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的初衷之一,就是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的政策,推动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这一事实说明

①按劳分配原则符合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②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生产力的要求

③按劳分配是在公有制范围内的分配制度④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D.③④

2.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炒股不再是城里人的“专利”,农民在自家门口炒股也不再是新鲜事。农民边种地边炒股,种地炒股两不误。这表明,在我国农村

①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有机结合②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渠道增多

③按劳分配不再是收入分配的主体④购买股票是实现分配公平的重要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 打赏模式,是互联网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其实质是赚粉丝的钱,也就是一种粉丝经济,如在文学

网站或者微博,看到作者的文章写得好,就可以支付一定数额的钱进行打赏。这样的“打赏”

A. 完善了按劳分配制度,调动了劳动者积极性

B. 变革了原有支付模式,不利于提高作者收入

C. 优化了资源配置,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D. 体现了社会对劳动、知识人才和创造的尊重

4. 国资委、财政部和证监会联合印发的《关于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的意见》

提出,建立健全激励约束长效机制,符合条件的员工自愿入股,入股员工与企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担市场竞争风险。这一举措对国有企业发展的影响是

A. 国企员工持股→转移国有资产→优化股权结构→激发企业活力

B. 国企员工持股→优化企业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国企发展

C. 国企员工持股→调动员工积极性→企业活力增强→推动国企发展

D. 国企员工持股→员工成为企业所有者→企业所有制性质改变→激发企业活力

5. 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重要指标。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

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下列措施或现象有利于降低基尼系数的是

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②全国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③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中国企业转型升级④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2018年10月1日开始,个税起征点由原来的3500元/月提高至5000元/月,教育、赡养老人等

五项支出可在税前予以扣除。新一轮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有利于

①发挥再分配对居民收入的调节作用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增加部分居民的当前可支配收入④确保个人收入分配的公平正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7. 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目前

全国各地正在落实有关政策。从2005年到2018年,基本养老金实现“14连涨”,得到了退休人员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同。养老金连涨

A. 是政府通过再分配机制促进社会公平

B. 是现阶段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具体体现

C. 提高了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D. 表明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成

8. 十八大以来,收人分配改革秉承“调高、扩中、提低”的思路,效果显著,特别是新产生了大量

中等收人者。预计到2020年我国中等收人者比重将达到50%。这样做有利于

①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②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③完善分配秩序,以促进初次分配合理有序

④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保证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9.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讨论社会财富的分配时,把财富比喻成一锅粥,社会群体中的每人每天轮

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者最后一个领粥,结果每次每个人碗里的粥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这一“分粥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B.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C.实现社会公平必须依靠制度保证

D.劳动者素质提升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

10.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实施这些举措的积极效应是

①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实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

②释放消费潜力,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③倒逼供给体系改革,形成经济增长与居民增收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

④增加社会总供给,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很多地方召开的省级两会在确定2018年居民收入增长目标时,普遍不低于经济增速。要实现这

一目标,必须

A. 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B. 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

C. 完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D. 进一步拓宽居民就业、创业渠道

12. 建国以来,我国一直把财政平衡,没有赤字,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一条指标。但改革开放以后,

财政赤字却成了我国经济建设中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这是因为,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政赤字可以

A. 扩大有效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B. 抑制通货膨胀,扩大消费需求

C. 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D. 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13.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1~9月累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5831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有所放缓。促使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的因素可能是

①不断深化改革助推经济的健康发展②分配政策作出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的调整

③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带动税收收入增长④国家实施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2018年是“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起步年”,计划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安排7320亿元,其中,

国家铁路7020亿元,国家财政支出占绝大比例,投产新线4000公里,高铁3500公里。在国家铁路建设过程中

A. 体现了财政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B. 体现了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C. 发挥了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

D. 发挥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建设的支持15.党的十九大首次将“民营企业”写进全国党代会报告,报告指出“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等。将“民营企业”写进全国党代会报告

①是对民营企业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做出的贡献的肯定

②是基于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和重要的市场主体

③有利于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④旨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巩固发展新型政商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针对一些地方的工商管理部门随意增加收费,加重个体工商户创业成本的问题,有专家呼吁将

“费”改“税”,这样可减轻个体工商户的负担。这是因为

A.税收具有强制性

B.税收具有固定性

C.税收具有无偿性

D.税收金额比收费低17.2017年7月1日起,资源税改革在全国全面推行。除对经营分散、多为现金交易且难以管控的黏土、砂石等少数矿产品仍实行从量定额,大多数矿产品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依照企业销售额来征税,税额随企业效益和市场行情而波动,使税收与企业经营状况挂钩。“从价计征”旨在

①完善货币政策,发挥政府调控的总体功能②避免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

③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④有效发挥资源税调节经济的功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8. 根据出口退税标准,节能灯和的LED灯的出口退税率分别为17%和13%。某公司向海关申报出口

节能灯50000只,后经海关人员查验,发现该批货物大部分都是LED灯。该公司的行为属于

A. 偷税

B.欠税

C.骗税

D.抗税

19. 稳增长仍然是2018年我国经济工作首要任务。对此,从财政角度看,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②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养老产业

③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支出④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曾经有一笔税单摆在我面前,我没有去缴。到税务稽查时,我才追悔莫及……如果再给我一次

纳税机会,我会说四个字:诚信纳税!如果要给它加个期限,一定在每月15号之前。”从经济生活角度看,下列对这段话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它反映的是欠税现象②它反映的是偷税漏税现象

③它提醒我们自觉履行纳税义务④它要求公民增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最引人关注。未来经济政策方面会更加注重收入分配问题、环境问题等,这些是从量到质的巨变,也是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要求。收入分配是不平衡产生的原因之一,未来将更加注重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收入差距过大造成的矛盾。

结合材料,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知识,分析如何解决收入分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新疆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在“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质资源以及多年的边贸建设发展经验,目前正积极探索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但是,新疆同样存在不少的发展短板,基础产业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教育事业比较落后等。长期以来,中央不断加大对新疆的支持力度。2011-2020年,中央财政支持新疆资金总量将超过2万亿元,这些资金一部分用于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一部分用于教育、医疗、环保、科技、生态建设……成为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中央财政支持新疆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并说明地方政府如何更好地促进新疆发展。

23. 2018年3月28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确定深化增值税改革的措施。会议决定,在过去五年通过实施营改增累计减税2.1万亿元的基础上,从5月1日起,一是将制造业等行业增值税税率从17%降至16%,将交通运输、建筑、基础电信服务等行业及农产品等货物的增值税税率从11%降至10%,预计全年可减税2400亿元;二是统一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将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标准由50万元和80万元上调至500万元,并在一定期限内允许已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企业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让更多企业享受按较低征收率计税的优惠;三是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电网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予以一次性退还。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预测深化增值税改革措施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

(2)针对上述减税措施,有人认为减税力度还不够,积极作用有限;也有人认为持续减税的力度过大,会带来很多的消极影响。对此,你认为应如何把握减税的平衡点?

第三单元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B 【解析】分配制度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是由生产力客观状况决定的。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多层次的总体状况,是决定我国分配制度的最终原因。上述事实说明按劳分配原则符合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故选项①④符合题意;选项②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排除;选项③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重要性,排除。故本题答案选B。

2.A【解析】炒股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而种地收入属于按劳分配,①符合题意;我国的财产性收入包括房产、理财、股票等,“农民在自家门口炒股也不再是新鲜事”说明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渠道增多,②正确;现阶段,我国仍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明显错误;购买股票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但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排除④。

3.D【解析】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材料中的“打赏”与我国的分配制度无关,不会完善按劳分配制度,所以A不选;“打赏”没有变革原有的支付模式,所以B错误;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有:科技的进步、劳动生产率、管理等,与材料中的“打赏”无关,所以C不选;材料中体现的“打赏”模式,实质是赚粉丝的钱,得到了粉丝的认可,是一种粉丝经济,体现了D。本题应选D。

4.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基本分配制度。国企员工持股并未改变企业所有制性质,D错误;国有企业允许员工持股,让入股员工与企业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共担市场竞争风险,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活力推动国企发展。答案为C

5.C【解析】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但不能降低基尼系数,排除①;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实际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均是初次分配注重公平的体现,有利于降低基尼系数,②④适合题意;③与基尼系数无关,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

6.B【解析】此题考查个人所得税的相关知识。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个人所得税将“起征点”提高至每月5000元,有利于增加部分居民的当前可支配收入,发挥再分配对居民收入的调节作用,①③正确;个人所得税调节属于再分配手段,②说法错误,排除;④中“确保”夸大了个税的作用,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

7.A【解析】养老金发放属于再分配范畴,是政府履行再分配调节职能,促进社会公平,故A正确,C与题意不符;养老金的发放对象不是劳动者,不体现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故B不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建设中,故D说法太绝对。故本题答案为A。

8.A【解析】③选项“以促进初次分配合理有序”的表述与题意不符。④选项“保证居民收入增速高于GDP增速”的表述与题意不符。十八大以来,收入分配改革秉承“调高、扩中、提低”的思路,效果显著,特别是新产生了大量中等收人者。预计到2020年我国中等收人者比重将达到50%。这样做有利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①②选项入选。选A。

9.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的相关知识。这一“分粥模式”的实施保证每次每人

碗里的粥都是一样多,说明公平的实现需要好的制度来保证,C入选;A、B、D无关。

10.C【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实施这些举措的积极效应是增加居民收入,释放消费潜力,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倒逼供给体系改革,形成经济增长与居民增收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②③项符合题意;这些举措不属于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①项与题意不符;这些举措有利于增加有效供给,而不是增加社会总供给,④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11.D【解析】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拓宽居民就业、创业渠道,D适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排除;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B是错误的。

12.A【解析】适度的财政赤字有利于增加财政对经济建设、社会薄弱环节的支出,而支出则会形成购买力,从而扩大社会总需求,刺激经济增长,A项符合题意;财政赤字扩大了社会总需求,可能导致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不平衡,引起通货膨胀,而不是抑制通货膨胀,B项不合题意;财政赤字与企业税负无关,税收具有固定性,国家减轻企业的税负需要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修改税法,而适度的财政赤字属于财政政策的一种选择,并不能影响到企业的税负,C项不合题意;适度的财政赤字是通过扩大社会总需求刺激经济而不是通过增加社会总供给,D项不合题意。答案选A。13.B【解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根与叶、源与流);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财富过多或过少,会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和国家职能的发挥,也不利于企业和个人的发展。促使财政收入较快增长的因素可能是不断深化改革助推经济的健康发展,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带动税收收入增长,①③适合题意;分配政策作出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的调整,这不一定是合理的分配政策,②不适合题意;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政策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负担,但不一定促进税收收入的增长,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B。

14.C【解析】在国家铁路建设过程中,国家财政支出占绝大比例,发挥了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C项符合题意;AB项均与题意不符;材料体现不出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D项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15.B【解析】②选项错误,缩小了国民经济细胞的范围。④选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将“民营企业”写进全国党代会报告无关。题目中,党的十九大将“民营企业”写进全国党代会报告是对民营企业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做出的贡献的肯定,有利于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故①③选项入选。选B。

16.B【解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材料涉及税收的固定性,而没有涉及税收的强制性,故排除。选项C观点与题意不符,与税收无偿性无关,故排除。选项D观点与题意不符,材料中的原因并不是税收金额比收费低,故排除。本题答案选B。

17.D【解析】资源税改革属于财政政策的调整,增值税能够避免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①②排除;对大多数矿产品的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税额根据企业销售额来征税,随企业效益和市场行情而波动,这一改革举措有效发挥了资源税调节经济的功能,促进了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同时又保护了环境,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③④正确。故答案选D。

18.C【解析】材料中“某公司向海关申报出口节能灯50000只,后经海关人员查验,发现该批货物

大部分都是LED灯”,而节能灯和的LED灯的出口退税率不同,这种行为是想骗取国家的税收优惠,属于骗税行为,C项符合题意;欠税主要是拖欠,材料没有体现拖欠税款,B项不合题意;偷税指以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材料没有体现“欺骗和隐瞒”的关键句,A项不合题意;抗税主要是抗拒税法规定,材料没有体现“抗拒”的关键句,D项不合题意。答案选C。

19.D【解析】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属于货币政策,故①不符合题意;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养老产业不属于财政角度,故②不符合题意;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支出,有利于刺激投资需求,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故③符合题意;降低制造业增值税税率,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增长,故④符合题意。故选D。

20.B【解析】①正确且符合题意,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规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题干中所反映的情况符合欠税的行为;②错误,题中引文所反映的是纳税人的欠税违法行为,而不是偷税漏税违法行为;③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的行为人因为欠税受到处罚而后悔莫及,提醒纳税人应该自觉履行纳税义务;④错误,不符合题意,题中的行为人因为欠税受到处罚而后悔莫及,提醒纳税人应该自觉履行纳税义务,而不涉及公民增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

二、非选择题

21.【答案】①根本上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充分发挥财政的作用,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社会公平。

【解析】本题考查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知识,设问指向如何解决收入分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就是关于解决收入分配公平的问题,属于措施类试题,是教材基础知识的识记,联系教材中有关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分析即可。

22.【答案】(1)必要性:①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建设周期长,投资风险大,离不开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②新疆基础设施薄弱,中央财政的支持,有利于新疆加快发展;③新疆基础设施的发展,有助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2)措施:①使用好财政资金,发挥财政在促进公平、改善生活、配置资源等方面的作用;②利用当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发展旅游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③利用当地丰富的物质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④利用当地的区位优势和边贸建设发展经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解析】审题可知,本题包括两个小问,第一小问要求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中央财政支持新疆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属于原因类主观题。结合设问和材料,可从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特点,新疆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以及加快新疆发展,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角度分析。第二小问要求说明地方政府如何更好地促进新疆发展,属于措施类试题。学生可以从发挥财政的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发挥资源优势、对外开放等角度来组织答案。

23.【答案】(1)①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税制,持续为市场主体减负,支持制造业、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发展;②有利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推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③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④有利于促进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2)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减税力度过大,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过多减少,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

增加;

②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复杂的背景下,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的经营比较困难,如果减税力度过小,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消费的增加,最终对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③因此,减税的力度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要把握合适的度和平衡点,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本题以深化增值税改革为话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1)问从材料可以看出,国家决定对制造业、小规模纳税人减税,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研发等现代服务业实施税收优惠,可从实体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等方面阐述增值税改革的积极影响。

第(2)问,针对如何把握减税的平衡点进行分析说明,属于评价分析类试题,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注意,这类试题中的观点可能正确或错误,也可能不完全正确,考生生就其正确的观点进行阐述,就其错误的观点给与指正。根据设问“减税的力度把握”可考虑教材中有关影响财政收入因素的知识来分析。本试题中的两种说法都有道理。首先肯定“持续减税的力度过大,会带来消极影响”并说明理由,如:会导致国家财政收入过多减少,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等;其次,要联系小微企业的经营比较困难的现实,指出“如果减税力度过小,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消费的增加;最后点明把握减税的平衡点在于,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又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