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球墨铸铁管安装工艺设计标准

球墨铸铁管安装工艺设计标准

19 球墨铸铁管施工工艺标准

19.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球墨铸铁管的施工工艺要求、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群(小区),工作压力不大于1.0MPa,室外给水管网的给水铸铁管(球墨铸铁管)。

19.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33-20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242-2002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68-1997 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15-2003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13295-2003 –T 水及燃气管道用球墨铸铁管、管件和附件

CJJ101-2004 埋地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19.3 术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与《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的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1、室外给水管网

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按照建筑物和用户的生产、生活和消防的需要,有组织的输送到用户地点的网络。

2、管道配件

管道与管道或管道与设备连接用的各种零、配件的统称。

19.4 施工准备

Ⅰ技术准备

19.4.1 技术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并组织图纸会审。

2、根据图纸要求准备相应的施工图集和质量记录表格。

3、根据球墨铸铁管安装现场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和监理单位审核批准。施工方案应包含环境保护和职业安全等因素。

4、编制技术交底与安全交底并向作业班组进行书面交底。使作业人员熟悉施工图纸、规范及工艺标准,以达到工期、质量、安全等目标。

5、利用现有的现场条件,做好管道的排布、成本控制、安全教育等策划,做到目标统一化、生产安全化、技术、标准化。

Ⅱ物资准备

19.4.2 物资准备

1、球墨铸铁管及管道配件均应符合有关现行国家卫生标准规定且有产品合格证明,不影响水质,不得损害人体健康。

2、给水铸铁管规格和材质符合设计要求,管壁厚度均匀、内壁光滑无破损,承口整齐、光洁无错位且外径偏差符合规范规定。

3、阀门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阀体光洁无破损,阀芯启闭灵活。并有相应的有关部门的检测报告。

4、水表型号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并有相应的有关部门的检测报告及出厂合格证。

5、橡胶圈采用同厂家配套产品,外观匀称、光滑无缺陷。

Ⅲ施工设施准备

19.4.3 施工设施准备

1、工具用具

倒链2套,撬杠、钢架管若干及配件、软绳、毛刷若干、钢刷、润滑剂(要求对人体无损害且易溶于水)、卷尺两把、短方木若干、角磨机、大锤、切割机、橡胶锤等。

2、监测装置

水准仪、水平尺、游标卡尺、卷尺、压力表等。

Ⅳ作业条件准备

19.4.4 作业条件准备

1、临水、临电已到位,具备施工条件。

2、埋地管道的地沟的走向、宽度和深度已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沟内无杂物,沟底夯实。

3、阀门井、水表井、消火栓的垫层已施工完毕。

4、施工技术、安全交底已完成,施工用的管材及其辅助工具均已到位。

5、进行打压试验所用的阀门外观良好、启闭灵活相应的质量证明文件及合格证齐全,经监理验收已合格。

19.5 施工工艺

Ⅰ施工工艺流程

19.5.1施工工艺流程

本工艺流程见图19.5.1。

管网的回填

结束

图19.5.1 球墨铸铁管安装工艺流程

Ⅱ操作工艺

19.5.2 操作工艺

1、预制架工

1)根据施工图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二次管道排布,计算管道长度,加工管道,在管道承插口处做好标记,准备端方木在管道两端支撑,预留足够的操作空间。

2)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及规范与设计要求,饮用水管道远离污染源,且详细阅读施工图纸,并现场调查,对沿线地下障碍物(如电缆、光缆、天然气)等进行实际勘察,并联系建设、市容、市政、规划、广电、弱电等相关单位做好各方协调工作,以确保施工时不损坏原有管道及设施如发现,与污水管道发生交叉时给水管道加与其相应管道管径大 2 号的套管,套管伸出每边交叉管的长度不得小于 3m。

3)将阀门、水表、消火栓提前预装好,用脚手架将其固定牢固。

4)对管道的承插口、三通、橡胶圈等再次检查,作下料准备。

2、管道的清理及铺设

1)管道插口的打磨及清理

将管沟里所有的管道的插口用角磨机打磨成倒角形式,吹风机清理承口,局部可用钢丝刷及毛刷清理,直至承口内光洁、无沙粒等杂物,切记管道承口方向为进水方向,如若不是,及时调整。管道承插口的清理见图19.5.2.1。

图19.5.2.1 管道承插口的清理

2)管道的铺设

放下管沟时,避免与底部、墙面碰撞,预留足够的操作空间,操作人员在移动管道时,一定注意安全,防止管道压伤、割伤手脚,杜绝一切安全事故。

3、管道安装

1)找准安装面

在管道下垫方木后,用经纬仪测量管道是否在同一高度,找准基准点,调整管道中心线,使之与自定的基准点保持一致:沟底平整,管底垫20cm 沙子。后附图19.5.2.2管道铺设。

图19.5.2.2 管道铺设

2)下管

水流方向与承口方向是紧密相关的,通常情况下,水流从插口流入承口,但在坡度很大的情况下,要把承口方向朝上,安装时,从下往上进行。下料时,良好尺寸,管材固定牢靠,再行切割管道,如发现管道失圆,采用角磨机调整平整,同时把周边打磨成倒角。

3)再次清理承插口与橡胶圈

要细心清理承插口,尤其是放橡胶圈的位置,一定不能有沙子、土等残留物,以免给安装管道时,损坏橡胶圈。

4)橡胶圈的安装

将橡胶圈放入成“8”字型,放入承口,再用橡胶皮榔头轻敲橡胶圈,直至放入承口,检查承口与橡胶圈是否完全吻合,然后用专用润滑剂(要求对人体无损害且易溶于水,符合国家对居民饮用水的标准)润滑。除了小管径外,放橡胶圈的位置不需要润滑。橡胶圈的安装见附图19.5.2.3。

图19.5.2.3 橡胶圈的安装

5)管道连接

顶推管子使之插入承口:在安装时,为了将插口插入承口较为省力、顺利。首先将插口放入承口内且压到承口的橡胶圈上,接好软绳和倒链,拉近倒链;与此同时,让人在管道承口端用力左右摇晃管子,知道插口插入承口全部到位(以插口线为标志,第一道插口线进入成口内,第二道插口线几乎到底),承口与插口之间应留2mm左右的间隙,并保证承口四周外沿到胶圈距离保持一致(用游标卡尺测量),管道安装注意半成品保护,管口处用胶带封堵,防止杂物进入管道。见图19.5.2.4,橡胶圈接口最大允许偏转角见附表19.2.7

表19.2.7 橡胶圈接口最大允许偏转角

图19.5.2.4 管道的连接

(2)、管件的安装

由于管件自身重量较轻,在安装时采用一个倒链时,容易使管件方向发生偏转,导致橡胶圈被挤压,不易安装到位,因此采用双倒链平行用力,使管件平行安装,胶圈不易被挤压;也可采用加长管件,利用管道的重量,采用单根倒链进行安装。

6)、管件的固定

管道及管件安装完毕后再次检查管道是否平整,在管件部位处必须用架子管及扣件固定牢固,然后管底填制沙子,取出方木,管道上部开始软土回填至管道上20cm左右,逐次夯实。后附图19.5.2.5管道回填。

图19.5.2.5 管道回填

7)、打压实验的前期准备

在最高点安装自动排气阀及压力表,在管道最低点安装泄水口,并做好泄水排放及冬季需做好防冻措施,安装完毕后,对其采取有效的固定和保护措施。

4、打压试验

1)、施压管道应从管道的最低端缓慢灌入,其管道的最高端的自动排气阀将管网内的气体排出。

2)、升压过程中,若发现指针来回摆动,且升压缓慢,应将管内的气体重新排放后再升压。若检查发现有渗漏点,先放水,进行整修,再次重新打压。

5、管道冲洗及消毒

给水管道在竣工后,必须对管道进行冲洗,饮用水冲洗后进行消毒,满足饮用卫生水的要求。

6、管沟回填

1)、管网水压试验完成后尽快进行回填

2)、管道周围20cm内饮用沙子无土块进行回填,管顶上部50cm内不得出现直径为10cm的块石和硬土块。50cm以上部分,大块石不应集中。回填时,一定要注意,管沟内发现有积水,及时清理。

3)管沟两侧50cm以内,应采取人工逐步夯实,管顶50cm以上采取机械回填,采用电夯夯实,每次回填不得超过30cm。

Ⅲ季节性施工

19.5.3 季节性施工

1、雨季施工

雨天尽量避免室外作业,注意防滑、防跌、防坠落。管沟上要做好避雨

措施,临时管道管口密封,防止雨水进入。

2、冬季施工

冬季施工时,要采取防滑措施,严格执行动火审批制度。橡胶圈可采用热水浸泡,减少硬度,迅速安装,其次管道试压完成后,将水排放干净,防止冻裂。

19.6 质量标准

19.6.1 主控项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给水管道在埋地铺设时,应当在冻土层以下,如在冻土层以上时,应采取保温措施。在无冻土层时,埋地铺设时,管顶覆土埋深不得小于500mm,穿越马路时(含路面下),埋土深度不得小于700mm。

检验方法:现场尺量检查。

2、为使饮用水管道远离污染源,不得直接穿越污水井、化粪池、公共厕所等。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3、管道接口的法兰、卡扣、卡箍等应安装在地沟内或阀门井内,不应埋在土壤中。

检验法法:观察检查。

4、给水系统各种井室内的管道安装,如设计无要求,井壁距法兰或承口的距离:管径小等于450mm时,不应小于250mm;管径大于450mm时,不应小于350mm。

检查方法:尺量检查。

5、管网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 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管材为铸铁管时,试验压力下10min内压降不得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压力应保持不变,不渗不漏。

检查方法:观察检查。

6、给水管道在竣工后,必须给管道进行冲洗,饮用水管道还要在冲洗后进行消毒,满足饮用水卫生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冲洗水的浊度,查看有关部门提供的检验报告。

19.6.2一般项目

1、管道的坐标、标高、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管道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9-3的规定。

表9.2.8 室外给水铸铁管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2

检验方法:现场观察检查。

3、给水管道与污水管道在不同标高平行敷设时,其垂直间距在500以内时,给水管管径小于或等于200mm的,管壁水平间距不得小于1.5m;管径大于200mm的,不得小于3m。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采用橡胶圈接口埋地的给水管道,在土壤或地下水对橡胶圈有腐蚀的地段,在回填土前应采用沥青胶泥,沥青麻丝或沥青锯末等材料封闭橡胶圈接口。橡胶圈接口的管道,每个接口最大偏转角不得超过表9.2.17的规定

表19.2.7 橡胶圈接口最大允许偏转角

19.7 产品防护

19.7.1 所有管道、管件、阀门等在运输及搬放过程中要避免碰撞、损伤。

19.7.2 管材、配件要妥善保管、存放,防止丢失。

19.7.3 管道在安装过程中,及时封堵未连接的管口、三通处,防止污染物进入管道。

19.7.4 管道在穿越铁路、公路路基时应加设套管,套管伸出道路范围两端的长度不得小于2m,套管两端采用防水材料封闭。

19.7.5 在已施工完毕的埋地管道及阀门井室周围,应适当的做好标记,防止后续施工时对已完成管线进行破坏。

19.8 环境因素和危险源控制

29.8.1 施工过程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1、减少噪音,扰民。在居民区,减少夜间施工。

2、不得在施工现场焚烧化合产品易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剩料、废料、垃圾等分类回收,不可乱堆乱放。

29.8.2 危险源控制措施

1、在运输管道至管沟时,管道应平稳的放入管沟内,管沟内不得有人,有专人负责统一指挥。

2、管沟在夜间应有明显的标识,防止夜间人员调入管沟。

3、打压试验时,检察人员不应正对管道盲板、堵头等处站立。

29.9 绿色施工要求

29.9.1 做到工完场清,管道、管件及阀门的包装带收集后集中堆放,废料:

管件、废料、塑料带、玻璃丝布、沥青漆、金属等分门别类收集交有关部门处理。

29.9. 2 严禁将包装物、废料等焚烧或随便丢弃。

29.10质量记录

执行本工艺标准应形成以下质量记录:

A5013 室外给水管道安装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B1015 质量证明资料及检验报告和合格证

04-B1019 施工技术交底记录

B1027 分项、分部工程通过验收各方会签记录

B1063 施工检查记录

B1065-4 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构件、器具、设备进场检查验收记录C2001 管道材料、设备出厂合格证汇总表

C2002 管道系统、强度和严密性验收记录

C2004 阀门安装前强度及严密性记录

C2009 管道隐蔽工程检查记录

C2013 生活用水管道冲洗消毒记录

注:以上表式采用《陕西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配套表格》所规定的表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