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编号:79542258933684215856544447

学校:课程胜市会五声镇田进小学*

教师:诏证第*

班级:滑行参班*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

(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

泉城

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其中最著名的要数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bào)突泉了。

珍珠泉在泉城路北。泉池约一亩见方,清澈见底。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在阳光的映照下,那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仿佛有一只神奇的手把它们拎到了水面上来。

五龙潭在旧城的西门外,由五处泉水汇注而成,所以人们称它“五龙潭”。在五龙潭的周围还有月牙泉、悬清泉、古温泉等,组成了五龙潭泉群。

黑虎泉的源头在悬崖下的洞穴中。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三个老虎头,泉水便从“老虎”的口里不断地喷吐出来。水声喧腾,昼夜不息。

趵突泉名列七十二泉之首,位于西门外的趵突泉公园内。一个开阔的方形

泉池,差不多占了大半个公园。池里的水很清,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

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1.【整体感知】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1)本文采用了__________的结构,第1自然段总写济南的泉水________ __;第2~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 ________这四大名泉;最后一个自然段总写济南的泉水__________,点明了泉城名字的由来。

(2)文章第2~5自然段的写法相似,都是先介绍泉水的__________,再描述泉水的__________。

2.【探究发现】读读下面的词语,说说你的发现。

白浪翻滚银花盛开晶莹剔透明珠散落

虎啸狮吼秋雨潇潇水声喧腾咕嘟咕嘟

我发现:第一行词语是写泉水的__________;第二行词语是写泉水的_ _________。

3.【语言运用】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

(1)花园里的花朵真美啊!有的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

有的_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雨了!雨点儿有的落在树叶上,声音__________,听起来如______ ____;有的打在玻璃上,声音__________,听起来如__________。

4.【信息整合】四大名泉分别有什么特点呢?请用几个词语简要概括。

珍珠泉: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龙潭:____________________

黑虎泉:____________________ 趵突泉:____________________

5.【品读词句】下面的句子都描写了泉水的流动,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为什么用的词语不同。

①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

②五龙潭在旧城的西门外,由五处泉水汇注

..而成,所以人们称它“五龙潭”。

③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三个老虎头,泉水便从“老虎”的口里不断地喷吐

..出来。

④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

三堆白雪。

“______”是说泉水多而快,“______”是说泉水少而缓,“______”是说泉水从几个方向流入,“______”则强调了泉水流量

多,流势猛。

虽然同样是写泉水的流动,但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都不一样,所以用词也不一样。

【语段一】开始,远处的江面水平如镜。突然,远处的江面上出现了一

个个小白点。不一会儿,那白点连成一条细长的白线,侧耳倾听,隐隐传来“轰隆、轰隆”的响声,一瞬间,就像擂起了阵阵战鼓,震耳欲聋。转眼间,潮水便涌向眼前,波涛起伏,旋涡急转,浪花飞溅,好似一座巨大的水墙,气势犹如万马奔腾,令人心惊胆战。潮水涌来,汹涌澎湃,掀起七米多高的浪头,声传数十里,我为“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自然景观所折服!

【语段二】这时,只见东边模模糊糊、烟雾弥漫的江面上,在天水之间,一条雪白的哈达忽展忽卷横江而来。刹那间,日晕云奔,寒气扑面,人们不寒而栗。还没等人们回过味来,潮头伴随震天撼地的雷鸣般巨响铺天盖地抢到你的面前。任人们狂呼乱叫,也无法听到,潮声如雷贯耳,耳鼓庶(shù)几被摧裂。人们为观潮的兴致所陶醉,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目不转睛地盯着海潮,只见潮头如“玉城雪岭际天而来”,惊湍(tuān)飞掠,白沫四溅,大者如瓜,小者如珠,满江喷射,如雪峰崩塌、玉山倾倒一般。

潮头如一座雪白楼房顷刻倒塌。潮头过后,依然是一浪接一浪,前浪涌,后浪追,浪推云,云裹浪,云浪交织,好像水与天在空中撞击,其声势之大,令飞鸟惊愕(è);其动响之巨,让鱼鳖(biē)破胆。整个江面上,如同万头雄狮齐声怒吼,如同千匹骐骥(qí jì)奔驰在广袤(mào)雪原。

【语段三】钱塘江口的入海处即杭州湾。它在地形上是个典型的喇叭河口,越近东海越宽,最宽处达100千米,从杭州湾口的南汇嘴开始,向西大幅度收缩,到澉(ɡǎn)浦(pǔ)附近狭到30千米,到海宁盐官,江面只有3千米。河口宽,潮水大量涌进,往西,江面突然束狭,潮水相叠,水面升高。

加之,在钱塘江澉浦附近的河床底部又有一道南北相连的沙坎,像门槛一样,起着进一步抬高水面的作用。农历七八月正是钱塘江洪季,水量丰富。江水滚滚东流入海,恰受东南季风推拥上溯(sù)的海潮顶托,风起潮涌,潮水和江水叠加,使得本来因江面束狭和沙坎的阻拦而抬高的潮水更加汹涌,形成钱塘潮的奇观。

1.【提取信息】看图片,找到语段中与之相对应的句子并抄写下来。

在语段二中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在语段一中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阅读】根据文段内容填空。

(1)语段一、二都从____觉和____觉上描绘了钱塘潮,语段二中的“寒气扑面”是从____觉上描述的。

(2)语段一着重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语段三着重介绍了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3)语段一、二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语段三主要运用了()的表达方式。

A.记叙

B.说明

C.议论

D.描写

E.抒情

(4)读语段,提取关键词句填写下面的表格。

3.【品析词句】按要求作答。

(1)语段一中表示时间短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表现了钱塘潮涌来的速度__________,变化__________。

(2)语段二中“人们为观潮的兴致所陶醉,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目不转睛地盯着海潮”这句话从__________(正面侧面)表现了钱塘潮的_______ ___、__________。

(3)语段三中的“100千米”“30千米”“3千米”运用了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语言运用】请仿照语段一、二的写法,试着从声音、形态等方面描写夏天暴雨来临时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主题阅读参考答案

类文阅读

1.(1)总分总多而且美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趵突泉

天下闻名

(2)位置特点

2.形态(样子)声音

3.(1)含苞待放害羞的小姑娘欣然怒放燃烧的火焰

(2)滴滴答答窃窃私语噼里啪啦珠落玉盘

4.清澈、美丽、神奇泉多水声喧腾,昼夜不息大、清、美

5.涌冒汇注喷吐速度形态流量

微群阅读

1.这时,只见东边模模糊糊、烟雾弥漫的江面上,在天水之间,一条雪白的哈达忽展忽卷横江而来。

潮水涌来,汹涌澎湃,掀起七米多高的浪头,声传数十里,我为“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自然景观所折服!

2.(1)视听触

(2)潮来时的情景钱塘潮形成的原因

(3)D B

(4)“轰隆、轰隆”的响声→震耳欲聋→声传数十里白色

小白点→白线→巨大的水墙→七米多高的浪头

犹如万马奔腾,令人心惊胆战

震天撼地的雷鸣般巨响雪白

雪白的哈达→雪峰、玉山→雪白楼房→千匹骐骥3.(1)不一会儿一瞬间转眼间快大(2)侧面奇特壮观(3)列数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