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校本课程是课程改革的新生事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中第六条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课时计划中也明确规定:“地方与学校开发或选用的课程占课时总比例的10%-12%。”这些都足以见出国家对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视。同时,这也成为我们弘扬学校文化,发展学校特色的新契机。目前,许多学校已着手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并且初步确定了校本课程的开发内容,紧接着就需要制定本校的《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一、什么是“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校本课程开发指南》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方面的整体规划和工作依据,是学校校本课程管理方面的一般性规定,是培训教师的基本依据。它一般包括学校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需要评估、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校本课程开发原则、校本课程的内和结构;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程序;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条例等。

二、为什么要编写“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比如校本课程开发范围大而全,使校本课程特色缺失;再如校本课程的实施缺乏活动性,使学生主体个性失落;还如地域资源和人力物力资源等课程资源重复开发,使课程资源无序浪费。为了切实有效地开发和管理校本课程,统一认识、辩证评估、规范程序、科学管理、有效落实、避免重复开发、浪费资源,以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学校本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学校课程管理指南》的有关精神,学校需要编制《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三、怎样编写“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一)学校办学目标和办学思路

(二)校本课程开发评估需要(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评估)

校本课程开发评估需要,即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要进行一系列基础研究。其主要内容包括学校的培养目标及办学特色,学生和学校的发展需要,分析学校及社区的课程资源等。各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学校和社区的公共教育资源、人力资源,对学校的师资、设施、经费、器材、场地等方面的条件进行合理的分析与评估,扬长避短,量力而行。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①学生、教师的需求和建议。②地区需求和社会需求。③社区和学校教育资源的状况;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④学校的优势。⑤家长、社会人士对学校开发课程的愿望和建议等方面。

例1:石厦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评估需要

1.明晰学校的培养目标

学校以“笃行、博学、质朴、方正”为校训,着力培养“团结、求实、竞争、创新”的校风,“严、精、实、研、新”的教风。在“全面培养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培养人、发展人、完善人,每年举行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为每个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的战略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变成学生渴求知识、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课堂上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在德育工作中通过

学生自主参与德育管理和活动,将学校的德育要求和各项制度内化为个人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

2.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

校本课程设计的起点是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兴趣。我们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采用学生问卷及与学生、家长、社区人士大规模访谈等方式进行。问卷及访谈都涉及如下内容:你希望有什么兴趣爱好?希望提高哪方面的能力?你希望学校开设什么课程培养这些能力?

3.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

学校需要重建学校文化,使学校焕发生机与活力;学校所在社区,同样需要创建一种新的社区文化,来提升社区的品位,促进社区的发展。学生是社区文化的一种代言人,所以,社区的管理者积极主动地提供适合学生实践、体验的场地,给学校提供人力资源,并经常与学校一起组织有意义的学生活动,很有必要。校本课程开发,给社区创造了机会。

4.评估学校、社区的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并非一定要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它所需要的是对现有社区资源和学校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开发。我校现存课程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资源)丰富,同时学校所在社区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及丰富的资源。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不但可行,而且还能独具特色。

附:校本课程开发评估表

项目

优势

不足

学校规模

适中,便于组织、管理

教师配课多,工作量大

行政班子

团结务实,敢于创新,有奉献精神

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

师资

科艺体教师:10人学科拓展教师:16人技能教师:5人

缺少新课程的理论素养,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技术

学生

热情高,求知欲强

自信心待加强,交往、动手能力待提高,创新意识欠缺

家长

热心,支持学校工作

旧观念难转变,缺乏正确的教育态度和方法

学校硬件设施

学校占地9428平方米,拥有200米的环形塑胶跑道、篮球场各二个,藏书10万余册。语音室、电脑、音乐、美术、自然、电教等功能室基本齐全。

有的设施利用率不高

社区资源

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商业发达,人气旺盛

社区缺乏与学校紧密的联系

例2:姚店中学《渔洋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中《渔洋文化》的开发依据

学校依据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现状、学校资源、姚店乡的地理条件、在认真调查、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对《渔洋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作以下论证:

1、三级管理的课程结构。国家课程范畴内的知识学习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快捷采集信息、利用信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为学生参与家乡建设培养必须的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2、姚店乡的区域特点:三江交汇(长江、清江、渔洋河)、渔洋绕境。境内的风土人情、历史人物、传说故事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我校网络资源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先进的办学理念,且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是开发校本课程最有力的依据。

(三)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各校应该在充分考虑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基础上制定本校校本课程开发目标,可以从国家教育方针、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办学目标和特色、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课程建设等方面去制定。

例如:郁达夫中学《利用郁达夫人文资源教育校本课程开发指南》中的开发目标是这样制定的:

通过利用郁达夫人文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

1、形成既有理论价值又有操作性很强的实践价值的校本课程;

2、使郁达夫人文资源在学校教育中发挥更大的教育功能,即对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起到显性和隐性的强大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

3、使利用郁达夫人文资源在学校中的教育更有序、更自觉、更稳固、更深入的发展;

4、使郁达夫中学的办学更有特色、更有活力。充分显示人文见长,全面育人”的教育宗旨

例2:(一)总体目标:

:通过丰富多彩的、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体系和学生相关的学习活动方式,提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经验、能力、情感体验和价值目标要求,密切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自然界、社会生活的联系,加强学生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联系,发展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整体性、规律性和独特性的认识,发展学生综合运用已学的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态度、方法和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加强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念、思想方法以及关注社会的现实状况和未来发展的“人文精神”。

(二)具体目标:作为一门校本课程,必须突出其研究性和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严谨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研究的能力,具体还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1〉明确什么是严谨的科学态度。

(2〉理解科学态度在学习、工作中的作用。

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理解科学的学习方法的价值。

〈2〉学习掌握与小课题研究有关的学习方法。

〈3〉将习得的学习方法运用到小课题研究之中。

3、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

〈l〉了解规范的研究程序。

(2)能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

4、培育良好的学习品质

(1)增强质疑问难的勇气。

(2)培育有自己主见的主体精神。

(3)养成协作互助的团队意识。

(四)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在校本课程开发中要遵循的哪些原则,可以从教育思想、领导策略、教师参与、学生主体、管理方法、过程进展、区域资源、校内外结合等方面去考虑。

例1:富阳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1、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相协调的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必须与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保持一致。课时比例要控制在课时总量的10%-25%,保证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间的协调性。

2、权力与职责相统一的原则

学校具有开发校本课程的决策权、选择权,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管理职责。要坚持校本课程实施的严肃性,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的有效机制,监督和评估课程实施的过程,发挥校本课程的积极作用。

3、地域资源与校本特色相结合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立足于地域资源与校本特色的有机结合,促使资源开发与校本特色同步发展,学校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协调,同区域的学校要积极配合,走合作公关之路,避免学校与学校之间重复开发的弊端。

4、课程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的原则

校本课程开发应使课程的研制、实施、评价一体化。在注重课程实施的同时,通过对课程实施过程和效果的评价,反思课程方案的合理性和实施的科学性,提高课程设计的质量。

5、调查、研究、实验相结合的原则

要对学校里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现状、社区的条件进行深入地调查,把这些调查结果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依据。同时,要把整个开发过程视为一种科学研究的过程,以提高校本课程开发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例2: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主体性原则——以学校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的实际需要为主导开发和利用课程;

基础性原则——要为每一个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发展性原则——应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全面性原则——要服务于人的主动的、全面的发展;

人本性原则——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健康发展为基本出发点;

可行性原则——校本课程应具有可操作性;

活动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载体;

整合性原则——完善补充、优化现行教材;

创造性原则——充分挖掘教学资源中的创造因素,创造性的进行课程改革开发,创造性地进行学校课程管理,创造性的实施学校课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例3:

1、“分段推进、反复强化、逐步深入”"的原则。

2、参与、合作、民主和多样性原则。

3、本校与其他学校和机构的互动原则。

4、专家、家长、社区人士参与开发建设的原则。

5、时代性原则,要体现21世纪鲜明的时代特色,真正体现新、活、实的特点。

6、开放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改变以往学生单纯以教师布置的书本作业,为开放的、多渠道获取知识的机会。

7、创新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涉及面广,都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并体现出个性化

(五)校本课程的内容和结构

在需要评估的基础上确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大致框架。

例如新城子小学:

1、确定内容:

以本地资源为主要内容,涉及到人文、地理、自然、传说、先进人物等各个方面,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综合学科类校本课程,题目为“我爱我的家乡”。

2、设计框架:课题组经过认真研究,认为课程的开发要与学校办学思想中“以德立校、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立足校本、瞄准特色,做到开放性、趣味性、教育性、生活化、综合化。将校本课程的结构框架确定为:

我爱我的家乡(名称)

概况篇传说篇创业篇名胜篇巍巍雾灵古迹特色篇

(六)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过去一些学校在开设“选修课、活动课”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这可以说是为校本课程开发观念的生长准备了良好的土壤条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源头活水。然而许多“拍脑袋决定”或者说没有学生需要决定的课外活动、活动课、选修课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一项具有持续性的专业活动。它需要有一种理性、民主、科学决策的过程。这一过程一般有4个主要步骤:

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有四个阶段:

第一、建立领导机构

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家长共同组成课程开发委员会,校长任委员会主任,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其职能是:咨询、把关、审查和提供帮助。

第二、进行需要评估

需要评估是整个开发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学校要明晰学校的育人目标,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多种形式调查和分析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需要,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及社区发展需要等,并且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还要进行阶段性的调查,以不断改进和调整课程设置。

第三、确定内容、目标及大体框架

在分析与研究需要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的审议,确定校本课程的开发的内容和大体框架。

第四、组织与实施

根据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与课程结构,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组织教师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校本课程的教材必不可少,但校本课程的开设是"课改"的创新之举,目前就全国来说,还无系统经验之举,更缺少现成教材供选用,因此,希望学校引导任课教师进行大量创造性的劳动,以丰富的实践为基础,参考有关资料,自己动手参与编写教材,学校择优选用

a、搜集素材:搜集素材的工作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开发小组充发动全体教师和学生。学校以“我爱家乡”为主题开展了全校性的素材征集活动,学生们积极参加,上交稿件上百篇。二是深入到镇政府、各村及群众中去,搜集相关素材。小组主要成员历时一个暑假,走遍了全镇各村,访问古稀老人、探访知名人士、寻找古迹奇观、踏遍了著名景区,同时进行网络搜寻,搜集现有材料、撰写新鲜材料,共得到素材上百份,拍摄照片300余张。

b、整理素材。

(1)经过对素材进行加工、整理。课程的六大部分共有材料百余篇,共八万余字,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各部分内容

篇数

特点

教学对象

概况篇

15

文字少、图片多、直观。

二年级

传说篇

30

图文并茂、传奇性、引人入胜。

三、四年级

创业篇

18

图文并茂、感动人、激励人。

四、五年级

名胜篇

25

图文并茂、内涵丰富。

四、五年级

巍巍雾灵

25

图文并茂、文字精美、内涵丰富。

五、六年级

古迹特色篇

20

图文并茂、内涵丰富

五、六年级

(2)征求有关部门对已有素材的意见,从下面几方面进行了改进:

①本地是革命老区,加入有关本地抗日战争事迹的文章、突出爱国主义教育。

②文章内容经过改进,要更加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基础,受他们的喜爱。

③内容要全面,能够反映本地区的总体风貌,代表先进的文化。

c、编辑教材。

从2003年2月至2004年8月,经过一年半的努力,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结束,课题组开始进行教材的编辑印制工作。

(1)争取资金,印制教材。

(2)发挥网络优势,编辑电子教材,做成了网站。

例:荆西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基本程序:

1、资源评估:调查学生需求和学校及社区校本课程开发资源。(九月份)

2、需求分析: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中了解学生的兴趣、教师方面的专长、社区可开发资源。(十月上旬)

3、确定目标:

根据调查结果,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目标及课程开设内容、项目等(十月上旬)。

4、组织开发:(十月下旬——十一月中旬)

(1)人员分工收集有关资料;

(2)组织人员进行审核、编写校本课程。

(七)校本课程开发的管理

建设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制度,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事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校本课程开发质量的前提条件,是一个充分体现学校、教师首创精神的过程,也是要求学校、教师增强自我责任意识的过程。

1、组织管理。各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与管理工作。同时要成立学校课程审议委员会,委员会一般由校长、教师代表、学生及家长代表和社区相关人士等人员构成。课程审议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审议学校课程开发过程中的重大决策,负责制订《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检查与督导《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的执行情况等。

2、课程实施管理。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自主性、探索性、创新性;学习方式的活动性、实践性、综合性;教学过程的情境性、合作性、建构性;教授方式的灵活性、针对性、创造性。不能用国家课程挤占校本课程的课时,不能将校本课程变为国家规定的文化课程的延伸和补充,而应根据有关的课程文件,正确处理好这三类课程的关系,保证各类课程的合理比例,充分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不同价值。

3、教材管理。校本课程领域可选用教师指导用书,可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操作材料或活动器材,原则上不允许要求学生购买人手一册的教科书或资料。

4、课程评价管理。要建立和完善课程评价制度,每学年必须审定一次校本课程,以不断改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要纳入学生档案管理。

5、人员管理。每一位任课教师必须要承担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各校要把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况纳入评优、评先等考核中。

(八)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措施(一般还有)

精神的、物质的领导、教师、学生、资金校外人士等.

《渔洋文化》校本课程开发指南

一、《渔洋文化》的开发依据

学校依据学生的需求、教师的现状、学校资源、姚店乡的地理条件、在认真调查、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对《渔洋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作以下论证:

1、三级管理的课程结构。国家课程范畴内的知识学习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快捷采集信息、利用信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为学生参与家乡建设培养必须的社会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2、姚店乡的区域特点:三江交汇(长江、清江、渔洋河)、渔洋绕境。境内的风土人情、历史人物、传说故事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我校网络资源环境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学校有严格科学的管理机制、先进的办学理念,且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锐意开拓进取的教师队伍,能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这是开发校本课程最有力的依据。

二、《渔洋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1、让学生了解家乡、建设家乡,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2、编写出《渔洋文化》的校本教材。

三、《渔洋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框架

1、渔洋农具。《家乡农具超市》,开发者:胡志新

2、渔洋曲艺。《姚店乡民间音乐》,开发者:谭平

《姚店乡民间工艺》,开发者:高丹

3、渔洋故事:《姚店乡民间故事集》,开发者:姚一林、谢传河

4、渔洋传说:《姚店乡地名探究》,开发者:朱代梅

5、三江诗文:《在宜都留下足迹的诗文名家及作品》开发者:刘云舟

6、渔洋风俗:《姚店乡风俗大观》,开发者:万继林

7、渔洋人物:《宜都历史名人》,开发者:刘德春

8、渔洋风景:《姚店乡旅游现状及对策》,开发者:向常森

《家乡居室装饰》,开发者:王晓芹

《渔民洋服饰研究》,开发者:陈华

《姚店乡绿化研究》,开发者:高登秀

《农村垃圾现状及处理》,开发者:邓玉华

9、渔洋人文:《我为姚中校歌填词》,开发者:谭平

《校园园林艺术》,开发者:叶献明、李红

《动物大观园》,开发者:胡志新

《生活中的数学》,开发者:胡志红,赵昌会

《英语交际》,开发者:晏学知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开发者:吴忠亮

《姚店方言与普通话的比较》开发者:张海燕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开发者:周德益

10、渔洋新歌:时事开讲,介绍家乡建设及发展的状况。开发者:黎孔新

注:以上课程分年级分阶段开设。

四、撰写课程纲要。课程纲要阐明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课程目标:(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

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

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五、教师正式开题,学生自主选择。

开课之初,教师给15分钟时间向全体学生介绍所开课程的主要内容、目的、授课方式等,让学生根据教师的介绍自主选择。

六、校本课程实施。

教导室做好监控、测评。参与听、评课的指导,调控校本课程实施情况,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七、课时安排:校本课程每周2课时

八、校本课程的评价

1、授课教师的评价。教导室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对教师进行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反映,四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

2、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一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作好考勤记录。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三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九、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

1、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导室随机听课,随时测评。

2、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学生考勤记录。

3、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及时总结经验

6、每学期召开一次校本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

十、成立姚店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

主任:何方金

副主任:潘洪进

委员:辛祖煜、刘云舟、谭平、胡志红、刘德春、赵昌会

晏学知、吴忠亮、高登秀、周德益、胡志新

学生委员:杨海蓉、潘满堂、刘姝姝、邓士锐、余梦颖、晏冰

附:示例:具体授课内容的编写形式。如:《家乡农具超市》

例一:

同学们,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先民们开创了这片土地,他们是用什么工具开创的呢?让我们乘上探究之旅的列车,一道去探索农具的奥秘吧。

访一访:家乡有什么农具?

看一看:(农具图片)什么农具?

议一议:什么用途?

写一写:说明农具的文字。

评一评:观农具有哪些收获呢?

例二:

同学们,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先民们开创了这片土地,他们是用什么工具开创的呢?让我们乘上探究之旅的列车,一道去探索农具的奥秘吧。

收集:家乡的农具及图片。

展示:农具图片。

探究:农具的用途。

结果:制作农具图库。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纲要(江阴高级中学)

目前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调整和改革课程休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为目标,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为落实国家课程改革方案,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将在切实推行国家课程的同时,研究、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构建我校新的课程体系。

一、涵义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在对社会、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究、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开发强调的是,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二、意义

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在于推动课程体系的完善,实现课程的根本宗旨,表现为六个方面。

1、完善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

国家新课程计划的特点之一就是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来的。

2、教育的发展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弥补国家课程自上而下的研究推广周期过长、缺乏灵活,滞后于社会变革、不能及时反映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等不足,有利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3、实施素质教育

开发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可选择性的校本课程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和个性发展,弥补国家课程中综合性、实践性的不足。校本课程与德育目标的事例,有利于学生价值判断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机理的改善,有利于学生基本品质的日臻完善。

4、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第一,校本课程给学生留下空间。第二,校本课程是根据学生的需求而开发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第三,校本课程开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个性张扬的现实条件。

5、教师成为课程的创造者和设计者

首先有利于教师课程意识的提升,拓宽了教师对于课程的理解。其次,有利于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获得。教师是课程开发的主体。再次,有利于教师行动研究能力的培养。

6、学校特色建设

每一所学校都以自己独特的文化历史背景、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综合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校风和办学传统。江阴高中的校风是“纯朴、求实、爱国、进取”,而办学传统是办学历程中所积淀的学校文化的结晶。如陶行知先生创建的晓庄学校几十年来一直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校训。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必然鲜明地带有学校的特色。

三、开发依据(一)国家课程改革纲要

1、课程专家斯基尔贝克指出:“设计课程的最佳场所在学生与教师处的地方。”校本课程开发要依据国家课程改革纲要。

2、制定校本课程标准,应根据基础教育的任务、教育基本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考虑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素质;要结合各个领域课程的特点,渗透对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方面的要求: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和其他高新技术对于教育的深刻影响,兼顾课程内容和实施手段的同步创新。

(二)学校的发展要求

特色教育是学校的发展之路。

(三)学生的发展需求

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综合实践活动对个人发展有益,学生普遍喜欢亲身实践、讨论交流、试验探究等教学方式,目前评价主要以考试为主、缺乏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状况的评价制度,学生普遍认为分数并不能全面反映其发展状况。

(四)教师的发展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需要一批骨干教师,需要青年教师的成长。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育教学带来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教师的进步和发展。

四、开发目标

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学会交流,在合作中学习;学会自信,养成自我认同感和坚毅的品质;学会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会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生活,成为生活的主人,并掌握一项健身技能和一项娱乐技能,具有现代中国人的意识。

五、课程结构

我校根据新课程标准确定课程结构:语言与艺术、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与技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将校本课程分解为符合学生特点的可供学生选择的选修课程。具体类别、课程目标、涉及主要学科及课程方向如下:

(一)、语言与艺术课程目标:

1、学生学习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人文素养和爱国精神。

2、结合英语学习,了解西方文化和国际交流常识,提高分析和认识西方文明的能力。

3、能用辩证和历史的观点分析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4、培养学生艺术欣赏的能力,认识艺术对人生的作用,提高艺术素养。

涉及学科:汉语、英语、哲学、历史、、音乐、美术、影像、社会学等。

拟开课程:古诗文名作鉴赏,儒家思想与传统美德,中国古代文化名人传略,英文表达,现代西方文明介绍,演讲,文学创作、绘画,书法,,器乐,声乐,合唱队与乐队,摄影与摄像,古典音乐欣赏等。

(二)、数学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数学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结力。

2、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3、发展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涉及学科:数学拟开课程:数学史话,数学家介绍,数学思维,趣味数学,生活与数学,竞赛数学。

(三)、人文与社会

课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品质,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创造。

2、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形成合理的是否判断能力。

3、作好把握机遇、挑战危机的准备,掌握预测能力、获取分析信息的能力。

涉及学科:法律、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礼仪学等。

拟开课程:人际关系,成功人士创业史话,法律常识,礼仪规范。

(四)、科学与技术课程目标:

1、了解科学发展史,认识科学发展中包含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和能力。

3、善于认识自己的特长,着力发展特长。

4、培养学生的学科特长,培养学生灵活地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涉及学科:哲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

拟开课程:科学启示录,最新科技成果介绍,中西方科学史,科学技术与人类历史,学科竞赛等。

(五)、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

1、了解不良心理、不良行为的形成机理,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

2、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正确地理解自我,确定努力方向,激发奋斗的精神。

3、培养学生终身健身的习惯和一定的体育技能。

涉及学科:心理、体育与健康等。

拟开课程:心里健康咨询,健身技能,家政,健美、体育竞赛,球类选修等。

(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

1、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培养关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意识。

2、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和思考人类生存的意识。

3、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涉及学科: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

拟开课程:生活中的环保问题,人类与环境,航模制作,生物培植,网络制作等。

六、运行与管理

校本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必须有一整套管理和运行机制的配合,他们既是校本课程改革的保障系统,又是校本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校本课程运行管理事教师队伍的建设

1、校本课程的教师队伍由学校全校教师、外聘高校教授、校外学术委员、社区教师等构成;

2、全校教师都要积极关注课程改革,了解国际、国内课程改革的信息,关注社会、科学、技术的理论、实践、发展的热点问题,研究、开发相关课程;

3、学校鼓励教师开设既符合校本课程目标又表现教师特长的校本课程,学校鼓励教师开设不同门类的校本课程;

4、学校负责开设校本课程教师的培训和交流参观。

(二)、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

1、学校成立校本课程研究开发指导小组;

2、教科室主任负责日常“校本课程研究开发指导小组”的工作。“校本课程研究开发指导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工作;

3、组织教师培训和交流。

(三)、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

1、学校成立校本课程组织实施小组;

2、教导处主任负责日常“校本课程实施小组”的工作。“校本课程实施小组”负责校本课程的组织实施工作;

3、组织校本课程的考核与评价工作。

(四)、校本课程管理

1、管理机构名称——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

2、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成员

校长室、教务处、教研室、政教处等负责同志组成。

学校成立“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

3、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职责

①负责校本课程教材研究和开发;

②负责校本课程的申报、审批;

③负责校本课程的评价;

④负责规划校本课程的实施;

⑤负责指导教师开设校本课程并组织培训;

⑥负责指导学生选择校本课程;

⑦负责校本课程安排、考核、评价及调整。

4、校本课程申报审议制度

校本课程采取申报审批制度。各学科教师根据校本课程的目标及结构,针对我校学生实际,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的特点、实践经验与思考,申报个人或教师小组课程计划。

校本课程的开设,先由教师个人根据校本课程目标和结构要求申报课程,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申报时间为每年5、6两个月。

申报课程由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负责审定批准。

申报校本课程的教师(学生,下同)必须提交课程名称、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时安排、组织形式、评价方法、课时讲稿提纲等相关资料。

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负责考核评价开设课程和教师。教导处将评价结果以书面形式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反馈情况,结合教学活动过程中形成的认识,对已开设的课程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和调整,使其更符合学校的育人目标,更贴近现代生活和我校学生实际。

校本课程由教导处负责实施。每两周安排两课时。为确保校本课程开设的质量,避免选择过于集中,学生在同一时段中需选择第一、第二两个志愿,以便调整。课程和学生全部确定后由教导处编排授课或活动地点。

5、校本课程全面实施学分制管理

学分制管理是以学分为单位刻划学生学习质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学分和学生毕业应获得的总学分。

①校本课程采用学分制;两学年为一周期;

②每一个课时为0.5学分,修满15学分为合格。

(五)、校本课程运行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有效运行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1、建立学生选课指导制度;

2、建立学生选课登记制度;

3、建立校本课程专用课表;

4、建立校本课程资源库。

七、评价和奖励

校本课程的评价包括两个方面:

⑴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一是学生选择的人数,二是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是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四是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五是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

⑵对学生的评价。校本课程中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一是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三是学习的客观效果。

对校本课程的评价由“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与教导处从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学习效果三个方面进行。

课程内容评价以“教育性、趣味性、启发性、实践性、实效性”为依据。

教学过程的评价由“管理委员会“进行课堂调研,分析其设计是否精心,教法是否得当。

学习效果的评价根据学生所写的小论文、作品、制作、活动、测试、竞赛等成绩。

(一)、对学生的考评

1、修满2课时有资格取得1学分;

2、考核内容根据教学内容和形式由任课教师决定;

3、考核形式以作业、学习体会(收获)、论文、调查报告、答辩等形式呈现,由任课教师决定考核形式;

4、考核由任课教师负责,最终结果反馈至教导处与班主任处,并报校ABC考核领导小组。

(二)、对教师的考核与奖励

1、考核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

2、考核形式由学生欢迎和受益程度问卷、授课教师自评和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综合评价为主;

3、考核采用阶段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

4、校本课程的所有授课资料都是考核内容;

5、校本课程的考核与学校ABC考核挂钩,作为考核加分项目;

6、平时的课时按课时津贴计算。附件:申报表;登记表;考评表。

郑州七中校本课程

教师在偏写教材前,首先要撰写课程纲要,这是课程实施的依据。校本课程最能体现学校特色。

“校长不要只做自己得心应手、立竿见影的事情,而要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日前,面对记者的采访,郑州七中校长袁新民毫不含糊地说,“我们正在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就是七中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在广泛征求学生、教师和家长意见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和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为目标,通过开展丰富的教育活动;

切实加强基础教育,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现在,七中开发出的27门校本课程,主要分为语言、科学、鉴赏、生活、健体和益智等5大类,它们符合学校的特色,能够发展学生的特长。”

为了七中的长远发展和构建有七中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根据学校的工作部署,该校全体教师参与了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从2003年暑假开始;教师们认真学习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和重要意义,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结构和特长,确定选题,然后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翻阅书籍、浏览刊物、搜索网络,编写出了若干课时的校本课程教案。在新学期开学时,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收到了左崇宁等116位教师设计的《美文赏析》等119门校本课程的教案和讲义。

27门校本课程的开发

袁校长说:“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拿到教师的校本课程教案和讲义后,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整理统计,并以学科组为单位选出了44门优秀课程。接着,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又跨学科组进行了第二轮评选,小组评委对这44门课程的重要性、科学性和可行性逐一展开讨论,最后推出了《美文赏析》等27门课程供学生选择。”

这27门校本课程推出后,学校又出台了《郑州七中校本课程实施征求意见》,明确了校本课程的实施目标、实施原则,讨论了学生选择校本课程的方法。最后,组员们达成共识:以年级为团体,以班级为单位,学生自主选择1~2门课程,分中考前后两个阶段进行。由于目前条件所限,学校这样做只能满足绝大数学生的需要。不过,随着新校区的落成,七中会按照较为理想的模式开设校本课程。据袁校长介绍,这种理想模式完全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可以按照兴趣和需求自主选择1-2门校本课程,也可以跨班级、跨年级上课。这样,学校就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师怎样编撰教材

“教师在编写教材前,首先要撰写课程纲要,这是课程实施的依据。”袁校长说。

七中目前的校本课程大致有两种形式:改编已有的课程和开发全新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虽然不像开发国家课程那样耗费大量的时间、财力、物力和人力,但是也是一项需要有较多投入的工作。七中有的教师把已有的课程改编成自己的校本课程;也有的教师把多门已有的课程改编成一门校本课程;更多的教师则是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学生的兴趣,开发出全新的校本课程。总之,教师们或改编或开发出了合适的课程内容,同时也使这些课程内容成为有七中特色的校本课程。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素材,编撰教材是一项科学研究工作,直接关系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成败。袁校长强调,校本课程的开发者绝不能把编撰教材看做“复印——裁剪——粘贴”的.简单劳动,而应该把它看做一项创造性的艰苦劳动。在开发校本课程前,学校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向设计课程的教师提出了两项具体要求:一是注意教材的基本结构,二是编撰教材时要采用横向顺序和纵向顺序两种方法,坚持科学、易懂、便于操作的原则。

记者发现刘会霞老师设计的《野外生存》非常具有代表性。刘老师说:“我主要是想通过此书向同学们介绍一些野外求生的常识和经验,希望通过这些经验的学习,他们能够终身受益。”《野外生存》的前言这样写道:“如果我们像鲁滨逊一样被扔在孤岛上,又有谁能像他一样在那个环境中活下去呢?你能应付突发事件、解救自己于危难吗?看过《人猿泰山》的学生都应该记得泰山和大自然的融合。人是大自然的儿女,离不开大自然的怀抱,然而大自然偏爱的,是那些智慧、勇敢的人。”

校本课程带给学生什么

七中的校本课程于2004年2月试行开课,全校师生皆大欢喜,其中受益最大的就是学生。

初一(7)班的学生在谈到《中学生人际交往》课程时说:“我们认为人际交往是十分重要的,这门课程对于我们在学校里、家庭中和社会上如何与他人交往有很大的帮助,因为它让我们知道了在遇到一些事情时应该做什么、说什么。老师在讲课时经常给我们举一些实际例子来说明问题,这些例子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并且趣味性很强。我们同学都喜欢这门课程,并且愿意继续学下去。”

初二(1)班的学生很喜欢《美文赏析》这门课程,他们在谈到授课教师左崇宁时说:“左老师准备得非常充分,每节课都有不同的文章可以欣赏,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我们的积极性很高。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美文的标准,懂得了如何欣赏美文。”

“把英语和日语结合起来,既复习了英语,又学习了一门新的语言,我们觉得很新奇。这是全班58个同学一致通过的一门课程。每个星期,我们都盼望这节课的到来。课堂上,黄老师用英语教日语知识,我们的学习兴致很高,希望这门课长久地开设下去。”高一(8)班的一位学生就黄利军老师的《英日双语一起学》如是说。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繁重的学业负担,适当调剂了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学生们在愉快的气氛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开阔了视野。

“学生的评价有利于我们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有利于我们更好地改进工作,也有利于逐步完善校本课程体系。”袁校长对记者说,“由于目前学校受条件的限制,学生暂时以班级为单位选修校本课程,学生成绩暂不计入档案,只在学期结束时给他们一个综合评价,计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4类。学校待时机成熟后,将根据每个学生的意愿,允许他们跨班级、跨年级选修1-2门课程,成绩评定采用学分制,并将它计入毕业成绩。”

目前,郑州七中推出的《美文赏析》、等27门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已经成为该校课程建设的首批财富。我们相信在以后的发展中,该校的校本课程不仅会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而且能激活刻板的教学模式,为学校、教师、学生及其家长提供广阔的创造空间。

编后:校本课程是最能体现课程改革精神的,也是最能体现学校特色的。在没有既定模式可以参考的情况下,郑州七中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总目标和指导思想,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构建出了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这是难能可贵的。这种勇于落实课改理念的精神值得肯定和学习。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郑州七中的校本课程开发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比如:开发校本课程是不是一定要编写教材?怎样通过开发校本课程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特长?等等。希望郑州七中的课程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也希望更多的学校积极行动起来。

学习知识与获得智慧

在学校听课时,我发现两位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动物”一词时,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第一位教师先问学生什么是动物,学生回答说,猫、狗、鸡是动物,然后,教师就总结说,大家记住:像猫、狗、鸡、鸭等能自己活动的生物都是动物。第二位教师问学生什么是动物,学生回答说,鸡、鸭、狗是动物,然后教师问理由是什么,学生回答说,它们会叫唤。教师又问,蚯蚓不会叫,它是不是动物?学生说蚯蚓会爬,会爬、会走的都是动物。教师又进一步问,直和鸟都不会爬,它们是不是动物?学生回答说,它们会游和飞,能活动的都是动物。教师最后问,

飞机和汽车都会活动,它们是不是动物?学生说不是,因为它们是人开动的,不是自己动的。最

后,学生们自己得出结论:能自己活动的生物才是动物。

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一个教例中,学生得到的是现成的知识;而在第二个教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不仅知道了什么是动物,而且对动物的内涵和外延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从而使他们获得更多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也就是说,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将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转变为重视他们智慧的获得。这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也是教育适应时

代的举措。

(车治俊) (《教育时报》2006/4/12)

仙客来的启示

前段时间,我到外地出差。在出差的半个月里,我一直惦念着办公桌上的那盆仙客来。平时,我天天为它浇水,还在有阳光的日子里把它端到外面晒太阳,但它还是长得不精神。这十几天来没有了我的呵护,它该成什么样子了?我走进办公室后,却看见了一小片绚丽的红!走近细看,这盆仙客来竟看不出丝毫颓废的样子:它的叶子那么油亮、青嫩,茎还是挺拔的,花朵也愈发娇艳了。多么有生命力的花啊!我上网一查,才知道仙客来是喜湿不喜涝的花卉,浇水时水量不需大,只要湿润即可,不然根会烂掉。这时,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小小的身体依靠了先前的水

分,竟足足支撑了这么多天,且仍旧可以维持下去。

我不由地想起了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想起了自己的教育方式。有时,学生做错了事,我怕他们受不了批评,就用虚假的话语来鼓励;有时,学生完不成任务,我就亲自上阵;有时,

学生受到了挫折,我只是一味地安慰……我以为这就是爱的教育。

其实,爱的表达有多种方式:有时是呵护,有时是历练……这就要求我们选择合理的爱的表达方式,寻求合适的表达时机和教育环境。为了能让学生健康地成长,我们不要过分地呵护他们,而是应该更多地关注他们。在实践中,,教师过分呵护就会剥夺学生独自面对困难的机会,最终使他们成为温室里的花朵。教师应该放手时就放手,不断让学生认识自己、磨炼自己—二这

是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必由之路,也是成长的自然法则。

(曹帏)

(《教育时报》2006/4/12)

《沙滩排球》校本课程纲要

一、前言

还有比它穿得更少、更自然的运动?走在海滩边,便是走在了性感的边缘。你来看美女,还是看比赛?为什么要这么问?两者并不矛盾!有这样一种比赛,有的是最性感的参赛者、最自然的场地、最放松的观众、最随意的气氛和最火辣的服装,它就是沙滩排球.

有这样一种比赛,有的是最性感的参赛者、最自然的场地、最放松的观众、最随意的气氛和最火辣的服装,它就是沙滩排球。

为了满足广大排球爱好者的需要,利用洋浦的地理条件,更好的培养广大师生的兴趣,以及从课余训练中发现体育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了培养自己的课程意识,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和田地,让学校真正变成孩子们的乐园,更好的使其在这里学习各方面的知识,为此,我们开设了排球的校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排球技术,并在比赛过程中灵活运用。

2.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沙滩排球的历史,中国沙滩排球的发展以及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3.培养学生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拼搏的精神以及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4.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促及其全面发展。

三、课的内容:

沙滩排球的基本站位,准备姿势,发球,传球,垫球,扣球,拦网以及初级战术配合、裁判知识

四、课的安排:

内容课时

基本站位,准备姿势 1

发球、垫球 2

传球 3

扣球、拦网 2

战术配合 4

裁判知识 1

教学比赛 5

五、课的实施

⑴方法:根据学生的技术水平进行分组,两人一组,进行教学

⑵课时计划:每周一课时。

⑶场地与设备:以学校排球场为主要场地,辅以沙滩的教学,并进行三次左右的沙滩排球比赛。

⑷课程对象与人数:课程对象以有一定的排球基础并有交通工具的学生为主。班级人数以20~30人为宜。

六、课程评价建议

校本课程的评价以教学过程中的表现(50%),教学比赛的结果(20%)和个人技战术水平(30%)。具体措施如下:

⑴、建立完整的考勤制度。

⑵、加强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记载,保证科目的修习时限。

⑶、积极探索学生互评、自评的功能与策略,实现评价的科学化、民主化

《书法艺术》校本课程纲要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电脑广泛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为字写不好找到理由,殊不知书写是人们必不可缺的交流方式,书法又是我们中华民族艺术宝库里的一朵奇葩。一手好字既可为阅读者提供美的享受,也可展示书写者良好的文化素养。我校《书法艺术》校本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使青少年在进行汉字的书写过程中养成良好的性格特征和学习习惯。

二、课程价值

书法是我国一门古老的传统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从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书法以汉字表现对象,具有实用和艺术两重性,它不仅起着交流思想,传播文化的作用,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们的情操。

三、课程类型

文化修养类

四、课程总目标

了解、熟悉汉字的起源和书法产生的过程,了解在书法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通过体验、讲述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逐步培养热爱书法艺术,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习惯。

五、学段目标

七年级

1、了解中国硬笔书法发展史;

2、了解硬笔书法材料的选择和运用;

3、楷书技书的学习。

八年级:学习硬笔行书技法。

九年级:学习毛笔楷书和行书技法。

六、课程内容及具体安排

七年级

学期具体内容课时

上学期1、中国书法作品欣赏 2

2、中国硬笔书法发展史 2

3、硬笔书法的材料选择和运用 2

4、临帖——硬笔书法学习的基本思路 1

5、临帖练习 4

6、第一阶段成果检查 1

下学期1、庞中华楷书技法 2

2、临帖——《庞中华楷书》 2

3、顾中安楷书技法 2

4、临帖——《顾中安楷书》 3

5、第二阶段成果检查 1

八年级

学期具体内容课时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象湖镇小学)

瑞金市象湖镇小学校本课程开发 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有一技之长,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好扎实基础。结合我镇各校实际状况,考虑学生多样化、全面化、持续性发展的需要,特制订我镇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文化学校”特色,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师课程建设与开发的能力。 二、总体目标 & 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更加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亲身参与社会实践,形成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解决问题及欣赏、创造、实践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校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让学生乐于参与,多给学生创造空间,尊重学生的意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灵活开放性原则。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创造促使儿童发展的空间、因材施教,灵活选择,调整教学内容、方法、程序,以生成性课程资源为主,在实施校本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充分体现目标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广域性和可变性。 3、活动、实践、探究性原则。体现在教学形式上要以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活动、勇于实践、探索为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围绕问题大胆探究的意识和实验摸索的精神,着眼于养成习惯,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4、特色性原则。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学校应扬长避短,针对学校具体情况,走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材设计,充分发挥学校作为课程决策中心的作用,办出特色学校,彰显学校特色。 四、组织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工作小组。 \ 组长:朱雷 职责: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决策人和负责人,全面负责校本课程的总体策划,宏观调控及全面的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 钱卫珍 职责:负责起草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指导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实施工作。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需求评估 1.明晰学校教育哲学 开发实施校本课程,首先要有明确的学校教育哲学,即学校根据师生特点、教育资源、学校教育传统以及教育者的办学宗旨,确立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向。它反映的是学校的个性,体现的是学校特色。我校的教育哲学是实施人本管理,让学校成为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绿洲,实施人本教育,让学校成为学生展示生命力的舞台。 2.评估学生的发展需要 学校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学生的兴趣与需要,个性的充分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重要依据。为了对我校学生的发展需要进行合理评诂,我们组织设计了问卷,针对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包括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的选项,成长中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以及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的需求。在评估过程中按照学生年龄特征,学校就高、中、低三个年龄段的学生分别采取了直接答卷、选项填空、大规模访谈等形式,对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最后形成科学的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我校小学生的发展需求具有一定的共性:健康生活的需求、快乐学习的指导、幸福成长的体验、创新的思维品质的养成。 3.评估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要 学校是学生幸福成长的摇篮,是他们实践与体验生活的基地。我校虽然是中心校,但教学资源相对于城区来进比较匮乏。加之生源多属于农村家庭。父母的教育意识淡薄。部分学生由于父母的娇惯,忽视了礼仪与感恩,部

分学生由于饮食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了身体素质差,缺乏一定的劳动技能和水平。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又迫切地想促使孩子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在特长方面有所发展。基于这样一种现状,需要重建学校文化,重新审视学校的育人目标,使这所半个多世纪的老校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学校发展提供了平台,课程管理与决策权利的下放,给学校课程创新创造了机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满足了学校发展的需求,学校在实践探究中明确了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实现学校教育哲学的方向。 4.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 近年来,县局、政府为学校投入了大量财力。扩建了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光盘播放室、卫星收视室等。这些无疑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了很好的课程资源。在人力上,我校的教师年龄年青化。他们爱好广泛,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比较快。例如,王丽萍老师毕业于专业音乐学校。擅长器乐、舞蹈。门殿宗老师擅长微机知识,在flash制作方面更是游刃有余。苗秀玲老师一直任教科学、自然学科,对于种植、养殖也属于内行,总之,我们能根据教师的擅长来满足学生的所需。 另外,我们可利用的校外课程资源也很丰富,学校附近,各种机构、企事业单位较多,居民较集中,镇领导也力图改善生活环境,扩大了服务的范围:维修、购物、扶贫帮困、关爱弱小、节日喜庆活动等。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主动参与文化活动,美化生活环境,与当地居民共同建设美好的精神家园。 (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总体目标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实施方案

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作者:————————————————————————————————日期: 2

天水市枣园巷小学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课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

1,建立领导机构。成立由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家长共同组成的学校课程开发和实施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具体负责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领导机构的职能是:(1)为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组织保障和领导保障,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开发;(2)负责对校本课程的审议;(3)负责确定学校课程开发内容,审议教师的课程纲要或活页材料;(4)负责协调学校课程开发工作,使校本课程开发具有合理性、创新性。 2、培训师资 (1)对教师进行课程理论的培训。让教师初步掌握课程的一些基本原理,明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常识、课程探究等基本原理,为课程开发提供理论依据。(2)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拓宽知识。 3、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程序 (1)前期论证 既对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前期论证。论证主要从两个方面:一是将开发的目的、意义、项目报市课程开发项目领导小组,经领导小组讨论认定;二是将开发的课程拿到学生中去征求意见,看所开课程学生是否喜欢,是否需要。 (2)确定题目,搜集资料 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需要明确主题、范围与领域。主题的确立首先考虑以下因素:一是学生的内在需要。检验任何一类课程是否成功的标志很多,但学生的需要必须放在首要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Primary school 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 ation pla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前言: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与组织在公务活动中,按照特定的体式、经过一定的处 理程序形成和使用的书面材料,又称公务文件。本文档根据公文写作内容要求和特 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 修改及打印。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我校为农村小学,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校硬件建设、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与县直学校有一定的差距。如何迅速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这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在分析了周边地区的社会环境、学校的校园环境、师生的基本情况等因素后,发现,我校拥有丰富的乡土教育资源、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较强活动能力的农村教师和学生。这是我们的优势。“利用乡土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我们认为我校依托本地区社会资源、学校资源和家庭资源,开发校本课程,这是很有必要的,也十分有效的。

一、开本课程开发理念 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让学生通过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强调体验性活动等社会经验,克服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密切学生与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的联系,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通过学生自主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镇、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 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 想感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了解家乡的乡土文化,吸收乡土文化的营养,提高学 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3.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 精神、时间能力,提供学生的科学素养。

校本课程实施措施

校本课程实施措施 东港六中

东港六中校本课程实施措施 一、健全组织机构,明确部门及人员职责 1、领导小组工作职能,主要职能是审议决定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同时负责课程教材建设、教师培训、教学指导、监控与评价,承担校本课程的日常管理工作。。 2、审核组工作职能,负责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已有成熟课程设计,开发新课程。知识与技能的指导。 3、课程研发小组工作职能,负责在现有基础上,完善已有成熟课程设计,开发新课程,以及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各项业务工作。 二、建立相关制度,确保校本课程实施 1、审议制度 ①学校全体教师均有权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骨干教师及青年教师要积极参与。在学校进行动员与培训后,可以自主申报。 ②教师在接受专门培训的基础上,将《教学设计》和《课程纲要》等相关资料上交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会审。学校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在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和评审后,决定开发科目及实施的人员。 2、管理、监控、督导制度

①建立计划、总结交流制。凡承担校本课程的教师在教学处及教研组的指导下,针对自己所开发的校本课程实际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期计划,组织集体交流、互相借鉴;学期末教师进行全面总结。 ②教导处每学期要安排专题督导,监控、指导教师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具体工作情况,做出科学的评价。开课情况将在评选优秀教研组与备课组时做重要参考。 ③每学期必检查项目有教学计划、教案、课堂教学、评价成绩、学生满意率等。教师必须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按照教学常规进行教学。 3、激励制度 ①有校本课程教师的工作考核纳入到日常考核与期未考核之中。 ②有关校本课程的相关资料学校给予优先办理。 ③担任校本课程的教师, 参加评优、评先、晋级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④作为评选校级骨干教师和优秀课的优先条件。 4. 经费保障制度 ①学校进一步加强图书馆和专用教室的建设,添置教师用书,合理配置教学设备。 ②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必需使用的费用有权申报(写书面使用申请)。得到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的审核批准后,必须专项使用。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暨 武汉市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重点课题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课题结题研究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提出“学校课程”的概念,在2001年6月7日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校本课程从此走入我们的视野,落实国家教育方针,推进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管理者的责任。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一项课程革新任务,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这个问题的解决具有以下五点意义: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创国家级山水园林城市”是武汉市政府向全体市民提出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我校与东湖风景区近邻。东湖风景区以其独特的地理自然环境、楚文化的特色和现代科技文明风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研究天地。因此以东湖风景区为依托研究开发与实施我校特色校本课程,对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武汉市政府工作目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内容,严格课程管理,将德、智、体、美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是《义务教育法》对中小学办学行为和育人方向总的规范要求。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校校本课程以学校教师资源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重点的兴趣校本课程初具雏形。整合学校与地域教育资源,规范开发与实施行为,形成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摆在了我们面前。因此这一课题的研究,对规范办学行为,创建以东湖文化为载体的教育特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培养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新时期的教育目标,本课题的开发与实施,基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的需求,对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教育实践意义。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范本

Clarify the implementation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make the plan unified, the action coordinated and the process orderly.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编号:FS-DY-20553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一)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着眼素质、扎实基础、全面发展、办出特色”的学校办学宗旨和育人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透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用心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争创学校特色,努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成长。 二、开发目标 1、坚持自愿自主、灵活开放的原则,给学生想象、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潜力。 2、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实现目标多元资料宽泛,用心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潜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 4、透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进一步培养具有科研潜力和较高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资料 1、基础性课程: 《‘五个一’养成教育》、《古诗词鉴赏》、《智力数学》等。 2、丰富性课程: 《语文实践》、《数字与生活》、《数字日记》、《好词佳句》、《法在身边》、《化学与健康》、《探索自然》等。 3、发展性课程: 根据本校实际状况,用心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计算机基础应用、英语角、舞蹈、绘画、书法、版报、广播、写作等。 四、校本课程教材编写要求 为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潜力,我们将根据教师的个性特长,以教师丰富的实践为基础,选取参考有关资料,诱导教师透过超多的创造性劳动,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精神,我校在切实保障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同时,充分挖掘学校内外的优势资源,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开设了适合学生兴趣和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 我校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将通过不断调整和改进,使课程体系逐渐完善,课程设置渐趋合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特色发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我校校本课程目标、课程的设置、课程的管理、课程的评价按以下要求开发和实施。 一、课程目标 学生层面 1.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2.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层面 1.促进教师积极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促进教师在研究中发展,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的水平。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开发教师的教育潜能,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 学校层面 1.努力构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模式。 2.体现办学理念,促进学校发展。

二、课程的设置 (一)课程设置的原则 我校校本课程的设置遵循以下原则: 1.针对性——从办学理念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开发具有可操作性的校本课程。 2.开放性——课程内容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克服传统课程在时间、空间、内容等方面的限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3.多样化——课程开发从学生多样化需求出发,组织形式多样化,开设课程多样化,培养各具特色的多样化的人才。 (二)课程种类及内容 校本课程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每周按课表上安排的固定时间上课,学生人人参与学习;选修课学习时间设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每周两次课,面向有一定兴趣和特长的学生。 1.校本必修课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结 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总结一、课程界定: 校本课程具有服务学校、依靠学校、植根于学校的特性。校本课程不同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适应学校 和学生的特别需要为主旨,以学校的办学宗旨为依据,办出特色;它又以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别需要为依据,满足本校学生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中未能得到满足的种种合理需要。 校本课程不是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重复,而是对它们的有力补充;校本课程须依靠学校而生成,深深植根于学校。它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由师生对它的感情和智慧、本校的 优良传统、校园文化资源以及经过师生加工处理了的网络信 息资源有机构成的内容。 二、目标: 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将带动学校的校本培训和校本研 究,促进教师观念的不断改进,不断深化学校和教师的课程 意识,提高学校教师、领导的规范课程开发技术,全面提升教师素质和课程开发能力,使教师对课程改革有正确的意识,有课程改革的愿望和动力,有开发校本课程所必须的知识、 能力和技术,能推进学校管理的改革。针对学生程度参差不 齐、兴趣爱好不一的特点,给学生提供可自主选择的校本课程,以改变其学习方式,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构建一种富有吸引力的学习生活,最终达到一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为我校校本课 程的全面开发打下永久性的良好基础,起到一个很好的导向作用。 三、开设校本课的意图: 校本课程除了不同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外,首先是它的多样性。多样性具有满足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可能性,学生要想充分发展自已的个性,必然要求具有一定程度的自 主选择课程的权利,而校本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这一要求。 校本课程它能较充分地反映学生的种种特别需要,提供多种多样的课程门类,让学生自由选择。其次是它的实践性。有 的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充分发展的过 程中,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 能力、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 能力作为重点。所以,它强调学生应在活动中学,注重直接体验和经验积累,反对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 其三是它的综合性。各门校本课程的内容是围绕一个一个主 题收集组织的。这种综合性内容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因而有助于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多种能力的均衡发展。其 四是以学生为主体。各门校本课程都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 地位。首先,以学生的特别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学生情感的提升。其次,各门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学 习活动的安排都给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一些空间,创造了一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计划方案

学校课程开发及实施方案 一、开发及实施背景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设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学校课程是国家课程标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开发有利于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实现学生的主动、生动、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的特色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我校根据实际,把学校课程做为国家课程的一种校本化开发,以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与特长,让每个学生学有所长(chang),学有所长(zhang)。 二、指导思想 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依靠本校教师和专家、家长共同开发的原则,开发具有博文特色的学校课程,以体现个体差异、全面育人的开发宗旨,为学生提供品德形成与人格发展、潜能开发与认知发展、身体与心理发展、艺术审美、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学习经历,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发展。 三、开发原则 1.立足本地,因地制宜 黄岛是一方古老而又美丽的土地,它不仅有灵秀的山水,丰饶的物产,还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沧海桑田、历史变迁,许多名胜古迹令人瞩目、许多名产令人神往、许多风流人物流传史册。因此,我们立足本地,让孩子们从关注身边的名胜、名人、名产开始,通过系列调查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名胜、名人和名产,珍爱名人、关注名胜、保护和发展名产;关注家庭、社区、民族和人类的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的实施方案

高中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总要求,以现代教育理论和课程理论为指导,加强理论研究,致力实践探索,努力构建具有潘径中学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个性化办学、教师个性化教学、学生个性化培养”的形成,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二、基本原则 、“以校为本”的原则。要坚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学校的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乡土资源,进一步挖掘、整合各种课程资源,构建符合“三级课程”管理要求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个性化办学,促进学校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2、“以师为本”的原则。坚持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推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坚持以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为载体,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和实践中,努力造就一支兼具课程实施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 3、“以生为本”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从学生的发展水

平出发,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使课程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需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努力将学校办成“学生喜欢的学校”。 三、总体目标 、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努力做到校本课程的开发科学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范化,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使校本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新的增长点。形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挖掘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一批高质量的校本课程,尤其要重点建设好课本剧、篮球、理化生探究实验、木雕、班班歌声等课程。加强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间的关系研究和课程综合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2、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改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尤其要注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修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校本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将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习惯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5、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 二、教学原则 校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都是由学生全员参加的学校教育活动,在遵循一般教学原则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

在教学上还应注意以下原则: 1、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教师讲授、指导少而精,尽量让学生多炼、多动,多给学生以尽可能多的时间与想象、创造空间。 2、自愿性原则:学生在"自选"科目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报名后按各自选择编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灵活的作内容形式上的调整,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 4、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化、内容的宽泛性、即时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可变性,评价的主体性、差异性。 三、教学形式 作为一门以学生实践为主的课程,它的教育方式势必要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活动余地以及更多的相互交流的机会。在教学上主要应采用集体活动式:如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 四、课时安排 校本课程每周2课时,安排在下午。 五、教学内容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学校目前安排如下教学内容:《民俗》、《农历》 六、教学评价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

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应突出和发展学校的办学特色,我校以校本课程建设为抓手,基于课程内容本身,基于儿童个性发展,基于学校地域资源,着力构建一个符合儿童学习兴趣、提高儿童数学素养、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于是,我们在实践中注重对课程内容的开发,注重对课程本质的挖掘,注重对课程效度的开拓,让校本课程资源最大程度地发挥其优势,从而提高学校教育的教学效率。 一、基于课程内容本身,有效实施校本课程 课程内容的开发是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载体之一,课程内容的开发丰富了校本课程的建设。它是实现教学目的、教学任务的重要环节,是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措施。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我们从孩子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数学并将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自然地融入到课堂中,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中高年段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主要侧重于学生对于所学课本知识的综合性运用以及部分知识点的教授教学,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新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要从生活出发,数学也要回归生活。 2014的12月,我校的马凌然老师,王守文老师,刘培培老师分别开设了三节数学校本课—《旅游中的数学》,这三节课均属于中高年段的校本课,都是以“旅游”为主线,引导学生探索和研究旅游中的数学问题。马凌然老师执教的是“旅游中的路线规划”,她让学生做小导游,引导学生探究不同的旅游路线,并通过对路线的实地考察和长度估测,为不同的游客团队选择相应的旅游路线,达到最佳的游玩效果。课中,还涉及到了关于“搭配”的新知教学。刘培培老师执教的“旅游费用的预算”。学生自己设计旅游方案,并对游玩中门票、坐观光游览车、午餐所需的费用进行预算,在此基础上比较交流各自的方案,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王守文老师执教的是“停车场的规划”,针对栖霞山旅游中“停车难”的问题,老师让学生做个小小设计师,为即将使用的停车场规划设计车位。三位老师的内容设计力求做到趣味性、操作性、现实性、探索性、开放性、思想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 21世纪,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高科技、信息化、网络化、可持续发展等特征的日益凸现,教育将面临到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变革更加迅速、创新更加广泛的挑战,课程改革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目前受到的关注的程度日益突出。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指出“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改变课程过分强调学科体系、脱离时代和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实际的状况。” 校本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共同组成了在学校中实施的“三级课程”的结构。校本课程的开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弥补国家课程开发的不足,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满足“个性化”的学校发展,还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在新形势下的课程开发和改革必须着力解决以下问题:一是确立课程改革目标,课程改革追求的目标应当定位在使课程内容更为密切的关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二是更新知识价值观,确立最符合时代要求、最符合学生发展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的观念;三是改变传统的课程观,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以人本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立真正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本考虑课程设计,考虑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考虑学生学习现实和学习基础,考虑未来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需要;四是拓展课程适应内容,改进教育方法,使课程内容密切联系社会实际,贴近学习生活,挖掘隐性课程的德育渗透功能,整合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的教育力量,加强德育和人文教育;五是树立个性化的教育观,校本课程开发在坚持统一的基础要求前提下,要明确各种教材的目的,做到教材的多样化与差异性、层次性的密切结合,要做到校本教材的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密切结合,突出学校自身特色,引导师生独立地、自主地、不受干扰地选择校本教材。 我校有一批热衷于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领导和教师,多项课题的研究更锻炼了科研队伍,校本课程的开发将更高层次地提高学校师资队伍的素质,充分发挥学校广大教师的教育研究作用。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思想,坚持以师生发展为本,通过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等手段和途径,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积极有效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力树学校品牌,争创学校特色、大力提升教学质量,最终促使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统一。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学校及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知识,尝试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从现实生活中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操作步骤和思维

校本课程实施措施及流程

校本课程实施措施及流程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础开发出来的课程,实施校本课程是实现学校的办学宗旨,体现办学特色的有效途径。为更 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效提 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课程开发水平,制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 计划如下 : 一、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结合我校实际,开发符合我校校情的系列校本课程,以弥补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 的不足,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通过学 习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个性,为终身发展奠定基 础。 二、实施目标 1、通过学科素养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中华经典 的博大精深、数学思维的灵活创新、英语情境的生动有趣, 陶冶情操、发展个性,保持最佳学习状态,提高人文素养。 2、通过生活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劳 动技术和礼仪规范,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健全 的人格,热爱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3、通过艺体技能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发展特长,树 立自信,丰富精神生活,实现全面和谐发展。 三、基本结构 以校本课及活动小组为载体,确立以下三类内容,每学期视环境、师资等具体情况添减部分内容。 1

1、学科素养类——经典诵读、英语口语、习作、数学 思维 2、生活技能类——折纸、生活劳技、生活礼仪、法伴 我成长 3、艺体技能类——舞蹈、声乐、器乐、儿童画、装饰 画、国画、剪纸、书法、十字绣、橡皮泥、陶艺、围棋、武 术、乒乓球、田径等 四、实施原则 1、现实性原则 :充分考虑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及学 生发展状况,兼顾学校其它方面因素确立校本课程开发目标 时。 2、基础性原则 :以全面发展学生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 运用与综合为目的,为学生打好基础服务。 3、发展性原则 :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着眼于开发学 生的潜力,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目标。 五、保障机制 (一 )成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 :王保柱,全面负责校本课程开发工作,负责教研管理和教材编写指导。 副组长 :王宙红、杨翠珍,确定校本课程开发内容,具体 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成员 :郭星、刘艳、杨康、范君、焦玲燕、陈喜、杨静、 王首艳、李艳云、屈变玲、秦立波、郝丽红。 (二 )组织编写校本课程纲要或教材 2

XX中学创新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案

创新性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关于校本课程的开发,课程专家们认为有以下特点。首先,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主张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实质上是一个开放 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其次,校本课程开发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教育制度内权力与资源重新配置的 过程。第三,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国家课程开发的重要补充。从这些特点看,校本课程的开发本身就包含创新的因素。而我们在这里之所以提出创新性校本课程的概念,是因为校本课程开发还包含以下两层意思:一是校本课程开发是我们学校所开展的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我们把校本课程开发定位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上。 我们学校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展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来,就一直在进行创新性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已经在创新性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取得了不少成绩。 一、开发创新性校本课程的理论依据 创新性校本课程既然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必然要依据创新教育的有关 理论来进行开发研究。 参加全国中小幼创造教育典型经验专题研讨会的专家们提出:创新教育在本质上就是遵 循人的创造活动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宗旨的教育。创新教育的一个信念是每一位正常的儿童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都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取得创造性的成绩,成为某一方面的创新性人才。创新教育具有正确的社会价值理想和导向,其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创新人才。从本质属性上说,创新教育属于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它是当今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新的教育思想体系和实践体系的 统一体。关于创新教育,国内已有许多专家作出了理论上的阐述。 “创造教育,就是把创造学、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学科的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树立创造志向,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精神和创 造力的教育。”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教育目标的教育模式。它不仅注重知识的存量,更加注重知识的增量和流量,注重知识创新、传播及使用,形成知识(存量)——传播与使用(流量及增殖)——创新(增量)——传播与使用(流量及增殖)——创新(增量)的良性循环。即是说,创新教育是指在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教他们“是什么”和“为什么”的知识,更应教他们“是怎样”和“是谁”的知识”。 “创造教育,是指在创造型学校管理和学校环境中,由创造型教师通过创造型教学方法培养出创造型学生的过程。”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并使之逐渐丰富和完善。

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施方案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校本教研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基本精神为指导,调动学校自主开发课程和自主管理课程的积极性,充分利用我校和社会的课程资源,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并逐步形成适应地方、学校和学生特殊需要的,体现学校办学特点的学校课程体系。 二、前期论证 (一)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已经成为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当前进行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现在也应成为我们实施个别化教学的理论基础。该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人至少存在着的7 种智力,即言语──语言智力、 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加德纳认为这7 种智力在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地、有机地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序组合在一起,正是这7 种智力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 (二)自我评估 我校始终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校品牌,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为宗旨,优化学科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开发隐性课程,已基本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学校办学条件优越,内部设施完善,微机室、多媒体室、实验室、图书室、等功能教室齐全,图书、音像资料完备。 现有任课教师19名,大专学历达标率100%,40岁以下教师占88.8%,且素质较高。经过理论培训,外出学习,课题研究,教师思想观念先进,具有较强的改革创新意识,教学管理、科研能力、业务水平居全县上游,具有初步的课程开发实施能力。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研究水平逐渐增强,学校特色日渐突出。在信息技术、科研教育、创新教育、研究性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英语教学、语文读写同步运行等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为课程实施奠定了基础。. 三、开发的目标 根据校本课程的意义和本校实际,制定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目标如下: 1、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珍惜时间,学会感恩, 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初步学会进行人际沟通和交流,发展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策划、组织、 协调和实施的能力。 4、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从小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磨练学生的意志,使学 生形成知难而进的品格。 6、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发展,因势利导,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小学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情况

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情况 近年来,我国确立了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政策和管理体制进入了新的变革时期。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科学而合理的设置课程门类,组织资源,发挥资源共享的优势,一直是我校领导和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它关系着我校教育的健康发展。 按照新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要求,从贴近生活、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出发,进一步突出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我校自新课程实施以来,开设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目前开设的地方课程是《写字》。目前开设的学校课程是《国学经典》。 为确保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顺利实施,我校专门成立了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小组,组织在教学中具有一定课程开发能力和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对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实施,并定期对课程实施情况进行调研,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定期开展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关一系列活动,如《优秀作业展评》、《人人争当小小书法家》、《古诗文诵读比赛》以及《爱祖国爱家乡演讲比赛》等活动,经过长期对学生进行规范的书写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逐步养成着眼全局,谋事周全的良好品质。多读书能多吸取知识,增广见闻,学习他人成功、失败的经验,做事的方法,幽默的态度,待人处事的方式,久而

久之自然能充实个人的内涵,使言谈有物,内盈而外华。通过朗读训练,学生可以从篇章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思想、意蕴,既受到了熏陶感染,又锻炼了用语音描描摹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 通过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实施,培养了他们顽强坚定、奋发进取的意志品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情感,学生从历史上优秀人物功彪青史的伟绩中受到熏陶和教育,激起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更迫切地去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与此同时从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等方面精选学习主题,让学生参加德育活动课程实践,在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人生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自我、个人与自然、个人与家庭、个人与社区、个人与学校、个人与国家、个人与世界的关系,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如:时间、人员紧张、资金缺乏等。 虽然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也遇到不少困难,但在今后的课程实施中,我们将通过不断建设、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使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从不太成熟,走向多样化,走向高质量。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情感,让我们年轻的一代在文化上找得到“回家”的路,使他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从而发展家乡,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