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实验与探究 专题1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实验与探究 专题1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实验与探究 专题1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实验与探究 专题1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实验与探究专题1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2节水的组成------“实验:水的电解”

1.如图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接通直流电后,甲试管产生的是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乙试管产生的是气,检验该气体的

方法是。导线A接电源极,导线B

接电源极。

(2)甲试管与乙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3)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第3节水的浮力------“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1.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用以下图示步骤进行实验,图(5)中F5测量的是图(4)中物块浸没时溢出的水和桶总重:

(1)实验过程中由(1)(2)(3)(4)四个实验步骤可知,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有时又与深度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与有关。

(2)用物块按照方案中(1)(4)(5)(6)图所示的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结合图中数据,计算物块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大小F浮= N,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出F浮G排(填“>”、“=”或“<”)的结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A.步骤(1)中,向溢水杯中注水过少,水面没有达到溢水杯口就进行步骤(2)的操作

B.步骤(1)中,在向溢水杯中注满水时,当杯口仍有水在滴出时就将小桶放在杯口下,然后进行步骤(2)的操作

C.步骤(4)中,物块浸没后,溢水杯口仍有水在滴出时就进行步骤(5)的操作

D.步骤(1)中,溢水杯中注满盐水并按照图示步骤进行正确的操作

(3)如果直接将物块放入水中,物块将(填“上浮”、“下沉”、“悬浮”或“漂浮”),说明判断的理由:。

第3节水的浮力------“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

1.为了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小柯用“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细铁丝、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1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2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mL,根据F 浮=G排=ρ水gV排可计算出浮力。

由此通过比较可知,金属块在水中下沉的原因是:物体完全

浸没时,。

若他要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应该选用上述方法中的哪一种?请选择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

在生活中,我们不需要测量也能直接判断出木块、塑料泡沫等物体在水中是上浮的。我们的方法是通过比较木块和水的来判断物体的沉浮的。

第5节物质的溶解------“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或溶解度)的因素”

1.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

(Ⅰ)称取一定质量的冰糖,研磨成粉末备用。

(Ⅱ)按照下表进行实验。(实验所需仪器略)

试管1号2号3号4号

实验温度20℃20℃20℃40℃

溶质种类冰糖冰糖食盐冰糖

溶剂种类水植物油水水

溶剂质量10g 10g 10g 10g

(1)在实验中使用粉状冰糖而不用块状冰糖,优点在于。

(2)根据实验的设计,你认为他们准备研究的影响因素包括。

(3)若要探究冰糖的溶解性与温度的关系,应选择表格中进行实验。

第5节物质的溶解------“实验:溶液的配制”

1.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要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面是他们配制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如图甲所示。

(1)该实验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2)同学们在称量氯化钠质量时,右盘未放纸片,则结果会导致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在用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的过程中,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同学们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4)同学们量取水的体积操作如图乙所示,则该小组同学实际量取水的体积为毫升。(取整数)

.....

1.氯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请你同某兴趣小组同学一起完成如下实验:

实验(1):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填序号)。

操作⑤中除用到铁架台和铁圈、玻璃棒、蒸发皿、坩埚钳、火柴外,还要用到等仪器。

实验(2):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20%的氯化钠溶液50克。

①称量氯化钠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则应怎么处理?。

②经检测,所配置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是。(可多选)

A.氯化钠固体仍然含有不溶性杂质

B.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

C.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D.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

第3节大气的压强------“实验:测量大气压”

1.小明设计了用吸盘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可选用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秒表和天平。请回答:

(1)实验步骤:

①如图所示,将塑料吸盘压在光滑的水平玻璃板上,挤出里面的空

气;

②将小桶通过细绳与吸盘挂钩相连接,向小桶中缓慢添加(填

“砝码”或“细沙”),直到吸盘恰好脱离玻璃板;

③用天平测出小桶和里面物体的总质量m;

④;

⑤根据测得数据计算大气压强值。

(2)为了减小误差,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减小吸盘的直径

B.减小塑料桶的质量

C.减小吸盘的质量

D.在吸盘上沾点水后再压在玻璃板上

第3节大气的压强------“探究:影响大气压大小的因素”

1.科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往往隐含着科学道理。

【生活发现】

①自行车在烈日下暴晒,车胎容易发生爆炸;

②压缩一段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发现越压缩越费力。

【提出问题】

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

假设一: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温度有关;

假设二:一定质量的气体产生的压强可能与气体的有关;

【实验检验】为验证假设一,小名进行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在烧瓶中封入一段气体,烧瓶的一端连接在压强计上(内装水银)。将烧瓶放入水中,通过温度计可以测得水的温度,也就是瓶中气体的温度。

步骤一:记录在室温20℃时的压强,并在压强计的左侧标出水银面的高度记为A。

步骤二:给水槽中的水加热到40℃,待水银柱不再上升后,往压强计的右侧注入水银,直到。

步骤三:将空气柱进入60℃、80℃的水中,重复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格:

气体的温度/℃20 40 60 80 ...

气体的压强/Pa 1.0×105 1.03×105 1.07×105 1.1×105...

请你对上表数据进行归纳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整个实验过程采用科学方法。

(2)通过该实验说明:。

(3)请你用刚才探究出的结论想一想:【生活发现】①中的现象应该怎样解决更方便?并请解释一下,你这样做的理由?。

【第三章】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探究:植物的感应性现象”

1.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向外界因素的刺激而引

起的定向运动。下图a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

植物的根是否具有向水生长的特性”的实验装

置示意图,请利用这一实验装置完成下列探

究。

(1)请根据你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预测本实验的结果:;

(2)你觉得本实验有何缺陷(写出一条即可);

(3)如果定期向A点浇适量水(如图b),以此来替代图a中的花盆,你觉得图a和图b哪种方法好?,说明理由。

第1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探究:植物激素的功能”

1.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能促进植物的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植物的顶芽、嫩叶能产生生长素并向下运输......某同学从资料上得知:“植株上的嫩叶能合成生长素,生长素能防止叶柄脱落。”为了验证这一结论,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健壮的植物若干、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含

生长素的羊毛脂、剪刀等。

【实验步骤】①取两盆长势相同的植物,分别标号甲、乙,

并分别去除顶芽,留下嫩叶A、B、C。

②用剪刀剪去甲盆植物叶片A,在叶柄断口敷上不含生长素的羊毛脂;乙不作处理。

③将甲、乙两植物置于相同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叶柄A的情况。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去除顶芽的目的是。

(2)选择叶片A而不选择叶片B、C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

(3)如果题干中的结论成立,该同学可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

(4)小明同学认为据此不能验证题干结论,他另设第三组丙,去掉A叶片,在叶柄断口敷上含合适浓度生长素的羊毛脂,你认为设置第三组的目的是。

第2节人体的激素调节------“探究:动物激素的功能”

1.科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生长激素的功能,提出以下实验思路:

①选取若干只同品种、同性别和同日龄的健康未成年小鼠实施垂体切除手术,一段时间后,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

②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待填。

③实验开始时和实验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分别测定每只小鼠的体重,并记录。

④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请回答:

(1)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2)对垂体进行切除手术是为了。

(3)在“实验思路”②中,对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的

是。

(4)预测实验结果(在如图坐标中用示意图曲线表示注射后的体重

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在曲线旁注明所注射物质的名称)。

【第四章】电路探秘

第2节 电流的测量------“实验: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

1.小柯和小妍分别用下图所示的电路图“研究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实验获得数据记录在对应的下表中。 小柯的实验及记录

小妍的实验及记录

(1)综合两位同学的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并

联电路中的总电流

各支路电流之和。(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实验操作的角度分析,小妍设计实验电路比小柯实验电路有明显的优点是 。

(3)通过分析讨论后,他们发现的自己的实验都有缺点,你认为小柯、小妍同学的实验应如何改进?

小柯: ;小妍: 。

I 1/A I 2/A I /A 0.2

0.3

0.5

电流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I 1/A 0.18 0.22 0.24 0.28 I 2/A

0.18 0.22 0.24 0.28 I /A

0.36

0.44

0.48

0.56

第3节 物质的导电性与电阻------“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1.某科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及灯泡亮暗的因素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鳄鱼夹从较长的镍铬合金丝的A 端逐渐滑向B 端时,发现电流表示数逐渐增大,同时灯泡逐渐变亮。

(1)通过实验可得出结论:导体的电阻大小与有关;灯泡的亮暗与通过灯泡的电流大小有关。

(2)小明认为,决定灯泡亮暗的因素只是电流大小,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来否定小明的观点(只需在相应的方框内画出电路图)。实验材料:两个不同规格的灯泡L1和L2、电池组、开关S 及导线若干。

(3)接下来,小明又做了如下实验:将整条镍铬合金丝AB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然后用吹风机先对镍铬合金丝吹一段时间热风,再改用冷风档对镍铬合金丝吹冷风。在整个过程中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情况。小明所做的这一实验基于的假设是。

第5节电压的测量------“实验: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

1.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的实验中:

(1)请根据如图甲所示电路图在图乙的虚线框中画出对应的电路图。

(2)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发现两灯都不亮,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则故障是。

(3)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此时小灯泡L1两端的电压为V。

(4)某同学在测量了L1两端的电压后,断开开关,然后将AE导线的A端拆下,接到D接线柱上,测量小灯泡L2两端的电压,这一做法存在的问题是。

第6节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为了探究小灯泡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明选择额定电压为

2.5伏的小灯泡(注: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能正常发光),电压为4伏的电源以及其他相关器材按图甲连接电路,进行实验。

(1)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观察到时,可以判断此时小灯泡正常放光。

(2)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开始移动,直到灯泡正常发光,在此过程中测得小灯泡电流和电压的几组数据,并正确画出曲线a,如图乙所示,该实验小组选择的滑动变阻器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R1(20Ω,3A)

B.滑动变阻器R2(50Ω,2A)

C.滑动变阻器R3(2000Ω,0.25A)

(3)小明在图乙中还画出了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电流随电压变化的曲线b,老师据图指出该曲线是错误的,其理由。

第6节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

1.有一实验小组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电源电压为3V,待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2.5V。

八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活动记录册答案

科学实验活动练习册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活动1 【问题与讨论】 1.略 2.略 【巩固与反馈】 1.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2.(1)不是因为每个10m中的速度不相同(2)0~10m 3.D 4.D 5.C 6 .(1)0.5h (2)100km/h (3)0.7h 学生实验1 【问题与讨论】 1.使用前应先明确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和量程,将指针调到“0”刻度线上;使用时应使弹簧力计的轴线与所测力的作用线在同一直线上;读数时视线应与指针在同一高度处。(合理即可)2.略3.相同 【巩固与反馈】 1.测力计弹簧测力计大伸长2.0.1N 3.CDABE 4.C 5.B6.A 7.C8.10cm 活动2 【问题与讨论】 1.火箭向下喷气后,受到喷出气体的反作用,改变火箭的运动状态,向上飞行;小船的浆划水时会受到水向前的反作用力,而改变运动状态向前行驶。2.略 【巩固与反馈】 1.C 2.B 3.C 4.B 5.相互施力受力

【问题与讨论】 1.提示:在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受物体所处位置的纬度和海拔高度影响2.略 【巩固与反馈】 1.C 2.D 3.C 4.B 5.3 3 变小6.正比质量9.8 486 7.114.1N 活动4 【问题与讨论】 1.经过C点2.至少需要悬挂一次;悬线的延长线与量角器的对称线(即90度角那条线)的交点即是重心3.提示: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巩固与反馈】 1.C 2.C 3.D 4.C 5.B 6.0.5L L 7.略 活动5 【问题与讨论】 1.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提示: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没有改变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不变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接触面间的压力有关 【巩固与反馈】 1.D 2.C 3.D 4.A 5.C 6.①③②④7.滚动滑动如搬动重物时,可以在重物下放滚木8.接触面间的压力9.(1)匀速直线(2)1 3 (3)0.4 活动6 【问题与讨论】 1.不正确。当物体的形变程度足够大时,物体会发生非弹性形变,回复原状的能力减小,直至消失,弹力也随之消失。2.略 【巩固与反馈】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所有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八上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5.水的循环: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 ⑤下渗(地下径流)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二节水的组成 1.水的电解 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 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 原子构成) 2.、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无色沸点100℃ 气味无味凝固点0℃ 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

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密度的大小只由材料决定。(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的公式: ρ = m / v(公式变形: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m3或cm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m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 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kg/m3或g/cm3, (2)两者的关系:1g/cm3=1000kg/m31kg/m3=1×103-g/cm3 (3)水的密度:1×103kg/m3或1g/cm3 1毫升= 1cm3= 1×106-m31吨=1000千克=1×106克(4)单位转化 : 1毫升= 1×103-升1升=103-m3 4.密度的测量 (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 5.密度知识的应用: (1)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2)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实验与探究专题1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 实验与探究 专题 1 第一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 2节 水的组成 1.如图是实验室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接通直流电后,甲试管产生的是 气,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 。乙试管产生的是 气,检验该气体的 。 导线 A 接电源 极,导线 接电源 极。 (2) 甲试管与乙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3) 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无关,对此正确的解释是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 (2) 用物块按照方案中 (1)(4)(5)(6) 图所示的实验步骤依次进行实验, 浸没时受到的浮力大小 F 浮= N ,通过分析和计算得出 =”或“ <” )的结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 A. 步骤 (1)中,向溢水杯中注水过少,水面没有达到溢水杯口就进行 步骤 (2)的操作 B. 步骤 (1) 中,在向溢水杯中注满水时,当杯口仍有水在滴出时就将小桶放在杯口下,然后 进行步骤 (2)的操作 C. 步 骤 (4)中,物块浸没后,溢水杯口仍有水在滴出时就进行步骤 ( 5) 的操作 D. 步骤 (1)中,溢水杯中注满盐水并按照图示步骤进行正确的操作 (3) 如果直接将物块放入水中,物块将 (填“上浮”、“下沉”、“悬浮”或“漂浮” ), 说明判断的理由: 。 第 3 节 水的浮力 - “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 1.为了探究物体的沉浮条件,小柯用“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 金属块、木块、细线、细 方法是 第 3 节 水的浮力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5)中 F 5 测量的 (1) 实验过程中由 (1)(2)(3)(4) 四个实验步骤可知, 有时又与深度 实验:水的电解” 结合图中数据, 计算物块 F 浮 G 排(填“ >”、 1.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用以下图示步骤进行实验,图 是图 (4)中物块浸没时溢出的水和桶总重: 浮力的大小有时与深度有关,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知识了吧?请你认真阅读,细心答题,书写工整,把握好时间,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标志中,用来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水的是( ) 2.地球上水含量最多的是( ) A.海洋水B.河流水C.冰川水D.大气水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B.泥水 C.肥皂水 D. 食盐水 4.下列有关对流层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强烈的对流运动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C.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D.对流层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复杂多变 5.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一种物质①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①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①在生活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① 6.温瑞塘河的水经过下列哪种方法处理后,你会放心地饮用?( ) A、过滤法 B、沉淀法 C、蒸馏法 D、煮到沸腾 A B C D

7.两个体积相等的木球和铁球,用细线系住后放入水中时将能悬浮在水中,如图,则木球和铁球所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浮力的大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浮力相同,压强相同 B. 浮力木球大,压强铁球相同 C.浮力铁球大,压强铁球小 D. 浮力相同,压强铁球大 8.温州山青水秀,气候宜人。下列描述温州气候的是( ) A.冬无严寒、夏无酷暑B.今天最高气温24① C.今天市区空气质量①级D.明天阴转多云 9.氨常用来生产化肥,氨可由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右图表示的是不同温度和大气压下等量氮气与氢气混合后生成氨的百分比。由图可知,在什么条件下氨的产量较高?( ) A、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B、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C、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D、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10.瑞安市应征入伍赴藏的青年,刚到达青藏高原时,常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其主要原因是( ) A.高原上气温偏低,经常下雪B.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C.高原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D.高原上道路崎岖,人体能量消耗过多11.在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的溶解、过滤和蒸发三个操作步骤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而使

八年级(上)科学单元测试十一(第三章A卷)

八年级(上)科学单元测试十一(第三章A卷) 中学班姓名号次 一.选择题(本题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 1.俗语云:“燕子低飞要下雨”。燕子的这种行为是对下列哪些环境因素变化的反应……() A.光与气压 B. 光与温度 C.气压与温度 D. 气压与湿度 2.植物胚芽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 A. 下部 B. 顶部 C. 任何部分 D.根部 3.扦插时,保留有芽的插枝比较容易成活,这是因为芽是有以下特点………………() A. 能迅速生长 B. 能进行光合作用 C. 能产生生长素 D. 具有较多的有机物4.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单侧光使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该侧茎生长加快 B.单侧光使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该侧茎生长加快 C.单侧光使向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多,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该侧茎生长加快 D.单侧光使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较少,促进了该侧细胞的分裂,使该侧茎生长加快 5.下列关于血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组织细胞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血糖 B. 血糖的浓度始终维持在0.09%左右不变 C. 血糖主要由小肠吸收而来 D.人体中血糖含量随一日三餐呈现很大波动6.下列属于内分泌腺的是…………………………………………………………………() A. 胃腺 B. 甲状腺 C. 肠腺 D. 肝脏 7.人们发现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人体中碘的主要来源是食物,现在我国推广食用加碘盐的目的是…………………………………………………………………() A. 防治侏儒症 B. 防治巨人症 C. 防治呆小症 D. 防治甲亢8.用含有动物甲状腺制剂的饲料喂养蝌蚪,能使蝌蚪在很短的时期内变成微型青蛙。 这说明…………………………………………………………………………………() A. 甲状腺对动物发育有促进作用 B. 甲状腺激素对动物发育有促进作用 C. 甲状腺能抑制小动物长大 D. 甲状腺激素能抑制小动物长大 9.有些同学撒谎被揭穿后往往表现为脸红、心跳,这主要是由于人体中什么激素瞬间分泌量大增引起的…………………………………………………………………………() A. 胰岛素 B. 甲状腺激素 C. 肾上腺激素 D. 性激素 10.对两只小免作以下处理:甲兔去除甲状腺,乙兔定期注射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两只兔子的生长情况是……………………………………………………………………() A. 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生长发育停止 B. 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体温较低,心跳较慢 C. 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食欲旺盛,但身体消瘦 D. 甲兔生长发育停止,乙兔行动迟缓,食欲不振 11.下列关于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中,传输的方向正确的是…………………………() A. 轴突→胞体→树突 B. 树突→胞体→轴突

八年级上 科学(浙教版) 第二章 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2.1大气层 1、大气层:指在地面以上到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包围着地球的空气层。 2、大气层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大气层,则地球A、没有天气变化;B、没有声音;C、易受陨石侵袭; D、温差很大。 3、大气的分层:物质组成,可以把大气分为5层---对流 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外层。 4、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关系最密切的一层。 *重点记忆:A、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B、各种复杂的天气现象(如云、雨、雪、雷电等)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集中了地球3/4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C、对流层的厚度不均匀,表现在两极厚度小(0-8Km),赤道厚度大(0-17Km) 5、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气流平稳,利于高空飞行;内有臭氧层,能吸收紫外 线,对人类起保护作用。 2.2气温 1、天气是什么? 天气是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 描述天气和气候最主要区别在于:天气是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指长时间的大气平均状况。 2、天气是由许多要素组成,其中主要的是气温、气压、风、湿度、降水等。 3、气温---即空气的温度 A:气温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B:测量气温的工具:温度计; C:常用的气温度量单位:0C D:气温总在不断变化着,在气象观测中,把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观察。 原因:(1)百叶箱里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1)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最低气温通常出现在:日出前后。 (2)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是:220C 炎热;35℃寒冷:0℃ 2.3大气的压强 1.大气压强的存在 A、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具体事例:(1)* 用纸片将盛满水的杯子严密该盖住,可倒置提在空中,水不会流出来, * 滴管中的液体为什么不滴落下来?* 挂钩为什么会吸在墙上? 原因:都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存在的原理,外界大气压强> 内部大气压强,导致大气…………(答题模式) (2)自来水笔吸墨水;吸管吸饮料,吸尘器除尘 原因:利用大气压强存在的原理,通过减少局部的压强,使物质不断地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且大气压强是很大的。 2.大气压强的大小: A(在海平面的大气压)即

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八年级上科学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 (本教案共73页)(包含教学时间安排、重难点分析、教学分析及措施)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初二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不浓厚,他们的科学素养不是十分理想,但也有极少部分学生虽然对科学有一定的兴趣,却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还较欠缺,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实际特点,在保护学生原有的学习科学兴趣的同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学期的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教科书共四章:“水和水的溶液”、“天气与气候”、“生命活动的调节”、“电路探秘”。八年级上教科书与七年级下教科书都属于学习物质的运动、变化和相互作用。包含了地球运动、机械运动、光运动、声运动、水和大气的运动、神经和激素对生命运动的作用、电的运动等。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水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物质之一。在小学阶段已学习过水在自然界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和地下,知道一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水与生物的关系非常密切,要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等。过去学习水是割裂为:地理学中学习水的分布和循环;生物学中学习水与生命的关系,如根吸水、蒸腾作用、光合作用、新陈代谢等;化学中学习溶解性、溶解度、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物理学中学习水的压强、浮力、阿基米德定律,使这一内容显得支离破碎,而十分重要的水的净化、水资源的保护等却很难放在哪一门学科中。在《科学》教科书中,用“水”这个主题把过去分散的内容综合起来,很自然使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 第2章“天气与气候”。大气也是与人类关系十分密切的物质,没有大气就没有生命。小学阶段已学习过空气的存在,人类对空气的利用,知道空气对生命的意义。知道温度、风力、风向、降水量、云量等描述天气的可测量的量。初步了解雨、雪成因,大气污染和大气保护等。地球上的风、雨、雾、雪等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天气和气候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大气运动和变化原理是必须要了解的科学常识。 第3章“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内容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对人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生长素的发现、植物感应性的产生等。小学阶段是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学习植物的向光性、向地性和向水性,知道大脑是人的生命活动总指挥部。小学阶段只提出现象,没有学习生理作用的机理。学习这一章可以用来解释动物的行为和植物的感应性。对于生物激素的作用,考虑到学生的可接受性,仅做常识性介绍。 第4章“电路探秘”学习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小学阶段已学过简单电路,知道电源、导线、开关、电池、灯泡这样组成一个简单电路。本章学习了电流、电阻、电压、欧姆定律,知道了电流、电阻、电压三者的关系。发电、输电、用电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而进一步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重点、难点: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水的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物质的溶解性、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溶液的概念、溶解度概念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建立对水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第2章“天气与气候”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气温的观测;气压的观测;大气压存在的证明;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风的观测;相对湿度的观测;凝结与降水的形成;怎样看天气预报;天气图上的常见的天气系统;天气图与天气形势;不同物质的比热;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季风的形成;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和西部干旱气候的特点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人类活动与洪水;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探究为什么气象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风的形成;目测风向、风速;相对湿度与水汽凝结和降水;天气图上的等压线和天气系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最新版,超实用)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地球上的水 1、地球上占总量最多的是海洋水(咸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淡水 3、水的循环:小循环: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4、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蒸腾、升华)、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下渗、⑤地表或地下径流。 5、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原因:外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内因:水的三态变化 6、我国水资源在时间、空间分布不均衡。 7、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据测量,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儿童身上4/5是水分。 8、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2节水的组成 水的电解 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分子式:H2O)。 第3节水的浮力 1、液体(气体)对浸入(包括完全浸没和部分浸入)其内的物体都会产生向上的浮力。 大小:浮在水面上,F浮=G;方向:垂直向上;作用点:物体重心。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公式:F浮= G排液=ρ液gV排液 注意(1)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 (2)浮力与液体的深度、物体的密度,形状无关; (3)对于完全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而言,浮力还与液体的密度,物体的体积有关; (4)计算时,单位要统一(ρ液取kg/m3, V排取m3) 3、物体的浮沉条件: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的浮沉取决于:物体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大小。 ①F浮G 上浮(完全浸没时的F浮) ③F浮=G 悬浮此时V排=V物 ④F浮=G 漂浮此时 V排< V物 注意:①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是动态过程。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 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 ②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F浮=G (沉到水底时:F浮+F支持力=G) 4、实心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集录

调制“鸡尾酒” 鸡尾酒是一种混合饮饮品,它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或饮料、果汁、汽水混合而成,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欣赏价值。彩虹鸡尾酒因色彩缤纷,层次分明而受人们喜爱。让我们也来调制一杯“彩虹鸡尾酒”。 活动目标: 1、学习配置饱和食盐水。 2、会用密度计测量常用液体的密度。 3、观察不同密度的液体混合时的分层现象。 4、根据物体停留在液体中的位置,判断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关系。 器材清单 酱油、黄酒、白醋、色拉油、红墨水、水、食盐 鲜玉米粒、干玉米粒、红豆、黑豆、花生米、枸杞 100ml量筒、250ml烧杯、250ml量杯、密度计、标签纸、药匙、滴管、玻璃棒、镊子 活动步骤 1、配置饱和食盐水并染色 (1)在250ml的空烧杯内装上约100ml的水 (2)用药匙往烧杯内加入若干匙食盐,并用玻璃棒搅拌,直到食盐不再溶解为止。 (3)用滴管往高浓度食盐水中滴入1至2滴红墨水并搅拌均匀。 (4)在烧杯壁贴上标签,待用 2、用密度计测量各种液体的密度 (1)将一部分高浓度盐水倒入量筒中,用密度计测量食盐水的密度,并记录在表中 (2)将量筒中的食盐水倒回烧杯,并将量筒清洗干净。 (3)用同样的方法,依次测量其余液体的密度,并记录。 (4)按密度从大到小的顺序写出液体的密度 3、调制鸡尾酒 (1)将密度最大的液体缓缓倒入倾斜放置的量杯中,约2至3cm高。 (2)按密度大小顺序用滴管依次将其他液体缓缓沿烧杯壁滴入量杯中。 (3)加色拉油时,用玻璃棒将色拉油缓缓地引流入量杯内。如此便可制得一杯“彩虹鸡尾酒”。 4、观察种子在“鸡尾酒”中的浮沉情况。 (1)用镊子夹取各种种子依次从液面沿杯壁轻轻放入,不同种子将停留在液体中的不同位置。 (3)将上述各种子按密度从大到小排列。 (4)你能大致判断哪些种子的密度值?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第1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有“环保鸟”之称的白鹭最近成为丽水人微信朋友圈的“网红”(如图)。植被、稳定的水源、充足的食物是吸引白鹭停留的首要条件。下列对淡水资源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 的是() A.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B.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C.大力推广使用农药和化肥 D.生活垃圾和污水任意倾倒 2.现有如下四种液体,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A.食盐水B.肥皂水 C.泥水D.纯牛奶 3.“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环保举措。为清理河道,河道管理人员使用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其原理与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相同的是 () A.沉淀B.蒸馏 C.结晶D.过滤 4.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5.根据水电解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B.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水通电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D.电解过程中,分子和原子都没有发生改变

6.如图,小试管内是硝酸钾饱和溶液,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则加 入的物质可能是() A.氢氧化钠B.氯化钠 C.硝酸铵D.蔗糖 7.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易溶物质 B.该物质在70 ℃时的溶解度比60 ℃时的溶解度大 C.40 ℃时,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60克 D.将85 ℃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不会析出晶体 8.我国多个地区曾出现严重洪涝灾害,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农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泄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水循环角度讲,“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的影响 B.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C.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水量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9.如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正确的实验步骤是甲乙丙丁 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未调零对实验没有影响 C.该实验用木块代替石块不能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D.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体积 和液体密度有关 10.如图,某同学做实验探究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是否与浸入深度有关,他将一块长方体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记录金属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在金属块接触容器底之前,实验数据如下表,则(ρ =0.8×103 kg/m3,g取10 N/kg)() 酒精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1—3节)单元测试卷 浙教版

《科学》八年级(上)学生学习自测单元练习(一)— (共4页) (第一章1-3节)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是( ) A.河水 B.江水 C.海水 D.湖水 2.生物体内含水量最高的是( ) A.人体 B.水母 C.黄瓜 D.水稻 3.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B.通常,水的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 C.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0克/厘米3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4. 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水量最大 B.内陆水循环的水量最大 C.内陆水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的水量一样大 D.水循环使水体之间不断转化 5.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流水和湖泊水 B.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冰川水和地下水 6.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的划分依据是( ) A.水的空间分布 B.水的化学性质 C.水的物理性质 D.水汽含量的多少 7.能反映水的化学性质的变化是( ) A.水蒸发 B.水电解 C.水沸腾 D.水结冰 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点燃酒精灯,酒精越来越少 B.钢铁生锈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D.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粉笔越来越短 9.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山消融 B.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纸张撕碎 D.灯泡里的钨丝熔断 10.下列叙述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纯天然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纯净水”中不含任何物质 C.地球上没有水就没有人类和所有的动植物 D.如果有良好的身体,喝点生水也没关系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C.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它们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D.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跟密度成正比 12.关于电解水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 A.证明水中有氢氧两种气体 B. 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 证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物质 13.下列关于水的性质描述正确的( ) A.水的沸点为100℃ B.水通电后,发生了汽化现象 C.0℃时水的密度最大 D.液态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14.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大洋循环 15. 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由此可以估算出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 )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生物中含水量最高的是:水母 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5.水的循环: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地球的各种水体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以太阳辐射为能量,通过各个环节,如蒸发、输送、降水、径流等,周而复始地连续运动、相互转化,这个过程就是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⑤回到蒸发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水的密度 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密度的大小只由材料决定。(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的公式:ρ = m / v(公式变形: 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m3或cm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m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kg/m3或g/cm3, (2)两者的关系:1g/cm3=1000kg/m3 1kg/m3=1×10-3g/cm3 (3)水的密度:1×103kg/m3或1g/cm3 (4)单位转化:1毫升 = 1cm3= 1×10-6m3 1吨=1000千克=1×106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 知识点汇总(2013版)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地球上的水 1、海洋水(咸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还有0.94%是陆地咸水。 2、地球上的淡水(包括陆地淡水和大气水)仅占水总量的2.53%,陆地包括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小循环 4、水的循环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蒸腾、升华)②水汽输送, ③降水,④下渗,⑤地表或地下径流。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 ① 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② 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 再生。 环节:蒸发(蒸腾升华)-水汽输送-降水-下渗-沿地表 (地下)径流 原 外因:太阳辐射、地心引力 因 内因:水的三态变化 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途径 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海陆间循环(海洋--大气--陆地) 6、径流=降水量-蒸发量 7、水资源的定义:狭义的水资源是指可供人类直接利用,能不断更新的天然淡水,主要指陆地上的地表水和地下水。 往往东南部的地区,水资源越丰富。 8、我国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不均衡。 9、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据测量,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儿童身上4/5是水分。 10、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5、 水 循 环

第2节水的组成 1、水的电解 电极产生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 正极 (阳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 木条复燃 正极产生的气 体是氧气 负极 (阴极)气体体积是正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 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负极产生的气 体是氢气 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1个水分子由 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水的分子式:H2O)。2、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无色 气味无味 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 沸点100℃(1标准大气压下) 凝固点0℃(1标准大气压下) 水的异常现象反膨胀现象:4℃以下时热缩冷胀, 4℃以上时热胀冷缩。 (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1.4~1.7知识点

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一.溶液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糖、高锰酸钾、碘)。 2.溶剂:能溶解替他物质的物质,一般是液体(水、酒精、汽油)。 3.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二.悬浊液和乳浊液 1.悬浊液(悬浮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即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2.乳浊液(乳状液):油脂形成很小的液滴悬浮在水里,即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例题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通常是液体,溶质一定是固体 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例题2】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食醋可用来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自来水可溶解掉铁栅栏上的铁锈 【例题3】让乳浊液静置许久,液体小颗粒一定会() A.下沉B.上浮C.均匀分散D.上浮或下沉 【例题4】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A.白酒 B.食盐水C.医用酒精D.蒸馏水 三.实验操作 1.固体药品的取用: (1)固体粉末:①用药匙或纸槽取药(每次使用后都必须擦拭看尽); ②试管倾斜,把药匙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竖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

在底部;或试管水平放置,把纸槽送入底部,然后竖立起来。 (2)取块状固体: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入试管口,再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慢慢滑到底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液体盛在细口瓶中,取用时,瓶塞倒放桌上,一手拿试剂瓶(标签向手心,以免被药液腐蚀),另一手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试管口,让液体缓缓流入试管内,倒完后应立即盖紧瓶盖,把瓶子放回原处,注意标签向外放。 (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首先选取合适量程的量筒,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内,当接近刻度线时用滴管调到所需液体的量(眼睛平视液面下沿) 【例题5】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例题6】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5 物质的溶解 一.物质的溶解性 1.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 2.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①温度②溶剂的量③溶剂的种类 3.有的物质溶解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溶质溶解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有点物质溶解时,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如: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使液体温度升高; 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使液体温度降低; 氯化钠、蔗糖等:溶解时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4.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①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②跟搅拌有关:搅拌加快溶解; ③跟溶质颗粒大小有关:颗粒越小,溶解越快。二.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浙江省温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1-2)解析版

浙江省温州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测试试卷(1-2) 一、单选题(共15 题,共30 分) 1.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 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C. 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 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2.下列4 种饮品中,属于溶液的是( ) A. “蒙牛”纯牛奶 B. “娃哈哈”矿泉水 C. “祖名”豆浆 D. “妙恋”果粒多 3.地球上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之中,下列不属于水循环主要环节的是() A. 蒸发 B. 径流 C. 太阳辐射 D. 水汽输送 4.下列关于水的电解实验(如图所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本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 本实验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是为了减弱水的导电能力 C. 试管b 中的气体是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D. 本实验说明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其体积比为1∶2 5.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②中溶液是饱和溶液 B. ③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 ②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 D. 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 6.如图是某气象观测站一天中四次气温的观测记录,其中能正确反映14 时的气温状况的是( )

A. A B. B C. C D. D 7.根据所学知识,对图中d、e两点生长素浓度的分析合理的是() A. 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c点的浓度 B. 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b,则e点对应c 点的浓度 C. 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a,则e点对应b点的浓度 D. 若d点对应的浓度为c,则e点对应a 点的浓度 8.如图所示一个封闭的三角形玻璃管内装满水,水中悬浮着一些固体小颗粒,当在某处加热时,发现小颗粒运动方向是Q→H→P→Q,则加热的部位一定是() A. Q B. H C. P D. 无法确定 9.丽水机场是浙江省内唯一新增的机场,规划在2020 年前建成。从丽水飞往北京的客机,根据飞行路线依次经过的大气层是( ) A. 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 B. 对流层→暖层→对流层 C. 对流层→外层→对流层 D.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平流层→对流层 10.当雨水滴在含羞草的小叶上时,小叶会逐渐合拢,我们把植物感受刺激并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与植物感应性不同的是( ) A. 叶逐渐长大 B. 根向水生长 C. 茎背地生长 D. 茎向窗外生长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目录及教案全集

目录 1.1水在哪里 课题 1.1 水在哪里 课题 1.2 水的组成 课题 1.3 水的密度 课题 1.4 水的压强 课题 1.5 水的浮力 课题 1.6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课题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课题 1.8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课题 1.9 水的利用和保护 1.1水在哪里 课题 1.1 水在哪里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河分布,并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3、通过学习,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 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及特点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 一、引入: 地球是一颗“水”的行星,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大气、岩石和生物等圈层中。在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组成了地球上连续但不规则的水圈。 让学生谈谈对水的认识。 二、地球上水的组成及分布: 海洋水 96.53% 冰川冰 68.69% 陆地淡水 2.53% 地下淡水 30.06%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0.94% 2、多水体是相互联系的——水有三态,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三、水的重要性: 1、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见P4表实验:黄瓜放糖 2、水参与地球生命体的活动过程

举例:绿色植物A.光合作用 B.承担输送养分的任务 C.蒸腾调温 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举例:气根、叶刺、骆驼) 四、水的循环——水体运动的重要形式 1、水循环的过程特点: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水循环:(1)小循环1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2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2)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2、水循环的重要性: 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 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五、小结: 【讨论】如何节水?即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课题 1.2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并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重点: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结论,水的重要性质 难点:电解水实验的分析及解释 【复习】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怎样的变化? 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引入】若把水通直流电,又有什么现象产生? 一、水的电解: 1、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 2、观察内容及步骤: A.电极上产生的现象: B.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 C.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 D.验证让两种气体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专题

八年级上册物理实验专题 1.创新实验小组进行科学探究:他们进入一个环境温度可以保持在0℃的实验室,尝试测量冰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刻度尺、水、细木棒、形状不规则的小冰块。 【实验步骤】 (1)选择合适的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测出小冰块的质量m; (2)选择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测出小冰块的体积V; (3)根据ρ=______,代入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小华同学做完实验,意犹未尽,还想回家测量冰箱中正方体小冰块的密度是否与实验室中所测冰的密度一致,经王老师同意,他将实验桌上的所有器材带回了家.测出该冰块的密度.小华同学发现所测冰的密度比实验室中所测冰的密度更大,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测酸奶密度”的实验中: (1)小明的实验方案:用天平和量筒测密度。 ①他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m0为37.4 g;接着把酸奶倒入烧杯 中,测得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1,如图所示,m1=81.4g;然后把烧杯中的酸 奶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V奶=__________cm3;则酸奶的密度ρ=________g/cm3。 ②在交流讨论中,小雨同学认为小明测得的酸奶密度偏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雨的实验方案:巧妙地利用天平、小玻璃瓶(有盖)和水测酸奶密度。请你简要说明小雨的实验过程和酸奶密度的计算表达式(用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 示)________。 3.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 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 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它说明了声音是由________产生的。此探究中悬挂着的乒乓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到的物理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可以传声。在月球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塑料球弹起。这个实验还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___。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所听到的声音将会逐渐___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