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中医:女性痛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老中医:女性痛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老中医:女性痛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老中医:女性痛经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痛经是因为女人身体发虚,寒气比较多。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者腹痛剧烈,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称为“痛经”,亦称“行经腹痛”。痛经常持续数小时或l—2天,一般经血畅流后,腹痛缓解。本病以年轻女性较为常见,是妇女常见病之一。

中医认为痛经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亏虚所致。临床常见有气滞血瘀、寒凝胞宫、气血虚弱、湿热下注等症。中医专家介绍:痛经发生对于女性来说,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防治方法。

1、中医认为痛经的主要发病原因是“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

“不通则痛”是指气血运行不通畅造成了气血瘀滞引起的这种疼痛,主要发生在经前或者经期,疼痛的程度相对比较剧烈,而且不喜欢揉按。

“不荣则痛”,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我们机体的气血不足,造成我们脏腑、经络、包括胞宫,失于濡养而引起的疼痛。往往发生在月经后期,疼痛的性质是隐隐作痛,而且喜揉喜按。

2、痛经和体质密切相关。

痛经和体质有明显的相关性,根据不同的体质可以分为三类型:寒、虚、瘀。

(1)寒性体质的症状多为怕冷,四肢的温度比较低,可以热敷的方式缓解疼痛。

治疗女性痛经的4个穴位

女性痛经,选对方法很关键,只要学会按摩4个穴位,能有效缓解痛经疾病。自我按摩对痛经的治疗,一般多主张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月经来潮后停止,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施手法治疗。按摩的目的是引血下行,因此治疗须在经前当下腹部、腰骶部出现疼痛时操作。如手法得当,可使经期提前1-2天,随着经血排出,疼痛也会随之消失或减轻。 1、三阴交穴: 穴位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按揉三阴交功效: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2、太冲穴: 穴位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揉太冲功效: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一切妇科疾病。3、子宫穴: 穴位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点揉子宫穴功效: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4、血海穴: 穴位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按摩方法: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中医4个痛经应急穴位,女生一定要知道哦

中医4个痛经应急穴位,女生一定要知道哦 不少女性或多或少的经历过痛经,中医介绍,用药止痛,不如按摩下面几个穴位来缓解痛经。以下介绍了四个缓解痛经的穴位,经前按摩穴位,可帮你有效缓解痛经,而且还有预防痛经的效果。 子宫穴: 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 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三阴交穴: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揉三阴交,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

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血海穴: 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揉按血海穴,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的小腹疼痛。 按摩方法: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太冲穴: 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 揉太冲,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其他妇科疾病。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小提示:自我按摩缓解痛经法,一般多在经前5~7天开始,月经来潮后停止,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施手法治疗。按摩的目的是引血下行,因此治疗须在经前当下腹部、腰骶部出现疼痛时操作。如手法得当,可使经期提前1~2天,随着经血排出,疼痛也会随之消失或减轻。

痛经女性不能吃的三类食物

痛经女性不能吃的三类食物 痛经会给女性朋友的工作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女性朋友在痛经时应注意做好一些保健工作,比如注意一些饮食上的禁忌。那么,痛经患者应忌哪些食物呢? 痛经不能吃什么 一、忌食刺激性食物 有一部分痛经病人,是由于湿热蕴结胞宫所致。如此类病人再食辛辣温热之品,会加重盆腔充血、炎症,或造成子宫肌肉过度收缩,而使痛经加重。 辛辣温热之品有辣椒、胡椒、大蒜、葱、姜、韭菜、烟、烈性酒及辛辣调味品等,痛经病人应该尽量少吃或不吃。 二、忌食生冷寒凉食品 妇女平时或经期,如嗜食寒凉生冷食品,血为寒凝,以致血行受阻,不通则痛,可致痛经;又多食此类食品,易伤脾阳,使寒湿不化,伤于下焦,客于胞中,血被寒凝致痛经。所以素体气阳虚者,或妇女正值经期或经期前后,应忌食生冷和寒凉性食品。 此类食品包括:各类冷饮、各种冰冻饮料、冰镇酒类、生拌凉菜、螃蟹、田螺、蚌肉、蛭子、梨、柿子、西瓜、黄瓜、荸荠、柚、橙子等。 三、忌食酸涩食物 酸性食品味酸性寒,具有固涩收敛作用,使血管收缩、血液涩滞,不利于经血的畅行和排出,故痛经者忌食此类食物。 酸性食物包括米醋、酸辣菜、泡菜、石榴、青梅、杨梅、草莓、杨桃、樱桃、酸枣、芒果、杏子、李子、柠檬等。

现代女性痛经吃什么好 1、适当饮酒 酒类能温阳通脉、行气散寒,适当地喝些米酒、曲酒、酒酿、红酒等,可以通经活络,扩张血管,起到缓解痛经的作用。例如,将100克红花在400毫升白酒中泡一周,制作成红花酒,每天服用10毫升(可加少量红糖),可有温通经脉、活血之功效,适用于血瘀痛经者。2、补充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有维持生殖器官正常机能和肌肉代谢的作用,其含量高的食物有谷胚、麦胚、蛋黄、豆、坚果、叶菜、香油等,我们应适当多吃些这类食物。 3、对证进行食物调理 根据痛经不同的证候表现,分别给予温通、化瘀、补虚的食品。寒凝气滞、形寒怕冷者,应吃些温经散寒的食品,如栗子、荔枝、红糖、生姜、小茴香、花椒、胡椒等。气滞血瘀者,应吃些通气化瘀的食物,如芹菜、荠菜、菠菜、香葱、香菜、空心菜、生姜、胡萝卜、橘子、橘皮、佛手、香蕉、苹果等。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宜吃些补气、补血、补肾之品,如核桃仁、荔枝、桂圆、大枣、桑椹、枸杞子、山药、各种豆类等。 温馨提示:无论在经前或经后,我们都应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甘薯等以保持大便通畅,因为便秘可以诱发痛经并增加疼痛感。 4.可以多吃豆类、鱼类等高蛋白食物 并增加绿叶蔬菜,水果,也要多饮水,以保持大便通畅,减少骨盆充血。女性在月经来潮前应忌食咸食。因为咸食会使体内的盐分和水分贮量增多,在月经来潮之前,孕激素增多,易于出现水肿、头痛等现象。月经来潮前10天开始吃低盐食物,就不会出现上述症状。

中医对于痛经的认识和调养方式

第一型:常常觉得胸闷、小腹闷痛,月经来时胸部胀痛明显,这种症状是属于中医的“肝气郁结”,可以使用旋覆花、香附、当归、川芎、丹参、甘草来治疗。 第二型:平时容易口干、心烦、口苦、胸闷、月经来时量较多,这是属于中医的血热型,可以用丹皮、地骨皮、生地、柴胡、当归等中药来矫正。 第三型:容易头晕、贫血、疲倦、胃口差、发育迟缓、大便不成形、月经颜色较淡,这是属于血虚型的症状,可以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大枣来治疗。 第四型:平时喜欢吃冰冷食物、四肢容易冰冷、痛经、经来有血块,可以使用当归、白芍、桂枝、川芎、党参、甘草等中药来治疗。 痛经是女性经常会有的现象,很多时候都不能被称之为疾病,痛经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注意对痛经的预防和调养。 饮食调养 平时应该多吃富含优质蛋白质、微量元素(铁、铜等)、叶酸和维生素B12的营养食物,如红枣、莲子、龙眼肉、核桃、山楂、猪肝、猪血、黄鳝、海参、乌鸡、鸡蛋、菠菜、胡萝卜、黑木耳、黑芝麻、虾仁、红糖等,这些食物富含营养的同时,具有补血活血的功效。 中药调养 常用的补血中药有当归、川芎、红花、熟地、桃仁、党参、黄芪、何首乌、枸杞子、山药、阿胶、丹参、玫瑰花等天然中药,用这些中药和补血的食物一起做成可口的药膳,均有很好的调节内分泌、养血效果。 运动养生 运动也是调养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平时可练习瑜伽、太极拳、保健气功等舒缓运动。另外,传统中医学认为“久视伤血”,所以长时间坐在电脑前工作的职业女性,应该特别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养,防止因为过度用眼而耗伤身体的气血。 经络疗法 经常做头部、面部、脚部保健按摩消散瘀血,并坚持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对延缓衰老有一定作用。

治疗各种痛经的中药方

女性朋友深知痛经发作时痛苦不堪的滋味,其实中医有很多秘方,可以彻底解决痛经。治疗痛经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1、经行胁痛痛经情况是行经时两胁作痛,甚至胁内有块,疼痛不已,经血紫暗,当理气活血化瘀。 中医治该类型痛经方药:取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各15g,元胡5g,沉香10g ,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行经前5日开始服用,行经时停服。 2、经行关节痛痛经情况是行经时周身骨节疼痛。 中医治该类型痛经方药:药用乌药、川芎、白芷、陈皮、枳壳各10g,干姜、甘草各7g,僵虫、麻黄各6g,生姜3片,葱白1茎,水煎温服,每日1剂,连服6剂。 3、经前腹痛痛经情况是经前腹痛多系寒凝血滞,常表现为少腹冷痛异常,宜服温里活血化瘀方剂。 中医治该类型痛经方药:取当归尾、川芎、赤芍、丹皮、制香附各12g,元胡5g ,生地10g,红花、桃仁各4g,水煎服,每日1剂。每次行经前7日开始服用,行经时停服。 4、经后腹痛痛经情况是行经之后腹痛多是血虚夹滞所致,宜补虚通滞。 中医治该类型痛经方药:药用党参、白术、醋香附、茯苓、当归、川芎、白芍、生地各12g,炙甘草8g,木香3g,青皮10g,生姜2g,大枣5枚,水煎服,每日1剂。 博粹堂中医辩证三期治月经不调 一、经前调气:气顺血和、症状自消很多女性在行经之前,自觉心烦易怒、乳房胀痛,这是气行不畅,肝郁气滞的典型症状。情志不舒,肝气不顺,经欲行而瘀滞,则乳房胀痛。故以调气为先,在月经来之前的一周以中药汤剂配“经灵散”调理,气血顺和,症状则缓解。 二、经期调血:调和脾胃:引血归经治血先治脾。脾主生化,脾胃一旦虚弱了,生化之源匮乏,血液来源不足,就会血海空虚,引起月经不调。一般来讲,月经期间不服药。但是痛经、血滞、有崩漏症的必须遵循“急者治标、缓者治本”原则。脾气虚则血不固,就会出现月经淋漓不断、逾期不净、崩漏等。故补气健脾,引血归经。 三、经后调补:滋养肝肾,补气养血调经肝为先。经后失血,气血较虚,要适时而补。肝藏血,女以血为本,肾藏精,是孕育之根。因此,治疗月经不调,要以滋补肝肾、补气养血为本。月经调理正常了,可根据体质调配一些养生膏方,如十全十美膏、暖宫调经膏等,健脾固本,补气养血,促进健康。

三伏贴治痛经吗【医学养生常识】

三伏贴治痛经吗 文章导读 月经是女性的特殊时期,在这期间是很容易感觉身体不适的,常常会出现腰膝酸软、头痛和乏力等现象,这是所有的女性朊友都知道。而且大部分女性月经期间都会有痛经这种症状,想要治疗肯定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那么中医治疗妙方三伏贴可以用 来治疗女性痛经吗? 三伏贴可以治痛经,三伏贴主要就是适应于有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慢性胃炎,胃痛,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腻痛、胸腹痛、痛经等虚寒性的疾病亦可贴敷。 三伏贴所用中药,白芥子、细辛、甘遂可温肺散寒、止咳平喘、化痰散结、开窍通络,细辛还具免疫抑制作用,可使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减少抗原抗体反应,降低过敏发作机率,也减轻过敏症状,姜汁则具散寒止咳的效用,所以综合使用有助改善气喘。 细辛挥发油中含有毒性较大的黄樟醚,具有致癌和致突变作用。甘遂中含有多氧二萜的有毒成分,有协同致癌作用,是52种致癌植物之一。在这期间,过敏、气喘等疾病症状较轻,毛细孔张开,易由皮肤吸收药效,将元胡、细辛、麝香、白芥子、甘遂等中药磨粉后,姜汁煳丸,敷贴于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上,即完成三伏贴。 痛经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精神疏导:尤是对月经来潮不久的女孩子,耐心给予一般医学卫生知识,说明“月经”是女孩子发育渐趋成熟的一种生理现象,可能出现一些生理反应为小腹坠胀,轻微腰酸 均属正常范畴,当经血外流通畅,症状会很快消失。原发性痛经者随着多次月经来潮或生育后症状自然消失,如在小腹疼痛时热敷小腹部可使症状减轻。 2、镇痛、镇静、解痉药。为可待因止痛,水杨酸盐退热止痛,氯丙嗪镇静,抗儿茶酚胺的药物,阻断儿茶酚胺受体,抑制外周副交感神经系统等。

痛经的几种中医治疗方法

痛经的几种中医治疗方法(1)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痛经辨证首先要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部位、性质及疼痛程度,明察病位,分清寒热、康实,在气、在血。一般而言,痛在小腹正中,多为胞宫瘀滞;痛在少腹一侧或两侧,病多在肝:痛连腰低,病多在肾。经前或经行之初疼痛者多属实,月经将净或经后疼痛者多属虚。详查疼痛的性质、程度是本病辨证的重要内容,掣痛、绞痛、灼痛、刺痛,疼痛拒按多属实;隐痛、空痛、按之痛减多属虚;坠痛虚实兼有;绞痛、冷痛,得热痛减多属寒:灼痛,得热痛剧多属热。胀甚于痛,时痛时止多属气滞;痛甚于胀,持续作痛多属血瘀。 一般而言,本病实证居多,虚证较少,亦有证情复杂,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夹杂者,需知常达变。临证需结合月经期、量、色、质,伴随症状,舌、脉等综合分析。(二)治疗原则 痛经的治疗,应根据证候在气、在血,寒热、虚实的不同,以止痛为核心,以调理胞宫、冲任气血为主,或补气,或活血,或散寒,或清热,或补虚,或泻实。具体治法分两步:经期重在调血止痛以治标,及时缓解,控制疼痛;平素辨证求因以治本。标本缓急,主次有序,分阶段治疗。 痛经在辨证治疗中,应适当选加相应的止痛药以加强止痛之功。如寒者选加艾叶、小茴香、肉桂、吴茱萸、桂枝;气滞者选加香附、枳壳、川棟子;血瘀者选加三七粉、血竭、莪术、失笑散:热者选加牡丹皮、黄芩等。 (三)分型论治 1.寒凝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痛减,成周期后起,经血量少,色暗有外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暗,苍白,脉沉紧。 证候分析:寒客胞官,血为寒凝,疼滞冲任,血行不畅,故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寒朝化,察滞智通,故得热痛减:寒凝血瘀,冲任失畅,可见周期后延,经色暗面有块;寒动内盛,阻遏阳气,故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暗,苔白,脉沉紧,均为寒凝血瘀之候。治法:温经散寒,化瘀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少腹逐瘀汤:肉桂小茴香干姜当归川芎赤芍蒲黄五灵脂没药延胡索 少腹逐瘀汤主治“小腹积块疼痛”或“经血见时,见腰酸少腹胀,或经血一月见三五水接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皆能壮之”。方中肉桂、干姜、小茴香温经散寒;当归、川芎、赤芍养营活血;蒲黄、五灵脂、投药延胡索化瘀止痛。寒散血行,冲任、子宫血气调和流畅,自无疼痛之虞。 若小腹冷痛较甚,加艾叶、吴茱萸散寒止痛;若寒凝气闭,痛甚而厥,四肢冰凉,冷行漓,加附子、细辛、巴戟天回阳散寒;若伴肢体酸重不适,苔白腻,或有冒雨、涉水、久剧湿之地史,乃寒湿为患,应酌加苍术、茯苓、薏苡仁、羌活以健脾除湿。 2.气滞血瘀证 主要证候: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月经量少,经行不畅,色紫暗有块,块下痛减,胸胁、乳房胀痛;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 证候分析:肝失条达,冲任气血郁滞,经血不利,“不通则痛”,故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冲任气滞血瘀,故经量少,经行不畅,色暗有块;块下气血暂通,则疼痛减轻;肝郁气滞,经血不利,故胸胁、乳房胀痛。舌紫暗,或有瘀点,脉弦涩,均是气滞血瘀之候。 治法: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方见闭经)。

调节痛经的6种方法

经常看到痛经的女生在月经期间苦不堪言,无法正常的工作,严重影响的女性的生活质量。痛经是妇科常见疾病,表现为月经期间或是月经前后出现明显的小腹痉挛性疼痛坠胀,甚至连带腰酸痛不适,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头晕或恶心呕吐,甚者可见面色苍,出冷汗,手脚冰冷,剧痛昏厥等危象。 1、为什么会产生痛经?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一种是无生殖系统明显病变的,而从初潮开始就会发生;而继发性痛经可能是由生殖系统病变而导致,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腹异位等。可见继发性疾病可通过治疗生殖系统疾病而得到缓解。 2、痛经的危害 (1)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研究发现大部分不孕者都有痛经的症状,不仅如此,痛经的女性还会出现习惯性流产等症状。 (2)用痛经症状的女性更容易患其他的如乳腺疾病等妇科疾病。 (3)痛经会影响身体的气血通常,就如中医所说的气滞血瘀,这样容易导

致色斑,痤疮等,影响女性的面容。 (4)痛经极其容易造成阴道干涩,致使夫妻性生活不和谐。 (5)当痛经发作时,会严重影响女性的精神状态,引发焦虑抑郁等不安的情绪。 3、痛经怎么调理? (1)中医理论认为疼痛由于血瘀所致,所谓“不通则痛”,所以平时可以吃一些活血化瘀的食物,如桂圆、红枣等。 (2)保持良好的心情,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同时要了解痛经的缘由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这样有助于减轻焦虑、抑郁等情绪,有助于缓解疼痛。 (3)适量的运动,资料表明,适量运动对痛经患者是有益的,通过运动,可减少原发性痛经的发生率并且减轻疼痛的程度;还可以进行瑜伽锻炼,瑜伽锻炼有些姿势方便经血外流、解除盆腔瘀血,减轻疼痛和腰背不适症状。 (4)平时忌食生冷寒凉的食物,痛经有可能由于宫寒导致,生冷刺激的食物对女性身体有一定的刺激,导致气血不通畅。 (5)尽量不要熬夜,保持规律的作息;熬夜会导致女性休息不够,易导致女性内分泌系统的紊乱,引发各种妇科疾病,导致痛经的症状。 (6)多吃大豆、豆腐等豆制品;豆类食品中富含植物雌激素,可以预防卵巢的早衰,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痛经。

女性痛经的按摩治疗(附穴位图)

女性痛经的按摩治疗(附穴位图) 中医穴位按摩法赶走痛经 ... 痛经,不知折磨了多少女性。难道除了止痛药,就没有别的方法可以缓解痛苦了吗?当然不是。 中医有一个“三阴交”穴,又称“女三里”、“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此穴对妇症甚有疗效,如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或过少,经前综合征和更年期综合征等。 该穴位于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有痛经问题的女性,可在平时轻轻用拇指揉按该穴,左右各指压3分钟;还可以用艾条灸疗。将从药店买回的艾条点燃放在靠近穴位处,以局部皮肤温热而不烫伤为度,每穴灸10分钟。要注意的是,月经来潮后不要强烈刺激该穴,否则可能引起经血增多。 此外,还要尽量避免过甜或过咸的食物,以及咖啡、茶、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食物;保持身体暖和能松弛肌肉,可多喝热的药草茶或热柠檬汁,也可在腹部放置热敷垫或热水瓶,一次数分钟。 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子宫穴 子宫穴.它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处左右,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一点.按摩时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有酸胀感为度. 按摩治疗痛经时,要用拇指指腹分别揉捻穴位,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一般在经前一周开始,月经来潮后停止.非经期的时候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预防痛经的发生,若结合艾灸对这几个穴位施治,效果会更好.痛经患者在治疗中,要注重保暖,忌食生冷;情绪稳定,精神愉悦;膳食合理平衡,生活规律;适度参加锻炼. 痛经是指妇女在经期及其前后,出现小腹或腰部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严重者可伴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给工作及生活带来影响.目前临床常将其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痛经多指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者,故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见于青春期少女,未婚及已婚未育者.此种痛经在正常分娩后疼痛多可缓解或消失. 太冲穴.位置在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 三阴交穴.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子宫穴.它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处左右,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一点.按摩时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有酸胀感为度. 按摩治疗痛经时,要用拇指指腹分别揉捻穴位,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一般在经前一周开始,月经来潮后停止.非经期的时候按摩这几个穴位可以预防痛经的发生,若结合艾灸对这几个穴位施治,效果会更好.痛经患者在治疗中,要注重保暖,忌食生冷;情绪稳定,精神愉悦;膳食合理平衡,生活规律;适度参加锻炼. 女性在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者腹痛剧烈,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称为“痛经”,亦称“行经腹痛”.痛经常持续数小时或l—2天,一般经血畅流后,腹痛缓解.本病以青年妇女较为常见,是妇女常见病之一.饮食疗法能起到较好的防治作用.痛经患者在月经来潮前3-5天内饮食宜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应进食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吃得过饱,尤其应避免进食生冷之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宫,输卵管收缩,从而诱发或加重痛经.月经已来潮,则更应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胡椒,烈性酒等.此期间病人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等,酸味食品有缓解疼痛作用. 痛经者无论在经前或经后,都应保持大便通畅.尽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因便秘可诱发痛经和增加疼痛感.有人认为,痛经病人适量饮点酒能通经活络,扩张血管,使平滑肌松弛,对痛经的预防和治疗有作用.如经血量不多可适量地饮些葡萄酒,能缓解症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治疗作用.葡萄酒由于含有乙醇而对人体有兴奋作用.情绪抑郁引起痛经者适当喝点儿葡萄酒,能够起到舒畅情绪,疏肝解闷的作用,使气机和利.另外,葡萄酒味辛甘性温,辛能散能行,对寒湿凝滞的痛经症,可以散寒祛湿,活血通经;甘温能补能缓,对气血虚弱而致的痛经,又能起到温阳补血,缓急止痛的效果.痛经患者平

益母草可去经痛 4款中草药有效治痛经

益母草可去经痛 4款中草药有效治痛经 益母草 益母草是历代医家作为治疗女性痛经的草药,对于治疗气滞血淤型痛经患者有显著的疗效。益母草味性辛苦,微寒,具有活血调经,去淤血,抗凝血,止痛消肿,清热解毒等功效。还能美容养颜,减轻子宫痉挛所带来的痛经,增加子宫兴奋。 推荐调经配方:上汤益母草 配方:益母草,皮蛋,枸杞,磨菇(想要更加鲜美可加入一定量的肉碎)。 功效:用上汤的煮法,不仅可以减少益母草本身的苦味,还能让益母草的药物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具有松弛子宫痉挛状态,减轻痛经,散淤血,益肾活血。 当归 当归性味甘辛,微苦,有浓郁香气,外呈黄棕色。当归的养生功效历来受到医学的关注,它主要的作用是补血活血,调理月经,止痛化瘀,润肠通道。还可以根据子宫的状态对子宫进行双向调节的作用,减轻子宫不正产状态带来的经痛。当归有促进血红蛋白及红细胞的生成,并能起到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 推荐调经配方:四物汤 配方:当归10克,熟地黄12克,白芍10克,川芎6克。 做法:加水煎煮取汁,分3次服。 功效:补血活血,祛瘀止痛,能有效治疗痛经,血虚,经闭,贫血等症状,对于月经不调者,闭经痛经者有突出疗效。 艾草 艾草是一种能做药用和食物用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辛苦,是传统的妇科重要用药。艾草能有效的治疗经寒不调,痛经,不孕等症,具有止冷痛,抗凝血,理气血,温经脉,止血散寒的作用。现代医院表明艾草还是一种有效广谱的抗病毒药材。 推荐调经配方:艾草煮鸡蛋 配方:艾叶10克。鸡蛋2个,红糖适量。 做法:将洗干净的艾叶加水煮成汁,鸡蛋另外煮熟去皮,然后放进艾叶汁中,加入红糖再煮10分钟。 功效:温经散寒,通络止痛,调经活血,能有效治疗月经不调,痛经,月经量多,经期乏力能症状。 郁金 郁金为姜科植物的中药,味性辛苦,微寒,具有行气化瘀,活血,治疗痛经,月经不调,刺痛等功效。还能清漆化痰,降气降火,清热凉血。 推荐配方:郁金配香附 功效:活血止痛,行气活血,香附能理气血,调经止痛,两者搭配,止痛效果更强,还能疏肝解郁,缓急止痛。

让痛经更痛的十大行为

让痛经更痛的十大行为 有很多女性朋友经期都会痛经,经前做好预防措施是减少痛经的必要手段。痛经的加剧很多时候是自己生活上的不在意所引起的。痛经是指月经前后或行经期间小腹疼痛难忍,或腰骶部酸痛不适之常见多发病。但是不适当的行为会造成痛经加剧,那么,让痛经更痛的十大行为是什么呢? ★痛经更痛1、经期情绪激动 经期应与平时一样保持心情愉快,防止情绪波动,遇事不要激动,保持稳定的情绪极为重要。如情绪激动,愤怒常使气滞进而导致月经后期、痛经、闭经等。 ★痛经更痛2、经期营养不足

因为月经来潮后每月要损失一定量的血液,所以要适当增加营养,如蛋白质、维生素及铁、钙等。经期应多吃一点鸡蛋、瘦肉、鱼、豆制品及新鲜蔬菜、水果等。不宜暴饮暴食偏嗜,如果吃过多辛辣助阳之品可导致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等,过食寒凉生冷食物,可致痛经、闭经、带下病症。 ★痛经更痛3、经期穿紧身裤 如果月经期间穿立裆小、臀围小的紧身裤,会使局部毛细血管受压,从而影响血液循环,增加会阴摩擦,很容易造成会阴充血水肿,甚至还会引发泌尿生殖系统感染等疾病。 ★痛经更痛4、经期受寒凉

经期注意保暖,避免着凉,不要淋雨、涉水或游泳,不要坐在潮湿、阴凉之处以及空调、电扇的风道口。也不要用凉水洗澡、洗脚,以免引起月经失调。 ★痛经更痛5、经前X线检查 育龄女性在月经前,处在排卵阶段,此时作x线检查,可使卵细胞或受精卵受到损伤,引起胚胎发育不良,造成胎儿出生后先天异常、畸形、智力低下、肢体缺损等。 ★痛经更痛6、经期坐浴 有些人平时喜欢坐浴,但在月经期,因为子宫颈口微开,坐浴或盆浴很容易使污染的水进入子宫腔内,从而导致生殖器官发

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

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有哪些,很多女性非常关注这类问题,因为痛经问题,不是存在于个别女性的身上,而是有很大一部分年轻女性被痛经所困扰。下面具体介绍一下中医治疗痛经的方法。 临床根据疼痛发生的时间、性质、部位、疼痛的程度,结合月经的周期、量、色、质以及兼证、舌苔、脉象而辨别寒热虚实。 气滞血瘀经前1~2日,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月经量少,经色紫暗夹有血块,血块排出后痛减,胸胁、乳房胀痛,舌质紫暗,舌边有瘀斑或瘀点,脉弦涩。以疏肝理气、化瘀止痛为治则,膈下逐瘀汤加味,当归、赤芍、刘寄奴、牛膝各15克,川芎、桃仁、红花、延胡索、五灵脂、乌药、香附各12克,枳壳、丹皮各9克,甘草6克,丹参30克。 寒湿凝滞经前、经期小腹冷痛,按之痛甚,得热痛减,月经量少,色暗有块,畏寒便溏,舌苔白腻,脉沉紧。治则为温经化瘀、散寒利湿,少腹逐瘀汤加味,小茴香、干姜、肉桂各6克,延胡索、川芎、苍术各9克,没药、赤芍、蒲黄、五灵脂、乌药、吴茱萸各12克,当归、茯苓各15克。 气血虚弱经后1~2日,或经期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阴部下坠,痛而喜按喜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乏力,面色少华,食少便溏,舌质淡,脉沉弱。以益气补血止痛为治则,圣愈汤加减,人参(先煎)、当归、熟地、鸡血藤各15克,黄芪30克,川芎、香附、延胡索、炙甘草各9克,白芍18克,红花12克。 肝肾亏损经后1~2日小腹疼痛,腰骶疼痛酸胀,经色暗淡而量少,质稀薄,头晕耳鸣,或潮热,脉细弱,舌苔薄白或薄黄。以益肾养肝止痛为治则,调肝汤加味,当归、山茱萸、阿胶(烊化)、山药、香附各12克,白芍、巴戟天、熟地各15克,甘草6克,枸杞子30克,丹皮9克。 以上各型应根据兼证不同加减用药。 中医治疗痛经方法有:针灸、推拿、按摩、磁疗、膏药、食疗等法,一些中成药也可以治疗痛经。 1、针灸治疗:痛经发作时,针(或灸)主穴:气海、合谷、三阴交;配穴:关元、子宫、

妇科常用中成药

妇科常用中成药 龙血竭胶囊 血竭性平,味甘咸,无毒,入血分,归心、肝二经,有活血化瘀、祛腐生肌、养血生血、消肿定痛、止血敛疮等功效,被誉为“活血圣药”。 【成份】龙血竭。辅料为硬脂酸镁、白炭黑。 【作用类别】本品为骨伤科软组织扭挫伤类非处方药药品。【功能主治】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敛疮生肌。用于跌打损伤,瘀血作痛。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4~6粒,一日三次;外用,取内容物适量,敷患处或用酒调敷患处。 艾附暖宫丸 【成份】艾叶(炭),香附(醋制),吴茱萸(制),肉桂,当归,川芎,白芍(酒炒),地黄,黄芪(蜜炙),续断。【性状】为深褐色至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而后苦,辛。 【功能主治】理气补血,暖宫调经。用于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腰酸带下。

【适应症状】痛经。 【作用说明】主要有调节子宫平滑肌,抑菌等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蜜丸:一日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克。 八珍益母丸 【处方组成】益母草,党参,白术(炒),茯苓,甘草,当归,白芍(酒炒),川芎,熟地黄。 【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微有香气,味甜而微苦。 【功能主治】补气血,调月经。用于妇女气血两虚,体弱无力,月经不调。 【适应症状】月经不调。 【作用说明】主要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刺激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兴奋子宫等作用。 【用法用量】口服。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克。 田七痛经胶囊

通则不痛寒则温调虚则补之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浅灰黄色的粉末;气微香,味微甘。 【成份】三七、延胡索、小茴香、五灵脂、川芎、冰片、蒲黄、木香,辅料为二氧化硅。 【作用类别】本品为痛经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主治】通调气血,止痛调经。用于经期腹痛及因寒所致的月经失调。 【用法用量】口服,经期或经前5天一次3~5粒,一日2~3次。 【规格】每粒装0.4克 大黄庶虫丸Dahuang Zhechong Wan 【处方】熟大黄300g 土鳖虫(炒)30g 水蛭(制)60g 蛴螬(炒)45g等。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气浓,味甘、微苦。 【功能与主治】活血破瘀,通经消痞。用于瘀血内停,腹部

女人痛经是在哪个部位

女人痛经是在哪个部位 文章目录*一、女人痛经是在哪个部位*二、女人是不是每个月都会痛经*三、痛经可以用艾条熏哪个部位 女人痛经是在哪个部位1、女人痛经是在哪个部位 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 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 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继发性痛经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 1.1、原发性痛经在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 1.2、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 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 1.3、可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 1.4、妇科检查无异常发现。 2、痛经调理之运动 2.1、加强体育锻炼:尤其是体质虚弱者,在利用饮食改善营 养的同时,可以配合做一些轻度的运动,比如散步。 2.2、练习瑜伽操:我们平时多做瑜伽能够起到缓解痛经的作用,比如弯膝跪下,坐在脚跟上,前额贴地,双臂靠着身体两侧伸

直。你也能够试试不一样的姿势,最好能够找到最舒服的。 3、痛经调理之饮食 3.1、保持饮食均衡:少吃过甜或过咸的食物,因为它们会使你胀气并且行动迟缓,应多吃蔬菜、水果、鸡肉、鱼肉,并尽量少吃多餐。 3.2、平时不要吃含有咖啡因的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会让你神经紧张,导致经期不适的症状,而且咖啡所含的油脂也会刺激小肠。 3.3、牛奶加蜂蜜:每晚睡前喝一杯加一勺蜂蜜的热牛奶,可以缓解甚至消除痛经之苦,效果极好。 3.4、香蕉中含有维生素B6,能够稳定情绪,并能减轻腹部疼痛,痛经时不妨多吃一些。 3.5、注意忌口:行经前及经期尽量不吃生冷和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如冰淇淋、烧烤、辣椒等。 女人是不是每个月都会痛经每个月都有几天会让女性感到很多不便,因为每个月的时候都会来月经,有些女性朋友都患上了月经不调的症状,这对于女性在来月经的时候简直是更苦恼的事情了,如痛经,痛经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病发率是非常高的,那么,女生是不是每个月都会痛经呢? 其实不是的,有些女人把自己的保护的很好,尤其是在经期

青少年女性痛经的原因分析及治疗

青少年女性原发性痛经的原因分析及治疗妇女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者。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患者大多表现为经行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血色暗有块,块下则痛减,平素畏寒肢冷。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痛经无盆腔器质性病变,也称功能性痛经,常见于年轻未产女性,初潮多见。继发性痛经指盆腔器质性病变导致的痛经,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引起的月经期疼痛,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此文主要讨论原发性痛经。痛经最早见于《金匿要略·妇人杂病脉症并治》“带下,经水不利,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提出产生痛经的原因是“经水”的排出不通畅,临床表现症状是少腹的疼痛。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妇人观》对痛经的论述较为完备,指出:“经行腹痛,证有虚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但实中有虚,虚中亦有实,此当于形气察质兼而辨之。”认为痛经有虚有实,究其原因不外乎外感内伤。现代医家将痛经病机概括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其中外感寒邪所致的“不同则通”和内生寒邪所致的“不荣则痛”,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寒凝胞宫、冲任,血行凝滞不畅,故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寒凝血瘀,故经色黯而有块;寒邪内盛,阻遏阳气故百色青白,肢冷畏寒;舌黯,苔白,脉沉紧,均为寒凝血瘀之征象。寒邪: 寒分为外感寒邪及内生寒邪,“内寒”主要是阳气亏虚,阴寒内盛,机体失于温煦,虚而有寒。“外寒”主要是以外感寒邪为主。寒

邪侵犯人体,易损伤机体阳气,而最终导致阳虚内寒;而素体阳虚,则又易感寒邪而致病。女子经期或经期前后,气血变化急骤,最易感受寒邪,若感受寒邪,或贪食寒凉生冷,寒主收引,客于冲任,胞中,与血相搏,导致子宫、冲任瘀阻或寒凝血脉致经血凝滞不畅。经前、经期气血下注于冲任,子宫气血更加壅滞,胞宫经血流通受碍,不通则痛。若经前经期冒雨、涉水或久居阴暗潮湿之地,则可发为寒湿凝滞证痛经。《傅青主女科》云:“寒湿乃邪气也,妇人有冲任之脉居于下焦??经水由二经而外出,寒湿满二经而内乱,两相争而作疼痛”。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根本,五脏六腑之阳皆由肾阳来温养。如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或大病久病,导致肾阳亏虚,命门火衰,阳气虚衰则不能制阴,阳气的温煦功能减弱下不能暖宫,胞宫虚寒,寒性主收引凝滞,血和津液运行迟缓,水液不化而阴寒内盛,阳虚则寒。《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肾阳虚常并见脾阳虚,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统血。脾阳虚衰,运化失权,水湿停运,下注冲任二脉,冲任虚寒,胞宫失于温养,气血运行不畅,致经水迟滞。 寒致瘀: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同时又作为致病因素使病情加重,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景岳全书·妇人规》云:“若寒滞于经,或因外寒所逆等以致凝结不行则留聚为痛。”血喜温而恶寒,血得热则行,得寒则凝,如若外感寒邪,寒性收引凝滞,血遇寒则凝,运行不畅则致瘀,或脏腑阳气虚衰,致气化功能减退,温化功能减弱,阳不化阴,代谢活动

治疗女性痛经的中成药

祖国医学将痛经分为气滞血瘀、寒湿凝滞和气血亏虚三种类型。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理论,运用中成药治疗痛经则可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那么,怎样用中成药治疗不同类型的痛经呢? 一、寒湿凝滞型痛经:该型痛经患者常感到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血量少,血色紫暗,有血块,且伴有形寒肢冷、小便清长等症。治疗该型痛经应以散寒除湿为主,可选用下列中成药: 1.痛经丸:该药具有活血散寒、温经止痛之功,适用于寒凝血滞所致的经期下腹冷痛、量少不畅等症。其用法是:每次服6~9克,每日服1~2次。 2.养血调经膏:该药具有养血调经、暖宫止痛之功,适用于经血不足、子宫虚寒所致的经期不准、行经腹痛、宫寒带下、腰酸腿软等症。其用法是:每次将药膏加温软化后分别贴于脐腹部和腰部。 3.艾附暖宫丸:该药具有理气补血、暖宫调经之功,王舌用于子宫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腰酸带下等症。其用法是:每次服1丸(9克),每日服2~3次。 二、气血亏虚型痛经:该型痛经患者常表现为经期或经后下腹隐痛、喜按压,经血量少而质稀,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等症。治疗该型痛经应以益气养血、养胞止痛为主,可选用下列中成药: 1.妇康片:该药具有补气、养血、调经之功,适用于气血两亏所致的经血不畅、行经腹痛、疲乏无力、心慌气短等症。其用法是:每次服5片,每日服2次。

2.妇康宁片:该药具有调经养血、理气止痛之功.适用于气血两亏所致的经期腹痛。其用法是:每次服8片,每日服2~3次。 需要指出的是,痛经患者除了对症治疗外,平时还应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尤其在经期应注意保暖,少吃生冷食物,避免过度劳累。此外,痛经患者宜在经前3~7天或经期用药。有生育要求(未避孕)者宜在经期服药。用药后患者的病情若没有明显的缓解,应尽早到医院就诊。 三、气滞血瘀型痛经:该型痛经患者常表现为经前或经期小腹拒按或伴有胸胁胀痛,月经量少而不畅、经血色黑有血块,血块流出后疼痛减轻,四肢欠温,大便不实等。治疗该型痛经应以活血化瘀为主,可选用下列中成药: 1.元胡止痛胶囊:该药具有理气、活血、止痛之功,适用于经期腹痛、胃痛、胁痛、头痛等症。其用法是:每次服4~6片,每日服3次。孕妇慎用。 2.调经丸:该药具有理气和血、调经止痛之功,适用于月经不调、经期腹痛、崩漏带下等症。其用法是:每次服1丸,每日服2次。孕妇禁用。 3.妇科得生丸:该药具有解郁调经之功.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经期不准、经期腹痛、胸满胁痛、倦怠食少等症。其用法是:每次服1丸,每日服2次。 4.益母冲剂:该药具有调经养血、化瘀生新之功,适用于气滞血瘀、血亏血寒所致的经期不准、腹痛带下、腰酸倦怠、头晕耳鸣、产后恶露不净等症。其用法是:每次服1袋,每日服2次。孕妇及月经过多者忌服。 5.复方益母口服液:该药具有活血行气、化瘀止痛之功,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痛经。其用法是:每次服20毫升,每日服2次,可连服7天。

女孩子治痛经的小方法

女孩子治痛经的小方法…男孩也看看留着以后用… 一、痛经怎么办快速解决首先要说的大家都忽视的,我们脚背上的太冲穴,位置在脚背大拇指和二拇指的尽头。太冲穴是肝经要穴,很多人心里有忧思郁闷就会导致痛经,按了这个穴位就好了,特别是春季,最管用。 痛经怎么办快速解决不是那么简单,但对于宫寒的朋友来说,还有一个方法可以使用,那就是带脉,就是跟肚脐眼平齐的一圈,来月经前后和月经中间都可以用吹风机吹暖风,可以很快缓解痛经,这个方法还可以暖宫、治疗妇科病。 二、痛经怎么办快速解决还有两个方法我们经常用: 1、来月经初始,和两碗浓浓的生姜红糖水,南方在这里说的不是泡的那种,而是熬半小时以上,或者微波炉里高热10分钟以上的那种生姜红糖水,喝完之后最好能睡觉,醒来痛经全跑了; 2、痛经快速解决还有一个家常方,那就是泡脚,保持温度一直很烫脚的那种,泡20分钟,有微汗最好。上面这所有的痛经怎么办快速解决方法全是老中医经验得来值得一试。 3、痛经看西医不行的,要看中医的,还要靠生活中的调理,平时都要忌食生冷,尤其绝对不能吃冰.生理期就更不必说了,都不能沾冷水的. 痛经主要是由寒所引起的,寒凝血滞,行经不畅所以会疼痛。平时注意保暖,少食寒凉的食物,来月经时煮生姜红糖水喝,另外在热敷腹部可以缓解。 三、有没有快速解决痛经的办法? 来月经的时候是不该吃那些冰冷的东西,要想快速解决痛经,你试下先喝一大杯熟红糖水、再拿个熟水袋敷下小腹,多想点开心的事情,心情好了,明天保你不痛了 四、经痛时有什么办法快速解决或止痛? 快速止痛解决的办法就是服用芬必得。平时要注意保暖,一定不要让脚着凉。每次月经来之前四五天每天坚持喝两杯红糖水,坚持到月经来的第二天。相信有三四个月痛经就会彻底好了,相信我没错的。 五、习惯性痛经怎么治疗最有效? 痛经的病人除了寻求医生的诊治之外,平日的自我调理亦很重要,自我调理的原则在于改善体质、增加身体的抵抗力。针对这一点,必须在日常生活上注意要有规律的生活、适度的运动、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以及愉悦的心情。说起来简单,您做到了吗? 六、痛经是怎么样形成的...怎么样快速止痛? 痛经是因为女人身体发虚,寒气比较多。行经前后或经期,出现下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者腹痛剧烈,面色苍白,手足冰冷,甚至昏厥,称为“痛经”,亦称“行经腹痛”。痛经常持续数小时或l—2天,一般经血畅流后,腹痛缓解。本病以青年妇女较为常见,是妇女常见病之一。中医认为痛经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或气血亏虚所致。临床常见有气滞血瘀、寒凝胞宫、

中医辨证治痛经

中医辨证治痛经 摘要: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对于痛经病首先要分辨是经前痛、经后痛或经期痛,其次要弄清月经量的多与少、经色、舌苔脉像以及伴有的其他症状;疼痛时间、部位、性质、经色等可作为鉴别痛经的证型方法。通过辩证论治,中医中药在调理妇科疾病中疗效确切,患者满意。 关键词:痛经;中医;辨证 月经是妇女的正常生理现象,健康的女子一般14岁左右开始来月经,医学上称之为月经初潮,月经初潮时不应该发生疼痛,即使腹部不适也只有轻微胀痛,这属于正常现象不算是痛经。 但是有的妇女在行经前后或行经期间腹部疼痛剧烈,甚至不能忍受并伴有腰酸、乳房胀痛、精神怠倦、食欲不振等症状,重者更有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昏厥等全身症状,称为痛经。 1 病因病理 祖国医学对痛经的病因有许多论述,并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如张景岳《妇人规》一书中记载:“凡妇女但迂经期则必作痛或食则吐,身体困倦或发寒热者是禀气不足”,指出痛经是由于气血亏虚。《付青主女科》一书说:“妇人少有腹痛,于经后者,人以气血之虚也,谁之是肾气这涸乎。盖肾水一虚则不能涵木。肝木亢盛则气必逆故而作痛”,指出痛经是由于肾虚肝郁。《丹溪心法》记载:“临行时腰疼痛乃是气滞有血淤。”说明由于气郁或淤血可引起痛经,又云:“经将来腹中阵痛,乍作乍止者,血热气实也。”《巢氏病源》记载:“妇人月水来腹痛者,由内伤气血以致体虚,风冷客于胞络损伤冲任之脉。”滑伯仁说:“经前脐痛绞痛如刺,寒热发作,下如黑豆汁,两尺沉涩,急此由下焦寒湿之邪博于冲任”。 总的来说,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使气血运行不畅影响月经而产生疼痛。 痛经又分虚实两类。 1.1 虚症 久病体虚弱,气血受损造成气血虚弱胞脉失养,而致痛经。 1.2 实证 (1)气滞血淤:情志失调、肝气不舒、气机不畅、气不引血、血不流通,以致冲任二脉不利经血,滞于胞宫而作痛。

女人治痛经 按摩4穴位超管用

女人治痛经按摩4穴位超管用 三阴交穴: 穴位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按揉三阴交功效: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太冲穴: 穴位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揉太冲功效: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一切妇科疾病。 子宫穴: 穴位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点揉子宫穴功效: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血海穴: 穴位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按摩方法: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揉按血海穴功效: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的小腹疼痛。 自我按摩对痛经的治疗,一般多主张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月经来潮后停止,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施手法治疗。按摩的目的是引血下行,因此治疗须在经前当下腹部、腰骶部出现疼痛时操作。如手法得当,可使经期提前1~2天,随着经血排出,疼痛也会随之消失或减轻。 因此,治女人痛经,选对方法很关键,治女人痛经方法4穴位按摩超管用,穴位按摩治痛经能有效缓解痛经疾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