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语言学(岑运强)—语言学概论

心理语言学(岑运强)—语言学概论

心理语言学(岑运强)—语言学概论
心理语言学(岑运强)—语言学概论

心理语言学

1.岑运强《语言学概论》p279—286

一、概述

(一)心理语言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只有几十年历史的交叉学科。它综合运用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来研究语言的习得、学习和使用的心理过程。

心理语言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解决三方面的问题:

1.言语的产生

人们用言语表达思想的过程,也就是说话人怎样把想表达的思想变成实际话语的心理过程。

2.语言的理解

就是人们理解话语的心理过程,即听(读)者怎么样把话语还原成对方企图表达的思想的心理过程。

3.儿童的语言获得

儿童是怎样理解和产生母语的,它的过程和机制是什么。

(二)心理语言研究发展简史

1.早期研究

早在1787年,德国生物学家迪德曼首次尝试记录一个儿童的语言发展。接着,达尔文于1877年发表了他对自己小孩学话和发育情况的观察,开创了运用进化论研究心理学的先河。但是达尔文感兴趣的是种系发展,他关心的是对比人类和其他动物的差异。首先把个体发展作为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心的是普列叶尔,他在1882年发表了《儿童心理》,该书逐日记录了著者儿子头三年的语言发展的结果,并系统地考察了儿童的意识、智力和意志的成长。继普列叶尔之后的是德国心理学家C.斯特恩和W.斯特恩,他们的《早期儿童心理学》是第一本关于儿童心理的手册。但是,在这个阶段,因为一些心理学家对现代语言学懂得很少,所以对语言行为的研究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2.初步发展

1935年,通过对美国语言学和其他与语言学有关的学科调查报告卡洛尔发表了《语言学之研究》,书中交错使用“心理语言学”和“语言心理学”这两个词,而且认为,现代语言科学和心理学的学习理论的高度发展,有可能把这两门

科学的研究结合起来,并且用之于研究各种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心理现象。

50年代以后,确实有些语言学家和心理学家致力于建立心理语言学这门学科,而且对儿童语言发展的某些研究也确实有所前进。某些心理学家开始认识到不能只限于描述儿童的语言形式,而必须进一步去发现儿童在某一特定语言阶段取得多少语言知识。他们通过实践证明了儿童学话常常也会归纳和应用规则。但是,作为一门学科来说,心理语言学那时虽然有人提出来,但由于受到当时盛极一时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并未能大踏步地前进。

3.重要发展

20世纪50年代的末期,乔姆斯基相关理论的诞生,使心理语言学的研究取得了飞跃性的进展。

总的说来,乔姆斯基对心理语言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打破了行为主义理论的禁锢,解放了思想。人们不再拘泥于行为主义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转而研究言语活动的内部过程和机制。其二,由于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以句法核心,以解释语言能力为目标,因此,许多心理语言学家开始重视句子水平上的心理语言学分析,另外,语义问题渐渐成为心理语言学家研究的一个热点。

到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心理学研究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第一,心理语言学越来越来倾向于认知的观点。第二,新的研究领域的开拓。例如把研究对象从句子扩大到比句子大的语言单位,如语段或篇章的研究;再比如对语用的研究、跨语言的比较研究,等等。

二、儿童的语言习得

人类的语言习得过程是非常迅速的。大多数孩子在入学前词汇量就达到几千单词。

儿童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要获得一些对该阶段非常重要的言语技能。其发展序列为:学习发音,运用单个单词,最后把单词组合成句子。张厚粲主编的《大学心理学》一书,曾把儿童的语言习得分成以下几个阶段:3个月大的婴儿能把音位同其他语言区分开来。在婴儿能说出第一个单词之

前,他们在学习母语的声音结构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头6个月,婴儿的发音主要由哭泣和笑声组成。不久,婴儿开始牙牙学语,发出各种各样的相当于音位的声音,这些声音越来越像周围环境中的人所说的言语。这种趋势体现了儿童神经结构的发展和言语器官的成熟。

到18个月大时,儿童大约可以说出3个词到50个词,但他们头脑中所能理解的词汇远远超出他们所能说的。儿童的词汇量很快增长,在18个月左右会出现一个词汇量激增的时期,即在增加词汇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表达能力,但是他们还是不会用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从18个月到24个月大时,儿童开始把单词组合成句子。

3岁时,儿童已经可以用一些复杂的句式表达一些复杂的意思。

4岁到5岁时,儿童的言语能力已经相当成熟。到了上学以后,儿童通过接受书面语言的写作训练,将学会说更长更复杂的句子,并且开始理解歧义句。

三、言语生成的心理机制

言语生成的第一阶段是制定计划,从语篇计划到句子计划到句子成分计划。语篇计划要决定所产生的话语是会话型和独白型;句子计划则进一步从命题内容、言语行为、主题结构等方面加以体现;句子成分计划则想出句子骨架中可以灵活安排的成分(如词组)。

言语产生的第二阶段是建立结构。建立结构居于制定计划和执行计划中,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建立的是一个句子的产生系统。人们说话中的失误可以为我们了解建立结构的过程提供证据,但要认识结构失误,还必须了解“理想的表达”。言语失误的原因有两大类:认知的和社会的。

言语产生的第三阶段是执行阶段,其任务是怎样把语言信息的高度抽象的心理表征变为不断变化的肌肉活动形式,并调动发音器官,产生表达该信息的声音。这个阶段的第一步是编制发音程序,我们不但要规定语音的切分成分和它们的次序,还要规定其时间和节奏。第二步是对程序的执行,它涉及怎样使大脑控制呼吸机制、喉部机制和发音机制来发出声音。对这个过程有不同的解释,一个是肌肉命令假设,即认为肌肉系统的语音输入包括一些子语音单位(相当于区别性特征)。这样,输入的每一个音素都包括一些低层次的单位,而这些单位又有其相

对应的不变得肌肉命令,它们无非是对特定的发音器官发出完成特点动作的神经信号。另一个是声道目标假设,按照这种假设,对产生系统输入一个音素的各种特征可以转化为足以产生该音素的声道构造的肌肉表征,这就是声道目标。假设认为,所作出的特定的肌肉活动是手段,而声道目标才是目的。这些动作是产生系统“计算”出来的,不管发音器官在动作开始时处于什么位置,都可以达到特定的目标。

四、言语理解的生理机制

言语理解不是被动地接受言语刺激的过程,而是一个主动加工的过程。在言语理解中,听话者常常要对说话者的愿望和意图进行“猜测”,也就是将说话人的意愿或意图编码为一定的主题结构,在言语交流的过程中去建构意义。譬如,人们听到有人说:“请把风扇打开吧!”就知道说话人直接地表达了开风扇的请求,这样便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可是,在房间里很热、风扇又没有开情况下,说话人或许会说:“这房间可真热啊!”这时听者可能会揣测说话人的愿望或意图,因为这句话可能表达了说话人希望开风扇这一个间接的请求。可见,尽管这两句话的表层结构完全不同,但它们的深层意义是一致的。

广义地说,言语理解不仅包括构造的过程,而且也包括使用的过程。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建构意义的基础上,会采取一些相应的言语——认知活动。如果听到一个判断,人们会把其中的新信息在记忆中储存起来;如果听到一个问句,人们会从记忆中搜寻有关的信息,并试图去回答它。此类活动,都属于语言使用过程。当然,在言语理解中,前一种活动是主要的。

简单地说,言语理解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或水平:

第一,言语识别。言语识别主要是通过知觉加工,对以听觉或视觉形式呈现的言语刺激进行初步的编码。这是言语理解的初步水平。

第二,句子的理解。句子是表达思想的单位。句子的理解过程是多种相互联系的心理活动的复杂结合。首先,句子理解要以语言识别为基础,通过对字词的物质外壳(语音或字形)进行编码,达到对字义的确切把握。这是理解句子的基础环节。其次,听者在语言识别的基础上,还必须进行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句法分析的过程是指听者根据一定的句法关系,建立句子的结构,建构相应的命题,

作进一步的理解,找到句子的意义。在句法分析过程中,听话者要先对话语进行主观上的分割,建构句子的成分,为此,他们采用了许多句法策略,做成合理的分类,去构造句子的深层命题,以得到对句子的理解。

第三,篇章的理解。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听到的和读到的不是单个孤立的句子,而是由一系列句子组成的篇章。篇章理解需要以句子理解为基础,但又比句子理解高出一个层次。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心理学家对篇章理解的过程了解得还比较少。因为文体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理解不同的体裁的篇章所包括的环节很可能有所不同。

五、几种具体的言语活动的心理机制

(一)歧义句的理解

关于歧义句的理解,人们提出了一种“综合理论”。它的主要观点如下:

第一,人们在遇到歧义结构时,往往要给出多种释义。

第二,通过上下文来选择似乎最恰当的释义。

第三,如果一个从句完了还没有消除歧义,人们就以选择的这种意义继续理解。

第四,如果人们发现后面的语境与所选择的意义有矛盾,他们就会重视前面从句的表层结构,并重新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此外,在综合理论中,从句的边界对歧义句的理解也有重要的作用。拜维尔等人曾做了一个实验,其目的是检验从句边界对歧义句的理解所起到的作用。在实验中,他们给被试者呈现一些语句片段,包括未完成的从句和一些完成的子句,这些语句片段都是歧义的,通过比较,可以分析从句边界对踢除歧义的影响。下面是拜维尔等人使用的语句片段。

甲:Although flying airplane can······(尽管飞机会······或尽管飞行会······)

乙:Although flying airplane can be dangerous ···he···(尽管飞行会有危险,他······)

根据综合理论,人们在完成语句片段甲时,存在着两种释义,即,“someone’s flying of airplane”和“airplanes that fly”,这时人们对语句的理解没有越过从句

的边界,而人们在完成语句片段乙时,由于通过了从句的边界,所以只采取一种释义。显然,乙比甲更容易理解。拜维尔等人的实验证实了在歧义句理解中从句边界的这种效应。

最后,应当指出,人们在理解过程中遇到歧义结构时,往往要给出多种释义,这种情况自然与词汇的存储形式和激活状态有关。具体说来,人们理解加工歧义句时,首先要激活与歧义词汇有关的一些释义。然后,在句法、语义或在不同的上下文中进行选择,找出一个较为合适的释义,从而达到对句子的理解。当然,一个歧义词汇的激活状态也与它在词库中的存储形式有关,这种存储形式主要表现为一种语义关系网络。实验证明,与歧义词在语义上相近的某些词,通常处于某种激活状态,其反应阀值较低,在理解歧义结构时,是很容易提取的。(二)写作的心理过程

写作是用书面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过程,也是用书面语影响别人的过程。写作与口语表达之间有很大的相似性。他们都是言语生成过程的具体表现形式。写作活动通常由三个阶段组成:

第一阶段是在头脑中产生所要表达的思想,选择所要写出的内容、主题、所要安排的人物、场景等等,这是写作的构思阶段。

第二阶段是选择表达思想的语言形式,或利用语法规则把要表达的思想转化为语言的信息,这是写作的转换阶段。

第三阶段为执行阶段,把头脑中的言语信息转换成用文字符号表达的文章。这个阶段还包括文章写出以后的修改、加工和润色的过程。

在写作的构思阶段,作者要根据题目的要求,主动从记忆中提取出关于文章的体裁和主题内容的信息,并把这些知识进行合理的组织。由于写作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者记忆中存储的信息,所以,有人把写作称为知识的表述过程。(三)阅读的心理过程

关于阅读,1977年鲁梅哈特提出了交互作用模型。该理论认为,当读者扫描课文时,字母就被登记到视觉信息存储中,以后由一个特征提取装置对这种信息进行操作,并且从视觉信息存储中提取了关键性特征。在阅读过程中,各种不同来源的信息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着。阅读活动就是同时使用所有这些感觉知识和非感觉知识的结果。

人在阅读的时候,头脑就像一个信息加工中心,不断地搜索外界输入的信息。此外,头脑中还有四个储存库,即表音法知识、构词法知识、句法知识和语义学知识。表音法的、构词法的、句法的和语义学的信息都能够影响我们对文字的知觉。这些知识库能对输入的信息不断扫描,这样,一方面对视觉扫到的信息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进行加工,依次经过表音法知识、构词法知识、句法知识和语义学知识,最后达到理解。另一方面,信息加工也以与此相反的方向,由高级阶段到低级阶段进行加工,即读者将已有的背景知识和语言知识,对视觉扫到的信息立即提出假设,最先从语义学知识进行实证,然后分割成句法知识分析、构词法知识分析和标音法知识分析,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对假设进行肯定或否定。因此,每一阶段的知识分析不仅来自于更高一级的知识分析,也依赖于低一级的知识分析。也就是说,这些不同方面的信息发生相互影响,而且在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的信息加工吻合时,就产生令人满意的正确理解。否则,就要重新修改或建立,直至两种信息加工互相吻合。

六心理语言学研究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一)目的和意义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边缘科学,不仅和语言学、心理学,而且和教育学、人类学、生物学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它的研究成果不仅对探讨语言的起源、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等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对语言教学(包括本族语教学和外语教学)、儿童语言的培养和发展等有重要指导作用。它的研究成果还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言语障碍、精神病的诊治,对心理学的一些新的分支,如航空心理学、宇宙心理学、过程心理学等也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二)发展趋势

进年来心理语言学发展迅速,无论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是在很多根本问题上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那么,心理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将会是怎么样呢?

《语言和思维心理学问题对话》一书中,汇编了乔姆斯基等5位与心理语言学相关的学者的谈话。书中提出了7个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理语言学研究今后的发展趋势。1)在语言获得和语言发展中认识起到了什么作用?语言

学因素是否对一般认识发展有影响?2)个体内外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行为怎样影响语言的获得和发展?3)言语和非言语的信号系统是否相互联系?4)在试图解决语言和认知领域里的基本问题时,人们怎样才能正确对待先天和后天的问题?5)目前所进行的比较心理学研究有什么重要性?6)在语言和认知心理学中最重要和最具有应用前景的研究是什么?7)语言和认知领域的研究是否处于一个寻找新理论或新范式的过渡时期?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3.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4. 解释“符号” 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5. 解释“语言” 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6.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书面语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口语和书面语中基本的语言成分也就是基本的语汇和语法结构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基本一致的。 7. 语言与言语的区别。 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8. 解释“普通语言学”。 答: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它以一般语言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 9. 解释“应用语言学”。 答: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10. 解释“传统语言学”。

语言学基础理论教材的系统性和开放性

语言学基础理论教材的系统性和开放性 摘要:语言学基础理论教材用于语言学初学者的入门学习,要求教材既要具有系统而一贯的理论体系,同时又要具有开放性,能够吸纳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和进展。《语言学纲要》(修订版)的编写总体上立足于这两个方面。文章就此介绍阐述修订版《纲要》的理论体系和修订内容。 关键词:语言;教材;系统性;开放性;修订 《语言学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是20世纪80年代初叶蜚声先生和徐通锵先生合著的语言学概论教材,初版于1981年,此后在海内外多次再版,广受欢迎。教材得到认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编写原则很好地满足了语言学基础理论教学的特殊需求。 “语言学概论”是语言学基础理论课,也是语言学的入门课。课程要使学习者藉此了解当代语言学领域的概貌,掌握语言学研究中基本概念术语的内涵,对语言本体的一般性质特征有初步的认识。同时也要使学习者得到基本的语言分析能力和研究方法的训练,在学习中体会到理论的系统和严谨,从而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自主更新知识的能力。 原版《纲要》能在这两个方面为语言学教学提供支持,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材的两个特色。 其一,教材整体结构严谨,脉络清晰。原版《纲要》没有对当时语言学研究中的各种观念方法做面面俱到而浮光掠影的介绍,而是立足于基本的语言符号观念和结构思想,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为主线构建了体系的基本框架,对语言学中的基本问题,包括语言的基本性质,语言结构各个层面基本单位的确立原则和结构关系,语言的总体发展特征和语言系统的演变规律,文字和语言的关系,做了简明而系统的阐述。清晰的脉络和一贯的理论体系更利于初学者对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观念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于对学习者理论分析能力的培养。 其二,教材尽可能地吸收了当时新的语言学研究思想。原版《纲要》不仅参考了当时国际上新出版的各种语言学专著和教材,而且综合了当时新的汉语言研究的成果,包括编著者个人的研究成果。所有这些内容都有机地纳入了教材的整体框架,各得其所。这使学习者由此能直接了解到语言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 原版《纲要》这两方面的特点体现出基础理论教材应具备的系统性和开放性,这使其在语言学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多年来产生很大影响。此次《纲要》的修订正是为了在保持原书特色的基础上,吸收近年来语言学研究的新成果,使教材更好地满足语言学教学和学习的需要。 最近半个世纪,语言学研究领域有许多新的进展。语言研究的取向,从单纯地强调重视口语形式转为言文并重,从单纯地强调语言共时研究转为共时和历时

岑运强《语言学基础理论(修订版)》习题答案

《语言学基础理论(修订版)》部分习题答案 第一章总论. □言语是 ×. 言论与语言×.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 说话和所说的话 □语言是一种 ×. 形式和内容相统一的视觉符号 √. 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 ×. 用来交际的触觉符号系统 □抽象思维的一般特性是 ×. 概括性、民族性×. 概念、判断、推理 ×. 固定、再现、改造√. 概括性、社会性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指的是 ×. 一切思维必须由语言完成 √. 主要指抽象思维和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离不开语言×. 指直观动作思维和表象思维离不开语言 □思维的三种类型是

√. 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 ×. 概念、判断、推理 ×. 固定、再现、改造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 ×. 语言符号的创造和使用总是任意的 ×. 我们可以任意理解语言的符号 √. 语言符号音义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 语言符号的排列没有阶级性,象一根线条排列在一起 ×. 语言符号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随时间推移不分层次逐渐延伸√. 语言符号在时间的线条上逐个出现,同时不排除层次性 □“他肯定不会来了!”这句话强调了说者的 ×. 说话行为√. 施事行为 ×. 取效行为×. 言语行为 □汉语声调从中古到现代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的规律是√. 个别语言的发展规律×. 一般语言的发展规律 ×. 汉民族各种方言的发展规律 □一个民族内部共同使用的语言称为

√. 民族共同语×. 民族交际语 ×. 国际交际语 □克里奥尔语是语言的 √. 混合×. 融合 ×. 分化×. 整化 □语言融合的“底层”现象是 ×. 语言装置的最下面一层,即语音部分√. 被融合的语言的某些遗留下来的因素×. 被压迫的阶层 第二章语音 □声调决定于 √. 音高×. 音强 ×. 音长×. 音质 □[p、t?、b、k]在发音方法上的共同特点是×. 清音×. 不送气 √. 塞音×. 擦音 □舌尖后浊擦音是

语言学概论大纲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认识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认识语言和民族、语言和种族的关系;理解语言的性质,了解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认识语言符号的诸特征;了解语言学的性质、作用及发展梗概。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识记: 1、口语: 2、书面语: 领会: 1、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 3、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 4、语言和种族的关系; 5、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思考: 1、什么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2、为什么说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3、应该如何理解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4、为什么说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并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5、为什么不能单凭“相互理解程度”来区分语言和方言。 第二节语言的性质 识记: 1、符号; 2、能指; 3、所指; 4、聚合关系; 5、组合关系: 领会: 1、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2、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 4、语言符号的可变性; 5、语言是一个系统; 6、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系统性是不平衡的; 7、语言是系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自主性; 8、语言系统的层次性; 9、组合关系的含义; 10、聚合关系的含义; 11、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思考:

1、区分语言和言语有什么意义; 2、应该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3、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对语言系统的结构特点有什么重大意义。 第三节语言学 识记: 1、语言学; 2、普通语言学; 3、理论语言学;。 4、应用语言学; 5、传统语言学; 6、结构主义语言学。 领会: 1、普通语言学的含义和主要研究领域; 2、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主要研究领域; 3、古代哲学家对语言的研究; 4、古代的语言本体研究; 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 6、普通语言学的产生; 7、索绪尔的主要贡献; 8、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语言学新学派的产生; 9、语言学和文学的关系 10、语言学在历史学和考古学中的应用 11、语言学研究在语言规划中的作用; 12、语言学研究与计算机科学。 思考: 1、为什么尽管语言是客观存在的,可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学说和观点; 2、语言学研究可以有哪些不同的角度。 第二章语音 一、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语音的各种性质,了解描写元音和辅音发音特征的方法,理解音位学的基本理论和音位分析的基本原则并能够运用,了解音位组合和韵律特征的基本形式,提高认识语音现象的能力。 二、考核目标和考核要求 识记: 1、语音; 2、声音的四要素; 3、振幅; 4、频率; 5、音高; 6、音强; 7、音长;

语言学概论-(完整版)下半部分

【语言学概论备考精要-下半部分】 语素文字、表意文字是理论上的分类,至今没有发现实例。 ●已知的资源文字,如古埃及的圣书字、苏美尔文字、古汉字、玛雅文字,都 是词语文字,都是意音文字。 ●使用字符最少的文字是音位文字。

由意音文字换用表音文字,属于文字类型改革。 文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 汉字字体演变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几个阶段。 文字发展三阶段论认为,文字经历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是:象形文字或表意文字阶段、音节文字阶段、音位文字阶段。 人类有声语言的产生大约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晚期智人时期。 语言发展演变的特点是:渐变性、不平衡性。 世界各语言按亲属关系可分为九个语系: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昆荼语系、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 语言的谱系分类由高到底依次为:语系、语族、语支、语群。 语言混合的形式有洋泾浜语、克里奥耳语。 语言接触的结果包括: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双语现象、语言的转用、语言的混合。 语言转用的社会条件:民族融合,经济、文化水平和人口数量。 关于语言起源的说法有:神授说、人创说、摹声说、社会契约说。 语言起源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心理条件、生理条件、社会条件。 对大脑的研究催生了神经病理语言学,包括神经语言学、病理语言学两个分支。人类学习语言的临界期是十二至十三岁的青春期。 儿童语言获得的过程分为6个阶段:非自控阶段、咿呀学语阶段、单词阶段、双词阶段、简单句阶段、复杂句阶段。 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包括:模仿说、强化说、天赋说、认知说。 关于大脑构造与人的语言能力关系的研究成果包括:单侧化现象研究、左半球分区研究、语言遗传机制研究、语言功能的临界期研究、大脑构造的独特性研究。语言在思维认知活动中的作用:帮助完成认知过程、储存认知成果、改造认知能力。 《永乐大典》是世界上第一部综合性的百科知识辞典。 《现代汉语词典》、《新英汉词典》是典型的语言词典。 《词源》是语言词典、语文词典、历史词典。 《辞海》是百科辞典、语文词典。 最早的信息处理研究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从机器翻译开始的。 语言学应用于信息处理领域的成果有:汉字编码和汉字处理、文本检索和数据统计、语料库和语料分析、语音试验和语音的识别与合成、文本的自动校对和摘要。语言学在信息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机器翻译、人机对话、人工智能。 中介语的错误类型:系统前错误(不会)、系统错误(记错)、系统后错误(忘记)。外语教学的特点:基础性(从零开始)、交叉性(母语干扰)、多元性(情况复杂)。

对语言学基础理论的几点认识

对语言学基础理论的几点认识 摘要: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在所有人类活动中最能表现人的特点。语言现象是最早纳入人类研究视野的现象之一。语言学作为研究语言的学科,其研究语言的理论方法对语言研究非常必要。本文就谈谈对语言学基础理论的几点认识,包括: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言与思维、语言符号的社会约定性等。 关键词:语言言语思维语言符号社会约定性 一、语言和言语 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本身,“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在讲到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时,开宗明义,“语言学的材料首先是由人类言语活动的一切表现构成的。”人类言语活动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索绪尔首先明确提出要把“语言”和“言语”分开,他称之为“建立言语活动理论的第一个分岔路。” “语言”和“言语”区分理论是索绪尔为了明确语言学对象、建立独立的语言科学而创建的一个根本性的概念理论。 按照索绪尔的观点:言语是指个人说话的行为,是人类发出的一定声音和一定意义内容的结合,是以说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个人活动,所以表现出千差万别。言语的多样性是由相同符号反复出现而组成的,并逐渐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从而抽象化为语言。因而,语言是有规律、有制度的,是人类的某种契约,是一个潜存于人类大脑之中的语言结构规则体系,并在人类群体中完整存在。 因而,在索绪尔言语体系下,语言是抽象,言语是具象;语言是群体的概括,言语是个人的活动;语言是一般,言语是个别;语言是相对静态的,言语是相对动态的;语言是潜在(内在)的,言语是显在(外在)的。二者区别明确,但不是相互孤立的。语言是作为言语的本质部分而存在于言语之中的,言语则是本质的具体表现。二者相互统一。 二、语言和思维 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可以从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印证。儿童怎样学会理解一个词的意义?某一个实物经常和一组特定的语音联系在一起,结果使得这个语言组合能在听话人的思想中唤起对这件实物的联想。 儿童(人类)在学习语言中的归纳概括能力作用巨大。把同一个名称用于形形色色的实物就像在这些实物上贴上相同的标签。这些实物是从纷杂的外部世界挑选出来,归并在一起的。通过这种方式,儿童受到启发诱导,对这些实物进行认真观察,并从中归纳出相似点来。 儿童的智力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持续得到锻炼。每一个词语符号都获得一个相对明确的思

《语言学基础理论与理论》复习资料

成考复习资料 《语言学》复习资料1 一、单选题 1. 汉语普通话中的“我”和助词“的”单念时发音分别为[uo]和[te],而在实际语流中,“我的”发音是 [uo de],这是语流音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 A. 顺同化现象 B. 逆同化现象 C. 弱化现象 D. 异化现象 2. 在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中,最大的类别是__________ A. 语族 B. 语支 C. 语系 D. 语群 3. 最早的表音文字是 A. 拉丁文字 B. 腓尼基文字 C. 古希腊文字 D. 古埃及文字 4. 外语学习中的后期阶段被称为 A. 中介语阶段 B. 目标语阶段 C. 低平期 D. 高原期 5. 下列元音音素都是后元音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___ A. [u, ε] B. [α, Λ] C. [α,y] D. [o, a] 6. 下列各项中,谓词和变元之间属于动作与结果关系的是 A. 写黑板 B. 打篮球 C. 织毛衣 D. 寄包裹 7. 下列关于亲属语言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亲属语言是社会完全分化的产物 B. 亲属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 C. 语言亲属关系有亲疏远近的分别 D. 亲属语言间不存在语音对应关系 8. 从语音的社会功能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________________ A. 音位 B. 音素 C. 音节

D. 音渡 9. 最早的表音文字是 A. 拉丁文字 B. 腓尼基文字 C. 古希腊文字 D. 古埃及文字 10. 听觉上最自然、最容易分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 音素 B. 重音 C. 音位 D. 音节 二、多选题 1. 下列对“撞倒了他的自行车”这个歧义词组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 偏正词组 B. 动补词组 C. 动宾词组 D. 连谓词组 2. 对发音器官功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 声带在发音中的作用是次要的 B. 被动发音器官是不能自主运动的 C. 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 D. 口腔中最为灵活的部位是上腭 3. 下列关于重音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 有些语言中一个词可以有一个以上的重音 B. 能够区别不同意义的重音可以看作一个音位 C. 汉语中有词重音 D. 重音跟音强的增加有关 4. 下列各组中,三个词语的构词方式一致的有 A. 花儿女儿刺儿 B. 莲子学子男子 C. 琵琶玻璃休克 D. 妈妈蛐蛐仅仅 E. 崇高聪明国家 5. 下列对“你把这本书好好读一遍!”这个句子类型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 主谓句 B. 把字句 C. 陈述句 D. 单句 6. 下列各组中,三个词语的构词方式一致的有 A. 花儿女儿刺儿 B. 莲子学子男子 C. 琵琶玻璃休克 D. 妈妈蛐蛐仅仅 E. 崇高聪明国家 7. 下列关于虚词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岑运强《语言学基础理论(修订版)》习题问题详解

《语言学基础理论(修订版)》部分习题答案 第一章总论. □言语是 ×. 言论与语言×. 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说话和所说的话 □语言是一种 ×. 形式和容相统一的视觉符号 √. 音义结合的听觉符号系统 ×. 用来交际的触觉符号系统 □抽象思维的一般特性是 ×. 概括性、民族性×. 概念、判断、推理 ×. 固定、再现、改造√. 概括性、社会性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指的是 ×. 一切思维必须由语言完成 √. 主要指抽象思维和直观动作思维、形象思维的高级阶段离不开语言 ×. 指直观动作思维和表象思维离不开语言 □思维的三种类型是 √. 直观动作思维、表象思维、抽象思维 ×. 概念、判断、推理 ×. 固定、再现、改造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 ×. 语言符号的创造和使用总是任意的 ×. 我们可以任意理解语言的符号 √. 语言符号音义之间没有本质的联系 □语言符号的线条性 ×. 语言符号的排列没有阶级性,象一根线条排列在一起 ×. 语言符号一个跟一个依次出现,随时间推移不分层次逐渐延伸 √. 语言符号在时间的线条上逐个出现,同时不排除层次性 □“他肯定不会来了!”这句话强调了说者的 ×. 说话行为√. 施事行为 ×. 取效行为×. 言语行为 □汉语声调从中古到现代的“平分阴阳,入派三声”的规律是 √. 个别语言的发展规律×. 一般语言的发展规律 ×. 汉民族各种方言的发展规律 □一个民族部共同使用的语言称为 √. 民族共同语×. 民族交际语 ×. 国际交际语 □克里奥尔语是语言的 √. 混合×. 融合 ×. 分化×. 整化 □语言融合的“底层”现象是 ×. 语言装置的最下面一层,即语音部分 √. 被融合的语言的某些遗留下来的因素 ×. 被压迫的阶层 第二章语音 □声调决定于 √. 音高×. 音强 ×. 音长×. 音质

武汉纺织大学语言学基础理论考研真题试题2015、2016年

2015年招收硕士学位研究生试卷科目代码849科目名称语言学基础理论 考试时间2014年12月28日下午报考专业 1、试题内容不得超过画线范围,试题必须打印,图表清晰,标注准确。 2、试题之间不留空格。 3、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在此试卷上答题无效。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得分得分 本试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 Part One Explain the Following Terms.(40points) 1.Distinctive Features(10points) https://www.doczj.com/doc/c93678570.html,ponential Analysis(10points) 3.Categorization(10points) https://www.doczj.com/doc/c93678570.html,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10points) Part Two Give Brief Answers to the Following Questions.(60points) 1.What is Entailment?(15points) 2.What are Syntagmatic Relation and Paradigmatic Relation?(15points) 3.What are Endocentric Construction and Exocentric Construction?(15points) 4.What are Meaning Potential and Realisation Relationships?(15points) Part Three Make an Analysis of the Following Questions.(50points) 1.The Differences between Langue and Parole(25points) 2.The Illocutionary Acts of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 Couple(25points) ---(the telephone rings) ---H:That’the phone.(1) ---W:I’m in the bathroom.(2) ---H:Okay.(3)

语言学概论整理

第一章、绪论 1.语言学定义: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 第一节、语言研究与语言学 1.神话传说 2.语文学研究 ①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 注疏和考订。 ②语言学:古印度、古中国 古印度语言学:公元前4、5世纪时,口语和《吠陀》时代的语言差别越来越大,甚至许多地方已经不能为一般人所读懂了。为了确保准确无误地理解《吠陀》的容,就必须对《吠陀》的语言作注释。著名的《巴尼尼经》(Pāninisūtra)正是当时从解说《吠陀》语言开始,进而研究梵语的整个结构的产物。《巴尼尼经》又名《八章书》,是巴尼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一部梵语语法。巴尼尼用3,983条经句极其概括地叙述了梵语的语音结构、语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则。巴尼尼语法是一部汇集了许多世纪的语法学家研究成果的语法法典,对梵语的语音、语法现象分析和描写得十分细致,代表了古代印度语言研究的水平。印度语言研究的最初动力,是必须把梵语文化中最古老的吠陀时期由口头流传下来的一些和礼仪文献保存下去,巴尼尼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后人学习和研究梵语。布龙菲尔德说:巴尼尼的著作是“人类智慧的丰碑之一”。 ③西方语言学:古希腊语言学、古罗马语言学、中世纪至18世纪末的西方语言学 谈谈语文学和语言学的关系: 语言学就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语言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前,人们对于语言的学习和研究只是为了给古代经典文献作注释,我们称那段时期的语言研究为语文学。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注疏和考订。 3.历史比较语言学:威廉琼斯的论文拉开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的序幕 4.现代语言学: ①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现代语言学的历史,是从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开始的。索绪尔的代表作是《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被誉为“现代语言学之父”,《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和19世纪以前的语文学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把语言看成是由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价值的结构系统。 《普通语言学课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由索绪尔的两位弟子兼同事根据学生们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之作。索绪尔区分了语言和言语,语言属于全社会,是抽象的;言语属于个人,是具体的。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符号系统,“是一个纯粹的价值系统”。每个符号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所指和能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符号之间存在着线性的句段关系和联想的聚合关系。索绪尔把语言现象分为“共时”和“历时”两种,“共时”是指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上的语言状态,“历时”是指以时间历程中的某一点到以后的语言现象。索绪尔认为,语言学的对象是语言,由于语言有它的部要素,也有它的外部要素,所以语言学也可以分为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总之,《普通语言学教程》的语言学思想是

(完整版)英语语言学概论--整理

Chapter 1 Language语言 1. Design feature (识别特征) refers to the defining properties of human language that distinguish it from any animal system of communication. 2. Productivity(能产性) refers to the ability that people have in making and comprehending indefinitely large quantities of sentences in their native language. 3. arbitrariness (任意性) Arbitrariness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there is no motiva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a linguistic form and its meaning. 4. symbol (符号) Symbol refers to something such as an object, word, or sound that represents something else by association or convention. 5. discreteness (离散性) Discreteness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sounds in a language are meaningfully distinct. 6. displacement (不受时空限制的特性) Displacement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human language can be used to talk about things that are not in the immediate situations of its users. 7. duality of structure (结构二重性) The organization of language into two levels, one of sounds, the other of meaning, is known as duality of structure. 8. culture transmission (文化传播) Culture transmission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language is passed on from one generation to the next through teaching and learning, rather than by inheritance. 9. interchangeability (互换性) Interchangeability means that any human being can be both a producer and a receiver of messages. 1. ★What is language?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This definition has captured the main features of language. First, language is a system. Second, language is arbitrary in the sense. The third feature of language is symbolic nature. 2. ★What are the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Language has seven design features as following: 1) Productivity. 2) Discreteness. 3) Displacement 4) Arbitrariness. 5) Cultural transmission 6) Duality of structure. 7) Interchangeability. 3. Why do we say language is a system? Because elements of language are combined according to rules, and every language contains a set of rules. By system, the recurring patterns or arrangements or the particular ways or designs in which a language operates. And the sounds, the words and the sentences are used in fixed patterns that speaker of a language can understand each other. 4. ★ (Function of language.) According to Halliday, what are the initial functions of children’s language? And what are the three functional components of adult language? I. Halliday uses the following terms to refer to the initial functions of children’s language: 1) Instrumental function. 工具功能 2) Regulatory function. 调节功能 3) Representational function. 表现功能 4) Interactional function. 互动功能 5) Personal function. 自指性功能 6) Heuristic function. 启发功能[osbQtq`kf`h] 7) Imaginative function. 想象功能 II. Adult language has three functional components as following: 1) Interpersonal components. 人际 2) Ideational components.概念 3) Textual components.语篇

(完整版)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试卷(A卷)(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各专业 2005——2006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参考答案(A卷)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当语言与言语对举时,语言一般是指语言系统。而在其他情况下,语言一般用于广义。语言系统由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构成,而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又都有语音和语义两个方面。语音、语义和语汇、语法都自成系统。所以语言系统包括上述四个子系统。言语活动就是运用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交流思想的活动,简言之就是说话。而言语作品则是言语活动的结果,也就是说出来的话。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都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两种形式。语言与言语既有一系列区别,又有密切联系。主要区别在于:1.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2.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3.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4.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5.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语言与言语又有密切联系,二者互相依存。一方面,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语言系统是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另一方面,语言又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 2、语法范畴——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广义语法范畴,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形式和隐性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狭义的语法范畴是由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为形态语法范畴或形态范畴。 3条件变体——音位的条件变体是指那些出现条件受环境限制的音位变体,即一个音位的各个变体从不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只出现在不同的语音环境下,处于互补分布的状态。例如英语的/p/、/t/、/k/三个辅音音位,当它们出现在词首时是送气的:top[t’ p](顶部)、pool[p’u:l](水池)、kill[k’il](杀死),而出现在/s/后就变为不送气的了:spool[spu:l](线轴)、stop[st p](停止)、skill[skil](技巧)。 4、皮钦语(pidgins)皮钦语(Pidgins)又称“洋泾浜语”,洋泾浜是旧时上海外滩的一个地名,为当时外商集聚之地,在当地人和外国人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临时混合语,称为“洋泾浜语”。 二、分析题 1、分析下面一组词语的义素结构。 {蒸}= [ 用沸汽、加热、食物] {煮}= [ 用沸水、加热、食物] {煎}= [ 用沸油、加热、食物] 2、分析下面几个音素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 [f]:唇齿、清、擦音 [n]:舌尖中、浊、鼻音

语言学概论离线作业答案完整版

语言学概论离线作业答 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自言自语是个人可以控制的行为,这说明语言是一种个人现象。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1)表面上看,语言表现为具体的人说的话和写的文章,但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2)语言是社会全部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的发展也是社会全部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在一个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语言就存在了,代代相传,不多是个人现象。语言的产生与存在都是依赖于社会的,离不开社会的。个人虽然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权利,但仍然使用的是社会全部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材料。所以语言不是个人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3)语言的社会性其实不否认个人的语言特点和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这类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和应用,不同的人对共同使用的语言材料的选择和应用是不一样的,这是构成个人语言特点的主要方面;二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应用语言时会不同程度地超越已有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这常常可以成为语言发展变化的开端。 (4)总之,我们不否认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但归根到底语言是社会现象,不是个人现象 2“高”与“矮”有无明确的界限应如何辩证地看待词义中的这类现象

答:.“高”与“矮”没有明确的界限。词义具有概括性,它把一类现象与一个名称联系起来,从而使这类现象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词义的概括性有3个特征:一般性、模糊性、全民性。词义的模糊性,是指词义所指的现象有一个大致的范围,但是没有明确的界限。辩证地看待这类现象,就是要既看到词义对一类有相同特征的现象的界定,又要看到词义没有明确的界限这样的事实。 二论述(40分) 如何辩证地看待语言符号在使用中的规范与不规范,试举例具体阐述。答: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承认,而社会的组织和成员都要求语言有稳定的成分,有一定的社会规范,否则就会影响交际。因此,语言规则在语言稳定中起了“语言纠察”的作用,人们使用语言得遵守语言规则,一定的语言规则得维持相当的一段时间,特别是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不会发生重大变化,这就是语言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但稳定并不等于排斥语言的发展变化,约定与变动可以说是一对辩证的统一。由此也就产生了语言规范与变异的对立统一。由此也就产生了语言规范与变异的对立统一。社会语言学家陈原认为:“没有变异就没有规范,没有规范也就看不出变异。”变异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发展,新词大量产生。如“下岗”,“下海”,“代沟”等。再如随着网络的普及,出现了一些有关的专业述语,如“登陆”,“下载”,“连接”,“点击”,“聊天室”,“宽带”,“浏览器”,“服务器”,“搜索引擎”等,有的甚至进入全民语言的词汇库。在语言符号使用过程中,有些符号的意义或用法有了改变,这一改变又可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于是又成为规范的用法。

07秋语言学概论期末课程考试试卷a完整版

1 玉林师范学院期末课程考试试卷 (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 命题教师:梁驰华 命题教师所在系:中文系 试卷类型:考试A 课程名称:语言学概论 考试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 考试年级:05级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应得分 14 12 14 12 12 24 12 满分:100 实得分 评分: 评卷人 签 名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 (请把答案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后面)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8 2 9 3 10 4 11 5 12 6 13 7 14 1.索绪尔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其代表作是《_____》。 2.“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属于_____的性质,重点讲授语言结构的一般原理。 3.语言符号的内容是_____。 4.普通话元音音位/ /、/ /的区别特征是_____。 5.屈折语的“屈折”是指词内部的_____的变化,所以又叫内部屈折。 6._____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要是由它体现出来的。 7.语法范畴是对语法意义的概括,同类的语法意义与一定的语法范畴相对 从 语法意义 可概括出 语法范畴 普通体 进行体 完成体 8.在文字产生以前,人类主要使用两种方法帮助记事;其中_____记事是文字产生的前身。 9.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作用的音高变化,叫做_____,它是一种非音质音位。 10.只有词根和词缀两种语素可以构成词汇意义,_____不能构词,不能构 成词汇意义,只表示语法意义。 11.文字的特点要受_____特点的制约。 12.世界上的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可分为十几个或二十几个语系,其中比较知名的有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_____、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南岛(马来-玻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等。 13.意译词中有一类叫做_____,其特点是构词所用的本族语的构词材料和 构词规则分别与所源出的外语词有对应关系。例如:足球(英:football )、铁路(英:railway )。 14.研究语音变化所凭借的材料主要有两个,一是语言和亲属语言;二是记录了语言的过去状态的文字。_____使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区表现出差异,这些差异往往代表某一语言现象的不同发展阶段。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正确的请在下表题号下面打“√”,错误的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汉语史、英语史从纵切面的角度研究汉语、英语,称为历时语言学;现代汉语、现代英语从横断面的角度研究汉语、英语,称为共时语言学。 2.语言的音义关系是不可解释的。 3.思维能力的全人类共同性不等于各民族想问题的方式都一样,相反,它们之间可以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系(院): 年级: 专业: 班别: 学号: 姓名: 座位号: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装 订∞ 线 ∞ 得 分 得 分

《语言学概论》教案(完整版)

导言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语言学的基本类别、语言学流派。 教学重点:语言学、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语言学的基本类别、语言学流派。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学科性质: 1、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以人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具体地说,语言学研究语言的性质、作用、结构,语言的发展变化,使人们懂得有关语言的理性知识,而提高学习语言和运用语言的水平。 2、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3、我国的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三部分组成。训诂学解释字义,文字学分析字形,音韵学研究字音。小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所以被人们称之为经学的附庸。 4、语言的结构:语言的构造十分复杂,可以分为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三个部分。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1、语言的研究和其他科学的关系十分密切,不仅与社会科学有联系,而且与自然科学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2、语言的交际过程: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3、语言学的地位: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三、语言学的应用价值:多方面 四、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从功能看,语言学首先可以分为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大类。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可分为:1、普通语言学:它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是语言学的重要的理论部分;本课课程就是是普通语言学性质;2、专语语言学:它以一种或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如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就是专语语言学性质。专语语言学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语言,它可以研究一种语言的发展历史,也可以研究语言在某一时代的状况,据此可把专语语言学分为: 1、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涉及一种语言的,叫做历史语言学;涉及多种语言和方言的,叫做历史比较语言学; 2、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的方面研究语言。又可分为描写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两类。 五、语言学流派: 1、历史比较语言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从前又称比较语法,通过语言亲属关系的比较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历史比较语言学是在19世纪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主要是印欧语系的历史比较。19世纪之前,这种研究不是没有,但都是孤立的分散的研究,到19世纪才进入系统的研究,并使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在初始阶段,丹麦的拉斯克(R·Rask)、德国的格里姆(J·Grimm)和葆扑(F·Bopp)被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者。 19世纪中期,历史比较语言学发展到第二阶段,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国的施莱歇尔(August Schleicher),其代表作是《印度日耳曼语系语言比较语法纲要》。初期的比较语言学者已经认识到历史上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共同原始母语是一种不再存在的的语言,到了中期施莱歇尔则开始具体“构拟”这种原始母语的形式,并用星号*来标示构拟的形式。他受到生物学物种分类的启发,为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的历史演变过程设计了一种树形谱系图,使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这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一大进展。 19世纪的最后25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新语法学派”时期。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是奥斯特霍夫(H·Osthoff)和布鲁克曼(K·Brugmann),他们在自己创办的刊物《形态学研究》上正式宣布:语音演变规律不允许任何例外。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历史语言学产生以前,语言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一般称之为语文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只是别的学科的附庸。语文学时期的学者,对语言的研究多是主观的规定和臆测,缺少客观的描述和检验,研究对象往往仅限于书面语,目的是校勘古书,解释传统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不准违背古人的说法,忽视语言本身的结构与发展,更不理解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社会功能。历史语言学建立了比较的方法,既注意语言古今的对比,又注意现代不同语言的对比,重视当代活的语言的研究,运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考察语言的的历史来源和亲属关系,为语言建立了谱系,对各种语言作出了谱系分类。所以,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学习中要注意历史语言学的重要地位。 2、结构语言学 语言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兴起于本世纪30年代的欧洲,基本理论源出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反对对语言现象进行孤立的分析,主张系统的研究。结构语言学的主要论点扼要地说有两个方面:第一,认为每中语言都有一套独特的关系结构;第二,每种语言的个别单位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在跟其它单位的区别、对立中存在的。其鼻祖索绪尔有一个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