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学期中考试题(含答案答题卡)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学期中考试题(含答案答题卡)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学期中考试题(含答案答题卡)
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学期中考试题(含答案答题卡)

七年级(下)中考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36分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鲜.(xiǎn)为人知气冲斗.(dòu)牛澎湃.(pài)校.对(jiào)

B.锲.(qiè)而不舍深恶.痛绝(wù)哺.育(bǔ)污秽.(huì)

(wù)穷年大无畏.(wèi)憎.恶(zè ng)粗拙.(zhuō)

C.兀兀

..

D.迥.(jiǒng)乎不同铤.(tǐng)而走险侮.辱(wū)揩.油(kāi)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是()

A. 折.损折本

B. 亘.古更.加

C. 惩.罚乘.法

D. 真挚.炽.热

3.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奠基取谛妇孺皆知推卸B喧闹烦燥慷慨淋漓矫健

C萦带搁放一泻万丈婉转D泛滥趋避颠沛流离高梁

4.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邓稼先》一文,不同于一般写人的传记,在选材上是“散”的。

B.《木兰诗》这首诗描绘了木兰代父从军和辞官还乡的不寻常经历,歌颂了她深明大义、勇敢坚强、不贪图功名利禄的优秀品质。

C.《黄河颂》一诗注意营造歌词的画面之美,“黄河滚滚”“惊涛骇浪”“九曲连环”等句,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波澜壮阔的雄伟图画。

D.《阿长与山海经》一文中,把《山海经》说成“三哼经”,表明了阿长不懂文化,体现了鲁迅语言幽默风趣的特点。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刻画了一位勇敢、孝敬父母、勇担重任的女英雄形象。

B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C 都德,法国小说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小东西》等。

D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情散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之后,全文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

6.下列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不可测的水域,无数的秘密等待人类去揭晓。

B. 老李本来身体就不好,这大冷的天,又让他染上了风寒,他看起来面如土色,让我好生担心。

C.我跟这件事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却跑来向我兴师问罪,真是莫名其妙。

D.无心之过,情有可原;明知故犯,罪加一等。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我厂这次的技术革新措施效果明显,不但降低了一倍成本,而且提高了百分之三十的收益。

B.老师常常说:“同学们,学习是否取得进步,关键是你必须要努力学习。”

C.小林找我诉苦说:“为了避免同学们在考试的时候再用手机作弊,学校居然安装了信号屏蔽设施!这下我可怎么办啊?”

D. 韩国执意部署萨德系统的行为,不但遭到了全世界维护正义人们的谴责,而且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

8.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当阳光洒在身上时,它更坚定了心中的信念--要开出:一朵鲜艳的花。

②不久,它从泥土里探出了小脑袋,渐渐地,种子变成了嫩芽。

③从此,它变得沉默,只有它知道它在努力,它在默默地汲取土壤中的养料。

④虽然它经受着黑暗的恐惧,暴雨的侵袭,但是它依然努力地生长着。

⑤种子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并不那么顺利,周围的各种杂草都嘲笑它,排挤它,认为它只是一粒平凡的种子。

A.①⑤②③④B.①③②⑤④

C.⑤③④②①D.⑤④②③①

9.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

B.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C.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D.优美而动人的旋律,像涓涓细流,从她那灵巧的手中轻轻地流泄而出,飘荡在幽静的宅院里。

10.综合性学习(9分)

学校准备在学雷锋活动月组织一系列学雷锋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你是学生会干部,为了配合此次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写一条宣传语,要求用到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简洁,表达清晰。(3分)

(2)年级主任要在本年级搞一次学雷锋主题活动,请你参考下列例子再设计两个活动环节(2分)

例:活动一:举办“雷锋在我心中”演讲比赛活动二:举办“唱响雷锋精神”歌唱比赛

活动三:

活动四:

(3)你所在的班级要举行“人人都是活雷锋”主题班会,你是主持人,请你写一段开场白,100字左右。(4分)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4分)

(一)古诗文积累。

11.古诗文默写填空。(12分,每空1分)

(1)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原句是:,。

(2)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3)《卖油翁》一文中,陈尧咨轻视卖油翁的句子是;表现陈尧咨气愤的句子是。

(4)《竹里馆》中表达诗人隐居却并不孤独的诗句是,。(5)《春夜洛城闻笛》中最能抒发诗人感情的诗句是,。

(6)你知道哪些关于黄河的古诗,请写一句,。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按要求答题。(12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

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日:“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日: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2.解释加点词(3分)

及.鲁肃过寻阳及:见.往事耳见:

蒙乃.使就学乃:

13、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4.本文通过记述孙权劝勉吕蒙努力致学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老王(13分)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xiāng qiàn)地在门框里。

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

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

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2)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

一包东西。

(3)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

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5)他只说:“我不吃。”

(6)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7)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8)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9)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10)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11)“早埋了。”

(12)“呀,他什么时候······”

(13)“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14)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15)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5.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xiāng qiàn()骷髅

..()

16.第一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17.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营养补充,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一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表现老王的什么性格?(4分)

18.现实生活中,你若遇到如同“老王”这样境遇的人,应该如何对待?简要谈谈。(4分)

(二)传递(17分)

⑴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⑵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内心十分痛苦。

⑶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⑷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⑸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

⑹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她赶快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内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男孩开心地笑了。

⑺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电话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⑻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正在她心急如焚之际,小城电视台的记者忽然跑来采访她。原来当地的小学收到一笔捐款,捐款人正是她。她沉思了片刻,很快就明白,这件事的幕后策划者一定是男孩。这条新闻播出后,很多人被她的善良感动了,宁肯绕很远的路,也要到她的店里来吃饭,火锅店的生意很快又好转起来。

⑼重新赚到钱的她,十分感激所有帮助过她的人,继续资助贫困孩子。每次捐款,她总写下那个男孩的名字。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原文有改动)

19.第(6)段划线部分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4分)

20.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⑺段“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

..”的

..。”一句中加点词语“温暖

含义。(3分)

21.文中的小男孩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的内容回答(5分)

22. 结尾划线句“其实,对她和男孩来说,写谁的名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手

中,善心如一簇小小的火苗,正在悄悄传递,它无法照亮整个世界,却温暖了很多人的心。”

有何作用。(5分)

) (3分) (2)(2分)活动三: 活动四: (3)(4分) 二、(24分) 班级 姓 …………封………………………………………线……………………………………………

11.(12分,每空1分)

(2) ,自钱孔入,而

钱不湿。

(3)《卖油翁》一文中,陈尧咨轻视卖油翁的句子是;表现陈尧

咨气愤的句子是。

(4)《竹里馆》中表达诗人隐居却并不孤独的诗句

是,。

(5)《春夜洛城闻笛》中最能抒发诗人感情的诗句

是,。

(6)你知道哪些关于黄河的古诗,请写一

句,。

12.(3分)及:见:乃:

13、(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30分)

(一)(13分)15.(2分)xiāng qiàn()骷髅

..()

16.(3分)

17.(4分)

18(4分)

(二)(17分)

19(4分)

20.(3分)

21.(5分)

22.(5分)

四.作文(60分)

七年级中考语文答案

一.1B 2C 3C 4D 5B 6B 7C 8C 9A

10.(1)略(2)注意格式(3)称呼问好(1分)自我介绍(1分)引入主题(1分)二.

11.(1)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2)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3)汝亦知射乎,尔安敢轻吾射(4)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5)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12. 及:到,等到;见:了解;乃:于是,就

13.略

14.略

三.

(一)15(略)

16.描写方法: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此处充分地表现出老王瘦弱无力、僵硬的毫无生气的病态。

17. 老王受了“我”一家的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于是拖着病体硬撑着拿了鸡蛋、香油上门感谢,表现了老王淳厚善良、知恩图报。

18. 关键词:尊重、理解、关心、爱心、树立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等。(表述可以不同,合题意,有道理即可给分)

(二)19插叙。交代了小男孩贫苦的家境和捡废品的原因,突出了小男孩懂事、善良、乐观的品质,为下文写“她”给男孩废品并资助他上学做铺垫。

20既指风停了,“她”的身体感到暖和,也指小男孩的善良、懂事使“她”内心倍感温暖。(或小男孩的乐观坚强使“她”深受鼓舞,重拾希望。)

21善良、拾金不昧、懂事、勤劳、乐观、知恩图报等,结合文本分析。

22.总结全文,照应题目(或点题);懂事、勤劳、乐观、知恩图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