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2018年上海高考物理试题以及答案详细解析版.docx

(完整word版)2018年上海高考物理试题以及答案详细解析版.docx

(完整word版)2018年上海高考物理试题以及答案详细解析版.docx
(完整word版)2018年上海高考物理试题以及答案详细解析版.docx

2018 年高考真题—物理学科 <上海卷)解读版

本试卷共 7 页,满分 l50 分,考试时间 l20 分钟。全卷包括六大题,第一、二大题为单项选择题,

第三大题为多项选择题,第四大题为填空题,第五大题为实验题,第六大题为计算题。

考生注意:

1、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

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9Lnt6hCeiT

2、第一、第二和第三大题的作答必须用28 铅笔涂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

置,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第四、第五和第六大题

的作答必须用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作图可用铅笔>。9Lnt6hCeiT

3、第30、31、 32、 33 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

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

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9Lnt6hCeiT

一.单项选择题(共 16 分,每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电磁波与机械波具有的共同性质是

(A>都是横波(B>都能传输能量

(C>都能在真空中传播(D>都具有恒定的波速

答案: B

解读:电磁波与机械波具有的共同性质是都能传输能量,选项 B 正确。

2.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产生了光电效应,这时

(A>锌板带负电(B>有正离子从锌板逸出

(C>有电子从锌板逸出(D>锌板会吸附空气中的正离子

答案: C

解读: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产生了光电效应,有电子从锌板逸出,锌板带正

电,选项 C 正确 ABD 错误。

3.白光通过双缝后产生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其原因是不同色光的

(A>传播速度不同(B>强度不同(C>振动方向不同(D>

频率不同

答案: D

解读:白光通过双缝后产生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其原因是不同色光的频率不同。

4.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当它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可能不同的物理量是

(A>位移(B>速度(C>加速度(D>回复力

答案: B

解读: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当它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位移相同,加速度相同,位移

相同,可能不同的物理量是速度,选项 B 正确。9Lnt6hCeiT

5.液体与固体具有的相同特点是

(A>都具有确定的形状(B>体积都不易被压缩

(C>物质分子的位置都确定(D>物质分子都在固定位置附近振动

答案: B

解读:液体与固体具有的相同特点是体积都不易被压缩,选项 B 正确。

6.秋千的吊绳有些磨损。在摆动过程中,吊绳最容易断裂的时候是秋千

(A>在下摆过程中(B>在上摆过程中

(C>摆到最高点时(D>摆到最低点时

答案: D

解读:当秋千摆到最低点时吊绳中拉力最大,吊绳最容易断裂,选项 D 正确。

7.在一个23892U原子核衰变为一个20682Pb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β衰变的次数为

(A>6 次(B>10 次(C>22 次(D>32 次

答案: A

解读:一个23892 U 原子核衰变为一个20682Pb原子核的过程中,发生α衰变的次数为

<238-206)÷ 4=8次,发生β衰变的次数为 2× 8-(92-82>=6次,选项 A 正确。9Lnt6hCeiT

8.如图,质量 m A>m B的两物体 A、B 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 B 的受力示意图是9Lnt6hCeiT

答案: A

解读:两物体A、 B 叠放在一起,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由于物块与竖直墙面之

间没有压力,没有摩擦力,二者一起做自由落体运动,AB 之间没有弹力作用,物体 B 的受

力示意图是图 A。9Lnt6hCeiT

二.单项选择题 (共 24 分,每小题 3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9.小行星绕恒星运动,恒星均匀地向四周辐射能量,质量缓慢减小,可认为小行星在绕恒星运动一周的过程中近似做圆周运动。则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小行星运动的

9Lnt6hCeiT

(A>半径变大(B>速率变大(C>角速度变大(D>加速度变大

答案: A

解读:恒星均匀地向四周辐射能量,质量缓慢减小,二者之间万有引力减小,小行星

运动的半径增大,速率减小,角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选项 A 正确 BCD错误。9Lnt6hCeiT

10.两异种点电荷电场中的部分等势面如图所示,已知A

点电势高于 B 点电势。若位于a、 b 处点电荷的电荷量

大小分别为 q a和 q b,则9Lnt6hCeiT

(A>a 处为正电荷, q < q

a

b

(B>a 处为正电荷, q a> q b

(C>a处为负电荷, q < q

b

a

(D>a 处为负电荷, q > q

a

b

答案: B

解读:根据 A 点电势高于 B 点电势可知, a 处为正电荷, q a> q b,选项 B 正确。

11.如图,通电导线MN与单匝矩形线圈 abcd 共面,位置靠近ab

且相互绝缘。当MN中电流突然减小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合

力方向 9Lnt6hCeiT

(A>向左(B>向右

(C>垂直纸面向外(D>垂直纸面向里

答案: B

解读:当MN 中电流突然减小时,单匝矩形线圈abcd 垂直纸面向里的磁通量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单匝矩形线圈abcd 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顺时针方向,由左手定则可知,线

圈所受安培力的合力方向向右,选项 B 正确。9Lnt6hCeiT

12.在车门报警电路中,两个按钮开关分别装在汽车的两扇门上,只要有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报警灯就发光。能实现此功能的电路是9Lnt6hCeiT

答案: D

13.如图,足够长的直线ab 靠近通电螺线管,与螺线管平行。

用磁传感器测量 ab 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 B,在计算机屏幕

上显示的大致图像是 9Lnt6hCeiT

答案: C

解读:通电螺线管外部中间处的磁感应强度最小,所以用磁传感器测量ab 上各点的磁感应强度 B,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的大致图像是C。9Lnt6hCeiT

14.一列横波沿水平绳传播,绳的一端在t= 0时开始做周期为T 的简谐运动,经过时间3

2t 时,该点位于平衡t( T< t < T>,绳上某点位于平衡位置上方的最大位移处。则在

4

位置的 wtyTkgNfgN

(A>上方,且向上运动

(B>上方,且向下运动

(C>下方,且向上运动

(D>下方,且向下运动

答案: A

15.已知湖水深度为 20m ,湖底水温为

5 4℃,水面温度为 17℃,大气压强为 1.0 × 10Pa。当

一气泡从湖底缓慢升到水面时,其体积约为原来的 ( 取 g = 10m/s 2,ρ=33

1.0 × 10kg/m>wtyTkgNfgN

(A>12.8 倍(B>8.5 倍(C>3.1 倍(D>2.1 倍

答案: C

解读:湖底压强大约为3 个大气压,由气体状态方程,当一气泡从湖底缓慢升到水面时,

其体积约为原来的 3.1 倍,选项 C 正确。wtyTkgNfgN

16.汽车以恒定功率沿公路做直线运动,途中通过一块沙地。汽车在公路及沙地上所受阻力均为恒力,且在沙地上受到的阻力大于在公路上受到的阻力。汽车在驶入沙地前己

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驶入沙地到驶出沙地后的一段时间内,位移s 随时间t 的变化

关系可能是 wtyTkgNfgN

答案: A

三.多项选择题 (共 16分,每小题 4 分。每小题有二个或三个正确选项。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 分。 >wtyTkgNfgN

17.某半导体激光器发射波长为

-6-3

1.5 × 10m,功率为 5.0 × 10W 的连续激光。已知可见光波

长的数量级为 10-7-34·,该激光器发出的

s wtyTkgNfgN m,普朗克常量 h= 6.63 × 10J

(A>是紫外线

(B>是红外线

(C>光子能量约为

-18 1.3 × 10J

(D>光子数约为每秒16个

3.8 × 10

答案: <蓝色)

解读:由于激光波长大于可见光波长,所以该激光器发出的是红外线,选项 B 正确 A

错误。由 E=hc/λ可得光子能量约为

-348-6-19

E=6.63×10 × 3× 10÷ (1.5×>J=110.3× 10J,选项 C 错

误。光子数约为每秒为

16

n=P/E=3.8×10 个,选项 D 正确。wtyTkgNfgN

18.两个共点力 F l、 F2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F,则

(A>F1、 F2同时增大一倍, F 也增大一倍

(B>F 、 F 同时增加10N, F 也增加 10N

12

(C>F1增加 10N, F2减少 10N, F 一定不变

(D>若 F 、 F 中的一个增大, F 不一定增大

12

答案: AD

解读: F1、 F2同时增大一倍, F 也增大一倍,选项 A 正确。 F1、 F2同时增加10N, F 不一定增加10N,选项 B 错误; F1增加10N, F2减少 10N, F 可能变化,选项 C 错误。

、 F 中的一个增大, F 不一定增大,选项 D 正确。

wtyTkgNfgN

若 F1 2

19.如图,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到达山坡底端正上方时释

放一颗炸弹,并垂直击中山坡上的目标A。已知 A 点高度为 h,

山坡倾角为θ,由此可算出wtyTkgNfgN

(A>轰炸机的飞行高度

(B>轰炸机的飞行速度

(C>炸弹的飞行时间

(D>炸弹投出时的动能

答案: ABC

解读:根据题述,

1 gt 2

,由此可算出轰炸机

tan θ=v/gt , x=vt , tan θ=h/x ,H=v+y , y=

2

的飞行高度 y ;轰炸机的飞行速度 v ,炸弹的飞行时间

t ,选项 ABC 正确。由于题述没有给

出炸弹质量,不能得出炸弹投出时的动能,选项

D 错误。 wtyTkgNfgN

20.右图为在平静海面上,两艘拖船

A 、

B 拖着驳船

C 运动的示意图。

A 、

B 的速度分别沿着缆绳 CA 、 CB 方向, A 、 B 、

C 不在一条直线

上。由于缆绳不可伸长,因此

C 的速度在

CA 、 CB 方向的投影分别

与 A 、 B 的速度相等,由此可知 C 的 wtyTkgNfgN

(A>速度大小可以介于 A 、 B 的速度大小之间

(B>速度大小一定不小于 A 、B 的速度大小 (C>速度方向可能在 CA 和 CB 的夹角范围外

(D>速度方向一定在 CA 和 CB 的夹角范围内 答案: BD

解读:根据题述, C 的速度大小一定不小于

A 、

B 的速度大小,选项 A 错误 B 正确。 C

的速度方向一定在 CA 和 CB 的夹角范围内,选项 C 错误 D 正确。 wtyTkgNfgN

四.填空题 (共 20 分,每小题

4 分。 >

本大题中第 22 题为分叉题,分

A 、

B 两类,考生可任选一类答题。若两类试题均做,

一律按 A 类题计分。

21.放射性元素

210

84 Po 衰变为

206

82 Pb ,此衰变过程的核反应方程是____;用此衰变过程

中发出的射线轰击

19

9 F ,可得到质量数为 22 的氖 (Ne>元素和另一种粒子,此核反应过

程的方程是____。

wtyTkgNfgN

210

206

4

4

19

22

1

答案: 84 Po → 82 Pb + 2 He 2 He+ 9 F → 10 Ne+ 1 H 。

解读:根据衰变规律,此衰变过程的核反应方程是

21084 Po → 20682 Pb +24

He 。用 α射线轰

击 199F ,可得到质量数为 22 的氖 (Ne>元素和另一种粒子,此核反应过程的方程是:

24

He+ 199 F → 1022 Ne+11 H 。wtyTkgNfgN

22A 、 22B 选做一题

22A .质量为 M 的物块静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质量为

m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

v 0 射入物块

后,以水平速度 2v 0/3 射出。则物块的速度为____,此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_

___。 wtyTkgNfgN

答案:

mv

5 m v 0 2- 1 m 2 v 02。

3M

18 18M

=m ·2v 0/3+Mv ,解得 v=

mv 0

解读:由动量守恒定律,

m v 0 .由能量守恒定律,此过程中

3M

损失的机械能为 △ E= 1

2

1 2

1 2 5 0 2 1 2 0 2 wtyTkgNfgN

m v

Mv =

m v

-

m 。

- m ·(2v /3> +

218v

2

2

18M

R ∶ R =_

22B .若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周期之比为T ∶T = 2∶ 1,则它们的轨道半径之比

1

2

1 2

___,向心加速度之比

a 1∶ a 2 =____。 wtyTkgNfgN

答案:3 4 ∶1 1∶23 2

解读:由开普勒定律,R1∶ R2=3T12∶3T22=34∶ 1.由牛顿第二定律,

G Mm

=ma,向心加速度之比a1∶ a2= R22∶ R12= 1∶ 2 32。wtyTkgNfgN R2

23 .如图,在:半径为 2.5m的光滑圆环上切下一小段圆

弧,放置于竖直平面内,两端点距最低点高度差H 为

1cm 。将小环置于圆弧端点并从静止释放,小环运动到

最低点所需的最短时间为____s,在最低点处的加速

度为____m/s2。 (取 g= 10m/s 2>wtyTkgNfgN

答案: 0.7850.08

解读:小环运动沿圆弧的运动可类比于单摆的简谐运动,小环运动到最低点所需的最

短时间为 t=T/4=

2.51

=0.785s。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mgH=mv2,在最低点处的速度为2102

v22gH2

。 wtyTkgNfgN

v= 2gH。在最低点处的加速度为 a= ==0.08m/s

R R

24.如图,电路中三个电阻R l、 R2和 R3的阻值分别为R、 2R和

4R。当电键 S 断开、 S闭合时,电源输出功率为P ;当 S

1201

闭合、 S2

断开时,电源输出功率也为0

P 。则电源电动势为_

___;当 S1、 S2都断开时,电源的总功率为____。

wtyTkgNfgN

答案: 3 P0 R , P0

25.如图,倾角为37°,质量不计的支架 ABCD的 D 端有一大小与质量均可忽略的光滑定滑轮, A 点处有一固定转轴,CA⊥ AB, DC= CA=0.3m 。

质量 m= lkg 的物体置于支架的 B 端,并与跨过定滑轮

的轻绳相连,绳另一端作用一竖直向下的拉力F,物体

在拉力作用下沿BD 做匀速直线运动,己知物体与BD

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3。为保证支架不绕 A 点转动,

物体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____ m 。若增大F

后,支架仍不绕A点转动,物体能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____ s(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wtyTkgNfgN

>(取 sin37 °=0.6, cos37°= 0.8>

答案: 0.248等于

解读:拉力 F=mgsin37°+ μmgcos37°=8.4N。 BC= CA/ sin37 =°0.5m. 设 m 对支架 BC 的压力 mg cos37°对 A 点的力臂为 x,由力矩平衡条件,F·DC cos37°+μmgcos37°·CA cos37°= FCA·cos37 +mg° cos37 ·°x,解得 x=0.072m。由 x+s=BC-AC sin37解得° s=0.248m。由上述方程可知, F·DC cos37°= F CA· cos37°, x 值与 F 无关,所以若增大 F 后,支架仍不绕 A 点转动,物

6 / 11

五.实验题 (共 24 分 >

26. (3 分 >演示地磁场存在的实验装置(由环形线圈,微电流传

感器, DIS 等组成 >如图所示。首先将线圈竖直放置,

以竖直方向为轴转动,屏幕上的电流指针____(填:

“有”或“无”>偏转;然后仍将线圈竖直放置,使其平面与

东西向平行,并从东向西移动,电流指针____(填:

“有”或“无”>偏转;最后将线圈水平放置,使其从东向西

移动,电流指针____ ( 填:“有”或“无”>偏转。

wtyTkgNfgN

答案:有无无

解读:首先将线圈竖直放置,以竖直方向为轴转动,线圈中磁通量变化,屏幕上的电

流指针有偏转。然后仍将线圈竖直放置,使其平面与东西向平行,并从东向西移动,线圈

中磁通量不变化,电流指针无偏转。最后将线圈水平放置,使其从东向西移动,线圈中磁

通量不变化,电流指针无偏转。 wtyTkgNfgN

27. (6 分 >为确定某电子元件的电气特性,做如

下测量。

(1> 用多用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

“× 100倍率”的电阻档测量,发现多用表指

针偏转过大,因此需选择____倍率的

电阻档 (填:“× 10或”“× 1k,”>并____

再进行测量,多用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

测量结果为____Ω。 wtyTkgNfgN

(2>将待测元件 (额定电压9V>、蓄电池、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多用表、电键及若干导线连接

成电路如图 (b>所示。添加连线,使电路能测量该元件

完整的伏安特性。wtyTkgNfgN

本实验中使用多用表测电压,多用表的选择开关应调到

____档(填:“直流电压10V”或“直流电压50V”>。

wtyTkgNfgN

答案: <1)×10 欧姆调零70

< 2)电路如图。

解读: <1)用多用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 100倍”

率的电阻档测量,发现多用表指针偏转过大,说明电阻

较小,因此需选择×10 倍率的电阻档,并欧姆调零后再进行测量,多

用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测量结果为70Ω。wtyTkgNfgN

(2> 要测量该元件完整的伏安特性,必须连接成分压电路。本实验中使用多

用表测电压,多用表的选择开关应调到直流电压10V 档。wtyTkgNfgN

28. (8 分 >如图,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装置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利用

光电门传感器和碰撞传感器可测得小球的水平初速度

和飞行时间,底板上的标尺可以测得水平位移。

wtyTkgNfgN

保持水平槽口距底板高度h= 0.420m 不变。改变小球

在斜槽导轨上下滑的起始位置,测出小球做平抛运动

的初速度v0、飞行时间t 和水平位移 d ,记录在表

中。 wtyTkgNfgN

(1) 由表中数据可知,在 h 一定时,小球水平位移

d 与其初速度 v 0 成____关系,与_

___无关。

v (m/s> 0.741 1.034

1.318 1.584 0

t(ms> 292.7 293.0 292.8 292.9 d(cm>

21.7

30.3

38.6

46.4

(2>一位同学计算出小球飞行时间的理论值

2h

2 0.420

t 理 =

289.8ms

,发现理论

g

10

值与测量值之差约为 3ms 。经检查,实验及测量无误,其原因是____。

wtyTkgNfgN

(3>另一位同学分析并纠正了上述偏差后,另做了这个实验,竞发现测量值

t ′依然大于自

己得到的理论值 t 理 ,但二者之差在

3- 7ms 之间,且初速度越大差值越小。对实验装

置的安装进行检查,确认斜槽槽口与底座均水平,则导致偏差的原因是____。

wtyTkgNfgN

答案: <1)正比 h

<2) g 取值 10m/s 2 偏大 <3)水平槽口距底板高度

h 较大,小球飞行时受到空气阻力作用

解读: <1)由表中数据可知,在 h 一定时,小球水平位移 d 与其初速度 v 0 成正比关系,与

h 无关。

<2)计算小球飞行时间的理论值

t 理 = 2h

2 0.420

289.8ms 中, g 不能取值

g

10

10m/s 2 ,应该取值 g=9.8m/s ,这样计算出的 t=292.8ms 。 wtyTkgNfgN

<3)导致偏差的原因是:水平槽口距底板高度

h 较大,小球飞行时受到空气阻力作用

29. (7 分 >利用如图装置可测量大气压强和容器的容积。步骤如下:

① 将倒 U 形玻璃管 A 的一端通过橡胶软管与直玻璃管 B 连接,并注入适量的水,另

一端插入橡皮塞,然后塞住烧瓶口,并在

A 上标注此时水面的位置

K ;再将一活塞置

于 10ml 位置的针筒插入烧瓶,使活塞缓慢推移至

0 刻度位置;上下移动

B ,保持 A

中的水面位于 K 处,测得此时水面的高度差为

17.1cm 。 wtyTkgNfgN

② 拔出橡皮塞,将针筒活塞置于 0ml 位置,使烧瓶与大气相通后再次塞住

瓶口;然后将活塞抽拔至 10ml 位置,上下移动 B ,使 A 中的水面仍位于

K ,测得此时玻璃管中水面的高度差为

16.8cm 。(玻璃管 A 内气体体积忽略

3

3

,取 g = 10m/s 2

不计, ρ= 1.0 ×10kg/m >wtyTkgNfgN

(1> 若用 V 表示烧瓶容积,

p

0表示大气压强,

△ V 示针筒内气体的体积,

△ p 1、 △ p 2 表示上述步骤 ① 、② 中烧瓶内外气体压强差大小,则步骤 ① 、

② 中,气体满足的方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wtyTkgNfgN

(2>由实验数据得烧瓶容积

V 0=_____ ml ,大气压强 p 0=____ Pa 。

(3>(单选题 >倒 U 形玻璃管 A 内气体的存在

(A>仅对容积的测量结果有影响 (B>仅对压强的测量结果有影响 (C>对二者的测量结果均有影响 (D>对二者的测量结果均无影响

答案: <1) p 0(V 0+△ V>=( p 0+△ p 1> V 0 ; p 0V 0 =( p 0-△ p 2> (V 0+△ V>;wtyTkgNfgN

<2) 560 9.58 4

× 10

<3) A

六.计算题 (共 50 分 >

30. (10 分 >如图,柱形容器内用不漏气的轻质绝热活塞封闭一定量的

理想气体,容器外包裹保温材料。开始时活塞至容器底部的高度

为 H 1,容器内气体温度与外界温度相等。在活塞上逐步加上多个

砝码后,活塞下降到距容器底部 H 2 处,气体温度升高了 △ T ;然 后取走容器外的保温材料,活塞位置继续下降,最后静止于距容 器底部 H 3 处:已知大气压强为 p 0。求:气体最后的压强与

a 温度。 wtyTkgNfgN

设第三状态时压强为 P 3 3

,因为取走保温材料,

,温度为 T

所以 T 3=T 1=外界大气温度所以

得到 P 3

H 1 P 1

H

1

P 0

H 3

H 3

而第二状态时 P 2=P 3,所以

H 2 H 3 又 T 3 =T 1

T 1

T T 3

T 3

TH 3

H 2

H 3

31. (12 分 >如图,质量为 M 、长为 L 、高为 h 的矩形滑块置于水

平地面上,滑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 μ;滑块上表面光滑,其右

端放置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球。用水平外力击打滑块左端,使其在极短时间内获得向右的速度

求小球落地时距滑块左端的水平距离。

wtyTkgNfgN

在 m 从右边缘至左边缘时 M 的加速度

a 1

m M g

M

设此时 M 的速度为 v 1,所以可得 v 02 v 12 2a 1L

v 1

v 02 2a 1 L

在 m 离开 M 做自由落体运动时,

M 的加速度 a 2

g

讨论 <1)当 m 落地使 M 已停止,那么

v 12 S

带入 v 1 即可

2 g

<2)当 m 落地使 M 未停止,那么

t

2h , S v 1t 1

gt 2 ,代入即可

g

2

32. (12 分 >半径为 R ,均匀带正电荷的球体在空间产生球对称的电 场;场强火小沿半径分布如图所示,图中

E 0 已知, E - r 曲线下 O

-R 部分的面积等于 R - 2R 部分的面积。 wtyTkgNfgN

(1>写出 E - r 曲线下面积的单位;

v 0,经过一段时间后小球落地。

(2>己知带电球在 r ≥R 处的场强 E =kQ / r 2,式中 k 为静电力常量,该均匀带电球所带

的电荷量 Q 为多大 ?wtyTkgNfgN

(3>求球心与球表面间的电势差

△ U ;

(4>质量为 m ,电荷量为 q 的负电荷在球面处需具有多大的速度可以刚好运动到

2R 处 ?

<1)

E

r

V

伏特

<就这题而言任何正确的量纲都是对的)

<2)当 r=R 时 E 0

Q

E 0 R 2

k 2 ,所以 Q

k

R

E 0 R

1

U

Edx

E 0R

R

<3)球心与球表面间的电势差

2 2

<4)设此速度为 v 0 ,设球面到 2R 处电势差

U 2 根据 E - r 曲线下 O - R 部分的面积等于 R

2R 部 分 的 面 积 , 所 以 U 2

U

E 0R

- 2

再 由

q U 2

1 m 0

2 v 02

2

wtyTkgNfgN

qE 0 R 所以 v 0

m

33. (16 分 >如图,两根相距 l =0.4m 、电阻不计的平行光滑 金属导轨水平放置,一端与阻值

R = 0.15 Ω的电阻相连。导

轨 x > 0 一侧存在沿 x 方向均匀增大的稳恒磁场,其方向与

导轨平面垂直,变化率k = 0.5T/m , x = 0 处磁场的磁感应 强度 B 0= 0.5T 。一根质量 m =0.1kg 、电阻 r =0.05 Ω的金属 棒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垂直。棒在外力作用下从 x =0 处以初速度

运动,运动过程中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不变。求:

wtyTkgNfgN

(1>同路中的电流;

(2>金属棒在 x = 2m 处的速度;

(3>金属棒从 x = 0 运动到 x = 2m 过程中安培力做功的大小; (4>金属棒从 x = 0 运动到 x = 2m 过程中外力的平均功率。

动 能 定 理 可 知

v 0 =2m/s 沿导轨向右

<1)电阻消耗功率不变所以

I 2 R I 02

R, I

I

0 所以

I B 0Lv 0

0.5 0.4 2 2A

R 总 0.15 0.05

(2)因为 I 相等所以 B 2Lv 2

B 0 Lv 0 ,所以

v 2

2

m s

3

(3)由 F 安 B LI

2

B L 根据图像 B

B

0.5 X 所以 安

X

1.6J

X

X

X 0

WF

(4)根据动能定理,

外力

1 (

2 2 )

所以 W

外力

1.57J

W

W

2 m v 2 v 0

又 W 安

F 安 X

1.6J

I 2 R 总t

所以 t

2s , P

W 外力

0.786W

t

申明:

所有资料为本人收集整理,仅限个人学习使用,勿做商业用途。

2019年高考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吉林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S 32 Cl 35.5 As 75 I 127 Sm 1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 A.脂质、RNA B.氨基酸、蛋白质 C.RNA、DNA D.DNA、蛋白质 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 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②再将含

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 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 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 4.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A.血浆渗透压升高 B.产生渴感 C.血液中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升高 D.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降低 5.某种植物的羽裂叶和全缘叶是一对相对性状。某同学用全缘叶植株(植株甲)进行了下列四个实验。 ①植株甲进行自花传粉,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②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均为全缘叶 ③用植株甲给羽裂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1∶1 ④用植株甲给另一全缘叶植株授粉,子代中全缘叶与羽裂叶的比例为3∶1 其中能够判定植株甲为杂合子的实验是 A.①或② B.①或④ C.②或③ D.③或④ 6.如果食物链上各营养级均以生物个体的数量来表示,并以食物链起点的生物个体数作层来绘制数量金字塔,则只有两个营养级的夏季草原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牧草,第二营养级是羊)和森林生态系统(假设第一营养级是乔木,第二营养级是昆虫)数量金字塔的形状最可能是 A.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倒金字塔形 B.前者为倒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C.前者为金字塔形,后者为金字塔形

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全国卷1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 ..的是

上海市黄浦区2018年高三地理二模试卷

黄浦区2018年高中学业等级考调研测试 地理试卷 2018.4 (满分: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综合分析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正确填涂准考证号。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美国航天局宣布“朱诺”号探测器的木星探测任务在2018年2月20日结束,届时“朱诺”号将受控冲入木星外层大气焚毁,“朱诺”号探测器所处的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河外星系 D .总星系 2.2018年1月31日,“超级月亮”与月全食的 “大戏”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上演,当天的农历日期是 A .初一 B .初七 C .十五 D .廿二 3.右图中能够反映页岩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下列现象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是 A .晴朗天空呈蔚蓝色 B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 C .阴天时昼夜温差小 D .沿海地区的海陆风 5.上海市目前能够重点开发的新能源有 A .地热能 B .风能 C .核能 D .可燃冰 6.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耕地面积大②人口总数少③水资源年际变化小④水资源总量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7.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中的商业用地 A .在各类土地中占地面积最大 B .土地利用效益低于工业用地 C .地租支付能力高于居住用地 D .处于城市土地利用的第二圈层 沉积岩 沉积物 岩浆岩 变质岩 岩浆 ① ② ③ ④

历年高考物理 全国卷 2003年

2003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物理部分) 第Ⅰ卷 15. 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金属小球a 、b 、c 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a 和c 带正电,b 带负电,a 所带电量的大小比b 的小。已知c 受到a 和b 的静电力的合力可用图中四条有向线段中的一条来表示,它应是 [B ] A. F 1 B. F 2 C. F 3 D. F 4 16.下面列出的是一些核反应方程 [D ] X P +→30 143015 Y B H Be +→+10 52194 Z Li He He +→+7 34242 其中 A. X 是质子,Y 是中子,Z 是正电子 B. X 是正电子,Y 是质子,Z 是中子 C. X 是中子,Y 是正电子,Z 是质子 D. X 是正电子,Y 是中子,Z 是质子 17. 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则其 [C ] A. 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B. 频率变大,波长不变 C. 频率不变,波长变短 D. 频率变小,波长不变 18. 简谐机械波在给定的媒质中传播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 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快 B. 振幅越大,则波传播的速度越慢 C. 在一个周期内,振动质元走过的路程等于一个波长 D. 振动的频率越高,则波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所用的时间越短 19. 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 点为其球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过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 1和m 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 1的小球与O 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α=60°。两小球的质量比2 1m m 为 [A ] A. 3 3 B. 3 2 C. 2 3 D. 2 2 2 F 4 F m 2

完整word版,2019物理高考题分类汇编,推荐文档

2019高考物理题分类汇编 一、直线运动 18.(卷一)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2 1t t 满足( ) A .1<21t t <2 B .2<2 1t t <3 C .3< 21t t <4 D .4<2 1 t t <5 25. (卷二)(2)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司机忽然发现前方有一警示牌立即刹车。从刹车系统稳定工作开始计时,已知汽车第1 s 内的位移为24 m ,第4 s 内的位移为1 m 。求汽车刹车系统稳定工开始计时的速度大小及此后的加速度大小。 二、力与平衡 16.(卷二)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 ,重力加速度取10m/s 2。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 500 N ,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 A .150kg B .1003kg C .200 kg D .2003kg 16.(卷三)用卡车运输质量为m 的匀质圆筒状工件,为使工件保持固定,将其置于两光滑 斜面之间,如图所示。两斜面I 、Ⅱ固定在车上,倾角分别为30°和60°。重力加速度为g 。当卡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时,圆筒对斜面I 、Ⅱ压力的大小分别为F 1、F 2,则( ) A .1233==F mg F mg , B .1233= =F mg F mg , C .1213 ==2F mg F mg , D .1231= =2 F mg F mg , 19.(卷一)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

2018年全国卷1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8年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高铁列车在启动阶段的运动可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均加速直线运动,在启动阶段列车的动能A.与它所经历的时间成正比 B.与它的位移成正比 C.与它的速度成正比 D.与它的动量成正比 15.如图,轻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上端放有物块P,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作用在P上,使其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x表示P离开静止位置的位移,在弹簧恢复原长前,下列表示F和x之间关系的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16.如图,三个固定的带电小球a、b和c,相互间的距离分别为ab=5 cm,bc=3 cm,ca= 4 cm。小球c所受库仑力的合力的方向平衡于a、b的连线。设小球a、b所带电荷量 的比值的绝对值为k,则 A.a、b的电荷同号, 16 9 k= B.a、b的电荷异号, 16 9 k= C.a、b的电荷同号, 64 27 k= D.a、b的电荷异号, 64 27 k= 17.如图,导体轨道OPQS固定,其中PQS是半圆弧,Q为半圆弧的中心,O为圆心。轨道的电阻忽略不计。OM是有一定电阻。可绕O转动的金属杆。M端位于PQS上,O M与轨道接触良好。空间存在半圆所在平面垂直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现使OM从OQ位置以恒定的角速度逆时针转到OS位置并固定(过程Ⅰ);再使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以一定的变化率从B增加到B'(过程Ⅱ)。在过程Ⅰ、Ⅱ中,流过OM 的电荷量相等,则B B ' 等于

年上海高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上海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75分) 以下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在古代世界的文明成果中,被视为王权象征和灵魂安息之所的建筑是 A.长城 B.二里头宫殿 C.金字塔 D.帕特农神庙 2.《左传》日:“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 A.人声鼎沸 B.鼎鼎有名 C.三足鼎立 D.问鼎中原 3.对于研究古代特洛伊战争具有第一手史料价值的作品是 A.《希腊史》(格罗特著) B.影片《特洛伊》 C.油画《帕里斯的裁判》 D.《荷马史诗》 4.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这表明 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 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 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 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 5.①在公元前44年的罗马牧神节上,执政官安东尼两次把王冠戴在恺撒的头上,都遭到了人群的抗议。②于是恺撒取下王冠,把它存放在朱庇特神庙。③在那一天,他没有获得皇帝称号。④事实上自公元前49年起,恺撒己成为罗马的最高统治者,共和制名存实亡。以上文字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 6.有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描述道:“这座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陡峭的岬角上,……这座城市由两扇海上大门保护着,可以禁止无论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通行。”“这座城市”是A.君士坦丁堡 B.雅典 C.威尼斯 D.麦加 7.“诏迁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于是代人南迁者,悉为河南洛阳人。”文中提到的诏书

(完整word版)高三物理综合大题

高三二轮复习综合大题汇编 1. (16分)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用长为L的绝缘细线拴住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线的上端固定,开始时连线带球拉成水平,突然松开后,小球由静止开始向下摆动,当细线转过60°角时的速度恰好为零。问: (1)电场强度E的大小为多少? (2)A、B两点的电势差U AB为多少? (3)当悬线与水平方向夹角θ为多少时,小球速度最大?最大为多少? 2. (12分)如图甲所示,一粗糙斜面的倾角为37°,一物块m=5kg在斜面上,用F=50N的力沿斜面向上作用于物体,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升,g取10N/kg,sin37°=0.6,cos37°=0.8,求: (1)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将F改为水平向右推力F',如图乙,则至少要用多大的力F'才能使物体沿斜面上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3. (18分)如图(甲)所示,弯曲部分AB和CD是两个半径相等的四分之一圆弧,中间的BC段是竖直的薄壁细圆管(细圆管内径略大于小球的直径),细圆管分别与上、下圆弧轨道相切连接,BC段的长度L可作伸缩调节。下圆弧轨道与地面相切,其中D、A分别是上、下圆弧轨道的最高点与最低点,整个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小球多次以某一速度从A点水平进入轨道而从D点水平飞出。今在A、D两点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小球对轨

道A、D两点的压力,计算出压力差△F。改变BC间距离L,重复上述实验,最后绘得△F-L 的图线如图(乙)所示。(不计一切摩擦阻力,g取10m/s2) (1)某一次调节后D点离地高度为0.8m。小球从D点飞出,落地点与D点水平距离为2.4m,求小球过D点时速度大小。 (2)求小球的质量和弯曲圆弧轨道的半径大小。 4. (18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3.0kg的长木板A的左端,叠放着一个质量为m=1.0kg的小物块B(可视为质点),处于静止状态,小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0。在木板A的左端正上方,用长为R=0.8m的不可伸长的轻绳将质量为m=1.0kg的小球C悬于固定点O点。现将小球C拉至上方使轻绳拉直且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到达O点的正下方时,小球C与B发生碰撞且无机械能损失,空气阻力不计,取g=10m/s2,求: (1)小球C与小物块B碰撞前瞬间轻绳对小球的拉力; (2)木板长度L至少为多大时,小物块才不会滑出木板。 5. (20分)如图所示,在高为h的平台上,距边缘为L处有一质量为M的静止木块(木块的尺度比L小得多),一颗质量为m的子弹以初速度v0射入木块中未穿出,木块恰好运动到平台边缘未落下,若将子弹的速度增大为原来的两倍而子弹仍未穿出,求木块的落地点距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设子弹打入木块的时间极短。

2019年全国卷2高考物理试题附答案

2019年全国卷2高考物理试题 15.太阳内部核反应的主要模式之一是质子-质子循环,循环的结果可表示为 1401214H He+2e+2v →,已知11H 和4 2He 的质量分别为P 1.0078u m =和 4.0026u m α=, 1u=931MeV/c 2,c 为光速。在4个11H 转变成1个42He 的过程中,释放的能量约为 A .8 MeV B .16 MeV C .26 MeV D .52 MeV 16.物块在轻绳的拉动下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向上匀速运动,轻绳与斜面平行。已知物 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3 3 ,重力加速度取10m/s 2。若轻绳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1 500 N ,则物块的质量最大为 A .150 kg B .1003 kg C .200 kg D .2003 kg 17.如图,边长为l 的正方形abcd 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垂直于纸 面(abcd 所在平面)向外。ab 边中点有一电子发射源O ,可向磁场内沿垂直于ab 边的方向发射电子。已知电子的比荷为k 。则从a 、d 两点射出的电子的速度大小分别为 A .14kBl , 5 4kBl B .14kBl ,5 4kBl C .12kBl , 5 4 kBl D .12kBl ,54 kBl 18.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其机械能E 总等于动能E k 与重力势能E p 之和。取地面为 重力势能零点,该物体的E 总和E p 随它离开地面的高度h 的变化如图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由图中数据可得

A.物体的质量为2 kg B.h=0时,物体的速率为20 m/s C.h=2 m时,物体的动能E k=40 J D.从地面至h=4 m,物体的动能减少100 J 19.如图(a),在跳台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空中滑翔时身体的姿态会影响其下落的速度和滑翔的距离。某运动员先后两次从同一跳台起跳,每次都从离开跳台开始计时,用v 表示他在竖直方向的速度,其v-t图像如图(b)所示,t1和t2是他落在倾斜雪道上的时刻。则 A.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小 B.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比第一次的大 C.第二次滑翔过程中在竖直方向上的平均加速度比第一次的大

上海市黄浦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等级考调研(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黄浦区2018年高中学业等级考调研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2018.4 (完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综合分析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准考证号和姓名,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40分) 1.右图是藏于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的秦砖,上刻“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飤人、践此万岁”,其中 “海内皆臣”反映的信息主要是: A.国家统一,皇帝集权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2.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察举制B.设置刺使C.取消封国D.颁布推恩令 3.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农业开发的主观原因是: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B.南方的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 C.南方社会相对稳定D.统治者推行发展农业的政策 4.唐朝时,蔬菜品种日益丰富,开始出现原产于地中海的莴苣、印度的刀豆、波棱国〈今尼泊尔)的菠菜。这一情况透露出唐朝: A.农业生产的发达B.对外交流的繁荣

C.西域都护的设置D.泉州口岸的开放 5.右图中两人交往产生的积极意义主要是: A.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传入中国 B.中国科技文化在欧洲广泛传播 C.中国人开始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D.为我国科技发展注入新的生机 6.年号纪年是中国文化的特有现象,下列历史概念与年号无关的是: A.光武中兴B.贞观之治C.绍兴和议D.康乾盛世 7.“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航线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两件事。”完成这两件创举的航海家是: A.哥伦布/迪亚士B.麦哲伦/迪亚士C.哥伦布/达·伽马D.达·伽马/麦哲伦 8.“我以我自己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这个“宣言”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1787年宪法 9.《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到科学,2018年是其公开发表的:A.150周年B.160周年C.170周年D.180周年 10.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和利用的相对清洁的能源是: A.煤炭B.石油C.电力D.核能 11.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则。实施该法的最主要目的是:A.实现经济复兴B.增加就业机会C.国家干预经济D.防止盲目竞争 12.下列文件中,反对日本独霸中国的是: A.《九国公约》B.《联合国家宣言》C.《大西洋宪章》D.《波茨坦公告》. 13.20世纪,国际社会为维持和平进行了不懈努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上 海卷) https://www.doczj.com/doc/c917419004.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汇编 (2000~2010) 2010-7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 1.全卷共8页,24题,在120分钟内完成。 2.第21、22、23、24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真空中红光波长比紫光波长短 (B)红光光子能量比紫光光子能量小 (C)红光和紫光相遇时能产生干涉现象 (D)红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紫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也有电子向外发射 2.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γ射线一般们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量强 (D)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3.一小球用轻绳悬挂在某固定点,现将轻绳水平拉直,然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考虑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 (A)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B)小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C)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线速度最大(D)到达最低位置时绳中的拉力等于小球重力

2017高考全国Ⅲ卷理综物理试卷(word版)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物理部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Li7C12N14O16S32K39Cr52Mn55Fe56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 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A.周期变大B.速率变大 C.动能变大D.向心加速度变大 15.如图,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U形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金属杆PQ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形成闭合回路PQRS,一圆环形金属框T位于回路围成的区域内,线框与导轨共面。现让金属杆PQ突然向右运动,在运动开始的瞬间,关于感应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QRS中沿顺时针方向,T中沿逆时针方向 B.PQRS中沿顺时针方向,T中沿顺时针方向

C .PQRS 中沿逆时针方向,T 中沿逆时针方向 D .PQRS 中沿逆时针方向,T 中沿顺时针方向 16.如图,一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均匀柔软细绳PQ 竖直悬挂。用外力将绳的下端Q 缓慢地竖直向上拉起至M 点,M 点与绳的上端P 相距13l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 A .1 9mgl B .16mgl C .13mgl D .12 mgl 17.一根轻质弹性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80cm 的两点上,弹性绳的原 长也为80cm 。将一钩码挂在弹性绳的中点,平衡时弹性绳的总长度为100cm ;再将弹性绳的两端缓慢移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则弹性绳的总长度变为(弹性绳的伸长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A .86cm B .92cm C .98cm D .104cm 18.如图,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1B 的匀强磁场中,两长直导线P 和Q 垂直于纸面固定放 置,两者之间的距离为l 。在两导线中均通有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电流I 时,纸面内与两导线距离为l 的a 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为零。如果让P 中的电流反向、其他条件不变,则a 点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A .0 B 0B C 0B D .02B 19.在光电效应试验中,分别用频率为a v ,b v 的单色光a 、b 照射到同种金属上,测得 相应的遏止电压分别为a U 和b U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分别为ka E 和kb E 。h 为普朗克常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a b v v >,则一定有a b U U < B .若a b v v >,则一定有ka kb E E > C .若a b U U <,则一定有ka kb E E < D .若a b v v >,则一定有a ka b kb hv E hv E ->-

2019年全国卷高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9全国Ⅰ卷物理 2019全国Ⅱ卷物理 2019全国Ⅲ卷物理2019年高考全国卷Ⅰ物理试题

14.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光子能景在eV~ eV的光为可见光。要使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被激发后可辐射出可见光光子,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eV B.eV C.eV D.eV 15.如图,空间存在一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两个带电小球P和Q用相同的绝缘细绳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下,两细绳都恰好与天花板垂直,则 A.P和Q都带正电荷B.P和Q都带负电荷 C.P带正电荷,Q带负电荷 D.P带负电荷,Q带正电荷 16.最近,我国为“长征九号”研制的大推力新型火箭发动机联试成功,这标志着我国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若某次实验中该发动机向后喷射的气体速度约为3 km/s,产生的推力约为×108 N,则它在1 s时间内喷射的气体质量约为

A .× 102 kg B .×103 kg C .×105 kg D .×106 kg 17.如图,等边三角形线框LMN 由三根相同的导体棒连接而成,固定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 面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框顶点M 、N 与直流电源两端相接,已如导体棒MN 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 ,则线框LMN 受到的安培力的大小为 A .2F B . C . D .0 18.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上升第 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 H 所用的时间为t 2。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 A .1<21t t <2 B .2<21t t <3 C .3<21t t <4 D .4<21 t t <5 19.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顶端装有一光滑定滑轮。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 端悬挂物块N 。另一端与斜面上的物块M 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

2018年上海历史合格考试卷

2018年上海市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测试 一、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 1.楔形文字是迄今发现最早的文字之一,它起源于 A.古代两河流域 B.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D.古代美洲 2.西欧古代历史终结于476年,这一时间处于下列时间轴中的 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公元5世纪公元6世纪 A B C D 3.8世纪中叶,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军事帝国是 A.罗马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4.中世纪西欧农村最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是 A.庄园 B.城市 C.工场 D.工厂 5.中华文明的起源如“满天星斗”,其核心区域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 B.黄河下游地区 C.中原地区 D.辽东地区 6.20世纪初,王国维利用地下新材料证明了《史记》有关商王世袭的记载基本正确。这些“新材料”指的是 A.甲骨卜辞 B.青铜铭文 C.玉器 D.铁器 7.周朝建立后,创设了使周王成为天下共主的统治方式。这种方式是 A.禅让制 B.封邦建国体制 C.世卿世禄制 D.郡县制 8.春秋战国时期,主张“道法自然”、倡导“无为而治”的学派是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兵家 9.“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叙述的是 A.武王克商 B.周公制礼 C.平王东迁 D.秦统一 10.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它的起点是 A.长安 B.洛阳 C.扬州 D.泉州 11. 蜀吴魏魏魏吴魏蜀蜀吴吴蜀 A B D

12.北魏孝文帝改革将北方民族融合推向高潮,通过此次改革实现汉化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13.7世纪前期,某位皇帝知人善任、勇于纳谏、推行开明民族政策,其统治被誉为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14.与宋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相关的史实是 A.经济重心南移 B.朝贡贸易 C.资本主义萌芽 D.五口通商 15.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始于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16.“虽无相名,实有相职;既有相权,却无相权。”描述的是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行省制 D.内阁制 17.明清之际,由中国士大夫与西方传教士合作翻译的著作是 A.《梦溪笔谈》 B.《几何原本》 C.《四库全书》 D.《海国图志》 18.16世纪初,英国约翰·温契康伯开办了一家拥有数百家毛纺织企业,该企业属于 A.手工作坊 B.手工工场 C.现代工厂 D.联邦制 19.“光荣革命”后,英国创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体,即 A.君主立宪制 B.共和制 C.总统制 D.联邦制 20.1776年费城出版的《常识》中号召“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分手”的对象是 A.英国 B.法国 C.西班牙 D.葡萄牙 21.“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此言出自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共产党宣言》 22.某国首都广场矗立着一座塑像,纪念一位解放了千百万农奴的改革者。这位改革者是 A.彼得一世 B.亚历山大二世 C.明治天皇 D.俾斯麦 23.19世纪60年代末,率先使用机器生产的中国私人资本企业出现在 A.上海 B.宁波 C.天津 D.广州 24.“20世纪大幕拉开之际,当时的世界大国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是指

全国历年高考试题真题集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新课标2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测定根吸收某一矿质元素离子的量。培养条件及实验结果见下表: 培养瓶中气体温度(℃)离子相对吸收量(%) 空气17 100 氮气17 10 空气 3 28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 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 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 2. 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该酶能结合到端粒上,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的一条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拟核的DNA中含有端粒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 C.正常人细胞的每条染色体两端都含有端粒DNA D.正常体细胞的端粒DNA随细胞分裂次数增加而变长 3.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 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 B.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 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 D.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5.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7.食品干燥剂应无毒、无味、无腐蚀性及环境友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硅胶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P2O5不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C.六水合氯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加工后具有吸水性的植物纤维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8.某羧酸酯的分子式为C18H26O5,1mol该酯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2mol乙醇,该羧酸的分子式为 A.C14H18O5 B.C14H16O4 C.C14H22O5 D.C14H10O5 9.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高考真题全国卷理综物理卷

高考真题全国卷理综物 理卷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3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N 14 O 16 S 32 K39 Cr 52 Mn 55 Fe 56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2017年4月,我国成功发射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了首次交会对接,对接形成的组合体仍沿天宫二号原来的轨道(可视为圆轨道)运行。与天宫二号单独运行相比,组合体运行的 A.周期变大B.速率变大 C.动能变大D.向心加速度变大 15.如图,在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有一U形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金属杆PQ置于导轨上并与导轨形成闭合回路PQRS,一圆环形金属框T位于回路围成的区域内,线框与导轨共面。现让金属杆PQ突然向右运动,在运动开始的瞬间,关于感应电流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QRS中沿顺时针方向,T中沿逆时针方向 B.PQRS中沿顺时针方向,T中沿顺时针方向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历史试题-真题

2018年上海市普通高中等级性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史前史上限不断前移,内容不断丰富得益于 A.考古资料的发掘 B.古本文献的考订 C.神话传说采用 D.口述史料引入 2.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是 A.采集渔猎 B.农耕生活 C.青铜冶炼 D.铁器牛耕 3.《资治通鉴》以公元前403年为起点,这一时间可表述为 A.公元前4世纪前期 B.公元前4世纪后期 C.公元前5世纪前期 D.公元前5世纪后期 4.“大楚兴,陈胜王”,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楚汉战争 B.秦末农民起义 C.牧野之战 D.吴楚七国之乱5.“柔道”治天下的中兴之主是 A.汉武帝 B.汉光武帝 C.孝文帝 D.唐玄宗 6.从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体现了 A.民族融合的影响 B.礼乐的规范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家族制度的强化 7.“天理,只是仁义礼智之总名。仁义礼智便是天理之件数。”出自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8.17—18世纪兼具资本主义与民族解放战争性质的双重革命是 A.英国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辛亥革命 9.19世纪末德国现代高速发展的关键得益于 A.国家的统一 B.殖民地的拓展 C.内政的改革 D.移民的刺激10.1870年代,日本兴起自由民权运动,宣传“主权在民”思想,其理论依据主要出自A.《社会契约论》 B.《百科全书》 C.《论法的精神》 D.《政府论》11.以“提供贷款、投资设厂、开矿筑路”为主要手段的资本扩张方式始于A.新航路开辟 B.英国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战后科技革命12.与右侧漫画相关的事件是 A.百年战争 B.普法战争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13.罗斯福新政“新”在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

历年高考物理试题(上海卷)汇编 (2000~2010) 2010-7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上海物理试卷 考生注意: 1.全卷共8页,24题,在120分钟内完成。 2.第21、22、23、24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有数字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5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把正确的答案全选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面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方括号内,每一小题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部分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填写在方括号外的字母,不作为选出的答案。 1.下列关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真空中红光波长比紫光波长短 (B)红光光子能量比紫光光子能量小 (C)红光和紫光相遇时能产生干涉现象 (D)红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紫光照射该金属时一定也有电子向外发射 2.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B)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γ射线一般们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量强 (D)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3.一小球用轻绳悬挂在某固定点,现将轻绳水平拉直,然后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考虑小球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最低位置的过程中() (A)小球在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B)小球在竖直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C)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线速度最大(D)到达最低位置时绳中的拉力等于小球重力4.如图所示,两根平行放置的长直导线a和b载有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电流,a受到的磁

高考理综试卷word版(新课标卷)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是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第6页至第12页。全卷满分300分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中“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第Ⅱ卷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将试题卷和答题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0分) 本试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合题目要求的。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Cu 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将让你听的红细胞放入4℃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红细胞破裂,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具有水溶性 B.红细胞的液泡体积增大 C.蒸馏水大量进入红细胞 D.低温时红细胞膜流动性增大 2.甲、乙两种酶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酶活性与处理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酶能购抗该种蛋白酶降解 B. 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C.乙酶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 D.乙酶活性的改变是因为其分子结构的改变 3.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迁都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升高 C.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迁都降低降低 D.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迁都降低不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