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甘薯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甘薯无公害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措施、采收及贮藏。

本规程适应于西安地区春甘薯无公害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NY5010-2002 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

NY/T5295-2004 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

GB3095-199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1992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18406.1-2001 农产品安全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 生产基地的环境条件

3.1 产地选择

产地环境条件(环境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010-2002)和“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NY/T5295-2004)的规定,选择远离污染源,不受工农业污染及其影响,生态条件良好,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甘薯生产区域。

3.2 土壤条件

土层深厚、土壤结构疏松、排灌方便的中性或微酸性砂壤土或壤土,要求不带任何病害的地块。

3.3 前茬要求

2~3年内未种植过旋花科作物。

4 生产管理措施

4.1.2 培育无病壮苗

4.1.2.1 育苗时间与用种量

西安地区大约在3月上、中旬,用种量50kg/667m2。

4.1.2.2 种薯处理

用52℃~54℃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浸种5分钟,防治黑斑病。

4.1.2.3 排薯方法

排薯前3天~4天烧床加温覆膜,做到适温(28℃以上)排薯。排薯要大小分开,铺开平排,种薯间距一指(1.5cm),头尾相对,阳面朝上,阴面朝下,上平下不平。适时浇水,覆土。

4.1.2.4 苗床管理

掌握高温催芽(30℃~35℃),中温长苗(25℃~30℃)、低温炼苗(20℃)的原则。

薯块萌芽期(排种至薯苗出土前):以催为主,床温保持在30℃~35℃,促进多萌芽。管理关键是增温保温,同时注意苗床湿度。

培育壮苗阶段(薯苗出土至采苗前):以催为主,做到催中有炼、催炼结合,床温保持在25℃~30℃。随着苗量增加和温度升高,应加大浇水量,保持床土湿润。

薯苗接近20cm~25cm时,苗床管理以炼为主,停止加温和浇水,使床温降到20℃左右。

4.1.2.5 及时采苗

采苗时,推行剪苗的方法。应剪大留小,实行高剪苗,即离床面3cm处,保留1~3个叶节。

4.1.2.6 壮苗标准

茎杆粗,节间短,叶片大而肥厚、顶三叶齐平,苗长20cm~25cm,百苗鲜重0.75kg以上,老嫩适宜,浆汁多,无白根,无病虫害。

4.2 栽培管理

4.2.1 整地、做垄

整地深耕可使土壤疏松、深厚,有充足的氧气,有利于甘薯根系生长、薯块膨大。西安地区一般于冬前深耕25cm~30cm,采取窄垄单行种植方式。如人工做垄,垄距70cm~80cm,株距30cm~35cm,垄高20cm;如机械化深耕做垄,垄距85cm~95cm,株距25cm,垄高20cm。

4.2.2 施基肥

按照“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496)要求,掌握以基肥为主,有机肥为主,少施氮素化肥,增施钾肥、磷肥的原则。结合整地亩施腐熟的农家肥3000kg~4000kg,尿素12kg~15kg,过磷酸钙45kg~50kg,硫酸钾25kg~30kg或草木灰50kg~100kg,氮磷钾比例2:1:4。

4.2.3 地下害虫防治

每667m2用5%辛硫磷颗粒剂2.5kg,均匀撒施于地表,随着整地深翻入地下,进行土壤处理。也可制作毒土,在垄上挖好的窝内撒施:每667m2用75%辛硫磷500g,加湿土20kg 拌匀随栽苗撒在窝中。也可用敌百虫与炒麦麸50~100份加水拌湿作毒饵防治地老虎。

4.2.4 栽植时间

地膜覆盖栽培一般比露地早栽10天左右。西安地区单膜覆盖的在4月上、中旬栽苗,双膜覆盖的在3月下旬开始。掌握原则“栽在霜前,放在霜后”,当膜内10cm地温稳定在16℃时即可栽苗。

4.2.5 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要掌握肥地宜稀,旱薄地宜密,春薯宜稀,短蔓品种宜密的原则。一般每667m2栽苗2800株~3500株。

4.2.6 栽培方法

在垄上先挖窝,再倒水,后栽苗,覆土,栽苗的方法:即“一插,二躺,三抬头,多埋,少露(尽量少露,露出二叶一心即可)”。要深插保苗,浅埋结薯,即在能成活的前提下浅栽苗。如图所示:

西安灌区一般采用先栽苗后覆膜的方式。覆膜时两边用土压住,要盖严盖实,不能漏气漏风。一般应栽在霜前,覆膜后在有苗的地方膜上加盖一点土,以防苗受冻。

覆膜后要到地头随时观察,及时视温放苗。一般晴天中午当膜内温度接近40℃前要开口放苗,用小刀片将膜横向划2cm的小孔通气,以防烧苗,下午再引苗出膜,并用土将膜口封严实。地膜覆盖要掌握:“盖湿不盖干,盖肥不盖瘦,盖细不盖粗,盖早不盖晚”的原则。

早春天气不稳定,在栽苗时要注意三防:“栽后防冻,覆膜防烧,放苗防冷”。

4.2.7 田间管理

坚持“前期以促为主,中期适控,后期防早衰”的管理原则。

4.2.7.1 查苗、补苗

栽后4天~5天进行查苗,发现缺苗立即补栽,以保证全苗。补苗选用壮苗,在下午或傍晚时补栽,在田头栽一些预备苗以便补缺。对弱小苗要及时浇水,促进生长。

4.2.7.2 中耕除草

及时进行中耕、除草。若要喷除草剂,一定要在栽苗、覆膜前进行,以免药害对红薯苗产生影响。每667m2用乙草胺100g对水100kg在垄面喷雾,5天~10天后再栽苗。

4.2.7.3 灌水

浇水采取小水渗灌,不大水漫灌,水不过垄顶,有利于薯块膨大。

4.2.7.4 化控

在封行前后,对有些地力肥力高的田块,或长势过旺的地块要适时进行化控,亩用多效唑75g,加水50kg均匀喷雾,以免旺长。

4.2.7.5 追肥

为防止早衰,提高产量,一般在封行前后,甘薯进入薯块膨大期时,每隔10天左右连续2次~3次进行叶面喷肥,每667m2用15kg水、20g磷酸二氢钾混匀,叶面喷雾均匀喷洒。在中后期,严格控制氮肥量及灌水量,增施草木灰。

4.3 病虫害防治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公害化治理原则。

4.3.1 农业防治

4.3.1.1 健薯健苗,轮作倒茬

针对主要病虫控制对象,因地制宜选用抗(耐)优良品种,建立无病留种地(包括大田栽植),从育苗到贮藏,采用健薯育苗,使用健康的不带病毒、病菌、虫卵的种薯育苗,用健苗栽植,并选择健康的土壤,实行轮作倒茬。

4.3.1.2 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

通过平衡施肥,增施磷、钾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时适量施用化肥。

4.3.1.3 合理密植,清洁田园

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地头杂草等田间管理措施,降低病虫源数量。

4.3.1.4 及时清除病薯、病株

在贮藏、育苗等环节中,发现病薯、病株残体等及时清除,远离深埋。

4.3.2 生物防治

利用16000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即Bt生物制剂每667m2用500~1000倍液60kg~75kg,防治鳞翅目幼虫如甘薯天蛾、甘薯麦蛾等。利用0.38%苦参碱乳油300~500倍液防治蚜虫以及金针虫、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利用2%白僵菌粉防治蛴螬等,每667m2用量2kg,起垄前撒施或栽植时穴施,施后封土,严防日晒。

4.3.3 化学防治

4.3.3.1 甘薯黑斑病育苗及薯种贮藏时分别用50%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700倍液浸种或栽植时浸苗基部10分钟。

4.3.3.2 甘薯茎线虫病对育苗地进行药剂处理,每667m2用50%辛硫磷1000ml对水300

倍,结合耕地施入15cm深土中,严防日晒。大田栽植时在选用无病健苗的前提下,用50%辛硫磷1000~1500倍液窝施。每穴0.2 kg~0.3kg,随后封严。或将30%辛硫磷微胶囊剂按1:5的比例配好后,将薯苗基部10cm~15cm完全浸入药液中,使药液充分附着在薯苗表面,蘸根5分钟,再将蘸根后的薯苗按正常的栽种程序进行栽种,如蘸根完成后有多余药液,可将药液直接放入种植用的浇穴水中一并浇入穴中。

4.3.3.3 地下害虫(蝼蛄、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见4.2.3

4.3.3.4 甘薯麦蛾(卷叶蛾)、甘薯天蛾、斜纹夜蛾、甘薯潜叶蛾每667m2用90%敌百虫1000倍液,或50%辛硫磷1000倍液或用2.5%溴氰菊酯(敌杀死)2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灭百可)2000倍液喷雾,每667m2用50kg,以上药剂交替使用。

5 采收

5.1 时间

储藏甘薯要在霜降后及时采收,预防冻害。淀粉用甘薯可以延长收获期。

5.2 方法

选择晴天进行采收,采收时要轻刨、轻拿,不要损伤表皮,并在太阳下晾晒2小时~3小时后轻运入窖收藏。采收的甘薯应符合GB 18406.1的规定。

附录:

1、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多菌灵、辛硫磷、敌百虫、锐劲特等农药的使用,每季甘薯均不超过2次,每次施用应间隔 20 天以上;锐星、青虫灵等生物农药,每季甘薯可使用2次~3次,每次施用间隔7天以上;盖草能、乙草胺、恶草灵、精稳杀得、排草丹等除草剂,每季甘薯使用1次。

2、禁用农药

下列剧毒、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的农药,在甘薯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分别是:砷酸钙、砷酸铅、甲基胂酸锌、甲基胂酸铁铵(田安)、福美甲胂、福美胂、薯瘟锡(三苯基醋酸锡)、三苯基氯化锡、毒菌锡、氯化锡、氯化乙基汞(西力生)、醋酸苯汞(赛力散)、敌枯双、氟化钙、氟化钠、氟乙酰胺、氟铝酸钠、氟三酸钠、滴滴涕、六六六、林丹、艾氏剂、狄氏剂、五氯酚钠、氯丹、毒杀芬、硫丹、三氯杀螨醇、氧化乐果、二溴乙烷、二溴氯丙烷、甲拌磷(3911)、久效磷(纽瓦克、铃杀)、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甲胺磷、治螟磷、水胺硫磷、磷胺、内吸磷、灭线磷、甲基异柳磷、甲基环硫磷、扑杀磷、地虫硫磷(大风雷)、特丁硫磷、克百威(呋喃丹)、涕灭威、灭多威、杀虫脒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