四、医疗远程会诊系统开发实现方案 五、医疗远程会诊系统方案功能 六、医疗远程会诊系统子系统功能模块 七、医疗远程会诊系统特点 八、医疗远程会诊系统组成架构 九、医疗远程会诊系统应用模式 十、医疗远程会诊系统发展前景 、八、, 前言 医疗远程会诊系统解决方案,利用物联网和远程通信等技术手段,实时将会诊室或手术室全景以及患者医疗数据或手术细节经由高速网络传输到会诊中心,由专家远程进行病情会诊以及手术指导,实现专家与病人、专家与医务人员之间异地“面对面”的互动,在医学专家和病人之间建立起全新的联系,使病人在原地、原医院即可接受远地专家的会诊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治疗和护理。

正文 、医疗远程会诊系统方案介绍 医疗远程会诊系统是指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同医疗技术相结合,旨在提高诊断与医疗水平、降低医疗开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保健需求的一项全新的医疗服务。医疗远程会诊系统以其独有的双流高清晰高帧率功能和支持跟所有医疗仪器和医疗信息系统无损对接,实现了把病人的实时动态检查输入(如心电图,B超,窥镜),以及已有的静态数据(如HIS/PACS包括电子病历和CT等影像)实时高清完整的发送到远端会诊指导专家手中。本地医生通过巨程会诊系统系统能够与远程专家们进行高清流畅地交流,同时远程专家能通过医用显示器清晰观察病人的气色,形态等外观的状态,如是否打喷嚏,受伤部位是否发炎等,对于远程专家来说相当于直接面对面的给病人看病,如同亲临病人所在现场一般,实现极好的会诊和指导效果。这使专家们足不出院就能通过视频通讯技术参与更多的远程会诊,在患者与医生远隔千里的情况下,也能取得亲临现场的诊疗指导效果。 二、医疗远程会诊系统方案开发的优点 远程医学服务平台,实现了远程会诊、专科诊断、远程监护、手术示教、双向转诊、远程教育、健康管理等功能,一个医院或多个医院可以方便地接入平台,享受平台远程医疗服务。 1、突破空间限制,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医疗远程会诊系统使远在千里之外的患者能够接受到本医疗机构专家的诊疗; 也可以将远在千里之外甚至是国外的医疗专家请进“家门”,解决医学难题,为患者解除病患。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

组织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 1.取材组织取材的法是制作切片的一个重要程序,根据教学、科研及外检的具体要求取自人体(外科手术切除标本、活检标本、尸检标本)或动物,并确定取材的部位和法。取材者需要掌握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掌握实际操作技术,每个组织器官的取材都有一定的部位和法,不能任意切取组织作为制片材料,不然,无法达到教学、科研和临床诊断的目的,具体要求如下: (1)材料新鲜:取材组织愈新鲜愈好,人体组织一般在离体后,动物组织在处死后迅速固定,以保证原有的形态学结构。 (2)组织块的大小:所取组织块较理想的体积为2.0cm×2.0cm×0.3cm,以使固定液能迅速而均匀地渗入组织部,但根据制片材料和目的不同,组织块的较理想体积也不同,如制作病理外检、科研切片,其组织块可以薄取0.1~0.2cm即可,这样可以缩短固定脱水透明的时间,若制作教学切片厚取0.3 ~0.5cm,这样可以同一蜡块制作出较多的教学切片。 (3)勿挤压组织块: 切取组织块用的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锉动。夹取组织时切勿过紧,以免因挤压而使组织、细胞变形。 (4)规取材部位: 要准确地按解剖部位取材,病理标本取材按照各病变部位、性质的不同,根据要求规化取材。 (5)选好组织块的切面:根据各器官的组织结构,决定其切面的走向。纵切或横切往往是显示组织形态结构的关键,如长管状器官以横切为好。 (6)保持材料的清洁: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粘液、食物、粪便等,可用水冲洗干净后再放入固定液中。

(7)保持组织的原有形态:新鲜组织固定后,或多或少会产生收缩现象,有时甚至完全变形。为此可将组织展平,以尽可能维持原形。 2.固定 (1)小块组织固定法:这是最常用的法,从人体或动物体取下的小块组织,须立即置入液态固定剂中进行固定,通常,标本与固定液的比例为1:4~20,但组织块不宜过大过厚,否则固定液不能迅速渗透。故取组织块的大小一般为2.0cm×2.0cm×0.3cm。 (2)注射、灌注固定法:某些组织块由于体积过大或固定液极难渗入部,或需要对整个脏器或整个动物体进行固定。这时宜采用注射固定或灌注固定法。将固定液注入血管,经血管分支到达整个组织和全身,从而得到充分的固定。 (3)蒸汽固定法:比较小而厚的标本,可采用锇酸或甲醛蒸汽固定法。如血液涂片,则应在血片未干燥前采用锇酸或甲醛蒸汽接触固定。 最常用的固定液有10%甲醛固定液和95%乙醇固定液。 3.脱水透明标本经过固定和冲洗后,组织中含有较多的水分,必须将组织块的水分置换出来,这一过程叫做脱水。无论是用蜡切片,还是用火棉胶切片,都必须除去组织中所含水分,因含水组织与蜡、火棉胶等包埋材料不相容,常用的脱水剂为一系列不同浓度的乙醇。 脱水的步骤是:80%、90%、95%、100%各种浓度乙醇2小时,此过程可用脱水机自控完成。 丙酮也是一种脱水能力很强的脱水剂,但因其脱水能力很强,对组织有剧烈收缩作用,在制作科研、教学切片时一般不用该试剂。因乙醇、丙酮等不溶于蜡,还要经过一个能溶于蜡的溶剂替代过程称为透明。常用的透明剂有二甲苯、三氯甲烷、水酸甲酯等。 4.浸蜡、包埋

小鱼易连云视频会议安徽省医联体远程病理诊断解决方案

安徽省病理专科医联体远程病理整体方案

一、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正在产生巨大的变革,医疗保健的观念和方式亦随之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其中远程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热点。远程医疗所提供的服务涉及到医学的各个领域,如MDT、治疗、手术、护理、监护、医学信息、视像存档传输、健康教育、专业培训、学术交流、质量安全控制等方面,正在形成新世纪的医学新模式。远程医疗不仅可以减少医护人员、病人及家属的路途奔波,还可使大医院的优质资源得到充分的共享,缩小由于地区、贫富、种族不同而形成的医疗条件的差异,提高医疗质量和工作效率,减少医疗费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三农”问题,使上级医院的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院,真正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的目标。随着网络的日益完善,3G、4G、WiFi的全面覆盖,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为远程医疗创造了条件。把病理切片通过显微镜搬到互联网,由专家进行异地实时会诊的远程病理诊断是远程医疗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安徽省病理专科医联体,是由中华医学会安徽省病理学分会主任委员、安徽医科大学病理科主任孟刚教授牵头的病理学医联体建设项目。安徽省病理学专科医联体的建立,对提高基层病理科医生诊疗水平,帮扶基层医院手术科室发展,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安徽省病理专科医联体为了适应其远程病理诊断医疗业务的快速发展以及解决内部沟通的问题,需要建设一套依托互联网灵活部署的、方便易用的视讯系统。经过多方面比较和测试,最终选择小鱼易连的产品方案和服务。 二、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远程病理诊断系统,构建以远程病理会诊为基础的分级诊疗体系,树立地区医学领域的标杆。 1、组建医院远程病理会诊系统,完成医院快速冰冻、疑难病例MDT、读片交流、远程培训、远程质量控制等工作,提升基层医院病理整体的管理水平和诊

远程会诊管理办法

卫医管医疗便函…2012?号卫生部病理远程会诊管理规范(试行) 第一条为配合公立医院改革深入开展,进一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使基层、边远、贫困地区的患者能够享有高质量的远程病理会诊,卫生部高度重视和推进病理远程会诊与质控试点工作。为保证病理远程会诊的效果和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病理远程会诊试点医院、省级会诊中心、区域会诊中心,以及有关专家; 第三条卫生部病理远程会诊试点项目由卫生部病理质控与评价中心负责协调管理; 第四条由卫生部病理质控与评价中心组织建立病理远程会诊平台(https://www.doczj.com/doc/c717186991.html,),负责会诊、质控、咨询、培训及考核等工作; 第五条会诊中心 一、会诊中心由区域会诊中心和省级会诊中心组成,区域会诊中心接受所属省级会诊中心的咨询、会诊、质控以及相应的技术指导和协调工作,也可直接接受试点医院的会诊工作;

省级会诊中心承担所属省内试点医院的会诊、质控和技术指导工作。 二、省级会诊中心会诊专家的选定应由长期在一线从事病理诊断的副高级以上职称的病理医师担任,在自愿报名基础上,参加由卫生部病理质控与评价中心组织的资格考试,合格后由卫生部病理质控与评价中心确定并备案; 三、会诊中心或会诊医疗机构,有责任对试点医院申请会诊的病例24小时内给予会诊,提供会诊咨询意见书,并对该意见书负责,特殊情况,不能24小时内提供会诊意见的,应及时与试点医院沟通; 四、各会诊中心应定期(每3个月)对所属试点医院进行一次病理诊断的质量评价,评价结果应及时书面通报给试点医院及卫生部病理质控与评价中心; 第六条试点医院 一、试点医院应认真履行试点工作的义务和责任,并上传病例至会诊中心或专家会诊、复核、质控等,有义务承担周边其他有会诊要求的医疗机构或病人的会诊工作;上传会诊病例数量要满足会诊质控试点要求; 二、试点医院向会诊中心或其他医疗机构申请会诊,应提供相关临床病史、清晰合格的数字化病理切片及其他辅助诊断资料、本单位初诊意见等,上传至会诊平台,并选择合适的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