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元四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单元四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单元四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单元四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课时授课计划

汽油机供给系统

汽油机供给系统 一、填空题 1.汽油机供给系由( )、( )、( )、( )及( )装置等五部分构成。 2.汽油机所燃用的汽油的( )愈强,则愈易发生气阻。 3.汽油的牌号愈( ),则异辛烷的含量愈( ),汽油的抗爆性愈( ) 。 4.汽油滤清器由( )、( )和( )三部分组成,目前应用较多的是( )滤芯式滤清器。 5.目前汽车上广泛采用( )汽油泵,它是由发动机配气机构( )上的( )驱动的。 二、选择题 1.空燃比大于14.7的混合气为( )混合气。 A .浓 B .稀 C .理论 D .功率 2.过量空气系数小于1的混合气为( )混合气。 A .浓 B .稀 C .理论 D .功率 3.发动机在中等负荷工况下工作时,化油器供给( )的混合气。 A .浓 B .很浓 C .很稀 D .较稀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燃比是每个工作循环充入气缸的空气量与燃油量的质量比(α=A/F ) B 、可燃混合气的浓度可以用空燃比或过量空气系数来表示 C 、过量空气系数可用符号a φ来表示,1

单元四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答案

单元四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一、填空题 1.汽油机供给系由_燃油供给_装置、_空气供给_装置、_可燃混和气形成_装置、__废气排出__装置及__可燃混合气___装置等五部分构成。 2.汽油的使用性能指标主要包括__抗爆性____、___蒸发性____和____腐蚀性___。 3.汽油机所燃用的汽油的 __蒸发性_____愈强,则愈易发生气阻。 4.汽油的牌号愈____高____,则异辛烷的含量愈__多____,汽油的抗爆性愈 ___好____。 5.按喉管处空气流动方向的不同,化油器分为___上吸式____ 、___下吸式_____和 ___平吸式_____。三种,其中___平吸式____多用于摩托车, 而汽车广泛采用_____下吸式 ___ 。 6.按重叠的喉管数目的不同,化油器分为__单喉管式_____和 __多重喉管式_____。 7.双腔分动式化油器具有两个不同的管腔,一个称为___单腔式___ 。另一个称为___双腔式____ 。 8.BJH201型化油器中的H代表__化油口___,2代表该化油器为 __双腔式_____化油器。 9.化油器由__主供油装置_____ 、___怠速装置_____和 ___加浓装置____三部分组成。 10.汽车上,化油器节气门有两套操纵机构。 11.目前汽车上广泛采用 __膜片式_____汽油泵,它是由发动机配气机构的__凸轮轴 _____上的__偏心轮____驱动的。 12.现代化油器的五大供油装置包括__起动__装置__主供油道___装置、___怠速__装置、___加速___装置和__加浓____装置。 13.L型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是一种_直接测定空气为基准控制喷油量___的喷油系统。二、判断题 1.汽油机燃用的是汽油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所以汽油的蒸发性越好,汽油机的动力性越好。 ( X ) 2.过量空气系数A越大,则可燃混合气的浓度越浓。 ( X ) 3.过量空气系数A=1.3~1.4称为火焰传播上限。 ( X ) 4.简单化油器不能应用于车用汽油机上。 ( √ ) 5.车用汽油机在正常运转时,要求供给的可燃混合气的浓度随负荷的增加而由浓变稀。( √ )

(完整版)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教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授课形式授课章节名称第二章第五节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教学目标了解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与组成;掌握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掌握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主要部件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喷油器的检测方法 教学难点电控高压共轨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 教学手段讲授法、图例讲解、小组讨论 课后作业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注释 柴油机供给系统 〖理论知识〗 一、柴油机供给系统概述 1.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与组成 1)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 2)柴油机供给系统的组成 (1)燃油供给装置。燃油供给装置包括柴油箱、输油泵、低压油管、柴油滤清器、喷油 泵、调速器、高压油管、喷油器、回油管等,如图5-1所示。 (2)空气供给装置。空气供给装置包括空气滤清器、进气歧管、增压器、中冷器和气缸盖内的进气道等。 (3)混合气形成装置即燃烧室。 (4)废气排出装置。废气排出装置包括气缸盖内的排气道、排气歧管、排气管、消声器和烟度限制器等。了解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功用与组成。

图5-1 柴油机燃料供给装置 3)燃油供给系统的油路 2.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 柴油箱贮有经过沉淀和滤清的柴油。柴油从柴油箱被吸入输油泵并泵出,经柴油滤清器滤去杂质后,进入喷油泵。自喷油泵输出的高压柴油经高压油管和喷油器喷入燃烧室。燃烧以后的废气经排气道、增压器排气通道、排气管、排气消声器排入大气。 输油泵的供油能力远远超过喷油泵的泵油量,过量的柴油从喷油泵的回油口经回油管路流回燃油箱(有的柴油机回油流入输油泵入口处),同时将渗入油路的空气随柴油带出,防止气阻现象的发生。 3.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 1)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方式 按可燃混合气形成的原理,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有空间雾化混合和油膜蒸发混合两种方式。 2)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如图5-2所示为柴油机在压缩和做功行程中,气缸内气体压力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曲线。当曲轴转到上止点前O点位置时,喷油泵开始供油;当曲轴转到A点位置时,喷油器开始 喷油。O点到上止点之间所对应的曲轴转角为供油提前角,A点到上止点之间所对应的曲轴转角为喷油提前角。 图5-2 气体压力与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曲线 二、柴油机供给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1.燃烧室 1)统一式燃烧室 统一式燃烧室是由凹顶活塞顶部与气缸盖底部所包围的单一内腔,几乎全部容积都在活塞顶面上。燃油自喷油器直接喷射到燃烧室中,借喷出油束的形状和燃烧室形状的匹配以及燃烧室内空气涡流运动迅速形成混合气。所以统一式燃烧室又称直接喷射式燃烧室。 2)分隔式燃烧室 分隔式燃烧室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位于活塞顶与气缸底面之间,称为主燃烧室,另一部分在气缸盖中,称为副燃烧室。这两部分由一个或几个孔道相连。分隔式燃烧室的常见形式有涡流室式燃烧室和预燃室式燃烧室两种。 2.喷油泵 1)喷油泵的要求掌握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 掌握柴油机供给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

(完整版)汽油机燃料供给系习题答案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一、填空题 1.汽油供给装置;空气供给装置;可燃混合气形成装置;可燃混合气供给和废气排出装置。 2.汽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油管;油面指示表;贮存;滤清;输送。 3.进气管;排气管;排气消声器。 4.雾化;汽化;汽油蒸气;空气。 5.稀;太浓;燃烧上限。 6.起动;怠速;中小负荷;大负荷和全负荷;加速。 7.多而浓;少而浓;接近最低耗油率;获得最大功率;额外汽油加浓。 8.主供油;怠速;加浓;加速;起动。 9.上吸式;下吸式;平吸式;单喉管式;双重喉管式;三重喉管式;单腔式;双腔并动式;双腔(或四腔)分动式。 10.充气量;燃油雾化。 11.阻风门;空气滤清器。 12.脚操纵机构;手操纵机构。 13.汽油泵;杂质;水分;汽油泵;化油器。 14.偏心轮;油箱中;汽油滤清器;化油器浮子室中。 15.进油阀;出油阀;进油阀;出油阀;化油器浮子室。 16.惯性式;过滤式;综合式。 17.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油膜。 18.温度和压力;火星和噪声。 二、解释术语 1.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汽油与空气的混合物。 2.可燃混合气中燃油含量的多少。 3.燃烧过程中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理论上完全燃烧时所需要的空气质量之比。 4.发动机不对外输出功率以最低稳定转速运转。 5.化油器浮子室不与大气直接相通,另设管道与空气滤清器下方相通,这种结构的浮子室称为平衡式浮子室。 6.在汽油机中,使汽油与空气形成可燃混合气的装置。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13.(√);14.(√)。 四、选择题 1.(A); 2.(A); 3.(B); 4.(A); 5.(C); 6.(B)。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教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图5-1 柴油机燃料供给装置 3)燃油供给系统的油路 2.柴油机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 柴油箱贮有经过沉淀和滤清的柴油。柴油从柴油箱被吸入输油泵并泵出,经柴油滤清器滤去杂质后,进入喷油泵。自喷油泵输出的高压柴油经高压油管和喷油器喷入燃烧室。燃烧以后的废气经排气道、增压器排气通道、排气管、排气消声器排入大气。 输油泵的供油能力远远超过喷油泵的泵油量,过量的柴油从喷油泵的回油口经回油管路流回燃油箱(有的柴油机回油流入输油泵入口处),同时将渗入油路的空气随柴油带出,防止气阻现象的发生。 3.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 1)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方式 按可燃混合气形成的原理,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有空间雾化混合和油膜蒸发混合两种方式。 2)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如图 5-2 所示为柴油机在压缩和做功行程中,气缸内气体压力随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曲线。当曲轴转到上止点前 O 点位置时,喷油泵开始供油;当曲轴转到 A 点位置时,喷油器开始喷 油。O 点到上止点之间所对应的曲轴转角为供油提前角,A 点到上止点之间所对应的曲轴转角为喷油提前角。掌握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 图5-2 气体压力与曲轴转角的变化关系曲线 二、柴油机供给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1.燃烧室 1)统一式燃烧室 统一式燃烧室是由凹顶活塞顶部与气缸盖底部所包围的单一内腔,几乎全部容积都在活塞顶面上。燃油自喷油器直接喷射到燃烧室中,借喷出油束的形状和燃烧室形状的匹配以及燃烧室内空气涡流运动迅速形成混合气。所以统一式燃烧室又称直接喷射式燃烧室。 2)分隔式燃烧室 分隔式燃烧室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位于活塞顶与气缸底面之间,称为主燃烧室,另一部分在气缸盖中,称为副燃烧室。这两部分由一个或几个孔道相连。分隔式燃烧室的常见形式有涡流室式燃烧室和预燃室式燃烧室两种。 2.喷油泵 1)喷油泵的要求掌握柴油机供给系统主要部件的结构。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 一、填空题 1.直接测量空气流量方式的汽油喷射系统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控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空气供给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组成。 4.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常用的空气流量计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电控单元的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断油控制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种情况。 7.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故障的主要诊断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8.汽油机燃料供给系一般 由、、 、 等装置组成。 9.汽油供给装置包 括、、、和 等零部件。它的作用是完成汽油的、和。10.可燃混合气供给和废气排出装置包 括、和等零部件。 11.根据物理学的观点,使汽油迅速完全燃烧的途径是将汽油喷散成极细小的颗粒,即使汽油,再将这些细小的汽油颗粒加以蒸发,即实现汽油,最后使与适当比例的均匀混合成可燃混合气。 12.过量空气系数α>1,则此混合气称为混合气;当α<0.4时,混合 气,火焰不能传播,发动机熄火,此α值称为。 13.车用汽油机工况变化范围很大,根据汽车运行的特点,可将其分 为、、、、等五种基本工况。 14.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化油器应供给不同浓度和数量的混合气。起动工况应供给的混合气;怠速工况应供给的混合气;中等负荷时应供给的混合气;全负荷和大负荷时应供 给的混合气;加速工况时应供 给混合气。 15.化油器的五大装置是装置、装置、装 置、装置和装置。 16.按重叠的喉管数目,可分 为、和;按空气管腔的数目可分 为、和 。 17.采用多重喉管的目的在于解决发动机与的矛盾。

第四章 汽油机供给系统

第四章汽油机供给系统 第一节汽油供给系的组成与燃料 1、汽油供给系(Gasoline supplying system)的组成(如图4-1、图4-2所示) 图4-1 汽油机供给系 汽油机所用的燃料是汽油,在进入气缸之前,汽油和空气已形成可燃混合气(air-fuel mixture)。可燃混合气进入气缸内被压缩,在接近压缩终了时点火燃烧而膨胀作功。可见汽油机进入气缸的是可燃混合气,压缩的也是可燃混合气,燃烧作功后将废气排出。 因此汽油供给系的任务是根据发动机的不同情况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可燃混合气,供入气缸,最后还要把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气缸。所以它包括四个部分: ① 燃油供给装置: 汽油油箱(gasoline tank)、汽油泵(gasoline pump)、汽油滤清器(gasoline filter)、

油管(fuel pipe)等(etc.) ② 空气供给装置: 空气滤清器(air cleaner)、进气总管(intake pipe)、进气支管(intake manifold) ③ 可燃混合气形成装置:化油器(carburetor) ④ 废气排出装置:排气总管(exhaust pipe)、排气支管(exhaust manifold)、 排气消声器(muffler)、三元催化转换器 图4-2 汽油机供给系统整体布置图 1.温控开关真空接口 2.温控开关 3.温控开关曲轴箱和凸轮室通阀 4.气阀空气滤清器壳体 5.空气滤清器滤芯 6.真空软管 7.阀门 8.阀门位置真空控制器 9.进气软管 10.空气滤清器 11.化油器 12.油气分离器 13.汽油泵 14.汽油滤清器 15.回油管 16.供油管 17.油箱 18.

第四章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第四章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一、选择题: 1 .膜片式汽油泵供油量的大小,取决于()的大小。 a. 膜片上行量 b. 膜片下行量 c. 膜片弹簧张力 d. 摇臂摆动量 2 .若凸轮轴上的偏心轮磨损严重,则汽油泵()。 a. 供油压力升高 b. 供油压力降低 c. 每循环供油增加 d. 每循环供油量减小 3 .汽油发动机在中等负荷工况时,其过量空气系数值应() a. 0.2 ~0.6 b. 0.7~0.9 c. 0.8 ~0.9 d. 0.9~1.1 4 .若汽油泵膜片弹簧过硬,会使()。 a. 供油量增大 b. 供油量减小 c. 供油压力过高 d. 供油压力过低 5 .现在车用汽油机的怠速额定转速比过去有所提高,其目的是()。 a. 可相应提高发动机的额定转速,增加功率

b. 减小燃油消耗量 c. 可使发动机加快热起 d. 可使怠速时使用较低混合气,减小尾气污染 6 .发动机处于大负荷工况时,其过量空气系数应在()的范围内。 a. 0.6 ~ 0.8 b. 0.8 ~ 0.9 c. 0.9 ~ 1.1 d. 1.1 ~ 1.2 7 .汽油机工作时由进气管进入气缸的是: ( ) a. 汽油 b. 空气 c. 混合气 d. 柴油 8 .混合气形成的主要装置是: ( ) a. 空气滤清器 b. 化油器 c. 汽油泵 d. 汽油滤清器 9 .汽油机工作时用来完成汽油输送的主要总成是: ( ) a. 空气滤清器 b. 化油器 c. 汽油泵 d. 汽油滤清器 10 .汽油机工作时用来提供清洁空气的主要总成是: ( )

a. 空气滤清器 b. 化油器; c. 汽油泵; d. 汽油滤清器 11 .理论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为: ( ) a. 1 b. 0.85 ~ 0.95 c. 1.05 ~ 1.15 d. 14.7 12 .功率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为: ( ) a. 1 b. 0.85 ~ 0.95 c. 1.05 ~ 1.15 d. 14.7 13 .经济混合气的过量空气系数为: ( ) a. 1 b. 0.85 ~ 0.95 c. 1.05 ~ 1.15 d. 14.7 14 .理论混合气的空燃比为: ( ) a. 1 b. 0.85 ~ 0.95 c. 1.05 ~ 1.15 d. 14.7

第八章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第八章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一 . 选择题: 1 .改变喷油泵柱塞斜槽与柱塞油孔的相对位置,其目的是()。 A 改变柱塞有效行程,以调节供油量 B 改变柱塞总行程,以调节供油量 C 改变柱塞总行程以调节供油时刻 D 改变柱塞有效行程以调整供油时刻 2 .喷油泵每循环供油量取决于()。 A 柱塞行程 B 柱塞有效行程 C 针阀升程 D 供油提前角 3 .喷油泵和调速器的润滑方式有两种,()。 A 压力润滑和飞溅润滑 B 定期润滑和压力润滑 C 独立润滑和飞溅润滑 D 压力润滑和独立润滑 4 .若喷油器的调压弹簧过软,会使得()。 A 喷油量过多 B 喷油时刻滞后 C 喷油初始压力过低 D 喷油初始压力过高 5 . 4125 A型柴油机,空转时,当转速由怠速提高到最高转速时,其每循环供油量()。 A 变大

C 不变 D 略有增加 6 . 6102 型柴油机,当脚踏板位置不变时,汽车上坡,此时其运行速度()。 A 变大 B 变小 C 不变 D 略有减小 7 .喷油泵高压油管内的残余压力的大小与出油阀弹簧力的大小有关,()。 A 弹力大,残压高 B 弹力大,残压低 C 弹力小,残压高 8 .柴油机输油泵每循环泵油量的多少取决于()。 A 活塞弹力 B 活塞行程 C 凸轮偏心距 D 发动机转速 9 .柴油机工作时由进气管进入气缸的是: ( ) A 汽油 B 空气 C 混合气 D 柴油 10 .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装置是: ( ) A 喷油器

C 喷油泵 D 燃烧室 11 .柴油机工作时,柴油直接喷入气缸是通过: ( ) A 进气管 B 输油泵 C 喷油泵 D 喷油器 12 .柴油机工作时,将柴油变为高压油的是: ( ) A 柴油滤清器 B 输油泵 C 喷油泵 D 喷油器 二. 判断题: 1 .柴油机混合气形成主要是在气缸外部进行的。() 2 .柴油机的混合气形成是在燃烧室内进行的。() 3 .空间雾化式混合气形成方式是将大多数柴油喷到燃烧室壁面上。() 4 .油膜蒸发式混合气形成方式是将大多数柴油喷到燃烧室壁面上。() 5 .喷油器的功用主要是将柴油以高压喷入气缸,使柴油雾化,以便于混合气的形成。() 6 .喷油器针阀与针阀体配合精度虽高,同一发动机上的零件也可以相互更换。() 7 .喷油器中调压弹簧的功用主要是使针阀与针阀体压紧,防止喷油器滴油。() 8 .轴针式喷油器与孔式喷油器仅针阀和针阀体结构略有不同。() 9 .通过喷油器调压螺钉可调整调压弹簧预紧力,以改变喷油器的喷油压力。() 10 .调压弹簧是喷油器的精密偶件,在使用中不允许调整。()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练习题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试题 一、填空题 1.柴油机混合气的形成和燃烧过程可按曲轴转角划分为(备燃期)、 (速燃期)、(缓燃期)和(后燃期)四个阶段。 2.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有四部分组成:(燃油供给)、(空气供给)、(混合气形成装置)和(废气排出装置) 3.柴油机的混合气的着火方式是(压燃式)。 4.国产A型泵由(泵油机构)、(供油量调节机构)、(驱动机构)和(泵体)等四个部分构成。 5.喷油泵的传动机构由(凸轮轴)和(挺住组件)组成。 6.喷油泵的凸轮轴是由(曲轴)通过(定时齿轮)驱动的。 7.喷油泵的供油量主要决定于(柱塞)的位置,另外还受齿条的影响。 8.柴油机的最佳喷油提前角随供油量和曲轴转速的变化而变化,供油量越大,转速越高,则最佳供油提前角(越大)。 9.供油提前调节器的作用是按发动机(工况)的变化自动调节供油提前角,以改变发动机的性能。 10.针阀偶件包括(针阀)和(真阀体),柱塞偶件包括(柱塞)和(柱塞套),出油阀偶件包括(出油阀)和(出油阀座),它们都是相互配对,(不能)互换。 二、选择题 1.喷油器开始喷油时的喷油压力取决于(B )。 A.高压油腔中的燃油压力 B.调压弹簧的预紧力 C.喷油器的喷孔数 D.喷油器的喷孔大小 2.四冲程柴油机的喷油泵凸轮轴的转速与曲轴转速的关系为(C )。 A.1:l B.2:l C.1:2 D.4:1 3.孔式喷油器的喷油压力比轴针式喷油器的喷油压力( A )。 A.大 B.小 C.不一定 D.相同 4.在柴油机中,改变喷油泵柱塞与柱塞套的相对位置,则可改变喷油泵的(C )。 A.供油时刻 B.供油压力 C.供油量 D.喷油锥角 5.喷油泵柱塞行程的大小取决于(B )。 A.柱塞的长短 B.喷油泵凸轮的升程 C.喷油时间的长短 D.柱塞运行的时间 6.喷油泵柱塞的有效行程( D)柱塞行程。 A.大于 B.小于 C.大于等于 D.小于等于 7.喷油泵是在(B )内喷油的。 A.柱塞行程 B.柱塞有效行程 C.A、B均可 D.A、B不确定 8.柴油机喷油泵中的分泵数(B )发动机的气缸数。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不一定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试题

汽油机燃油供给系统试题 一.填空. 1.电控汽油喷射系统一般由空气供给系统、、三个子系统组成。 2.电子控制系统一般由、ECU、三部分组成。 3.电喷系统按喷射部位分为和两类。 4.电喷系统按喷油器数目分为和两类。 5.电喷系统按喷射方式分为和两类。 6.间歇喷射根据喷射时序分为、、。 7.电喷系统按控制方式分为、。 8.电控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一般由油箱、、汽油滤清器、、、 和油管组成。 9.电动燃油泵按安装位置分为和电动燃油泵。 10.油压调节器的作用是使燃油压力与进气压力之差保持恒定,一般为 KPa。 11.喷油器根据电磁线圈电阻值可分为和两种;根据驱动方式可分 为、喷油器。 12.电动燃油泵线圈电阻值应为Ω。 13.喷油器20℃时的电阻值一般低阻式Ω,高阻式为Ω。 14.检测燃油系统静态油压一般应在左右。 15.检测怠速油压一般应在KPa,拔下真空管应上升至——KPa。 16.急加速时,燃油供给系统油压应由——KPa上升至——KPa,急加速油压与怠速油压 差值不小于KPa。 17.空气流量计安装在与之间,用来测量——并转换为电信号输入, 作为燃油喷射和点火控制的主控信号。 18.ECU根据和信号确定基本喷油量。 19.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安装在,它可把转换成电信号,输送给, 作为判定的依据。 20.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常见有、和综合式等形式。 21.怠速控制装置按进气量调节方式分为和两种。 22.检测怠速运转状况,冷起动后,暖机开始时的怠速转速应能达到规定的,水 温正常后,应能恢复至,此时打开空调,应能上升到——r/min左右,怠速时 拔下怠速控制阀插头转速应为。 23.节气门后方出现真空泄露,对于D型喷射系统,会导致混合气,对于L型喷 射系统则会导致混合气。 24.对于运转不良的发动机,当拔下空气流量计插头后再起动,若运转情况改变,则可 判定存在故障。 25.汽油机尾气中的主要有害物是、、三种。 26.汽油机排放污染物来源有三个,即、、。 27.电控发动机用于降低排放污染的装置,目前常用的有曲轴箱强制通风装 置、、、等。 28.三元催化转换器的作用是将尾气中的有害物、、转换成无害 物、、,以减少排放污染。 29.当空燃比为时,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转换效率可达90%以上,因此必须采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 教案

第八章柴油机燃料供给系教案 (理论20学时,实训6学时,共26学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柴油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了解柴油机共轨技术的特点作用、类型。 3.了解电控共轨柴油机的故障的诊断方法。 4.理解柴油机电控共轨技术的原理、工作情况和检修方法。 5.掌握柴油发动机各部件常见故障的检修方法。 6.掌握柴油机各种症状特征及检测方法。 讲授内容: 第一节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导入]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我国车用柴油机技术得到了长足进步,柴油车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2003年与1990年相比,我国柴油车产量增长达6.5倍,中、轻吨位以上载货车柴油机比例已高达73%以上。与此同时,我国柴油机排放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柴油机生产骨干企业的多种产品排放基本上达到了欧1排放标准,一汽-大众部分产品(捷达SDI、宝来TDI)更是达到欧2、欧3准。从总体上看,汽油车在我国汽车产品中的主导地位仍没有改变,从产业发展角度看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本次课开始,我们开始学习柴油发动机构造及一般的检修方法。 [主讲内容] 一、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和组成 1、功用 (1)贮存、过滤和输送燃料;

(2)根据柴油机的不同工况,以一定的压力及喷油质量将燃油定时、定量地喷人燃烧室,迅速形成良好的混合气并燃烧; (3)根据柴油机的负荷变化,调节供油量并稳定柴油机转速; (4)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中导出并排人大气中。 2、组成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由燃油供给装置、空气供给装置、混合气形成及废气排出装置等四部分组成。 3、燃油供给装置的工作过程 二、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室 1.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结合校本教材图8-2讲解) 气缸内压力p随曲轴转角θ变化的关系曲线;当曲轴转到相应于上止点前的O点的位置时,喷油泵开始供油,随着供油压力急剧升高,当转到A点的位置时,喷油器开始喷油。喷油泵开始供油时刻的曲柄位置(O点)与其转至上止点位置时的曲轴转角称为供油提前角。喷油器开始喷油时刻的曲柄位置(A点)与其转至上 止点位置时的曲轴转角称为喷油提前角。因为供油开始时并不能立即喷油,所以喷油提前角略小于供油提前角。喷入气缸内的柴油要在曲轴已转到相应于B点的位置时,才开始发火燃烧。 通常将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按曲轴转角划分为四个阶段。 备燃期:指喷油始点A与燃烧始点B之间的时间间隔。 速燃期:指B、C两点间的时间间隔。 缓燃期:指从最高压力点C起到最高温度点D止的时间间隔。 后燃期:指从D点起直至燃烧停止时的E点的时间间隔。 2.柴油机燃烧室 柴油机的燃烧室容积由活塞顶与气缸盖底面包围而成。 柴油机燃烧室按其结构型式可分为统一式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两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