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期末复习题_77791458609821975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期末复习题_77791458609821975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期末复习题_77791458609821975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期末复习题_7779145860982197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远程教育学院期末复习题

《工程热力学与传热学》

一. 选择题

1. 孤立系统的热力状态不能发生变化;(×)

2. 孤立系统就是绝热闭口系统;(×)

3. 气体吸热后热力学能一定升高;(×)

4. 只有加热,才能使气体的温度升高;(×)

5. 气体被压缩时一定消耗外功;(√ )

6. 封闭热力系内发生可逆定容过程,系统一定不对外作容积变化功;(√ )

7. 流动功的改变量仅取决于系统进出口状态,而与工质经历的过程无关;(√ )

8. 在闭口热力系中,焓h是由热力学能u和推动功pv两部分组成。(×)

9. 理想气体绝热自由膨胀过程是等热力学能的过程。(×)

10. 对于确定的理想气体,其定压比热容与定容比热容之比cp/cv的大小与气体的温度无关。(×)

11. 一切可逆热机的热效率均相同;(×)

12. 不可逆热机的热效率一定小于可逆热机的热效率;(×)

13. 如果从同一状态到同一终态有两条途径:一为可逆过程,一为不可逆过程,则不可逆

过程的熵变等于可逆过程的熵变;(√ )

14. 如果从同一状态到同一终态有两条途径:一为可逆过程,一为不可逆过程,则不可逆

过程的熵变大于可逆过程的熵变;(×)

15. 不可逆过程的熵变无法计算;(×)

16. 工质被加热熵一定增大,工质放热熵一定减小;(×)

17. 封闭热力系统发生放热过程,系统的熵必然减少。(×)

18. 由理想气体组成的封闭系统吸热后其温度必然增加;(×)

19. 知道了温度和压力,就可确定水蒸气的状态;(×)

20. 水蒸气的定温膨胀过程满足Q=W;(×)

21. 对未饱和湿空气,露点温度即是水蒸气分压力所对应的水的饱和温度。(√)

二. 问答题

1. 说明什么是准平衡过程?什么是可逆过程?指出准平衡过程和可逆过程的关系。

答:(1)准平衡过程:是假设过程中系统所经历的每一个状态都无限接近平衡态的过程,(2)可逆过程:是指如果系统完成了某一过程之后,再沿着原路逆行,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外界也随之回复到原来的状态的过程。(3)准平衡过程和可逆过程的关系:准平衡过程着眼于系统内的平衡,可逆过程着眼于系统和外界的总平衡。一个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但一个可逆过程一定是一个准平衡过程。可逆过程是无耗散的准平衡过程。

2. 试指出膨胀功,技术功,流动功的区别和联系?写出流动功的计算公式,说明流动功

大小与过程特性有无关系?

答:(1)膨胀功:是由于工质体积的变化对外所做的功;技术功:是指工程技术

上可以直接利用的功,包括宏观动能,宏观位能,轴功;流动功:推动工质流动而做的功称为流动功。膨胀功,技术功,流动功的联系为:

)(2

1)(2f s 1122t pv z g c w v p v p w w ?+?+?+=-+=。 (2)流动功的计算公式:)(1122f pv v p v p w ?=-=,其大小与过程的特性无关,只与进出口的状态有关。

3. 试指出膨胀功,轴功,技术功,流动功的区别和联系,写出可逆过程中膨胀功,技术

功的计算公式。

答:(1)膨胀功:是由于工质体积的变化对外所做的功;技术功:是指工程技术上可以直接利用的功,包括宏观动能,宏观位能,轴功;流动功:推动工质流动而做的功称为流动功。膨胀功,技术功,流动功的联系为:

)(2

1)(2f s 1122t pv z g c w v p v p w w ?+?+?+=-+=。 (2)可逆过程中膨胀功的计算公式:?=21d v p w ;技术功的计算公式:?-=2

1t d p v w 。

4. 写出开口系统稳定流动能量方程式的表达式,说明式中各量的含义。

答:(1)开口系统稳定流动的能量方程式为:s 2f 2

1w z g c h q +?+?+

?=。(2)式中各量含义:q 为工质与外界交换的热量,h ?为工质进出口焓的变化,2f 21c ?为工质宏观动能的变化,z g ?为工质宏观位能的变化,s w 系统对外所作轴功。

5. 试将满足空气下列要求的多变过程表示在p-v 图和T-s 图上

(1)理想气体的定温,定压,定容和定熵过程;

(2)空气升压,升温,又放热的热力过程。

答:

6. 试将满足空气下列要求的多变过程表示在p-v 图和T-s 图上

(1)理想气体的定温,定压,定容和定熵过程;

(2)空气膨胀,升温,又吸热的热力过程。

答:

7. 试将满足空气下列要求的多变过程表示在p-v 图和T-s 图上

(1)理想气体的定温,定压,定容和定熵过程;

(2)工质又膨胀,又降温,又放热的多变过程。

答:

8. 回答什么是热力学第一定律?什么是热力学第二定律?写出两个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相等价的数学表达式。

答:(1)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热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换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

变。(2)热力学第二定律:克劳修斯表述:不可能将热从低温物体传至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开尔文-普朗克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全部转变为功而不

产生其他影响。(3)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等价的数学表达式:1)克劳修斯积分式:0≤?T

Q δ,用于判断一个循环是否可能,是否可逆。式中等号用于可逆循环,不等号用于不可逆循环。2)孤立系统熵增原理:0d d g iso ≥=S S 。孤立系统熵增原理指出孤立系统的熵只能增大,或者不变,绝不能减小。孤立系统的熵增完全由熵产组成,式中等号用于可逆过程,不等号用于不可逆过程。3)过程熵变的计算式:?≥?2

1T

Q S δ,用于判断过程能否进行,是否可逆,等号为可逆过程,不等号为不可逆过程。(以上等价数学表达式写出2个即可)

9. 说明什么是第一类永动机?什么是第二类永动机的含义,它们是否违反了热力学第一

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答:(1)第一类永动机:是指不花费代价就能够产生功的机器。(2)第二类永动

机:是指能够从单一热源取热并使之完全变为功的机器。(3)第一类永动机违反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热力学第一定律,但却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10. 什么是饱和湿空气?什么是未饱和湿空气?如何将未饱和湿空气转变为饱和湿空

气?

答:(1)饱和湿空气:是由干空气和干饱和水蒸气组成的空气。(2)不饱和湿空

气:是由干空气和过热水蒸气组成的空气。(3)将未饱和湿空气转变为饱和湿空气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1:湿空气温度T 一定时,增加水蒸气分压力 )(s max v v T p p p ==,

方法2:保持水蒸气含量v p 不变,降低湿空气温度)(v s p T T =。

11. 解释相对湿度,含湿量的含义。写出水蒸气分压力,相对湿度,含湿量之间的相互关

系。

答:(1)相对湿度:湿空气的绝对湿度ρv 与同温度下湿空气的最大绝对湿度ρs 之比称为湿空气的相对湿度,即:s

v ρρ?=。(2)含湿量:在湿空气中,与单位质量干空气共存的水蒸气的质量,称为湿空气的含湿量。(3)水蒸气分压力,相对湿度,含湿量的关系为:s

b s v b v

622.0622.0p p p p p p d ??-=-= 12. 说明朗肯循环的基本系统组成,指出在每个设备中完成的热力过程。

答:(1)朗肯循环的基本系统组成:锅炉,汽轮机,冷凝器,给水泵。(2)锅

炉中:未饱和水定压加热成为过热水蒸气过程;汽轮机中:过热水蒸汽在汽轮机中可逆绝热膨胀对外作功至冷凝压力过程;冷凝器中:湿蒸气可逆定压放热冷凝为饱和水过程;给水泵中:饱和水在凝结水泵中可逆绝热被压缩过程。

13. 写出朗肯循环热效率的计算公式?分析提高朗肯循环热效率的方法有哪些?

答:(1)朗肯循环热效率公式为:由:322311,

h h Q h h Q -=-= 得:312141324112

1)()(h h h h h h h h h h Q Q Q --=----=-=η(2)提高朗肯循环热效率的方法有:

1)保持蒸汽的初压1p ,终压2p 不变,提高蒸汽的初温1T ;2)保持蒸汽的初温1T ,终压2p 不变,提高蒸汽的初压1p ;3)保持蒸汽的初压1p ,初温1T 不变,降低蒸汽的终压2p ;4)在朗肯循环基础上,改进循环,如采用再热循环,回热循环等。

14. 分析采用再热循环的目的是什么?

答:再热循环的目的主要在于增加蒸汽干度,以便在蒸气初温度限制下可以采用

较高的初压力,从而提高循环热效率。

15. 分析采用回热循环的目的是什么?

答:回热循环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进入锅炉之前的给水,且减少冷源损失,从而提

高循环的热效率。

16. 如图所示为蒸汽一次回热循环的T-s 图,指出图中与回热相关的热力过程,并写出一

次回热循环热效率的计算公式。

答:(1)与回热有关的热力过程为:

过程7-8-9:kg α工质在回热加热器中定压放热过程;

过程4-9: kg )1(α-工质在回热加热器中定压吸热过程。

(2)热效率计算公式:

由:))((32210111,

h h Q h h Q --=-=α 得:9

1321013210112

1)(11)(1)(h h h h h h h h h h

Q Q Q ----=-----=-=)()(ααη 17. 如图所示为蒸汽一次再热循环的T-s 图,指出与一次再热相关

T-s 图T

的热力过程及过程特点,并写出一次再热循环热效率的计算公式。

答:(1)与再热有关的热力过程为:

过程7-1:工质在再热器中的定压加热过程。

(2)热效率计算公式:

由:3227'1411'),h h Q h h h h Q -=-+-=()( 得:)

()()()()(7'141327'141121h h h h h h h h h h Q Q Q -+----+-=-=η。

18. 写出傅里叶定律表达式的一般形式,说明其适用条件及式中负号的含义。

答:(1)傅里叶定律的表达形式用向量式表示:热流量为:,n n t A

Q ??-=λ 或用热流密度表示为:n n

t q ??-=λ。(2)适用条件:各向同性物体。式中负号含义:负号说明导热热流量的方向与温度梯度的方向共线反向,温度梯度的方向为沿着等温面的法线方向,并指向温度升高的方向,热流量的方向为温度降落的方向。

19. 写出直角坐标系下,非稳态,常物性,有内热源的导热微分方程形式,写出导温系数

的定义式和物理意义。

答:(1)导热微分方程形式:)(2

22222z t y t x t a t ??+??+??=??τ;(2)导温系数:c a ρλ=,其物理意义为:材料传播温度变化能力大小的指标。

20. 一个具体导热问题的完整数学描述应包括哪些方面?

答:(1)一个具体导热问题的完整数学描述包括:导热微分方程和相应的单值性

条件(单值性条件包括4个方面:几何条件,物理条件,时间条件和边界条件。

21. 什么是导热问题的单值性条件?它包含哪些内容?

答:(1)单值性条件:说明了导热过程的具体特点,是使导热微分方程获得唯

一解的条件。(2)单值性条件一般包括4个方面:几何条件,物理条件,时间条件和边界条件,边界条件又有第一类边界条件,第二类边界条件和第三类边界条件之分。

22. 说明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有哪些?分析在相同的流动和换热壁面条件下,体积热容

ρc p 大的流体,表面传热系数是大还是小?

答:(1)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有:流动的起因(自然对流或强迫对流),流动的

状态(层流和湍流),流体有无相变,流体的物理性质(如:αλμρ,,,,c 等),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2)c ρ反映单位体积流体热容量的大小,在相同的流动和换热壁面条件下,c ρ数值愈大,通过对流转移的热量愈多,对流换热愈强烈。

23. 说明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有哪些?分析在相同的流动和换热壁面条件下,导热系数λ

大的流体,表面传热系数是大还是小。

答:(1)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有:流动的起因(自然对流或强迫对流),流动的

状态(层流和湍流),流体有无相变,流体的物理性质(如:αλμρ,,,,c 等),换热表面的几何因素。(2)导热系数λ愈大的流体,导热热阻愈小,对流换热愈强烈。

24. 说明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由哪几个方程组成?它们各自导出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答:(1)对流换热的微分方程组包括:连续性方程,动量微分方程,能量微分方程。(2)导出的理论依据:1)连续性方程:根据微元体的质量守恒导出;2)动量微分方程:根据微元体的动量守恒导出;3)能量微分方程,根据微元体的质量守恒导出。

25. 什么是流动边界层?什么是热边界层?说明边界层的特点有哪些?

答:(1)流动边界层:是流体流过固体表面时,存在着较大的速度梯度,粘性力

起主要作用的流体薄层。(2)热边界层:是流体流过与之温度不同的固体表面时,存在着较大的温度梯度,发生热量交换的流体薄层。(3)边界层的特点:1)边界层的厚度与壁面特征长度相比是很小的量;2)流场划分为边界层区和主流区;3)根据流动状态,边界层分为层流边界层和湍流边界层。湍流边界层分为层流底层,缓冲层与湍流核心三层。4)在层流边界层与层流底层,垂直于壁面方向的热量传递主要靠导热,湍流边界层的主要热阻在层流底层。

26. 分别写出毕渥数Bi ,努谢尔特数Nu 的定义式及物理意义。

答:(1)λhl

Bi =,物理意义为:物体内部的导热热阻λδ/与边界处的对流换热

热阻h /1 之比。(2)λhl

Nu =,物理意义为:表征流体在壁面外法线方向上的平均无

量纲温度梯度,其大小反映对流换热的强弱。

27. 努塞尔特数Nu 和毕渥数Bi 的表达式的形式完全相同,二者有何区别?

答:努谢尔特数Nu 与毕渥数Bi 的表达形式完全相同,但具有不同的物理意义。

(1)毕渥数Bi 表示在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的固体导热热阻与边界处的对流换热热阻之比,表达式中的表面传热系数由第三类边界条件确定,导热系数是固体的导热系数,特征长度是反映固体导热温度场几何特征的尺度。(2)努谢尔特数Nu 反映了对流换热的强弱,表达式中的表面传热系数是待定参数,导热系数是流体的导热系数,特征长度是反映对流换热固体表面几何特征的尺度。

28. 分别写出傅里叶数Fo ,普朗特数Pr 的定义式及物理意义。

答:(1)2δτ

a Fo =,物理意义为:分子为从非稳态导热过程开始到τ时刻的时间,

分母可理解为温度变化涉及到2δ面积所需要的时间。是非稳态导热过程的无量纲时

间。(2)a

ν=Pr ,物理意义为:流体的动量扩散能力与热量扩散能力之比。 29. 分别写出雷诺数Re 和格拉晓夫数Gr 的定义式和物理意义。

答:(1)雷诺数:νul

=Re ,物理意义为:表征流体粘性力与惯性力的相对大小,

Re 越大,惯性力的影响越大。根据Re 数的大小可以判断流态;(2)23

ναtl g Gr ?=,

物理意义为:浮升力与粘性力的相对大小,反映自然对流的强弱。Gr 越大,浮升力的相对作用越大,自然对流越强。

30. 简述相似原理的主要内容。

答:相似原理包括相似三定理,(1)相似第一定理:彼此相似的现象,必定具

有相同的同名准数的数值;(2)相似第二定理:所有相似的物理现象的解必定可用同一个特征数关系式描述;(3)相似第三定理:凡同类现象,若同名已定特征数相等,且单值性条件相似,那么这两个现象一定相似。

31. 说明如何判断两个现象相似?

答:利用相似第三定理判断:凡同类现象,若同名已定特征数相等,且单值性条

件相似,那么这两个现象一定相似。

32. 指出组成辐射换热网络的热阻有哪两类?如何表示?当辐射表面为黑体时,热阻如何

表示?

答:(1)组成辐射换热网络的热阻有表面辐射热阻和空间辐射热阻,表面辐射热阻为A εε-1,空间辐射热组为2

,11AX 。(2) 当辐射表面为黑体时,1=ε,其表面辐射热阻

01=-A εε,只有空间辐射热阻2,11AX 。 33. 写出角系数的相对性,完整性,可加性的表达式。

答:(1)角系数的相对性:122211,,X A X A =;(2)完整性:

n i i n i i j i X X X X

,+++=∑=...2,11,,;(3)可加性:311211)32(11,,,X A X A X A +=+。

34. 如图所示为一漫射灰体表面,试指出与此漫灰表面有关的辐射能量有哪些?写出有效

辐射,表面净辐射换热量的表达式。

答:(1)与此漫射灰体表面有关的辐射能量有:投入辐射G ,吸收辐射αG ,反射辐ρG , 辐射力E=εE b ,有效辐射J=E+ρG ,灰体表面净辐射换热量:ε

ε

--=1b J E q 35. 什么是黑体?什么是灰体?

答:(1)黑体:吸收比 α=1的物体称为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2)灰体:是指光谱辐射特性不随波长而变化的假想物体。

三 . 计算题 1. 2 kg 空气经过定温膨胀的可逆过程,从初态压力为 p 1=9.807 bar ,t 1=300 oC 膨胀到终态容积为初态容积的5倍。试计算:(1)空气的终态参数;(2)对外界所作的膨胀功和交换的热量;(3)热力学能,焓和熵的变化量。设空气的c p =1.004 kJ/(kg ·K),R g =0.287 kJ/(kg ·K),K=1.4。

解:(1)取空气为热力系统,对可逆定温过程1-2,由参数间的相互关系得:

.bar 961.15

1807.91212=?==v v p p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得;

kg

/m 5838.05m /kg 7167.010807.9)300273(10287.031235311

g 1===?+??==v v p T R v

定温过程:K 57321==T T

(2)气体对外所作的功及交换的热量:

kJ 4.5295ln )1677.02(10807.9ln 512

11T T =????===V V V p Q W

(3)过程中热力学能,焓,熵的变化为:

K /kJ 8923.0ln ,0,01

2g 212121==?=?=?---V V mR S H U 2. 两质量相同,比热容相同(为常数)的物体A ,B ,初温各为T A 与T B ,用它们作高温

热源和低温热源,使可逆机在其间工作,直至两物体温度相等为止。

有效辐射法

试求:(1)平衡时的温度T m ;

(2)可逆机的总功量;

(3)如果两物体直接进行热交换至温度相等,求此平衡温度T m 及两物体的总熵变。

解:(1)取A ,B 物体及热机为孤立系统,

则有:0E B A iso =?+?+?=?S S S S ,

其中:0E =?S , 因此:??=+=?+?=?m

1m B 0d d B A iso T T T T T T mc T

T c m S S S 即: 0ln 0ln ln B

A 2

m B m

A m ==+T T T T T mc T T mc , 或 1

B A 2m =T T T ,所以 B A m T T T = (2)A 物体为有限热源,过程中放出热量1Q ,B 物体为有限冷源,过程中要吸收热量2Q ,并且:)(),(B m 2m A 1T T mc Q T T mc Q -=-=,

热机为可逆热机时,由能量守恒:

)2()()(m B A B m m 121T T T mc T T mc T T mc Q Q W -+=---=-=。

(3)两物体直接进行能量交换直至温度相等时,可列出能量守恒方程:

)()(A '

m '

m 1T T mc T T mc -=-

因此: 2B

A 'm T T T +=

3. 1 Kmol 的理想气体,从初态p 1=0.5 MPa ,T 1=340 K 绝热膨胀到原来体积的2倍。已

知气体的C p,m = 33.44 kJ/(mol ·K),C v,m = 25.12 kJ/(mol ·K),试确定在下述情况下气体的终温,对外所作的功及熵的变化量。(1)可逆绝热过程;(2)气体向真空自由膨胀。 解:首先计算比热容比:33.112

.2544.33m ,V m ,===

C C p γ (1)对可逆绝热过程:

终温:K 270)2

1(K 340)(133.112112=?==--κV V T T 。 对外所作的功:J 7581K )270340()K mol /(J 12.25mol 101)

()(321m ,V 21V =-????=-=-=T T nC T T mc W

熵的变化量:0=?S

(2)气体向真空自由膨胀,有0=W ,又过程绝热,则0=Q ,因此由闭口系能量方程U W Q ?+=,得0=?U 。

即终温:K 34012==T T

熵的变化量:

K

/kJ 77.52ln )K mol /(J 314.8mol 101ln ln )ln ln (31212g 12g 12

=????===+=?V V nR V V m R V V R T T c m S V

4. 欲设计一热机,使之能从温度为973 K 的高温热源吸热2 000 kJ ,并向温度为303 K

的冷源放热800 kJ 。试确定(1)此循环能否实现?(2)若把此热机当作制冷机用,从冷源吸热800 kJ ,是否可能向热源放热2 000 kJ ?此时,至少需耗多少功?

解:(1)方法1:利用克劳修斯积分式来判断循环是否可行,

0K /kJ 585.0K

303kJ 800K 973kJ 00022211

<-=-+=+=?T Q T Q T Q

δ 所以此循环能实现,且为不可逆循环。

或方法2:利用孤立系统熵增原理来判断循环是否可行,孤立系统由高温热源,低温热源,热机及功源组成,因此:

0K /kJ 585.0K

303kJ 800K 973kJ 0002002211

W R L H iso >=+-=+++=?+?+?+?=?T Q T Q S S S S S 孤立系统的熵是增加的,所以此循环可以实现。

(2)若将此热机当作制冷机使用,使其逆行,显然不可能进行。也可借助与上述方法的任一种重新判断。

若使制冷机能从冷源吸热800 kJ ,假设至少耗功W min ,根据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0K

303kJ 800K 973kJ 80000net 2211

W R L H iso =-++=+++=?+?+?+?=?W T Q T Q S S S S S i

解得:kJ 7691min =W 。

5. 热电厂有一外径为100 mm 的过热蒸汽管道(钢管),用热导率λ=0.04 W/(m ·K)的玻

璃棉保温。已知钢管外壁面温度为400 ℃,要求保温层外壁面温度不超过50 ℃,并且每米长管道的散热损失要小于160 W ,试确定保温层的厚度。 解:依题可写出每米长管道的散热损失为:1

22w 1w l ln 21d t t q πλ-=, 若要求每米长管道散热损失小于160 W ,代入已知数据:

l /W 1601

.01.02ln )K m /(W 04.014.32150

400≤+???-δ, 解之,得: mm 6.36≥δ。

6. 某过热蒸汽管道的内,外直径分别为150 mm 和160 mm ,管壁材料的热导率为45

W/(m ·K),管道外包两层保温材料。第一层材料厚度为40 mm ,热导率为0.1 W/(m ·K).;第二层厚度为50 mm ,热导率为0.16 W/(m ·K)。蒸汽管道内壁面温度为400 ℃,保温层外壁面温度为50 ℃。试计算:(1)各层材料导热热阻;(2)每米长蒸汽管道的散热损失。

解(1)首先计算各层材料的导热热阻: 管道层:W /K m 1028.2150

160ln 4521ln 21

41211t ??=??==ππλd d R 第一保温层:W /K m 646.0160240ln 1.021ln 21

232

2t ?=??==ππλd d R 第二保温层:W /K m 347.0240340ln 16.021ln 21

3433t ?=??=

=ππλd d R (2)单位长度热流量:

m /W 7.352347

.0646.01028.2504004t 4w 1w L =++?-=∑-=

ΦR t t

1. 如果热力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任何形式的能量交换,那么这个热力系统一定是D、孤立系统

2.(2.5分)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只与()有关。A、温度

3.(2.5分)理想气体的比热容只与()参数有关。A、温度

4.(2.5分)以下哪个描述适合自发过程。C、一定是不可逆过程

5.(2.5分)第二类永动机违反了以下哪个基本定律。C、热力学第二定律

6.(2.5分)热力循环可分为正向循环和逆向循环,以下循环中为正向循环的是()。A、热机循环

7.(2.5分)动力循环的经济性可用热效率来表示,热机的热效率()B、总是小于1

8.(2.5分)制冷循环的经济性可用制冷系数来表示,制冷机的制冷系数()D、都有可能

9.(2.5分)热泵循环的经济性可用供热系数来表示,热泵的供热系数()B、大于1

10.(2.5分)任何可逆循环的热效率都()卡诺循环的热效率。D、无法比较

11.(2.5分)任何可逆循环的热效率都()不可逆循环的热效率。D、无法比较

12.(2.5分)工质的压力可以用绝对压力,表压力和真空度来表示,以下哪种压力可以作为工质的状态参数A、绝对压力

13.(2.5分)在相同的高温恒温热源和低温恒温热源间工作的任何可逆热机的热效率都()卡诺热机的热效率。B、等于

14.(2.5分)在相同的高温恒温热源和低温恒温热源间工作的任何可逆热机的热效率都()不可逆热机的热效率。A、大于

15.(2.5分)若工质分别经历可逆过程A和不可逆过程B,均从同一初始状态出发,而两过程中工质从

B、SA=SB

16.(2.5分)如果从同一初态出发到达同一终态有两个过程:可逆过程A和不可逆过程B,则两过程的熵变关系是( ).B、ΔSA=ΔSB

17.(2.5分)等熵过程一定是一个()过程。C、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18.(2.5分)当m公斤的河水和G公斤的沸水具有相同的热能时,它们的可用能()。C、沸水可用能多

19.(2.5分)若组成热力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热力系统将处于热平衡状态。此时热力系统内部一定不存在()。A、温度差

20.(2.5分)若组成热力系统的各部分之间没有相对位移,热力系统将处于力平衡状态。此时热力系统内部一定不存在()。B、压力差

21.(2.5分)等量空气从相同的初态出发,分别经过可逆绝热过程A和不可逆绝热过程B到达相同的终态,两个过程中空气热力学能变化的关系为()。C、ΔUA=ΔUB

22.(2.5分)热力系统的总储存能包括内部储存能和外部储存能,下列哪种能量是内部储存能。A、热力学能

23.(2.5分)第一类永动机违反了以下哪个基本定律。A、热力学第零定律

24.(2.5分)封闭热力系内发生可逆定容过程时,系统一定不对外作()。C、体积变化功

25.(2.5分)下面所列物理量中,哪一个不是系统的状态参数。D、流动功

多选题(共12道题)

收起

26.(2.5分)工质从同一初态出发,分别经历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达到相同的终态,则两过程中()相同。C、热力学能的变化D、焓的变化

27.(2.5分)自发过程是指不需要任何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分析下列哪些过程是自发过程。?A、混合过程B、自由膨胀过程

28.(2.5分)自发过程是指不需要任何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分析下列哪些过程是自发过程。?A、热由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B、摩擦生热过程

29.(2.5分)以下哪种表述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C、不可能将热从低温物体传至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D、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并使之全部转变为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

30.(2.5分)理想气体的等温热力过程一定也是()热力过程。A、等热力学能B、等焓

31.(2.5分)自发过程是指不需要任何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分析下列哪些过程是自发过程。?A、混合过程B、自由膨胀过程

33.(2.5分)以下哪种表述是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

?C、不可能将热从低温物体传至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D、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并使之全部转变为功而不产生其它影响。

34.(2.5分)系统与外界之间可以进行热量和功量交换,在热力学中,通常规定,系统吸收热量时,热量为(),系统放出热量时,热量为()。A、正B、负

35.(2.5分)系统与外界之间可以进行热量和功量交换,在热力学中,通常规定,系统对外作功时,功量为(),外界对系统作功时,功量为()。A、正B、负

36.(2.5分)工质从同一初态出发,分别经历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达到相同的终态,则两过程中()相同。C、热力学能的变化D、焓的变化

我的答案:CD 此题得分:2.5分

37.(2.5分)理想气体的等温热力过程一定也是()热力过程。A、等热力学能B、等焓

判断题(共3道题)

收起

38.(2.5分)闭口系统具有恒定的质量,但具有恒定质量的系统不一定就是闭口系统。正确

39.(2.5分)孤立系统一定是闭口的,反之则不然。正确

40.(2.5分)孤立系统一定是绝热系统,但绝热系统不一定都是孤立的。正确

1.(

2.5分)干饱和蒸汽被定熵压缩,将变为:D、过热蒸汽

2.(2.5分)湿空气的d一定时,温度越高,其吸湿能力:A、越强

3.(2.5分)湿空气压力一定时,其中水蒸气的分压力取决于:A、含湿量

4.(2.5分)再热循环的目的是:D、增加蒸汽干度

5.(2.5分)回热循环的主要目的是:D、提高进入锅炉的给水温度

6.(2.5分)以下哪中传热方式是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A、热传导

7.(2.5分)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哪种状态下的热导率值最大。A、固态

多选题(共2道题)

8.(2.5分)pV=nRT 公式适用于:B、湿空气C、理想气体

9.(2.5分)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有: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

10.(2.5分)未饱和湿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湿蒸汽组成的湿空气。错误

11.(2.5分)饱和水的干度x=0,干饱和蒸汽的干度x=1正确

12.(2.5分)未饱和水的干度x< 0,过热蒸汽的干度x> 1错误

13.(2.5分)湿空气可以看作是理想气体的混合物。正确

14.(2.5分)因为湿空气中含有水蒸气,因此湿空气不能被看作是理想气体错误

15.(2.5分)相对湿度越小,湿空气中水蒸气偏离饱和状态越远,空气越干燥。正确

16.(2.5分)在蒸汽初压和冷凝压力不变的条件下,提高蒸汽初温,可以提高朗肯循环的热效率。正确

17.(2.5分)在蒸汽初压和蒸汽初温不变的条件下,提高冷凝压力,可以提高朗肯循环的热效率。错误

18.(2.5分)在蒸汽初温和冷凝压力不变的条件下,提高蒸汽初压,可以提高朗肯循环的热效率。正确

19.(2.5分)无论固体,液体,还是气体,只要有温度差,它们在接触时就会发生导热现象。正确

20.(2.5分)临界点时,饱和液体的焓等于干饱和蒸汽的焓。正确

21.(2.5分)单纯的导热只能发生在密实的固体中。正确

22.(2.5分)温度梯度是沿着等温面的法线方向,并且指向温度升高的方向。正确

23.(2.5分)针对各向同性介质,傅立叶定律中的负号说明温度梯度的方向和热量传递的方向共线反向。正确

24.(2.5分)热对流只能发生在流体之中,而且必然伴随有微观粒子热运动所产生的导热。正确

25.(2.5分)对流换热是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错误

26.(2.5分)材料的热导率数值大小反映了材料的导热能力,是物体的物性量。正确

27.(2.5分)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大小反映了对流换热的强弱,是物体的物性量。错误

28.(2.5分)所有温度大于0K的实际物体都具有发射热辐射的能力。正确

29.(2.5分)热辐射过程中,不仅有能量的传递,而且还有能量形式的转化。正确

30.(2.5分)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之间可以进行辐射换热,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之间不发生辐射换热。错误

31.(2.5分)某液体的温度为T,若其压力大于T 对应的饱和压力,则该液体一定处于未饱和液体状态。正确

32.(2.5分)热辐射可以不依靠中间介质,在真空中传播。正确

33.(2.5分)对于同一种物质来说,固态的热导率值最大,气体的热导率值最小。正确

34.(2.5分)知道了温度和压力,就可以确定水蒸气的状态。错误

35.(2.5分)水蒸气的定温膨胀过程满足Q=W错误

36.(2.5分)相对湿度为φ=0时,说明空气中完全没有水蒸气。正确

37.(2.5分)相对湿度为φ=1时,说明空气中都是水蒸气。错误

38.(2.5分)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其含湿量越高。错误

39.(2.5分)对未饱和湿空气,露点温度即水蒸气分压力所对应的水的饱和温度。正确

40.(2.5分)饱和湿空气是由干空气和干饱和水蒸气组成的湿空气。正确

孤立系统的热力学状态不能发生变化。错误

2.(2.5分)系统中工质经历一个可逆定温过程,由于没有温度变化,故该系统中工质不能与外界交换热量。错误

3.(2.5分)封闭热力系内发生可逆定容过程时,系统一定不对外作容积变化功。正确

4.(2.5分)封闭热力系中,不作膨胀功的过程一定是定容过程。错误

5.(2.5分)气体膨胀时一定对外作功。错误

6.(2.5分)工质吸热后一定会膨胀。错误

7.(2.5分)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任何循环的净热量等于该循环的净功量。正确

8.(2.5分)热力过程中,工质向外界放热,其温度必然降低。错误

9.(2.5分)工质从同一初态出发,分别经历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达到相同的终态,则两过程中工质与外界交换的热量相同。错误

10.(2.5分)工质所作的膨胀功与技术功,在某种条件下,两者的数值会相等。正确

11.(2.5分)功不是状态参数,热力学能与推动功之和也不是状态参数。错误

12.(2.5分)平衡状态的系统不一定是均匀的,均匀系统则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正确

13.(2.5分)流动功的改变量仅取决于系统进出口状态,而与工质经历的过程无关。正确

14.(2.5分)不可逆性是自发过程的重要特征和属性。正确

15.(2.5分)非自发过程就是不能进行的过程。错误

16.(2.5分)有人说:“自发过程是不可逆过程,非自发过程就是可逆过程”。这种说法对吗?错误

17.(2.5分)热力学第二定律可否表述为“功可以完全变为热,而热不能完全变为功。”错误

18.(2.5分)第二类永动机不仅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也违背了热力学第一定律。错误

19.(2.5分)工质经过一个不可逆循环,不能恢复原状态。错误

20.(2.5分)制冷循环为逆向循环,而热泵循环为正向循环。错误

21.(2.5分)一切可逆热机的热效率都相等。错误

22.(2.5分)任何可逆循环的热效率都不可能大于卡诺循环的热效率。错误

23.(2.5分)摄氏温度的零点相当于热力学温度的273.15K。正确

24.(2.5分)在任何情况下,向气体加热,熵一定增加;气体放热,熵总减少。错误

25.(2.5分)熵增大的过程必为不可逆过程。错误

26.(2.5分)熵减小的过程是不可能实现的。错误

27.(2.5分)只要有不可逆性就会有熵产,故工质完成一个不可逆循环,其熵的变化量必大于0。错误

28.(2.5分)不可逆过程必为熵增过程。错误

29.(2.5分)不可逆绝热过程必为熵增过程。正确

30.(2.5分)不可逆过程不可能为等熵过程。错误

31.(2.5分)封闭热力系统发生放热过程,系统的熵必减少。错误

32.(2.5分)吸热过程必是熵增过程。正确

33.(2.5分)可逆绝热过程是定熵过程,反之,亦然。错误

34.(2.5分)只有绝对压力才能表示工质所处的状态,才是状态参数。正确

35.(2.5分)当m公斤的河水和G公斤的沸水具有相同的热能时,它们的可用能一定相同。错误

36.(2.5分)只有平衡状态,才能在状态参数坐标图上用一个对应点来表示。正确

37.(2.5分)不平衡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正确

38.(2.5分)不可逆过程就是指工质不能恢复原来状态的过程;错误

39.(2.5分)一个可逆过程必须同时也是一个准平衡过程,但准平衡过程不一定是可逆的。正确

40.(2.5分)功可以全部转变为热,但热不能全部转变为功。错误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pdf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 1-1、自重为P=100kN的T字形钢架ABD,置于铅垂面内,载荷如图所示。其中转矩M=,拉力F=400kN,分布力q=20kN/m,长度l=1m。试求固定端A的约束力。 解:取T型刚架为受力对象,画受力图. 1-2 如图所示,飞机机翼上安装一台发动机,作用在机翼OA上的气动力按梯形分布: q=60kN/m,2q=40kN/m,机翼重1p=45kN,发动机重2p=20kN,发动机螺旋桨的反作用力1 偶矩M=。求机翼处于平衡状态时,机翼根部固定端O所受的力。 解:

1-3图示构件由直角弯杆EBD以及直杆AB组成,不计各杆自重,已知q=10kN/m,F=50kN,M=,各尺寸如图。求固定端A处及支座C的约束力。

1-4 已知:如图所示结构,a, M=Fa, F F F, 求:A,D处约束力. 12 解: 1-5、平面桁架受力如图所示。ABC为等边三角形,且AD=DB。求杆CD的内力。

1-6、如图所示的平面桁架,A端采用铰链约束,B端采用滚动支座约束,各杆件长度为1m。在节点E和G上分别作用载荷 F=10kN,G F=7 kN。试计算杆1、2和3的内力。 E 解:

2-1 图示空间力系由6根桁架构成。在节点A上作用力F,此力在矩形ABDC平面内,且与铅直线成45o角。ΔEAK=ΔFBM。等腰三角形EAK,FBM和NDB在顶点A,B和D处均为直角,。若F=10kN,求各杆的内力。 又EC=CK=FD=DM

2-2 杆系由铰链连接,位于正方形的边和对角线上,如图所示。在节点D沿对角线LD方向作用力D F。在节点C沿CH边铅直向下作用力F。如铰链B,L和H是固定的,杆重不计,求各杆的内力。

审计学原理简答题总结及考试题附答案

1. 简述审计准则的涵义和作用。 审计准则又称审计标准,是专业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工作时,必须恪守的最高行为准则,它是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判断标准。 作用: 1.实施审计准则可以赢得社会公众的信任 2.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3.可以维护审计 组织和人员的合法权益 4.可以促进国际审计经验的交流。 2. 简述注会审计的特征。 (1.)受托有偿审计( 2.)审计容依审计业务约定书而定(3).审计结果为审计报告 3. 简述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及其表现。ppt158 、80 会计责任:被审计单位对进行会计核算,编制会计报表所应负的责任。表现:错误、舞弊、经营失败。 审计责任: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所应负的责任,包括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法律责任和审计职业责任。表现:违约、过失、欺诈。 4. 请比较顺查法和逆查法。顺查法是按照会计核算的处理顺序,依次对证、账、表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核对的一种方法。优点:系统,全面,可以避免遗漏缺点:面面俱到,不能突出重点,工作量太大,耗费人力,时间太多适用于:业务十分简单,或一些已经发现有严重问题的单位或单位中某些部门进行审计时,才能使用这种方法,以便查清全部问题。 逆查法:是按照会计核算相反的处理顺序,依次对表、账、证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核对的一种方法。 优点:便于抓住问题的实质,又可以节省人力和时间。缺点:不能全面审查问题,易有遗漏适用于:规模较大,业务较多的大中型企业单位和凭证较多的单位 5. 简述认定的含义及会计报告表涉及的主要认定。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主要认定:1)交易和事项2)账户余额 3 )列报 6. 简述注会审计发展的几个阶段。 英国式审计(详细审计)、美国式审计(资产负债表审计)、会计报表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 7. 简述政府审计的特征。 1)强制性原则2 )审计机构设置的系统性3)审计工作的独立性4)审计围的广泛性 8. 为确保审计质量,会计师事务所应如何对业务执行进行适当的监督?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以合理保证能够获知违反独立性要求的情况,并采取适当行动予以解决。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每年至少一次向所有受独立性要求约束的人员获取其遵守独立性政策和程序的书面确认函。 9. 简述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一般原则。诚信,独立性,客观和公正,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关注,保密,良好职业行为。 10. 简述CPA 避免法律诉讼的主要措施。 (1)明确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2)严格遵循职业道德和专业标准的要求。(3)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4)与委托人签订业务约定书(5)审慎选择客户(6)深入了解被审单位的业务和经营 11. 简述部审计的特征。 1)服务上的向性。2)审查业务的多样性。3)审计效果的显著性。 12. 简述审计按审计技术模式分类。 1)账项基础审计2)制度基础审计3)风险基础审计(风险导向性审计) 13. 简述审计的基本目标和最终目标。基本目标:1.真实性、公允性;2.合法性和合规性;3.合理

保险基础知识测试答案及解析1

保险基础知识测试答案及解析(一) 选择题(2分/题,50题,100分) 1、王某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一份,保险期限为2003年1月1日至2004年1月1日,且合同规定的责任期限为180天。假如王某于2003年2月3日遭受意外伤害事故,并于2003年5月17日被鉴定为中度伤残。则保险人对此事故的正确处理意见是( A )。P175 A、承担保险责任 B、不承担保险责任 C、部分承担保险责任 D、有条件承担保险责任 【知识点】P.175 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险期限 【解析】解题思路: 1、首先判定题干中事故发生的时间是否发生在保险期限内; 2、再判断事故发生后到鉴定结果出来,这段时间有没有超过责任期限,根据题目所提供内容,王某事故发生的时间在2月3日,属于保险期限内,鉴定结果又在5月17日,与2月3日间隔时间在责任期限180天内,因此保险公司需要承担保险责任,正确答案【A】。 2、当保险合同条款约定内容有遗漏或不完整时,对保险合同条款采取的解释原则是( C )P56 A、有利于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原则 B、意图解释原则 C、补充解释原则 D、文义解释原则 【知识点】P.56 保险合同条款 【解析】根据保险合同条款规定,当合同条款中有遗漏或不完整时,需要按照补充解释原则解释,答案B是根据真实的意图,错误;答案D是根据文字含义或者专门术语,错误,正确答案是【C】。 3、王某投保某终身寿险,交费期限为二十年,保险合同于2009年5月21日生效,此后保险合同因王某没有交纳保费而效力中止。2011年3月22日起王某向保险公司提出复效申请。这时王某必须要做的是( C )P163 A、提供投保申请 B、提供个人财务报告 C、补交合同效力停止期间的保险费及利息 D、补交合同效力停止期间的保险费及罚金 【知识点】P.163 复效条款 【解析】此题涉及两个知识点,第一:此后王某没有交纳保费而效力中止,是指2010年5月21日没有交保费,并且在宽限期60天内没有交纳,因此在2010年7月20日开始进入中止期;第二:根据合同的性质规定,中止期两年合同可以复效,但是需要补交保费和利息,因此正确答案是【C】。 4、在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中由于受各种市场供求关系、经济贸易条件等因素变化的影响或经营者决策失误,对前景预期出现偏差等导致经营失败的风险被称为( C )P3 A、社会风险 B、责任风险 C、经济风险 D、政治风险 【知识点】P.3 风险种类 【解析】通读题干后,我们可以找到关键词是【经济贸易】,答案选【C】。 5、保险行业自律组织制定的规范从业人员行为的规则对保险销售从业人员的行为所起的作用是( B)P198 A、间接约束作用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题(A)

A 卷 第 1页 蚌埠学院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理论力学Ⅱ》期末考试试题(A ) 注意事项:1、适用班级:2012级土木工程班、2012级水利水电班、2012级车辆工 程班 2、本试卷共2页。满分100分。 3、考试时间120分钟。 4、考试方式:“闭卷”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作用在一个刚体上的任意两个力成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两个力的作用线 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2.已知质点的质量和作用于质点的力,质点的运动规律就完全确定。 ( )3.质点系中各质点都处于静止时,质点系的动量为零。于是可知如果质点系的动 量为零,则质点系中各质点必都静止。 ( )4.刚体在3个力的作用下平衡,这3个力不一定在同一个平面内。 ( )5.用解析法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时,所建立的坐标系x ,y 轴一定要相互 垂直。 ( )6.一空间任意力系,若各力的作用线均平行于某一固定平面,则其独立的平衡方 程最多只有3个。 ( )7.刚体的平移运动一定不是刚体的平面运动。 ( )8.说到角速度,角加速度,可以对点而言。 ( )9.两自由运动质点,其微分方程完全相同,但其运动规律不一定相同。 ( )10.质点系总动量的方向就是质点系所受外力主矢的方向。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若平面力系对一点A 的主矩等于零,则此力系 。 A.不可能合成为一个力 B.不可能合成为一个力偶 C.一定平衡 D.可能合成为一个力偶,也可能平衡 2.刚体在四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若其中三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第四个力的作用线 。 A.一定通过汇交点 B.不一定通过汇交点 C.一定不通过汇交点 D.可能通过汇交点,也可能不通过汇交点 3.加减平衡力系公理适用于 。 A.变形体 B.刚体 C.刚体系统 D.任何物体或物体系统 4.在点的复合运动中,牵连速度是指 。 A.动系原点的速度 B.动系上观察者的速度 C.动系上与动点瞬时相重合的那一点的速度 D.动系质心的速度 5.设有质量相等的两物体A 和B ,在同一段时间内,A 作水平移动,B 作铅直移动,则 两物体的重力在这段时间里的冲量 。 A.不同 B.相同 C.A 物体重力的冲量大 D.B 物体重力的冲量大 三、计算题(每小题14分,共70分) 1.质量为 100kg 的球,用绳悬挂在墙壁上如图所示。平衡时绳与墙壁间夹角为 30°,求墙壁反力和绳的张力 2.某三角拱,左右两个半拱在C 由铰链连接,约束和载荷如图所示,如果忽略拱的重量,求支座A 和B 的约束反力。 装 订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材料力学性能》教学大纲

《材料力学性能》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材料力学性能(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课程编号:012009 总学时数:48学时(其中含实验 8 学时) 学分:3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方向指定必修课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工程化学、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 教材:《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机械工业出版社、束德林主编,2005年)参考书目:[1] 王从曾编著,《材料性能学》,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Thomas H.Courtney(美)著,材料力学行为(英文版),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4年 《课程内容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测试方法,主要内容有金属在静载荷(单向拉伸、压缩、扭转、弯曲)和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金属的断裂韧度、金属的疲劳、金属的应力腐蚀和氢脆断裂、金属的磨损和接触疲劳、金属的高温力学性能。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本科生金属材料工程方向指定必修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工程材料的静载力学性能、冲击韧性及低温脆性、断裂韧性、疲劳性能、磨损性能以及高温力学性能的基本理论与性能测试方法,使学生掌握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测试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方法,探讨改善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途径,提高分析材料力学性能的思维能力与测试材料力学性能的能力,为研究开发和应用工程材料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材料力学性能》授课课时分配表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八章。 第一章:金属在单项静拉伸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6学时 主要内容:载荷—伸长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塑性变形及性能指标;断裂 重点、难点:塑性变形机理,应变硬化机理,裂纹形核的位错模型,断裂强度的裂纹理论,断口形貌。 第二章:金属在其它静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6学时 主要内容是:缺口试样的静拉伸及静弯曲性能;材料缺口敏感度及其影响因素;扭转、弯曲与压缩的力学性能;硬度试验方法。 重点、难点:缺口处的应力分布特点及缺口效应 第三章:金属在冲击载荷下的力学性能 4学时 主要内容:冲击弯曲试验与冲击韧性;低温脆性;韧脆转化温度及其评价方法;影响材料低温脆性的因素。 重点、难点:韧脆转化 第四章:金属的断裂韧度 7学时 主要内容:裂纹扩展的基本方式;应力场强度因子;断裂韧性和断裂k判据;断裂韧度在工程上的应用;J积分的概念;影响材料断裂韧度的因素。 重点、难点:断裂韧性。 第五章:金属的疲劳 5学时 主要内容:疲劳破坏的一般规律;疲劳破坏的机理;疲劳抗力指标;影响材料及机件疲劳强度的因素。 重点、难点:疲劳破坏的机理。 第六章:金属的应力腐蚀和氢脆断裂 5学时 主要内容:应力腐蚀;氢脆 重点、难点:应力腐蚀和氢脆的机理 第七章:金属磨损和接触疲劳 6学时 主要内容:粘着磨损;磨粒磨损;接触疲劳;材料的耐磨性;减轻粘者磨损的主要措施;减轻磨粒磨损的主要措施;提高接触疲劳的措施。 重点、难点:磨损机理 第八章:金属高温力学性能 5学时

审计学原理期末考试题1 )

审计学原理期末考试题1 专业:会计学(专)/ 审计学原理人气指数:666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审计学原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会计报表审计的判断标准是( )。 A. 审计准则 B. 会计准则 C.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D. 执业规范指南 2.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是( )。 A.受托审计B.有偿审计C.强制审计D.预告审计 3.我国的国家审计机关设立在( )。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 C. 财政部D.司法部 4.强制审计一般用在( )所进行的审计。 A. 国家审计机关B.上级主管部门C. 民间审计组织D.内部审计机构 5.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只有加入( )才能承办业务。 A.会计师事务所B.审计局C.审计署D.律师事务所 6.审计准则是为增强( )的可信性而产生的。 A. 会计账簿B.会计报表 C. 审计报告D.审计工作底稿 7.审计人员获取的下列证据中( )的证明力最弱。 A.应收账款函证回函B.银行对账单C.销货发票D.材料出库单 8.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是在审计的( )进行。 A.复审阶段B.终结阶段C.实施阶段D.准备阶段 9.( )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未能发现或防止重大差错的风险。 A.固有风险B.控制风险 C. 检查风险D.经营风险 10.( )是内部控制的描述方法。 A.核对法B.调查表法C.顺查法D.抽查法 11.符合性测试的目的是获取对准备予以信赖的( )是否有效执行的证据,从而确定会计报表审计的范围和程序。 A. 会计制度 B. 管理制度 C. 核算制度D.内部控制 12.固定资产总分类账与固定资产卡片账的记录( )分工。A. 必须 B. 无须C. 可酌情 D. 无须认真13.我国《注册会计师法》规定,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不包括( )。 A. 独资公司 B. 合伙公司C.有限责任公司 14.变量抽样用于( )的实质性测试。 A.本期发生额B.科目余额 C. 账户余额D.存货盘点数额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纯风险:是指一种只有损失机会而无获利机会的不确定性状态。一旦发生,后果只有两种,一是损失,二是无损失,不获利。(意外事故,自然灾害,可保) 2.保险:是一种以合同为依据建立起来的补偿损失的经济制度。被保险人根据合同以交保险费的方式将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保险人根据合同收取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履行合同规定的损失补偿或付给保险金的责任。 3.出口信用保险:以出口贸易中国外买方按期支付贷款的信用作为保险标的,或者以海外投资中借款人按期还贷的信用作为保险标的的保险,由债权人(出口商或贷款银行)为了保障自己的债券利益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债权人)因国外买方或借款人到期不能履行偿还债务的义务而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赔偿。 4.可保利益:可以保险的利益,也是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合法的经济利益。是判定保险合同是否有效的基础。 5.近因:造成损失的最主要、最有效、最有影响的原因。 6.近因原则:按照各国保险法及保险合同的规定保险人只承担以保单承保的风险为近因造成的保险标的的损失。 7.代位追偿:当保险标的发生了保险责任范围内的第三者责任方造成的损失时,在向被保险人履行了损失赔偿责任后保险人有权获得被保险人在该项损失中,依法享有的向第三者责任方要求索赔的权利,取得该项权利后,能够以被保险人的名义,向责任方进行追偿。 8.推定全损(商业全损):指被保险货物在运输途中遭受承包风险之后,虽未达到完全灭失的状态但可以预见它的全损将不可避免,或者为了避免全损而需要支付的抢救、修理费加运费之和超过货物的保险价值或超过货物达到目的地时的价值,此时保险人推定货物发生了全部损失。 9.委付:被保险人在保险货物遭受到严重损失,处于推定全损状态时,向保险人声明愿意将保险货物的一切权力(包括财产权及一切由此产生的权利与义务)转让给保险人而要求保险人按货物全损给予赔偿的一种特殊的索赔方式。 二、简答

理论力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B

工程力学(Ⅱ)期终考试卷(A ) 专业 姓名 学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题分 25 15 15 20 10 15 100 得分 一、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1. 杆AB 绕A 轴以=5t ( 以rad 计,t 以s 计) 的规律转动,其上一小环M 将杆AB 和半径为 R (以m 计)的固定大圆环连在一起,若以O 1 为原点,逆时针为正向,则用自然法 表示的点M 的运动方程为_Rt R s 102 π+= 。 2. 平面机构如图所示。已知AB //O 1O 2,且 AB =O 1O 2=L ,AO 1=BO 2=r ,ABCD 是矩形板, AD =BC =b ,AO 1杆以匀角速度绕O 1轴转动, 则矩形板重心C '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分别 为v =_ r _,a =_ r 。 并在图上标出它们的方向。

3. 两全同的三棱柱,倾角为,静止地置于 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将质量相等的圆盘与滑块分 别置于两三棱柱斜面上的A 处,皆从静止释放, 且圆盘为纯滚动,都由三棱柱的A 处运动到B 处, 则此两种情况下两个三棱柱的水平位移 ___相等;_____(填写相等或不相等), 因为_两个系统在水平方向质心位置守恒 。 4. 已知偏心轮为均质圆盘,质心在C 点,质量 为m ,半径为R ,偏心距2 R OC =。转动的角速度为, 角加速度为 ,若将惯性力系向O 点简化,则惯性 力系的主矢为_____ me ,me 2 ;____; 惯性力系的主矩为__2 )2(22α e R m +__。各矢量应在图中标出。 5.质量为m 的物块,用二根刚性系数分别为k 1和k 2 的弹簧连接,不计阻尼,则系统的固有频率 为_______________,若物体受到干扰力F =H sin (ωt ) 的作用,则系统受迫振动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_ 在____________条件下,系统将发生共振。 二、计算题(本题15分)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材料性能学(山东联盟)》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绪论单元测试 1 【单选题】(10分) 钢丝在室温下反复弯折,会越弯越硬,直到断裂,而铅丝在室温下反复弯折,则始终处于软态,其原因是() A. Fe发生加工硬化,发生再结晶,Pb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 B. Pb发生加工硬化,发生再结晶,Fe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 C. Fe不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Pb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 D. Pb不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Fe发生加工硬化,不发生再结晶 2 【单选题】(10分) 冷变形的金属,随着变形量的增加() A. 强度降低,塑性降低 B. 强度增加,韧性降低 C. 强度增加,塑性增加 D. 强度降低,塑性增加

3 【单选题】(10分) 金属的塑性变形主要是通过下列哪种方式进行的() A. 位错类型的改变 B. 晶粒的相对滑动 C. 位错的滑移 D. 晶格的扭折 4 【单选题】(10分) 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影响下,面心立方晶体的滑移系个数为() A. 12 B. 8 C.

6 D. 16 5 【单选题】(10分) 下列对再结晶的描述的是() A. 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主要决定于变形程度 B. 原始晶粒越细,再结晶温度越高 C. 发生再结晶需要一个最小变形量,称为临界变形度。低于此变形度,不能再结晶 D. 变形度越小,开始再结晶的温度就越高 6 【单选题】(10分) 冷加工金属经再结晶退火后,下列说法的是() A. 其机械性能会发生改变

B. 其晶粒大小会发生改变 C. 其晶粒形状会改变 D. 其晶格类型会发生改变 7 【单选题】(10分) 加工硬化使金属的() A. 强度减小、塑性增大 B. 强度增大、塑性增大 C. 强度减小、塑性降低 D. 强度增大、塑性降低 8

《审计学》期末考试题库分析

1案例1 爱乐者协会每周一至五晚上在文化宫举办音乐会。音乐会开始前,协会的一名员工在入场处把门。协会的会员,出示会员卡后可以免费入场,非会员观众,只有当场支付30元,换取到一张式样统一的入场券后,才能入场。 每晚演出结束,这位把门的员工将收到的现金,交给协会的出纳。纳当面清点,将现金存放入保险柜。每周六上午,出纳和把门的员工一起将保险柜中存放的所有现金,送存银行,收到银行出具的存款证明,作为每周登记账目的依据。 爱乐者协会的管理层认识到门票收入的内部控制需要改进,聘请您帮助出谋划策。 要求:指出门票收入现有内部控制中存在的弱点,针对每项弱点,各提供一项改进建议。参考答案: 1.无法确定购票入场的非会员观众人数。2.无法确定把门的员工在收钱的同时,有没有出票。3.无法确定把门的员工是否将当晚的门票收入全部交给出纳。4.无法确定出纳在周六送存银行前不动用存放在保险箱的票款。5.将银行提供的存款证明作为每周登记账目的依据,缺乏核对手段。1.门票应当连续编号,并按照售票顺序依次出票。2.增加另外一名员工,专门负责收票(撕下票根)3.演出结束后,把门员填写收入报告单一式两份,收票员工将之与自已收到的门票数核对相符后签字,把门员工将门票款和其中地份收入报告单交给协会的会计人员。4.出纳被要求在演出结束的第二天上午就将票款送存银行。5.在票根,收入报告单以及银行的存款证明三者核对无误后,据此登记账目。 2.案例2 独城公司是一家从事食品批发、兼营食品零售的商业企业,上年出现了如下错误和舞弊行为: (1)货物发出后,为向顾客收款而开具的销售发票的销售价格不对,因为在进行计算机输入时,输人了错误的销售价格。 (2)有一笔购货发生了重复付款。在第一次付款3周后,独城公司收到供货商发货单的复印件,因而又付了一次款。 (3)仓库的员工将部分牛肉带回家。收到购入的牛肉后,仓库的员工将一小部分牛肉放入自己的手提袋,其余部分则放人公司的冷冻冰柜。然后,按照总共收到的数量而不是人库的实际数量填写人库单,送交财会部。 (4)在对零售商店的存货进行盘点时,某些柜组将一些商品的数量误记在另一些商品的名下,在盘点数量时也出现了错误。 (5)12月31日,公司有一批牛肉已经装车,但尚未发运,存货盘点时将它纳人了盘点范围。但是,发货单是12月31日填制的,因此,这批存货对应的销售也在上年确认了。 要求: (1)对每一个错误和舞弊行为,指出缺乏的一种或多种内部控制类型。 (2)对每一个错误和舞弊行为,指出没有达到的交易的相关审计目标。 (3)对每一个错误和舞弊行为,指出能克服它的一个控制措施。 解答: (1)缺乏独立稽核;影响的审计目标是“交易按正确的金额反映(计价)”;克服的控制措施如由两个人独立地对同一批商品进行盘点 (2)缺乏凭证与记录控制(第一次付款没有登记在相应的会计帐户中,没有在已经付过款的购货凭证上作记号),经济业务没有经过适当授权(付款应该取得有关负责人的批准,而有关负责人在批准是否付款时将审核发货单)。没有达到的审计目标是“记录的交易按正确的金额反映(计价)”克服的控制措施如及时登记会计帐户,付款时在购货凭证上作标记,

理论力学 期末考试试题 A卷

理论力学 期末考试试题 A 卷 1-1、自重为P=100kN 的T 字形钢架ABD,置于铅垂面内,载荷如图所示。其中转矩M=20kN.m ,拉力F=400kN,分布力q=20kN/m,长度l=1m 。试求固定端A 的约束力。 解:取T 型刚架为受力对象,画受力图. 1-2 如图所示,飞机机翼上安装一台发动机,作用在机翼OA 上的气动力按梯形分布: 1q =60kN/m ,2q =40kN/m ,机翼重1p =45kN ,发动机重2p =20kN ,发动机螺旋桨的反作 用力偶矩M=18kN.m 。求机翼处于平衡状态时,机翼根部固定端O 所受的力。 解:

1-3图示构件由直角弯杆EBD以及直杆AB组成,不计各杆自重,已知q=10kN/m,F=50kN,M=6kN.m,各尺寸如图。求固定端A处及支座C的约束力。

1-4 已知:如图所示结构,a, M=Fa, 12F F F ==, 求:A ,D 处约束力. 解: 1-5、平面桁架受力如图所示。ABC 为等边三角形,且AD=DB 。求杆CD 的内力。

1-6、如图所示的平面桁架,A 端采用铰链约束,B 端采用滚动支座约束,各杆件长度为1m 。在节点E 和G 上分别作用载荷E F =10kN ,G F =7 kN 。试计算杆1、2和3的内力。 解:

2-1 图示空间力系由6根桁架构成。在节点A上作用力F,此力在矩形ABDC平面内,且与铅直线成45o角。ΔEAK=ΔFBM。等腰三角形EAK,FBM和NDB在顶点A,B和D处均为直角,又EC=CK=FD=DM。若F=10kN,求各杆的内力。

西工大——材料性能学期末考试总结

材料性能学 第一章材料单向静拉伸的力学性能 一、名词解释。 1.工程应力:载荷除以试件的原始截面积即得工程应力σ,σ=F/A0。 2.工程应变:伸长量除以原始标距长度即得工程应变ε,ε=Δl/l0。 3.弹性模数: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 4.比弹性模数(比模数、比刚度):指材料的弹性模数与其单位体积质量的比值。(一般适用于航空业) 5.比例极限σp:保证材料的弹性变形按正比关系变化的最大应力,即在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开始偏离直线时的应力值。 6.弹性极限σe:弹性变形过渡到弹-塑性变形(屈服变形)时的应力。 7.规定非比例伸长应力σp:即试验时非比例伸长达到原始标距长度(L0)规定的百分比时的应力。 8.弹性比功(弹性比能或应变比能) a e: 弹性变形过程中吸收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材料弹性变形达到弹性极限时单位体积吸收的弹性变形功来表示。 9.滞弹性:是指材料在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的延长而产生的附加弹性应变的性能。 10.粘弹性: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弹性和粘性两种变形机理同时存在的力学行为。 11.伪弹性:是指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当应力达到一定水平后,金属或合金将产生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伴随应力诱发相变产生大幅的弹性变形的现象。 12.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1-4%),然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13.内耗:弹性滞后使加载时材料吸收的弹性变形能大于卸载时所释放的弹性变形能,即部分能量被材料吸收。(弹性滞后环的面积) 14.滑移:金属材料在切应力作用下,正应力在某面上的切应力达到临界切应力产生的塑变,即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进行的切变。 15.孪生:晶体受切应力作用后,沿一定的晶面(孪生面)和晶向(孪生方向)在一个区域内连续性的顺序切变,使晶体仿佛产生扭折现象。 16.塑性:是指材料断裂前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17.超塑性:在一定条件下,呈现非常大的伸长率(约1000%),而不发生缩颈和断裂的现象。 18.韧性断裂:材料断裂前及断裂过程中产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的断裂过程。 19.脆性断裂:材料断裂前基本上不产生明显的宏观塑性变形,没有明显预兆,往往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快速断裂过程。 20.剪切断裂:材料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沿滑移面滑移分离而造成的断裂。 21.解理断裂:在正应力的作用下,由于原子间结合键的破坏引起的沿特定晶面发生的脆性穿晶断裂。 22.韧性:是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23.银纹:聚合物材料在张应力作用下表面或内部出现的垂直于应力方向的裂隙。当光线照射到裂隙面的入射角超过临界角时,裂隙因全反射而呈银色。 24.河流花样:在电子显微镜中解理台阶呈现出形似地球上的河流状形貌,故名河流状花样。 25.解理台阶:解理断裂断口形貌中不同高度的解理面之间存在台阶称为解理台阶。 26.韧窝:微孔聚集形断裂后的微观断口。 27.理论断裂强度:在外加正应力作用下,将晶体中的两个原子面沿着垂直于外力方向拉断所需的应力称为理论断裂强度。 28.真实断裂强度:用单向静拉伸时的实际断裂拉伸力Fk除以试样最终断裂截面积Ak所得应力值。 29.静力韧度:通常将静拉伸的σ——ε曲线下所包围的面积减去试样断裂前吸收的弹性能。 二、填空题。 1. 整个拉伸过程的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屈服变形,均匀塑性变形,不均匀集中塑性变形四个阶段。 2. 材料产生弹性变形的本质是由于构成材料原子(离子)或分子自平衡位置产生可逆位移的反应。 3. 在工程中弹性模数是表征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即材料的刚度,其值越大,则在相同应力下产生的弹性变形就越小。

《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题.docx

《审计学原理》2008——2009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题一、填空题 1、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维护国家财经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是审计的基本任务. 2、在西方民间审计发展的第二阶段,,审计对象由会计帐目扩大到______________,审计方法从_____________初步转向_____________,审计报告的使用人除企业股东外,还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 3、内部控制要素中的风险评估是企业对________________的相应风险的________________,是形成如何___________的基础. 4、《一般公认审计准则》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实施的________________。 5、我国注册会计师可以办理的业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管理建议书的收件人是___________. 7、功能测试的目的是证实_______________的有效性. 8、___________的分析与控制工作贯穿于审计过程的始终,同时也贯穿于审计计划的始终. 9、审计业务约定书一般由______________起草、签署,由_______________确认。 10、可容忍误差越小,选取的样本量就应__________. 11、内部控制的初评在一般情况下只能是对____________在形式上_____________所做出的评价. 12、监盘后的存货属于____________证据. 13、审计人员在进行符合性测试之前,应根据对内部控制调查的结果进行_________。 14、在进行审计行政复审时,主要对________________复查。 15、________年_______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正式成立. 16、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由于审计范围受到委托人\被审计单位或_______________的严重影响,不能取得证据,以致无法对会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时,应当出具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审计学》试题及答案

. 《审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A、权威性 B、独立性 C、合法性 D、合理性 2、宋代审计司(院)的建立,是我国“审计”的正式命名,从此,“审计”一词便成为( )的专用名词。 A、财会审核 B、经济监督 C、经济执法 D、财政监督 3、函询法是通过向有关单位发函了解情况取得证据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于( )的查证。 A、无形资产 B、固定资产 C、往来款项 D、流动资产 4、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把审阅法与( )结合运用。 A.调节法 B.函证法 C.比较法 D.核对法 5、国家出台审计准则的主要原因是增强的( )的可信性。 A、会计档案 B、会计报表 C、会计账簿 D、会计凭证 6、收集审计证据的阶段是( ) A.准备阶段 B.实施阶段 C.终结阶段 D.后续审计阶段 7、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本身发生重大差错的风险是( )。 A.固有风险 B.控制风险 C.抽查风险 D.经营风险 8、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依据是( )。 A、《审计法》 B、《会计法》 C、《注册会计师法》 D、《企业会计准则》 9、()业务属于不相容职务。 A.经理和董事长 B.采购员和购销科长 C.保管员和车间主任 D.记录日记账和记录总账 10.样本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A.审计目的 B.审计报告 C.审计意见 D.审计证据

. 11.()用于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 A.审计抽样 B.属性抽样 C.变量抽样 D.统计抽样 12、从预计总体误差率为零开始;边抽样边评价来完成抽样工作的方法是( ) A.停-走抽样 B.发现抽样 C.属性抽样 D.变量抽样 13、当注册会计师表示( )意见时,审计报告的说明段可以省略。 A.无保留意见 B.保留意见 C.否定意见 D.拒绝表示意见 14、被审单位个别会计处理方法的选用不符合一贯性原则,注册会计师应出具( )审计报告。 A.保留意见 B.无保留意见 C.否定意见 D.拒绝表示意见 15、在复审期间,原审计结论和决定( )。 A.拒绝执行 B.照常执行 C.暂缓执行 D.禁止执行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审计与会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A、产生基础不同 B、方法不同 C、工作程序不同 D、职能不同 2、审计的基本职能有( ). A、经济核算 B、经济监督 C、经济管理 D、经济评价 E、经济鉴证 3、按审计范围分类,可以分为(). A.全部审计 B.局部审计 C.送达审计 D.强制审计 E.专项审计 4、审计风险=( )×()×( )。 A、经营风险 B、固有风险 C、控制风险 D、检查风险 5、不相容职务分工的主要内容包括() A.经济业务处理过程的分工 B.财务记录与保管的分工 C.责权利的分工 D.党政的分工 E.工作职责的分工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盘存法适用于对被审计单位的存货进行审查。 ( )

保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保险学》期末考试 结合案例,说明保险利益原则在人身和财产保险的运用差别,字数在1000字左右。 保险利益原则的基本内涵是指在签订保险合同时要求投保人必须对投保的标的具有保险利益,否则,保险合同无效;保险标的发生保险责任事故,被保险人不得因投保而获得不属于保险利益限度内的额外利益。 保险利益原则在财产保险合同和人身保险合同中有着不同的实用性,具体表现在: (一)保险利益的来源不同。 财产保险中的保险利益来源于投保人对保险标的所拥有的各种权利。包括:财产所有权;财产经营权、使用权;财产承运权、保管权;财产抵押权、留置权。一游客到北京旅游,在游览了故宫博物院后,出于爱护国家财产的动机,自愿交付保险费为故宫投保。分析:游客对故宫博物院没有保险利益。因为保险利益是投保方对保险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经济利益,当保险标的安全存在时投保方可以由此而获得经济利益。若保险标的受损,则会蒙受经济损失。外地游客来上海旅游,在游览完东方明珠电视塔后,出于爱护国家财产的动机,自愿交付保险费为电视塔投保,问保险公司是否予以承保? 而人身保险的保险利益来源于投保人与被保险人之间所具有的各种利害关系。包括:自我人身关系;亲属关系;雇佣关系;债权债务关系。案例:小张(男)和小王(女)大学时就是一对恋人,毕业后虽然在不同城市工作,但仍不改初衷,鸿雁传情。小王生日快到了,约好到小张那里相聚。小张想给她个惊喜,就悄悄买了份保单,准备生日那天送给小王。谁知在小王赶往小张所在城市的路上,遭遇车祸身亡。小张悲痛之余想起了手里的保单,不料保险公司核查后却拒绝支付保险金。这是为什么呢?保险四原则中第二个原则就是:保险利益原则。简单地说,就是您不能给与您“毫不相干”的财产或者他人买保险。“毫不相干”在这里当然不是说丝毫没有关系,而是说没有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关系。这里的保险利益要满足三个条件:首先,保险利益必须是合法的利益,为法律认可,受法律保护;其次,保险利益必须是客观存在的、确定的利益,不能是预期的利益;第三,保险利益必须是经济利益,这种利益可以用货币来计量。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投保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保险利益原则要求保险人或投保人对投保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 王某陪其姐到医院检查身体,得知其姐已怀孕。王某感到非常高兴,于是想自己花钱为其姐购买一份“母婴安康保险”以示庆祝。保险公司不予承保。保险法明确规定必须要有保险利益。只有父母、子女、配偶才可以。兄弟姐妹是不可以的。(二)对保险利益的时效要求不同。 财产保险不仅要求投保人在投保时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而且要求保险利益在保险有效期内始终存在,特别是在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但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比较特殊,投保人在投保时可以不具有保险利益,但当保险事故发生时必须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A购买了一份房屋保险,一年以后,他将这所房屋的所有权转让给了另外一个人,这时如果A投保人的保单仍在有效期内,他也不可能从被保险人那里获得赔偿,因为此时A投保人已不对房屋具有保险利益。 某车辆的车主甲在投保机动车辆保险后,将该车出售给乙,如果没有办理批单转让批改手续,则发生保险事故时,因合同无效保险人不能履行赔付责任。因为保险事故发生时,被保险人已不存在保险利益。 而人身保险则着重强调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对被保险人必须具有保险利益,保险合同生效后,就不再追究投保人对被保险人的保险利益问题。如:已解散企业的职工可持有企业为其办理的保险单向保险人索赔;同理,离异后的夫妻也不因可保利益的不存在而丧失索赔权。某投保人为其雇员投保人身保险,即使在保险期内该雇员离开这家公司,保险合同依

材料性能学重点(完整版)

第一章 1、 力—伸长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真应力—真应变曲线 在整个拉伸过程中的变形可分为弹性变形、屈服变形、均匀塑性变形及不均匀集中塑性变形4个阶段 将力—伸长曲线的纵,横坐标分别用拉伸试样的标距处的原始截面积Ao 和原始标距长度Lo 相除,则得到与力—伸长曲线形状相似的应力(σ=F/Ao )—应变(ε=ΔL/Lo )曲线 比例极限σp , 弹性极限σe , 屈服点σs , 抗拉强度σb 如果以瞬时截面积A 除其相应的拉伸力F ,则可得到瞬时的真应力S (S =F/A)。同样,当拉伸力F 有一增量dF 时,试样瞬时长度L 的基础上变为L +dL ,于是应变的微分增量应是de =dL / L ,则试棒自L 0伸长至L 后,总的应变量为: 式中的e 为真应变。于是,工程应变和真应变之间的关系为 2、 弹性模数 在应力应变关系的意义上,当应变为一个单位时,弹性模数在数值上等于弹性应力,即弹性模数是产生100%弹性变形所需的应力。在工程中弹性模数是表征材料对弹性变形的抗力,即材料的刚度,其值越大,则在相同应力下产生的弹性变形就越小。 比弹性模数是指材料的弹性模数与其单位体积质量(密度)的比值,也称为比模数或比刚度 3、 影响弹性模数的因素①键合方式和原子结构(不大)②晶体结构(较大)③ 化学成分 (间隙大于固溶)④微观组织(不大)⑤温度(很大)⑥加载条件和负荷持续时间(不大) 4、 比例极限和弹性极限 比例极限σp 是保证材料的弹性变形按正比关系变化的最大应力,即在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上开始偏离直线时的应力值。 弹性极限σe 试样加载后再卸载,以不出现残留的永久变形为标准,材料能够完全弹性恢复的最高应力值 5、 弹性比功又称为弹性比能或应变比能,用a e 表示,是材料在弹性变形过程中吸收变形功 的能力。一般可用材料弹性变形达到弹性极限时单位体积吸收的弹性变形功表示。 6、 根据材料在弹性变形过程中应力和应变的响应特点,弹性可以分为理想弹性(完全弹 性)和非理想弹性(弹性不完整性)两类。 对于理想弹性材料,在外载荷作用下,应力和应变服从虎克定律σ=M ε,并同时满足3个条件,即:应变对于应力的响应是线性的;应力和应变同相位;应变是应力的单值函数。 材料的非理想弹性行为大致可以分为滞弹性、粘弹性、伪弹性及包申格效应等类型。 00ln 0L L L dL de e L e L ===??)1ln(ln 0ε+==L L e

2020年审计学原理期末复习题

1 {财务管理内部审计}审计 学原理期末温习题 17、按审计的实施时间划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注册会计师审计起源于() A.意大利合伙企业制度 B.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 C.美国合伙企业制度 D.日本股份制企业制度 2.审计活动涉及所有者、管理者和审计者,形成三方关系人,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起决定作用的是() A.所有者、审计者 B.审计者、所有者 C.管理者、审计者 D.审计者、管理者 3、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成果和资金使用效果等进行的审计称为() A 财政财务审计 B 经济效益审计 C 财经法纪审计 D 经济责任审计 4、预计总体误差为零开始,边抽样边审查评价来完成抽样审计工作的方法称为() A 停走抽样 B 发现抽样 C 变量抽样 D 属性抽样 5、内部审计必须独立于()之外。 A 采购部门 B 生产部门 C 财会部门 D 销售部门 6、()是审计证据的重要组成部分。

A 审计方法 B 审计准则 C 审计通知书 D 审计报告 7、()业务属于不相容职务 A、记录日记帐与记录总帐 B、经理与董事长 C、保管员和车间主任 D、采购员和购销科长 8、我国最早使用“审计”一词是在()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9、属于内部证据的是() A、汽车票 B、销货发票 C、银行付款通知单 D、差旅费报销单 1、当注册会计师表示()意见时,审计报告的说明段可以省略。 A、无保留意见 B、保留意见 C、否定意见 D、拒绝表示意见 11、国家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的内部文件,无()效力。 A、评价 B、法律 C、检查 D、报告 12、某注册会计师于 21 年 4 月 5 日完成了对某公司 2 年度的审计,21 年 4 月 2 日准备签发审计报告,其审计报告日为() A、21 年 12 月 31 日 B、21 年 4 月 2 日 C、21 年 4 月 5 日 D、21 年 4 月 1 日 13、下列证据中证明力最强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