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导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导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导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导论

导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

1、人类进入21 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C)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马克思

B.

爱因斯坦 C.

达尔文 D.牛

【正确答案是】:A

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A.18 世纪90 年代

B.19 世纪 40 年代

C.19 世纪 70 年代

D.19 世纪90 年代

【正确答案是】:B

3、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

A.《共产党宣言》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资本论》

D.《神圣

家族》

【正确答案是】:A

4、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A.马克思和亚当·斯密

B.马克思和

大卫·李嘉图 C.马克思和恩格斯 D.

马克思和费尔巴哈

【正确答案是】:C

5、马克思主义是() A.关于无

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人类全

部优秀文化成果和总汇 C.自然知识

和社会知识的总和 D.关于未来社会

具体设想的学说

【正确答案是】:A

6、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正确答案是】:A

7、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

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

【正确答案是】:C

8、从不同角度,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回答。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这是()

A.从理论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角度形成的回答

B.从理论的阶级属性角度形成的回答

C.从理论的研究对

象和主要内容角度形成的回答 D.从理论品质角度形成的

回答

【正确答案是】:B

9、从不同角度,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回答。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这是() A.从理论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角度形成的回答 B.从理论的阶级属性角度形成的回答

C.从理论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角度形成的回答

D.从理论品质角度形成的回答

【正确答案是】:C

10、从不同角度,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回答。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体系,这是()

A.从理论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角度形成的回答

B.从理论的阶级属性角度形成的回答

C.从理论的研究对

象和主要内容角度形成的回答 D.从理论品质角度形成的

回答

【正确答案是】:A

1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

A.革命性与稳定性的统一

B.批判性与变

动性的统一 C.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

逻辑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是】:C

1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的基础是()

A.逻辑性

B.理论性

C.战斗性

D.实践性

【正确答案是】:D

1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A.自我批判

B.与时俱进

C.不迷信

权威 D.批判与继承的

统一

【正确答案是】:B

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A.

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

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正确答案是】:A

15、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A.阶级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正确答案是】:C

16、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 (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

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

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正确答案是】:C

17、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是()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科学社会主义

C.马

克思主义伦理学 D.空

想社会主义

【正确答案是】:B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 )

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启蒙思想

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正确答案是】:B

19、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劳动价值论

B.剩余价值论

C.辩证法

D.历

史观

【正确答案是】:A

2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十九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

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

主义哲学 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古希

腊素朴唯物主义哲学

【正确答案是】:A

2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

可知论思想 D.决

定论思想

【正确答案是】:B

2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

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正确答案是】:C

2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

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工人罢工和起义

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正确答案是】:B

24、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是()

A.建立自由平等的社会

B.建立公平分配

的社会 C.建立合乎人性的社会

D.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是】:D

25、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倡导社会主义的民主精神

B.高扬社

会主义的平等思想 C.提倡诚实守信的

伦理道德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正确答案是】:D

26、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 A.

掌握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 B.掌握具体的

社会科学知识 C.学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

具体方法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

【正确答案是】:D

27、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A.认真阅读经典原著

B.深人进行调查研

C.理论联系实际

D.善于独立思考

【正确答案是】:C

28、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C.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 D.坚

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正确答案是】:A

29、“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哲学

的存在方式是物质 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 D.

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

【正确答案是】:A

30、在19 世纪的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英国宪章运动

C.芝加哥工人

起义 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

起义

【正确答案是】:B

3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对于无产阶级的重大意义之一是()

A.使无产阶级革命成为必然

B.使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C.使

无产阶级成为自为的阶级 D.使无产阶

级成为资产阶级的掘墓人

【正确答案是】:C

二、多项选择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有()

A.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

B.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D.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正确答案是】:ABCD

2、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的有()

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

B.德国古典哲学

C.英国古典经济

学 D.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

【正确答案是】:BCD

3、马克思主义是严密而完整的科学体系。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的有()

A.自然科学的具体知识

B.

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

主义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

会主义学说

【正确答案是】:BCD

4、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正确的有() A.马克

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B.马克思主义

的根本理论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C.马克思主义

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 D.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

质是与时俱进

【正确答案是】:ABCD

5、下列各项属于19 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的有() A.

地理学的重大发现

B.细胞学说

C.能量守恒

和转化定律

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正确答案是】:BCD

6、下列各项属于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的有()

A.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B.掌握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 C.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D.掌握各种具体的知识

【正确答案是】:ABC

7、下列各项属于对待马克思义的正确态度的有()

A.只有坚持,才能发展

B.只有发展,才能真正的坚持

C.反对把马

克思主义当成僵死不变的教条 D.反对马克

思主义“过时论”

【正确答案是】:ABCD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是由于()

A.实现了辩证法同唯物主义的统一

B.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C.无产阶级和被压迫群众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理论武器

D.发现了唯物史观

【正确答案是】:AB

9、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革命变革表现在它实现了()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世界观和方法论和统一

C.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

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的统一

【正确答案是】:AC

10、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的有 ( )

A.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博爱的学说广泛传播

B.生产的社会

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激化 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

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 D.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

舞台

【正确答案是】:BCD

11、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影响较大的是( )

A.康德

B.费希特

C.

黑格尔 D.费

尔巴哈

【正确答案是】:CD

12、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的有( )

A.细胞学说

B.能量守恒

和转化定律 C.化学学说

D.电学学说

【正确答案是】:AB

1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 ( )

A.科学性

B.革命性

C.阶级性

D.实践性

【正确答案是】:ABD

14、19 世纪 30 - 40 年代爆发的三大工人运动是 ( )

A.法国里昂纺织工人武装起义

B.英国工人的宪章运动

C.德国西里

西亚纺织工人武装起义 D.意大利工

人的罢工运动

【正确答案是】:ABC

15、19 世纪 30 - 40 年代爆发的三大工人运动说明了 ( ) A.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新阶段 B.无产阶级成为

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

社会主要矛盾 D.无产阶级在思想上和政治上还不成熟

【正确答案是】:ABCD

16、马克思主义是 ( ) A.科学的世界观 B.关于

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C.关于社

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 D.历史解

释准则

【正确答案是】:ABC

17、在20 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 ,英国广播公司在全世界范围进行了一次网上评选"千年思想家"的活动。结果,得票最多的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一个半世纪以来,始终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充满生机和活力,这是因为 ( ) A.它正确反映了世界特别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B.它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体系

C.它是检验其他认识是否正确的标准

D.它对人们的实践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是】:ABD

1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A.辩证法

B.劳动

价值论 C.唯物史

观 D.剩余价值学

【正确答案是】:CD

19、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A.哪些是必

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

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论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

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 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

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正确答案是】:ABCD

20、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 世纪40 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A.14 世纪末至15 世纪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

B.18 世纪60 年代至19 世纪30 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

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的破坏

D.垄断资本主义

【正确答案是】:ABC

21、在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必须做到()

A.学习理论,武装头脑,做到三个“下功夫”

B.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

实际的学风

C.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D.严格按照马

克思主义的教条办事,不得逾越

【正确答案是】:ABC

遥感导论考试题A和B及其答案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 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 5.遥感图像镶嵌 二、多项选择(每题5分,共30分) 1.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与地面目标作用后可分为三部分,包括:() (1) 反射;(2)吸收;(3)透射;(4)发射 2.计算植被指数(如NDVl)主要使用以下哪两个波段:() (1) 紫外波段;(2) 蓝色波段;(3) 红色波段;(4)近红外波段 3.扫描成像的传感器包括:() (1) 光-机扫描仪;(2)推帚式扫描仪;(3)框幅式摄影机 4.侧视雷达图像上由地形引起的几何畸变包括:() (1)透视收缩;(2)斜距投影变形;(3)叠掩;(4)阴影 5 .遥感图像几何校正包括两个方面:() (1) 像元坐标转换;(2)地面控制点选取;(3)像元灰度值重新计算(重采样);(4)多项式拟合三.简答题(共90分) 1、下图为一个3x3的图像窗口,试问经过中位数滤波(Median Filter)后,该窗口中心像元的值,并写出计算过程。(10分) 2、简述可见光、热红外和微波遥感成像机理。(20分) 3、设计一个遥感图像处理系统的结构框图,说明硬件和软件各自的功能,并举一应用实例.(30分) 4.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主要有哪些?列出其中5种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它们如何在遥感图像解译中的应用。(30分) 遥感概论”课程考试试题1--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我们就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做大气窗口。 2.光谱分辨率指遥感器在接收目标辐射的电磁波信息时所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光谱分辨率与传感器总的探测波段的宽度、波段数和各波段的波长范围和间隔有关。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3.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是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用模式识别方法获取地物多种特征,为专家系统解译遥感图像提供依据,同时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运用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的经验和方法,模拟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具体思维过程,进行遥感图像解译。 4.监督与非监督分类监督分类指根据已知样本区类别信息对非样本区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根据已知样本类别和类别的先验知识,确定判别函数和相应的判别准则,然后将未知类别的样本和观测值代入判别函数,再根据判别准则判定该样本的所属类别。

《公共政策导论》试题A及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从众效应 2.实验性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公共政策是( )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A.企业 B.社会组织 C.政府 D.个人 2.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 A.深入 B.内化 C.反映 D.响应 3.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 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B.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D.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4.“系统分析”最早是由( )提出并加以使用的。 A.美国国防部 B.麦克纳马拉C.贝塔朗菲 D.兰德公司 5.下列关于知识经济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九社会组织层级化 B.社会主体知识化C.民主参与大众化 D.政策信息公开化6.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C.温和性 D.权威性 7.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 B.合法性C.系统性 D.倾斜性 8.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 )。 A.补充 B.协调C.-致 D.排斥 9.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 A.创造性思维 B.直觉思维 C.灵感思维 D.豁然开朗思维 10.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 )政策理念。 A.基础型 B.理性型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 1.软件工程中的结构化分析 SA 是一种面向________的分析方法。 2.软件模块独立性的两个定性度量标准是_________________。 3.软件开发是一个自顶向下逐步细化和求精的过程,而软件测试是一个________的过程。 4. ________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了系统的逻辑模型 5. ___________是一种黑盒测试技术,这种技术把程序的输入域划分为若干个数据类,据此导出测试用例。二、单选 题 1.在软件危机中表现出来的软件质量差的问题,其原因是_______。A.软件 研发人员素质太差B.用户经常干预软件系统的研发工作C.没有软件质量标 准 D.软件开发人员不遵守软件质量标准2.在软件质量因素中,软件在异常条件下仍能运 行的能力成为软件的_____。A.安全性B.健壮性C.可用性D.可靠性 3.在下列测试技术中,______不属于黑盒测试技术。A.等价 划分B.边界值分析C.错误推测D.逻辑覆盖 4.软件工程方法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方法,而早期的软件工程方法主要是指______。A.原型化方法B.结构化方法C.功能化方法D.面向对象方法 5. ______是把对象的属性和操作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对象,其内部信息对外界是 隐蔽的,外界只能通过有限的接口与对象发生联系。A.多态 B.继承C.封装D.消息 6. Jackson 方法是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常用的方法,使用 Jackson 方法时可以实现______。A.从数据结构导出程序结构B.从数据流图导出初始结构图C.从模块结构导出数据结构D.从模块结构导出程序结构 7.软件测试时为了________而执行程序的过程。A.纠正 错误B.发现错误 C.避免错误 D.证明错误 8.在软件系统中,一个模块应具有什么样的功能,这是由_____决定的。A.总体 设计B.需求分析C.详细设计D.程序设计 9.面向对象分析是对系统进行_________的一种方法。A.需求 分析B.程序设计C.设计评审D.测试验收 10.软件文档是软件工程实施中的重要部分,它不仅是软件开发各阶段的重要依据,而 且影响软件的_______。A.可理解 性B.可维护性C.可扩展性D.可 移植

《环境科学基础(乙)》考试大纲.doc

《环境科学基础(乙)》考试大纲 《环境科学基础(乙)》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资源、环境科学和自然地理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科学基础(乙)》是环境科学的入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环境污染的生物净化过程以及半前人类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等。要求考生认识环境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方法;系统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典型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 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生物净化过程,并具有综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的概念、功能、属性与分类 第二节地球环境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节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四节环境保护 第二章大气环境及其保护 第一节大气环境的结构和组成以及气象和气候灾害 第二节大气污染类型及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和性质 第三节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节大气污染的危害 第五节大气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 第三章水环境及其保护 第一节水环境及水资源 第二节水体污染物来源及水体污染类型 第三节主要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与转化

第四节水污染的危害 第二节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 第四章土壤环境及其保护 第一节土壤环境和土壤的组成和性质第二节土壤环境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第三节土壤环境保护和土壤污染防治 第五章生态系统 第一节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类型 二、食物链与食物网 三、营养生态金字塔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 第二节生态平衡 第六章其他环境污染 第一节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第二节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第三节化学品污染及其危害 第七章环境监测与环境评价 第一节环境监测 第二节环境质量评价 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环境风险评价 第八章环境规划与管理 第一节环境规划 第二节环境管理

遥感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遥感国内外对遥感的多种定义有什么异同点 定义:从不同高度的平台(Platform)上,使用各种传感器(Sensor),接收来自地球表层的各种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性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识别的综合技术。 平台: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传感器:各种光学、电子仪器 电磁波:可见光、红外、微波 根据你对遥感技术的理解,谈谈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3.什么是散射大气散射有哪几种其特点是什么 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称为散射;大气散射有三种:分别为瑞利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既波长越长,散射越弱; 米氏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云雾对红外线的散射主要是米氏散射 无选择性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 4.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2)地形起伏的影响; (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4)大气折射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影响。 5.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2)提高遥感图象分类精度受到限制:包括大气状况的影响、下垫面的影像、其他因素的

影响。 6.谈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为了提高摄影像片解译精度与解译速度,掌握摄影像片的解译标志很有必要。遥感摄影像片解译标志又称判读标志,它指能够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各种特征,这些特征能帮助判读者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或现象。解译标志分为直接判读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直接判读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各种特征,它包括遥感摄影像片上的色调、色彩、形状、阴影、纹理、大小、图型等,解译者利用直接解译标志可以直接识别遥感像片上的目标地物。间接解译标志是指航空像片上能够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的特征,借助间接解译标志可以推断与某地物的属性相关的其他现象。遥感摄影像片上经常用到的间接解译标志有:目标地物与其相关指示特征。例如,像片上呈线状延伸的陡立的三角面地形,是推断地质断层存在的间接标志。像片上河流边滩、沙咀和心滩的形态特征,是确定河流流向的间接解译标志;地物及与环境的关系。任何生态环境都具有代表性地物,通过这些地物可以指示它赖以生活的环境。如根据代表性的植物类型推断它存在的生态环境,“植物是自然界的一面镜子”,寒温带针叶林的存在说明该地区属于寒温带气候;目标地物与成像时间的关系。一些目标地物的发展变化与季节变化具有密切联系。了解成像日期和成像时刻,有助于对目标地物的识别。例如,东部季风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土壤含水量因此具有季节变化,河流与水库的水位也有季节变化。 7. 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互

《公共政策导论》模拟题

《公共政策导论》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是(B) A.系统议程 B.政府议程 C.公众议程D.社会议程 2 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 B ) A.学生要求学校减免学费B.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 C.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D.公众要求传媒关注生态环境 3 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A ) A.政策问题的认定B.政策目标的认定 C.政策方案的认定D.社会问题的认定 4 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C) A.林德布洛姆 B.西蒙 C.德洛尔D.戴伊 5 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B) A.沟通功能 B.管制功能 C.监督功能D.平衡功能 6 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A) A.政策执行 B.政策研究 C.政策制定D.政策分析 7 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D) A.立法决策B.行政决策 C.司法决策 D.政党政策 8 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C) A.利益表达B.利益综合 C.政策制定D.政策执行一人一 9 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B) A.政策评估B.政策制定 C.政策执行D.政策终结 10 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 C ) A.脚本写作 B.头脑风暴法 C.博弃论 D.个人判断法 11 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C) A.学校B.工会 C.行政机构D.妇联 12 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C)

A.阶段性周期B.功能性周期 C.反复性周期D.结构性周期 13 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 度,是件估(D) A.政策效率B.政策效益 C.政策效能 D.国应的充分性 14 “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D) A.象征式政策执行 B.残缺式政策执行 C.替代式政策执行 D.附加式政策执行 15 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C) A.拟定政策方案B.评估政策方案 C.确定政策目标 D.择定政策方案 1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D ) A.合议制B.合议、三权分立制 C.民主集中制D.合议、民主集中制 17 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 构建模型是( B ) A.外在创始模型 B.动员模型 C.在创始模型 D.自发模型 18 政策的核心取向是(D) A.功能取向B.过程取向C.结构取向 D.目标取向 19 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A) A.渐进主义模型B.理性主义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20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B) A.拉斯韦尔B.伊斯顿 C.戴伊D.安德森 21 我国企业利改税的政策属于政策终结形式中的( A)。 A. 替代 B. 合并 C. 分解 D. 缩减 22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风斯下矣。”这句话体现了下列( A )的观点。 A. 传统理性模型 B. 有限理性模型 C. 渐进模型 D. 小组意识模型

软件工程导论复习试题库完整

a(1)在软件工程中,白盒测试法可用于测试程序的内部结构。此方法将程序看作是 A) 路径的集合 B)循环的集合C)目标的集合D)地址的集合 c(2)在下述哪一种测试中,测试程序的设计者必须接触到源程序 I.功能测试Ⅱ. 结构测试 A)均不须B)只有ⅠC)只有ⅡD)Ⅰ和Ⅱ a(3)检查软件产品是否符合需求定义的过程称为 A)确认测试B)集成测试C)验证测试D)验收测试 c(4)下述陈述中,哪一个不是软件健壮性的度量指标? A)失败后重新启动所需的时间B)引起失败的时间所占的百分比 D)失败前的平均工作时间D)在一次失败中数据恶化的概率 b(5)对软件是否能达到用户所期望的要求的测试称为 A) 集成测试B) 有效性测试C) 系统测试D) 验收测试 a(6)在面向数据流的软件设计方法中,一般将信息流分为 A)变换流和事务流B)变换流和控制流 C)事务流和控制流D)数据流和控制流 d(7)软件需求说明书是软件需求分析阶段的重要文件,下述哪个(些)是其应包含的内容 I.数据描述Ⅲ. 模块描述 II.功能描述Ⅳ. 性能描述 A)ⅡB)Ⅲ和ⅣC)Ⅰ、Ⅱ和ⅢD)Ⅰ、Ⅱ和Ⅳ (8)软件测试一般分为三类,即 I.静态测试Ⅱ. 动态测试Ⅲ. 正确性测试 设计测试用例对程序进行测试,应属于 A)ⅠB)ⅡC)Ⅰ和ⅡD)Ⅲ (9)模块独立性是由内聚性和耦合性来度量的,其中内聚性是度量____,耦合性是度量____。 A)模块间联系程度B)模块的功能强度 C)信息隐蔽程度D)模块的复杂程度 (10)软件设计中一般将用到图形工具,下述哪种(些)工具可用作设计的图形工具 I.结构图Ⅱ. 实体关系图Ⅲ. IPO图 II.Ⅳ. 流程图Ⅴ. N-S图 A)Ⅰ和ⅡB)Ⅲ和ⅣC)Ⅰ、Ⅲ、Ⅳ和ⅤD)全部 A (2)C (3)A (4)C (5) B (6)A (7)D (8)B (10)C (11)试判断下列论述中哪个(些)是正确的 I.软件系统中所有的信息流都可以认为是变换流 II.软件系统中所有的信息流都可以认为是事务流 III.事务分析和变换分析的设计步骤基本类似 A)ⅠB)ⅡC)ⅢD)Ⅰ和Ⅲ (12)软件的有效性测试是验证软件的运行是否达到用户的期望,用户的期望应体现于A)详细设计报告B)软件需求说明书 C)总体设计报告D)有效性测试要求 (13)软件设计中的软件过程其主要描述的是 A)模块间关系B)模块操作细节 C)模块控制方法D)模块类型 (14)软件测试是软件件开发过程的重要阶段,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下列哪个(些)是软件测试的任务?

环境科学导论期末复习

环境科学导论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 1、环境的基本概念 环境科学中,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主要是地球表面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要素及其总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2、环境问题及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3、八大公害事件及其主要污染物 ①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硫氧化物—2和3烟雾的混合物,空气中的金属氧化颗粒 2、3金属元素即硫酸盐类气溶胶 ③伦敦烟雾事件:2在金属颗粒物催化作用下生成3及硫酸和硫酸盐气溶胶 ④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及碳氢化合物在紫外线作用下的二次污染

⑤水俣事件:甲基汞 ⑥富山事件(骨痛病):镉 ⑦四日哮喘事件:2、煤尘重金属粉尘 ⑧米糠油事件:多氯联苯 4、全球性三大污染问题:全球变暖、酸雨沉降、臭氧层空洞 第三章大气环境 1、大气的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成层(暖层、电离层)、逸散层 2、大气的组成:大气是一个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三部分组成。根据组成的稳定性可以分为恒定的、可变的和不定的三种组分。 恒定组分:氮78.09%、氧20.95%、氩0.93%; 可变的组分:二氧化碳含量为0.02~0.04%,水蒸气含量为

0-4%以下 不定组分:尘埃、硫、硫化氢、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盐类及恶臭气体 3、大气各成分的作用 4、环境本底值——环境要素在未受污染情况下化学元素的正常含量,以及环境中能量分布的正常值。 大气环境本底值——未受人类影响下的大气中各组成成分的含量。 5、大气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大气中一些物质的含量达到有害的程度(一般指有害物质,如2、、、O3、飘尘等超过国家质量标准),以至破坏人和生态系统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对人体、生态和材料造成危害的现象。 6、大气污染源:向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影响的场所、设备和装置。包括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遥感导论课后题问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则构成了电磁波谱。 (2)遥感平台:装载传感器的平台称为遥感平台。 (3)黑体:如果一个物体对于任何波长的电磁辐射都全部吸收,则这个物体是绝对黑体。(4)大气窗口:通常把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透过率较高的波段称为大气窗口。 (5)传感器:接收、记录目标地物电磁波特征的仪器,称为传感器或遥感器。 (6)空间分辨率: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7)数字图像:数字图像是指能够被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使用的图像。 (8)遥感数字图像:是以数字形式表示的遥感图像。 1.遥感: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系统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五大部分 3雷达:由发射机通过天线在很短时间,向目标地物发射一束很窄的大功率电磁波脉冲,然后用同一天线接收目标地物反射的回波信号而进行显示的一种传感器。 二、填空题 (1)遥感按工作方式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成像遥感和非成像遥感。 (2)颜色的性质由明度,色调,饱和度组成。 (3)微波的波长为1mm~1m。 (4) 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 (5)微波遥感的工作方式属于遥感 (6)侧视雷达的分辨力分为距离分辨力和方位分辨力,前者与脉冲宽度有关;后者与发射波长,天线孔径,距离目标地物。 (7)遥感探测系统包括信息源、信息获取、信息记录和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应用。(8)与常规手段相比,RS的特点为大面积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经济性、局限性。 (9)大气散射包括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10)数字图像增强的方法包括对比度变换、空间滤波、彩色变换、图像运算、多光谱变换。 (11)遥感探测系统包括: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 (12)遥感特点: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和综合性和可比性、经济性、局限性。(13)大气散射类型: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 (14)图像质量评价:空间分辩率、波普分辩率、辐射分辩率、时间分辩率。 (15)遥感平台分:航天平台、航空平台、地面平台。 三、简答题 8.大气的散射现象有几种类型?根据不同散射类型的特点分析可见光遥感与微波遥感的区别,说明为什么微波具有穿云透雾能力而可见光不能? 答:散射有瑞利散射、米氏散射、无选择性散射。大气云层中,小雨滴的直径比其他微粒最大,对可见光只有无选择性散射发生,云层越厚,散射越强,而对微波来说,微波波长比粒子的直径大得多,则又属于瑞利散射的类型,散射强度与波长四次方成反比,波长越长,散射强度越小,所以微波才能有最小散射,最大透射,而被称为具有穿云透雾的能力。

软件工程导论试题

软件工程导论试题 一.选择 1、瀑布模型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八个阶段:问题的定义、可行性研究、软件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八个阶段又可归纳为三个大的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C)。 A、详细计划 B、可行性分析 C、运行阶段 D、测试与排错 2、从结构化的瀑布模型看,在它的生命周期中的八个阶段中,下面的几个选项中哪个环节出错,对软件的影响最大(C)。 A、详细设计阶段 B、概要设计阶段 C、需求分析阶段 D、测试和运行阶段 3、在结构化的瀑布模型中,哪一个阶段定义的标准将成为软件测试中的系统测试阶段的目标(A)。 A、需求分析阶段 B、详细设计阶段 C、概要设计阶段 D、可行性研究阶段 4、软件工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C)。 A.程序设计方法学的影响 B.其它工程科学的影响 C.软件危机的出现 D.计算机的发展 5、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目的是:使软件生产规范化和工程化,而软件工程方法得以实施的主要保证是(C) A、硬件环境 B、软件开发的环境 C、软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的环境 D、开发人员的素质 6、软件开发常使用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结构化和原型化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B) A、相互排斥 B、相互补充 C、独立使用 D、交替使用 7、UML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于哪种软件开发方法(C) A、基于瀑布模型的结构化方法 B、基于需求动态定义的原型化方法 C、基于对象的面向对象的方法 D、基于数据的数据流开发方法 8、在下面的软件开发方法中,哪一个对软件设计和开发人员的开发要求最高(B) A、结构化方法 B、原型化方法 C、面向对象的方法 D、控制流方法 9、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预先严格定义需求的方法,它在实施时强调的是分析对象的(B)A、控制流B、数据流C、程序流D、指令流 10、软件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A) A、计划阶段、开发阶段、运行阶段 B、计划阶段、编程阶段、测试阶段 C、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程调试 D、需求分析、功能定义、系统设计11、软件开发中常采用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由于其特征而一般称其为(A) A、瀑布模型 B、对象模型 C、螺旋模型 D、层次模型 12、软件开发的瀑布模型,一般都将开发过程划分为: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等阶段,一般认为可能占用人员最多的阶段是(C) A、分析阶段 B、设计阶段 C、编码阶段 D、测试阶段 二.填空 21.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物理模型的传统工具,用图形符号表示系统中各个元素表达了系统中各种元素之间的(信息流动)情况。 [解析]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物理系统的传统工具,用图形符号表示系统中的各个元素,如人工处理、数据处理、数据库、文件、设备等,表达了元素之间的信息流动的情况。 22.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从(经济)角度评价开发一个项目是否可行。 [解析]成本效益分析首先是估算将要开发的系统的开发成本,然后与可能取得的效益进行比较和权衡,其目的是从经济角度评价开发一个新的软件项目是否可行。 23.自顶向下结合的渐增式测试法,在组合模块时有两种组合策略:深度优先策略和(宽度优先策略)。 [解析]渐增式测试法有自顶向下结合和自底向上结合两种组装模块的方法,其中自顶向下集成是构造程序结构的一种增量式方式,不需要编写驱动模块,只需要编写桩模块。它从主控模块开始,按照软件的控制层次结构,以深度优先或宽度优先的策略,逐步把各个模块集成在一起。 24.独立路径是指包括一组以前没有处理的语句或条件的一条路径。从程序图来看,一条独立路径是至少包含有一条(在其他独立路径中未有过)的边的路径。 [解析]在基本路径测试中,以详细设计或源程序为基础,导出控制流程图的拓扑结构——程序图,在计算了程序图的环路复杂性之后,确定只包含独立路径的基本路径图,其中独立路径是包括一组以前没有处理的语句或条件的一条路径。从程序图来看,一条独立路径是至少包含有一条在其他独立路径中未有过的边的路径。 25.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的,可以完成高级语言无法完成的特殊功能,如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一些接口工作。 [解析]汇编语言属于低级语言,是一种面向机器的语言,它与高级语言相比有许多优越性:如操作灵活,可以直接作用到硬件的最下层,完成与外部设备的接口工作等,是能够利用计算机硬件特性直接控制硬件设备的唯一语言。 26.在JSP方法中解决结构冲突的具体办法是(中间数据结构或中间文件)。 [解析]JSP方法是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它定义了一组以数据结构为指导的映射过程,根据输入、输出的数据结构,按一定的规则映射成软件的过程描述,在JSP方法中解决结构冲突的具体办法是引入中间数据结构或中间文件,将冲突部分分隔开来,建立多个程序结构,再利用中间文件把它们联系起来,构成一个系统的整体。 27.详细设计的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内部特性,即模块的算法、(使用的数据)。 [解析]详细设计的基本任务是为每个模块进行详细的算法设计,为模块内的数据结构进行设计,确定每个模块的内部特性,包括模块的算法和使用的数据。对数据库进行物理设计等。 28.所有软件维护申请报告要按规定方式提出,该报告也称(软件问题)报告。 [解析]在软件维护的流程中,第一步就是制定维护申请报告,也称为软件问题报告,它是维护阶段的一种文档,由申请维护的用户填写。

最新环境科学导论试题

《环境科学导论》试题(50%) 一、填空(每空格1分,共20分) 1、环境科学的主体是人,客体是与之相对的是围绕着人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界的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 2、典型的大气污染类型有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混合型污染。 3、物理污染的主要类型有噪音、振动、热、光辐射、放射性。 4、人类面临的五大环境问题有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能源短缺、自然灾害。 5、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举行,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及《行动计划》,此外通过了将世界环境日定为6月5号的建议。 6、大约90%以上的酸雨是由于人类排放的 H2SO4 和 HNO3 生成的,中国的酸雨以 H2SO4 占优势。 7、环境学中的景观概念是指: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之上,之下的中间尺度。 8、土壤污染的类型主要有石油污染、__重金属污染______ 、放射性物质污染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污染等。 9、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分为和,既包括了自然因素,也包括了和因素。 10、生物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和问题。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21分) 1、土壤环境容量在一定区域一定期限内不使环境污染,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时土壤可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2、COD 化学需氧量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是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 4、TOC 总有机碳 5、TOD 总需氧量

11、光化学烟雾人们把参与光化学反应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气体和颗粒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12、酸沉降 四、问答题(共35分) 1、大气中人为来源的污染物有哪些?请简要论述这些污染物的来源、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和控制手段(12分) 2、土壤环境问题有哪些?其中主要污染物有哪些?试举例说明(6分)。 3、大气中某气体的浓度单位ppm为何意?CO2的含量一般为325ppm,请将该浓度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mg/m3。已知标况下T为0℃,压强为101325Pa(5分)。 4、监测水质好坏的指标有哪三大类?举例说明并简要说明各类中包含的具体内容(6分)。 5、水体污染物主要有哪三大类?各类分别包含哪些污染物?举例说明(6分)。 2、天然水体中的主要成分有哪几类?举例说明(6分)。 3、大气中某气体的浓度单位ppm为何意?CH4的含量一般为2ppm,请将该浓度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mg/m3。已知标况下T为0℃,压强为101325Pa(5分)。 二、选择题(每小题选出一个最合适的答案,每题1.5分,共15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D ) A、太阳能 B、风 能 C、地热 能 D、核能 2、以下何种气体不属于温室气体( D )

遥感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遥感?国内外对遥感的多种定义有什么异同点? 定义:从不同高度的平台(Platform)上,使用各种传感器(Sensor),接收来自地球表层的各种电磁波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对不同的地物及其特性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识别的综合技术。 平台:地面平台、航空平台、航天平台;传感器:各种光学、电子仪器 电磁波:可见光、红外、微波 //2. 根据你对遥感技术的理解,谈谈遥感技术系统的组成。 3. 什么是散射?大气散射有哪几种?其特点是什么? 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称为散射;大气散射有三种:分别为瑞利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既波长越长,散射越弱; 米氏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云雾对红外线的散射主要是米氏散射 无选择性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 4. 遥感影像变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2)地形起伏的影响; (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4)大气折射的影响;(5)地球自转的影响。 5.遥感图像计算机分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2)提高遥感图象分类精度受到限制:包括大气状况的影响、下垫面的影像、其他因素的

影响。 6.谈谈你对遥感影像解译标志的理解。 为了提高摄影像片解译精度与解译速度,掌握摄影像片的解译标志很有必要。遥感摄影像片解译标志又称判读标志,它指能够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各种特征,这些特征能帮助判读者识别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或现象。解译标志分为直接判读标志和间接解译标志。直接判读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各种特征,它包括遥感摄影像片上的色调、色彩、形状、阴影、纹理、大小、图型等,解译者利用直接解译标志可以直接识别遥感像片上的目标地物。间接解译标志是指航空像片上能够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的特征,借助间接解译标志可以推断与某地物的属性相关的其他现象。遥感摄影像片上经常用到的间接解译标志有:目标地物与其相关指示特征。例如,像片上呈线状延伸的陡立的三角面地形,是推断地质断层存在的间接标志。像片上河流边滩、沙咀和心滩的形态特征,是确定河流流向的间接解译标志;地物及与环境的关系。任何生态环境都具有代表性地物,通过这些地物可以指示它赖以生活的环境。如根据代表性的植物类型推断它存在的生态环境,“植物是自然界的一面镜子”,寒温带针叶林的存在说明该地区属于寒温带气候;目标地物与成像时间的关系。一些目标地物的发展变化与季节变化具有密切联系。了解成像日期和成像时刻,有助于对目标地物的识别。例如,东部季风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土壤含水量因此具有季节变化,河流与水库的水位也有季节变化。 7. 何谓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简要回答三者之间的相

《公共政策导论》最新版测试题2附答案

测试(二) 一、单选题 1.理性模型的理论前提是() A. 政治人假设 B. 社会人假设 C. 经济人假设 D. 行政人假设 答案:C 2 在决策理论中提出有限理性命题的人是() A.林德布洛姆 B.泰勒 C.卡尼曼 D.西蒙 答案:D 3.“政策是对以往政策修正与补充”,这种观点出自() A. 精英理论 B. 制度理论 C. 渐进主义 D. 理性主义 答案:C 4.提出混合扫描模型的美国学者是() A.德洛尔 B.伊斯顿 C.安德森 D.埃齐奥尼 答案:D 5. 根据制度理论的观点,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三个明显的特征,这三个特征不包括() A. 合法性 B.普遍性 C. 强制性 D. 针对性 答案:D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文化具体包括语言、文字、习俗、思想、国力等,客观的说文化就是社会价值系统的总和。

2.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一主观价值范畴,是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的政治价值取向模式,包括政治认知、感情、态度、价值观等政治心理层次诸要素,政治理想、信念、理论、评价标准等政治思想意识是其表现形式,它与客观性的政治系统是互动平衡的关系。 3.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4.孟德斯鸠地理因素说:18世纪,法国人孟德斯鸠就曾提出过地理因素说。孟德斯鸠认为,法律和地球纬度、地貌、冷暖以及人种都有关系。比如热带地区法律之所以允许早婚和一夫多妻,是因为热带地区人和热带地区植物一样长得快,熟得旱。同时,热带及亚热带国家盛行严刑峻法,就是因为那里的酷热容易使入暴躁和不理智。到了温带和寒带,法律也随之宽和起来。 5.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 三、简答题 简述实验法的分类。 答案:1.自然实验(natural experiment):自然实验研究的是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现象,其“外生的干预”是自然发生的,一般不存在外部有效性问题,实验者根本无法参与操作,所以也有学者认为,不能将其归到真正意义上的实验法的范畴。2.田野实验(field experiment):田野实验是在真实世界中开展的实验,可控程度较低。3.实验室实验

软件工程导论试题

1.办公室复印机的工作过程大致如下: 未接到复印命令时处于闲置状态,一旦接到复印命令则进入复印状态,完成一个复印命令规定的工作后又回到闲置状态,等待下一个复印命令; 如果执行复印命令时发现缺纸,则进入缺纸状态,发出警告,等待装纸,装满纸后进入闲置状态,准备接受复印命令;如果复印时发生卡纸故障,则进入卡纸状态,发出警告等待维修人员排除故障,故障排除后回到闲置状态。 请试画出复印机的状态转换图 答案: 2.录入统计计算某班学生成绩,画出数据流图(DFD)。 学生成绩表数据结构如下: 学号|高数|物理|英语|计算机|法律常识|总分|平均分|不及格门数|升留补| 需求功能如下: (1)录入全班学生各课的考分,生成成绩表; (2)检查各课成绩,修改错误,补充未录入成绩,删除非法成绩; (3)计算总分,平均分;

(4)统计不及格门数,然后再写入升级、补考、留级; (5)打印成绩通知单,交家长。 答案: 3.中国古代在“室”内举办宴会,座位以西为尊,北次之,南再次之,东最次。“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和长幼尊卑的顺序进行入座。孙坚有四个儿子,分别为孙伯符、 孙叔弼、孙仲谋、孙季佐(长幼顺序已打乱),请根据以上叙述,画出入座顺序的程序流程图以及座位分布图。 答案: 座位分布图 程序流程图: 错误成绩通知

4.简要画出电梯系统用例图 答案: 5. 画出下列伪码程序的程序流程图和盒图:START IF p THEN WHILE q DO f END DO ELSE BLOCK m n END BLOCK

END IF STOP 流程图: 盒图:

环境科学导论试题

《环 境 科 学 导 论》 试 题 (50%) 一、 填空(每空格 1 分,共 2 0 分) 1、 环境科学的主体是人,客体是与之相对的是围绕着人的生存环境,包括自然界的大气 圈、 水 圈、土壤 ---------- 岩石 圈和 生物 圈。 2、 典型的大气污染类型有 煤烟型污染、石油型污染、混合型污染 。 5、 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举行,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及《行动计 划》,此外通过了将世界环境日定为6月5号 的建议。 6、 大约90%以上的酸雨是由于人类排放的 H2SO4 和 HNO3 生成的,中国的 酸雨以 H2SO4 占优势。 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 之上, 之下的中间尺度。 __重金属污染 ________ 、 放射性物质污染 和持 染 物 污 染 等。 ,既包括了自然因素,也包括了 因 素 。 和 问题。 1、土壤环境容量在一定区域一定期限内不使环境污染, 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时土壤可能容 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 3、物理污染的主要类型有 噪音 、振动 、热 光辐射 、放射性 人类面临的五大环境问题有人口剧增、 环境污染 、生物多样性减少 、能源短 7、 环境学中的景观概念是指:景观是 地理实体,它处于 久 性 有 机 污 9、 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分为 和 和 1 0、生物安全问题主要包括 三、名词解释(每题 3分,共21分)

日化学需氧量),表示水中有机物等需氧污染物质含量的一个综合指示 4、T OC 总有机碳 5、 TOD 总需氧量 6、 TSP 粒径小于100叩的称为TSP,即总悬浮物颗粒 7、 PM2.5 PM2.5 :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卩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 8、 PM10 通常把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为PM10,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 9、一次污染物一次污染物又称原生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的,其物理和化学性状未发生变化的污染物。 10、二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是指排入环境中的一次污染物在物理、化学因素或生物的作 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所形成的物理、化学性状与一次污染物不同的新污染物。又称继发性污染物。 11、光化学烟雾人们把参与光化学反应的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气体和颗 粒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12、酸沉降 四、问答题(共35分) 1、大气中人为来源的污染物有哪些?请简要论述这些污染物的来源、产生的环境问题及其 治理和控制手段(12分) 2、土壤环境问题有哪些?其中主要污染物有哪些?试举例说明(6分)。 3、大气中某气体的浓度单位ppm为何意? CO2的含量一般为325ppm,请将该浓度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 mg/m3。已知标况下 T为0C,压强为101325Pa (5分)。

遥感导论习题部分答案

第一章: 1.遥感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2.遥感探测系统包括哪几个部分?被侧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和信息的应用. 3.作为对地观测系统,遥感与常规手段相比有什么特点? 答:①大面积同步观测;②时效性;③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④经济性;⑤局限性 4.遥感技术研究(应用领域)内容及发展前景? 答:遥感技术应用领域: (一)技术遥感在测绘中的应用; (二)遥感技术在军事上应用; (三)遥感技术在农林牧方面的应用; (四)遥感技术在水体信息提取中的应用; (五)遥感技术在灾害监测方面的应用。 影响遥感技术发展中主要存在的问题:(1)遥感的时效性:实时检测与处理能力不足;(2)遥感的定量反演:精度不能达到实用要求。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遥感技术本身的局限性;(2)人们认识上局限性。 发展前景:遥感技术正在进入一个能偶快速准确的提供多种对地观测海量数及应用研究的新阶段,在近一二十年内的倒了飞速发展,目前又将达到一个新的啊高潮!主要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1】遥感影像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愈来愈高(例如,民用遥感影像饿空间分辨率达到米级,光谱分辨率达到纳米级,波段数已增加到数十个数百个;军用侦察卫星空间分辨率达到厘米级,如美若的KH-11空间分辨率为0.11m;【2】可获取遥感立体影像;【3】微波遥感迅速发展,未来诸多领域倾向于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光谱仪的广泛应用;【4】高光谱遥感迅速发展;【5】遥感的综合应用不断深化,表现为从单一信息源分析向包含非遥感数据的多源信息的复合分析的方向发展;从定向判读向信息系统应用模型及专家系统支持下的定量分析;从静态研究向多时相的动态研究发展;【6】商业遥感时代的到来;【7】建立高速、高精度和大容量的遥感数据处理系统,3S一体化。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试题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20分) 1、瀑布模型把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八个阶段:问题的定义、可行性研究、软件需求分析、系统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运行、维护。八个阶段又可归纳为三个大的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和( C)。 A、详细计划 B、可行性分析 C、运行阶段 D、测试与排错 2、从结构化的瀑布模型看,在它的生命周期中的八个阶段中,下面的几个选项中哪个环节出错,对软件的影响最大(C )。 A、详细设计阶段 B、概要设计阶段 C、需求分析阶段 D、测试和运行阶段 3、在结构化的瀑布模型中,哪一个阶段定义的标准将成为软件测试中的系统测试阶段的目标(A )。 A、需求分析阶段 B、详细设计阶段 C、概要设计阶段 D、可行性研究阶段 4、软件工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C )。 A.程序设计方法学的影响 B.其它工程科学的影响 C. 软件危机的出现 D.计算机的发展 5、软件工程方法学的目的是:使软件生产规范化和工程化,而软件工程方法得以实施的主要保证是(C ) A、硬件环境 B、软件开发的环境 C、软件开发工具和软件开发的环境 D、开发人员的素质 6、软件开发常使用的两种基本方法是结构化和原型化方法,在实际的应用中,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 B) A、相互排斥 B、相互补充 C、独立使用 D、交替使用 7、UML是软件开发中的一个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于哪种软件开发方法(C ) A、基于瀑布模型的结构化方法 B、基于需求动态定义的原型化方法 C、基于对象的面向对象的方法 D、基于数据的数据流开发方法

8、在下面的软件开发方法中,哪一个对软件设计和开发人员的开发要求最高(B ) A、结构化方法 B、原型化方法 C、面向对象的方法 D、控制流方法 9、结构化分析方法是一种预先严格定义需求的方法,它在实施时强调的是分析对象的(B ) A、控制流 B、数据流 C、程序流 D、指令流 10、软件开发的结构化生命周期方法将软件生命周期划分成(A ) A、计划阶段、开发阶段、运行阶段 B、计划阶段、编程阶段、测试阶段 C、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程调试 D、需求分析、功能定义、系统设计 二.填空(20分) 21.系统流程图是描述物理模型的传统工具,用图形符号表示系统中各个元素 表达了系统中各种元素之间的(信息流动)情况。 22.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是从(经济)角度评价开发一个项目是否可行。 23.自顶向下结合的渐增式测试法,在组合模块时有两种组合策略:深度优先 策略和(宽度优先策略) 。 24.独立路径是指包括一组以前没有处理的语句或条件的一条路径。从程序图 来看,一条独立路径是至少包含有一条(在其他独立路径中未有过)的边的路径。 25.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 的,可以完成高级语言无法完成的特殊功能,如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一些接口工作。 26.在JSP方法中解决结构冲突的具体办法是(中间数据结构或中间文件)。 27.详细设计的任务是确定每个模块的内部特性,即模块的算法、(使用的数据)。 28.所有软件维护申请报告要按规定方式提出,该报告也称( 软件问题)报告。 29.有两类维护技术:在开发阶段使用来减少错误、提高软件可维护性的面向 维护的技术;在维护阶段用来提高维护的效率和质量的(维护支援)技术。 30.科学工程计算需要大量的标准库函数,以便处理复杂的数值计算,可供选 择的语言有:(FORTRAN语言)、PASCAL语言、C语言和PL/1语言。三.判断(10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