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秘的草原石人

神秘的草原石人

神秘的草原石人
神秘的草原石人

神秘的草原石人

2010-12-31 10:44:14| 分类:|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车在崎岖的山间路上快速的行驶,或许是连日来都是美丽的景色,视觉有了疲劳,车上的乘客已经没有了几天前的兴奋和快乐,再加上这几日来刘姓小导给人的印象实在太差,在禾木,她竟然扔下所有的乘客不管,自己去和别人约会了,没有陪大家一块登点将台,更不用说讲解介绍知识了。可笑的是她还一个劲的介绍自己是X大的毕业生,我见过很多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我自己的学生也有南开、武大、山大的毕业生,还有留学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上海世博会新加坡馆的首席讲解员,就是我的学生。说真的哪个学校都有好学生,在新疆X大还算冒尖,但是在全国真的就不好说了,内地有好多二本院校并不比X大差,我给内地的几个二本院校做过兼职教师,说实话那个小导本来也不错的,只是一路上总是拿XX毕业的来说事,就真的让大家心烦了。我拿出相机偶尔透过玻璃拍张照片,亦或翻看

着照片,聊作消遣。

(这就是我们要拜访草原石人的那片草原,这些毡房就是为向

世人展示这片石人而建造的)

终于车子停在了一片比较开阔的山地草原前,十几座石人显赫的矗立在旷野之中,青青的绿草减少了些许的荒凉,反而显出些生机。大大小小的石人或在绿草之中,或在修建好的甬路旁边,或两两相立,或三五成群,也有独立于兹,以站姿为多,也有躺卧者,成为草原上

一道独特的风景。

(里面远处的山脚下就是我们要朝

拜的草原石人)

朝拜石人之前,要先看一下被称作神鹰和金龟的两尊石头,天上有盘旋的雄鹰,草地上有静卧的神鹰,不由得都要留个影。

(神鹰和金龟)

草原石人多用花岗岩、花岗片麻岩、细粒闪长岩、沙岩等多种自然地长形岩石雕刻而成,高大的有2米多,矮小的仅有几十公分(那

拉提草原上的那对大石人有四五米高),还有的石人只是在一个圆形的岩石上雕出一个远远地脸,显得憨态可掬……工艺手段有阴刻、浮雕、浮雕兼阴刻,也还有些发挥不完善的圆雕技术,五官俱全,还有

躯体、衣服、佩饰等……

草原石人是亚欧大草原上一种重要的文化遗迹,近百年来,中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他们认为石人可能是古代突厥人的遗存,突厥人尚武好战,死后为求灵魂不灭,便为自己雕刻一尊武士形象的石人。但更广泛的调查发现,某些石人和突厥石人之间有一些根本性的差

异,它们又是什么人留下的呢?

《周书·突厥传》中记载,突厥人死后,要“于墓所立石建标”,这说明古代突厥人有在墓地立石的风俗,同时在《隋书·突厥传》中也有一段记载,说突厥人尚武好战,死后要“图画死者形仪及其生时所经战阵之状”,这样联系起来可以推断为,墓地立石之上刻画的正是墓主人自己的形象。上世纪中叶,专家在蒙古国挖掘了一系列立有石人的古墓葬,墓中出土的碑文上明确记载这是突厥贵族的墓葬。

那么这里的石人到底是谁呢?

一种观点认为,立有石人的墓葬并不仅仅是死者的坟墓,可能还是部落的祭祀场所。或许是拍了不该拍的葬尸石坑(有一张照片上的那个用石头围起来的方),在去卫生间的时候手指头被门挤破了。

进的毡房开始了互动节目,游伴中有人按耐不住,上场舞了起来。

(中间起舞的MM和边上的GG就是游

客)

《庄子·逍遥游》记载,有一极北之国被称为“穷发国”,同时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著作《历史》中说,阿尔泰山下居住着一种“秃头人”,“秃头”、“穷发”很可能就是指某个民族不留发辫的习俗,而这些石人的典型特点,就是圆形头顶上没有任何发饰。希罗多德的著作中还说:秃头人长着“狮子鼻和巨大的下腭”,这种蒙古人种的脸型恰恰和这些石人身上的表现相吻合。

更有意思的是希罗多德说秃头人在山中看守着黄金,而阿尔泰山蒙语的意思就是“金山”。当然,中外古籍对新疆青铜时期居民的称谓多种多样,把新疆早期石人都归结为所谓“秃头人”的遗留物,是

否过于简单?

(据说这些沙子里就含有金子,在阿勒泰这样含金

砂的河流有几十、上百条)

金山没有见,但是流淌金沙的河我们见到了,绿草甸中蜿蜒小河两岸的沙子在阳光下泛出星星点点的耀眼光芒,那耀眼的光芒就是金沙,于是为了讨得彩头,我们一股疯似的挤到河边,顾不得冰凉刺手,齐齐的伸到河水中洗手,有几个MM鞋子都掉到河里去了。

(据说用金河里的水洗洗手,就

会财源广进)

其实无论是墓地石人,还是随葬石人,都具有灵魂保护的含义,它的根源就是对石头本身的崇拜,认为石头具有通灵的作用,所以一般石人身后的墓葬也是用石碓垒砌而成。

但是,无论怎样矗立在草原上的石人已经成为一道风景,一种神

秘主义的象征。

神秘的昭苏草原石人

更改文字大小:

昭苏地理上称为“昭苏盆地”或“特克斯川”,四周群山环抱,形成一个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冬长无夏,春秋相连,被誉为“新疆的避暑山庄”,是新疆境内唯一没有荒漠的县。

昭苏大草原是草原石人的故乡。那些用一块完整的巨石雕刻成的男人、女人像,不知从哪个世纪起就站在昭苏草原,以1米或2米的身材,超拔于绿茵草丛之上,表情凝重地望着远方。昭苏县草原石人共16尊,多刻工精细,数量之多居伊犁州各县之首。夏特草原科达和尔沟口,有一男一女两尊石人,皆面东而立,相距500米。女石人高1.3米,宽0.3米,面部线条分明,厚唇、方口,表现出当时活跃在这一带的突厥人的形象特征;男石人高0.98米,宽0.36米,面部线条雕刻也较清晰,合字口,留八字胡须。形体最大且体表刻存文字的当属小洪纳海女石人,位于昭苏县城东南2公里处,石人高2.3米,宽0.5米,头戴一顶造型漂亮的帽子,脑后梳有10条发辫,辫长及腰,面部线条清晰,眉、鼻、眼突出,双手交叉抱于胸前,右手中持有碗类器物。膝下衣褶间刻有古代文字,

至今没有人能读懂,这是其他石人所未有的。此石人与西突厥阿波可汗之孙尼利可汗的后裔有关,很可能是一个西突厥王子的雕像。

据国内和日、英、法、德等国家学者考证,分布在昭苏大草原上的石人,属古代突厥游牧民族的雕像。有学者认为是“守墓人”,也有学者认为是古代“疑兵”。几千年过去了,在阳光风雨雪霜的侵蚀下,草原石人已变得斑驳模糊。昭苏县便将这些散落在各片草原上高矮不一、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的草原石人集中到小洪纳海大草原上,组成了一个草原石人家族,让石人享受天伦之乐。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