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器件引脚正负极判断

电子器件引脚正负极判断

电子器件引脚正负极判断
电子器件引脚正负极判断

一、电位器

测量电位器滑动片与电阻体接触是否良好:用万用表电阻档,按图所示,测量"1"、"2"和"2"、"3"两端的电阻值,旋转电位器的旋轴,从一个极端转至另一个极端,反复调两次,万用表测出的阻值与在"0"和标称值之间均匀地变化。如在电位器旋轴转动过程申,万用表表针有跳动现象,说明可变触点接触不良,这样的电位器不宜使用。

二、LM324运算放大器

三、LM7812三端稳压集成电路

四、二极管

普通二极管有色端标识一极为负极;

发光二极管长脚为正,短脚为负。如果脚一样长,发光二极管里面的大点是负极,小的是正极。有的发光二极管带有一个小平面,靠近小平面的一根引线为负极。

晶体二极管由一个PN结,两条电极引线和管壳构成。在PN结的两侧用导线引出加以封装,就是晶体二极管。晶体二极管的字母符号为V。PN结的导通方向是从P型半导体到N型半导体,即P到N导通(P为正极,N为负极)。PN结正向导通,反向截至,具有单相导的特性。

封装及其方向如下图示:

五、三极管

9013三极管引脚图

三极管用万用表测量管脚极性

用万用表R×100或者R×1K档分别测量各管脚间电阻,必有一只脚对其它两脚电阻值相似,那么这只脚是基极,如果红表笔(正表笔)接基极,测得与其它两脚电阻都小,那么这只管子是PNP管。如果测得电阻很大,那么这个管子是NPN管。找到基极后,分别测基极对其余两脚的正向电阻,其中阻值稍小的那个是集电极,另外一个是发射极,这是因为集电结较大,正偏导通电流也较大,所以电阻稍小一点。

五、KP1-4晶闸管

如图,A为正极(阳极),K为负极(阴极),G为控制极

晶闸管管脚的判别可用下述方法:先用万用表R*1K挡测量三脚之间的阻值,阻值小的两脚分别为控制极和负极,所剩的一脚为正极。再将万用表置于R*10K 挡,用手指捏住正极和另一脚,且不让两脚接触,黑表笔接正极,红表笔接剩下的一脚,如表针向右摆动,说明红表笔所接为负极,不摆动则为控制极。

六、BT33单结晶体管(双基极二极管)

判断单结晶体管发射极E的方法是:把万用表置于R*100挡或R*1K挡,黑表笔接假设的发射极,红表笔接另外两极,当出现两次低电阻时,黑表笔接的就是单结晶体管的发射极。单结晶体管B1和B2的判断方法是:把万用表置于R*100挡或R*1K挡,用黑表笔接发射极,红表笔分别接另外两极,两次测量中,电阻大的一次,红表笔接的就是B1极。

七、电容

电解电容外面有一条很粗的白线,白线里面有一行负号,那边的一级就是负极。另一边就是正极。也有用引脚长短来区别正负极长脚为正,短脚为负。

用表测时,按容量选档位。4700pf左右用10k档容量再小用表就很难测了。方法是两表笔分别接触两电极,每次测时先把电容器放电。电阻大的那次黑笔接的那一极是正极。

2018年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原电池知识点与经典练习

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原电池专题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例题分析】 例1、在如图所示的8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A.①④ B.③④⑤C.④⑧D.②④⑥⑦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 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 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SMT常见贴片元器件

SMT贴片元器件封装类型的识别 封装类型是元件的外观尺寸和形状的集合,它是元件的重要属性之一。相同电子参数的元件可能有不同的封装类型。厂家按照相应封装标准生产元件以保证元件的装配使用和特殊用途。 由于封装技术日新月异且封装代码暂无唯一标准,本指导只给出通用的电子元件封装类型和图示,与SMT工序无关的封装暂不涉及。 1、常见SMT封装 以公司内部产品所用元件为例,如下表:

通常封装材料为塑料,陶瓷。元件的散热部分可能由金属组成。元件的引脚分为有铅和无铅区别。

2、 SMT 封装图示索引 以公司内部产品所用元件为例,如下图示: 名称 图示 常用于 备注 Chip 电阻,电容,电感 MLD 钽电容,二极管 CAE 铝电解电容 Melf 圆柱形玻璃二极管, 电阻(少见) SOT 三极管,效应管 JEDEC(TO) EIAJ(SC) TO 电源模块 JEDEC(TO) OSC 晶振 Xtal 晶振

SOD二极管JEDEC SOIC芯片,座子 SOP芯片 前缀: S:Shrink T:Thin SOJ芯片 PLCC芯片 含LCC座子 (SOCKET)DIP变压器,开关 QFP芯片 BGA芯片 塑料:P 陶瓷:C QFN芯片 SON芯片

3、常见封装的含义 1、BGA(ball grid array):球形触点陈列 表面贴装型封装之一。在印刷基板的背面按陈列方式制作出球形凸点用以代替引脚,在印刷基板的正面装配LSI芯片,然后用模压树脂或灌封方法进行密封。也称为凸点陈列载体(PAC)。引脚可超过200,是多引脚LSI用的一种封装。封装本体也可做得比QFP(四侧引脚扁平封装)小。例如,引脚中心距为的360 引脚BGA 仅为31mm 见方;而引脚中心距为的304 引脚QFP 为40mm 见方。而且BGA 不用担心QFP 那样的引脚变形问题。该封装是美国Motorola公司开发的,首先在便携式电话等设备中被采用。 2、DIL(dual in-line):DIP的别称(见DIP)。欧洲半导体厂家多用此名称。 3、DIP(dual in-line Package):双列直插式封装 引脚从封装两侧引出,封装材料有塑料和陶瓷两种。DIP应用范围包括标准逻辑IC,存贮器LSI,微机电路等。引脚中心距,引脚数从6到64。封装宽度通常为。有的把宽度为和的封装分别称为skinny DIP 和slimDIP(窄体型DIP)。但多数情况下并不加区分,只简单地统称为DIP。 4、Flip-Chip:倒焊芯片 裸芯片封装技术之一,在LSI芯片的电极区制作好金属凸点,然后把金属凸点与印刷基板上的电极区进行压焊连接。封装的占有面积基本上与芯片尺寸相同。是所有封装技术中体积最小、最薄的一种。但如果基板的热膨胀系数与LSI芯片不同,就会在接合处产生反应,从而影响连接的可靠性。因此必须用树脂来加固LSI 芯片,并使用热膨胀系数基本相同的基板材料。5、LCC(Leadless Chip carrier):无引脚芯片载体 指陶瓷基板的四个侧面只有电极接触而无引脚的表面贴装型封装。是高速和高频IC用封装,也称为陶瓷QFN 或QFN-C(见QFN)。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依据汇总

1.据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 一般情况下,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为正极。 例如:锌、铜和稀H 2SO 4 构成的原电池中,由于锌比铜活泼,所以锌为负极,铜为正 极。但是,要特别注意电解质溶液对正负极的影响。如: 镁、铝和稀H 2SO 4 形成的原电池:由于镁和铝在稀H 2 SO 4 中镁失电子能力要强,所以 镁为负极,铝为正极。而在镁、铝和稀H 2SO 4 、NaOH溶液形成的原电池:由于电解质溶液 为NaOH溶液,铝要溶解而镁不溶解,所以铝为负极,镁为正极。 2.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动方向判断 电流是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是由负极流向正极。 3.据电解质溶液里离子的定向移动方向判断 在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里,阳离子移向的极是正极,阴离子移向的极是负极。 4.据两极发生的反应判断 原电池的负极总是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5.根据电极产生的现象判断 (1)据电极质量的变化判断 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若某电极的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在该电极上放电,该电极活泼性较弱为正极。反之,若某电极的质量减小,说明该极金属溶解,该电极活泼性较强为负极。例如: (2 原电池工作时,若某电极上有气泡产生,是因为该电极上有H 2 析出,说明该极为正极,活泼性较弱。 (3)据电极附近pH的变化判断 析氢或吸氧的电极反应发生后,均能使该电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若某电极附近溶液的pH增大了,说明该电极活泼性较弱为正极。

6.据原电池反应方程式判断 原电池反应均为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原电池反应方程式中,先判断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则总是还原剂(氧化剂)失(得)电子为负(正)极。例如:某原电池总反应式为:Cu+2Fe3+=Cu2++2Fe2+,从离子方程式中我们可以看出铜失去电子被氧化成为正二价的铜离子,所以铜为负极。 7.据与原电池相连的用电器判断 与原电池相连的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现象,根据用电器所产生的现象可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1)若连有电流表,则可根据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2)若连接电解池,则可根据电解池两极上固体质量的变化、气体的产生、附近溶液颜色的变化、溶液中有色带电粒子的移动趋势等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插件元件剪脚成型加工实用标准

1、目的: 规范元件成型方式与尺寸,使之标准化作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茂硕科技元件成型工艺文件;如果客户有其它或高于此规范的特别要求,一律按客户要求执行。 3、职责: 3.1 工艺拟制者负责按本规范操作。 3.2 工艺审核人员负责对规范进行对工艺的全面审核。 3.3工程部经理负责本规范在工艺拟制者中有效执行。 4、程序内容: 4.1操作规范: 4.1.1 收集和确认客户最新资料,文件(如:ENP的ECO,BOM线路图,元件位置图等),产品样板,空PCB板,元器件材料。 4.1.2 对客户资料,文件进行研究,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其描述清楚。 4.1.3 对关键性的加工事项和图形示意图,材料加工要求需要进行仔细的研究和确认。 4.1.4 前加工易出错的工序要求特别注意,并加注到生产工艺中。 4.1.5 在成形过程中,除特殊情况下,手工持取元器件一般是持取元器件本体,禁止持取元器件引线,以防止污染元器件引线,从而引起焊接不良。 4.1.6 对于电阻、二极体、电容等非功率半导体元器件,其本体一般没有金属散热器,可以直接持取本体;对于功率半导体元器件如IC,手工持取本体时,禁止触摸其散热面,以免影响散热材料的涂敷或装配。 4.2 工艺制作软件统一用EXCEL2000。 4.3 工艺规范依据主要参照IPC-A-610C标准,元件两引脚间对应于PCB板两焊盘间(W),在PCB板间焊点免除零件脚长即元件焊接后深处的高度为L(mm),如各项目对于元件管脚伸出长度由特别要求时,以客户的要求为准。元件成型方式大致分为立式成型和卧式成型两种,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分为三种: (1).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元件管脚伸出长度(L)+PCB板厚(T) (2).元件成型管脚长度=元件管脚伸出长度(L)+PCB板厚(T)+抬高于PCB板面高度(H)

元件成形工艺规范

元件成形工艺规范 1、目的 规范常用通孔插装元器件的成形工艺,加强元件前加工和成形的质量控制,避免和减少元件成形产生的损耗,保障元件的性能,提高产品的可靠性。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插装元件成形、品质检验、加工要求制作依据。 3、引用/参考标准 IPC-A-610C 电子组装件的验收条件 4、名词解释 4.1引脚(引线):从元器件延伸出的用于机械或电气连接的单根或绞合金属线。 4.2通孔安装:利用元器件引脚穿过PCB板上孔做电气连接和机械固定。 4.3封装保护距离:安装在通孔中的组件从器件的本体球状连接部分或引脚焊接部分到器件引脚折弯处的距离至少相当于一个引脚的直径或厚度或0.8mm中的最大者,下图示 出了三种器件的封装保护距离d o 4.4变向折弯:弓I脚折弯后引脚的伸展方向有发生改变。

4.5无变向折弯:引脚折弯后引脚的伸展方向没有发生改变。非变向折弯通常用于消除装 4.6抬高距离:安装于PCB板上的元器件本体底部到板面的垂直距离。 5、规范内容 5.1准备工作规范 5.1.1元件成形全过程必须有静电防护措施。 5.121 —般情况下,元件成形过程中,如果会接触到元件引脚,就必须戴指套。 5.122个别有散热面的元件,要求不能接触到散热面,也必须戴指套。 5.1.2.3 元件手工折弯时的元件持取方法:不能直接持取元件本体而进行管脚折弯,必 须持取元件管脚部份进行折弯,同时需要戴指套操作。 F图是两种成形方式对比,图左是正确的加工方式,图右是错误的加工方式: 5.1.3引脚折弯参数选择 5.1.3.1 封装保护距离d 以下是常见元件的封装保护距离

原电池原理正负极电子流向电极反应式综合练习题(附答案)

2020年03月07日原电池原理正负极电子流向电极反应式 综合练习题 学校: ___________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 一、单选题 ( ) ①Zn 质量减少,Cu 质量不变; A D .①③⑤ 2.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等能相互转化.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1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图2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C.中和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D.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生成 3.等质量的两份锌粉a和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并向a中加入少量铜粉,下图表示产生H2的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4.有A、B、C、D四块金属片,进行如下实验 ①A、B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稀H2SO4中,A极为负极 ②C、D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电子由C→导线→D ③A、C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C极产生大量气泡 ④B、D相连后,同时浸入稀H2SO4中,D极发生氧化反应 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A.A>C>D>B B.B>D>C>A C.C>A>B>D D.A>B>C>D 5.为了抵御海水的侵蚀,往往会在船体上安装大型的锌块,利用原电池反应:2Zn+2H2O+O2 = 2Zn(O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块作为原电池的负极,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

B.海水中的电解质如NaCl起到了导电的作用 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 D.实际应用中,需用锌块覆满船体,完全隔绝海水以防止钢铁被腐蚀 6.下列关于原电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B.原电池中,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的电子从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 D.原电池的负极材料一般比正极活泼 7.下列装置中,电解质溶液均为稀硫酸,其中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8.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CH4+H2O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 电子B.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 CO向电极B移动 C.电池工作时,2- 3 CO D.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2- 3 9.下列各个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元器件封装及基本管脚定义说明(精)

元器件封装及基本管脚定义说明 以下收录说明的元件为常规元件 A: 零件封装是指实际零件焊接到电路板时所指示的外观和焊点的位置。包括了实际元件的外型尺寸,所占空间位置,各管脚之间的间距等,是纯粹的空间概念。因此不同的元件可共用同一零件封装,同种元件也可有不同的零件封装. 普通的元件封装有针脚式封装(DIP与表面贴片式封装(SMD两大类. (像电阻,有传统的针脚式,这种元件体积较大,电路板必须钻孔才能安置元件,完成钻孔后,插入元件,再过锡炉或喷锡(也可手焊),成本较高,较新的设计都是采用体积小的表面贴片式元件(SMD )这种元件不必钻孔,用钢膜将半熔状锡膏倒入电路板,再把SMD 元件放上,即可焊接在电路板上了。 元件按电气性能分类为:电阻, 电容(有极性, 无极性, 电感, 晶体管(二极管, 三极管, 集成电路IC, 端口(输入输出端口, 连接器, 插槽, 开关系列, 晶振,OTHER(显示器件, 蜂鸣器, 传感器, 扬声器, 受话器 1. 电阻: I.直插式 [1/20W 1/16W 1/10W 1/8W 1/4W] AXIAL0.3 0.4 II. 贴片式 [0201 0402 0603 0805 1206] 贴片电阻 0603表示的是封装尺寸与具体阻值没有关系 但封装尺寸与功率有关通常来说 0201 1/20W 0402 1/16W 0603 1/10W

0805 1/8W 1206 1/4W 电容电阻外形尺寸与封装的对应关系是: 0402=1.0x0.5 0603=1.6x0.8 0805=2.0x1.2 1206=3.2x1.6 1210=3.2x2.5 1812=4.5x3.2 2225=5.6x6.5 III. 整合式 [0402 0603 4合一或8合一排阻] IIII. 可调式[VR1~VR5] 2. 电容: I.无极性电容[0402 0603 0805 1206 1210 1812 2225] II. 有极性电容分两种: 电解电容 [一般为铝电解电容, 分为DIP 与SMD 两种] 钽电容 [为SMD 型: A TYPE (3216 10V B TYPE (3528 16V C TYPE (6032 25V D TYP E (7343 35V] 3. 电感: I.DIP型电感 II.SMD 型电感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2.2典型例题:如何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

如何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 原电池是电化学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判断原电池正负极是分析一个原电池反应的基础,两个活动性不同的金属电极,哪种金属作负极,不仅与金属的活泼性有关,还与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电解质的强氧化性等性质有关。 一、正负极由金属本身的活动性决定 例1:关于如图所示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是阳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铜片质量逐渐减少 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 D.氢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 解析:图示装置组成的是Zn—Cu原电池,活动性强的金属锌为负极,发生反应:Zn-2e-=Zn2+,铜为正极发生反应:2H++2e-=H2↑,总反应为:Zn+2H+=Zn2++H2↑。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锌)经外电路(导线)流向正极(铜),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相反。 正确答案:D 二、与电解质溶液的氧化性有关 例2:如图所示由浓H2SO4、Zn、Al组成一个原电池,已知Zn、Al过量。试写出可能的电极反应式,并指出正、负极及电极反应类型。 (1)Al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不填满,也可补充,下同) (2)Zn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浓H2SO4有强氧化性,Al在浓H2SO4中钝化,所以 开始时,活动性相对弱的Zn与浓H2SO4反应:Zn+2H2SO4 =ZnSO4+SO2↑+2H2O,Zn失去的电子经外线路转移到Al片上,H2SO4分子在Al片上得电子变成H2O 和SO2。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浓H2SO4变成稀H2SO4,此时活动性强的Al与稀H2SO4比Zn发生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Al失去的电子经外线路转移至Zn片上,稀H2SO4中的H+在Zn片上得电子变成H2逸出。 参考答案:(1)开始时,正极:2H2SO4+2e-=SO2↑+2H2O+SO42-(还原反应);后来,负极:2Al-6e-=2Al3++3H2↑(氧化反应)

元器件整形要求

关于元件整形要求说明 目的: 规范和指导现场作业人员的操作步骤及质量要求,了解整形的制作过程,成型条件,元件图形标准的认识 使用范围: 本说明适用于电子产品中元器件成型方式,组合及相关质量要求说明 图示说明: a.上图H代表元件抬高要求的高度控制 b.上图W表示两引脚之间的宽度间距控制 c.上图L表示元件引脚伸出长度控制 d.上图R表示引脚限位卡口的弧度控制 e.计算元件下方全部引脚的总长度的时候需要将抬高度H加上引脚伸出长度L值 f.上图R的弧度尺寸已经包含在H高度尺寸内 仓库领出原材料封装要求: 对于批量性生产需要使用的电子元件,要求来料时必须是原包装,不可以是散装物料,这样才可以实行机械加工,减少时间。 元件机加工操作流程: a.首先加工人员必须熟悉单个元件所要成型元件的形状及品质要求,通过了解工艺部门 制定的元件成型说明图示,文件说明,成型元件清单及成型条件说明内容方可开始作业 b.根据成型条件找出相对应的整形设备,调整好距离及其他各项参数(如不能正确调整 可通知现场工艺和设备调试人员) c.根据工艺指导说明文件中需要成型的元件清单,依次对此型号产品所需元件进行成型 条件加工,注意必须对第一个加工好的元件进行首件确认,使用游标卡尺核对引脚长度,引脚之间的宽度及弯曲弧度是否是文件规定数值,并且元件型号正确,如确认结果符合要求可继续操作,连续测量5个单个元件才可以连续作业,如不符合要求调整设备也可通知现场工艺和设备调试人员进行处理 d.在加工过程中必须阶段性对成型好的元件进行抽查检验,防止设备不稳定或人为造成 尺寸偏差,造成元件不良或报废 e.记录加工元件型号和数量,保持数据清晰,正确具有可追溯性 f.单个元件加工完成后使用塑料袋将成型完好的元件封装起来,在外层贴上产品型号, 元件型号规格,加工数量,加工尺寸要求及作业者签字 手工成型说明

直插二极管的正负极的分辨方法

直插二极管的正负极的分辨方法 直插二极管的正负极利用万用表怎么辨别? 机械万用表测试二极管,在正向导通的情况下,黑表笔所接一端为正极 数字万用表测试二极管,所示读数为二极管正向导通电压,红表笔所接一端为正极 1、首先,二极管上本身有标识。在二极管的一端上有一条线(直插的二极管周围都有,贴片的是一个面上有)。靠近线条这一端为负极,远离线条的那一端为正极。 2、万用表测量。用Rx100或Rx1K档位,用两个表笔(表笔连接万用表的一端要确保连接正确)来回测量,一个方向测量阻值为无穷大,另一方向有读数(即指针动了,但不同性质的二极管,读数不同)。当指针动了以后,黑笔连着的那端为正极,红笔那端为负极。如果是数字方用表,直接选择欧姆档,测量结果一样。 把表的选扭先拧到电阻档位,然后把两个表笔分别连接二极管的两极,表针会向右移动(如果表针不移动,就反接二极管的两端),在这种状态下,红色表笔连接的就是+,黑色为- 指针式的测得电阻小的时候,黑笔接的是正极。 数字式用专门测二极管的档,响的看表上的指示,也就是红接的正极。二极管又称晶体二极管,简称二极管(diode),另外,还有早期的真空电

子二极管;它是一种具有单向传导电流的电子器件。在半导体二极管内部有一个PN结两个引线端子,这种电子器件按照外加电压的方向,具备单向电流的转导性。一般来讲,晶体二极管是一个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烧结形成的p-n结界面。在其界面的两侧形成空间电荷层,构成自建电场。当外加电压等于零时,由于p-n 结两边载流子的浓度差引起扩散电流和由自建电场引起的漂移电流相等而处于电平衡状态,这也是常态下的二极管特性。 想要转载本站信息,请留下本站链接直插二极管https://www.doczj.com/doc/c89752489.html,/

如何书写原电池正负极反应方程式

原电池是高中化学的一个难点,又极易与电解池混淆,尤其是对原电池的电极反应书写学生总是感觉难。因此,老师在复习这部分知识时要善于对知识点和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在理解原电池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归纳原电池的基本形式,掌握每一类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与技巧,就能有效突破这一难关。 一,正确理解和记忆原电池原理是书写电极反应式的前提。 1、用图象清析原电池的原理。 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可以用下图清析直观的列示:正负极的判断、正负极发生的反应类型、内电路(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外电路中电子的流向及电流方向等。 2、用“口诀”归纳记忆原理 显然,要正确理解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就要准确把握原电池中“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正负极的确定、外电路电子的流向、内电路(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移动方向”等基本要素。为了让学生能理解和记住上述基本要素,我用“口诀”概括上述基本原理,读起来既上口又易记,用起来便得心应手了。“口诀”为:“原电池有反应,正极负极反应定;失升氧是负极,与之对立为正极;外电路有电流,依靠电子负正游;内电路阳离子,移向正极靠电子;阴离子平电荷,移向负极不会错。” 其中“原电池有反应”是指原电池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正极负极反应定”是指原电池正负极的确定要依据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来定。“失升氧是负极,与之对立为正极”是原电池正负极的正确判断方法,而不能简单的记为“相对活泼的金属为负极,而相对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为正极”,再给学生例举以下两个原电池让学生加深理解正负极的确定。

“内电路阳离子,移向正极靠电子”意思是正极上有带负电的电子,从而能吸引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其余几句不言而喻,就不再解释了。 二,归纳原电池的基本形式,由浅入深,各个击破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正确书写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是:首先要正确书写原电池中自发进行的总反应,如果是离子反应的就应该书写离子方程式,然后再将反应拆分为氧化反应即为负极反应,还原反应即为正极反应。如果是较为复杂的电极反应如燃料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则一般先写总反应和简单的电极反应,然后用总反应减简单的电极反应就可得到复杂的一极电极反应。 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学生会书写电极反应的原电池的基本形式有如下几类: 1、金属与酸(H+)、盐(Mn+)构成的原电池 金属与酸(H+)、盐(Mn+)构成的原电池是最基本的一类原电池,也是学生要重点掌握的一类原电池,这类原电池的实质是负极金属失电子被氧化,正极H+、Mn+得电子被还原,可根据原理直接书写。 2、金属与碱反应的非置换反应类型原电池 这类原电池在中学阶段主要是铝和其它金属或非金属碳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的原电池,其总反应为:2Al+2OH-+2H2O=2AlO2-+3H2↑,该电池的实质是负极金属铝失电子被氧化为Al3+,然后是Al3+ + 4OH- = AlO2- +2H2O,因此负极的电极反应应为:2Al + 8OH- -6e- = 2AlO2- +4H2O;而正极是H2O得电子被还原生成H2,故正极反应为:6 H2O+6e- =6 OH-+3 H2↑。 3、金属的吸氧腐蚀类原电池

封装LED发光二极管正负极判断

封装LED发光二极管正负极判断 时间:2011-11-18 浏览10382次【字体:大中小】 封装的led发光二极管正负极判别方法 LED节能灯焊接过程中,常遇到如何辨认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这部尤其重要,灯亮不亮就在他了! 第一种观察法。从侧面观察两条引出线在管体内的形状.较 小的是正极. 如下图 其次看引脚长短也可以看出来,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引脚 长的为正极,短的为负极! 第二种万用表检测法。用万用表检测发光二极管时,必须使用“R×l0k”档。困为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发光二极管的管压降为2V.而万用表处于“R×lk”及其以下各电阻挡时.表内电池仅为1.5V。低于管压降.无论正、反向接入,发光二极管都不可能导通,也就无法检测。。R×1k”档时表内接有9V(或 15V)高

压电池,高于管压降,所以可以用来检测发光二极管。检测时.将两表笔分别与发光二极管的两条引线相接,如表针偏转过半,同时发光二极管中有一发亮光点,表示发光二极管是正向接入,这时与黑表笔(与表内电池正极相连)相接的是正极;与红表笔(与表内电池负极相连)相接的是负极。再将两表笔对调后与发光二极管相接,这时为反向接入,表针应不动。如果不论正向接入还是反向接入,表针都偏转到头或都不动,则该发光二极管已损 坏。 判断草帽led正负极 草帽led正负极就相对好区分了,还是用最简单的方法吧

从图上我们不难看出led内部两根块状的引脚,我们叫做led的支架,其中负极支架比较大,原因是负极支架托载着led 的芯片,正极支架比较小! 所以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目测,led内部,支架大连接的引脚是负极,支架小的链接的引脚是正极” 还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如果你的led是个比较新的,引脚都还健全的话,直接看引脚的长短,就可以分出来了“正 极引脚比较长” 其实还有很多的方法,来检测led正负极,比较牛的方法就 是用万用表 判断5050贴片led正负极 5050贴片led是一款在led节能灯照明行业中比较常用到的贴片led,但是很多用户在拿到5050贴片led不知到怎么焊接,原因就是不知道如何区分5050贴片led正负极,今天我们就给大家说下如何区分5050贴片led正负极,我们采用图片的形式,直观的向大家介绍下,希望对大家有用! 整个5050贴片led是正方形的,四个直角中有一个角带个小缺角,就是途中红色小圆圈的那个地方,其他的直角没有小缺角,带小缺角的那端就是负极,另一端是正极!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一、单选题 1.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 B.推广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C.如图是太阳能光伏电池原理图,图中A极为正极 D.光伏电池能量转化方式是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2.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 相连时,电流由a经导线流向b,c、d相连时,电子由d到c;a、c相连时,a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H+移向d极,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a>b>c>d B.a>c>d>b C.c>a>b>d D.b>d>c>a 3.锂(Li)—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金属锂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Li+通过有机电解质向水溶液处移动 C.正极的电极反应:O2+4e—==2O2— D.电池总反应:4Li+O2+2H2O==4LiOH 4.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CH 4+H 2O 3H 2+CO ,每消耗1 molCH 4转移12 mol 电子 B .电极B 上发生的电极反应:O 2+2CO 2+4e -=2CO 32- C .电池工作时,CO 32-向电极B 移动 D .电极A 上H 2参与的电极反应:H 2+2OH --2e -=2H 2O 5.人造地球卫星上使用的一种高能电池(银锌蓄电池),其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Zn+2OH --2e -=ZnO+H 2O ,Ag 2O+H 2O+2e -=2Ag+2OH -。据此判断氧化银是( ) A .负极,被氧化 B .正极,被还原 C .负极,被还原 D .正极,被氧化 6.把A 、B 、C 、D 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 、B 相连时,A 为负极;C 、D 相连时,D 上产生大量气泡;A 、C 相连时,电流由C 经导线流向A ;B 、D 相连时,电子由D 经导线流向B ,则此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A>B>C>D B .A > C >D>B C .C>A>B>D D .B>A>C>D 7.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的总反应为()()()222222充电 放电Cd OH Ni OH Cd NiO OH H O +++?,由此可知,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 ( ) A .Cd B .()2Ni OH C .()Cd OH D .()2Ni OH 8.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 +Cl 2=2Ag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极反应为AgCl +e -=Ag +Cl - B .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 .若用NaCl 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电子元器件焊接标准

迪美光电电路板焊接标准概述 ---A手插器件焊接工艺标准 一.没有引脚的PTH/ VIAS (通孔或过锡孔) 标准的 (1)孔完全充满焊料。焊盘表面显示良好的润湿。 (2)没有可见的焊接缺陷。 可接受的 (1)焊锡润湿孔壁与焊盘表面。 (2)直径小于等于1.5mm的孔必须充满焊料。 (3)直径大于1.5mm的孔没有必要充满焊料但整个孔表面和上表面必须有焊锡润湿。

不可接受的 (1)部分或整个孔表面和上表面没有焊料润湿。 (2)孔表面和焊盘没有润湿。在两面焊料流动不连续。 二.直线形导线 1、最小焊锡敷层(少锡) 标准的 (1)焊点光滑、明亮呈现羽翼状薄边,显示出良好的流动和润湿。(2)导线轮廓可见。

可接受的 (1)焊锡的最大凹陷为板厚(W)的25%,只要在引脚与焊盘表面仍呈现出良好的浸润。 不可接受的 (1)焊料凹陷超过板厚(W)的25%。 (2)焊接表现为由焊锡不足引起的没有充满孔和/或焊盘没有完全润湿。 2、最大焊锡敷层(多锡) 标准的 (1)焊点光滑、明亮呈现羽翼状薄边,显示出良好的流动和润湿。

(2)引脚轮廓可见。 可接受的 (1)在导体与终端之间多锡,但仍然润湿且结合成一个凹形焊接带。(2)引脚轮廓可见。 不可接受的 (1)在导体与终端焊盘之间形成了一个多锡的凸形焊接带。 (2)引脚轮廓不可见。 3、弯曲半径焊接

标准的 (1)焊接带呈现凹形,并且没有延伸到元件引脚形成的弯曲半径处。 可接受的 (1)焊料没有超出焊盘区域且焊接带呈现凹形。 (2)焊料到元件本体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一个引脚的直径。 不可接受的 (1)焊料超出焊接区域并且焊接带不呈现凹形。 (2)焊料到元件本体之间的距离小于一个引脚的直径。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方法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方法 河北省宣化县第一中学栾春武 在中学化学中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一般有如下几种方法: 一、由组成原电池的两极材料判断 一般来说,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为正极。但具体情况还要看电解质溶液,如镁、铝电极在稀硫酸中构成原电池,镁为负极,铝为正极;但镁、铝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形成原电池时,由于是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失去了电子,因此铝为负极,镁则为正极。再如铝、铜和氢氧化钠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铝为负极;而若把氢氧化钠溶液换为浓硝酸,则铜为负极。 二、根据外电路电流的方向或电子的流向判断 在原电池的外电路,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三、根据内电路离子的移动方向判断 在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 四、根据原电池两极发生的化学反应判断 原电池中,负极总是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发生还原反应。因此可以根据总的化学方程式中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 五、根据电极质量的变化判断 原电池工作后若某一电极质量增加,说明溶液中的阳离子在该电极上放电,该电极为正极,活泼性较弱;如果某一电极质量减轻,说明该电极溶解,电极为负极,活泼性较强。 六、根据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判断 原电池工作后,如果一电极上产生气体,通常是因为该电极发生了析出氢气的反应,一说明该电极为正极,活动性较弱。 七、根据某电极附近pH的变化判断 析氢或吸氧的电极反应发生后,均能使该电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因而原电池工作后,该电极附近的pH增大了,说明该电极为正极,金属活动性较弱。 例题分析 Cu + Zn2+,那么该原电池的正确组合为:【例题1】某原电池发生的总的离子方程式为:Zn + Cu2+ === 解析:原电池的电极反应不仅跟电极材料有关,还与电解质溶液的性质有关。该题考查了原电池的组成,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为负极,且能与电解质溶液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C、D 【例题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

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如何判断

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如何判断 关键词: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如何判断万用表发光二极管 摘要:用万用表测出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发光二极管内部的集成电路在万用表内部1.5v 电池电压的作用下开始振荡 二极管正、负极时,千万不要像测普通二极用万用表R×1K挡,红、黑两表笔交替接自闪发光二极管的两根引线,当发现其中一次测量,表针先向右摆动一定距离,然后表针在此位置上开始轻微抖动(振荡),摆动幅度在一小格左右。这种现象说明自闪发光二极管内部的集成电路在万用表内部1.5V电池电压的作用下开始振荡,输出的脉冲电流使指针产生抖动,只是因为电压太低还不能使发光二极管发光。但此现象说明万用表红、黑表笔的接法是正确的,即万用表黑表笔接的是自闪发光二极管的正极。 注意:在判断自闪发光管那样,认为电阻小的那次测量,黑表笔接的是二极管正极。 发光二极管正负极 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呢?其实也很简单,发光二极管,长脚为正,短脚为负。如果脚一样长,发光二极管里面的大点的是负极,小的是正极。万用表中:红表笔接“+”,黒表笔接“-”;在测发光二极管时,低阻档测不出来.可用RX10K档测.两表笔接触二极管的两极。如果电阻较小.黑表笔所接是正极.电阻较大.黑表笔所接是负极。发光二极管,若与TTL组件相连使用时,一般需串接一个470Ω的降压电阻,以防止器件的损坏。 光二极管正负极 怎样快速分别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呢?其实也很简单,发光二极管,长脚为正,短脚为负。如果脚一样长,发光二极管里面的大点的是负极,小的是正极。万用表中:红表笔接“+”,黒表笔接“-”;在测发光二极管时,低阻档测不出来.可用RX10K档测.两表笔接触二极管的两极。如果电阻较小.黑表笔所接是正极.电阻较大.黑表笔所接是负极。发光二极管,若与TTL组件相连使用时,一般需串接一个470Ω的降压电阻,以防止器件的损坏。

二极管_正负极_型号大全

二极管 一、二极管的种类 二极管有多种类型:按材料分,有锗二极管、硅二极管、砷化镓二极管等;按制作工艺可分为面接触二极管和点接触二极管;按用途不同又可分为整流二极管、检波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变容二极管、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开关二极管、快速恢复二极管等;接构类型来分,又可分为半导体结型二极管,金属半导体接触二极管等;按照封装形式则可分为常规封装二极管、特殊封装二极管等。下面以用途为例,介绍不同种类二极管的特性。 1.整流二极管 整流二极管的作用是将交流电源整流成脉动直流电,它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工作的。 因为整流二极管正向工作电流较大,工艺上多采用面接触结构。南于这种结构的二极管结电容较大,因此整流二极管工作频率一般小于3kHz。 整流二极管主要有全密封金属结构封装和塑料封装两种封装形式。通常情况下额定正向T作电流LF在l A以上的整流二极管采用金属壳封装,以利于散热;额定正向工作电流在lA以下的采用全塑料封装。另外,由于T艺技术的不断提高,也有不少较大功率的整流二极管采用塑料封装,在使用中应予以区别。 由于整流电路通常为桥式整流电路(如图1所示),故一些生产厂家将4个整流二极管封 装在一起,这种冗件通常称为整流桥或者整流全桥(简称全桥)。常见整流二极管的外形如图2所示。 选用整流二极管时,主要应考虑其大整流电流、大反向丁作电流、截止频率及反向恢复时间等参数。

万联芯城https://www.doczj.com/doc/c89752489.html,是国内优秀的电子元器件采购网,电子元器件供应商,万联芯城专业供应终端工厂企业原装现货电子元器件产品,所售电子元器件有IC集成电路,二三极管,电阻电容等多种类别主动及被动类元器件,可申请样片,长久合作可申请账期,万联芯城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电子元器件配套服务,提交物料清单表,当天即可获得各种元件的优势报价,整单付款当天即可发货,物料供应全国,欢迎广大客户咨询,点击进入万联芯城

用数字万用表检测普通二极管的极性与好坏

一、用数字万用表检测普通二极管的极性与好坏。 检测原理:根据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这一特点性能良好的二极管,当表内的电源使二极管处于正向接法时,二极管导通,阻值较小(几十欧到几千欧的范围),这就告诉我们黑表笔接触的是二极管的正极;红表笔接触的时二极管的负极;当表内的电源使二极管处在反向接法时,二极管截止,阻值很大(一般为几百千欧),这就告诉我们黑表笔接触的是二极管的负极,红表笔接触的是二极管的正极。其正向电阻小,反向电阻大;这两个数值相差越大越好。若相差不多说明二极管的性能不好或已经损坏。 如果两次测量的阻值都很小,说明二极管已经击穿;如果两次测量的阻值都很大,说明二极管内部已经断路:两次测量的阻值相差不大,说明二极管性能欠佳。在这些情况下,二极管就不能使用了。测量二极管的阻值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该二极管是好的。 二极管测量的方法:是先把数字万用表拨到“欧姆”档的2000欧姆档,接着先检测二极管的正负极性:先把万用表的红黑表笔分别接到二极管的两端,若出现溢出示数“1”时,则说明红表笔接的是正极。然后把万用表的旋钮调到标有二极管标志处,将红表笔接二极管正极,黑表笔接其负极,此时可以看到数字万用表上读数为0.584,此时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反接二极管继续重复上述测试,可以看到二极管显示溢出示数“1”,此时二极管截止。以上实验表明该二极管是好的。

二、用数字万用表检测普通三极管的极性与好坏 三极管是含有两个PN结的半导体器件。根据两个PN结连接方式不同,可以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种不同导电类型的三极管,测试三极管要使用万用电表的欧姆挡,并选择R×100或R×1k挡位。 首先要明确所测三级管的类型到底是PNP型还是NPN型的,判断方法如下: 将万用表打到测试二极管端,用万用表的红表笔接触三极管的其中一个管脚,而用万用表另外的那支表笔去测试其余的管脚,则: 1、如果三极管的黑表笔接其中一个管脚,而用红表笔测其它两个管脚都导通有电压显示,那么此三极管为PNP三极管,且黑表笔所接的脚为三极管的基极B,用上述方法测试时其中万用表的红表笔接其中一个脚的电压稍高,那么此脚为三极管的发射极E,剩下的电压偏低的那个管脚为集电极C。 2、如果三极管的红表笔接其中一个管脚,而用黑表笔测其它两个管脚都导通有电压显示,那么此三极管为NPN三极管,且红表笔所接的脚为三极管的基极B,用上述方法测试时其中万用表的黑表笔接其中一个脚的电压稍高,那么此脚为三极管的发射极E,剩下的电压偏低的那个管脚为集电极C。 分析完三极管的类型后,接下来就然我们以NPN型的三极管为例来做一下测试三极管好坏的实验演示吧:

电子元器件在线路板上的引脚顺序

电子元器件在线路板上的引脚顺序 对于绝大多数电子元器件而言,它们都是有极性或者说管脚是不能焊错的。比如电解电容,一旦焊反,通电时就会发生爆炸。一般而言采用自动化给料机械进行线路板元件组装时,是不会出现放错元器件的问题的。但是由于生产厂家条件限制和元器件本身特点,也并不是所有元器件都可以自动贴装或插装的。常见需要人工手动放置的有各种表面安装变压器、接插件、TO封装的集成电路等。这些器件仍然有可能出现组装出错的问题。一般返修是通过手动进行的,这个环节也容易出现焊接反向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元器件的定位方法和线路板上元器件焊盘及丝印的对应关系进行一下说明。 1 电容 对于下图所示的铝通孔安装电解电容,一般是通过长短脚和本体上的印记来表示正负极的。长脚为正极、短脚为负极。在负极方的外壳上一般还有白色或其他平行于引脚的条纹。 线路板上电解电容一般如图所示进行标记极性。

一种方法是直接在正极侧标上一个“+”号。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焊接完成后,检查极性比较方便。缺点是占用线路板的面积较大。第二种方法是用丝印将负极所在区域填实。这种极性表示法占用线路板面积小,但焊接完成后检查极性不方便,常见于电脑主板等线路板器件密度较大的场合。 通孔安装的钽电容一般是在正极侧的本体上标“+”号,有的品种还用长短脚进一步进行区分。 这种电容的线路板上的标记方法可以参考铝电解电容。 对于表贴铝电解电容。被油墨涂实的一侧为负极,正极侧底座一般被切角处理。

它在线路板上一般如上图所示 也就是在线路板上用丝印“+”号表示正极,同时把器件的外形轮廓画出来。这样有切角的一边也可以用以辨认正极。 对于表贴钽电容而言 它在线路板上一般如上图所示 上述三个电容中左侧为负极,右侧为正极。中间的一种表示方法最为形象。 2、二极管 对于发光二极管而言,一般采用长短脚来表示正负极,长脚为正,短脚为负。有时厂家会在发光二级管的一侧,切去一点,这个也可以用来表示负极。

元器件引脚成型工艺

元器件引脚成型工艺 1、适用范围 适用于卧式元器件的引脚成型。 2、工艺要求 2.1 根据印制板卧式元器件的引脚孔距调整元件成型机,确保成型后的引线跨距与印制板上的插装孔相匹配,安装高度符合散热要求。元件成型机的操作方法请参考《元件成型机操作规程》。 2.2 轴向引线元件卧式插装 a、1瓦以下的电阻、小功率二极管、稳压管及电容等轴向元件卧式插装时,应按图1所示。 图1 La为两焊盘间的跨接距离,折弯角度θ为90±5o,折弯点距元件根部的距离Lb应大于1.5mm。 b、1瓦(含)以上的电阻及有高度要求的器件(须满足成型机要求),其引脚按如图2所示成型,其凹槽高度应保证插装后器件下底面离印制板面2-5mm,且尽量保持安装后整体高度均匀。 图2 2.3 元件立式插装

轴向引线元件或径向引线元件立式插装时,按图3所示成型,R 应大于元件半径,r应大于引脚直径的2倍。 图3 对于引脚跨距与电路板插装孔距匹配的径向引脚元件,不必成型,直接插装,如铝电解电容。 2.4元件引脚成型时,应保证插装到印制板后,其引脚端头露出板面长度为1.5-2mm。 2.5 印有型号、规格等字符的元件成型时应保证插装在印制板上后,标识明显可见,以便于检查或维修。 2.6 元件成型所造成的引脚裂纹和损伤,不得大于引脚直径的10%,不得暴露基底材料,否则作报废处理。 2.7 对于有焊点的引线,折弯处应距离焊点1.5mm以上。 2.8 集成块的成型,请参照《集成块引脚成型机操作规程J-06-005》。 3、质量标准 3.1 元件成型后的跨距必须与印制板上的孔距相匹配。 3.2 折弯半径尽可能大,在折弯后不能损伤元件。 3.3 元件的两引脚折弯后应平行,并且保持折弯角度90±5℃。 3.4 元件两端折弯的部位距元件体中心的距离应相等。 3.5 将元件引脚压成“凹槽”时应保证元件插装后以规定距离平行于印制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