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12.3 物质的比热容导学案2 苏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12.3 物质的比热容导学案2 苏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12.3 物质的比热容导学案2 苏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12.3 物质的比热容导学案2 苏科版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12.3 物质的比热容导学案2 苏科版

【学习目标】

1、进行吸、放热的简单计算。

2、熟练运用公式变形进行定性分析和计算。

【学习过程】

一、关于热量的计算公式

1.了解热量的概念:

2.生活中的实例说明(以烧开水为例)物体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物体的质量越大、温度变化越大、比热容越大,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就越多。

3.由热传递引起物体温度变化时,计算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公式:

当物体温度升高时:

当物体温度降低时:

式中Q表示热量,c表示比热容,m为物体的质量,t0为初温度,t为末温度。

4.说明:上述两公式也可以用下面一个式子来表示:

其中表示物体的温度变化量

二、典型例题:

例 1.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

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例1图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多

例2.在20℃的室温下,烧开一壶5kg的水,大约吸收多少热量?水的内能增加了多少?

实际中烧开这壶水的热量要比它大,这是为什么?

例3.如图甲所示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

图乙中所示是记录牛奶和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例3图

图中表示热牛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

是_________曲线(填“Ⅰ”或“Ⅱ”),水的

初温是_________℃,牛奶的初温是_________℃,

混合后,最终二者的温度是_________℃。

若水的质量为1.5kg,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__J。(不计热损失)

三、关于热量计算的注意点:

1.其中△t表示变化了的温度,即指物体升高的温度或降低的温度;

2.适用于热传递过程中,物体温度发生改变时热量计算,对于有物态变化过程不适用;

3.计算过程中要注意物理量的单位要统一,都用国际单位;

4.要分清“升高”、“升高了”、“升高到”、“降低”、“降低了”、“降低到”这些词的含义。

【当堂反馈】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没有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说热量是毫无意义的

B.物质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收热量、物体的质量及物体温度变化有关

C.两个物体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也一定相同

D.热总是由含有热量多的物体传递给热量少的物体

2.甲杯里装有200g、25℃的水,把它加热到60 ℃,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乙杯中装有100g 、20 ℃的酒精[c酒精=2.4×103J/(kg·℃)],使酒精温度升高40 ℃需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_J,如把加热后的水和酒精混合在一起,那么它们之间___________热传递。这是因为____________.3.初温相同的铜和铅,它们的比热容之比是3∶1,质量之比是2∶3,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铜升高的温度与铅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

A.1∶2 B.2∶1 C.2∶9 D.9∶2

4.质量为2 kg、温度为30℃的铝块加热到100℃,铝块吸收的热量是1.232×105J,则铝的比热容是多大?

5. 在质量为300 g的铝壶里装了1.5kg、20℃的水,问在1标准大气压下烧开这壶水共需要吸收多少热量?[C铝=0.88×103J/(kg·℃)C水=4.2×103J/(kg·℃)]

6.在1标准大气压下,1 500 g20℃的水吸收了6×105

J 的热量后,它的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c

=4.2×103

J /(kg ·℃)]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上册 12.3 物质的比热容(第1课时)导学

案 苏科版

学校 班级 姓名 日期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2.能够用比热容的概念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

3.能够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设计,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 4.培养在实验中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预习交流:

相互交流预习内容…… 三、互动突破: (一)比热容

活动一: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

1、提出问题:根据P41提供的实例,为什么海水和沙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呢?

2

3、实验设计:

理解:在加热方法相同情况下,加热时间的长短可表示 。

方法: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长短;加热时间短吸热升温 (快/慢) ⑶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哪些物理量不变?

4、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5、分析与结论:

质量相等的沙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沙比水需要的时间 (长/短)。由此可知,升高相同温时沙比水吸收的热量 (多/少)。这说明: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 (相同/不同).

想一想:

除了上述的方法外,还有别的方法来比较沙和水吸热升温快慢吗?

让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看哪个温度升高得多;温度升高得多的吸热升温 (快/慢)活动二:阅读理解P42正文部分与P43“一些物质的比热”。

(1)定义:单位质量

..的某种物质温度

..叫做这种物质

..升高(降低)10C所吸收(放出)的热量

的比热容

...,简称比热。

(2)物质的比热容常用符号c来表示;它的单位是:焦/(千克·摄氏度),符号J/(kg·0C)。(3)水的比热最大,为4.2×103J/(kg·0C)。物理意义:

。(4)比热容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它与物质的种类、物质的状态有关;与质量、变化的温度、吸收热量的多少无关。

交流讨论:现在,你能解释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了吗?

活动三: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许多现象与此特点有关。请举二例,并能进行简单的说明其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例:北方春天的晚上,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止秧苗冻坏;

道理:水的比热容大,在夜间放热时,降温较慢,使秧田里秧苗的温度不至于过低而冻坏。(1)举例:;

道理:。(2)举例:;

道理:。四、总结提升:

五、当堂训练: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的单位是,读作。

2.水的比热容是,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一杯水倒去一半,剩余部分的比热容是。3.美丽的瘦西湖是扬州市一颗明珠,她不公以其旖旎的风光令人留连忘返,更是这个城市的居民在盛夏避暑的好去处,瘦西湖的水面宽广,蓄水量丰富,而水的比砂石大,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吸收相同的热量后水升高的温度要(多于/等于/少于)砂石升高的温度,因而夏天里人们在瘦西湖边会感到很舒服。

4.下列情况中,比热容会发生变化的是()

A.一杯水倒去一半 B.把铁块加工成零件

C.水凝固成冰 D.10℃的水变成15℃的水

5.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A.海边昼夜温度差较小 B.空调房里放盆水可增加空气湿度C.北方的冬天,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6*.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

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 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

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

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 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 第十二章第三节物质的比热容(一)导学案课后作业

学校 班级 姓名 日期 一、第三节第1课时课后巩固:

1.沿海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比内陆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小,这是因为水的____ ___较大。 2.炎热的夏天,在太阳的照射下,海滨浴场沙滩上沙子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这是通过 方式改变内能的。而海水的温度明显低于沙滩的温度其原因是 。 3..夏季的海边,昼夜温差小,气候宜人,这是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原因.下列现象不是反映了水的这一特性的是 ( )

A .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循环系统常用水做工作物质

B .炎热的夏天经常在教室的地面上洒水

C .北方冬天暖气供热设备用水做工作物质

D .北方春天的晚上,农民往稻田里灌水以防止秧苗冻坏

4.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 .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 .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就越大

D .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放热及温度和质量都没有关系

5.小明根据下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比热容一定比固体的大。

B .同一物质发生物态变化后,比热容不变。

C .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D .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质量有关。 6.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 ②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初温;

③在烧杯中,分别放人功率相同的电热器,加热时间相同; ④用温度计分别测出水和煤油的末温。

(1)步骤①存在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③,加热时间相同是为了使水和煤油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和④是为了得出水和煤油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7.某同学在做“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他得到如下数据:

(第6题)

(1)此实验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 ;

(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 有关。

(3)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二、第三节第2课时课前预习:

1.思考:物体吸热升温、放热降温,哪么物体在吸收放出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2.我们上节课在“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实验中,研究了“变化的温度”这个物理量,若我用△t 来表示变化温度,用t 0

表初温,用t 表示末温。 则吸热升温△t= 放热降温△t=

3.理解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计算公式。

4.你在预习中遇到的困惑是什么?

第三节物质的比热容(一)

(1)当堂训练

1.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 J/(kg·℃) 焦你每千克摄氏度2.4.2×103J/(kg·℃) 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4.2×103J 不变3.比热容低于

4.C

5.B

6.B

(2)课后作业

1.比热容

2.热传递水的比热容,吸热升温慢

3.B

4.D

5.C

6.(1)分别装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应改为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和煤油

(2)吸收相同的热量

(3)变化温度

7.(1)吸收热量的多少

(2)质量

(3)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