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分析

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分析

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分析
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分析

当代大学生网络意识分析

摘要:以网络意识为切入点分析大学生网络行为,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理论意义上来讲,分析大学生的网络意识有助于融合大学生网民这一主体和整个社会的道德、法律规范,探讨大学生网络行为发生的深层次原因,从而弥补和丰富大学生网络行为的理论宝库,同时也有利于完善和开拓研究这一问题的新视角。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引领风尚,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因此,研究网络意识对网络行为的影响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实证结果显示:网络自律意识、网络诚信意识以及网络责任意识对大学生网络侵权行为影响显著;网络诚信意识、网络责任意识以及网络法律意识对大学生网络从众行为有显著影响;网络自律意识、网络诚信意识、网络责任意识以及网络法律意识对大学生网络诈骗行为有显著影响;网络自律意一识、网络责任意识以及网络法律意识对大学生网络涉黄行为有显著影响。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意识,网络行为

正文:

一、大学生是网络的主体,大学生网络意识的现状对我国社会稳定和未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调查数据,在我国约2650万网民中,18-24岁者占到36.8%,而这正是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我就想这个问题刚好可用来在寒假做个调查研究。作为网民主体之一的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乃至整个未来社会文明的进程。掌握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对加强校园的网络阵地建设和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网民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学生在虚拟网络中形成了网络意识

“网络意识”是指网络主体—大学生在“网络”这一虚拟社区中所具备的网络自律意识、网络诚信意识、网络责任意识和网络法律意识。

(1)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网络自律意识是指大学生网民在上网过程中所具备的自我控制、严于律己的态度、观念和价值取向,具体可以细化为约束网上行为的方式、尊重他人权利的态度

(2)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网络诚信意识是指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所具备的诚实守信、具备较强的独立性、不盲从的心态状况

(3)大学生网络责任意识。网络责任意识是指大学生应对各种网络行为所拥有的利他主义、集体主义意识和自觉自愿遵守网络规范的意识

(4)大学生网络法律意识。网络法律意识是指大学生对网络使用规则的认知和评价。网络法律意识是与道德意识相依相存、互为补充的,不仅反映个人的法制观念,更集中地表现人的认知水平和科学素养

三、当前大学生网络意识的现状

第一,“网络自律意识”、“网络诚信意识”以及“网络责任意识”对大学生网络侵权行为影响显著。

通过对“网络自律意识”、网络诚信意识”以及“网络责任意识”与大学生网络侵权行为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结果表明:大学生越能够约束自己的网上行为,发生包括侵犯著作权、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在内的网络侵权行为的频率就越小;大学生越能自觉自愿遵守规范,其包括侵犯著作权、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在内的网络侵权行为发生的几率就越小;大学生独立性越强,就越不可能发生网络侵权行为。其中约束自己网上行为的因素对大学生网络侵权行为影响程度最大,可见网络自律意识中自我约束能力对大学生网络侵权行为有显著性影响。独立性因素对大学生网络侵权行为的影响程度次之,且两者对大学生侵权行为的强度相差较小,可见越能独立的大学生越少侵权,同时也说明网络诚信意识越强,则网络侵

权的行为越少或者强度越弱。

第二,“网络诚信意识”、“网络责任意识”以及“网络法律意识”对大学生网络从众行为有显著影响。

通过对“网络自律意识”、网络意识对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影响研究“网络诚信意识”以及“网络责任意识”与大学生网络侵权行为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结果表明:大学生越能自觉自愿遵守规范,其发生包括非理性购物、恶意炒作和言语攻击的网络从众行为的几率就越小;大学生越具备较强的网络独立性,网络从众行为也会越少;大学生越能深刻地理解对约束性的认知,发生网络从众的可能性就越小。其中独立性因素对大学生网络从众行为的影响程度最大,可见网络诚信意识中的独立性对大学生网络侵权行为有显著性影响。其次是自觉自愿遵守规范的因素对大学生网络从众行为影响较大,可见网络责任意识是应对网络从众的不可忽视的要素,这主要是自觉自愿意识的作用。因此,网络自律意识、网络诚信意识以及网络责任意识对大学生网络侵权行为有显著性影响。

第三,“网络自律意识”、“网络诚信意识”、“网络责任意识”以及“网络法律意识”对大学生网络诈骗行为有显著影响。

通过对“网络自律意识”、“网络诚信意识”以及“网络责任意识”与大学生网络诈骗行为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结果表明:大学生能约束自己的网上行为,发生网络诈骗行为的几率就会越小;大学生如果能自我尊重,就很难造成诈骗行为的恶果;大学生在网络一世界中越能信守承诺,那么欺瞒拐骗的行为就很难产生;大学生越具备利他主义的全局观和集体观,就越能理解在虚拟的网络中诈骗金钱或者感情的行为是可耻的;大学生越能够清晰地对各种行为做出合理的评价,那么大学生网络诈骗行为就越少发生。对于网络诈骗行为这一因变量的影响分析,我们发现,它是由多种网络意识综合影响的,研究中的四种网络意识缺一不可。网络诈骗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这种行为需要大学生转换多种角色,在一定程度上经常会造成角色冲突,使得大学生在价值体系以及规范社会化过程中迷失自我、丧失意志,这也正好与之前所阐述的社会化理论相符

第四,“网络自律意识”、“网络责任意识”以及“网络法律意识”对大学生网络涉黄行为有显著影响。

通过对“网络自律意识”、“网络诚信意识”以及“网络责任意识”与大学生网络涉黄行为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结果表明:大学生越不能约束自己的网上行为,就越可能发生网络涉黄行为;大学生越忽视自我、践踏自我,不尊重自我,就越能参与网络涉黄行为;大学生越能自觉自愿遵守规范,就越不可能发生网络涉黄行为;大学生越能正确对行为进行评价,那么发生网络涉黄行为的几率就越小。其中产生特别重要影响的因素是包括自觉自愿遵守规范在内的网络责任意识,这说明网络虽然提供给我们的是一个虚拟的隐匿的世界,但具备较强责任意识的大学生不会轻易被不文明不健康的网站所动摇,不会轻易发生非法的网络情色行为。因此,网络自律意识、网络诚信意识以及网络责任意识对大学生网络涉黄行为有显著性影响。

四、造成现状的原因

4.1大学生在虚拟网络中较大的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一方面,网络提供给大学生众多关于自身、他人及社会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能存在不真实、不对称,甚至出现某一不合理的观念变成了主流,从而导致网络中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矛盾,不利于自我同一性的稳定;另一方面,每个网民都是自由平等的、虚拟的个体,都可以自我选择和搜集各类信息,表达自我、展现自我。因此,大学生在社会化进程中通过网络行为,使得主体能动性得到极大的发挥。

4.2大学生网络角色的转变面临挑战日益严峻

随着网络的人众化和普及化,网络作为社会化执行者的地位迅速上升,它将越来越成

为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载体。大学生在学校、家庭的社会化场所转变到网络中,网络成为了一种与现实社会化并列存在的社会化机制,有时承担着集合家庭、学校、社会于一体的社会化的责任,这也使得大学生产生社会化角色认同危机。网络的特殊性质竺大学生社会化的传统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4.3 大学生很难将网络中的自律、诚信、责任及法律等意识进行重新整合达到平衡

一方面,处在网络信息快速发展时代的大学生社会化有两个新的重要特征:首先是他们的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缺乏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并且对外界环境的影响缺乏自制力;其次是他们的个性和心理还未完全成熟,自主性和独立性差,容易受到网络中不良因素的伤害。另一方面,当今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新时期,还同时伴随着由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转型。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学生切身感受到迷惘和困惑五、行使正确的网络行为需要在正确的网络意识的指导下进行。

大学生只有努力培养和完善网络意识、正确地认识自我和悦纳自我,才能自觉调节自身行为。信息时代,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网络意识,从而产生积极能动的网络行为

5.1第一,政府创建全方位网管体系,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

网络是高度开放、倡导自由和信息隐匿的虚拟社会,网上经常出现的种种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行为必须通过强制性的法制法规加以规范。网络道德规范既是调整行为的重要方式,也是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的重要手段。我们必须通过加强网络立法,建立健全适合中国国情的网络法律法规,才能预防、遏制和避免各种网络不道德行为,从而为大学生创造一个健康成长的良好的网络环境

5.2高校创新教育模式,指导大学生网络行为。

从整体发展思路上看,高校应把网络意识培养教育的内容与中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我们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包括扩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在内,包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网络诚信观念,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

高校教育应该将网络法律问题融入课堂教学,把学生在网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转变为课堂教学的素材,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思想的火花发生碰撞,得到的效果比传统的思想政治和法律课程要明显。这样不仅使大学生现实社会中的法制观念、法律意识得到增强,而且在网络中也会将其自觉自愿地接受和内化。另外,要将社会工作引入高校,涵盖心理咨询、行为矫正、问题帮扶等一系列服务模式,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和协调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矛盾,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最终达到正确行使网络权力、合理进行网上行为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0年7月)

②中广网.教育部就高校教育解读《中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①黄少华,武玉鹏.网络行为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35卷第2期.2007年3月

②黄少华,武玉鹏.网络行为研究现状:一个文献综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5

卷第2期.2007年3月

③陆俊,严耕.国外网络伦理问题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1997,2.

①张文新.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4仪

②戴维波普诺著,李强译.社会学,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18

⑤戚攻,邓新民.网络社会学.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川.

①谢海光.互联网上思想政治工作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氏

大学生面对网络舆论心理特征分析

大学生面对网络舆论心理特征分析 摘要:随着 3G、4G 时代的到来,网络和便携式设备的普及,各类信息向大学生席卷而来。作为网络中活跃的群体,大学生世界观和心理还未真正成熟,为了研究大学生面对网络舆论的心理特征,我们开展了本次研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大学生对网络舆论的态度与上网时间有关;(2)大学生面对网络舆论所产生的行为与他们对网络舆论对社会产生影响的认识有关( 3)面对网络舆论,大多数学生能够保持一定的理性,并肯定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必要 性。 关键词: 大学生;网络舆论;心理特征 一、引言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年轻力量,具有很强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随着信息网络覆盖大学校园,大学生通过手机、网络等渠道获得信息,网络舆论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与其他媒介舆论相比,网络舆论具有不同的特点:多元性的意识形态;包含了互联网中大量的灰色化信息以及庸俗化信息;伦理相对主义强化和伦理基础准则相互冲突等 [1][2] 。因此,大学生群体面

对网络舆论时,其产生的心理影响以及相对独立的思 维方式和性格特征是什么?是需要我们研究的问题。 为此,本研究以“大学生面对网络舆论心理特征分析” 为重点,选择了江苏某高校的大学生为样本,采用了 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四百多位大学生的数据,试图 从数据中分析以下几个问题: (一)当代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二)大学生 的上网时间和专业有联系吗?有什么联系?(三)当 代大学生网络使用程度与面对网络舆论的心理态度有 关系吗?有什么关系?(四)大学生能够清醒的辨别 网络舆论吗?对网络监督有什么看法? 二、大学生网络使用现状 由统计数据分析得知,大学生上网时间与专业有 一定的关系,文科类的学生上网时间呈下降趋势,上 网时间小于 2 小时的学生明显比理工科类的学生多, 理工科类有超过 内, 科类的多,而上网时间在 8 小时以上的学 生数量文科 类和理工类相当, 文科类的略多。 由于学科性质不同, 能够体现出一定的学科差异和性别差异。文科类女生 居多,并且课业负担相对轻松,然而上网时间却在 两 小以内的学生居多,说明文科类的学生不是很依赖网 半的学生上网时间在 2-4 小时以 网时间在 4-8 小时之间的理工科类的学生比文

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讨论记录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0年第一期党员发展对象第一小组讨论记录 一、讨论题目: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 二、讨论时间:2010年4月10日9:30-11:00 三、讨论地点:致远楼325 四、主持人:程福超 五、记录人:武定发 六、与会人员:26人 七、会议概况: 本次会议由程福超同学主持,关于青年责任感与使命感的讨论,对于使命的意义是什么?人为什么要承担使命?自己的使命是什么?人应该通过怎样的努力,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使命?对于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感知。具有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通过本次小组的讨论,使大家更加认识到责任感与使命感的重大意义! 八、具体内容: 主持人: 责任感,从本质上讲既要求利己,又要利他人、利事业、利国家、利社会,而且自己的利益同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矛盾时,要以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为重。人只有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力,才能感到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因此,请大家畅所欲言,谈谈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用这一现实问题。 于德宇: 我们应该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现在谈报效祖国还早,我们只有在思想上,学习上,行动中严格要求自己,才能为以后报效祖国做出应有的贡献,现在我们正处于大学生生涯,只有好好学习,这也是对自己的一份责任…… 白鹏飞: 大学生有责任也有义务挑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梁,先学习好专业知识,立足资本,学会怎么样做人,学会怎么样与人沟通,有明确的理想目标并为之努力,并要求思想必须正确,才能建立责任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是说有就有的,而是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断地积累的过程…… 冯锐: 不一定当学生干部才能有责任感,责任感是建立在我们每一位青年人身上,有的人可能我不是学生干部,也不必有什么责任感了,我把自己的事情弄好就可以了,这样是不对的,如果这样这个社会就不会前进,我们的社会就不会繁荣昌盛,因此,我们必须有责任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诚朴求是…… 王彦龙: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策略分析

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策略分析 摘要:大学阶段是青年期自我意识逐渐走向成熟和稳定的最后一个发展阶段,正确处理自我意识发展中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自我展示和自我封闭的矛盾,形成独立自信的自我,对大学生获得健康人格,顺利适应社会生活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自我意识;现实自我;理想自我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体验和监控。自我意识的觉醒是伴随着青春期到来的重要心理变化,大学生处于青年期的最后一个阶段,需要在解决自我意识发展矛盾中形成健康的自我结构,完成人格成熟和个人成长。 一、正确处理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 现实自我是个体对当前自我状况的认识和评价,理想自我则是个体期望达到的自我状况。二者之间的差距,既是个体进步和完善的动力,也是青少年烦恼的重要根源。大学生是一个抱负水平相对较高的群体,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短时间难以弥补,导致一部分大学生产生自卑和自责情绪,或者沉湎于好高骛远,难以踏实做事的虚幻自信中。合理解决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盾,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三种可能的调整策略: (一)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其逐渐接近理想自我 这是最为积极同时也是最有难度的协调策略,要求学生基于对现实自我的客观认识,确立切实可以达到的理想自我,并具体化为可操作的目标,通过顽强的意志努力使现实自我走向完善。 (二)基本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 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到,大学生群体是有着巨大的个别差异的,其中有些个体既没有过人的才能,也没有其他突出的优点,他们是大学校园中的相对弱势群体。受到整个大学生群体较高的理想自我的影响,这些人的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摘要】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孤独自闭、痴迷网络、 前途迷惑等心理问题。高校应从大学新生开始即加强心理健 康教育,教育大学生戒除网瘾,富课余生活,并注重提高 学生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指导能力,帮助大学生全面认知自 我、实现自我、健康成长。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对策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社 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高素质创新人才。人才需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基础、专业技术和身体素质,还需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大学生的基本生活都有一定的保障,文化知识、专业水平也有定的提高,然而,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却存在多种问题,其中孤独自闭、痴迷网络、前途迷惑等是最常见心理问题。 如何指导大学生在思想观念、知识基础、综合能力、心 理素质等方面尽快适应高校新形势的发展,是高等学校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对大学生心理问题要采取定的方式,使他们健康成长。通过政策指导、提高学生工作者(辅导员)的心理指导能力、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多种类型的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来解决学生困惑,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是从不懂事的少年到

成人的过度期,也是学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难以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大学生在长期的学习生活环境的不同,承受来自各方面的竞争压力,心理上出现 些变化,没有及时疏导,长期积累,形成心理问题。 1、孤独自闭 根据心理问题轻重程度的不同,学生心理问题一般可分 为三种类型,心理困扰型、心理障碍型和心理疾病型。其中心理困扰型比较普遍,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短暂的焦虑、时的烦恼等不良情绪,没有构成可辨认的临床综合症,一般通过自我调适可以得到解决。这部分学生在大学生中占有定比例,主要有一些客观原因,比如在高中时期,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而进入大学后优势不在,感觉多方面都落在别人后边。还有同学关系,家庭贫困等现实问题,使得这些学生长期处于自卑的阴影里,甚至觉得是一种打击。由于这些来自各方面的不利因素,对一些承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就是一种打击,如果学生不能正确看待这些问题,没有一定的自我调适能力,也没有家长、学校老师的心理指导,会使他们感到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和担当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 摘要: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当承担什么责任,如何锻炼自己使自己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如何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实现我们的中国梦。关键词:大学生、责任与担当、意识培养 责任担当教育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也就是近年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日益凸显出来的一个重要领域。责任担当教育就是指教育者通过合理、科学、有效的手段与载体使学生明确责任,形成担当意识并内化为自主行为。大学时期就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并固化的重要时期,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夯实基础,培养服务社会的能力,更要激发学生谋划与引领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与追求。 一、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大学时代就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责任意识的最佳时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未来。加强与改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培育责任担当意识,能够大大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如今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对于中国来说,新的世纪将就是

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世纪。作为一名大学生,有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对祖国与民族的未来关系重大。纵观我们这个社会,由于一些不良思想、不良风气的侵蚀,涉世未深的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正面临着严峻考验,懒散、矫情、堕落、放纵,无远大理想,无坚定信念,无高尚追求,成为大学生成才过程中的巨大隐患,成为众多关注者的担忧。任其生成,任其发展,怎能担负起自己国家的重任!所以,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曾经被人们誉为“天之骄子”就更应该要明确社会责任,要勇于担当。把自我的行为与国家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 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与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理念就是一脉相承的。自古以来,中国的教育理论强调责任担当。孔孟之道体现了传统儒家文化把责任担当作为培养健康人格的追求。今天,在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时,要使大学生通过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后,凝聚成一种勇于担当的内在动力,树立对时代负责的使命感。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就是实现道德素质提升的着眼点与关键点。通过责任担当的培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自我认同感,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关系,从而获得她人的认同感;既鼓励大学生勇于获取胜利,也要求大学生勇于承担挫折与失败的责任。 二、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缺失的原因 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明显缺乏。其缺失的原因主要有:家庭教育过分强调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忽视社会责任感教育。家庭就是文明教育的起点,学生健康成长的很大因素来自于家庭教育环境。如今很多家

(完整版)第二章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第二章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 教学目的:认识自我,重视自我意识的养成。 教学要求:掌握自我意识的概念、结构、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和特征、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缺陷、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了解自我意识的形成。 重点难点:自我意识的概念、结构、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和特征、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缺陷、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自我意识的形成。 教学方法:联系实际,结合案例进行理论讲授;讨论。 课时:2学时 第一节自我意识概述 一、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以及自己同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 自我意识是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具体来说,包括对自己三个方面的认识:生理状况(如身体状况和外貌特征)、心理特征(如性格、兴趣、能力、行为习惯等),以及人际关系状况(如自己与他人、与社会关系、自己的社会地位等)。自我意识包括本质的自我与自己的外表和行为的区别,我们以此确定自己,并在生活经历、反省体验和与他人的交往中加深对自己的了解。 对于任何青年人来说,自我意识的发展都非常重要,在这一年龄能够比较正确而客观地回答“我是谁”的问题,才可能在将来有一个成熟稳定的心态步入社会。 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二、自我意识的形成 (一)自我意识萌生时期(8个月——3岁,主要是生理自我的发展) 在生命降生之初,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例如,婴儿咬自己的手指、脚趾,咬到自己哭出来,不知道手、脚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婴儿一般在8个月龄左右,生理自我开始萌生,这是自我意识的最初形态。到l岁左右,儿童开始能把自己的动作和动作对象区别开来,初步意识到自己是动作的主体。1周岁以后,儿童逐步认识自己的身体,也开始意识到自己身体的感觉。一般到2岁左右,儿童逐渐学会用代词“我”来代表自己。3岁左右的儿童,自我意识有了新的发展。 (二)自我意识形成时期(3岁——14岁,主要是社会自我的发展) 3岁到青春期这段时期,是个体接受社会化影响最深的时期,也是学习角色的重要时期。个体在家庭、幼儿园、学校中游戏、学习、劳动,通过模仿、认同、练习等方式,逐步形成各种角色观念,如性别角色、家庭角色、伙伴角色、学生角色等。这一时期,也是获得社会自我的时期,他们开始能意识到自己在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能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享有的社会权利等。 (三)自我意识的发展时期(14岁——23、24岁,主要是心理自我的发展) 从青春发育期到青春后期大约十年时间,是心理自我的发展时期,自我观念渐趋成熟。这一时期,个人的自我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高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分析

高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特点分析 2010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到 4.2亿,其中学生占30.7%,11—19岁及20岁-29岁的网络用户分别占29.9%和28.1%,由此可见,大学生是互联网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性格、人际交往等方面。因此,通过开展高校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分析工作进而提出教育引导的策略和手段,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而又现实的课题。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为了解当代大学生网络思想的状况,笔者采用调查问卷为主、个别访谈为辅的调查方式以西南林业大学的在校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为调查点,调查对象覆盖到不同专业、性别、年级。调查样本以随机抽取集体样本的方式产生。于2010年10月开展了网络行为特点问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400份,回收问卷394份,有效问卷392份,有效率达到98%。在392份有效样本中,男生214名,女生178名。 问卷为自编的《西南林业大学学生网络使用状况调查问卷》,问卷由50个选择项问题组成,主要考察了四个方面,1、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级、专业、网龄、上网频率及时长;2、被调查者的网络行为。包括网络使用偏好、网络不良行为、网络学习行为等:3、被调查者对网络信息的使用和看法:4、被调查者对校园网络尤其是高校BBS的使用情况及对思政教育网站(红色网站)的看法。 二、调查结果分析 1、网络使用频率高,上网时间较有节制。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中网络的使用率达到了100%,65%的学生从初中起就开始使用网络,进入大学后接触网络的学生只有2.5%;在单次使用网络时长方面,不同年级、不同性别情况不同: 可以看出,网络已经成为西南林业大学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使用互联网在大学生中已经普及,互联网成为大学生与外界联系的重要媒介,同时性别对大学生接触网络的影响并不明显。值得关注的是单次上网时长超过10小时的人数占6.89%,在高年级中所占比例较高,因为上网持续时间越长越有网络成瘾的倾向,这部分学生网络行为控制能力较低,他们的网络偏好多为网络游戏。在个别访谈中,我们发现不少学生有在网吧通宵的体验:有部分学生学生会因为对网络的依赖乃至迷恋而造成现实人际关系的疏离,这表明虽然大部分学生对上网时间较有节制,但仍有部分有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需要得到思政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 社会责任意识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社会责任意识主要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要求人勤奋学习,敬业奉献;要求人公正诚信,团结友善,关心集体,艰苦奋斗。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石。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作为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的精神价值选择,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否强烈而牢固,不仅关系个体理想信念的实现,更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息息相关。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关心社会发展,并把它与自身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使其度过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有意义的人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分析伴随着经济和社会形态结构的剧烈变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逐渐得以确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同时也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无情,唯有坐上个人奋斗的小舟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因此,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和拼搏下,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家庭责任意识缺乏,个人责任意识弱化。出现了重个人轻社会,重索取轻奉献,重功利轻道义,重自我实现轻社会责任,重物质实惠轻精神境界的现象。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不外乎社会氛围、家庭环境和个人素质三个方面。 1.社会氛围。这些年市场经济推动了经济社会大发展,然而它在价值意义上有其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消极效应即滋长了个体本位观念、为己观念和金钱万能观念。导致社会上出现消极腐败现象、不正当竞争、权钱交易等,这些消极腐败现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极其不利的影响。同时现行的应试教育,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功能,忽视了对学生精神方面的塑造和培养,对大学生责任意识造成严重冲击。 2.家庭环境。现在的大学生,独生子女比例较大,从小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生活条件优越,缺乏生活磨练,对父母、他人、社会要求高而多,对自我要求低而少,总希望别人为我做什么,而很少考虑我应该为父母、家庭、社会做什么。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学生,意志薄弱、抵抗风险挫折能力差,权利意识强而义务责任意识弱。因此,许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薄与家庭教育不无关联。 3.个人素质。大部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是好的。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每个人自身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不同,认识和观念也有所不同。一些人认为,自己上大学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报效祖国,而是为了自己,为了能够得到一份稳定轻松且收入丰厚的工作,是为了实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报告

社会观察报告 题目: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 学院:自动化学院 班号:物流1201B 组长: 小组成员: 2012年11月8日

一、调查目的 大学生是新新人类,对网络世界总是充满好奇。鉴于网络日益影响人们的生活,网络的利弊已成为热点话题。大学生是以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网络行为有可能会影响到学业甚至以后的生活。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是怎样的,相信这是绝大多数人所关心的话题。大学,是我们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对起始步的把握我们要着重注意。为了加强对他们的了解,并根据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进而让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美好,我们此次特意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二、调查地点及时间 地点:物流三个班的自习室 时间:11月5号19:30 三、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学院2012级新生 2.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向所取的样本中的个体发放《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此次问卷数量为30份,分别向物流工程的三个班级平均分发 四、调查内容(附在最后一页。) 五、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是了解一下大学生的上网习惯与对网络的一些基本认识。以下是针对问卷中的个小题所做的分析与自我观点: 1.有93.3%的人都喜欢上网,其中33.3%的人非常喜欢上网。由小见大,网络与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尽管国家相关规定禁止未成年人去网吧,在全国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实施与落实。然而,社会对大学生上网的问题关注却是空白的。大学生基本都是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但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年龄还处于未成年阶段,不具备成熟的心理和良好的自制力,对事物的认识和辨别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大学生上网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关注和相关部门给予政策上的监管和支持。 2.50%的大学生属于有时间就上网的人,而也有36.7%的大学生上网时段一

浅析大学生沉迷网络心理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浅析大学生沉迷网络心理原因及其对策分析 摘要:自21世纪以来,网络渐渐从空中楼阁飞入了寻常百姓家,使得每个家庭、每个成员都能近距离地体会到丰富多彩的网络生活。可正当社会踏上信息高速公路,飞速向前发展之际,伴随而来的是一些诸如网络成瘾、信息泛滥和忽略现实等诸多弊端,产生一些有碍于当代和谐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不良因素。通过网络对人们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以华侨大学为例,针对大学生沉迷网络这一现象展开调查和论述,旨在为高校、为社会寻找一条有利于大学生实践与创新,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出路。 关键词:网络沉迷;华侨大学;大学生;现状调查和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25-0153-02 一、大学生与网络之间的关系调查 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早已融入高校教学以及传统教育之中,国内高校大多采用网上教学,并且都表示在实践的过程中硕果颇丰,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时间。可与此同时,一些相伴而来诸如学生沉迷网络造成学业荒废等问题也渐渐显露,据国内调查显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发生率约为3.60%~12.90%。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差于非网络成瘾者;而具有焦虑和抑郁症状的大学生更容易形成网络成瘾行为。正是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中,大学生更是陷入网络的泥沼不可自拔。面对此类问

题愈演愈烈的现状,预防问题、采取防治措施解决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 为深入了解华侨大学在校大学生对互联网的接触程度,研究网络时代高校大学生与网络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次较为全面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346份。在这些学生中,男生占52.4%,女生占48.6%(含境外生)。在被调查者中,100.0%的学生有过上网经历,其中45.2%的同学自认为是网民。调查对象每天上网一小时的占12.4%,两小时的占30.7%,三小时的占26.6%,半天以上的占9.8%;其中68.5%的喜欢晚上上网,平均每周上网时间为14.7小时。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上网主要是满足学习、看新闻、交友、娱乐等需要。对于“上网的最主要收获”这个问题,学生的选择依次为“休闲娱乐”(30.5%)、“与朋友交流”(24.6%)、“获取信息”(20.6%)、“学习知识”(14.2%)等,可以看出上网已经成为学生学习知识、与他人交流、丰富业余生活的重要方式。可与此同时也看到了大学生上网真正进行学习的人群并不多,休闲娱乐还是占据了上网的大部分时间,那么这会不会是大学生上网成瘾的主要原因呢,为此笔者进行了更深一步的调查和访问。 二、大学生沉迷网络原因分析 即使在华侨大学仍旧存在着一些学生因为上网成瘾而放弃学业,或是因为上网过度使自己心力交瘁,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报告 一、前言 互联网被称作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载体,近几年在大学里日趋流行,越来越多地介入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对他们的各个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尽管网络存在着诸多优点,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网络信息的开放性、自主性与多元性极容易令部分同学对其产生过度依赖,从而造成大学生心理扭曲,导致人格的发育不健全。据专家分析,频繁浏览黄色、暴力等不健康网站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失衡进而引发杀人行为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大学生们是怎样认识这个第四媒体的呢?为了探明目前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和针对这种现状所应采取何种措施, 我们以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主体,进行了“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为课题的调研活动。 此后,我们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并且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们得出,大学生上网与 性别和所处年级有关,也和目前激烈的社会竞争有关;上网以家里和宿舍为主,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和好奇性;目前网络信息的多而杂使很多大学生对其既爱又恨。 二、调研概述 1、调查目的 ①对网络行为进行分层次全方位的动态调查研究,对不同年级的人的上网年龄、时间、 地点、频率、常上的网站、所关注的内容、上网的体验进行调查。 ②调查大学生上网动机,文案调查包括网络学习,玩游线,网恋,娱乐等 ③最受大学生喜欢的网站排名,和网络分类信息重要程度的排名 2、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里仁学院大学生为主体,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以大二、大三的学生为主,以大一的学生作为辅助调查对象。为了能全面反映在校大学生的上网状况,我们适当将部分大四学生加入调查样本中,以充实数据库,使其更加接近大学生群体上网现象的真实情况。 3、资料收集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问卷由17个问题构成,主要询问了学生关于上网基本情形、偏好、上网影响及其它方面的具体情况。本次调查实际发放问卷100份,回收100份,有效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100%。

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心理市场调查分析--完整

大学生网上购物消费心理调查分析

一、引言 网和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使电子商务迅速普及。凭借互联网无地域限制的优势,消除了产品、服务供应商和需求者之间地点与距离相关的障碍,我国经济正逐渐成为以互联网、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浪潮下,许多商家都开设了网上商城为用户提供网上购物服务,网上购物也随之进入我们的世界。其实,网上购物之所以能够蓬勃的发展起来,就是因为它具有现实中商场购物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除了节省时间成本、精力成本、金

大嘎子 钱成本之外,它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这一消费方式不受地域的限制。如果商品质量相差不大,人们当然愿意选择既省 时又省力的网上购物消费方式。但是网上购物也存在隐忧。 商品质量没有保障,售后服务形同虚设,支付方式缺乏安全感,理赔艰难等等都是限制网上购物消费方式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总而言之,正是这种b2c 、c2c 消费模式的涌现,悄然改变着社会的商业结构和生活方式。尤其作为新 鲜事物追求者的当代大学生,已成为网上购物消费群体中不容忽视的力量。 因此,我们针对我校大学生网上购物的消费心理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以此来分析推测大学生的网上购物模式,商品偏好,消费能力;研究网上购物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进而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对完善网上购物这一消费方式有所帮助。 二、调查目的 本次市场调查,我们主要想了解以下内容: 1、本校学生没有进行网上购物活动的原因 2、大学生选择网上购物的理由(网上购物的优点) 3、大学生网上购物时最关注的问题 4、大学生网上购物商品的选择 5、大学生网上购物支付方式的选择 6、大学生网上购物的消费潜力 7、网站评语对消费者的影响程度 8、男女大学生网上购物活动中的不同点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调查,分析大学生网上购物时的消费心理与特点,研究网上购物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进而提

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精)

社会责任意识主要指一个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的态度。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要求人勤奋学习,敬业奉献;要求人公正诚信,团结友善,关心集体,艰苦奋斗。社会责任感作为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 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体现,是社会得以发展的基石。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作为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的精神价值选择, 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否强烈而牢固, 不仅关系个体理想信念的实现, 更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息息相关。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使他们关心社会发展, 并把它与自身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是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特别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 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 使其度过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有意义的人生, 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现状分析伴随着经济和社会形态结构的剧烈变化,利益主体的多元化, 使得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逐渐得以确立,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强烈地意识到个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 同时也意识到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和无情, 唯有坐上个人奋斗的小舟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因此,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压力下, 目光定格在个人的努力和拼搏下,凡事从“我”出发,以“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意识淡薄,家庭责任意识缺乏,个人责任意识弱化。出现了重个人轻社会,重索取轻奉献,重功利轻道义, 重自我实现轻社会责任,重物质实惠轻精神境界的现象。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不外乎社会氛围、家庭环境和个人素质三个方面。 1.社会氛围。这些年市场经济推动了经济社会大发展,然而它在价值意义上有其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 消极效应即滋长了个体本位观念、为己观念和金钱万能观念。导致社会上出现消极腐败现象、不正当竞争、权钱交易等, 这些消极腐败现象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极其不利的影响。同时现行的应试教育, 很大程度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功能, 忽视了对学生精神方面的塑造和培养,对大学生责任意识造成严重冲击。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摘要】 本文从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自我意识与社会化的关系,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以及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的关系等我的基本观点着手论述我对自己心理发展状况的理解以及针对分析这种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社会适应社会化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大学生自杀问题 【正文】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及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特征以及和他人关系的认识。根据定义将其分为生理(物质)自我、心理(精神)自我、社会自我。而根据客观现实状态又分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自我意识的结构主要有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及自我意志。自我意识对我们的作用亦是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它主要帮助我们认识外界客观事物条件;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起推动作用;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使人能不断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促使我们不断进步! 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会逐渐认识自己,关于自我及其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进行自我意识。它个体对自我所有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自我意识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和矛盾性等特点,培养大学生的积极自我意识,对其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也是一名处在人生重要阶段的大学生,这一时期形成的价值观对一生都具有深远影响。经过一个学期对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的学习,我也逐渐意识到我的自我意识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我将结合基础知识努力对症下药,积极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 一、基本观点。 大学阶段是人的自我意识成熟的关键阶段,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适应社会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大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有显着影响,表现为大学生自我意识与社会适应总体上呈较高的正相关而且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符合个体能力发展的一般规律。另外性别对大学生社会适应的总体影响不显着,而学校类别对大学生社会适应产生显着影响。 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个人通过社会化而得以适应社会,获得发展的基点。社会则通过社会化而培养它的继承者,使得人类文化可以延续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任何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与分析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与分析 姓名:陈俊虎学号:1040601158 专业:音乐学 10级4班 【摘要】:网络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娱乐是大学生网络行为的主体;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在经济和时间上不独立,并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大学生的网络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延续,网络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不大;大学生上网有严格的时间控制,成瘾率低,上网对大学生的危害较低。 【关键字】:大学生网络行为网络影响及对策 作为重要网民之一的大学生的上网行为是否健康,直接关系着网络文明乃至整个社会未来文明的进程。为了解网络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状况,对本系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大学生上网的基本信息 调查表明,大学生上网率为85%。网龄不足1年、1至3年、3至5年和5年以上者分别为39%、51%、6%、4%,每周上网时数小于5、5至10、10至15和大于15小时者分别为78%、14%、5%、3%,上网地点在家中、校内、网吧和其他地方者分别为15%、24%、58%、3%。调查发现,网龄、平均上网时间对大学生网上的守法、守规程度没有显著的影响,但网龄及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越长的大学生,网上诚信行为及自律行为出现的频率越低。 (二)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在问及网络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最大影响时,14%的学生认为网络对学习和生活有很大帮助,37%的学生认为很有帮助,35%的学生认为有一点帮助,只有9%的学生认为上网对学习和生活不利,5%的学生认为上网严重影响了学业。 (三)网络文明状况 调查显示,33%的大学生认为“网上与人聊天时说假话是不道德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

摘要: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问题是一个有着重大现实意义的社会问题,因为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未来的希望,作为青年知识分子,他们的精神价值选择,将直接影响到未来中国社会乃至人类的精神价值走向。 那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情况如何?据这一次调查显示,从目前高校的实际来看,大学生思想纯净,理想高远,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多数具有较高的责任感。但是,勿庸讳言,一部分大学生的责任感明显淡化的现实令人担忧,他们漠视自己的责任,不愿承担自己应尽的义务、本文将对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研究进行简单的梳理、综述,并为高校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更为完整、系统化的政策建议。 调查目的: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个人对国家、集体以及他人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大学生是我们为社会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否树立强烈而牢固的社会责任感,不仅关系个体理想信念的实践,更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悠悠相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使其积极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调查形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在实践之前,我上网搜集了调查报告的相关资料,认真研究了这次实践活动的行动安排、计划方案,从而以确保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有广度、有深度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工作由本组成员全程负责,共发放问卷40份,收回32份,其中有效问卷是30份,有效率为75%,符合问卷调查的一般规律和标准,可以进行数据分析。 调查内容:Ⅰ。次实践我们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①你觉得现在的大学生是否缺乏社会责任感 ②你是否认为应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 ③你是否参加过爱心活动 ④你是否愿意做些工作,改变你认为社会存在的弊端 ⑤你是否在公共场所注意自己的行为等 Ⅱ。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拟需要解决的问题及采取的方法及实施方案: 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①.思想上对社会责任感的认识不够客观。 ②行为上重视个人价值,轻视集体与社会的价值。 ③实践上重视权利的享受,轻视义务的履行等 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成因 ①不同思想文化的冲击。 ②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 【摘要】 本文从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与社会适应的关系,自我意识与社会化的关系,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以及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的关系等我的基本观点着手论述我对自己心理发展状况的理解以及针对分析这种现状的对策。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社会适应社会化心理健康人际关系大学生自杀问题 【正文】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及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特征以及和他人关系的认识。根据定义将其分为生理(物质)自我、心理(精神)自我、社会自我。而根据客观现实状态又分为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自我意识的结构主要有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及自我意志。自我意识对我们的作用亦是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它主要帮助我们认识外界客观事物条件;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起推动作用;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使人能不断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调节,促使我们不断进步! 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会逐渐认识自己,关于自我及其周围环境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进行自我意识。它个体对自我所有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 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自我意识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和矛盾性等特点,培养大学生的积极自我意识,对其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也是一名处在人生重要阶段的大学生,这一时期形成的价值观对一生都具有深远影响。经过一个学期对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的学习,我也逐渐意识到我的自我意识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我将结合基础知识努力对症下药,积极培养积极的自我意识。 一、基本观点。 大学阶段是人的自我意识成熟的关键阶段,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适应社会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大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对他们今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分析报告

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报告

————————————————————————————————作者:————————————————————————————————日期: 2

社会观察报告 题目: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 学院:自动化学院 班号:物流1201B 组长: 小组成员: 2012年11月8日

一、调查目的 大学生是新新人类,对网络世界总是充满好奇。鉴于网络日益影响人们的生活,网络的利弊已成为热点话题。大学生是以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他们的网络行为有可能会影响到学业甚至以后的生活。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是怎样的,相信这是绝大多数人所关心的话题。大学,是我们迈向社会的第一步,对起始步的把握我们要着重注意。为了加强对他们的了解,并根据问题提出一些解决方案,进而让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美好,我们此次特意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二、调查地点及时间 地点:物流三个班的自习室 时间:11月5号19:30 三、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北京联合大学自动化学院2012级新生 2.资料收集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调查。向所取的样本中的个体发放《大学生网络行为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上网的基本情况。此次问卷数量为30份,分别向物流工程的三个班级平均分发 四、调查内容(附在最后一页。) 五、调查结果分析 此次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是了解一下大学生的上网习惯与对网络的一些基本认识。以下是针对问卷中的个小题所做的分析与自我观点: 1.有93.3%的人都喜欢上网,其中33.3%的人非常喜欢上网。由小见大,网络与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尽管国家相关规定禁止未成年人去网吧,在全国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实施与落实。然而,社会对大学生上网的问题关注却是空白的。大学生基本都是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但很大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年龄还处于未成年阶段,不具备成熟的心理和良好的自制力,对事物的认识和辨别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大学生上网问题还需要社会各界给予关注和相关部门给予政策上的监管和支持。 2.50%的大学生属于有时间就上网的人,而也有36.7%的大学生上网时段一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调查报告 内容提要:本报告以对自贡市四川理工学院30名大学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他们对社会责任的认可、是否参加社会志愿活动、是否支持慈善事业、奉献意识的强弱、公共场合的表现等视角分析,发现: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社会责任意识呈现偏弱倾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成长和成才,也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培养人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不仅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也是新形势下全社会的一个战略任务。而我们在通过对不同性别,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学科性质的社会责任意识的比较,我们得出,高校作为一种实施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社会化机制,在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方面,作用有待加强,而社会也应加以重视和援助。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奉献家庭社会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人民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建立社会主义文明的要求。在目前要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的荣辱观教育。青少年,作为负有特殊使命的一代,做到“知荣明辱”是很有必要,也是很有需要的。作为国家未来现代化建设中的“中流砥柱”,大学生要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所谓“责任”,就是对自己去做的事情要有一种爱(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社会责任意识就是要求对人民、对我们的社会要有一种强烈的感情,“我们不是为自己而生,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古罗马]西塞罗:《论义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至理名言都表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这表明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人,决不会将自己与社会、与人民对立起来,更不会以自我利益为中心,而是将个人与社会有机的协调起来,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找到人生的意义。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将自己献身于社会,去找出那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那么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如何呢?他们是否能将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奉献社会结合起来呢?为此,我们做了本次研究,以期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下面对研究结果做简要报告,为目前正在进行的青少年荣辱观教育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1、本研究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操作化为五个方面 (1)对家庭的责任意识。是否在家承担责任,主动干家务等等。 (2)对于公共场合的表现。是否乱吐乱扔,是否看护公物等等。 (3)对于志愿活动的态度。是否参加过志愿、捐赠等活动;如果有需要,你是否会积极去当一名志愿者? (4)对于国家大事的关心程度。对于西北干旱、玉树地震的态度。 2、抽样方法以及样本的选取 抽样的基本方法:本次调查以四川理工学院在校学生为总体,按照随机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