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学习生态文明建设心得体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伴随环境问题日益凸显,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越来越迫切,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应群众所呼、顺时代所需。推动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

绿色发展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过去的四十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四十年,是我国科技、教育、文化、医疗等迅速发展的四十年,是人民生活迈向小康社会的四十年,我国在这四十年里,完成了从一个极其贫穷和微不足道的国家到全球的第二大经济体的巨大转变,发展速度让世界瞩目。但伴随高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环境污染问题,湖泊湿地逐年减少、土壤流失形势严峻、PM2.5高居不下、城市雾霾时有发生,这些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影响和改变着人民群众的生活。人民日益渴望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绿色食品、绿色出行等成为了当下社会的主流,而推动绿色发展可有效避免发展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绿色发展是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通过完善环保督查制度、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施生态环境修复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措施使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好转,但由于我国生态环境污染由来已久,生态恢复效果缓慢,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当前我

国生态治理成效并不稳固。而推动绿色发展不仅可以避免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发生,而且可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同时,可以为大自然留足时间进行自我恢复,绿色发展可以夯实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绿色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不再只是片面追求发展速度,而更加兼顾发展的平稳性、可持续性和发展的质量,着力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具有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现代化经济体系则要求质量第一、效率优先。在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过程中,我们要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提升质量效益,增强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而推动绿色发展可在保障经济稳定向前和持续发展的同时,协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在巩固经济发展稳定性和持续性的同时,保障经济协调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县政府坚定地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认真学习和努力实践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治理生态环境,以系统工程思路抓生态建设,真正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美丽“医药高地,诗画太和”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动员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合力攻坚,环境治理取得了新成效,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一、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革命性变革。实现这样的变革,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在学习深化中,县委、县政府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相继出台相关方案,建立和完善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一是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环境保护责任制。坚持环保优先,注重源头控污,狠抓规划环评,严把准入“关口”。二是完善督查制度。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环保工作,专题作出安排部署。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环保工作委员会,由主要领导担任工作委员会主任统一领导,强化责任追究。

二、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县委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作为每年开篇课,专家辅导,不断深化生态文明发展新理念。大家联系发展实际回顾了对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之间关系的认识走过的三个阶段:过去是用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用挖煤来换取经济发展,带来的是短期的经济增长与长期的生态破坏难以修复;在残酷的教训面前,提出既要金山银山,也要保住绿水青山,但往往顾此失彼;在联系实际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