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一代电力信息通信(ICT)网络模式

新一代电力信息通信(ICT)网络模式

新一代电力信息通信(ICT)网络模式
新一代电力信息通信(ICT)网络模式

浅谈新一代电力信息通信(ICT)网络模式[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电网中应用ict网络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ict对电力通信系统研究的重要意义,着重分析3g/4g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同时论述了无线通信技术在ict网络中应用时所面临的安全问题。

[关键词]:智能电网 ict网络模式电力通信系统

中图分类号:tp18 文献标识码:tp 文章编号:

1009-914x(2012)26-0055-01

1、引言

本文研究新一代电力信息通信(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网络模式,将信息网络和通信网络统一规划,充分考虑电力业务和信息化发展的需求,减少通信网络的建设费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智能电网建设提供支撑。

2、ict网络模式的关键技术与发展现状

新一代ict网络模式已经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研究热点,这既是业务导向型网络发展的需要,也是相关技术及标准不断成熟的必然结果。ip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传送语音、数据、视频等多媒体综合业务,作为应用层的载体,ip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共识,由于高宽带的传输能力,光纤作为物理层技术也无可争议,由此ip 和光网络的技术融合和协调发展将是基础承载网络演进的最大趋势。

3、智能电网适用的新一代电力信息通信(ict)网络模式

简述电力系统通信设计

简述电力系统通信设计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电力通信网的特点,介绍了电力通信设计应满足的特性和电力通信设计一般采用的通道技术类型。 关键词:电力系统通信设计 0、引言 电力通信网是电力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核心支撑系统。它同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控制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合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三大支柱。电力通信网是由光纤、微波及卫星电路构成主干线,各支路充分利用电力线载波、特种光缆等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并采用明线、电缆、无线等多种通信手段及程控交换机、调度总机等设备组成的多用户、多功能的综合通信网。 1、目前电力通信网的特点 (1)要求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灵活性。电力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及国民经济有着重大的影响,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是电力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电力生产的不容间断性和运行状态变化的突然性,要求电力通信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2)传输信息量少、种类复杂、实时性强。电力系统通信所传输的信息有话音信号、远动信号、继电保护信号、电力负荷监测信息、计算机信息及其他数字信息、图像信息等,信息量虽少,但一般都要求很强的实时性。目前一座110kV 普通变电站,正常情况下只需要1到2路600-1200Bd的远动信号,以及1到2路调度电话和行政电话。 (3)具有很大的耐“冲击”性。当电力系统发生事故时,在事故发生和波及的发电厂、变电站,通信业务量会骤增。通信的网络结构、传输通道的配置应能承受这种冲击;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各种应急、备用的通信手段应能充分发挥作用。 (4)网络结构复杂。电力系统通信网中有着种类繁多的通信手段和各种不同性质的设备、机型,它们通过不同的接口方式和不同的转接方式,如用户线延伸、中继线传输、电力线载波设备与光纤、微波等设备的转接及其他同类型、不同类型设备的转接等,构成了电力系统复杂的通信网络结构。 (5)通信范围点多且面广。除发电厂、供电局等通信集中的地方外,供电区内所有的变电站、电管所也都是电力通信服务的对象。很多变电站地处偏远,通信设备的维护半径通常达上百公里。 (6)无人值守的机房居多。通信点的分散性、业务量少等特点决定了电力通信各站点不可能都设通信值班。事实上除中心枢纽通信站外,大多数站点都是无

电力通信网络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探讨

电力通信网络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探讨 发表时间:2019-05-06T15:53:40.29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1期作者:周建波 [导读] 努力开创电力市场崭新经济增长点,提高竞争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电力系统经济利益最大化。 国网青岛供电公司 266001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电力通信网络现状的介绍,针对电力系统特点,从未来业务发展的角度出发,给出今后电力通信业务扩展可行方案,阐述了电力通信网络今后发展方向。 关键词:电力通信;能源互联网;发展方向 0.前言 2018年,国网确立了“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企业战略目标。未来电网发展方式必然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大电网安全控制、“源网荷储”友好交互、企业管理信息化对通信网络新的更为苛刻的要求,通信网络必然会与电网生产、企业经营、客户服务深度融合发展,各型智能化终端必然会在电网智能化建设中大量普及应用,大电网安全控制、“源网荷储”友好交互对通信网络的接入需求必然会有爆炸性的增长。电网对通信网络架构、带宽、时延、可靠性、灵活性、泛在性等指标有着新的更为苛刻的要求。本文主要针对电力通信系统未来的发展做出较为详实的阐述与探讨。 1.电力通信网简介 1.1 概述 电力系统通信网是一种专业的通信网,是由发电厂及变电所等各级电力部门相互连接的传输系统和设在这些部门的交换系统或终端设备构成,是电网重要组成部分,由电网的结构、运行管理模式、经济性等因素决定。 1.2 主要发展历程 通信技术经历了从纵横交换到程控交换、从明线和同轴电缆到光纤传输、从模拟网到数字通信网、从定点通信到移动通信、从主要面向硬件到面向软件技术的几大阶段变化。我国电力专用通信网也是基于此进程,随着电网的建设、发展以及电网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形成并逐步成长起来的。在60、70年代,电力通信是以音频、载波、模拟微波等通信方式为主。80年代之后,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出现了数字微波、光纤通信、程控交换机等,这也是目前电网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单元。到了90年代,我国电力通信装备水平与日新月异的通信技术发展相比已显滞后。随着信息交流的日益强烈,跨行业技术交叉与渗透越发明显,电力通信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设施、系统的神经中枢、行业的高科技先驱,更应该跟上飞速发展的时代步伐,率先引领电力科技领域新潮流。 2.主要扩展业务形式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在电力行业内的广泛应用,对我国电力基建、生产和营销时刻产生着深层的影响。以下简要介绍一些可以基于我国电力通信网的扩展业务类型。 2.1 电网安全监视和稳定控制方面 (1)电力系统崩溃的根本原因是网络结构的薄弱性和不合理性,利用测量控制装置的投入(如:及时定位线路故障点的线路故障测距装置;实时监视通信全网路健康状况的通信全线路自动监视系统等),通过网络传递实时信息,实现在线监控。利于迅速排除输电线路事故,快速恢复故障电网,防止大面积停电。 (2)在电力系统中实施相量控制是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最直接的方法,通过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实现的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使任一变电站均可通过精确时间脉冲给当地测量的电压波形以时间标记。通信系统将测量收集汇总处理后,根据各变电站之间动态相量变化实施控制。GPS相量测量装置与常规RTU相配合,使调度中心的EMS系统功能从稳态向动态转变,将使大电力系统的全局稳定和恢复控制成为可能。 2.2 气象与新能源方面 (1)降水量监测装置:在水电站上游某位置(如:野外无人职守监测台站)进行常年降雨量的采集,给每一个采集点分配相应的网络地址号或频点,通过网络传递信息,进行数据统一分析处理。再如,水电站水位网络报警装置:当汛期或其它原因使水库水位异常时可通过网络自动向下游传递实时信息,并提示对策便于宏观调控。 (2)雷电观测系统:由于雷击是造成线路事故的主要原因,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网建设密度的加大,雷击故障点的精确定位、轨迹跟踪及处理难度也随之提高,就要求我们制定出一整套较为完善的方案,以加强对雷电的实时监测。 (3)新型能源发电技术 太阳能、风能、潮汐等新能源发电技术实施是今后国家电力进程的一个目标,对新能源的预报及充分利用也是今后电力通信网络的任务之一。 2.3 环境保护方面 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要求对火电厂、核电站的排放(包括烟气、放射线等)实时监测。监测系统将采集的数据就地分析处理,并提示采取相应措施;同时通过网络传输,由中央级单元统一备案集中调控。 GPS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RS)等的出现及应用,为电力通信网络业务扩展实施提供了可能。特别是允许用户利用基于Windows环境下的具有可视化界面的VB、VC等软件自主二次开发GPS用户接收机单元,通过接收机自身的串行通信口传输数据,实现对雷电、降雨、水位、烟气、放射线、电磁等的时间、地址、数量、强度、浓度等各种信息、数据的实时监测。对上述几项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2.4电网商业化运营方面 随着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化,依托于全国联网工程和开放性电力市场的电网商业化运营方针已经逐步形成,具有集成、拓展、安全性的基于国际互联网的企业电子商务系统是今后发展的必然。电子商务系统以其快捷安全的性能使电力市场的开放交易成为可能,电量的即时交易、用户的个性定制,既极大的改善了交易与服务,又降低了成本。互动式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其所提供的服务不仅停留在销售层面

新一代网络与通信

单选题 1.互联网的特点是()。(3.0分) A.面向连接、电路交换 B.面向连接、分组交换 C.无连接、电路交换 D.无连接、分组交换 我的答案:D?√答对 2.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问题是关键。( 3.0分) A.频率 B.带宽 C.技术 D.基站 我的答案:C?×答错 3.下一代光通信最核心的技术是()。(3.0分) A.光的频分复用 B.光的波分复用 C.光的电路交换 D.光的分组交换 我的答案:B?×答错 4.1993年,从()接了一条电路通到斯坦福大学,是中国第一条连接到国际互联网的通路。(3.0分)

A.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B.中国科技大学过程工程研究所 C.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D.清华大学大气物理研究所 我的答案:C?√答对 5.目前,中国在()中,Ipv6应用规模最大。(3.0分) A.教育科研网 B.科学技术网 C.公用互联网 D.金桥信息网 我的答案:A?√答对 6.1999年,()的秘书长发了一封函,肯定了电信业未来会转向IP网络。(3.0分) 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B.麻省理工学院(MIT) C.国际电信联盟(ITU) D.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我的答案:C?√答对 7.现在的移动通信技术依靠的是(),需要有基站、频率和网络规划。(3.0分) A.模拟通信 B.蜂窝通信 C.互联网通信 D.码分多址通信

我的答案:B?√答对 8.现阶段,公共互联网的性能改进主要依靠()方法来实现。(3.0分) A.演化法 B.重叠法 C.革命法 D.归纳法 我的答案:D?×答错 9.()的目的是发展移动多媒体通信。(3.0分) A.第一代移动通信 B.第二代移动通信 C.第三代移动通信 D.第四代移动通信 我的答案:C?√答对 10.“360-QQ大战”侵犯的是()的权益。(3.0分) A.360.0 B.QQ C.360和QQ D.消费者 我的答案:D?√答对 多选题 1.Ipv6的优势体现在()。(4.0分)) A.扩展大量地址空间

2015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A及答案-最终

北京交通大学考试试题(A卷)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学年学期:2015—2016学年第1学期课程编号:90L124Q 开课学院:电气工程出题教师:网络课程组学生姓名:学号:任课教师: 学生学院:班级: 注意:请将所有试题都答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在局域网中,交换机与计算机使用()互联 A.直通线B.反转线C.交叉线D.以上均错 2.一个有n层协议的网络系统,应用层生成长度为x字节的报文,在每一层都加上 长为h字节的报头,那么,网络带宽中因传输各层报头而浪费的比例为()。 A.h/(h+x)B.x/(h+x) C.nh/(nh+x) D.x/(nh+x) 3.某信道如果采用 16元振幅调制则可以获得最高的数据率为16000 bps,根据奈 氏准则的限制,该信道的最高码元速率为()码元/秒。 A.1000 B.2000 C.4000 D.8000 4.下列媒体共享技术中,以太网采用的是() A.静态划分信道 B.随机接入 C.受控接入D.以上均可 5.有ABCD四个站进行码分多址CDMA通信,码片序列如下, A.(-1-1-1+1+1-1+1+1)B.(-1-1+1-1+1+1+1-1) C.(-1+1-1+1+1+1-1-1)D.(-1+1-1-1-1-1+1-1) 现收到码片序列为(-1+3-3+1-1-1-1-1),则发送0的站是:() 6.xDSL宽带接入技术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 )进行改造。 A.模拟电话用户线 B.有线电视网 C.光纤网络D.以上都不是 7.网络适配器从网络中每收到一个数据帧就会先硬件检查() A.目的MAC地址B.源MAC地址 C.目的IP地址D.源IP地址

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IMT-Advanced

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IMT-Advanced 研电1111班金炜 学号1112201402 蜂窝概念的提出推动了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实现,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器件的成熟促进了以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GSM)为代表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的蓬勃发展,宽带CDMA的商用基本满足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业务需求。但是,随着全球范围内手机用户数的迅猛增长和新型无线多媒体业务的不断涌现,如何在有限的频谱资源上满足不断增长的宽带无线多媒体业务需求,成为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巨大挑战。IMT-2000 是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定义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全球标准。IMT-2000工作在2 GHz频段,初期定义的目标是最高业务速率达到2 Mb/s。由于IMT-2000在核心技术上没有革命性的突破,难以在有限的频谱范围内提供广域覆盖和高达每秒数百兆 比特速率的新型宽带无线多媒体业务,如宽带游戏、实时视频流媒体、视频会议、网络电视、远程教育等。为了解决上述矛盾,获得更高的信息传输速率和功率效率,在推动IMT-2000产业化的同时,世界各国已把研究重点转入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Beyond IMT-2000上。 Beyond IMT-2000概念与需求的研究,于1999年11月被列入议事日程。2001年10月ITU-R WP8F的第六次会议上初步明确了Beyond IMT-2000研究的基本框架。2003 年6 月ITU-R WP8F完成了Beyond IMT-2000的Vision(愿景)。2004年10月ITU-R WP8F完成了一份频谱资源调研函,了解各国对Beyond IMT-2000频谱分配的期望。2005年10月,Beyond IMT-2000被正式命名为“IMT-Advanced”。2007年10~11月,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上,IMT-Advanced所使用的频谱得以确定。ITU-RWP8F决定在2008年初开始IMT-Advanced的标准化工作,并向全球开展技术提案征集工作,最后将于2009年底决定IMT-Advanced所使用的技术。在有限的频谱范围内提供更高的信息速率和功率效率,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IMT-Advanced研究的重点。但是,移动通信系统也正面临通信基站天线站址选择难、通信环境电磁辐射大和通信频谱资源短缺等制约移动通信发展的问题。因此,IMT-Advanced系统务求在概念和技术上有新的突破,在提高信息传输速率和功率效率的同时解决上述问题。 1 IMT-Advanced系统特征 与IMT-2000系统相比,IMT-Advanced系统的显著特征是具有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IMT-Advanced系统空中接口希望达到的数据传输速率为:在低速移动(如游牧或固定接入)热点覆盖场景下达到1 Gb/s,在高速移动广域覆盖场景下达到

电力通信传输网络可靠性分析

电力通信传输网络可靠性分析 摘要:根据智能电网的要求,通信传输网的可靠性分析对电力系统很重要。传输网作为电力通信网的核心,它承载着大量的生产和管理业务,是业务正常运行的保证,其可靠性高低直接影响着电力系统安全生产和稳定运行。本文对电力通信传输网络可靠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电力通信传输网;可靠性;分析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intelligent power gri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of power system analysis is very important. as the core of the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transmission, it carries with a lot of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business, it is the business that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guarante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ower system directly influence the safety production and stable operation. in this paper, the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network reliability briefly analysed. key words: electric power transmission network communication; reliabilit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电力通信网可靠性研究现状

网络与通信技术-答案

填空题: 1.模拟信号传输的基础是载波信号,对其进行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为幅移键控法、 _ 频移键控法______和 ___相移键控法______ 。 2.对模拟数据进行数字信号编码时采用脉冲编码调制技术,则当采样的模拟信号带宽为 4kHz 时,每秒钟至少采样 ___8000______ 次,若量化级别为256,则需要采用 ____8_____ 位二进制数码表示. 3.模拟信号传输的基础是载波信号,对其进行调制的三种基本形式为幅移键控法、 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4.局域网常用的拓外结构有总线、星形和____树形________三种。著名的以太网 (Ethernet)就是采用其中的____星形________结构。 5.PCM 编码过程包括 ___采样______ 、 ___量化______ 和编码. 6.有两种基本的差错控制编码,即检错码和 ____纠错码_____ ,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中 广泛采用的一种检错码为 ____冗余码_____ . 7.DNS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由域名服务器、域名空间和__地址转换请求程序 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有了DNS,凡域名空间中有定义的域名都可以有效地转换为 ____对应的IP地址________. 8.网络协议中的关键因素包括 ___语法______ 、语义和 ___同步______ . 9.常用的IP地址有A、B、C三类,128.11.3.31是一个____B________类IP地址,其网 络标识(netid)为__128.11.0.0__________,主机标识(hosted)为 ___0.0.3.31_________. 10.ISO建议网络管理应包含以下基本功能:故障管理,计费管理,配置管理,___性能管 理_________和___安全管理_________. 11.在OSI/RM中,_____网络层_____________位于通信子网的最高层,_____传输层 ___________位于资源子网的最低层. 12.千兆以太网的数据速率是10BASE-T的_100_____倍,其帧结构与标准以太网相同,最小 帧长为___64___字节. 13.在分组交换方式中,通信子网向端系统提供虚电路和_____数据报_______两类不同性质 的网络服务,其中___数据报_________是无连接的网络服务。 14.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被划分成逻辑链路控制子层 (MAC)和媒体接入控制子层(LLC)两个功能子 层. 15.计算机网络按使用范围划分为公用网和专用 网两种. 16.ATM支持两级的连接层次:虚通道连接和虚通 路连接. 17.ATM 的信元长度是固定的 ___53______ 字节,其中信头长度 ____5_____ 字节.DNS 服务器的作用是提供 __域名_______ 和 __IP地址_______ 间的映射关系. 18.目前因特网中子网掩码同IP地址一样是一个___32___________比特的二进制数,只是 其主机标识部分全为“0”.判断两个IP地址是不是在同一个子网中,只要判断这两个 IP地址与子网掩码做逻辑_____与_________运算的结果是否相同,相同则说明在同一 个子网中. 19.因特网采用___文件传输协议FTP协议___________协议作为文件传输标准.运行 POP3协议进行存储和投递因特网电子邮件的电子邮局被称为___邮件服务器 ___________. 20.多路复用一般有两种基本形式:波分复用WDM和时分复用TDM . 21.以太网10Base-2,表示其传输速率为10Mbps,传输介质为__细同轴电缆_____,其物理 拓扑结构为__总线型_____. 22.常用的IP地址有A、B、C三类,128.11.3.31是一个_____B_______类IP地址,其网 络标识(netid)为_____128.11.0.0_______,主机标识(hosted)为 __0.0.3.31__________。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探讨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探讨 摘要: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各行业均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电力通信网络技术也发挥了一定应用作用,电力通信网运行能提升网络运行的可靠性,确保通信资源的最优配置。本文将对电力通信网网络管理及规划做简要探讨,为电力生产提供保障支撑。 关键词: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对策研究 正文: 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均会影响到电力通信网络的有效运行,通过电力通信网的运用可促进电力通信网通信质量的提升,电力企业要想提高通信网的安全性、实时性,应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方式。 一、电力通信网络 电力通信又称为电力线载波通信,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电力通信业务按业务属性可分为生产业务、管理业务;按业务流类型可分为数据、语音、多媒体业务;按时延可划分为实时业务、非实时业务;按业务分布可分为均匀性、集中性业务、相邻性业务;按用户对象则可分为电网公司、变电站业务、营业所、供电局;按电力二次系统可划分I、II、III、IV等业务。 二、电力通信网络应用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生产中,电能属于一种常用能源。就电力系统而言,其不仅有配电与发电等相关的设备,而且有通信与用电

保护系统,在系统中存在诸多设备,获得国内很多领域的普遍认可。近几年,伴随电力系统的不断扩大,机组容量也日益增加,使得电网的规模不断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了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严重者会引起安全事故,所以为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需要相关人员深入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标准。 (一)通信技术 与传统电路交换网不同,IP化优势更加显著,电力结构相对单一。宽带化:现阶段,HDTV等业务层出不穷,移动化:通信技术主要体现在接入层面,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展了移动接入业务,使行业发展的重心从固定网向移动网转移,移动网的用户数、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均呈现出增长势头。 (二)同步网络技术 同步网包括频率同步网与时间同步网,主要有三种方式,即:DCLS+E1方式、NTP方式、1PPS+STM-N方式。DCLS+E1方式拥有了较成熟的同步组网技术,利用SDH网络EI通道将信息传输到同步节点,如图一。而1PPS+STM-N这种方式依然处于开发阶段,将时间同步与频率同步的有机结合,避免时延产生。同步网络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网元客户端会向服务器发送NTP数据包,当数据包发送时,客户端时间标签为T1,该数据包中所含时间标签3个:当服务器接到数据包后,时间标签为T2,服务器数据包时间标签为T3。客户端接受数据包后,时间标签为T4,客户间的传输时延和时钟偏差式如下: (三)软交换技术

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的研究进展与分析

密级:保密期限: 题目: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的研究进展与分析 学号: 姓名: 专业: 导师: 学院: 2011年12月11日

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的研究进展与分析 摘要 日益增长的网络规模和用户需求给互联网带来了诸多挑战,新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已经成为了网络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新一代互联网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待解决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位置标志和身份标志分离的两类方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一代互联网位置标志身份标志LISP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 ARCHITECTURE RESEARCH AND ANALYSIS ABSTRACT The Challenges have been brought because of the increasing network size and user needs. It has been becoming hot to research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NGI. In this paper,the background, research status, problems to be solved of the NGI will be summarized, and then,two programs are discussed,which solved the separation of location mark and identity mark. KEY WORDS: NGI location mark identity mark LISP

电力通信传输网中OTN技术的应用

电力通信传输网中OTN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5-14T16:41:38.53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作者:董海鸥 [导读] 摘要:随着通信技术发展和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电力通信网优化升级成为必然趋势。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台州供电公司 318000) 摘要:随着通信技术发展和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电力通信网优化升级成为必然趋势。所以OTN技术正逐步被引入应用于电力通信传输网。 关键词:电力通信网;OTN技术;大颗粒业务处理 1电力通信传输网现状及需求 电力通信网是一种专业性要求极强的通信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系统通信传输网主要承载一些实时业务(如话音、继电保护、调度自动化业务等)和综合数据网的一些非实时数据业务(如信息化业务、电量采集业务、行政高清会议电视业务、视频监控业务等),为电网的电力生产、经营和电网运行提供了必要的保证和支撑。随着电网的高速发展、智能化建设和集约化管理,当前的电力通信传输网已经不能满足业务的迅猛增长需求。 随着“智能电网”和“三集五大”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调度数据网、综合数据网、高清视频这些应用系统所需的带宽已是过去几十倍,1Gb/s级别以上的大颗粒业务大量涌现。随着互联网技术、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电力系统通信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越来越多的非生产控制类业务逐步增加,企业资源管理ERP、容灾中心、营销稽查管理、信息统一出口、3G视频等新数据业务不断涌现,同时除线路继电保护等少数业务仍为TDM方式外,调度自动化、电话等传统业务迅速向分组化、网络化转变,数据业务已占通信网络容量的90%以上。数据业务的突发性强,带宽占用量大,传输带宽需求越来越大。 现有的光纤传输网以SDH体系架构为主,系统速率以2.5Gb/s为主,局部达到10Gb/s,传输容量有限,承载能力较低。现有通信传输网已无法满足动辄GE、10GE的信息传送需求,传输网出现了较大的资源缺口,通信网络带宽瓶颈问题突出,因此在现阶段急需建设能够满足大带宽颗粒传送的传输网络,解决电力通信传输网带宽瓶颈问题。 2OTN的技术优势 OTN即光传送网,是以波分复用技术为基础、在光层组织网络的传送网,也是下一代的骨干传送网。OTN是通过G.872、G.709、G.798等一系列ITU-T的建议所规范的新一代“数字传送体系”和“光传送体系”。 2.1 OTN技术与SDH技术的对比分析 对于电力通信传输网,SDH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SDH技术是基于话音业务的发展而孕育而生的,起初主要考虑承载基于电路交换的时分复用(TDM)信号,利用时隙技术在电层指配固定带宽电路进行各种业务的调配;其交叉颗粒大小为VC12、VC3、VC4级别,具有电路颗粒小、调度灵活、业务端到端管理、网络保护机制和OAM功能完善等技术优势。但SDH的交叉调度颗粒偏小,开销处理复杂,对IP等数据业务解决方案不足,网络容量和大颗粒业务调度能力受到限制,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大容量数据业务的需求。 OTN技术能够提供大颗粒的业务调度。 OTN电层具体的带宽颗粒是由光通路数据单元(ODUk,其中k取值范围为1、2、3)来描述的,ODU1代表2.5Gb/s的速率,ODU2代表10Gb/s的速率,ODU3则代表40Gb/s的速率。OTN技术因为其大颗粒的业务调度能力,非常适合传输大容量、高带宽的数据业务。 2.2OTN技术与WDM技术的对比分析 WDM(波分复用)技术是在同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众多不同波长光信号的技术,它将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利用OMU(合波器)/ODU(分波器)在同一根光纤中进行波长耦合和解耦。WDM具有传输容量大、节约光纤资源等优点,很好地解决了长距离传输和大带宽业务的承载问题,但是WDM技术采用了相对静态的部署方式,只能提供点对点的大颗粒管道,却不能组网,在通道的调度和业务的承载方面不够灵活,其网络扩展能力、业务保护能力、网络管理等方面存在着不足之处。OTN技术通过引入ROADM、ODUk交叉和OTN帧结构等技术和手段,极大地提升了光传输网络的组网能力。融合了WDM和SDH在光层、电层的完整功能体系结构,各层网络都具备相应的管理监控机制,完善了性能和故障监测功能。OTN光层和电层均具有网络生存机制(保护、恢复机制),可以提供强大的OAM功能。OTN网络还引入了基于ASON的智能控制平面和带内FEC功能,提升了网络配置的智能化程度,增强了网络的健壮性。 OTN技术继承SDH和WDM技术的主要优势,克服了SDH技术传输能力不足及WDM技术的组网、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同时采用了大带宽颗粒调度、多级串联连接监视、光层组网等更多的新型功能,能够满足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对大带宽业务传送需要,是下一代传输网应用的主流可选技术。采用OTN技术构建电力通信大容量骨干光传输网,将对电力通信网的发展起到显著效果。 3OTN技术在电力通信传输网中的应用 3.1应用情况 3.11 组网策略 电力通信传输网分为骨干网、汇聚网和接入网,OTN技术应用于骨干网的大颗粒业务传送。根据电力通信网实际运行情况,综合考虑OTN网络建设的业务带宽需求、实际建设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在省级骨干网中选择省公司、500kV变电站、各地区局作为大容量骨干核心光传输网的主要通信节点,形成主干OTN环网,主要是对大颗粒业务进行调度。220kV变电站、发电厂则通过500kV变电站、各地区局接入主干OTN环网。 3.1.2 设备选型 OTN电交叉设备完成ODUk级别的电路交叉功能,为OTN网络提供灵活的电路调度和保护能力。OTN光交叉设备(即ROADM/PXC)提供OCh光层调度能力,实现波长级别业务的调度和保护恢复。目前,这类设备的形态为ROADM。OTN光电混合交叉设备同时提供ODUk电层和OCh光层调度能力,波长级别的业务可以直接通过OCh交叉,其它需要调度的业务经过ODUk交叉,两者配合可以优势互补,又同时规避各自的劣势。在核心通信节点,选用光电混合交叉型的OTN设备。

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A及答案

北京交通大学 2011-2012学年 第一学期考试试题 注意:请将所有试题都答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在计算机原理体系结构中,运输层的功能是 。 A 两个主机之间的通信 B 两个主机进程之间的通信 C 两个相邻结点之间传送数据 D 透明传送比特流 2. xDSL 宽带接入技术是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 进行改造。 A 模拟电话用户线 B 有线电视网 C 光纤网络 D 以上都不是 3. 时分复用所有用户是在 占用 。 A 不同的时间 同样的频带宽度 B 相同的时间 不同的频带宽度 C 不同的时间 不同的频带宽度 D 相同的时间 同样的频带宽度 4. 某信道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码元/秒,如果采用16元调制则可以获得最高的数据率为 。 A 18000bps B 16000bps C 8000bps D 6000bps 5.数据链路层解决的基本问题不包括 。 A .封装成帧 B .透明传输 C .差错校验 D .路由选择 6.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使用网桥,用网桥可连接 。 A 不同物理层的以太网 B 不同 MAC 子层的以太网 C 不同速率的以太网 D 以上都可以 7.在计算机网络中收发电子邮件时,一定不涉及的应用层协议为 。 A SNMP B SMTP C HTTP D POP3 8.网络中路由器D 的路由表中已存有路由信息的目的网络、跳数、下一跳路由器分别为N 2、2、X ,新收到从X 发来的路由信息中目的网络、跳数、下一跳路由器分别为N 2、5、Y ,则路由表D 中更新后关于N 2的路由信息为 。 A N 2、2、X B N 2、5、X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装 -------------------------------------------------------------------订--------------------------------------线-----------------

新一代网络与通信

单选题 1.互联网的特点是()。(分) A.面向连接、电路交换 B.面向连接、分组交换 C.无连接、电路交换 D.无连接、分组交换 我的答案:D√答对 2.发展新一代移动通信,()问题是关键。(分) A.频率 B.带宽 C.技术 D.基站 我的答案:C×答错 3.下一代光通信最核心的技术是()。(分) A.光的频分复用 B.光的波分复用 C.光的电路交换 D.光的分组交换 我的答案:B×答错 年,从()接了一条电路通到斯坦福大学,是中国第一条连接到国际互联网的通路。(分)

A.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B.中国科技大学过程工程研究所 C.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D.清华大学大气物理研究所 我的答案:C√答对 5.目前,中国在()中,Ipv6应用规模最大。(分) A.教育科研网 B.科学技术网 C.公用互联网 D.金桥信息网 我的答案:A√答对 年,()的秘书长发了一封函,肯定了电信业未来会转向IP网络。(分) A.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B.麻省理工学院(MIT) C.国际电信联盟(ITU) D.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我的答案:C√答对 7.现在的移动通信技术依靠的是(),需要有基站、频率和网络规划。(分) A.模拟通信 B.蜂窝通信

C.互联网通信 D.码分多址通信 我的答案:B√答对 8.现阶段,公共互联网的性能改进主要依靠()方法来实现。(分) A.演化法 B.重叠法 C.革命法 D.归纳法 我的答案:D×答错 9.()的目的是发展移动多媒体通信。(分) A.第一代移动通信 B.第二代移动通信 C.第三代移动通信 D.第四代移动通信 我的答案:C√答对 10.“360-QQ大战”侵犯的是()的权益。(分) 和QQ D.消费者 我的答案:D√答对 多选题

实例分析电力通信光传输网络优化 4000

实例分析电力通信系统光传输网络优化 摘要:随着光传输技术在电力通信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以某省电力网络建设为例,通过对电力通信光传输网现存问题和面临的困境的分析,指出了对电力通信光传输网络优化的必要性,并详细介绍对电力系统光传输网络的优化的具体方案。关键词:电力通信;光传输网;优化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光纤通信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系统中,并成为电网安全可靠运营重要的网络支持,其安全可靠性也要随着不断优化而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文章针对某省电力通信光传输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光传输网的优化方案。 1电力通信系统光传输网概述 1.1电力通信系统光传输网基本功能 通信网按功能大体可划分为传输网、业务网和支撑网三个部分。传输网是“信息”广域交互的基础平台。业务网可以更灵活地适应小颗粒业务的接入、交换等。支撑网用于满足系统同步运行,并实时监控设备状态、电路调度等。传输网:电力通信传输网主要有光纤通信、微波通信和电力线载波通信三种方式,远景还将增设卫星通信作为应急通信手段,其中光纤通信占据绝对优势。下图1为通信网基本功能示意图 图1 电力通信网基本功能示意图 1.2目前某省电力通信光传输网存在的问题

由于电力系统建设的特殊性,工程往往并不是整体一次性施工,而是分段逐次进行。而且由于此省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电力系统工程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宏观调控,因此造成与通信系统的要求不能相匹配的状况。 光缆方面,由于为了更好的衔接电力通信系统往往建设时会铺设两条通信线路,这样造成了冗余光缆的作用很小增加了不必要的资源的浪费。在网络方面规划不到位。网络拓扑结构不清晰,骨干层和网络核心层以及接入层十分混乱,这样会造成饶洁接入设备过多,传输网不能很好的承载过多的信息资源,使得网络利用率低,环网资源过度浪费等状况。 目前环网设备大部分仍然采用设备1+0的模式。这样会导致王元接入增多,破坏了原有的环网模式,网络设备不能同步而降低了电力通信系统中传输网的扩展性和功能性。 2 电力通信系统光传输网络优化意义 电力光纤通信传输网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就目前现状来看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传输网就是各类电力系统综合业务数据传输的“高速公路”,是各种上层业务的承载体,传输是电力通信的基础。因此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优化电力通信光传输网可以充分满足电网业务的需求也可以满足各类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需求。随着光传输设备的更新而不断优化自身的网络寿命,提高网络功能性和灵活性,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因此,从长远发展角度考虑,需要对其现状进行评估及优化。文章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在综合性的提出电力通信光纤传输网络的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简要的提出优化策略,以促进其健康、稳定、可持续性发展。 3 电力通信光传输网的优化方案 3.1电力通信光传输网的优化基本要求 根据用户业务需求和系统/网络资源状况来配置系统/网络、开通业务;对系统运行状况(传输性能、关键部件状态等)进行不中断业务的在线实时监测,数字光纤传输系统最重要的一项监测项就是误码性能的监测;一旦设备或设备中的部件或光缆线路出现故障,系统应能检测到并在网管界面上显示出来或在设备上指示出来,发出故障警告,并要能够及时通知维护人员。为故障定位和其他维护需求而提供环回控制、主要项目的测试等;为系统/网络OAM信息提供传输

光纤通信传输简介

光纤通信传输简介 随着近年来对光纤光缆、光器件。光系统的大力研究和开发,光纤性能更加完善,品种更加多元化,光纤通信已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的传输平台,通信网络也在向全光网络发展。这篇论文旨在了解并简要介绍这个通信传输的主力军。 首先是光纤通信的介质:电缆。电缆又分为三种。 第一种为双绞线电缆,双绞线(TP)是一种最常用的传输介质。双绞线是由两根具有绝缘保护的铜导线组成,把两根绝缘铜导线,按一定的密度互相绞在一起,可以减少串扰及信号放射影响的程度,每一根导线在导电传输中放出的电波会被另一根线上发出的电波所抵消。 双绞线由两根22号至26号绝缘铜导线相互缠绕而成,而将一对或多对双绞线安置在一个套桷中,便形成了双绞线电缆。 双绞线电缆广泛应用于传统的通信领域。在计算机网络通信的早期阶段,点到点传输方式均使用双绞线电缆。随着技术的进步,双绞线电缆所能支持的通信速率不断提高。目前三类双绞线电缆能支持10Mbps100米,即10BASE-T标准,五类双绞线支持100Mbps速率100米,即CDDI标准甚至能支持155Mbps的ATM速率。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双绞线能支持600Mbps以上的速率。 a、非屏蔽双绞线电缆

非屏蔽双绞线电缆是由多对双绞线和一个塑料外皮构成。国际电气工业协会(EIA)为双绞线电缆定义了五种不同的质量级别。 计算机网络中常使用的是第三类和第五类以及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电缆。 第三类双绞线适用于大部分计算机局域网络,而第五类双绞线利用增加缠绕密度、高质量绝像材料,极大地改善了传输介质的性质。 由于继承了声音电信通信的办法,计算机网络用的非屏蔽双绞线电缆在安装上通常与大部分电话系统相同,采用同一种方法,一个用户设备,通过RJ-45(4对线)或RJ-11(2对线)的电话连接器端口与非屏蔽双绞线电缆相连。目前,非屏蔽双绞线可在100米内,使数据传输率达到100Mbps(每秒百万位)。 b、屏蔽双绞线电缆 屏蔽双绞线电缆的内部与非屏蔽双绞线电缆一样是双绞铜线,外层由铝箔包着。 Apple计算机公司以及IBM公司所用的各种传输介质都要求使用屏蔽双绞线电缆。屏蔽双绞线相对来讲要贵一些,但它仍然比同轴粗缆和光缆便宜些。它的安装要比非屏蔽双绞线电缆难一些,类似同轴电缆。它必须配有支持屏蔽功能的特殊连接器和相应的安装技术。它具有较高的传输速率,100米以内达500Mbps,但是通常使用的传输率都不超过155Mbps。目前使用最普遍的速率是 16Mbps。屏蔽双绞线电缆的最大使用距离也限制在百米之内。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与规划探讨

电力通信网络管理与规划探讨 发表时间:2017-11-15T19:07:49.19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作者:张林 [导读] 摘要: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均会影响到电力通信网络的有效运行,通过电力通信网的运用可促进电力通信网通信质量的提升,电力企业要想提高通信网的安全性、实时性,应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方式。 (身份证号:23212619880919xxxx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摘要:电力通信网的可靠性、安全性均会影响到电力通信网络的有效运行,通过电力通信网的运用可促进电力通信网通信质量的提升,电力企业要想提高通信网的安全性、实时性,应建立一套有效的管理方式。本文将对电力通信网网络管理及规划做简要探讨,为电力生产提供保障支撑。 关键词:电力通信;网络管理;对策研究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各行业均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电力通信网络技术也发挥了一定应用作用,电力通信网运行能提升网络运行的可靠性,确保通信资源的最优配置。 1电力通信网络 电力通信又称为电力线载波通信,是一种数据传输方式。电力通信业务按业务属性可分为生产业务、管理业务;按业务流类型可分为数据、语音、多媒体业务;按时延可划分为实时业务、非实时业务;按业务分布可分为均匀性、集中性业务、相邻性业务;按用户对象则可分为电网公司、变电站业务、营业所、供电局;按电力二次系统可划分I、II、III、IV等业务。 2电力通信网络应用技术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生产中,电能属于一种常用能源。就电力系统而言,其不仅有配电与发电等相关的设备,而且有通信与用电保护系统,在系统中存在诸多设备,获得国内很多领域的普遍认可。近几年,伴随电力系统的不断扩大,机组容量也日益增加,使得电网的规模不断扩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了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严重者会引起安全事故,所以为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需要相关人员深入分析电力系统的稳定标准。 2.1通信技术 与传统电路交换网不同,IP化优势更加显著,电力结构相对单一。宽带化:现阶段,HDTV等业务层出不穷,移动化:通信技术主要体现在接入层面,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展了移动接入业务,使行业发展的重心从固定网向移动网转移,移动网的用户数、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均呈现出增长势头。 2.2同步网络技术 同步网包括频率同步网与时间同步网,主要有三种方式,即:DCLS+E1方式、NTP方式、1PPS+STM-N方式。DCLS+E1方式拥有了较成熟的同步组网技术,利用SDH网络EI通道将信息传输到同步节点。而1PPS+STM-N这种方式依然处于开发阶段,将时间同步与频率同步的有机结合,避免时延产生。 同步网络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网元客户端会向服务器发送NTP数据包,当数据包发送时,客户端时间标签为T1,该数据包中所含时间标签3个:当服务器接到数据包后,时间标签为T2,服务器数据包时间标签为T3。客户端接受数据包后,时间标签为T4。 2.3软交换技术 广义上的软交换泛指一种体系结构,利用这种体系结构,可以构建下一代网络,我们称之为软交换系统,也可称之为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狭义的软交换特指基于软件提供呼叫控制功能的实体,为下一代网络提供实时性要求的业务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软交换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技术,目前已得到了广泛应用,许多城市已经运用了NGN网络,我国许多企业应应用了该模式。 3电力通信网管理与规划特点 ①复杂化。通信网络整体变化十分复杂,因此网络管理系统一定要全面。电力通信网要发展就必须和其它相关技术联合起来,随着高新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也就意味着电力通信网的管理和规划将更为复杂。②变化速度快。要保障电力通信网络持续发展,加大技术投入使很有必要的,因为通信网络中的容量、宽带范围以及环境要求都是不断变化的,且变化速度很快。③敏感性比较高。因为电力通信网承载的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继电保护等敏感性高的业务,为保障业务的高质量,就必须强化网络管理系统的实时性和实效性。 4电力通信网络运行的标准设计 4.1电力通信网络经济性 因为电力通信网络花费资金的数量比较庞大,所以在相关人员设计电力通信网络时,需要高度重视经济效益,可以通过节约成本的方式提高经济的效益,防止发生浪费情况。在相关人员设计电力通信网络规模时,需要制定相应的方案,确保电力通信网络设计满足经济性与安全性要求,不可以只重视安全性与稳定性,需要兼顾经济与安全。但是在实际的设计环节中,对于经济与安全间平衡点把握不好,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引起重视。近几年,在输电工程的规划不断地改革背景下,容易估算出经济效益,但对网架工程而言,人们过于重视起安全性与稳定性,导致经济与安全之间不平衡,也就会加大建设成本。所以相关企业需要完善安全稳定的标准相关原则,有效调整安全稳定的标准,明确电力通信网络设计数据与内容,进而提高经济性与安全性。 4.2电力通信网络协调性 在电力通信网络之中,就其安全稳定而言,一共有3个等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等级要求是保证电力通信网络可以顺利运作,确保电网能够正常的供电;第2个等级需要在保证电力通信网络安全运作基础上,允许负荷发生适当损失;第3个等级如果系统未正常运作,电力通信网络相关人员需要对系统崩溃情况发生进行预防,防止负荷损失数量过大。但是在过去设计过程中,对电网调度运作与规划设计均不采用统一系统来完成,反而分成两个相应系统,这会导致调度运作与规划设计两方面有协调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容易因为相关调度运作与规划设计出现衔接问题,影响到电网运行安全性。尤其在某种特定因素下,上述情况比较突出,所以在相关人员规划电力通信网络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电网的调度运作,确保调度运作产生数据可以为电力通信网络运行提供参考,给各个等级电网带来好处,保证电力通信网络运作安全性与稳定性。 为了能够较好地保障通信系统可以在电力系统中发挥其积极作用,除了做好上述两个方面的工作之外,还需要从管理方面提供具体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